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2024-05-31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精选8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第1篇

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

【摘要】新课标明确要求了小学语文应当注重“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穿插适时的口语交际实践,在实际的交际环境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苏教版教材中也添加了相应的口语模块,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新课标的新要求和新教材中的新板块对教师是全新的挑战,教师如何调整自己教学结构,以适应能力培养侧重点的转移。本文将以苏教版小学教材为例,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苏教版 小学语文 新方法

一、如何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教学意义

新课标既然要求了小学语文应当以口语交际为教学主要内容,定有其实际教学意义。我们试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

1.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语言沟通能力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在该阶段强化语言能力获得的效果更优于其他时期。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还没有根本形成,各项能力仍处于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以良好的启蒙教育辅导,将对学生的各项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小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没有过多的耐心,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教师教学内容上,想要表达的欲望往往被课堂纪律所束缚,久而久之学生完全失去想要表达个人想法的积极性,表达个人想法的能力也下降很多,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走入社会都是及其不利的因素。新课改也正是意识到这一问题,将学生想要表达的习惯作为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加入小学语文课本,即保持的学生积极思考发言的良好习惯,又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语言的艺术。

2.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理应会应用并且用的恰当。当代教育对于汉语的有效性有所忽视,从小学生认字和汉字的读音方面都有相应的弱化。为了改善这一点,小学语文课本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强化学生写字认字的能力,更应该教会学生语言的应用。小学生刚踏入学校的大门,学校是学牛学习生活的小社会,所以学生的沟通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很重要,团队协作,结识友谊都需要语言的沟通。学生最终也是要走入社会的,沟通就更加重要,并且在社交场合更要会沟通,合理的语言和智慧的语言艺术都是要从小培养。

二、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1.拓宽口语交际教学环境。口语交际应当在各个学科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而不应该知识局限于语文课堂。以苏教版小学为例,一篇课文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导入,课堂学习,课文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在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设计有效的口语交际环节。例如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思考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尝试简单的分析。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思考分析能力。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也是对口语交际的良好训练。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应当是融入各种教学环节,尽可能捕捉锻炼的机会,潜移默化的将口语环节至于语文教学的核心位置。

2.以文章为中心,建立合理的`讨论话题。小学语文课本所选取的课文多半是学生容易理解,感兴趣的故事或是生活场景,很适合使用场景再现的方法,立足于课文内容,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小学课本课文的选择具备足够的权威性,能教给学生正确的语言知识、正确的句式和语法,所以立足于课文内容的场景口语交际,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是科学的高效的。教师在课文讲解时,可以设立角色扮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以对话的形式重现课文内容,这样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同时,也将语言知识带入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得到的锻炼多了,实践得多了,口语能力也在科学的对话练习中得到了充分的加强。

3.师生加强互动,扩大学生交流圈。学生课间和放学时间,交流共同对象多是同学,而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在发展过程中,有些不好的语言习惯很容易在学生之间传播,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当充当起学生良好的沟通对象,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课堂上,师生可以通过问题探讨的环节,示范性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语言模范。课堂外的时间也可以主动和学生以聊天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课余时间与学生的沟通是拉近师生间距离的有效措施,抓住一切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高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4.将学生合理带入社会环境,灵活运用课堂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可能存在不好的语言习惯,师生之间的沟通往往缺少话题,也就是学校内口语交际的环境过于简单,学生交流内容过于狭窄,对于语言内容的提升过于缓慢,所以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科技馆,丰富学生话题内容,真正实践语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向博物馆的讲解人员提问题时,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关键在提问时语言的组织能力,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内容的良好体现。同时,博物馆的讲解人员以相对科学完整的表述解释问题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从中自主获得正确的语言知识点,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能力。

三、总结

小学语文开展口语交际环节是为了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人际交流能力,在学生语言能力启蒙阶段,给学生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发展性意义。教师在研究口语交际教学方法的时候,适当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学生感兴趣的语言讨论环境,积极调动学生对于语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并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充分锻炼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的课本为例,多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儿童故事和贴近生活的小故事,这对于科学选取口语交际主题很有帮助,结合教师在自由讨论过程中,专业知识的应用,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鸿政,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生命教育观解读【J】教学与管理,(33)

【2】刘缘军,论如何将实践性教学融入小学语文锞堂【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第2篇

富源县营上镇大坪小学 李成良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到,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而古诗文就占了110篇,占了诗文背诵的百分之七十。

以上这些足以说明古诗词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2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针对如何教好古诗词,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

一.以读为本教学法

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明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都动起来。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读、全班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读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的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的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该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来。

二.想象教学法

古人作诗,十分重视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如: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写尽了自己厌于从军的情怀。“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那么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下片开头“风一更,雪一更”描写荒寒的塞外,暴风雪中彻夜难眠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渲染意境,当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

三.看图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浩浩荡荡的长江水。长江南岸是京口,北岸是瓜洲,几座山后面是作者的家乡——钟山(南京市紫金山)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

四.情境教学法

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因此,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使其既可感受课本本身的艺术美,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五.直译意译相结合教学法

在学“明诗意”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们注意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来翻译诗词的意思。但是,如果直译的话,译句非常生硬,枯燥乏味。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描述大体的意思。怎么说都可以,就怎么译,如《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里的“无寻处”,究竟是儿童天真无奈地无处可寻呢?还是余兴未尽的欲寻无处?让学生争论或保留自己的观点都比落实了更好。有时,古诗词字义的浅出,还可让学生领会到意境的深入。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第3篇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课堂实施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保证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灌输式的, 教师唱主角, 主宰了学生的学习,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 被教师牵着走, 教师讲什么, 学生学什么。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习没有自我的意识, 阻碍了个性发挥和智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这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标准。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教学的核心。我们要为了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因此, 教师要转变以往应试教育观,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重新定位教学, 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成为知识的建构者,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启发者和合作者,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反复形成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 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 开发智力的桥梁, 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日常的教学中, 很多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 如果教师不给予高度重视, 任其发展下去, 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以后的成长。因此, 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 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学生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 但实施起来却很困难;许多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可以做得很好, 但回到家却什么也不会。因此, 养成教育要从点滴做起, 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同时, 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自觉行为。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坚持才能胜利。

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正确的学习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学习的保证, 不会引起不良的学习反应, 影响视力等。学生的坐姿要端正, 身体重心落在坐骨和凳 (椅) 支撑点范围内, 眼睛和书本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之间, 胸部与桌缘距离保持在6~8厘米之间。读书时要使视线与书本平面所成的夹角接近直角;写字时手臂平放桌上, 笔杆与练习本平面呈60度夹角, 食指较大拇指稍低, 握笔点与笔尖距离保持3~4厘米。

(二) 上课认真听讲

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孩童阶段, 在课上不能长期集中注意力, 对教师的讲解没有完全听进去。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听讲, 在听课的同时, 要认真记笔记, 边听边思考, 遇到没听懂的要及时问教师。

(三)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俗话说, 读写结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 要把精美的词语做摘录, 把难点、重点记下来, 重要的词组找出来, 写阅读的心得体会等。

(四)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3~4年级会使用字典词典, 有初步的识字能力。5~6年级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会用多种检字法。因此, 在学生遇到不会的生字词时, 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 否则, 学生会过分依赖教师, 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 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学习效果低。

三、让学生备课、评课

以往的备课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 一厢情愿地凭借想象来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成了旁观者,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备课, 把课堂还给学生。其中一方面就是让学生预习。教师从指导学生预习开始, 让学生在课前对学习的新内容有整体地把握和大致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了课上听讲的盲目性而导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 很多知识不能当堂理解消化。在课前做足功课才能提高课上听讲的效率。比如, 1.教师给学生设计合理的预习提纲, 让学生找出提纲包括的内容, 或者让学生在预习例题的基础上, 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要达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要有解读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 这样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在书上遇到不懂之处, 要做标注或记下来, 在课上认真听讲, 问老师。3.找出本节的重点知识, 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等。4.学生试着做练习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通过学生的预习备课, 使得学生预习的目的从单纯地为教师的教服务变成了促进自己是自主学习。

一节课下来, 往往教师说了算,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 却没有发言权, 没有表达的机会。我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放权, 把评课环节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设计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课前, 我找了部分学生代表, 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这节课该怎么上。学生们畅所欲言, “课堂上老师要在讲完一个知识点的同时, 要问学生听懂了吗, 如果在学生没听懂的前提下, 学生对下一个知识的掌握会差。”“老师最好多用表扬, 表扬要具体些, 不能笼统地说:‘你回答得很正确’, ‘你真棒’, 要用, ‘老师还没想到这个办法, 被你想到了’, ‘这次你讲得很清楚, 继续努力一定能成为好学生”等等。还要学生提出要多对基础知识进行提问, 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我根据学生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时, 做了很多调整, 力求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第4篇

关键词 智慧的培养;情感的交流;知识传授者;信息资源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要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我是这样做的:

一、有开放理念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也不是学生学习监督者和控制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合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教师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侃侃而谈,充当主角,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日益深入,过去那种追求学生整齐化发展的做法将不合适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将被当做一种教学资源。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从而达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教学的主流。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不同的服务,力求让教师、教材、课堂教学都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二、钻研文本

新课程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教师自身要吃透文本,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否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是一句空话,‘人文’也就是废话,只能是毫无价值的楼阁吧了。

我执教了多年的语文,但每教学一篇新的课文,总是这样做的:首先读一遍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难不理解的词语,查字(词)典解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在一旁作上标记。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我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另外,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材上作好标注,并且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好。重点词句的含义,写在一旁,课堂上参考。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已经掌握清楚了,我才开始写教案,而且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

一篇课文应该怎么上,我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对于不同的教师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把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否则说什么也是毫无意义的,做为一个教师,你教学语文首先就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放哪个在第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比传授学生的知识更为重要。但是,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这可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利用创设的情境来提问,这样做往往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善于利用这样的发方法,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发展智力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如果学生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故事时,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知道,教师应重建新的教材观:教材只是供教师教学的一个资源、一个线索。我们教师要做一个研究者,无论任何时候在教学中,都要以学生为本,不是以教材为本。这样才能增强开放性。这可是一个大问题,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因此可以说,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重担!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方法探讨 第5篇

现今,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评估观念的落后是禁锢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评估的重点不应简单的停留在考试方面。所以,作为小学英语老师,应及时更新此种评估措施,引入一系列科学、高效、切实可行的评估模式,从而更全面、精确、客观的给予学生评定,有助于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为学生以后发展夯实基础。以下简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指的是依据教学设定的目标,对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举止等进行判断,以此作为优化及改善教学措施的基础。对于小学英语老师来讲,在进行评价期间,应以学生们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引导,推动学生继续学习,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发展,并且保证评价始终贯穿教学过程,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及成长奠定扎实基础。

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在学习期间,对学生们执行学习计划、预案的情况及结果实施评价,目的在于更精确的掌握学生们的学习动态。该评价方法重点在于揭露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方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及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一)日常评价同定期评价结合在一起

为每个学生制定“个人英语学习积分本”,积分本要体现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的结合。利用积分的方法进行评价,涉及到的内容有: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态度、学生们完成英语的书面作业情况、完成口语作业的情况,进行听写考试的成绩、基本学习的方法等。这五方面以周为单位,用积分形式呈现,日积夜累而成;阶段性评价利用定性描述进行。

(二)学生自行评价同小组互相评价结合在一起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期间,如果可以高效引导学生展开自行评价,是尊重与信赖学生的表现,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知自身的能力与水平。评价的内容包含学习策略、态度等多个方面。利用学生自行评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方法同学习效果间的关联。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互相评价的方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练习,然后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评价可以由教师进行,同时也可以由学生互相进行。最终,使学生通过评价结果更加深入的记忆相关知识,提高英语水平。假如老师能够依据学生们各自的评估来进行总结,则可以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会,为学生以后发展夯实基础。

(三)校内评价同校外评价结合在一起

校内评价指的是学生们在学校期间,教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思维品行、身体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价。这些内容可以在学生们的素质报告及学生档案中显示出来。校外评价指的是校内评级的延续与发展。其注重的是检验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一般,该评价由学生家长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老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来对学生进行指导。针对已经小学毕业的学生,校外评价也可以延展到初中,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四)知识与能力评价相结合。

现今,一些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很强,然而口语能力却不足,针对此种情况,教职人员应将知识同能力评价结合在一起。为了培养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能力,教师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评价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开展一些知识性的游戏活动,如“Guessing game”Puzzle”等;或者为学生创建教学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利用各种竞赛活动为学生进行评估。例如:单词接龙竞赛、看图对话竞赛等,以此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才能及口语交际能力。活动的时间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设定在课后。另外,利用“六一儿童节”,让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表演,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发展夯实基础。

三、终结性评价

一般来讲,在进行终结性的评价时,通常与学生们英语的等级、优劣等联系起来,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担忧、焦虑的心理。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少量的焦虑能够增强学生们进行学习的动机。那么,老师就可以适当利用终结性评价的方法对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应用能力等进行评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终结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终结性评价通常以测试为主要形式。

在进行小学英语测试期间,其方法可以被划分成两类,其一为听力测试,其二为口语测试。二者既可以相辅相成,结合应用,同时也可以单独应用。对于小学英语中的听力测试来讲,其目的在于检验学生们的语音识别能力,理解语句、段落的能力等。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应注重难易适度,内容真实,从而更精确的反应学生们的真实水平。对于小学英语口语测试来讲,其目的在于考验学生们的口语表述能力、语音、语调的水平等。教师在设计口语测试内容时,应针对学生本身的特点,确保考试题目的多样性。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测试氛围,从而使学生放松心灵。在操作期间,需要依据学生们的认知发展及心理特点,通过语言描述等方法评价学生们的英语能力。例如:Excellent!Very good!Good!等等。

不管是听力测试,疑惑是口语测试,检测的时间不可以过长。通常,将听力测试的时间控制在15--20min左右,口语测试的时间控制在3~5min左右。

参考文献:

1.张晓莉《小学英语评价方法探讨》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探讨 第6篇

摘要: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即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是要求学生用学习的知识,对自己平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还要教给学生作文。可见读写这2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教学只有读写结合,促进阅读,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才能使读写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由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写作,通过阅读与写作,充分发挥阅读和借鉴的仿效作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

关键词:阅读;写作;结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45-02

1.善读课文,以读带写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写作”始终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从低年级写句子,写单词,到中年级的写片断,以至高年级写篇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但是写什么,怎么写,这是每个老师和学生都必须面临的一个困难的话题。

我们知道,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阅读是一种吸收的过程,在很多方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从阅读到吸收营养。读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思维的辩证思维方法,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素养;读能帮助学生见到各种因素造成的难以亲自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使学生拓宽视野和积累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风格和品种,为写作提供参考。更何况有的文章就是在传授写作的原理和方法,告诉读者写的规则和方法,把这些巨人的肩臂,作为向更高目标攀登的阶梯,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改善。所以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应注重以阅读与带写作。

通过以阅读带写作,尤其是善阅读,重心是摹写。拿《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来说。首先我们应该熟读这篇文章,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通过读可以和文中的句子、段落与文字接触。然后,就会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认识。作者写故乡的杨梅是为了抒发他眷恋家乡,对家乡一草一木深深热爱的感情。

其次,我们看作者是如何表达怀乡之情的。为了表达怀乡之情,作者选材很巧妙,结构是非常清楚的。选材上,作者以小见大,用杨梅来寄托自己的感情。结构方面,作者围绕“爱”一字做文章。开头就饱含深情地道出:“我爱故乡的杨梅”,总领全文。然后从2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一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杨梅树,来表达“爱”之情。二是写杨梅的果实。写杨梅果时又通过两种方式。先总述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都讨人喜爱,表达喜爱的情感。后分述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作者在这里不仅把杨梅让人喜欢的理由写得很清楚,而且采用了一系列色彩饱满的形容词。如:“细腻、新鲜、柔软、红嫩、酸、甜、香”等,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爱”。通过对这2个过程的阅读,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最终达到善读。

读书只有达到善读的地步,才能对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指导意义。如果学生做到了善读,那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习写一处景物。要把握情景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达到以读带写这一教学的目的。

2.加强课外阅读,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

让学生更多的读生活,写更多关于生活的题材。课外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训练,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一定要坚持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日常生活,并坚持日记、周记。这样的培训也能达到阅读和写作的目的。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子,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隐喻表明,阅读是学生写作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而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的能力。引导学生认真审视身边的人、事、看社会、看家庭,让学生把这些当作写作的材料,从课外阅读中学习了同样令人振奋的语句或技巧。对学生来说,把自己的东西放在表达的练习中是很容易的。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们就不再害怕写作文,作文能力也就得到提高了。

3.加强阅读和写作结合,鼓励缩写、仿写、随笔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和写是一种好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缩写、仿写作文。缩写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浓缩,用简短的篇幅来表达作者的主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仿写就是让学生模仿范文的风格,结构,表达等,以相同或相似的主题写。仿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例如,在《庐山的云雾》这课中描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从上到下的视图描述,从山头到山腰再到山谷,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芦山的云雾的形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修辞手法,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的方法来进行仿写训练。随笔写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要抛的一个主题或题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练习写作。随笔练习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认真学习课文时,即兴以自己的家乡美景为题作文,通过这样的随笔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不能把读和写分离,以学生为基础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总的说来,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读有利于写作,写作也需要阅读。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阅读、生活中所涉取营养,通过借助学到的手段和技巧,运用到作文中去,反过来,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把“读”和“写”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阅读,而且也有利于写作,阅读和写作能力便会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第7篇

一、新旧联系,引渡教学

在小学几何教学中,为了突出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讲解新内容的时候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通过旧的知识引出新的内容,进行平滑的过渡,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可以利用长方形引出,教师可以用一个四边钉成的平行四边形教具,先弄成一个长方形给学生展示一下,之后再将对角拉伸变成平行四边形,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联想长方形性质,可以很容易发现并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的结论,虽然没有明确证明但也可以观察出来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结论,教师同时可以告诉学生长方形也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印象,也在形象的展示中,教会学生许多知识。

二、观察实践,形象教学

在小学几何教学中,立体几何虽然形象,但是也较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条件,将抽象内容具体演示,进行形象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对“圆锥的高”的教学中,仅仅对一个整体圆锥的观察无法明确地发现圆锥的高的特殊性,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找一个圆锥物,沿中心线切开,在切面处画出圆锥的高,并让学生观察,这样学生就能将圆锥的高与三角形的高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理解更形象具体。

三、多维联系,立体教学

我国数学家张奠宙教授认为:直观几何最根本的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用平面来描述立体,空间图形平面化,通过平面想象空间物体。二维与三维几何并不是孤立的,教师应该联系二维和三维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三维图形认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二维图形到三维图形的过渡过程,来进行形象化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立体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圆柱体的形成,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投影展示一个长方形通过沿轴旋转形成圆柱形的过程,也可以演示等腰三角形沿轴旋转形成圆锥的过程,这样就可以在学生脑中建立起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的联系,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立体几何的理解,对于之后的立体几何面积、表面积等内容的研究也很有帮助。

四、创设情境,启发教学

对于某些数学几何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情境来提高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例如在几何图形周长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个趣味题:小阿凡提给巴依老爷放羊,羊多圈小,放不进去,巴依就说你那么聪明,想想办法,不然你自己花钱把羊圈扩大。这时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怎样帮助小阿凡提,既不让他吃亏,不用多买篱笆,也让他把羊赶进羊圈里去。题目的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有的说把羊圈做成正方形的,可以容纳的羊更多,有的说做成圆的更好,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积极讨论,解决问题,最终讨论出靠墙围篱笆,可以最大限度地容纳羊。这时问题又来了,靠墙时,其余三边是围成长方形好还是正方形好,还是有其他办法。教师可以辅助学生,进行必要提示,最终计算得出与墙相邻两边采取直线篱笆,墙对边采用半圆篱笆,可以容纳最多的羊,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第8篇

一、在课堂教学中, 渗透写字练习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 要突出并强调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写字, 将识字和写字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在教会学生认识某一个字之后, 可以有意地教学生如何写好该字, 使其有目、有意识地练习写字。二是坚持指导写字和培养习惯有机结合。对学生写字的姿势有所要求, 要想写好字, 写字的姿势要正确, 而且还要爱惜写字工具, 维护环境卫生。三是坚持提高写字技能技巧与审美教育、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即结合书写指导和书写评价、赏析, 有机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渗透德育, 培养学生专注、耐心和顽强的意志力, 使学生的品性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和提高。四是坚持课堂教学评价与评价写字教学有机结合。

另外, 在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写字基本技能的训练:1.基本笔画的训练, 重在指导运笔。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 因此, 教师要进行直观教学, 加强示范。基本笔画的训练应一丝不苟, 让学生懂得笔画的位置和形状, 并体会起笔、行笔和收笔, 以及运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 从而把每个基本笔画写得规范、顺利。2.独体字的训练, 重在定准主笔 (即字的骨架) 。大多独体字有一两个主要笔画, 定准主笔, 其笔画 (即字的血肉) 的位置也就容易摆布了。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字的主笔, 如“木”字, 它的主笔是“|”, 如果“|”写歪了, 那么“木”的重心也就不稳了, 所以教学重点便是让学生认准并定准主笔, 摆布好副笔, 做到疏而不空, 重心平稳。3.偏旁部首的训练, 重在揭示规律。偏旁部首大多是从独体字演变过来的, 字的偏旁部首直接影响到整个字的结构和重心。4.合体字的训练, 重在把握部件比例。合体字的结构比较复杂, 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把握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全包围、半包围等结构的合体字各部件的大致比例, 使学生的书写比例恰当、穿插合理、揖让得法、匀称美观, 引导学生给汉字分类, 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 “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天然。”意思是说, 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定势的作用, 会成为很自然的一种行为。因此, 小时候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因为小学生没有辨别能力, 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的能力具备, 学习成绩自然提高。不光如此,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促进其他行为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1. 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生好比容器, 被动地依赖教师学习,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缺乏自己咀嚼体悟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答案, 应热情地鼓励学生自己试一试, 通过查找工具书, 查阅旧知识等去想办法解决。如果学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就要一步一步去耐心启发, 在不露痕迹的引导下, 让学生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 从而他们就会有成功的体验, 增加信心, 独立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探讨解决。在小组讨论中, 大家共同发表不同的意见, 进行辩论、分析, 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在互相合作下解决问题, 找出正确的答案。

2. 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

做笔记是学生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在说记笔记的必要性。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 记笔记有助于学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 便于课后复习巩固。那么, 怎样才能做好比较学习呢? (1) 要准备好笔记本。要有语文专门的单独笔记本, 不能在一个本子里什么学科的笔记都有, 这样查找起来费时费力, 很混乱。还要准备不同颜色的笔, 通过颜色区分笔记的重点内容和不同内容。 (2) 在课堂上记笔记做到:字迹清晰, 笔记干净。教师在黑板写的内容要有选择性记下来, 不能什么都记, 应记难点和重点。在记的同时, 要耳听、眼看、脑思考, 这样才不会是机械记, 能理解内容。要学会听记作业内容及要求, 做到一字不落。对没有记下来的内容, 要先认真听, 课下向教师和同学借笔记。 (3) 如果记的笔记笔迹零乱, 那么课下还要进行整理, 使其变得全面、有条理、系统化。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 能锻炼自己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3. 作业及时改正的习惯。

让学生随时准备一只红笔和一个本子, 将练习本和试卷上的错误及时地改正并收集起来。隔一段时间都拿出来看看, 以此温故, 避免以后再犯同类型的错误。

4. 有条理的习惯。

学生安排学习时间做好事先定好, 知道在什么时间段做哪方面的学习, 以及要学习多长时间。学习用具要收拾齐全, 书本在书包、书桌、抽屉的摆放要有次序等等。学习用品存放无规律, 要用东西时, 费力翻找, 极易影响学习情绪。作业书写要条理清楚,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学习效率肯定不高。

5. 积极阅读的好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 阅读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 每天观看少儿电视节目不少于10分钟, 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2首。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 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片段, 或在精彩处圈点, 记上自己的体会。教室的墙上可以挂上名言警句;教室的角落可以设计成图书阁;板报上写出每期的阅读材料;广播里可以播放儿歌、新闻等各种形式, 使学生逐渐养成积极阅读的好习惯。在课堂书本阅读的基础上,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拓宽思维和开阔视野, 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要推荐优秀健康的课外读物, 题材要丰富多样, 不拘一格。如科普类、童话类、小说类、散文类、传记类, 范围包括古今中外, 像《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等。

上一篇:营销策划行业面试题下一篇:云南民族村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