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故事范文

2024-09-21

苏轼的故事范文(精选8篇)

苏轼的故事 第1篇

苏轼的故事名人故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当时的散文大家;母亲程氏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的官宦家庭,是一位明大义、有才学的女子。苏家藏书甚丰,父母对苏轼有着良好的影响和教育,加上他聪敏好学,7岁知书,10岁能文,出口成章,所以亲友夸奖,远近闻名。

有一天,苏轼和弟弟苏辙跟同乡程建用、杨咨在草堂一边游戏,一边吃着馒头。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四人商量联句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程建用先出第一句:“庭松偃盖如醉。”意为堂前浓密偃卧的松树在风雨中像喝醉了酒一样不住摇动。杨咨接着说:“夏雨初凉似秋。”意思是夏日的雨一来阴暗凄凉、乌云压顶,好像是秋天。苏轼紧跟着杨咨吟道:“有客高吟拥鼻。”这一句写的最为典雅,用晋朝大臣谢安的典故。意思是此时此地,有几个文人用雅音拖长声调吟诗作赋。几个人一听齐声叫好,说这句诗有声有色高雅含蓄,这时苏辙看见大家都只顾品诗顾不上吃馒头,于是又联了一句最俏皮的话:“无人共吃馒头。”听罢三人都哈哈大笑。

苏轼稍大一点,就到四川峨嵋山下眉山城西面的寿昌书院里读书。书院的教师叫刘微之,他既精通经史又会写诗作文,是位学识渊博的学者。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吟诵了自己新近创作的一首《鹭鸶》诗。老师吟罢,传来了学生的一片赞扬声,老师看看学生们的反映,然后说:“大家不能都一味夸好,还要大胆提意见。”课堂上一片沉寂,老师用鼓励的眼光望着大家,看到有一位学生开始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一遍又一遍地默念“渔人忽惊起,雪片随风斜”,从他的神态看,老师知道这位学生对诗似乎有点看法,他就问:“苏轼,你对这首诗有什么看法?”

苏轼很有礼貌地站起来说:“这首诗从整体来看写得很好,但有一点学生不清楚,想请教老师,这后两句中的‘雪片’是不是指鹭鸶受惊时一瞬间掉落下来的羽毛?”“正是,正是。”老师连连点头。“学生前几天在江边玩,亲眼目睹鹭鸶受惊时,一瞬间掉落下来的`羽毛,离地面很近,并不是随风斜飘的。”

“诗首先要真,既然不合乎事理,就请你改一改吧。”老师用真诚的眼光看着苏轼,然后又转向学生,“大家都试试看吧。”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一句话。苏轼也沉吟了一下,然后说:“我看可以改为‘雪片落芦苇。’”

刘老师是位谦虚好学的人。他凝思片刻,称赞说:“改得好,改得好!

这‘落’字读起来声音铿锵有力,合乎事理,使人们仿佛看到鹭鸶惊飞时掉羽毛的生动情景,这样诗的意境就比原来清新优美得多了。”

从此以后刘老师经常和苏轼一起切磋诗文,常常告诫别的学生要好好向苏轼学习。

苏轼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他博览群书,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21岁考中进士,在诗、词、散文、书法诸领域里都有巨大的成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誉为豪放派词宗;书法方面,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树一帜。

苏轼的故事 第2篇

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没,音m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死了好

到了晚年,苏轼临死时,问环伺在床边的几个儿子问道:“你们说,死了好不好?!”小儿子神秘的抢答道:“一定很好。”苏轼奇道:“你怎么那么肯定的知道好呢?!”小儿子道:“您想啊,若是不好,那些死去的人还不都回来吧。千百年下来没一个人回来,可见死了一定很好!”

猜谜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答案:嬴政并吞六国

眼里众生

一天,苏轼与佛印一起对坐参禅。忽然间苏轼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心喜。佛印问苏轼:“你看我像什么?”苏轼说:“我看你像堆牛粪!”佛印听后并没生气,反而一笑了事。苏轼自以为占了上风,心中窃喜,回到家中向苏小妹炫耀。才女苏小妹听后笑嘻嘻地看着哥哥说了句禅语:“心中有佛则众生皆佛,心中有粪则众生皆粪。”

登州五日两上书

苏轼一生忧国忧民,不管是被贬期间还是任职之时,他心系天下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他曾在登州(今山东蓬莱)作过五日知州,就在这短短的五天时间里,他就完成了两件利国惠民的好事,被后人称颂。

宋元丰八年(1085年10月15日)苏轼受命复朝奉郎知登州,这一年他五十岁。此行是他六年前由于“乌台诗案”被陷下狱,后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复出后首次移职地方官。

登州处于“地瘠民贫,商贾不至”的沿海之地,千里迢迢上任后,他耳闻目睹的是登州百姓深受榷(专卖)盐法之苦。这一带百姓多为“灶户”,即以煮盐换钱为生计。可自从朝迋颁布实施“榷盐法”,即推行食盐专卖制度以后,灶户所产之盐必须卖给官家,不准私自出售。这样,灶户所得的钱还不及以往直接卖给百姓的三分之一。许多灶户因此破产,只得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另一方面,百姓向官家买盐,又要付出高昂的价钱,吃不起盐。而官府所屯之盐“有入无出”,“一、二年间即化为粪土”,主管屯盐的官吏也要因此破家赔偿损失。结果是朝廷无利,百姓遭害。面对这种状况,刚刚上任的苏轼再次把个人恩怨置之度外,毅然上书朝廷,递上《乞罢登州榷盐法》一道奏折,力陈罢行榷盐法的利害。当即获得皇帝准奏,为登州百姓争得生计之路。

登州城北当时有一座水军寨——刀鱼寨,是防御北卤(当时对北辽的恶称)的重要军事基地。苏轼上任后巡视刀鱼寨发现,这里武备松弛,且屯兵多有外调的严重问题,深为不安。就在上任后的第五天,他接到受命被封为礼部郎官召还朝廷的诏书时,又向朝廷递上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的奏折,直陈登州武备松懈之忧,建议“朝廷详酌,明降指挥,今后登州……兵士并不得差往别州屯驻”,以保国家安全。

登州之任,短短五日,苏轼先后两上奏折,一惠民一忧国,以其任职时间与所上两折之比例看,可谓“政绩显赫”。

三抄《汉书》

对苏东坡的天才世人皆知,就连他的政敌也十分赞佩。然而对苏东坡天才的成因,归结为他的天资超人是主流观点,并没有多少人了解他的天才同样离不开勤奋和刻苦。

他三次抄写《汉书》足见其勤奋。四十七岁被贬黄州时,他的生活是十分艰难的,除了承受极大的精神打击之外,他还要去东坡开荒种地,维持一家几十口人的生活。劳动之余仍旧坚持写作和学术研究。此间,他又开始了第三次手抄《汉书》的工作。手抄《汉书》,起先他是以三个字为题(即书中叙述某事件,他只抄其中三个字,然后凭此将此事背记于心),后来以两个字为题,这次只以一个字为题,把《汉书》有关的内容背记下来。

他的朋友朱载上去拜访他,任意挑选一册《汉书》,任意抽举其中一个字,苏东坡马上应声背出几百字的一大段内容来,无一漏错。

他经常诵读杜牧的《阿房官赋》,日子久了,就连侍奉他的老兵也能理解杜牧这篇赋的主旨了。

可见苏东坡勤奋刻苦之程度。

题字助贫

苏轼在杭州作通判时,身无公务时,常到街头走走。有一天,他路过清河坊,看到一个小伙子在卖画儿。苏轼走近一看,感到一幅月梅画得不错。问道:“小伙子,这画是你画的?”小伙子点点头。

“这画是卖的?”小伙子又点点头。

苏轼虽然自己画画,画得很好,可是对于好画,仍是十分喜爱。他问明价格,摸出银钱,将画带回家中。

过了些时日,苏轼又经过清河坊,又见那小伙子面带愁容,在卖画。禁不住又走了过去问:“小伙子,你又来卖画了?”

小伙子又见到这位好心人,就将卖画的原因说了出来。原来,这小伙子叫宋文新,自幼迷恋画画,又肯刻苦用功,画得一手好画。但不幸的是,父亡母病,只好靠卖画束打点生活。每天在此挂出画后,看画的人不少,但看看下面的落款,就走开了。

苏轼听完他的话后,称赞他的画技不错,并十分同情他的遭遇,说:“你来此卖画已有多少日子?”

“一个多月。”

“卖了几幅了?”

“一幅。”

这一说,使苏轼更加同情。心想,他的画已有相当功力,可惜没有名气,所以,无人问津。就说:“我来帮你一把如何?”宋文新正走投无路,连声表示感谢。

苏轼见小伙子如此认真,愈加敬爱。心想,这正应给他帮助,说:“你如以为虚伪之事不干,那么,我写真心实意之言,就不得推却。”

“好。”

“但不得反悔。”

“好。”

苏轼提起笔来,在一张画上写了“此画苏不及”五个字。

小伙子见了苏轼的题词,感到十分惶惑,连声说:“太守乃当今学士,小人不敢当,不敢当。”

苏轼说:“我题此字,自有道理,你不必担心。目前通是葬父养母要紧。”小伙子想想没法,只好签应了。

这件事发生后,一传十,十传百,不几天全杭州人都知道了,纷纷来看小伙子的画、买他的画,他的画很快都卖出去了。

从苏轼的史评看苏轼的道德理念 第3篇

关键词:苏轼,道德,智术

苏轼在其所处时代以贯通诸史、深察人事理势、提供济时之智术而闻名, 并且因其并不避讳谈智术, 故被许多人归为战国纵横家一类。实际上只要略读苏轼的史评作品, 我们就会发现, 苏轼其实非常重视道德教化, 并把道德放在最高的理论层次, 认为道德是高于一切智术的。他认为 :以智术应天下之变, 即便再巧与谋划, 也难免顾此失彼, 因为“以其区区之才, 与天下争能” [1]108, 最终也会捉襟见肘, 因此不如道德。

苏轼认为, 道德看起来好像迂远, 实际上有深刻的意义, 以智术治天下的“能”是比不上树立道德为根基固厚。所以, 圣人论道德, 虽不见一时急效, 实际上妙用无方, 而世人不能深知, 这是应太息的。虽然汉唐的历史难以用道德来评价, 但如果论圣人的治道, 则是以道德为根本的。他的史评中有很多例子来论述他的这个观点。

苏轼曾谈论秦国灭亡的原因, 他说始皇帝出巡中途病倒, 派遣蒙毅还祷山川, 蒙毅还未回来而始皇帝崩, 故胡亥、赵高等矫诏, 胡亥继位, 秦遂灭亡。他认为, 秦国本来不会灭亡, 起因就在于蒙毅于始皇帝病中离开, 令赵高、李斯等有了机会。所以, “始皇之遣毅, 毅见始皇病, 太子未立, 而去左右, 皆不可以言智” [2]259。虽然把希望寄托于蒙毅一身可待商榷, 但某个关键时刻, 特殊人物的某些关键行为改变大局的历史事例, 也是有的。苏轼认识到, 在决定秦朝命运走向的关键时刻, 蒙毅的离开使得历史丧失了向另外一种方向发展的可能, 这是始皇帝和蒙毅的“智”的缺失, 是一个历史教训。此外, 他还看到更深的一层。“然天之亡人国, 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圣人为天下, 不恃智以防乱, 恃吾无致乱之道耳。” [2]259苏轼这里所说的“无致乱之道”, 就是不恃智术, 以道德治国。苏轼接着分析, 蒙恬和扶苏为什么轻易接受假诏身亡呢?此乃商鞅变法, 使得秦国酷法盛行所致。酷法使得两人不敢以身试法。苏轼又说, 圣人治国不是这样的, 是要讲究“忠恕”的, “夫以忠恕为心, 而以平易为政, ……无自发焉。然其令行禁止, 盖有不及商鞅者矣。而圣人终不以彼易此。” [2]259以道德治国虽无急效, 但其维护根本, 能“无致乱之道”, 这才应该是最可依仗的。

可见, 苏轼还是崇尚道德的, 认为谈道德是圣人的深意, 从根本上说也是深刻的。

那么, 三代是注重道德的, 而汉代唐代又讲究智术, 注重道德能持根本但稍迂远, 智术虽有急效但又有智所不及的恶果。苏轼所处的宋代又该学习哪一种呢?道德是根本, 自然应该学习前者。但按照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唐后的宋代难免要于智术之后还讲智术, 这也就进入智术永远恶性循环的怪圈。苏轼考察了汉唐的历史, 得出了一个结论 :现今出于智术的恶性循环中, 必要有大人物的大智力, 以道德之心默运智力方可。苏轼的史评中这类例子的代表人物就是“巍然三代王者之佐”的诸葛亮。

诸葛亮在中国的历史上既有如伊尹、周公类的导师风范, 又有象萧何、曹参类的能吏才智, 正是具备苏轼理想中的大人物的大智力。正因其用道德之心运用智术, 故表现出风节名义和智谋权略的统一, 伊尹、周公和萧何、曹参的统一。苏轼在《伊尹论》中, 对三代的伊尹多加赞美。而三代以下, 苏轼则以诸葛亮作为最有借鉴价值的人物。“诸葛孔明不以文章自名, 而开物成务之姿, 综练名实之意, 自见于言语。至《出师表》简而尽, 直而不肆, 大哉言乎!与《伊训》、《说命》相表里, 非秦汉以来以事君为悦者所能至也。” [1]314苏轼将《出师表》和《尚书》中的《伊训》、《说命》相提并论, 可见他是将诸葛亮跟伊尹和傅说并列, 也即是说伊尹的道德仍然可蕴含于大智术中奉行后世, 但是必须诸如诸葛亮类的人物方能驾驭实施。苏轼注目汉唐, 考较成败得失, 最终仍然归于道德。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 伴随着无数的权术较量、利益冲突, 用大智慧认清局势, 并掌握战局主动, 而心术自正, 取信于民, 散发着道德光彩的, 确也是诸葛亮一类的政治家。苏轼史评中重要的一项, 就是发掘出了类似诸葛亮的一系列人物。如汉末的荀彧, 三国的孔融、宋代的张方平等。

苏轼在史评中对诸葛亮、荀彧等高度赞扬, 认为他们道德与智术兼备, 而道德是其根本, 以道德运用智术谋略, 并希望以此将三代以下“天下以诈力相并”的局面改变为以道德为治的方向上。尽管这些历史人物的事业均以失败告终, 带有一定悲剧色彩, 但苏轼却从中看到了他们的共同之处, 即心中道德不灭的理想。正是有着这一系列历史人物的存在, 即便出现一种“天下以诈力相并”的恶性循环, 道德理想也始终不曾被历史湮灭。同时, 苏轼对历史的这一系列考查, 也扩充了道德理想的内涵, 使之不再是空洞的理性言论, 而是具备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在这里, 我们看到了苏轼对道德的重视和道德高于智术的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1]孔凡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99.

苏轼诗中的笑声 第4篇

也有笑死的人,比如传说中的程咬金、牛皋,但那是“福将”,他们斗大的字也识不得一箩,可作别论。文人中第一个懂得笑的还是庄周,他说: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庄子·盗跖》)

可那是一种消极的苦笑,陶潜含着高深莫测的微笑过去了,接着来了个“呵呵”大笑的苏轼。——历史上很难找到这样的全才(多面手):他是诗人、文豪、学者、画家、书法家、艺术评论家,又是思想家。可是性格单纯得有如赤子。正如契诃夫说的:“越纯洁,越不幸。”这个在宦海的风波里颠簸了一生的失意人物,却总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除了开初在杭州、密州和徐州任上度过几年放浪湖山的诗酒生涯后,从四十四岁(一○七九)起,在湖州太守任上,就被御史弹劾,说他写的诗诽谤朝廷,下了狱。家里被搜了书稿,妇女们吓得要死,骂他:“是好著书,书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把他的著作都给烧掉了三分之二。可他在临行时还举了唐人杨朴老婆给丈夫送行的打油诗,引得妻子发笑,然后从容告别。这涵养也真不容易。可是一下到狱中,他也发慌了,在写给弟弟苏辙的诗里也带上了哭声,说自己是: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飞命如鸡。”

三个月后,好容易出了这“乌台诗狱”,却贬了官,做了黄州团练副使,他又恢复了向来的微笑,他笑自己:

“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心。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人,却对酒杯浑似梦,偶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在同题的另一首诗的结尾,还善意地嘲笑了那为了请求替哥哥减罪而一样遭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监酒的弟弟苏辙: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予投檄到江西。”

到了黄州贬所,官吏们不敢接近这个“政治犯”,他仍然每天跟野老们过从,在溪山中浪游,还有诗给自己解嘲: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公家压酒囊。”

“员外”者,编余人员也。他却坦然处之,引做过水部郎官的历史人物何逊、张籍等为同调。其实这时他在政治上的处境已经是:

“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死生。”

而紧接两句接尾却还是这样拿饿老鼠寻“穷开心”:

“梦断酒醒山雨绝,笑看饥鼠上灯檠!”

宋神宗死去,哲宗即位,他被内调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重新走运了。但又外调,不久又下放,受到第二次弹劾,说他所撰制诰中“讥斥先朝”。于是又从颖州任上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地方更僻远了,他却还在诗中发豪语: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这就又触怒了宰相章(这个两面派过去还是他的好友呢),说他:“放逐了,还睡得那么惬意。于是(在一○九八年)再被监送到当时未开发的蛮荒地带海南岛做琼州别驾,居昌化,连官屋都不许租住,他只好自己买地、盖草房,每日除了读书外,便背了个大酒瓢在田野间行歌,受到老婆子打趣:“学士当年富贵,如一场春梦”。他高兴地称她为“春梦婆”,而所写的诗也更为倔强了:

“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云风。”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样过了三年,他已六十五岁了(一一○一),遇上徽宗即位,这才得到大赦南归,回到江苏常州,接到允许“告老”的诏令,一个月后,就病死在客船上。

他就这样用笑声打发了他二十年来连串的灾难。

不但在诗里,就在给朋友的书信中,他也经常写出这“呵呵”的笑声。

这个笑的传统也许来自庄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能笑的思想家(有人说:哲学的价值就是教人笑自己!):穷得向监河侯借粮,又遭到推托,丢了面子,他还要说着诙谐的寓言来“回敬”;妻子死了,他还箕踞在地上敲着盆子歌唱。可是他的笑是苦笑,包含着对生活的厌倦。苏轼也有着他的旷达,却不象他的颓废。正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他。这是什么力量呢?——是生活的魅力,他对生活的爱。

在生活中,他所爱好的事物比谁都多,那种兴致勃勃的程度谁也不能与之相比:他爱诗、词、文、论、书法、绘画,哲学、宗教;爱品茶、饮酒、烹饪、炼丹、气功、旅行;爱种植、辩论、打趣、采药、野餐;爱骑马、射猎、钓鱼、水利工程……这些都充实了他的生活。只在没事做、没朋友见面时他才会发烦。而他的朋友也如此多样:和尚、官僚、尼姑、妓女、医生、农民、道士、老妪、侠客、乞丐……正如他自己对弟弟苏辙说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连一度成为政敌的王安石,末次见面的友谊表现也还是那样真挚动人:“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生活对他施展了魅力,而他那种热爱生活的性格又对别人(朋友和后代读者)产生了魅力。他以微笑对待着生活,人们也以微笑接受了他的作品(诗、文、画、字),甚至于他的“东坡巾”和“东坡肉”。

苏轼创作的故事 第5篇

苏轼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他的诗、词和散文在北宋文学中都是成就很高的。

苏轼创作所触及的社会生活面比之同时期的许多作家都较为广阔。他长期在各地游宦,与种种不同身分的人物过从交游,扩大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阅历,使他的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面貌。他对词的题材领域的开拓,更具有突出的革新意义。苏轼也关心当时的政治社会问题,写了一些反映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诗词。然而对于这个主题的表现,一般说来,是缺乏广度和深度的。

苏轼在艺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是一个富有才华的作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是他创作的共同特色。他称赞一位朋友的作品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其实他自己的诗词和散文常常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文说》)正是对于这个特点的自评和自夸。他的七言古诗、词的长调和议论文字等,更是才情奔放,气势澎湃,而又能收能放,舒卷无不如意。他的许多作品又表现为婉转含蓄和轻灵流丽。风格的多样化是作家艺术上趋向成熟的一种标志。除了共同特点外,诗、词和散文还各有不同的风貌,对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和手段都有所变化和发展。

苏轼的诗保存下来的有四千多首。跟词和散文比起来,诗的内容较为丰富。

他写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其中大都和反对新法有关,如《山村五绝》《吴中田妇叹》、《赠孙莘老七绝》、《寄刘孝权》、《戏子由》等。它们表现了诗人悲剧性的思想矛盾:他真心地希望人民生活能够有所改善,但又竭力排斥能给他们带来一定好处的新政。这是受了顽固的旧党立场的影响。然而,由于与现实有一定的联系,这些诗中对生活现象的具体描写,主要不是落后的政治思想的简单图解,而是反映了某种真实。如风霜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臥青泥(《吴中田妇叹》)的深沉感慨,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漫战鼓。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做基础,显出特殊的真实感。他的比喻是更具特色的。他不仅把辞别的旧岁比成游向幽壑的蛇(《别岁》),用历史人物的性格来比拟不同的茶味(《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而且往往接二连三地用多种形象来形容事物的一种状态。如《百步洪》一口气用七种形象来写水势的汹涌,造成很好的艺术效果。一句中连用两个比喻,这在别人的诗中尤为少见。

苏轼自由奔放的风格往往又与缜密的观察和细致的表现结合在一起。他的优秀的咏物诗都可以看出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答谢民师书》)的功力。他的七古长篇注意布局谋篇的完整,使之虽有一泻千里之势而又能文理自然。苏轼诗的特点还在于:作为诗人,他对事物的诗意的感受有时并不比他的观察和思索更敏锐和更深刻。他的不少诗,可以写得动荡流走,不落平板,但诗的形象往往不够鲜明和饱满,而以一种理趣见胜。即使像《题西林壁》、《琴诗》等,它们获得人们的喜爱,也并不由于其中有多少诗味,而是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突然揭示了带有哲理性的问题,说出了一般人心会而不易说出的东西。这种哲理诗虽然吸收了禅偈的机锋,但和他那些枯燥无聊的禅诗是有区别的。

苏轼诗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这是受了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而又有所发展,也是宋诗的一个共同特征。苏诗的议论化,固然有助于抒写的自由和格调的流畅,比之韩愈等人,也较少矫奇立异的弊病,如《凤翔八观》、《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和子由论书》等还是可读的;但他同样无法克服议论化的根本缺点:对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的损害,并且容易造成诗歌语言的松散。议论化又和他的矜才炫学的习气相结合,更是十分严重地影响了创作的成就。一是用典。苏轼诗中虽有个别用典较能帮助意境的创造,但大都是典故的堆砌。像《贺人生子》、《戏张子野买妾》等,句句用典,有的甚至一句用两个或三个典故。有不少典故在他诗中重复使用。他几乎袭用了《庄子》所有的寓言和警语,又大量采用佛典。这就使作品变得滞闷和艰奥,人们往往被一大堆典故挡住去路,很难立刻进入诗的境界。另一是和韵。魏晋以来,诗人唱和本来是不拘体制也不袭原韵的,唐代白居易和元稹、皮日休和陆龟蒙等人稍开和韵风气。到了苏轼手里,每每与诗友数往见之,往必作诗,诗必以前韵(《岐亭五首序》)。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反而津津有味地当作写诗的目的。他不仅跟朋友们往返酬和,而且和自己诗的韵,和古人诗的韵。《滹南诗话》中指出,他的诗集中次韵者几三之一,虽穷极技巧,倾动一时,而害于天全者多矣。使苏公而无此,其去古人何远哉!在这大量和韵诗中,佳作确实不多,和他有成就有特色的诗相比,显得很不调和,难怪引起有识见的评论家对于诗人浪费才华的惋惜。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辛稼轩词序》)词的诗化和散文化是苏轼的大胆尝试。词的诗化,并不是取消词作为独立文学样式的体制和格律,而是意味着词的题材的扩大,作家个性更鲜明的呈现,语言的革新。和这相联系,他创立了与传统的婉约词派相对立的豪放派。这给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但是苏轼的诗本来就有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他在以诗为词时,也把这些东西带进词的领域,这就是词的散文化和议论化。这方面的尝试,一般说来是不成功的,也是不大容易成功的。他也在词中开了用典与和韵的风气,还喜欢把别人的或自己的整首诗原原本本地隐括入词,更是不足道了。苏轼在文字技巧上的这些尝试,有的促使艺术发展,有的却往往作茧自缚。然而,这在词中还没有成为严重的倾向。他对词的贡献比在诗的方面是更为出色的。

词在五代和北宋初年,题材很狭窄,大抵不脱伤离别、男女恋情之类。其间范仲淹、柳永等人作了一些开拓,稍有进展。苏轼的三百首词大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山川景物、纪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感旧怀古等都大量写进词里。词从樽前花间走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有名的〔水调歌头〕(时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最能代表这种革新成果的有: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

写中秋怀念亲人,写赤壁凭吊古迹,这在以前词中已经是不多见的。作者的人有悲欢离合的人生感慨和江山犹是昔人非的历史观念,又给这个题材以新的内容。这里自然有着苏轼个人的东西。前一首写于熙宁九年(1076),离京游宦已达五年,在家庭生活中,丧妻别子,也更形孤寂;后一首写于被贬黄州时期,经历了更严重的政治打击。然而,它实际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一切怀才不遇、有志无成的人们的普遍苦闷。作者面对无限的江山、悠远的历史和有限的人生,只能用人间如梦来聊自宽慰;或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归结为自古难全、永远不能解决的人生之谜。因而两首词都不同程度地流露了消沉的情绪。但是,词的主要客观意义却是由一些最吸引人的形象来体现的。这就是琼楼玉宇的纯洁清景,乱石惊涛的瑰丽江山,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雄姿英发的英雄豪杰。词的基调应该说是健康乐观的。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于历史人物的向往。这些正是豪放词风的思想基础。两首词都把抒情、写景和议论熔为一炉,结构动荡跳跃,也是词的新手法。

苏轼进一步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因而,与诗一样,他也在词中抒发慷慨报国的爱国主义激情。〔江城子〕(《密州出猎》)出色地塑造了一个洋溢着酒酣胸胆张的豪情、怀抱着挽弓射天狼的壮志的诗人自我形象。〔南乡子〕(旌旆满江湖)中帕首腰刀是丈夫的从军壮士,〔阳关曲〕(《赠张继愿》)中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的热烈呼喊,都表现了豪放派的精神。

苏轼改对联的故事 第6篇

北宋大学士苏轼,少时在父亲苏洵的教导下,博览群书,知识丰富,常常受到父亲的.诗朋词友的称赞。因此有些飘飘然。

一日,年少气盛的苏轼,骄傲地写了副对联贴于自己的书房门口。

联云: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老父亲一日得闲,来到大儿子的书房检查他的学业,抬头看见对联,连连摇头暗叹。儿子如此不谦虚,他很生气。于是,找来几本文辞深奥的古书喊道:“轼儿,你细细读之吧!”说罢叹息而去。

苏轼看了一本又一本,书上的字、词、句他有很多不认得、不理解,心中十分惭愧。于是,他赶紧提笔将门上联语各加了两个字。

从此以后,苏轼虚心学习,日夜攻读,终于以他的勤奋努力,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造诣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你知道他在上下联的头上各加了那两个字。

苏轼的爱情故事 第7篇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主要由两次机会决定,一是出生,二是升学及就业;若是女子,还有第三次机会,就是嫁人。出生是由上天决定的,生于豪门,就是大家闺秀;生于穷户,就是小家碧玉。升学及就业,也受种种因素牵制,不见得皆由人意,唯有嫁人,主动权基本操纵在自己手中。

近代女子为文而名声最盛者,非冰心莫属,她曾评述最佳男人应“情”“趣”“味”兼备,寻常男子,能具其中之一已是难得,三者兼备者,真是少之又少。

先说“情”。人若无情,不如草木,一个人之可爱与可敬,全在于其之真情,才高如顾城,却以利斧劈死相濡以沫的妻子,这样的男人,为他心寒都来不及,想说爱他,确实不容易。中国古代的男人,把忠孝节义看得重于一切,与妻子的情谊,看得最淡,如《三国》《水浒》中的英雄好汉,以同性的眼光看去,确实值得钦敬,以异性的眼光看去,未免心中酸涩。所幸,苏轼是有血有肉的人,并非这样有义无情的英雄。“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苏轼在妻子王弗去世后十年写下的悼亡诗。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本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谁料一朝弃我而去,从此幽冥隔世,轩窗凄然一面,醒来却是幽梦一场,隔着近千年的时光,我们仍能感受到词人无尽的悲痛。天不假年,苏轼先后三位王姓妻子,却都弃他而去,没有一人伴他走完生命的旅程。“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据说这是苏轼怀念最后一位妻子兼红颜知已王朝云而作,晚年丧妻,形只影单,潇潇暮雨,多少落寞与孤独,只向琴中倾诉。自古男儿多薄情,多少男子老婆还活着,就巴不得她赶快死去,有几人似苏轼这般深情?

再说苏轼之趣。据传,丞相王安石曾大发宏论:“四马为驷,天虫为蚕,古人造字,定非无义。”苏轼问:“鸠字九鸟,可知有故?”王安石欣然请教,苏轼答:“《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爷带娘,共是九个。”这样妙答,真让人不由大笑。据说苏轼有一妹,聪明才智不亚其兄。苏轼大胡须,长下颏,妹妹高额头,深眼窝。兄妹互相取笑嘻戏。妹妹笑哥哥:“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哥哥笑妹妹:“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边。”“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兄妹对诗,何其有趣。这些故事不见得件件真实,苏轼之机敏与幽默,由此却可窥一斑。幽默之人,往往是最体贴与富有理解力之人,也唯有这种人,方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寻出无尽乐趣,一本正经的道学先生,与无情有义的英雄一样,是供外人钦敬的,不是值得自家人喜欢的。

一个人有情有趣,已是难得,但若无味,日日相守,终嫌其浅薄。我们且看苏轼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么豪迈;“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多么俏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又是多么空髑逵摹K臻还是两宋第一位大书法家,其行书笔墨浓郁,不似王羲之行书的空灵优雅,不似颜真卿楷书的端正森严,也不似张旭草书的狂放飞舞。苏轼之书法有筋有骨,厚重洒脱,一如他的词句。苏轼不仅词文书法尽佳,流传至今的东坡肉,东坡肘子,更不知让多少人垂涎欲滴。词句好,是文学品味高;书法好,是艺术品味高;饮食讲究,是生活品味高。这样三味俱高的男人,请问世间有几?

若能嫁于苏轼,花前月下,与他品诗论词,此乐何及!敛袖研墨,看他潇潇洒洒地写字,此乐何及!待他离去,仿他字迹,狗尾续貂,拊掌而笑,此乐何及!闲来无事,与他闲敲棋子,探讨食谱,此乐何及!羡慕朝云,嫉妒朝云,十二岁到苏轼身边,一守二十余年,不知朝云作何想,我们却总觉得,她是世间第一幸福的女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寞沙洲冷--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惟见幽人独来往,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北宋哲宗绍圣年间,在广南东路的惠州(今惠州市)白鹤峰的几间草屋内住着一位两鬓飞霜的老人和他的家属。白天,他在草屋旁开荒种田;晚上,在油灯下读书或吟诗作词。这位老人便是当朝名臣苏轼。他的大半生都处于新党与旧党斗争的夹缝之中,由于他为人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所以一再遭贬。哲宗元佑八年(1093),所谓的新党上台,他们把苏轼当作旧党来迫害,一贬再贬,最后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苏轼感到北归无望,便在白鹤峰买地数亩,盖了几间草屋,暂时安顿下来。

说来也怪,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便有一位妙龄女子暗暗来到苏轼窗前,偷听他吟诗作赋,常常站到更深夜静。露水打湿了她的鞋袜,而她漠然不觉,还在全神贯注地听着,听到会心处她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小声吟读,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俨然一位老学究。这位夜半的不速之客很快就被主人发现。一天晚上,当这位少女偷偷掩至之时,苏轼轻轻推开窗户,想和她谈谈,问个究竟。谁知,窗子一开,那位少女像一只受惊的小鸟,撒腿便跑,她灵活地跳过矮矮的院墙,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白鹤峰一带人烟稀少,没有几户人家,没有多久苏轼便搞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在离苏轼家不远地方,住着一位温都监。他有一个女儿,名叫超超,年方二八,生得清雅俊秀,知书达礼,尤其喜爱阅读东坡学士的诗歌词赋,常常手不释卷地读着,苏公的作品她都背得很熟,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她打定主意,非苏学士这样的才子不嫁。因此,虽然过了及笄(十五)之年,尚未嫁人。自从苏轼被贬到惠州之后,她一直想寻找机会与苏学士见面,怎奈自己与苏公从未谋面。苏轼虽然遭贬,毕竟还是朝廷臣子,而自己是一个小小都监的女儿,怎能随便与人家见面呢?况且男女有别。因此只好借着夜幕的掩护,不顾风冷霜欺,站在泥地上听苏学士吟诗,在她,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苏轼了解真情之后十分感动,他暗想,我苏轼何德何能,让才女青睐一至如此。他打定主意,要成全这位才貌双全的都监之女。苏轼认识一位姓王的读书人,生得风流倜傥,饱读诗书,抱负不凡。苏轼便找机会对温都监说:“我想在王郎与令女之间牵根红线,让令爱早遂心愿。”温都监父女都非常高兴。从此,温超超便闭门读书,或者做做女红针黹,静候佳音。

谁知,祸从天降。当权者对苏轼的迫害并没有终止。正当苏轼一家人在惠州初步安顿下来之时,绍圣四年(1097)四月,哲宗又下圣旨,再贬苏轼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琼州远在海南,“冬无炭,夏无寒泉”,是一块荒僻的.不毛之地。衙役们不容苏轼做什么准备,紧急地催他上路,苏轼只得把家属留在惠州,只身带着幼子苏过动身赴琼州。全家人送到江边,洒泪诀别。苏轼想到自己这一去生还的机会极小,也不禁悲从中来。他走得如此急促,他的心情又是如此的恶劣,哪里还顾得上王郎与温超超的婚事呢?

苏轼突然被贬海南,对温超超无疑也是晴天霹雳。她觉得自己不仅坐失一门好姻缘,还永远失去了与她崇敬的苏学士往来的机会。从此她变得痴痴呆呆,郁郁寡欢。常常一人跑到苏学士在白鹤峰的旧屋前一站就是半天。渐渐她连寝食都废了,终于一病不起。临终,她还让家人去白鹤峰看看苏学士回来没有。她带着满腔的痴情,带着满腹的才学和无限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家人遵照她的遗嘱,把她安葬在白鹤峰前一个沙丘旁,坟头向着海南,她希望即使自己死了,魂灵也能看到苏学士从海南归来。

苏轼的故事 第8篇

《林语堂·苏东坡传》认为:“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 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 是散文作家, 是新派的画家, 是伟大的书法家, 是酿洒的实验者, 是工程师, 是假道学的反对派, 是瑜珈术的修炼者, 是佛教徒, 是士大夫, 是皇帝的秘书, 是饮酒成癖者, 是心肠慈悲的法官, 是政治上的坚持已见者, 是月下的漫步者, 是诗人, 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1]也许林先生对于苏东坡过于偏爱了, 然而无可否认, 苏轼是个天才, 而且是个多才多艺的天才, 在生活方面也一样是天才。苏轼的作品不断向我们透露出他那超然物外, 沉着、乐观、旷达的人格魅力, 正如苏轼对他弟弟子由说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陪卑院乞儿,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苏轼过得快乐, 无所畏惧, 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中, 始终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一、纵情山水遗绝响——苏轼作品中的旅游

旅游并非现代人的专利, 古代中国文人大多都有壮游天下的癖好, 苏轼亦不例外, 给他冠以“旅游家”的名号, 一点都不过分。苏轼的旅游诗作十分丰富, 清代王文诰辑注的《苏轼诗集》存诗近三千首, 其中与旅游有关的约在三百多首, 这在历代文人中是不多见的。苏轼的人生大起大落, 南逐北走, 使得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每到一处, 总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 充分欣赏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良辰美景, 融情于景, 不断写出美妙绝伦的作品来。

难以割舍的庐山情节。庐山“漱玉亭”石碑三个字即为苏轼题写, 保存至今。苏轼第一次上庐山, 是在当了四年黄州团练副使之后, 在调往河南汝州的赴任途中 (宋元丰七年, 公元1084年) 。世人对庐山的认识, 很多就是源于“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这几句通俗易懂而又富含哲理的诗。若论古人描写庐山诗句脍炙人口的程度, 恐怕也只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能与之媲美了。苏轼初登庐山, 本不想做诗, “仆初入庐山, 山谷奇秀, 平生所未见, 殆应接不暇, 遂发意不欲作诗” (苏轼·记游庐山) , 但庐山的壮美景色却让他一发不可收拾, 苏轼关于庐山的诗有《初入庐山》等二十多首, 从各方面尽力赞美庐山的秀丽景色, 创造了历代诗人盛赞庐山诗歌之最。

情有独钟的杭州西湖。“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才华横溢的苏轼到了杭州, 自然就生出无数佳话, 可以说苏轼旅游作品的精华, 即在于杭州。苏轼先后两次到杭州做官, 一是任杭州通判 (宋神宗熙宁四年, 公元1071年) , 另一次是任杭州知州 (宋哲宗元佑四年, 公元1089) , 两次共达7年之久。《苏轼诗集》中录有三十多首关于杭州和西湖的诗作, 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雪月, 无论湖光山色、还是古刹幽寺, 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大多都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装淡抹总相宜”, 这两句诗至今仍是西湖的招牌。苏轼热爱杭州, 把杭州看作是他的第二故乡, 曾在诗中吟唱“自己本杭人”。他在治理杭州期间, 不仅为民大办实事, 还留下了苏公堤等风景名胜。就在他离开杭州后, 还写了一首怀念西湖的词《行香子》[2]。深厚的文学功底, 对杭州西湖的特别感情, 再加上杭州西湖的秀丽景色, 使苏东坡的杭州西湖诗作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的旅游诗中的精华。

排遣落寞的黄州游。“乌台诗案”后,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使, 他没有自暴自弃, 而是努力探寻另一种人生意义。在苏轼看来, 黄州虽然狭小, 却有大把的休闲时光和赏心的良辰美景。或月夜泛舟, 或品酒赏月, 享受着神仙般的生活。他曾与友人多次乘舟畅游赤壁, 写下了最精美的作品。惊世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 虽然经后人考证此赤壁非彼赤壁, 但并不影响“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这一佳句成为千古绝唱。此外,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记承天寺夜游》也是少有的佳作。特别是《记承天寺夜游》, 只有寥寥84字, 几乎不能成其为游记, 但充分体现了苏轼“行于所当行, 止于不可不止”、“字唯期少意唯期多”的写作主张。其中“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寓情于景, 排遣落寞, 与“同是天涯沦落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昂扬激越的万里长江游。从苏轼一生的迁移轨迹看, 他出生于四川, 多来往于浙江、安徽及京城一带。古代交通主要依赖水运, 即便是从四川到京城, 也是先沿长江顺流而下到扬州, 再沿运河北上。所以苏轼的旅游作品中涉及到长江沿线壮美景色的诗文, 也为数众多。如描写大小孤山[3]的《长江绝岛图》, 描写九江石钟山的《石钟山记》, 描写洞庭湖的《洞庭春色》等。在泛舟秋浦和横渡清溪时, 他留下了《清溪词》, “大江南兮九华西, 泛秋浦兮乱清溪”, 这是一首楚辞风格的诗[4], 在苏轼作品中也不多见。

此外, 他的许多作品涉及到名胜古迹, 如《骊山绝句》、《游惠山》、《游恒山》、、《沼易洞》、《望湖亭》、《虎丘寺》、《南华寺》等。

二、饕餮美食传佳话——苏轼作品中的饮食

苏轼是一位美食家, 他很善于也很乐于做菜, 至今让我们垂涎三尺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等就是苏轼开创的, 他把烹调方法及品尝心得留在了他的诸多诗文中。据记载, 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惠州期间就开发出二十多道菜肴, 有些一直沿用到今日。贬居惠州时买不起羊肉, 苏轼就临时发明了烤羊脊, 在给弟弟子由的信中详细介绍了烧法和剔骨法, 信的最后还不忘幽默地说道:“狗要不高兴了, 因为骨头里的好东西都被吃掉了”。无论身在何处, 他总能找到别人看不到的乐趣, 韩愈、柳宗元在岭南的凄苦在苏轼眼中变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快乐惬意, 难怪让妒嫉他的仇人章惇也恨得牙痒痒, 真是不可救药的快乐诗人啊!苏轼著有《老饕赋》云:“盖聚物之夭美, 以养吾之老饕”, 他自己也承认是个“馋嘴猫”。

关于“东坡肉”的考证。因为“东坡肉”太出名, 所以很多地方争着当“东坡肉”的发源地。关于东坡肉的来源, 主要有三种说法。按时间顺序, 一是徐州说。董治祥等人所著《徐州风物志》 (198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记载, 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带领军民筑堤抗洪, 徐州人民感恩戴德, 挑了猪肉感谢苏知州, 苏知州把这些肉制成美味的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 称为“回赠肉”, 这便是后来的东坡肉。二是黄州说。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记载, 苏轼在黄州时, 见市面猪肉价贱, 富人不肯吃, 穷人不会吃, 便亲自烹调猪肉, 吃得津津有味, 据说还作了一首打油诗《食猪肉诗》[5]。三是杭州说。故事情节与徐州版差不多, 也是抗洪之后百姓感恩送肉云云。比较下来, 似乎第二说黄州说比较可靠, 因为有宋代文献佐证, 而徐州说、杭州说都是民间传说, 无凭无据。从情理上讲, 苏轼谪贬黄州比较空闲, 而且经济比较拮据, 故常买当地价钱很便宜的猪肉, 最终开发出一套新技术。后来到了杭州, 因为名人效应, 上行下效, 东坡肉便开始风行起来。

古代文人似乎大多与酒有不解之缘, 苏轼亦如此。一句“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就把苏轼的形象与酒紧紧捆在了一起, 那次喝酒是“欢饮达旦, 大醉”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不仅爱喝酒, 还是酿酒的行家, 这从他的诗文里可以找到验证。他的酒还有品牌, 叫做“罗浮春”, 在诗画《寓居合江楼》中特别说明, “予家酿酒, 名罗浮春”。还有一个品牌叫做“万家春”, 在一首《浣溪沙》序文中点明:“余近酿酒, 名万家春, 盖岭南万户酒也”。

苏轼对“茶道”也很有研究。首先很爱茶, 把茶比作佳人,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烙新茶》云:“仙山灵草湿行云, 洗温香肌粉末匀……从来佳茗似佳人”。其次很享受茶, 有《水调歌头》为证, 一盏好茶喝下去, 立即“两腋清风起, 我欲上蓬莱”。三是会鉴别茶,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中说, “我官于南今几时, 尝尽溪茶与山茗”, 在这首诗中他提到了杭州白云茶、湖州顾渚紫笋茶、绍兴日铸雪芽、涪州月兔茶等当时的名茶。四是烹茶精到。对用水很讲究, 认为“精品厌凡泉” (苏轼·求焦千之惠山泉诗) ;对火候要求也很高, “活水还须活火烹, 自临钓石取深清” (苏轼·汲江煎茶) ;而且亲历亲为, “磨成不敢付僮仆, 自看雪汤生几珠” (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

三、琴棋书画养性情——苏轼作品中的才艺

苏轼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琴棋书画、诗词文赋无所不能、无所不爱, 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通才, 才华横溢却得不到重用, 在人生不遇之时, 他不在意追求形骸、功名的长久, 转而追求精神境界的永恒, 高雅的生活情趣帮助他化解了种种磨难带来的痛苦, 受贬谪之后所写的诗词文赋都体现了他泰然处之、物我两忘, 顺乎自然的旷达心态, 从而真正创造出永恒的精妙绝伦的作品来。

对音乐下棋的爱好。苏轼家学渊源, 父子三人都可谓是弹琴高手, 苏轼对音乐有很多见解, 他自己创作歌词, 能唱能诵, 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谣, 《杂书琴曲》一文, 对民歌民谣、民族舞蹈等发表了很有价值的意见, 还改编了许多利于传唱的民歌曲牌, 如《竹枝歌》、《醉翁吟》等。贬谪儋州时期仍拄仗远足到黎族人家寻歌采风, 陶醉在音乐之中。下棋也是苏轼兴趣盎然的消遣项目之一, 他喜欢下棋, 也喜欢看人下棋, 观看儿子苏过和别人对弈中还悟出了“胜固可喜, 败亦欣然”的人生哲理。

对书法绘画的爱好。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沛, 苏轼是佼佼者, 他的书法遍览晋唐诸家, 转益多师自成一家, 擅长行书、楷书, 笔法肉丰骨劲, 跌宕自然, 传世书迹有《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贴》等。苏轼对绘画也有很高的造诣, 是写意画、文人画的创始人之一, 善画竹石, 对画卓有所见, 主张“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他还为自己的画和别人的画写了大量题画诗, 诗书画结合,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保留至今的有《枯木怪石图》等。

诗词文赋的成就。苏轼堪称宋代文豪。今存诗2700多首,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忧国忧民如屈原, 枯淡简朴如陶渊明, 任情挥洒如李白, 寓意浓厚如杜甫, 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从今存的三百多首苏词来看, 他的词雄壮为骨, 超逸为肌, 扩大了词境, 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散文气势充沛, 行若流水, 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佼佼者, 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苏轼的赋作以前后《赤壁赋》名声最著, 是宋代赋的佳篇。苏轼的这些大量作品, 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四、动静有度享天年——苏轼作品中的健身

苏轼对传统静养之术颇有心得。他在被贬黄州期间开始钻研佛道, 以求延缓衰老、获得长寿。首先是一种类似当今瑜珈、冥想的方法, 苏轼墨迹《养生论》以及他给弟弟子由及张方平等人的信中就推荐了这种让人心灵获得舒适宁静的修练方法。其次是练道家的绝食和气功, 在他写的《安国寺记》里可以知道在黄州那段时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练习打坐、深居不出的原因。再次是练丹, 苏轼为此还专门写了两篇札记, 一篇叫“阳丹”, 另一篇叫“阴丹”。经过潜心修练, 苏轼的精神人格都得到了升华, 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幸福快乐。

苏轼似乎也知道“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动静结合, 自得其乐地渔樵农耕。苏轼出身书香门第, 在贬谪黄州期间, 俸禄微薄, 一位老友申请到废地数十亩让他来耕种, 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自称“东坡居士”, 率领全家老小断壁残垣, 开荒播种, 他的精力全用在筑水坝、建鱼池、喂家禽、种庄稼上, 第二年还自建了一个舒适的家, 并冠名“东坡雪堂”。当他看到打的井出了水, 种的地冒出了绿苗, 都会欢喜得像孩子般跳起来, 看到自己能丰衣足食的气象, 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做农夫辛苦吗?有苏诗为证“日炙风吹面如墨”;做农夫快乐吗?苏轼也写出了劳而有获的心中欢喜, “某现在东坡种稻, 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身耕妻蚕, 聊以卒岁也”。

五、诙谐幽默真性情——苏轼作品中的风趣

苏轼在宦海沉浮中, 发现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来对待一切的思想观是一味良药, 让他在不平常的人生际遇中保持一颗平常心, 他融合了儒道佛三教的思想, 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当别人为失意伤怀、哀叹时他却忙于创造, 正是因为对生活的热爱, 对人生的眷恋, 才使他有了直面逆境的勇气, 苏轼很懂得用转移的方法培养自己各种兴趣来忘却苦恼, 自得其乐, 不断寻找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人生多舛, 仕途坎坷, 并没有使豁达的苏轼失去生活情趣, 诙谐幽默、性格开朗的个性使他能苦中找乐, 让他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人们回想他时总会流露出会心的微笑, 因为热爱生活, 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所以他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笑对人生。在凄凉孤独的晚年, 他仍然乐观地吟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等的豪迈, 哪像是出自一个逆境的老人之口?

苏轼62岁高龄被贬海南儋州孤岛时, 他依然在精神上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当地平民的帮助下, 他在槟榔林的牛棚旁自建了几间简陋的房屋, 命名为“槟榔庵”, 一次他外出回家迷了路, 按照村民的指点, 他沿着牛粪找到了回家的路, 并高兴得写了首诗:“但寻牛矢觅归路, 家在牛栏西复西”。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困厄之中, 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 聊为一笑而已”, 苏轼岂止于“聊为一笑”吗?任何艰难困苦都压不垮苏轼, 他都能嘲讽依旧, 玩笑照开, 幽默如常, 甚至有心情调侃那些昏庸卑鄙的权贵们。 (下转第44页) (上接第16页) 苏轼为别人做好事, 能利人济物的就高兴, 他的合药是给别人看病, 看到自己能给别人治好病, 就高兴得像个孩子一着。他喜欢酿酒, 自己酒量很小, 主要是拿来招待客人, 看到别人喝得舒畅的样子, 他高兴得像自己喝醉了, 《书东皋子传》中有这样的话:“故所至常蓄善药, 有求者则与之, 常尤喜酿酒以饮客”。专心为别人做好事, 让苏轼的心里很愉快。

苏轼是出了名的爱给别人取绰号。贬到海南儋州时条件异常艰苦, 有一次一位邻居老婆婆看他头顶西瓜皮在田里快乐的边走边唱, 就奇怪地问道:“你过去做过翰林, 现在成了这样, 不觉得是一场春梦吗”?苏轼听到蛮荒之地的老人竟能说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话来, 高兴地回答:“是啊, 是春梦啊”, 于是他给这位老人起绰号叫“春梦婆”, 并写了诗赠予她。

总之, 千百年来, 苏轼赢得了无数人的景仰和喜爱, 不仅因为他天赋的诗才, 更因为他乐观豁达、坦荡磊落的人生态度。在那个时代, 崇尚个性、享受生活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当今社会物欲横流, 社会节奏的加快, 竞争的日趋激烈, 使得人们的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和脆弱。当失意彷徨、忧愁烦闷时走近苏轼, 静心领略这位先哲在坎坷动荡的一生中留下的文学精品, 立刻就会被他无私无畏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所感染, 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妙, 勇敢经受住风雨中的磨练和考验吧, 你会发现生活依旧是阳光灿烂!

注释:

[1]林语堂:《苏东坡传》,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第3版。

[2]《行香子》全文为:携手江村, 梅雪飘裙, 情何限, 处处消魂。古人不见, 旧曲重闻, 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 题诗千首, 锈罗衫, 与拂红尘。别来相忆, 知是何人。有湖中月, 江边柳, 陇头云。

[3]国内名为大孤山的著名景点有三处, 辽宁省丹东市大孤山, 江西省鄱阳湖大孤山, 吉林省伊通市大孤山。苏轼此诗中描写的当为鄱阳湖大孤山。

[4]《清溪词》具有楚辞风格, 全文为:大江南兮九华西, 泛秋浦兮乱清溪。烂青红兮粲高低, 松十里兮稻千畦。郁万瓦兮乌云齐, 浮杆楹兮飞红拼。雁南归兮帐幽幽, 石为门兮云为闺。块虚堂兮法喜妻, 呼猿狙兮子鹿麝。我欲往兮奉杖藜, 独长啸兮谢阮嵇。

[5]食猪肉诗全文为:黄州好猪肉, 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 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 少着水, 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 饱得自家君莫管。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第3版。

[2]、黄玉峰:《说苏轼》,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年12月第1版。

[3]、苏轼:《东坡集》, 万卷出版公司, 2008年4月第1版。

[4]、子金山:《东坡》,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9年1月第1版。

上一篇:注意:HR最讨厌的求职简历下一篇:有趣的国庆节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