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心得

2024-08-26

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心得(精选8篇)

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心得 第1篇

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观摩心得

2012年3月底,我有幸在泰安参加了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参加优质课评选的老师,大部分是全市最优秀的老师,经过了层层选拔筛选出来的。聆听了不同年级的课,确实能感受到他们对语文这门课的研究,短短的两天半时间里,二十节课听下来,收获与感想颇多。

在本次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中:

一、所有的老师都非常重视朗读,尤其是课文的自读。齐读有助于展示,自读有助于思考。大部分老师利用幻灯片出示自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放手让学生自读,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搜集相关信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读懂、读透、读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参赛的许多文本都是适合朗读的,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教师们变换着形式让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学生代表读、配乐朗读、分角色读、齐读„„如《古诗两首》,高冬老师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词的意蕴;刘永琦老师在讲授《古诗词三首》时与学生的一唱一和。

二、老师们都重视了识字与写字。新的课程标准凸显了对识字教学的要求,高年级要求,识字教学不低于一节课四分之一的时间,低年级不低于一节课二分之一的时间。

本次活动中,大部分老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比如利用多媒体出示某一个字的演变,象形、会意„„比如郭琳老师对“鼻”字的讲解,呆板的生字立马变得生动起来,也利于学生识记。

三、学习方法需要时时渗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本次优质课评比过程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每位老师在自读课文、书写生字时,都对学生加以不厌其烦的指导。尤其是写字,“头要正,肩要直,一尺一寸一拳头”。在作文教学时对写作的指导,注重方法的渗透。例如在《凡卡》这一课中,两位老师对“凡卡”从外貌、表情、动作、语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指导,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有的放矢。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作用不容小觑。在所听的20节课中,所有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有的教师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但是有的教师由于课件使用不熟练效果不好,有的教师又过分依赖多媒体,关注学生过少,对课堂缺少监控。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我认为:

1、课件不必追求复杂、花样万千,应以使用效果为关键。

2、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是为课堂效果服务的。它只不过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

3、语文的课件教学如果有问题的设置,则最好不要出示答案。

五、语言能力及娴熟的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至关重要!讲课的教师虽然讲课的风格和方法不一样,但有一样是共同的,那就是得体的着装和精彩、精炼的课堂用语,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和动作。老师的语言切忌罗嗦、故作高深,这样一上来就会打消学生的自信心,削减他们的参与意识。

有些教师的语言极其富有魅力,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或者播放音乐,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另外,教师要在课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关注每位学生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处理,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听课能力,考验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与这些老师相比,我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

1、专业知识需要加强学习。

2、课程标准需要深入理解。

3、教学水平需要继续提高。

4、教学理念需要时时更新。

有幸去观摩此次全市语文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使自己获益匪浅,有助于自己明确语文教学的方向,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会了必要的教学方法,今后我要朝着优秀教师的方向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反思

凤凰小学

张军

2012年4月6日和7日,我聆听了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教师的精彩讲授,收益不浅,现将自己的一点收获和感悟与同仁们一起分享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其一,真实性。首先是讲授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各种能力是真实的,可敬畏又值得学习的。

其二,课堂的生成态。无论是教师的学案,还是多媒体课件,都立足于教师对课本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开创之初的华丽,有的只是朴素的画面和间接明了、直接简短的学生学习活动指令,或者是富有情感化的启发引导语句。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更明显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特别是挖掘和利用多种知识认知渠道,搭建把学生已有知识转化和升华为课本知识的平台,其三,新理念性。展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这节课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很多情景来自于学生的身边,创设合理的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提出问题,对于他们学习语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述《太阳是大家的》时,从质疑课题入手,让学生提出问题,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并引出了学习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其四,合作性。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索,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教师要站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观的高度,创设探究性的教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第五,把握好评价尺度。“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因此,课堂评价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几位上优质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当学生理解得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没有急于作出否定性评价,而采用延时评价,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这一生成性资源,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思考,使学生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第六,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基本保障。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备课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假如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就会使清楚明了的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因此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的内容。例如这15节课,每位教师都在教材的解读上下了功夫,究竟是精英风采展示课,体现出各位教师备教材、用教材很充分,而且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认知理解容易了一些。当然,备课的另一个侧重点是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怎样预设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另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策略的选用,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题目。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都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课程内容。

总之,这次听课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借此难得的机会,不断学习新知,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新高。

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学习心得

伏山镇中心小学

赵风

2010年3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的观摩。观摩了泰安市各县市区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我感受颇深,特别是授课老师标准的普通话,得体大方,一行一动都体现出很高的教师素质,他们的授课方式多种多样,授课方法新鲜、灵活、多变,让我在短短的两天中,受益非浅。这让我感到特高兴,两天的时间没白费,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一、深钻教材,展现亮点

这次共听了11位来自各省市优秀教师精彩的课以及形象生动的课件制作,确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1节课11个闪光点,每堂课都有精彩绝伦的地方。他们能参加市里的优质课评选,我认为确实了不起,他们对教材的熟练程度,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都体现了很高的教师素质。这让我感受到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咬文嚼字体现的很好,一个字都不放过,抓得很准确,真是嚼出了语言的味道,这需要教师下很大功夫,才能做到这一点。俗话说的好:“有付出,才有回报,用辛勤的汗水才能换来丰收的硕果”,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的好:“对教材只有钻进去的力量,才有飞出来的决心,教师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我们需要钻进去,只有自己钻进去探个明白,才能引领学生走出来的可能。

二、以读为本,突出韵味

阅读教学要把握教学的特征,以读为本,以感悟、阅读为基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实”字,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本次活动教师注重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了学法指导,彰显了语文个性的魅力。1、朗读体悟显示教师指导的魅力

很多课堂中会出现“有读无导,有读无效”的现象,但本次活动中朗读体悟显示了教师指导的魅力。

如岱岳区实验小学王继珍老师执教的《难忘的八个字》,教学中教师创设了情境指导学生朗读读。“多么可亲可敬的老师啊,此时此刻,我真想对伦纳德老师说——”然后师生接读,读得有滋有味。

如《左公柳》一课中,宁阳县第一小学刘恒勇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 “当朝廷重臣李鸿章提出放弃新疆时,你这样反驳——”,生接读课文。“当大臣们随声附和时,你断然指出——”,生接读课文。通过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来指导朗读,效果甚佳。2、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岱岳区蔡永玲老师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体会榕树的大时,学生找出句子,然后问:哪个词最能震撼你的心?为什么?学生找出“卧”,老师又让学生把“卧”换成“趴”自由读,比较,从而让学生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生也更能准确地读出自己的感受。3、读与说相结合

如如岱岳区实验小学王继珍老师执教的《难忘的八个字》,“多么可怜的女孩啊,所以,上课时,我„„ 课间时,我„„

放学时,我„„”体会小姑娘的自卑、伤心、难过。在伦纳德老师说出那八个字以后,“我会变得——上课时,我„„ 课间时,我„„

放学时,我„„”这个训练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注重细节,彰显个性 1、课前交流显魅力

本次讲课老师不约而同设计了课前交流环节,显示了老师亲和的魅力,课前交流有游戏、有谈话,课前交流的内容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合,体现了“自然”之道,既沟通了师生的情感,又活跃了气氛。2、教学语言精当

在本次活动中,无论是导语、发问语,还是过渡语、小结语,都精心设计,既给人以美感,又能准确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左公柳》教师结语:左公虽去,柳树仍在,左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想这精神之树一定栽在了你们的心中。

3、评价准确到位

参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能做出准确回应,首先是基于老师精彩的教学艺术,当然也离不开老师课前充分的预设。评价语发自内心,真诚,富有变化、彰显个性,而且有导向性,激励性。如岱岳区刘俊老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老师启发学生“如果你是阿曼达,你为什么不第一个出来?”学生有些卡壳,师即时鼓励:“最简单的话最能表达最实的情感。”顿时激起学生兴趣,纷纷跃跃欲试。老师随机却恰当的点评,显示了老师智慧的魅力。

我们在课堂上不应只去教文本,而应该去教孩子怎样去运用文本。通过本次学习机会,听了他们的优质课后,我有些惭愧,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教学,的确仅仅局限在文本上,以文教文,没有给学生带去文本外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文本不教学生也会知道其中的内容,在平时上课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掉,想想真有些后悔。除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感触外,我从11位优秀教师身上学到了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表现出的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他们表现出一种风范:不能文章小而不规范,不以孩童小而不教文。在这里,我懂得了怎样做一名教师。例如肥城市实验小学的李惠老师,李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节《乡下人家》,这节课是透过文本看以外的东西,李老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想象,把乡下人家不同季节的景致体会深刻,这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还懂得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飞翔。

总之,这几天使我明白了、懂得了很多,这将永远激励我前进,让我懂得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怎样做才是学生喜欢的教师。

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心得 第2篇

凯里经济开发区翁义小学:文光英

2011年11月7日至5月10日,我赴都匀市黔南师院参加了贵州省第四届小学语文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的观摩。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听课,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大吃一惊,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亮点,许多课非常成功的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充分的发展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和思想意识。现在具体汇报如下:

一、评选活动的基本情况:

1、这次参加评选的共有来自全省9个地市的19节小学语文课,按教材的版本来分有:人教版18节、西师版2节、苏教版3节;按课型来分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文言文、古诗;按年段分:高、中、低年级都有;参赛教师中女教师15人,男教师4人,都是30岁左右的中青年教师。

2、活动有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及副理事长陆云的讲座、赛课现场、三言两语说反思、听课老师上台评课及专家评委点评等环节。

二、听讲座的收获:

崔峦理事长的讲座:

1、对十年课改的看法——认同度高,评价低。

2、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两多(课文讲解多、作业多),两少(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听说读写活动少、学生自主阅读和练笔少)

3、重申了语文课改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现阶段低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a、词汇量下降,错别字多,书写质量不高,表达中用词不当;b、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5、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建议:a、准确把握课标中汉语拼音的功能和要求教学,即帮助识字、正音和学习普通话,不要拔高要求。b、以识字、写字为主,注重字音及书写要求,鼓励孩子自己识字,及时巩固;要求写的字要会读、会写、会用。C、阅读教学不能拔高要求,只要理解重点的词、句,渗透理解的方法即可。d、要重视朗读,以读代讲,达到正确朗读。e、注意培养学生爱读书、好读书的兴趣,感受读书的乐趣。f、培养学生爱说、敢问、乐于和别人交流的习惯。J、鼓励学生写句子、写话、写见闻和感受,写写想象中的事物,从写一句话开始,到写简单日记。h、利用学生的天性和现有条件,对学生进行体验性教学。I、要落实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如:书写习惯、倾听习惯、讲普通话习惯、主动识字习惯、爱问问题习惯、查字典习惯、爱护图书习惯、天天读书习惯。

5、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a、把握好年段阅读目标(加强词句训练、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b、重视段的教学(概括段意、理清段的叙述顺序、了解段的写作方法。)c、加强朗读,读出感情;训练默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e、略读课文,初知大意,培养孩子整体把握的能力。提倡三读“一读扫清字词障碍,再读初知大意,三读重点词句”。f、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6、对高年级阅读训练的要求:a、注重句段篇的训练;b、训练学生对文本做评价的能力(对内容、人物、情节、语言、写法的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c、训练学生体会词句的含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d、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概括内容;e、学会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例:怎么读懂诗歌——把孩子带进诗歌的意境;一边读一边在头脑里浮现画面;讲出画面;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带情感朗读。切忌直接翻译成白话,用一幅图画框住孩子的想象。)f、学习浏览,培养孩子根据需要搜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7、对改进教学方法的几点见解:a、学生自学在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以学定教,要让学,相信孩子。B、顺学而导,有明确的方向性。C、要引领,用问题引领,注重整合。

陆云副理事长的讲座:《顺学而导,高效发展》

1、通过对课例《小兵张嘎》《数星星的孩子》《地震中的父与子》《浅水洼里的小鱼》等的分析、建议,提出了实现高效课堂的四个策略:

1、从学生的状态和要求出发,找准叫足额的起点;

2、有效突破重点和难点;

3、突破思维的瓶颈点;

4、抓住课堂的拓展点,及语言能力的迁移和运用(如:思维拓展的概括、想象、联想;语言运用的组词、说话、听写)。

2、还对上课时间做了“三三制”之分:即教师讲三分之一,学生自学三分之一,练习三分之一。

总之,两位理事的讲座让我再次明确了语文课改的基本理念,明白了只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顺学而导,才能把语文课上好。

三、听课收获

(一)突出特点:

1、教学基本功扎实:本次观摩课全面体现了参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很扎实,尤其是普通话都说得很棒,其中有几位还是我们贵州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他们的优秀表现,为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文化、文学素养。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自然是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深邃的思想认识、丰富的情感心理等多方面的丰厚积累。优秀教师的精彩背后是广读博览加辛勤耕耘,是多年的厚积换来今天的薄发。

2、教学环节完整、紧凑:参评的课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完整、紧凑,各个环节衔接到位、自然。无论是从课前交流,还是到最后的拓展延伸,每一环节设计都是那么精彩、紧凑、连贯,让听课者也情不自禁地沉浸于教师的教学情节之中,时而感动,时而赞叹,时而沉思。

3、抓住重点句品读课文,能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出了语文味:本次参赛的教师在理解课文时,都能抓住一些重点词、重点句或段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品读,再加上教师及时的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感情读文,对于课文人物的特点,理解非常到位,对于一些重点句,授课者都能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云岩区中天北京小学的赵飞老师讲授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这节课!赵老师是为数不多的男选手之一,但他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充满智慧的评价语,感染气氛的示范读,再加上徐徐善诱的启发引领,赢得了在场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整堂课突破讲课模式束缚,赵老师紧抓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既有教师的学法引领,又有学生的学法自主应用,充分体现了教师“教”的主导与学生“学”的主体。整节课赵老师挥洒自如,如鱼得水,不露痕迹,始终使学生处于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朴实而有深度,令人回味无穷,彰显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大家风范,也感受到了他教育教学的风格魅力。

4、多媒体的使用,音乐效果的渲染,对于学生理解人物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本次参赛的所有教师,都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音乐、文字,对于学生理解人物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同时也为教学板书节省了时间。多媒体的运用,体现了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的掌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结果。作为一位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5、注重教学的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迁移运用。本次参赛的课中,几乎都设计了“拓展运用”这个环节。如《浅水洼里的小鱼》中《我在乎》小诗的填写拓展,又如:《桂花雨》中“当我看到,我总会想起”的练说、练笔„„都成为了课堂的亮点。这些拓展运用的设计,让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迁移运用,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最有效的检查与巩固。

(二)感觉不足的地方:

1、教学环节太过完整,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所以参赛可教学环节太完整、紧凑,学生都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完教学,没出现什么意外,给人感觉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期待看到一堂独特的语文课。

2、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有些过于做作,没有用到点子上,反而框住了学生思维。如:清平乐村居》这堂课中,教师就不应该用几幅画面,框住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应该让学生从对诗句的理解中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说出或画出自己对诗句理解的画面。

3、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大纲要求,对字词的理解或一笔带过,不做细讲,或拔高要求,讲得太深。如《浅水洼里的小鱼》中,本该是低年级教学重点的字词教学,教师只是出示一下,匆匆地读了两遍就过了。而《收藏阳光》中教师对“储”字的书写指导中,关于该字的形成和构造讲解得过深,拔高了大纲要求。

4、略读课文上成了讲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应是学生运用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自己学文,教师只做组织与引导。可这次参赛的两篇课文《桂花雨》和《秦兵马俑》都上成了讲读课文,教师讲解太多,学生自己学的太少。

5、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客观、丰富。不管学生回答得对与不对,教师都不做正确引领与评价,都是一句“你真棒!”。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客观、公正,会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可如果评价是错误的、模棱两可的,会让学生产生误解或困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四、自我反思

这次观摩课,使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我希望自己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反思,努力:

1、不断加强学习,苦练内功。及时把握新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动态、新发展,针对自身的教学不断进行反思。多练习普通话、多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

2、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把握好各个学段的教学要求,了解教材知识结构,把握起点,找准提高点,明确拓展方向,正确教学。

3、进一步锻炼教育机智,丰富评价语言,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4、进一步探索如何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作用。近几年来,我班上学习小组形同虚设,没有好好指导其发挥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作用,将是我今后思考好和研究的重点。

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心得 第3篇

关键词:优质课,用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发生很多变化,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各地纷纷进行优质课评比。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在贵阳市举办的初中生物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亲眼目睹了来自全省各地的20位选手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此次评比选择的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中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与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中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同一节课分别由10位不同的教师上课, 由于不同的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同,课堂教学风格与思路不同。这样的比赛,不但给听课者提供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而且展示了教师的魅力所在,出现了许多反映新教学方法的好课,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然而在评比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遗憾,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的实施。

一、教师要精心利用教材,设计教学

教学的价值在于追求有效。有效是指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注课堂活动内容的价值,关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1]。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乐在其中。

1.巧定目标 ,难易适度 。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2]。在教师备课时,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得到心智上的提高和思想上的升华,确定教学目标是在教师仔细研读课标、大纲、教材后要做的工作。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有一定难度,但又要适度,让学生够得着。在制定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时,也要抓住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并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

比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节课,教师在上课之前最好看一下评分标准,抓住教学的深层含义。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判断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一连几星期喂吃食给金鱼的行为,很多学生都回答说是学习行为。对此,很多老师都只纠正答案说是先天性行为,而没有深入讲解为什么它不是学习行为。教师如何讲解至关重要,在这里教师只说明红雀所受的外刺激,而忽略内刺激。其实动物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红雀喂食金鱼,是因失去雏鸟所受的内部刺激影响,导致体内分泌相关激素才去喂金鱼的缘故,因此它是先天性行为。教师若将此因素忽略,学生就不能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2.巧选方法 ,因材施教 。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对于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顾及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内容会有不同收获,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应当是为学生服务的。一节好的优质课关键是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充分体现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3]。

新课改中倡导探究性活动。在这次优质课比赛中,所有教师都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活动。此次最多的活动就是让学生阅读书上资料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而老师的问题大多数是可以在书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 因此一些学生直接是照书念下来。至于学生是否懂了,老师是很难知道的。老师要考虑是否要设计一些开放型的问题,通过问答考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因此,老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情况确定哪些活动是必需的,这样做是否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更要充分考虑有效性问题。

3.巧做安排 ,循序渐进 。

教学中要有一个明确而吸引人的主线, 这条主线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教师有效讲解教材的一个逻辑顺序。学生通过这个主线能够清楚明了地把握教材的大致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材,帮助教师有效地处理教材[3]。为了有清晰的思路,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一定要先看课标后才确定主线,明确要讲些什么,用什么体现,学生又会遇到什么问题,运用什么教学手段解决,等等。比如教师在讲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时,在学生在观察洋葱根尖切片后,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分裂、如何分裂及其过程,其中动植物细胞染色体变化是重点,告诉学生细胞分裂受到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指导,若是不受控制就会形成癌细胞。在此过程中,不宜只注重形式,而要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4.巧用案例 ,创设情境 。

案例在生物教学中的使用有很重要的作用, 可以用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挑起辩论等[2]。教师如何挖掘案例潜在的价值,利用好这一资源值得每个教师思考。

首先,要有育人效果。现实生活中有太多需要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让身为社会人的学生体验、感悟、反思是重要的。生物三维目标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生命,引发他们的感情,用理性爱,并从案例中反思。其次,要给学生留时间和空间。在使用案例时,应当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尊重学生的意见。给学生留下一定空间,是一种教育智慧,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引导点拨,让知识的火花蔓延开去。同一个案例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在不同情境当中,同一则事例所反映的问题、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不同的, 充分挖掘它的价值, 做到物尽其用。最后,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教师要用慧眼探寻不同之处,找到发光点。一位教师在讲到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时,用不同大小的米豆腐代替琼脂块在红墨水里染色, 而后测量它们的浸染程度。这来源于生活,对熟悉的事物,学生更易明白。只要依照实验原理,按特性改进实验材料或方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5.精彩导入 ,紧扣课题 。

“良好的开端即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 ,良好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导入就像导游带游客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关键看导游是否能懂得游客的心理,是否能调动积极性,带给他们怎样的疑惑,让游客更易产生兴趣。课堂的导入可以是采用简洁的语言、契合的视频、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活动、生动的故事或优美的音乐,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要从学生与教材内容的切合点出发。

二、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

每节课教师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很多教师的课件精美且富有趣味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感悟。用课件表现人文教育,用课件突破重难点,用课件形象处理抽象事物的变化过程, 用课件展示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虽然多媒体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活动中,但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若是播放一段视频,要明白先放和后放的区别。当先播放视频,一定要告诉学生放什么,而后让学生阐述。若是教师先讲解,后播放视频,老师的语言一定要形象。其次,一定要注意一个视频不要重复放两遍,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其归纳。而且一张PPT上不要同时放两个视频,不要有过多的干扰因素出现。最后,视频不宜过多。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生涩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即使老师再口如弹簧,学生也依然迷糊。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师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课堂氛围会直接影响师生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积极乐观的课堂氛围中,教师精神振奋,思维灵活;而有声有色的授课让学生更易接受,表现出深厚兴趣,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其中,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的重要媒体,它对渲染课堂氛围、调起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用文字语言时,教师最好把握好分寸,何处该强调、何处该启发、何处该幽默,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使课堂的氛围与教学内容相一致。教师若再配上体态语,比如动作、表情、掌声等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从优质课评选看语文课堂教学 第4篇

古人云:“文似看山喜不平。”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作为授课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无疑是给自己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也给其他教师提供了研讨和交流的空间,一节优质课能够反映出很多方面的问题。从教师个人看,课堂教学可以反映出上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综合素质,如理解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指导学生、临场应变的能力,板书、语言表达、普通话等方面的基本功情况等;从学生角度看,一节课可以反映出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及原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等;从学科角度看,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也能折射出了所在教研组的组风、组内人际关系、教研整体水平等。从课型本身讲,优质课的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但不排斥认真的积累和精心的设计;它是常态课,但毕竟要让人听、评、研究,所以必须经过精心的准备,因而从某种意义讲,优质课带有一定的示范性、引领性,对语文课的一些学科特点有一定的集中反映。笔者曾经作为评委,多次参加市级优质课的评选,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为了矫枉而过正,因而,通过对部分优质课的剖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当前语文教学的某些偏颇之处。

一、过多的戏剧化表演

常有人说,课堂像舞台,教师要学演员。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一个好演员要认真地阅读、体会剧本,充分理解剧本内容,把握人物性格,并在舞台上把自己的理解很好地传达给台下的每一个观众,表演时要顾及所有观众的感受,这样才能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同样,教师也要能够像演员一样,通过教学让学生如同观众接受自己,理解教学的意图。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不能等同于演员,讲堂也不能完全与舞台划等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将自己所理解的、体会的知识公之于学生,让学生接受,也要像演员表演一样,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则要以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像演员一样关注全体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吸引和感染学生,要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所有活动,但教师要把课堂变得更为自然,更为生活化,只有如此,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在如今的优质课评选中,我们却看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形。

许多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够顺利完成,课前给授课班级的学生布置大量的问题,并且向学生讲解课堂中可能涉及到的有关问题,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如此一来,课堂如行云流水般貌似非常成功,其实是学生在按照标准答案背书,教学的流畅不过是充分准备的结果,教师和学生都只是在照本宣科地背台词、走过场。我们可以理解教师的用心与苦心在于,揣摩评委喜欢什么样的课,要让评委能够感到自己对教材的熟悉度和整个课堂的流畅度,但他们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教师是给学生上课,而不是给听课、评课者上课。其实,这也是日常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流于浮夸的最为集中的表现,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表现所谓“新”而设计,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这是一种功利的课堂,缺失的是学生,真正是教师目中有评委,心中无学生,这只能算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因此这就需要听课人特别是当评委的人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首先考虑到学生究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认知规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过多的多媒体使用

目前,语文教学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听、说、读、写、视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让学生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学习目标,确定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反馈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多媒体的使用也为协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可控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信息传递反馈环境,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在目前的优质课评选中,教师为了渲染课堂气氛,突出课堂的热闹,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从而冲淡了语文本身的许多东西,如用动画取代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用过多的配乐朗诵取代教师的范读;用电影片断取代对词句、意境的品味;用设计好的分析取代教师板书;用程式化的归纳取代多样化的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既定的思路进行思考,答案要与课件的标准答案吻合,造成学生思维的唯一性,而限制了多元思维,使整个课堂有了一个固定的程序,导致“请君入瓮”的结果。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中也时常可以看到,许多教师将互联网现成的课件下载后略做修改,即机械地使用在自己的课堂中,亦不论是否与自己的教学相符。

笔者认为多媒体应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替代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不是仅仅为渲染课堂气氛,而是恰到好处地为教学服务,要体现一定的方式、次序,真正做到有效地辅助教学,使教学有的放矢。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多媒体的使用既有套路,又注意教学的灵活性;既有事前的设计,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思考留白;既考虑增加课堂的容量,又用得适时适量。

三、过多的形式化过程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堂好的语文课,要能够让学生始终沉浸于一种特有的情感氛围之中,但我们都能看到形式化的教学过程目前充斥了语文优质课乃至日常的教学中。

nlc202309011129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合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或以问代讲,一问到底。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用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是吗”不停,“对不对”不止,用学生毫无意义的回答来代替思考,代替讲解,表面上师生互动频繁,知识点也都涉及,但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热闹之外能给学生多少启发呢?也有的教师变换方式,创设所谓的“气氛”,开展所谓的互动活动。于是,我们看到,在语文课上,无论是否需要,无论课前有无准备,不论课文是小说、诗歌,还是议论文、说明文,教师都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或搞朗读比赛,而最重要的语言学习却没有丝毫的涉及,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体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教学的整体性,造成学生疲于应付,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就应该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坚持科学适度原则,既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教育性的教学材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对疑难问题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基础上,引导、点评和科学地讲授,又要不扼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采用最能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学方式。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样就是违背新课程改革的本意了。

四、过多的主旨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本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的、模糊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也曾指出:同是一部《红楼梦》,不同的眼光会有种种不同的情况,“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就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之

但当前的语文优质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过分强调思想内容分析、将人文性与思想混为一谈的现象,把语文课似乎成了思想品德的教育课,使得语文课的语文味荡然无存。一位教师教授《我的五样》时,花了一半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写作而生的问题,借以理解文章的主题;教读《大地重现》,则由原文写景阅读入手,引导学生体会经典的作用,教学设计本无可厚非,但教师在处理教学时,却撇开文章的语言,架空分析经典的作用,直至让学生从目前流行的“八荣八耻”中得到“道德教育”、从“流行歌曲”中得到“坚强”的结论。使得文章被割裂,将一堂本应很生动的语文课上成了空洞的思想教育课。这种教学现象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很常见的。其共同问题就在于抛开语言谈思想,使语文课堂变成了“四不像”。

“语文”,应该首先姓语,虽然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是第一位的,至于思想教育、人文精神,只能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的,因此,无论怎样分析内涵,都应该从品味作品的语言入手。这一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从整体出发,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不同的经历,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挖掘内涵,如品析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不是仅仅为也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而要从“除夕真热闹”中“真”的内涵去体会作者的真情。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而不要急于把教参的观点、自己的理解强塞给学生,更不能撇开教材自立门户。那些对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的程式化的分析,随意地无序拓展,只会把学生对文学的感觉完全破坏。

五、过多的随意性溢美之词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来传授知识和技能,传递感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教学,提高能力的,教师的所有语言要经过锤炼,让学生能够从中领会语言的魅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需要提出许多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回答提问,而教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要予以评价。但目前教学中有一种倾向,为了遵循所谓“赏识”“激励”的原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是非判断,全盘肯定,在课堂中要要求学生动辄就鼓掌喝彩,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口不离“好、非常好、不错、非常精彩”等语,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会用“你们的知识真的很广博”“你太伟大了”这种不恰当的语言夸赞学生,并认为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溢美之词充溢整个课堂,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都听腻了,也表现了教师的虚伪,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

评价语的作用在于激励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对话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向着正确方向发展,让学生豁然开朗,这就要求评点、赞扬要有画龙点睛,一语中的的作用。同时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欣赏和运用语言,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语言意识和敏感度,即能够敏锐的发现学生语言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而不能“听而不见”。再者,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听课者,所以,在使用“赏识”原则时,要坚持应有的标准,而不能一味讨好。

优质课评比中出现的这些现象,可以说是目前整个语文教学中问题的集中反应,也说明了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时曾对好课提出“五实”标准: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笔者也认为如果没有学生、教师,课堂只不过是空空如也、毫无生气的地方,是师生共同赋予了课堂生命,使之成为真正的课堂,而求真则是语文课的生命所在。个性化的教学要表现在追求效率和效果,更是在“人格”“艺术”“科学”“创新”等方面的追求与体现,教师身外物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及素质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少一些功利之心,多一点教学追求;少一些主观设定,多一点客观评价;少一些时尚作秀,多一点踏实平静;少一些个人好恶,多一点公平公正;少一些游离飘荡,多一点贴近吻合。要明确新课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即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兼顾统一,要注重双基教学,打破“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方式,指导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落实基础,升华情感。

(袁向萍,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徐州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心得 第5篇

评选观摩课心得体会

2014年9月25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马鞍山市举办的第六届华东四省(皖、鲁、苏、赣)区小学语文协作交流暨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这次活动是四省非常优秀的11位教师与一位专家宋运来为我们进行精彩做课。课堂上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谈谈我听课后的点滴体会:

体会一,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我们都必须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即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训练扎实。

这次有好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识字教学,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到段,扎扎实实的落实了字词教学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并且落实了写字教学。如: 江苏镇江句容崇明小学的贾基娴老师、江苏昆山市三中心小学的王乙楠老师都在田字格中进行范写。合肥市蜀山区安居苑小学的姚青老师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她让学生用词练习说话。专家宋运来在上《少年王冕》时,让学生练习说话有观点、有事例,严谨有序。

体会二,读悟式教学,形成了学生的读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如:聊城临清市东方双语小学的吴立燕老师、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的王广洲老师、马鞍山市山南小学的王勇峰老师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漏、不添、不重、不读颠倒;默读以求读通顺、连贯、流利,并粗知课文大意;展示读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教材;还有范读、指导读等,在读中悟,悟中读,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专家宋运来在上《少年王冕》一文中神情并茂的引导给在场的每一位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现在让人记忆犹新。每位教师都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体会三,教学时注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在学习中,学生做获得知识的主人,主动的参与学习,积极的思考问题。如江西宜春实验小学的易冬梅老师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让学生互动交流,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课外延伸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江苏宿迁的鲁莲老师在《生命桥》课的最后,给学生推荐了沈石溪《斑羚飞度》、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的孙雅婷老师在《哪吒闹海》课的最后,给学生推荐了许钟琳的《封神演义》,专家宋运来在《少年王冕》的课后,给学生推荐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让学生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另外,鼓励他们去阅读其它的书籍,使得同学们对其它方面有更深的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活,思维才会得到发展。

3、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本身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读、练”的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要求学生注意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鼓励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意见。

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淮北市实验小学的冀骥老师执教的《学写儿童诗》,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童诗创作,是一次大

胆的尝试与挑战,课堂活跃,驾轻就熟,给每位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体会四,课堂中有效的评价

1、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学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因此授课教师都注意了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如易冬梅、王乙楠老师亲切的语言评价“谢谢、孩子„„”温和的体态评价“搂着学生”等。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的重要前提,也是一种艺术。

2、适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各位老师在教学时,就很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在朗读环节,有一个学生课文读的不够好,但老师并没有去批评他或放任不管,而是评价他读的“比较好”,自己又神情并茂的朗读给学生示范,让学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加自信的去改正不足。我想这样的激励比任何的物质的奖励都有用,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话更使他们有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以便更好的学习。

体会五,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的精彩,板书占有重要一席,它是微型的教案,它是生成性课堂的优美点缀。板书,是直观感性的教学内容,是辅助教学内容的显性形象,是教学内容的又一次艺术性创作。板书是灵动课堂中有效资源的撷取和提炼,是师生互动中有效课堂的彰显。这次所授课的老师对板书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如:宋运来老师的《少年王冕》、姚青老师的《荷花》板书成于黑板,容教学的阅读要求,教学重点,文章的结构层次在设计中,课堂的整体感受一目了然,感受鲜明。如此,也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反诸其身在自身的习作中衍化运用,达到活学的效果。

通过学习,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心得 第6篇

为交流和总结幼儿园实施新课程的经验,提升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0年11月25日分别在我园举办了2010年荣成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我有幸15位老师的比赛。优质课比赛可谓是人才济济,通过这次的观摩活动感受颇深,使我受益非浅。这次的选课范围限定为主题一到主题三,每个参赛老师的活动各有千秋,就象一道道美味佳肴,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味道。每位老师都用尽心思,精心的备课和准备教具,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尽可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1、参赛老师的选课领域多为音乐和健康活动,科学、语言等相对较少,而且选择的授课班级也多为中大班,小班偏少。我现在带中班,因此对中班的主题活动比较关注。我听了一节大班音乐活动“猪八戒背媳妇”我就很喜欢,这是一节体会认识唢呐这种传统音乐的课程,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景,通过学习猪八戒擦汗、扇风,背媳妇等多种形式反复练习掌握节奏型。最后老师还引导孩子创编,孩子们很开心很自然的掌握了音乐。另外音乐活动是我的弱项,因此我也很关注音乐活动的环节设计,老师如何把握教材和幼儿。音乐活动的组织形式大多都是情节引入新歌曲音乐或者节奏练习作为开场,教师教授孩子学习,而这节课程则是让孩子自由表演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从而更为吸引孩子,也更具体的帮助幼儿记忆并了解唢呐这种民间乐器,是个很好的音乐活动教学方法。

2、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老师们对纲要精神的领悟,教育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观念地转变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孩子主动探索、体验,既让孩子有理智,又让孩子有创作。参赛老师在活动中更注重幼与幼儿的互动,注重激发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这是实践新纲要精神的一种体现,也正是我们学前教育所注重和推崇的教育理念。比如小班的课程《好玩的布垫》,教师只是运用了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最为简单的物品,就能带领孩子们运用多种方法在玩中学习,比如:可以认识颜色、认识数量,可以用布垫做游戏,一个最为普通的物品可以让孩子们增加无限兴趣。

3、形式的多样化。这次的优质课很多老师的教学内容都十分新颖,如大班的一节体育活动《跨越障碍勇敢向前》本节活动利用椅子开展体育活动,比较有新意。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把椅子摆放成各种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一系列爬、跨、走、跑等活动,充分发挥了椅子这一“自然”运动器械的多功能性和可变性,幼儿不仅从中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发展了钻爬、跨越以及平衡的能力。从活动组织形式来看,有自由探索活动、分散活动和集体活动,这三种组织形式既符合活动内容的需要,又符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而合理、科学地调节了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4、大胆创新。在大班科学活动《声音的秘密》中老师除了让孩子感受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奇妙之外,还让孩子自己亲自参与到配音的过程,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兴趣,同时打破了这节课的沉闷。

观摩生物实验优质课评选活动有感 第7篇

泰安东岳中学 李金英

2012年3月27日—30日,我有幸观摩了在我校举行的市首届生物实验优质课评选活动,并且聆听了各位评委的精彩点评,受益匪浅。

探究实验,是生物课教学的灵魂。参加评选的每一堂课都凝聚着老师的智慧和汗水,每位老师都能精选课题、精心准备,用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艺术,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以及精彩的实验创新,充分调动了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散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创新和探究。

如李老师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一节课,教给学生课本以外的另一种取唾液的方法:学生漱口三次,然后喝一小口凉开水(约15毫升)含于口中,2分钟后吐入小烧杯中,即可得到唾液的稀释液,简单易操作,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取到足量的唾液,为实验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李老师善于改进实验;李老师还能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如滴加碘液太多等,指出科学探究必须在严格规范的操作下进行,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又如宗老师在《土壤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课中,能把《自我评价表》引入学生的课堂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中不断提升自己,由此不难看出宗老师在课堂评价方面做了较多的尝试。还有孟老师的《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一节课,能引导学生比较新鲜的果蔬与久放的果蔬维生素C含量的不同,从而有利于指导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更好的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孟老师经过多次实践还对实验中使用的滴管进行了改进,减少了实验误差,这种做法让学生知道课本上的实验不是只有一种方案可以解决的,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思考、观察的意识,树立学生的创新理念。

市教研室汲老师在点评时指出,实验课没有必要过多地加入知识的传授、知识的训练,不能一次给学生的信息量太多,应把重点放在强化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强化过程及学生的体验,强化学生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生创新火花的迸发。邹老师也提出:探究实验的“问题”及“假设”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不同小组可以不一样,实验的材料用具也应该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允许学生殊途同归,这样才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新结论,即便出现新问题也是好现象,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通过观摩和聆听市教研室领导的精彩点评,我认为学生如果整堂课都在一步一步按照老师的引领完成实验,老师一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绝不是一堂好的实验课;为了参加评选,把本来简单的实验由老师改为复杂的实验,也不应算是一堂好的实验课;单纯要使课堂生动,而播放多个视频,减少学生动手实验以及思考分析的时间,同样不能是一堂好的实验课。实验课就应该把较多的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科学家探究过程,体验沉浸在科学实验中的乐趣,体验科学实验有成功也会又失败,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失败后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体验有时出现的创新和灵感。如有一节《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老师引导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方案去操作(初一的学生),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其中有一个组的同学没按照老师的要求向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滴滴加蔬菜的汁液,而是自己尝试向等量的蔬菜汁液中逐滴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虽然他们没能得到准确的结论(我认为可能是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太低),但我很欣赏他们的奇思妙想、大胆操作。作为老师,应该鼓励和保护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评价,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逐步形成。

这次实验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不仅为我市生物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观摩学习、提高成长的平台,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和提高。

以上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2012年3月27——30日,我有幸在泰安东岳中学参加了“泰安市首届初中生物青年教师实验优质课评选”活动的学习,四天时间里分别听了23名教师的参赛优质课,各位老师课堂教学风格各异,都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更有很多亮点值得我们学习。从听课中,不但收获很多,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平时教学上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对自己今后的实验课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每位教师都做了充分地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师们的每一堂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出来的。无论是从选题还是教学思路设计都可见一番功夫。例如东平的张冬梅老师讲的“草履虫的应激性”,没听之前就引起的我们的兴趣,因为大多数老师都没亲自做过,听讲课的老师说那些草履虫是她和自己的爱人采集了一只然后又培养的,因为担心草履虫不够用,在家时也没有试讲。我县的戴士国老师讲的“水对气孔开闭的影响”也很抢眼。泰安博文的乔宁宁老师讲的“比较不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虽然大家都讲过但是乔老师对这一实验进行了拓展,增加了高温烹调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和使用注射器定量。

(二)大部分教师教学都体现了新的教师角色定位。在课堂上体现继承与发扬、改革与创新的特点,摒弃了以讲为主,以师生对话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起到了启发和引领作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设计上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都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事做,有目标追求,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小组长的指导下进行分工有的学生负责发言,有的操作不同的步骤等。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大多数教师注重了对实验过程、结果和学生表现的及时评价。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带有鼓励性,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当有的学生出现实验现象与结论不符时,教师能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客观的记录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四)老师们的教学能体现密切联系实际。生物知识的教学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生物知识,更需要的是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理解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例如,在比较不同果蔬的维生素C含量,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等实验中都有所体现。

(五)教师都使用多媒体手段。课件投影、实物投影,每节课老师们都充分利用了场地中能够利用上的多媒体设备。例如有的老师播放了视频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实验的不同步骤或阶段等;还有的老师让学生把本组的实验结果直接录入到电脑上展示;有的老师用照相机把学生观察到的物像传到电脑上,这些都显示了当代教师对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的利用能力,给学生以美的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心得 第8篇

一、成效与特点

1.《课标》得到进一步贯彻实施

《课标》公布以来,河南省各地教育教研部门积极组织各种教师培训活动,广大体育教师对《课标》,尤其是对《课标》的修订内容有了基本认识和理解。从参评优质课的教案、录像课和现场观摩课来看,《课标》对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对四个学习方面的划分,对设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课课练的大力提倡等,已经被体育教师所了解并运用到教学设计中去。树立身心和谐一体化的体育观,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运动技能的学练过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实现体育课程四个方面的目标,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方向。

2. 课堂教学更注重结合实际和追求实效

好的体育课必须是符合体育课程性质,突出体育学科特点的课;必须是以身体练习贯穿学习活动,以学练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课;必须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全体学生身心受益的课;还必须是符合教学实际,真实而非表演的课。在展示课教师的培训会上,活动组织者强调,展示课的形式、方法及器材等要贴近常态教学实际,要有可学性和借鉴价值,反对远离常态教学的作秀和演戏。并要求借班上课的学生有多少上多少,不得因个人设计的需要而删减上课学生人数。总体上看,本届参评和展示的体育课讲究表面花哨的少了,结合教学实际的多了;注重形式热闹的少了,追求教学实效的多了。大部分参评和展示课的教材内容难度合理,运动负荷基本适宜,组织形式简洁朴实,课课练与主教材有机联系,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提高。有明确的教材内容,有清晰的教学步骤,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的共同教学追求。

3. 教学方式方法更注重多样性和有效性

本届评选活动的参评及展示课中,大部分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材与学生特点,有目的地运用合作、探究与接受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讲解、示范、分解、完整、诱导、帮助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适时、适当地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引导和纠错,能设计和运用合理、有效的练习手段,运用学生已有的动作经验,帮助学生体验所学运动技能的本体感觉,建立新的动作经验,加快运动技能的掌握进程。教学过程中有教有学,教学互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4. 首次把健康教育课纳入体育优质课评选展示活动

为了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重视不够,室内课的教学组织及讲授能力相对欠缺等问题,本届河南省体育优质课评选活动首次把健康教育课纳入评选范围,并在开幕式后专门展示了两节室内的健康教育课。两节健康教育课的内容选择贴近学生需求,教学方法多样有效,现代教学技术运用恰当,教学语言生动准确富有启发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给现场听课的体育教师留下深刻印象,使他们充分领略了室内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引发了他们对如何上好室内体育课的积极思考,取得了显著的观摩交流和相互借鉴的效果,对于扬长补短,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问题与不足

1. 体育课改发展不均衡

从总体上看,本届参评体育课水平参差不齐,质量高低不一,暴露出河南省目前存在着体育教学发展不均衡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体育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有的地区参评教师教学技能突出,整体水平较高,有的地区参评教师水平悬殊,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有的城市可组织学生在游泳馆上游泳课,有的农村小学做支撑悬垂还需要学生用肩抬杠子;有的学校全组齐动员大家共参与,用集体智慧设计教学活动,有的学校只靠参评教师单打独斗,缺少集体合力等等。如何提升薄弱地区和学校的体育教学基本质量是促进体育教学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

2. 教材内容选择仍存在问题

《课标》指出:“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除了要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等原则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所开发与利用的内容一定要与身体练习相关,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则不应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本次评选活动中发现,个别教师在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仍存在误区,把朗诵“弟子规”并配合简单的肢体动作作为体育课的学习内容,偏离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也无助于学生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上问题虽然只是个例,但足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体育课改已过十年,体育课上“用什么教”的问题仍是一个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3. 教案制订需进一步改进

一是教学目标的表述比较杂乱。当前体育教师在制订课时教学目标的时候,多是沿用布卢姆“认知、技能、情感”的目标分类方法,但却缺失了体育课程特有的促进身体发展的目标,有的教师虽然制订有增强体能的目标,但却把它放到了技能目标之下,犯了分类的错误。另外,教学目标的制订含混笼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等。如何在课时目标中体现条件、行为和标准等目标要素,如何使课时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可评价,是一个需要广大体育教师深入探讨和积极实践的课题。二是练习密度的预计流于形式。从参评的录像课教案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有较高的练习密度预计,有的甚至超过50%。但这种预计只是一厢情愿,对教学活动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的分析发现,能到达如此之高练习密度的课并不多。教学环节过细过多,教师不能精讲多练,教学组织不够紧凑,过于频繁的集合、调队,讲评,讨论等,是预计练习密度与实际练习密度不相吻合的重要原因,需要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足够重视。练习密度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教案中对练习密度的预计应该实事求是,与实际教学活动基本吻合,不能把练习密度的预计主观化和形式化。

三、思考与建议

1.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改的主力军

体育课改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师成为推动体育课改的主力军。体育课改的健康发展之路就在体育教师的脚下,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将奠定我国体育课改的坚实路基,体育课改将在这一坚实的道路上深入发展。体育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必须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反思教学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螺旋式上升,每发现和解决一个问题,师生就共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又在新的水平上发现新的问题,寻求新的对策,实现新的提升。这对教师职业来讲是一种美妙的螺旋式提升,而我们的体育课改将在几十万体育教师的不断提升中获得成功。

2. 认真贯彻实施《课标》

体育教师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认真实施《课标》,要根据本地和本校实际,依据《课标》提供的教材内容范围和本地区制订的规定性内容,合理确定教材内容,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各层次体育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要认真学习领会《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刻苦锻炼。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和不同年龄学生特点,深入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探索能有效改进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 分类推进,促进体育课改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障碍。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数量和学生人数巨大,而农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十分匮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课改深入发展的瓶颈。推进城市与农村学校体育课改均衡发展,改善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状况,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对于缺少专职体育教师,开不足体育课时的农村小学,要重点解决体育师资问题,加强对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体育教学能力。要想方设法开足体育课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育条件较差的农村薄弱学校,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要利用有限资金,优先购买物美价廉的小件体育器材,满足体育教学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需求。城市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推进体育课改。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核心内容,完善各层次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要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提高常态教学质量

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的大班额现象,历史原因造成的城市小学场地狭小问题,至今仍然是制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教材内容规定性的欠缺,常态体育课练习密度不足、趣味性不强,体育课健身性不够突出等等,都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各地教育教研部门和广大体育教师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专题研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并努力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指导的依据和动力,不断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我们的最大努力。大班额现象严重的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大班额现象的继续泛滥。建议采取男女分班教学(中学)、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发挥体育骨干作用、优化练习组织形式,推广适用练习方法等措施,弱化大班额给体育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运动场地狭小或因学生人数过多造成场地相对狭小的学校,应发扬因地制宜精神,采取科学规划场地布局、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开发利用时间资源、精心设计练习形式等措施与方法,努力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充分的身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上一篇:政治经济论文下一篇:在市委中心组江泽民文选学习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