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业:关于爱情诗歌的鉴赏

2024-06-16

文学作业:关于爱情诗歌的鉴赏(精选5篇)

文学作业:关于爱情诗歌的鉴赏 第1篇

关于爱情诗歌的鉴赏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诗句一直是人们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载体。自《诗经-关雎》以来,情诗一直承载着多少文人对心仪对象的爱慕和倾往,当然,充满情场失意后落寞感的诗文亦是情诗领域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就以两首情诗为例,鉴赏情诗的内容、品评其中涵韵并分析其创作要素。

一、春雨湿子规,何来燕衔愁。

缱绻似情囚,血啼胥江右。

穷极万言语,莫如一回眸。

鶗鴂衔相思,明月慰书楼。

首先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客居中原,游学河洛,而心上人却在一千八百里外的苏州城,而这早已不是“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的友情,所以心上人一丝细微的动作都会引起诗人的极大反应。从第一句“春雨湿子规,何来燕衔愁。”不难看出,追求那位女子的不仅仅只是诗人一人,子规鸟为春雨所湿,暗示作者身在洛阳不能回苏州,却突然有另一人闯入了诗人心上人的世界中,为她排忧解愁。这让诗人极度不安,害怕自己的心上人会移情别恋。本诗中,作者均以杜鹃鸟自比,一方面表达自己抑郁于此事,沦为感情的囚徒,难能自拔,另一方面,作者表示自己不过多干涉心上人的感情,只是用“血啼”二字衬托出心中的悲哀凄凉。穷尽千言万语都道不出诗人所想所感,更道不出诗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一切的一切都比不上她的一个回眸。大多数的此类情诗在寄寓相思之情时都会使用乌鹊这一意象,但本诗的作者却偏偏使用了鶗鴂(杜鹃别名)来“衔相思”,渴望着心上人能够回眸看到自己、能听到自己的啼血悲鸣。而最后一句则完全是自勉,遥望明月,奋发读书,求得功名,直至可以博得心上人的好感,迎娶她做自己的夫人,确是字字椎心,句句泣血。更是婉转地表达了诗人与心上人四年间的纠葛。“凤兮凤兮,求凰于皋;凰兮凰兮,既美且娇;舞凤斯飞,凰不予善;凤落高楼,鸣喑羽暗。”不管前方是何等艰难险阻,依旧执着地追求心上人,拘系在纠结复杂的情感之中,诗人矛盾地处理与她之间的关系,情愁之中,不禁沉迷于流觞之中,在内心中期盼现在抛弃自己的心上人可以重新许心于己。诗人通过情诗来歌颂爱情,来回忆爱情,来期待爱情,这是情诗的一大共同点。

二、草色幽微涧外探,情深一顾似曾谙。

声随琴阁桃花泛,门倚金钗犀贝含。

抱膝前生盟逝水,兼心南陌哭亡簪。

此身罥入终何待,难使玉人为解骖。

这首情诗则是站在女性的视角来写,更具艺术手法且明显具有一种女性婉转的特质,情意虽然隐晦但绝不输前两首,乃至情愁之深在前两首之上。女子插簪,意为托付定情,所以本诗主人公之苦痛使读者为

之动容,为之哀叹,亦使人珍惜爱情。

爱情诗独立于其他诗歌形态而独立,它不同于“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魏晋山水诗,那是超世独立的怡养性情。古代文人为了避免尴尬,大多在情诗中大量用典,并且极其喜爱使用借代等修辞手法,既彰显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又不至于令对方尴尬,在爱情伟大的光辉下,一切诗句都被细细重新咀嚼,重新品味。鉴赏爱情诗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爱情经历和感受,但总的而言,鉴赏爱情诗,务必将自身放入诗人的视角,设身处地,才能品出最真挚的情感。仅是个人管见,还望各位看官指正。

文学作业:关于爱情诗歌的鉴赏 第2篇

我宁愿把你深埋心底

让你深驻心里不可触及的地方

过最简单的生活

毫无羁绊

不再想辜负了清晨第一缕阳光的明亮

渐渐适应没你的生活

一颗宁静的心总愿意去选择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

每个夜里数一数月亮便能进入最深的睡眠

就如拥你入眠一样安然

最好梦里 不再有你

只有一条银河的梦最简单

有些许阳光

长梦不冷

人心得来不易

经营更不易

若不相识,若不相知

就不会有内心的苍凉

以后不会再去深读一个人心

即便是读不懂

关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两点思考 第3篇

一、语文课“鉴赏”的必要

1. 是语文课的重要职责

尽管中学语文课不同于大学文学课, 但语文课具有多种教育功能却是历来的共识。语文的职责是语言教育、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美感教育。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文学魅力的长期感染、熏陶, 这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语言表面的功力很单薄, 不走进“鉴赏”天地, 要完成语文教育的任务, 是无法想象的。

2. 是人精神成长的需要

巴金先生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呢?因为人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中的垃圾, 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 带来勇气, 带来力量, 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光明。”周远清部长早在2002年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时就指出:“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 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 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的素质的过程就是人的精神生命成长和完善的过程。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精神生命汲取营养的最丰厚的土壤, 而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是获取这种营养的正确而必备的途径。

3. 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人文和科学相辅相成。一个民族需要科学精神的不断进步, 也需要人文精神的不断滋养。人文文化是提高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 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的。人文文化使我们的情感得到陶冶, 心灵得到升华。孟子、范仲淹、李白、杜甫等先贤的文句, 读起来令人激动、振奋, 它们不仅启迪了我们懵懂的思想, 还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只有比较才能鉴别, 只有欣赏才能热爱。而语文课的“鉴赏”就是要引导我们的下一代去热爱这些民族精神的领袖, 汲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 提高民族的人文素养。

二、语文课“鉴赏”能力培养的手段

1. 阅读吸收, 勾画理解

(1) 精读理解是前提

朱自清先生说“诗是精粹的语言, 暗示是它的生命”。对于文学作品, 我们如果没有细读理解, 那就无法理解它的暗示, 无法掌握作品的生命。理解是学生掌握阅读技能的主要标志。学生的阅读一般经历由语言到思想、由外表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 阅读目的的最终实现, 必须依赖对作品的透彻解读。

(2) 评点批注是准备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 要教会学生评点读书的方法:可圈、可点、可批注。阅读中在文字的感召下所产生的启迪、感悟、反思以及自己的评判, 可以乘兴记下。思维的火花要及时捕捉, 和作者的思想所产生的片刻碰撞要立即实录, 这样可以为以后的反刍留下材料, 为进一步的鉴别、欣赏做好准备。这种方法也是我国古人读书鉴赏的宝贵经验之一, 毛宗岗评《三国》、金圣叹评《水浒》、脂砚斋评《石头记》已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评点”读书, 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将大有裨益。

2. 驰骋想象, 领神会意

(1) 以想象沟通读者和作品

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站着作者, 那边站着读者, 只有越过它, 读者才会和作者见面。而读懂语言并不是阅读的终极目的。阅读的任务是通过语言把握形象, 领会内涵, 体悟作者的所思所感。但因为时代、社会、生活经验的不同, 读者很难有和作者相同或相近的遭际, 不能从经验范围去领悟作品, 那么, 读者在读懂作品语言基础上构建的合理想象, 便成了走进作品的媒介。

(2) 以整体感知把握形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感动人, 实现教化功能的是文学形象。语文课要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把握去熏陶感染学生。“形”由具体的名称、动感、态势构成, 具有客观性;“象”是具体的东西表现出的某种意义, 是“影子”, 具有主观性。“形象”的外延和内涵都大于“形”加“象”。这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生命, 或者说是读者在作者的基础上重新付出思维和精神劳动的结果。学生感知、把握形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思维和精神劳动构建充满自己个性的文学新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读者用在语言中读懂的事物名称、动感、态势和自己认知的事物的意义来参与, 也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经验来参与, 更需要以想象跨越从客观到主观, 从平面到多维, 从部分到整体的距离。所以, 这是在教师带领下驱遣想象进行精神劳动的过程, 是一个整合的过程, 也是一个系统的创造过程。

3. 潜心咀嚼, 披沙显金

(1) 以研究揣摩理解言内之旨

《多收了三五斗》结尾是这样一段:“第二天, 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 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 真是平常又平常。”作者写这个故事的全过程分“粜米”“购物”“饮酒”三步曲, 很详细, 而末尾这一节只有三句话。但这简单的三句话却极大地深化了“谷贱伤农”的主题。如果不仔细咀嚼、分析、品评, 读者就不容易走到作品的意图深处, 不容易和作者的心灵产生契合, 作品的思想深度和社会价值就会遭到削弱。

(2) 以涵泳玩味参悟意外之意

咬文嚼字、涵泳玩味不仅是理解作品“言内之旨”的方法, 更是读出作品“意外之意”的良策。涵泳玩味是通向了解文章意蕴的主要津梁。曾国藩在家书中同儿子谈到读书的经验时说:“涵泳二字, 最不易识……涵者, 如春雨之润花, 如清渠之溉稻, ……泳者, 如鱼之游水, 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 须视书如水, 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 则“涵泳”二字, 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在编选的语文教材里, 无论古今中外, 多是久有定评的佳作。其中值得鉴赏、玩味之处很多。教师需要带着学生反复地去吟诗, 低回地去诵词, 畅适地去读散文, 精细地去看小说。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这些文字的背后有很多远远超过字面的意蕴, 包含了作者许多复杂的思想和感情。透过本篇作品, 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创作道路, 作者的生命历程, 作者的人生沉浮;作者和他身处的环境, 作者和他的社会, 作者和他的时代。涵泳玩味可以让我们通过文字而走出文字, 走近文本而超出文本, 透彻理解作者的意图并且跨越一定的高度俯视作者的意图, 以致能准确地评判作者的意图。

现代经典的爱情诗歌鉴赏 第4篇

在为你颤抖、跳跃,

在为你呼唤、呐喊,

在为你牵挂、眷恋,

在为你……

只有你,

才能拯救,

这颗孤独吞噬着的,

外国优美的爱情诗歌鉴赏 第5篇

一抹胭笑,点出红尘渐逝桃花已含苞。

桃花未开,公子何来?

花若开来,绽放十二里。

一里桃花开

红稀,公子何言不羁?

二里桃花开

逸清,公子何执书信?

三里桃花开

清婉,公子何时归返?

五里桃花开

烂漫,公子何执花签?

八里桃花开

艳绰,公子何不浅酌?

十里桃花开

娇冠,公子何故留恋?

公子曾与我诺言,

许下十二里桃花源,

花开,花落,伊人花间舞。

子来,子归,公子杯中酒。

上一篇:我校成功举办2011级新生军训结业典礼下一篇:清障施救服务投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