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进程读书笔记

2024-08-05

文明的进程读书笔记(精选8篇)

文明的进程读书笔记 第1篇

《文明的交锋》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我选择的书目是《文明的交锋》,本书的作者乔治·林奇是来自英国的战地记者,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从踏上中国上海写起,直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记下了随军进京的所见所闻,集成了此书。

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一点是:他并不是被派来中国的,而是自愿来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来到中国记录这场战争呢?

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列强用了两个根据来说明这次战争的正义性。其一是国际法:国际法保护外交使团和使领馆,也保护侨居他国的外国公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中国侵犯了使馆,毁坏了财产,还杀了外国人,应当受到制裁并进行赔偿。这一条是好理解的,换做是我们,虽然不至于发动战争,但也免不了要进行谴责和抗议。其二是:西洋国家作为先进文明的代表有义务和责任去晓谕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程度不够的居民并设法改进他们的野蛮状态。这一条在当时的中国显然是荒谬的,但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却颇受赞同。于是基于“正义性”,这场战争打响了。但当作者和其他一些西方人了解到他们的外交官、士兵、传教士和平民在这场号称“正义”的战争中的野蛮表现时,产生了疑问:中国政府要遵守有关战时行为与平时行为的标准法则,联合干涉中国的列强就不应当遵守吗?就西方军队及其他一些人的野蛮表现来看,西方文明真的比东方文明先进吗?于是他决定亲自来中国寻找事情的真相。就这点来看,作者并没有民族的偏见,相反,他在努力从客观、平等的角度评价事件,这对

一个记者而非学者来说是难得可贵的。

本书中有几个方面让我感触深刻:

作者在本书的开始对自己的一生作了评价。少年时代对艺术品莫名的崇拜,跟乡亲们一同嘲笑一位德国人(猜测是瓦格纳)的音乐粗野低俗,后来发现除了嘲笑自己当年的可笑,已经无法再笑了;后来在古巴经历了美西战争,身边的人议论着敌人的种种恶行,屠杀伤兵、凌辱死尸,但他亲自查看了伤员与尸体,发现一切只是谣传;在布尔战争中,在成为俘虏一段时间内,他更加了解到万事都有两面,只有兼听则明,“经验似一道拱门,让光亮照彻未知的世界”。我想这也是他选择来到中国的原因吧。两个民族相隔甚远,清朝又是实行闭关锁国,知之甚少,文明也截然不同。作为一个西方人,自然会以西方的文明尺度来衡量我们中国。他不想被蒙蔽于一面之词。如此看来,西方人在近代史上对我们做的一些事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大清朝把清朝以外视为蛮荒之地,把以外的人叫做蛮夷,而西方认为我们处于野蛮状态,需要先进的文明来改进。大家都是一旦发现非我族类,马上就给他们贴上野蛮愚昧的标签,只是对待难以理解的事物解决方式有不同,西方人显然更具有侵略性。我想当我们审视历史的时候,也要抛弃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偏见,当然有些事情,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是错误的。

书中有作者对所看到的战争中的中国的描述,也让我印象深刻。“只是昏睡在英格兰的梦想中假如真的浮现出一幅幅真相影像,那将是什么样的梦魇呀!联军所经之处,一座座村庄化为一炬,一船船无助的苦

力死于河口,一群群父女为免受侮辱而投河自尽!西方残忍的十字军一路重复着暴君尼禄在古罗马所施过的暴行,像利刃直插北京的心脏,在皇宫汉白玉地面上践踏出一双双军靴的掌印!雄伟的城墙和碉楼弹痕累累,但屹立如故——恰如中华帝国,虽然低头,但并未崩溃——城头浮现出那位举世无双的奇女身影:中国的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在对战争的描述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这一段。作者将真实的场景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在西方残忍侵略下的中国。他不但没有美化西方军队,而且饱含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同时坚信中国不会崩溃,正如他在本书开始说到的一样“这些难以理解的事物有时候会顽强的抵抗、坚决的存在,直到最终被理解,就如那个德国人和他的音乐。”从这段文字中,我认为他对慈禧太后是崇敬的,至少是尊敬的,而不是译者所言“他对清廷,尤其是对慈禧太后的评语,充满误解”。

书中的“翰林院之毁”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翰林院紧挨英国公使馆。在风朝着公使馆吹的那一天,中国人放火烧了整个翰林院。但翰林院着火后不久风向就变了,朝另一个方向吹去,再加上当时英国人的努力,使得火势并未向公使馆蔓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先人的抵抗外敌的决心感到自豪,为把外国侵略者驱逐出境,先人们愿意付出这所独一无二的翰林院作为代价;但同样也有一种可悲的感觉,翰林院中藏有中国近五千年积累下来的珍贵的书籍资料,它承载了我们的文化,连我们中国人自己都可以将翰林院烧毁,将民族的文化放弃,又该站在何种立场指责外国人洗劫了紫禁城,火烧了圆明园呢?我想只有我们国人更加珍重我们民族的文化,才能要求其他民族的人尊重我们的文化。

当然,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西方列强的确作为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们轻视我们的国家、人民和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书中关于“强盗拍卖赃物”的描述让我感到愤慨。两匹上好的绸缎四元便成交,原本价值100英镑的衣服以20元成交··比起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那些新奇的东西往往出价更高。人们在谈笑中竞拍,更准确的说是公然的系统化的掠夺,每件物品都已极低的价格起价,最后以极低的价格成交。面对外国人如此的蔑视,我想不仅是中国人,任何重视文化的人都会感到愤怒。作者在描述这部分时也表达了他的愤怒,“无耻地”、“这场远征中国事件是皮耶罗时代之后最大的抢劫之旅”·当然,他对英国军队的行为几笔带过,甚至在某些方面赞美了英军,这的确是不太公正、客观的。但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作为弱者,即使再不公平,我们也没有发言的立场,更不要说改变局势。只有我们我们国家自己强大起来,才有言语权与行动权。

书中还有对义和团的描写,使我在教科书之外了解到了更加具体生动的历史。在一位中国文人川生的记述中我看到了义和团的另一面。“他们经过时碰到两个怀抱婴儿的女教徒,就在他们要对这两个教徒进行行凶时,我的悲哀让我无法承受眼看着她们死去··我在主街上看到几具尸体,听说是被义和团杀死的。”“义和团在放火烧门外大栅栏的药铺··他们说火只会烧到他们想烧的房子,不会危及其余··但是另外两三家也开始着火了,义和团在黄纸上写下符咒,声称他们把符咒贴在哪

里,哪里的火就会灭掉··几分钟后,火势蔓延开来··一个男人试图用污水灭火,这下义和团有了借口。他们说污水触怒了火神爷,因此大伙才会殃及无辜店铺。“最近义和团获得了随心所欲杀人的能力,在路上”

看到任何他们厌恶的男人、女人或者孩子他们会就地杀掉。”

文明的进程读书笔记 第2篇

正如他在前言中写道的“我们却不得不撰写一部有关另一种形式的疯癫的历史,因为人们出于这种疯癫,用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性所支配的行动把自己的邻人禁闭起来,用一种非疯癫的冷酷语言相互交流和相互承认”。人类的起点初期,疯癫和理性并没有断裂和对立,但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成为理性对非理性(疯癫,犯罪和痴呆)的征服和控制,文明即是一种统治非理性的权力,理性和非理性之间不再平等,也不会再有交流和对话。福柯正是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从一堆文学,剧本和艺术资料中,去挖掘疯癫以及对付疯癫的历史,从而揭示人类文明的真正秘密。

福柯将人类的疯癫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中世纪末(麻风病结束)到文艺复兴时期,此时的人类对疯癫认识是模糊的,疯癫的体验被多重意义所笼罩:人类原始堕落和上帝意志的堕落,兽性及其各种变形,以及知识中的一切神奇秘密。人类只是发明了愚人船,将这些人放逐,让他们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此时疯癫还未被完全分隔,人类对待疯癫还是非常友善的。

第二阶段是古典阶段,此时开始建立总医院,用于禁闭“精神错乱者”,此时的疯癫被认为是贫困,没有工作能力和没有和社会融合的能力,疯癫者被当作社会垃圾一样被清扫和集中在感化院。从此疯癫便听命于理性,受制于道德戒律,在慢慢黑夜中度日。在古典时期,疯癫被认为是人类长期受到压制的兽性的暴露,它甚至用来和动物一样被展览。而对于疯癫的解释,疯癫者被认为生活在幻想之中,疯癫是一种虚无状态。

第三阶段,随着医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发展,人类开始真正认识到疯癫的真正原因,疯癫从此和宗教,道德和伦理联系在一起,穷人和罪犯不再被视为疯癫,疯癫者从此被视为了一种未成年的状态,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回归到理性的状态。疯癫者的精神需要被改造到符合社会的要求,疯癫者从此彻底失去自己的话语,服从理性和秩序,从而形成了整齐划一的社会规范。

通过对疯癫历史的研究,寻出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理性与非理性从统一逐渐走向断裂,最后走向了彻底对立,最终理性实现了对非理性的统治。

但疯癫作为人类发展中不断出现的现象,却不可能因此彻底的消失。它在艺术的领域找到了繁殖和复制的土壤,他打断了世界的时间,而艺术便显示了一个虚空,一个沉默的片刻以及没有答案的问题,它造成了一个不可弥合的缺口,迫使世界对自己提出质疑。人类文明正是在吞没艺术作品的疯癫中不断获得新的空间。

福柯最后写到“世界本身任何的东西,尤其是它对疯癫的认识,不能使世界确信它可以用这类疯癫的作品来证明自身的合理性”。

论政治文明进程中教育的作用 第3篇

1政治文明的涵义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的“政治文明”条目:政治文明, 即“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在人类历史上, 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 通过对社会革命改造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建立新的社会形态。在新的社会形态里, 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政治统治, 需要建立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主制度。在这些制度中, 人们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实现程度相应获得新的提高, 这就是政治文明进步。”

借鉴这段话中对政治文明的解释, 结合对历史上政治文明概念的变迁的考察, 可以总结出政治文明的涵义包括: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意识、制度文明和法治文明等是政治文明的构成因素;政治文明与政治文化有很大联系, 但只有进步的政治文化才可称之为政治文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政治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离不开社会中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其中,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对政治文明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

2教育的作用

所谓教育, 是人类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起源于劳动, 是使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定的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反映, 同时又反作用于它们。

因而, 从根本上说, 科技的发展, 经济的振兴, 乃至对整个社会的进步, 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也是提高广大人们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条件, 因而也是大力发展政治文明的重要支柱。发展政治文明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文明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民主、平等、自由为特征的政治文明不仅对传统的政治观提出了严峻挑战, 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等级观念, 转而树立新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念。民主、平等、自由的理念是实现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 是支撑政治文明的无形基石。环视当前各种不文明的政治制度、意识、行为, 归根结底在于人们的政治理念的扭曲。

那么, 怎样才能培育起人们的文明的政治理念并使这一健康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呢?只有教育, 才能从根本上全方位改造人们落后愚昧的政治理念, 培育起人们文明的政治理念。只有依靠政治文明取向的教育, 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发展政治文明是人类唯一科学的进步的政治模式;才能使政治文明的理念由进步者的“进步”理论变成全人类的共识;才能使政治文明由外在压力迫使下的不得已选择转化成人类个体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觉追求;才能不断造就出一代代具有政治文明理念的人, 构建起政治文明的社会。

(2) 政治文明的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 对政治文明理论, 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政治文明的必要性, 人们也普遍认可。但是, 人类正确的发展理念却往往在扭曲的实践中被异化。即使是具有政治文明理念的人们在进行活生生的政治实践时, 也常做出不文明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成了制约政治文明的“顽敌”。

路威在《文明与野蛮》 (一译:《我们文明吗?》) 一书中提出了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两难:“人类老是在两个交替办法之间翻来覆去。有时候他要想建立秩序, 有时候他渴望自由;把秩序和自由合而为一, 似乎在他们的力量之外” (p155) 。而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试图实现秩序和自由两者的契合, 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 使人类的政治理念、政治实践形成共同的目标指向, 使政治文明理念与政治文明实践在高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 最终形成政治文明合力, 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3) 政治文明需要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治文明的社会, 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 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是社会政治文明的主体, 是政治文明实践活动的核心, 离开人自身的文明, 政治文明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生产和再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 正是教育的任务。自从由直接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那时起, 教育就高举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旗, 肩负起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依赖于教育。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 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政治文明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 人类政治文明的车轮才会由于有了发展主体的强力推动而快速前行。

人类是政治文明的主体;教育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发展政治文明理念的形成、政治文明实践的发展, 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在大力倡导政治文明的今天, 针对教育的现状, 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从教育内容、方法、观念等多方面, 进行以政治文明为导向的改革, 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 才能使教育对政治文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中国近代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 第4篇

【热点背景】

自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观念以来,江泽民提出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目前国家正在强调三个文明建设,这说明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政治文明建设。中国近代的政治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结果,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包括清政府中央结构的变化和实行新政,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追求、建立的民主政治制度。重点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治制度。高考曾多次考查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容。

【考点知识】

一、晚清政府政治制度的变化

1.总理衙门:1861年设立,是中国中央机构开始近代化的标志。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2.外务部:《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既反映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也反映了中国中央机构近代化的进程。

5.清政府的“新政”: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

6.《钦定宪法大纲》: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

7.“皇族内阁”: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责任内阁。

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思想和实践

1.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戊戌变法:康有为主张仿效日本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新政,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和结局

1.20世纪初,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在其政治纲领三民主义中明确提出“民权主义”,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五、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中共“一大”: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2.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3.根据地的工农民主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得到保证。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真题训练】

1.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1949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 《钦定宪法大纲》B 《临时约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共同纲领》

2.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3.1912年1月1日成立的中华民国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为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国内民族一律平等D.实行责任内阁制

4.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措施是

A 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 B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发动群众参加党的整风运动 D 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材料题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统一中国东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工人、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制定关于工人、农民以及妇女法律:(1)改良工人待遇;(2)废除包工制;(3)设工人医院;(4)工人保险;(5)保护女工、童工;(6)保护失业工人。

——《中共二大宣言》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概括“享有民权”者的范围的不同。分析这一不同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共二大宣言对民权的解释与新三民主义的原则区别。

解析:(1)材料一强调共和制,材料二强调反帝,变化原因是当时的革命对象不同;(2)原则区别应该从阶级性考虑。

答案:

1.D解析:审题注意时间,由于是筹备新中国的建立,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D解析:区分各选项的内容与试题的关系,A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B是宣统下诏退位,C本身不成立,D符合试题。

3.A解析:试题注意“美国式”,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4.C解析:试题注意“新特点”,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5.B解析:审题注意时间,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福柯《疯癫与文明》的读书笔记 第5篇

直到18世纪,精神病被确定为一种疾病,并逐渐发展出一套病理学。

21世纪的现在,我们的直觉说,“精神病一直都是一种疾病,只是以前没有发现。”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决裂,“疯癫的人”彻底被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而当年“偏见”的“习惯”依然含蓄的流传着,“歧视”从我们一出生就潜藏在意识里,甚至说,不去接受教育的规训都很难发现。而我所能理解到的最可怕的歧视暴力,是内化到患者自己身上的,自己对自己的暴力。

《疯癫与文明》福柯说是一部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他所展现给我的,更是一种可能性,一种本来应该是荒谬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是,一种对待方式是能够上升成为一套病理学或者说“科学”的,甚至说能上升到法律和制度层面的。那么问题来了,听起来很扯,但在如今这个世纪里,会不会也正酝酿着一套特殊的对待方式,去在未来的三个世纪里去定义出一种“以前人们没有发现的疾病”呢?

谁说社会的发展一定会沿着理性的“正轨”一直运行下去呢…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读书笔记 第6篇

1、信息密度大。学音乐史学到我这个地步也算是入门了,可读起这本书仍然比读一般的书要慢,根本就读不快!如果读一般的书像喝啤酒,那么读这本书就好比喝高度茅台——你只能慢慢品,一口一口咂嗼滋味,而且时不时还得配点下酒菜才喝得下去。信息密度太大了,包括的各类知识层峦叠嶂,有趣的观点层出不穷,厚厚一本书,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一句话是水的。看来还得是欧洲人写的东西经读,经得起一句一句嚼,反复嚼,常读还能常新;

2、文笔译笔都相当漂亮;

3、这是一个人书写的史书。说起来音乐史写作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悖论,一方面,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人能够成为所有时代的研究专家,所以,一个人写的音乐史在内容深度上、资料丰富上无法与由一群各时期专家合写的音乐史相比,一个人怎么干得过一个团队呢。可邪门的地方也在于此。另一方面,合写的音乐史注定无法成为经典的音乐史,因为音乐史写作中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切入视角、资料选择,合著是无法做到真正统一的。更何况,每个人的文笔参差不齐,这个问题根本无解!所以,能成为经典的音乐史著作,注定必须一个人写。

因为喜爱,所以我打算慢慢开始做一个长篇,一个《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的读书笔记。这个笔记有可能是注、也有可能是疏,也有可能是随感,总之,我打算把它做下来。慢慢读,慢慢写。一边读,一边写。

序言里朗主要谈了他的修史观以及写作本书的意义。并不长,目测字左右,但写得非常精彩,很多句子经过几十年大浪淘沙都已成为音乐学领域的经典名言。我恨不得把它从头到尾抄一遍。

朗一开始就谈到了音乐的特殊性,认为尽管时代精神会反映在艺术中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存在某种统一的时代精神,它固定不变地表现在每门艺术中,并传达给我们相同的内容和意义。相反,我们发现,我们寻找的是各类不同艺术的意义总和,它们的综合才能构成时代的艺术精神本质”。在朗之前的将近一百年,汉斯立克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他抨击的是黑格尔,自以为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美学体系,就可以解释所有的音乐问题,错。音乐有着它太多特殊的美学问题。汉斯立克抨击黑格尔,是在为音乐美学辩护。而朗谈到他的修史立场,毫无疑问是在为音乐史做辩护。音乐史既不是某种美学的附庸,也不仅仅是某个大时代的附庸,音乐有它自身的发展历程,而这样的发展历程,才构成了艺术史和艺术精神的一部分。朗的这句话,已经成为今天音乐史学界的共识。

关于音乐史家该做什么,朗说,“历史学家的任务是,解析横亘在我们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各种因素”。于是,朗谈到了两种常见的音乐史研究的对立,一种认为音乐史主要是研究音乐形式,另一种则主要解释一些形式之外的周边。朗认为,“然而,在公正的评价中,两种方法必须始终保持平衡。”从这一段话中,我想起了杨燕迪老师的一些文章和句子,比如《音乐的质量判断》……很明显,杨燕迪老师的写作深受朗的影响,不仅是内容,还包括形式。

在没有任何衔接的情形下,朗突然就谈到了艺术家和时代之间的关系。“时代绝不会只产生一种风格。某个伟人支配同代人,但如果仅仅被这一伟人所束缚,我们也许会失去整个时代的重要意义。考察个别人物,追循他的发展,但如果没有更远大的目标,就会损害对艺术发展的真正理解。”接着,他举了那个著名的例子,“歌德逝世之际,瓦格纳已近二十岁;佩格莱西的喜歌剧为音乐开辟新的远景时,巴赫仍坚守复调的信念,并为复调音乐的力量作出最后的证明;贝多芬翱翔在古典交响乐大厦顶端之时,韦伯正在开创德国森林和夜景童话恐怖气氛的浪漫主义风格。贝多芬、舒伯特和韦伯同时生活在19世纪头三十年。我们为了方便起见,将贝多芬和海顿与莫扎特放在一起,把这三位个性迥然不同的艺术家称为‘维也纳乐派’。规定了贝多芬的地位,我们随后才可能称另外俩人为‘浪漫主义者’——其中一人辞世只比贝多芬晚一年,另一人甚至比贝多芬还早一年。”

艺术家和时代的问题,朗没有收手,花了很大的篇幅接着谈,基本上涉及了从远古到19世纪的各个时代。可是朗却并没有直接用文字解释他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如果简单理解的话,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是音乐史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所以朗在这里谈。但如果要解读一番,朗通过这个问题真正要谈的,是音乐史本身的复杂性和音乐史理解容易出现的误区,以及由此体现的音乐学的价值。就拿刚才这个例子来说,我们学的音乐历史告诉我们,贝多芬是古典主义者,韦伯是浪漫主义者。从风格上讲这样的划分是对的,是不错的,可是这样的划分却遮蔽了历史的事实,它把贝多芬和韦伯变成了两个时代的人。事实上韦伯比贝多芬还早死一年呢,时间关系上这两个人可完全是同一个时代!可是那怎么办呢,音乐史可以不划分时代吗?不可以。那么怎样做才能够两全呢?要想平衡地“解析横亘在我们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各种因素”谈何容易!

正因为这样的复杂性,朗谈到了很多对过去发生的音乐历史容易产生的偏见和误区,当然,确切地说,其中也包括音乐史写作的误区:“虽然可以用技术术语勾勒发展的线索,但是得到的画面却可能支离破碎。”“绝不能把这些音乐家从他们的环境中孤立出来,随后讨论他们的奏鸣曲形式或者管弦乐法”“因此,人们称中世纪音乐为原始的和欠发达的艺术”“……我们的音乐知识和趣味过分狭隘,因此如果试图理解‘巴赫之前’的音乐和其他艺术,便会陷于迷惘”。

写音乐史,难哪!面对错综复杂的人和事,既要做选择题,又要做判断题,最后才是论述题。

朗的意思大约是,在音乐史的写作中,作曲家、音乐(主要指形式)、时代三者不可偏废。偏废任何一个都会伤害我们对音乐历史的理解。如果只谈时代,就伤害了音乐;只谈音乐技术的发展,则会让我们看不清技术;如果只谈作曲家,与真实的事实又是不符的`。正确地做法是,在大时代之下看音乐,在音乐之下看作曲家。当然,这意思完全不是说时代最重要,作曲家最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样一个顺序审视历史,就是为了更好的看清毋庸置疑地伟大的作曲家们。

但!前面所有说的这一切,没有音乐学家的工作,我们就根本看不清楚。我保罗·亨利·朗写这本书,就是希望让我们把这一切看得更清楚。我前面写的这句话,就是本文最后部分的中心思想。坦率地说,朗从第二部分衔接到最后部分的写作方式不是特别好,他把写作的话题从远古中世纪直接引入音乐学容易引起误会,让人看不清他前面是要谈音乐史写作还是音乐史本身。

我最喜欢结尾部分的两段话,读过不下十次了,每每读来都分外感动。“正值此时,现代音乐学到来。它希图拯救、发掘、解译和说明过去的音乐,并用现代编订版本使之为现代公众所知。过去几代人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由众多学者参与,体现了人类的独创和博学。我们的任务是,利用所有这些劳动的成果,以教徒一般的虔诚态度履行职责,从中得到精神财富。”“这是一部有关音乐怎样参与西方文明进程的编年史……我总是在寻找伴随史实和艺术成就所出现的泛音,力图看到每一个细节背后所有创造的心灵为了清晰表达和情感表现所作的搏斗。一个活着的人企图去接近一个时空遥远的陌生灵魂深处,他发现自己有了明确的线索,借此他重新构筑起过去时代的景象。”在这两段话里,我读到了音乐学家的神圣职责,还看到了一个伟大音乐学家的高大背影。

《东方文明》读书笔记 第7篇

在写这篇读书报之前,我有必要对《千年科举》这本书以及作者李兵做一些大致的介绍。《千年科举》的作者李兵,为岳麓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科举史与书院史研究①。曾于2008年应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之邀,主讲《科举古今谈》。而《千年科举》就是这次电视学术讲座的讲稿,以专题的形式讲述科举千年历史,图文并茂,增强了读者的感性认识②。

了解了这本书及作者的后,接下来我就对书中几个问题做一些总结及探讨。

一.盘点历史上部分名人志士们的科举经历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之久(公元605-1905),那么他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势必是巨大的。在科举的道路上,当然存在着古代大批知识分子不可磨灭的印记,就让我先来盘点一些名人们的科举经历吧。

王维,凭借着出众的才华以及在上流社会中的良好人际关系,接连考中了京兆府解试的解元以及进士科考试的状元,成为唐代著名诗人中极少有的状元③。

陈子昂,摔添加古琴而名声鹊起,得到达官贵人们的赏识,于公元684年考中进士④。

白居易,通过行卷得到赏识,并在29岁时以第四名的成绩高中进士⑤。

杜甫,多次行卷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参加进士科考试亦名落孙山,一生科举之路极具坎坷⑥。

唐寅,因涉嫌科举考试作弊而被革除功名,终生不被录用⑦。

张謇,因冒籍参加考试而被受尽凌辱,后发奋读书,于光绪二十年殿试一举夺魁⑧。

从历史上这些名人们的科举经历中,我们可看出科举考试能够选拔出一定的人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公正性。然而,科举制度并非完全公正与科学,它也埋没了不少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暴露出不少的弊端。在接下来的部分,我将会分析科举制度的好处与弊端。

二.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好处

科举作为一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沿袭了上千年,必然具有它的优势。

在探究科举制度好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在科举制度实行前的中国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

在上古时代,联盟通过禅让选拔部落联盟首领。禅让实际上包括了两个重要的环节,一个是推荐,另一个是考察。这种选拔方式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和主观性,容易导致人才的埋没。到了夏商周时代,人才选拔方式采用的是世卿世禄。这是以血缘关系为唯一标准的待遇制度,导致了官位的垄断。而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壮大实力,纷纷招贤纳士。这些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都只是统治者依据个人的设想进行的,并无形成严格、规范的制度。直至西汉时期,中国古代才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选拔制度,即察举制⑨。察举的确能相当有效地选拔出人才,如董仲舒,司马迁,东方朔等人都是通过察举选拔出来的。但察举的弊端也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出现,主要表现为推荐范围的局限性以及不公正性易导致权力的垄断,而在操作过程中又难以形成客观的、可操作性的衡量指标,这是察举制的致命缺陷。

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社会呼唤着一种新的更具操作性、客观性的人才选拔制度,那就是从隋唐时期开始实施的科举选拔制度。隋代正式确立进士科举,在允许自由报考的基础上,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与否的关键。在从此以后的一千三百多年里,无论考生的出生贵贱、贫富,只要答卷能让主考官满意,考生就有可能被录取,这是科举制度公正性最重要的表现,也是它能在不断的改朝换代中却能始终沿袭下来的基础。科举制度的实行,为1300多年以来广大读书人想要实现做官的理想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在这个意义上讲,科举制度是空前伟大的,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方面。

三.不同时期科举制度的各种弊端

相较于隋唐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显露出了他不少的优越性和公正性。然而,尽管科举为广大读书人提供了踏上仕途做官的机会,但这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并非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的。历史上有不少仁人志士在科举制度下被埋没,只能空叹报国无门。

在隋唐科举的初创时期,推荐制并未被完全废除,而是与科举制并存,其中以通榜与行卷制度为典型。这种制度虽然选拔出了王维,白居易等一批人才,但由于通榜制度的存在导致了读书人能否及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荐者,而并不仅仅是由考试决定的,这使科举的公正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从陈子昂摔天价古琴从而实现科举梦想一事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时期普通读书人想要获得推荐,实现金榜题名的梦想是很难得,并非仅仅有了才华就能得到推荐。在这种制度下,很多读书人都不能平等的参加科举考试,也就导致了不少人才的埋没,如杜甫感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但即便如此,他也得不到有效的推荐,导致了杜甫科举的失败。

从宋代开始,科举考试终于允许了读书人自由报考,而不需要达官贵人的推荐。但即便如此,并非所有报考的人都能到京城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因为按照科举制度的规定,正式的科举考试指乡试,会试,殿试,而在此之前每个考生都需参加童试,即官学的入学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个阶段。但由于县试和府试的考场环境条件参差不齐,加之考场纪律的松弛程度不一,不同地区的录取名额有所差异,导致这时的科举公正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实际上,尽管县试、府试的制度并不完善,但从整体上不会影响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因为大部分有真才实学的人还是能通过这些考试的。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为八股文。即便在如今,我们只要一提到科举,就总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八股,因为八股在历史上本身就充满争议性,也暴露了不少弊端。接下来,就让我来探讨分析八股文的功与过。

四.论明清八股的功用与弊端

八股文真正形成于明代,后发展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最主要文体。历史上,八股文一直被人们所诟病,那八股文是否又真如人们所想的那样一文不值呢?八股文又怎能在明清时期一直被沿用500多年呢?

单纯从文学或语言学的角度而言,八股文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周作人⑩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对八股文有很高的评价:“八股文是中国历史上承先启后的一大关键。八股文不但是集合古今骈散的菁华,凡是从汉字的特别性质演变出的一切微妙的游艺,都包括在内,所以我们说它是中国文学的结晶。”

而从政治功用而言,八股文极好的契合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明清八股文命题范围和作答都有明确的要求,不允许考生自由发挥,这就要求了考生必须精通和恪守程朱理学家所信奉的孔孟之道。因此,八股文可用于统一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强化封建集权统治。除此之外,八股文固定的格式,不仅能提高阅卷者的效率,而且有利于考官公正、客观地阅卷,符合科举考试追求公正性的需求。

尽管八股文有如此功用,但从明朝后期开始,人们对八股文的批评就愈加频繁与严厉。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八股文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内容上于形式上。内容上,八股文要求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程朱理学的观点为依据,且需模仿古人语气“代圣人而言”考生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⑾,这就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而且,八股取士在选拔少量文官的同时,却诱使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专研这种应试文体,耗费了无数读书人的时间与精力。形式上,八股文的题目要求只能选取“四书”“五经”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而为了避免命题的重复,考官们往往会耗费心思命出“截搭题”“割裂题”,加大了考生破题的难度,使得八股文更像一种文字游戏,很难达到考察读书人真实水平的目的。

五.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不仅对国内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推动作用。朝鲜、越南等国模仿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也都在自己国内长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文官。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威尔·杜兰⑿在《世界文明史》中如此写道:“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后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与四大文明相媲美。然而,西方文官制度并非完全照搬中国的科举制度,而是吸取了科举制度的精华,即考试的公平竞争和择优选择的方法。但它并没有像中国科举制度一样用死板的古典知识去考察读书人。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确是一大创举,对于这样的创举,我们应当公正客观地去评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所说:“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老的制度。”

注:①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②据《千年科举》引子记载。

③据《集异记》以及《千年科举》第一章记载。

④据《独异志》记载,后《唐诗纪事》也转引了改则故事。

⑤《幽闲鼓吹》以及《白居易集》都有白居易行卷的相关记载。

⑥《千年科举》第一章中杜甫行卷的相关描述。

⑦⑧于《千年科举》中均有记载

⑨这段时期内的各种制度于《千年科举》第一章中均有记载。

⑩周作人,现代著名文学家。

⑾摘自《千年科举》第六章。

文明的进程读书笔记 第8篇

一、美丽沈阳的文明市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首先, 文明市民需要具备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 要具有强烈的爱国、爱家乡的思想, 这样才能产生建我城市, 美我家乡的精神力量, 继而为建设美丽沈阳努力。其次, 文明市民要具备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 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再次, 市民应具备先进的科技文化素质, 尊重科学、崇尚技术, 不断自我学习, 提高修养, 广泛涉猎。第四, 文明市民需要具备遵纪守法的法制意识。学法、懂法, 守法, 并自觉影响和教育周围的人, 共同营造一个人人遵纪守法、个个依法办事的良好法制环境。最后, 文明市民需要具备健康的生态环境意识。重视环境保护, 爱护环境、爱护植物, 实现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促进我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市民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的正面引导以及市民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 市民的文明素质有所提升。但是, 在市民中一些积习已久的不文明行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整体形象。主要体现在:市民不习礼仪, 公共意识淡薄。一些市民的文明习惯没有养成, 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现象普遍存在;交通规则意识淡薄, 行人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时有发生, 车辆违章行驶、与行人抢道、乱停乱靠现象随处可见;文明礼仪欠缺, 践踏草坪、攀折花木、乱涂乱画、乱摆摊、占道经营等问题仍然存在, 公共场合抽烟非常普遍;很多市民不读书, 不学习, 文化水平较低, 不少人出口成“脏”, 行为粗俗, 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很多市民业余生活单调乏味, 以打麻将、赌博为乐。凡此种种。可以说部分沈阳市民身上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不文明问题, 若不能及时引导、解决, 必然会危及整个城市的美好形象, 城市的美丽也就无从谈起。

三、对策与建议

(一) 加强市民的文明素质教育

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争做“文明沈阳人”的活动, 树立文明典型, 遴选文明个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城区, 由点到面, 辐射全市, 形成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 积极挖掘其先进事迹, 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表彰会等形式, 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 教育公众, 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先进、弘扬先进的氛围。从正面积极引导大家树立文明市民的良好形象。同时, 深入开展公共礼仪教育, 在大、中、小学开设礼仪课程, 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和西方现代礼仪的教育, 使他们从小学会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 使得文明守礼的观念从小就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 慢慢规范他们的举止, 约束他们的行为,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市民公共意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这些学生一定会以榜样的力量“润物细无声”地带动其家人、朋友、邻里等周围的人共同摒弃陋习, 走向文明。

(二) 开展深入、持久的文明宣传活动以及

加强宣传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 持之以恒地开展市民文明素质宣传。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上制作、播放公益性宣传片, 同时开辟专栏, 曝光市民不文明行为, 发动市民监督身边的不道德行为, 遏制身边的不文明现象, 倡导文明新风, 弘扬社会公德, 着力营造全民参与的舆论氛围。

(三) 为市民提供优秀的文化服务

首先, 在积极维护、更新已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上, 建设一批新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加快文化广场、公园、博物馆、电影院、书城、体育馆、游泳馆等公共文体设施建设,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的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活动, 娱乐身心。

(四) 深入开展文明道德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文明道德实践活动, 努力把文明道德建设延伸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校园。各级党政机关、窗口服务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对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各级党政机关和服务窗口在自觉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 全面开展“活力沈阳迎全运、道德新风伴我行”的文明实践活动, 改进工作作风, 提高办事效率, 优化服务质量, 微笑服务, 言行文明, 树立良好形象, 着力建设文明机关、文明窗口。

(五) 加强对市民的制度管理

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它不仅要靠教育、熏陶、带动, 同样也要依靠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建议从沈阳市的实际出发, 制定和完善《市民守则》、《文明市民规范》等, 使市民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加强城管队伍建设,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科学执法、文明执法水平。

结束语:

以上是通过对沈阳市民存在的各种不文明行为的分析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沈阳市民日常行为规范化的对策和建议。要实现市民行为的规范化, 创造一个人人讲文明的美丽沈阳, 绝非易事, 它是一个摸索前进的漫长过程, 需要城市管理者不断探索、总结, 以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庄文, 新市民文明行为及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4

上一篇:铜川市规划勘测设计院下一篇:中学教研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