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有感初三作文

2024-07-25

教师节有感初三作文(精选8篇)

教师节有感初三作文 第1篇

今天,是一年一度教师节。

静静打清早起床,就在想着送老师什么礼物呢?犹豫了一阵子,她突然想起自己花园里种的菊花。菊花的颜色可真多啊!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静静想:白色的花代表纯洁,红色的花代表火热。对,就送这两种颜色的花给老师!

来到老师的办公室,静静伸出她那圆溜溜的小脸蛋,向办公室里望了望,呀,一个人也没有。她走到老师办公桌前,看见语文书上放着一副老花眼镜,可爱的小静静仿佛看见了昨天晚上老师为我们批改作业一直熬到深夜在桌子底下,放着一本日历,上面写着“9月10日,教师节”这几个字。旁边还放着一瓶墨水和一个地球仪。静静把菊花放在笔筒中,心里暗自说道:“老师,您辛苦了。”还想着老师进来时,看见了这两束菊花,一定会很惊喜。她一边想,脸上还面带着微笑,就连嘴巴旁的两个小酒窝,都看得清清楚楚。送完花,静静回到了教室。

由此可见,每一个少先队员对老师是多么的尊敬啊,就像静静,在教师节的一天,她不仅把花送给了老师,还把她那一颗赤热的心献给了老师。真是一束鲜花表深情!

刚刚泛出鱼肚白,暗蓝的天空中,还有几颗调皮的小星星不愿意离开。东方,太阳慢慢地露出了笑脸,那金色柔和地光芒照射在树梢上,大地上,房子上,顷刻间,万物像披上了金色地轻纱。

笑笑也早早地起床了,哼着小调,迈着轻快地脚步向学校走去。笑笑为什么这么开心?因为今天就是教师节呀!她早就盼着这一天呢,上个周末,她独自来到野外采摘野菊花,为的是在教师节那天能为她敬爱地语文老师献上一束花呀!

想着想着,笑笑就来到了学校。她走到老师办公室的窗前望了望,老师不在。笑笑心里想:老师准是领着同学们又去打扫卫生了。笑笑小心翼翼地打开窗户,生怕被人看见。书桌的日历上写着“9月10日“是那样显眼,还有一本语文书和一副老花镜。就是这副老花镜,陪伴了老师多少个不眠之夜呀,笑笑眼前又浮现出那次的`情景:

那次,笑笑生病在家,好几天都没去上学,课程落下了很多。笑笑上学之后,老师立刻为她补课。一次又一次不辞辛劳地解释分析,额头上都冒出了豆大的汗珠。笑笑心里想:风扇啊,你要转得快点儿该多好啊,老师就不会这样热啦!通过那次补课,笑笑的成绩赶了上去,还考了第一名呢!

笑笑在心里赞叹道:老师啊,您呕心沥血地教了我们三年,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真不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想到这里笑笑从书包里拿出两束野菊花,插在了插满钢笔的笔筒里。她想:老师累了,看看花就不累了。而老师不正如野菊花那般无私,那般坚强吗?

教师节有感初三作文 第2篇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独特,讲得是卡拉娜和她的族人们住在一个样子像海豚的岛屿上。直到有一天,卡拉娜的族人大部分葬身于与阿留申人们的冲突中,在迁徙中,卡拉娜为了来不及上船的弟弟拉莫而跳下船。大船走了,弟弟死了,海豚岛上只剩下卡拉娜一人。她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8年,不是18天,18周,18个月,而是被孤独和死亡围困,被时间和记忆遗忘的18年。这些年里,卡拉娜自己自力更生,解决了生活所需,还先后养了两条野狗。在一次与离岛失之交臂后,卡拉娜终于告别了相守18年的海豚岛。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会像卡拉娜一样有坚定的信心,永不放弃吗?在克服困难的期间,又有谁能够坚持到底呢?在我们渐渐从牙牙学语的小婴儿,变成现在优秀的少先队员,成长的磨练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要在生活中碰钉子,摔跟头,要学会放弃。卡拉娜为了来不及上船的弟弟拉莫而放弃和大家一起迁徙的机会,结果后来,弟弟死了,大船走了,也许你会含着泪说她傻,为什么会为了自己的弟弟而放弃继续活着的希望?!亲情就是这么可贵,它可以让人放弃一切。在充满未知的18年里,依旧坚信自己可以在这个“孤岛”上继续生存下去,卡拉娜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从卡拉娜身上,我反观自己,觉得自己生活太优越了,反而缺少了磨练,缺失了一颗坚定的心。记得读小学二年级,外婆家房子拆迁,外婆搬来和我们一起住。有天,我看到外婆在绣十字绣,虽未完成整幅作品,但已经绣好的部分是那么漂亮,我就缠着外婆,让她教我绣十字绣。外婆拗不过我,只好手把手得教我。每天睡前,我都要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练习穿线、绣一字型、打结……每天放学后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画一会儿画之后,我又得和外婆学习新的十字绣方法……每天都“很忙”。我也尝试着绣一些小作品,可是每次总是半途而废,我渐渐对自己没了信心,就放弃了绣十字绣。现在回想起来,要是当时我想好做一件事后再多一点耐心,多一丝坚定,现在起码也有五六幅、七八幅作品了吧?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也没有时光倒退机,现在想后悔也没用啊。是呀,人必须要学会付出,才会有回报。

教师节有感初三作文 第3篇

一、强调思维的训练

写作是个人思维语言的外化, 所以, 将思维训练渗透到读写训练的全程, 并在思维训练中加强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与联想、想象能力培养, 使学生在借鉴、模仿与创新中不断提高能力, 写作才会游刃有余。程红兵老师认为:“文章, 就是披上语言文字外衣的思维。”他在课堂上就倡导“创新思维”。在“原点思维与作文”的教学中, 引用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引出原点思维的概念, 由形象到抽象, 水到渠成。其他老师的教学案例中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学, 在教学中为学生思维架设轨道, 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形成创意性地理解。通过案例, 让我深刻地感受到: (1) 作文训练解决的是思路问题。如果写作者文思泉涌, 写作就不成为问题了。这最终要看思维能否被激活———发动机发动起来了, 走不走不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吗?如何使用作文思维台阶, 激发学生的思维, 掌握思维的技巧, 优化思维方式, 是当下语文教师所要解决的第一要务。 (2) 加强创意性理解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重点。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味, 要想吃得新鲜, 就必须自己做“馒头”———思考, 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能翻奇出新, 才会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贴近学生实际

我认为, 贴近学生的实际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 贴近学生的实际学力与水平、思维特点等, 写作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其次, 贴近学生的生活。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 脱离了生活的作文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考场作文中故作高深的文化作文, 就是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感悟和积累。作文教学只有紧密联系生活, 从生活中发现、积累, 用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去观照周围的事物, 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写作。

赵谦翔老师《自创短信贺新年》将短信的创作作为自己作文教学的内容, 把学生随意的涂鸦变成刻意的创作, 巧妙地运用评改的手段, 提高了学生炼字炼词的意识, 在愉悦中完成了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在现代传媒发达的今天, 赵老师的做法可以说有引领的意义。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就是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 学生自然可以形成写作的兴趣。

三、突出积累的运用

学生的积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 生活中直接得来的体验。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读懂了这个精彩的世界, 作文自然不会无话可说。 (2) 通过间接得来的经验。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盖学之既久, 自然纯熟。”诚然, 现在学生生活积累单薄, 每天游弋于家庭和学校中间, 单调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身边生活出现审美的疲劳, 熟视无睹。刘晓平老师就从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珍贵的母爱, 从日常的细枝末节中感悟母爱的无私、伟大、高尚、纯洁。突出强调了学生的独特、唯一的经历和感受, 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和思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关注自我心灵世界, 告诉他们“你的生活很重要”, 因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 才会从生活中发现“美点”, 让自己的作文呈现亮点。

董一菲老师在月亮话题作文中, 大量引入古人描写月亮的诗歌,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月亮意象所代表的情感和文化, 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拥有了自己对月亮的思考与感悟, 构思出富有文化意味的作文。

以从上可以看出, 学生视野开阔, 读书积累丰厚, 才能“厚积而薄发”。写作是不能游离于阅读之外的, 任何创新都必须有蓝本, 鼓励学生多读经典作品, 在生活中注意积累,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

四、重视技法的训练

蒋佰潜先生认为:“写作是一种技术, 凡是技术型的能力, 不能单靠知识、理论来增进的, 必须有实地的练习, 使他渐渐地纯熟、精进。”杨万欣老师的《话题作文如何出新》通过对学生在“拟题”“结构”“体裁”“语言”“立意”“情感”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让学生发现成功作文的一般规律和标准, 得出话题作文出新的实用技巧, 引导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余映潮老师《感悟深刻》课例中, 就作文中如何亮出自己的感悟给我们提供了示范, 通过指导学生发现感悟类文章的一般特点, 找出规律, 提升文章的主题。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更新角度、换位思考, 从而懂得道理, 学生能及时联想到自己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 得出不同的结论, 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 又有了对原文创意性的理解。

当然, 特级大师们的课堂精彩绝非只此戋戋之数。他们对作文教学的理解, 课堂尺度的把握,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等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这里只是本人的一点管窥蠡测, 更多妙处, 还需要大家共同来探讨。

摘要:作文教学要借鉴成功教师经验, 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特级教师案例分析, 找到其在授课中一些突出的特点, 以达到“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的效果。

教师节有感初三作文 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68-01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思想品德这一科来说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但在当今新的教育理念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现实条件是应试教育,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角色看学生在中考中的分数,学生中考中的分数决定了教师的教学业绩。当然,国家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完全正确的,毋庸置疑,现实条件离这一步还需要时间,还需要一个过程。怎么来评价教师教的学生素质提高了,提高了多少,这需要一个合理的机制与标准来衡量。现阶段要实现这一步还为时过早,今天就是用分数来衡量,但教师教的学生考的分数高并不能说明思想品德素质就高,对于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可塑性、可变性决定了不能以当时的分数来衡量。

一、教师在课堂上绝对是扮演教师的角色

教师首先要备好课,这一课要讲什么内容,重点是什么,要让学生学到什么,要弄清楚。但并不是说只给学生指出考试要考的知识点,给学生指出要考的知识点很容易,不需要很多时间,如果这样教,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真正要考高分死记硬背也不行,现在中考出的题目千变万化,有些题并不点明要回答什么,它是暗含在材料中,需要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教材知识点去捕捉材料中暗含的信息,如果捕捉不到就答非所问,离题万里得不到分,这就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并且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吃透教材。一个班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有限并且参差不齐,只有少数学生能对教材的知识网络结构有所掌握,大部分学生只能掌握一部分,教师在教这样的班级就需要因材施教,就需要讲细一些,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列举大量的事例来证明教材所讲的观点的正确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没有经历这一段历史时期,當然,教师是60或70后都经历了这段历史时期,教学素材信手拈来,如果是80后甚至是90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这段历史时期就更加陌生了,这就需要年轻教师在备课中花大力气。在课堂上,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一定要精心备课,在课堂上显得饱经风霜,对每个知识点都不能含糊。

二、在课后,教师不一定是完美合格的教师

无论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课后一定要多学习、多钻研、多接触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要活到老、学到老,要终身学习,多关注当今时事。教初三思想品德的教师一天没了解时事新闻就觉得缺少什么,觉得没有跟上时代步伐,达到这样的境界,在课堂上就会如鱼得水,信手拈来,要达到即使没有当教师,没有教思想品德

初三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实际上综合了各科知识,教这门学科的教师要掌握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各门学科,教师在大学里这些学科都开设了,但又有几个教师去重视呢?都是重点重视自己的专业课,虽然教师在初中、高中阶段都开设这些课程,但又有几个教师以前读书对这些科目不偏科地去学习了呢?所以说,教师在学校工作以后,原来没有学好的科目完全有机会、有时间去学习这些科目。当然,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校缺教师,也安排了教师教授一些专业不对口的科目,我认为这样对教师的能力有很好的提高。干上了教师这份职业,不能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在很多知识领域仍然是学生。、

三、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都是从学生一步步走向教师这个岗位,教师过去所经历的就是学生现在正经受的,教师一定要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学生对哪些知识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不知道,教师一定要心里有数。作为农村中学,国家正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班上学生一部分来自农村,一部分从小就生活在城镇,他们的经历各有不同,教材里讲到的“三农”问题,一部分学生就感到陌生,关于计划经济时代,关于社会转型,这些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名词就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如果有条件利用多媒体,效果会更好。

作为十五、六岁的初三学生,他们的生活阅历太肤浅,知识面太狭窄,他们在课外接触到很多的不良现象,会对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扭曲,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和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初中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应注意这么几点:

(1)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目标。组织社会实践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亲身体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结合实际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要根据总目标和阶级目标组织具体实践活动。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可以考虑工厂、农村、部队、法院、商贸单位、展览会、纪念馆、革命遗址、重点建设项目等。可以通过老一辈革命家、英雄模范人物、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烈军属等,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3)组织社会调查要注意以下几点:a选题要恰当,应选有教育意义、学生关心而又力所能及的课题。b选择调查对象要贯彻正面教育原则。注意挑选具有先进性的单位或个人。C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在准备调查,调查过程和撰写调查报告时,教师要积极指导,但又不要包办代替,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培养起独立工作的实践能力。

读《倾听生命》有感初三作文 第5篇

当一个人仰望星空时,会看到什么?当一个人置身闹市时,会听到什么?当一个人回首过往时,会想到到什么?我寻找并倾听,发现并思考……

——题记

盛夏,如血残阳壮丽地泼洒在遥遥天际,浸染了一片深红的向日葵,生命与艺术极致的美。他只能用粗糙的线条勾勒出寂寞的遐想,连梦到的权利都被左右。可他却疯狂地爱上了绘画,爱得如此放荡不羁,却又如此情有独钟。

无情的戏弄,肆意的讥讽,辛辣的嘲笑,如潮水般铺天盖地地涌来。角落里,他嗫嚅着,蜷缩着身体,愤慨又无赖,孤独而愁苦。我听见他的呐喊,他的呼号,他的哭泣。

这种声音,没有鹤唳的高尚,没有夜莺的婉转,没有烟火的喜悦,没有机械的铿锵……这种声音,不如春华的美丽,不如仲夏的热烈,不如秋实的深沉,不如冬雪的纯净……

张牙舞爪的花瓣,动感跳跃的画面,喷薄而出的生命,那极致的美彰显了他的个人魅力,诠释了他的艺术信念。梵高的向日葵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疯狂,而不是一种亮丽明快,充满希望和幻想的,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面,他看到的一切都是具有生命的。而这种生命是一种压制和反压制的关系。

过往,抚过篱笆,在记忆的荒野里疯长;流年,越过时间,在生命的长河里跋涉。透过蒙尘的窗,我听见了生命的声音。

漫漫人生路,沧桑几何?幸福几许?感悟人生,感恩生命,用岁月的`弦拨动生命的古琴,用光阴的音符点缀生命的乐谱。穿越时空的信仰,超越季节的守望,用风干的眼泪,纪念忧伤。

最后的画已模糊了,泪落在上面洇漫开来,如同我的感动,牵制着我的情感,在墨迹间蔓延。

圣诞节有感初三作文 第6篇

您好!

我是一个愿望多多的小女孩。请您原谅我提出的要求:我本想向您讨一颗让我永远快乐的药丸,可又转念一想,人生中没有挫折那还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吗?于是,我在这想向您讨一颗充满挫折的药丸,那是我最大的荣幸。圣诞节虽然还没到,但是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圣诞活动。我和沈胡菲今天去会展中心参加左邻右里“公主王子”圣诞终极Party!

我们先去签到,领了号码牌,把礼物放在圣诞老人的红袋子里。离Party的时间还早,我们就先去创艺宝贝那里玩。

我看到一屋子的雪花,就欣喜若狂,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冲进去。抓起一大把纸片雪花,撒向空中。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漫天飞舞的感觉真好!

我和沈胡菲为了收集到更多的雪花,整个人像小狗一样趴在地上,双手不停地把雪花往自己怀中,直到自己抱不下了,就开始往对方身上撒,我们两个人玩得全身上下都沾满了纸片。

在雪屋里玩了一会,沈胡菲发现隔离布可以打开,进入到下一个房间,里面有好多积木,海洋球,充气海洋生物,还有扮家家的玩具,我们仿佛回到了幼儿园的时光,开心地玩了起来。

您可能会想:“每天充满快乐不是很好吗?何必要自讨苦吃呢?”可您那样想就大错特错啦!我要是硬给您说大道理,那您肯定不明白。所以,我们来做个详细的分析:要是我整天快乐的话,生活会是这样的:早晨,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画画呀、剪纸呀,早晨那宝贵的时光就这样浪费了。中午,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没有一点学习的时间,这样,那些差生也赶上我啦。

青春的我们初三学生有感作文 第7篇

篮球场上有飞驰而过的身影,树荫下有闲聊的说笑,似乎快乐已将整个校园包围。一天又一天,看着寒冬消尽的初春,看着落叶被深埋在金秋,花开花落,那季节的色彩已被我们泼洒成斑斓的画卷。

渐渐地,花季中有了雨天,朋友之间出现了隔阂不再无话不说,不再谈天论地,无忧无虑的我开始变得烦恼,心中一下子变得好空虚。直到那天,一张道歉的纸悄然而至,是她写的。心中荡起了一种莫名的欣慰,这才明白,朋友已在我的心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开始懂了,当误会降临时,就应该用真诚去沟通,用心灵去化解,打开心锁,学会了谅解,友情,更胜从前。

轻轻地,雨,飘进了窗,打湿了希望滴进了心房,青春的我们,学会了拼搏,才明了,成功路上并不像所期望的那样一帆风顺,失败,痛苦,像狂风暴雨袭卷这我们,开心的时光渐渐逝去,青春的我们多了几分忧虑,担心成绩担心初考。下课了,教室里却异常紧张,大家争分夺秒,奋笔疾书,为着那心中的梦想全力以赴。从鲁宾逊身上我懂得了勇敢,读《简??爱》我学会了勇敢,执着的我开始为那最后的一搏默默的积蓄能量,东成的一草一木见证了我的成长。

我们有过痛,有过泪。期考英语全军覆没,与年级前三无缘……多少次的失败,我们无所畏惧。青春的我们始终相信,汗水终能浇灌出成功的花朵,青春的风一遍又一遍地吹过理想的翅膀在着我们从无知走向成熟,直达我们梦想的天际,创造青春的又一个辉煌,

风,轻轻地吹,是我们这群追梦的少年叩响了青春的钥匙。喜,怒,哀,乐充斥其间,创造在东成的校园。

教师节有感初三作文 第8篇

一、化繁为简, 简简单单

“现在是两点二十分, 三点准时下课。”

“我们今天做一件事, 把一篇三十七个字的古文改成一篇现代文, 古文与我们现代人说话的方式不一样……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故事, 然后扩成一篇四百字的白话文。”

贾老师明确告诉学生要干什么, 多长时间完成, 这是必须的。

一堂课要干什么?有的课堂, 不仅学生不知道, 连上课的教师自己都说不清楚。现在, 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喊得震天响, 如果一堂课连干什么都弄不清楚, 一切从何谈起?少喊口号, 多一点实实在在的思考和实践, 多好!

二、真正尊重, 真诚期待

“读对了, 但不够准确。”第一个学生读后, 贾老师说, 然后示范读, 学生再读。

“不错, 就是马马虎虎, 还要加油。”学生读得一般时, 贾老师这样评价。

“你说对了, 他说错了。”两个同学发表见解后, 老师如是说。

“停, 不要这样拖腔拉调。”学生读得过慢, 贾老师毫不犹豫地打断。

“你们两个人的描写, 你的比她的通顺, 比她的连贯, 比她的好。”

课堂上, 贾老师常常这样说。可能有教师会想, 我们不是要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吗?为什么要这样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呢?

是的, 我们需要鼓励和表扬学生, 需要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但是我们不需要虚假的表扬, 不需要夸张的赞许, 不需要无原则的肯定。贾老师这样说, 是切实中肯的说明, 是对学生真心的辅导。这样“严格”要求的背后体现的是真正的尊重, 对语文的尊重, 对儿童的尊重。学生可以有错误, 但我们不能对错误赞扬, 要帮助他们明白;学生可以暂时落后, 我们不能说落后还光荣, 应该激发他去努力。注意听, 贾老师做这些评价时的语调, 没有任何的责备和批评, 只是真实的说明, 真诚的期待。课堂上, 学生的表现也正验证了这一点, 他们没有因此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相反, 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进步, 第一个读书的学生, 第二次再读时, 立刻进步了, 而且, 我们能感受到他进步的快意, 还有什么比让学生进步更美妙的事情呢?

三、及时点拨, 恰当帮助

师:谁能将这个故事的意思说得更好一些? (生答, 略)

师:真好!三十七个字的古文, 她用了一百来字说明白了。我们还要把它写下来, 要是写的话, 就不能这样简单写, 我们可以想开去。比如“家里穷”, 我们可以这样写:他家十分贫困, 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衣服都是旧的, 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穷得叮当响。再比如:“试之, 然。”可以这样写:他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 每天坚持作画, 线条……

怎么扩写, 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给一个示范, 给一个提示, 这是一种引领, 这比说多少遍“要想象, 要具体”来得更有效。儿童天生是模仿者, 他们的思维是形象思维, 当我们空洞地解说写作知识时, 教学与学生就远离了。贾老师很了解儿童, 深谙其道。

四、全心倾听, 准确修正

“‘他每天靠卖画过日子。’这不对, 把‘每天’调到后面, 这样说:他靠卖画度日, 每天都早早起来。”

“‘问老师原因’改成‘请教老师’, ‘原因’删去。”

“‘仔仔细细地构思’不对, 只能说‘认认真真地构思’。”

“这里连不下去, 要加一句:‘改了又画, 画了又改。”

“摇头没有轻重, 只有微微, 要说‘微微地摇了摇头’。”

“‘肯定’最好改成‘也许’, 老师不会这样说满话。”

课堂上, 像这样帮助学生修改语言的例子俯拾即是。

叶圣陶说, 语文教学就是借课文为例子教孩子说话和写话。贾老师在告诉我们, 习作实际上就是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心声, 无论是写给自己看, 还是写给别人看, 首要的当然是说准确, 把心里想到的准确地表达出来。从口头到书面, 这是一次质的飞跃, 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小困难, 词不达意是常见的, 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选用恰当的词语, 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所以贾老师对孩子习作中不恰当的语言及时修正, 这个“及时”是以深厚的语文素养做保证的, 是需要用全部身心去倾听做基础的, 这时, 教师和学生完全一起沉浸在语文之中。

五、语言鲜活, 兴味盎然

十五分钟写四百字, 任务完成, 最后一个环节是给文章加个题目, 贾老师告诉学生, 这是有方法和规律的, 然后与学生一起兴味盎然地讨论起来。

可以从人物身上去想:《卖画人》。

老师的话也起到很大作用:《老师的告诫》《老师的话》。

可以两个人联系起来想:《画家与老师的故事》。

可以从事情上来思考:《画画与卖画》。

可以用文中的一个重点词:《倒过来》。

可以从时间一日和一年上去想:《一日与一年》。

还可以从道理上去思考:《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认真》。

什么叫教学有法, 这就是!在短时间内, 带给学生的是多少思考和启迪啊!

贾老师教语文, 总是与鲜活的语言活动相伴相生, 学生们的讨论生动有趣, 充满了个性色彩。

三点一到, 课结束。

上一篇:森林公园初试马下一篇:学月总结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