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筝》说课设计

2024-07-26

鲁迅《风筝》说课设计(精选9篇)

鲁迅《风筝》说课设计 第1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积累“什物、惊惶、瑟缩、丫杈”等词语;品味课文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情感变化,解读课文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以及“我”由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悲哀。

教学难点:

探究解读课文意蕴,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文章主题。

主要教法:

讲读、质疑、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欣赏音乐《三月三》,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二、 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正音

请同学们自己推选一位“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大屏幕上展示的字词。

三、走进课文

今天,我们的诊所来了一个病人,他竟是大文学家鲁迅先生……

1、说病症: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1、2段,说说这位先生有什么异常之处。 ( “风筝”――惊异、悲哀)

2、探病因:

再次速读课文,概括萦绕在“我”心头的到底是一件什么事?

(结合时间、人物、事件复述课文内容)

3、分析病情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同桌两人抢答,看看你们俩谁是更优秀的医生? 病情一:“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为什么?

病情二:小兄弟做风筝被发现时,他是怎样的反应?

病情三:“我”的观念,从什么时候起发生了变化?

病情四:为什么“我”认为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4、治疗经历

对于早年的过错,“我”弥补的方法有哪些?结果怎样?

方法一:“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和他一同放”----“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失败

方法二:“去讨他的宽恕”----“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失败

5、对症下药:

“心病还须心药医”, 请同学们写几句话,煲一剂心灵鸡汤,来安慰一下作者。

6、建立病历档案

(以“风筝”为线索再次梳理课文)

四、合作探究

从“风筝”的故事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同桌合作完成。

五、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将自己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

六、课后思考

反省一下,你犯过令你痛心的错误吗?你有过惨痛的教训吗?像鲁迅一样,把他们写下来吧!

七、板书设计

鲁迅《风筝》说课设计 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能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会运用本课的一些词语和顺序、倒序、插叙等记叙手法。2.能够领悟本文表达的情感,如手足之情、自我批判和对当时社会精神虐杀的批判等。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运用顺序、倒序、插叙等记叙手法。

2.能够领悟本文表达的情感,如手足之情、自我批判和对当时社会精神虐杀的批判等。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有首歌词这样写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带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每次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我们便会想到我们天真烂漫的童年。多么想重走一回童年,只因为风筝带给我们很多快乐,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课文,来了解一段一对兄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2.初读课文,请大家带着问题(全班读/抽读/默读)全文

任务:在读过程中划出段落序号;找出文中生字词;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有问题的地方做下记号。

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小时候毁掉了弟弟的风筝,二十年后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全然不记得了。

3.我的小兄弟受到“欺负”为什么不还手?中年后又全然忽视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即文本想要说什么)

(1)封建礼教虐杀人的天性。

(2)被虐杀的人毫无抗争,毫无怨言的忘记、忽视他们承受的不公正待遇。4.通过课文的叙述能说明哪些问题呢?

(2)封建礼教虐杀人的天性。

(2)被虐杀的人毫无抗争,装作毫无怨言的忘记、忽视他们承受的不公正待遇。

(3)时局的混乱纷争。

(4)社会环境的混杂,人际关系的冰冷。5.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开头:奠定全文情感基调,悲凉灰色的压抑。

结尾:呼应开头,漫延悲凉的气氛。

《纸船和风筝》说课稿 第3篇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围绕“与人友好相处, 团结合作”这一专题共安排了四篇课文。本文讲了松鼠和小熊因为纸船和风筝成为好朋友, 后来又因一点小事吵架, 最后两人互相体谅、宽容, 和好如初的故事, 表现了他们对友谊的渴望和珍惜。通过对本文的学习, 旨在让学生在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的基础上更好地与人沟通。文章语言优美, 感情真挚, 充满了童真童趣。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深厚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心情变化, 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深厚的友谊。

四、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学中我采用问题引领法, 并辅助图文和多媒体, 让学生能够自读自悟。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 又是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中将读贯穿教学始终, 范读、读思结合、读中体会等, 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本的情感世界。

2、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课教学中, 我强调让学生“读”, 通过自读自悟、引导、想象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大胆去说, 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同学们, 你有朋友吗?他是谁?

2、当你和朋友发生矛盾时, 你是怎样化解矛盾的呢?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纸船和风筝》, 看文中的小主人公们遇到矛盾是怎么做的呢?

【设计意图】一开课,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和朋友闹矛盾时怎样化解, 能迅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接着告诉学生要学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也和他们有着相同的情感经历, 使学生带着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阅读期待进入对课文的学习之中。

(二) 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flash, 思考: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第1自然段。

A、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B、指名汇报。

过渡:看见山上的小溪往下流, 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松鼠想送给小熊一个礼物, 它送了什么礼物呢?又是怎么送给小熊的呢?

3.学习第2、3自然段。

(1) 自由读2-3自然段后, 汇报交流。

(2) 小熊看到这纸船, 心情怎么样?结合文中插图, 说说小熊乐成什么样子了?

(3) 小熊为什么乐成这样啊?

(4) 指导朗读小熊乐坏了的语句。 (指名读———评价———再读)

师小结:真棒, 从你的朗读听得出, 小熊真是“乐坏了”。

过渡:小熊收到礼物后, 也想送给松鼠一个礼物, 他送了什么礼物呢?大家赶快读一读4、5自然段吧。

4、学习第4-5自然段

(1) 自由读4、5自然段。齐答:小熊送给小松鼠了什么礼物?

(2) 哦, 小熊回赠了只风筝给松鼠, 松鼠收到风筝又有什么反应呢?

(3) 从“一把”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结合书本插图体会松鼠开心的心情, 并指导学生读出松鼠的开心。

师总结:瞧, 纸船和风筝不仅使他俩成了好朋友, 而且还给他们带来许多快乐和幸福呢!

【设计意图】这两部分主要写了小熊和小松鼠因为纸船和风筝而成为朋友。教学中抓住两个“乐坏了”, 让学生借助插图, 展开想象, 利用关键词来体会, 再通过朗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得到友谊的快乐和幸福。通过感官的刺激和思维的激发, 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再通过说和读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过渡:可是有一天, 事情却发生了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快速的读读课文的 (7-9) 自然段吧!

5、学习第7-9自然段

(1) 自由读文, 回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句子: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 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A、指名读句子, 想象此时松鼠和小熊的心情, 并说明理由。

出示句子:虽然心里难过, 它们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折一只纸船。

B、这又说明了什么?

小结:是呀, 虽然他们心里很难过, 但还是每天彼此牵挂着对方, 怀念着以前美好的日子。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写了小熊和松鼠出现了矛盾。教学中抓住两个人物的心情, 让学生进入人物的内心, 深入文本, 体会感受失去朋友后的伤心难过, 让文本与学生思想与主人公的意识产生共鸣。

过渡: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 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6、学习10-11自然段

(1) 生自由读文,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A、松鼠为什么再也受不了呢?引导学生读出松鼠的难过。

B、松鼠看见风筝后他是怎么做的呢?

C、松鼠为什么哭呢?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过渡:就这样, 一场误会消失了, 纸船重新回到了小溪里, 风筝又重新回到了天空中, 他们的友情又回来了。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再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2)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小结:小熊和松鼠因为纸船和风筝成为了一对好朋友!当有了矛盾他们能主动道歉, 彼此宽容, 最后通过纸船和风筝和好如初。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 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这一部分写了小熊和松鼠化解了矛盾, 重新成了朋友, 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里我着重抓住松鼠的两个表现“受不了了”和“哭”, 让学生解读文本,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学生内心的童心童趣被激活了, 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 适时地让学生说一说, 既是对文本的补白, 又是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平台,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会得到同步的发展, 给学生创设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 讨论探究

松鼠和小熊, 你更赞成谁的做法, 为什么? (四人一组互相讨论)

1、交朋友时要注意, 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

2、和朋友吵了架, 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主动和朋友和好。

3、彼此之间珍惜友谊

小结:大家说得太好了, 我希望你们也能向他们一样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 呵护友谊!

【设计意图】虽然小熊和松鼠的做法都值得学习, 但是小松鼠能主动提出和好的做法更值得大家思考和学习。通过这样一个发散性的问题的设计, 不仅拓展了学生思维, 而且在争论中更加明白了友谊的真谛:珍惜和宽容。

(四) 角色体验

你喜欢松鼠和小熊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让学生带着对松鼠和小熊的喜爱之情, 与故事中的小动物进行情感的对话, 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感悟、积累语言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 小结置疑:

通过这节课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可促使学生将阅读实践中获得的认识、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归纳, 同时也是学生思想上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质疑环节既关注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质疑、乐于质疑、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开发。

(六) 作业:

1、将你们折的小纸船送给你发生过争吵的小伙伴表达一下你的心意吧!

2、搜集关于友谊的名言警句!

3、收集关于友谊的故事。

【设计意图】对整篇课文的朗读感悟之后, 鼓励学生课下可以为自己曾经争吵过的好朋友折只纸船, 把自己的祝福带给朋友。通过这样的设计, 力图体现给孩子一点空间, 让他们的灵性、情感、思想能够自由的飞扬, 使学生更加深对友谊的理解,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名言警句和故事让孩子能将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并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鲁迅《风筝》中的儿童教育观 第4篇

一、理解儿童心理

文中这样描写放风筝的环境:“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简直是一幅生机勃发、春意盎然的图画。最妙的是,“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把天上风筝和地上孩子融为一体,风筝于空中翻飞、翩舞,孩子于地上追逐、跳跃,故曰“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作者内心“物我交融”的愉悦和美好与对儿童游戏的理解和欣赏溢于字间。接着,笔调一转,对体弱多病、活泼可爱、“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的形象,白描式简笔勾勒,流露出深深同情和理解:“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因“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可以想象,如果拥有自己的风筝,弟弟会是多么地开心!可惜,那时那地,“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我”为什么不能理解弟弟心理?父亲死后,受封建礼教之“长兄如父”的深刻影响,“我”自觉践行起监督、管教弟弟的权力来。又因为“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就自以为是,全然不管“我以为”之谬,不管弟弟“最喜欢风筝”,坚决禁放。可见,不能理解儿童,是成人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不能平等对待儿童的缘故。以成人为中心,往往无视儿童心理,认为无需理解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心理,不重视理解儿童,这为文中“我”的偏见所证明。而成人都由孩子长成,总是“忘却自己曾为孩子的情形”,“将他们看作一个蠢才,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看图识字》)。鲁迅曾回忆自己七岁时要去看五猖会的情景:“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父亲却要求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结果从清晨一直背到太阳升得很高(《五猖会》)。鉴于此经历,鲁迅绝不肯让海婴再尝他所受的一切(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对于“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鲁迅说:“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起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可见鲁迅是很理解孩子的。

二、尊重儿童天性

不能理解就不能尊重。“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因“买不起,我又不许放”,只能偷做。故乡的风筝时节,天上放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可是弟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用枯竹作翅骨,用小风轮作眼睛,用红纸条装饰,表现出儿童富于想象、创造的天性。对此,“我”不仅没有褒奖和鼓励,而且在弟弟“将要完工”之时,“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这简单的一“折”一“掷”一“踏”,就将弟弟“苦心孤诣”的杰作毁坏,多么地粗暴!然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全然不顾他此时此刻内心是多么痛苦!“我”如此“傲然”,是因为“我”是成人,“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再者,有“长兄为父”的“尚方宝剑”,岂是弱小幼童敢甚或能与之对抗的?这简直就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精神虐杀”!而小小弟弟,只能眼睁睁看着爱物被糟蹋,只能逆来顺受、忍受欺凌、忍受痛苦,别无他法!做风筝是童心、童趣、童性的真性情,毁风筝则是冷酷、是伤害、是摧残,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对童心的无情压抑和刻意毁灭。从“我”的粗暴上,分明可见心理烙着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印记。既然“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对于“最正当的行为”的无端干涉,对于“儿童的天使”的粗暴践踏,不是对儿童天性的极大不尊又是什么?在此,作者分明表达了对粗暴阻止儿童游戏行为的批判,表达了对于儿童游戏的天性应予以真诚尊重的“意思”。

过去,“中国是大人用的玩具多:姨太太,鸦片枪,麻雀牌,科学灵乩,金刚法令,还有别的,忙个不了”(《玩具》),可偏偏“为小不尊”——因为孩子小,就不尊重其游戏的天性。时至今日,“大人们”是不是该想想怎样尊重儿童?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提出“幼者本位”,用时尚话说即“以儿童为本”。的确,儿童应该保有童心,儿童应该保持童性,童心童性理应在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个性特点的自由生活中充分展现。以儿童为本,就会最大限度避免对儿童天性的失尊,即使有失,也会及时纠正。“我”对自己扼杀弟弟天性的错误一直设法补过以求弟弟宽恕,虽然弟弟早已忘怀,但“我”却终日心重如铅,如此自责,不正体现了作者对人、尤其是对儿童的正当行为和权利应真诚尊重的思想吗?

三、呵护儿童身心

不理解不尊重,后果必是伤害。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呵护他、强他身体的最佳方法莫过于鼓励甚至陪同放风筝,因为放风筝是他的“最爱”,可是“我”没有。小兄弟私做风筝被发现,他窘迫不堪:“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岂但只是因为胆小,更是其精神病态的外显。他偷做风筝,自以为非,被兄长发现才诚惶诚恐。“我”踏坏他“苦心孤诣”做的“即将完工”的风筝,他没有哭泣,没有怨恨,没有抗争,一个追求美与创造的幼小心灵痛苦无告,只是“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多么地让人可怜,可怜得让人心疼!这被践踏的岂止是一只风筝,更是一颗本应受到呵护的稚嫩的心!“绝望”貌似对小兄弟表情神态的轻轻点染,外化的却是“莫大于心死”的至重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极大,而且极远。中年后,当认识到对弟弟精神虐杀错误,“我”想到一个自以为“可行的”补过方法,“去讨他的宽恕”,他却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么?”“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这回轮到“我”彻底“绝望”了——断绝了所有的希望,让“我”求恕而不得。“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对于“精神虐杀”竟然“全然忘却,毫无怨恨”,这是多么可怕的忘却,多么骇人的麻木!但谁能否认,这麻木非当初“精神虐杀”所为?谁能否认,这不是对“施教者”(施虐者)精神的惩罚与教育方式的嘲弄?全然忘却,便没有痛苦,没有改变的要求,没有历史革新与进步;忘却,意味着“精神虐杀”将循环往复。这对全社会无疑都是永远的悲剧,令鲁迅感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论“赵难”与“逃难”》)。可时至今日,不能不说“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喏喏,才算一个好孩子”(《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自以为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上海的儿童》)。鲁迅几十年前的这些话,对于应当造就身心俱健的强者之教育,仍有现实意义。

《鲁迅与时间》说课设计 第5篇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

《11鲁迅与时间》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第10册教材中的第11篇课文。这篇课文写了鲁迅的一生,尽管只有短短的55个年头,可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他生前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结果,正如他自己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写作上了。

课文先叙述了生命短暂的鲁迅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接着分别从“熬夜写作”“除夕工作”两方面具体介绍他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最后概括勤奋、战斗一生的鲁迅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文中用了许多具体的数字,突出他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可以帮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能产生崇敬之心,进而争取也做个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的人。

2.能正确理解三句重点句的含义。

3.知道列举具体数字与反映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的关系。

4.能收集珍惜时间的格言3———5条。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说出指定句子的含义,学懂全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让学生完成对字和词语解释的预习

四、设计理念

打破常规的分析顺序,抓住三句重点句子的理解,进行教学。

本单元的学习要点是“理解句子的含义”,是前三个单元“体会用词要准确、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词语的使用范围”的延伸。如果把“理解词语的意思”比作造高楼的砖头,那么,“理解句子的含义”可看作造高楼前打下的地基。

所谓句子的含义,指隐含在句子里面的意思,有的句子用词较深,或者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表达的感情没有直接写出来,就要我们在理解句子大致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它所含的意思。

五、教学思路

根据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步教学线路:

第一步: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1、板书:时间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时间的谚语或格言吗?交流

2、板书:鲁迅你知道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3、检查预习:字解释

第二步:默读课文,直接感知鲁迅特点

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

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学生只要找到文中的句子读出即可。)

(示2句重点话)

第三步:深读课文,仔细品味

出示3句句子:

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体会句子的含义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1)找:找出句中的重点词语

(2)学:学懂词义

(3)联:联系课文的有文内容。

(4)想:想想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第四步:总结全文,搜集鲁迅作品

纸船和风筝说课设计 第6篇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深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它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示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和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局面,只要我们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发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同学体会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时那种快乐的心情

难点是“扎”的读音和“抓”的书写

教学理念

二年级同学的阅读能力令人惊讶,老师要尊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同学的同学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身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健全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1、同学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和比较难读的句子,培养小朋友们自学的学习方法,通过4人小组讨论,记生字的方法,汇报给大家。

2、出示4个较难读的生字,生自由读,指名读。

3、通过做游戏的方法同学字,记生字,难写的“扎”“抓”师反复强调。

4、童话是容易感染的,让同学通过自学,找找划划在了解教材的过程中,就会让同学了解松鼠和小熊的快乐心情,通过朗读,让同学体会。

5、师简笔画,形象地演示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过程。

6、体会小熊和松鼠闹别扭后双方难过矛盾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闹别扭后小熊和松鼠重新和好时的那段是很感人的,让同学通过朗读体会。

教学反思

由于同学对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很感兴趣,整堂课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的,大家都意犹未尽。

亮点:

1、教学思路清晰

2、课时定位合适

3、教学手段巧妙

①生字词,让生通过讨论编顺口溜,同学易记且感兴趣

②通过摘果子游戏,生动形象地出示生字

4、朗读课文绘声绘色

缺乏:

1、生字“扎”“抓”是难点,教学得还欠透彻

读鲁迅《风筝》有感 第7篇

鲁迅先生的《风筝》,描写的是:“我”不允许弟弟玩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待“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后,才对自己的粗暴感到深深的懊悔,同时,也折射了旧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希望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儿童精神不被虐杀。

多年后,鲁迅去找弟弟反省自己之前所犯的错误,可弟弟还念及兄弟之情,念及他们之间的友爱,已经把这件事忘得无影无踪。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每个人心里都要有爱,要尊重每个人的梦想,也要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当我读到鲁迅先生将弟弟亲手做的、即将完成的风筝折断时,当我读到小风轮被他踩踏时,我心里为他弟弟感到伤心、难过。

还有,人一定要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只有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才能一生活得更快乐。

读鲁迅《风筝》有感 第8篇

周三下午上了两节课以后是社团活动课,我们文学社的这次社团活动计划是放风筝。在放风筝以前,我们一起学习了鲁迅小时候与他弟弟的故事。

那个故事是发生在鲁迅和他的弟弟的小时候的事。鲁迅的弟弟非常想放风筝,可鲁迅不让自己的弟弟放风筝,原因是鲁迅认为这是不好的孩子才玩的把戏。可是,鲁迅的弟弟就是要放风筝,就在那个风筝快要做完时,鲁迅进屋,把弟弟的那个风筝折了。等过了好多年以后,鲁迅和他的弟弟都长大了,鲁迅才明白儿童放风筝是很正常的现象。他也为当年自己鲁莽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弟弟而忏悔,所以鲁迅一直想得到自己弟弟的原谅。

老师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们迫不及待跑到操场,几个男“同事”就首先开始放起了风筝。有时我们把风筝放得比较高,有时由于风筝线太松,风筝就会掉下。我和候翔依就到那线的根前一拉,风筝就又飞起来了,放风筝的人就马上收线,这时有人喊:“张伯均来了!”张伯均可是放风筝的高手,有一次他放的风筝比十几层楼都高四五倍。今天他的到来,使我们又激动起来,我们齐声高喊:“张伯均过来!”我们盼望着风筝飞上蓝天。风筝在张伯均的手中,一会就在空中飞翔了。我们文学社的其它同志也有人想试一试,就接过线来,可他放了不一会儿,风筝就落下来了。虽然我心中明白怎样放风筝,但是我还是选择帮其他同学的忙,我想“如果我放的话,也许风筝飞得也不错。”

这次我们文学社的同学放风筝让我们的心情就像风筝一样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我们收获了快乐。

鲁迅风筝教案 第9篇

鲁迅风筝教案

1教材分析

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激情引趣,以情感角度切入,运用朗读教学,以多种形式的读将多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其中。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放其思想和个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亲情,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完成角色互换。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与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2、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导读,创设情境

1、课前播放歌曲《三月三》,创设情境。

2、彩屏显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写的是什么情景?想到风筝,你们会有怎样的情感?(生谈感受。)可一想到风筝,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风筝》,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灵吧!

(用歌曲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感情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二、初读,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彩屏显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思考:本文围绕什么展开回忆的?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

教师:

指导复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清情节。

(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三、研读,合作探究

彩屏显示: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2、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为什么?

(题1要让学生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要求学生要能联系所查资料,联系自身实际加以回答,体现新课程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张扬个性进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唯物观。)

四、精读,理解人物

学生活动(彩屏显示):

朗读第3、4段,说说你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体会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谁才是真正的悲剧制造者。

演读:一位学生表演哥哥,一位学生表演弟弟,朗读第3、4段。要求所有第三人称均改为第一人称,并读出人物的感情。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真正体会人物的情感,以更好的理解人物。)

五、思读,质疑问难

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哪些困惑之处?

(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点,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特征。)

准备问题:

“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样理解?

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怎样理解结尾的句子

六、联读,延伸拓展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择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把学生从课本引向生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七、小结,朗读课文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精神。它吹奏了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风筝》的世界……(学生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与《满天的风筝》比较阅读(研讨与练习三)

板书设计:

我 风筝 弟

自责反省

浓浓亲情

鲁迅风筝教案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

⑵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

⑴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⑵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⑶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

整体感知课文,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1、导人: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2、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3、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⑴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⑵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⑶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4、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1、问题探究:

⑴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⑵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⑶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2、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1、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2、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3、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再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二、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

三、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第一组:

⑴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⑵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处境?

⑶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⑷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

2、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⑴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⑵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待我懂得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⑶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第三组:(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⑴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⑵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小结: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1“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四、体验拓展

1、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2、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练笔中写)

3、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教学小结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鲁迅风筝教案

3教材简析:

《风筝》一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是继“人生”“自然”“科学”主题之后为培育有血有肉有感情之人而设的单元。在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等等。我认为教材的“点”更在对“精神的虐杀”的觉醒与反思,所以教学时以此为要点,逐步挖掘开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对于像本文这样有深厚意蕴的散文诗,学生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象。所以在教学时尽量考虑让学生扣紧文本、深入思考、合作探究,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感受,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2、过程与方法: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

2、难点: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3分钟)

1、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放风筝》,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

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听到这首儿歌,是不是有童年重现的感觉?

风筝这个可爱的玩具,曾是许多人快乐童年的天使,给年幼的我们带来数不清的欢乐。可是也有一些小朋友,会因为一些看似正当的理由,无端地被剥夺了这专属于童年的纯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和作者一同来追忆一段关于风筝的,伤心往事。

2、出示课题。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3、简介作者。屏显鲁迅有关材料,师生一同阅读。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寓意丰富、思想深刻的,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风筝》的教学,对于老师是一个挑战,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老师已经作好挑战的准备了,同学们作好准备没有?那就让我们来接受挑战第一关——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教学环节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出示听读要求:

1、听清字音,划出生字词。

2、边听边想:文章围绕风筝,回忆了一件什么事情?

3、听的过程中,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精彩的或者不太明白的词句。

反馈:

1、生字词教学

2、概括课文内容: 围绕风筝,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弟弟喜欢放风筝,我不许他放,他偷偷地自己做风筝,快要做好时被我发现并毁坏,二十年后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想要讨得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完全不记得了。(文字提示学生回答)

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出色,这些疑问能不能自己来解答呢?接下来要考验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学习环节:

三、教学环节二:研读课文,探究意蕴。(20—25分钟)

出示学习步骤和要求:(学生自读与合作探究用时5分钟,交流、梳理小能不能理解的问题2分钟,完成预设的两个问题15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课文意蕴,自我质疑、释疑。

2、小组内交流、探讨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预设:

1.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2.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由问题1“精神虐杀”引导进入第三、四段学习:

1.“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对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2、我是如何“精神虐杀”弟弟的?(找相关的动作描写,并朗读。概括我的形象——粗暴)

弟弟的心灵有没有受到伤害?(找相关的神态描写。概括弟弟的形象——可怜)

3、我踏扁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童心、快乐、创造力等。从第三段里找相关的神态描写,并诵读)

4、我为什么要“精神虐杀”弟弟?(领悟到,出发点是关爱,是亲情)

5、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写得那么粗暴,弟弟那么可怜?反映了鲁迅什么样的感情?(悔恨、自责——同样体现对弟弟的亲情)

问题2:为什么弟弟不记得了,我不觉得宽松,而是“沉重着”?(我无法原谅自己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想弥补而无从弥补,心里更加歉疚、自责)

小结:二十年的时光,变了的是对风筝和游戏的看法,不变的是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情深,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环节三:感悟主题,体会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3—5分钟)

1、从风筝的故事里,你看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自省精神 知错就改 勇于承担;关爱弟弟,手足情深)

2、你从本文中领悟到了哪些道理?

五、教学环节四:说说写写,拓展延伸。(5分钟)

说一说:

在跟家人和同学的相处中,你有没有被他人“精神虐杀”或“精神虐杀”他人的经历,至今想起有什么感受?

写一写:

给曾经“精神虐杀”过你或你“精神虐杀”过的人写一封信,真诚地与对方交流你的感受和想法。(课后完成)

六、课堂小结(1分钟)

二十年前,年少的鲁迅毁坏了弟弟的一只风筝;二十年后,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浓浓的亲情,鲁迅又还给了弟弟一只风筝。而这只风筝同时也送给了我们。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在误解和冲突中也蕴藏着亲情;也是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人要敢于自省,要知错就改,要勇于承担责任。

一边是严于律己,一边是宽以待人,拥有这样的一双翅膀,我们一定可以在爱的天空中翩翩起舞,爱的天空,将充满自由和温馨。

七、教学反思

1、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侧重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了,但对学情的把握还很有欠缺。导致的结果是课堂上给予学生熟悉文本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听一遍再快速地读一遍,对课文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究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后面的质疑和释疑环节学生很难做到自主发现、探究,原定的“生成性教学”体现得不明显,学生提问往往问不到点子上,释疑更难以把握课文意蕴。

2、整堂课的教学,事实上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得少。一是时间的限制导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深,致使很多问题最后变成了老师的讲解;二是老师心太急,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讨的时间,而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环节匆匆抛出答案。事实上是理念上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表现。

上一篇:党的十九大报告知识题下一篇:学校特殊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