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希望为题的诗歌

2024-07-19

以希望为题的诗歌(精选14篇)

以希望为题的诗歌 第1篇

以希望为题的诗歌

作者:郭金星

有一种人,

艰苦的`付出让他们的身体疲惫不堪,

衣衫褴褛和饥肠辘辘每天与之相伴;

出身的卑微,

更是引来了周围人的轻视、侮辱和谩骂,

没关系,都没关系!

生活的窘迫恶狠狠地摧残着他们,

又不能将之击倒。

因为信念,

他们在风尘中变得平静。

即便抛弃了尊严和理解,

可还有一点他们始终没有放下,

那便是希望。

就是这种人啊,

他们坚强到让人震撼,

又脆弱到惹人心疼。

当那颗希望之树轰然倒塌,

一瞬间,

对于他们的世界,

就已经苍老了一生。

不管失去什么,

都别让他们失去希望。

等到希望开枝散叶的那天,

接踵而至的就是重生。

以希望为题的诗歌 第2篇

希望

我希望——

我希望睡着了不会有噩梦

然后自由飞翔,尽兴地与蒲公英共舞

当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来临时

我依然可以安稳入睡

枕着绵绵的希望

期盼一个好梦

扯掉魔鬼的面具,安静地躺着

等待王子来把我唤醒

但,希望仅仅只是希望

睁开眼睛时还是漆黑的静夜

安静得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

那么脆弱,一个人擦泪

找一首最爱的歌听着度过难熬的时刻

旋律却卡住了我的喉咙

讲不出该说的话,想做的梦

只剩下耳边的风,仿佛在嘲笑我

谁又敢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谁说习惯了就不会感觉累

一只小小的萤火虫

就这么无法拒绝地闯入了我的黑暗之中

它就像一盏灯,不断舞动

闪过了我的瞳孔

在微弱的光中,她脸色苍白,衣衫单薄

轻轻地对我说——

别哭,我最亲爱的人

我来不及回应她

萤火虫飞走了,她也随之消失在黑暗里

我知道,她没离开过

只是融化了在黑暗里默默地陪着我

陪着我度过了无数个在梦里哭醒时光

闪电飞过,雷劈下来的时候——

就笑着沉睡去

希望,我希望遇见你

以希望为题的诗歌 第3篇

二十世纪的欧美社会充斥着传统的崩溃、信仰的丧失等种种危机,作家们面对现实集体陷入阴郁与绝望之中,文学的基调转为了《恶之花》中的忧郁,《荒原》中的幻灭,人们普遍产生一种消极、怀疑、悲观厌世的情绪。然而,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史蒂文斯的诗作一反流行的悲凉情调,“表现出一种少有的乐观主义,诗人借助想象力的作用,在荒芜和幻灭的时代情绪之外,发现和描述欢乐、生气和希望。”[2]56如果说《恶之花》与《荒原》为我们描绘了现代荒原与死亡之花,史蒂文斯的诗歌则是现代荒原上顽强绽放的稀少而珍贵的希望之花。本文即试分析其诗歌表现出的乐观主义及其根源。

1 解脱与虚无———史蒂文斯的禅宗思想

在20世纪初期,中国儒道文化已经开始在美国流行了。史蒂文斯阅读广泛,甚至还研读了大量中国宗教、哲学和文学方面的书籍,而且有过较为深刻的思考。[3]38在这一过程中,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年轻的作家,他开始怀疑西方文化的优越性,正如诗人自己所说:“如果一个人不再相信上帝,并不等于一切都已幻灭;他还可以选择别的事物作为他的信仰,希望依然存在。”[3]370对于史蒂文斯来说,中国文化,尤其是禅宗思想无疑成为了他的一个选择[4]8,以至于在他的很多诗歌中我们都能找到这一思想的痕迹。2

关于禅宗,其理论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即是“解脱”。禅宗认为,人的头脑就如一个盛满了水的杯子,只有倒掉这些占据了头脑空间的“水”,才能装进新的思想,才能理解世界及宇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5]83。在这一点上,史蒂文斯的思想与禅宗的思想颇有相似之处。

在《致最高虚构的诗句》中,诗人明确表示:你须再次成为无知的人/用你无知的眼去看太阳。[6]6“成为无知的人”指摆脱固定思维模式的桎梏,从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诗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和接受新的思想,才能发现宇宙与世界的新意,才能重新“去看太阳”。

在《弹蓝色吉他的人》中,史蒂文斯写道:“丢掉火光,那些定义/说你在黑暗中看到什么/那是那这就是这。”[6]380认为已有的知识和定义,虽然有人视它们为“火光”,其实只是腐烂的字眼,只是陈腐发霉的观念,抛弃这所谓的火光,让头脑重回黑暗与空白,让思维在清空后重新去探索与发现。

在《格言》一诗中,史蒂文斯更直言“一个人的愚昧是一个人的财产”[6]231,认为头脑中没有填塞过多固有知识的、所谓的“愚昧的人”,反而具有发现和接受新观念、新知识的财富。这种禅宗的摒弃、从而解脱和新生的思想在《垃圾堆上的人》中也可以找到:月亮如月亮般升起/所有的意象都像垃圾一样倒掉/然后你看见/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人的影子/你看见月亮升起在空旷的天空。[6]216月亮作为一种常见的意象,关于它人们有不少既有的联想,然而,诗人认为这些人云亦云的联想只是“垃圾”,倒掉这些垃圾之后,一个人才能用自己的独立思维去看“空旷的天空”中的月亮,才能看见真实的月亮。空旷的天空无疑象征着摆脱了人的观念束缚的全新的世界,人只有摒弃思维桎梏之后才能看见真实的月亮、真实的世界,也才能看见和审视一个真实的自我,即“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人的影子“。

在欧美社会令人感到无比绝望的二十世纪现代荒原上,史蒂文斯却能从虚无与绝望中得到解脱,他以清空了固有思维的头脑发现世界及宇宙的新意,现代荒原在他眼里不是毫无希望。“当同时代的诗人在惋惜宗教精神支柱的崩溃和传统道德观念的解体时,史蒂文斯对传统文明的衰亡只感到欣悦,他感到新的文明在产生中,他从悲剧中看到了欢乐与希望。”[7]38

2 恶之美学———史蒂文斯的诗歌美学

禅宗一方面关注人类思想的“解脱”,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入世”精神,即所谓“解脱不离世间”[8]149仅仅只强调解脱与虚无,那禅宗也将是悲观与幻灭的思想,事实上,禅宗是乐观入世的,解脱之后如何重新正视现实人生,重新面对现实世界才是禅的精神核心。史蒂文斯的诗歌美学———恶之美学,就是他吸取禅的思想精华,解脱之后“入世”的乐观精神的体现。

恶是美的对立面,没有恶就不可能有美。恶是美的反衬。[9]187《恶之美学》(Esthetique du Mal)是史蒂文斯最著名的长诗之一诗中诗人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尽管满是邪恶,却并不贫瘠,它依然是一个丰富的、充满创造力的、能够给人以想象与期望的世界:尽管人间满是邪恶,……从人们所见所闻所感/谁曾想到已创造了/那么多的自我,那么多的感官世界/宛如空气,正午的空气,/充满了形而上的变化/只能在我们生活之地发生。诗人认为,人们应该正视和接受现实,这充分体现了史蒂文斯那种少有的乐观主义精神,他的诗歌利用丰富的想象力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残酷的美。这种对现实的接受支持着史蒂文斯“在我们生活的废墟中野餐”[2]57的不放弃希望的乐观精神。

《垃圾堆上的人》一诗的题目给读者的直观联想是肮脏难闻的垃圾堆和垃圾堆上落魄的拾荒人,而在史蒂文斯的眼里,“一个花蓝、一束花/呼呼……那垃圾堆充满着重意象/日子像来自出版社的报纸样飘过/那些花束用报纸裹着到来”,垃圾堆上也留存着美好的事物,看似肮脏的垃圾堆上,也有有价值的事物,像旧报纸一样,是对过去日子的记录。而垃圾堆上的人,在与过去的日子的面对中,慢慢获得了超脱的心态:“你是否在垃圾堆里找到了平静,/找到了哲学家的蜜月?/是不是该坐在死者的床垫中,/瓶瓶罐罐和鞋子和乱草间/低语美妙的夜?”由于对现实的体认,诗人认为,垃圾堆上一样有美妙的夜,同样,现代社会的荒原上,本身也在孕育新的希望,这其间蕴含着史蒂文斯“入世”的恶之美学观念。作为诗人,史蒂文斯特别推崇想象力的作用,认为“想象力是对头脑的解放,因而也是对现实的解放”[10]72。他也藉此实现了以诗歌帮助人们更好地生存的文学理想,虽然这种实现是有限的。然而,在那样一个“荒原”思想横扫欧美文坛的年代,他一度被认为是不敢正视现实的逃避主义者,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也一度备受诋毁和攻击。实际上,只不过是他观察现实的视角与其他现代诗人截然不同罢了:他研读了大量的关于中国宗教、哲学和文学的书籍,受到中国禅宗思想的影响,以一种空无的心性乐观地看待整个世界,从而也能够接受现实中的“恶”,在“入世”的恶之美学审美观下进行诗歌创作,通过想象赋予混乱的世界以秩序。

参考文献

[1]皮特·琼斯.美国诗人50家[M].汤潮,译.重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2]刘生.现实·想象·诗:史蒂文斯诗观初探[J].外国文学研究,1995(2).

[3]Stevens W.Letters of Wallace Stevens[M].London:Farber Press,1966.

[4]黄晓燕.论中国文化对史蒂文斯诗歌创作的影响[J].外国文学研究,2007(3).

[5]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6]史蒂文斯.史蒂文斯诗集[M].西蒙,水琴.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7]Beckett L.Wallace Steven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4.

[8]叶维廉.道家美学和西方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蒋孔阳.美在创造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以希望为题的诗歌 第4篇

“Oh!Captain,My Captain!”

“啊,船长,我的船长!”惠特曼在“紫丁香开放的庭院里”呼喊他的船长,那是试图唤醒林肯总统的呼喊,如此肃恸昂扬,恍若置身污浊的泥淖却依然执守不安静的遥想。

直到许多年以后,这一声呼喊在《死亡诗社》中再次一丝丝爆裂,我才渐渐明白,为何当初爱默生能慧眼识珠参透《草叶集》对于世界文学史的价值?

爱默生在给惠特曼的信中写道,“我揉揉眼睛,想看看这道阳光是不是幻觉;但是这本书给我的实感又是明确无疑的。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加强和鼓舞人们的信心。”

及至《死亡诗社》,一大群诗人住进“惠特曼”的乌托邦。他们站在密匝匝的森林里眺望大海,他们说:不可说的,亦须说;可说的,更不应沉默。

诗社:“死亡”与“重生”

“当我活着时,我要作生命的主宰,而不作它的奴隶。”——沃尔特·惠特曼

《死亡诗社》是一个秘而不宣的故事,人说它只关乎暗夜里篝火般的骚动,却不经意引燃了白昼的明火。时过境迁,那些咆哮在印第安山洞里的火种,便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颜色。

影片中,孩子们学着年轻时的基廷老师,重组了“死亡诗社”,恍若一场美好梦魇的续篇。那是一个前途未卜的社团,只因艺术的信仰而彼此牵系。他们在每个夜里穿过黑黢黢的树林去印第安山洞诵诗,做一群短暂的不安静的诗人。黑茫茫的雾气中,他们是火热的影子;林烟四起,那是“夜的第几章”在匆匆吟诵?而诗人们与山野的幽会又究竟能持续多久?

那前行于夜幕中的不自由的灵魂呐,我看到你们开始蹒跚起舞。满树林都是镣铐的锈味和“咣当咣当”的碰撞声。你们的呼喊惊起了多少林鸟?甚而撒旦的阳光也淹没在瘴气之中,化成虚弱的青烟散去。

“当我活着时,……”听,谁在吟诵惠特曼的诗?“……我要作生命的主宰,……”噢,那铿锵的气浪一波波传入我的耳膜,“……而不作它的奴隶。”亲爱的诗人们,这是怎样一束坚贞的信条?

人说,“死亡诗社”是一道“向死而生”的符咒,或而死去,或而重生。不经然想起余华的《活着》,那么多年以后,那些埋葬于荒野的低于大地的尸骸是否安然沉睡呢?那些活着的灵魂为何会沾染上莽莽苍苍的寂寞?终究是因为太爱回忆,还是未来的烛火过分微弱?

曾跟朋友一起追溯过文学的源头,花了一下午时间,得出结论:诗歌是文学的策源地,亦是艺术的基石。在小说的麦田里摸索了那么久,至终还是流浪到诗歌的河流;人越长大,越企望纯粹的思考和感悟,越不敢正视黑森林里弱肉强食的黑幕。

我一直以为,《死亡诗社》的出现为那些不懂诗歌的孩子启开了一道自由的大门,尽管它只启开在黑夜中。我也一直相信,诗歌是手术刀,割除了那些思想的肿瘤,也淬炼了那些久已沉默的心。

诗人:“船长”Keating

“站在世界屋脊上,我喊出我野性的狂叫。”——沃尔特·惠特曼

基廷(Keating)老师的存在是一束阳光,也是一把匕首。影片中,正是他引导学生们撕掉“庸人自扰”的教材,正是他载着学生们偷渡去黑森林的山洞里诵诗吟唱。他是他们最英明的“船长”,最无惧无畏的精神导师,却也一步步把他们领向了被禁锢、被剥夺自由的危难境地。于是,孩子们看到了光亮,也嗅到了死亡。人说,那是锁在铁链上的象牙塔,是戴着镣铐起舞的乌托邦。

影片中,“船长”一词被赋予了多义性,它成了“基廷老师”的绰号和“惠特曼精神”的代名词,亦喻指着对“自由”的呼喊。

从基廷身上,我们看到了太多艺术家的影子。他们从来不曾出名,而是隐匿于每一座城市的角落,在钢铁森林的荒原里写自己的诗,做自己的梦。有人说,基廷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海盗”,在威尔顿学院里,他出现得太不合时宜,他像海盗一样盗取了孩子们的思想,却为理想混沌的心点亮了久违的灯塔,给他们看见了生命中的另一面旗帜:黑色的旗面,白色的骷髅,像一道死亡的符咒。

他是如何执迷于惠特曼的诗啊?那原始的美,那驰骋的风,那野性的流淌。是谁咒骂惠特曼“不懂艺术盗世欺名”?这多少年前的妄语,在《草叶集》风靡美国诗坛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竟变得如此卑劣可笑?而悲哀的是,人还是那么的不自由,似乎从来都没有自由过。诗歌本身所企望的自由,却被各种格律、音韵所牵制,如同关押于牢笼的囚鸟,支不开羽翼。

流浪诗人基廷终究做不了救世主,他唯能尽力寻求改变。尼尔死去时,他沉默得让人害怕,他长久地盯着自己的影子,恍若整个身躯要陷落到影子里。他是船长,但终究也是海盗。

所幸的是,终有东西被传承下来,关于自由和希望的信仰,关于诗歌的真谛。

(请作者见刊与本刊联系)

影片信息

死亡诗社 Dead Poets Society (1989)

导演: 彼得·威尔

编剧: 汤姆·舒尔曼

主演: 罗宾·威廉姆斯 / 罗伯特·肖恩·莱纳德 / 伊桑·霍克 / 乔西·查尔斯 / 盖尔·汉森 / 迪伦·库斯曼 / 阿勒隆·鲁杰罗 / 詹姆斯·沃特斯顿 / 诺曼·劳埃德 / 柯特伍德·史密斯 / 卡拉·贝尔韦尔 / 利昂·波纳尔 / 乔治·马丁 / 乔·奥菲耶里 / 马特·凯里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89-06-02(加拿大) / 1989-06-09(美国)

片长: 128 分钟

以希望为题的作文 第5篇

时光荏苒,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过去,在这六年的学习中,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是希望,它也和失望并存的,这种等待不是守株待兔,不是不劳而获,而是需要自己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收获希望。

小学三年级前,我觉得课程很容易,上课认真听,考试都能考九十多分。到了四年级,情况就不一样了。记得第一次考语文,以为上课听懂了就行了,结果考下来分数只有八十多分,这下傻眼了,课文背诵、分析短文错了很多,看来光靠小聪明是不行的,死记硬背的东西还是要背,课外阅读分析还是要看。经过这一次失望,我的学习态度改正了不少,上课时认真听讲,课余时间多看些对学习有帮助的书,或者做些加强各方面素质的事情。因为,我想,每次的等待,等来的都应该是希望。

六年级上学期,我被学校选派去参加常州市的小哥白尼科学素养大赛,比赛前夕,我和其他三个同学经过反复训练,虽然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但是摸索出了办法,在正式比赛的时候一举夺得了第一名。在等待裁判宣布名次的时候,我知道,那就叫希望。

以希望为题的诗歌 第6篇

母亲

母亲起早贪黑,操劳的背影,尤其让人心疼。母亲啊!您是伟大无私的,尽管自己短吃少穿,也要把我们伺候的丰衣足食。那您的辛苦,又有谁知呢?所以,我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希望,希望能报恩。

父亲

父亲辛勤地在外打拼,累了、饿了,都一声不吭,总是十分严肃。虽然我们遇到不顺,您不会像母亲那样关心,总是默默地使个眼色,一言不说。但,我知道,您这种就是默默地爱。所以我希望,您的爱,能被我们都理解。

外婆

您是除了父母,最爱我们的了。有时,您的爱已经远远超过父母了。但,您的爱,为什么,没有被我理解并认可呢?我其实已经有可答案,但我,却不想知道,不想和您说,我希望用我的所有,来换您一个长生不老,快快乐乐。

外公,爷爷,奶奶。我都希望你们也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陪我们过这一辈子。也希望我和弟弟都能多关心关心你们,陪陪你们。

我希望……

以希望的种子为题的作文 第7篇

天空像被洗刷过似的,一尘不染的蓝色,蓝得清爽,蓝得透亮,蓝得可爱。像一块清亮的蓝水晶,纯净美好。雨后的小街显得宁静古朴。小街旁有一棵大榕树,树干湿漉漉的。明亮又不刺眼的阳光照射下来,从叶子的缝隙里探出来。照在小水洼上,竟映出道道彩虹,本古朴的小镇竟带着童话般的色彩与迷离,像彩陵镜,每个角度都带着闪烁迷离的美。

我就在这恬静的小街上走着,享受这独属我的一份美好安然。忽然,我在湿润的空气中嗅到了酝酿着花的香气,馨香而不浓烈。我快步寻找着香气的来源,发现是一座花店。她安然伫立在不远的街角拐弯处。

它的门面并不算小,门前摆着几盆盛开的花,有的是摘来的。野花朴素却热情,放在泥盆中,将它天性中的“野”凸显得淋漓尽致。有的素净淡雅,插在纯白的陶瓷中,淡然地绽开,洁白的花瓣。有的高贵优雅,被丝带绑成一束,或被透明的花瓶拥着,或被青花瓷捧着……它们被摆在一起,竟不觉得凌乱,反而有一种和谐的美。整个小店被她装点得素雅温馨,像童话中的旧式城堡。

而她就在这繁花间穿梭,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中翩翩起舞。才是早春时节,她便穿着一袭洁白的连衣裙,头发编成辫子盘在脑后,用一条桃红色丝带绑着,带着凌乱的美感,阳光像调皮的精灵,在她的发间跳跃。

看到我,她迎了过来,嘴角带着清浅的笑意,问:“小妹妹,你要买什么花吗?”我害羞地说:“不,不用,我就随便看看。”说完便慌乱地跑了。

后来,我喜欢走这条街,每次都会望向店里。看看店里有没有新摆出什么花,店里摆放的格局有没有变化,跟店里的大姐姐也熟络起来。我就经常逗留在花店,或帮她整理花束,或打理花草,心情也像盛开的花一般。

有一次,我灰心地在街上走着,本是漫无目的地闲逛,却无意识地走到了花店,犹豫了一会儿,我推门进去,她像往常嘴角带着清浅的笑迎接我的到来。

她觉察到我的不开心,问:“怎么啦?江悦,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儿了吗?怎么愁眉苦脸的?”

“就是补习班有两场分班考试,我很想进那个成绩最好的班,为了这场考试,我努力了好久,做了那么多的题,可我还是没到分数线,没能去那个班……”我将事实一五一十地对她说了。

“哦,这样啊。”她看起来很平静,并没有夸张地说什么,“喝口茶吧,嘴都说干了”她端着两杯茶走了过来。

带有花纹的玻璃杯里盛着的是玫瑰花茶,本清澈的茶汤被染得微粉,玫瑰花在茶中尽情舒展,嫣红的花瓣娇艳欲滴,抿一口,唇齿留香,嘴里和心里仿佛有鲜花盛开。

喝完茶,她带我去看新进的花,三瓣、紫、黄、红,斑斓交错,像顽皮的笑脸,大朵大朵地绽放,是被天使吻过吧!只一眼,我便喜欢上了它,大姐姐看出了我的心思,问:“喜欢吧?你知道它的名字吗?”我怔了怔,摇了摇头。她笑眯眯地说:“她呀,叫三色堇”。我的心怦然一跳,三色堇,多好听的名字。

我挑了几枝开得最欢的,打算付钱,大姐姐把它们扎成一束,又递给我两包种子,说:“这包是三色堇的种子,拥有它的人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运和幸福哦。”我点点头,她又说:“还有这包,是向日葵的种子,希望你种下它,能够像它一样努力开放,永远向阳!”

回到家,我把这两包种子种进了花盆中,每天细心照料它,看着它天天成长,我的心也随之快乐起来。

现在,在它们的陪伴下,我来到了理想的中学——东华,也像大姐姐说的那样,有了自己的好运和快乐,永远向阳。

给学生以希望 第8篇

大学到底大在哪?在《礼记·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里说的大学虽然与我们今天谈论的现代大学不完全是一回事, 但是它所强调的接受“大学问”教育的人应当有大的德性, 有高尚的品行, 应当有关爱人类的情怀, 对未来应当充满希望, 这些教育理念与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理念应当是一致的。

前些天, 有个辅导员跟我讲, 他非常看不惯一个学生, 为此经常批评他。有一次, 这个学生说:“老师, 你为什么不能相信我会变成一个好学生呢?”这句话给了该辅导员很大的震撼。他突然明白, 学生是可以引导的, “好学生”是培养出来的, 不能与学生对立起来, 要给学生以希望!我以为, 这个辅导员对大学之大有了较深的理解。大学者, 乃大学精神之魂也, 乃给学生以向真、向善、向美、向上以鼓舞与力量也, 乃给学生以希望也!这应当是“大学之大”最重要的内涵。

曾经有个学生总是精神不振, 我找他谈话, 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学生说, 来到大学后, 挺自卑的, 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 那也不行, 因而没有前进的动力。我跟他说, 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关口之一, 这一步能否走好, 对未来至关重要。“人生能有几回搏?”行与不行没有天生的, 只有后天的努力。只要努力, 谁都会在原来的台阶上再迈一步。我还告诉他, 对未来要充满希望, 生活总是青睐那些辛勤耕耘的人;要相信自己, 别人行你也行, 千万别说自己不行。这个学生后来变化很大, 性格开朗了, 积极参加学院里的一些活动, 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大学毕业后, 他被分配到一所高校工作, 工作很努力, 成绩也很突出, 很快就成了学院的中层干部。每当回母校看我时, 他总是很有感触地说, 若没有当初我对他的鼓励, 他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大学里这样的例子很多。一些大学生之所以走上了成功之路, 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希望的火焰。正像有部影片所说的那样:“要心存希望, 只有心存希望, 才有希望。”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这种表述需要从更深层的角度理解, 知识只是改变命运的前提, 知识是不可能天然地改变命运的, 命运的改变需要希望把知识点燃并使之永远燃烧。我有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 她的家庭经济困难, 她又是一个女孩, 长得也比较瘦小。在这样的境况下, 有的学生或许就只会听从“命运”的安排了。可是她没有, 她相信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要创造人生的幸福, 只有不断地奋斗。她始终怀有一个梦想: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把父母从大山里接到城里。她做到了。她研究生毕业后, 留在了大连工作, 现在是某品牌汽车大连分公司的董事长。她不但把父母接到了一个非常高档的小区里居住, 而且还用自己的收入做了许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给更多的难民以希望 第9篇

当然,难民危机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上周,奥地利当局在维也纳附近一辆被遗弃的匈牙利卡车里发现71具腐烂的移民尸体。2500多名潜在移民今年葬身地中海,其中大部分试图从北非穿越至意大利。

成功抵达法国的移民都住在加来附近的帐篷里,等待机会搭乘货运列车穿过海峡隧道到英国去,其中有一部分人从火车上摔下来或者被碾压,不幸丧生。

事实上,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欧洲的难民人数仍不算多。德国收到的庇护请求超过其他任何欧洲国家,但德国居民和难民的比例是1000:6,这个比例还不到土耳其的三分之一(1000:21),而黎巴嫩的难民比例又远超土耳其(1000:232)。

2014年底,联合国难民署估计全球有595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他们当中,有180万人正在等待庇护申请结果,1950万人生活在国际难民营里,而其他人则在自己国内流离失所。

叙利亚、阿富汗和索马里是难民的最大来源,但更多难民来自利比亚、厄立特里亚、中非共和国、南苏丹、尼日利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在亚洲,缅甸对穆斯林罗兴亚少数族裔的迫害也导致了近期难民数量的增加。

我们不能责怪人们希望离开冲突不断的贫困国家并在别处找到更好的生活。如果我们自己身在其中,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但一定会有更好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少数大胆的思想家倡导世界开放边界,认为这将极大促进全球GDP和平均幸福指数的增长。但上述观点忽略了我们人类可悲的排外倾向,欧洲极右翼极端主义政党飙升的人气就是这一倾向的证据。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没有哪国政府会开放边界。事实上,反而存在着相反的趋势: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正在修建围墙阻挡移民;目前确保26个欧洲国家间人员自由流动的申根地区也已经有人开始谈论恢复边境管制。

与其简单地封闭边境,富裕国家不如为那些接收大量难民的不那么富裕的国家提供更多的支持,黎巴嫩、约旦、埃塞俄比亚和巴基斯坦都是明显的例子。难民如果能够安全地生活在邻国,那么他们踏上前往遥远地区的危险旅程的可能性较小;而且,一旦冲突得到解决,他们更有可能重新回到自己的国家。为承受最大难民负担的国家提供国际支持也有其经济意义:约旦为一名难民提供一年支持需要花费3000欧元,而德国则要耗费12000欧元以上。

但是归根结底,需要重新思考在许多人看来神圣的、不可改变的文字——联合国有关难民地位的公约和协议。这项于1951年签署的公约原本仅对欧洲范围内于该日期前出逃者适用。它要求缔约国允许抵达其领土的难民留在那里,不加以歧视,或因他们违反移民法而施行惩罚措施。这里所说的难民,是指那些有充分理由担心因“种族、宗教、国籍、加入特定社会团体或政治观点”遭受迫害而不能或不愿回国的人。

1967年,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消除使得上述公约具有了普遍意义,这无疑当属高尚之举,但是,人们却从未对关键问题提出过质疑:为什么有能力前往他国的人要比生活在难民营里、无力旅行的人拥有优先权利?

富裕国家有责任收容难民,其中不少国家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更多。但是,随着寻求庇护人数的增加,法院和裁定机构已经越来越难界定谁是公约规定的难民,谁又是对规则烂熟于胸的移民,而后者只是试图在富裕国家寻求更好的生活。

联合国有关难民的公约还激发了通常不择手段、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人口走私行业。而如果那些在邻国申请庇护者被送往当地的难民营,他们可以在免遭迫害的同时享受来自富裕国家的财政支持,就可以消灭人口走私和运输途中的人员死亡。此外,经济移民寻求庇护的动机将会减少,而富裕国家也可以在保持边界得到很好控制的同时,履行从难民营接收更多难民的职责。

以希望为题的记叙文 第10篇

她一头墨黑色的长发垂直的束在腰间,一身白色的连衣裙把她衬托的像花中的精灵,不是玫瑰那样的妖媚,也没有牡丹那样的高贵,却有着栀子花那样的纯洁和善良。但谁曾想到过厄运也曾在她的身上降临。

小时候,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高烧让她住进了医院。当医生们也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她居然活了下来,但不知什么原因使她以后的眼睛看到的东西,颜色变得越来越单调。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她的眼睛里只剩下黑白。她喜欢画画,但她的画里只有黑白,她每周周六和周日都会去复查,也顺便去看她的爸爸,她的爸爸是位医生。

她喜欢栀子花,因为它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意志也越来越坚定,多了些成熟和稳重,不再是一到黑夜如果没人陪伴就会哭鼻子的小女孩。

在医院的走廊响着一声声的惨叫,她渐渐地走近,才看见是以为比她小几岁的女孩,旁边焦急的跑着把病床推向急救室的应该是她爸爸吧。只听到那个男人重复的喊着:“媛媛,别哭,没事的,一会就不痛了。”只见那女孩眼睛缠着纱布,血和泪混合着把纱布浸湿了。

几天后,她再次见到的媛媛正躺在病床上,眼睛上缠着新的纱布,但脸上还是可以看出她的不开心。她不必担心自己的生活问题,可是这无边无际的黑暗还是让她心烦意乱。

她走了过去,问媛媛:“你天天这么躺着闷不闷?”媛媛警惕的问:“你是谁?”“你好,我叫心兮,我是你主治医生的女儿。”她说,“哦,你来干嘛?”“无聊啊,难道你不无聊吗?”媛媛叹了口气,说到:“当然闷啊,我都快闷死了。”“那我带你出去走走吧?”“去哪里走走?”“去后院吧,哪里有一个花园,现在正是各种花儿开放的时候的呢。”

这是媛媛住院后第一次走出病房,她紧紧地握住了心兮的手,好像生怕自己走丢。心兮好像猜到了她的心思,就把步子放得慢了些,走进了后院。

以后只要她有空都会带女孩来后花园来,给她说现在什么花又开了,哪朵花开得最艳,把它们的颜色仔仔细细地描绘了出来,以及每一棵树,每一只蝴蝶和蜜蜂。

女孩记住了它们的样子,现在女孩没有烦恼了,因为她的心里有一个芳香的花园。

在她拆完纱布那天,她迫不及待的跑去了花园,但结果确令她吃惊。花园确实在,花儿也开得娇艳,但颜色却一点都不对……

以希望为题的作文450字 第11篇

你知道我为什么叫它是希望吗?

晚上聊天的时候,你说你早想告诉我,我说我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了最后的结果.你说那你还?我说我只希望你在最后的时间里能过得好好的,开心的。

因为那是一颗石头,我希望我的希望能想它一样,永远是一颗不能有结果的化石蛋.那样我就能永远的幻想而不去面对现实。

黄说:我只觉得你对她好,我是不觉得她对你好啊!我说:为什么大家都这样说?你们都不了解.她对我也很好。

我也不知道你算对我好吗!我觉得在那次你突然变了之前,你对我真的很好,但是我觉得那次之后,你真的没有以前对对我好了。

你说你不想我去你家,我没去.我只告诉你我很想去!是的,我真的很想去,想去看看你生活的地方,去看看你的家,看看你的过去,你的记忆!我说我想,你说你不想,我说那算了。我又一次妥协!

希望其实就是不可能的东西.所以我才拥有希望,才可以在梦中幻想!那样我至少还有梦!我也只剩下梦了!所以我尽量去拥抱希望而逃避现实!还有我知道他知道你家在哪?我却什么也不知道!

我很早就发现你对我说的话回不时地前后不一致甚至矛盾!但我都用她很特别来忽掩我自己!但是你忽掩我会让我心痛得话都不想说。

以“希望”为题的600字作文 第12篇

希望是春天开放的第一朵花,虽然四周仍是荒草凄凄,它却能鼓舞无数的花朵竞相绽放;希望是夏天田间辛苦的劳作,虽饱经烈日、风雨之苦,却是收获的前奏;希望是秋天的飘飘落叶,虽寂寞难耐,却化作春泥成为护花使者;希望是冬天的一缕阳光,虽不能光耀万丈,却能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希望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

人生一世,正是因为有了希望,才会不怕困难,不畏挫折,才会从黑暗走向光明。英国作家哥尔斯密说过,“像那闪烁的微光,希望把我人生的道路照亮;夜色愈浓,它愈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约翰逊也说过,“希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需的,如果没有希望的安慰,贫困、疾病、囚禁的悲惨境遇就会不能忍受。”无数古今中外的先贤用行动证明了这些真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因为满怀执著的希望,才会忍受颠沛流离的生活,忍受官宦的误解,周游列国,最终创立了儒家思想,开中国两千年灿烂文化的先河;音乐巨人贝多芬,因为有了希望,才会忍受耳疾的煎熬,战胜了病痛,创作了大量令人称绝的交响,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杰出的发明家诺贝尔,因为有了希望,一生经历了无以计数的失败,经历了多少次死里逃生,不气馁,不退缩,最终取得了成功。

以希望为题的诗歌 第13篇

一、细节成就完美境界在于创新

多年的教书育人之路, 不仅使贺孝忠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能,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 也成了出类拔萃的人才。2005年, 时任遵义县教育局副局长9年的贺孝忠, 又接受了组织的重托, 兼任了遵义县第一中学校长。

成就大业, 就得从小事做起。做好小事, 就得捕捉细节。遵义县第一中学教师的业务素质是不容置疑的, 只要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顺理成章的事。上任伊始, 贺孝忠与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认真分析研究, 一场以师生仪表着装、师德师风为切入点的教育活动在遵义县一中拉开了帷幕。教育活动以师德、师风、学风、教风整顿为重点, 组织学习了《细节决定成败》《公务员礼仪》《教育人生》等文章, 此后组织出台了《师生礼仪规范》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制度对进入教学区的男性师生不得蓄胡须、留长发, 不得衣冠不整;女性师生不得穿低、透、露服装, 佩带首饰, 不得浓妆艳抹。很多人看来, 这只是私人生活细节, 但贺孝忠则不这样认为, 他认为这是一所学校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山怕落石, 事怕认真。动真格后, 校园里衣着大方、言行得体、欢声笑语等极富朝气的局面很快出现了。师生精神风貌的改变, 为推行新的育人理念、办学方针奠定了基础。他针对该校学生“最缺乏诚信, 最怕吃苦, 最不愿从小事做起, 最贪图享受”等普遍存在的“四最”现象, 提出“知识只能改变生活, 品格才能决定命运”, 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确立了“优化教育资源, 实施精细管理, 促进均衡发展, 打造一流品牌”的兴校方略;倡导“突破思维定势, 营造创新空间, 优化育人模式, 提供满意服务”的育人理念;制定了“‘严’字当头, ‘勤’字开路, ‘细’字入手”的管理制度。随着渗透新理念的《班主任带班制》《非毕业班奖励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出台,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通过整顿学习和教育理念的改革后, 2006年高考, 遵义县第一中学一本和二本上线人数比上年增加了524人。其中5名考生冲进了贵州省文理科前10名, 6名把北大、清华在遵义市的录取名额一揽而尽。2007年高考, 该校再创新高, 700分以上2人, 600分以上达到了234人, 比上年增加了124人;一本和二本上线人数分别为963人、1710人, 比去年提高了33.9%和28.3%。其中, 7人进入全省文理科前十名, 14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比上年提高了66.7%。另外, 还有一考生以714分摘取了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的桂冠。遵义县第一中学也先后博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 披上了“贵州省文明单位”和“贵州省绿色学校”的新装, 赢得了“数学‘情境—问题’课题省级一等奖”, 获得了“遵义市高中教育质量提高一等奖”等殊荣。

二、意义在于奉献崇高在于关爱

“不在其位, 不谋其事, 既在其位, 勿失其职。”作为教师、校长, 既在其位, 就要无私的奉献, 这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 贺孝忠经常告诫自己和同事们。“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他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1993年贺孝忠在遵义县第三中学任副校长。由于师资紧缺, 每周他不仅要完成初中、高中四个毕业班的28节课时, 还要担任班主任。繁重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事务, 终于使他积劳成疾, 被送进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急救室。经及时抢救, 七天后他终于醒了。当睁开双眼, 几十个学生晃动的身影和焦急的神色、即将到来的中考和高考, 以及崇高的责任感, 促使他一刻也不想在医院里住下去, 后来, 经他再三请求, 医院同意他转入了学校附近的县医院治疗。治疗期间, 他趁医生不在时又拖着虚弱的身子, 带着沙哑的嗓音, 偷偷踏上了讲台。

2001年至2005年, 是遵义县接受贵州省政府“两基、普实”评估验收和复评之年。100多万人的遵义县, 人多地广、校点分散, 经济和教育发展显失平衡, “两基”、“普实”攻坚任务非常艰巨。其间, 又赶上教育局主要领导换届, 这项重任就落到了贺孝忠这个副局长的肩上。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 他没有退却, 在理顺工作思路, 制定方案后, 带领同志们深入基层, 还亲自负责包保了8个乡镇的巩固、提高工作。在他的严格督查和精心指导下, 他包保的乡镇很快成了全县的示范点。在示范点的带动下, 全县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不仅很快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还在此次复评、验收中夺下了省、市“两基”攻坚先进单位的桂冠。与此同时, 他负责的该县的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应用提高工作也得到了教育部周济部长和省、市领导、专家组的高度好评, 获得了“贵州省远程教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学生是成就的希望, 关爱是努力学习的动力。贺孝忠在遵义县一中兼校长时, 一天, 高二年级一名学生突然不假离校。问其原因, 师生均不知其故。为此, 他便驱车100多里, 追到了这个学生家。几经周折, 他终于说服了家长, 把这个学生带回了教室, 并想方设法解决他的生活困难。2008年, 该生考上了中国华侨大学。贺孝忠又慷慨解囊, 资助这名学生5000元学费。

教师是生命的源泉, 关爱是安心工作的保障。领导关爱教师, 教师将这份关爱感染和传递给学生, 无疑是教育成功的另一半。贺孝忠十分重视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定期安排教职工和退休老同志进行体检。2006年底, 他带领全校教职工体检时, 一位教师被查出患有轻度肾衰竭, 他立即劝送他住院治疗。两个月后, 该同志病愈返校, 一把拉住他, 热泪盈眶地说:“校长, 你救了我的命, 救了我的全家, 医生说如果推迟一个月发现, 将会转成尿毒症。我代表全家感谢你!”

每逢节日, 他总和班子成员一起去慰问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教职工生病, 他必亲自看望, 并安排车辆和人员进行护理。这种关爱换来了教职工间的真情和友谊, 在单位形成了一种“局长关爱校长、股长, 校长、股长关爱教师、员工, 教师关爱学生”的爱的传递和接力, 营造了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

教育工作者之爱是一种广泛而博大的爱。2008年4月, 他下乡检查工作, 返回途中偶遇一起车祸。受伤者生命垂危, 他与随行的同志下车积极组织施救, 并用他的车将两名素昧平生的受伤者送到了县医院。扶危济困的事, 在贺孝忠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每当他下乡检查工作, 遇到特困学生或急需帮助的人和事时, 他总会尽其所能给予帮助, 他认为这是他的责任。

采访中一位和他共事多年的老同志这样描述道——很多年过去了, 贺孝忠始终坚持一种做法:当班主任时, 每天都站在教室门口迎送每位学生;做校长了, 每天都站在校门口迎送每位师生;任局长了, 每天站在教育局门口迎送全局职工。他总是用自己的笑容, 表达着对同志、对学生的真诚,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三、致力开拓进取理论创新结硕果

如何凝聚全县力量, 做强基础教育, 办活职成教育, 扶持民办教育, 各项教育协调发展, 创基础教育品牌, 谱职成教育新篇等, 均成了2006年岁末以来, 贺孝忠任遵义县教育局局长后对遵义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内容。他经过调研, 针对县情, 提出了以“奉献、关爱、细节、创新”为师德引领的“魅力育人”的教师理念;以“抓教育发展就是抓经济发展”为核心, 确立了“全力、提速打造教育强县”的发展定位;以“突破思维定势, 营造创新空间, 优化育人模式, 提供满意服务”为指导, 构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行为规范;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确立了“改善办学条件, 优化县城学校资源, 统筹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化”的具体目标。

他又以促“两基”迎“国检”为契机, 确立了加快遵义县第一中学“示范升类”和县职教中心的“国重”申评为全县教育发展的三大攻坚目标。把“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养成教育、安全卫生”“校本教研、身心健康、教育督导、信访维权、信息交流”“师资队伍、课程改革、学校标准化、‘三关’工程、教育行风、支教帮扶”等制度的建设作为“四重、五关、六突破”摆到了工作的案头。目前贺孝忠正引领全县教职员工满怀信心地着朝着既定的总体目标一步步迈进。

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完善理论。这些年来他撰写的论文不仅先后被十余部教育教学类的书籍收录出版, 他还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关于实施创新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五个问题》《沙滩文化之乡的新绿洲——县一中创建品牌学校的发展之路》《加强“两基”工作, 确保通过“国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等数十篇文稿。2007年, 他在《师德光辉照亮了我的教育人生》一文, 此稿经《西部开发报》《贵州教育报》《遵义教育》等多家报刊转载, 不仅引起了省内外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还被贵州省教厅派到了各地进行师德师风建设巡回演讲。

给学生以希望 第14篇

大学到底大在哪?在《礼记·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说的大学虽然与我们今天谈论的现代大学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它所强调的接受“大学问”教育的人应当有大的德性,有高尚的品行,应当有关爱人类的情怀,对未来应当充满希望,这些教育理念与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理念应当是一致的。

前些天,有个辅导员跟我讲,他非常看不惯一个学生,为此经常批评他。有一次,这个学生说:“老师,你为什么不能相信我会变成一个好学生呢?”这句话给了该辅导员很大的震撼。他突然明白,学生是可以引导的,“好学生”是培养出来的,不能与学生对立起来,要给学生以希望!我以为,这个辅导员对大学之大有了较深的理解。大学者,乃大学精神之魂也,乃给学生以向真、向善、向美、向上以鼓舞与力量也,乃给学生以希望也!这应当是“大学之大”最重要的内涵。

曾经有个学生总是精神不振,我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学生说,来到大学后,挺自卑的,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而没有前进的动力。我跟他说,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关口之一,这一步能否走好,对未来至关重要。“人生能有几回搏?”行与不行没有天生的,只有后天的努力。只要努力,谁都会在原来的台阶上再迈一步。我还告诉他,对未来要充满希望,生活总是青睐那些辛勤耕耘的人;要相信自己,别人行你也行,千万别说自己不行。这个学生后来变化很大,性格开朗了,积极参加学院里的一些活动,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所高校工作,工作很努力,成绩也很突出,很快就成了学院的中层干部。每当回母校看我时,他总是很有感触地说,若没有当初我对他的鼓励,他就没有什么希望了,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大学里这样的例子很多。一些大学生之所以走上了成功之路,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希望的火焰。正像有部影片所说的那样:“要心存希望,只有心存希望,才有希望。”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种表述需要从更深层的角度理解,知识只是改变命运的前提,知识是不可能天然地改变命运的,命运的改变需要希望把知识点燃并使之永远燃烧。我有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她的家庭经济困难,她又是一个女孩,长得也比较瘦小。在这样的境况下,有的学生或许就只会听从“命运”的安排了。可是她没有,她相信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生的幸福,只有不断地奋斗。她始终怀有一个梦想: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把父母从大山里接到城里。她做到了。她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大连工作,现在是某品牌汽车大连分公司的董事长。她不但把父母接到了一个非常高档的小区里居住,而且还用自己的收入做了许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现在正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处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压力大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会让有的大学生信心不足,失去生活的热情,熄灭心中曾经燃起的希望之火。但这毕竟是少数,况且又不是不可改变的。谁不想成功,谁不向往光明?这种渴望是流淌于每个大学生的血液之中的,可以说是与一个人的生命共存的。辅导员应当成为点燃和助燃大学生希望之火的使者,帮助他们度过大学这段人生的重要时期。只要学生心中存有希望,他们的明天就会升腾起熊熊燃烧的火焰。

上一篇:安全警示教育心得感想下一篇:国庆给客户贺卡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