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2024-07-26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精选8篇)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第1篇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问题研究

论文作者 2011级经济学3班 汪超超,宋欢欢,杨乐乐,杨奥林,王龙

论文关键词 三化协调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河南

论文摘要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两个方面。从产业的意义上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作用,本质上就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但也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要保证两者的协调发展,就需要政府的参与,以避免两者的不同步,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

一、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规划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认识、新要求,为新时期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认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关系

1.城镇化是释放农业农村需求的重要战略基点

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但总体上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农村户籍人口仍是我国人口主体,农业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内需无论是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都应把重点转向农业农村。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农业农村内部消费潜力,保持“三农”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农村市场规模。在投资需求方面,加快推进中小城市、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教育、交通、电力和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投入,能够创造巨大的投资空间。在消费需求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把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把国内丰富的工业品和商品变为满足农村居民消费的宝贵财富。

2.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突出表现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三农”短板现象仍然明显。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用,大力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提升农业农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能够有效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发展农业适

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城镇化,可以通过拉动农产品需求、促进农民就业、建设新农村,有效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实现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带动城市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3.城镇化是实现城乡发展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与农村相互分割,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这不仅不利于农村发展,而且阻碍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从根本上缓解和改变这一状况,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通过城镇带动农村,通过农村繁荣进一步促进城镇发展,形成城乡互动格局和良性循环。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方法及模式

我国人口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基本农田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能不能紧紧把握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特色,事关能否从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问题,事关能否从实际出发,科学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问题。必须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

一是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统筹发展、充分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特别是始终把农业现代化摆在“四化”同步发展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发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带动作用,严格控制城市占地规模,严格控制耕地和淡水资源的使用,坚持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是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大,城镇化成本相对较低,应把城镇化的重点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上。做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规划,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一些产业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真正形成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城市、小城镇为支撑,以农村新型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化格局。

三是走就近就地新型城镇化的路子。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单纯依靠大中城市吸纳,能力十分有限。小城镇离农村最近,应该把基础做好,发展好产业,使农民能够就近得到就业机会,既能减轻各种成本,又能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防止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四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国国土面积、人口、GDP主要分布在县域。县域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处于关键地位。要立

足于县域实际,放大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县域内的产业聚集,以县城为中心带动城镇发展。

五是充分尊重和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把保障农民权益放在城镇化的首要位置,把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切入点,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地方产业特点,让已经转移的农民真正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城乡土地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让农民能够分享到城镇化带来的成果收益。

六是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不断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范围,促进城乡之间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实例(以河南三化协调建设中原经济区为例)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这是河南省郭庚茂省长在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六个原则之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辅相成。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河南当前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传统模式,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一),着力点

1、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河南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与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的产业结构,不利于“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把推动自主创新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创新,为新兴战略支撑产业释放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省内资源与国际国内资源的产业对接与优势互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孕育和发展新的先进生产力。要兼顾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共同发展,以充分发挥河南的人力资源优势,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2、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渠道,服务业发展滞后,必然抑制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而阻碍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各级政府与领导一定要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重要方面来认识。要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支持现代服务业具体方向。突出重点。就河南的具体情况来看,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农业的融合。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现代服务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3、积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河南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这种内在机制受到了城乡分割制度的制约。因此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打破分割,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交通、供水、流通、能源、信息网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城乡统筹、区域共享。要建立健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此外,在当前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背景下需要特别关注人才、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问题,尤其要努力促进人才由城到乡的流动,加大城市教师、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支援农村的力度,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那些已积累一定资本或经验的外出打工者到农村服务、创业,为农村经济提供更多的人力与社会资本,以助推农业现代化。

4、坚持走产业城镇融合发展之路。只有产城融合,才能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空间和就业部门的双重转变,从而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因此,促进河南“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建设产业生态良好、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镇。要科学规划,同步完成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并与城镇规划协调衔接。要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的要求,科学规划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外来投资的密集区和集约发展的示范区。要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城镇发展节奏和规模与产业聚集速度及程度有机结合。要坚持从河南人多地少、作为农业大省肩负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基本省情出发,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建管水平,着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六个原则

一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是把重视项目投资与扩大消费、增加出口结合起来,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三是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四是把推动自主创新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五是把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六是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努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三、总结

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二化协调的相关政策及要求,参考借鉴河南省三化协调道路的同时更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适合本地区二化协调的新型路子,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城 镇 化 与 农 业 现 代 化 相 互 协 调 问 题 研 究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第2篇

农村城镇化,不仅仅是意味着城镇人口的表面增长,而且体现为一种形成要素和影响极其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变迁过程,既有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向城镇的转移、聚居、强化和分异,以及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等实体变化过程,也包括城镇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乃至包含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扩散、渗透的精神变化过程。

(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第3篇

农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 把农业现代化概念, 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并称“新四化”, 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也被空前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 “新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 相互协调, 其中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 要深入推进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建设俨然成了一对孪生兄弟, 两者形影相随。

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口

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显然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一直以来, 尤其是最近10年, 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高度重视, 中央1号文件连续10年聚焦“三农”, 各种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2005年农业部发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是土地经营方式上的一次开创性革新,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这两个政策的基础上, 2013年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则进一步为未来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鼓励土地向大户集中, 一方面让工商资本介入。这两种途径实际上都是鼓励规模化经营, 而规模化经营正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前提与基础。

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俨然又站到了改革的新路口。城镇化是眼下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富有时代特点的新任务, 而农业现代化则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无法绕开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新任务与历史课题的协调与同步也就成为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互为基础

应该看到,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是一种互为基础, 互为支撑的关系。

一方面, 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引擎作用。首先, 只有加快推进城镇化, 才能够有效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 只有加快推进城镇化, 才可以通过拉动农产品需求、促进农民就业、建设新农村, 有效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实现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再次, 只有加快推进城镇化, 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 才能带动城市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要素。

另一方面, 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具有保障作用。首先, 城镇化包含土地的城镇化和人口的城镇化, 无论哪个方面, 都将挤占农业生产要素。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现有人口13.5亿, 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15亿。这带来一个严峻的问题:中国要继续发展城镇化、工业化, 耕地减少而人口增加, 粮食从哪里来?唯一的办法是, 提高单位劳动力及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生产效率, 这必须依赖农业现代化, 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解放农业生产力, 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这样用更少的农村劳动力就能解决粮食生产问题,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其次, 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民收入有了大幅改善, 才能为城镇化的推进提供微观经济基础, 使更多农民进入城市, 享受城市文明, 才能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否则, 即便将农村人口名义上转变为城镇人口, 消费需求无法显著提升, 也将阻碍城镇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是短板

事实上, 在目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农村一直与城市发生着“共振”。但这并不代表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同步发展的,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相对其他“三化”的发展是一块“短板”, 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尽管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九连增, 无论是单产还是总产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为粮食供给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但是这并不能摆脱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境遇。

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本质上是要彻底改造传统农业, 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 使局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总体和平均水平上大体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 粮食产量并不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唯一指标, 劳动生产率、人均营养供给、化肥使用情况、农民生活水平等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除了粮食产量指标,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比例、农民人均产肉产粮等指标仍处于欠发达水平。比如, 有资料显示,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整体现代化仍低约10%, 只是工业的1/10, 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 仅为美国和日本的约1%。

怎样才能快速摆脱这种短板效应呢?分析人士进一步具体指出, 从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的农业现代化过程来看,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路径可以归结为3点, 一是技术投入, 主要体现为化学、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应用。二是资本投入, 主要体现为基础建设投资和机械化的深入。三是经营组织形式向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 是实现技术、资本规模效应的基础。

这三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 这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 我国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抑制了资本和技术投入, 因而未来方向将是通过发展新型经营模式, 促进资本和技术的流入, 而随着市场化的资本和技术投入效果逐渐显现, 农业生产效率也将显著提升。这也正是2013年1号文件精神的精髓所在。

新型经营模式的建立, 在我国农村显然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而各种组织模式也将在不断探索与修正中日臻成熟。比如, 在平原地区, 在坚持土地国有、集体所有性质的基础上, 广大农村在积极尝试成立合作社、合作化农场和国有大型农场, 这种大规模的农业经营以机械化劳动为主, 人工劳动辅助;经营体制可集体民主经营, 也可个人承包经营;富余劳动力可进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这种组织模式可以最终促进我国农业大规模地进入世界农业领域。而在不适合大规模作业的丘陵和山区地区, 广大农村可尝试实行集体所有制, 广泛推行合作社和小型合作农场经营, 可多种经营, 多种手段创富发展。

新四化需同步发展

显然, 我国要实现4个“新四化”,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中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过去有一段时期, 我国实施的是“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战略, 城镇化进程明显快于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半城镇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

统计显示, 目前我国名义上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 其中1.59亿外出农民工就占到城镇人口的23%。但大部分农民工并未真正融入城市, 而是处于一种“两边都不着落”的尴尬境地, 一方面是已经在城市生活, 但却难以和市民一样平等享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这意味着农民工并没有真正踏入城市, 在城市立足;另一方面, 大部分农民工尽管想要从农村抽离出来, 但苦于后顾之忧, 还保留着农村户口与土地, 但是人已经长期离开农村、脱离农业, 这导致不少农村房屋多年失修、宅基地茅草丛生, 部分耕地甚至抛荒。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相互协调分析 第4篇

摘 要 为探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主要受4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政策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科技环境和城镇生态环境。研究结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对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99.27;F3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农业现代化依赖城镇化,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正处于不断丰富的阶段,然而,已有的研究多是对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关系的定性研究,而对于农田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匮乏,并且影响因素对协调发展的作用路径,影响因素与观测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影响程度如何还有待研究。基于此,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此进行研究。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是在特定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设定模型结构,通过相关数据验证构建的变量之间的隶属关系是否合理[1]。文章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运用SEM模型分析了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

1 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分析

1.1 指标选取

对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玉从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角度,认为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脱节、农业与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脱节、农民与城镇市民脱节是影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核心因素[2]。钱丽等认为,基础教育、农村金融支持、科研经费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3]。刘涛等从自然因素、不同地区的人口迁移比重和行政划分等方面对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4]。郭剑雄认为,结构转变、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是影响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5]。

基于不同学者的研究,根据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结合当前实际和结构方程中对潜变量和观测变量的定义,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政策制度(PLOI)包括税收政策PLOI1、农村金融支持PLOI2、医疗制度PLOI3、社会保障制度PLOI4、户籍制度PLOI5。城镇生态环境(ECOL)包括人均绿地面积ECOL1、废弃物处理ECOL2、环境质量ECOL3、农村绿化ECOL4。基础设施环境(INFR)包括号质量、网络覆盖情况INFR1、物流、通信服务设施完备性INFR2、道路交通条件INFR3、农村绿化ECOL4。科技环境(SCIE)包括科研经费投入SCIE1、科技人员数量SCIE2、受教育程度SCIE3。

1.2 数据分析

利用SPSS19.0首先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结果的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量表总体KMO值为0.836,在0.8~0.9,表明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累计方差解释度68.529%,通过了巴特莱特球体检验(P?0.000),统计量显著,对测量指标进行检验,问卷整体信度系数α为0.816,4个潜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α值都在0.6以上,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1 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经过分析,得到如下结果:通过分析,没有负误差项变异的存在,标准化系数在基本都在0.5~0.95范围内,只有城镇生态环境→ECOL4是0.48,但也非常接近0.5,不影响整体,标准误差也在接受范围内。其中,卡方自由度比值为1.81,RMSEA值为0.052小于0.08,GFI值为0.930大于0.9,AGFI值为0.903大于0.9,表明模型拟合很好,从而说明本研究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可以适配。

2.2 协调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方程模型分析

由3.1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结合问卷设计和因子分析结果,将这一更高阶的潜在因素命名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将问卷调查数据代入模型中,模型运行结果:CFI值为0.887,TLI值为0.890,IFI值为0.892,不在大于0.9的标准范围内,因此模型应予以修正,由输出的结果,根据MI值对模型进行修正,具体结果如下图1。

经过对模型的修正,都在标准值范围内,因此,模型是适配的。政策、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科技环境、城镇生态环境四個关键影响因素在协调发展关键影响因素负荷量值分别是:0.882、0.77、0.729、0.491,且都达到0.05显著水平,说明这4个关键影响因素在协调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负荷量均非常理想。

通过对模型的修正,最后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因此得出文章所构建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结构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显著性,该模型是较为理想的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受政策、制度环境、科技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城镇生态环境4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分别是:0.31、0.25、0.27、0.17,影响程度重要性排列顺序为:政策、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科技环境>城镇生态环境。

3 结论

文章在对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编制问卷对成都双流县,当地农民、镇政府、当地农业部门等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拟合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接受范围内,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证明了影响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有政策、制度环境、科技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城镇生态环境4个方面。该模型研究的结论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对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鲁成,黄斌.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6):118-122.

[2]刘玉.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6):37-40

[3]钱丽,陈忠卫,肖仁桥.中国区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10-17.

[4]刘涛,曹广忠,郜晓雯.城镇化与工业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评价及规律性探讨[J].人文地理,2010(6):11-19.

[5]郭剑雄.城市化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J].经济问题,2003(11):48-50.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探析 第5篇

在任何时刻,都要坚持把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基础。美国在发展城镇时,重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重视农业的基础设施,对农业实施保护政策,极大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能力,这也使城镇化从来就没有遇到过农产品短缺的困扰,为农村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英国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重视不够导致了农业发展不足,农业发展不足反过来又制约了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所以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规模和速度应该与农业所能够提供农产品的能力相适应,绝对不能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进农村城镇化,应把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建立在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把农业的发展状况作为制定农村城镇化推进规模和速度的前提,是农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规模和速度,而不是相反;当城镇化推进与农业发展出现不适应或矛盾时,城镇化推进要服从于农业发展状况,而不是相反。

城镇发展要坚持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城镇要投入部分资金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投入足够的农业科研经费;要建立科研服务站和定期举行各种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的转化,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业;要发展与农业生产有较高关联度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规范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大力扶持乡镇农业企业的发展,积极鼓励乡镇农业企业参与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为乡镇农业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为农民建立小额贷款基金,方便农民增加农业的投入。

城镇化建设要建立适合农业现代化的土壤环境。完全放开县城和中心镇的户口迁移限制,打开城门,让农民自由出入县城和中心镇务农经商,搞好“服务”,建立劳务市场,提供就业,劳动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服务,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创新土地制度,保留农民工的承包地,使失去工作的农民还可以回乡种地。城镇化的推进要求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具有流动性,显然,无论是农业的规模经营还是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都要求建立科学的农地流转市场,制定合理的农地流转政策。城镇建设征用土地,要给农民合理的补偿,给失地农民安排工作,以解他们的后顾之忧。慎防“圈地运动”出现。这样才能收到推进城镇化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双赢效果。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第6篇

2013年8月11日至17日,我有幸参加了***部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乡镇党委书记“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培训班”。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委常委、组织部长**同志亲自到会进行动员,充分体现了**对我们这次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的高度重视。

在整个培训期间,我们不仅第一次参加了“拓展培训”这一体验式的培训模式,而且聆听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组织部干部处、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国家行政学院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的讲座,内容涉及未来十年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及土地制度创新、应对群体性事件、社会热点与民生问题、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现代管理与沟通技巧以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等诸多方面。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深入高碑店村、郑各庄村现场考察了其城镇化建设及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还深入北京现代这一现代化企业,参观考察了其现代工艺流程及其所折射出来的现代管理理念和制度。可以说,这次在北京大学这一我国最高学府之一里所开展的培训,是我在任乡镇党委书记七年来所参加的

各种培训中,层次最高、理念最新、效果最好、素质提升最快的一次高水平培训。整个培训使自己收获颇丰。

收获之一:通过培训,我切实感受到了市委对乡镇党委书记这支队伍的重视和爱护。让乡镇党委书记能从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抽出身来,静心当几天学生来听课,通过提升素质来更进一步促进工作,这种培训就是市委对已经出台的《加强乡镇党政正职的管理意见》的最好落实,也是加强对乡镇党委书记重点管理的重要举措。

收获之二:通过培训,使我开阔了思路,更加增强了敢于担当、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培训中,我认真听课,仔细做笔记,反复思考,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思路在拓展,感觉到自己的职务虽小但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培训中所接触到的大量知识和信息,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推进改革的艰难与不易;在体制机制还有待理顺的政策环境下,做好工作其实“高层”与“基层”都很难;在“国所期、民所盼”的当前改革大背景下,我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其实更重!我们的事业更需要总书记所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努力工作,就会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收获之三:通过培训,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了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由于处于城乡结合部,在推进建制镇小城镇的发展上,在广阔农村顺应新形势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只要我们勤于钻研,勇于实践,其实可以大有作为。

虽然培训时间短,但是我觉得收获的不仅是以上三点,还有思想的飞跃、认识的深化、理念的创新、知识的滋润、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亲身感到了由于久处基层第一线而对国家政策理解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由于忙于事务而忽视了对新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特别是在应用新技术方面则更显现了自己的守旧与落伍。

尽管培训班已经结束,但是培训所带来的冲击和效果正在并将逐步显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学习。人不可能一下子学到一生所要用的全部知识,学习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我将把学习放在首位,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做好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二是学以致用。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将努力把所学的各种先进理念、各种知识

技术与当前的实际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三是狠抓落实。“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想法,再好的理念,最后不落实就是一句空话,就难以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特别是在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民生建设的第一线,都需要我们老老实实抓落实,认认真真抓落实,一丝不苟抓落实,扎扎实实抓落实。

我认为,通过狠抓包括乡镇党委书记在内的大批干部的高层次培训,通过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通过这些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共同苦干实干,我市的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建设就会取得不俗的成绩,就会脚踏实地地快速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真正为实现“中国梦”来贡献我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无穷力量,做出我们的不懈努力和应有贡献,使我们的国家更文明、更富强,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和谐、更幸福。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第7篇

摘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信息化发展引领工业化,助推城镇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依托信息化,仰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依赖信息化,协助工业化,加速城镇化。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协调互动的必然选择。惟有“四化”同步发展,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F490.5;F2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7-1695-05

Interaction and Synchroniz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I Shi-bo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Zunyi Medical College,Zunyi 563003,Guizhou,China)

Abstract: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dustrialization promotes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bellwether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booster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suppor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Urbanization depends o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and drive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pends on informationization,assists industrialization and accelerates urbanization.The synchronized promo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coordinated interac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Only the synchronized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ca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ity and countryside,speed up the advancement of modernization,and realize the goals of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ety and the socialist common prosperity.Key words: informatio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论断充分表明了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诠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同步发展的要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1.1 工业化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一般指传统农业型社会向现代化工业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增加,工业生产量快速增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推进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即日益彰显出工业发展的显著特征,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指出,工业化是一种过程,此过程主要体现为工业生产活动、工业产值及工业就业持续增加的发展过程。然而从广义上来理解,工业化过程不仅仅是工业产值增加、工业就业人数增加及物质生产能力提高,而且还包括社会、政治、文化、人口及就业等方面的变革,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由此带动整个社会结构及人们思想观念、习俗的变迁。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强调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着力推动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速度和效益相结合,走高技术、低污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必备方式和重要条件,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改变传统手工劳动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效益,加速现代农业发展。以信息化助力农业现代化,可提供共享农业科学研究的高性能计算设备和分布式数据库资源,创建农业科技人员依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构筑网络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强化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3 城镇化依托信息化,仰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的发展程度往往取决于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城镇化是信息化的有效载体和物质基础,也是信息化演变发展的空间形式,城镇要素禀赋和资源配置能力是城镇信息化体系发展的核心,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进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日趋演变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题和驱动力,成为缓解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诸多矛盾的有效手段,而作为信息集散地的城镇,广泛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为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推进城镇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和平台,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土壤,工业化则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和经济支撑。城镇化保证工业化要素集聚,城镇丰富的知识信息技术资源禀赋为工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要素条件,城镇化的基础地位越牢固,工业化的产业支撑作用就越强。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既可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二者互动发展的良好契合点就是推进“产城”融合,通过有效整合工业产业与城镇资源,提升产业支撑、城镇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发动机”和“加速器”作用。

城镇化是农村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有效载体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催化剂,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体现和重要标志,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城镇产业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产品、技术支持、资金积累以及农业现代化需要的农业机械、水利设施和化肥等的投入,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产品就能以低成本购得;城镇化还有利于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农业产品提供数量上和结构上的需求变化,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市场条件,从此意义上来说,工业化和城镇化就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4]。

2.4 农业现代化依赖信息化,协助工业化,加速城镇化

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革命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的核心标志,农业科技进步程度决定着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下,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是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强劲动力,也是农业现代化赖以实现的有效途径。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进步,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原材料保障,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则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支撑,对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协助、推动作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农产品结构,满足了工业化对农产品供给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促进了农业技术、农业结构和农业管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的实现,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富余劳动力,也带动了农业人口逐渐向中心城镇的转移和集中,从而推动了城镇工业化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制约因素,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进程创造市场条件,提供要素来源。城镇本质上就是劳动力、土地、市场和资本等各种要素在地理上的集中,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带动农业企业不断聚集,且所需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为城镇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依靠大量农业机械、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逐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工业制成品和服务需求的绝对数量,从而为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需求,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协调互动的必然选择

“四化”互动体现了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逻辑关系,构成了“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四化”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表现在当下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四化”的共存,决定了推动“四化”必须实现长期均衡的发展趋势,而要实现均衡态势就要求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并日益彰显工业化的主导作用,突出信息化的引领作用,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加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3.1 “四化”同步愈益彰显工业化的主导作用

相对于机械化大生产的传统工业化而言,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同时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在“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新型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力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四化”协调互动的主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没有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四化”协调互动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无法催生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也就无法实现。

3.2 “四化”同步突出强调信息化的引领作用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第8篇

城镇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 资金、技术、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不断向城镇集聚, 城镇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而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其基础是农业从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结果是农业产品的丰富以及生产效率、效益的普遍提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衡量指标也从单纯的产能指标扩展到质量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上, 城乡统筹发展的要义也深入到政府的政策之中,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得益彰已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 主要的理论有“循环积累”理论、“磁场效应”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和反哺论。循环积累理论认为, 城镇化的积累会对地区经济有“波及效应”, 资源、技术将向农村扩展, 最终实现城乡的融合 (缪尔达尔, 1957) 。“磁场效应”理论认为, 城镇发展可以吸引容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加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同时,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会满足城市发展的劳动力需求, 加速城镇的建设 (芒福德, 1961) 。刘易斯 (1954) 的“二元结构”理论在分析了先进城市工业与落后的农村农业并存的原因之后, 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是消减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方式, 即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工、农产业差距, 和谐城乡关系。与以上理论不同, “核心-边缘”理论提出另外的看法。该理论认为, 城市的发展, 工业的集聚将扩大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但核心区的发展将通过“涓滴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外围区域的发展, 只是这种带动必须配合一定的政府干预, 才能正真促进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平衡, 即城镇与农村的平衡 (赫希曼, 1956;弗里德曼, 1966) 。而反哺论的学者则认为, 城市与农村的共生发展中, 一般要经历“以农补工”、“各自竞争性发展”以及“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反哺农村”三个阶段, 但第三个阶段的到来, 在最初的时候必须依靠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扶持, 并以人力资本的反哺为先, 才能依次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反哺农村” (谢安, 2011) 。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到, 市场的力量可以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本集中在城市, 从而降低工业发展的成本, 促进工业的迅速的发展, 但工业与城市的发展, 对农业及农村的辐射还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及政策力量的协调。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中的问题解析

(一) 二元经济结构的阻碍

受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布局的影响, 我国很多省份的经济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重要部分, 一是重型工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 二是传统农业分布在广大的农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城市工业与较为落后的乡村农业长期并存, 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 使农村与城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

首先, 大城市的工业水平无法代表城镇工业化水平, 对农业现代化缺乏带动。而大城市工业产品以外销, 以及服务外省甚至是外国的情况居多, 为本省农业经济提供支持的产品类型较少, 所以, 大城市的工业与农业之间缺乏产业联动, 技术外溢对于传统农业的影响也缺乏应有的转换机制。而相对城镇工业服务的范围, 产品的技术, 尤其是距离则更贴近农业经济, 城镇工业的发展将成为大城市工业技术外溢到农业经济有益的桥梁。但目前, 城镇工业化水平、质量还有待提升, 还需要科学的城镇化作为其有利的发展平台。

其次, 传统农业缺乏自身成长的机制, 无法为城镇化提供有效的资源补充。农产品长期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 生产方式粗放, 技术以及规模化水平较低, 农产品的利润微薄, 无法吸引资金和技术甚至人才的进入农业, 农业的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与此同时, 传统农业的发展还面临土地、用具、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 工农产品比价的不合理等问题, 进一步恶化了农业收入, 市场的选择最终将导致农业资源的持续外流, 形成城镇化对农业经济的剥夺模式, 以及对立、竞争的关系, 威胁耕地的数量和粮食安全。

所以, 统筹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还是要立足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模式, 积极提升城镇工业化水平, 强化技术外溢的同时, 要着力发展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产品的品种的升级, 增加农业补贴, 提高农产品利润, 使农业、农村与工业、城镇的发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如此才能保障市场机制在城镇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资源的流动中, 在二者的统筹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 资源双向流动不畅的阻碍

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导致城乡收入的不平等, 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导致资源的从农村到城镇的单向流动。而且, 随着户籍的松动、土地产权的改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城市对农村资源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不断增强, 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 在一定的时期里, 城市化的政策正在固化由于城乡差距形成的资源单向流动。

在资源的单向流动中, 人力资本的单向流动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 城镇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及人力资本的容纳能力都在提高, 较高的收入及较为完善的公共产品供给, 吸引这农业劳动力, 离开收入较低的农业生产, 但转移出来的不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 城镇化推动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类型主要还是年轻并有一定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力, 所以更多从农村进入城市, 并能够取得一席之地的劳动力, 都是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 也可以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目前, 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为留守老人, 他们一方面面临体力精力退化的困难, 另一方面对新型农业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的接受困难。这样的农村人力资本基础, 即使投入足够的技术和补贴, 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更无法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

所以, 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 实现城乡的平等, 要有鼓励资源双向流动的政策导向, 尤其要以鼓励“人力资本反哺”的政策先行, 以劳动力的流动推动技术的流动、资金的流动, 这样城镇化的工业才能正在带动农业的专业化及现代化。

(三) 改革的政策导向的影响

已有的资源优势推动着城镇化向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但农业的现代化则需要政府的扶持。以吉林省为例的图1, 是根据姜会明、王振华 (2012) 计算的吉林省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指数绘制的图形。

在图1中, 1998年之前, 市场改革初期, 经济发展的导向主要是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工业经济, 以大城市的工业现代化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在这一阶段, 城镇化或者说城市化水平持续高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而在1998—2002年之间,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 释放了劳动力及相应的资源, 城市工业发展进入了兼并整合阶段, 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间隙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超过了城镇化指数。2002年之后, 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数持续上扬, 而农业现代化水平则表现出一定的起伏;在2003年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之初, 土地资源的释放促进了城镇化, 抑制了农业现代化;但在此后一系列免除农业税、保障耕地、增加农业补贴等政策的刺激下,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数又出现了上扬。

由此可见, 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资源分配的导向,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水平。

三、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统筹城乡关系变“竞争”为“合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 城市与农村的发展都需要资源, 互利共赢的基础是合理的工农产品交换价格。统筹城乡关系的根本或者说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也是使城镇与农村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 共同分享利益, 尤其在目前城镇经济、工业经济已经占有优势的情况下, 如何让农业生产有利可图, 才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关键。

只有农业生产有合理的利润时, 农民才有意愿在土地上进行耕种, 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耕地的流失, 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农业生产有合理的利润时, 才能吸引资金和技术, 才能留住农业人才, 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之后释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土地资源, 供给工业化、城镇化, 推动二者的同时, 又会有一定的技术分享和新的农产品需求, 继而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互利、和谐共赢,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 创新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依靠传统的路径增加农业收入存在一定的困难, 基于农业的资源优势, 提倡绿色发展, 为农业注入更多的科技活力是十分必要的。绿色、环保、安全是城市化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后, 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要求。只有生产这种农产品的农业经济才能有更大的市场和更客观的利润。与此同时, 资源环境的压力也要求农业的集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以及农业功能的多元化, 继而保障城镇化的推进及整体经济的发展。

城镇多元工业发展有利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工业化的技术外溢, 但以资本积聚为特点的重工业化对省内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有限, 所以城镇工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十分必要。城镇工业的发展既要关注省外市场的拓展, 同时也要关注省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的开发, 如此在增加工业产品销路的同时, 还有利于城镇化、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对接, 以及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分享。

(三) 创新制度设计

资源双向流动的制度设计, 将有利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资源单向由农村、农业流向城市、工业, 必然会导致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农村的落后, 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又很难扭转这样的资源流动局面, 所以就要求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

人力资本双向流动的制度设计在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面表现的最为重要。人力资源是技术、资本等资源扩散的媒介, 在注意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同时, 也要注意“有进有出”的制度设计。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投入, 增加农业人才以及农业年轻劳动力的吸引力度, 实现城镇化过程中人力资本对农业的反哺, 如此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缩小城乡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

除此之外, 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及农业投资的政策也十分必要。合理的奖励和补贴, 将有利于资本和技术的流入。农业专业化程度提升后, 农业将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更多的土地及剩余劳动力。

摘要:长期以来, 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形成了一定的城乡矛盾。基于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 提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增加农业收入, 加强资源双向流动, 提升城镇化工、业化水平, 和谐城乡关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差距,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洪远, 赵海.我国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2) :135-143.

[2]崔慧霞.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J].调研世界, 2012, (6) :45-49.

[3]徐君, 高厚宾, 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3, (9) :85-88.

[4]姜会明, 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 2012, (5) :591-595.

[5]马敏娜, 李国荣, 罗胜.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关联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税务与经济, 2013, (4) :102-108.

上一篇:让儿童学习美术中感受快乐下一篇:教师作风整顿反思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