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事迹

2024-07-04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事迹(精选8篇)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事迹 第1篇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事迹

我库现有干部职工225人,其中党员78名,支部下属四个党小组。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库党支部紧扣“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主题,切实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有效地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改革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先锋模范作用,为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发展,提高效益,促进两个文明

建设提供了强有力地组织保证。几年来,企业年年盈利,职工收入年年增加,无一名职工下岗。2005年中转车皮4000个,产销编制袋750万条,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连年被评为市直粮食系统先进单位,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既要通过制定路线、政策来保证,也要通过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改进企业党的工作,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我们党支部认为在新旧体制交替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不能丧失,企业党的工作不能放松和削弱。改革越深入,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越要搞好党的建设,越要注意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和先锋模范作用。因而几年来,库支部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二、强化基础工作,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新发展、新概括,是指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因而,我们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作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坚持常抓不懈。我们通过宣传栏、上党课、演讲演唱会、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一系列理论学习活动,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形势任务、艰苦创业、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观念,并积极投身到企业改革中去。

第二、加强组织建设。

1、抓好班子自身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支部班子健全,分工明确,支部书记兼法人代表,一名副书记主抓党务工作,其他支部成员由行政副职组成。各党小组组长均由中层干部担任,并按期改选。二是增强班子团结,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每个支部成员都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求大同存小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第三狠抓廉政勤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支部坚持每月一次的理论学习制度,制定了“廉政建设制度”,并向全体党员职工公开,接受监督。几年来,库每个领导干部都能在思想上做到一个“正”字,工作上做到一个“勤”字,制度上做到一个“严”字,经济上做到一个“清”字。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信赖。

2、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坚持每半年中层干部要向全体职工做述职报告,经库领导、党员、职工代表评议,信任票低于50将取消续聘资格,并对中层按10-20比例进行末位淘汰,从而形成了在位的由压力变动力,使一些表现突出的同志走向干部岗位,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3、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在组织发展上,注重在一线职工、妇女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重要任务交给党员,关键时刻依靠党员,关键岗位安排党员,让党员在急、难、险任务中挑大梁、唱主角。在党员教育上,利用党员活动室这块阵地,坚持了“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使每个党员都能严肃认真地过好组织生活,同时还在党员中开展了“争一流业绩,创一流效益”,做优秀党员的活动。

三、增强活力,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它既是增强企业活力,办好企业的保证,也是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础。因此,库支部在这方面着重抓了三项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库支部针对部分职工对市场经济缺乏适应能力和对企业内部改革缺乏承受能力的状况,经常开展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知识学习,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对职工普遍关心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认真疏导和澄清,使广大职工对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树立主人翁意识,有较明确地认识。同时结合我库进行爱库、爱岗教育和法制教育,使职工的切身利益同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步树立起开拓进取精神和市场竞争意识。

2、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增强了职工的参与意识。近两年来,我库发展快,企业活力增强,由原中型企业发展为大型二档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领导班子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方面达成了共识。凡企业的重大事项都经过职代会讨论,事先征求职工意见;凡关系到企业发展的事项及库规库纪的建立,都提交全体职工代表讨论;凡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集体研究,实行公开,不搞个人说了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事迹 第2篇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政发[2005]号)和省、市有关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会议精神,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粮食收购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机制;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建立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总体要求是:“加强宏观调控,实行分级负责,完善政策措施,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

二、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购销体制

(一)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取消定购任务,坚持多渠道经营,鼓励公平有序竞争,继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和规范多种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

(二)放开粮食收购价格。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必要时,县政府将按照上级部署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

(三)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继续办好农村集市贸易,加快粮食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入市交易。严禁各种形式的粮食区域性封锁,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统一的粮食市场。

三、改革粮食补贴方式,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机制

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全面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种粮补贴品种为小麦。以当年小麦播种面积和市里确定的我县单位面积补贴标准计算补贴资金数额,县农发行要设立“直补资金”专户,补贴资金通过乡镇财政所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

四、积极稳妥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做好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管理的配套改革

(一)妥善处理遗留问题。对经审计、财政、粮食、农发行等部门审计确认的全县粮食购销企业1998年6月1日至2004年5月31日发生的政策性财务挂账,全部从企业剥离,由县粮食行政部门集中管理。对企业已经剥离政策性挂账相应占用的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已经办理资产抵押的,应当解除抵押关系,帮助恢复生产能力。

(二)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和规模。为适应粮食收购市场放开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发挥粮食风险基金的作用,按照要求适当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做好风险金使用管理工作。

五、实行政府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与粮食企业经营的分离

(一)撤销“县粮油管理中心”,成立“县粮食局”,作为县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的职责,真正实行政企分开。

(二)设立县粮食监督检查大队,为县粮食局直属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以及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三)保留县粮食收储公司。

六、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按照“实行政企分开,推进兼并重组,消化历史包袱,分流富余人员,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原则,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

(一)结合国有资产体制改革,粮食企业要加大改组、改制力度,加快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承担地方粮食储备和军粮供应任务的粮食企业,实行国有独资;骨干粮食购销企业,原则上实行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其他粮食购销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兼并和出售改制,使企业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在国有粮食企业改制过程中,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银行资金保值。

(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加快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对企业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在内部岗位管理上,建立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机制;建立以岗位工资为基础,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贡献相关联的激励工资制度。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带头树立重合同、守信用、创品牌的意识,建立粮食企业诚信机制。

(三)要大力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把粮食企业职工和分流人员按规定统一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和再就业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妥善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四)由县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全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争取在2005年年底前解决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

七、建立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一)建立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要制定《县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建立适度县级粮食储备,实行集中管理,以保证应急状态下的粮食供应和市场稳定。

(二)加强对储备粮的管理。县级储备粮的动用必须经县政府批准,各相关部门具体做好储备粮的监管工作。县粮食局要强化对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和监督,并对地方储备粮库资产负全责,确保地方储备粮库的资产安全。县财政局要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做好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管理和检查,确保储备粮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农发行要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做好储备粮收购资金的筹措和投放工作。

对地方储备粮购销价格实行市场运作与政府定价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储备粮管理的要求,制定我县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将储备粮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八、改革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办法,完善信贷资金管理措施

(一)农业发展银行要保证地方粮食储备和政府调控粮食的信贷资金需求。对储备粮所需资金,要按计划保证。对县政府为调控全县粮食市场供应所需资金,在落实有关费用、利息及差价补贴的前提下,要及时、足额提供贷款。对在农业发展银行开户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包括改制后落实原有贷款债务、具备贷款条件、继续从事粮食经营的企业,要按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发放收购资金贷款。同时,对具备粮食收购资格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他粮食企业,农业发展银行可根据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提供贷款支持。

(二)各商业银行也要在加强资金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对经资格认证的各类粮食收购企业,积极发放粮食经营贷款。

九、加快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加强粮食市场管理

(一)加快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建设。要在做好全县粮食批发市场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抓好县、乡(镇)两级粮食市场网络体系建设,逐步建设一批适合我县实际、布局合理的粮食批发市场,构建辐射力强、信息灵敏、功能齐备、交易先进、现代化程度高的粮食物流中心、粮食交易平台,促进我县粮食流通。

(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凡从事粮食收购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须经县粮食局审核入市资格,并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后,方可从事粮食收购活动。鼓励多种经营主体进入粮食市场,保护合法经营,倡导公平竞争,繁荣和活跃粮食市场。

(三)加强粮食市场监督管理。越是放开粮食收购市场,越是要加强市场管理。要根据粮食供求状况,规定县内粮食批发、成品粮加工企业、连锁超市等粮食经营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的最高库存和最低库存数量。县粮食局要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指导、监督和粮食质量的监管,对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进行定期复查。所有粮食经营企业,包括收购、批发、零售、加工企业都要建立粮食经营台帐制度,定期如实向县粮食局报告粮食收购、销售和库存数量,服从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县工商、物价、质监、卫生等部门要依法查处无照经营、掺杂使假、合同欺诈、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粮食加工和零售市场的质量、卫生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食消费者合法权益。

十、切实保护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

粮食市场放开后,仍要实行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继续重视和支持粮食生产,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进程与粮食供应安全的关系,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供应安全。

(一)要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普查,建档立册。凡占用耕地的,必须按有关规定严格审批,并从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拿出20用于土地开发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切实做到耕地占补平衡,并努力提高各类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益。要加大农业环境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耕地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五不准”的规定,按粮食安全保障线,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的行为,努力稳定粮田面积。

(二)努力提高粮食综合能力。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促进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切实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加大对粮食供应生产的扶持力度,增强农业科技储备,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积极实施“粮食增产增效”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粮田建设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三)建立粮食市场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要建立粮食安全应急机制,制定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粮食、物价部门要建立完善粮食经营、价格信息统计体系,加强对县内外粮食生产、市场供求及价格等方面的监控和分析,建立粮食市场异常情况零报告制度,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出现重大灾情等突发事件时的粮食供应。

十一、切实加强领导,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要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部署,根据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切实承担起对全县粮食生产、流通和安全的全面责任。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抓好落实,认真研究新情况,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扎实细致地做好工作,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的顺利实施。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事迹 第3篇

然而, 中国三十年改革历程所面对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同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是有着很大区别的:首先, 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主要是通过大量中小企业的竞争、淘汰、兼并、重组, 促使资本趋向高度集聚, 逐步发展为目前以寡头竞争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格局的。而中国在计划经济阶段已经出现了高度的国有垄断状态, 资本已经是高度集聚的, 改革恰恰是要打破垄断, 让一部分资本由集聚走向分散, 让其重新通过市场竞争的洗礼来实施重组;其次, 西方国家从其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就已经是相当的国际化的, 企业的国际融合度相当高, 国家经济体制的国际适应性也相当强, 而中国由于长期的闭关自守, 无论是从企业还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 体制与机制方面的国际适应能力都还比较差;再次, 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与其工业化发展过程相同步的, 从一个国家而言, 城乡和区域间的差距并不大, 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而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和区域发展上的不平衡, 经济结构存在“二元化”的特征。正由于存在着这样一些同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历程所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 中国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 必然地要经历“破旧”与“立新”两个不同的阶段。即首先要通过改革彻底打破计划经济的商品流通体制, 然后还要通过改革来建立适应于现代市场化、国际化环境的新型商品流通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国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任重而道远。

实践证明, 当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在改革中逐步消除的同时, 一些影响社会商品流通效率、影响市场秩序, 甚至影响消费者利益的负面效应也开始出现。如流通渠道的分散导致流通规模的缩小, 从而使社会流通成本明显提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面对国外跨国流通企业的大举进入, 国内流通企业的市场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市场法规尚不健全, 市场监管执法体系尚不完善, 导致损害消费者、企业和国家利益的流通行为不断出现;由计划经济所导致的政企不分现象在流通领域仍是难以消除的顽症, 由此产生的重复投资、过度发展以及区域保护、市场分割的弊端屡见不鲜。所以在三十年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已使“破旧”的目标基本实现的情况下, 下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应当是“立新”, 即促使符合中国市场经济特征的流通体制和市场秩序得以逐步完善, 而具体目标应当是促使社会商品流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为此, 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商品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重视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特别要纠正那些忽视和淡化商品流通产业 (如将其笼而统之归入“服务业”) 与流通改革的思潮与做法。要在新闻舆论、政策法规以及管理机构等方面重新确立商品流通产业的应有地位。

2、在商品流通主体的改革与重组中坚持“抓大扶小”的基本战略方针。重点抓住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 特别要推进跨区域的全国性流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 使其成为对国内市场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商品流通主体。进而扩大流通规模, 促使社会流通成本的下降;同时, 建立一套全面而有效的社会扶助体系, 对已经民营化的大量中小流通企业予以扶助, 从各方面支持和规范他们的发展,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的商品流通组织结构, 提高社会商品流通效率。

3、进一步加强在商品流通领域的法规建设, 深化细化流通法规与政策, 增加相关法规的覆盖面、针对性与时效性。要十分重视相应的执法、司法体系的建设, 切实保证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逐步杜绝各种严重损害消费者、企业与国家利益的不法流通行为, 建立和维护健康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和群体制约力量, 从商业伦理层面上提高各流通主体的行为自律意识和相互监督机制, 形成全方位的市场秩序维护体系。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事迹 第4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将于10月16日在江苏盛泽召开。作为五年一次的换届大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和相关组织机构。会议同期,将举办2015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论坛,与会代表还将参加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开幕式、江苏盛泽东方纺织城全球招商启动新闻发布会等系列活动。

流通领域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流通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的五年工作里,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有了新的发展思路,纺织服装电子商务研究与应用向更深层次推进,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与此同时,国内外市场间的拓展与对接合作不断加强,兄弟单位间的交流与资源共享也在不断加深。

由国内纺织服装流通领域相关的专业市场、物流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纺织原料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商会协会等组成的流通分会会员队伍,是流通分会最核心的团队,同时也在产业流通环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义乌市场、常熟服装城和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等专业市场。

国家领导人对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重视与关怀,也凸显出专业市场作为国内纺织服装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在繁荣区域经济、解决就业、扩大内需、促进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纺织服装流通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今明两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和“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平稳转入新增长阶段的关键时期,纺织服装流通领域尤其是专业市场,也面临着如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做好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行业课题

为进一步探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路径,同期召开的2015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论坛将结合“互联网+流通”的模式创新、“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历史机遇,综合探讨全国纺织服装流通领域的转型升级方向。

“互联网+”这一国家宏观战略勾勒出了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远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了产业竞争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如何与产业流通相融合?生产、流通、消费链条将如何融合?如何实现智能化商城,提升流通渠道的升级换代,引领产业的发展?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要用创新方式共建连接起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区域的“一带一路”重要战略,建立和健全亚洲的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这对于纺织服装流通领域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会议同期,与会代表们还将参加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开幕式和江苏盛泽东方纺织城全球招商启动新闻发布会,作为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江苏盛泽东方纺织城作为盛泽市场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的全新亮相也必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4+1创新工程推动内衣产业升级

9月23日,以“整合·创新·升级”为主题的SUA&衣合联盟内衣产业基金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深圳市内衣行业协会会长、安莉芳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郑碧浩,深圳市内衣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峰伟,企业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出席,并见证了SUA“4+1”创新工程的正式启动。

“4+1创新工程”是在深圳市经信委、科创委、光明新区、福田区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推动下,由深圳市内衣行业协会牵头打造的创新驱动项目。据了解,“4”代表“魅力东方”中国国际内衣创意设计大赛、“安莉芳”中国国际居家衣饰原创设计大赛、深圳市尚源内衣众创空间、深圳市心衣内衣创新研发中心;“1”代表深圳衣合联盟内衣产业基金有限公司1亿的产业基金。

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内衣行业协会(SUA)与衣合联盟内衣产业基金正式签约,展开战略合作,二者具有目标一致性和高度互补性关系,融合发展将会产生乘积效应,大力推动内衣产业的创新升级。此次合作标志着内衣行业一个充分诠释了整合·创新·升级的创新工程的诞生,将高度促进内衣产业创新与资本的结合。(李英)

中国旗袍小镇落户吴江

近日,中国旗袍小镇暨吴江太湖新城、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宣传推介会在吴江区东太湖大酒店举行。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沈国芳,吴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志芳,吴江区副区长、太湖新城党工委书记李卫珍,中国旗袍会理事长汪泉等百余位嘉宾一同见证了“中国旗袍小镇”花落太湖新城。

太湖新城被喻为吴江城市的“双面绣”,即新城国际化,老城苏式化。中国旗袍小镇占地480亩,基础设施已启动建设,总投资达22.3亿元,招商运营同步推进。目前,中国旗袍会总部及多家理事单位、宋锦织造技艺传承人钱小萍工作室等将第一批入驻。

推介会上,汪泉被授予中国旗袍小镇名誉镇长称号。他表示,中国旗袍会的总部落户吴江,与吴江城市的“双面绣”,传统文化复兴的目标一致。沈国芳说:“吴江是丝绸的故乡,而丝绸、苏绣正是现代旗袍制作精美的关键要素。我们要通过旗袍把这根‘丝’拉得更长、做得更美。”

吴江丝绸织造业已经形成了从上游种桑养蚕,到缫丝、绢纺、真丝机织、真丝针织、真丝炼染、真丝服装和家纺等制造业态,以及相关服务平台、丝绸文化教育、丝绸旅游体验等服务业态的完整产业链。把握“一带一路”新契机,凭借悠久的历史渊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显著的品牌效应,吴江丝绸将实现向多元化、中高端的价值攀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赵国玲)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事迹 第5篇

【颁布部门】 山西省人民政府 查看

【发文字号】 晋政发[2004]29号

【颁布时间】 2004-08-1

1【实施时间】 2004-08-11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04)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1998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省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广大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协调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行,当前进一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改革必须坚持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则。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实行粮食工作省长负责制下的三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国情省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确保全省粮食安全。

(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

(三)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是: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二、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

(四)从2004年起,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粮食收购市场,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发展和规范多种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取消粮食定购(含农业税征粮)任务,任何部门和经营单位不得干预或变相限制农民选择多渠道自主售粮。企业按随行就市的原则自主定价向农民收购粮食。取消粮食运输凭证制度,严禁各种形式的粮食区域性封锁,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

(五)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点多、仓容大、信誉好等优势,转换机制,搞好服务。继续发挥在粮食收购上起主导作用,在粮食价格上起引导作用,在调控市场上起稳定平衡作用,在维护市场秩序上起带头作用,在粮食宏观调控中起载体作用,努力做好粮食收购和销售工作。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尽可能多地掌握粮源,搞好市场供应,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多种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其搞活流通、保证市场供应的积极作用。

(六)转换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价格的导向作用,当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证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省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同意后,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

三、建立直补机制,保护粮农利益

(七)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直接补贴的标准,按照能够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并使种粮农民获得适当收益,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原则确定。直接补贴的对象是全省范围内的种粮农民(包括农场的粮食生产者)。直接补贴办法按粮食种植面积或与种粮农民出售商品粮数量挂钩进行补贴。直接补贴资金要真正补到种粮农户,确实起到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的作用。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粮食局、省农业厅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意见制定。

(八)从2004年起,全面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当年暂按对种植小麦的农民每亩补贴10元,对种植玉米的农民每亩补贴5元。为了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粮食,省人民政府对优质专用小麦每亩再补贴10元,对优质玉米每亩再补贴5元。

(九)粮食风险基金优先用于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2004年,我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按32%的比例对种粮农民补贴,以后对粮食主产县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要逐年有所增加。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事迹 第6篇

(一)基本情况

1、耕地及人口情况全县土地总面积13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1万亩。全县人口5.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万人。

2、粮食生产情况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3万亩,亩产220公斤,总产量5423万斤,人均占有量686公斤,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64万

亩,亩产201公斤,总产量1869.2万斤,玉米播种面积3.72万亩,亩产439公斤,总产量3268.58万斤。

3、粮食消费情况

根据国际粮食消费温饱线人均800斤计算,全县5.02万人,全年粮食消费总量需4016万斤(其中:口粮消费3012万斤)。

4、民营企业粮食购销情况

经初步统计,全县粮食经营户有15余户,粮食购销总量约1090万斤(购进506万斤,销售530万斤),其中:纳入统计调查的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7户(含加工、制酒、食品业),全年预计购进粮食440万斤,销售粮食439万斤。

5、机构人员情况

经清理核实,全县粮食系统共有各类独立核算机构4户,其中:县粮食行政管理机构1户,粮食购销企业2户,非购销企业(包括粮贸企业、粮办工业、饲料企业、运输及其他企业)1户;共有职工240人,其中:行政管理机构22人,企业职工16人(离退休5人),其中:购销企业职工145人;非购销企业职工44人。

县局直属企业三户,分别为:县粮食收储公司、县粮食储备库、县粮食综合经营公司,共有职工234人,其中:在岗189人,离退休及内退45人,截止2005年底共计应缴养老保险费189人,已缴养老保险费145人,欠缴养老保险费70万元,其中:经营公司44位。

6、县粮食局机关人员情况

经核实,县粮食局机关共有在职职工22人,其中:县财政供给人员6人,事业自收自支及企业供给人员16人,占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的72.7%。

7、企业职工办理养老保险情况

全县2户粮食购销企业中,养老保险欠费总额17万元;有1户企业至今未办理养老保险,需保险额53万元,共计拖欠养老保险费70万元。

8、固定资产情况

全系统固定资产总额529万元(其中:房屋设施万元,土地估价万元),经初步评估现值万元。

9、粮食购销及库存情

2005年全县收购粮食732.8万斤,销售395.6万斤。全系统现有各类粮食库存947.6万斤,其中:省级储备粮400万斤,周转库存粮547.6万斤。

10、亏损挂帐情况

截止2005年12月底,全系统亏损挂帐总额1479万元,其中:已认定剥离的政策性亏损挂帐1429万元,企业自补亏损挂帐50万元。

(二)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粮食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规定,围绕“放开购销县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县场稳定,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采取了统筹协调,分项推进的办法,稳步推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

1、继续完善粮食补贴直补政策。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2004年全县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实行直接补贴政策的基础上,2005年省政府又安排我县粮食风险基金元,用于全县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比上年增加万元,较好地调动了种粮农民积极性。

2、陆续出台并落实了“三老”问题。去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的会议纪要》(甘政办纪[2005]37号)。在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分流安置费问题上,确定了省财政拨补一点,县财政筹补一点,企业自筹一点的“三个一点”的思路,省财政安排我县职工分流安置资金共万元,现己拨到市财政。对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帐,在县财政、粮食、农发行的共同努力下,省上已确认,1998年6月1日以来,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挂帐1429万元,企业自补挂帐50万元,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挂帐落实工作。

3、粮食市场管理工作稳步实施。根据全面放开粮食销售县场的新形势,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粮食县场监管的政策措施,我县认真落实。一是积极组织了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培训,培训县粮食行政执法人员共4人,同时,强化了对粮油质检人员的管理,确保了依法管粮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认真落实粮食收购行政许可制度,积极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予以规范,确定专门的机构,已为3户企业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其中:国有粮食企业3户。

4、完善粮食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安全。一是加强基础工作,启动了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扩大了统计数据的采集面,提高了粮食供需变化监测工作的准确性。二是实施了对粮食市场监测引导,实行了粮食市场价格周报制度、粮食收购五日报、购销存月报制度,制定了《两当县粮食市场安全应急保障预案》,建立了县内产销县(区)购销协作关系,保障了全县粮食是市场和价格的稳定。

5、粮食企业改革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县国有粮食企业总数已由98年初的10户减少到2005年底的3户,减幅70%;累计安置职工10人,职工总人数由98年初的244人减少到2005年底的234人,减幅4%,实现了“两减一置换,稳步推进”的阶段性改革目标。

二、粮改的初步打算

(一)迅速行动,全面部署粮改工作。

一是尽快由县政府行文,下发《两当县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相关措施,迅速启动我县粮改。二是鉴于粮改难度大、范围广、参与部门多,近日召开全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靠实责任,明确任务,全面落实。在会议上,要重点解决全县国有粮食企业社会保险费筹措,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经费及建立县级粮食储备,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等粮改的重点问题。

(二)落实政策措施,全面推进企业改革。

要认真学习国务院、省、县粮改政策,不断完善改革措施,全面落实“两置换一保障”措施,除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外,企业职工身份全员置换,企业资产全部置换,积极推进国有民营和国有控股,落实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三)积极推进企业组织机构创新,因地制宜实行企业重组和产权制度改革。

初步改革模式为:设粮食购销公司,为独立核算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企业,辖储备粮管理站和粮油购销站,为二级核算单位,人员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岗位实行聘任制,公开选聘,竞争上岗,国有资本从其他各类粮食企业退出。

(四)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

要实行县局领导包企业责任制,明确职责,兑现奖罚。要积极开展比、学、赶、帮竞赛活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赶超本县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检查,靠前指挥,现场服务,千方百计为基层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改革缺乏成本金

作为受政策性因素影响,长期亏损,最晚步入县场经济的粮食系统来讲,职工身份置换难、资产变现难、债务化解难、企业重组难,这“四难”一直困扰着粮食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初步测算,全县189名粮食企业在职职工(其中:购销企业145人,非购销企业44人),按照每个工龄年保底600元,人均工龄25年,共需身份置换金283万元,需解决历年拖欠或未办理的养老保险费共计70万元,共计需改革成本353万元。

(二)县局机关运转困难

粮食部门自成立以来,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粮食行政主管机关编制少,财政供给人员少,机关大多使用一部分企业供给人员,经费来源主要是违规挤占省拨各种政策性补贴,以维持机关运转。目前,这部分人员多为机关中层领导和业务骨干。由于省拨政策性补贴取消,企业经营无效益,这部分机关企业供给人员的工资已没有任何来源,这不仅造成了全粮食系统的不稳定,也给全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三)粮食储备数量不足,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我县是甘肃最贫困的县之一,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灾,无相当规模粮食储备,很难应付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保稳定、保灾民口粮供应的责任异常艰巨。目前,按照国务院“产区应保持三个月销量,销区应保持六个月销量”的储备粮规模要求,测算我县现有非农业人口1.1万人(含流动人员),每人每年粮食消费量平均805斤,6个月销量约为442.2万斤。

四、几点建议

(一)增加粮食储备规模。实行粮食购销县场化,取消国家对粮食流通领域的补贴,增加了粮食安全的不确定因素,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的措施。按照国务院建立地方粮食储备的规模要求,建议省上增加我县省级储备粮规模,在目前400万斤的基础上再增加万斤,达到斤(全县人均水平40斤,目前,我县人均只有斤),以进一步增加我县抵御自然灾害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暂时不能解决,在建立我县粮食储备过程中,请省上在粮食风险基金中给予资金帮助。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启示 第7篇

施训鹏

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已经进行一年多了,这项被列入政府五件大事之一的宏大工程,由于其对象的普遍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实施过程看,由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本身某些理论上的模糊和运作中的不尽完善,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可能威胁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的运行。

一、粮改的效益从何而来

国有粮食企业成本高,竞争力差。有资料表明,1992年4月1日到1998年粮改前,粮食系统6年间亏空2140亿元,平均每天要产生一个亿的窟窿。比1998年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损失还要多。如果将这笔钱平分到粮食企业的职工头上,相当于连续6年每人每月分到近1000元。也就是说,正是庞大的粮食队伍在每天吞噬着国家的财产。这样的“高”效,真是罕见!

现在又如何呢?要有效益,必须收到粮食,并使其尽快流通起来。实际上,一些粮食企业虽然能够“敞开”,但不一定收购到粮食。尽管它们的收购价要比私商高,但是农民却宁愿把粮食卖给私商。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因为这些粮站对于农民出售的粮食,除了正常的含水量等质量的要求外,还对灰尘、砂土的含量有苛刻的要求。农民想卖粮食,必须费时、费力,动用粮站里提供的现代化工具,进行“提纯”。即便如此,粮站还要对粮食例行打个8%左右的折扣。再加上经常的压级,算下来,仅有的一点价格优势早已不存在了。商业化运作的粮站总想一口吃出个胖子,农民只能是出力不讨好。而私商是上门收购,交易自由,公平合理,农民自然不会去粮站“自讨苦吃”了。

国有粮站的此种运行方式,只有在收购完全垄断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因为农民无处可逃,只能“自投罗网”。但这样的买卖实在难以体现市场经济的交易自由、公平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要收购到全部农民余粮,只能靠自己的良好经营和服务。否则任何不完全的垄断都会带来“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结果。

“顺价”销售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也是它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可我们的某些粮食企业以前为什么不“顺价”呢?腐败是一个因素。因为缺乏制约,粮食经营者可以自由地将粮食以低价出售,而不用考虑国家的损失,损公肥私。此外,就是因为其价格高于市场价格,顺不了。庞大臃肿的队伍和低下的效率也是造成此种状况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顺价,要求提高效率,剔除成本中的不合理因素,尽量降低成本,改变价格过高的局面,而不能简单地靠垄断来维持不合理的高价位。粮改后随着国有粮食企业垄断地位的强化,肯定会出现某些人把经营不善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或者生产者身上。

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国有粮食企业靠政策解救这种本不该有的计划经济观念再一次取得了成功。庞大而低效的组织由于新粮改带来的垄断而得以苟延残喘。照此看来,本次粮食改革恐怕最终是在庇护那些表现最糟糕的部门。因为改革带来的变化最主要是形成和强化国有粮食企业的垄断地位,而垄断是必然有垄断利润的,靠垄断利润来弥补以前的亏空和现在的经营低效问题,国有粮食企业出现帐面效益是自然的。

二、农民利益谁来保护?

政府公开的说法是稳定粮食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说要保护农民的利益。但实际上众多农民宁愿将粮食低价卖给私商。这说明政策本身或执行中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政府现在又下令禁止任何非国有单位和个人到农村向农民收购粮食,哪怕你出的价钱比政府的保护价还高。政府的做法一是没有考虑在这次强制式的变迁中那些从事加工的农民所遭受的损失;二是农民失去了选择交易对象的自由。《半月谈》杂志

中就刊登过农民要求取消指定粮站的来信,因为他们实在不堪忍受“好意”带来的那份苦难。

粮改的成功运作是以高效廉洁、政令畅通的政府和规范运作的粮食企业为前提的,以上两点目前中国都不具备。从粮改后的情况看,粮改根本上就不是在保护农民的利益。相反,人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看法:本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国家企图依靠垄断手段,从粮食流通渠道中强行攫取一部分垄断利润,来弥补国有粮食企业巨大的亏空和养活其人员,因为国家难以分出财力去解决那些问题。面对粮食企业自身改革的合理解释是:我们希望通过维持不正当的超额利润(正确地说是收入),来冲抵粮食企业奇高的经营成本,维持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再通过逐步的改革,将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下去,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三、谁是本次粮改的受益者?

然而市场是敏锐的,一旦市场捕捉到那背后一刀刀割走的不合理的利润,市场价格被抬到了一个非理性的高度,市场的第二渠道就必然会产生。只要有利润,就会有人冒险。更何况这种冒险在通过某些幕后操作后,很容易披上合法的外衣。所以这样的改革必然会给那些有权的部门和个人带来体制上的非合理收入,变成某些组织和个人对粮改垄断利润的再分配。而且粮食企业本身从这项改革中实际得到的微乎其微。一方面,本身它不具备享受粮改成果的体制;另一方面,操作者并没有将粮改的精神真正贯彻和运作起来,企业本身还只是徒得虚名。从这点上说,粮改即使是为了保护国有粮食企业,也是不尽成功的。粮食企业能得到一些收入,缓解一下压力,但效果也许不如改革者期望的那样好。而由此带来的利益流失以及因腐败等造成的社会成本则是惊人的。

粮食改革救活了粮食企业,捧红了粮食官员,一些组织和个人得以坐收体制带来合法的、不合法的“渔利”,使得一大批贪婪、低效、懒散的组织得以苟延残喘。至于农民,除了多一些紧箍咒外,好处是有限的。更有那些倾其所有,投入3~4万元到加工厂中的农民,则只能在一觉醒来时坠入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他们怎么也难以接受昨天还合法的“企业”今天就坠入深渊,他们可以去粮食流通企业买粮食加工,但有谁考虑过那样的成本和利润?算起来怕是永远也翻不了身。这样的“公益事业”,是断然不可以用商业来运作的。笔者可以武断地下一个结论:所有的粮食加工企业,如果还活得不错的话,它肯定是违规了。要实现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就必须垄断粮食的来源和去路,也就是说,农民的余粮全部都得由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和销售。而目前市场上的大米供应主要有以下五个流程:农民种出稻谷——加工单位收购、加工——流通至私人粮店——私人粮店零售——消费者购买。其中有三个完全由农民自己操作,国家名义上控制了收购和流通环节,实际只在收购上抓得很紧,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运输实行准运证管制,而没有真正实行销售渠道的垄断。这样,准运证就畸变成了一种特殊权力的商品,只要交纳一定比例的费用,就能向某些组织“买”到粮食准运证。缘此很多本应该由粮食企业得到的利益,就这样被“卖”掉了。有关部门或个人,就此凭借政策和体制的优势不劳而获。

我们忽视了一个本不应该忽视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到底是谁促进、活跃了粮食市场,繁荣了农村经济?诚实的答案是现在还背着“投机倒把”恶名的私商粮贩!然而,改革二十年了,这些为粮食流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商人还只配做私商粮贩,正是这些人,冒着巨大风险,与政府斡旋,以金钱作开山斧,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促进了粮食的流通。

事实上,旧的粮贩隐去后,新的就走上舞台,不同的是他们更有背景,更有实力。因为只要存在利益基础,粮贩就绝不会消失,这暗合了市场经济的原则。中国的农村如此广大,人口的数量如此庞大,由此产生的粮贩更是不计其数,为此,有关部门企图从源头开始加以新的控制,开始整顿加工单位,要求各类加工厂持50万元资金证明到有关部门备案,办理加工许可证,今后所用稻谷,一律按既定价格向国营粮站购买;没有50万元以上实力的加工单位(很多是农民自己的家庭作坊),则不予办理许可证,从理论上说该关闭。农民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事实上,50万元的资金证明是一个很不原则的要求,为了利益完全可以通融,于是权钱交易,人情泛滥,制度又变成了新的腐败机会。

四、对粮改的反思

粮食既然是商品,即使可能是所谓的特殊商品,它也应具有商品的一切特性。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只有通过市场,在交换中才能得到体现。没有交换,就无所谓价值,更无所谓价格。但是有了交换,如果这种交换体现在垄断市场上,特别是权力垄断的市场上,这种价格肯定会是扭曲的,不真实的,不公正的。现在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仅使得那些低效的组织及其成员,以及那些有门路者得以攫取不正当利润,而且还衍生了新的权力产物,为腐败创造了生存的土壤,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成本难以估量。同时,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没有受益,只是养活了一个庞大、低效、贪婪的组织。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吗?粮食流通体制应该实行国家调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即国家按需要每年收购一定数量的储备粮,国家对粮食市场价格调控手段主要依靠储备粮吞吐,其余的事可以让市场去做。歉年时,国家通过组织抛售储备粮来平衡供求,调节粮价,“囤积居奇”者就不会有什么作为;丰年的时候,在主产区向农民直接收购,防止“谷贱伤农”。政府只要控制了充足的储备粮,就不应该担心出什么乱子。

但是,从目前中央储备粮吞吐的操作形式看,基本是通过逐层向基层粮食部门分配计划指标实施。事实证明,这种办法不能主动地、预防性地影响市场和引导价格,调控过程往往持续很长时间。市场粮价上涨时,给销区紧急调粮抛售,由于储备粮销售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其中有利可图,基层粮食企业往往层层加价,甚至囤积,形成逆向调节,致使政府耗费大量财力,却难以稳定市场。

不过,从去年5月份以来,国家先后三次在批发市场竞价销售中央储备粮,都取得了成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通过粮食批发市场实施国家储备粮的吞吐调节,已经具备了政策基础和组织基础,特别是全国各地已建起数千个粮食批发市场,其中规模较大、功能较为完善的粮食现货批发市场有20多家,批发市场体系的初步完善为中央储备粮的吞吐调节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事迹 第8篇

中国商业进入到全面调整期

中国传统商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亟待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确定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指明了建设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十八大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方案和实施的路径,提出了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措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整个贸易行业面临着发展的空间,出台了扩大信息消费、扩大老年消费、扩大健康消费以及旅游、休闲文化等一系列消费,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为零售业未来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国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么一大块蛋糕如何分享是需要研究的问题。近几年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上受经济结构调整,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环境的影响,还有传统零售业自身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相互叠加,我国的零售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我们大家有目共睹。大家高度关注的就是网络零售的快速发展,这一销售方式的变革,以及成本和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对传统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13年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85万亿,据有关部门测算,其中60%是替代效益,线下的一些消费品实现了网上的消费。而比替代消费更重要的网络零售带来消费者的观念、消费习惯的一种变化,现在作为消费主力军的80后,以及更大的消费主体,都已经习惯便捷的网络购物和商品的配送,这种不仅对零售业具有重大影响,对批发业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网络消费包括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也是采用网上的方式,网购已是大势所趋。

第二个方面是就传统商业线下市场销售来看,自销、品牌商自建渠道快速发展。中国市场有一段时间是工业自销、批发市场和商业零售三分天下,但近些年工业自销特别是品牌商自建渠道发展速度很快,因为传统的零售业在出租柜台方面操作相对简单,也影响了进场费的收取、销售商对消费者直接让利,所以现在一大批品牌商走出百货店、超市,以自营加盟的方式自建渠道。原来是一线的一些大品牌,现在包括低一级服装品牌,比如内衣、鞋业的品牌,所以专卖店发展很快,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受到市场普遍欢迎,经营成本比较低。调查结果也显示了这一趋势,从去年1到10月,各类专卖店的销售增长了9.9%,利润增长9.2%,远高于百货、超市的增长,所以从竞销的渠道建设上有一个结构。

第三是业态加快,社区便利店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13年4季度,便利店销售同比增速达到13.8%,是各类业态当中增速最快的,在全行业毛利率下降的情况下,保持了0.8%的增长。比如上海的全家便利店,以工业销售为主,还加工食品,这种业态,不仅有销售区、餐饮区,而且还有快餐、饮料,这种业态更像一个餐饮服务店。所以它的销售内容,完全按照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打工族早餐可以在这儿用,学生的午餐可以在这儿用,老人所需的盒饭也可以在这里订,投资几个亿建的现代化组织厨房,菜谱、食品自成系列,最新的配方,保证食品的安全,价格还很实惠,所以“全家”在这一方面很有代表性。

另外服务消费的潜在市场需求空间很大,目前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所以现在要拓展内需、扩大内需。扩大消费,消费的空间在哪儿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提高,对于商品的消费会达到一定极限,需求可能更多地转向服务消费,如家政服务、护理、月嫂,很多供不应求,而且发展的空间很大。另外人们对于个性化体验式服务类的消费,包括信息、健身、娱乐、文化、旅游等消费,有待进一步释放。湖北、辽宁丹东这两个地方,应该都说不是属于商业的中心地带,但它的旅游、文化和商贸业的结合,包括电子商务的销售独辟蹊径,而且把大城市里面像雾霾天气等一些问题,转化成他们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游客去旅游,去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山村自然环境以及商品和健康的食品。作为零售业来说,不能只做商品销售,要顺应市场需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商业面临的各方面挑战更加突出。

从传统零售业的发展来看,不少企业的销售和利润下降,出售店铺的现象开始增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商场,租期到后租金成倍上涨。所以从典型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2013年4季度全国零售企业的商品销售同比增长11.5%,其中大型超市、百货店增速均在8%以下,远低于前几年的增速。全国零售业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了0.2%,除便利店上升外,其余业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之国家对公款消费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以后,对公款消费抑制作用非常明显,高端白酒销售下降,商业预付卡发行量也出现了大幅下降。政策抑制了不健康消费,这样的政策将会常态化,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会进一步加大。

中国传统的商业,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调整的时期,零售企业家应该对新的形式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整个商业零售业进入转型创新时期,零售企业需要做脱胎换骨的变革,包括经营理念,商业模式经营的方式和技术手段。

坚定信心直面挑战加快转型创新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所产生的影响,不仅是只针对零售业,数码相机的出现淘汰了胶片行业,数字音乐改变了唱片行业的主导地位。纸制传媒、电视台等传统的媒介,也受到了互联网传媒、数字传媒的极大影响。传统的金融业同样面临着危机,网络金融对于传统的金融体系、金融体制的冲击也非常大,而这只是刚刚开始。

互联网将会重塑零售。今后零售业会以新的形式、新的面貌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服务,改变的只是形态,并不会消亡,所以零售业存在是必然的。消费市场在不断扩大,消费的潜力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但是这块蛋糕怎么分,传统零售业态继续独揽?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可以看到不断有一些新兴的电商模式为代表,像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在迅速扩展市场,像传统零售业企业的代表苏宁、王府井百货等也在积极的开始向互联网转型。

当然这种探索的道路还是比较艰难的,像上海农工商及一些超市现在也开始网店定位,利用线上线下发挥实体店的优势。配送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很多成本和不安全因素,所以实体店一是能够承载配送点的需要,另外通过与取货客户的紧密联系,可以实现网上一些其他服务等,所以扩展的空间比较大。同时一些百货店也在积极考虑扩大自营品牌,这些积极的探索,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有典型意义的企业发展看到这种转型并不是危机四伏没有出路。例如广州的家具定制销售企业,它的特点就是用好大数据,让顾客能够免费设计整套家居的定制家具。所以即使不在他那儿消费,也可以为顾客提供设计。如果在这儿定制,一套的生产线,整个的配送组装,包括维修服务都能够配套起来。在整个家具行业销售下滑的时候,他们去年的销售翻了一番,适应了白领阶层,这种小家庭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利用投入个性化的设计,而且顾客也可以参与设计。

配套政策积极制定推行

这样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传统商业在关注网商的发展,网商也在更多地考虑和实体店合作,能够实现体验式的消费,能够相互结合起来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所以说商业的本质就是满足需求,需求在哪儿市场就在哪儿,只要能够顺应市场的需求,就能开辟广阔的空间。中国零售企业家有足够的智慧和创造力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走出自己的路。在这个过程当中,商务部作为行业的主管部门,也一直高度关注传统商业的转型与发展,商务部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司,也在帮助企业能够全面拓展电子商务,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另外从流通产业发展的角度这些年商务部也在积极地推动商贸物流配送等技术应用,在开展现代服务业和财政部一起,把现代服务业态很好的推动起来,除了零售和生活服务业以外,生产服务业同样在积极的探索。按照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商务部正在牵头研究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的方案,今年要启动试点,包括推动企业的改革和重组。作为政府来讲,传统零售业的转型和发展,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积极发挥规划领导和营造环境的作用,开展公共服务。所谓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就是把总结和发现的在转型和创新变革中一些好的典型,加以摸索经验和规律,进行行业的推广和引导,加速转变。

第二规划引导就是从现在看,商业地产过渡开发,大型商业网点的重复建设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给传统商业的生存环境,应该说是雪上加霜,其中盲目性和市场性质,有一些和现行的体制相关,商务部会更多的依靠地方政府来加强这方面的规划。现在可以看到,上海、天津、青岛等城市,已经在为大型商业网点规划,相应会出台条例和办法,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土地资源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资源,浪费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所以这方面的引导是要加强。

第三要营造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营造法制化的营商环境。现在的营商环境不太理想,很多地方政府在市场规则的制定、规范和监督,以及对于一些假冒侵权的不正当行为监管存在缺口,这个领域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要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政府在制定规范、标准和法规方面,行业在执行标准、规范和法规方面,更多的把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集合起来,政府应该担当的责任担当起来。

另外要更好地开展对科技、绿色环保、标准化方面的改造,特别是流通基础设施的改造,支持第三方配送的发展。由于电商的发展,矛盾更加突出,送货到小区里老人在,经常发生一些刑事案件,不安全,所以配送可以跟实体店、社区网络中服务网络的构建更好地结合起来。今年商务部一直在推进绿色商场改造,这方面国家也有一些政策,比如用电,商业一直是用电大户,一直呼吁工商同价,实际上用分红电价,通过节能来考虑,这个工作希望购物中心、百货店在这方面压缩自己的成本。

上一篇:我爷爷的小鸟作文下一篇:我转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