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2024-09-17

九年级历史期末试题(精选8篇)

九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第1篇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的是()

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2、1882年,形成的“三国同盟”的成员国是()

①法国②奥匈帝国③意大利④德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1907年,最终形成三国协约的标志哪两个国家签订了协约?()

A.德、奥B.英、法C.英、俄D.法、俄5、20世纪初,欧洲局势动荡不稳,巴尔干半岛犹如一只火药桶,造成这种紧张局势的根本原因是()

A.英德矛盾激化B.俄德矛盾激化C.英法矛盾激化D.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

6、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波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C.法国皇帝路易十六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B.两在军事集团的形成和争夺

C.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D.世界反战力量比较薄弱

8、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9、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次使用了毒气弹是在()

A.马恩河战役B.马祖尔湖战役

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

10、《物种起源》的作者是哪国人?()

A.中国B.英国C.美国D.德国11、17世纪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迪生D.爱因斯坦

12、下列属于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是()

①《罗密欧与朱丽叶》 ②《哈姆雷特》 ③《仲夏夜之梦》 ④《复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

A.和平夺权B.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C.暴力夺权D.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14、二月革命后俄国的革命任务是()

A.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B.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C.推翻沙皇统治D.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5、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是()

A.苏联B.中国C.朝鲜D.苏俄16、1919年6月,协约国同德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不合理性表现在()

A.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B.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瓜分

C.禁止德国同奥地利合并

D.协约国分赃不均

17、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①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②均有损中国主权

③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④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美国政府为了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实行的是()

A.罗斯福新政B.精兵简政C.法西斯专政D.门户开放

19、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

A.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B.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

C.消除了经济危机D.为美国争取世界霸权

20、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下列有关罗斯福的途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

B.新政是从整顿银行业开始的C.新政的实施使美国的资本主义统治得到了稳定

D.新政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1、最早冲击了华盛顿体系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C.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2、慕尼黑会议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是()

A.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B.绥靖政策破产

C.德国突袭苏联D.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23、二战初期,法国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

A.德军兵力过强,速度过快B.意大利趁火打劫

C.法军过分信赖马奇诺防线D.法国领导推行绥靖政策

24、二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在()

A.华沙保卫战 B.莫斯科保卫战C.不列颠空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5、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之处是()

A.战前都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B.属于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都使英法两国的力量遭到削弱D.北非都成为重要战场

26、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相同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本性B.帝国主义扩军备战的结果

C.纵容侵略政策的结果D.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7、与华沙条约组织相抗衡的另一大政治军事集团是()

A.国际联盟B.联合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共产国际

28、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的经济方面表现,该计划的实质是()

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控制D.经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29、第二次大战后,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有力的因素是()

A.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D.国际经济联系加强30、20世纪后期,世界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是()

A.东欧剧变B.德国重新统一C.苏联解体D.两极格局结束31、1991年12月25日,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在克里姆林宫取代了苏联国旗,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0年B.69年C.74年D.78年

32、苏联“八一九”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党内外斗争尖锐化B.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造成局势混乱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D.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书记33、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和苏联两国改革后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差异B.经济实力的差异

C.指导思想的差异D.经济与政治改革方式的差别

34、自独立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这根源于()

A.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B.美苏等大国对这一地区的争夺

C.两国都想称霸南亚地区D.英国对印度独立实行分治政策

35、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B.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C.冷战对峙格局的瓦解D.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36、亚太经合组织的英文缩写为()

A.APECB.EUC.NAFTAD.ASEAN37、当今世界格局中的“一超多强”,下列国家属于“多强”的是()

①美国②日本③中国④俄罗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

38、对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价值观念的改变及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是()

A.农业经济B.工业经济C.商业经济D.知识经济

39、“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其中“差距”从根本上来说是()

A.经济基础 B.科技水平C.教育水平D.军事水平

40、“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该作品的主人公是()

A.保尔柯察金B.克莱德C.于连D.克利斯朵夫

二、材料分析题:(共32分)

41、阅读下列材料:(16分)

“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⑴两次世界大战后各自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4分)

⑵这种政治格局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哪几次会议确定的?(6分)

⑶当今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2分)

⑷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局势?(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出决定。但是我考虑,在最近几年时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再回头对付东方……敌人没有考虑到我有这样大的决心。我们的敌人是一些小蛆虫,我在慕尼黑已领教过他们。”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我”指的是谁?(2分)

⑵材料中“我在慕尼黑已领教过他们”指的是什么事情?(2分)标志着什么?(2分)

⑶材料中“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爆发于哪一年?(2分)影响如何?(2分)

⑷材料中的“西方”指的是哪两国家?(4分)“东方”又指的是哪个国家?(2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3、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是如何规定和处置的?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结果怎样?你对此有何感想?

44、简述日本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中,你认为中国可以借鉴哪些?并说明理由。

九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第2篇

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主要是由于它( )

A.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B.使人们在政治上、思想上获得了一次空前的大解放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 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外因有( )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3. 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是

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夏商周时期

4.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A.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 B.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C.加强对经济和政治的管理 D.推行学习汉族的文化风俗政策

5. 商鞅变法中,对封建土地制度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变法图强 D.允许土地私有

6. 成语“卧薪尝胆”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是

A.吴越争霸 B.晋楚争霸 C.合纵连横 D.齐桓公首霸

7. 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共同点是

①种植庄稼 ②饲养生畜 ③制作陶器 ④建造房屋居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 汕头开埠通商是在 ( )

A.鸦片战争前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9.生活在的你因为时光倒流你回到了1971--的美国,你会看到下列哪些景象?

①美国的原子能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一直良好 ②美国的经济一直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③美国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成果,继续对传统工业的进行改造并最终完成改造

④在此期间,曾发生了经济危机,但美国仍保持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⑤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 D.①④

10. 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11. “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中国近代,“同文馆”最早出现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民国建立初期

12.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对秦朝哪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否定的评价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修筑长城

13.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14. 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著作《根》中讲到: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下列历史事件能直接说明上述事情确有发生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三角贸易 C.美国南北战争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5. 相关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打破了日本几乎独霸中国的局面

B.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D.中国政府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6. 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引爆了巴尔干“火药桶”。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说明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暗杀是反侵略斗争的惟一手段

C.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萨拉热窝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关系

17. 二战全面爆发前,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包括①害怕法西斯的侵略危害自己的利益②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仇视③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④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18. 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D.巩固了工农联盟

19. 反映的情景与《凡尔赛和约》中哪一项规定有关

A.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不许德国拥有空军

C.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D.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20. 以下抗议者虽然肤色不同,使用的文字和语言不同,但他们的行动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

A.维护人权 B.争取自由、民主 C.反对霸权主义 D.反对世界多极化

二、综合题

22. 阅读材料: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请回答:(1) 材料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1分)

(2)该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试列举两位?(2分)

(3)该运动前后期的目标分别是什么?(2分)

(4)该运动有何积极意义?(2分)

(1)洋务运动(1分) (2)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两位即可,2分) (3)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2分) (4)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分)

23. (1)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2)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

(3)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胜利:

(4)解放战争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5)在京张铁路的险要地段设计出“人”字形路轨的工程师:

七七事变、李大钊、台儿庄战役、辽沈战役、詹天佑

24. 历史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几乎每十年国家,每个领域都有突出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

示例:20世纪代的苏联(苏俄)是“走向强国的时代”;30年代的美国是“战胜危机的时代”;40年代的世界是“战争的时代”… …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0年代的苏联(苏俄)为走向社会主义强国进行过哪些探索?

(2)30年代的美国“战胜危机”的措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何作用?

(3)40年代的世界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4)仿照“示例”中表述时代主题的方法,概括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格局”和“80年代的苏联”的时代主题。

25.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步骤一 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⑴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房屋名称叫什么?居住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

步骤二 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⑵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2分)

⑶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 2分)

步骤三 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⑷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2分)

九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第3篇

现在“中国银行”的行徽(见左图)是“圆形方孔”图案。有人习惯于将钱戏称为“孔方兄”,典出“圆形方孔钱”。下列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的皇帝是 (A)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

我查阅到,中国银行行徽呈古钱形状代表银行,中间“中”字代表中国,外圆表示该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外汇专业银行,行徽由圆和长方几何图案组成,图案简洁、稳重,容易识别,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行徽曾在国际设计审展中获奖。我认为,该题命制都试图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材料实现“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沟通,并对教师平时教学产生引领。

如第28题:《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见闻,引起了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极大兴趣,结合课本知识填写下表。判断事件的真假或可能性。(表格略)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史”是在“证”即客观史实的基础上对历史的阐述与解释。该题命制的出彩之处就是设置具体问题强化这一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本质上是在检测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环节。这样的题型在以往试题中较少见,我认为既体现出新课改的成果,又指明今后教学关注点的明确指向。

当然,综观整份试卷,白璧微瑕。特别是在命制过程中参考人家的试题时尤其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推敲斟酌深思熟虑。我试举几例,与命题者相商榷。

一、全盘拿来,警惕纰漏

如,第17题: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你认为最合适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B)。

A.孟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第17题)

该题源自2006某地区(校)期末考试试题,这在网上能搜索到。

常常有人对法家产生望文生义式的误解,认为他们主张法学,其实法家主张的是组织领导极权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法家代表人物更倾向于政客而非法学家。这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古籍对商鞅、韩非子、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生平事迹的记载中足可明了。

一般认为在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即“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韩非子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王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所以,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具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

因此,题中关键词“法制”与“法家”、“韩非子”是命题者生拉硬扯而成,其间缺少必要的史学内涵与逻辑。当然,这样的错误在中考试题中也屡有发生。

例如,2009年浙江省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中考湖州市试卷第12题:图中的“和”包含了“人际和谐、相互关爱”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的古代思想家是(C)。

A.老子B.孙子C.墨子D.韩非子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 以老子为例, 谁说他没主张“和”的思想呢?老子认为政治干预是罪恶的渊薮, 如果让百姓任其自然, 天命将与大自然以及彼此之间和谐相处……老子的学说有息事宁人和不因受害而报复的教义 (“有德司契, 无德司彻”) ;主张人与人之间以慈爱为上 (“天将救之, 以慈卫之”) ;提倡平均主义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美) 拉尔夫等著.赵丰等译.世界文明史 (上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200、201]

《孙子兵法》虽为用兵之法,但孙子尤其重视“和”、“非战”:“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二、略作改动, 留心细处

如,第21题唐朝诗人元稹在《连昌宫词》中写道“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这一诗涉及的重大事件是(A)。

A.安史之乱B.澶渊之盟C.七国之乱D.陈桥兵变

该题出处是2002年上海市高考历史第29题。原题如下: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连昌宫词 (节录)

唐·元稹

开元之末姚宋死, 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 虢国门前闹如市。

(1)诗中的“开元”是____(皇帝)的年号,“姚宋”是指______、______,“妃子”是指_____。

(2) 造成诗中所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情况与后来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陶圣坚, 邢泊.文化素养类试题在历史试卷中的体现.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http://www.chneic.sh.cn/edu/ftp/sucaiku/zonghe/contents/main/lm03/lm0301/lm0301_01.htm.)

命题者在原题基础上删除了部分小题,然后把原题中“后来”一词改成“涉及”,令命题者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改却改出了差错。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

据唐代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记载: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时贵妃太真宠冠六宫,禄山遂请为养儿。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月一曰,是禄山生曰……后三曰,召禄山入内,贵妃以绣绷子绷禄山,令内人以彩舆舁之,欢呼动地。玄宗使人问之,报云:“贵妃与禄山作三曰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禄山起兵反,以诛杨国忠为名。可见,诗中“禄山宫里养作儿”时,大致是指公元747至751年,这时安史之乱并未发生。

在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中所述时间与上述材料相同:“(天宝)十载……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喧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

经查证,诗中姚崇、宋璟之死,虢国夫人之事也在安史之乱之前。所以我认为还是把“涉及”改成原来的“后来”才不会出错。

三、沿用文句,须明逻辑

如,第29题:近年来,反映封建帝王的电视剧热播荧屏,掀起了一场学习历史的热潮,结合下列影视海报,回答问题:

(1)电视剧《贞观长歌》描述的是哪一位封建帝王统治时出现的繁荣景象?

(2)请问上述三位封建帝王中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是哪一位?

(3)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影视工作者,请你在上述三部影片中向观众推荐一部你欣赏的影片,并说明你推荐理由。(友情提示:运用课本知识,从人物主要作为及其政绩方面考虑)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 第4篇

1.美洲是一块古老的大陆,长期以来与世隔绝,把它与世界联系起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哥伦布远航B.麦哲伦环球航行

C.达·伽马远航D.迪亚士远航

2.有关《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其颁布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C.具有反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性

D.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3.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完成了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用机器生产系统地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个图示的发明()

5.新航路开辟后,在连续300多年的“三角贸易”中,遭受灾难最深重的地区是()

A.欧洲B.亚洲C.美洲D.非洲

6.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由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B.这次改革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度

C.在改革中,农奴获得解放的时候可以无偿地获得一块土地

D.它加快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7.1931年,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病重期间,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A.瓦特B.法拉第C.爱迪生D.爱因斯坦

8.下列史实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是()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

B.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9.深受启蒙思想影响而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在中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准确的是()

A.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

B.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C.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11.下表反映的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

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D.《五国海军条约》

13.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14.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苏德战争爆发③太平洋战争爆发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5.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同的是()

A.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B.建立了区域合作

C.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D.美国的经济援助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非洲,其中有一年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A.1952年B.1959年C.1960年D.1990年

17.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

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18.右侧漫画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下列各项与这一政策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19.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演变过程,这三种格局的相同点有()

①合作与对抗并存②大国作用举足轻重③带有大国强权色彩④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建()endprint

A.平等、包容、协作、互信的亚太伙伴关系

B.互利、安全、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C.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D.民主、互谅、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12分)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散去,但它留给世界的伤痛和教训永远存在。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

(1)材料一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什么特点?(2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二面对法西斯的肆虐,世界人民走向了联合,1942年1月1日建立了共同抗敌的组织。此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反法西斯战争开始向反法西斯一方转折直至走向胜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材料二中共同抗敌的组织指什么?(1分)请举出各国通力合作的典型事例。(两例即可,2分)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1分)材料二认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三(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材料四二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战争有何危害?(2分)为此,你有何感想?(1分)

22.(14分)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沿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其中发现美洲的欧洲航海家是谁?(1分)

材料二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日益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2)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中,促进“地球村”形成的成果各一例。(3分)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纪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3)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原因有哪些?(2分)材料二、三中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相同因素是什么?(1分)

(4)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什么问题?(2分)

材料五

(5)材料五中的四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请你说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是怎样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2分)

23.(16分)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历史上合作事例有很多,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探究任务。

【正面印证】

(1)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国家间的合作能够化解危机和灾难。请以二战中的典型史实加以说明。(要从史实及其作用两方面作答,2分)

(2)战后的西欧在政治、经济上密切合作,促进欧洲一体化的措施是什么?(2分)产生了什么作用?(2分)

(3)1991年,我国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此后一直积极参与该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在2001年和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该组织会议。中国积极参与和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对中国和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反面对比】

(4)写出图一示意的两个组织名称。(2分)两个示意图反映的信息分别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2分)

【感悟启示】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和启示?(2分)

24.(18分)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大国的崛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小明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对美国和日本进行了综合比较探究,请你一起参与进来。

【美国崛起】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1930年的美国,经济萧条冷落,失业人数猛增:1930年达420万;1931年攀升近一倍;到1933年,竟然有1500万~1700万工人失业。还有很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穷人的生活更加拮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分别指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分)它们分别在美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表明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现象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1分)面对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它对美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日本腾飞】

材料四“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endprint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

材料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大量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每年将全部财政的20%以上投入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日本产品的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4)材料四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1分)“弃旧图新”指该国实行了什么措施?(1分)该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5)材料五和材料六说明了什么?(1分)

【综合探究】

(6)通过以上探究,你发现美日崛起的原因有何相同之处?(2分)这对我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A2.B3.C4.B5.D6.C7.C8.A9.C10.A11.C12.A13.D14.D15.B16.C17.A18.D19.A20.C

二、21.(1)范围广、破坏性大。(2分)影响: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分)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分)事例:诺曼底登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等。(2分)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分)原因: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1分)

(3)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的困苦。(2分)感想:战争危害巨大;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分)

22.(1)新航路的开辟。(1分)哥伦布。(1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汽船。(任举一例即可,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报、电话。(任举一例即可,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任举一例即可,1分)

(3)生产力的推动,科技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2分)相同因素: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分)

(4)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2分)

(5)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分)应对: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分)

23.(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或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使德国东西受到夹击。)(2分)

(2)成立了欧共体,后来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2分)作用:促进了欧共体(欧盟)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2分)

(3)对中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扩大了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等。对世界: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等。(4分)

(4)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2分)图一后果: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图二:德、意、日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形成,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二战的阴云逼近各国人民。(2分)

(5)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反之阻碍各自发展,给人类带来灾难,影响社会进步和发展;国家间要加强合作,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学生要树立正当的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正当合作;等等。(2分)

24.(1)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国内战)。(2分)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分)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1分)措施: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意义: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得到改善、巩固和发展。(2分)

(4)日本。(1分)实行了明治维新。(1分)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2分)

(5)说明了日本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的腾飞。(1分)

九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第5篇

材料二 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有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处于恐惧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材料三 二战以后,美国的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四分之三。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回顾知识](1)材料一中“华盛顿创立美国”是通过什么战争来实现的?(2)材料二中“8年前的恐惧”指的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大胆、果断的行动?(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并指出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探究问题](4)材料一中有人说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3分)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两条建议。

答:(1)北美独立战争。

(2)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若答罗斯福新政或实行新政亦可给分)。(3)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或美国经济居世界第一位)。信息化、全球化。

九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第6篇

9、下列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中最早的是

A.埃及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罗马帝国

10、英国《权利法案》颁布的重要意义是

A.结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C.建立了大资产阶级专政

D.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

11、法国启蒙思想提倡“自由”、“平等”,从根本上说是反映了

A.广大人民的善良愿望

B.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要求 C.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广大人民反对等级制度的要求 12、14—16世纪,提倡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天文学革命

C.宗教改革

D.思想启蒙运动 13、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国庆日。因为这一天

A.在来克星顿打响抗英斗争

19、美国内战前夕,南北双方在下列哪一问题上矛盾特别尖锐?

A.领土的扩张问题

B.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C.国家的统一问题

D.西部开发问题

20、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共同原因是

A.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改革

B.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C.只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21、关于垄断组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19世纪晚期

B.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

C.它破坏了大工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随着实力的膨胀,它越来越多地干预、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竭力进行武力扩张、开拓市场

B.更多采用新机器、新设备 C.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D.资本大量输出

23、下列事件发生在 请回答:

(1)这位到达中国的旅行家指的是谁?(2分)他是哪国人?(2分)

(2)1275年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2分)他到达中国后得到哪位皇帝的赏识?(2分)

(3)记述他在东方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是什么?(2分)这部书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请回答:

(1)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在海外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3分)

(2)从哪里可以看出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3分)

(3)材料中的“宗主国”主要指哪些?(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

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是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外国专家和技师。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相差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经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8分)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从材料

一、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日本明治维新时,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4分)

(3)你认为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我们应该怎么做?(8分)

九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第7篇

九年级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里,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某同学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①古代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伦文明

③古代印度文明

④古代希腊文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仿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这一改革是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1861年改革

D.明治维新 3.雅典全盛时期执政官,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的是 A.亚历山大

B.汉谟拉比

C.伯利克里

D.屋大维 4.右图是“1、2、3、4……”的原始符号,这些常用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中国人、阿拉伯人 B.印度人、埃及人 C.阿拉伯人、波斯人 D.印度人、阿拉伯人

5.北京2008年奥运会有一个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是

A.丝绸之路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

6.“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据此判断该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7.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 A.棉纺织业

B.制呢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冶金业

8.“南美解放者杯”是南美足球俱乐部间的重要赛事。这项赛事冠名的原因是为了纪念下列人物中的

A.哥伦布

B.华盛顿

C.章西女王

D.玻利瓦尔

9.核安全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安全问题。下列理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

A.进化论

B.力学理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相对论 10.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右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C.摆脱了经济危机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1.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1页(共5页)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12.下列连线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贝多芬——《国际歌》

B.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C.梵高——《向日葵》

D.达尔文——《物种起源》

13.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列宁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4.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万隆会议

D.万国会议

15.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与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有直接关联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开罗会议

16.美国在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当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大动荡”的危机来临时,美国取得成功的“改变”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罗斯福新政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17.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①德国进攻波兰

②德国入侵苏联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冷战”开始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③苏联解体

④两极格局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19.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这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赫鲁晓夫的改革

C.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D.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20.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沦为了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非洲人民通过500多年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其“寿终正寝”的标志是 A.埃及独立

B.阿尔及利亚独立

C.“非洲独立年”出现

D.纳米比亚独立 21.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A.宗教问题

B.种族问题

C.水源问题

D.巴以冲突

22.方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23.1995年,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该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24.2009年10月1日这一天,国庆阅兵使央视网创造了全球互联网发展史上视频直播在线观众最高的历史记录,这充分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A.航天技术

B.自动化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新材料技术

25.“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北京奥运会会歌的传唱让“地球村”家喻户晓。请问“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

A.政治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元化

D.区域集团化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计50分)26.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8分)

第2页(共5页)

图一:瓦特和他发明的蒸汽机

图二: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图三:网络长椅

(1)图

一、图二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分别进入到什么时代?(4分)

(2)图三“网络长椅”的出现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请你举出这次科技革命所涉及的领域?(举出两例即可)(2分)

(3)某校以“科技与我的生活”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为这次讨论提供一个例子。(要求举出具体科技成果,并说明该成果对生活的影响。)(1分)

27.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这次大选创造了多项“第一”,也诞生了很多将世代流传的故事。但是今天晚上令我难忘的却是在亚特兰大投票的一名妇女:安·尼克松·库波尔(Ann Nixon Cooper)。她和其他数百万排队等待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除了一点:她已是106岁的高龄。

她出生在奴隶制刚刚废除后的那一代;……当时像她这样的人由于两个原因不能投票——一是她是女性,另一个原因是她的肤色。

……

当30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引发人们的绝望之情时,她看到一个国家用罗斯福新政、新就业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是的,我们能做到。

当炸弹袭击了我们的海港、独裁专制威胁到全世界,她见证了美国一代人的伟大崛起,见证了一个民主国家被拯救。是的,我们能做到。

——奥巴马感言演讲稿《美国的变革》

材料二(如图)

遭受私刑的美国黑人

材料三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

(1)材料一选自奥巴马的感言演讲稿《美国的变革》,请问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

第3页(共5页)(2)材料一中,安·尼克松·库波尔(Ann Nixon Cooper)出生在奴隶制刚刚废除后的那一代,奴隶制度的废除与美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2分)

(3)结合材料二回答,安·尼克松·库波尔(Ann Nixon Cooper)当时不能参加投票大选,反映了美国当时存在怎样的社会问题?(1分)

(4)材料三中的内容是罗斯福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演说?此事件有哪些特点?(4分)

(5)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引发了人们的绝望之情,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那次危机,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主要特点又是什么?(4分)

(6)材料一中的“炸弹袭击了我们的海港”标志着二战中哪一战争的爆发,从而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2分)

(7)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日益严重,你认为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1分)

28.阅读材料:(16分)

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他后来又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请回答:

(1)这位沙皇是谁?(2分)他针对哪次改革而言的?(2分)

(2)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2分)这次改革对俄国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促进作用?(3分)

(3)日本也在稍后发生了同样性质的改革,你知道日本这次改革的名称吗?(2分)

(4)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概述日本这一时期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5)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和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势力的不断增强,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2分)

29.根据当代世界格局演变的知识,请回答:(11分)

(1)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的趋势?(2分)世界政治格局又出现了什么新的趋势?(2分)

第4页(共5页)

(2)在这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扮演着主角是是什么?(1分)

(3)在这一世界政治格局下初步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一超”指哪个国家?(2分)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请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2分)

(4)我们青年学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两种趋势?(2分)

九年级历史复习方法浅谈 第8篇

一、记忆法

有效的记忆法是帮助学生识记相关知识的一大法宝。这里有两种方法我认为很有成效:

1.顺口溜记忆法

比如,中国古代朝代更替不断,在最短时间内要想完整地记住朝代顺序,顺口溜记忆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这样记: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谐音记忆法

比如,在复习到苏联成立这个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白当时加入苏联的四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为了方便帮助学生记住,可以这样记:屋(乌)、外、白、鹅(俄)。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记住,而且不会轻易忘记。

二、比较法

由于历史教学是史论结合,要把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连成一个整体,就必须要用到历史知识的纵横比较,这也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1.纵向比较法

通过纵向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事情的脉络,对事物本身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横向比较法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发生的事件进行对比, 可以掌握得更全面。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纵横比较,不仅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 同时从客观上来说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归纳总结法

由于九年级历史复习涉及面广,学生很难把握,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复习内容予以高度、全面地概括,以更好地把握。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三爱》下一篇: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