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工程管理

2024-06-24

金陵科技学院工程管理(精选6篇)

金陵科技学院工程管理 第1篇

金陵科技学院学生公寓管理规定(试行)为维护学生公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创造安全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学生工作处是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职能部门。

第二条 学生工作处根据学校年度招生计划及房源情况,统筹安排本校学生入住学生公寓,招生部门于新生开学前两周将名单提供给学生工作处。

第三条 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和交纳住宿费的收据,到宿舍管理站办理入住手续(交1寸免冠照片两张)。学生应按指定的房间、床位号住宿,未经批准不得私自调换。公寓楼内空房间、空床位由学生工作处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经学校批准,需要调整学生宿舍时,学生应予以配合。

第四条 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得在校外住宿。学生因患病(由学校医务室认可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需要家长陪护的或因学业困难(由学校教务处出具证明)需要家长伴读方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校外居住;家住学校附近(原则上不超过5公里)的南京籍学生有特殊原因的,可申请在家居住。凡申请在校外住宿的,必须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家长面签意见,所在院(部)初审后,报学生工作处审核、批准,申请人及家长必须告知学校其校外居住地点,并-1-

妥善解决在校外居住期间的安全问题。

第五条 入住宿舍的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相关规定,发扬热爱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敬师长和讲文明、讲卫生、守纪律、爱劳动的优良作风,共建和谐、文明、安全宿舍。

第六条 学生应遵守公寓出入登记制度,严禁夜不归宿。家住本市周末或节假日需要回家居住者,必须到所在院(部)办理请假手续,并在回校时向所在院(部)提交由家长签名的证明。

第七条 学生毕业离校时,应在学校规定的离校时间内办理退宿手续,退还宿舍物品;学生因休学、退学、出国等离校的,应在办理离校手续后一周内,搬离原入住宿舍,并退还宿舍物品。

第八条 学生应自觉维护公寓卫生,室内及套间内公共部位卫生应轮流值日打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禁止往楼梯、走廊内泼水、堆放垃圾;禁止将剩饭菜倒入盥洗池内;禁止在阳台、走廊内堆放废弃物和悬挂有碍观瞻的物品;保持室内卫生整洁,不在书桌、床铺上堆放杂物。

第九条 学生应爱护公寓楼内的各项公共设施、设备和宿舍内公共物品。禁止在室内外墙壁和家具设备上刻、划、剔、凿、钉钉子等;禁止自行拆装、更改设备使用功能;凡有损坏公共财物的,应照价赔偿。

第十条 学生禁止在宿舍内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禁止大声喧哗以及其他各种有碍他人学习、休息的活动。

第十一条 学生应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和宿舍钥匙;离开宿舍必须锁好门窗,若发现钱物被盗,应立即向公寓值班室和学校保卫处报案,并保护好现场。学生应正确使用电器,离开宿舍须关闭所有电器电源;严禁在宿舍存放或使用热得快、电热棒、电磁炉、电热杯、电饭锅、电熨斗、电热毯等大功率电器和伪劣电器;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电话线和网络线等;严禁使用明火、烧煮食物和焚烧杂物;严禁将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带入学生公寓。

第十二条 学生公寓内禁止张贴各种营销广告和淫秽图片,禁止各种形式的经营活动,禁止饲养小动物,禁止停放车辆。

第十三条 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学生公寓,如有特殊情况,应凭有效证件在宿舍管理站办理登记手续,获准后方可进入,离开时注销。22:00后,学生不得在宿舍内接待来访人员,不得留宿他人。

第十四条 学生宿舍计算机和校园网的使用和管理,应按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学生应遵守学校用水用电的相关管理规定,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自觉按时交纳水电费。

第十六条 学生宿舍执行晚间熄灯制度,公寓楼23:00熄灯。考试期间、假期的熄灯时间另行安排。

第十七条 寒暑假为学生公寓设施维修保养期,学生原则上不留住学校。确有特殊情况者,应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得到批准后,按照学校统一要求集中住宿,并严格遵守学校公寓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 学生工作处会同校学生会及各院(部)健全宿管会制度,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

第十九条 学生有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照《金陵科技学院学生纪律处分规定》等文件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金陵科技学院工程管理 第2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为旅游业培养具有管理学基本知识框架,系统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熟练使用外语,具备考取国家导游员(普通话、英语)资格证书的水平,适宜于在高星级涉外酒店、国际旅行社、大型风景区、旅游学校、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从事生产、服务、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二、学制与结业学分

1.招生对象:凡在学院就读的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学生均可报名缴费参加辅修专业的学习。辅修资格

具体见《辅修专业管理办法》。

2.学习期限:第三学期~第六学期。

3.结业学分:最低学分为28.5学分。

三、课程简介

1.旅游学概论

该课程旨在全面而系统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帮助学生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旅游资源与开发

本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阐述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问题。主要介绍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开发与规划,环保与建设,旨在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旅游学背景知识,使其具有从事旅游专业学习、旅游行业工作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素养。

3.导游基础知识

根据国家导游资格考试的要求,集中介绍有关导游需必备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常识、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的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园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本课程同时为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导游服务技能

根据国家导游资格考试的要求,主要介绍导游员的职责和条件,导游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学习,明确导游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导游员的职责和条件,掌握导游接待工作的程序和问题处理的方法。本课程同时为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5.导游法规知识

根据国家导游资格考试的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主要的旅游法规,了解旅游法规在不同的旅游业部门中的运用特点,它们各自的发展情况,从而使学生能胜任现代旅游工作。本课程同时为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6.导游情景英语

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有关旅游的英语专业词汇,了解导游英语的特定表达方式以及接待外国游客的程序。在教学内容上力求涵盖导游所负担的不同工作领域,既有理论介绍,同时又提供实例。本课程同时为英语导游资格证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学习,为英语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7.旅行社经营管理

该课程主要讲述旅行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行业特点与经营规则、机构设置和基本管理制度、经营战略与的市场营销组合、外联业务和接待服务、导游员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控制、经营效益评估、经营资源配置等旅行社经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旨在使学生了解旅行社企业的一般运作过程,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8.旅游经济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支配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规律,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促进旅游业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使旅游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课程通过对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这两个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方面的深刻剖析,来帮助学生了解旅游经济活动运转过程以及在这一运转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规律,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又为旅游业培养人才。

9.旅游文化学

金陵科技学院工程管理 第3篇

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1984年。2005年6月, 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 园艺学院开始独立招收本科生, 并相应成为了“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点, 2012年正式命名为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实验中心扩建, 实验室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现在的26个, 实验室面积11 940 m2, 承担园艺学院3个本科专业 (园林、园艺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及教师的科研项目。现介绍我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以供参考。

1 建设措施

1.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1.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近3年来, 学校在改造实验中心环境的基础上, 增加了大量实验设备, 学院先后2次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 专业基础课实验室仪器设备实现了每人1组, 专业课实验室及科研型实验室增加了部分大型设备。目前, 实验中心拥有总价值逾228万元的仪器设备, 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8件, 如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手持式荧光分析仪、LED高清拼接屏等。园艺实验站建立了2 000 m2现代化智能温室、2 000 m2的网室以及其他栽培设施。为增强3个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院腾出地方建立了3个开放实验室, 分别为园艺创新实验室、园林植物学实验室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学院还分配了若干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校各级各类形式的科技活动。与此同时, 学院还与南京市部分企业签订了长期的实践协议, 在暑假遴选部分学生参加为期2个月的顶岗实习, 这不仅推进了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项目的计划, 还能让学生融入企业、融入工程项目、融入职业、融入企业文化, 以实现全方位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加强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1.1.2 加强信息化建设。

学院与南京瀚之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智能园艺实验平台, 平台包括2个部分, 分别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和园艺实验站地基设施远程监管系统。园艺实验站地基设施远程监管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水分、室内CO2浓度等植物生长信息, 以及室外大气温度、室外湿度、光照强度、风向、风速等环境因子, 并不间断地传输给中央控制计算机的控制后台。后台能够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建立数据库, 并以直观的图表方式将采集点信息显示给用户。系统利用环境数据与作物信息, 能够为用户提供正确栽培管理的指导信息。系统可根据栽培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需求, 通过对温室中已有的内循环风机、通风风机、湿帘、天窗、内遮阳、外遮阳、卷帘机等设备的控制, 对温室微环境进行自动控制。系统还具有环境状态报警模块和远程视频监测模块。环境状态报警模块能够在系统和环境因子出现异常时以特殊颜色进行标识, 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并根据系统设定的控制方式触发相应自动控制动作, 实现现场多媒体声光报警、网络客户端报警、电话语音报警及手机短信息报警等, 并可在不同的时刻通知不同的值班人员。远程视频监测模块能够通过安装于设施现场的远程视频监控, 让用户直观地完成对温室内部的植物监控、设备监控、人员监控, 对温室中的所有可控设备进行实时操作;让管理者直接查看生产产品及生产状态;让农业专家通过远程视频及相关历史环境参数, 科学指导生产。

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具有开放实验室网络、门禁控制和实验室监控功能。开放实验室网络可以实现实验室使用网络预约, 教师和学生登陆系统预约或取消的实验室名称、日期及具体时间段以及开展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耗材等均可显示;实验员对预约申请进行查询、核批并准备相应的材料。门禁控制通过刷卡进行进入人员身份识别, 符合条件者通过刷卡机与门锁联动, 门锁自动打开, 反之, 拒绝进入;刷卡机只有在网络预约成功后, 才能在预约时间内通过刷卡, 进入预约的实验室开展实验;实验结束后, 预约者在刷卡机上再次进行出门刷卡, 完成出门登记, 登记记录将通过网络自动传输给网络平台, 完成预约期结束登记。实验室监控通过摄像头不间断采集室内视频, 用于监控和记录实验过程, 以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来往人员进出记录可同时预防对贵重实验用具的偷盗。

1.2 改革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1.2.1 理顺管理体制。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逐步实行校、系二级管理的体制”的精神, 学院对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实验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主任负责制, 建立主任、副主任、教师、实验员的岗位责任制和人员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中心主要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包括实验室建设规划与计划, 管理体制的完善, 实验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的配置与购置, 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运行、开放, 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维修维护, 实验室的环境、安全保障以及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及建设等。设备处负责对中心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评估。教务处负责对中心的实验教学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评价。

1.2.2 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的保障。学校为各个实验室统一制定并张贴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和《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等实验室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 园艺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农科类实验的特点建立并完善了管理的相关制度, 制定了《园艺学院仪器设备借用制度》《园艺学院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园艺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和《学生使用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的管理制度》, 完善了《安全环保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仪器设备操作制度》《设备定期维护制度》和《物资申请制度》等。

为确保规章制度能够严格执行, 实验中心定期在主任及主管领导的带领下到各实验室检查记录和制度的执行情况, 并把检查结果纳入到对实验室的考核中, 逐步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网络化和人性化。

1.3 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发生了诸多新变化, 呈现出了功能多样化、管理多样化、实验内容动态化、实验技术复杂化现代化等特点[6,7]。鉴于此, 根据学校定位, 积极探索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为培养一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园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核心工作是实验教学, 近3年来实验中心承担的实验项目数逐年增多, 2011—2012学年为347个, 2012—2013学年为438个, 2013—2014学年为521个, 实验人时数分别为86 106、117 007和123 622, 其中开放实验人时数为5 978、10 689和30 072。为了克服传统实验教学体系的弊端, 构建了具有农林类特色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1.3.1 建立全过程、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园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着眼点是“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为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中心强调的是“全过程、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 按照3个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 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上, 重视将理论学习贯穿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 以过程实践强化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学习, 与企业合编教材,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在培养机制上, 在校内推行跨类型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推行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 推行本科学生导师制;在校外实行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采取素养、能力、过程、结果相统一的考核制度, 强调实验素养、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1.3.2建立开放型学习和与之相应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园艺学院3个专业均是综合性学科, 具体涉及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人文和行为心理等内容, 因此需要学生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质。学生在按照知识目标学习的同时, 要加强自主学习, 以构建与其所需相对应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8]。为此, 中心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创新项目、专业竞赛等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通过优秀课程、优秀网络、优秀案例和优秀作业范例, 建立学生课外时间的学习平台;通过完善开放式管理制度和硬件建设, 保证学生随时进入中心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南京市智能园艺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平台, 借助手机上网的方式随时随地监控实验进程。

1.3.3建立具有特色的考核和保障体系。

教学考核: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于独立设课、单独计学分的实验课程考核的内容包括实验预习、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5个方面, 权重各为20%。与理论课相结合的实验课程, 其考核方式一般为学生总评成绩的30%。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由学生、督导和学院3个部分评价主体组成的实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其中, 学生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责任心、备课与教学方法、语言表达、课外辅导等方面, 信息采集方法为网上评价方法。督导评价是在听课检查之后填写《听课检查记录表》。

2 建设成效

2.1 提升了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宽的专业知识面, 还应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因此, 必须建立专兼职结合,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互通, 核心骨干相对稳定, 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园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与管理团队是一支应用型强, 有创新经历的教学、管理团队。团队共有46人, 其中教授8人, 副教授23人, 其他系列副高级职称3人, 具企业、科研院所实践经历或工作经历的教师24人。实验教学由3个部分的人员组成, 形成一支符合学科规律和特性的“三师”型实验教学队伍, 即专职教师、兼职名师和专业实验师。中心教师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多项, 其中1人获得“江苏省挂县强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5人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荣誉称号, 1人获得“‘园冶杯’优秀指导教师奖”。2006年以来, 中心共承担省级以上教师科研项目23项, 发表研究论文200篇, 被SCI、EI收录论文15篇, 申请专利30项, 授权专利4项, 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7项, 编写教材10本。

2.2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3余年以来, 园艺学院3个专业的学生共获江苏省大学生科研创新立项12项、校级科研创新立项23项;近5年园艺学院学生成果主要有在国内核心、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 申请专利6项;3篇毕业论文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三等奖, 9篇毕业论文被评为金陵科技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5篇植物研究类论文获“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三等获;3部作品在南京花木商会举办的“年宵花组盆暨艺术插花大赛”中分获二、三等奖, 3部作品在南京市园林局举办的插花艺术大赛中分获二、三等奖。

此外, 学院还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对实践环节的要求, 学院和南京及周边一批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计划, 并利用暑假机会开展顶岗实习, 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场所。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了4项专业能力, 即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职业资格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

3 结语

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应园林、园艺及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人才的需求,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构建了序列化技能训练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为中心, 以项目课程为载体, 将典型产品作为实践教学内容, 显著提高3个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能;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教师科研项目为纽带, 搭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明显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摘要:以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为例, 从软硬件条件、体制、教改、创新、队伍等方面阐述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教育,措施,成效,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

参考文献

[1]焦玉国.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3) :267-269.

[2]李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 (6) :145-147.

[3]李民, 汪洋.浅谈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J].硅谷, 2009 (8) :142.

[4]段磊, 王文科, 杨胜科.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实效[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2) :68-69.

[5]陈小虎, 刘志远.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45-47.

[6]牟雪姣, 肖昕迪, 王雪娟.应用型本科院校城规、园林专业开放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0 (2) :182-184.

[7]何克勤, 胡能兵, 张子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初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4, 28 (2) :64-66.

金陵科技学院工程管理 第4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H1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8-0048-02

一、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全国现已有300多所高校设置了对外汉语专业,从培养的一批批对外汉语人才的质量和就业情况来看,现有课程设置不尽合理[1]。主要体现在:在现有课程设置中,难以真正做到全面贯彻和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汉语类课程和外语类课程的比例不够合理,部分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学时学分分配不够合理,未能合理制定人才基本规格、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另一方面,就业出现瓶颈,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这极大地遏制了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2]。

二、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10道问题,8道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此次问卷调查的时间集中在2011年10月至11月,共涉及149位被访者,实际有效问卷149张,主要针对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问题展开。

此次的调查对象是金陵科技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本科2008、2009、2010、2011级学生。根据现阶段他们对本专业课程设置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整理分析如下:

(一)2008级对外汉语学生(2个班级,男生4人,女生39人,合计43人):

金陵科技学院2008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提出的本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缺少实际运用,课程理论性太强(27.9%);英语类课程书面学习过多,口语训练少,口语课不能真正发挥作用(4.7%);文化专业课设置不合理不均衡,没有针对性(11.6%)。相应解决的办法同学们的建议有:多用英语与人交流,提高口语课的效率;二外课程开设周期由一个学期增加到2个学期;英语课程的设置没有脱离中国当前教育模式的桎梏进行创新性英语学习,教材脱离现实生活,课程设置相当死板,有些课程注重理论性,忽略了实用性灵活设置专业课课程,所以应该减少理论性课程数量,增加应用类课程数量。

(二)2009级对外汉语学生(1个班级,男生10人,女生35人,合计45人)

金陵科技学院2009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提出的本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侧重性不明确,实践性不强,理论过重(15.6%);只重视书面英语练习,口语和听力应用太少,缺少机会(13.3%);不够专业(8.9%);英语类课程的专业技能教授力度不够大,不能真正掌握与运用(6.7%);没有系统安排,只限于基础交流,课程设置知识点零散(4.4%);中文课较多似中文专业,应用型英语课程较少,多为应用型考试(17.8%)。相应解决的办法同学们建议可以有:不必要的课可改为英语课,使得安排合理化;加强系统教学,集中安排英语课程,强化英语学习的连贯性;多设置可直接教学生实践教学的课程;应设置英语专业类课程,提高设置层次,做好中英文课程的平衡。

(三)2010级对外汉语学生(1个班级,男生2人,女生29人,合计31人)

金陵科技学院2010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提出的本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国外文化、文学的教学偏少(12.9%);实际口语应用太少,多为书面形式的笔试、练习(19.4%);目前设置合理,与中文平均(9.7%);英语课所学实用性不强,泛而不精(12.9%);缺少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和相对比的过程,将中英文学习割裂开了(12.9%);没有实践课,实际应用课程设置少(29.0%)。相应解决的办法同学们建议可以有:细化英语学习,增加应用类课程;多设中外文化交流课程,创造机会了解外国文化;增加实践课,英语课应向英语专业看齐;没有自己自习、读书、练习的时间,针对市场需要及人才发展方向开设相应课程;英语课程无统一教材,存在学校和地区间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倡议统一教材和教学目标。

(四)2011级对外汉语学生(1个班级,男生7人,女生23人,合计30人)

金陵科技学院2011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提出的本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英语课过少,内容不广泛(6.7%);设施不健全,时间安排不合理(6.7%);语言环境先天不足(3.3%);课程分散,形式单一(26.7%);实践课和专业课太少(20%);有11级同学认为现在课程设置合理,没什么问题(10%)。相应解决的办法同学们建议有:做到课程平衡,做好课程学时平衡,增加实践课时,合理安排课时。

从问卷调查和以上数据大致可以看出金陵科技学院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首先是中文类课程与外语类课程的地位及比例轻重问题。调查发现学校在中文类课程和外语类课程的平衡问题上出现了问题,大多数同学的英语水平仍停留在大学英语四级。这就说明课程比例的合理对于学习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其次是理论课程的数量远远多于实践类课程的数量,课程的可操作性弱。调查反映出一个最突出的,也是最能反映同学们心声的问题,即实践少于理论。这里的实践不单单指对外汉语教学的场景模拟,也包含自己对英语或其他外语的锻炼机会。

三、构建科学的本科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外汉语专业是本校新开设的本科专业,以下是金陵科技学院近年来对该专业积极探索与创新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首先,中外文课程比例进行调整。根据对金陵科技学院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调查,该专业由2008级中文课程多于英文课程逐渐转变为2010级、2011级中文课程与英文课程比例相持;英文类课程的设置逐渐从普通大学外语类英语课程向专业英语课程靠近。

第二,增加实践性环节。建构“应用型”教学体系,全面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是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办学定位之一。近年来学校与中国药科大学国际交流部合作,让本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给北非学生辅导中文。此外,学校举办与专业相关的汉语授课竞技比赛,让学生在涉外企业实习[3]。同时,学校为学生创造去LG实习当对韩汉语教师的机会,给那些来中国工作的韩国商务人士上中文课。诸如此类的实践都积极体现了金陵科技学院对该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的实施。

第三,学校重视专业教学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对外汉语专业在学校属于新兴科目,受到学校高度重视。2008年以来,在校教务处、设备处的支持下,我校共投入100多万元资金用于对外汉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工作,逐年建成了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室、对外汉语教学模拟实验室(语音室)、语言教学实验室。现在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有很多的学习科目都可以在这些实验室中完成,极大地突显了学科教学效果,让学生对该专业课程更加感兴趣。

四、结语

本文以金陵科技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08—2011级四个年级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指出了该专业最初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着汉、英课程比例不尽合理和理论重于实践的主要问题[4]。而针对这两大问题,金陵科技学院将顺应时势,不断改革创新,调整课程比例,创造实践机会,增加特色课程。

参考文献:

[1]王永德.试论新形势下我省对外汉语人才的需求[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70-72.

[2]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设计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152.

[3]李爽.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J].世界汉语教学,1993,(3):220.

金陵科技学院工程管理 第5篇

【金陵科技学院排名】金陵科技学院特色专业-金陵科技学院录取分数

线

金陵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拥有江宁、幕府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亩,校园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20万册。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30%,教师中有一批全国优秀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蓝工程”等优秀人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人。学校设有商学院、人文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龙蟠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学科涵盖了工学、农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五大学科门类,会计学、艺术设计学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常设近40余个具有应用特色、就业前景好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会计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另有艺术设计等五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学校拥有电子电工、经济管理、建筑智能化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批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仿真实验室,为学生实验、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学校确立了“一本、二主、五性”(即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历届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近几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先进理念和优质资源,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奥地利和荷兰等多国高校联合培养具有开放思维和国际视野、参与国际竞争的专门人才。学校坚持实施质量强校、特色与品牌、产学研结合、交融与创新、开放与跨越等五大战略,以改革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关键,以科学研究为拉动,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体制,加快发展,为把金陵科技学院建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科技大学”而努力奋斗!

金陵科技学院工作总结 第6篇

一、工作进展情况1、充分调研,摸清地方生猪、蔬菜产业特色,为制定实施方案做准备 2月 12日,副校长刘卫东教授带领科研处有关人员赴泗洪参加了挂县强农富民工 程科技服务签约仪式,会上,刘卫东副校长代表学校与楚州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刘建 民在科技服务协议上签了字,金陵科技学院工作总结。此后的 2 周内,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宋丁全教授多次召集科 研处有关人员开会,要求尽快摸清有关情况,为赴楚州调研做准备,科研处通过电话联 系、委托楚州校友了解生猪、蔬菜产业的分布、专家个别入楚州调查情况,初步弄清了 楚州区村镇蔬菜种植 及生猪养殖的分布情况,同时,多次与区政府办联系、协商,决定 在楚州举行一次调研会议,分别介绍学校、区各自的情况,并进行实地考察。3月 13日,由宋丁全副校长带队,科研处、农科教及进村专家一行共 13 人赴淮安 楚州区进行了为期二天的调研。由于事先安排、准备充分,这次调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 功,弄清了楚州区生猪、蔬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楚州区政 府给予了密切的配合。参加调研的楚州区人员有分管科技的区政府王宝玉副区长、农业 局、农牧局、科技局及扶贫办有 关负责人以及拟对接的各村联络人(主要是村支书)。会上,王区长等介绍了楚州的整体情况以及生猪、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宋校长介 绍了金陵科技学院的整体情况、办学定位及科技服务等,并表明金陵科技学院将会高度 重视此次科技对接,把它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并以此为契机,整合蔬菜、畜 牧、建工及机电的力量,拿出成果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实现学校科技服务与楚州 蔬菜、生猪产业提升的双赢。会上 双方还达成共识,即选择楚州偏僻、穷困的村庄作为 对接对象,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验收选择基础好、规模大的村庄作为对接村。会后,专 家组在农业局、农牧局有关人员带领下赴合兴、卢滩、北季等 6 个对接村进行了现场考 察,了解到各村的具体情况。3 月 13 日晚,宋校长又在楚州招待所召开专家讨论会,初 步明确了各村需要种养立的特色品种。北季村是楚州最远的一个村,选择西瓜作为选定 的品种;顺河镇延年村以辣椒作为主要品种,但该村村民要求对番茄、四季豆、生猪养 殖也给予帮扶;宋集乡高陈村以西瓜作为对接品种;朱桥镇合兴村以生猪作为特色品种,该村位于楚州南线,原为散养示范点,由于高热病流行,生猪死亡严重,每年上半年都 要发生,并且由南线起病,并逐步向北线蔓延,以至于村民上半年不敢养猪,宋校长指 示弄清发病机制,将其作为科研课题来开展研究,找出合理有效地对策,让老百姓上半 年也敢养猪;车桥镇卢滩村则是一个水多、地少、种养特色最不明显的一个村,由于人 均地少,不少人外出打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人又回到村里想养猪,但 2 又缺乏技术,适逢淮安兴隆发展有 限公司投资兴建大型猪场,这对带动、引导农民科学 养猪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该猪场建成后,还能吸纳 100 多当地农民就业。针对这一 情况,专家组确定该村对接品种为生猪,与该公司从产学研合作的高度结为校企联盟,同时整合动物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学院的力量,从猪场的规划、设计、建设、引种、繁育及疾病防控诸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合作。专家组还征得学校领导同意,确定在 楚州穷困村由学成归来的大学生兴建 的知恩猪场建立特色示范基地,作为科技对接任务 的超额部分。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种养缺钱、更缺技术。一村一品科技对接项目的实施是 完全必要的。2、组建专家团队,建立了一村一品对接保障机制 ① 建立了一村一品科技对接的专家队伍,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成立了蔬菜、生 猪二个专家组,指定了具体的进村入户专家。筛选对接专家,组建由金陵科技学院园艺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构成的科技团队,与淮安市楚州区农业局、农牧局、对接村干部密切配合,遴选科技示范户;制定落实物化补贴;对示范基地及对接村农民 开展技术指导及业务培训。② 学校成立了领导机构。3月16日,为了加强对科技对接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 金陵科技学院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并由宋丁全副校长担任组长,从而为 项目实施建立了组织保障机制。③ 校长办公会同时决定,拨付10万元作为科技对接项目实施的先期投入,这为项 目的实施又提供了支撑。④ 在楚州区建立了联络办公室,协调科技对接的开展,并由楚州区安排了对接任 务,落实到人。3、制定了详细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科技对接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多次调研、组织论证,最后制定了详细的一村一品科技对接项目实施方案。该方案首先就项目立项的背景、意义等进行了概述,然后分别就实施时间、地点、实施 内容(包括教材编写、技术培训、一村一品具体工作内容)、示范基地建设、预期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实施时间安排、经费预算、及组织机构与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 细的分析说明。详细情况见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科技对接项目实施方案。与对接 村签订科技服务协议。4、建立 5 个产业特色明显的一村一品专业村 5个产业特色 一村一品专业村分别是①苏嘴镇北季村;②钦工镇韩赵村,为新发 展的蔬菜种植 村,大棚种植已与贾庄村连成一片,主要品种为辣椒;③宋集乡高陈村,发展的是钢管大棚,种植蔬菜品种主要为西瓜。④车桥镇卢滩村,特色品种为生猪;⑤ 朱桥镇合兴村,发展生猪(散养型)。5、目前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进展顺利 3 在生猪繁育示范基地建设方面的进展有: ①狠抓卢滩生猪繁育示范基地建设。4 月份以来,已在卢滩村及合兴村各举办了 2 场关于生猪繁育培训,受训人员约 260 人次,发放资料 300份,由于有必要编印具有适合农民阅读的科普性培训资料,所以正 在组织修改、编印规范的培训教材;在卢滩村启动了由动物科技学院及建筑工程学院专 家林献民、陈晓洪老师联合对兴隆公司兴建养猪场进行规划、猪舍设计方案,工作计划范文《金陵科技学院工作总结》。卢滩村是 作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一个村,拟建成金卢滩生猪养殖合作社,在项目合同任务中 具有重要地位,而规划设计一旦搞不好,将对今后猪场的建设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对能否树立我校的良好科技形象起 到关键性的作用。为此,科研处花费了大量精力来 组织落实此事。4 月18日,科研处戴鼎震副处长带领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吴结革、方光 远二位副教授专程察看了卢滩猪场建 设场址,初步提出了规划设想;5 月 3 日,科研处 戴鼎震副处长组织建筑工程学院的林 献民、陈晓洪二位老师先考察了一家已建成的猪场,然后奔赴淮安楚州,到卢滩村从建筑学角度考察如何设计规划猪场,并获取到了 1:1000 的地形图;5 月8日,特邀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养猪专家任守文研究员专门在金陵科技 学院参加 现代化猪场规划设计研讨会,来自动物科技学院及建筑工程学院的部分专家 参加了讲座,专家们对该猪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5 月 9 日,动物科技 学院吴结 革、方光远二位专家再赴淮安进行科技培训,同时又对猪场的地址进行查看; 5月 14日下午,科研处组织动物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老师就猪场的规划设计进行 了了研讨,戴鼎震、陈钟鸣、伍 青林、林献民、吴结革、方光远等老师参加了讨论。会 后建议由伍 青林、吴结革等动科老师负责测算建筑面积、考虑环境卫生等问题,建工学 院负责猪舍 总结构、地基、水电等问题。5 月 19 日,科研处戴鼎震副处长带领特邀养猪 专家任守文研究员及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伍青林副教授冒雨前往楚州卢滩村进 行实地考察,提出了设计思路。6 月初,与总经理庞松签订了规划设计委托书。6 月 19 日,专车去楚州,将设计好的猪场规划设计图送交公司庞松总经理。庞松先生是一位台 商合作投资者,为我校这样严谨、连续工作精神所感动,认为我校专家教师不仅技术全 面,而且很认真、敬业精神强。目前。尚不好计算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体现在:① 建立生猪繁育示范基地。该基地位于车桥镇卢滩村;② 完成规划、设计,种猪引进、生猪繁育及建立疫病防控机制;③ 推行人工授精技术;实施猪粪-蝇蛆-草鸡-沼气生态饲养模式。在合兴村,将任世忆等 6户列为科技模范示范户,实行饲养生猪、猪粪化蝇蛆、蝇 蛆养草鸡、再发酵产沼气养殖模式;目前在进行猪舍改造。发放培训资料 150 份,培训 180 人次。在徐荡村知恩生猪示范基地,协助徐荡村生猪示范基地引进种用母猪 78 头,并赠 送了部分药品,同时为其制定了严格的防疫程序,这将为地方农民引养小猪提供了可靠 的保证。4 蔬菜对接的进展有: ①开展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科技水平由于传统上农民以粮食种植 为主,对现代高效蔬菜业技术不够了解,尤其对设施高 效栽培技术、微环境生态调控、连作土壤治理、优质种苗培育等现代园艺技术掌握较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进一步扩大蔬菜生产规模的积极性,为此我们重点进行如下工作: ②加强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培训 针对农民对大棚西瓜栽培技术了解不 多,关键技术掌握不够,从 2009.3 月至今,我 们在苏嘴镇北季村集中组织了两次科技培训课受训农民 382 人次,主要讲授农民急需的 大棚西瓜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技术,由于培训的内容符合农民需求,因此农民的积极性 很高,培训效果较好。在韩赵村,高陈村,北季村三个村进行了三个场次的培训,主要内容是蔬菜的病虫 害的防治技术,总人数约 100 人。同时对韩赵村进行了毛豆的实地指导。并对下半年进 行了秋辣椒的栽培设计。5 月 8 至 9 号,在钦工镇进行了第二次培训,主要内容是秋辣 椒的栽培技术,由董正华站长主持的,参加人数约为 60 人。5 月 15 到 17 号,在钦工镇 进行了第三 次培训,主要内容是秋番茄的栽培技术,由韩书记主持,参加人数约为 30 人。6 月5 到6号,去顺河乡延年村进行了第一次培训,主要内容是秋季茄果类蔬菜的 栽培技术,由安阳明书记主持,参加人数约为 30 人。6 月 19 到 20 号,去延年村落实秋 季栽培基地和栽培模式,共培训 6场次,人数约为 220人。③现场进行西瓜、辣椒栽培技术指导。西瓜栽培对技术要求很高,肥水管理及植株调整不当容易出现畸形瓜、瓜成熟后甜 度不高、空心瓜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田间地头进行示范讲解,如何通过施足底肥、中后期追肥提高西瓜的产量、品质,提高西瓜的甜度。如何进行植株调整(整枝、打杈、留蔓)减少畸形瓜的发生、促进坐果。如何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及防治等等。通过现场讲 解,解决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受农民的欢迎。④示范推广西瓜嫁接栽培技术。由于缺乏西瓜种植 经验,北季村栽培的西瓜有一半以上是重茬的地块上种植的,因 此西瓜枯萎病非常严重,影响了西瓜的生长及产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重点推广西瓜嫁 接技术,以提高西瓜嫁接成活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育苗成本。达到增产、提高产品 品质的效果,解决了西瓜重茬病害严重的问题。在北季村主要示范推广西瓜插接法嫁 接栽培技术,农民对这项实用技术非常需要,积极性很高。⑤推广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工厂化穴盘育苗具有 省工、省力、成本低、效率高,便于优良品种推广和规范育苗 管理;可以实现蔬菜育苗及生产的机械化、工厂化及商品化。利用优质环保轻型泥炭、蛭石或当地农用废弃物处理之后等,复合形成园艺作物育苗基质,在示范区示范推广瓜 类、茄果类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5 ⑥推广大棚高效利用与设施蔬菜周年生产技术 为了提高大棚的利用率,示范推广西瓜长季节栽培技术及茄果类、瓜类轮作高效生 产技术。其中园艺学院自费购买了丝瓜优质品种(江蔬 1 号)免费送给北季村瓜农,指 导瓜农在西瓜膨瓜期后棚内套种丝瓜,西瓜拉秧后利用大棚的夏闲茬栽培丝瓜,这样不 仅可以提高大棚的周年利用率,同时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⑦加强组织管理,增强扶贫效果 为了保证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效果,根据学校要求,园艺学院组成了由院长牵头,青 年骨干教师参加的扶贫工作组,每周定期到楚州区扶贫村进行技术指导,并积极向农民 宣传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引导有 条件的农民大量发展高效蔬菜业,鼓励农民大胆尝试,通过培训逐步培养 一批当地高效农业带头人,进而辐射周边乡村共同发展。通过半年的 努力,扶贫工作进展顺利,前期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认可。1、农民种菜养猪的意识明显增强,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这有利于科技对接项目 的进一步深入进行。

2、种养产业化经营能力得到加强。3、生猪高热病的诱发因素得到有效遏制。

4、5 个示范村产业特色初现规模,科技示范户的引领带动能力得到体现。

三、主要经验与做法 1、要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具体落实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服务协议;2、建立保障机制,尤其是建立稳定的专家服务队伍; 3、充分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4、专家要经常性地深入田间地头,经常了解农民种养存在的问题,反复思考,找 出问题症结所在,运用科技知识,帮扶农民解决难题。5、树立典型,重点帮扶,使其起到示范、引领、带头作用。对于有一定的基础、资金和种养积极性的养殖大户要极力 指导、支持。如淮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现代化 养猪场,为搞好猪场规划设计,花费了大量精力,先后多次组织建筑、畜牧方面的专家 现场考察、研讨论证,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主场规划设计方案,使得该示范基 地的建设得以顺利进行。6、以科技培训为抓手,努力提高农民的种菜养猪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四、存在问题 1、农民补助问题(钢架大棚购买),有补助的穷困村不能列入一村一品帮扶对象,而列入一村一品帮扶对象的村庄有 没有补助,因此,菜农缺技术、也缺钱。2、土地流转问题:要建立蔬菜种植示范地,须将农民各自得土地流转过来,成为 连片的土地,才能统一实施大棚蔬菜种植,但不少农民不愿让出土地,甚至发起人给与 较高补偿也不愿意。6 3、种养意识问题:不少村民存在惰性,往往在下午培训的时候,不愿意参加,或 睡觉,或打麻将。个别村村民习惯于种水稻、麦子,认为种菜烦神。4、劳动力结构失调。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不少青壮年劳力又进城打工。村 上以老人为主,对种菜养猪有 一定影响。5、种菜养猪技术差:这始终是一个主要问题,但又是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需 要长期坚持。

五、下一步打算与建议 1、完善对接事宜,主要是科技示范户的确立和个别对接村的蔬菜种植问题。要想 方设法解决科技示范户的土地流转和钢架大棚购置问题;

上一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养路工人个人事迹下一篇:(修改)考察学习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