埇桥区交通运输发展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2024-06-05

埇桥区交通运输发展专题调研汇报材料(精选4篇)

埇桥区交通运输发展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第1篇

交通运输发展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一、2011--2013年交通发展主要措施及效果

(一)公路总体概况

埇桥区东邻江苏宿迁、南接蚌埠,西与淮北搭界、北与徐州相连,面积2868平方公里,人口183万。合徐高速48公里贯穿我区南北,泗许高速45.383公里横穿东西,国道G20696.78公里,五条省道118.87公里,重要县道118.7公里,一般县道327公里。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3627.37公里,农村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33公里、每万人21.4公里,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整体特点是:区域面积大、人口多、路网密、公路里程长。

(二)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自2011年以来,“十二五”规划建设的危桥加固改造工程项目161座,已完工111座,累计完成投资9010万元;县乡公路升级改造项目规划建设385公里,设计标准为平原微丘三级公路,路基宽7.5米,路面宽6.5米,计划投资3.11亿元,目前已完工196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58亿元,养护工程目前已完成29.62公里,完成投资2608万元,安保工程完成940公里,完成投资940万元。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809.35公里,公路密度为133公里/万平方公里,21.4公里/万人。

(三)道路运输业建设情况

我区运输市场不断壮大,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区共有从事道路运输经营者67783户,从业 人数22169人。营运客车460辆,载货汽车11249辆,农用运输车66407辆,客运站18个,机动车维修企业137家。完成客运量469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69063万人公里,货运量9388万吨,货物周转量740944万吨公里。

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做法:一是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调整经营结构,改善运力结构;二是规范行政许可。推广便民服务、政务公开;三是开展农村客运试点,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现全区已建有农村客运站18 家;四是加大维修市场管理。五是强化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六是全力推进道路运政信息化进程,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开辟埇桥交通网站;七是创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型机关,全行业大力开展交通文化建设,并不断深入;八是加快基层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局九个基层交管站已全部建成标准化站所。

二、“十二五”交通运输业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行政,以班子和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支撑,全力实践“三个服务”,努力把埇桥交通运输工作再上新台阶。制定和落实好“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公路发展规划为五大项

我区十二五农村公路拟发展规划共5个大项,项目总投资23.35亿元,其中建议争取中央投资18.57亿元,地方投资4.78亿元,分项规划如下:

1、县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14个,里程327.3公里,技术标准为二级路面150.6公里,三级路面176.7公里,计划 投资4379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5035.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8758.8万元。(2014-2015年拟建设县道升级改造项目80公里)。

2、乡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248程1551.5公里,技术标准为四级路面,计划投资124119.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9295.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4823.9万元。

3、乡村道路连接工程规划实施项目376个,里程为749.6公里,技术标准为四级路面,计划投资37482.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998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8750.7万元。

4、农村公路民生工程危桥加固改造项目项目161座,计划投资1.31亿元,共计4583延米,其中中央投资1132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780万元(2014-2015年拟建设危桥加固改造工程项目55座)。

5、“村村通”断头路贯通连接工程项目376个,里程749.6公里,技术标准为四级路面,计划投资14992万元,建议争取中央投资10119.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872.4万元。

(二)水上交通工程

计划实施赵桥渡口、蒿沟渡口、窦桥渡口、响李渡口、东蔡园渡口、东坪渡口、吴楼渡口等七道渡口渡桥改桥,计划投资18000万元。

(三)客、货运输站场规划

1、客运:“十二五”期间,按照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对客运适站量的分析,拟建设:

(1)建设宿州市埇桥区交通运输局曹村交管站及客运 汽车站,功能定位和服务区域:考虑到该汽车站位于江苏徐州附近,主要为宿州市通往曹村、徐州等方向的中短途车辆服务。(2014-2015年建设重点)

(2)新建宿州客运东站,建设标准为一级客运站,站址选在303省道沱河桥与循环经济示范园之间,规划占地面积100亩。功能定位:该站主要为通往灵璧、泗县等周边城市的营运客车服务;同时,兼有部分发往埇桥区内部分乡镇的客运车辆。

(3)新建宿州客运南站。选址在206国道790KM路东侧,建设标准一级站。规划占地面积70亩。功能定位:该车站主要为宿州市通往怀远、蚌埠及南部乡镇的客源服务。

(4)新建宿州客运北站,建设标准为一级汽车客运站,站址选在汴北新区,206国道以东,规划总占地面积100亩。功能定位:宿州客运总站主要满足宿州通往苏浙、淮北、徐州、亳州、肖县、砀山等方向长途营运车辆服务,同时兼有部分通往乡镇的营运车辆。

汴北新区作为宿州市规划的一个城市副中心,位于符离镇区和城市主城区之间,建设用地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同时,规划的客运北站距离宿州北互通立交距离较近,能够满足车辆快速上下合徐高速公路、泗许高速公路的需求。

2、货运:规划建设五个货运物流园区。

(1)建设宿州市埇桥区城东货运物流园区。在宿州市埇桥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征地200亩,建设城东货运物流园区,服务于园区服装、鞋业等产业。建设规模:停车场:(水泥混凝土地坪)100000m。仓储库房:(框架结构、配置搬运4 设备)占地15600m。(2014-2015年建设重点)

(2)建设宿州市埇桥区曹村经济开发区货运物流园区。在曹村经济开发区内,征地300亩,建设开发区货运物流园区。建设规模:停车场(水泥混凝土地坪)面积120000 m。仓储库房(框架结构配置搬运设备)60000 m。(2014-2015年建设重点)

(3)建设埇桥区祁县物流货运站场。在祁县码头沿线选址建设货运站场,用地300亩。建设规模:停车场(水泥混凝土地坪)面积120000 m。仓储库房(柜架结构配置搬运设备)60000 m。(2014-2015年建设重点)

(4)建设符离货运物流园区。在宿淮铁路符离集段选址,征地300亩,建设符离货运物流园区,服务于中部家居、板材等产业,建设规模:停车场(水泥混凝土地坪)面积120000 m。仓储库房(柜架结构配置搬运设备)60000 m。2

2(5)建设宿州中远汽贸物流园区。在宿州市沱河以北,港口路北端以西,占地60亩,建设宿州中远汽贸物流园区。建设规模:停车场(水泥混凝土地坪)面积13000 m。仓储库房(柜架结构配置搬运设备)20000 m。该园区征地工作已结束,基础工程正在进行。

宿州市埇桥区交通运输局

2014年3月10日

埇桥区交通运输发展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第2篇

埇桥区西二铺乡中心学校

2014年3月27日

埇桥区西二铺乡中心学校幼儿园专项检查

汇报材料

按照区教体局工作安排,要求对幼儿园给幼儿服用处方药“病毒灵”等药品情况进行排查。我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检查组,对所辖校办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开展了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1.各幼儿园从未组织给幼儿服用处方药“病毒灵”等药品。

2.各幼儿园卫生健康管理制度健全,有安全管理预案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3.各幼儿园健全了春季传染病防控预案,有领导小组,各班有晨检记录,能及时对班级进行通风消毒,时刻掌握孩子情况。

4.各幼儿园每学期都能组织一次防震演练,有方案、有图片、有总结,能让幼儿从小掌握简单防震知识及逃生技能。

5.要求各幼儿园做好消防知识宣传,要求幼儿不玩火、不纵火,简单掌握一些消防知识,各园消防器材偏少。

6.要求各幼儿园注意交通安全,严禁使用普通车辆接送孩子,完善家长接送和家长监管协议,确保孩子交通安全。-1-

7.同时要求各幼儿园做好食品卫生工作,特别是私立幼儿园中午留宿幼儿伙食问题,一定要让幼儿吃到新鲜的饭菜。

总之,通过此项安全专项检查,各幼儿园都能高度重视,效果明显。针对各自幼儿园存在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园有一个良好、有序、安全的教学环境。

埇桥区教育局信息工作汇报 第3篇

埇桥区教育局

埇桥区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信息与新闻宣传工作,在制定《埇桥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就明确提出“加强教育宣传与信息工作,树立教育良好形象,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要求,围绕这一目标,区教育局有步骤、有次序地开展教信息育与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区教育宣传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报送与新闻发布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信息管理与设备更加完善,组建并培养了一支具备较强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新闻宣传与信息员队伍。

一、基本情况

早在2003年区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意见》建立“三网一库” 要求,全区教育系统建立了“埇桥教育局域网”,初步实现教育局与各乡镇中心校的内部网络链接。2005年在教育局机关试行教育部推出的“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由于软件和技术原因,仅在个别股室间使用。2007年正式建立了“埇桥教育”网站。2008年在区教育局的要求和督促下,全区已有大店、符离、褚兰、时村、祁县、三中、二职高7所高中建立校园网站,特别是二职高还投入20多万元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城区十一中、一小、十二小等学校也相继建立了校园网站,这些校园网站的建立对加强教育新闻宣传与信息报送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2009年我区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所有乡镇中心校、初中全部

实现了网络链接,可以随时与区教育进行信息互动,把我区教育信息工作又推上一个新台阶,09年初,朱仙庄镇中心校建立了我区第一个农村校园网站。区教育局充分利用教育网络与市教育局、区政府信息中心、政务中心实现链接,积极报送信息,仅09年发布各类信息1057条,上报各级各部门359条,采用145条,受到有关部门表扬。

二、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早在2006年区教育局就成立了教育新闻宣传与信息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重新调整了分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为主任,具体工作由办公室、电教馆、职成教股等部门负责,指定几位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负责网络管理、技术维护、信息发布、文稿图片处理等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

2、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区教育局根据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新闻宣传与信息报送工作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和教育政务信息工作的意见》、《全区教育政务信息工作考核奖惩办法(试行)》、《埇桥区教育系统政务公开和信息建设实施方案》等。在教育信息发布管理上,严格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发布谁担责”的原则,严格信息上传与发布的审批审查,一般信息由分管副局长审批,重大信息报局长亲自审批。同时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及时将教育工作中的重大事情,特别是涉及教师招录、招生、招考、职评、人事调整、干部任免及收费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都及时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3、加大投入,健全设施

区教育局每一股室都装配了电脑、打印机,都与Internet网建立链接。2009年,区教育局为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17万元,添置高规格服务器一台、彩色打印机一台、电脑三台,对“埇桥教育网”进行了改版,使网站色彩更鲜亮,板块更齐全,内容发布更及时。同时,也要求各学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特别是2008年,结合安徽省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共投入1251万元,在全区范围内建立教育信息网络。城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各高中、各乡镇初中、中心小学都实现了网络连接,能访问Internet网,能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学校之间、教育主管部门与各学校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互动。

4、加强培训,完善队伍

区教育局每年都召开一次全区规模的教育新闻宣传与教育信息报送工作会议,要求各乡镇中心校校长、各高中校长、城区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及全区各单位的信息员参加会议。除此以外,每年还举办一期信息员业务培训会,教育网站的管理员还通过网络平台与各单位信息员进行交流沟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区教育局加大信息员队伍培训的同时,还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专门下发文件对各单位的信息报送工作进行通报,为工作负责、信息报送及时、准确、成绩突出的13位信息员颁发了荣誉证书。经过不断努力,一支思想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信息员队伍初步建立。

5、围绕中心,扎实工作

抓好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围绕全区教育的中心工作,扎实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一是围绕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认真做好宣传与信息报送工作;二是围绕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和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工作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归档与报送工作;三是围绕“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积极做好宣传与信息报送工作;四是跟踪报道对口支教教师的先进事迹;五是针对全区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六是对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如前不久蒿沟乡高滩中学张成春老师猝死在办公桌旁,区教育局联合市教育局、市电视台、拂晓报、安徽青年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受体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年来,在教育宣传与信息报送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领导的要求、与其他县特别是市直学校相比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报送不及时,存在滞后现象;二是信息稿件撰写质量不高,被采用时改动很大,其他媒体采用率低;三是信息内容多是工作方面的动态信息,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报道极少;四是新闻图片质量普遍不高,影像信息基本没有。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创新,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的力度,努力营造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紧紧围绕全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全面报道我区的办学动态、成功经验、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二是强化管理,督促指导信息员及时撰写、报送教育信息,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加大信息员业务培训班,对信息写作进行专题辅导,提高稿件采用率。

三是加强与市教育局的联系,主动与新闻媒体合作与沟通,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先进典型,进行教育宣传策划,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及时报道相关信息,加大教育宣传强度,强势推动工作。

四是继续加强教育宣传信息阵地建设。加快学校网站建设,利用网络快捷、便利的特点,反映教育重大教育事件和典型经验做法,努力把区教育网站建成省教育系统优秀网站。

埇桥区交通运输发展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第4篇

根据市编办《关于报送基层维稳综治机构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的通知》,我办安排人员利用一天时间,对我区基层维稳综治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听取了区综治办的全面汇报,深入镇街维稳综治办与部分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了解掌握了维稳综治办建设的实际成效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镇街维稳综治办机构建设的现状

我区共有24个乡镇、11个街道。1990年代至今,镇街综治办建设逐步规范、健全,在组织、协调、指导当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009年,根据中央办公厅14号、省委办公厅19号文件精神,镇街综治办更名为维稳综治办,明确为常设机构。按照以上文件规定:“主任由党(工)委副书记担任,设1名专职副主任,工作人员不少于2名。”其实,中央综治委、中央编办在(2003)20号文件中,对镇街一级综治办专职干部配备问题,也有基本相同的表述。

据调研了解,截止2011年底,在我区35个镇街维稳综治办中,共有在岗人员72人。其中,分别由党(工)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政府副职或人武部长担任的维稳综治办主任35人;维稳综治办专职副主任32人;工作人员5人。

1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近年来,我区把加强基层维稳综治办规范化建设摆上了重要位置。按照“大综治、大调解、大信访、大稳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修订了规章制度,完善了管理办法,规范了工作程序,健全了工作机制,确保了机构人员履行职能、正常运转。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区以建立镇街维稳综治信访中心(原称“五位一体信访中心”)为载体,由维稳综治办负责牵头,充分整合综治、信访、司法行政、公安、武装、民政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力量,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统一受理群众诉求和信访事项,排查调处矛盾纠纷;通过这个平台,切实完善“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工作联勤、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大综治、大维稳的工作格局。

二、镇街维稳综治办机构建设中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区镇街维稳综治办机构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维稳综治办主任配备情况参差不齐。由于大部分镇街党(工)委专职副书记职数仅有一名,“由党(工)委副书记担任维稳综治办主任”这一文件规定,实际难以落实到位,大部分镇街不得不由其他职务干部担任该职。当然,其他干部在这个岗位上大多也是尽力履职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遇有复杂疑难问题的协调处理和重大部署的推进落实,往往显得力度不够,成效不佳。

二是专职副主任力量不强,队伍不稳。镇街一级维稳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对上要当好党委政府以及分管领导的参谋助手,对下要指导督促村级综治组织有效运转,大量的具体工作措施要靠他们付诸实施。但是这支队伍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其一,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突出。全区50岁以上的专职副主任共有11人,其中有6人临近退休。这些同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然具有基层工作经验,但却缺乏学习创新能力,他们基本不会使用电脑,难以适应信息化办公时代的需要。其二,职级待遇与履行职能不相匹配,使其陷于“小马拉大车”的窘境。派出所长、司法所长目前均为副科级,而专职副主任仍是股级干部。他们在召集例会、检查工作、督办重大事项、协调处理问题时,往往存在“磨小不压麸”的畏难心理,感到力不从心。当然,这也是相当一部分专职副主任不甘愿在本职久留、影响这支队伍人心稳定的重要原因。例如,西寺坡镇原专职副主任调出以后,2008年至今无人继任;曹村镇原专职副主任2010年就地提拔以后,也是一直无人愿意接任该职。

三是维稳综治办工作人员难以配齐到位。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镇街维稳综治办工作人员应不少于2名,但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目前仅有5个镇街确保了1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余地方仅仅是“落实”在文件档案里,以应付上级检查考核。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偏远的乡镇机关人员

编制偏少,的确做不到专岗专人;少数党政主要领导对综治工作重视不够,在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等硬性工作上不惜重兵布阵,而在维稳综治作上却不肯增强力量;一些年轻干部比较看好既实惠受用又有前途可期的工作岗位,而不愿从事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工作。

四是维稳综治办的工作条件有待改善。例如,有的乡镇办公场所不足,办公与住宿同在一间房子,接待群众、召开会议时到处找地方;有的缺乏电脑,各地都没有交通工具,在网上传送资料、开展治安巡逻、下村检查工作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有的办公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一张发票揣半年”、“领导签字没有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有待各地党委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进一步加强维稳综治办机构建设的建议

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被摆上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各级综治办将更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并赋予其组织、协调、指导社会管理工作的职能。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县区综治办尤其是乡镇一级维稳综治办机构建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为此,结合这次调研掌握的实际情况,我们仅从本部门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尽快加强区级综治办工作力量。以我区而言,区综治办主任为政法委副书记兼任,目前仅有1名专职副主任、1名工作人员。针对辖域面积大、人口数量多的区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艰巨繁重,责任重大,为了切实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的职能作用,区综治办应当按照县属正科级单位的标准,考虑增加副主任职数1-2名,工作人员编制3-5名。

二是适当增加乡镇党委副书记职数。我区大部分乡镇人口都在5万人以上,基本只有1名专职副书记。组织、宣传、纪检、维稳等工作全部由一人分管,精力的确难以集中。根据形势与任务的需要,较大的乡镇应当增加1名党委副书记,专抓维稳综治和社会管理工作。

三是逐步解决镇街维稳综治办专职副主任职级待遇。对那些年富力强、热爱综治工作、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并且成绩突出的专职副主任,可以参照宣州市、铜陵市等地的做法,优先解决其副科级待遇,今后陆续将符合条件的专职副主任选拔为副科级干部,以激发其他同志的工作积极性,达到促进这支队伍保持稳定的目的。

四是切实配齐配强维稳综治办工作人员。对于工作人员编制明显不足的镇街,应当适当照顾补给,同时,也可以从事业编制中调剂,用于专门解决维稳综治办工作人员匮乏的问题。

埇桥区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心得下一篇:体验动手实践 收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