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注重基础着眼能力

2024-08-01

语文教学论文注重基础着眼能力(精选9篇)

语文教学论文注重基础着眼能力 第1篇

语文教学论文注重基础着眼能力

语文教学论文注重基础着眼能力

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和1994年高考语文试题相比,虽然试卷的编排体例上有所变化,但命题的指导思想基本没有变,试题没有在“新颖”上下功夫,而是注重选拔和导向的双重功能,力求在平淡中显本色,稳定中见规范。纵观全卷,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基础,覆盖面宽。

除作文外,1995语文试题31道题中,约有半数的题目是考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了语音、字形、词义、词语选用、成语使用、标点符号、语句衔接、语病修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具有较宽的覆盖面。

今年语文试卷的第1题和第2题考查词语的形、音、义,这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的内容,在语言交际中也最容易出现失误,如读错音,写错字,解错义等。这类题年年都考,往年只有一道,今年分作两道,足见对基础的重视。

考基础知识的题目还有第5题的标点符号的使用,第8题对作家、作品的表述,第9题对诗所涉及人物的判断,第10题对人物称谓的解说,第29题对名句的默写等。这些试题重在对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识记,重在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答题就没有问题。

第3题是让考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词。这道题看似容易,但因为选项中的词语或同音,或同义,没有一定的基础很难确立答案。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确词义,懂得结合语境辨析词义的同异才能选择正确答案。这道题属于语言运用题,能够反映学生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在一定范围内所蕴含的潜在能力。除第3题外,这类题还包括第4题的成语使用,第6题的语句衔接,第7题的病句修改等,它们既重视知识,又强调运用;既着眼于基础,又注重基础上蕴含的能力,这种试题无疑对中学的语文教学将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1995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也是着眼于基础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讲的是郑母教子为官清正的故事,选材注重了思想性,弘扬着民族的传统美德;命题考查涉及了实词词义、句意理解、文意理解等常规内容,紧紧扣住了《考试说明》中“能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要求。

二、加强了语文能力的考查。

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语言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等。1995高考语文试题涉及了这些能力的考查。

第11题是一道文学鉴赏题,要求选出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这道题考查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考生须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感受词的主旨和意象才能作出判断。这道题启示我们:感悟能力的培养要重视丰富、积累语言材料,这既是理解的基础,也是能力形成的关键。

第30、31题侧重于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第30题对一张便条作修改,主要是从语言运用是否得体出发。便条不同于正规的文函而注重于口语的运用,修改只需要将便条中的“光临”、“决定”、“磋商”等不得体的书面用语换为口语即可。

第31题是一道很具综合性的题目,它要求选用表内提供的资料,就某地区女职工增长人数及增长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续写句子。答这道题至少要考虑以下几点:①要写清女职工的人数,表明增加的情况;②须按年份分段写清男性和女性职工的增长率,用比较的方法说明问题;③语句要通顺、连贯、简洁(注意字数的限制);④数字的表述和书写要正确、规范。这道题涉及到理解与表述,考查的能力是综合的.、多向性的,它至少包括:①对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的能力;②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项语文知识将材料中重要语言信息组成一个复杂语句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的第二个文段,较多采用了主观测试题,答案多数需要考生动笔写出来,主观性强,能力的检测更为明显。我们知道,判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层次上是有区别的,判断能力好不等于概括能力好,让考生动笔写出答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概括和表述,增加试题的区分度,更好地进行选拔。如第25题、第26题、第27题,这几道题都要求考生结合阅读材料,或筛选文中重要的语言信息,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述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并在答题的文字量上有所限制,这种主观测试,有利于让考生积极思维,可以看出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作文具有导向性。

1994年高考作文是写一篇命题记叙文,这是1992年、1993年高考重记叙命题思路的延续,反映了要纠正中学作文教学重材料轻命题,重议论轻记叙的不良倾向的命题意图。以给命题写记叙文对于写作是最基本的一种训练形式,对学生写作能力训练最为全面。但是,由于记叙文的写作随意性大,给命题的限制条件过少,势必造成评分的误差。因此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在总结了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种以一个材料写一小一大两种文体的新的命题形式。

根据材料作文,有利于限制立意、取材、文体,有利于控制评分误差。而一卷两文,两文两体,共用一个材料,不仅有利于全面考查,而且既可以减少阅读量,增加思考和写作的时间;同时也使考生在思维转换上,不至于另起炉灶,减少了不适应感。这是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所具的显著特点。

1995年高考作文的材料是一道题为《鸟的评说》的寓言诗。根据这个材料,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写一个对话片断;根据这个材料,自选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由于材料本身具有众多人格化的描写对象,又有对话和议论展开的话题,写作能够给考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能与现实生活发生具体联系,但又有一定的约束性,因此,因此,完成所要求的作文并不是十分艰难的。

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应该说是在情理之中,也出乎意料之内。尽管作文题“岁岁年年题不同”,变化几乎是绝对的,但这种变化仅仅侧重于形式。无论如何变,高考作文命题要有利于全面考查,有利于缩小评分误差,有利于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的语文教学和教改应是始终不变的原则。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性就表现在此。

语文教学论文注重基础着眼能力 第2篇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化自主性学习意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是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学生直接针对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过程,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学习的内在动力,也同时具有独立学习的渴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利用语文本身的性质特点,使他们从依赖走向独立,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他们终身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语文素质和能力。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创造各种情境满足他们自主学习的需要,当然,这种独立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教与学的关系上来看,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1.逐步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

2.树立自己的主体意识.即树立自主意识和自强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3.发展自己的主体能力,即发展自我调控技能,创造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塑造自己的主体人格.即塑造独立人格,承认自我,相信自我存在的价值。

二、课文教学中探究性关键在于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学则须疑,探究学习离不开问题,可以这样说.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在探究学习中,教师或者学习者能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如我们教授《石钟山记》一文,可就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1.郦道元、李渤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结论是否正确?苏轼的最后得出的结论合理吗?

2.关于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既然“人常疑之”在前,作者为何“余尤疑之”?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声 何哉?”这一质疑,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在教学中教师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又以解决问题为最后的归纳。这样.教师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问题意识的培养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文章,都是经典名篇,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我们决不能把它们当作金科玉律照本宣科.即使是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评价,也是要设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对教材进行批判的继承.切忌人云亦云,否则,只能束缚了教师,僵化了学生的头脑,久而久之,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谈何质疑?

三、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过程,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大胆创新

结果和过程历来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接受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所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接受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探究性学习关注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能从中获得一定的体验。探究过程一方面展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暴露的疑问、困难和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个性的过程,这种探究过程是学生在学习成长中所必须的,它是人生发展的宝贵财富。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这种开放式的理论基础是主体创新,探究性学习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断提高学生主体性发展水平。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建设民主、宽松、愉悦、自由、坦然的探究氛围,这是因为探究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如何,而情感对于人的认识和行为有巨大的调节和推动作用,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是语文科固有的特点,也是语文教学发挥探究学习方法的一大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一种饱满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教学氛围,从而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受,以促进学生去体味语文的动人之处,以一颗赤子之心,主动探究它的深刻内涵和言外之意。比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两文,语言有杂文的性质.深刻难懂,使探究产生了一定的难度,但如能把学生笼罩在教师所营造的悲愤的深沉的情感中,使学生的感情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课文中,学生主动探究的驱动力就会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对深邃的语句产生了探究的热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和陶冶的双重效果。

在教学中,通过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超越老师,探究式学习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尽管很多方法是教师早已熟悉和掌握的,但是,对学生来说,有可能就是创新,探究式学习就是培养创新能力,以时代育人为宗旨的。

语文教学论文注重基础着眼能力 第3篇

一、在诵读中积累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 语言教学要抓语感, 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汉语词汇丰富, 运用灵活, 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 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 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 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 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书读得多了, 背得熟了, 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 愤悱在心了, 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经过一定的时间, 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 既领悟了道, 也掌握了文, 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 其实, 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的高妙之处。很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书声, 一些范文佳作, 虽经语文教师二、三课时口干舌燥的讲析, 但学生中难以将课文熟读一遍的却大有人在。从高中语文教材的背诵量来看, 高中教材第一册为例, 要求背诵的涉及到6篇课文, 共2800字, 平均每天背诵不足24字。就是如此低的要求, 一些学生也难以完成, 这与我们古人“口舌成疮”相比, 真是天壤之别。我们强调熟读背诵, 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 而应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不仅如此, 我们是否可以就现有教材, 增加一些熟读背诵的课文或片断呢?古代佳作、现代散文是否可以多熟读背诵一些呢?巴金先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 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转引自吕学洲《说背诵》。《语文学习》1993年第9期) 巴金先生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深的。

二、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课外阅读是增强积累的有效方法。如果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多读点, 多积累些, 天长日久, 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 信手拈来, 随心所欲, 左右逢源。可现今中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其名了, 他们整天被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 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 报廊、报架也形同虚设。这样的现实, 极大地限制了中学生的语言积累。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 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 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因为, 只有“博览”, 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 而且, 在阅读过程中, 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 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基于此, 中学阶段能否从语文课中大胆划出一二节作为阅读课呢?同样, 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多作些课外阅读讲座, 刺激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使他们感到课外阅读如同吃饭、睡觉, 不可或缺。当然, 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不可能拜读大部的文学名著, 只能是见缝插针, 只能选择短小精悍的读物,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指导, 比如介绍课外读物, 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记法, 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等等。

三、在作文写作中积累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 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 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 因此, 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 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高中语文教学并未对此引起重视。重知识, 轻作文是普遍现象, 即就是作文训练也是以对准高考为目标, 重审题立意, 入格训练, 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新八股, 语言贫乏, 毫无生气。这样的训练, 只能使学生的大脑原本贫乏的语言中枢变得更为呆板。“意无言则不行, 言不畅则意不达。”有识之士认为目前中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 并非危言耸听。要扭转这一局面, 加大作文的密度是其方法之一。数理化学科能课课练、日日练, 作文为什么不能?当然, 这要注意两点。一者, 加大密度并不是违背规律, 恰恰相反, 而应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重点反复, 难点强化;二者, 加大密度并不是加重负担, 教师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思路, 从繁琐的精批细改中走出来, 在设计练习和讲评作文上花力气。可以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断与成文结合、大作与小作结合、自由作与统一作结合, 可以分步练、集中练, 可以教师评、学生评, 灵活多样, 不拘一格。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 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 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 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

立足基础 着眼能力 第4篇

12.“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这是新课改以来江苏高考历史卷中对重点问题、主干知识——“罗马法”的第三次考查了,前两次分别是:

(2008·江苏历史·13)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 )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江苏历史·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五年三题,2008年从罗马统治者制定法律的目的方面进行的考查,2010年从引用法律原文揭示法律原则的角度进行的考查,今年则引用《罗马史纲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制定”的一段评价,考查考生对《十二铜表法》地位的理解。可以说,五年中,相同的考点,不同的精彩。

从2008年到2012年,对“罗马法”知识点的考查给我们今后学习有哪些启示呢?

一、立足基础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建立教材相关知识的严密体系。如果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两个时期、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两个阶段,“成文法”又经历了“《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几个阶段,再理解了每个阶段相应法律形成的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及评价,在解答2008年与2012年的两道“罗马法”题时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二、着眼能力

首先是着力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本层次能力。“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提出的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也是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四个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第一个目标与要求。新课改背景下,江苏卷所有高考题都是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来考查大家的,因此,把“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渗透在学习中是必须的。实践中如何操作呢?下面以“罗马法”为例,谈三点思考:

1.选材构建(这项工作通常由老师来完成,稍作介绍旨在让大家更清晰了解历史题目构建中的玄机)。史料浩如烟海,选择的原则是什么?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紧扣教材,服务于教学是选材的基本原则。命题老师一般从一些史学方面的经典名著里节选能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如可以到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杨共乐的《罗马史纲要》等史学著作里去选择所需的材料,找准材料后进行合理构建以追求效果的最优化。

2.有效引用。高三复习时更通常的做法是对成题的引用,鉴于高考题的正规与科学,对各地高考题的引用是首选。今年高考中考查“罗马法”知识点的除江苏历史卷外,新课标全国文综卷与安徽文综卷中的两道题也出得甚为精辟,值得引用。

(2012·安徽文综·19)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卷·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构建新题或引用原题使我们有了锻炼的机会。题目的功效能否发挥最佳还在于析题水平。

3.科学析题。新课改以来,高考试卷文综单科题量不大,具体到某个知识点的题量更是有限,因此,用好每道高考题显得十分重要。充分用好高考题的第一要素是在完成练习后应进行科学析题,析题时应点明考查的知识及要求。下面以今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34题为例试作说明。

其次是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更高层次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提出的学生能力培养的更高层次目标,历史科《考试说明(选修科目)》把它阐释为“‘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目标与要求。这种能力在实践中又该如何培养呢?下面还以“罗马法”为例谈两点感悟:

1.辨析理解。所谓辨析理解,即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结论。如我们通过练习2009年高考辽宁文综卷“罗马法”题来具体阐明。

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辨析材料提供的“罗马法”四段原文,即不告不究;非判无罪;判前自辨;重视证据。综合理解,我们能得到“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是唯一正确的结论。经过这样的训练再来解答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14题时,答案一目了然。

2.对比完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考试题材料所提供的许多信息是教材没有涉及的,通过一定的练习可使我们克服畏惧心理,完善知识结构。如通过练习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14题,可以使我们根据材料解读到罗马法有“重视法律程序”的特点(这是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那么,我们在解答今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34题时,就不会对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这也是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感到奇怪了。

语文教学论文注重基础着眼能力 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复述作用;详细;简要;创造 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复述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训练形式,在整个中学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仅就复述的作用与复述的基本形式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复述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复述在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能训练学生的多种思维品质。如概括复述有助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详细复述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换人称和体裁复述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想象复述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等。

在复述的过程中,无论是词语的选择、句子的组织,还是表达的顺序和条理性,无一不是学生思维的体现和结果。可以说,复述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复述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最理想的手段之一,它促进了学

生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复述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训练形式,在整个中学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复述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大有好处。一般来说,学生都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并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赏识。复述正利用了学生这种心理,它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展示能力的机会。通过复述,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又促进了听、读、写三种能力的发展,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更自觉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复述的主要形式

复述按照不同的要求与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详细复述。

按课文的顺序和内容做详细、具体的复述。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最多的就是这种形式。这种复述能够巩固课文内容的掌握,有利于强化、促进学生学习,对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连贯思维、表达能力有很大好处。详细复述又可根据不同内容采用各种方法。

(1)支点法。即把课文或段落中的关键词(key words)

或要点(key points)作为记忆交点,利用这些交点回忆已知的语言信息,复述文章内容。

(2)线索法。教师依照课文段落的顺序或情节发展的层次,列出提纲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

(3)图画法。就是凭借图画,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复述起来兴趣盎然,且能在脑海里留下长久的记忆,有助于学生的“再认”与“回忆”。

(二)简要复述。

是根据课文顺序删去次要的内容或描写,根据一定要求,抓住主要内容和情节进行复述,或只复述课文大意或梗概。这种复述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的综合能力。简要复述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概括能力,这对学生运用语言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

(三)创造性复述。

要求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情节发展的必然趋向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对原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改造后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是一种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复述形式,它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很大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创造性复述的方法有:

(1)改变人称复述。如上完sefc,bi,l6后,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形式复述,叙述“我”的难忘一课。这

种变换人称复述,使得故事人物栩栩如生,如现眼前,增强了记忆效果。

(2)改变文章体裁的复述。如,学完sefc,bi,l10时,可由学生两两对话,谈论英美英语之差异。

(3)表演复述。通过学生扮演相应角色复述课文,这样把语言教学,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增强了交际效果。

(4)续编故事复述。根据故事可能发生的变化,复述文章,可要求学生大胆想象,以续编故事,全班同学讨论形式展开辩论。

三、复述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使复述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科学地使用,增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一)授予方法,正确引导。

成功的学习是依赖于正确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复述。如在刚开始阶段,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认识文章,帮助学生做读书笔记,概括文章大意,如帮助学生找出文章主题句,或通过文章上下文内在含义归纳大意等。

(二)不同层次,区别对待。

也就是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复述要求;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复述形式。总之,要因材施教,要根

据学生知识和身心发展的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如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出示key words或key points进行引导,好的学生可叫他们表演等等。

(三)注意纠错,创造成功机会。

学生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要中途打断,等复述完毕后,再更正;否则,会打断他们的思路。纠正错误最好用间接的方法,以避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并尽量给每个学生都创造成功的机会。

(四)注意合作,提高效率。

语文教学论文注重基础着眼能力 第6篇

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教学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形式要灵活多样,要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议、有讨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善于营造民主、自由、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表达,积极参与,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之所在,体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民主自由的氛围,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独立思考。学生的表现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就要适当地给予表扬,即使有些观点不够成熟,教师也不要急于全盘否定,而要在鼓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要允许学生有质疑的自由,对他人或老师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自由探讨、自由争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为学生的创新发展创造环境。

二、鼓励自信,培养创新品质

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创新离不开自信,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不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绝不可能有创新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努力完成较难的任务,为其坚定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例如,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微笑的点头,都可以使学生信心倍增。其次,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坚韧性。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没有坚韧性,任何创新的想法都只是空谈。因此,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经得起困难和失败考验的精神,让学生明白一份艰辛一分收获。

三、打破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定势指的是沿着固定的思路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是创新的最大障碍,老师要巧妙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想象思维思考问题,力求求新求异,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欣赏,使学生受到感染;通过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实物、实验、电教化教学手段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当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之后,创造想象能力便会得到逐步发展。其次,在课文已有故事结局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填补可能产生的结局。当然,创造性想象能否产生创新成果,还必须在想象之后引导学生评价自己想象的合理性是否有违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

2、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弥补,是创新的高级思维形式。学生抢答,老师不要认为学生是“出风头”、“爱表现”、“个人主义”,否则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抑制学生的直觉思维。语文课堂还要适当地应用发现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独立发现,而不是越俎代庖,这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又能使学生获得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态度,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立足“终身教育”,改革教学方法

“终身教育”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一生,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习”。当今时代,我们培养的学生一旦投身社会,能否立身行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读写能力(不能排除听、说能力),因而,这对学校的语文读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学为理论指导的“文学阅读教学法”,一般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材配套用书《教学参考书》的“参考”内容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答案等。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照搬“参考”,用“生理解剖学”的方法和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教学,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再有,习惯的“文学阅读教学法”是从“读写结合”入手,把对范文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教学。比如,中学语文教科书以体裁编组课文单元,用“单元知识短文”归纳、阐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知识,学什么文体的范文就设计什么文体的写作。这种编排模式,实际上是把阅读与写作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混为了一谈。许多教师视课文为阅读和写作的共同参照物,因而出现了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读写信息处理的现象,从写作的角度解读文章,使语文读写教学处于尴尬境地。由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受到扼制,学生作文出现了千人一面、千腔一调、不使人卒读的现象。

语文教学论文注重基础着眼能力 第7篇

小学数学教程具有抽象性、应用广泛、系统逻辑性强、图文并茂、知识体系完整等特点,所以对于培养他们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联想、归纳总结等多方面能力都行之有效,尤其对课堂教学这一环节的实施过程尤为显著。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括内容

每节课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准备题的过渡而切入新课的。而准备这一环节又往往令教师及学生忽视,有的只是把它作为简单的练习来处理。实际上准备题既能对学过的旧知识点加以巩固加深;又能够为新授课扫清道路,缓冲难点;还可以预设伏笔,使教学生动有趣。所以如果不好好地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概括水平,太可惜了。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充分感知编者意图,为形成能力做好准备。例如:《小数的认识》一课中,准备题中出现4种商品的价格。编者为什么会这样设置呢?这样安排的好处在哪儿呢?不这样设置可以吗?教师只有在设计这块教学时,有意识地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充分感知小数与整数的区别。学生也就顺理成章地读、看懂、领悟到小数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形成一个大体的知识框架。

二、观察比较,培养概括能力

由于编排的特点,很多知识都是通过一些具体实例、直观教具,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再概括出一些数量关系或规律特征、图形特点。教师通过罗列数据、等式、表格等,当然其中也可以是准备题中已经涉及的,只不过需要用对比、着重指出等手段,通过自己的语言初步形成概括。即使说不到位,也得让学生感受跳一跳就可能摘到桃子的滋味。切忌包办代替,把现成的规律、性质直接说给学生。如果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能力、智力将大受影响。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课,我通过准备题的快速口答,然后再有目的地排列组合,板演结果:

5×(2+8)=5×2+5×8

3×(7+3)=3×7+3×

3(6+8)×10=6×10+8×10

简单的几组等式,使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等号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号右边都是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最后还要把相乘的积相加。通过学习这样的处理,不仅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了,同时为教师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空间,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有声有色。让学生从数学学习过程中体会有价值的数学比告诉他们数学有价值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样在教学9加几的加法时,可以通过例题的计算概括出“凑10法”;又如看了很多的长方形物体,再让孩子们总结长方形的特征;像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让学生自己概括总结。

三、自学课本,形成概括能力

一提起自学,很多教师就采用放任自流的形式,因对自学的意义没有深刻认识,所以自学大多会流于形式,而无法让学生真正的自学,更不用说让他们通过自学获取知识了。只有教师善于利用自学优势,通过自学的方式让学生想学,而且有信心把这个知识学会,他才能学得进去。所以课堂教学中的自学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检验学生能力的重要法码。通过自学,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学收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交流,互相倾吐,教师不仅要听学生的结果是什么,还要让学生自己讲出结论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得到的。长此以往,“目标自学”的念头无形中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善于发现问题才能尽力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形成概括水平

让学生将一节课的内容用几句话简单概括,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自我评价,找出差距,形成竞争机制。同学们你争我赶,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取学习知识的热情,也可以激励授课的教师,达到师生共勉。这样一来,既可以重温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形成学习高潮,提高学生概括水平。

小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名词或概念都很抽象,都需要通过一些实例来概括出来,但深浅不同的数学概念往往是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产物。低年级学生只适合概括一些具体的量。比如:3块糖,3个苹果,从而总结出3这个数。但从具体的数过渡到一些抽象名词,形成规律的东西则需要在中年级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成熟,一旦进入高年级学生就应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了。概括能力一经形成,就将具有一定水平。由此概括水平与孩子的认知规律也息息相关,于是我把这种认知水平划分三个阶段:一是模仿概括阶段(低年级);二是半具体概括阶段(中年级);三是抽象概括,形成能力阶段(高年级)。

语文教学论文注重基础着眼能力 第8篇

一个学习者光靠模仿交际练习, 自己得出一个规律, 至少需要6-7年时间, 有的还要更长时间, 有的甚至最终也没有摸索出来。对于学生的母语来说, 毕竟从出生的一刻开始, 他们就在实践、模仿了, 但是外语与母语的学习不一样, 学习外语都是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笔者不赞成采取单纯模仿的方法来学外语。模仿固然重要, 但是脱离中国实际, 必然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初学阶段, 语法是个有力的工具, 它是前人总结的规律, 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我们要教会学生使用这个工具。

首先,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在这一轮教学实践中的得失, 重提强化语法教学这一话题。其次,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所谓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实际上是一个由多种能力合理组成的有机整体, 缺一不可, 其中语言能力就是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规则, 能辨别和造出合乎逻辑、语法正确的句子。语言能力主要体现在语法能力上。语法能力是对遣词造句规则的掌握, 语法能力能帮助学习者理解或创造口头或书面的话语, 因此交际能力更要依赖于语法的精通。其三, 我们要明白强化语法教学, 并不意味着我们又回到原先的老路上, 再进行那种脱离实际和实践的机械、呆板的句型练习上去。其四, 我们也看到现行教材在编排上并没有完全忽视语法教学, 每一单元都设计了语法练习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从另一方面强调了语法的重要性。

教师应采用具体方法实施, 把语法教学贯彻到英语教学中去。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上的资源, 为学生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每一个语法点的分析、讲解得有特色的句子, 再辅之以练习。练习要有针对性, 具体到个体, 要行之有效, 否则看似很热闹的一节课, 课后多数学生不明白, 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利用多媒体教学对语法教学有很大帮助作用。例如, 教学“过去进行时”语法时, 教师可以设计一幅图, “W hatwasthe m an doing thatday?”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中的内容。学生可能说:“Look atthe m an in the picture.O ne day the m an was standing in the room in a tallbuilding in the city of Beijing.H e was standing by the window and looking outofthe window.H e saw m any children and som e otherpeople in the park.Som e boys were playing football.A boy was flying the kite and two girls were running with him.”

我们还可以进行小组活动:

A:W hatwasthe m an doing?B:H e wasstanding in hisroom.

A:W here was he standing in the room?B:H e was standing by the room.

A:W ashe looking outofthe window?B:Y es, he was.

A:W ho was he looking at then?B:H e was looking at som e people in the park.

A:W hatwere the boysdoing?B:They were playing football.

A:W asa boy flying a kite in the park?B:Y es, he was.

A:W hom washeflyingitwith?B:H ewasflyingitwith twogirls.

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个语法现象, 并写上基本结构:“过去进行时:主语+was/were+doing+过去某一段时间状语”, 随后利用多媒体辅以大量练习加以巩固。学生随后可以做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的对比训练, 并且课下背诵结构, 课上检查。通过这样的处理, 大多数学生都基本掌握了这一语法现象。

对于像句子结构这样的语法问题, 笔者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探索, 因为近年高考总会有一些考查细节的试题出现, 我主要通过提供高考试题和一些句子给学生, 在班上展开讨论,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以便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我在黑板上写上“The war and the suffering it caused hurt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deeply.W e m ustdo whatwe can to do it.”学生对这个句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跃跃欲试。在学生充分发言表述自己对这一句子结构理解之后, 教师向学生讲述清楚句子结构, 并让学生体会其结构的特点。

语法练习不是通过一两次练习就可以完成的, 学生的语法知识及对句子结构划分的能力比较薄弱。经过多次反复讲解、操练之后, 仍然有部分学生概念混乱。这说明掌握语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必须长时间坚持, 反复再现, 使学生头脑形成清晰的语法结构图, 譬如主、谓、宾、定、状、补等。当学生头脑中出现这样清晰的结构图, 特别是能有一张中英文对应清晰的结构图时, 外语学习就上了一个台阶, 学生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 就不会出现语法、结构方面的错误。

我认为想要提高高中学生语法能力, 做汉英练习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形式。虽然课本后习题也大多是这样的练习, 但由于全国高考试卷没有考这一题型的试题, 所以一般老师对这种练习形式不大重视, 而实际上这种练习又恰恰是训练学生基本功的一种很好的练习形式。汉译英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 要翻译好一个句子, 必须注意英语语序、语法、用词、惯用语等各种问题。如果长期坚持这样做练习, 学生的语法概念必然清楚, 语言基本功必然扎实, 遣词造句的能力必然提高, 学生在做书面表达题时, 就不会感觉困难。中国人学英语应有自己的特色, 汉译英练习就是特色之一。我在平时教学中有意多设计这样的题型, 并且要求学生必须完成。

为此, 我认为在初中至高中阶段强化基础知识传授, 尤其是语法知识的总结巩固, 能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摘要:当前, 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使用了新一轮教材之后, 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以前的学生比较不是提高了而是退步了, 学生真正掌握的词汇量少, 很多人不会写一句完整的英文句子, 书面语言错误极多, 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一味地强调理解模仿, 忽视了基础语法的练习。因此, 我们有必要重提加强基础语法的练习, 如音标教学、句子成分划分等话题。

立足基础 着眼能力 第9篇

命题特点之一——情境开放型

这类试题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相联系,其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所涉及的知识较为基础,且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例1. 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它是锗酸铋的简称。若知:①在BGO中,锗处于其最高价态;②在BGO中,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氯化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③BGO可看作是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复杂氧化物,且在BGO晶体的化学式中,这两种氧化物所含的总质量相同。请填空:

(1)锗和铋的元素符号分别是和。

(2)BGO晶体的化学式是 。

(3)BGO晶体中所含铋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分析与解答:本题是一道给予新信息的迁移试题,所推断材料的化学式(锗酸铋)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可谓情境新、知识起点高。学生初看试题似乎无从下手,怎样把两种金属氧化物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化合物BGO呢?此时,学生必须学会根据自己贮备的相关知识,进行大胆的思维发散,并对自己提出如下问题:①过去见过这类问题吗?②该题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哪些化合物的性质?③过去的哪种解题特点与此相关?可以运用吗?等等。从上述学生的自问自答,就可形成下面的解题思路:

(1)BGO简称为锗酸铋,它是由锗和铋二种氧化物构成,如何确定这两种氧化物呢?

(2)依据元素周期相关知识及题给条件,如何确定出锗的氧化物和铋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呢?

(3)锗为ⅣA元素,且处于最高价态,则其氧化物为GeO2;铋为ⅤA元素,且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化合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故可推知鉍为+3价,其氧化物Bi2O3。

(4)在BGO晶体的化学式中,锗和铋2种氧化物所含氧的总质量相同,即两种氧化物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应该相等,所以有如下的化学式:3GeO2·2BiO3,即为BGO的化学式。

依据上述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地分析,试题中的正确答案就显现出来了。其正确答案如下:(1)Ge、Bi;(2)3GeO2·2BiO3或Bi4(GeO4)3或Bi4Ge3O12;(3)Bi2O3。

命题特点之二——结论开放型

这类试题要求学生在给定条件下探索结论的多样性,目的是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所学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出挑战,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和统摄归纳知识的综合能力。

例2.根据以下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X、Y、Z是主族元素的单质,U、V是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反应(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和反应条件已一概略去):①X+U→V+Y;②X+Z→V;③Y+Z→U。

⑴写出①式和②式各自所属的反应类型。

①式属于反应;②式属于反应。

⑵若X和Y的组成元素,不是同一族。请写出符合①式的3个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3个式子的3种X和3种Y,分别由不同族的元素组成。

⑶今有某化合物W,它跟化合物U或CO2反应,都能生成单质Y,符合条件(题设的3个通式)的单质X是,单质Y是,单质Z是,化合物U是。

分析与解答:本题是一道以最基础的“基本反应类型”为核心知识载体,涉及众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可谓知识起点低,但所考查学生的能力层次非常高,对发散思维和所学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试题的分析过程与结论(答案)是开放的,有一定难度。为此,解决好题目的关键就是依据题设“基本反应类型”为切入点,结合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大胆联想,追寻统摄归纳中学所学过的“置换反应”。即

Ⅰ.金属单质+盐溶液→金属单质酸溶液→非金属单质

Ⅱ.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单质

Ⅲ.金属单质+

非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单质金属化合物→金属单质

依据上述转换规律,学生就能很快联想到如下最常见、最基础的置换反应:①Zn+H2SO4;②Fe+CuSO4;③CuO+C;④CuO+H2;⑤Mg+CO2;⑥C+H2O;⑦Na+H2O;⑧Cl2+H2S;⑨F2+H2O;⑩O2+NH3……

同时,从上述置换反应还可再作进一步的拓展(同类型置换反应)。依据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可知,元素周期表共7个主族,且分属6个不同主族的单质,两两之间的置换反应只可能有如下3组:

⑴ⅢA(Al)→ⅠA(H2)即2Al+6HCl=2AlCl3+3H2↑

⑵ⅡA(Mg)→ⅣA(C)即2Mg+CO22MgO+C

⑶①ⅦA(Cl2)或(F2)→ⅥA(S)或(O2)即Cl2+H2S=2HCl+S↓、2F2+2H2O=4HF+O2

②ⅦA(O2)→ⅤA(N2)即4NH3+3O2(纯氧)

2N2+2H2O

③ⅦA(Cl2)→ⅤA(N2)即2NH3+3Cl2=N2+6HCl

然后,结合题设限制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合理取舍,最后得出符合题意的正确反应。即Al+HCl、Mg+CO2、F2+H2O(或Cl2+H2S或O2+NH3或NH3+Cl2l)。其正确答案如下:

⑴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⑵2Al+6HCl=3H2↑+2AlCl3、2Mg+CO2C+2MgO、2F2+2H2O=O2+4HF(或Cl2+H2S=S↓+2HCl或3O2+4NH32N2+6H2O或2NH3+3Cl2=N2+6HCl)。⑶X是F2,Y是O2,U是H2O。

命题特点之三——途径开放型

这类试题要求学生依据题目所提供的题设条件,寻找切合实际的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接受挑战,进入发现、创造的角色,具有较高的素质要求和选拔功能。

例3. 实验室里有CuO和Cu粉的混合物。请你利用给出的实验仪器及试剂设计两种测定该样品(已称知其质量为mg)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并填入表格中要求填写的有关内容。

实验可能用到的主要仪器:①托盘天平;②启普发生器;③硬质玻璃管;④泥三角;⑤烧杯;⑥坩埚;⑦酒精灯;⑧玻棒;⑨漏斗;⑩干燥管。

实验可能用到的试剂:a.锌粒;b.稀硫酸;c.氯化钠溶液;d.浓硫酸。

分析与解答:本题是一道最基础的实验含量测定试题,所涉及的实验知识非常基础,可谓起点低,但由于其途径(方法)的多样性,导致试题考查学生的能力层次非常高,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要解决好这类实验问题,学生必须熟悉中学课本中测定混合物含量的实验方法,大胆思维,就不难依据所给的实验仪器、药品,筛选多种切实可行的基本实验方法,来确定混合物(CuO和Cu)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其正确答案如下:

例4. 若使含有a molAl3+的A溶液中的铝元素和含有b molAlO2-的B溶液中的铝元素全部转化为Al(OH)3沉淀。试通过计算讨论有几种途径?

要求:⑴不准另加固体和液体试剂;⑵要答出每种途径所需试剂和所需试剂的物质的量。

分析与解答:本题是一道随反应物的量不同或条件不同时,发生的反应可能有多种途径,从而造成了反应途径(方法)的不确定(多样)性。为此,要解决好这类问题,首先要进行各种假设,并对提出的假设分别予以讨论,来确定在给定条件下反应的可能途径。根据题目要求,只能通入气体试剂,而要使A、B溶液中铝元素全部转化为Al(OH)3沉淀,则有两种方案:①分别通入NH3和CO2;②A和B两溶液互混。又因A和B两溶液中溶质的量大小不确定,铝元素可能不会全部转化为Al(OH)3,尚需通入有关气体,方能使铝元素全部转化为Al(OH)3沉淀。其解答方法如下:

途径之一:分别向A、B两种溶液中通入NH3和CO2。若设向A溶液中通入x molNH3,向B溶液中通入y molCO2,则有

Al3+ ~3NH3

1mol 3mol

amol → 3amol即x=3amol

2AlO2- ~ CO2

2mol 1mol

bmol→ b/2mol 即y=b/2mol

所以,当向A溶液中通入3a molNH3和向B溶液中通入b/2molCO2时,铝元素才可全部沉淀完全。

途径之二:A与B混合,则有如下反应发生:

Al3++3AlO2-+6H2O=4Al(OH)3↓。

Ⅰ.若A、B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即a=b/3mol或b=3amol时,则铝元素沉淀完全。

Ⅱ.若A、B混合,A过量,即a>b/3mol 时,则混合后Al3+剩余(a-b/3)mol,还需通入NH3使Al3+沉淀完全。则有Al3+~ 3NH3

1mol 3mol

(a-b/3)mol→ (3a-b)mol

所以,还需通入(3a-b)mol的NH3才能使铝元素全部沉淀完全。

Ⅲ.若A、B混合,B过量,即b>3amol时,则混合液剩余AlO2-(b-3a)mol,还需通入CO2才能使AlO2-沉淀完全。则有

2AlO2-~CO2

2mol 1mol

(b-3a)mol → (b-3a)/2mol

所以,还需通入(b-3a)/2molCO2才能使铝元素全部沉淀完全。

命题特点之四——题设开放型

这类试题要求学生从给定结论来反探滿足结论的条件,目的是依据解题途径增加补充恰当的条件,而满足结论的条件并不是惟一的。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归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5. 已知某有机物中n(C)∶n(H)=1∶1,取m1g该有机物在足量的O2中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VL,产物只有CO2和H2O,且CO2的质量为m2g,H2O的质量为m3 g。

⑴若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是否含氧,除已知碳氢原子个数比外,还至少需要上述数据中的个,这几个数据的组合共有种,将这些数据的组合一一填入下表空格中。

(说明:①选用V、m1、m2、m3表示,不必列出具体算式;②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滿)

⑵当m1与V之间满足条件时,该有机物中一定没有氧原子;若m1与V之间满足条件时,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原子。

⑶m1g有机物中含氧的质量为g(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与解答:本题是一道涉及有机知识的计算简答题,由于解决问题的条件不够,需增加补充必要的条件才能得出合理的答案,从而造成补充条件的不确定性,题设是开放的。从题给条件:①n(C)∶n(H)=1∶2;

②有机物在足量的O2中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不能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然而,题中的第一问实际上就是要求将解题所需的条件补充完整,其条件可能有多种组合。为此,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可利用有机物燃烧通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来进行解答。其解答方法如下:

⑴根据题中条件,可设该有机物的通式为CxHxOy,则有

CxHxOy+(5x-2y)/4O2→xCO2+x/2H2O

(13x+16y)(5x-2y)/444x9x

m1V/22.4 m2m3

从上述量之间的关系推知,对所建立的等式中只要含有y,且只要确定y是否等于0即可。故尚需的数据有两个,其正确的合理组合为:①m1、V;②m1、m2;

③m1、m3;④V、m2;⑤V、m3。

⑵若有机物中无氧原子,则y=0,m1与V之间满足的条件是:13x/m1=(5x/4)/(V/22.4)→m1=13V/28;若有机物中含有氧,则m1与V之间满足的条件是:m1>13V/28。

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g有机物中含氧的质量为:m(O)=m1-[m(C)+m(H)]=m1-13m2/44 。

命题特点之五——策略开放型

这类试题所给的条件和结论是已知或部分已知的,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设条件和要求,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不同方案寻求切合实际解决问题的途径,对学生的判断、评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5. 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构的平均值):

方案一:将a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 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a/10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0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消耗了25.00 mL KMnO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将有关的化学计量数填入答题卡的横线上):

□KMnO4+□FeSO4+□H2SO4=□Fe2(SO4)3+

□MnSO4+□H2O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式滴定管,理由是;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计);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是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①方案一(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案二(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分析与解答:本题是道立足基础的实验操作试题,同时,又是一道开放性实验评价试题,难度不大,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认真分析试题中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测定,从中不难发现,铁片中铁除了单质铁外,还可能有铁的氧化物等。根据题给两个方案:

对于方案一来说:倘若铁片中只含单质铁及铁的氧化物,用生成氢气的量只能测出单质铁的量,不能测出铁的氧化物中铁的量;倘若铁片中还含有其它金属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由氢气的量推不出单质铁的量;倘若铁片中不含杂质,用上述方法可以达到目的。

对于方案二来说:依据所发生的化学反应:Fe+H2SO4=FeSO4+H2↑、5Fe2++MnO4-+8H+=5Fe3++Mn2++4H2O。倘若铁片中只含单质铁及氧化铁,该方案只能测出单质铁的含量;倘若铁片中含有其它金属,该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金属离子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铁片中单质铁的量就测不出;倘若铁片中不含杂质或只含有单质铁及氧化亚铁,该方案可以达到目的。

综上所述,两个方案均有缺陷,因而测得的结果不一定准确。其正确答案如下:

⑴21085218;⑵碱、KMnO4是强氧化,它会腐蚀乳胶管;⑶1.45/a、1.40/a;⑷①不一定准确。倘若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它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倘若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倘若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②不一定准确。倘若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它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KMnO4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倘若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生成的Fe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KMnO4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倘若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总之,重视教材,立足基础,做到学以致用,才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同时,在复习备考中,学生要熟悉各种不同类型的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掌握好开放性试题的解答方法,高考考试才能做到战无不胜,取得优异成绩。

上一篇:听演讲讲座心得体会下一篇:校园的苦楝树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