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024-07-19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精选6篇)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1篇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加快我县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农业工作,不仅对推进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我县农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至关重要,而且对促进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县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对新农村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这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县积极响应中央、省、市的各项涉农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把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招商引资、土地规模流转等工作纳入县对乡镇(街道)的综合考核,增强基层对农业工作的主动性。

(二)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近年来,我县积极打造“浙江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体制、机制、措施上都有新的突破和落实,从农技服务到标准化推广,从质量监管到基地建设,从品牌创新到市场营销都有完整的实践。在现代农业基地规模方面,我县已有杨梅、绿色稻米、绿色蔬菜等十个产业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5万亩;在现在农业服务体系方面,我县已建立县乡村户四级农业服务网络和综合农业农技服务中心;在现代农业质量监管方面,我县已建立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初步形成了县企业基地和市场“四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在现代农业市场化方面,我县已创办了全省首家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创建了仙居鸡、仙居杨梅等区域农业品牌;特色农业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有了承接项目落户的能力、政策支撑的能力。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优越。我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化的农产品品种、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投资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为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我县绿色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受到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的高度肯定。去年,我县被农业部、国务院台办列为台湾农民创业园;被农业部列为全国12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之一,10个农产品质量监管试点县之一;全省“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唯一试点县,被省财政厅农业厅列为全省支农资金试点县,支农资金总数在全省农业系统中居第一位。

二、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主体少而小。近年来在政府的关注和扶持引导下,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大,企业数量逐年增多。但由于行业特点所限,大多农业企业发展的前期投入大、收效慢、效益低和部分人的轻农意识,使得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快,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中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较少,不适应现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农产品竞争日益加剧的需要。在全县57家龙头企业中,年产值上亿的仅有2家,且均为工艺品行业;年产值超过5000万的7家,其中属于工艺品行业的2家;年产值不足1000万元的25家,其中纯农业龙头企业仅占到15家。

(二)农技人员少而低。县乡村三级推广组织虽已基本成形,但乡村两级的组织建设还不够完善,我们的农技推广队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业科技推广者工资低、待遇差,工作环境条件艰苦,推广经费紧张,造成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农业推广人员年龄老化、知识弱化,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基层政府领导重视不够,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行政部门政事职能不清,大部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常年忙于政府的中心工作,自己的本职工作却很少过问。

(三)土地流转贵而难。随着国家对农业实行“一免三补”等惠农政策,有些农民心理上受到鼓励,种粮积极性得到恢复,不想丢田;在外务工农民因收种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需收种时节两头奔波,不愿丢田;多数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生活失去保障,不肯离田,导致土地流转难度加大、成本提高,成为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突出瓶颈。

(四)农业基础低而薄。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地位有了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但是由于经济等原因,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偏远山区的耕地基本上无电力设施配套,无井灌设施、无渠系,还是靠天种地。农田水利建设比较滞后,自然防涝抗旱能力不高。如全县只有旱涝保收田8万亩左右,占总播面积的37%,许多耕地都是靠天下雨。

三、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突出模式创新,提升基地带动力,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基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以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为抓手,按照“县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乡镇有科技示范场、村有科技示范户”思路,推进土地流转,引进产业主体,创新生产模式,提供全程服务,把园区建成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区、绿色标准化技术的样板区、农技人员的研发区和农民培训学习的教学区。一是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加快成立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领导小组,下设管委会,同时成立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融资公司;加快创业园规划制定,科学统筹园区布局;落实规划,推动核心区启动建设;加大宣传,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多渠道开展招商活动,组织参加2010年海峡两岸食品展览会。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流转步伐,使土地集中到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的手中,同时,以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和投资者,通过租赁、承包、合股等方式从事农业开发,引导土地规模连片流转。三是园区内实行“七统一”服务,即统一规划、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标准技术、统一农业投入品使用、统一疾病防治、统一质量监管、统一品牌的生产管理,对符合绿色标准的农产品,实行统一商标销售,即实现技术集约化,又有效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四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行新型农作制度,加强统防统治,使我县农业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在全省形成较强的影响力。五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依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杨梅、仙居鸡等特色产业优势,逐步在永安溪沿岸建成一批集科技示范、休闲垂钓、观光采摘、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基地。

(二)突出增收为本,提升市场牵引力,全面搭建现代农业发展营销平台。农业产业化是我县农业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培育产业化经营主体,大力扶持产业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和大户,通过责任农技制度、订单农业、合作化生产,对基地内所有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实行订单生产与收购,并利用统一平台进行销售,充分体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发展壮大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加强与连锁超市、供销社系统、大型集团公司等经营组织的合作发展,引进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借助连锁超市、供销社系统遍布各地的网点布局、四通八达的配送体系、灵敏的市场触角,把全县绿色农产品以专卖市场名义统一打包销售,全面提升专卖市场的经营水平,逐步使我县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二是积极推进绿色品牌整合,建议成立县级品牌管理机构,对全县130多个仙居农产品品牌进行整合,分类进行认证,对重点产业的品牌,争取通过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认证;对仙居鸡通过证明商标认证;对仙居稻米、仙居高山蔬菜、仙居花猪、仙居永安溪鱼,通过地理标志认证,争创国家级、省级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全面打响仙居绿色农产品的品牌。三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是加快我县绿色农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我县绿色农业发展上档次、上水平的关键。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农业大招商,做到每一个生产基地都采用“市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企业化管理,推动农业每个主导产业形成1-2家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的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另一方面对引进来的农业项目,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帮助落实农业种养殖用地和项目加工用地,确保引进工商资本的顺利落户。特别是要做好由国家供销总社与浙江省供销社、台州市供销社、仙居县供销社、台州华联超市五级联动共同投资2亿元的仙居国家级绿色有机农业产业项目。

(三)突出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支撑力,全面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体系。深化责任农技推广制度、构建“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是确保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是深化试点工作,着眼于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先进经验,不断深化财政部、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和全省“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技服务网络,创新农技服务模式,发挥农技队伍作用,使农技人员正真成为“农业技术的指导者、农产品质量的监管者、动植物疫病的防控者、产品产业化的引导者”。二是加强农技推广责任考核,建立绩效挂钩制度,完善农技人员联系基地制度,加快标准技术的实施与推广步伐。三是通过双向交流与服务,加强与农业先进地区、科研机构、大中院校合作,积极推进优质良种、生物技术、农作技术等信息源建设,做到一个主导产业,依托一个科研院所,建立一个研发基地。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国外优秀种业公司共同建立跨国新品种示范园区。

(四)突出绿色安全,提升品质竞争力,全面构建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我县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明确责任,建立“县、乡、村、户”四级农产品质量监管责任体系。以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和企业、市场、基地定性检测室为主体,全面构建农产品检测网络体系。加强部门协作,整合检测资源,充分发挥县农产品检测中心(室)的作用,完善例行抽检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在全县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实施产地准出管理,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根据生产单位的生产档案、现场检查、产品抽检和质量认证情况,签发农产品产地证明。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2篇

陈 秀 花

就如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三大载体。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国家、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创建标准,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集中打造,重点完善提升现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扩展规模、联农带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上下功夫。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抓好入园企业的建设进程,使其尽快投产达效;主动做好即将入园企业的相关服务工作,推促其尽快入园兴建;加快招商引资力度,拓展加工区规模,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加快加工区提档升级步伐。三是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以特色专业市场为支撑,全面提升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水平。

二、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经营方式。一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当今,土地规模小而分散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市应该结合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引导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注重发挥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品,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统一布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对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凡是农业发达、农村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比较发达。可见,只有大力促进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才能使我市农业真正走上产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之路;三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就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经营农业、发展农业,优化整合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增加农业效益。

三、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推广农业科技。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大力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每年引进推广农业“三新”技术。使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农业,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率。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双百双十”工程,大力引进和培育现代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科技挂钩、技术承包等活动,拓展“送科技下乡,促强农富民”活动内涵。加大对农民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努力提升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尽快实现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四、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提升质量创建品牌。品质是一个产品内在质量的表现,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产品的影响力、信誉度、市场占有率和生命力,尤其是农产品,它更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尤其是绿色、有机农产品,注重农产品质量,确保其品质,这是发展现代农业应该确立的基本理念和意识。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要确立品牌理念和意识,使自己的产品更富有个性、特点、影响力、信誉度、文化力、人格魅力和含金量,经久不衰。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3篇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广东力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历史、现实和前景三个角度,综合阐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用经济规律揭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

一、从历史看,服务业加快发展是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从工业化发展规律看,服务业加快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关于经济发展理论,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工业化阶段和发达阶段;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理论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等6个阶段。

不管是工业化阶段理论还是经济成长理论,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按照顺序依次推进,在经济发展的起初阶段,农业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中间阶段,工业迅速推进;在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服务业成为主导行业。

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到9453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4.9∶47.3∶47.8,城市化率为67.8%,人均预期寿命为76.8岁。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标准判断,广东目前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中上行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转向“工业化后期”的阶段。因此,广东服务业正迎来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

从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各国基本遵循了工业化发展理论,目前服务业比重均超过70%。

从英国看,19世纪初期,英国农业占比超过30%,但1881年降至10%,1955年降至5%,2011年只有0.7%;英国工业占比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1955年达到48%,但2011年只有21.7%;服务业经过长时期的徘徊波动后,从1980年的55.2%提升到2011年的77.6%。

从美国看,19世纪初,美国农业占比也超过30%,但二战后迅速下降,1980年只有2.5%,2011年为1.2%;美国工业占比在19世纪变化不快,但二战后工业发展迅速,1980年工业占比达到33.4%,但随后逐步下降至2011年的20.0%;美国服务业占比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也比较高,1819年占51%,之后经历长时间的徘徊波动,近30年发展加快,1980年比重为64.1%,2011年达到78.8%。

从日本看,日本在1885年农业比重高达44%,但不到100年就下降到5%以下,1980年只有3.7%,2011年降至1.2%;日本工业比重也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再往回走的过程,1980年工业占比为41.9%,之后逐步下降至2011年的27.4%;日本服务业同样经历了徘徊波动的过程,20世纪经济腾飞后服务业发展加快,1980年服务业占比达到54.4%,2011年提升到71.5%。

从广东经济发展历程看,第三产业发展超越第二产业的趋势已经明朗。改革开放之初到80年代,广东第二产业比重在40%左右徘徊,90年代以来,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促使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并在2005年突破了50%,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工业发展速度放缓,比重开始回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服务业的比重总体保持稳步提升的态势。20032008年经历短暂回落后,2008年服务业比重重拾上升态势,到2013年服务业占比47.8%,是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根据广东经济发展阶段,预计服务业比重上升的态势将持续,经济发展迎来新方向。

二、从现实看,保持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

1 9 7 9 - 2 0 1 3年 , 广东GDP年均增长13.1%,而2008-2013年年均增长9.9%,特别是2012年以来,GDP增速都在10%以下,近两年降至8%左右。低于两位数的增长意味着广东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期,或者次高速增长期,也就是说广东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为什么会进入这样一个阶段?一是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保持高速度的难度不断增加;二是经济发展的成本、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原有的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三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时期。在这种大背景下,广东经济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要力争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唯一的出路就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整体竞争力。

在广东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中,必然要把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棋子。

原因之一,广东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2014年人均GDP将超越1万美元大关,在这个时期服务业发展必然加快,从而推动三次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调整。

原因之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在三次产业中最高,通过加快服务业发展可以提升整体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2013年,广东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23.0∶41.9∶35.1,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1690、114794、138145元/人年,假定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变 , 如果三次 产业就业 结构调整 为15.0∶40.0∶45.0,则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10%。

原因之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不仅可以为工业部门提供必要的生产性服务,促进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提升工业部门的竞争力;而且可以为百姓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活性服务,刺激国内新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原因之四,服务业发展对能源等原材料的消耗使用程度较低,可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加快服务业发展一方面可以维持广东经济的增速,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三、从前景看,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加快,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经济规律使然,但在不同阶段,服务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性服务迅速发展,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对广东来说,现阶段及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就在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所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加快广东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近年来,广东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业、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保持稳定而较快的发展,增速高于整体服务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

2008年,广东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56.8%,2010年提升到57.4%,2013年达到57.8%,2014年1-9月继续提升到58.0%,增速比服务业高0.2个百分点。

2014年以来,广东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其中信息消费、网购、高铁出行等服务业新业态的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受厦深线开通影响,高铁客运强劲增长,前三季度完成客运量6130万人,增长55.3%,占整个铁路运输的34.6%,占比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通信业务总量增长12.2%,3G移动电话期末户数达5300万户,同比增长26.5%,4G移动电话用户达646.04万户。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5.9%,营业利润增长36.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2.8%,营业利润增长29.5%。网购保持火爆,增长迅猛,受广货网上行活动推动,传统实体商业积极发展网上销售,1-9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高速增长69.9%,带动邮政、快递服务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其中邮政业完成快递业务增长58.6%,快递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6.9%。

这些现象表明,我们正在面临一个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将可为广东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但是,目前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还不够协调,一些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存在滞后。对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使其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双轮”。从本质上看,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是服务业发展的根本,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就没有服务业的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反过来可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需要协调推进。

第二,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关键在于建立与完善市场化分工水平和相关制度规则,政府的作用则主要在于制度建设,维护市场秩序,打破垄断放宽准入,消除价格扭曲,引导金融信贷服务,加大民间资本投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等。

第三,分类指导,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要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方面,要推动旅游、商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业发展,特别是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投资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保健服务。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4篇

关键词:种业;发展;推动;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4-0030-03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广东高度重视农作物种业发展,将之作为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支撑,2012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广东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结合实际提出了广东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就全面提升广东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建立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将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分别列入省政府2013、2014年的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广东现代种业发展。

一、加快现代种业发展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广东人口众多、资源匮乏,要突破资源的约束,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核心是良种。只有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才能为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一)发展现代种业是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实践表明:每个重大优良品种的成功培育和推广应用,都会推动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持续提高,甚至是突破性发展。杂交水稻良种的育成和推广,使广东水稻单产不断取得突破,总产大幅度上升,1979年至今全省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亿多亩,增产稻谷3000多万吨,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广东耕地面积减少和农产品刚性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要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从根本上要依靠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和更新换代。

(二)发展现代种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目前,广东农民收入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效益,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鲜食玉米的选育和推广就是一个典型例子,1996年至今广东推广种植鲜食玉米2500万亩以上,按亩比种植普通玉米增收600元计,增收超过150亿元,成为广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亮点。

(三)现代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农业对科技进步的需求明显提高、依赖明显增强。当前我国良种在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中所占比例为43%,离发达国家60%以上还有很大差距。加快培育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设施化栽培、机械化生产的优良品种,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任务。只有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在种业发展中抢占先机,才能真正增强广东农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二、广东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对策

广东是农作物种子用种大省,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7000万亩,年需种量约1.9亿公斤。经过多年努力,广东农作物种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优质水稻、鲜食玉米和花卉等传统育种优势明显,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又得到快速发展。但广东农作物种业发展仍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突出表现为“四个难以适应”:一是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需要。广东种业科研规模小、力量分散,严重制约着种业科技创新。二是供种保障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灾后用种和市场调剂需要。受种子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滑和自然灾害濒发的影响,种子生产基地落实难度增大,生产风险增加。同时,种子储备规模不足,对保障灾后复产和市场调剂用种不利。三是种子企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广东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较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目前,全省有持证种子企业近200多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只有10多家。企业原始积累不足,缺少育种资源,商业化育种还处于起步阶段,种子生产、加工、营销、售后服务整体水平较低。四是监管手段及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种业管理新形势的需要。广东种子管理机构尚未健全,新品种试验、展示、质量检测等基础设施较薄弱,种子监管的技术和手段滞后,难以适应种业管理规范化的需要。发展现代种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积极面对机遇和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广东现代农作物种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机制,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1.积极推动种业科研机制创新。通过市场准入、品种审定等机制,引导和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逐步实现“事企脱钩”;明确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主体,商业化育种由公共科研机构向种子企业转移,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研究制定鼓励科研机构人才、资源、技术依法有序向企业流动的政策,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构建广东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2.加強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支持科研院校开展农作物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种子生产、检测技术等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依托科研院校建立和完善水稻、鲜食玉米和蔬菜种质资源库。开展种质资源的搜集、深度鉴评,创制优异种质和育种材料,并建立种质资源共享平台,为突破性优良品种的培育提供基础支撑。建设和完善荔枝、龙眼、柑桔、香蕉、花卉、南药等岭南特色园艺高效作物种质资源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品种和新材料。

nlc202309051416

3.加快构建种业科技创新平台。根据广东种植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广东种业资源优势,推动种质资源的交流与科研合作,扶持育种攻关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构建生物育种、优质水稻育种和园艺作物育种三大种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平台,加快提升整体育种创新能力,增强广东种业发展后劲。

(二)打造现代种业集团,提升种子企业竞争力

1.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鼓励种子企业间加快兼并重组步伐,以及社会资本进入种子企业,强强联合,实现资源聚集,并创新经营体制。落实扶持企业政策,做强做大广东种子企业。

2.推动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中心。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整合育种力量和资源,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商业化育种中心,创新育种理念和研发模式,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打造现代农作物种业企业。加快培育达农业部发证标准、竞争力强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并结合广东特点,培育鲜食玉米、岭南特色水果、蔬菜、花卉、南药种子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三)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1.建设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根据区域生态条件、农作物繁制种特点和农作物种子生产优势区域规划,通过国家种子工程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省种子发展专项等项目扶持,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在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建成一批稳定的高标准种子生产基地。其中在南繁二线基地雷州半岛和粤北地区建设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在粤北地区和湛江市建设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在粤西和粤北建设花生种子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完善田间生产设施,配套改善种子仓库、加工、检验及种子生产、灌溉机械和仪器设备等基础条件,并建设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提升良种生产供应保障水平。

2.完善种子储备调控制度。按“分级储备”原则,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种子储备制度。修订省级粮食应急种子储备实施方案,保障发生区域性重大自然灾害后恢复生产和种子市场调控用种需要。逐步推进市、县级种子储备,保障发生一般性自然灾害后恢复当地农业生产的用种需要。

(四)强化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种子市场监管能力

1.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市、县级区域性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建设,建立、完善省级种子标准样品库和DNA指纹图谱库,提升常规种子质量指标检测能力,增强DNA分子标记真实性鉴定和转基因成份检测水平,逐步建成以省和深圳种子质检中心为核心,市、县级区域性种子检验站为基础,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覆盖全省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网络。

2.构建种业信息服务体系。以广东种业信息网和《广东种业》为主要平台,加强种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省、市、县三级标准化种业信息数据库,实现种子信息资料的自动采集、上报、入库、备份、查询和分析,向社会提供种业政策法规、标准规程、体系职能、資源管理、品种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储备管理、进出口管理、种子市场供求、种业商务及重大种业事件等信息服务。

3.强化种子市场监督管理。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增强种子管理工作手段,健全种子管理体系。严格种子市场准入,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许可,优化种子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品种动态管理,及时退出不适宜继续推广种植的品种。加强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加大种子市场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和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五)强化良种试验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加快良种试验示范推广。加强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完善品种试验设施设备,提高试验准确度和效率。开展农作物新审定品种的大田安全性生产试验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全省新良种示范推广,加速品种更新换代,提高良种覆盖率。

2.实施良种补贴政策。抓好良种补贴政策实施,引导农民使用优质高产良种,加快良种推广,提高良种入户率和覆盖率,加快超级稻等农作物良种的推广,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J].种业

导刊,2011(5):5-7.

[2]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J].中国农

技推广,2013(S1):7-13.

[3]刘华周,周建农,沈建新,等.关于财政支持江苏省农作物种

业发展的政策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12,28(5):1168-1172.

[4]范学忠,李锐.开启种业大国走向强国新征程——农业系统相

关人士热议《意见》[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1(4):6-8.

[5]彭玮.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

大学,2012.

[6]章政.中国种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

大学,2013.

[7]邹昆林,吴光洲.增强农作物种业竞争力满足建设现代农业

需要[N].云南经济日报,2014-08-09.

(责任编辑:陈 勇)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5篇

应急产业是为科学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领域,具有安全性、公益性、专业性等特点。促进应急产业发展,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快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推进应急产业园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首次将“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列入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批示中专门指出,应急产业是一个社会需要又大有作为的产业,有关部门要专题研究,大力推进。这为广东省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应急产业迎来了春天。为抓住国家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应急委主任朱小丹在2012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扎实促进应急产业发展”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2012年7月至II月,广东省政府应急办通过组织省应急管理专家组部分专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以及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开展21个地级以上市的书面调研及到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14个地级以上市实地调研,基本摸清了全省应急产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对加快应急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广东省以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为目标,以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为突破口,坚持“应急工作科学化,应急技术产业化,应急产业园区化”,努力抢占应急产业发展高地,全力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国务院办公厅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充分肯定、兄弟省(区、市)的高度评价。2011年10月,国务院应急办组织专题调研组到广东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充分肯定近几年广东省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广东省(省政府应急办)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起步早、思路清、办法多、措施实、成效大;积累的创新理念和经验对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意义重大,值得其他省(市、区)学习、借鉴。负责牵头推动全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于2010年、2011年先后两次到广东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认为广东省为全国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012年2月14日至17日,鉴于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推动发展应急产业所取得的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广州市举办全国应急产品先进技术高级研修班,并组织参加学习的全国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分应急企业有关负责同志到东莞市实地考察应急产业发展情况。2012年5月15日,美国驻穗总领事馆有关负责人及美国克劳斯公司等知名展览服务公司负责人组成的美国应急管理考察团高度评价了广东省在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等方面创造的经验,认为广东的经验值得其他各国学习和借鉴。

(一)应急产业初具规模。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应急产业协会统计,截至2012年底,广东省共有属于应急产业的生产企业(以下称应急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约4000亿元,从业人员约130万人。

应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涉及应急决策指挥平台技术开发与应用、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和生物事件疫苗和药品、应急救援人员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社会群体个人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应急发电设备、应急照明器材及灯具等,覆盖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中43个子目录的60%以上(详见表2)。

(二)应急产业初具集群效应。据调查,应急产业从地域分布、行业类别、经营规模等方面都呈现集群效应。在地域分布上,广东省应急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市,75%以上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呈现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粤东、粤西、粤北3个方向由多到少、由强到弱、呈扇形分布的规律(详见图1)。在年销售额上,据不完全统计,排在前4名的依次是东莞、深圳、广州、潮州市。

(三)部分应急产品应用性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广东省应急企业既包括“传统”和“低端”的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又囊括应急领域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服务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既有国内最早、最先进的工业生产领域应急安全、预警预测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也有占据了应急产业领域高端的救援装备技术研发和服务应用产品生产企业。如东莞市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手摇发电式应急收音机,2005年被美国军方一次采购20万台;“5·12”汶川大地震期间,该企业紧急调运一大批应急收音机送抵灾区专供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使用,获得一致好评;“3·11”日本大地震,日本政府紧急订购了10万台。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多功能消防车、大吨位水罐泡沫消防车和机场泡沫喷洒车等产品在国际上属尖端类别。东莞市巨千家具有限公司的“仕安居”组合屋(又称“集成屋”),属于应用于配套设施不完善或者自然灾害条件下的组合板房产品,房屋质量和安装速度接近国际水平,能够快速解决临时居住问题。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塘厦镇,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不间断电源(UPS)、应急电源(EPS)、高压直流电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部分产品应用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北京地铁工程、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和国家体育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场馆等。

(四)应急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广东省积极推动提高应急产品生产企业的科技水平,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应急产品科技含量。广州市虎辉照明公司作为广东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的LED应急灯被认定为广州市2009年自主创新产品,广泛应用于“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大地震、“3·11”日本大地震等灾区。中国规模最大的干电池经营企业——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应急发光电池,广泛应用于应急疏散通道。韶关市新宇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作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示范企业,研发生产的微型挖掘机、塔式起重机等畅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并远销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

二、主要措施

广东省充分借鉴国外发展应急产业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广东特色”应急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加强政策引导,创造应急产业发展良好氛围。2011年1月7日,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2012年3月1日,朱小丹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研究制订扶持广东省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应急产品准入和认证等相关制度,通过政府采购、鼓励社会储备等途径培育好应急产品市场”。2011年2月22日,副省长、省应急委副主任刘昆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推动建立应急产业体系,加快应急产业发展。”2009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要加强应急管理产、学、研结合,整合资源,探索发展应急产业,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水平。2010年7月颁布实施的《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机构等开展公共安全技术理论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促进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这为发展应急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2010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0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粤府办[2010]4号)中提出,要推动应急管理产业发展,研究制订加快全省应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应急产业指导目录;积极培育应急产业龙头企业;探索建设应急产品认证中心;推动举办全国应急产品博览会。2011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1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粤府办[2011] 49号)中再次提出,要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推动应急产业体系建设。2011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1] 97号)中明确提出,以救援与运输装备、应急能源与动力装置、应急通信与指挥设备、医药和防护用品、应急材料等领域为重点,鼓励企业对现有产品开展满足应急需要的适应性改进,推进重要应急工业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发展,推动形成一批应急产业聚集园区。2012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广东省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扶持办法(试行)》(粤府办[2012] 129号)中提出,按照“政府引导,教学科研单位主导,创新技术先导,应急产品向导”的原则,通过实施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形成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机制和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为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搭建发展平台,创造应急企业成长良好机会。2010年7月,广东省成立全国第一个应急管理学会,为应急管理专家、社会各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推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搭建了创新平台,对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省政府应急办的指导下,201 1年1月,应急管理学会在广州市举办广东省科技应急研讨会,围绕“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为主题,对进一步通过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专家们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2011年3月,应急管理学会在东莞市举办广东省应急产业研讨会,结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围绕“健全应急产业体系,打造应急产业平台”主题,为进一步加快应急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为建设应急产业园出谋献策,有力推动全省乃至全国应急产业体系建设;2011年6月,东莞市率先成立了东莞市应急产业协会;2012年3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推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应急产业协会,明确了“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联合推动”的应急产业发展思路,搭建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合作与发展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2012年5月,在省政府应急办精心谋划下,全国第一个应急物资服务平台一一广东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实行严格的备案、审核、发布机制,实行标准化、动态化管理,建立灵活高效的筛选查询系统,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专业化应急物资信息服务,为完善应急产业链,助推应急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应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9月22日至2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政府应急办联合主办,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承办的全国第一个应急产品国际展览会——2012中国应急产业展览会(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重要专题展之一)在广州市举办,以“做强应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主题,为应急企业提供扩大行业影响力、展示应急产品、交流商业资讯的崭新平台。国内外近300家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及相关单位参加了展会,展品涵盖应急通讯、指挥调度、消防救援、安全生产、应急发电、应急车辆、医疗救援、应急咨询、应急培训等领域。与此同时,依托广东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国内外采购商实现了网上交易。

(三)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进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2008年,广东省启动应急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工作。目前,省科技厅、省政府应急办已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领域组建了20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应急技术领域的高素质专家团队,提前储备了一大批先进实用的应急技术,为提升应急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广东省禽流感监测、预警及快速诊断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已研发了快速、特异、灵敏的禽流感诊断方法和配套试剂,研制的疫苗已获得临床批文;地质灾害技术研究中心在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监测预警技术、风险评估技术、防治和决策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得到同行肯定,部分产品已投入使用;重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拥有117株细胞的细胞库、抗体制备平台、快速分子诊断平台、传染病监测网络、食源性疾病应急检测技术平台等;新发传染病病原学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新发传染病的生态学、环境学和溯源研究,其中,分子溯源技术国内领先。2011年5月,省政府应急办推动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在深圳市成立广东分院,依托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科研力量,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广东省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专项计划。“十一五”以来,投入专项经费2000多万元,取得一大批新成果。如省微生物所针对食品中毒事件等公共安全问题,开展了食源性致病菌免疫磁捕获——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研究,目前已收集大量食源性致病菌,并且用多种方法提取DNA,初步建立起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广东省每年计划投入1000万元以上专项经费启动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该专项实施完成后,计划制订20项以上安全技术标准或规程;研制新型安全农业投入品10个以上,每年获得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证10个以上。

(四)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应急产业园建设。广东省以东莞市为试点,推动应急产业园区建设。东莞市松山湖工业园区的中国南方应急科技大厦已于2011年3月正式奠基建设。2006年开始,东莞市开始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拿出10亿元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资助公共平台建设,鼓励创新人才引进等;“十二五”期间,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计划提高到每年20亿元,进一步加大财政引导扶持力度。目前,东莞市聚集了一批大型应急企业,研发了一大批先进的应急装备、设备等,应急咨询服务业也日益壮大,为东莞市率先建设应急产业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国家将应急产业列入“十二五”期间优先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广东省在积极探索发展应急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感觉步履维艰,很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政策层面仍没有对整个应急产业进行长远规划,系统性不强,造成目前部分企业产品渐趋同化、企业之间的市场信息流通渠道不畅。与此同时,政府对应急产品的推广不足,整体市场仍未有效开发。据东莞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其生产的手摇式发电应急收音机在美国的销量相当理想,仅美国市场5年累计销量超过400万台,但国内市场的份额相当小,不及美国的l/10。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看,仍然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导致应急产品的科技研发不够,缺少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乏力,不同程度制约应急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产品认证手段缺失。国内具备应急产品认证资质的机构不多,且价格高昂。广东省部分生产出口产品的中小企业拥有较好的产品,因未有充足资金进行认证,无法真正打入国际市场。

四是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从应急产业集群层面看,广东省相关企业在深度分工、企业竞争、区域品牌等方面优势仍不明显,产业链仍然不完善,上游产业和关联产业薄弱,缺乏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

四、几点建议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抓手之一。实践表明,发展应急产业是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水平的助推器,是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的重要引擎。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公众应急意识的不断提高,应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提升应急产业发展水平,建议近期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尽快出台应急产业扶持政策。一是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抓紧起草《广东省应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应急产业发展目标、政策原则、政策范围等,特别是要制订支持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二是加快推动建设东莞应急产业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依托产业园形成产业聚集,推动全省应急产业发展。

(二)充分营造应急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充分发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作业,加快建立部门间应急产业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产业组织水平,整合供给需求。二是依托省应急平台体系和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产品储备目录和资料库,重点包括企业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应急资源等3个资料库,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与共享。三是依托广东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广东省应急管理研究院;多举并重,推动建设国家级、省级应急领域重点实验室。四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普及防灾救灾知识,增强公民应急意识,着力培育、开发应急产品市场。

(三)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一是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从“传统”和“低端”的应急产品向高端领域救援装备和服务应用产品延伸,注重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二是企业要加大应急产品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应急产品。三是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成为行业龙头,形成榕树效应,促进产业资源的高效聚集和产业集群高效、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6篇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处于关键时期时召开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中国的改革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它使全中国的改革都有了一个新的开始。而中国邮政作为一个既有竞争性服务又有公益性服务的大型中央企业,必须要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贯彻,促进改革和创新,使邮政企业能够转型升级,从而达到促进邮政企业建设发展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邮政企业;改革;转型

中图分类号: F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4-7-2

0 引言

对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一般能够支配其他企业和部门,处于支配地位;它不仅是我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国民经济的关键,所以国有企业的发展对全国来说都至关重要,必须保证国有企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向所有国有企业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给国有企业的改革指明了发展道路。下面本文就对邮政企业创新改革及转型升级进行简单探讨,为促进邮政企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邮政企业的创新改革

对于国家来说,邮政业是比较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而邮政网络对于国家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促进和公民通信权利的保障当中,邮政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邮政经过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等一系列的改革,不仅企业的发展活力得到了增强,生产力也得到了解放,使邮政企业生意盎然[1]。通过对科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贯彻落实好社会责任,来实现邮政经济的不断增长,邮政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持续的增强,使邮政事业发展有了一个新的形势。

1.1 服务的深化改革

中国邮政企业自愿承担了普遍服务的义务,同时也对特殊服务的任务进行了比较认真的履行,对于那些没有邮政网点的乡镇,踊跃的促进局所补建工作,同时进行运营,保证能够进行机要通信,不对机要通信产生影响,落实好党报党刊的投递和发行,将政府和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各家各户。中国邮政在近几年来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依靠邮政服务网络提供金融服务和邮政服务给社会公众。

1.2 对“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效果的提升

中国邮政多年来喊着服务“三农”和普惠金融口号,将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彻底落实,对服务“三农”的工作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以此来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在中国邮政中,有10.5万个村邮站,还有10万多个“三农”服务站,这些给民众提供服务的服务站开发了代缴水电气费、票务代理等五大类便民服务,使广大的农民都能够享受不仅快捷而且方便的服务。中国邮政还建成了12.5万个分销直营店和加盟店,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销和加盟店批销的方式,来使农民能够在田间地头就收到所需要的农机服务和农资产品。还要将城市网点的作用进行完全的发挥,开展农产品进城服务。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当中还要开展新的涉农支付结算服务,例如惠农补贴、福农卡、新农保等,将农村的金融服务难题完全破解。

1.3 现代快递物流的新发展

中国邮政在电子商务繁荣发展的时候抓住了重要机会,将邮政整体的优势完全施展了出来,踊跃加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程。根据国内的电商寄送市场来给客户提供结合仓储包装、信息、配送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2]。中国邮政已给两百多家品牌制造企业和两百多家电商企业提供了一百二十万平方米的供应链服务。自从国内的小包业务开展后,一共供应了数亿件寄递服务给数万家中小企业,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网购需求,还满足了乡镇居民的网购需求。对于国际电商寄递市场,邮政企业还给跨境电商专门设置了处理运输网络,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一体化快递物流还制定了专门的解决方案,给一万多家电商企业供应了商品出口寄递服务。邮政企业的转型升级

2.1 满足客户的需求

中国邮政对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经济转型中,将项目开发视为比较关键的切入点。对于跨境电商项目进行了重点推进,还开通了俄国国际小包航空邮路和国际小包水陆路邮路,保证了在俄向电商小包寄递当中我国邮政企业的重要地位。踊跃加入社会流通服务体系,建立专门的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的流通渠道,促进农民和农业收入的增加[3]。同时在农村也进行了对电子商务的尝试,稳定促进了包裹快递业务的改革,及时适应了快递业务猛烈发展的形势,组织了统一的人员队伍和专业机构,建立了产品服务体系,为达到完全满足所有用户寄递需求的目标,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2.2 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对于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邮政企业也在逐步的推进,某一省建立了一万多处不同类型的综合站点,完全体现了能够最大程度贴近用户,将城乡覆盖范围最大化的网络优势,对于邮政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发挥了不少的作用。对于邮运网的调整和优化要进行贯彻落实,为邮件的处理时限和处理质量为保障,而邮件的全程时限达标率则要在95%以上。对于包裹快递业务改革的需求要尽快适应,开展投递网改革工作。对于信息技术也要能够灵活使用,对资源管理系统进行重点建设和健全,同时启动指挥调度系统和智能投递系统,保证邮政企业经营管理的转型升级。

2.3 完善企业体制机制

根据邮政企业的统一部署,有效的促进子改分工作,正式运行了总分体制,而邮政子改分工作也取得了比较成功的效果。对于薪酬分配机制,也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施行收入增长差异化调控,对于管理人员的收入增长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生产一线人员的效益工资相比其他员工更有增长余地,使邮政企业的员工薪酬能够有比较合理的增长,将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将货币资金增量、用户欠费率等效益指标的考核力度进行最大程度的增加,同时根据各项效益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来兑现奖励和实行综合对标,让各级单位能够积极推动业务的发展。还要对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进行创新,颁发人工集中预算管理等办法,对人工成本进行较强的集中管控。另外,对于财务对账管理和薪酬集中发放的审核也要加强力度,对各个单位人工成本预算配置的管理和跟踪指导进行强化。

2.4 加强企业运行的基础

对于全面预算标杆和利润管理要加强重视,并加大力度,对分析和监控进行强化,能够避免偏差的出现,保证能够实现资金和利润的管控目标。对于集中管理,也要进行不断的强化,集中统筹安排所有的资金收支,将全程的管控能力有效的提高。对相关程序要进行严格的履行,并且调整一些单位领导班子,将领导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有效的优化;保证管理人员相关优化配置的工作能够正常顺利的完成,而对于人员的配置不仅会比较科学合理,还会比较有效。

2.5 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

邮政企业对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同时使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和相关的其他制度进行健全完善之后,使领导干部的履职行为得到了规范[4]。而对“两个责任”的贯彻落实,则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深层次的加强,保证了廉洁风险防范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邮政作为中央管理企业,其发展情况会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邮政企业必须加强建设,保持稳定顺利的发展。而对于邮政企业建设发展的推进,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需要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其次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促进企业建设的发展,同时,保证邮政企业建设发展的稳定顺利。

参 考 文 献

上一篇:儿内科自我鉴定下一篇:冬日阳光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