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措施在煤矿设计中的应用

2024-07-01

环境保护措施在煤矿设计中的应用(精选8篇)

环境保护措施在煤矿设计中的应用 第1篇

2.1粉尘污染

2.1.1井内减尘。

井内减尘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开采工作的减尘处理,运输过程中的减尘处理以及再采过程中的减尘处理。开采工作减尘处理:在开采过程中,煤矿的井内会出现大量的粉尘,可以通过洒水吸尘、定向通风等环保措施将粉尘吸附或定向分散,以防止粉尘大面积扩散,造成污染。运输过程中的减尘处理:这一阶段的粉尘较多,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在翻笼装置的接收处进行喷雾降尘装置的安装来减少粉尘的扩散。在煤仓中,则可以进行浇水方法控制粉尘的扩散,而在大量粉尘容易卷起的区域,则通过安装通风口水幕进行预防。再采过程中的减尘处理:再采过程是指对煤矿进行再次开采的过程,此时,应充分的利用水对粉尘的吸附性,用水将煤矿进行充分的润湿,之后再进行爆破处理。在进行再次开采的过程中,对所用设备进行喷雾吸尘装置的安装,通过这些方式有效的控制再开采过程中的粉尘量。

2.1.2井外减尘。

井外粉尘的主要来源是煤炭储存、矸石处理以及日常生活中。在煤炭储存过程中,煤炭与空气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环境保护措施将这一现象作为减尘的首要考虑因素。在煤炭储存过程中,严格的控制露天储煤场的数量,并在主井与储煤仓之间开辟出一条与外界完全隔断的运送车间,保证仓库与外界完全封闭,从而减少粉尘的排出量。矸石处理:矸石是开采过程中的废石,需要在煤矿开采完成后回填土地,并在上面建设林场以加固土壤。因此,矸石在煤矿开采未完成前需要大量的存储,为防止存储的矸石出现大量粉尘,在进行矸石处理时,可以将矸石重新回填进采煤后形成的地下空井。以保证矸石不与空气接触,从而起到环保的作用。烟气治理:烟气在煤矿的生产生活中属于日常生产生活烟气,这一部分的环保措施,主要从改变工作人员的食宿条件开始,将无烟气的清洁能源作为主要能源进行应用,并在生产生活中利用水膜除尘技术将排放的烟气中的粉尘量减少,使烟气得到有效的治理。

2.2噪音污染

2.2.1机械设备改良。

在进行煤炭的开采与生产过程中国,机械设备的噪音是主要的噪音来源,其发生原理是在机械设备的自身与外部器件之间的摩擦和碰撞产生的。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改良来完成,通过多机械设备进行改良,能够有效的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噪音大小,进而减少噪音污染。特别是在主副井口的`运输机械中,可以通过选用直流拖动的方式进行运输,以便减少绞车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也可以咋风口处安装消音器,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的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2.2.2更新设备材料。

机械的噪音产生,与其工作过程中的互相摩擦和碰撞有关,但从另一方面看,也与机械本身的材料有挂,通过对机械设备的材料进行更换或更新,能够有效减少机械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噪音。通过对机械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能够有效的减少机械工作期间所产生的噪音,减少噪音污染。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环境保护措施应用于煤矿的设计当中,能够有效的提升煤矿的环保价值,减少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史永春 单位:贵州黔西桂箐煤炭开发有限公司综采工区

环境保护措施在煤矿设计中的应用 第2篇

一、色彩在室内环境运用中的现状分析

1、色彩过于单调,缺少变化

当今社会,由于室内装饰材料的种类多样,反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得室内设计师越来越依赖这些装饰材料,被材料局限会使得室内的设计产生雷同现象,也会忽视了色彩对于室内环境的影响。此外,设计师缺乏对色彩的理性认识,在色彩的搭配上往往过于单调,缺乏变化。

2、色彩使用凌乱,缺少协调

许多设计师往往会在搭配色彩时,忽视室内空间不同的使用功能,从而使得室内环境色彩缺乏整体协调感;此外,还有一些装修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会聘请一些缺乏专业知识的装修人员,可想而知,他们对于色彩的使用肯定会有些凌乱。

3、忽视光源对色彩的影响

在室内环境设计时,对于色彩应用时会忽略掉一个重要因素——光源,室内的一些特殊光源会影响色彩;也会忽视运用光源来调和色彩,使室内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色彩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1、装饰作用

现在的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室内工作、学习,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在室内,此时就需要对室内环境进行改善,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室内环境的装饰除了在装饰材料上的改善,也要关注色彩的运用。色彩起着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室内环境的基调,将色彩协调搭配能营造不同的气氛,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比如在办公、休息的场所,选用一些比较淡雅的色彩,协调搭配,营造一个安静、高雅的环境氛围,更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心情。

2、调节室内空间

众所周知,色彩具有一定的体量感、距离感、重量感等视觉效果,让人产生远近、进退等不同的感觉。在室内环境设计时,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改善、调节空间。例如当室内空间偏小时,便可以使用一些比较明亮的色彩来装饰,便会产生一定的前进感,增大空间感;相反,暗色系的色彩会使空间有种缩小的感觉,也会带来一定的压抑感,因此要慎重选择色彩。

3、调节人们的生理、心理

色彩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审美,也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不同的色彩会让人产生不同的错觉,就比如色彩有暖色和冷色,红色让人觉得温暖,但蓝色便会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装饰色彩》中也曾提到:色彩会通过使用者的视觉神经传入他们的大脑,对他们的脉搏、血压等一些生理活动产生影响。选择得当会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因而在色彩的选用上要慎重。

三、室内环境中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1、色彩的搭配原则

1)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喜好也是不同的,因而对于色彩的喜好肯定也是不同的;而且人是居室的使用者,在设计室内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好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师在设计时,要根据人的年龄、性别、喜好、习惯等选择相应的颜色,比如儿童比较活泼、好动,就需要选择一些明快、鲜亮的色彩来装饰。

2)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当今社会,处处都需要和谐,室内的环境设计当然也需要协调统一,尤其是色彩的搭配上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合理搭配,否则会导致色彩凌乱。首先,我们可以使用色彩的互补性来搭配,活跃空间气氛,例如活动室在有一个合适的主色调的前提下,可以运用互补色,但必须搭配合理;其次,色彩有对比性,如将暖色作为主色,设计师可以适当的搭配一些冷色来调和;此外,还有同类色,即色相性质相同的颜色,如客厅、书房等都可以这样搭配。

3)满足室内空间功能的要求。不同的室内空间,其使用功能也是不同的,设计师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这一点,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装饰,例如书房是人们学习、思索的安静场所,就需要用一些像灰色等的颜色,营造一个安静、使人注意力集中的氛围。

2、室内环境中色彩的应用

色彩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而且室内空间功能也是不同的,因而色彩的应用也要相适应,以下主要以住宅的室内空间进行色彩应用来分析。

1)卧室色彩应用。卧室是人们休息睡觉的地方,对色彩的要求也比较高,就需要选用宁静、温暖的色彩,避免使用明度高、刺激性强的色彩,以免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像蓝色、浅绿色就比较适合卧室的布置,使人身心舒适。此外,也要注意是哪些年龄段的人使用,像儿童卧室就需要一些明快的色彩来装饰。

2)餐厅的色彩应用。餐厅主要是用来就餐的场所,应以明快色调为主。一般选择暖色系的色彩,如黄色的墙壁,配上白色的桌椅,会令人感到温暖舒适,心情舒畅,可促进进食;但要避免使用一些芥末黄、紫色等色彩,这些色彩会使人失去胃口。

3)客厅的色彩应用。客厅是用来接待客人,以及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地方,是住宅展示最强的场所,留给别人第一印象的场所。设计师在设计这一部分时,应该选用一些典雅、大方的色彩,最好以暖色调为主的颜色,使房间呈现温暖舒适的气氛。

4)厨房的色彩应用。厨房是我们日常做饭的场所,最大的要求就是整洁卫生,因此可以选用一些让人感觉干净的色彩,例如白色、灰色,给人一种清爽洁净的感觉。此外,也可以适当的装饰一些鲜艳的色彩,给做饭的人一种快乐的氛围。

四、结语

环境保护措施在煤矿设计中的应用 第3篇

一、矿井漏电的危害性

矿井采煤是煤炭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模式, 由于地表原煤开采量的持续增加, 露天采矿的可利用量逐渐减少, 未来我国将重点编制矿井采煤作业方案。矿井储藏了大量的原煤资源, 但其实际开发将面临着很多的难点。尤其是距离地表几百至几千米的垂直深度, 给煤炭企业生产控制造成了较大的阻碍。漏电是矿井采煤的常见问题, 其具有明显的危害性。

1、安全事故。

经过很长时间的改革发展, 煤炭行业基本实现了采煤自动化, 各类型机械设备在矿井作业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现有矿用机械包括:采矿机械、选矿机械等, 涉及了采煤机、掘进机、运输机、液压支架等。电源持续供电是设备正常运转的根本, 而一旦发生漏电问题势必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例如, 井内漏电扰乱了矿用设备的运行秩序, 供输电线路出现短路、过载等问题, 对设备、人员都是极大的危害。

2、阻碍生产。

电气控制是协调机械设备运行的核心部分, 可根据井内生产要求分配电源能量, 保持了井内设备作业的安全运行。漏电事故发生之后原有电能供应系统被扰乱, 井内供电流程无法按照预期的方案执行, 阻碍了井内采煤生产的稳定性。例如, 漏电事故易中断采煤机、掘进机等主要设备, 其线路被烧坏后便失去了生产功能, 必须要等电工检修人员处理完毕, 才可持续采掘或洗选, 耽误了企业预期的生产计划。

二、漏电保护器构成及应用功能

漏电保护器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进行保护。电气设备漏电时, 将呈现异常的电流或电压信号。煤炭信息化是行业生产的先进趋势, 融入了三大信息科技作为技术引导, 为煤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漏电事故防御系统用于矿区生产, 可准确地执行采煤作业程序, 保障了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采。结合信息科技的应用, 漏电保护器的结构及其功能如下:

1、检测元件。

检测元件可以说是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如果发生了漏电, 相线、中性线的电流向量和不等于零, 就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信号就会被送到中间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供电控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典范, 其可以按照矿区地质分布格局实施全面性的控制, 加快了井内采掘流程的规范化。矿井涉及的采煤面积较广, 单一控制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供输电要求。选用漏电保护器方案, 对采煤点进行系统性的调度, 借助检测元件可发现供电作业的安全隐患, 降低了供输电作业的事故风险。

2、中间环节。

中间环节通常包括放大器、比较器、脱扣器, 当中间环节为电子式时, 中间环节还要辅助电源来提供电子电路工作所需的电源。中间环节的作用就是对来自零序互感器的漏电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并输出到执行机构。理论上来说, 漏电保护器是针对某种设备的电源保护, 由计算机主控制器为调度元件, 按照生产要求对设备提供必要的电源协助。漏电保护中间环节是井内生产的安全监控中心, 将供电信息或漏电故障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输, 经过计算机控制器为中转点, 对电流或电压信号实施全面性的处理。

3、执行机构。

该结构用于接收中间环节的指令信号, 实施动作, 自动切断故障处的电源。基于煤炭科技成果的优化发展, 新型采煤作业系统开始形成并实施, 加快了煤炭生产模式的智能化改造。对于矿井采煤生产来说, 选用的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井内作业环境要求, 同时适应现有安全供电系统的使用要求。漏电保护器执行机构正朝着信息化方向法子, 主要功能包括:电信号采集、电信号传输、电信号检测等, 方便了煤矿井下供电作业的有序进行, 提前做好了故障电压或电源的优化处理。

4、试验装置。

漏电保护器是一个保护装置, 因此应定期检查其是否完好、可靠。试验装置就是通过试验按钮和限流电阻的串联, 模拟漏电路径, 以检查装置能否正常动作。以计算机平台为支撑, 把计算机控制技术与漏电保护技术联合使用, 从根本上实现了井内漏电事故的安全防御。例如, 机电一体化将诸多矿用机械联合起来, 再通过漏电保护器反馈出设备的供电动态, 开辟了煤炭生产与漏电防范的新模式。随着煤矿井下采掘规模的扩大, 漏电保护器应用功能也更加全面, 严格检测了电流或电压信号的异常状况。

三、常见漏电保护器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1、继电器。

传统井下供电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煤矿生产方案的要求, 选用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漏电保护系统, 能及时地反映井内采煤状况, 为煤炭企业供电指导提供了依据。继电器是指具有对漏电流检测和判断的功能, 而不具有切断和接通主回路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继电器由零序互感器、脱扣器和输出信号的辅助接点组成。它可与大电流的自动开关配合, 作为低压电网的总保护或主干路的漏电、接地或绝缘监视保护。

2、开关。

漏电保护器应用于井内采煤作业中, 不仅方便了矿用机械设备用电信号的传输, 也实现了井内电能供输操作的规范化。漏电保护开关是指不仅它与其他断路器一样可将主电路接通或断开, 而且具有对漏电流检测和判断的功能, 当主回路中发生漏电或绝缘破坏时, 漏电保护开关可根据判断结果将主电路接通或断开的开关元件。它与熔断器、热继电器配合可构成功能完善的低压开关元件。

3、插座。

伴随着煤炭生产的信息化改造, 应用开关技术维护电流或电压信号的安全传输, 极大地控制了井内漏电事故的发生率。漏电保护插座是指具有对漏电流检测和判断并能切断回路的电源插座。其额定电流一般为20A以下, 漏电动作电流6~30m A, 灵敏度较高, 常用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保护。保护插座用于煤矿井下的供电控制, 将其安装在恰当位置便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抑制了强电流、强电压的事故的发生。

结论

针对矿井内生产供电的缺陷, 企业应设计更加先进的漏电保护系统, 用以控制煤矿井下供电流程的安全性, 减少因漏电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安晋华.如何正确选用、安装和使用漏电保护器[J].山西焦煤科技, 2009, 05.

浅谈欠电压保护在煤矿中的应用 第4篇

摘要: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供电中断不仅会影响正常生产,甚至可能发生人身事故或设备的重大损坏,严重时会危及矿井安全,所以保证矿井供电的安全可靠运行尤为重要。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供电系统电源电压瞬时下降时,可能造成非故障线路开关的欠电压释放保护误动作。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本文提出的改进措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源电压 瞬时下降 延时释放 整定原则

0 引言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侧应有短路、过负荷和欠电压释放保护。这是保证矿井安全供电所必须的继电保护。欠电压释放是防止电动机同时起动所设置的继电保护,也可防止电机自启动而引起机械伤人事故。但在发生短路故障或系统电压瞬间降低或消失时,有可能使系统中母线电压降低到欠压释放保护动作值,造成非故障线路开关全部误动作。目前井下开关装设的欠电压释放保护装置均为速断元件,为此应使欠电压释放保护带有时限,以避免系统电压瞬间降低造成的误动作。矿井供电由地面变电站将35kV或以上的电网电压降至6kV(或10kV)后供给各高压用户,井下用电是由地面变电站用高压电缆经井筒送至井下中央变电所,然后再配给井下各高压负荷。随着矿井开采水平的不断延伸,供电距离越来越长,停电后影响范围大,恢复时间长。在井下特殊的工作环境下,电气设备和电缆极易受潮湿和砸压等,而使绝缘降低,损坏或造成电气设备短路事故。

1 改进措施

在欠电压释放保护装置上加装时限,必须考虑原有开关条件,尽可能做到投资少、便于安装、维护简单等。其主要方法有增加时间继电器法和电容器储能放电法。前者具有时限可调、精度高等优点,但必须有独立的操作电源,难度较大,现场不易实现;后者不需要独立的操作电源,安装简单,适合井下各种场合,缺点是时限不可调。当应用于固定场所时,这种方法完全能够满足矿井供电需要。下面主要讨论后一种方法。目前我国煤矿普遍采用GFW、KYGG、PB、BGP等型号的高压开关。其欠电压释放保护(原称无压释放保护)装置均采用交流电磁铁,由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提供100V交流电源,电磁铁得电吸合。当系统电压降低或消失后,电磁铁失电释放,操作机构动作,断路器跳闸。电磁铁吸合参数即为欠电压释放参数。欠压脱扣器线圈电压为额定电压的百分数,当≤35%时,脱扣器铁芯的工作状态可靠释放;当>65%,不得释放;当≥85%时,可靠吸合。增加时限后的欠电压释放保护动作特性,必须符合上述标准的规定。

1.1 改造方案 更换交流脱扣电磁铁为直流脱扣电磁铁;增加晶体二极管整流桥及电容器。

1.2 工作原理 正常情况下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输出交流电压经晶体二极管桥式整流,电容器储能,直流脱扣电磁铁得电吸合。当系统电压瞬时下降后,二极管截止,电容器与电磁铁线圈直流电阻组成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电容器储存的电能向电磁铁线圈放电,电磁铁继续保持吸合状态。电容器两端电压随时间呈指数规律衰减。即Uc=Uoe-t/RC式中;式中:Uc-电容电压随时间t放电电压;Uo-电容初始充电电压值;R-电磁铁线圈直流电阻;C-电容器的电容量。当延时一段时间t后,系统电压仍未恢复,而电磁铁线圈两端电压降到动作值时电磁铁释放,断路器跳闸。由上式得出;当初始电压和电磁铁参数确定后,延时的时间取决于电容量的大小。

2 时限整定原则

定时限欠电压保护时限的整定原则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 电网电压瞬时降低后的恢复时间 由于短路故障造成的压降,欠电压保护的时限应大于切除短路电流时间。因为只有切除系统中的断路电流,电网电压才能恢复到正常值。矿井地面变电站6kV馈出线过电流整定时限一般为0.5~1s,而井下过电流全部是速断保护(即0s),考虑到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和灭弧时间等,因此欠电压保护时限应大于过电流时限一个时间阶段。

2.2 对电动机的影响 电源电压降低直接影响到电动机输出转矩和转速,实际上电压瞬时降低,电动机并未停转,只是转差率略有增大,欠电压保护增加时限后,电动机应在允许转差率范围内运行。据有关资料分析:①为了保证重要电动机自起动而需要切除的次要电动机,可装置0.5s时限的欠电压释放保护。②不允许或不需要自启动的电动机欠压释放保护时限为0.5~1.5s。③允许自启动的电动机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在电源电压长时间消失后须从电力系统中自动切除,可延时5~10s。④变压器高压侧开关的欠电压保护时限。

3 结束语

环境保护措施在煤矿设计中的应用 第5篇

调整课程结构,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减少重复也是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出路之一。在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及课程特征,实现课程内容、结构、时间安排上的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符合本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积极推进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顺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各种相关知识串联及互融理解的能力,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存在着很多相关联的地方。因此,课程结构顺序的调整有利于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使学生能够相互强化,最终灵活地运用知识,形成创造性思维,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对各课程知识内容加以有效组织。为此,我们应更加关注设计类课程间的联系,尤其要准确、全面把握基础教育课程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2.2改革与创新课程内容

针对传统环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课程内容不能适应专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比重不合理以及课程间内容的分离与重复等情况。因此,笔者认为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实现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具体来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本身较强的应用性特征,让本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尽快适应其工作岗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以,环境设计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应根据市场需求适当的调整各专业课程比例,注重对学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培养。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将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中。因此,他们更希望能够在晚上走出居室去放松心情,这时候就要求环境设计能够关注对夜环境的塑造,做好亮化工程建设,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享受夜生活的环境。再如,室内照明设计作为营造氛围的最佳要素,也是环境设计需要重点研究的重要内容,市场上非常需要照明设计方面的人才,照明设计在室内外环境中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而国内很少有院校开设这个专业。二是要结合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的不合理之处,适当地减少基础课程课时,增加和细化专业拓展类课程。

例如,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这三门课程是目前很多院校将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基础必修课程,这部分课程常分在不同学期、不同时段依次完成,在整个基础课程中占了相当大的课程量,不仅会让学生感觉该部分课程累赘重复,还会造成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不连贯的现象。所以,将这三门课压缩,整合设计为一门课,并通过一次性完成三大构成内容的教学,重新修改教学大纲,压缩整体课时,使之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在避免重复教学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性、系统性的掌握三大知识构成。三是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缩减技能类课程比重,在以往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选修课程一般较少,而技能类课程相对较多,从大二之后,基本以技能类课程为主,占大学整个课堂教学的三分之一课时,主要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SketchUp、Photoshop、3dsMax,设计表现技法:马克笔、水彩手绘表现。此外,目前的环境设计课程时间安排与课时比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造成了误导,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软件学习及效果图的绘制是设计师最主要具备的要素,使得他们由于理论知识不充分,设计思路狭隘,创新性不足等问题而不能在设计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风采。实际上,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思维及设计创新才是设计的灵魂,软件只是设计表现的一种工具。因此,应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减少技能课程的比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专业选修课设计要遵循学生兴趣以及当今设计界的热点和焦点,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让学生能够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对待本专业的未来发展前途。比如在本专业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建筑艺术与世界名园欣赏、诗词鉴赏等人文素质教育类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设计人才。

2.3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类课程比重小是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力的发挥。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建筑速写实习、植物认知实习、外部环境测绘、工程与技术建造实践、专业基础实践、设计师业务实践等实践环节。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以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创作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在未来就业中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来讲,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首先,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地调研融于一体,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与课堂教学体系的融合,让学生通过对现场调研发现问题,并能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找出相应的合理的解决措施,这种理论讲解、方案设计与实地调研互动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更注重对学生设计方法、设计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教学单纯侧重不同空间类型设计规范和经验的传授的现象。其次,增加实践教学课程和实习学时,实现实践技能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教师应遵循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构成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其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

3结论

茶文化在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第6篇

关键词:茶文化;水环境;浙江;应用

谈到水环境的建设,人们第一时间所能够想到的往往都是有着人间天堂之称的浙江,这里的水环境十分优美,而且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所形成的水环境已然具有了多种文化气息,彰显着当地的特色。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水环境景观的设计能够达到宣传的良好效果,而且可以帮助城市彰显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它是众多文化环境建设中最为有效的一种。但是,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水环境遭到了破坏和污染,整体的生态状况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浙江的水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浙江的环境设计师开始在水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地融入茶文化的理念,以形成全新的水环境景观,打造不一样的文化特色,进而使得城市的文化能够持续有效地上升,给予人们全新的视觉体验和精神享受。

1茶文化与水环境建设之间的联系

很长的时间里,茶文化都是浙江民间推崇最广且最为完善的文化特色,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茶文化。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茶文化指的仅仅是一种种茶的文化,因而代表的内容也十分有限,但是,当代的茶文化韵味并没有滞留于此,它更多地结合了品茶的艺术以及茶叶的品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特色。作为浙江的特色文化环境之一,水环境是它的文化象征之一,人们对于当地的水环境印象,更多地停留在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当中。现如今,水环境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普遍性的内容,很多私人的家居环境,在设计构造上,也融入了很大一部分水环境,渴望通过水环境的建设,形成深层次的环境协调度,彰显出独特的家居风范。茶文化和水环境建设之间的联系,是很久以前就已经形成的,人们在设计水环境时,所考虑和关注的,是整个水环境的美感,而对于这一层美感的阐述,并非是我们一般人所谈及的优美动人,而是茶文化当中的优雅释然。很多人都谈到过,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茶叶的味道是清香的,也是淡然的,喝得太快往往会忽略掉个中滋味,因而需要慢慢进行品尝,进而发现茶文化的内涵所在。这与观赏水环境的思想同出一辙,需要慢慢地进行观赏,不能盲目地一顾,而且茶越品越香,结合了茶文化的水环境也是如此,在刚开始进行品尝地时候,会发现茶香很是一般,但再仔细地进行观察,便会发现整个水环境的事物十分优美,而且互为搭配,共同呈现出了鲜明的文化气息,整体的环境给人一种舒适、温馨的感觉。在新的时期,茶文化与水环境建设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环境设计的理念上,不仅有茶道和茶德,还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了整个景观茶的韵味,整个水环境设计也显得愈加合理,能够在不同的层次中展现特有的文化色彩。

2茶文化的特点及运用到环境设计中的可行性

2.1茶道及其在环境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

中国的茶道主要是指儒家、道家和佛教的中心文化思想精华,这三者的思想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茶文化却将它们的精髓较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鲜明的文化韵味。一直以来,我国的茶文化存在一个这样的茶道境界:茶禅一味。指的是茶道与禅道达到了相互融合和衬托,两者较好地融合在了一块,而且禅道本身可以将万物收纳于心,能够还原万物的本真,十分讲究在品茶的过程中赋予了禅道的精神,进行悟道。在茶文化在水环境设计当中的应用中,茶道的主要运用点在于境界的升华,它能够在设计的源泉上,较多地构思一些鲜明的景观,与中心的水景观相衬托,达到协调统一的境界,以使得整体的景观富有别样的美观。

2.2茶德及其在水环境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

在我国的茶文化当中,茶德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它指的并不是浅显的种茶品德,更多描绘的内容是中华的优良传统美德。而茶德,是将众多美德聚合在一起的一个载体,它反映了我国的礼仪特色。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的品茶是国外所难以理解的。而在中国人的眼里,品茶的过程中包含了太多的修养美德,在沏茶的时候,需要十分稳当地进行沏茶,注重和谐,否则会使得茶叶飘散,其中的味道也会瞬间下降许多。其次,在饮茶的过程中,需要单手持杯,另一只手持盖,端到与嘴平行的位置,进行品尝,它凸显出来的美德是敬,是对客人的一种尊敬,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敬意。最后,在品茶的过程中,需要端小盏进行小酌,而不是迅速地饮尽,在这里所体现的美德是一种品,对事物进行细细的斟酌,不再盲目地做出定论。茶德在水环境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古文化建筑的构思中,在浙江的许多园林小居内,经常可以发现有着各种古文化雕刻和字画,还包括了许多的`亭台小谢,使得整个水环境具有了浓郁的中华美德思想,整体的思想都会跟着建筑的变化发生着改变。

2.3茶精神及其在水环境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

环境保护措施在煤矿设计中的应用 第7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VR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VR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1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新技术、新工艺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是难以将设计效果进行真实而又清晰的展示的,用户也无法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环境艺术设计的魅力,而VR技术的诞生,无疑为传统环境艺术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得到了有效弥补。鉴于此,本文便以城市环境设计作为实例,以此深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中VR技术的应用思路。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VR技术;应用;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VR technology i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Liu Fu-ying Cheng Ji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many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cesses have been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which great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ields.I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ethods are difficult to present the design effect truly and clearly and users cannot feel the charm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ersonally.The birth of VR technology undoubtedly makes up for the deficiencies in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ethods.0.引言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更是已经应用于各种领域,这也使VR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趋于成熟,通过VR技术与三维制图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进行结合应用,能够使VR技术变得富有感知力,进而提高VR技术的交互能力。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环境艺术有了更高层面的需求,因此将VR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能够使用户和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进而使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得到有效弥补,使环境艺术作品更具沉浸感和融入感。鉴于此,本文便对城市环境艺术中VR技术的相关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提高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1.VR技术介绍及其基本特征

1.1VR技术介绍

VR技术的实质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其是通过众多先进技术的集成化应用而形成的,在这些众多先进技术中,主要包括互联网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VR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种虚拟化的三维环境,用户可在这种虚拟的三维环境中进行多维度的感知和交互操作。虚拟环境是由众多设备共同支撑的,其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来进行不同虚拟场景的展示,使用户在虚拟场景中能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感知。

1.2VR技术的基本特征

对于VR技术来说,人类在感知虚拟场景时,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来实现的,利用VR技术来构建虚拟场景,需要确保该虚拟场景被人类的感官功能所感知,同时还要确保人类的某些行为能够与场景中的事物进行互动,这种互动从本质上来说是虚拟的,其并不具备真实的触觉效果,不过人们却可以通过视觉来对这种互动进行感知,可以说,这是VR技术的基本特征之一。除此之外,在利用VR技术构建虚拟场景时,这种虚拟场景是会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而进行变化的,其本身具备明显的构想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类的想象力,因此构想性也是VR技术的一大基本特征。

2.VR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对环境艺术作品进行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而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环境艺术作品设计时,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来提高作品的设计质量,使其具备更高的展示效果。为了满足这种设计初衷,人们逐渐将VR技术应用于其中,通过VR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使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质量得到大幅提高,还能使作品的展示效果变得更加逼真、直观,进而有效打破传统环境艺术设计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

3.环境艺术设计中VR技术的应用研究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其和VR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VR技术不仅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提供海量的信息支持,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便捷性,还能使用户在感受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时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进而为用户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3.1环境艺术设计中VR技术的应用流程

城市环境艺术是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质量,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将VR技术应用于其中,其流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首先,在应用VR技术时,需要利用AutoCAD软件来对城市的规划区域进行描绘,并在SketchUp中导入各种样式的线条,然后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并对构建好的三维模型进行贴图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将模型导入到VR技术平台中,以便于对模型中的设计细节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模型的展示效果变得更加丰富、真实,进而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最后再利用输出设备将各个设计方案的三维效果图进行输出来进行后期筛选和使用。

3.2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VR技术构建三维模型

根据城市环境艺术的设计范围及相关要求,在应用VR技术来构建三维模型时,需要确保该三维模型中能够包含有真实的地理信息与空间信息,并通过细节纹理的处理来对模型特点进行真实的表现。为了使三维模型的细节表现变得更加逼真,需要通过遥感技术来进行影像拍摄,其影像分辨率至少应为0.5m,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图像中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按照1:1000的比例来构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三维模型。在模型纹理信息获取方面,可采用单反相机来实现。在建筑物的三维模型构建时,需要把拍摄到的建筑影像和比例尺为11000的地形图进行匹配,并利用3ds Max软件获取建筑物基底信息,然后把DOM图像和DSM图像进行叠加处理后,按照不同角度来对设计建筑的高度进行多次测量后进行记录,取所有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以此得到建筑物的实际高度,并利用3ds MAX软件来构建模型。对于建筑物中精细构件位置信息的提取可利用CAD来实现,这些精细构件的属性信息则可通过纹理图像来获取,采用VR软件来对这些精细构件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贴图来赋予这些构件的纹理信息。在地形模型构建中,需要对CAD数据中的高程数据进行提取,并根据这些高程数据来模拟地表TIN模型,然后按照TIN模型来对DEM数字地面模型进行构建。通过该DEM模型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对该区域的实际地形情况进行分析。在构建三维模型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来验证该模型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使其能够和周围环境成为一体,从而使三维虚拟场景得以构建。从构建的场景中可以了解到,利用VR技术来对同一环境下的所有模型进行整合,能够使模型具备更好的可视化展示效果,对VR技术的研究主要分为实际应用及其软硬件能力两个方面。以下便从不同角度对VR技术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探讨。

3.2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中VR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对园林环境的艺术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过VR技术则能够实现对真实园林景观的模拟,其能够实现园林景观在虚拟场景下的渲染。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需要应用到很多种类不同的树木,而相对的建筑物却较少,这也使园林环境艺术的设计难度比较大。而通过VR技术的应用,则可通过动态贴膜及面片建膜等方式来设计园林景观。VR技术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步骤如下,首先需要对园林景观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分类规划,并将原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Auto CAD、VRML、3ds MAX等软件来进行三维建模,并根据不同方案的设计效果来构建实时多方案数据库,最后再对这些设计方案进行筛选和选择后进行合成输出。在构建园林景观模型时,其景观可分为动态与静态两种,这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来规划园林的游览路线,并将各种景观要素和游览路线进行结合使用,从而使用户能够在游览路线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园林场景的设计效果。

3.4交通环境艺术设计中VR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交通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我国汽车数量大幅增加,这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很大的交通负荷,从而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通过VR技术来进行交通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使城市的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在应用VR技术时,需要通过各种设备来对城市交通环境进行模拟,将城市中分布的道路作为基础,以此实现对各个街道的虚拟仿真,同时根据不同街道的交通实际状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实现对城市交通环境的最佳规划。在交通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需要在VR平台中对各种对象所具有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自由的组合,应先在虚拟场景中构建某个对象,然后根据该对象的位置关系来构建其他对象。在路口设计中,需要根据各个街道路口的车流情况来对虚拟道路进行设计,然后将其他对象作为参照物来构建交通信号灯、经过车辆、楼房等三维模型,并通过Java Script脚本的利用来进行相应的修改。

3.5小区环境艺术设计中VR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小区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根据小区中各类建筑和环境景观所具备的特征利用VR技术来表现出来,以此弥补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中模型过于突兀、难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不足。通过在三维虚拟场景中将设计的建筑及环境景观进行安放,并根据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使环境艺术设计所消耗的时间大幅缩短,并且用户还能通过VR技术来对设计的小区效果进行自由的漫游,以此观察小区中各种服务设施的完善情况以及绿化带的覆盖分布情况等,从而实现对小区环境的监控与管理。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中VR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明确了VR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可以说,将VR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特别是在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工作中,更是有着其他设计方法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对VR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已经成为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孙传志,程晓雷,秦洋,杨萍,向阳.VR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居业,2018(06):31-32.[2]刘洁.VR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07):68.[3]钟华志.VR技术在应用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效果评估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213.

VR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2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VR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VR技术可以将环境艺术的设计内容进行直观展示,使环境艺术可以从传统思想的局限当中脱离出来,利用虚拟现实的手段对抽象思维有一个直观的表达。并且,在将环境艺术设计与VR技术整合过程当中,设计者是基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上来进行应用的,这将会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强化人的.感知,可以更好的促进VR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应用研究

VR技术通常是需要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来支撑,且其在功能性方面表现出是一种综合的信息技术。VR就是虚拟现实,这种技术基于电脑的系统来将虚拟的情景在画面当中展示出来。并且,在展示的过程当中,融入了人的语音语调以及各种肢体动作,使其能够完整的在虚拟画面中得到展现。由于VR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比较完善,所以将其广泛的应用到各种设计当中。本文将针对VR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进行研究,从VR技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入手,对应用的效果和范围展开具体的分析。

1VR技术概述和特征

1.1浅析VR技术

VR技术依旧是虚拟现实技术,其实质是将一系列先进技术进行集合,比如计算机仿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通过将这些技术进行集合营造出一个三维立体的虚拟环境,并且利用多种设备来使虚拟环境能够支撑,最后实现多维度的信息空间。VR技术会根据用户需求的差异性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构建不同的虚拟场景,并最终将虚拟的场景展现给用户,使用户能够在立体场景中获得趋向现实的感受效果。

1.2VR技术的特征分析

人类在进行感知时依靠的是视觉、触觉以及听觉各方面能力,通过VR技术手段构建的虚拟现实环境,其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能够满足人类的感知能力。当前的VR技术手段尚未达到比较完美的感知效果,但也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并且,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环境当中能够与虚拟的事物产生互动,尽管这种互动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触觉效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使人们视觉上感受到互动,也是VR技术的一种独有特征[1]。在虚拟的环境当中最主要的特征是其构想性,通过对虚拟环境的探索,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想象力中的场景需求,这是VR技术中最显著的特征。

2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VR技术的价值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宗旨是能够使用最低的成本设计出最大效益的设计方案。这就需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采取一切可行性的手段来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提升。那么将VR技术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也是适应了当前状况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的内容在展现的过程中会使人难以理解,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相应的支撑,并且使设计方案能够更直观的展现出来,这将会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和效果达到更高层次。

3VR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之中的研究

3.1将艺术设计的效果直观展现

环境艺术设计的展现从最早的手绘图纸到电脑的效果图制作再到建筑动画制作这一发展进程,已经经历了多次展现手段的变更。而虚拟现实技术在当今时代的广泛应用也为环境艺术提供了新的展现形式。与传统的展现形式相比,通过虚拟现实的场景来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加以展现,可以使客户在虚拟环境中通过触觉、视觉以及听觉全方位加强对感官的刺激,使环境艺术的效果展现的更加直观。

3.2改善环境艺术项目的经济效益

VR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英语与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在具体的应用操作中,最有优势的体现是该技术促进了环境艺术相关项目经济效益的提升。由于VR运用计算机软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构建出三维立体结构,代替了传统意义上实体的框架结构,在这一层面上就已经对成本达到了降低的效果。而在三维立体虚拟环境当中,对具体的物件进行构建也花费不了太多时间,同样只需要在软件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可,也避免了在实际当中花费的时间和成本,极大的提升了环境艺术项目的经济效益。

3.3有效避免环境艺术设计方案中的问题

在环境技术设计中,往往需要借助多种知识体系,将其融合才能对设计的内容达到完善效果,如果在其中运用的部分知识出现了错误性的理解,就会对整体的环境艺术设计产生影响,甚至要重新整体进行修改。而运用VR技术则可以使这种问题在操作中得到避免,虚拟现实系统当中由于对虚拟环境进行建模的技术,在构建开始以前需要通过表格图示等形式来对数据进行统计,并且对概念达到深层次的理解。VR技术在应用中还可以实现后台的处理效果,使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在运用VR技术的基础上,有序的进行运作,每一个环节的技术都能够在特殊情况进行单独处理,使环境艺术设计方案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就得以解决,大大提升了设计的效率。

4结语

在现代化科技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要将科技有效的应用到各领域当中,使科技技术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VR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的运用效果,可以发现该技术能够使环境艺术设计从传统形式上加以改进,并且也促进了其经济效益,所以VR技术能够在这些相关的项目当中实现技术的价值,在以后可以更广泛的对其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裴晓阳.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需求与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6):

VR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3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动画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不断取得了飞跃的进展,在这种背景之下虚拟现实技术也随着发展起来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并且这项技术能够发挥出其他技术取法取代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展开介绍,文章中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然后开始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其中主要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环境艺术进行直观的展现、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优势、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和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吻合等三个方面展开介绍;最后对本文做了总结。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虚拟现实技术最早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长达三十几年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相比之下,在思维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性,在设计表达方式上更具有综合性,进而有效缓解了二维尺规对形式方面所产生出来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十分明确的:未来会朝着高效的处理功能、高质量的图像技术方向发展,并且随着这些技术不断发展,其输入和输出设备也能不断得到提升,从而使得虚拟现实技术在处理能力方面变得更强,最终使得虚拟现实技术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环境艺术设计得到改善并且其潜能也不断发挥出来。但是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同样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在人际活动的需求方面进一步加强,设计虚拟现实技术时需要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渗透到其中,将人对于精神物质以及环境的需求放在设计的首位。由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因此设计人员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客户的感受。

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环境艺术进行直观地展现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公共环境空间规划成为当前热门话题。我们就以城市规划来举例说明,在对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艺术表现从最初的手绘图纸到电脑设计再一直到后来的建筑动画制作整个发展过程中,人类都在一直努力探索一种高品质的表现手段和技术用来提升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展示环境艺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客户可以调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各方面的感官来接收信息,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加真实的体验效果,同时还能使得客户在保持思维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对每一部分的展示内容都能够反复记忆,最后提高了客户对这些内容记忆的深刻性和持久性。

在利用虚拟技术对设计方案汇报时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采用这种技术和客户进行沟通能够达到传统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可以给客户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对整个设计环节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演示,进而清晰地反映出来每个元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方案展示能够让客户对设计方案有着更进一步的人数。同时,客户还可以与设计师直接沟通,探讨其中存在的不足。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艺术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除了对物质生活进行建设之外,还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环境艺术有利于增强城市的文化氛围。环境艺术主要是指通过界定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空间元素,在建筑内部环境设计过程中即是指将陈设、家具以及室内要素等进行充分结合,而建筑外部设计主要是指通过对景观小品、雕塑铺装、场地等各种空间元素结合起来。环境艺术设计中整个设计过程复杂度比较高,这种设计方法与普通的设计方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在对环境条件以及现实条件给予尊重的前提下,通过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改善,进而良好的满足于人们生活、工作以及休闲的需求。人们先通过感受然后慢慢开始认识,进而对各种客观的事物有着充分了解,使得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

四、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和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吻合一般情况下,虚拟现实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交互性、构想性、多感知性等。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才能够使得虚拟现实基础操作人员顺利进入了利用计算机系统形成的三维虚拟环境,同时还能够同这些虚拟的环境进行沟通,利用虚拟环境所具备的感知能力,可以启发操作人员的思维,从而为操作人员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感受的过程中对人机互动的趣味性有着更深的体验,充分发挥出虚拟技术的实质性作用。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虚拟技术的这些特征都要被充分利用到,这样一来操作人员便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达到自己的设计需求,设计人员也能够利用这项技术来模拟现实中的物体。比如,在方案开始实施之前,建设方人员可以与设计人员展开沟通,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向建设方反馈设计方案和模型,这样一来很容易找到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纠正建议,这种实施方案有着极为明显的操作简单性和直观性,每位客户都能对方案的特征有着切实的体会。同时,针对那些复杂度比较高的环境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其互动性,并且随着视频质量技术不断提升,其技术功能变得更加全面,这些软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向着横向方向进行发展,最终使得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普及。

五、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动画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不断取得了飞跃的进展,在这种背景之下虚拟现实技术也随着发展起来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并且这项技术能够发挥出其他技术取法取代的效果。因此,今后我们还需要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进一步探索,不断挖掘这种技术的潜能,使得这种技术在未来能够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措施在煤矿设计中的应用 第8篇

1 保护系统的应用和设计

连采机带有一定的生产工艺和较高的自动化控制标准, 主要是利用32位的中央处理器对其实施控制和保护, 进而不断地提高连采机的生产和作业效率, 有效地实现其网络化要求和智能化发展。

连采机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CPLD, 也就是复杂大规模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它采用了EDA中的功能和技术, 将CPLD与DSP结合起来, 使CPLD在控制系统中实现读写功能, 并强化其逻辑性。

保护系统中的硬件包括计算机的控制单元, 这是控制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它主要承担着数据采集和计算的工作, 同时, 还能实现对逻辑的判断和存储等。计算机控制单元主要有CPU, 即中央处理器、复位电路和存储器等。

保护系统中的穿行通信主要有2个口, 即SCI和SPI。它们可以用专业生产公司的MAX485收发器实现接口的通信功能, 使操作箱、网络通讯协议和其他的一些设备实现数据间的通信。

开关量输入和输出的主要连接设备是控制系统和其他的设备。这时, 外部的设备通过开关量的输入向外传递信号, 然后再用光电隔离, 使继电器与信号隔离, 实现电平的转换。在CAN总线系统中, 数字讯号处理器主要针对的是数字控制设计DSP内部集成增强型局控制器域网模块, 并且它还拓展、兼容CAN2.0的CAN模块。这样, 它就很方便地接入CAN总线中, 并与显示箱、电磁阀控制箱和遥控系统等共同组成CAN总线系统。

一般标准模拟信号为2~10 V, 有的模拟量信号为4~20 V, 主要是一些传感器通过电气控制箱后转换信号, 输进一些多路转换开关, 同时进行A/D转换。对于脉冲宽度信号输入智能弹性架构540, 有效地增大了脉冲宽度信号的驱动能力, 从而为连采机的液压系统内部提供充分的电流。对于周期性的交流电量, 一般采用离散采样的方法, 经过对A/D的转换后, 形成计算机中可处理的数据, 运用系统、快捷的算法计算功率的因数结果、电压和电流等。

2 应用分析

连采机自动控制和保护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周期性的交流电量和标准的直流模拟量信号转换A/D。一般情况下, 数字信号处理的控制能力很差, 但是, 在算法及其他的功能上就显示出了较强的能力。如果数字信号的处理沿用A/D转换, 在其过程中就会显示出编程的简便, 控制周期过长, 速度较慢。采用这种复杂可编程的逻辑器件, 运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系统, 有非常好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性, 并且数据的采样接口也会更加方便、灵活。对于数字信号处理, 就是将一些模拟信号映射在输入和输出设备中, 然后再访问。

对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主要是利用芯片实现系统中的一些逻辑功能, 使传统的标准逻辑器件被逐渐代替。这种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在保护系统中的应用, 大大增强了DSP的外设访问能力, 从整体上简化了硬件电路, 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数据采集速率, 使外围设备有了较大可扩展性。

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中, 由于CPLD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所以, 一般情况下, 用户可对其编程, 完成所需的功能。这样做, 可以使编程的逻辑器件得到长足的发展, 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不断增强其功能, 进而降低成本价, 同时, 也会使其配套设施的开发更加完善。由此可见,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具有编程方式简单、先进, 速度快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3 CPLD逻辑控制的具体分析及其程序设计

应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代替传统型的标准逻辑器件, 可以实现控制系统不同的逻辑功能。如果应用这种CPLD芯片, 那么, 这种芯片的内部就集成了许多基本逻辑门, 共有2 500个, 其中, 有84个引脚, 64个引脚是可编程的, 其他20个引脚可以是编程引脚也可以是电源。在增加新逻辑功能的情况下, 可以免去对硬件电路的改动, 即可实现CPLD内程序。

在设计该程序时, 主要是在编写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程序之前, 根据数字信号处理地址中的分配原则分配, 合理分配控制系统, 避免CPLD程序在编写的过程出现地址混乱和重叠的情况。在设计要求方面, 要确定其逻辑功能和A/D转换等工作, 科学设置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器件逻辑和引脚等功能, 利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来编译, 从而形成对应的目标文件, 最后再将其下载到芯片上, 设计出符合规定的采用控制和逻辑功能。

4 结束语

在煤矿连采机保护系统中, 运用CPLD能够代替一些标准的逻辑器件, 减少DSP的工作量, 简化PCB的布线。同时, 还能增强系统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利用率, 使其设计更加灵活, 进而有效地缩短开发周期, 使外围设备有更好的扩展性。采用CPLD, 能够有效地增强煤矿连采机保护系统的功能, 使连采机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 还能提高其实时性和可靠性。

摘要:主要分析了CPLD在煤矿连采机保护系统中的应用, 探究了CPLD实现模拟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完成复杂的逻辑关系的过程, 从而提高了连采机控制系统的处理速度、集成度和可靠性, 最终解决了数字处理信号控制器引发的程序不稳等问题。

关键词:煤矿采掘,CPLD,连采机保护系统,数字处理信号控制器

参考文献

[1]孙霞, 陆玉正.基于DSP和CPLD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J].煤矿安全, 2012, 43 (7) :89-91.

上一篇:梵高传(节选)-教学教案下一篇:五好关工委创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