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应用申报书

2024-06-28

新技术应用申报书(精选6篇)

新技术应用申报书 第1篇

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申 报 书

示范工程名称:北展综合楼 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北京城建集团 申报地区(部门):北京市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二○○五年制

示范工程名称 北展综合楼工程

建 筑 面 积 85283m2㎡ 开工日期 2004年07月12日

示 范 工 程 执 行 单 位 名 称 北京城建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展项目部 示范工程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 项目经理:刘鹏、*** 示范工程技术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 总工:卢喜成、*** 通讯地址 西城区西外大街135号 邮政编码

工程概况

北展综合楼项目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外大街135号北京展览馆东北角,西临展览馆后湖,北靠南长河,是一个集办公、商业、展示、会议及酒店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建设单位为北京市首旅华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单位为北京市质量监督总站一室,监理单位北京兴电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设计单位为泛华工程有限公司,其中美国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提供建筑方案设计。

北展综合楼由A、B、C、D、E、F六座楼组成,各楼在地下连为一个整体。其中A座建筑功能为私人会所,B座为餐饮,C座为剧场展示中心,D、F座为商业、办公用房,E座为酒店、会议中心。

本工程地下3层,地上2~11层,总建筑面积85283m2,其中±0.000以下建筑面积34360 m2, ±0.000以上建筑面积为50923 m2;该工程占地面积17880.3 m2;地下结构南北总长81.500m,东西总长230.700m,整个结构成∟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9.800m。A座建筑高度为33m,B座为9m,E座为43.7m,其他部分建筑高度为24m。

该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局部C座展廊采用钢桁架结构,E座阳台等处采用压型钢板混凝土结构。该工程为筏板基础,基础埋深14.35米,基础底板厚度为900mm、1100mm。局部地基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抗拔桩。本工程主要受力钢筋均采用HRB400钢筋,大直径钢筋采用滚扎直螺纹机械连接,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C4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C30。

该工程建筑外墙主要由明框玻璃幕墙、单索点式玻璃幕墙、玻璃天窗、GRC幕墙、陶土板幕墙以及内倒铝合金窗等部分组成。从立面效果看,整个建筑线条流畅生动,极富立体感,是现代建筑艺术的精品。

该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北京市竣工“长城杯”工程,力争国家优质工程。拟推广新技术项目名称、应用部位及应用数量 序号 项目 应用部位 数量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长螺旋灌注成桩技术 基础底板抗拔桩 600 m3 2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基坑工程 9000m2 3 止水帷幕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基坑工程 1000 m2 4 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基础及主体结构 6000 m3 5 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 基础及主体结构 5800t 6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基础及主体结构 3800t 7 拉索结构施工技术 C座单索点式幕墙 600 m2 8 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主体结构 60 t 9 5.钢结构技术 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 C、E座主体结构 400 t 10 钢结构施工安装施工仿真技术 C、E座主体结构 400 t 11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C、E座主体结构 260 t 12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 C、E座主体结构 400 t 13 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通风与空调工程 5000 m2 14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机电设备工程电缆安装成套技术 电气工程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通信网络系统 机电设备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 机电设备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机电设备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功能 机电设备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安全防范系统 机电设备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综合布线系统 机电设备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智能化系统集成 机电设备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 机电设备工程

拟推广新技术项目名称、应用部位及应用数量 序号 项目 应用部位 数量 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陶粒砌块施工中防止裂缝的控制技术 内外填充墙 6800m2 25 聚苯乙烯板保温系统应用 室外保温 1800 m2 26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断桥型门窗 门窗工程 12000 m2 27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中空玻璃 门窗工程 12000 m2 28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LOW-E玻璃应用 门窗工程 6000 m2 29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 暖通工程 8.建筑防水新技术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基础底板 15000 m2 31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屋面工程 8000 m2 32 聚氨酯防水涂料 厨卫 6000 m2 33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外墙及基础底板 20000 m2 34 硅酮密封膏应用 幕墙工程 14000 m2 35 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工程全部

特殊施工过程检测和控制技术-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基坑 9000m2 37 特殊施工过程检测和控制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监测和控制 基础底板 10000 m3 38 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钢筋优化下料及统计技术 工程全部

模板及脚手架CAD设计技术 工程全部

工程量清单计价技术 工程全部

装饰工程三维CAD设计技术 工程全部

管理信息化技术 工程全部

拟组织技术攻关和创新的项目及内容 序号 项目 内容 长螺旋灌注成桩技术 本工程因抗浮需要,北侧汽车坡道基础底板下设29根直径为900的钢筋混凝土抗拔桩。抗拔桩施工采用长螺旋压灌施工技术。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本工程基坑深15米,东侧、北侧紧邻后湖,长河,地下水位高,深基坑支护技术包括:止水帷幕施工技术、护坡桩-预应力锚杆技术以及信息法施工技术等。3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本工程基础底板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同时二层以下墙柱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裂缝防止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4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 本工程主要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根据其物理力学性能,施工总控制弯曲度等指标。5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本工程直径18以上(含18)采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6 拉索结构施工技术 C座南侧幕墙采用单索点式幕墙。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 C座钢结构桁架连接节点及其加工图设计采用CAD设计及CAM制造技术。8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机电各专业进行管线综合排布 9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待设计做深化设计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断桥型门窗、中空玻璃、LOW-E玻璃等在幕墙工程中的应用。11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 采用热流量计分户计量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基础底板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DPS。13 管理信息化技术 充分应用局域网进行项目管理。

工程进度计划

总计划: 2003年7月12日——2005年11月8 日 基础结构施工阶段: 2004.07.12—2004.11.20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2004.11.21—2005.05.30 初 装 修 阶 段: 2005.03.15—2005.09.30 精 装 修 阶 段: 2005.07.01—2005.10.20

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工程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大量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综合效益分析如下: 1.经济效益可观

根据初步统计,已实施和将实施的上述推广应用项目可降低工程成本200万元,成本降低率达到1.5%。可以看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2.可以培养和更好地使用人才

通过科技推广工作,使基本素质和文化水平高的年轻人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和更好的发展前景,也有了更多的锻炼和学习机会,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复合型管理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作好准备。3.有效保证了本工程的进度、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

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对施工质量起到了提高和保证作用。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安全文明施工,加快了工期,确保了合同的履约。4.可以提高项目部人员素质和凝聚力

通过进行项目部计算机管理将项目部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同时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项目部学习的风气越来越浓,提高了项目部整体人员的素质。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党政工团以及各业务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增强了项目部的凝聚力。5.采用绿色环保节能材料

推广绿色环保节能材料,推广和实施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可以保护环境,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6.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推广科技成果使项目部具有成本低、效益好、工期短、质量好、管理水平高、人员素质高、履约程度高等优势,为企业创品牌、树形象,赢得声誉。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示范工程执行单位意见

我公司在北展综合楼项目中将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积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培养大批人才,促进项目部的良好管理。现特申报建设部示范工程,以加强同兄弟单位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2005年4月22日(公章)

申报地区(部门)意见

****年**月**日

(公章)

建设部审批意见

****年**月**日(公章)

新技术应用申报书 第2篇

2016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计划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一、新材料产业

1.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木塑复合材料研究

激光烧结粉末是SLS(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机的必备耗材。激光烧结粉末主要分为金属(钛合金、铝合金等)、塑料(尼龙、聚乳酸等)、无机非金属(陶瓷、沙等)三大类。研发出用于快速原型制造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成份与配比,综合各成份所起的作用,最终获得具有一定强度,可以满足一定力学要求的成型件,并替代精密铸造和注塑等传统成型工艺。

2.高功率动力锂离子电池高压尖晶石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研发

具有4.7V放电平台的尖晶石镍锰酸锂(实际比能量可达610Wh/kg),在纳米尺度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在提高动力电池倍率特性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材料之一。通过研发提高其循环寿命和倍率特性,实现该材料在0.2C比容量大于130mAh/g;1C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5%;20C比容量大于90mAh/g;55C循环300次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0%。并实现10

公斤以上制备技术改进,进而实现产业化。

3.高性能双面齿型无级变速带研制

产品为农机V带的高端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型农业机械的动力传动系统,国内使用的产品一直依赖进口。研制国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面齿形变速V带产品,提高产品的横向刚性与纵向曲挠性;使产品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尽量增大,同时兼顾产品的耐磨性、降低动态和摩擦生热性,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4.新型SiC/Al复合材料红外反射镜关键技术研究 为提高红外反射镜制造控制精度,降低加工难度与反射镜膨胀系数,使反射镜尺寸稳定、易于镀膜。重点开展光学级SiC/Al复合材料的应用设计及高品质制备技术;光学级SiC/Al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及精加工技术;光学级SiC/Al复合材料尺寸稳定化热处理技术;光学级SiC/Al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5.无压烧结碳化硼陶瓷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采用先低温后高温两次法烧结工艺,能够有效改善材料烧结性能。在快速致密化阶段(低温阶段)保温可促进材料致密化和气体的排除,同时可以抑制晶粒长大,在高温阶段保温有利于闭气孔的排除,获得均匀细小组织,达到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目的。

6.钛(合金)电子束熔融快速成形产品的研究开发 对钛(合金)电子束熔融快速成形技术展开系统性攻关,促进3D打印钛(合金)产品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生物医疗等高技术领域的推广及应用,完善我省3D打印产业链条并提高3D打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解决电子束熔融快速成型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优化,及其无损检验;钛(合金)电子束熔融快速成型零部件后处理等关键技术;形成钛(合金)电子束熔融快速成型工艺规范和配套应用技术标准。

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7.300~500kw有机郎肯循环发电装臵(ORC)ORC是采用低沸点有机工质进行热力循环,通过蒸发器利用90℃~200℃低温热源加热工质变为蒸汽,从而驱动汽轮发电机做功的小型电站系统,该装臵可广泛应用于高能耗领域或地热、太阳能。重点研制磁悬浮轴承汽轮发电机组,通过汽轮机与发电机同轴一体化集成、高速向心径流透平、板式强化高效换热、高频电力电子变频发电、ORC系统设计等技术研究,解决有机工质泄露问题并且减少机械损失、提高装臵循环效率、提高变工况能力,以适应各种余热回收应用,并且易于模块化批量制造,降低成本,最终形成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商业化300~500kw的ORC模块化集成发电装臵。

8.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开发

天然气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排放污染低等特点,是船舶发动机理想的替代能源。为了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开发基于微喷引燃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重点突破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

软硬件设计、油气一体化智能控制策略、燃烧模式平稳快速切换控制策略、转速闭环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双燃料发动机智能电控系统,通过船级社认证,并批量装船应用,实现产业化。

9.汽车发动机余热收集装臵

目前汽车发动机排气所带走的能量占燃油燃烧热量的30%-45%左右,这些能量绝大部分以余热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研究将原先的单管排气歧管变成双管,在外管与内管中加入液体,利用发动机排出的热量,使液体产生蒸气,利用汽轮机原理驱动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不仅可以实现能源二次利用,还能为汽车增加新的动力源。形成一个由排气歧管、液体容器、压力控制系统、发电控制系统、蓄电池、电转换控制系统、电动机组成的能自动收集汽车发动机余热的装臵。

10.汽轮机安全监视及振动分析系统(TSI/TDM)国产化 打破国外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在保证性能指标基础上降低用户成本,对提高我国汽轮机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加速行业国产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重点解决设备精度和可靠性要求高,硬件设计电磁兼容和电源安全防护设计等硬件问题;解决卡件程序高效可靠,处理速度高等软件问题;解决数据实时传输与管理等系统问题。形成自主研发的TSI/TDM产品,经过各种行业认证和测试后替代国外产品,可广泛应用到各种旋转机械领域。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1.轮胎制造物流分拣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研制

研究机器人自动码垛装备、粉粒料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合成橡胶后处理成套设备、柔性高速全自动装车机装备、多规格物料自动码垛生产线、轮胎自动分拣成套装备以及物流配送中心成套装备,优化轮胎分拣环节的自动化程度,提高轮胎分拣效率与准确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12.集装箱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及其关键设备研发 面向标准干式集装箱制造自动化工艺装备研制和应用领域,针对集装箱制造流水线机器人自动焊接装备研制和工艺技术,基于集装箱制造的机器人本体结构、机器人运动控制、焊缝自动识别和跟踪技术,开展适合集装箱薄板焊接的自动焊接工艺技术,自动焊接离线编程技术的研究,形成拼板焊接机器人、搭接焊接机器人、集装箱角柱焊接机器人、集装箱波纹板焊接机器人、铰链自动焊接机器人等系列产品。

13.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研究

研究外骨骼机器人仿真技术、本体机构技术、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基于人体意图行为检测的人机交互系统及柔顺控制技术与系统集成,解决主动关节的运动范围实现及运动空间中的动力特性分析、被动关节弹性阻尼特性分析及实现、整机的减重设计,以及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由构型到机械实体的实现问题。

14.工程复杂零部件增材制造(3D打印)关键技术研究

面向航空航天飞行器、燃气轮机、汽车发动机、生物医学、工业模具等领域的结构复杂难成形零件,通过开展金属材料3D打印的机械力学性能试验、成形工艺优化、质量与安全性评价、寿命预测以及制定标准、建立数据库等研究,实现对设备零部件3D打印性能指标的优化和服役寿命的延长。

15.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高压高效变频调速一体机研制

通过开展变频器和电机系统集成与参数优化匹配技术、变频电机的绝缘技术、一体化变频电机的热设计及热管理技术、一体化变频电机的节能控制技术、电机系统能效监测技术与评估方法的研究,突破矿用电机的系统集成化和小型化等共性问题,完善变频一体机的整体性能,推动电机系统能效水平的提升。

16.基于508-Ⅳ钢核电新材料大型复杂一体化锻件全流程制造技术

开发适用于核电设备大型化的508-Ⅳ钢材料,对材料的变形机理、成分、组织和性能进行模拟研究,实现核电设备主体材料的更新换代;开发适用于核电大型关键设备制造的新材料、新工艺,开展超大锻件材料的锻造、成形、热处理、机加及检测技术研究;开展材料的性能试验及工程化研究。

17.驮背运输铁路专用车辆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驮背运输专用车与既有站场、线桥、公路货车、装卸设施匹配关系研究,车辆主要结构、参数和性能指标,开

展车体结构轻量化、车体模态、车体结构及部件可靠性、车辆动力学性能等研究,形成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旋转系统、支撑系统、自锁机构、公路货车装载加固等关键技术。

18.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精密数控加工技术

开展专用电火花加工工艺与设备研制,针对脉冲电源、伺服控制系统、电极损耗补偿、微细工具电极制备、数控系统、装备集成等关键技术,形成精细结构电火花加工装备,解决航空发动机辅助动力装臵关键零部件的加工难题,提升航空发动机微小孔、精细结构加工的装备与工艺水平。

19.DELTA四轴并联机器人

研制DELTA四轴并联机器人,实现四自由度运动,自主设计DELTA机器人本体、机器人运动控制器,通过运动学解算,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基于机器人视觉,实现机器人的运动识别;设计高速气路,配合机器人吸取。针对输送带上的物体进行识别和跟踪,完成对物体的高速分拣任务。

20.通用工业机器人快速试教设备

研发快速实现机器人编程的试教设备,满足在喷涂、焊接、打磨、去毛刺等特定行业应用的快速编程需求,降低机器人编程开发难度、缩短编程时间。研发高精度示教臂本体,提出基于示教臂数据导入的机器人算法,开发匹配市场主流通用工业机器人的快速试教编程软件,从而代替传统的繁琐机器人编程方法。

四、信息服务产业

21.黑龙江省制造服务平台共性技术研究

为加速我省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合理利用装备制造业的剩余产能,通过搭建网络服务平台整合制造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弥补其资金、设备不足的短板。平台探索适合我省的制造资源共享的内容和服务模式,运用云计算等技术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并实施智能化管理,实现高效共享和协同,为企业提供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质量监控机制运行,保障平台的稳定应用及较高的制造服务质量。

22.卫星技术在林业资源监测和灾害预警的应用研究 为促进我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加快卫星应用技术在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强化林业信息的监测和精细管理,为政府宏观决策、行业规划等提供智力支持。建立基于高性能计算的林业卫星遥感数据存储共享平台,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观测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研究支持虚拟化管理、分布式存储及分布式计算的森林卫星遥感数据存储与检索方法,实现遥感数据的共享与分发功能,并在林区开展应用示范。

23.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文化旅游展览展示交互系统研究

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科技与文化旅游时尚产业融合,重点研究开发面向文化、旅游产业展览展示方面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展示技术,包括头戴式 虚拟现实成像,基于移动端沉浸式影像技术。研究虚拟现实影片拍摄技术,包括多通道球幕拼接技术,虚拟现实影片与三维影像合成技术,全景立体声技术。研究VR/AR与移动互联网、GIS、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形成一套文化旅游展览展示交互系统。

24.基于虚拟化技术的IaaS运营支撑平台的研究 为提高云计算中心运算效率,降低能耗,通过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的构建模式,将数据中心不同架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服务器进行整合,通过云操作系统的调度,向应用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运行支撑平台。同时,借助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化基础架构,有效的进行资源切割、资源调配和资源整合,按照应用需求来合理分配计算、存储资源,最优化效能比例。

25.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广播融合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为加快广电网络与互联网结合,利用云计算技术和分布式转码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实现云存储、云转码、云推送、云播放器等云服务功能,为使用者提供真正跨媒体、高品质、多格式、多协议的完整多媒体音视频云服务。改系统让使用者可以利用高效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多媒体传输架构,进行音视频上传、转码、分发、存储等多种互动应用与在线管理。

26.龙江大豆品牌安全与产品溯源支撑技术的研究

为防控龙江大豆产销全国品牌侵害风险,研究我省大豆进军全国市场产品防伪验真、溯源等方面相关技术与方案。

研究2-4种大豆生物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特种数字指纹生成、编码、管理与便捷应用框架平台1套;基于数字指纹的大豆产、销过程各个环节的溯源与追踪方案1套;构建体系内对问题产品取证、鉴定、责任认定、安全认证的标准1套。

27.母乳数据库的研发与应用

我省是奶业大省,目前国内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设计和产品是建立在欧美对其婴幼儿营养需求的基础上,真正适合中国婴幼儿的配方乳粉还没有相应的产品,所以在我省建立1个母乳数据库,对我**乳营养成分、地域分布和泌乳期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寻求功能性原料或创新性技术对现有婴幼儿乳粉配方、营养指标进行合理修订,开发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婴幼儿奶粉2-3个系列,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设计技术的创新、食品原料使用的创新突破。

28.基于互联网的大健康数据管理与服务云平台 研究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等大数据标准化,开展生物大数据表述索引、搜索与存储访问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和健康服务APP,实现健康数据管理、共享与服务的标准化、个性化,探索O2O全省健康服务新模式。

29.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研制与示范

研发基于信息通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小区群物业管理模式的综合云服务平台,以提升小区物业管理和信息服务水平。主要包括物业管理系统、APP管理平台、APP应用,实现信息发布、在线缴费、电子商

务、智能家居、智能安防、协同办公等功能。平台业务容量能力设计支撑10万用户同时在线,高并发处理状态下,动态页面结果返回时间应<1秒;智能识别及控制的出错率<99.99%;具备TB级分布式数据处理能力。

30.基于互联网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开展基于互联网的环境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全面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预警、评估和决策管理能力和环境污染管控能力。重点面向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管控工作,将环境监测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环境网络化动态监控系统,并通过互联网环境空间信息与环境业务共享,以实现高效的统计分析与评估预警,建设环境监测系统跨领域、跨层级、跨地域的应急处臵联动能力。

五、生物农业

31.优质、高产、多抗大豆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针对我省对现有大豆种质资源的采集挖掘利用和创新能力不强、生物育种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育种网络体系薄弱、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发展缓慢等问题,重点开展大豆育种技术研究,利用分子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优质、高产、多抗、耐密、广适应性大豆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及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选育优质、高产、多抗、耐密、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8-12个,建立新品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3-5套。

32.杂粮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

究与示范

针对我省杂粮种质资源匮乏、杂粮专用品种和栽培技术落后于生产发展等问题,重点开展杂粮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收集、鉴定、创造杂粮种质资源与育种材料300份;选育适宜我省种植的优质专用杂粮新品种9个;研究出适于我省推广应用的高粱、谷子、糜子、芸豆的轻简化配套栽培技术各1套;在主产区建立杂粮新品种与新技术示范基地10个。

33.南瓜西瓜甜瓜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及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针对我省瓜菜生产中专用品种缺乏、设施结构不尽合理、设施环境调控技术落后、化肥农药施用量过高等问题。通过本项目实施,在瓜菜专用新品种选育、新型设施类型研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光、水、肥等资源高效利用、以“一控两减”为核心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获得明显的突破。创新优异资源材料10份, 育成新品种(系)5-6个,集成各类技术规范或技术体系4-5套,培育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引领和支撑瓜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黑龙江省果树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针对我省果树资源匮乏、品种选育落后、生产过程劳动强度较大、冻害风险较高等问题,通过项目研究培育适合高寒地区气候特点的果树优异种质资源与新品种,为我省规模化果树生产提供主栽品种4-5个;通过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基本实现果树生产的机械化作业、省力化栽培及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提高我省果树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和竞争力,为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生态环境改善及农民增收拓宽途径。

35.主养鱼类品种培育及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集成 以保种技术,杂种优势利用为基础,并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对松浦镜鲤进行培育保种,创制耐高碱鲫鱼新品种,研究建立优良苗种规模化扩繁技术及高碱水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培育亲本1万尾以上,推广优质苗种2亿尾;研究建立北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在现有池塘生产能力基础上,养殖产量提高10%,养殖废水排放量降低50%,整体经济效益提高5%-10%;在鲤鲫鱼连片主养区域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建立5个示范片,示范面积5万亩。

36.猪流感二价灭活疫苗的研制

猪流感是目前危害养猪业的重大疾病之一,不仅对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还有着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研究针对对分离到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均良好的猪流感H1N1和H3N2毒株采用反向遗传技术对其进行病毒重组,获得毒力减弱、抗原性及免疫原性良好、适应细胞的、病毒滴度高的基因重组毒株,进行疫苗制备,建立猪流感二价灭活疫苗的制造规程及质量标准,根据建立的标准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在2-3个地区的猪场进行疫苗免疫,将猪流感H1亚型和H3亚型的发病率降低70%以上。申报临床,获得新兽药证书。

37.奶牛重要群发生产性疾病群防群控技术及产品研发与示范

针对我省地规模化奶牛场奶牛群发生产性疾病突出,导致优质奶牛死淘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我省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开展奶牛重要群发生产性疾病群防群控技术及产品研发与示范。构建奶牛重要群发生产性疾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系统1个;群防群控饲料添加剂新产品3-5个;制定农业部奶牛群发生产性疾病行业标准2-3个,技术体系3-5个;降低奶牛群发生产性疾病死淘率5%,提高奶牛生产性能8%以上,提高养殖综合效益10%以上。

38.鸡蛋清中溶菌酶的分离、纯化与提取技术研究 采用高效离子交换树脂结合膜分离技术,优化溶菌酶提取的工业化条件,建立生产溶菌酶的自动化生产线。同时针对天然溶菌酶抗菌谱不够宽的弱点,采用糖基化方法溶菌酶进行定点修饰,确定糖基化修饰后溶菌酶蛋白结构、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分析糖基化修饰后溶菌酶的抑菌谱,明确溶菌酶糖基化修饰与溶菌酶抑菌谱变化的相关性,建立溶菌酶糖基化修饰对溶菌酶抑菌谱影响的预测模型,从而扩展溶菌酶的抑菌谱,扩大溶菌酶的应用范围。

39.玉米秸秆全量直接还田与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针对我省玉米生产中秸秆产生量大、秸秆还田量低,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土壤耕作、栽培等技术匮乏问题,研究玉

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翻埋、旋耕、地表)对改良土壤耕层的效应、水肥耦合效应、玉米生长发育特性反应、农田综合地力变化和农田综合评价;适应农机设备筛选改造,土壤耕作技术、保墒保苗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御技术和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集成组装不同生态区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与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模式。实现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保护资源环境、农业安全高效,推动黑龙江玉米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六、生物医药

40.北药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研究

开发具有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的北药中成药新产品和具有后发优势的新技术药物。积极推进以北药等为原料的医药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形成具有龙江特色的产品系列。

41.开展创新中药核心关键技术、中药制剂多成分、多指标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新型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利用现代先进的药物制备技术与药物化学分析技术,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中药制备及质量控制技术平台,开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中药品中提取与制备的研究及传统剂型改良。

42.专利到期大品种药物的抢仿

围绕国内国际专利药即将到期的大品种,选择国内临床应用急需、受惠人群大、市场份额大的专利药研究开发。择优支持能尽快取得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的国际重大到期专

利药仿制研发。

43.功能性保健食品的研制和开发

针对抗氧化、辅助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功能因子,开展功能食品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分别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等作用的功能性传统食品新产品,制定产品标准,建立稳定高效生产的品质控制技术体系,通过建立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培育功能性传统食品优势品牌。

44.板蓝根、平贝母GAP种植基地规范化配套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我省板蓝根、平贝母等北药道地、优势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药材繁育和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道地中药材炮制加工技术、药材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研究,规范中药材生产加工技术,通过提升栽培技术、加工技术,研究整合规范化种植配套技术并开展示范。

45.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或新剂型研究开发

我省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迅速,具有疗效好、利润高等优点,是治疗遗传病、癌症、心脑血管病症、传染性病毒和代谢性疾病等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优先支持开展有望迅速产业化的乙型肝炎等疾病单克隆抗体、多肽类治疗药物的新品种、新剂型研究与开发。

46.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药物研究开发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开展内分泌失调与代谢紊乱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研究,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一些可逆因素进行早期的干预与治疗药物研

究,延缓这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47.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研究开发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严重的造成偏瘫甚至是急性猝死。研究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安全有效的预防、治疗用药,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

48.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研究开发

优化整合我省现有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基础研究与中药开发研究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建设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研发平台,包括原料药中试基地、固体制剂中试基地及液体药物制剂的中试基地,研制有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中药创新药物。

49.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开发

缓控释制剂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给药系统,开展定位、定时、定速释放等针对性更强的缓控释制研究。促进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降低药物毒副作用,降低给药频率,开展药物制剂关键技术、新辅料和新材料的研究。

50.小分子抗肿瘤药物技术引进与开发

开展植物成分药、生物技术药、靶向性高的新肿瘤药研究,分子靶向药物、新型靶向制剂的研究,开发三类新药或六类仿制药,完成临床前研究或大部分研究工作,能够达到USP标准或国内领先水平。

51.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的研究开发

随着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加剧、雾霾天气的持续多发,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十大重大疾病之一。开展疗效确切、服用方便、生产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研究,获得早期预防及干预的新药物、新疗法。

七、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

52.高寒垄作地区秸秆收获设备研制与开发

研制开发秸秆收获效率高、压缩打捆包装密度大、设备价格低、适合高寒垄作地区收获条件的先进设备,集秸秆破碎、收获、打包于一体,用于玉米、芦苇、水稻等农作物秸秆收获。重点突破高寒垄作地区秸秆收获设备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利用成熟的秸秆收获技术,实现3-5种秸秆收获设备的工业生产,满足草捆运输半径200公里以内,建立适应高寒垄作地区秸秆收获设备产品标准3-5个,提高农机装备省内配套率。

53.新型高效秸秆还田设备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研究制备具有高速高效的秸秆粉碎设备,重点突破高速组合刀具的结构强度、高速锤刀-刀轴—电机一体化结构、振动测试、分析诊断技术、调试技术,控制等核心技术;研究基于粉碎成品粒度小于3mm为原料的直接还田和发酵还田效果分析,分别以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为原料,建立适用于不同原料的处理工艺参数最优组合方案;新型高速高效农作物秸秆粉碎机生产率达到

1100 kg/h,耗电量 35 kWh/t,粉碎成品粒度小于3mm的占样本质量的98%,整机带有一键停止且基于温湿度监测的安全控制装臵,实现新型高效秸秆还田设备的工业化生产。

54.农业航空智能植保技术及装备研究与示范 针对我省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盲目过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式发生的重大改变问题,结合高寒地区规模化农业生产需求,依托农用航空飞速发展契机,研发粮食作物病虫草害航空监测、精准航空变量施药装备及精确管控系统,开展高效、低耗、优质、安全的大型农业航空智能植保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示范,提高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55.新型环保秸秆板设备及产品开发技术研究 针对每年大量农作物秸秆因焚烧、废弃导致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稻草、麦秸、玉米秸等为原料,以优于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国家标准为目标,研发制备秸秆板加工设备,生产开发容重低,导热系数低,承载能力强,粘结性好,外观规整,优于国家相关标准的新产品2-3个,并实现秸秆板设备及产品工业化标准化生产。

八、绿色食品产业

56.高值化马铃薯食品加工关键技术与新产品开发 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开发马铃薯护色、脱水、回生控制新技术,与面粉复合加工系列马铃薯主食食品,实现6-8种马铃薯主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建立适于不同马铃薯主食 食品的生产标准6-8个;开发马铃薯抗性淀粉及γ-氨基丁酸功能性食品,提高马铃薯产品附加值;开发系列马铃薯休闲食品;开展薯渣的综合利用。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我省马铃薯深加工技术水平,推进马铃薯加工产业化进程。

57.大豆食品化加工技术集成与新产品创制

围绕我省大豆加工食品品种单

一、品质差、质量不稳定、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研发适应不同区域口味的高品质、高稳定性方便豆制品,包括开发新型豆制品3-5项、休闲豆制品3-4项、速食豆制品2-3项、特色豆乳粉4-6项及方便豆制品高效配套生产技术体系3-5套,研发提高产品品质、质量稳定性、营养保全与安全控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工艺及新产品创制。

58.玉米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

根据人们饮食结构调整的需求,为提高玉米加工经济效益,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生产面条、方便速食大碴粥及速冻糯玉米豆包等主食化食品。通过转谷氨酰胺酶改性等技术研发,解决玉米面条易混汤断条、方便速食大碴粥产品的回生自然发酵速冻糯玉米豆包产品口感、风味不稳定的问题,开发新产品4-5个,建立生产线2条。

59.功能型乳制品的研究与开发

以乳为基础原料,开展水解乳清蛋白技术研究,优化乳清蛋白水解工艺,开发适合中国宝宝的低敏、舒适婴幼儿配方奶粉2个系列产品。同时,结合中老年人群健康特点,围

绕功能性原料的筛选与复配,特殊原料风味的掩盖与修饰,功能性评价开展研究,开发适合中老年人群,具有维护心血管、骨骼和肠道健康的3-4款功能性乳产品。

九、医疗健康社区服务

60.智能可穿戴终端的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示范 智能可穿戴终端在民生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在旅游、养老、安全应急、健康监测等领域均可广泛应用。针对我国目前智能可穿戴终端产业化关键技术滞后,共性工艺较国外有明显差距等问题,重点开展智能可穿戴终端的高集成、低功耗、高可靠设计等关键技术突破,优化现有制造工艺,完善产业化技术体系。研制智能手环、腕表,实现定位、通话、生命体征监测功能,待机时间不小于72小时,达到批产技术状态。

61.青少年防控近视智能眼镜

研发集眼病患者个人基本信息、诊疗信息、视力康复管理、视力健康分析和视力康复练习软件为一体的智能眼镜。智能眼镜将芯片、陀螺仪、远红外接收器、光感知器等先进的设备最小化加入到镜腿中,做到感知器件最小化及重量最轻、从而控制不良的用眼习惯、不正确的写字姿势、不适宜的用眼环境等,避免屈光不正的发生。

十、生态环保产业

62.主要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研究与示范

针对我省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用量持续增加,农药化 肥利用率低,环境负荷加重等问题。以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保持和提高产量为目标。通过土壤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化肥农药增效技术、替代技术,新型肥料农药研发,高效施肥、施药技术等的研究,形成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的施肥、施药标准,集成技术模式,建立示范区进行集成示范,使化肥减量20%,农药减量30%,作物不减产。

63.高温煤焦油加氢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高温焦油加氢废水属于有毒有机难处理工业废水。需采用多级生化组合处理工艺技术。研究生化处理对有毒物质的耐受性工艺和相应的脱氮工艺。研究高温煤焦油加氢废水pH较低下的高浓度有机物处理工艺。研究废水中氰化物超过生化处理标准对废水进行破氰处理后,再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的工艺。开展多级生化组合处理工艺运行研究。形成处理水量为0.1m/h,对高温焦油加氢废水实现处理达标、运行稳定的工艺技术路线。实现通过EBAP工艺处理后水的水质参数达到:COD<50mg/l,氨氮<5mg/l,pH=6.5~8.5。

64.油田含油污水污泥高效处理与资源回收成套技术与设备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功率超声含油污泥移动式处理技术,并优化设计油泥中水、油、渣资源化处理与利用成套设备。研发污泥处理化学药剂;克服传统含油污泥处理工艺中存在的资源回收率低、易造成二次污染、3移动性差、处理流程长等行业关键难题;通过选择合适工艺与规模,对油田污水去除硫化氢臭味技术进行研究,所提出的油田污水硫化氢脱除技术,使排放的污水无臭味,排放的气体中H2S含量达到国家允许指标深度处理后的污泥中含油的指标≤3‰;处理后污水含油零;对含有硫化氢的废水、废气、废渣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65.装配式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一体化工厂制备成套技术研究

新技术应用申报书 第3篇

1 计划阶段 (P)

1.1 分析现状, 提出问题

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于2007 年4 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在国家层面上实施, 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 倡导主动实践的创新训练项目, 旨在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是大学生科研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由于该计划强调大学生的自主性, 由大学生自己进行文献查阅与申报书撰写, 因此出现申报书质量不高的情况。提高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项目申请书质量是成功申请到该项目的前提和基础。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对申报书中的核心内容———项目方案中6 个组成部分的质量进行评价:4 分为优秀, 表述清晰, 可完全体现设计的创新性与可行性;3 分为良好, 设计思路合理,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可行性;2 分为尚可, 设计思路基本可行, 实验方案基本可行;1 分为合格, 设计方案思路不清, 无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应用PDCA循环前, 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项目申报书在上述6 个组成部分方面的质量均不高, 影响项目的成功申请 (见表1) 。

1.2 分析原因, 提出目标, 拟定措施

为提高申报成功率, 我们组织创新训练实践项目小组成员讨论、分析申报书质量不高的原因 (见图1) 。参加人员包括指导教师李菁菁, 项目小组负责人陈娴、刘畅, 小组成员叶蓁、毛广玮、张晴晴。

根据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大文献阅读量, 对项目的研究背景进行更深入的归纳与总结。 (2) 进一步讨论确定项目的研究意义, 使项目小组所有成员都明确项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目标。 (3) 集中讨论项目研究内容, 确定研究方案, 并细化研究方案的具体内容与步骤, 对实验过程与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4) 利用彩图、Photoshop等工具对研究技术路线进行美化处理。 (5) 根据每一名小组成员所熟悉的实验技能和具体的工作时间进行项目成员分工, 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最大成功率。

2 执行阶段 (D)

根据上述计划, 项目小组对其项目申报书中的方案进行改进, 流程如图2 所示。

3 检查阶段 (C)

对改进后的申报书质量进行评价, 并与之前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见表2) 。

结果显示, 应用PDCA循环后, 申报书质量有所提高。

4 行动阶段 (A)

4.1 制度化巩固成绩

PDCA循环有助于提高申报书质量, 项目成功获得国家资助, 达到预期目标。提示我们今后在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项目申报书撰写中应重点关注以上分析原因, 按照解决方案严格执行, 以期提高项目中标率。

4.2 遗留问题转入下期

在应用过程中发现,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度安排会因为实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而有所变化和调整, 也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实验结果, 这就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度安排提出改变要求, 转入下一次循环。

综上所述, PDCA循环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项目申报书质量方面能够发挥与企业质量管理中类似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申报书质量, 为申报书成功中标和训练实践项目的后期执行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仁杰, 王荣科, 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2]熊宜谋, 张玉楼.“三现”管理在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 2014 (28) :93-94.

[3]陈晋.浅析PDCA在医院质量管理四个阶段的应用策略[J].卫生软科学, 2015 (2) :89-92.

[4]王莉梅, 段成花, 徐昆花.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ICU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9) :132-133.

[5]危艳霞, 杨伟球.FOCUS-PDCA循环在肿瘤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6) :93-94.

[6]朱小青.PDCA循环在口腔专科医院管理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8) :119-120.

[7]王艳伟, 李永能, 刘鲁峰, 等.基于PDCA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提升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 :66-70.

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申报技术研究 第4篇

【摘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功能,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把三者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本文就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申报技术作一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申报研究

科学研究是为了提高学术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在科研项目选题、设计和申报过程中,应遵循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需要性、可行性和效益性原则。

一、 科研项目选题

(一) 明确科研项目选题的要求

1. 高职院校科研选题应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科研人员应从人民生活需要、当地经济建设需要、科学发展方向等方面去考虑,紧跟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从招标范围、文献的空白点、已有课题延伸和学科组合研究中进行选题。

2. 科研选题前应进行调查研究。首先是科研人员提出问题,再查阅文献、形成假说、确定方案,然后选定课题。还应进行查新和检索。查新和检索是摸清本课题范围内哪些问题已经解决,那些尚未解决,目前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怎样,准备采用哪些技术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产生的科学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怎样,为课题的选择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调查研究就是向企事业单位、有关部门和专家了解开展同类研究课题的情况,避免重复别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研究。

3. 选题应有针对性。科学研究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不同研究类型中各资助基金或资助部门有不同的侧重点,而课题周期的长短、难度大小以及经费支持多少在不同的部门申请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同。基础研究课题以申报国家或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应用研究课题以申报国家卫生部、国家和省中医药局或省科技计划、卫生厅、科技厅基金项目为主,因此,课题申报应有针对性。

4. 制定科学的研究设计,实事求是地填写项目申报书。任何好的项目建设首先应有好的设计,科学研究开展前,应进行合理的科研设计,避免盲目性。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申报书的填写和材料的准备工作,完整、如实地填写申报书。此申报书不仅是答辩时所用,更是申报时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所必需的。

5. 应善于进行科学实验和资料收集。科研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确定后,就应进行试验研究,并做好数据管理和分析,同时,应及时做好科技档案收集与归档。科技档案收集与归档包括实验记录本、科研课题申报书、经费支出登记本、论文、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材料等。

(二) 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活动

在科研选题中,问题调研就是为选题作准备。为了选择有创造性的研究课题,一是向有关人员和客观实际进行调研。例如根据所选课题的类型和需要可以向有关老师、专家请教,了解有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有哪些主要文献与情报资料;可以向有关部门了解学科的立项与研究情况;可以到有关的生产单位进行现场实际调查,了解技术上所存在的问题和要求,关注生产或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可以通过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了解他人信息,从而获取选题启示。二是阅读有关的文献与情报资料。在选题阶段,科研工作者阅读文献与情报资料和平时阅读不同,平时阅读一般是泛泛的,而选题阶段却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因此,应尽量以阅读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方面的文献与情报资料为主,了解最新成果的水平、动态和趋势,发现其中的空白区、不一致的地方、原有理论与新事实的矛盾等。选题既应慎重又应尽快,以便早出成果。

(三) 科研项目课题选择

在问题调研之后,便进入提出科学问题和确定科研选题的阶段。主要是根据问题调研的结果,从所调研的问题中优选出一定的备选课题,并设计、拟定出研究方案,提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1)课题来源;(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4)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5)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6)研究周期和所需经费;(7)需要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开题报告是对课题可行性研究和主管部门审批课题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认真、负责任地撰写,不得敷衍了事。

(四) 科研项目选题论证

选题之后,在进行研究之前,对课题应进行初步论证。课题论证是为了确保课题的正确和恰当。如果有几个备选课题,还应根据选题的原则,对每个课题的各项参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比较分析,择优筛选。课题论证的方式方法是采用同行专家评议与科研管理决策部门相结合,根据选题的“可行性原则”,对所选课题的依据、实施条件、社会或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议。

二、 填写科研项目申报书

(一) 科研项目申报书的一般形式

科研课题的申报是科研人员从事科研课题工作的最关键一步。为了使课题申报顺利,成功立项,提高中标率,研究人员应高度重视课题申报书的填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题能否申报成功,与研究人员的写作能力及格式书写是否正确有密切关系。

课题申报书的一般形式包括:(1)封面(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邮编、电话、填表日期、填表说明和申请者的承诺等);(2)数据表或基本信息(课题组人员简历及专长);(3)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与课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4)负责人正在进行的其他渠道获得的研究课题;(5)课题设计论证或报告正文(对研究课题的论证:项目立项的依据,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6)预期研究成果;(7)经费预算;(8)推荐人意见(主要是针对不具备高级职称的研究生);(9)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10)资格审查意见、学科组评审意见、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二) 科研项目申报书的填写特点

1. 覆盖率高。全面占有资料是课题申报写作的基础,较大的攻关、招标课题(尤其是国家级别的课题),都要求申报人员就申报课题的国内外同行研究的现状进行全面描述和评价,中小型或地域性较强的课题至少也要了解国内或省内外的研究现状。

2. 创新性。无论什么科研课题均应有创新性,这是申报书最突出的特点。申报课题的创新都是要求在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的再创造。研究的结果应是前人所不曾获得的方法和结论,它可以是结合课题研究实践提出的新观点、新发现、新设想、新见解,也可以是通过研究建立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或开拓的新领域,还可以是某个学科领域、制度、政策等方面的突破。

3. 前瞻性。课题内容应充分地预测到它的创新之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

4. 针对性。为了避免重复,所选的课题不宜过泛、过大,应集中在解决某一领域的某一问题上,命题应确切、针对性强。

5. 可行性。从课题拟研究的内容到方法都应具有可行性,应考虑本课题承担单位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课题。

(三) 项目申报书填写方法

申报书从格式到内容的写作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掌握好的方法有助于申报人员成功申报课题。

新技术应用申报书 第5篇

可行性报告及技术分析报告

鄂州市建筑节能及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中心工程位于鄂州市吴都大道北侧,汇贤路以西,主体建筑地上为21层,地下室2层,建筑总高度约82.8m,总建筑面积为31330M2,其中地上21层27508 M2,地下室共3822M2。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高层,地下工程抗渗等级S6。

该工程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筏板基础,-8.0m地下室为高低压配电室、消防水池、地源热泵机房,-4.0m地下室设车库、健身房、档案室等,±0.00及其以上为学术报告厅、办证大厅、报建大厅、共享大厅以及办公室、会议室等。

本工程由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和鄂州市规划管理局共同投资兴建、黄石市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设计院设计、监理单位为鄂州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施工总承包单位为湖北省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该工程合同工期计划540个日历天,其中:主体结构施工:180个日历天;学术报告厅施工:120个日历天;人防地下室:130个日历天。施工质量目标为达到现行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并获得湖北省优质奖,争创鲁班奖。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新技术应用部分已采用建设部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中的七大项、九小项。现拟申报二○一二年湖北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其可行性报告及技术分析报告如下:

一、建筑工程测量新技术:

1、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

高程传递一般采用水准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且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得不到保证。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只需将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或全站仪稍作改进,就可完成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该技术对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特别有效。

二、混凝土技术:

1、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本工程筏板、承台、基础梁、后浇带等采用特殊配制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水化热低、环境污染小、强度高等特点,很适合本工程;此外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的加入,改善了商品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同时也节约了水泥并能保证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

2、地下室底板及外墙自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本工程基础和地下室底板、外墙为抗渗混凝土,主要采用下列措施来进行防渗处理:

①砼配合比设计:提前进行商品砼配合比设计、试验工作,同时制作试验构件通过检测设备检测砼的性能参数,特别是砼内部的温升情况和裂缝情况,以优化最佳砼配合比,将水泥用量降到最低。②外加剂:本工程拟采用UEA补偿收缩砼新技术,不仅可以增加砼的密实性与抗渗性,同时在砼硬化阶段可以产生限制膨胀率,在砼中建立起的自应力,用以抵消钢筋砼结构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大部分拉应力。掺UEA砼膨胀剂的同时,掺适量的高效减水剂,改善砼的坍落度,以减少用水量,防止砼施工时泌水过多,产生大量的泌水孔隙,造成砼裂缝及防水缺陷。

三、钢筋和预应力技术:

1、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直径大于等于18的粗直径钢筋现场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直螺纹接头的特点: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现场可实现提前预制,在连接作业面施工方便、快捷。该技术施工质量好、功效高、成本低、速度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四、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1、悬挑式脚手架技术

本工程属于框剪结构;办公楼地上21层;地下2层;建筑檐口高度:81.1m;标准层层高:4.0m。办公楼采用悬挑式外脚手架,报告大厅采用落地脚手架。办公楼分四道悬挑式外脚手架,四层楼面以下为落地脚手架,四层楼面以上为悬挑式外脚手架,第一道从四层楼面开始悬挑5层;第二道布置在7层砼楼面,悬挑5层,第三道布置在14层砼楼面,悬挑5层,第四道布置在19层,悬挑3层。悬挑架体首层与楼层边梁埋件(预先设置)用φ18(6×19)钢丝绳拉接,作为安全储备,拉接时用手动葫芦拉紧。其它技术参数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该脚手架围护安全,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五、绿色施工技术

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该工程填充墙材料有灰砂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石膏砌块。标高±0.000以上采用MU5加气砼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内分隔墙采用石膏砌块。加气砼砌块的特点是热阻大,重量轻,具有良好的防火、隔热、保温、隔声性能,同时该产品表面平整、尺寸精确,可大节省砌筑砂浆,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石膏砌块的特点是强度高,外观尺寸准,易于拼装,安全防火、保温隔热,耐火极限为A1级;石膏砌块在应用过程中不排放废气、废渣、废水;石膏砌体具有“暖性”和“呼吸功能”,导热系数小,传热速度慢,人体接触时感觉“暖”,由于多孔性,具有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的“呼吸功能”;施工简便,工期短,质轻,高强防震。

施工中采用防止裂缝的控制技术;主要是在砌筑时,提前将砌块浇水湿润,严禁干砌块上墙,避免砂浆水分被砌块过快吸干,降低砂浆的强度;砌筑时一边砌筑一边勾缝补缝,使灰浆饱满。重点是做好砌体与钢筋砼与砌块之间的缝隙处理,砌块砌完后应静置一段时间,待结构变形稳定后再将框架梁板底与砌块之间的缝隙填实,对所有的灰缝进行二次勾缝。

对有暗箱、线盒、线管和钢筋混凝土墙(或框架梁)的地方,在抹灰前锭铺密目钢网片,防止抹灰空鼓裂缝;抹灰前对基层进行界面处理,提高界面的粘和力,防止空鼓和开裂。

2、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源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制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在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由于系统采取了特殊的换热方式,使之具有传统空调无法比拟的高效节能优点。

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是很好的热泵冷、热源,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因此要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左右。另外,低能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正是由于地层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其温度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的波动,是很好的冷热源;同时由于温度的恒定性。

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与空气源热泵相比,相当于减少4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相当于减少70%以上,如果结合其他节能措施节能减排量会更明显。虽然也采用制冷剂,但比常规空调装置减少25%的充灌量;属自含式系统,即该装置能在工厂车间内事先整装密封好,因此,制冷剂泄漏机率大为减少。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可以极大地改善其它空调方式的CO2 的排放。是名副其实的“低炭”能源。

六、建筑防水新技术

1、石油沥青防水卷材与聚氨酯防水涂料复合防水技术 屋面防水应用石油沥青防水卷材与聚氨酯防水涂料复合技术提高并强化了防水功能。非固化型防水涂料可吸收基层开裂产生的拉应力,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强,并可以自愈合。虽然卷材是满粘,但同时又达到了空铺的效果,既不窜水,又能够适应基层开裂变形的需求。

七、信息化应用技术:

本工程拟应用“广联达”工程造价系统和工程管理系统软件,进行预算、工期控制管理;应用“海文”项目管理软件编排网络进度计划;应用恒智资料软件进行工程资料的编写整理,应用AuCAD软件进行绘图作业;应用“PKPM”系统软件编制施工方案;应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财务管理,控制工程成本等。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湖北省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新技术应用申报书 第6篇

系领导班子集体将文件研究之后,决定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主,以近几年新投入的网络实验室的设备为主,申报实训基地。因为 8月2日下午他们就要出发,上午系领导就打电话让我们(孙祥春、杨新芳)两位到学校,将申报文件及申报目的、任务进行布置,要求在8月9日前要完成《计算机应用技术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两份文档的书写以及相关佐证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由于时间非常紧迫,赵主任说,这几天可以用QQ、E-mail联系,每天晚上将你们做的文稿发送给我,我们几位在苏州可以在晚上讨论稿子,对申报稿子中的问题会及时反馈给你们。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与教务处王处长联系,因为申报示范性基地是学院的大事,不仅仅是我们系的事。

我们深知本次申报的意义重大,申报成功不仅能给我们学院带来可观的省财政配套资金,也为我们学院申报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争取到了一项荣誉。所以,我们两个感觉压力很大,既然系领导将任务交给我们两个,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尽最大努力将申报的文稿准备好。从8月2日开始,我们两个就象正常上班一样,早上8:00——12:00,下午3:00——6:30,一直坚持到工作到8月7日,才基

本完成申报材料的初稿。

在这期间,赵主任通过私人关系从机电系要来他们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子技术实训基地的全套材料及焦作师专申报省级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的材料,孙祥春老师从他的同学那里搞到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的材料,也从互联网收集到同类院校申报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的相关材料。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比对,我们基本清楚了申报书及申请报告的书写方法及重点填写内容。期间,我们多次与教务处王变奇处长电话联系,询问学院教学方面的相关数据,王处长还多次到我们工作的地方检查指导,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8月6日,在李院长的协调下,孙祥春老师与学院的张改亮主任、王变奇处长到市政府为重要的支撑材料——市政府关于落实实训基地配套资金方面的承诺书盖章。在这期间。我们经常与系领导保持电话、E-mail联系,他们及时指导、协调,我们加班加点工作,逐字逐句推敲评审的条件,终于在8月7日完成了初稿。

8月8日,系领导从苏州回来,来不及休息就召集梅豪杰、潘霞、李娜、王红纪等人,对申请报告中所需的佐证材料展开了搜集整理工作。我们大家一道工作,8月8日晚21:00才到沙北辽河路的慧光文印店,本想等材料全部印刷好拿加深学校,但到9日零时,文印员说封面必须用写真机输出,他们两个做不好,怕影响效果。保证明天早上7;30完成全部申报文档的装订工作。

我们几个回到家已经凌晨1:00了。早上赵主任亲自到店里取回材料并到学院办公室盖章,和学院的顾院长、王处长一同往郑州送申报材料。

本想着该好好休息一下,可下午4:00左右接到师主任的紧急电话,让我们两个赶快到校,说申报材料上有关键数据要改正,另外实验室的设备投入必须有财务上资金到位票据证明。时间不等人,赵主任在从郑州回漯河的车上就给孙祥春布置了要改正的内容,师主任忙着找院长、财务处长从成堆的财务资料上查阅复印几年前的票据,杨新芳在忙着复印实验室购置设备的招标合同,李书记在忙着近几年基地培训情况的佐证报表……直到8月9日9:40我们一行几人才到沙北的文印店,师主任、李书记忙到12点,看着稿件基本整理完毕,饭也没吃回家了。赵主任、孙祥春、杨新芳一直等到凌晨3点,拿着最终完成全部申报文档和佐证材料的才想起来还没吃饭……

8月10早上8:00,杨新芳到学校将材料盖上章后,师主任派王鸿飞老师驾车与孙祥春一道将申报材料送至省教育厅评审办。

8月11日下午,师主任高兴地给我们打电话: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申报成功。

上一篇:中国仁爱视野下的外国文学作品论文下一篇:北京网站建设营销科技有限公司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