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床应用的体会

2024-08-02

经方临床应用的体会(精选6篇)

经方临床应用的体会 第1篇

/ 7

经方应用体会

《伤寒论》经方只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蜚声一时。

经方之一乌梅丸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主方是乌梅丸。药方组成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心力衰竭的治疗,如果出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

更年期综合征,有烦躁、头晕、心悸、五心烦热、便溏、畏寒肢冷等寒热错杂的表现时,也可以选用乌梅丸,能够调理阴阳,补益气血,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之主方。盖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不复时则热。阴气内盛时则厥,故发热厥逆是厥阴病的特点之一,因此,投用乌梅丸必见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辨肢厥一证,是乌梅丸应用关键。临床所见,寒热虚实均可引起肢厥,而肢厥一证的机理,根据《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可见,阴阳十二经脉均在四肢末端交接,若“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阴阳气相顺接,则四肢温和;若“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仲景用心良苦,在用乌梅丸方证时,谆谆告诫后辈临证当辨清脏厥、蛔厥,用药才会准确无误。脏厥者,乃下焦命门火衰,虚阳上越的少阴虚寒所致的吐利而厥,故应以脉微而厥,躁无暂安时为主证,此即仲景所谓“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之证,亦有肢冷脉微,以“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上热证和“下之利不止”的下寒证互看,更要注意显而易见的“吐蛔”一症,此为厥阴脏寒吐蛔而厥,与脏厥的独阴无阳相悖,临证当细辨之。

临床应用乌梅丸当以气机的升降失调为依据,其病机特点必以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为见证,临证方可用之。因乌梅丸寒热互用能和其阴阳,苦辛并进能调其升降,补泻兼施能固其虚实。

经方之二真武汤

有真武汤,心衰,肾病,也不是不治之症。

真武汤又名玄武。古有四神,也叫四象,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此乃是我/ 7

国古代人民喜爱的吉祥物。真武汤以真武命名,可以想像其在经方中的应用地位。

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伤寒学者,经方临床家冯世纶对其下以,“头晕,心悸,下肝浮肿,或痛,脉沉。”用方指征即可大胆运用真武汤。真武汤是少阴虚寒兼有停饮的主方。其病因病机是虚寒停饮,即可使用此方。慢性肺病、心脏病、肾病只要有水液停留即考虑使用真武汤。小小一个真武汤可谓起死回生,功不可没。此就是经方的力量。

真武汤不但对心肺肾的病使用许多。而还以下三病以有大有用武之地。1。小儿腹泻。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小儿吐泻证,虚寒者居其八九,实热者十中一二。”当今中医儿科名家董廷瑶亦认为:“脾虚寒泄较为多见。尤其发病逾月者,每见阳虚寒泄,很少湿热为患。推究病因,大抵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往往重裘厚被以求温暖,饮食营养唯恐不足,结果适得其反,患儿对外御邪能力下降,易遭风寒暑湿之袭;内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阳受损,水湿不运,泄泻遂作。更有一部分小儿,恣啖冰饮,一任满足,本来“稚阳未充”、“脾常不足”,再受寒湿所伤,必然殃及脾阳,如此,腹泻尤易发生。又有治之失宜,或苦寒迭进,或滥用西药,以至泄泻旬时逾月,久延不愈,亦成阳虚寒泄之证。此时疏以真武汤,有立街秆见影之效。

金·成无己曰:“真武汤益阳气、散寒湿。治疗阳虚寒泄,确属最佳方剂,用之中的,往往一二剂即可见效。方中附子温阳散寒,得干姜则守而不走,专事温中,且散寒力增强,原方中生姜,因其走表,故易之;白术健脾燥湿,辅佐附子同除寒湿,茯苓渗利水湿,符合“治湿必利小便”之旨,白芍敛阴和阳,不致附子、干姜温燥太过。合方总使阳气振奋,阴寒消散,脾胃健运。水湿得化,泄泻自愈。总之,本方既可增强脾胃功能,又可消除肠道寒湿之邪,消补兼施,所以奏效迅捷。

2。老年性疾病。

人老则虚,首当其冲的当数肾阳虚,肾阳虚及脾。脾阳虚则水湿内聚不去。肾阳虚是本,脾阳虚是标,真武汤对老年病有着斧底抽薪之意。温肾补虚。健脾蠲饮,此真武汤也。人老之病有几个脱离到了头晕,心悸,下肢浮肿。凡见此症组症中一症者,即可放心使用真武汤,或加减用之。

3。肥胖。

肥者多湿,湿多脾困也,困久必虚。脾虚及肾,肾为元阳,肾阳一出,湿及阳化。此乃肥胖治本之法。湿化脾健。脾健则湿无聚之理。真武汤温肾健脾,直捣肥胖病根。那有无效之理。

经方之三:黄连阿胶汤:一个阴虚内热主打方。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以上二条《伤寒论》高度括出黄连阿胶汤的用药指征。1.首先是,心肾两虚。2.阴虚而生内热。

临床上可用于失眠,盗汗,衄血,复发性口疮,糖尿病阴虚热盛型、产后发热、怔忡、心律不齐、胃痛、崩漏等内外妇科疾病。

经方之四:四逆散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主之。本方原意,是阳气郁厥,四肢厥逆为辨症要点。以少阴阴阳两虚为本,四肢厥逆为标来辨症论治临床上内科病。或咳嗽,或心悸,或腹痛,或泄泻。四逆散加干姜五味汤,四逆散加桂枝汤,四逆散加茯苓汤,四逆散加附子汤,四逆散加薤白汤。

今人多用四逆散为肝脾不和的基本方,用于治疗肝胆病,脾胃病,肝经病如颈淋巴结核,/ 7

下阴疾患,男科妇科疾患,和肝主筋,软组织损伤之类疾病。

经方之五:小柴胡汤:一个包治万病的千古神方。

有人说人为什么会患病,总结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又为什么会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呢,那是气机不畅所致。何谓气机不畅? 答曰

肺气不宣则咳。心气不畅则悸,失眠,健忘。脾气滞则运化无力。肝则主疏泄。疏泄失常则情志失常,消化停滞,不能运行气血。三焦滞,元气无法运行,水道运行失常,则生万病。

肾主纳气,气机不畅,纳气之功则受阻,则累,呼多吸少。脏与腑为表里。脏病及腑,所以大肠小肠胆胃膀胱无一能免气机失调之乱。

小柴胡汤为三焦枢杻之剂,少阳首方,外可治表,内可治脏,中可和半表半里。其方药有柴胡,黄苓,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寒热并用,燥湿并用,升降散敛并用,非杂乱无法也,正法之妙也”。戴北山也有大体相同的见解,他说;“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逆谓之和”。

临床应用中可据寒热,虚实,表里,来调阴阳,和气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表者解之,里者清之。总之以三焦疏利为准则。元气行则万病终。

经云,但见一症即可用之,其症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又有口苦,目眩,咽干。舌为白腻,脉弦为准。

古有战乱时期,食不裹腹,从内经中分出脾胃论,多用四君,补中益气汤治百病。今可是小康,温饱则思淫欲,思字当头用气机论,也可加减变通治疗万病。

当今社会,病情多是错综复杂,小柴胡不可谓为一个重点的研究对象。对肝胆病,脾胃病,心血管,肺部病,肾,神志病,肌肉,筋骨病,每每能取疗效。

经方之六:白通汤

何谓白通汤?

附子启下焦之阳上呈于心,干姜温中土之阳以通上下,葱白辛滑通利,以宣能上下,以解阴阳格拒,因葱白能通阳气故为白通汤。

白通汤主治少阴病,下利。也就是说,凡阴盛阳虚之腹泻者,都可考虑使用白通汤。在临床上多用于久泻,或素体阳虚之体。此方对许多西药治疗无效的久泻,有显著效果。

经方之七:半夏泻心汤

六经有少阳小柴胡枢机之剂,三焦则有泻心类方枢机之剂。半夏泻心汤则是三焦枢机之剂中的要剂。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二黄(黄连。黄苓)人参,干姜,灸草,大枣七味药组成。方中半夏为君,和胃降逆止呕。二黄苦寒泄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佐参草枣补益脾胃,共达到调和中焦脾胃升降之功。因其配伍精当,效专力宏,临床上多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治疗。

在应用其方时重点掌握寒热虚实四点上。

1。虚。脾气虚,胃阳弱,见乏力,便溏,泄泻。2。实。气机升降失常见胃脘痞满,腹胀。3。寒。胃阳不足见恶食生冷,脘腹痛冷痛。

4。热。脾胃运纳不健,食积化热上蒸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等。/ 7

凡见以上四点即可大胆使用半夏泻心汤。

用药加减情况。

1。先辨寒热,伤寒论上以规定了剂量,在具体应用时,不必拘泥,加临床病例的寒热多少是不同的。如果是热多寒少,则苓连用量宜大,而姜夏参草用量要适当减少,反之,则后者加量,前者减量。

2。关于幽门螺旋菌。如果不是热过重,则不要因螺杆菌而加重苓连用量。因为过用苦寒可能损伤脾胃之气,不唯于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当然,苦寒之物的抑菌作用效显著,在确有此菌的前题下,适当加重苓连,或另外加入公英,银翘,等清热解毒之品也有必要。但皮时在适当加重姜夏的等用量,温而制之。

3。关于痞。半夏泻心汤对胃动力是双相调节作用。不足者,增强之,张力过高,它又可缓和之。如腹胀较重者,可适量加一点辛香行气,醒脾胃气的药物,如丁香,木香,厚朴,砂仁。

4。关于甘草,大枣的作用。

甘草,大枣,一般认为甘味入脾胃,能补虚和胃。有雍滞之弊,似于心下痞不宜,所以用量偏小,这是错误的。草枣在半夏泻心汤中除了能发挥补脾和胃的作用,还有另一方面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和诸药”即调和药剂,减弱药汤的苦味,使胃能受药,使患者能受药。故草枣用量不可太小。

半夏泻心汤是一剂作用于中焦,疏通上下两焦之枢机之剂。消化系疾病日久,寒热错杂者十之八九,虽药味简单,但效宏。不可小视。

经方之八--柴胡桂枝干姜汤

当代伤寒名医说过一句话,你能应用此方,那你也是半个伤寒通了。

此话说得一点也不假,搞懂此方,就要先搞懂桂枝汤,小柴胡汤,白虎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

从方药组成看,本方证属半表半里的上热下寒证。从病位分析,本方属半表半里阴症,从六经提纲看从临床治验看,本方皆属厥阴病范畴,因此此方多归属为厥阴病类方中,临床应用以条文所述症状运用本方,广泛应用于胃肠道、感冒、肝炎、冠心病、内分泌、妇科病、慢性肾病、前列腺炎等等。

应用指征

1。本方属于治疗柴胡体质的寒热错杂剂,这时的”热”是指肝胆郁热,“寒”是指脾脏的虚寒。所以临床即可见口苦,口干,口中粘腻或口臭等热象,又可见肠鸣或便秘或便溏或腹胀等太阴脾虚的寒象。便溏,见于大便次数增多,食冷物时更甚。便秘需与阳明病的便秘相区别,虽大便多日末解,但腹中无所苦,舌苔末见黄厚或燥干之象,腹胀需与用厚朴的半夏厚朴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相区别,虽胀却觉饥而不影响进食,胀而有失气,腹胀并不因失气而明显缓解。

2。腹诊,腹软,心下部有振水音,脐旁或脐下或脐上有悸动。

3。与半夏泻心汤同属于寒热错杂剂,半夏泻心汤以呕,痞为主症,柴胡桂枝干姜汤主证中一般没有呕证。

4。方中有瓜蒌牡蛎散。其方证的界定是“渴不差者”所以有的患者渴感明显,饮不解渴,甚则喜冷饮,渴饮无度。临床上有时易与石膏证相混淆,鉴在于本方之渴,唇舌多不干,口中不呼热气。

5。有人与乌梅丸比较,皆是厥阴剂。寒热错杂使用。

6。小柴胡汤解半表半里之热。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解半表半里之寒。此方为小柴胡汤加栝蒌汤的变剂。/ 7

经方之九--栀子豉汤

枝子豉汤由栀子,淡豆豉二味药组成。

病因为感受外邪,或情志所伤或饮食劳倦三个方面。病机是热扰胸膈,心神不宁。病位是胸膈,其次是肺心。主要见症是。心烦,失眠,发热。纳呆,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滑,弦,浮。参考指标是,心中懊恼或胸中痞闷,心中结痛,腹满,呕吐。治疗原则是,清热除烦。具体运用时多辅以健脾开胃,疏肝理气之品。

主要针对疾病:

1。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失常。2。循环系。心肌炎,心包炎。

3。呼吸系。肺炎。

4。消化系。食道炎。慢性胃炎。5。泌尿系。慢性肾炎,膀胱炎。6。妇科疾病。功血。

经方之十:桂枝汤

桂枝汤其功有六。

1。解肌治太阳中风症。此方不是发汗剂,而是调营卫解肌。发汗与解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此点大家都知道不详说了。《伤寒论》上有明示,若用于解表就必然要借谷气与温覆“以助药力”方可汗病愈。这就是桂枝汤用于解表时在服药方法上有其特殊所在。以是我早年用此方解表无效之原因。

2。温中补虚。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有三禁,一为太阳伤寒的麻黄学习制度下不可用之,二为内有温热的“酒家”不可用之,三是素有里热之人不可服,特别是后二禁,说明桂枝汤有温中补虚之功。由桂枝汤衍生小建中汤,当归建中汤诸方,用于治虚劳诸疾,即是温中补虚之明证。

3。和脾胃。在妊娠恶阻上,《伤寒论》上有“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有此证。”此句重点说出无寒热,名妊娠。也就是说无表证用于治恶阻,其意是调脾胃意。

4。滋补气血。

桂枝与芍药等量用之,一为气分药,一为血分药,两药等量用之,阴阳相济,气血相和,通敛相适。大可滋壮气血而补虚。如《伤寒论》中“发汗,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这是无表邪,表证的气血营阴不足之正虚身痛证。临床上用于此方治周身疼痛,或全身关节疼痛,但无红肿,无明显寒热之象,而见舌淡,脉沉无力之人。

5。调理阴阳。

调和营卫,大而言之,即是调理阴阳,调和气血。《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治中“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眩发落,脉虚极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之诸芤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如此气血皆虚又兼阴阳失于交泰之候。仲景却弃参芪归地不用,专取桂枝汤实其阴阳气血之虚,再加龙牡潜阳摄纳,使阴阳交泰。这充分表明桂枝汤确具有补而不峻,温而不燥,缓图之功。更为慢性虚损劳极之所宜。

6。调血治血。

桂枝汤加入血分药即为调血治血。如《伤寒论》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者,当归四/ 7

逆汤主之。”此方即是桂枝汤加味而成。《金匮要略。妇人杂证脉证并治》中温经汤主治妇人血虚且瘀所致之漏证。以是桂枝汤加血分药而成。

总而言之。桂枝汤可表可里,可气可血,实为良方,如能加减变化,可治内外妇儿各科疾患。所涉极广,但有规律所循。一是桂芍的比例,二是除用于表症外,凡治里症,终不离温,补之情。

经方之十一:桂枝加葛根汤:颈部第一方

凡见项背强几几者首先考虑用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而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此乃太阳阳明合病之方,今可用于多种疾患。

1。局部病变。项背不适或有拘急或强或痛或落枕或斜颈或颈椎部X线示有病变。2。相连病变。头昏,高血压或低血压,睑废,面肌蠕动。手臂麻木等。

3。全身病变。痢疾,荨麻疹。痉病。等桂枝加葛根汤症者。都可使用。应用指征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而恶风者。与经文一样。

经方之十二----桂枝加附子汤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曲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本方以漏汗而立,以阳虚风动为辨证要点。临床上凡见:

1。平素汗多病人以阳虚见症者用。2。四肢拘急与汗病并见者用。

经方之十三、十四:桂枝去芍药汤及加附子汤

原文

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此二方的作用均是振奋胸阳,用于治疗胸痹。临床上以胸满,胸闷,胸痛等。若是由胸阳不振,阴寒内盛诸证均可选用

桂枝汤中芍药酸寒阴柔,有碍胸满,是去之,则变阴阳调和之剂为辛温扶阳之剂,若兼见脉微恶寒者,为阳气损伤较重,于上方中再加附子,以温阳气。

经方之十五:桂枝麻黄各半汤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主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者,末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应用二点:

1。体虚与产后发热。抓住“太阳病,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

抓住体虚,发热,不可大汗,为辩证要点,临床上用于体虚久热,产后发热,效果明显,此时用药关键在于桂枝麻黄与芍药的用量。以芍药制止麻桂发汗过度,以达到滋阴发汗之功。

2。用于皮肤搔痒病其中以荨麻疹为重点。抓住“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为要点。本方可作为各种急慢性荨麻疹的基础方大量用于临床。嘱风寒者,原方用上即可,风热者,加知膏,蝉衣。血热玄参,地芍与紫草。气血两虚者,芪归。也可用于其它顽固性搔痒病,抓住营卫不和,皮肤干燥为要点。/ 7

经方之十六:白虎加人参汤

经文:服桂枝汤后,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方与白虎汤相比加人参一味,白虎汤主治四大症“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此方则是与上有一点不同“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无力” 此方与桂枝汤比:桂枝汤主治太阳病中风其症不渴。白虎加参汤治太阳病中风其症为渴。辨证以渴与不渴为要点。

临床上主要用于太阳中风而渴之外,也用于阳明病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无力。也可以用于口腔溃疡。

经方之十七:葛根汤

其功有三。1。解表 2。颈椎病3 提神剂

1。解表。葛根汤由桂枝加葛根加麻黄组成,凡见风寒外束,经输不利即可使用。辨证要点有二点,一是外感风寒,苔薄白,咽喉不红为辨症点。二是,形体肥胖,大便不实的患者。临床只要守住这二点。葛根汤即能运用自如。

2。颈椎病,葛根汤的主症,项背强几几。提出应用指征,部位在项背。(颈部)凡见颈部的落枕,颈椎骨质增生,等。只要见项背强几几即可使用。只要使用过此方治疗颈椎病的人,可能其乐无穷。

3。提神剂。本方葛根有扩张脑血管作用,麻黄兴奋中枢神经。凡见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哈欠连天,精神不振,面部似有浮肿者必用。

经方临床应用的体会 第2篇

经方学习体会

卫生所 龙学伟

广义经方指的是经久不衰,经世致用的方剂,而狭义经方指的是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的方。作为学药出身的我,读书时候专业以药为主,对中医是一窍不通,更不用说什么是经方了。年过四十,总感觉再也不能这样浪费光阴了,趁年轻还是学习一些新的知识,一些有用的知识,也是朋友推荐,就自学走上了学习经方的道路。通过近两年时间的学习,自学了《黄帝内经》,胡希恕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医书七种,分别是《伤寒论》、《金匮要略》诠解,《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通俗讲话,新编《伤寒论》类方,《经方临证指南》,《肝病证治概要》等书籍。知道了中医自有中医看病的角度和方法,研读经方,可以让我的思路得到调整,知道中医应该是那样看病的,是那样养生的,从而进一步发扬中医的优势和特色,解决自己和家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疾病的问题。

对经方的学习应该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我仅仅才刚刚开始,思路不成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我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学习考察之后,认为“方证对应”是仲景医学的主要特点,作为入门的学习方法,方证对应更容易尽快看到实际疗效,什么是方证对应呢?方就是指方剂和药物,证就是某个方剂或者药物的应用指征或者证据。这“证”是从病人的症状,体质,生活状态等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里面挖掘出来的。每一个证都是实在的东西,没有多少推理的过程。方证关系的形成来源于经验,是经验的积累,可以重复验证。“有是证用是药,无是证无是药”是方证对应的要求。

医学是一门实践技术,我尝试治疗了一些有缘的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比如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葛根汤加苍术治疗肩痛、麻杏甘石汤治疗咳嗽、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虚人外感、桂枝加葛根汤平稳血压、温经汤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甘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等,取得的疗效是超出我的期待的。我刚刚学中医,就走上经方的道路,应该是比较顺畅的。我也深深欣喜自己的选择。但是学问浅薄,经历尚少,到现在深深感觉经方知识博大精深,疾病千变万化,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

经方辨治鼻炎的应用体会 第3篇

小青龙汤方证

李某,男,38岁,2013年11月13日初诊。3年前开始出现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一般在秋季加重,夏季症状减轻,曾服用多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都不曾痊愈。半个月前,患者的症状再次加重,鼻内奇痒、喷嚏不断、晨起更甚。服西药特非那定片及霍胆丸无效来诊,现上症仍在且见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身无寒热感,舌质淡红、苔白,脉缓。诊为过敏性鼻炎,予以麻黄10 g,桂枝15 g,干姜15 g,白芍15 g,生甘草15 g,半夏15 g,细辛10 g,五味子15 g,荆芥20 g,防风20 g,5剂,1剂/d,水煎饭后服。药后诸症大减,再5剂减麻黄为6 g,诸症悉除。为巩固疗效,以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7剂善其后,2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过敏性鼻炎是目前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具体的致病原因,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论。如果能够清楚患者具体的过敏源,西医中常采用“脱敏疗法”治疗,但是,该种治疗方法的疗程普遍较长,而治疗效果一般。“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黄师治疗过敏性鼻炎多强调患者的体质状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来针对性地选择药物,从而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本病在麻黄剂的使用中尤显。麻黄是中药方剂中较常使用的一味中药,它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止血的作用,同时,它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所以,对一些患有高血压及心脏病的患者应该谨慎使用。小青龙汤所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多鼻塞、打喷嚏而局部分泌物清稀如水。过敏性鼻炎多与水分代谢异常有关,小青龙汤散寒化饮,方中麻黄主治体格粗壮(肿),皮肤肌肉腠理致密(无汗);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化气行水;白芍和养营血;姜、辛、味温化寒饮(涕、泪、唾清稀如水);半夏燥湿降逆。诸药合用,方证对应,获效甚捷。

葛根汤方证

方某,女,35岁,2014年12月8日初诊。鼻塞、清涕、额头疼痛1年余,外院X线示:额窦炎。近日天气转冷诸症加重,故求诊于余。素体偏胖肤黑,身高161 cm,体重70 kg,虎背熊腰,伴项背不适、月经40~60 d一行2年,入冬以来前额、项背部痤疮硬结无脓头加重,头昏嗜睡加重;纳可,便日2行,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诊为慢性鼻炎、鼻窦炎,予葛根40 g,麻黄15 g,桂枝15 g,白芍15 g,甘草10 g,生姜5片,大枣5枚,辛夷20 g,川芎20 g,5剂,1剂/d,水煎饭后服。药后诸症大减,继服前方15剂。2015年8月因他病就诊于余,告知自上次药后鼻炎、鼻窦炎均未在复发,项背柔和活动自如,月经30 d一行,面部、项背部皮肤光滑如初、精神焕发。

按:黄师认为葛根汤治疗鼻炎,这是叶橘泉先生的经验,其实也是日本汉方的经验,使用葛根汤的时候一定要抓体质:肌肉坚紧厚实,皮肤黝黑,黄暗,粗糙,毛发比较多,不易出汗,肩颈部容易酸痛,脉搏有力,这种体质,用葛根汤使所有的毛孔及肺窍闭开合有度,该排的地方排,汗液排泄正常、鼻涕分泌适中,月经也如期而至。一定要抓病症和病位:葛根浮长表阳明(前额、面部);项背强几几(虎背熊腰,拘急,不柔和)。该方解表开窍、增液舒筋,开窍就是发汗,开窍也能通经,葛根汤催月经效果很好,葛根汤中麻黄能开清窍,调理反应迟钝,所以也是兴奋剂。

麻杏石甘汤方证

罗某,男,43岁,2015年3月17日初诊。头痛、头晕、流黄脓涕2年,平素易感冒且感冒后诸症加重,外院X线示上颌窦炎、额窦炎。服多种西药及中成药无效。形体粗壮,鼻涕黄而黏稠不易出,舌苔黄腻,脉滑数。处方:麻黄10 g,杏仁10 g,石膏25 g,甘草10 g,黄柏15 g,栀子20 g,连翘30 g,辛夷20 g,桔梗15 g,细辛10 g,7剂,1剂/d,水煎饭后服。二诊,头痛鼻塞好转,涕转清易出,守方续服十剂。三诊,鼻塞无,头痛头晕无,脓鼻涕消失。

按:麻杏石甘汤为《伤寒论》之清热平喘方。黄师别具匠心,多以此方合栀子柏皮汤治疗那些体质强壮,鼻流黄色脓涕的鼻窦炎。余临床验证多例,感觉效果极佳。该方主要适合体格较壮而皮肤粗糙的人群,可联合黄芩、半夏等中药使用,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3]。

八味除烦汤方证

张某,女,21岁,大三学生,2014年9月18日初诊。长期过敏性鼻炎,久治不愈,数日一发,欲用中药调理。体格壮实,黄涕,鼻内痒,头晕,心烦腹满,舌红,苔微黄。曾服鼻炎康无效,现此病符合八味除烦汤主证。处方:半夏15 g,厚朴15 g,茯苓20 g,苏梗15 g,栀子20 g,枳壳15 g,黄芩15 g,连翘20 g,3剂,1剂/d,水煎服。药后第2天早晨就有大的变化,三剂服完诸证痊愈。至今未再发。

按:八味除烦汤清胸膈间气热,对患者伴有烦躁易怒,鼻腔黏膜容易充血等躯体症状,用此方能宽胸膈,除腹胀,常常让患者神清气爽。八味除烦汤是黄煌教授自拟方,是半夏厚朴汤合栀子厚朴汤的加味方,半夏、厚朴、茯苓、苏梗、栀子、枳壳、黄芩、连翘,基本药物仅八味,所以名八味除烦汤。对消除焦虑,改善睡眠最有效果。栀子厚朴汤是经典清热除烦方,《伤寒论》用于治疗“心烦腹满,卧起不安”,对许多焦虑症、抑郁症患者或其他疾病而兼见热郁于内的焦虑烦躁常有显效。本例患者体质、症候与方相应,故能一剂知三剂已[4]。

玉屏风散方证

李某,男,42岁,2014年7月8日初诊。患过敏性鼻炎多年,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伴前额不适等症状。患者方面孔,八字眉,讲话慢,平时胃口不错且易饥饿,活动不多,易汗出疲乏。处方:玉屏风散加味:黄芪30 g,白术15 g,防风15 g,桂枝15 g,赤芍15 g,干姜10 g,红枣20 g,葛根30 g,7剂,1剂/d,水煎服。二诊诸症十去其七,又7剂诸症痊愈。

按:使用于玉屏风散的患者多汗而浮肿,容易感冒。此方证即黄师所说的“黄芪证”,“黄芪证”的人具有“黄芪体质”:其人多面色黄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精彩,平时易出汗,遇风冷易感冒。这种体质的形成,除与遗传有关外,尚与缺乏运动等有关。该患者除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外,又合桂枝加黄芪汤强壮体质,可谓扶正祛邪兼施[5]。

小柴胡汤方证

赵某,女,49岁,2014年11月15日初诊。眼痒、鼻内痒、鼻塞、打喷嚏伴清水样鼻涕4年余,尤以夜晚睡觉前和晨起最为严重,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诊为过敏性鼻炎。处方:柴胡15 g,黄芩15 g,半夏15 g,党参20 g,甘草12 g,干姜15 g,红枣20 g,生石膏20 g,辛夷20 g,桔梗15 g,川芎15 g,5剂,1剂/d,水煎服。服药第2天就身痒全无,5剂后鼻炎症状衰其大半,又进10剂诸症若失,随访1年未复发。

按:过敏性鼻炎患者因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可看作柴胡证“往来寒热”的范畴,故可使用小柴胡汤治疗,可加入辛夷、川芎等。黄师认为,“往来寒热”除体温的变化以外,更是指“往来”与“休作有时”包括在发病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或有一定的周期,或是交替发作的一类疾病。此患者病情即具有上述特点,故取效迅速。

黄煌教授治疗鼻炎多强调患者的体质状态,其辨体质多从望诊和切诊入手,尤其是擅长使用“腹诊”。其提出的药人相应、方人相应的思路,对我们临床思路的形成影响很大。所谓“药人”,就是适合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这种体质的人服用这种药及其类方,往往起效快,而且相对安全。他提出的“桂枝体质”、“麻黄体质”、“柴胡体质”等“药人”概念,遵循药人的经验识别,可以大致了解该体质患者可以考虑哪一类方。在临床运用中他重视原文,但不局限在原文,要吸收后世的东西,《千金方》、明清著作、日本汉方医学都有涉猎,经方的加减要慎重。既重视仲景方,也重视唐宋方。黄师强调“经方不是医学的全部”,当然黄煌方也不是治疗鼻炎的全部,我们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总结。

摘要:黄煌教授从医三十余载,临床擅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诸多疑难杂症,是现代经方派之典范,他在“方证相应”学说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将“方证”、“体质”等概念引入到临床工作中。笔者运用黄煌教授治疗鼻炎系列方剂疗效卓著。

关键词:黄煌,经方,鼻炎

参考文献

[1]黄煌.中医十大类方[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黄煌.药证与经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管隽.黄煌八味解郁汤和八味除烦汤的方证及其临床运用[J].江西中医,2007,38(6):254-257.

经方临床应用的体会 第4篇

【关键词】 伤寒论;张仲景;哮喘;方剂;经方

【中图分类号】R27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145-02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之圣书”。它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某些杂病的诊治规律,发展并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1]。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笔者作为一名儿科医师,临床所见小儿外感病发病最高,这与小儿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密不可分。而咳、喘则是小儿外感病中的常见病证,笔者就将临床应用《伤寒论》经方治疗小儿咳喘的部分体会简述如下。

小儿咳、喘多因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甚则肺气郁闭所引起,病位在肺。可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痛、身疼痛等症状,属《伤寒论》之太阳病范畴[2]。据临床辨证之寒热不同,笔者常选用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进行治疗。

1 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第63条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第162条言:“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此2条都是论述表邪已解,不能再用桂枝汤发汗,如果患者出现喘促症状,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3]。其病机为肺主气而司呼吸,邪热壅肺,宣降失司,故见喘逆;肺合皮毛,热壅于肺,热迫津泄,则有汗出。其“无大热者”,是谓表无大热,而里热壅盛。因此,本证重点在于肺热壅盛[4]。该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变辛温发表之法为辛凉宣透之方。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石膏辛寒直清里热,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逆,而石膏用量倍重于麻黄,可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发散之力,又能外透肌表;杏仁宣肺降气而治咳喘,协同麻黄更增平喘之效;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四药相伍,宣肺清热,降逆平喘[5]。

典型病例:张某,男,3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经治疗后发热止,鼻塞流涕消失,但咳嗽加重,开始有少许痰,无盗汗及腹泻,咳嗽每天3~5次。证见咳嗽明显,痰多色黄,黏稠难咯,喉中痰鸣,口渴,烦躁。胸片:两肺纹理粗,心界正常。血常规:红细胞:6.0×1012/L,血色素:135g/L,白细胞:19.3×109/L,中性粒细胞:77%,淋巴细胞:21%。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正常。诊断:支气管炎。治疗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3g,杏仁6g,石膏20g,紫菀9g,款冬花6g,甘草4g,3剂,水煎服。一剂后,病大减,二剂后无咳而愈。

[JP+1]笔者在临床应用时体会到,只要有肺热壅盛,就可应用该方,且收效明显,不必拘泥于一定有气喘的表现。如患儿咳声重浊,有黄痰(或有痰声),苔黄,脉数(指纹紫滞),此时患儿无喘息的表现,仍可用麻杏石甘汤。而在方药的应用上,笔者吸取儿科名医的经验,经过临床的摸索,认为可根据临证病人的情况予以加减。如平素体虚,以及未满周岁的小儿,服用方药后常出现汗多,甚至一日需多次更换衣衫的情况,此时可将方中麻黄改为炙麻黄,后者较前者发汗力弱,但宣肺平喘之功仍佳。而对于一些平素脾胃虚弱的患儿,进食稍凉则出现腹泻,甚至一日多次解水样便,此时可将石膏改为滑石清热,石膏清热从大肠走,而滑石清热从小便利。因此可减轻患儿出现腹泻的不良反应。另外对于方中麻黄与石膏的比例,也有多位医家认为不必拘泥于书中所说,可根据病人的热势轻重调节,笔者认为这也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因人论治的精髓。[JP]

2 小青龙汤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两条均为上焦素有停饮,外感内伤,水津不布,痰饮内生,又风寒不解,外寒里饮相搏,壅滞于肺,肺气上逆则咳喘[6]。该方由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去杏仁、生姜、加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而成。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宣散之力;芍药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干姜大辛、大热,合细辛性温,散寒温肺,化痰涤饮;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止咳;半夏味辛性温,降逆止呕,燥湿祛痰;炙甘草调和诸药。

典型病例:王某,男,5个月,因“反复咳嗽、喘息1个月”就诊。1个月前,患儿受凉后出现咳嗽、喘息,体温36.5℃,脉搏126 次/分,呼吸39 次/分,体重8 kg。证见鼻塞清涕,咳嗽痰鸣,口干喜饮,大便干燥,舌红。治以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细辛各3g、白芍、五味子、法半夏各6g,紫苏子、白芥子、黄芩、地龙、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各15g,三七、丹参各10g,黄芪20g,水煎服,分多次少量服用,治疗月余,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发作。

笔者在临床应用中认为该证病机为外有伤寒,内有水饮,临床辨证准确,用之无不效验。在临床运用中,如外寒不著,或由寒饮化热的现象,可减少细辛的用量,同时干姜温中力强,在这种情况运用恐加重外寒化热的情况,临床常表现为患儿咽喉红肿疼痛,因此笔者在临床时将干姜改为生姜可避免温中助热力过强,同时可起到辛温解表散寒的作用,也收到满意效果。另外,笔者所在科室根据《伤寒论》理论,结合名老中医经验,制定协定处方就是以小青龙汤为基础方,加用温阳补肾药物而成,应用于寒性哮喘发作,哮喘患儿感寒后出现咳嗽,尚未喘息时,以及哮喘缓解期均有良好效果。

3 大青龙汤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7]。”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内有郁热,证属表寒里热,表里俱实。治以表里双解,重在解表,兼以清热[8]。该方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另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麻黄发汗、外散风寒,石膏清郁闭之里热;重用炙甘草,加生姜、大枣和中以滋汗源[9]。

典型病例:吴某,男,5岁,患儿反复感冒咳嗽2年余,近一周因发热、咳嗽、气喘入院,证见咳喘痰多,痰白粘稠,腹胀腹痛,积滞。查体:体温37℃,P 100次/min,R 35次/min,两肺哮鸣音,呼气延长,三凹征明显,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方用大青龙汤加减:麻黄3g,桂枝3g,炙甘草3g,杏仁3g,生姜3片,大枣5枚,石膏10g,一剂,加水煎取150ml,分次温服,得汗乃止。4剂后,咳喘明显缓解,调理而愈。

此证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夏日里天气炎热,本应多见热证,但常有患儿大汗后进入空调房间而感寒,致风寒束表,又内有里热。冬季天气干燥,进食煎炸肥腻食物使郁热内生,不慎外感风寒遂成此证。临床常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气喘,但咳痰色黄,苔黄厚。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需注意本方为发汗峻剂,适用于表里俱实之证。如非此证,表里虚证者,断不能用之。特别是治疗小儿疾病,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一旦过汗,损伤正气,难于调养恢复,且易出现虚证。因此在临床上辨证尤为重要。对年幼小儿慎用,多用于体质健壮之年长儿。

以上只是笔者学习、应用《伤寒论》的一点体会。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感受到《伤寒论》的魅力,它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有关的理、法、方、药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努力学习继承发扬《伤寒论》的精髓是我们新一代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将《伤寒论》的精华应用于临床,探索运用经方,不失为发展中医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4.

[2]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8):503-505.

[3]冯冰虹,赵宇红,黄建华.桑白皮的有效成分筛选及其药理学研究[J].中药材,2004,27(3):272-274.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2(1):3-12.

[5]叶晓芬,蔡映云,吕迁洲. 支气管哮喘的雾化吸入治疗[J]. 上海医药,2009,30(4):45-46.

[6]Belvisi MG, Hele DJ. soft steroids:a new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airways disease[J]. Puhn pharmacol Ther,2006,32(3):321.

[7]杨鹏举,杨延巍整理. 伤寒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25.

[8]程应旄. 伤寒论后条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79.

[9]杨世民整理. 伤寒贯珠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8.

经方临床应用的体会 第5篇

学习经方心得体会 学习经方心得体会

2011年度用经方学经方心得体会

精彩分享:杨志一前辈关于《金匮要略》虚劳证治体会与心得

0430QQ群王彪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一些心得体会 伤寒医案学习心得

经方临床应用的体会 第6篇

作者/王伟编校/芸菱【导读】这是王伟师兄在今年经方论坛上分享的“桂枝汤在太阴病中的应用”,读起来仍是那么不舍,生怕一不留神干货溜走了。Ps~文中提到人迎寸口脉法,这也是集结号前段时间推送的成哥版人迎寸口脉针法中提到的王伟师兄的这一脉法。一起分享给大家,没有看成哥版的,点击下方链接,一睹为快!还原经典真相,深度解析人迎寸口脉针法

收看王伟师兄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下方链接王伟师兄:深山讲药老生常谈读经典——为什么学经典 谈谈经筋病的治疗

中医不是经验的总结,也不是理论上的推论或哲学上的假说,中医是以最本真的状态观察世界与人体,这是我们学习小组学习的根本出发点。中医对疾病的诊断不是隔皮猜瓜的猜测,无论西方医学还是中国医学,医学都应该建立在对疾病真实的观察之上。如果我们在临床上处桂枝汤,一定不是因为通过病人的描述推测这个病像桂枝汤,模糊的诊断于临床将有大量的误诊。我们临床也不能用很复杂的推理得出一个需要开桂枝汤的结论,因为过于复杂的推理很容易出现错误,更不能应对日常繁重的诊疗。我们临床要直观的看到并且非常确定这个病当下就是太阴病,就该处桂枝汤。太阴病病名分析 首先要确定的是什么是太阴病,如何准确的诊断病人为太阴病。张仲景于《伤寒论》中很少提及脏腑的概念,在他的辨证体系里并非用五脏辨证,也就是说太阴病并不是脾胃病。太阴病顾名思义就是“太阴之为病”,就是说人处于太阴时得的病,放下后世玄解《伤寒论》所创造的各种概念,用最简单的思维来直接的解读就是当下病人阴气相对太多了引起的疾病就是太阴病,同样道理阳气相对太多了引起的疾病就是太阳病。这里又有一个重要的定义——阴阳,阴阳不是后世医生想的头都痛的哲学概念,也不是所谓的矛盾二分法,阴阳是对人体最真实的观察切入点。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夏之所以为阳是因为气温在逐渐增高,地面上越来越繁荣;秋冬之所以为阴是因为气温在逐渐降低,地面上越来越枯萎。对人体而言,当人体的气越来越充实时我们就说这个人为阳盛;当人体的气越来越虚弱时我们就说是阴盛。《内经》曰“阳道实,阴道虚”即是此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知道病人处于阳道还是处于阴道对我们诊断是头等大事。如果病人来看一个虚弱的病,而病人整体处于阳道,那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病很好治。病人来看一个实性的病,而病人整体处于阴道,我们在治疗时就需谨慎选择攻法治疗。明白了什么是阴阳,还需再进一步细细的分析人体,当人体处于阴病,正在消耗,但是病人身体之气相对充足,并未消耗至空虚,这时候我们给这个病人的病态叫太阴病;当太阴病不及时治疗,长时间的消耗人体之气空虚,这时候我们给这个病人的病态叫少阴病。知道当下病人的整体处于什么病的状态对我们进一步治疗至关重要。同样是受寒,当人体处于不同的气的状态对寒邪的反应不同,我们需要选择的治疗方案必须不同,整本《伤寒论》就是在客观的记述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对不同邪气反应所产生的症候,并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法。太阴病的诊断 如何知道这个病人是太阴病,我们查遍整本《伤寒论》也找不到方法。这么重要的诊断书中找不到,只能是因为张仲景写书针对的是当时有文化高水平的医生,而当时的医生看过医经,知道怎么诊断六经病。《黄帝内经》用非常直接的人迎气口对比的诊法客观公正的判断人体所处的六经。“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很简单只要掌握了人迎气口脉法,六经的诊断非常轻松。这套诊法详细的文献考证在拙作《拨开迷雾学中医》中有详细考证,现出于实用性仅介绍其详细的诊法。关前一分,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双手同时诊脉,诊其关前一分的脉搏大小,如果左手脉大就说明病人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说明病人是阴病。诊断完阴阳后再诊盛数,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大小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为三盛。太阴病的脉象特点为:右手关前一分大于左手关前一分,同时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只要病人处于这种脉象,就说明病人当下为太阴病的状态,就是病人处于高消耗的状态,但是还未消耗至虚。通过诊脉气口三盛直观的诊断判断病人当下为太阴病,还需要用证来证明。人的气开始消耗,则首先会表现出内里空虚的不适,一般都会表现胃肠胀满,厌食。因为胃肠空虚所以拉完肚子后会更加空虚,不适症状会加重。若医生见腹胀满妄用攻伐,则会形成天地不能交泰的痞证。太阴病的特异症状很多,我们要通过病人对症状的描述来判断其整体的状况,而非是胡乱的猜测。脉证同时说明一种病情,那我们的诊断就很明确,我们对自己的诊断与接下来的治疗就会很有信心。太阴病桂枝证的脉证并治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很简单、很实用的脉证。首先知道什么是浮脉,无论脉管走行表浅还是走行较深,无论脉管宽大还是细小,我们从摸到脉搏开始算浮沉,只要脉搏的搏动点在脉管的浮部,且向下按压脉搏力度减小这就是浮脉。浮脉的两个要素:搏动位置在脉管的浮部;向下按脉力变小。这说明人体内里的气出于人体的表层,如果寸关尺三部脉都是浮脉,说明“浮则为虚”,这个病人正处于气虚耗的状态,或曾经长时间处于虚耗的状态。如果寸关尺只有一部脉浮,则说明有表证未解,如果是只有寸脉浮说明表证未解且未经过分误治;如果关脉或尺脉浮说明表邪未解且误治入里。无论是虚劳的脉浮还是表证未解的脉浮,只要摸脉气口三盛,同时脉还浮,这时候病人的表现一定是太阴病的症状同时还有气浮于表的症状,这时候都可以用桂枝汤,起效很快,疗效持久。我于临床几乎每天都会处几剂桂枝汤原方,剂量桂枝6~12克,赤芍6~12克,炙甘草4~8克,生姜一到两片,大枣一到两枚,处一到四剂,远程病人适当增加几剂,嘱病人睡前服,服后可饮少量热粥,温覆避风。处桂枝汤不可让病人汗出过多,若汗多则加重其虚,病反不愈。从临床反馈看效果很满意。桂枝汤加减变化 我于临床桂枝汤均为原方,不做画蛇添足的加减,这里所说的加减并非是指在桂枝汤的基础上根据症状加上一堆药物,而是指当病人体证变化,我们需要使用桂枝汤类方。当病人脉浮而尺脉很虚弱时,病人就不可发汗,“尺脉弱者不可发汗”,因为尺脉反映的是内里的虚实,尺脉弱内里虚,在不固护内里的情况下不可发汗,若发汗则开桂枝加葛根汤。“无阳者不可发汗”,如果病人脉浮而很虚,脉浮短无力,则不可发汗,需开桂枝二越婢一汤。如果病人脉浮而革,此为亡血失精的虚劳,需开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上这些加减法我于临床反复验证,且都是原方不加减,疗效满意。方药加减需谨慎 我们医生以药治病,取效的原理为以药之偏纠正人体之偏,因此一张好的处方一定要体现出通过药物配伍所构成的偏性,如此辨证准确,处方精准,往往一剂知,数剂已。方一定要方,如果一张处方面面俱到,那就成了不治病的圆,方剂治病失去了方,再好的方剂也发挥不出其理想的效果。“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方药必须要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才会有效,且辨证准确轻轻一拨,病人很快就会恢复平态。如果辨证不精细不准确,用过多过重的药物,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个人体会,学好中医就是踏实的从张仲景的一方一药中体会其作用机理,细细的分析每一条《伤寒论》条文,并将自己的理解在临床中验证,如此方剂越用越灵活,看病越来越明了,疗效也就越来越稳定。

上一篇: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下一篇:站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