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国际形势

2024-09-10

当前中国的国际形势(精选6篇)

当前中国的国际形势 第1篇

当前的中国形势

摘要:中国经济水平总体均在不断的上升,国际地位也明显提高。我国外交在一步取得了新的成就,但是随之而来的任然充满了来至国内外的各种威胁,当前我国反腐形势、反恐形势依然严峻,我国要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将要下大力度去取缔这样一些阻碍发展的不良风气。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外交 反腐 恐怖主义 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为了更好的更快的顺利的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我们更应该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重视起来,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党的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有许多亮点,这表明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向世界传达中国外交的一种新理念,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外交的新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还提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我认为,在这面旗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合作共赢是国与国之间更好的、更和谐的共处方式,追求的是一种1+1>2的和谐发展,既利人,又利己;既合作,又竞争;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激励;既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拒绝竞争,是以理性的态度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30多年来,中国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全方位推进对外友好合作,中国同世界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同世界的利益交融也在日益加深。中国的和平发展,得益于和平发展这一时代主旋律,又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日益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预见,在以后的日子里,中国还会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促进本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在国内,我们国家在反腐这一力度上也是颇下功夫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反腐倡廉新常态也逐渐显现。反腐倡廉的新常态,说到底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具体化。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纪检监察机构的工作重心都将围绕新常态而改变。是主动适应新常态,还是视而不见、依然故我,检验出一个机构、一名干部是否称职。依托当前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人们逐渐认识到,反腐倡廉新常态起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反腐倡廉呈现出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政治要求的新常态,即党委担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部门单位“两个责任”基本得不到落实,一些领导干部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一些地方出现“塌方式腐败”,不得不说与此有关。诸多信息与细节都已佐证,中央已将落实“两个责任”作为反腐倡廉的重中之重作为反腐倡廉的“牛鼻子”。在此背景下,各级党委和纪委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显然是背离了中央要求。未来一段时期,落实“两个责任”是一条红线,贯穿反腐倡廉始终。作风建设呈现出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为主要抓手的新常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八项规定被称为“铁八条”,可见群众公认。然而,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不容忽视,“四风”问题是长期形成的痼疾顽症,纠正“四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对此,中央有充分清醒的认识,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客观地说,“四风”存在着“树倒根在”的现象,“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广大干部群众最忧心的,是“四风”问题回潮反弹,纠正“四风”雨过地皮湿。中央既充分认识到“四风”的顽固性、反复性,又深知作风建设是攻坚战、持久战,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保持惩治不正之风的压力,无疑将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重点。锲而不舍转作风,弛而不息反“四风”,纪检监察机构责任无可推卸。

惩治腐败呈现出以“零容忍”为基本态度的新常态。总书记强调,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零容忍,意味着反腐败没有“禁区”;意味着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例”,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十八大以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批大案要案得以查处;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对腐败行为“露头即打”,防止滋生蔓延。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顶风作案,甚至变本加厉,令人触目惊心。事实表明,中央正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那些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将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查处重点。围绕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常态,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呈现出以“三转”为改革创新导向的新常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自我革命,是纪检监察机制的改革创新。“三转”的核心要义是聚焦党风廉政建设中心任务,突出主职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不该管的工作坚决交还给主责部门,履行“检查的再检查”,“监督的再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讲,“三转”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是涅槃、是重生。

而在另一方面,在近年来,我国多地不断出现恐怖主义影响社会和谐风气的现象,那么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是健全反恐法律,为反恐提供法律依据。在相当长时间里,我国法律没有对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等、作出明确定义,这直接影响了对恐怖活动的打击和对涉恐资产的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合作。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在反恐立法上迈出了第一步,为反恐指明了方向。

二是构建反恐体系,为反恐提供机制保障。早在1982年,我国就组建了“反劫机特种警察部队”,这是我国反恐力量的较早雏形。2004年,公安部成立反恐局。经过多年建设,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武警、公安特警和军队为主的一线反恐力量,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反恐力量体系。去年,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升级为“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反恐怖工作的领导。而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强化反恐战略顶层设计的又一重大步骤。

三是推进国际合作,为反恐营造有利环境。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国际公害。进入新世纪,我国在反恐领域的国际合作进入快车道,其中,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中外合作反恐的成功典范。

那么最后,通过形势与政策这么课程,还想到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我们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当前中国外交形式—【百度文库】

形势与政策—【应届毕业生网】

当前中国的国际形势 第2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因此必须积极实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提高,因此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在国际社会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中国的国内与国际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我们应该对我国所面临的形势与所应对的政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国内的形势与政策:.政治方面: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中央纪委监察部近日连续召开四次座谈会,分别就土地管理、工程建设、金融、司法等重点领域存在的腐败现象和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经济方面, 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较快,具体表现在 商品住房价格持续攀升, 煤炭价格整体水平不低 煤电价格联动,粮食价格上涨,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上涨等等,因此国家加大调控的力度,以确保这些产品价格的稳定,包括宏观调控政策逐步落实住房价格 推进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认真地进行研究煤炭价格整体水平不低煤电价格联动的原因;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方面: 在去年西部地区成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中东部地区的改革,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台湾问题:,陈水扁再次逆势而动,大肆鼓吹“台独”分裂主张,蛮横限制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蓄意毒化两岸关系气氛,破坏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并且竭力撕裂台湾社会,制造族群对立。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天灾人祸):就业问题:中国目前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劳动力供给量的迅猛增长正成为当前就业工作中的最大“心病”.预计今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2400万人.与迅猛增长的供给量相比,就业岗位的增加却显得“步履沉重”。因此高层对就业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制定了一整套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

国际的形势与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增长,人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并不太平。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增加,南北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当今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归根到底是两股力量相互角力所造成的后果——一方是中国在各个地区、各个层面上的竞争对手们或单独或联合地对我国进行的包围,而与之对应的另一方则是中国为突破包围所做的努力。

目前,这两股力量的相互较量在中国的周边,即东亚大陆和亚太地区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对方暂时无法进一步压缩中国现有的战略空间,而中国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突破口。造成这种平衡的原因,用孙子的观点可以归结于“慎战”思想。中国周遍存在的挑战与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向:东南、西南和西北。

当前中国的国际形势 第3篇

现在世界各国人民对非再生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加强,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目标, 同时它也必然对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起到一个重大的影响。中国一直是一个人数和资源上的大国, 并且现在正在以一个很高的速度发展着。1994年以来国际上出现的许多针对中国农业和粮食问题的言论中, 对中国未来粮食供应的担忧也不是完全凭空捏造的。的确, 在我国目前快速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某些方面上正在犯欧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得以经济发展的这样的一个同样的错误。经济发展过程中, 为了谋求短期性的经济利益, 很多的地方正在大片的农田上建造工厂、道路, 一些政府甚至不管不顾盲目的划分出许多的圈地去建设“开发区”等, 导致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同时农业上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泛滥成灾。许多农民盲目地去使用化肥和农药, 这样就间接性地破坏了土壤的土质结构, 使得一些农田的农作物生产力下降。另外, 我国的人口还在持续性的不断增长。所有的这些情况都暗示着中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的迫切性和严重性。当然, 对于这个问题, 我国政府和学术界早就已经注意到了。我国政府“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正是对这一情况的考虑。同时, 在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地制定和完善政策, 提醒人们应该爱惜和保护极为宝贵和稀有的农业资源, 保护环境, 增加粮食产量, 以实现我国粮食的基本自给。

2 对中国粮食问题的对待要从全局出发

中国的粮食问题如果不解决并且加剧的话, 所带来的的后果每个人都必须承受。但是各地间都只顾着自身的话, 中国的粮食问题就很难根本性的解决了。所以, 一定要在粮食问题上树立起全局意识来。粮食的主要生产地区应该尽量的多生产出粮食, 并且生产出质量好的粮食来, 让国家的粮食市场能够确保整体的平衡。粮食主要销售区和粮食主要生产市、县也要有全局的意识, 尽可能的多生产出粮食。经济发展的越快, 我们就越能感觉到资源或者资源性产品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从过去的几年来看粮食的产量总是供过于求, 一些地方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感远不如对水资源、能源安全的危机感强。但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任何一个地方都应该保持着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 并且有抓粮食生产的全局意识。中国开始突出强调粮食生产, 有一些地方错误地以为增加粮食的生产会影响到农村产业的架构调整。其实, 农业的架构调整并非简单的对播种面积和作物品种进行调整, 而是应该在架构的调整中让整体的农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加强。现阶段,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最快的是畜禽、水产等产业, 但没有足够的粮食作为基础, 结构就无法调整。各地必须对粮食在统筹城乡、工农协调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有清醒的认识, 绝不能把强调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对立起来。

3 国际形势下的中国粮食的危机的解决办法

近期几年间世界粮食生产的情况开始出现了一些停滞发展的状态, 为了找出更好的中国农业发展的正确道路来, 国内的许多学者对美国和其他发达的国家农业的发展的过程和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了长期的分析和研究。学者们认为, 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来说, 美国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但同样有许多应该注意和避免的地方。学者们特别欣赏的是, 美国布朗博士从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 多次指出美国严重浪费资源的发展模式的不足之处, 同时在很多的场合建议中国不要重蹈欧美发展模式的覆辙, 应该谋求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的道路。例如:

(1) 中国应该以发展铁路、地铁等主要的公共交通为主, 而不要像欧美国家那样发展轿车工业, 避免大量的耕地被牺牲成为了公路和停车场, 以保护中国极其宝贵的土地资源。

(2) 中国在能源利用上, 应该摒弃欧美那些国家以石油为原料的发展模式, 而是应该主张发展太阳能和风能, 避免重复欧美国家大量污染空气的错误之路。

(3) 中国节约使用水资源, 实行水资源的市场化, 更加高效科学地运用水资源, 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持续发展。

(4) 中国不要效仿欧美国家的饮食习惯等, 应该合理的减少肉食的消费, 以保护好自身的身体健康。

(5) 虽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遭受到了美国和一些其他欧美国家的学者们的反对和攻击, 但是, 布朗博士理直气壮地支持中国控制人口的政策。从布朗博士曾发表的声明来看:“中国的发展不得不走一条适合自身国情而又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并向全世界证明如何建立起一种从环境角度来考虑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如果中国能成功的话, 这就给世界树立了一个令人羡慕和可以仿效的‘光辉榜样’。”国内学者们以为, 布朗博士的上述建议还是很中肯的。

从中可以相信, 布朗博士对中国的粮食问题的言论是出于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关心的起点上的。但相对可惜的是, 布朗先生对于中国的许多的实际状况非常的不了解, 所以对于中国人民和政府增加粮食生产解决粮食问题的意志和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 以及中国未来缺粮的预测悲观的未免有些过头, 让人听起来不免觉得有危言耸听和哗众取宠之嫌疑。

其实, 国内无论是政府还是农业的学者和相关人员们都正在脚踏实地地为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粮食危机而努力着, 如:

(1) 我国正在努力加强农业科研方面的的投资, 同时也在努力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2) 我国大约有60%的耕地面积属于产量不高的粮食生产地, 所以采用新品种, 并且改良土壤, 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粮食总产量。

(3) 我们正在努力控制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多地占用耕地的现象, 并设法将一部分土地复垦为耕地, 并且已经收到部分效果。

(4) 我们也在汲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环境的教训, “边建设, 边治理”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政策, 努力治理和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

(5)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 而南方的水资源又没有充分利用, 我们正在酝酿更大规模的“南水北调”工程, 北方缺水的局面将会逐步得到缓解。

(6) 我国正引导人民逐步改变饮食结构, 制止粮食浪费。中国人不会完全抄袭欧美人的饮食习惯, 消费像美国人一样多的肉食。当然, 所有这些措施都不是能立竿见影的, 需要时间。

4 结论

中国进口粮食必须考虑到能利用的国际市场有多大、增加进口会对国际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要在全球背景下考虑中国的粮食问题, 从世界的角度审视中国的粮食问题, 而不是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来考虑中国的粮农问题。努力的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 因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国的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特别是非再生性资源的破坏情况已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地步。从某个意义上来说, 当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是以牺牲和掠夺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来谋求好的生活质量的。本文针对国际形势下的中国粮食问题的发展和挑战进行探讨。表明中国应该有抓粮食生产的全局意识, 因为只有吃饱饭才能够进行结构调整解决中国粮食问题。

关键词:世界经济,中国粮食问题,粮食危机

参考文献

[1]李光泗.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8 (3) .

[2]程叶青, 张平宇.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J].地理科学, 2005 (5) .

[3]钟真, 孔祥智, 钟文峰, 等.中国粮食安全:现状、挑战与应对[J].中国粮食经济, 2011 (8) .

[4]徐娟娟.夏粮丰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安全[J].农业工程技术 (农产品加工业) , 2008 (7) .

[5]聂振邦.近期国际粮油市场形势分析[J].中国市场, 2012 (42) .

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第4篇

当今的国际形势,对我国的影响很大,而中国的发展对国际形势也有很大影响。我认为今后若干年,国际形势中有四个特点需要我们企业界注意并加以参考。

美国对外安全战略的影响

首先,美国对外安全战略的影响。

我们在研究国际形势、研究对外投资、吸引外资的策略方针时,必须要考虑到美国这个因素。美国今后至少两年(也许会更长),对外的安全战略主要还是反恐、防核扩散、遏制伊斯兰的极端主义势力,这会是他作为全球安全策略的主要目标。同时,他也会努力改善和欧洲盟国的关系,并加强同日本的同盟关系。从总体上看,中美关系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是他还会继续采取遏制和防范的举措。

虽然美国对俄罗斯加强了战略上的挤压,但他的战略重点还是在中东。我认为,国际上有三大热点对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的遏制、制约比较严重。

第一,伊拉克的局势非常不稳,安全局势得不到改善。从美国方面讲,他现在也很困难,每天伤亡人数在上升,每年还要继续花费大量的资金,来维持在伊拉克的战事。同时,国内的反对声音也在上升,所以这对布什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第二,就是伊朗的核问题。由于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储量排世界第五,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俄罗斯,美国想控制住伊朗,但又担心伊朗进行核武器开发。因此,美国进行全球扩张的目标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阻力。

另外,伊朗政府对黎巴嫩真主党很支持,而且每年给其大量的援助;再者,就是伊朗跟叙利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有就是伊朗对伊拉克的什叶派地区的渗透非常厉害。`

总之,美国的安全战略主要还是反恐、防核扩散、防止伊斯兰的极端主义。同时,在亚太地区和独联体地区,他也在加紧扩大自己的影响,其手段也是从以往的单边手段转向综合应用多种手段。

中国国际关系的影响在上升

第二个特点,就是中国国际关系的影响在上升。

我国内外环境的最大变化是,我们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紧密,国内与世界形势的互动性日益增强。在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只有培养世界眼光、战略眼光,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目前,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都居世界前几位,外国企业的投资也越来越多。前些天我跟日本软银集团和美国耶鲁基金的老总聊天时,他们表示: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在增长,另一方面是中国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成功的国家。

可以说,中国的商品价格、消费能力在影响着全世界商品的价格和通货膨胀率。可以说,中国目前还是亚洲第一进口市场,并将继续成为拉动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记得在一次拉美的APEC会议上,本来是一个随意的午宴,智利总统提出来(那时智利与我国的五矿集团签署了一个大项目),希望可以由胡锦涛主席给大家介绍一些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大家对中国发展非常关注。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胡主席非常详细和到位地介绍了中国的情况。当时,智利总统激动地说:我们来之前都受到中国经济崩溃论和中国经济威胁论的影响,但听了胡主席的介绍,我们可以放心地回家了。因为中国经济还会持续、稳定地发展,这对我们是一件大好事。同时,日本前首相小泉,以及其他领导人,都普遍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各国都是一个机遇。

在今后的若干年,许多国家、国际联盟和组织都致力于与中国进行经贸关系拓展,随着亚洲合作会议、中阿论坛、中拉论坛以及中非合作论坛的举办,随着与八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东盟以及周边国家(日本、韩国)合作的开展,都是希望同中国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关系。

我国的政治号召力在提升

我国在政治上的号召力也在提高,包括朝核问题,包括安理会改革问题等等,我们在这些会议上的号召力是很强的。像苏丹、利比亚等这类国家,他们虽然在国际上影响力不高,但是他们对我们支持很大,甚至政府都下指示要毫无保留的支持中国。有位国家领导甚至表示:海外的国家有哪些需要做工作的,你把名单给我,我给你们做工作。我把名单给他两三个礼拜后,他就告诉我哪个国家已经没有问题了,哪些国家还需要你们继续做工作。这说明中国的号召力是很大的。

同时,中国公民到境外的人很多,每年是2000~3000万左右,这说明我们中国公民走出去已经成为趋势,旅游、经商、探亲、留学的人越来越多。

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影响力和外交辐射面在持续扩展,对国际关系,特别是利益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冲击,我国与一些国家的摩擦和矛盾在上升。比如:我国与部分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加大(不仅仅是和发达国家),包括巴基斯坦、突尼斯这种纺织品大国,他们反复强调希望中国纺织品企业不要同他们的企业进行合资,他们认为我们已经在砸他们的饭碗了。

的确,我们发展经贸关系、在走出去的同时,确实需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友好的发展中国家的心理问题,我们要有实现双赢或多赢的意识。

在企业走出去的商务谈判之前,我建议要把政治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同时我们要看到,和西方大国在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和斗争还会存在,中国的周边环境是非常复杂的。

另外,尽管现在我们经济发展非常快,国内综合国力在上升,但我们也要非常客观地分析我国的情况:目前中国制造主要是零配件组装,在尖端技术市场上没有树立权威;我们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总体来说相对还较弱;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还有品牌的保护意识、境外的注册商标相对比较低,这是我们要清楚的现状。

大国关系互动在增强

第三个特点,就是大国关系互动增强。

我说的互动增强主要是良性的互动。比如:美国谋求霸权主义的战略变化,对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在下降;欧盟一体化进程受挫,正在反思以图调整;俄罗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抗衡美国力度增强;日本经济复苏,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野心膨胀;印度迅速发展,受到各方面的注意。

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也在上升,大国之间合作、竞争、抗衡之势同时增强,但是大国之间发生对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各方着眼于未来格局,积极谋求在地区、国际权益方面的分配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中抢占有利地位。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关系的影响凸显

第四大特点,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关系的影响进一步凸显。

现在世界经济进一步保持持续增长,但是不平衡点突出。这主要强调两点:一个是国际资源、能源竞争加剧,能源外交十分活跃。还有一点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世界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今后若干年,东亚和拉美的经济增长会持续领先,所以欧洲、日本、美国、俄罗斯非常重视东亚经济合作,在这个经济互动中会形成新的竞争。所以,在全球化情况下,各种跨国性问题会增多。

综上所述,从以上国际形势的四大特点可以看出:

第一,国际环境还是很复杂,但是争取较长时间和平的外部环境是可能的;

第二,我国在国际事务中不处于矛盾和斗争的焦点,所以我们不会卷入大规模的或者是局部的战争中;

第三,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我国经济还会持续地上升,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从我国的发展中获得的实惠增多,需要与我国合作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取向;

第四,中国在区域合作里面的作用和分量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所以,我们要抓住对国际关系发展变化具有长期和深远影响的矛盾,从战略高度关注这个矛盾的发展,延长我们的战略机遇期,增强我们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这也是为我们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当前中国的国际形势 第5篇

————当前国际形势下的中国

引子

总觉得要写点什么来记载我真切的感受,或许是一种幸福,我出生在一个崭新的时代;或许是一种幸福,我见证了新时代的中国;或许是一种幸福,我们的民族正在不断强大。可以确切的说,新千年伊始,我的思想与意识也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我开始真正的关注身边发生的事,开始真正关注中国,关注世界。起初,在我思域里,或许是受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影响,我只认为中国始终在受别人的压迫与阻挠,而没去很深刻的想过,我们的国家正在慢慢的“起步、挺胸、抬头”。

我开始更多的关注时政要闻,关注军事形式,甚至关注民生,关注国家领导人,尽管我对政治及军事一窍不通。我对这一届领导人的偏见不仅仅总理是我的校友。其他发达国家我不敢推断,在中国,只有关注民生才真正是关注中国,只有关注民生的领导才是好领导,这一点所有人都应该不会否认。在这种情况下,依托中华民族体制强有力的保障,中国真正开始迈向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步伐!

摘要

G20国峰会实质是一种转折,使得中国真正与世界“接轨”,真正有了自己可以走的道路,也从这一刻开始,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当然,世界的发展也出现重大转折!在当今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的体制正面临严重的挑战,不管从军事还是经济的角度来讲,中国的体制正在不断的改善中。从东亚病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G20走到G2,中国人民的每一步都在挑战,或许,这种挑战也是也是一种机遇,使得中国在现如今的国际形势下长足发展。又或许,这也是一个深渊,中国一去不复返!

关键字

G20国峰会欧盟金砖四国霸权主义核心中国

此前我一直在关注G20峰会,总想看看到底中国是不是这次峰会的主导!前几天看《环球时报》,上面写道:G20=G2。起初,我还未真正理解这个所谓“等式”的含义,在我对数字的意识里,20永远不可能与2划等号,但恰恰相反,现在的格局就是20=2。要说此次的峰会是20国参加,还不如说是中美两国“协同”其他国家开会。领导给下属开会,还能说是G20吗?

中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我也相信,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现在在全世界的地位。之前不论G20还是此前的G8,都是欧美玩弄主宰世界的一种富人玩意。尤其是G8,只代表了世界强权政治中的欧美势力,因此,G8在新兴国家中一直没有强大的支持力。欧美出于两方面利益考虑才推出G20方案,希望此举可以令新兴国家消声,但势估不到G20却令美国主宰世界的地位被动摇。纵观G20,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美国,二是欧盟,三是以中国牵头的“金砖四国”。因为有了“金砖四国”加入,才令世界趋向“一超多强”的局面。

何谓“金砖四国”?

“金砖四国”分别为中国、俄罗斯、印度及巴西,而四国又被分为两大部分,以中国为一个层次,其它三国为另一个层次。为什么要这样区分?原因简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其它三国总和,不论从生产力强势还是冲击力强度都较三国强大,造成的冲击波迅猛,留下的印象深刻,引发重视的程度极高。

其实,俄罗斯被纳入“金砖四国”范畴并非美国希望,但欧盟则需要俄罗斯为其冲锋陷阵,吶喊厮杀,当开路先锋。欧盟深知美国不能容纳俄罗斯的心态,因而更需要俄罗斯作为

牵制美国的一只棋子。至于印度及巴西,很明显就是美国棋盘的重要棋子,没有这两国,美国根本就不想下这盘棋。

很显然,中国明显游离于美国的棋局之外,美国虽然在不少问题上与中国对抗,尤其是在军事及台湾问题上不会轻易松手,但走近中国必然成为主调,尤其是涉及经济领域及学术交流方面,美国需要中国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甚至尤为突出。

至于欧盟,除了萨科齐的法国“部分”代表飘忽不定外,其他欧洲国家越来越读懂了与中国交往的好处。尤其是今年年初的采购,尽管国内外舆论重重,但最终的构思是对的。国内的民众想,中国花巨资引进国外的技术与设备,根本是在浪费钱,或许只是在拉拢西方发达国家;而国外又斥责中国在这个“非常时期”搞破坏,认为中国是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不管怎么说,我认为中国此次采购是真确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有句话说的好:周瑜大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中国有资金,他们缺资金;中国没技术没设备,他们有的是技术有的是设备,干嘛不大家愉快呢?还有,向俄罗斯、东亚及非洲一些国家贷款而获取石油都有同样的性质。

也就是萨科齐也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头。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萨科齐在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时坚定的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保证不干涉别国内政”,我的看法只有一句话:萨科齐终究狠狠的打了自己一巴掌。

美国的骨子里从来就不愿意退出世界霸权地位,但有两个原因令奥巴马不得表示支持世界“变革”。奥巴马表面上靠“变革”起家,但坐上总统宝座之后,就绝对不愿意看到出现不利美国的变革。

欧美对G20大张旗鼓,原因在于两点:

一,G8在世界上受到认同的声音愈来愈弱,尤其在新兴国家中的声望更不断滑落,如何保持美国的强势,奥巴马寻求的是另类的“变革”,于是追随布什时代导演的扩大世界强国排行榜,才同意G20的出现。但G20发展到伦敦峰会,却令美国估计不到,希望继续在世界指手画脚的时代也随之出现“变革”,代表新兴国家的“金砖四国”不随美国指挥棒起舞已十分明显。中国的立场清晰自不待说,即使印度与巴西这两个被视为美国卫星国的国家,也未必处处随美国起舞,这才是美国失之预算的败局。

二,欧盟愿意支持G20的原因在于经过十年整合而无法形成压倒性与美国抗衡的优势,不得不再利用G20这种扩大范围的做法,争取更多支持力量。但是,以金融海啸对欧盟冲击之大,欧盟的希望未必能够实现。甚至有舆论认为,即使再过十年,欧盟只会更呈劣势而不会增加优势。除了直接面对美国的竞争之外,欧盟还必须面对新兴国家的挑战与冲击。欧盟一些领导人就因为看到这种世界发展新趋势,才对最近不少针对中国的行为采取冷对态度,最终使萨尔科齐也不得不在压力之下靠近中国。

在欧美备受金融海啸冲击、焦头烂额的时候,在全世界都在计算着经济负增长幅度的时候,中国却提出了“保八”的经济增长率,这样的情况不能不令世界瞠目结舌,无从理解。但是,如果乐意平心静气看中国十年来走过的道路,就不难发现其中缘由。

世界看好欧元及人民币可以与美元争霸,认为三者必成鼎足之势,但十年来欧元无法冲出樊笼,难免令人失望。有人提出,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流通货币之后,相信便可以与美元匹敌,这不无道理,因为中国牵引着新兴国家成为龙头,不论实力、影响力都是“强强”中最有能力与美国竞争的一股势力。

那么,在这种强压力下的世界,世人的焦点都会落在谁的身上?

不用说,当然是奥巴马。他说:我们已预备好领导大家,但别的国家愿意跟随吗?另一个会攫住头条的是法国的萨科齐。而代表欧洲最大经济国德国的默克尔,对布朗跟奥巴马的剌激经济方案不是全盘接受,或许能成为反对派的焦点所在。当然,搞这趟奢华峰会的布朗也在此列。而俄罗斯呢,总能吸引人家目光,但她的角色如何,很看她们抱着什么样的心情。

俄国人曾以为世界就在他们手中,但不久石油价格就崩盘了。

很显然,此次G20峰会,除了正急速崛起的经济体系巴西外,中国才是真正的王者。中国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超强国家,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世界的银行家。中国大量入美国国债,让美国经也要靠我们的中国牵着走了。

当然,靠这些还不够真正与美国或西方发达国家,还要考虑当今的国际局势!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

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尽管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处于低迷状态,但这种阶段不会持续太久,能源问题终究是世界上最大的问题之一。石油价格的变化,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

自苏联解体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后,美国对外战略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一些基本特征在中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一,美为其世界霸权谋求制度和法律保障、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目标不会改变。美国的历届政府都致力于使美世界霸权最大限度地制度化、合法化,建立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

第二,美加强对国际地缘政治中敏感地带控制的方针不会改变。美历来重视地缘政治因素在国际战略平衡中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美针对国际形势的新特点,正全面、系统地调整其全球战略部署。北约东扩计划、大中东改造计划、亚太军事部署调整计划,是美全球战略部署大调整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从而为其新的霸权战略在地缘上提供更好的依托和保障。

第三,美倚重军事优势加紧争夺国际战略制高点的趋势难以改变。目前,美军费开支占世界军费开支的一半,美超强地位最突出的方面反映在军事上。美在推行霸权战略的过程中,正不遗余力地利用其在世界新军事革命中抢占的先机,全面加强美军的机动反应能力,扩大美战略优势地位。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国际斗争的主线。

(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近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其次,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和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反倒使伊拉克成为又一个恐怖主义的滋生中心,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反恐战争”使世界出现“越打越恐,越恐越打”的怪圈。这种现象同美国反恐战略中几个根本性的问题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一是反恐动机不纯,利用反恐图谋霸权。伊拉克战争是典型例证。伊拉克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本来没有关联,现在却变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对伊拉克制造 “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发动一场旨在实现其大中东霸权计划的入侵战争,在伊拉克社会和阿拉伯世界激起强烈反美情绪。

二是将反恐斗争等同于军事斗争。这样不仅使反恐斗争伤及大量无辜,而且难以触动恐怖主义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三是美国将巴以问题同国际反恐混为一谈,不但促使巴以双方继续以暴易暴,而且加剧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为国际恐怖势力所利用。

另一个问题是某些国家用双重标准对待恐怖主义问题,最主要的是针对车臣恐怖问题,美俄对立情绪加剧。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借此将车臣问题国际化,对俄车臣政策的质疑之声压过了对恐怖分子的谴责,甚至施压要求俄政府同车臣恐怖分子谈判。引起了普京和俄朝野人士的不满。其次是美欧在反恐问题上的分歧继续发展,致使国际反恐阵线的分化倾向愈来愈明显。

(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

当前,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正在进行二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战略调整。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作用,谋求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世界性的新军事革命和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西方军事干涉主义抬头,冷战后一度减弱的军事安全因素又在上升。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一场新军事革命蓬勃兴起,世界非拉国主要国家普遍加强了以高技术为基础的军队现代化建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军事技术形态出现又一轮“时代差”。历史上西方列强以洋枪洋炮对亚洲的大刀长矛的军事技术优势,正在转变为发达国家以信息化军事对发展中国家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军事的新的军事技术优势,世界军事力量的对比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失衡。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是全世界人民的焦点,已是世界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也是冉冉而升。也就是说中国政府的每一步就关系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时又被全世界人民给予厚望。

同时,中国一贯重视发挥大国作用,坚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声誉和好评。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急邻国之所急,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向有关国家提供40多亿美元援助,对地区乃至世界的金融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都表明我们朋友多,他们希望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欣喜地看到:世界上开始出现学习汉语的热潮。l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了

汉语课程,大约有3000万外国人在学习汉语。35个国家的87个城市设立了汉语水平考试。在美国,汉语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在加拿大,除了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以外,使用汉语的人最多。在澳大利亚,汉语是第一大外语。这一切都是中国国家地位不断提高的表征。

然而,中国现阶段还处在自我发展阶段,尽管在此次的金融风暴中我们相对较为成熟,中国所面临的敌对势力任然存在。如何在激流中勇于前行,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人会比我们想的更好更远,我们有信心!

参考文献:

(1)、丁原洪,《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

(2)、资中筠,《持久和平任重道远》,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前中国的国际形势 第6篇

1、朝鲜半岛问题:大趋势是希望通过六方会谈(注:[词条查找于百度]六方会谈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到2007年9月30日为止,共举行过六轮会谈。)解决问题,但朝美希望双边会谈;一直以来,中国给朝鲜多方面支持,使其愿意反对美国(非中国驱使)研制核武器(核武器是捍卫国家主权的重要军事力量),但朝鲜很少有对外的大趋势明确表态,所以针对于中国的不可控因素较多。

2、北非中东问题:针对中国与北非中东的关系上,我们现在已经积极开展对外投资贸易交流,但应注意对外投资的风险性,尽量让政治保障经济,即合理大量开展外交是经济交流更方便,降低危险度,所以在此外交的重要性正在显露。

3、伊朗核问题:暂且省略,不必多解释

(伊朗核问题简单介绍:20世纪50年代,伊朗开始了核能源开发活动,并在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多次就伊朗核问题作出决议,2010年6月,安理会通过“史上最严厉”制裁伊朗方案。)

4、南海争端:为捍卫南海利益,中国原先决定制造航空母舰,但国内看法不一——制造的成本极大,在一定情况下,起不到重要用处;不制造,在南海区域无法产生威慑力,甚至长久会带来利益损害。要注重成本和利益的权衡,这是至关重要的。(整体宏观看法如下)

先今面临的这些问题可以复苏乏力相分析,即探底可能性不大,但上升艰难。

从而,应注意到,中国在政、商、军界的核心人物的交流非常缺乏(我们可以与美国进行对比,显而易见,他们的核心人物的密切交流有助于了国家发展)

并且,联系紧密的一个表现就是,外交关系是对外投资风险性的保障,即政治保障经济。

二、2010中国外交

1、大事记: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大事”“难事”办得不好(这只是我国的外交者的大体看法,具体无需斟酌)

2、较客观评价:去年中国外交有得有失,困难重重。

随着外交量的增大,外界评论的多元化,如何搞好外交关系是中国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3、对比:西方评价:粗鲁和强硬

[官方]国内评价:软弱和失败(国内国际评价不成比例)

4、造成反差的原因:

~外交战略不明确(可以说是一种缺失)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中国常常只把原则——主权、安全、发展放在桌面上,外交战略对于外交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故只提原则是非常不利的,而更应加强注重核心利益的确定(也可以认为是外交战略的一方面)。

如何看待“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针对这个对于我们有点深奥的问题,我特意研究了研究,在我整理的笔记最后,会有一篇通俗易懂的短文讨论韬光养晦的意思以及我们国家通过这个方法带来的影响)——这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外界官方表态不明确和对外经贸、军事等等方面的交往不充分造成的,我们的核心利益在官方领导者中本身就树立地不清晰,所以他国有些人带来了误解,有了像“中国威胁论”一类的看法,说白了就是你很低调、国内也在努力谋求发展,别人就会认为你要报复那些曾经侵略攻打过你的国家。显而易见,这真是个超级误会,可它却使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被有些孤立。~核心利益难以界定

我们的核心价值的对外表态非常不明确(上一条已明确讨论过了)

而近期可以较明确体现中国核心利益的是戴秉国的一段发言:

第一维护国体、政体和政治稳定

第二维护中国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第三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他的发言中我们又能看出些什么?发散大家的思维吧)~政治精英立场观念差异大

我们先列举多项各派精英的观点倾向: A本土主义

B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提高军事、软实力等)C大国学派(搞好大国间关系)D亚洲优先(东亚安全)

E全球南方学派(南南合作,金砖国家)F有选择多边主义

G全球主义

(F和G两种学派旨在构建国际秩序,世界安全)~外交实力和外交能力(技巧、艺术)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A、要注意国际定位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实力是否一致:

许多人对于我们在国际上承担责任问题的评价是——自私、小气——也许在一些方面,我们的能力已经达到,而还有很多方面的我们还差很多。B、我们的真正地位与对中国的认知:

中国究竟是一个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还是只是一个发展较好的发展中国家?

这不光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还需要我们的践行。C、所有中国人都该在国际地位与心态上找一个平衡点:

一旦我们认为中国地位“高”,我们有骄傲的心理(这很正常),但是,常常这会带来对外反馈的敏感心态,也就是说,你的对外外交、军事、经贸等等达不到对外的预期效果,外界评论的多元性很强,导致我们会很“敏感”。

三、2011中国外交布局

1、中国的国际定位

2、中美关系(可笼统称为大国外交)我们必须提高官方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现在,因为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缺失战略互信(合作中有猜忌有防范),但有共同利益,这肯定是不够的。

我们曾经有人说过,把美国当成最大的敌人——傻不傻啊,中美之间的合作,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收益(美方也有收益),增强了合作机制。所以说在外交关系上,必须避免这种泾渭分明极端敌与友的看法。

3、周边外交——要与邻国处好关系

中国应该借助经济外交,与周边国家拓展政治互信。

4、多边外交——与国际组织、他国 重视“发展中国家外交”:

就现状来看,金砖国家的合作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圆满顺利,在经济合作方面能够做得很好,但在“用同一个声音对外说话”上很不理想(如果这些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十足的团结度,在大形势上比起发达国家要逊色得多)

完美的金砖国合作机制:

领导顶端的核心合作+在政治中扩展影响力

利比亚细致分析: A主权和人权的关系

B海外利益——我们的经济投入、人员是否能有保障——也可以说,中国在“走出去”时,要有“经济风险评估”

这就又牵引到另一个问题——处理政权“失败”国中的经济利益。

四、中学生分析国际形势和外交能力

分析:

1、热情有余:中学生现在对于国内国际的大势关注度很高

2、理性不足:感性过强

3、提高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系统)下面是柳老师介绍的非常好的三点方法: A通晓历史——找实事与历史事件中的相似点

(据说清华大学有一个系,专门现在在研究战国时代的社会秩序,他们发现与现在社会有很多非常近似的地方——历史的重演)B掌握方法——阶级分析、历史比较分析等等。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宏观,二是操作 多阅读文献资料——接触第一手资料

C了解前沿——学者、机构、大学的前沿思想

好好消化吧!这是俺一个小时的笔记奇迹,不管你以后要做政、商、军界的卓越人物,还是大小地区的领导人,外交大使,哪怕是一个爱国的平民,现在你所了解和理解的,会为未来发展提供很好的帮助。——路畅(35)

2011-6-14完成此文

补充:韬光养晦的意思

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臵。它和低调的意思基本相同,这是一种优秀的策略。韬光养晦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被他人关注度,保持低调,以便于更好地悄悄地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的力量。可以说这是为了更好前进的后退,是为了猛烈进攻蓄力,是

为了一鸣惊人。但是韬光养晦在实际操作中,最容易走向另一面,那就是软弱无能,一味退让。这个策略也可以被用来掩饰自己的软弱无能,成为不思进取的遮掩之词。韬养的自己失去了激情和力量,韬养的成了一头猪,而不是一头饿狼。这就如同经过了多年的和平,当兵的不会打仗了一样。如同一个人想养壮了自己,没想到确把自己养成了虚虚的大胖子一样。为什么这样好的策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原因是

一、多年的韬养已经磨灭了自己的意志。

二、你实施韬光养晦的策略的时候。敌对的人识破了你,他不会允许你偷偷地发展壮大,他要利用你的韬养不断地挤占你的空间,干扰你的韬养策略的实施。把你逼到绝地,你就是韬养得很厉害,也难有多大作为。

三是韬光养晦没有与积极作为结合起来。实施好这个策略必须作到与积极作为或者说有限反击相结合。如同武术里讲的要养练结合。养一段气就要用一下,再养再用。又如果大海波浪一样,蓄力发力再蓄再发。这叫波浪式推进。通过这种这种结合,一个是验证自己的韬光养晦的效果。二是为继续韬光养晦赢得一定的空间,和更有力的外部环境。所以说使用韬光养晦策略要一定时期以退养为主,一定时期以适当反击为主。以哪个为主这需要对面临形势的清醒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之处打抗美援朝和帮助越南抗法抗美的战争,这是适当的反击,这一做法为我们赢得了数年的和平发展时期。就此我不得不佩服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眼光和魄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当时经济比较落后,实力还不强,而且与原来的老大哥(苏联)翻了脸,我们的朋友也越来越少。我们没有能力同敌对国家彻底翻脸,公开对他们宣战,我们还需要继续发展。但是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形势变了。我们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触到了一些西方大国和周边国家的痛处,他们认识到了我们的策略的力量,卧榻之侧怎能叫他人酣睡。于是他们开始对我们进行进攻了,要彻底干扰我们的韬光养晦,他们已经不能容忍我们再悄悄的积蓄力量了。近几年美国等国家的进攻越来越猛,环视四周我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原来有社会主义阵营存在,我们的西部还是比较稳定的。现如今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覆灭,随着美与欧盟东扩的快速进展,我们西部已面临缓冲区越来越小的境地。一个大半个由西到南到东的包围圈已经形成了。北面的原苏联国家也不是如50年代那苏联一样是我们坚强的同盟。局势很严重。而内部社会矛盾较多,阶层分化严重,人心日益离

散,加之藏独、台独等独立势力日益猖狂,确实有内外交困惑之感。这时候应该是以适当反击为主的时候了。

上一篇:银行内控新趋势下一篇:玩游戏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