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贸易现状

2024-07-29

中国出口贸易现状(精选8篇)

中国出口贸易现状 第1篇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32.26万吨,同比上升6.66%,金额9.65亿美元,同比上升23.08%,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双再创历史新高。

据茶商会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绿茶出口25.74万吨,出口金额7.06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9.93%和 24.62%。由于单价上升,金额增幅较大,其他茶类出口量同比持平或下降。其中红茶出口3.56万吨,同比下降2.76%,金额1.08亿美元,同比上升36.22%;乌龙茶出口1.79万吨,同比下降9.04%,金额7412万美元,同比上升3.81%;花茶出口7341吨,同比下降0.20%,金额4632万美元,同比上升16.07%;普洱茶出口4274吨,同比下降6.66%,金额2955万美元,同比上升12.70%。

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遍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市场分布较为集中,除我国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摩洛哥外,多出口在美国、乌兹别克斯坦、日本、俄罗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香港、伊朗和多哥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62.85%。

非洲是我茶叶出口传统市场,占出口50%。2011年,我对非洲茶叶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16.32万吨,金额4.74亿美元,同比大幅上升16.57%和27.64%。

摩洛哥市场是我国茶叶出口风向标,2011年出口6.36万吨,金额1.90亿美元,同比上升3.83%和20.97%,分别占我茶叶出口总量、总额19.71%、19.64%;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出口量超过万吨,喀麦隆、几内亚、尼日尔等国增幅超过50%。

总量特征: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稳定增长,在世界茶叶出口贸易中占据显著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增长迅速,2000 年茶叶出口数量22.8 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4%,茶叶出口金额3.5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9%,到2008 年,我国茶叶出口数量达到29.7 万吨,比1999 年增长48.5%,年均增长率为

4.5%,茶叶出口金额6.8 亿美元,比1999 年增长100%,年均增长率为8%。2008 年我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2298 美元/吨,比上一年增长了9.4%。历年来,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不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居世界前列,市场占有率较高,1999 年茶叶出口数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4.6%,茶叶出口金额占世界总量的12.2%,到2006 年茶叶出口数量28.7 万吨,占世界出口总量的比重增加到17.6%,茶叶出口金额5.5 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增加到14.7%。2000~2008 年,虽然我国茶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太一样,出口数量几乎是直线上升,而出口金额在2001 年和2002 年均为负增长,说明这段时间我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偏低。2002 年我国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现萎缩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但自2003 年开始,我国茶叶出口金额快速增加,说明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能够迅速调整和适应,着力于提高茶叶产品质量,改善贸易环境(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现状 第2篇

前言

我国作为茶叶发源地,具有千年茶叶出口历史,是世界上最大茶业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茶叶出口金额达到5亿美元。据业内专家估算,茶叶出口带动了1200万人就业,其中茶农约1120万。

茶叶出口主要包括绿茶、红茶、特种茶三大部分。其中绿茶出口规模居世界首位,出口达1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21.87万吨,金额3.9亿美元,约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83%。绿茶出口对北非、西非、独联体市场增势强劲;对美出口量大幅上升;对欧盟出口继续呈大幅上升趋势;亚、非地区的伊斯兰国家是我国绿茶传统主销市场,对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阿尔及利亚、美国和日本出口绿茶均在万吨以上。美国、俄罗斯是我国出口新兴市场,也是我国茶叶出口新的增长点,并表现出巨大潜力和购买力。另外我国出口红茶3.15万吨,金额4,245万美元,出口特种茶3.64万吨。

一、中国茶叶产业出口现状

(一)价增量减,喜少忧多

我茶叶出口未能再现去年量价齐增的格局,可谓亦喜亦忧,喜少忧多。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茶叶出口14.73万吨,同比下降3.97 %;金额约3.61亿美元,平均单价2447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4.67%和8.99%。喜的是,向美国、俄罗斯出口出现大幅增长,同比分别上升41.6%和22.05%,日本自2005年以来大幅下降的态势得到遏制,同比微增0.56%。忧的是,传统市场茶叶出口数量呈下降态势,特别是我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摩洛哥同比下降

9.46%,第二大市场乌兹别克斯坦同比下降53.24%,从2009年的第2位降至第5位。

(二)茶叶出口经营权放开

随着茶叶出口经营权和出口配额的逐步放开,茶叶出口企业逐步增多且优劣混杂,少数企业为追逐眼前利益在出口中低价竞销、以次充好,不但严重扰乱了国内经营秩序,使得茶叶出口价格整体下滑,茶叶出口全行业利润水平难以保证,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我国茶叶在海外市场的口碑。

(三)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

我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茶叶出口贸易中品种主要是绿茶。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中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障碍是农药残留问题。世界茶叶进口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自身的因素不生产茶叶,对进口茶叶制定非常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MRLs)。如欧盟20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茶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受检农药品种从6种增加到108种,限制使用的农药从原来的29种增至62种,将大部分农药残留标准降至原来标准值的1/100~1/10。在2000年底欧盟又加高贸易壁垒,对茶叶检测执行更为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而且受检的农药品种增至134种。2002年欧洲茶叶委员会对进入欧盟地区的茶叶实施更加严格的农药残留最高限量(MRLs),如氰戊菊酯最高残留限量(MRL)值由10mg/kg降至0.05mg/kg。喹硫磷(MRL)由2mg/kg降至0.1mg/kg(仪器检测最低线)。在2003年3月14日发布的2003/0052(COD)法规中规定,将从2005年起对未在欧洲或没有充分依据说明其残留对销费者不构成危害的农药在食品中残留量均不得超过最小违约标准0.01mg/kg。德国的技术标准中,绝大部分农药也从LOD作为MRLs;相应法规还规定,今后的新农药除了某国一方提供田间实验资料并经过欧盟和德国一方允许以外,其余均以LOD作为MRLs。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复杂多变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又一绿色技术壁垒。自1993年以来,欧盟先后颁布了至少15个涉及茶叶种农药残留限量的法规。目前还在对约600种农药进行重新的评估和审定;最近又出台了若干关于修订标准的法规和指令,以后将有一系列标准被修订。日本大藏省于2002年修订了《食品卫生法》,增加了对进口产品的检验环节和检验的批次,提高了产品标准,加大了对不合格的认定范围和惩罚力度。德国等国家也不时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变更技术要求。另外,各国的产品认证体系种类繁多,认证程序也被经常修订和补充,进口商只有得到确切的认证后产品才允许进口。对于如此的绿色技术壁垒,我国出口商一般难以适应,从而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增长。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产品贸易的影响

(一)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量和出口创汇

随着发达国家绿色技术壁垒的技术标准越来越高,我国的茶叶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其表现在我国茶叶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占世界茶叶出口的数量和金额的百分比均有一定的下降。1992~2002年我国茶叶出口占世界茶叶出口贸易量的百分比由16.73%下降到13.77%的总趋势。同时我国对发达国家的茶叶出口的国别贸易亦有下降的趋势。以欧盟为例来说明绿色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1993年至1999年间欧盟曾是我国红茶出口第二大市场,但从此以后迅速减少了从我国进口茶叶,到2002年其进口茶叶占我国红茶出口的份额跌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只有10.37%。我国对欧洲的绿茶出口也同时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从2000年我国对英国的绿茶出口额从154.01万美元降至2002年的94.53美元,年均下降21.7%。另一出口额下降明显市场是法国,其占我国绿茶出口比例从2000年的6.97%降至2002年的1.41%,年均下降56.8%。

(二)绿色壁垒影响我国出口茶叶的竞争力

我国茶叶出口时必须满足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法规等,为达到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法规,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必须进行较大的设备、人力的投入以及支付昂贵的认证、注册、评审等费用,这在客观上增加茶叶出口的成本,这种成本主要是指一次性的初始成本和持续成本。前者是指达到技术法规与标准的要求而在生产、检疫等环节进行技术改造与生产或努力所导致的成本增加,包括一次性的技术设计更新与生产工艺改进、投资于新设备的资本投入,以及改进企业内部测试与检验程序并建立新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成本。后者则包括产品进入市场后不断发生的长期质量控制成本,持续成本则意味着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使产品的比较优势减弱,有时甚至没有比较优势。这种状况最终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

(三)增加茶叶生产成本

为达到欧盟等茶叶进口国的农残及安全、卫生标准,我国茶叶生产主体和出口企业不得不改进有关茶叶生产、加工环境,增加卫生质量的检测、认证和签证等费用,使得出口茶日益上涨的销售成本进一步提高;据统计,要达到欧美准入标准,茶叶从采摘、拼配、加工、包装到储运每批次需要检测农残指标数至少在43个以上,微生物和有害金属检测指标在13个以上,整个过程每个批次茶叶的检测费用高达33600元。企业为方便检测和自查,一般需引进德国检测设备,每台70万元人民币,同时还要负担各种各样的大量消耗的检测制剂的费用。除了

检测成本外,在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增加。再加上我国目前针对从事绿色出口的茶农和茶叶加工企业的鼓励措施却还是空白。

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一)实施无公害茶工程,有效控制农残问题

应研究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修订和制订一套与之相接轨的卫生标准,使国内的茶叶生产有据可依,出口企业能有章可循。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措施有:首先,对茶园的病虫害要走综合防治之路,严禁一切高残留农药在茶树上使用;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农药使用量;加强现有茶园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加强茶农素质教育,提高茶农合理使用农药、科学使用农药、适时施药、抑控弄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严禁安全间隔期,改进施药方法和施药机具,提倡以容量喷药代替高容量喷药,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益和防治效果,又降低成本和农药的危害。最后,加强农药品种的开发、引进和实验推广,特别是生物农药、环境较好的农药研究和开发;要提出不同病虫害防治对象,不同常规农药品种的替代品种。

(二)从源头抓好质量和安全卫生

目前,阻碍我国茶叶出口的表面上是“绿色壁垒”,究其根源却是茶叶中的农药等有害成分残留问题。不能排除某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限制我国茶叶出口而设的壁垒,但毫无疑问的是,对照国际检测标准,目前我国不少茶叶的确存在着农残和卫生质量不合标准的问题。应该在企业统一组织指导下,成立茶叶工、贸一体化组织,参与发展我国茶叶出口基地建设,加大茶叶科技投入,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推广实施有机肥代替无机肥,以生物防治为主代替化学防治为主的生产过程。

(三)建立茶叶绿色出口补偿机制

借鉴欧盟对农业的补贴方式,我们应间接补贴和直接补贴并用。凡用于公共设施、公共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用间接补贴手段予以扶持,对涉及到具体茶农和出口企业的亏损则采用同生产和出口挂钩的直接补贴方式,把补贴经费直接发到农民或企业手中。从长远看间接补贴为主要补贴形式,但近期内应加大直接补贴的力度,帮助茶农和企业弥补因绿色生产遭遇的损失,树立他们突破绿色壁垒的信

心。

(四)依靠比较优势原则,调整茶叶种植结构。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禀赋在不同地方有很大的差异,茶叶生产比较优势存在地域上的差异。因此我国茶叶生产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合理地安排生产布局,提高我国农业资源的效率。

(五)加强技术标准、质量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

相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程序,我国茶叶标准制定工作是滞后的。如欧盟对进口茶叶农药残留限量达56项、英国13项、日本64项,而我国迄今只有两项农药残留指标:六六六和滴滴涕。无标可循、有标不采在我国农产品领域表现很突出。在认证体系建设方面,我国目前采用食品质量安全认证重要是质量体系认证,即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产品质量证认主要有三种:(1)各省市自行开展的无公害产品认证。(2)由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实施的绿色食品认证。(3)有机食品认证。目前有机食品认证主要以国外机构为主,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农产品认证体系。另外我国认证机构数量繁多,各认证机构所规定不同的认证标准造成通过认证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使消费者难以把握质量标准。因此,我国在今后应该狠抓质量标准的控制制定和实施,提高茶叶采标水平,完善我国认证体系建设,加快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品认证互相交流,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统一的农产品认证标准、程序、标志推动我国农产品包括茶叶在内的质量安全认证工作。

(六)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大力加强信息收集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在国外技术壁垒预警机制,加强对国际环保认证标准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收集国外涉及茶叶的技术规范、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的数据库,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茶叶出口企业及有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使企业及时做好防范措施,突破国外的绿色技术壁垒。

参考文献:

[1]贺旭辉,闫逢柱.如何提高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基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和肯尼亚的比较分析[J].经济透视,2006,(2).[2]许咏梅,高启杰.技术壁垒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5).[3]顾国达,等.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日茶叶贸易为例

浅谈中国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建议 第3篇

一、中国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 我国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变化

1、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化

从改革开放之前到1980年, 我国工业制成品所占的份额较小但保持缓慢上升, 然而初级产品所占的出口份额较大但是缓慢下降。1970年, 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3.5%, 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46.5%的份额;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 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依旧保持在1970年的水平;甚至到1980年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仍保持在50%以下。总体上初级产品所占的出口份额高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份额。

1981年至1985年期间, 尽管多数年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份额超过了初级产品的出口份额, 但是其变化的幅度并不大, 并且有反弹的趋势。1986年至今, 进入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稳步上升的阶段。1 9 9 0年, 初级产品的出口份额降至25.6%, 并且在2001年进一步降到了9.9%, 甚至在2006年降至5.0 5%;与此同时, 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持续上升。2007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已经达到9 4.9 5%。由此可见, 工业制成品已经占据我国出口产品的绝对主导地位。

2、工业制成品内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变化

1 9 9 2年至2 0 0 7年期间, 劳动及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份额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从1992年的74.14%下降至2007年的44.69%。与此同时, 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则持续上升的态势, 并且在2003年超过劳动及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

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中, 化学成品及其有关产品 (SITC5) 的比例有所下降, 1992年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例为6.4%, 2 0 0 7年这一比例降至5.2 2%;同时, 原料类制品及杂项制品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然而机械及运输设备 (SITC7) 比例却呈现大幅提升的趋势, 从1992年的19.46%提升至2007年的49.91%。

(二) 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变化

从世界的出口市场来看, 我国出口贸易额呈现大幅增加的态势, 2 0 0 7年的出口额达到了1 9 9 2年的1 4.3倍, 占世界出口市场的份额由1992年的2.3%增长至2 0 0 7年的8.8%。

从出口的洲别看, 1992年我国出口亚洲市场的比重为7 1.9 7%, 到2 0 0 7年这一比重已经下降到5 0%以下。同时, 我国出口欧洲和北美洲市场的比重分别上升了大约1 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我国出口贸易过分依赖于亚洲市场的局面得到一定改观, 出口贸易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

从十大主要的出口市场来看, 从90年代末开始, 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开始发生变化。1999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首次以4 1 9亿美元超越了中国对香港出口额, 从此美国位居我国出口市场的第l位, 而香港和日本分别由原来的第1、第2位退居至第2、第3位。同时, 韩国排在了第4位, 德国排在第5位。荷兰、英国则分别由1992年的第8、第9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6、第7位。新加坡则由原来的第7下降至2007年的第8位。俄罗斯联邦排名则由1992年的第6位下降至2007年第9位。根据数据显示, 1992年中国在台湾市场上的出口额仅仅是6.9 8亿美元, 占中国出口总额的0.82%, 排在出口市场的第13位;2006年排名升至第9位。这说明中国台湾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大陆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市场之一。我国出口贸易主要的市场整体发展比较平稳, 同时在调整中趋于优化, 市场仍然很集中, 但是我国出口市场依旧过度依赖香港市场及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市场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善。

二、针对出口贸易现状的政策建议

1、树立“竞争优势”的观念。根据前面的分析, 我国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弱并且附加值低, 从而陷入了“贫困化”陷阱;此外我国的纺织产品技术含量低、弹性小、易替代、不断遭到反倾销的困扰, 所有的这些方面都反映出我国企业竞争力弱、独创性不强的特征。企业竞争力决定了国家主导产业的竞争力, 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决定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进而决定国家出口贸易的兴旺发达。因此出口战略必须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向竞争优势战略。

2、改善国内的产业结构。一方面, 可以通过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这一点已被很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历证实。另一方面, 出口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力有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主要应该在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上, 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以及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引导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结构是由该国产业结构决定的。所以, 产业结构优化仅仅靠市场规律是不够的, 而且需要政府产业政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链形成环境的配合。

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达国家出口的商品技术含量高, 机电产品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 因此不容易受同类商品的恶性竞争。相比之下, 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是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 主要技术都在国外, 然而我国只分得一道工序, 附加值的高低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发展科技是迫在眉睫了。“九五”计划以来, 我国非常重视高技术产业, 而且发展迅速, 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太少, 并且大多是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引进技术以及加工原料, , 加工后再出口到国际市场。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对国家以及企业都是有利的, 但是长此以往, 就会受人牵制。因此, 我国应该加入产业R&D经费投入, 提高产业R&D强度, 重视知识产权的获得以及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国应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和技术创新的速度, 大力发展真正的高技术产业。同时, 对高技术产业加以适当保护, 使之尽快成长起来而具备国际竞争能力。

4、深化传统行业技术改造。在加快发展新兴出口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同时, 还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出口产业在我国存在的必然性、长期性。我国的传统产业主要是劳动及资源密集型产业, 生产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在传统产业产品尤其是有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过去只注重传统产业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 忽视了产业技术改造, 从而造成企业设备陈旧、老化, 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低、能耗物耗高, 劳动效率低以及经济效益差等严重落后的局面。因此, 中国应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加快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 并且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改造传统的设备, 提高技术的水平, 改造传统的工艺, 加快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改造传统的产品, 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以及附加值, 改善管理手段, 促进管理科学化、信息化。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并最终实现传统产业技术的高级化, 即实现其产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过渡和升级, 不断的增强传统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宪, 张鸿.国际贸易.理论、政策、案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50-154

[2]窦洁超.中国出口贸易增长及贸易转型对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费明胜.跨国经营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J].江苏商论.2004.9:87-88

[4]国务院发展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马亚明, 张岩贵.策略竞争与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米尔顿.科特勒.我国企业走出去的24个战略[J].决策与信息.2004, (3) :41-42

[7]孙艳林.中国企业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第4篇

关键词:汽车;出口现状;对策

一、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

2009年是中国国内汽车产业发生了重大转折。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初次胜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无疑,中国是汽车大国。但是,中国汽车出口的地位与中国汽车产销大国的地位相较而言却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中国想要成为全球汽车强国的愿望还需要漫长而艰辛的努力。

近几年,在国际环境等一些因素的负面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较缓且竞争日趋激烈。由于2009年金融危机过后海外对中国汽车出口的限制减少了,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则选择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的投入。因此,中国汽车的出口贸易,主要还是来源于中国的主品牌汽车的出口贸易。

二、中国汽车出口贸易存在问题

(一)国际市场萎缩。海外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依靠贷款来消费的。2009年金融危机过后,为防止其再次发生,银行提高了贷款的资格,消费者贷不到款,以至于购买力下降,尤其是汽车这类需要相当资金的产品,只有少数购买者才会选择一次性付清车款。

(二)出口商库存积压。信贷危机致使许多国外进口商由于资金短缺而违约、撤单,汽车生产商生产的产品积压,而出口产品和国内产品在技术和一些法规条款上又不一样,导致库存的大部分產品无法在国内销售,企业只能自行处理,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和经营的风险。

(三)汇率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在人民币的增值的情况下,出口的成本大大提高,从而出口盈利减少,对中国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产生重大影响[16]。

主要出口国货币贬值。主要出口国家的货币贬值使得他们的经销商进口的难度加大,且进口的产品在其国家的价格优势丧失。

(四)贸易壁垒。中国出口产品历来是以低廉的劳动力在海外市场中稳占价格优势。欧美各国为了庇护本国的汽车在市场中的份额不被外来汽车侵占,更是为了避免中国成为汽车强国而威胁到当今汽车强国的地位,在WTO规则中,自由化原则致使欧美各国无法利用关税壁垒来阻碍中国汽车进驻欧美市场,欧美各国只能牢牢揪住中国出口汽车的技术水平低这个致命弱点,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来达到他们遏制我国汽车出口的目的。我国汽车的生产技术尤其是绿色环保方面、安全性能方面与国际市场上由汽车强国的生产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也很难符合欧美各国制定的严苛的生产技术标准。作为中国汽车的主要出口地区的中东和南美国家大多数采用的是欧美各国所订制的技术准则,同时我国汽车的一些主要出口国(如俄罗斯等),更是接二连三的出台维护本国汽车市场的进口限制政策,这些都是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对我企业出口造成极大压力。

(五)内部原因。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与汽车强国的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的产品在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上相交甚远。中国汽车制造企业长期用国内市场与国外的汽车制造企业换取技术,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的病根。同时我国汽车产品品牌单一且产品结构不合理,这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出口的产品若是不能拥有自主的品牌,就难以长久的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三、中国汽车出口贸易发展对策

(一)加大对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政策扶持。事实证明,不管在经济水平高还是低的国家,政府当局针对本国经济命脉以及优势产业的出台的政策都主导着该行业的发展。面对逐渐萎缩的国际市场和不断变化的本国及相关各国的汇率,尤其是进口国的进口限制政策,国家应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仅给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企业一些政策的扶持,同时在加强市场规范、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方面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

(二)加强品牌管理。我国汽车品牌的缺失唯有通过不断加强自主品牌的管理来弥补,才能保证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无坚不摧的地位,并提高品牌的国际竞争优势,保证我国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合理、持续发展。

首先,要加强我国自主品牌的管理就要建立强有力的品牌管理团队。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管理模式要与国际规则相符。其次,要加强我国自主品牌的管理就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品牌管理制度。企业品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产品的质量如何。要加强汽车品牌的管理就必须紧抓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且在汽车车型、色彩等外观设计上不断创新,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自主品牌正确有效地加强品牌管理。

(三)加大人才和技术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正所谓科技兴国,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汽车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增强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我们不仅要学习世界上领先的科技成就,相关部门和企业还必须加大人才和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唯有在汽车制造的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稳占一席之地。

为了能有更多适应于国内外市场的开展公关、认证、销售、服务乃至生产、开发的各类人才,国家和相关企业应加大对这类人才培养和引进,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四)加强售后服务管理。汽车出口是一项极具技术性、流动性、广泛性、展示性的贸易,针对这些特性,汽车出口企业在产品销售的前期、中期、后期服务尤为重要,而这些服务都离不开稳定的汽车零配件供应。我国汽车企业应该积极在海外投资建厂并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以备在日后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时,能保证汽车零配件供应充足,便于当地汽车的维修保养。另外,做好售后跟踪服务、相关汽车文化知识的培训以及其他配套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解决了顾客的后顾之忧,方能得到顾客的信赖,从而提高企业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胡珊,郭秀君.我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14.

[2]李永钧.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现状及对策[J].上海汽车,2008(01).

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第5篇

一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概述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主要方式包括:1对等贸易;2展卖;3加工贸易;4补偿贸易;5技术贸易。二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现状

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1615.7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16709亿美元,增长7.8%;进口14906.7亿美元,增长4.6%;贸易顺差1802亿美元,扩大45.6%。与美国、东盟等重要贸易伙伴贸易增长平稳,与欧盟、日本贸易同比下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中国对外贸易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1进出口呈高开低走态势,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

2轻纺产品出口强于机电产品,出口价格增长拉动效应增强。

3民营企业表现抢眼,一般贸易比重上升。

4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进,新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5中西部外贸发展动力增强,增速明显加快。

6进口支持力度加大,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我国的出口满足其他经济体投资和消费的需要;作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我国的进口满足其他经济体扩大出口振兴经济的需要。追求进出口基本平衡的外贸战略,以及国内旺盛的需求,必将促进我国进口强劲增长,从“世界工厂”转化为“世界市场”,为世界创造外需,有力支撑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均衡增长。

三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2013年,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制约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2013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增大。从目前情况看,2013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只要不出现大的外部冲击,再度出现危机或“二次衰退”属小概率事件。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0%。2013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

1是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

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

2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有所恢复,但总体呈现政策支撑效应减弱、传统增长动力仍较疲弱、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的格局。

3是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相继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价格“高烧不退”,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整体走高。

4是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

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等问题和两极分化加剧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比2012年可能有所回落。在国内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扩大进口政策支持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口增长有望继续快于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注重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不移地扩大进口,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继续为全球贸易平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对策分析

1.完善中央、省、市-分级化管理的纵向体系

其实中央、省、市-分级化管理体系是业已存在的事实,完善这一体系将对完成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性调整起到关键性作用,完善体系一个重要内容是明确确定对这一体系各级管理的控制目标或任务。中央一级外贸部门的任务应包含以下几项:(1)参与WTO规则及双边协议的制定及修改。(2)分析全国性商品进出口结构,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商务部可以通过对进出口结构的分析,找出竞争优势、劣势产业,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产业,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抑制过剩,发展不足。(3)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政策帮助。中国的贸易伙伴相对集中,不利于抗击风险,海外市场的开拓虽然靠的是企业或行业,但政策性的帮助也很重要,这些政策只能由商务部提供,这样才能使国内企业大胆进军新的国际市场。(4)对外贸进出口许可证发放的控制。商务部门可以根据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外贸企业实行末位淘汰,每年取消一部分企业的外贸经营权,保证外贸企业处于良性经营。这样可减少一些无序竞争。(5)为企业提供完备的信息服务。省、市两级外贸部门的任务相对类似,主要有:一是分析本地区进出口产品结构,确定本地 区的优势产业;二是为本地区的进出口产品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2.建立以专业外贸公司为纽带的行业内部的横向战略联盟

中央、省、市-的纵向管理体系虽然可以解决宏观层面的一些问题、但外贸企业遇到的微观难题则应依赖于同行业间的横向联盟的建立,这种战略性的联盟是以专业的外贸公司为纽带的。(1)人才自由流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在这种联盟体系下,不需要每个外贸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外贸专业人才。(2)应对冲击,特别是关于倾销的控诉。(3)建立行业信息平台,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

五对外贸易摩擦方面?

1政府方面。(1)我国政府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外国的交涉。政府应充分援引WTO反倾销协议中的条款,对其他国家对我国提出的反倾销措施和调查程序进行严格的调查,并提出异议,通过双边、多边谈判,记载反倾销应诉中所作的实践,进一步澄清相关问题,据理力争,督促相关国家修订对华市场经济体制的认定标准,最终取消岐视性的对华反倾销政策措施(2)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完善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网络。(3)加强对出口竞争秩序的规范,设置合理,有效的出口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并执行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出口制度,是减少对华反倾销诉销的有效措施。?

2企业方面。(1)企业应调整战略,实行国际化经营。(2)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产量,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和以价取胜的战略转变。(3)企业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应当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使自己由被动化为主动。?

参考文献: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百度文库》

中国出口贸易现状 第6篇

(一)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出口产业结构调整。过去中国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来进行出口贸易与其他国家产品进行竞争,但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逐渐失去了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偏向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类制造业逐步成为夕阳产业,向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此类属于劳动力导向型。根据小岛模式,中国发展自身比较优势产业,对外投资夕阳产业,有利于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带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的周边产业出口。

(二)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从而稳定汇率,避免因汇率波动影响出口竞争力,扩大我国的对外出口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四)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企业绕过贸易壁垒。进行跨国并购或者直接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有利于我国企业拓宽国际市场,解除由于贸易壁垒而使得出口贸易受到限制,增加产业内贸易,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带动相关联的产品出口贸易。

(五)对外直接投资使我国企业获得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中国企业通过向发达国家进行绿地投资,建立研发分支机构,可以接近东道国的R&D资源,进入所在产业高端技术聚集地,进行模仿学习,获取先进知识与技术。增加自身的所有权优势,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从而扩大出口贸易。我国的大连机床就是通过并购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和兹莫曼公司从而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跻身世界十大机床。

(六)寻求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企业增加资源类产品国际定价权。2011年采矿业的对外直接投资144.5亿美元,占19.4%。对于稀缺资源的对外直接投资,弥补中国企业国内的要素禀赋不足,进行此类的投资,有利于扩大企业在国际定价上的话语权,增加产业的出口贸易优势。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问题

我国从2002年来对外直接投资飞速增长1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44.6%。促进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的增长和结构调整,在国际收支平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1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1、政府缺乏统一的管理。很多企业对国外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对外直接投资并购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对其的支持力度也不够大。

2、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结构不合理。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主要分布在租凭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和制造业。占据了总投资额的76.9%。而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科学研究等的高新科技产业比重很小,只有2.1%1。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层次偏低,缺乏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

3、专业型人才相对匮乏。中国很多跨国企业缺乏跨国性经营人才,对外直接投资中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海外经营能力欠佳,陷入亏损。2011年,中国有22.4%的境外企业亏损。

(二)应对措施

1、中国企业加大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中国过去得到的都是发达国家的淘汰机器或者技术,得不到有效地高速发展,总是利用自身地劳动力优势,在出口贸易方面与他国竞争,而现在劳动力优势渐失。所以需要加大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实现逆向技术溢出,获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并且加大对高新科技产业的投入,可以使自身在国际贸易上占据有利地位,从而能扩大此类产业的对外出口贸易。

2、政府应该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机构。在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应当有效实行自身的职能,对企业实行政策上的正确引导,进行融资、税收、信息及咨询等服务。同时,政府需要完善海外投资保障体系,避免企业对外投资受到政治风险影响自身信心和积极性。

3、中国的跨国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吸引金融、财务、管理、外语、贸易、法律、政策等发面的专业人才,降低对外直接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率,形成企业内部优势,增加产业内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R].2012.1 根据《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得出

[2]鞠秋芳.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J].经济天地.2012年第12期.[3]刘韵妍,刘渝琳.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及经济增长间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7期.[4]徐莉,班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国际比较:一个文献综述[J].东岳论丛.2012年10月.[5]李书彦.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趋势.中国国情国力[J].2012年第6期.[6]舒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国际贸易[J].2012年6月下.[7]毕海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特征分析及对策.经济与管理[J].2012年7月中.[8]罗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及原因分析[J].国际贸易.2012年10月下.[9]谢静怡.中国海外投资能否一帆风顺[J].中国外资.2012年7月下.[10]赵文.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风险分析[J].经济观察.2012

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与发展分析 第7篇

[论文关键词]中欧经贸合作;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欧盟自2004年起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欧盟还是中国吸收外资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和技术引进第一大来源地,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与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

1.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稳定发展

在中欧合作的诸多领域中,经贸关系是最具活力、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进入2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欧双边贸易在原先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又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如今,“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上已随处可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年均进出口额增长率在27%以上,欧盟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到35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方出口2451.9亿美元,增长29.2%;进口1109.6亿美元,增长22.4%,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上升至16.4%,占到中国总出口额的近1/5。2008年中欧双方的贸易额更是一举达到了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

中欧直接投资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作为中国第4大投资伙伴,欧盟对华投资的项目数自1986年以来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截至2008年4月底,欧盟累计在华投资项目27139个,实际投资额585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大,技术含量较高,且多投资于生产领域。改革开放30年来,欧盟一大批优秀企业尤其是大的跨国公司已大举进入中国,空中客车飞机、大众汽车、壳牌石油、联合利华日用品、西门子电器、诺基亚通信等等众多欧盟跨国企业巨头已在中国的相关领域中占据了显着地位,并先后成为了在华投资成功的典范。

在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方面,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以华为、中兴、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优秀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到欧盟国家投资创业。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在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十分有限,远远低于欧盟国家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对欧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累计投资存量为14亿美元。双方合作尚存在巨大潜力和空间。

二、中欧经贸关系的突出特点

1.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在技术的转让上比较开放,又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与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差

异较大的产业结构以及稳定与高回报的投资场所,都是欧盟国家所缺少和追求的区位优势,是处于“去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良好去处。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欧盟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按实际投入计算,欧盟是对华第二大投资者,另外,还是中国最大的技术供应者0。

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从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率考察,近10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率都高于中国对世界的同一指标。与此相反的是,同期中国从欧盟的进口增长率普遍低于中国与世界的这一指标;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欧盟出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这表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性;从中欧双方在彼此市场所占份额看,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额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约占欧盟出口总额的7%左右,这同样说明了欧盟市场对中国的重要程度高于中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程度;从中欧经贸关系的地理分布考察,尽管作为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国际组织,欧盟成员国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开放性方面比较一致,但是中欧贸易的地理分布至今仍主要集中在欧盟的少数成员国身上,特别是主要集中于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意大利等5个国家。与这5国的贸易额在中欧双边贸易总额中已超过了70%。其中,德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30%左右,大大高于其他国家所占份额。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

三、当前中欧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不容忽视

在中欧贸易关系几十年的历史上,据中方统计,直到1996年欧盟还保持着对中国的顺差(0.42亿美元)。自1997年起才由先前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转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从2002年起,中方对欧盟的逆差规模开始呈加速上升的态势。据中国海关统计,到2005年中方对欧盟贸易顺差为701亿美元,占双边贸易总额的32,26%,顺差同比增长89%。2006—2007年,中欧贸易顺差更是急剧上升,分别约为805亿美元和1014亿美元。对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中国轻纺等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欧盟因对华军售禁令限制对华两用产品与技术出口等。

欧盟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增强

欧盟是最早发起对中国反倾销的地区,就当前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而言,自1979年开始对华反倾销调查以来,到2007年4月,欧盟共对华发起139个贸易救济案件调查,其立案频率和涉案金额均大大超过往年水平。在对中国产品调查的案件中,欧盟官员的核查比以往更为严厉,在关键的给予中国企业个案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欧盟方面更是大幅度倒退,拒绝承认的理由几近蛮横无理。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依据该组织相关法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积极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不公平贸易做法同样以反倾销的方式予以积极的反击。

有关“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分歧仍然存在欧盟拒绝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深层原因无外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就经济利益而言,欧盟方面始终坚持认为,中欧之间巨额的贸易失衡主要是由于中国政府奉行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所致。中国未能完全信守“人世”承诺,尤其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不力、对某些国内产业提供保护和扶持、市场开放程度严重不足等方面。特别是随着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不断扩大,欧盟此举意在以此作为与中国贸易谈判时的一个要价手段,以便获得中国方面更多的让步。因此,可以说,欧盟采取拖延战术、不让中国顺利的通过市场经济国家的门槛本质是由其内在经济利益所决定。当然,经济利益并非唯一的因素,政治、意识形态、文

化等非经济要素同样严重影响着欧盟的态度。这些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层面。由此可以认为,中国与欧盟关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之争的本质不过是欧盟想借助于打中国“非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牌局,达到确保其内部经济与政治利益最大化之目的罢了。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欧盟的许多说法是不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中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对欧盟没有任何歧视性的政策和做法,而欧盟“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做法使中国企业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中国与欧盟从2003年开始就明确提出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个真正的、对等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可能建立在不平等和歧视的基础上。

四、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与欧盟,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双边经贸往来在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将如何发展,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影响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双方经济力量的发展和相互需求的增长,二是中欧双方的政治与政策支撑。而中欧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恰恰得到了这两个因素的强大支持,因此可以预见,双方未来的发展前景总体上是乐观的。

首先,经济利益和相互需求的增长是今后中欧关系保持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双方关系的中心支柱。从根本上讲,国与国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任何双边关系没有明确、实在的共同利益作为支撑都是不牢靠和难以维持长久的。中欧关系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中欧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也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极强的产品互补性是促进双边经贸往来的基础。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向欧盟出口主要有服装、纺织品、鞋、箱包、玩具、照明装置、五金工具、家具等等。欧盟输往中国主要有机电产品、汽车、飞机及零配件、光学照相器材、船舶等,互补性极强。中国与欧盟前5位贸易伙伴国间的贸易量占中欧贸易的70%,贸易互补性使双方内部市场形成巨大吸引力。另一方面,欧盟在华投资带来了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了研发项目,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在双边技术合作中,欧盟赢得了中国市场份额和高额的技术转让费,中国则获得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引导下,中国企业加大了对欧盟投资力度,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欧盟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目的地。

由此可见,中欧双方的经贸合作带来的利益是相互的、长期的、共赢的。

其次,政治与政策支撑是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中欧双边高层领导人会晤近年来十分频繁。中欧新的双边政治对话机制建立于1994年,1997年恢复了1996年中断的****x~-i~。从1998年至今,中欧会晤已经举行了10次。2008年末,由于法国总统萨科奇执意会见了****喇嘛,遭到中方的强烈反对,致使中欧峰会被取消,中国一度与法国乃至欧洲的关系降至冰点。在这个关键时期,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于2009年1月30日访问了欧盟总部,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中欧关系出现波折的背景下,中国官方称此访为“信心之旅”。中欧领导人在会谈中均表示从全球和战略高度重视中欧关系,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加强中欧合作,求同存异,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期间,中国与欧盟还发表了《中欧联合声明》。声明中称,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双方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尤为必要,也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另一方面,中欧密切的经贸合作具有完善的制度支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大幅调整政策,中欧政治关系迅速发展,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在制度方面,1995年7月,欧洲出台《中欧关系长期政策》,确定了同中国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和贸易关系的长远战略,明确表示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实现双方共同目标;1998年3月,欧盟公布《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对华政策文件,把欧中经贸关系置于同欧美、欧日同等重要的水平上;2003年10月欧盟发表了《中欧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阐述了对

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近期发展框架,并建议将欧中领导人会晤机制提高到最高级别;2006年10月欧盟提出《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指出进一步挖掘与中国伙伴关系的潜力,提出未来发展对华关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此相对应,中国也在为发展良好的中欧经贸关系作出自己的政策努力。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制订做欧盟政策文件。文件明确表示,加强与不断发展中欧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致力于构筑中欧长期稳定的全面伙伴关系。由此可见,中欧双方在政治和政策上的积极成果给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威胁。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个别欧洲领导人缺乏对中国的全面了解,致使中欧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和分歧是正常的。只要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不会成为中欧发展互信互利关系的障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不可避免地给中欧双边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欧盟的需求将急剧减少,出口市场萎缩,将严重影响双方的进出口贸易。欧盟委员会预计,2009年全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速将骤降至0.2%和0.1%,经济几乎陷于停滞。欧盟和欧元区的失业率继2008年初降至7%左右的历史低位后,2009年将升至7.8%和8.4%,2010年还会进一步走高,失业率上扬将不可避免地抑制消费。目前,受欧洲经济形势恶化引起的外需大幅减弱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已经呈现放缓迹象,2008年前11个月对欧盟出口额为270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8%,但比2007年同期29.8%的增速大幅回落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将悄然抬头,中欧双边贸易摩擦将加剧。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当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欧洲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加上中欧关系出现波折,欧盟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躁动,针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入新一轮高发期。

五、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中欧经贸合作的几点建议

首先,进一步扩大中国对欧盟的影响力。应增加对欧盟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深受金融危机煎熬的欧盟对我国倚重加深的情况下,我国应适当作出回应,使欧盟成为我国积极争取的对象,积极与其“打交道”,同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中提高我国的知情权、发言权和规则制订权,借此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正确处理中欧之间出现的波折与摩擦。双方应抓住2009年1月******总理欧洲“信心之旅”使中欧关系重新走上正轨的这一有利时机,全方位深化双边经贸合作;我们应以战略伙伴精神理性处理贸易与投资摩擦和分歧,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情绪化,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看待和处理双边经贸关系。我们也期待着欧盟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大局出发,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为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中国也应积极优化中欧贸易结构,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扩大自欧盟的进口,缓解贸易不平衡状况。

最后,为双方企业创造长期、稳定、可预见的环境。双方应加快完善1985年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伙伴合作协定》谈判进程,使之成为加快中欧经贸互利共赢合作强有力的法律基础。目前,中欧贸易、投资、技术合作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前景仍然广阔。为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应努力创建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建议双方应尽快共同研究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向投资、技术与货币、金融合作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之所以对中欧关系的前景深具信心,就是因为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中,中欧的共同利益在扩大,在全球事务中的共同责任在增加,双方合作基础在巩固,合作交流在加强,这正是中欧关系阔步走向美好明天的强

中国出口贸易现状 第8篇

中国卫浴产业历经20多年的迅猛发展, 已成为世界卫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中国在国际卫浴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近几年中国卫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都以高速度增长, 显示出中国卫浴行业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一) 出口贸易总体概况

中国卫浴产品出口一直呈稳定快速增长之势, 直到2008年,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际贸易保护蔓延, 为保护本国利益, 除了反倾销之外, 美、德等国家举办的展会开始频频拒绝中国卫浴企业参展, 卫浴产品出口增长有所下降, 但仍保持增长的态势。

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数据经过计算整理所得。

由表1可以看出, 2003—2008年间中国卫浴产品出口保持一年一个新台阶的良好发展态势, 从2003年的21.84亿美元攀升到2008年的81.79亿美元。由于欧盟成员国的增多以及配额限制的取消, 2005年以来, 中国卫浴产品对欧盟市场出口增幅较大, 成为中国卫浴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与此同时, 由于中国卫浴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除了辐射标准、出水量的控制外, 还有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成本上升、国家对耗能等方面的硬性限制, 尤其自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 外部需求急剧下降, 给整个卫浴出口贸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 主要贸易方向及出口主体

美国、欧盟、东南亚及香港地区一直是中国卫浴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其中向欧美国家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 以单个国家或地区来看, 美国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以2008年为例, 出口额达2620万美元, 占中国卫浴产品总出口的32%, 远远高于其他出口市场比例。随后依次是韩国、英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 (见表2) 。

数据来源:同表1

截至2006年中国出口卫浴产品的企业共有2071家, 但绝大多数都为中小企业。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出口额在500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6家;出口额100万~500万美元之间的企业有46家;出口额10万~100万美元的企业有135家, 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广东、河北、山东和四川等省;其余企业出口均不足10万美元。

(三) 市场竞争能力

一直以来, 世界卫浴产品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欧亚两大洲, 其中高档卫浴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的英、德、意、法等国家。由于卫浴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给中国产品打入欧、美市场带来机遇。中国的卫浴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如广东、山东、河南、浙江、四川、福建、山西等几大卫浴产品产区拥有丰富的优质瓷土, 并且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价格低廉, 为卫浴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从2004年的10.50%增加到2007年的19.86%, 呈稳步增长态势 (见表3) 。

从总体上看, 中国卫浴企业优势集中在中低档产品的市场上, 且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而呈现出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 从表3中可以看出, 中国出口产品的单价呈小幅上涨趋势, 平均单价从原先的11.53美元左右, 提高到2008年的14.50美元左右, 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外, 也说明出口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在提升, 慢慢开始从纯粹以低价取胜向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转变。

数据来源:同表1

二、中国卫浴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虽是卫浴生产和出口大国, 但产品多为中低档, 且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低、规模小、无国际大品牌等问题。因此中国要由卫浴产品生产大国向生产和出口强国迈进还需走很长一段路。

(一) 国内卫浴产品的技术含量低, 人才匮乏

据统计, 中国的卫浴产品中60%~70%是中、低档产品, 缺乏技术含量。而日本的中、低档产品只占20%, 意大利的中、低档产品率更低, 仅为2%~4%。因此, 为了弥补这种差距, 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的卫浴企业必须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另外中国卫浴产业人才结构失衡, 大多数企业只有设计部门而没有研发部门。目前中国卫浴行业中, 有3000多家本土品牌,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0~100家, 如广州恒洁、鹰牌、新中源, 浙江科逸等, 其它都是些小型企业, 缺乏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以唐山为例, 卫浴产品生产作为唐山的传统产业, 产业集群程度较高, 集中了惠达、华丽、梦牌等在国内同行业知名度较高的企业。然而, 即使在这些企业中, 也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现象——贴牌生产。据调查, 在这些企业中, 使用企业自有品牌出口的产品不足出口总量的20%, 其余的全部是在贴牌或无牌生产。

(二) 新的国家标准成为中国一些企业难以跨越的“门槛”

GB6952—2005《卫生卫浴》国家标准对坐便器的水封深度、水封表面面积、用水量、水封回复等配套要求及冲水装置防虹吸功能等6个方面作了强制性新规定。新国标的实施, 导致卫浴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中国卫浴总部基地佛山市从2008年起对106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整治。除少数龙头企业在资源配置上尚能够进行区域市场把控外, 相当一部分企业在高端市场上与国际品牌抗衡的实力还有很大差距, 这为国际品牌制造了短暂空白。新的国家标准中的这些强制性规定, 成了一些企业难以跨越的“门槛”, 而对于拥有技术优势的国际大品牌来说, 新国标的实施, 则成为它们开展技术竞赛的一个契机, 形成了美系、日系、欧系产品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 金融危机加速了卫浴行业的洗牌进程

由于金融危机牵动了房地产这根主要神经, 卫浴行业不可避免地被带进了这个旋涡。但另一方面, 我们也看到在金融危机加速卫浴行业洗牌的进程中, 订单正加速向两类企业集中:一类是产品有特色, 开发能力强的企业;另一类是已经完成技术改造的企业, 为客户提供利润空间。从行业2008年的市场反馈来看, 一方面大中型卫浴企业随着近两年来的疯狂扩张, 多已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 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后续发展;另外一方面, 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卫浴企业已经在2008年年底退出市场竞争, 这部分企业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元气, 这必然会产生市场的“空白区”, 为优势企业提供了低成本扩张的机会。危机的一年恰恰是箭牌投资最大的一年, 从2008年至今, 箭牌在全国新建了五个生产基地。与此同时, 箭牌加大了在终端的投入, 计划新增900个网点。尤其是要求一、二线城市建店面必须达到500平方米以上。

总之, 2009年可以总结为:市场总份额减少, 具备一定现金储备和市场基础的企业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虽然目前中国经过品牌建设与技术的改造与创新, 卫浴行业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 但面对目前金融海啸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巨大压力, 中国卫浴行业如何打造出能与国际知名品牌抗衡的民族品牌,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三、改善中国卫浴产品出口贸易形势的对策分析

(一) 坚持“民族特色”, 加强自有技术创新, 注重引进和培养人才

在全球化背景下,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卫浴惟有“创新”才能获得市场,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卫浴企业要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 通过技术、管理创新和民族特色为优秀的产品提升更多附加值, 将能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 我们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卫浴产品的营销手段和策略。以日本为例, 日本是典型的地少人多国家, 资源不足, 但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 而且拥有诸多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 如TOTO、伊奈等。其成功的秘诀除先进的技术和领先的设计外, 还有强大的营销能力。同时, 中国的卫浴企业要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经济体市场, 从而减少对美国、欧盟等传统市场的依赖。

在击出“技术比拼”和“营销改革”重拳后, 中国的卫浴企业还要努力创建自有大品牌, 用品牌差异化来占领国际市场。企业应从现在做起, 重视人才, 着力培养有创新能力、超前意识和善于开拓, 既懂技术又懂经济和市场营销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建立对各类人才的培养与激励约束机制, 并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达到双赢的局面。

(二) 加强卫浴行业协会、商会建设, 加快卫浴龙头企业的发展

在中国, 卫浴企业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 比较集中, 主要分布于华北、江浙、闽粤三地, 形成铁三角关系。但是, 行会、商会的建设起步较晚, 导致商业信息不对称, 因此, 在做决策时, 往往只能参考美国、日本或欧洲卫浴业发布的市场数据。同时发达国家利用其完备的网络基础设施, 掌握大量有关中国卫浴产品的信息, 这就为某些国际卫浴组织操纵国际市场上卫浴产品的销售提供可乘之机。面对这一被动局面, 中国必须加大卫浴行业协会、商会建设,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另外, 还要注意培养有一定经济实力、能抵御市场风险和担当大责任的卫浴企业, 鼓励组织创新, 改变目前多数卫浴企业规模小、资金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流通环节混乱、效率不高的状况。最重要的是, 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国内小企业的进步, 其品牌影响力能惠及周边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最终引领中国从卫浴产品生产大国走向卫浴业品牌强国。

(三) 正确认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确实使卫浴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此次金融危机更是一个百年不遇的机会。如果能够顺势而为, 把握得当, 不仅能为卫浴业迎来发展转机, 还能为将来在经济繁荣时期的卫浴行业大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 积极进行企业调整重组。

虽然这些事情本来就应该做, 但在危机的冲击和压力下,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得以凸现, 迫使我们对已有的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因此, 可以趁此机会加快行业调整“洗牌”的步伐, 优化资源配置, 使制约产业竞争力的某些结构性问题得到解决。

第二, 改变增长方式, 提升竞争能力。

国内卫浴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人工、卫浴资源、环保等低廉的成本优势。而在研发能力、品牌战略等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差距很大。危机时刻, 强大的市场压力逼迫企业改变过去低成本、粗放型竞争的模式, 通过提升管理创新来提高中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 抢占市场, 减轻对外依存度降低的影响。

危机期间, 不少企业因资金困难等原因而陷入困境或倒闭, 他们以前占据着的一方领土会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 这给留下来的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市场提供了机会。另外, 金融危机导致我们外向型经济困难, 迫使我们增加内需, 改变依赖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 而对外依存度的降低无疑有利于行业经济转型和企业经济安全。

同时, 金融危机还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诸如企业并购扩张、品牌输出等各方面机遇, 因此企业要适应产业新形势, 调整发展思路, 以品牌、服务为提升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摒弃低价竞争、模仿侵权、扰乱市场等一系列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实现卫浴行业整体的逆势突围。

摘要: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卫浴市场的地位不断提高, 已成为世界卫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显示出中国卫浴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但目前尚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 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 面临新国家标准限制的压力, 金融危机影响等诸多问题。中国卫浴企业要参与世界级的激烈竞争, 就必须以金融危机为契机进行行业整合, 坚持民族特色, 加强自有技术创新, 坚持走品牌经营国际化策略, 加强卫浴产业行会、商会建设, 加快卫浴龙头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卫浴产品,出口贸易,品牌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翟文.谁是卫生卫浴生产大户[J].中国建材, 2001 (12) :51~52.

[2]陈国华.国际卫浴市场的特点及营销策略研究[J].山东卫浴, 2001, 9 (3) :43~45.

[3]区卓琨.中国卫浴在加入WTO后的出路[J].轻工标准与质量, 2003 (6) :47.

[4]郎志春.中国成为世界建筑卫生卫浴最大生产国[EB/OL].中国建设信息网, www.cin.ney.cn, 2005.

上一篇:艺术品包装策划书格式下一篇:春节聚会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