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讲课

2024-09-14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讲课(精选7篇)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讲课 第1篇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二(连续两次进位)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连续两次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思想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类比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体验并

掌握笔算乘法中的连续进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进位乘法

教学重难点:

1、教会学生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进位乘法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环节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6×5+2=

7×8+5=

8×6+6=

6×7+5=

5×7+4=

6×9+8=

4×4+4=

3×8+5=

2、笔算

(1)29×3=

(3)142×4=

(2)123×4=

3、说一说计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是应该怎样计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十,就向前进几)

设计意图:第一题的口算,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利于进位的计算,二三两题复习笔算的过程,这些都为下面的连续进位的笔算作铺垫。

二、学习新知

出示例3 的主题图

学校正在开运动会,老师和同学们正在为运动员们准备矿泉水,每箱24瓶,9箱一共是多少瓶

提问:怎样列式呢? 预测答案:24×9 提问:现在想请同学们用已经学过的乘法的估算来估一估24×9大约等于多少?

预测答案:把9估成10

9×24≈240 ?

提问:这位老师想准确地知道9箱矿泉水到底有多少瓶呢?你们能帮助她吗?我们应该怎么帮?

预测回答

【1】列竖式计算

【2】10×24-24=216(瓶)

提问:这两种方法都对。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来板书9×24的笔算过程,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请板演的学生当小老师,说说他的笔算过程)板演过程中要注意下去看看其他同学的做法,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预测答案:个位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8=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这个2应该写在积的百位上,1应该写在积的十位上。

师总结:回答的真完整。用一位数乘另外一位的十位后,要注意个位上乘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如果加上进位的数后,又需要进位,那么还需要想百位进位或更高位写在百位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并使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布置任务:动动笔,列竖式计算下面两道题,并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不一样

【1】69×8=

【2】72×5= 预测回答:前面一道题十位数乘完后,再加上进位的数最高位改变,而后面一道没有改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进位叠加和进位不叠加之间的区别,减少学生在笔算的错误率。

提问:回答的真棒!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都难不倒大家。现在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39×6= 列竖式计算

(请同学们先坐在练习本报上,再请一位学生说说他的笔算过程,其他的同学坐在练习本,然后请同学们找找他的错误。)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培养 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进一步学习进位乘法。

三、巩固练习

1、每位同学出一道连续两次进位的题目,给自己的同桌

做,并进行互批。

2、书本80页的1、2、3、4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加强学生的笔算能力,和判断分析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它需要我们的认真与耐性。如果不认真的话,计算肯定会出错的。

教学反思

1、在教学生笔算的过程中,过多的引导,没有留 给学生自己说的机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没有很好地达到。在教授笔算的过程,就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2、在教授笔算的过程中,“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这一要点,没有很好地得到诠释,也就是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以致于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不管是什么进位,都是进“1”。有一部分学生还不懂得进位,更奇怪的是学生不会进位,但计算却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不看他的竖式,他的答案就是对的。这一要点没有讲清楚,学生就会发生很多的计算错误。

3、在教授这一课时的时候,语言一定要规范,列竖式计算的过程,要引导学生说出比较准确的语言,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但引导性语言,又有争对性,就比如“为什么这边进位要写3,写其他的不可以吗”,这样的引导语,就比较容易引向你需要的答案。要注意自己所问的问题,不能让学生答非所要另外,一旦发现学生对你所问的问题不明所以的时候,你就要改变你问问题的方式,不要一直纠结于同一个问题。

4、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当你在讲的时候,要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在听你说。

5、“在进位的时候,如果最高位还往前一位进位,那么这个进位数可写可不写”,这一知识点在讲授的时候,没有提到为什么这种进位数可以不用写,导致了产生了百位的进位数都可以不要写,在学生的作业中一些一定要进位的计算题都没有进位。

6、总的来说,整堂课有顺下来,没什么大的问题,生管方面还是比较的弱。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讲课 第2篇

一、设计思想

根据《课标》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此,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情境和空间成为了本课的突破口,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做一做、比一比、找一找、算一算等的探究情景,多给学生一些提问质疑 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来学习本课的知识。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却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79页例4仍然是要解决进位问题.前面的例题都是只有一次进位的题目,而这个例题出现的是多次进位,即有连续进位,因此计算更为复杂。学生常常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进位的方法或者计算不熟练,造成各种错误。为此,教材专门安排了这个例题,重点教学这种情况,并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

例4的情境图是体育馆运动场的画面,题中的条件由文字给出。小精灵提问:“运动场最多可以做多少人?”其意思是:如果运动场全部坐满的话,可以坐多少人?教学本例题时,可让全班学生自己先算一遍,待学生都算完后,教师再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来订正。这时可先请计算正确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再请计算有错的学生说出错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计算要注意些什么。必要时教师可以问一问学生类似下面的问题:十位应向百位进几?为什么积的千位上是5等等。

三、学情分析

在计算例4此类题目时,学生最可能发生的错误是:(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2)进位时加错(因为这里又要算乘又要算加)。(3)错用进上来的数乘另一个书。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如果班上的学生出错的较多,教师也可要求出错的同学把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写出来,方便检查。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多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

六、教学策略

教学中采用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试做,教师在此基础上精讲点拨,最后总结方法,再配以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七、课前准备

教材第79页的主题图、练习题。

八、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二)、教师谈话: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4 2.学生看图读题: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3.探索算法。怎样可以知道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由学生来回答。

老师板书:634×8= 4.师: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的试算,让学生自己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为他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以探索着者的身份获取知识,学得积极主动,有效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5.汇报自学情况: 学生1: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

师: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老师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

学生2: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归纳算法,全班交流: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去的数记在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

老师板书竖式: 6 3 4 × 2 3 8----------------5 0 7 2 师: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6.师: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生2补充: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7.巩固练习,反馈调节: 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四)、多层次练习,提高能力 1.对比练习

(1)(2)教师提出要求(1)(2)(3)组做第(1)组题,(2)(4)(6)组同学做第(2)组题。

学生做完后讨论两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2组题都是连续进位的。

不同点:两组题中第1小题是一般的连续进位乘法,而第二小题则是乘得的积加上进来的数又要进位的乘法。)2.改错练习。智慧岛上有两棵小树生病了,请你诊断一下它得了什么病,并把它们的病治好。

学生改错,教师巡视。3.在○内填上“>”“<”或“=” ○402 ○132

5○600 ○1122

4.指导学生完成第79页“做一做”。

电影院每天放映4场电影。每天最多可以有多少人看电影。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再指名汇报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轻轻松松做数学。)(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1:今天我学会了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生2:乘的方法与前面学的一样,每乘一步都要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进来的数,比较复杂。生3:今天虽然做的是笔算,可我觉得每一步都用到了口算,今后我要加强练习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九、作业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讲课 第3篇

下面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为例, 谈谈“整理和复习”课的教学思考。

一、课前盘点, 掌握学情

在“整理和复习”课之前, 教师有必要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做一次全面的分析研究,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 可让学生看课本目录回忆本单元知识。回忆时, 先粗后细, 让学生充分讨论,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回忆, 并独立或合作完成下表。

在梳理盘点的过程中, 教师应主动参与, 注意观察, 并适时、适当点拨和引导。对整理效果好, 特别是有创意的见解, 教师可及时向学生推荐, 相互启发, 要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复习需求, 让学生在自主整理、自主诊断与自我反思中提升数学思考能力。

二、整体梳理, 理清结构

1.主动参与, 自主回顾。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复习, 直接影响复习的成效。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课之前填写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盘点内容, 有针对性地了解每个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进行分析。

2.有效整合, 唤醒反思。为进一步提高新知储存的效果及后继知识的学习, 教师应针对“盘点内容”上的问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再指名汇报各组的交流情况, 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 提炼整合有效教学资源, 并做精当点拨, 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自主梳理, 形成网络。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 教师应在学生自主梳理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梳理出本单元相关知识点, 并有重点地进行归纳使之形成知识链、知识网。如, 教师可指导学生整理成如下知识网络图:

三、拓展思维, 内化知识

通过对“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知识的自主回顾, 整体梳理, 促进学生把知识真正融入知识系统中, 从而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因此, 在单元整理和复习中, 应以问题为“生长点”, 通过任务驱动有效地把所要复习的知识串联起来, 让学生主动生成具有生长力的知识结构。

1.突出算理和算法, 加强技能训练。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 可以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题目交流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如何口算?如何笔算?如何估算?然后组织练习, 最后引导梳理、总结计算方法。如: (1) 口算43×2=□, 先让学生说说口算过程:40×2=80, 3×2=6, 80+6=86。引导梳理、总结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 口算, 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然后分别乘一位数后再相加。口算乘法的练习形式要尽可能多样化, 可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等, 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 为笔算打好基础。 (2) 笔算乘法复习时, 教师不要只强调练习, 要引导学生结合一些典型题目复习相关的计算方法。像348个2连加的和是多少?348×2=□, 表面是求和, 实质是求积, 应列式为348×2进行计算, 可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再引导总结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的基础上深化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并突出重点:一是乘的顺序, 二是每次乘得的积应该写在哪里, 三是如果某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十时怎么办。与此同时, 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加清醒地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可设置一些辨析类、综合性的练习题, 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形成相对稳定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基本方法, 进一步优化学生初步掌握的算理与算法, 进而真正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如:

(1) 辨析类的计算题。

(2) 综合性的计算题。

382×4=□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形式。)

302×4=□ (中间有0的乘法, 需要注意0也要与4相乘得0, 在十位占位。)

408×6=□ (中间虽有0, 但个位满了4个十, 因此十位上应该是4。)

250×3=□ (末尾有0的乘法, 可以用简便算法, 0先不看, 用25乘3得75, 再在75的后面添上一个0。因为25个十乘3是75个十, 所以是750。)

(3) 估算404×6≈□, 先让学生说说估算的过程:404≈400, 400×6=2400。再引导梳理、总结估算方法:可以把多位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从而让学生明白估算一般是将因数估成离它较近的整十、整百数, 做到既容易计算, 又能离精确值较近。同时估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做到灵活运用。同时可设计如下的纯估算的练习, 进一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估算的一些基本方式、方法。

298×6≈ (只需估298≈300, 因为6离整十数太远。)

410×11≈ (只需估11≈10, 因为两个都往小里估, 离精确值就更远了。)

532×9≈ (两个因数都需估:530≈500, 9≈10, 因为一个往小估, 是整百数, 一个往大估是整十数, 既方便计算, 离精确值又近。)

上述复习教学中, 通过围绕问题互动交流, 让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算理理得清, 计算难点破得深, 计算方法用得活, 培养了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2.突出数量关系分析, 加强比较和沟通。复习“解决问题”, 可以先分组复习, 如分成“现实生活中估算解决的应用问题”和“归一、归总两步计算应用问题”两组进行复习, 然后组织综合复习, 这样有利于沟通联系和进行对比。复习时, 可以从已知信息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也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但要注意沟通已知信息之间、已知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在理清解题思路的基础上, 再用分步计算解决问题或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同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改变已知信息与问题, 沟通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的联系, 突出比较题组的异同, 让学生灵活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策略, 从而掌握其应用问题的结构特征。

(1) 复习现实生活中估算解决的应用问题。出示下面一组题: (1) 某实验小学三年级有200名同学去公园划船, 船费每人4元, 一共需要多少钱? (2) 某实验小学每个年级都是164人, 全校6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 某实验小学四年级有184名同学去公园划船, 船费每人4元, 带700元买船票够吗?带800元呢?先让学生独立解答, 再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最后组织学生比较这三道题应用问题的异同点。

上述教学中, 以三道题应用问题为依托, 在列式计算的基础上, 通过议一议、用一用等训练, 有效帮助学生认识到在解决问题中口算、笔算和估算都是重要的解题策略, 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需要, 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第 (1) 题计算200×4, 可以直接口算出来;第 (2) 题计算全校6个年级的学生数是164×6, 用笔算不容易出错;第 (3) 题可以用估算。184×4≈720 (元) , 把184往小估成180, 结果是720元, 720>700, 实际用的钱数肯定比720元多, 所以不够。184×4≈760 (元) , 把184往大估成190, 结果是760元, 760<800, 实际用的钱数肯定比760元少, 所以够了。

(2) “归一、归总”两步计算应用问题。出示下面一组题:

(1) 学校买4个皮球花了24元。如果买9个这样的皮球, 需要多少钱?

(2) 学校买4个皮球花了24元。42元可以买多少个这样的皮球呢?

(3) 小华的钱买2元一本的本子, 正好可以买9本。如果这些钱买3元一本的本子, 可以买几本?

(4) 小华的钱买2元一本的本子, 正好可以买9本。如果这些钱买6本本子, 可以买几元一本的?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 再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最后组织学生比较乘、除 (“归一、归总”) 两步计算应用问题的异同点, 沟通联系和区别。

上述复习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几何直观, 帮助学生建立“归一、归总”问题的数学模型。可以借助图示语言, 特别是线段图来实施复习教学, 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图不仅能够有效帮助理清数量关系, 沟通“归一、归总”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且在观察、比较和思考中直观地领悟到“归一、归总”问题的本质所在, 有效帮助学生积累和提升策略性、方法性经验。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问题解决模型,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上述的复习过程, 学生对“归一、归总”问题的理解得到强化, 认知结构得到完善。这时,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精心设计一定的综合性练习, 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如下两道综合练习:

(1) 北京路实验小学三年级同学在韵律操比赛中, 学生们站成4排, 每排12人。变换队形后, 学生们站成了___, ____? (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 编成一道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问题, 再解答。)

(2) 根据下面提供的图示, 编成一道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问题, 再解答。

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 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时, 才是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体现, 才是决定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与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关键。

相同数乘一位数的速算 第4篇

我喜欢速算,在一次计算中,我发现了相同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用这个规律进行速算,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方法还要从下面的计算说起:

一、9的相同数乘9的计算

9?=81

99?=891

999?=8991

9999?=89991

99999?=899991

… … …

999…999?=8999… 99 1

N个9 (N-1)个9

观察上面的计算,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结论一:先用口诀求出积,口诀积的十位上的数和所求积首位上的数相同,口诀积个位上的数和所求积末尾上的数相同;口诀积十位上的数加上口诀积个位上的数等于所求积中间部分的相同数,因此得出:N个9乘9,积的首位数是8,积的个位数是1,积的中间部分是9(因为口诀积的首位加口诀积的末位等于9,也就是8+1=9);所求积中间部分的9的位数总要比因数中9的位数少一位。

二、9的相同数乘其它一位数的计算

9?=72

99?=792

999?=7992

9999?=79992

99999?=799992

… … …

999…999?=7999…9992

N个9 ( N-1)个9

9?=63

99?=693

999?=6993

9999?=69993

99999?=699993

… … …

999…999?=6999… 9993

N个9 (N-1)个9

9?=27

99?=297

999?=2997

9999?=29997

99999?=299997

… … …

999…999?=2999… 9997

N个9 ( N-1)9

从上面的计算进一步得出结论:

结论二:N个9乘一位数,所求积的首位数和口诀积的首位数相同,所求积的末尾数和口诀积的末尾数相同;所求积的首位数加上所求积的末尾数等于所求积的中间数;所求积的中间数的位数总要比因数中相同数的位数少一位。

三、8的相同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8?=64

88?=704

888?=7104

8888?=71104

88888?=711104

… … …

888…888?=7111…11104

N个8 (N-2)个1

8?=56

88?=616

888?=6216

8888?=62216

88888?=622216

… … …

888…888?=6222… 2216

N个8 (N-2)个2

8?=48

88?=528

888?=5328

8888?=53328

88888?=533328

… … …

888…888?=5333… 33328

N个8 (N-2)个3

8?=40

88?=440

888?=4440

8888?=44440

88888?=444440

… … …

888…888?=444…4440

N个8 N个4

8?=32

88?=352

888?=3552

8888?=35552

88888?=355552

… … …

888…888?=3555…5552

N个8 (N-1)个5

8?=24

88?=264

888?=2664

8888?=26664

88888?=266664

… … …

888…888?=2666…6664

N个8 (N-1)个6

8?=16

88?=176

888?=1776

8888?=17776

88888?=177776

… … …

888…888?=1777… 7776

N个8 (N-1)个7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看出:8的相同数乘一位数,除了8的相同数乘8,8的相同数乘7,8的相同数乘6三道题不适用结论二外,其它的题都适用。但他们也有他们的速算方法。

四、用7、6、5、4、3、2的相同数分别乘7、6、5、4、3、2各一位数,除了7的多位数,乘4,(或4的多位数乘7)和7的多位数乘7不适用结论二外,其它的题都适用

通过对45句口诀的验算,共有五句口诀(四七二十八、七七四十九、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不适用结论二的方法,其它的题都适用。由此得出结论三:

任意相同数乘一位数(四七二十八、七七四十九、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除外),所求积的首位数和口诀积的首位数相同,所求积的末尾数和口诀积的末尾数相同;所求积中间部分的相同数等于所求积的首位数加所求积个位上的数;所求积中间部分的相同数的数位总要比因数中的相同数的数位少一位。

五、五道特殊题的速算方法

1.四七二十八的计算

4?=28

44?=308

444?=3108

4444?=31108

44444?=311108

… … …

444…444?=3111…11108

N个4 (N-2)个1

2.七七四十九的计算

7?=49

77?=439

777?=5439

7777?=54439

77777?=544439

… … …

777…777?=5444… 44439

N个7 (N-2)个4

3.六八四十八的计算

6?=48

66?=528

666?=5328

6666?=53328

66666?=533328

… … …

666…666?=5333… 33328

N个6 (N-2)个3

4.七八五十六的计算

7?=56

77?=616

777?=6216

7777?=62216

77777?=622216

… … …

777…777?=6222…22216

N个7 (N-2)个2

5.八八六十四

8?=64

88?=704

888?=7104

8888?=71104

88888?=711104

… … …

888…888?=7111…11104

N个8 (N-2)个1

观察上面五道题的计算,可以发现,它们也有一个规律性的计算方法,那就是:

结论四:先用口诀求出积,口诀积十位上的数加一是所求积首位上的数,口诀积个位上的数和所求积末尾数相同;口诀积的十位上的数,加上口诀积的个位上的数,得到的积的个位上的数,就是所求积十位上的数;所求积十位上的数加1就是所求积中间其它数位上的相同数;所求积中间部分相同数的数位总要比因数中相同数的位数少两位。

掌握了上面的结论三和结论四的计算规律,就可以进行任意一个相同数乘一位数的速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第5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50×314×21000X×56×30

200×4500×3140×2800×6320×

3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6个十是多少?②8个百是多少?②40是几个十?

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十多少?1200是几个十?

12个10是多少?12个百是多少?800是几个百?

二、探究新知。

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例1,进行教学。

⑴、出示情境图1。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自由汇报。

生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

生2:10个2相加是20。

生3: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

。。。。。。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

29﹦18(元)

210﹦20(元)

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

⑵、出示情境图2。

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①师:这个问题,小精灵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

②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通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

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案 第7篇

教学内容:教材18-19页例8-例10及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五中1-3题.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理解被乘数中间有零乘法的算理.(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会计算被乘数有零的乘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分析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被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复合投影片、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7×4+2= 130×3= 56÷7= 32×3= 80×6= 90+160=

64-38= 5×8+7= 840-700=

6×9+6= 31+25= 46÷6= 2.笔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同学们利用法则对112×4计算的既迅速又准确,把112改成102,这道题又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学生试做.)引导学生明确: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不知道怎么做;

另一种情况是猜想得408,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0乘以4得多少,为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知道了.

2.学习例7.(1)投影出示图问:

图上有几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要求三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怎样计算?

学生看图后回答: 用加法计算2+2+2=6(个)用乘法计算2×3=6(个)表示3个2相加是多少?

(2)教师把投影中每盘的苹果去掉1个,问现在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怎样计算.

1+1+1=3(个)1×3=3(个)表示3个1相加是多少?

(3)教师把苹果全部去掉,这时求一共有多少苹果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盘子里都没有苹果了,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如果还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列式是

用加法0+0+0=0(个)用乘法0×3=0(个)表示3个0相加是多少.

(4)同学们知道了0×3=0,那0×0×5„„0×9分别得多少?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0×4=0表示4个0相加,结果还是0. 0×5=0表示5个0相加,结果还是0. „„

0×9=0表示9个0相加,结果还是0. 最后归纳出0乘以任何数都得0.

(以上设计由乘法的意义引入,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缩短了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条件,为学习新知识铺平了道路,巧妙地分散突破了难点.)3.学习例9.

(1)同学们都知道0+3=3,3+0=3.这几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教师板书

0×3=

3×0= 0×9=

9×0= 6×0= 7×0= 0×0= 他们的结果分别是什么,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2)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归纳出任何数乘以0都得0.

(3)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任何一个数与0相乘都有什么特点?(4)反馈练习:完成第18页做一做. 0×2= 5×0= 0×7= 0×8= 2×0= 5×0= 7×0= 0+8= 4.学习例10.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那102×4这道题现在会做吗?1005×6呢?

小组讨论后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找学生板演. 例10 102×4=408

1005×6=6030

(2)各小组汇报结果并说出计算过程后,教师强调竖式中0的位置写法.(3)反馈练习:完成第十九页做一做第1题的第一行. 学生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出计算过程.

三、巩固发展: 1.计算

2.选择正确答案

406×5=

1002×5=

1087×8=

3.○里填上“>”“<”或“=” 23×3○60 44×2○80 7×0○7+0 14×5○60 56×2○110 78×3○240 4.计算,把乘得的积填在下面的空格甲

四、全课小结:今天的学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第20页练习五第3题.

六、板书设计

被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例8

例9

0×3=00×9=00×0=0

三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 0+0+0= 0×3=0

0)

3×0=09×0=0

上一篇: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情况下一篇: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