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设计中需改进的几个方面

2024-08-03

物理教学设计中需改进的几个方面(精选6篇)

物理教学设计中需改进的几个方面 第1篇

物理教学设计中需改进的几个方面

通过网络学习《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初步》这部分内容后,结合我们学校推行的“七环大课堂”的教学实践,认为初中物理教学设计要从以下2个方面改进:

1.制定教学目标

每节课设计前,不仅是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更要注重学情分析,包括对学生知识、经验、思考、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不能只凭主观揣度,认为讲了学生就掌握了来安排学习的顺序和创设教学环境。我们要为学习者设计教学。要注重分析学生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比如“运动的快慢”一节,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速度的基本知识,基本公式,所以在设计本节教学时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我们就要少讲或不讲,而对学生公式的应用以及各个字母的单位要重点强调。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再比如“光的直线传播”一节,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早已认同,但对其如何证明的探究过程却没有真切体验,所以在制定本节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避免重复讲解。并在教学活动前必须把教学目标明确告知学生,使师生双方都明确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以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2、确定教学内容

物理教师要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加工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课本中的例题、文字说明和结论等书面的东西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比如在“机械效率”一节课教学中,就需要把教材再加工。需要补充两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即竖直安装和水平安装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这样学生在做基训和其它练习题时便会得心应手。这样,教师以新教材为基石,既充分利用教材又不被教材所束缚,必然会使新课程理念具体地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中。

在此只论述这两方面的改进建议。

物理教学设计中需改进的几个方面 第2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平时生产实习就是要根据实际的生产要求及设备现状进行施教,最终使学生在毕业时做到与企业零距离、尽可能快的适应企业要求,本文从具体的教授方式和实训教学过程两方面出发,分析论述了对掌握实际普车操作技能、技巧中需把握的几个环节。在具体教授方式中强调基本功的同时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基本技能是关键。培养学生肯动脑、肯动手、肯钻研,达到全面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着重于教材处理和创新。关健词: 讲解示范 普车 基本技能 巡回指导 实训教学

本文从实操讲解示范、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机床的误操作、机床本身机械故障几个方面分析了普车实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根据中职类学生的爱动手,爱实践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应采用适合教师自己、适合教学内容、特别是要适合学生的教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生产实习教学中的几点体会,现提出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注重充分备课

近年来,由于生源的减少,中职类学校都普遍降低录取分数线,大多存在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从认知结构上看,由于职高生源基础弱,势必影响学习的迁移,这样势必又影响到新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形成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师就应该提前认识到学生的现状,寻找方法来带动他们,鼓励他们,认可他们,从而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前准备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也是使学生认真对待这门课的出发点。实训教师在进行实训教学准备工作时不仅要熟悉所授课题的内容,掌握其技能技巧,还要准备好授课中所使用的一切工夹量具、刃具、图纸、材料等,做到“硬件”准备齐全。

另外,授课内容应做到适合学生的、能掌握的、实用性强的,如工、夹、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工件的正确加工工艺,各种基本技能正确的操作姿势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之前有总体的认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这节实训课产生了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技能中去。

二、注重讲解示范

只有通过示范操作学生才能感到具体、生动,不仅易于接受,同时还可以将观察过的示范动作形象地印在脑子里,进而模仿练习。只有简明清晰的讲述,才有利于学生对操作原理、动作的意义、特点和如何动作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妥善安排讲解与示范的分配比例,努力做到精讲细“演”。所谓“精讲”不是少讲,而是指讲解要力求作到目的明确,内容简短、具体,语言要具有逻辑性、针对性、指示性和可操作性。要充分通过讲中练、练中讲、边讲边练、边练边讲、讲练结合。细“演”就是指教师要把示范操作动作演示清楚,开始要放慢速度演示。对关键性操作要点,必要时要反复演示;结束时要用通常速度演示,使学生获得完整的、正确的操作过程和方法。实训教学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一是按照课堂化教学的要求,对课题内容、工艺过程(加工工艺制定)、技术要求(尺寸精度、公差及表而粗糙度要求)、安全文明生产要求等进行清晰、简明地讲解,使学生所要进行的操作训练在思想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但切忌照搬理论课堂上由原理至结果的授课方式,应采取“实用为宜”的原则,同时在讲解中设置一定的悬念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启发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实习的趣味性。二是对操作要领和方法,边讲解边示范操作,用简明的语言配合正确的示范操作来提高教学效率。三是对操作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动作解剖,放慢速度,分步讲清操作要领,以加深学生对操作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与直观感觉。四是示范操作结束时,要以正常速度将几个不同的操作动作进行有机地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进行演示,以便学生获得完整的正确的操作过程的概念。

无论哪种演示,都要与讲解配合,才能使学生具体、生动、直观地感受所学习的对象,便于模仿练习。同时需要我们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换一种角度看学生,换一种方法教学生,换一种机制评学生,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勇气与信心,提高学生对专业实训的兴趣。通过准确生动地做好示范演示操作可提高学生实习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教师通过对机床的熟练操作演示和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所出现的误操作快速进行纠正,对机床本身机械故障排除等,能在学生心目中得到真正的认可,敬重老师。高效的示范演示操作是实习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三、注重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是实习教师在对课题讲解与示范的基础上,在学生分组训练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学生的生产实习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它是实习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阶段。在这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的操作姿势、操作方法、安全文明生产等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错误动作,回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全面了解学生对课题的掌握情况。由于学生要自己动手开启和使用车床,学习的内容与动作要领也较多,实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在操作中的安全,实操动作及细节不到位或不规范均需要教师马上帮其纠正更改,直到正确为止。

实习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师的巡回指导也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根据课题要求,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确定不同阶段的检查指导重点。比如:车螺纹课题练习,是使学生由原来的单项车屑台阶操作到切槽操作,均需按先后顺序的有机结合,这之中既要突出操作顺序及要点,又要保证图样尺寸技术要求。要做到这点,必须以平时的单项操作训练来做保证,也就是说,车屑是以各单项操作的训练作为基础的。先采用单项练习,为的是使学生的精力更集中,便于工件质量的控制。然而有的学生平时贪图省劲,不重视单项训练,以为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加快速度。事实上,在动作姿式,操作衔接,车屑余量,工件测量,组合件配合精度等方而存在的问题,往往就是由于没有认真地进行好单项训练而造成的,通过各小组学生自己动手加工出的螺纹零件进行评比,让学生去观察并进行投票,会对好的零件作品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去思索,定能培养学生的实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实习教学效果。

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针对个别学生在车屑训练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指导,因为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可能同时拥有不同方面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教师通过巡回指导,总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强调,提醒学生并引起学生重视,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巡回指导还必须作到“六勤”:勤走动、勤观察、勤动脑、勤讲解、勤动手、勤鼓励。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的深入了解学生的操作动作是否规范与正确,发现问题的同时要及时去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向实训教师学习在机床简单故障方面排查的方法等,使学生在专业技能等方面获得较快提高。

四、注重及时总结

总结是提升自身技能并掌握的最好途径,总结讲评可分为日总结讲评和课题总结讲评,在日总结讲评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肯定其成绩,指出不足,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明确今后注意的问题,还要对工、量、刃具、材料、技术资料的保管,卫生、安全文明生产等进行全面总结。全面总结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关键的环节,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重点。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实训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帮助学生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提出下一步的训练要求。在课题总结讲评时,教师要预先布置学生写出对整个操作过程的认识和在训练中的体会与收获,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在实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分析实习操作效果,帮助学生把实践经验提高一步,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将整个训练过程来一个总体回顾和反思,使学生建立起一个由入门到熟练,从理论到实践这样一个完整、系统的概念。最后通过严格实训加工工件考核来检验训练成果,获得教学的信息反馈,使教与学的双方面来审视自己在实训教学中的不足,吸取经验教训,从而达到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目的。

运用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培养技能人才是生产实习教师区别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与进步,实习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研究及开发空间,也值得我们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进一步研究、探讨。相信通过我们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职业学校的学生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找到属于自己专业领域的天空。

参考文献:

物理教学设计中需改进的几个方面 第3篇

一、重视必要的知识铺垫

1.分清近地面和高空, 明白等压线与纬线的关系

在三圈环流形成过程中, 空气会作垂直运动, 如从近地面上升到高空、从高空下沉到近地面;空气还会作水平运动, 如在近地面这同一水平面上从高压流向低压、在高空这同一水平面从高压流向低压。所以, 教学时要先让学生分清近地面和高空。用图1表示, A为近地面, B为高空。北半球低纬环流中高空的风由西南风最终偏转成西风, 西风与纬线保持平行, 这点让很多学生感到困惑, 所以在教学时可事先铺垫好纬线与等压线的关系:在地表均一的假设前提下, 等压线与纬线保持平行, 如图1所示 (图1以北半球为例) 。明白了等压线与纬线的这一关系后, 再运用之前已学过的知识学生就容易理解了:高空中的风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所以北半球低纬环流中高空的西南风逐渐右偏成西风与等压线平行;而等压线与纬 线又是平行的, 所以西风自然 也与纬线平行了。

2. 了解降水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中, 利用图2问学生R、S、T、W四个地方中哪里的降水较多?学生通常都会答S和W这两个地方的降水较多, 因为他们把两个地方的下沉气流理解成降水了。但实际上, 这两个地方的降水却是较少的。所以我们需要铺垫降水的形成需要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冷却凝结 (自然界中空气冷却凝结的方式通常为空气上升) 和凝结核。这样, 学生就能够回答哪里多雨和哪里少雨了:R和T这两个地方 (即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 均为低压带) 降水较多, 因为盛行上升气流, 气温下降, 空气容易冷却凝结形成降水;S和W这两个地方 (即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 压带, 均为高压带) 降水较少, 因为盛行下沉气流, 气温上升, 空气不易冷却凝结。

二、低纬环流中学生容易卡住的地方

我们以北半球为例来看低纬环流。在图3中, 箭头1234组成了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从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容易卡住的是3这个箭头, 因为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有限, 容易把3这个箭头理解成表示西风的箭头。因此, 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3箭头表示气流从高空下沉到近地面, 而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的, 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为了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把低纬环流画成立体示意图 (如图4所示)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3这个箭头, 教师在讲解低纬环流时可以将图3和图4对应起来, 让学生在熟悉图3的基础上理解图4, 加深对低纬环流形成过程的认识, 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一年中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 赤道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高空 (即图4中的a箭头, 对应图3中的1箭头) , 赤道的近地面形成低压, 赤道的高空形成高压, 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要流向低压, 所以赤道高空的气流要分别往南北两侧流。以北半球为例, 赤道高空有一支气流要往北流动 (即图4中的b箭头, 对应图3中的2箭头) , 在高空形成南风, 由于是在北半球, 南风一旦形成, 立即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 所以南风会右偏成西南风 (即图4中的f箭头, 此时在图3中没有表示西南风的箭头) , 高空中的风最终与等压线保持平行。前述已经提到, 在地表均一的假设前提下, 等压线与纬线是平行的, 所以高空中风最终与纬线也保持平行, 西南风逐渐右偏, 在北纬30°的高空西南风右偏成西风 (即图4中的e箭头, 此时在图3中同样没有表示西风的箭头) , 这样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源源不断地形成西风盘旋在北纬30°的高空, 大量的气流最终从北纬30°的高空堆积下沉到其近地面 (即图4中的c箭头, 对应图3中3箭头) , 北纬30°的近地面形成高压, 在近地面这同一水平面上, 高压要流向低压, 其中有一支气流从北纬30°的近地面往南流动 (即图4中d箭头, 对应图3中的4箭头, 也即5箭头) , 形成北风, 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 北风右偏成东北风 (即图4中的g箭头, 对应图3中的6箭头) 。至此, 北半球的低纬环流就形成了。

三、理清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 气压带都是在近地面形成的。不同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 要弄清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就要了解气压带是怎么形成的。

(1) 赤道低压带:赤道及其附近终年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 赤道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高空, 从而在赤道的近地面形成低压, 即赤道低压带。

(2) 副热带高压带: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最后偏转成西风盘旋在纬度30°的高空, 大量盘旋在纬度30°高空的气流被迫堆积下沉到纬度30°的近地面, 在其近地面形成高压, 即副热带高压带。

(3) 副极地低压带:来自副热带高压带比较温暖的气流和来自极地高压带比较寒冷的气流在纬度60°的近地面相遇, 相遇之后气流只能从纬度60°的近地面上升到高空, 从而在纬度60°的近地面形成低压, 即副极地低压带。

(4) 极地高压带:极地地区终年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 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在极地的近地面形成高压, 即极地高压带。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知: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由于受热较多和受热较少形成的, 所以它们的形成原因归结为热力;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虽然都为高压, 但是副热带高压带不是由于受热较少形成的;同理, 副极地低压带和赤道低压带虽然均为低压, 但由于副极地低压带不是由于受热较多而形成的, 我们就把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原因归结为动力。

四、讲清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在三圈环流中, 全球一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它们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其他的一些无关的因素去掉, 只显示跟当前教学有关的内容。

例如, 在讲全球气压带的分布规律时, 只展示全球气压带的分布状况, 而一些风带的名称、表示风向的箭头等因素可以不显示 (如图5所示) , 这样,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压带的分布状况,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气压带的分布规律: (1) 以赤道为中心, 南北对称分布, 即赤道及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南北纬30°的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60°的副极地低压带和南北纬90°的极地高压带。 (2) 高低压相间分布, 即低压的南北两侧是高压, 高压的南北两侧是低压。如赤道低压带的北侧和南侧分别是北纬30°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南纬30°的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的南北两侧分别是赤道及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和纬度60°的副极地低压带。

同样, 在讲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时, 可以把气压带的相关因素去掉 (如图6所示) ,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得出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 (1) 以赤道为中心, 南北对称分布, 即南北半球低纬的信风带、南北半球中纬的西风带和南北半球高纬的极地东风带。 (2) 虽然南北半球的风带名称大致相同, 但其风带的风向是不同的:低纬的信风带在北半球是东北风, 在南半球是东南风;中纬的西风带在北半球是西南风, 在南半球是西北风;高纬的极地东风带在北半球是东北风, 在南半球是东南风。 (3) 关于风带的风向可以简化记忆:只要记住一个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 这个半球剩下来的两个风带的风向正好和西风带的风向相反即可。例如, 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均为东北风;南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 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均为东南风。 (4) 关于西风带风向的记忆有一个小技巧:首先肯定是西风, 到底是西南风还是西北风, 可以这样来记忆———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

五、气压带和风带是北移、南移还是偏北、偏南

我们在讲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时认为气压带风带是固定不变的, 但那是在地球不公转即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假设前提下做出的结论。然而, 实际上地球在不停地绕日公转, 太阳直射点会发生南北移动, 所以气压带和风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小议物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4篇

一、教师的言与行

物理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主要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教师不但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而且也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意图告诉学生,就必须用语言来表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应是一位演讲者(当然不仅仅是演讲者)。演讲者要征服听众,除了内容以外,语言艺术是至关重要的,物理教学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以物说理。教师的语言条理分明、系统清晰,有利于信息传递;寓庄于谐、生动感人,有利于引起学习动机;言近旨远、潜移默化,有利于落实教学的科学性原则。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技能技巧,变化无穷。

就教师语言的寓庄于谐而言,做到这一点,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心境。在良好的心境下,使人有“万事如意”之感;在不好的心境下,使人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心烦意乱”。由于物理教学中的概念、规律、模型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心境,用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创设物理情景,将抽象的内容转化成一幅学生熟知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有一次听一位参加过全国高考物理阅卷工作的老师给高三学生分析高考物理试题,有一道填空题要求考生答出:是谁提出了近代原子论说,当这位老师讲到这道题的时候说:“由于以前学生只习惯于在题海中遨游而忽视了对物理史的学习,因此一碰到这类题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许多学生瞎猜,什么阿基米德、阿伏伽德罗、牛顿、麦克斯韦、安培,有的甚至把华罗庚也请了上来,在众多的著名人物中,唯独没有英国科学家道尔顿的位置。”讲到这里,全班学生都乐了,就连我们去听课的也忍俊不禁。然后,在良好心境下,这位老师又用了风趣幽默的语言讲了学习物理的重要。

二、内容的详与略

一节课的内容总要有侧重点,要组织好一堂课的教学,就要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只有区分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才能收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效果。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突出重点,就是要把较多的精力用在教学重点上,围绕重点进行启发诱导、开展双边活动。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它是指学生难理解和较难掌握的地方。因而突破难点,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如可采用直观教学,分散难点,适当复习或补课来掌握有关知识等方法。只有善于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象小河之中的流水一样平平而过,不能激起美丽的浪花。这样学生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教师要从整个教学计划、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学重点要“浓墨重彩”,而对于相对次要的内容则要“轻描淡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这样才能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速度的快慢和语调的高低,即语言的节奏感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人们坐在行进中的火车里,很容易打瞌睡,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单调的音响能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或称催眠效应。教学的速度通常有两种不良的倾向:速度太快,犹如放连珠炮,把学生弄得晕头转向,造成学生“高度紧张,消化不良”,一是速度太慢,重复讲解,弄得学生“昏昏欲睡,心烦意乱”语调也有两种倾向:一是声音很轻,软绵绵的,象在唱摇篮曲;另一种则是声音过高,一惊一乍的,象唇枪舌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语言没有跌宕起伏,没有节奏感,大家知道,我国民间老艺人——瞎子阿炳自创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名曲《二泉映月》,曾一度倾倒了无数中外艺术爱好者,让他们百听不厌的原因跟乐曲的跌宕起伏是分不开的。而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节奏宜快慢交替,错落有致,使学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形成有规律的变化。

例如,在引入新课时,应用联想、启发等语调,给学生一种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带入物理情景之中;在讲解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时,我往往运用坚定不移、落地千金的语调,并且放慢讲话速度,强化重点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在分析学生常犯的错误时,我就慷慨激昂,引起学生高度重视;而分析物理过程时,应用随机应变的语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在讲物质的用途时,我则轻声细语地重点作介绍,有时还穿插一两个物理应用上的小故事,既起到将学生带入物理情景中的作用,又活跃了思维,调节了课堂气氛。在教学告一段落后,用轻松愉快的语调,给学生以愉快的享受。我在听课中,还发现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叙述中偶尔出现停顿,我认为这也是体现了语言的节奏感,它能起到保持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浅谈班级管理中需把握的几个 第5篇

学科类别:班级管理

工作单位:陈仓区桥镇第一初级中学

姓名:冯伟

二0一0年六月

如何有效把握班级管理中的几个“分寸”

陈仓区桥镇第一初级中学冯伟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谁都可以担任,但未必能够胜任。许多班主任特别是一些从事班级管理时间不长的老师,常常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在班级管理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教育效果并不能像我们所设想的那么理想?为什么对某个很想转化的后进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即便是精心准备的某项活动但总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等等,相信类似的情形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并不少见。显然,一个班级管理的好与差,不仅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自身修养息息相关,但更与班主任的教育艺术、组织管理能力密切相连。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主要就班级管理中如何把握一些“分寸”作些分析。

一、树立威信,防“居高临下”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事半功倍,具有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班主任的威信要用高尚的品德、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去“影响学生”。记得,刚接一个班时,师生之间还不熟悉,当我第一次同他们讲话、上课,他们的注意力是那么集中,布置的任务是那么顺利的按时完成,这就说明学生都想进步,都想在老师面前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他们也不知不觉地洞察老师的言行,基于这一情况,我特别注意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自身特长,去“征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染每个学生,在工作中注意言行一致,与学生相处做到言而有信,实事求是。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提出适合其特点的要求。学校、班级所定的制度更要坚决执行。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因此,在工作中我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更是严得有理、严得有度、严得有方。俗话说:“响鼓敲重锤,笨鸟促先飞”,针对不同性格、性别、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胆大脸厚”的可当众批评教育,自尊心强的则要个别谈心,属学生隐私的还要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但是,有许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征服、打动不了学生时,往往通过高压手段来让学生害怕、屈服自己,形成专制主义,而班主任也就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论任何场合都板着一副严酷面孔。过度威严迫使学生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班上的大小事,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从不征求班干部意见。对犯错误的学生严厉斥责、无情责难,不容许争辩。这种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常常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切断了师生交往的纽带。学生只好对班主任关闭心扉,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也就无从谈起因材施教。因此,班主任既应通过正确渠道树立自己的威信又要把握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火候,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

二、充满信心,防“期望过高”

信心是基于对事件前景的分析而确立的一种倾向,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前提。作为班主任,我们有必要树立做好班主任的信心,不仅对教育事业要有信心,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有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培养不好的儿童,没有哪个儿童天生不可教;只有不能教的老师,没有不能教的学生。”学生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的进步与退步,品行的良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有极大关系,只要方法得当,教育是能成功的。有了这个信心,才能认真耐心地探索合适的方法。对学生有信心主要表现在要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或犯过错误学生,更要有信心,更要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更

好的促进他们的转变。我所教班上有一学生,按一般老师眼光看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差生,不仅基础差,能力差,而且学习不认真,有逃学习惯,我多次找他谈话并帮助他客观分析自身优点和不足,并指明老师对他的成长和进步充满信心,还把教室的钥匙信任的交给他,这以后他便一改往日的做法,上课以后认真听讲,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的质量明显提高,作业及时上交,最突出的表现是他从不逃学,每天早来晚走,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但是,对学生充满信心,并不等于全部放手,也不等于抱以过高期望。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班主任确按单一的目标和方向去追求、去努力,最终事与愿违,以此完全对学生失去信心,甚至“恨铁不成钢”。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完全忽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别,强求学生接受老师过高的期望,则是一种“偃苗助长”的行为。部分学生始终品尝不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误入歧途,出现逃学、出走等极端行为。因此,要由基础定起点,由现实定目标,只有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解渴,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努力,若目标太高,则会使人产生挫折感,进而失去信心。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又不能对学生有过高期望,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智地因材施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担负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社会人才的重任。

三、悉心教育,防“越俎代庖”

在我初任班主任工作时,每天起早贪黑,严格盯班,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集会时,亲自整列排队;劳动时,指手画脚,督战到底;学校安排的文体竞赛活动也都是亲自拟计划、订措施,作部署,唯恐不周。就是这样,班级多少获得一些奖牌,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才干的机会,一个班级只有一个大脑、一双手,久而久之,学生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缺少创造性,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在老师面前一样表现,老师背后每次犯错都找“又一样表现。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后,我本着一个原则:学生能干的事,老师绝对不干。把任务下放到班委手中,交给班干部。如此一来,不仅激发了班干部的积极性,而且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才干。班级各类事项都有专人负责管理,而班主任只是个幕后导演者和领导决策人,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要及时解决,对班委会工作鼎力相助。班主任既要以班为家,以教育好每个学生为已任,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同时又不能对学生指导过细,“越俎代庖”,使学生形成依附人格。

四、培植爱心,防“宠溺过纵”

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如此,即使愚顽如石也能感化。班主任在工作中若能用心去征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以姐妹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感化“金石”的效果。记得我初当班主任时,班级有一个“让人爱不起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爱打架、小偷小摸、经常撒谎······不良习惯特别多,我凭着一颗做教师的责任感和良心,对这个学生投入无限的爱,每次犯错了谈心,及时批评指正,批评指正但对方仍听不进去,并质问我“您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他的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他对我给他的爱不理解,产生反感。从此我改变了我的教育方法,由一味的批评改为每周表扬他一次细微的进步或微弱的闪光点,并安排他管理班级纪律。在帮助他的过程中,我和他主动交心,交朋友,让他知识班主任对他的一片赤诚的爱心,现在,他各方面发展都很快,而且还在一次学校文艺汇演中为班级夺得一个二等奖。可见,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就没有解决不了问题。

但是,有些班主任对“爱心”理解很肤浅,认为只是在学生生病期间或生活有困

难的特殊情况下偶尔一显“师恩”,我认为那不是爱的真正含义。过分的关心反而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严重误区。这种过份的关心和爱护,更加强了学生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滋长了学生贪图安逸,不敢吃苦的不良作风。我认为,作为班主任不能温情地剥夺学生接受生活考验的机会,相反,要利用各种契机,让学生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独立照顾自己,不断磨炼经受风雨袭击后的顽强意志品质,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包含的几个方面 第6篇

1.教学理念(10分)

结合本次课的内容和新课标的4个基本理念 2.教学内容(10分)

主要教材:重点;难点

辅助教材:主要解决的问题 3.教学目标(20分)

2-3个目标(技术、技能;身体健康或心理健康等)

4.教师指导(10分)

主要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

辅助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

5.学生练习(5分)

练习过程中学生怎样练习(分组?保护帮助?纠正错误?观察?)

6.教学组织与场地器材(15分)分组情况:分几组?哪组先练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轮换?教师怎样安排场地器材?

7.教学过程(20分)

准备部分:时间;内容;任务

基本部分:时间;内容;任务

结束部分:时间;内容;任务

8.运动负荷预测(5)

平均脉搏:135次/分左右

最高心率:不超过180次/分 练习密度:45%左右

9.教学评价(5分)

上一篇:奥林匹克精神作文下一篇:品牌使用授权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