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学的特点

2024-08-07

传记文学的特点(精选6篇)

传记文学的特点 第1篇

摘 要:本文从传记文学的翻译角度来论述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以breaker/juhan family history这本家族传记性纪念册英汉翻译为例,研究传记文学翻译的策略。传记文本兼具历史性和文学性的双重特征,而且传记翻译跨学科性明显,不仅涉及历史与文学,还涉及艺术、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和神学等。因此翻译时要选取尽可能准确、贴切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原文的含义和语言特色,灵活地运用翻译策略才能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传记文学 翻译策略 文化差异

一、词汇的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在翻译过程中,直译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一致性。对于约定俗成的译名,应遵循规范性和历史性要求,找出其替代词语;如果是纯外来词,没有明确的性质类别,可适当采用音译。广义上讲,音译也是一种直译。

意译强调“神似”,要求灵活地表达原文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形式将源语言形式进行阐释性说明。当原文在词汇意义、句法结构、文体风格上与译文有较大差异时,就不能拘泥于原文,应当采用意译的方法,正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思想、主旨。如:

译文:他对对外传教事业的不懈努力为他赢得了荣誉,为了纪念他,人们在这栋建筑1915年落成时,以他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思裴堂。

分析:此句中,顺序上与汉语表达习惯有较大出入,如果直译效果会相差甚远,翻译时必须打破其原有的顺序,灵活地处理每一个字词,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进行优化处理,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比如将“be honored”翻译为 “为了纪念他”,翻译时适当采用增词法,把原文中隐含的词在译文中补上去,以便更清楚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分析:“pursue this”在此句中采用转性翻译法,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将动词结构转换为名词性结构,意译为 “进行深入的了解”,便一目了然,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原文意思。

译文:在每个港口她都会受到以前主日学校学生们和传教士朋友的迎接,被称赞为“船上美女”。

分析:在英文中,“belle”是美女的代称,翻译时不能从字面意义上翻译为“船上的贝尔”,而应根据上下文的风格,译为“船上的美女”。这样既能表达出长相的漂亮,又从客观意义上赞扬其传教事业的崇高之美;同时带有其航行所到之处给当地带来了美好之意。

直译有助于保持原文格调,带有“洋味儿”,而意译则要符合译入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调和原文与译文在形式上的矛盾,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不是生搬硬套、逐字照译。直译强调‘留其形’而‘达其意’,意译不是任意增删,不是胡译乱译。意译强调‘传其神’,不需要‘留其形’。两者要求不同,又相互依赖,不可分割”(黄成洲,刘丽芸,2008:29)。在传记文学中,本文语言形式较为随意,再加上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差异较大,译者不能自始至终坚持直译,应根据需要灵活采用意译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二、句子结构对译文的影响

英语作为一种形合语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倾向于外显;而汉语作为意合语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在更多情况下是隐含的(杨林,2007:序言)。分句法与合句法、正译法与反译法、从句译法与长句译法等翻译手段对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句子结构对译文的影响意义在于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译文:她做针线活儿时总是在祈求着什么;她努力地工作,恳求能实现自己祷告中的愿望。

翻译的前提是要准确、深入地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灵活地处理上下文的关系,适当地改变句子结构,尊重原作的语言特点和汉语的表达习惯,才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原文的美感。

三、文体风格的塑造

翻译的基本任务就是忠实地再现原文,所以译者对原作风格的追求是必需的且必要的。做到风格表现上的对应,译者需要对原作中的风格标记进行分析和鉴别。原文文本含有民族语言特色及历史典故和宗教信仰,因此带有文化的差异性,翻译时要相应地体现原文的风格,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处理,以实现风格的再创造,从而适应目的语的交流。

译文:他理解话语具有的力量和真实感:“如果点亮每盏灯,让它们排列着稳稳地燃烧发光,哦,那将会是多么闪耀的一条腰带,整个世界都将被照亮。”

分析:从原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引用的句子带有古雅的韵味,通过圣经式的语言来表达祈祷的内容。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很难通过文字形象地表达出原宗教信仰的内涵,但可以遵循原文的风格特色,进行对应式转换,从结构上保证译文与原文的适应性。

译文:“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我将于2009年4月出发去中国上海,将亲临思裴堂,缅怀先知,将这上帝之光传递至世界四方。

分析:原文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内容,朴实中带有虔诚的信仰,句句流露出对传教事业的热情与激情。翻译时既要表现出传教精神,又要优化语句风格,适当进行异化处理,把读者带到原文的文化背景中,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份虔诚,从而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体风格的塑造,关键在于与原语风格的适应性。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深刻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巧妙地对原文风格进行适应性转换,才能将原文的风格意义再现于目的语中,更好地体现其神韵与意境。

总而言之,想要把一篇传记性文本较好地表现出来,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首先需要深入地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站在原作者的角度想其所想,才能体味到原文本的中心思想;翻译的前提是译者要具备较深的文化功底,深刻理解不同的背景文化所带有的特殊性,具有较好的译语驾驭能力;然后再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尊重原作的语言特点,从整体上把握其文本风格。翻译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推敲、不断积累与学习的过程,通过对翻译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再去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通过这种磨炼才能逐渐充实和完善我们的翻译活动。

传记文学的特点 第2篇

[作者] 朱小倩 [内容]

传记文学既是我国文学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当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

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 《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

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2.揭示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记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1)真实性。传记文学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传主及事件必须符合史实,有史学价值,决不能凭空虚构。这也是传记文学享有崇高声誉和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高中课文中的传主,如廉颇、谭嗣同、屈原、张衡等,都是历史名人,其事迹史书都有记载,真实可靠。近几年来高考卷中出现的人物如狄仁杰、姚崇等也是史学界备受推崇的人物,其事迹均有明确记载。当然,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细节可以

借助于想象、联想等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2)艺术性。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划人物,描摹物态。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划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记》之所以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主要原因就是它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刻划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3)相当完整性。传记文学主要是表现人物的,要使人们对人物性格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注重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传记文学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如《史记》。一些小传,如“逸事”等,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但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左忠毅公逸事》。3.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

象。

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欣赏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传记文学刻划人物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加以分析归类,能使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逐渐积累,提高阅读水平、欣赏能力,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传记文学所塑造的人物,无论是仁人志士,还是奸佞小人,无不具有代表性,其中有许多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一些人物还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贡献。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学生思想复杂多变,对之加以正确引导,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大

责任。因此在传记文学的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外,我们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学会做人。

高中语文传记文学的教学策略 第3篇

对这些无数人拜读过的传记作品, 在高中课堂中却呈现出不太令人满意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状态。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一、古文传记教学的现状

传记教学要贯彻语文学科的“育人”理念, 但古代传记既有高中课文的一般属性, 又有文言文以及传记文体的特殊属性。因此在目前的传记教学中, 对于古代传记的教学, 存在很多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

1. 对于古代传记, 具有文言文学习的共同毛病, 即过于强调文言基础知识, 忽略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高中阶段对于文言文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更注重字词梳理, 从字、词、句等角度来巩固强化记忆,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样固然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但却使文本被肢解, 文学因素被缩小。这种状况已出现多年,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对字词句的过分重视就相对弱化了语文教学的文学性, 学生鉴赏感悟文本的时间被缩短。

于漪老师认为:“素质是一种心灵的塑造, 在塑造人的心灵的过程中, 中华文化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而当今的常态课堂, 多是教师讲解, 将文章肢解揉碎, 全面分析到各细节, 学生耳听笔录, 单调的抽象思维盖过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 于是通过文本阅读来以情怡情, 积累人生经验, 获得人生感悟的设想成为空想。

2. 传记教学中, 学生没有正确区分传记和小说, 教师则过于强调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 忽略传记本身的特点。

传记文学生动地再现历史, 以探究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思考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典型意义。因此可以说, 传记文学是历史和文学的综合体, 它具有真实性、艺术性以及现实借鉴意义。现今传记教学的课堂上, 由于不够重视师生的互动, 教师不自觉地把传记和小说的教学模式等同起来, 忽视传记文学特殊的文体属性, 学生不清楚传记和小说的区别。

好的传记文学, 未尝不是优秀的小说, 但这不是高中生和高中课堂所最终追求的。传记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清楚地让学生注意到“传记文学”和“小说”之间本质的差异。传记的真实性要求它的素材是真人真事, 真实可靠, 决不能凭空虚构。传记的魅力在于它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实际的人生活动为描述对象, 塑造充满人格魅力的传主个人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说, 让学生专注于传记“真实性”的属性是绝对必要的。

二、对高中传记教学的思考

高中阶段设立传记教学板块,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种文体, 通过榜样的熏陶, 提高学生的素养, 让其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 并就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 高中阶段的传记学习, 应注重以下方面。

1. 通过拓展比较阅读法, 形成互动式课堂,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常常有同一人或事被不同作者记录, 于是传记呈现出很多“不同”, 对于这种“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拓展比较进行趣味学习。

首先, 通过对比阅读, 比较不同传记的优劣或特色。如节选《史记》的《鸿门宴》和《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班固《汉书》中的相关描述做对比。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由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在“扬马抑班”或“扬班抑马”的争论中获得成就感, 拓展知识面。

其次, 通过对比阅读, 比较传记素材选择和作者的关系。如节选自邓小平女儿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中的《在哈金森工厂》和英国作家伊文思的《邓小平传》中记载的邓小平在哈金森工厂的经历, 由于作者的身份国别不同, 对于素材的选择也不同, 呈现出来的人物也是不同的。通过比较阅读能探讨事实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了解传记的写作特征。

再次, 通过他人对史料的评价来更全面地认识传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人们在赞扬蔺相如以大局为重等美德的时候, 课外链接明代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人们对蔺相如如此巨大反差的评价, 必然会引起学生的争论, 让学生在质疑和辩论中获得自信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2. 教师自己要全面认识课文, 注重对传记文学“艺术真实”的认识, 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在评价中“三省吾身”。

首先应注意, 在小说中常常通过人物的肖像、心理、细节等来概括人物形象, 如果也以此来推断传主形象是不太客观的, 因为传记是史家对于历史的一个“再现”, 有些事件发生时史家并未亲临, 所以对其中的动作、对话、神态等的记录, 只是史家的一种合理推断, 我们称之为“艺术真实”, 以这样的“艺术真实”为立足点来为人物定型是不够客观的。

其次, 在传记欣赏中要提倡个性化的阅读, 让学生自己去为历史人物定位, 寻找心目中的英雄。有的学者提出, 英雄崇拜是和人类存在一样古老的现象。如果传记的“现实意义”和“榜样作用”在课堂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分析中被忽视, 致使学生不能够从传记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传记教学便失去了育人的功效。如《鸿门宴》中, 以刘邦和项羽为中心, 拓展至其他历史人物, 展开“谁是英雄”的主题讨论,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让学生在自己真正喜爱的榜样的示范作用之下, 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未尝不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3.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让学生摆脱“戏说”类数字媒体作品带来的恶劣影响, 并在对历史真实的执着追求中, 做一个有品位的“学者”。

语文是一门审美的学科, 如果日常教学过于功利化和世俗化, 就失去了语文之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知识的接受方式由早年单纯的文字、图片扩展到今天的数字媒体。但影视界甚至出版界的功利化, 让越来越多恶搞性质的所谓的“颠覆经典”和“戏说”毒害了没有判断力的孩子, 于是出现陈世美是专一深情的, 刘邦是重情重义的, 穿越是可以实现的等等许多错误却流毒甚广的认知。

我们要通过有趣的互动课堂, 让学生体会到来自正史的传记历史是有趣的。通过辩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对文本真实性的认识, 让传记的真实性在辩论中深入人心, 从而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对正史的维护,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做一个有品位的“学者”。

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 第4篇

关键词:传记文学 虚构性 真实性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为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传记文学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又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它还必须写出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比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它又和普通的人物传记不一样。

文学与历史最初是纠缠在一起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希腊波斯战争史》还是中国的《左传》、《史记》之类,都同时肩负了文学和历史的双重重任:在纵向上它是历史,在横向上它又是文学。但是以后的分类越来越趋于精细,文学与历史就渐渐分离了。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历史之树更为精悍,除却了可疑的枝条和花朵;二是文学也获得了独立的品格,可以在想象的空间里恣意驰骋。我国史传文学产生的年代久远,可以追溯到历史文学的最初形态。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我国也存在着一个“传说的时代”。那时还没有产生文字,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故事,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洪水、姜嫄生后稷等,都是以口头的方式流传。自从产生了文字,代代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史诗便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一部分还经过改造而成为史籍的材料。今天读到的现当代历史著作已经没有似是而非的历史传说了;而我们的文学也不再为历史所束缚,即使名之为“历史小说”,也获得了更大的想象自由。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历史和文学的功能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分,从而避免了某种程度的混乱。现在我们很少在文学中了解历史了,同样,我们也不再从历史学著作中品味文学的情感意味。而最初的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和小说接近,作者情感融入其中,于是可能就会有虚构的成分。

传记文学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历史小说以史料和史实为基础,这使它注定只能用客观叙述的写实性创作方法。而创作历史题材类文学作品的作者,也必然对民族传统的美学风范和艺术韵味有着强烈的好感与共鸣。所以,历史小说从创作方法到审美趣味,都离不开想象,自然就有了虚构的性质。古代传记文学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体传记文学即杂传文学。司马迁是中国第一位史传作家,他的《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几乎都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胡适说过,“历史像个小姑娘,任由人涂抹化妆,而文学家很多想充当这个化妆师”。司马迁是文学家还是历史学家呢?他在《报任安书》中这样抒发自己写《史记》的豪情壮志: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失明,孙子膑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段文字表达了司马迁著《史记》的真实目的。《史记》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自《史记》起中国的历史体裁才真正树立了标准,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沈约的《宋书》,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都包含一些较出色的史传文学篇章。

正如《报任安书》中所叙述的那样,《史记》更伟大的地方,则在于司马迁带着的深厚感情。这些带着感情的传记,无疑正是文学中的精品。司马迁有着强烈的正义感与反抗精神,在宫廷集权的时代里,他正像屈原一样变成了一个罪人。他的一腔不平,顽强的斗争性格,在受了腐刑之后,就只有借着写史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自然,传记文学乃是最能够发挥这个作用的。司马迁因此不是客观地写历史,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交织到历史中。因此我们可以说传记文学并不是完全按照历史所写的,而是作者眼中的历史。正如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离骚》是楚辞,属于诗的范畴,是讲求想象的,而史是要求事实的。

《史记》中的文字,由于带着司马迁的主观思想感情,也就不可避免的带有文学的虚构性。这一方面丰富了中国文学中的故事传统,一方面也形成后来笔记小说的章法结构。《史记》中《游侠列传》、《滑稽列传》,都是由一些短篇汇集而成的。这就是后来笔记小说体裁的由来。至于像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那样壮阔的场面则要等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章回小说才能承继那个传统。章回小说的体裁原是从讲史中发展出来的。中国民间讲史之所以盛行,就不能不溯源到《史记》了。

第二类是杂传文学。在《史记》之前,已有《穆天子传》、《晏子春秋》等杂史杂传。《史记》的问世为杂史杂传提供了更为成熟的艺术手段,于是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文学色彩的杂史杂传,如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刘向的《列女传》、佚名的《汉武故事》、《蜀王本纪》等,其艺术特征已近乎小说。到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韩愈、柳宗元的散传《圬者王乘福传》、《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和《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段太尉逸事状》等,以清新的文笔和鲜明的形象塑造,为传记文学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他文学名家如白居易、刘禹锡、李翱、李商隐等作家亦有佳作传世。

时至今日,我们提到一些历史人物时,还往往带有某种个人色彩。就像我们提到曹操时,在许多人心中是一个奸臣形象。但历史上的曹操是不是这个样子呢?不是,这就是《三国演义》给人造成的错觉,这部书影响太大,再加上民间说书艺人的渲染,曹操便脱离了他本身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奸臣的样子。这也就是写书者自身思想感情在里面的体现,这种偏差,在《三国志》中就会少一些。

到了近代,正式的史书和个人的传记逐渐分家;“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文学创作又从一般的文学作品中独立出来──史、传、文三者的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传记文学也由传统的体裁向现代的文体演变。因为需要新的探索,也因为新文学作家中很少有人专门创作这种边缘性文体的作品,在一个时期里传记文学显得比较沉寂。由文史学者朱东润撰写的《张居正大传》,被公认为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外,像鲁迅的自叙性散文《朝花夕拾》、郭沫若的长篇自传《反正前后》、《创造十年》、《革命春秋》等,也可以看作是传记文学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回忆录和人物传记等文体的繁荣,这种情况有所改观,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传记文学出现兴盛的趋势;特别是一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如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等),成为流传很广的青年读物。《人物》、《名人传记》等刊物也经常刊登传记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韩兆琦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3]李祥年.传记文学概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

[4]文华.传记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5]杨正润.传记文学史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6]韩兆琦.中国传记艺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

[7]陈兰村,叶志良主编.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8]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9]俞樟华.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10]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传记文学学案 第5篇

一、【传记有关知识】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也简称“传”。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二、【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3)从创作方法分:历史性传记和传记文学。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4)从篇幅长短分大传和小传。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同学们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童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

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三、【传记阅读方法解说】

1、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2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

3、如何对传记进行鉴赏与评价和探究

学会鉴别传记材料。在阅读时,要注意鉴别材料是否恰当,即作者选取的材料是否能充分表现传主的特点,从这些材料里面是否能得出令人认同的推理、判断或结论。

对传记传主作出评判。一部传记里面既包含传主的立场,包含传记作者的立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立场。读者要学会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对传主立场、传记作者立场做出适当评判。在阅读中,可以从作者对材料的选择和叙说的方式上来体会作者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评论,通过对传记的阅读要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

这类题目通常是论述题。答题应像写作一篇小的议论文,首先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而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要结合文中的事例、细节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再次表明观点。

四、从命题的角度来赏析传记:

(一)概括传主成就 【命题特点】

传记作者为一个人物立传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其事迹、凸显其成就,因此,对传主事迹或成就的概括就成为主打题型。其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文中写到的“某某”的学术成就主要有哪些?请简要说明。(2)从文中看,“某某”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答题策略】

传记选材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第二,提取传记中的关键句,如每个自然段的首句或末句;第三,抓住有关传主事迹、成就的关键词;第四,概括时要准确具体,不可笼统。

例1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语段信息: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思路导航:语段介绍了黄遵宪到新加坡后的具体行动与做法,可以从三个方面对黄遵宪活动进行概括:对侨民、对殖民者、对南洋诸生。参考答案:①详察南洋各岛情形,查访侨民疾苦,改善侨胞待遇;②与当地英国华民政务司斗争,以《大清律例》保护华侨财产;③改会贤社为图南社,积极发展华文教育。

(二)把握传主形象 【命题特点】

传记和小说一样,其核心任务就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所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成为传记考查的热点。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某某”这一人物形象。(2)作品中的“某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3)这篇文章表现了“某某”哪些优秀思想品质?

【答题策略】

作者对传主形象的刻画、对传主品格的弘扬总是通过对其事迹、言行的叙述描写来体现的,因此,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可以从四个方面思考:第一,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看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第三,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第四,注意作者对传主的介绍和评价。

例2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2009年高考江苏卷《画家黄永厚》)

语段信息: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

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思路导航:首先要理解“冰炭同炉”的喻意,“冰”和“炭”是水火不容的两种事物,那么,题干的意思即是要求考生找出黄永厚身上的两重性格,从行文中可以找到三个方面。参考答案:①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②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而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③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

(三)探寻因果关系 【命题特点】

传主的某一行为、成就或事迹常常是某些原因促使的,这种对某种结果的归因探寻,是高考人物传记常设的题型之一。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某某”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2)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某某”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3)从文中看,“某某”做出某一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答题策略】

显性的因果和隐性的因果往往交织在文章之中,有可能是局部筛选与概括,也可能是全文筛选与概括,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筛选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第一,要看清楚文本相关文字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尽可能地穷尽原因,不可遗漏要点;第二,外因和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大原因,解答归因题时要“内”“外”兼顾,不可偏废;第三,要分点解答,力求条理清晰,眉目清楚。

例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语段信息: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

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思路导航:对本题的解答首先应该找准信息对应点,紧扣题干要求进行概括归纳。答案要点有三个,作答时要考虑全面,条分缕析,表述简洁流畅。参考答案:①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②优秀人才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③一旦祖国有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们也会随时回来。

(四)探究人生启迪 【命题特点】

人物传记的阅读要求我们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这种题型旨在培养考生探索和思辨的精神,要求考生调动生活经验和各种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能合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传主的成功经历给我们哪些启迪?(2)传主的事迹对我们的人生有哪些意义?(3)传主的选择对我们有什么借鉴?

【答题策略】

这种试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往往不设置唯一性答案,要求考生能够立足自我,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个性化解读,思维应起于文本归于文本,超越文本信马由缰地随意发挥,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要紧扣文本进行合情合理的探究。同时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例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语段信息: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思路导航: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的提示,从“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两方面分别作答。作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明确回答获得的启示是什么;其次要结合文章内容和时代特点,具体阐述理由。参考答案:[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实干精神值得学习。①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②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③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观点二]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值得学习。①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②要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小结】:真实性: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传主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或功过得失。(概括,常用形容词或动宾短语)

文学性(1)选材(取舍)——通过(概括事实)真实而典型地反映传

(细节)——通过(概括事实)真实而细腻地描摹传主„„

(传主原话)——通过(概括事实)直接展示传主„„

(2)环境描写 描摹了„„环境气氛(氛围),烘托了传主„„(3)评价 作者直接评价

引用他人评语 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从侧面塑造了

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及创作论文 第6篇

论文提要:胡适在批判我国古代传记的缺点和吸收西方现代传记文学长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传记文学思想。他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传记文学名称的人。从上世纪代初到50年代末一直都在提倡传记文学,并以创建传记文学理论和努力创作两方面的实绩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显著而重要的地位。

论文关键词:胡适 传记文学 理论建设 作品创作

胡适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都作出了开风气的重要贡献。在传记文学方面,胡适是我国最早提出“传记文学”名称的人。他大力提倡传记文学,开现代中国传记文学理论之先河;同时还身体力行,积极创作,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写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范例。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及作品,在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而重要的位置。研究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及创作,正确认识和评价他在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所占的地位,对于推进我国当代的传记文学理论建设与创作繁荣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根据胡适传记文学理论逐步演进的特点将其分为酝酿、成型、成熟三个历史阶段,并结合其写作实践作一综合考察,借以阐发胡适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贡献。

一、“传记文学”出台前的思想准备

在我国,传记是一种古老的历史体裁。早年胡适在中国公学读书时就对传记感兴趣,19在《竟业旬报》上曾发表过他最早写的《姚烈士传》、《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和《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等短篇传记,并明确表明其写作目的在表彰豪杰,“使大家来崇拜”师法他们。19胡适去美国留学后,由于受西方传记的影响,对中国的传统传记作了认真反思。他于199月23日写的一则札记(《藏晖室札记》卷七第一条),曾把中国传记同西方传记作了一番比较研究,认为中西传记存在明显的差异:“吾国之传记,惟以传其人之人格。而西方之传记,则不独传此人格已也,又传此人格进化之历史。”在列举了东西方传记的不同体例后他又具体地阐述了两者的长处和短处。从这条札记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对中国传统传记的否定多于肯定。其对我国传记存在缺陷的分析批评是深刻而中肯的,对于西方传记优劣的评析也是较为精当的。这种比较研究对他后来的传记文学理论构建及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后来之所以要提倡传记文学,到处劝老辈朋友写自传,主要动因就是对中国传统传记的不满和深感“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而另一方面他对西洋“传记文学特别发达”这一点则表示钦羡,他后来写作的传记文学也大抵是借鉴了西方长传的体例,如《四十自述》、《丁文江传》等。

虽说胡适留美时期写的这则札记与他后来的传记文学思想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但这还不是胡适提倡传记文学的开始。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学术界都有学者把这则札记看作是胡适最早提倡和使用“传记文学”名称的佐证,这实在是一个大失误。造成误解的直接原因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这条札记有个“传记文学”的标题。事实上《藏晖室札记》是胡适在留美时期的日记和杂记集,我们现在看到的“传记文学”这四个字作为分条题目,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在这些札记交给亚东图书馆印行出版前,由胡适的朋友章希吕在帮助整理这批札记时拟加上去的。再从这则札记的实际内容看,其主题是比较东西方传记文体的差异,札记从头至尾并没有出现过“传记文学”字样,也没有对传记文学概念作任何阐释,很显然胡适当时说的只是“传记”而不是“传记文学”。而在胡适正式提出“传记文学”的名称之后写的有关文章或演讲中可以看出,他对“传记”和“传记文学”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是有所区分的。因此,1914年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期还只能说是他传记文学思想的酝酿期。

二、“传记文学”名称的提出和“传记热”

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思想酝酿,到了1930年前后胡适传记文学理论正式开始“亮相”。《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则是一个开篇。该文写于1929年末,序文开头说“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一门。这大概有三种原因。第一是没有崇拜伟大人物的风气,第二是多忌讳,第三是文字的障碍。接着通过具体分析阐述这三方面的原因,对中国几千年的传记文章作了深刻批判与否定,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他说的“新体传记”的三个条件与写作要求:一是“爱敬崇拜”伟大人物,二是“纪实传真”,三是“传神写生”。这是胡适以文学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古老传记文化作出的看法。虽说“最不发达”,但明确把传记说成是“中国文学里”的一门,这表明此时的胡适已有了将传记纳人文学领域的思想,这种看法可说是超越前人的。因为传记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历史的范畴,此前他的前辈朋友梁启超倡导“史学革命”和创作的“近代传记”,“属于在历史范畴中的内容和体例上的革新”。虽说胡适在这篇序文里还没有提“传记文学”的名称,但“纪实传真”和“传神写生”这两点是他以后谈论传记文学时始终坚持的,说明胡适传记文学理论基石在这篇序言里已经奠定。

在时隔半年之后的1930年5月28日,胡适在给友人董授经先生的日记《书舶庸谭》作的序言中便正式提出了“传记文学”的书称:“日记属于传记文学,最重在能描写作者的性情人格,故日记愈详细琐屑,愈有史料的价值。这是胡适第一次使用“传记文学”的名称,也是中国最早提出“传记文学”名称的第一人。这在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前的中国文坛有传记文学之实而无传记文学之名,“传记文学”名称的提出,使传记文学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中国文艺舞台,它标志了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一个新的开端口从‘旧记属于传记文学”这一说法可以看出胡适所说的“传记文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日记属于非正式自传,胡适后来说过他在美国留学时期的日记“就是我的留学时代的自传”,而在西方人眼里“自传是传记文学的嫡亲或特殊形式”,后来胡适也是把自传作为传记文学重要成员大力提倡的。在这篇序文里胡适虽然没有对什么是传记文学作具体阐释,但却揭示了传记文学的两个重要特点和条件:一是能描写传主的性情人格,二是有史料的价值。这同上文说的“纪实传真”和“传神写生”这两点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传神写生”、“描写传主的性情人格”原是文学的特长;而“纪实传真”才有史料价值。而历史与文学的结合,这正是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胡适在《书舶庸谭・序》中还特别引述了日记作者做的情梦“柳丝一梦”,极富文学趣味,可见胡适对于传记文学在文学性方面的强调与重视。后来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中又说:“我在这十几年中,……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这对前面“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一门”的说法来讲,是胡适传记文学理论的一个进步。而“传记的文学”正好是对胡适“传记文学”概念的一个简明解释。这里“文学”是中心词,“传记”是修饰词起限制界定的作用,“传记文学”也就是传记性质的文学,它是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胡适晚年在台湾作《传记文学》讲演中曾再次解释说:“今天我想讲讲中国最缺乏的一类文学―传记文学”,这是胡适把传记文学看成是一种文学门类的最直截的说明。

胡适是个实验主义者,在提倡传记文学方面,他也是一边进行理论构建,一边亲身投人创作实践。《四十自述》是他这一时期在传记文学上的又一个贡献。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中说:“《四十自述》,只是我的‘传记热’的一个小小的表现”,而这场“传记热”的引发是:“因为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胡适劝告朋友写自传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用一种“笔锋常带感情”的健笔来“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即写出他所倡导的“自传文学”来。那么其意义不仅可以“替将来的史家留下一点史料”,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的文学里添出无数的可读而又可信的传记来”。由此可见,胡适劝告友人写作自传(包括他自己写自传),有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目的和意义,即“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这是胡适对“自传文学”创作提出的两点希望和要求,也是胡适提倡传记文学的根本目的。因为胡适对于传记文学所特有的史料价植和文学感化教育功能这两方面作用已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所以他要大力提倡传记文学。 令胡适感到不幸的是,这班老辈朋友虽然都答应了,终不肯动笔。于是他便身体力行,于1930年6月开始写了他的第一部正式自传《四十自述》。虽说这是一部未完成的自传,但它作为胡适倡导传记文学的示范之作,体现了胡适的传记文学理想,既有“纪实传真”的史料价值,又有“写生传神”的文学特色,是值得重视和应该肯定的。关于《四十自述》的写作计划胡适在《自序》中作了说明:“我本想从这四十年中挑出十来个比较有趣的题目,用每个题目来写一篇小说式的文字,略如第一篇写我的父母的结婚。这个计划曾经得死友徐志摩的热烈的赞许,我自己也很高兴,因为这个方法是自传文学上的一条新路子。”可以看出,胡适在提倡传记文学,构想自传创作计划时是很注重“有趣味”这一特色要求的,这也是胡适在以后的有关文章和讲演中用来评判传记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实现传记文学的“有趣味”?胡适认为在确保“纪实传真”的前提下,“遇必要时”可以“用假的人名地名描写一些太亲切的情绪方面的生活”,在追写传闻和某些记忆不清又没有法子证实的生活细节时也可以“用想象来补充”。因为这里出现一些人名地名的讹误和合理的想象虚构不影响基本史实的真实,相反还能够增添阅读的趣味。应该说胡适的这些想法和写作方法是可取的,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受到了友人的赞许。遗憾的是胡适上述的这种创作思想没有能够在自传写作的`实践中坚定有力地贯彻到底,而是在“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的抛弃了小说的体裁,网到了谨严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刘一于这种“倒退”胡适自己是不满意的。从他本人来说,曾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是以破旧开新而闻名的;他自己动手写作自传本身具有“给史家做材料”和“给文学开生路”的双重目的、任务。因此这种“倒退”与上述思想是不相符合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胡适在倡导传记文学上存在着实践与理论的脱节。造成这种“倒退”和“脱节”有客观方面的凉因,最主要的还是作者的主观因素:“但我究竟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学训练的人。尽管如此,从总体上说胡适的《四十自述》作为他的传记文学的实验之作还是比较成功的,它为我国自传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方法,在我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三、传记文学理论的成熟和“创作无力”

在经过了30年代的郑场传记文学热之后,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已趋于逐渐定型,接下来是“退热”后长时间的“冷静”。到1953年初,已经步人晚年的胡适在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作了一场《传记文学》的专题讲演,标志着胡适传记文学理论进入了成熟阶段。演讲是他提倡传记文学的又一重要方式和途径。从他晚年的这篇演讲可以获得以下几点传记文学理论演进的信息:

一是对我国古代传记总体评估由虚无悲观变得实在客观。胡适以前哀叹“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并说过“二千年来,几乎没有一篇可读的传记”的偏激之言,而在这篇演讲中,虽然仍坚持认为“中国文学最缺乏最不发达的是传记文学”,但同时又从传记文学的角度对中国正史中的传记作了较为客观实在的评价:“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其中的传记有许多篇现在看起来仍然是很生动的。”在举例中还特别提到:《晋书》中“小说传记,给中国传记文学开了一个新的体裁”。过去胡适写《四朴自述》曾试图采用小说体裁给自传文学开辟一条新路子,但是中途给放弃了。现在直接把小说传记作为传记文学提出来,这确是胡适传记文学理论上的一种新进步。

二是拓宽了传记文学的品种领域。胡适在以前谈的传记文学对象,主要是指文学性传记,包括自传、日记,而在晚年的这篇演讲中,又把《晋书》中的小说传记也列人传记文学范围,并说“《红楼梦》也是传记文学”,这是胡适经过考据认为《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的自叙传而得出的结论。这一观点本身当然尚可商榷,但由此可见胡适在这里说的传记文学概念范围更为宽泛。他还说:“除了短篇传记之外,还有许多名字不叫传记,实际是传记文学的《言行录》。这些言行录往往比传记还有趣味。我们中国最早、最出名,全世界都读的言行录,就是《论语》。”从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的健将到把孔子《论语》作为传记文学而加以高度评价和赞扬,这既是胡适文化思想的一种巨大转变,也是胡适传记文学理论上的一种演进和完善。

第三,胡适在论述我国传记文学不发达的原因问题时对过去的三点看法也有所修正。主要是去掉了“没有崇拜伟大人物的风气”这一点,而改成了“缺乏保存史料的公共机关”。这样就显得较为准确客观。

晚年的胡适在传记文学理论建树方面已臻成熟,但其传记文学的创作却并没有什么大的“长进”。《丁文江传》是胡适步人晚年后又一项重要的传记文学活动。它写于1955年底,是胡适所写的最长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该传大体上是借鉴西方长传的体例按照年代的顺序,记述丁文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既写出了丁文江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他对中国地质科学所作的重要贡献,又写出了丁文江“捧出心肝待朋友”的美好品格,通过各个侧面塑造出了“一个最有光彩又最有能力的好人”形象。由于作者在作传时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尽可能地容纳了所找到的材料,使传记明显地体现出它的历史性和史料价值,但同时也因此而大大地削弱了传记文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是胡适在传记文学创作上又一次与其理论的脱节,并且较《四十自述》更为严重和明显。胡适晚年在台北的另一次题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讲演中说到:“我们是提倡有心,创作无力。”拿它来作为对胡适在传记文学方面的评语,也是颇为恰当的。

回顾考察胡适在传记文学理论建设及创作实践上所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是在批判否定中国古代旧式传记的缺点弊病,学习吸取西方现代传记文学的经验与长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中国第一个提出和使用“传记文学”的名称,并对传记文学的概念特征、范围种类、功能作用和创作原则、要求、方法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精到的阐述,从而形成了一种有着鲜明个性特色的理论系统。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在我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贡献,对于我们全面认识我国传记文学的发展历史,指导传记文学创作,正确评价传记文学作品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胡适从上世纪20年代末开始直到晚年在台湾去世,一直都在提倡传记文学,可谓不遗余力。“在现代中国,各界知名人士开始逐渐形成写自传的风气,也在30年代,有关文献材料表明,这的确与胡适身体力行地倡导有关。”再有上世纪60年代台湾《传记文学》的创刊也与胡适的提倡有直接关系。这些都表明胡适提倡传记文学是“有心”而有功的。

上一篇:放逐经典诗歌下一篇:乌鸦上当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