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2024-05-11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精选6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第1篇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 时,结合师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 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 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 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 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 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 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第2篇

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二、“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保证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几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我都没有加以掩饰,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威信在学生面前受到损害,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提出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第3篇

在学习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实现有效教学, 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新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二、开展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是完善课堂教学, 加强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 其中的关键又是学生。教师只有唇膏粉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 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课堂教学, 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材, 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 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差异性突显出来, 才能加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学。

三、开展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有利于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

高中历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 而是在历史学习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历史教学中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 而要更加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知识, 学会学习。高中历史教师应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 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智力。高中历史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 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方式变革, 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 只有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设计, 都与学生发展具有内在联系。教学成为学生以理解、体验、感悟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的重建活动。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 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时空内, 围绕一定的主题所进行的多向的交往活动, 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四、开展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必须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教学工具,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现代教育教学工具在高中历史教学被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在历史教学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信息技术的优势, 通过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 使抽象的历史形象化, 使复杂的历史简单化, 使文字材料音像化,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高中历史教师还应该重视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除了传统的讲述法之外, 要更多的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只有自主学习, 学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差异

新课程下的初高中历史教材由于编写的结构、体例不同以及对学生能力要求的不同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高中历史教师普遍感到高中历史难教,学生难学。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就成了同仁们热议的话题,但大多数教师是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来加以讨论和阐述,提出了许多有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鲜有人从如何加强初中历史教学来讨论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这里,我想就这一问题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初高中历史教材编写和能力要求的差异

1.教材编写的不同

初中历史教材是完全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写的,即所谓的“通史”体例,这样的教材时序性强,易于掌握。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这样的教材时序颠倒,知识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初高中历史教材这样编写不同的用意在于初中学生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到了高中阶段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样的理想很美,可现实状况却并非如此。

2.对学生能力要求不同

由于初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所以对其的能力要求也不同。根据课标要求,对初中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具有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这说明对初中学生的能力要求侧重于对知识的识记和简单理解;对高中学生的能力要求则是“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说明对高中学生的要求侧重于理解和应用方面。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从教师配备看

专业历史教师明显不足,不少学校是以其他科目的教师来兼任历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从学校态度看

由于历史科目在中考中是开卷考,而且是等级打分,分值低。所以学校对历史教学是不够重视的,甚至还会有缩减历史教学时间的可能。这也是导致初中历史教学环境恶劣的一个重要原因。

3.从学生角度看

由于学校及教师的不重视,特别是历史科在中考中的分值极低,因此学生自然不可能对历史有太多的兴趣。这样的状况必然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到高中阶段后感到历史难学也就在所难免了。

4.从考试方式看

由于历史科目的边缘化,平时历史几乎无书面考试。以上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存在,归根到底就是由学校升学率的功利主义思想决定的。因此弱化历史教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对改变初中历史现状的几点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

要加大对各学校专业历史教师的配备,同时要站在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及充分体现历史科目的德育和智育任务的角度出发,切实改善初中历史教学的恶劣环境。

2.学校要重视

各学校应把历史教学与语、数、外放在同等地位,建立和完善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评估制度和方法,以能较好、较快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3.教师要重视

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静下心来加强教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适应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在初中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是初中历史教师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4.考试方式和分值比例要改革

在把“升学率”当作指挥棒这一客观现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应改变初中历史的考试方式和分值比例。在学校的历次考试中,如阶段考、期中考、期末考试中,历史都要参与进来,并且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中考也是如此。在分值比例上可以参照高考分值,语、数、外各150分的前提下,历史分值提高到100分。在考试方式和分值比例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自然就能引起各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高度重视,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以上只是我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对初中历史现状的一些粗浅认识,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各方面对初中历史的重视,从而真正实现历史的德育和智育任务。

参考文献:

宋山林.中学历史教学中内容观的更新[J].教学与管理,2003.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第5篇

随着历史学科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编纂的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如何跟上这种形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着重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是狠抓基础,正确处理识记与其他能力的关系。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没有记住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以及《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就无法弄清中英这场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50年代,它对中英两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满清王朝的失败为什么具有历史的必然。以记忆促进思维,以思维带动记忆,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均不可偏废。为此,我们要下功夫抓好打基础的工作,特别是从初中、高一、二年级起就要抓紧、抓扎实,这是教好、学好、考好的第一要素。

二是把握精髓。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把对立统一法则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把握住这个核心,就把握住了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由此说开去,在历史教学中也有一个教给学生如何把握某些历史问题的核心和精髓问题。只要把握了这个金钥匙,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讲述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这一专题,主要把握住: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具有狭隘、保守、自私和分散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弱点。这种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却不能提出高远的社会理想,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代表自己的利益。诚如列宁所说,在历史上,有过暂时的劳动者专政,却不曾有过巩固的劳动者政权。中国古代单纯的农民战争,其结局不是被封建统治者所镇压,就是像刘邦、朱元璋领导的斗争那样,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农民斗争总以英雄史诗开篇,以悲剧而终结,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明朝未年,李自成这位来自被压迫者的真正英雄,领导的大起义是如此;1851年,农民知识分子洪秀全发动的金田大起义也是如此,尽管他们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规模巨大,波澜壮阔,成就了扫荡封建王朝的宏伟事业。但是,这两支一度所向披靡的队伍,因为沉沦于对胜利的过分陶醉,骄傲自满,不具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生活腐化,宗派斗争,不再体恤民情和维护内部团结,终于变得不堪一击而归于溃灭。他们的事业成为一出英雄的悲剧。

三是纵横联系。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纭多变、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彼此都不是孤立的,具有一定的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在教学中只有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四是贯穿鲜明而深邃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的鲜明而深邃的主题。

在教学活动中贯穿这一鲜明主题,不能仅满足于制作图表,史实讲述得形象生动,观看电影电视,参观历史遗迹及风景胜地等这些具体活动培养的朴素的情感,而要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升华到理性高度,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做,在历史教学中包含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就起点高,理论深刻,政治思想性强,情感内涵浓烈。

从高考的视角来看,历史学科的考试,要给情感因素的测量评价以适当的地位。但它又不同于政治学科及其他学科,而是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寓意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蕴含在历史学科的试题之中。

如:概述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功绩,这三次会议解决的问题给了我们什么启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这三次会议,都克服和纠正了党的“左”右倾错误,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或政治路线,形成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如果党的领导为“左”右倾错误所统治,革命和建设同样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此题政治性强,突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教育深刻,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更加坚定党的领导的信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第6篇

[论文摘要] 实施素质 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是教育 现代 化的主要目标,而其根本在于课程教材改革。课改的基础是加强师生的互动,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突破口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核心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教师应当以 历史 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努力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学。

一、新课程改革,呼唤创新课堂

当今是知识 经济 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它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社会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孩子们以启迪、哺育和成长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的生命活动场所,是师生生命涌动和生存 发展 的重要时空。正如有关教育学家所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能有真正的生活。”

二、把探究引进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一种热烈、沸腾、多姿多彩的而又温馨和谐的气氛,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体会思索的快乐和享受收获的喜悦,使他们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1.学生自主学习,是探究引进课堂的前提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 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把探究引进课堂,有利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而前提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性超前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潜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同样也具有巨大的自学潜能。

2.开放性课堂是把探究引进课堂的关键

传统的课堂是一个封闭系统,有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师围绕教案转,期望达到预定的答案。

开放性课堂是在师生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富有爱心的交流,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相互尊重与创造,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美好创造活动,是老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的课程,这是课堂充满生命力的体现。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辨论会、故事会、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卡片、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考查历史遗址等等,让学生去参与实践,去感悟历史,去体验历史。

三、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方法

俗语说:“教无定法”。新课堂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是灵活的。把探究引进课堂,采用的方法可以是:1.采用小组制;2.确定探究的主题、步骤、方式;3.课堂演示;4.对结果进行评价。在讲《改革开放带来的日常生活的变化》一课时,可将学生分成卡票组、交通 组、家居组、时装组四个小组,确立不同的学习探究目标,指导他们分头去搜集资料。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探究目标,完成了相关项目的任务。卡票组:通过小品的形式,实物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票证---粮票、油票、布票、肉票以及改革后的各种各样的信用卡,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交通组:运用多媒体演示了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演变---竹排、木头船、自行车、轮船、电车、高速列车、航空飞机,海陆空,从南到北,形成了强烈的历史意识。家居组:同样运用多媒体演示了改革开放前后城市 农村 住房的变化---茅屋、瓦房、花园式的别墅、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鲜明的历史对比。时装组:伴随着轻快的 音乐,带来的是一组赏心悦目的时装SHOW,从唐装、中山装、旗袍、列宁装、军装、时装。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阵阵的掌声,把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服饰的变化演示得淋漓尽致,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我不由感叹学生的魅力和风采。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力真的是无可估量的。之后,是学生、老师对各小组发言进行了评价。在欢笑中,在丰富多彩的节目中,展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成果。可见。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教学心得06-12

优化高中历史教学06-12

高中历史概念教学07-27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08-12

高中历史教学论08-17

高中历史教学经验08-25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07-14

高中历史教学随笔07-15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05-05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论文04-27

上一篇: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下一篇: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