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有趣的数学活动课

2024-05-20

小学有趣的数学活动课(精选14篇)

小学有趣的数学活动课 第1篇

一堂新颖有趣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执教华应龙;(华应龙老师执教“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一、做纸圈(片段一);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究;生:有两个面、四条边;师:现在,我们能把它变成两个面、两条边吗?请在小;生:我们只要把这张纸条对接起来,用胶水粘好,就变;说边比画,做成了如图1所示的样子);师:请同学们摸一摸两条边和两个面??;这里的两条

堂新颖有趣的小学数学活动课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执教 华应龙

(华应龙老师执教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这是一节什么课?“莫比乌斯圈”是什么?它又神奇在哪儿呢?请欣赏这节课以下几个实录片段。)

一、做纸圈(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究。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一张纸条,说说这张纸条有几个面、几条边。

生:有两个面、四条边。

师:现在,我们能把它变成两个面、两条边吗?请在小组中讨论,并尝试操作一下。(小组活动后交流)

生:我们只要把这张纸条对接起来,用胶水粘好,就变成两个面、两条边了。(边

说边比画,做成了如图1所示的样子)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两条边和两个面?? 这里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两个面是平面还是曲面呢?

生:两条边都变成曲线了。

生:两个面都是曲面,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

师:(又拿出一张同样的纸条)现在我这里有一张同样的纸条,我先扭一扭,旋转180°,再对接粘贴起来(图2)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纸圈会是几条边、几个面呢?

(学生思考片刻)

生:还是两条边、两个面。

生:我想,可能是两条边、一个面。

生:既然老师要我们猜想,说明可能和原来完全不一样。我想可能是一条边、一个面。

(这时下面听课的教师也禁不住撕下记录本上的一页纸,做成纸圈,比画着,议论着,场上场下议论纷纷。)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跟我做一个这样的纸圈,然后沿着它的曲面的中线位置用笔画一条线,请大家试试,你发现什么啦?

(学生做成莫比乌斯圈,并沿着中线位置画线)

生:我发现这条线一直画下去,与起点汇合了,说明它只有一个面。

生:我还发现我把这个纸圈的边上做了一个记号,并从这个记号开始一直用手摸下去,绕了一圈又到了做记号的地方,说明这个纸圈只有一条边。

师:为什么这个纸圈会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呢? 生:因为把纸条扭转180°后,两条边对接上了,正反两个面也连在一起了。师:对!我们把原来没有扭转而对接起来的曲面叫做双侧面。而把这种扭转后对接的曲面叫做单侧面,这种单侧面的纸圈,叫做“莫比乌斯圈”,是由法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你可别小瞧这个纸圈,它的奇妙之处可不少哟。下面就一起来研究。

二、剪纸圈(片段二)

师:现在,如果用剪刀沿“莫比乌斯圈”的中线剪开,猜一猜,它将变成什么样呢? 生:我想它会变成两个纸圈吧。

生:可能会变成一张长纸条了。

生:我想也是两个纸圈,而且两个纸圈套在一起。

生:是一个纸圈。

师:同学们很积极地进行猜想,值得表扬。现在大家一起剪一剪,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

(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迫不及待地开始剪起来。下面的听课教师也饶有兴趣地尝试着。)

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我猜对了!原来真是变成了一个更大的纸圈!

生:不可思议,怎么会是这样的呢?!

师:好玩吧,还有更奇妙的呢。大家想不想试一试?

生:老师,快说吧,怎么玩呢? 师:好,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还有一个纸条,现在我们把它沿纵向三等分,并把中间的一格涂上不同的颜色。(图3)然后像刚才一样,把它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圈”。如果沿着它的其中一条等分线剪开,请你们猜一猜,要剪几次?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一次被激发,操作结果是变成了大小两个纸圈,而且套在一起。出乎意料,学生始终沉浸在猜想与探求的快乐中,被数学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着,不知不觉一堂课就这样过去了。)

三、感受

数学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这是我听完课的第一感受。

这是一堂不同寻常的课!整堂课学生都是在“猜想—验证—探究”中一次又一次感受着数学的神奇魅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在智力或美学上真正理解了数学,体验了数学,保持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不断增强学习、探索的内驱力。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

由此我认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去促使学生自己想学。这堂课还告诉我们这样的信息:新课程、新教学、新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广闻博览,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观照数学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把握学生的学习心向,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课堂,这样才能设计出令学生喜欢和惊奇的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徜徉其中,收获多多。

四、变动和补充

由于对此课比较感兴趣,我就华老师的教学进行了一些小的变动和补充,并进行了

教学尝试。

(一)对开始部分的变动 1.把那个长纸条的两面分别分成12个格子,正面从左到右依次写上“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正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2.保持纸条下沿不离开桌面,手持纸条上沿将它从上面翻下来,在它的背面依次写上“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讲:”。

背面: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讲:

3.把这张纸条扭转180°,然后首尾对接,粘成莫比乌斯圈。(图4)

4.把纸圈套在右手的食指上,向左边捋一捋、念一念,就成了: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师:请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顺着纸条上的字念下去,永远也念不完。

师:这说明什么?

生:这说明原来纸条的正面和反面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面!

师:对,以上所做的这个纸圈,是用数学家名字命名的“莫比乌斯圈”。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纸带,虽然制作起来十分简单,却十分奇特。例如,放一只蚂蚁到纸带上,让它沿着图中纸带上所写字的路线爬行(不经过纸的边沿),这只蚂蚁就可以一直爬遍纸带的两个面,而在普通的没有旋转180°而粘贴的纸带上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了。请同学们重新做一个“莫比乌斯圈”,拿起笔,用笔尖代表蚂蚁,先在纸圈上做一个记号,再沿着纸圈的中线一直画下去,画完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操作后)我发现蚂蚁兜了一圈,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师:如果沿着这条中线剪下来,又会发现什么奇妙之处呢?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再剪一剪。

(二)对中间部分的补充

中间部分我补充了一个探究性操作。

按图5在纸上剪下两个十字形,纸带宽约3厘米,长可15厘米左右,再在十字上分别画上两条虚线,并在有阴影的部分涂上胶水。然后,把两个十字形分别粘成图

6、图7形状。注意图7中有一个纸圈扭了180°。如果把它们沿虚线剪开,想想看会是什么样子,然后再剪剪看。

(三)对结束部分的补充

结束部分,华老师让学生说说“莫比乌斯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在课堂上说了不少,如有学生说可以利用它来做过山车,这样兜一圈又能回到起点。在此,我作了如下补充。

师:现在,这一成果已经在科技上得到了应用。例如有一种电脑打印机,用来打印文稿的色带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做成的,这种色带是经过180°旋转后进行对接,这样可以使色带在打印中两面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成倍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大大节省了材料。(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其内部结构,突出显示扭转对接的部分)你看它的设计多么巧妙啊!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猜想“莫比乌斯圈”的用途,再大胆设计,说不定还可以申请专利呢。

一、说教材

【设计理念及意图】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突破口。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提倡和凸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学,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用数学,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教学内容及分析】 我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游戏《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莫比乌斯圈》属于《拓扑学》的内容,这个内容对教师来说,不是个好组织的内容,却是一个激发兴趣、激励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拓宽数学视野的好题材,也是数学活动课中的典型题材。然而教参中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却只有一句话“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带,体会它的神奇。”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在动手做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纸圈;

2.在其“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3.初步领会“观察、猜测、想象、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的过程,并从中发现“莫比乌斯带”的奇异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探索意识。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大胆想象,使观察和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具准备:课件、纸条、剪刀、胶棒等

四、说教法、学法

1、学生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喜欢大胆猜想、有创新的欲望。因此创设一节动手实验课,使猜想和实验结果之间产生强大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习惯。

2、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的过程,并从中发现“莫比乌斯带”的奇异性质。

五、说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莫比乌斯带的神奇,初步了解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激趣引入:同学们,你们会用纸条变魔术吗?(师利用纸条变魔术)

2、导入:那你们想不想学?现在就请你们都准备好吧,老师要带你们进入神奇的纸条世界了。【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纸条的神奇,同时大胆猜想老师是怎样变的,为下面在活动中进行猜想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感受神奇 1.认识莫比乌斯带

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将纸条变成1条边、1个面,并进行验证,使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了解它的由来,并初步感受它的神奇。

【设计意图】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验证得出莫比乌斯圈的特征和由来。并通过生与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平分莫比乌斯带

(1)猜想:沿着纸带中间的线剪开,纸带会变成什么样儿?

(2)验证:动手剪一剪(是一个大一点的圈)并说说有什么感受?(神奇)(3)猜想:大一倍的圈还是莫比乌斯圈吗?(4)验证: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5)猜想:再分剪这个圈会是什么样儿?

(6)验证:动手做一做(2个连在一起的圈),神奇吗? 3.三等分莫比乌斯带

(1)操作:将三等份纸条的中间部分用水彩笔涂上阴影(两边都要),并做成莫不乌斯圈。(2)猜想:如果用剪刀沿着等分线将其剪开,要剪几次才能将纸圈中的所有等分线都剪开?为什么?剪开后会是几个圈?怎么样的圈?

(3)验证:动手做一做,得到一大一小两个圈。(4)说说:有什么感受? 4.自主游戏

(1)一张普通长方形纸条,经过拧、粘、剪(板书:拧、粘、剪),变成了这么多神奇的纸圈,就像在变魔术一样。你还能想出其它的玩法吗?

(2)小组玩。(3)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渗透科学严谨的探究方法。由于莫比乌斯圈本身具有出人意料的特点,如果单纯让学生为此去操作,虽然学生从中会感到愉悦与新奇,但是就会缺少应有的数学味,就容易上成美术手工课。因而始终围绕“观察、思考(猜想)、验证”的过程,体现“做中学”这种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渐变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展开联想,在大胆合理的验证中体会莫比乌斯圈的神奇。

(三)联系生活,应用深化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找到所学习数学的原型,那更有教育性。其实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的运用是不常见的,学生可能会一时想不起来,教师利用课件先举几个例子,比如过山车的轨道、磁带、针式打印机的色带。然后让学生大胆想象,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应用莫比乌斯带的原理,就会让学生对莫比乌斯带的思考没有因为这节课的结束而结束。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你有什么收获、感受或遗憾?

2、介绍“克莱因瓶”

【设计意图】让学生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通过自评、互评,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通过“克莱因瓶”的介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仔细观察

拧、粘、剪 大胆猜想 小心求证

小学有趣的数学活动课 第2篇

1、  理解长度测量的意义,体验测量的乐趣。

2、  尝试探索及学习不同的长度测量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  知道不同的测量工具会带来不同的测量结果,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1、一寸虫图片1张,集体记录图表1张,投影仪。

2、幼儿测量用图(知更鸟、苍鹭、老鹰、巨嘴鸟、大雁操作纸)、1寸和2寸吸管若干,黑色记号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一、引出测量我明白了,你们是看出来的,准确地说,你们使用目光测量出来的。二、故事引导,理解测量1、导入情景,初步测量。2、提出测量要求:一寸虫会做的事情你会做吗?那么,听清楚我的要求:不搬小凳子到桌子上,用小碗里的一寸虫去测量一下知更鸟的尾巴,看看你用了几条一寸虫长?3、简单测量,操作后引导孩子表述操作结果,提问:谁能告诉我,你的测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们测量的?追问:3条一寸虫的长度就是——3寸。(强调一条紧挨着一条测量,用投影仪展示测量方法,首尾相接。)三、探究方法,表达见解。    1、引导孩子交流操作情况。逐个统计测量结果,并提问:你测量的是什么鸟?测出来的长度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出示各种鸟的测量结果,并将幼儿用到的方法用图标列出来。)    2、引导幼儿探究最准确的一种测量方法。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辅助提问:用什么方法测量最准确。四、运用方法,再次测量。    引导幼儿交流测量结果。辅助提问:你测出来的结果是用到了几次?大雁的身体是一样长的,为什么有些孩子测出来是6?有些孩子测出来是3?——哦,测量工具长短不同,测出来的次数也会不同,如果我有一条“三寸虫”呢?教师小结:的确,测量工具的不同,会造成测量次数的不同,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就越少。

活动分析: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规律 第3篇

1.能发现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 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 积极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用动作表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男一女间隔排队的图片, 蘑菇房 (小兔的家) , 大树、小树、红花、黄花小图片若干, 魔术棒一根 (里面藏着三条蜡光纸做的彩练, 一条是红、黄间隔排列, 一条是红、蓝间隔排列, 一条是红、黄、蓝间隔排列) , 《开汽车》音乐。

2.幼儿操作材料 :珠子、雪花片各若干 , 画有12支小蜡烛的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规律

师:今天是小兔的生日, 我们坐汽车去庆祝小兔的生日, 好吗? 司机叔叔说“小朋友按要求排好队才能上车”, 怎么排队呢?

教师出示“一男一女间隔排队”的图片, 提问: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排队的?

师:小朋友也按这样的规律排队, 好吗?

幼儿一男一女排好队, 听《开汽车》的音乐去小兔家。

二、观察发现, 探索规律

1.出示小兔的家。

师:小兔家到了, 瞧, 这儿长了一排树呢! 仔细看看, 这排树是按照什么规律栽的? (一棵大树两棵小树间隔)

师:再看看花园里有什么。这么多花呀, 这些花有什么规律? (两朵红的两朵黄的间隔) , 接下去是什么颜色的花? 为什么? (请幼儿先说, 然后请一名幼儿上来接着往下排)

2. 变魔术。

师:小兔家周围的环境好美啊,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礼物要送给小兔, 是什么礼物呢? 请看魔术棒变变变。

(1) 教师拉出第一条彩练的一部分, 让幼儿猜一猜后面拉出来的会是什么颜色, 说一说为什么。教师验证幼儿的猜测, 慢慢拉出彩练, 将它挂在小兔家门的左边。

教师小结: 彩练是按一个红圈一个黄圈一个红圈一个黄圈的规律连起来的。

(2) 教师拉出第二条彩练的一部分, 让幼儿猜一猜后面拉出来的会是什么颜色, 说一说为什么。教师验证幼儿的猜测后, 将彩练挂在小兔家门的右边。

教师小结: 这条彩练是按一个红圈一个蓝圈一个红圈一个蓝圈的规律连起来的。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两条彩练, 讨论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 请幼儿猜一猜第三条彩练可能是怎样排列的, 然后再验证, 将彩练横着挂在门的上方, 请幼儿先说说彩练排列的规律, 然后教师小结:这条彩练是按一个红圈一个黄圈一个蓝圈间隔排列起来的。

三、分组操作, 学习运用

师:小朋友们想送礼物给小兔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 请你们动手做一做。材料可以自己选择, 但一定要有规律地排列。

1. 分组操作。

(1) 涂生日蜡烛 (作业纸上有涂色标记 , 幼儿按照标记涂蜡烛) 。 (2) 串珠子 (提供几种串珠的图样, 幼儿选择图样串珠) 。 (3) 摆花儿 (提供大小、颜色不同的雪花片, 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有规律地排序) 。

2.展示评价。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小兔家门前, 请幼儿看看都有哪些规律, 及时纠正不按规律排列的作品。

四、肢体动作, 表现规律

师:小兔收到大家的礼物非常开心, 我们来庆祝小兔的生日吧!请小朋友用动作表演我们刚才做的礼物, 看谁表演得精彩。 (如看作业纸, 看到红蜡烛拍手、看到黄蜡烛点头)

师:生日会结束了, 我们排队乘车回家喽, 司机叔叔又提出要求, 我们排的队伍要和来的时候不一样, 怎么排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 选中一种规律, 如按照两男两女排队, 听音乐边做动作边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有趣的数学活动课 第4篇

一、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准备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

二、教学过程

(课上每4~6位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

活动一: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棱二等分,然后沿二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如图1)

(通过操作,进行方法引领)

问题1:观察其中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1:8个。

问题2:其中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2:0个。

问题3:其中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3:0个。

问题4:其中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4:0个。

活动二: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棱三等分,然后沿三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如图2)

(通过操作,继续让学生回答)

问题5:观察其中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5:8个

问题6:其中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6:12个。

问题7:其中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7:6个。

问题8:其中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8:1 个。

三、得出规律

同样地,如果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棱分别进行四等分、五等分、……n等分呢?所得小正方体表面的涂色情况如何?

(小组合作操作,交流探索)

学生9:因为一个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所以将正方体的棱进行等分后切开,所切得的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只能是8个顶点处的小正方体,所以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8个,而将正方体的棱n等分后,每条棱上就有(n-2)个小正方体二面涂色,共12条棱就有12(n-2)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每个面上有(n-2)2个,共6个面,共有6(n-2)2个,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n-2)3个。各种情况的小正方体个数可列表为:

教师:很好!结合正方体顶点数、棱数和面数,得出各面涂色不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正是我们研究数学常用的归纳法。

四、问题拓展

如图,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按一定规律在地面上摆成一个大正方体,若将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底面不涂色),则第n个正方体中,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通过学习小组操作、合作交流,可用类比的方法去研究分析)

学生10:第一个图形可以看成是将一个大的正方体的棱长二等分;第二个图形可以看成是将一个大的正方体的棱长三等分。类推,第n个图形可以看成是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n+1)等分。因为底面不涂色,所以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只剩下4个,而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每条棱上的(n+1-2)个共8条棱,再加上底面上四个顶点处的4个小正方体共[8(n+1-2)+4=8n-4]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是每个面上有(n+1-2)2个,共5个面,有5(n-1)2个,再加上底面四条棱上的4(n+1-2)个,共5(n-1)2+4(n-1)个。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每层有(n+1-22个。共有(n+1-2)层,再加上底面上有(n+1-2)2个,所以共有(n-1)3+(n-1)2个。

可列表为:

教师:太捧了!用类比的方法得出了解这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大班数学活动 有趣的图形 第5篇

活动设计背景

咱们班是大班,又加上幼儿的都是从小班才过渡到大班,因此对图形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对于每个图形的特征,可以说幼儿是不知道的,所以我为了激发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再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通过直接观察、直接操作、具体表现的活动中能动地建构着知识,从而使幼儿对本次的知识点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

活动目标

1、认识目标: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

3、情感目标:体验与教师、同伴游戏的快乐,从而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游戏不断重复巩固,到达长时记忆的目的。

难点:通过知识再现能正确分清并记住每个图形的特征,特别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的头饰数张;

2、场地的布置; 活动过程

一、热身:以《找朋友》这首歌,让幼儿自由活动。

二、导入: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图形宝宝,再引出游戏。

三、活动过程:

1、---师:现在小朋友们就一个一个的去找自己喜欢的图形宝宝,记住,不能抢。现在你们都是图形宝宝了,那我是谁呢? 生:图形妈妈。

师:那宝宝们要不要听图形妈妈的话? 生:要。

师:现在妈妈要说游戏规则了,宝宝们可要认真听哦。

2、---师:当妈妈说:正方形宝宝回家了,这时正方形宝宝就走到妈妈的前面站成一竖排。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师:游戏开始。

3.--师:-宝宝们都很聪明,全都回家了,那妈妈不说名字了,妈妈说特征,当妈妈说:有几条边几个定点的宝宝快快跑时,相对应的宝宝就从这条线跑到对面和自己一样的圈里站好,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师:听口令。

4、---师:宝宝们又全对了,那咋们来玩一个难一点的问答游戏,看你们是不是有信心玩对?当妈妈说:有几条边,有几个顶点时,相对应的宝宝就说我是什么宝宝,耶!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师:游戏开始。

师:有几条边几个顶点的宝宝跳三跳。

正方形宝宝去牵圆形宝宝的手,两个两个的牵在一起,走到妈妈的前面来站成两竖排(长方形宝宝去牵三角形宝宝的手,两个两个的牵在一起,走到妈妈的前面来站成两竖排)

四、小结:

师:宝宝太棒了,全做对了,那你们还记得图形宝宝们的样子和特征吗? 生:记得。

师:那它是谁呢?它的特征是什么? 生:三角形。有三条边还有三个顶点。

五、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全说对了,那等咋们休息好了就去教室报自己喜欢的图形宝宝画下来好吗?

生:好。

小班数学活动:有趣的袜子 第6篇

活动目标:

感受生活中各种袜子的不同(大小、长短、款式等),进一步巩固双的概念,产生自己整理袜子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创设袜子商店场景、整理筐6个,爸爸妈妈和宝宝头像各一个

2.各种袜子(短筒袜,丝袜、羊毛袜、连裤袜、男士袜等)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理袜子

1.场景导入,引起兴趣

――“这里有家商店,叫什么名字?”

――“袜子商店里卖什么的呀?”

2.整理袜子

――“请你们帮忙把袜子整理好,夹在货架上。”

――“为什么把两只袜子夹在一起?”

小结:原来两只大小、长短、颜色、花纹就是好朋友,两只一模一样的袜子叫一双袜子。

二、说袜子

――“袜子商店终于开张啦,里面有你喜欢的袜子吗?你喜欢哪双袜子?”

推进:1)你喜欢它的什么?

2)这双袜子摸上去厚厚的,什么时候穿最合适?

3)这双袜子叫什么名字?(连着裤子的`袜子叫连裤袜),这双连裤袜是谁穿的?

三、秀袜子

1.同伴之间互相介绍自己脚上的袜子

2.观察教师脚上的五趾袜

――“我的袜子跟你们一样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猜猜这种有五个脚趾的袜子叫什么?”

3.说说为什么要穿袜子

――“你们会自己穿袜子吗?”

――“我们都会自己穿袜子,那我们为什么要穿袜子呢?”

四、送袜子:进一步巩固双的概念、初步知道整理的方法

――“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和小宝宝想要到袜子商店买袜子,你们愿意帮忙吗?”

――“请每个朋友买一双袜子,放进合适的筐里,要一双袜子、两个好朋友不分开哦。”

延续活动:

穿袜子:在娃娃家,提供各种袜子,鼓励幼儿穿一穿,比一比,体验穿袜子的快乐,以及穿不同袜子带来的不同感受。

理袜子:在娃娃家,提供各种袜子,请幼儿进行归类游戏,并学会整理袜子的方法(卷一卷、翻一翻)。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 第7篇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排序。

2.体验排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PPT,大小、长短、高矮、颜色、图形的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让幼儿感知按物体特征排序

1.幻灯片2:大小排序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按大小排序)出示幻灯片3让幼儿操作。

2.幻灯片4:颜色排序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按颜色排序)出示幻灯片5让幼儿操作。

3.幻灯片6:高矮排序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按高矮排序)出示幻灯片6让幼儿操作。

4.幻灯片8:图形排序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哪几种图形?在出示几张图片,提问是按什么方法来排序?(教师总结按高矮排序)让幼儿操作。

5.幻灯片9:长短排序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按长短排序)出示幻灯片10让幼儿操作。

6.幻灯片10:总结一共出示了五种方法进行了排序有大小排序、颜色排序、高矮排序、图形排序、长短排序。

(二)动手练一练

1.排一排、画一画

小学有趣的数学活动课 第8篇

一、创设活动情境, 参与数学

数学知识、学生生活、社会环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数学资源, 我们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素材, 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探究活动。如:教学“6、7的分成”时, 创设“小猴分桃”的活动情境;教学“>、<、=”时, 创设“森林运动会”的情境等。在数学教学中, 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课堂上创设活动情境, 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体会无处不在的数学足迹, 了解数学的应用, 体验数学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感受数学的应用之美。如“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能让学生体验数学, 感受数学文化, 进而有助于构建数学课堂文化。

二、营造人文环境, 感悟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 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 使学习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亢奋、高效的状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较短, 在外界的干扰下容易分散, 要想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数学课堂中来, 课堂氛围的营造成为关键因素之一。即良好的人文环境, 是学生能否沉浸于数学情境中, 自觉地在数学实践中获得体验, 在潜移默化中感悟, 在探索中进取, 在活动中求知的关键。如一年级“十几减9”的教学时, 教师创设“小熊过生日买水果请客”的情境,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9。接着探究12-9的各种算法:有的同学用12分成10和2, 先算10-9=1, 再算1+2=3;也有的同学把9分成2和7, 12-2=10, 10-7=3;还有的同学想到9和10很接近, 12-10=2, 2+1=3, 等等。一年级的学生, 在老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 想出了那么多的办法, 有简洁的, 也有巧妙的, 当然也有幼稚的“掰手指”和“数小棒”。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个成功者的地位, 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应营造人文性的数学课堂环境,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任、关爱和尊重, 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

三、渗透数学思想, 运用数学

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能让他们终身受益。在小学阶段, 很多思想方法包含于数学的方方面面。例如, 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中, 就运用了转化的思想, 把一个学生还没有学过的图形, 经过剪、移、拼等方法, 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小学阶段, 类似的还有相遇问题和工程问题的转化、单位“1”的转化等。在问题设计中, 要尽可能地渗透数学思想, 以生活中的事件为蓝本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 启发学生运用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 思想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与掌握并且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灵活恰当地运用转化思想方法进行教学,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积极参与实践, 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创设仿真的教学情境, 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度, 使其从实践中获取对数学真实的体验, 感悟数学、体验数学。同时也是构成数学课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自主参与, 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一堂有趣的数学活动课 第9篇

随着那一声大吼,老师接着讲道:这时,山大王老虎来了。老虎不准狼吃小羊,狡猾的狼就说小羊是如何如何不聪明,留在世上也是多余。老虎相信了狼的话,他决定亲自考考小羊的“两位数除于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能力,如果小羊做错一题,狼就可以前进一步,去吃小羊;相反,如果小羊做对一题,狼就得后退一步,远离小羊……老师讲到这儿,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原来,这是一堂“救救小羊”的数学活动课。

老师讲清了活动规则,挂好了活动教具“狼”和“小羊”,“救救小羊”的数学活动就正式开始。

同学们一心想救小羊,把每一道题都做得非常认真。我也不例外,小心翼翼地做着,做完后还一丝不苟地检查几遍,生怕一时的粗心要了小羊的命。我们一次次正确的练习,使狼步步后退,离小羊越来越远,渐渐退到河边。有同学激动地喊:“再做对一题,让恶狼掉进河里淹死。”在大家的努力下,狼真的掉进了“河里”,同学们高兴得欢呼了起来:“小羊得救了!小羊得救了!”

一堂有趣的数学活动课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结束了。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 第10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体验操作的乐趣。

2、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3、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四座小房子。

2、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的白色、蓝色卡纸若干。

3、三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心形或小花即时贴若干。

4、三种颜色不同、长短不同、宽窄不同的纸条若干。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在外面看到一个招聘启事:说白雪公主要过生日了,小矮人想给她个惊喜,他们想帮白雪公主把房间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主要是铺地、贴墙、装饰门帘,但他们太忙,时间来不及,想找人帮忙,你们愿意吗?

二、幼儿自主操作,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

1、分组让幼儿操作,依次铺地、贴墙、装饰门帘,从易到难,让幼儿体验操作的快乐。

A、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卡纸若干,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贴墙:提供三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心形或小花即时贴若干,让幼儿装饰墙,让他们自由探索,只要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就要鼓励。

C、装饰门帘:提供三种颜色、长短不同、宽窄不同的纸条若干,让幼儿做门帘,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找出按不同特征的排序规律,感受不同的美感。

2、自主探索活动的交流: 在每次探索之后,老师要幼儿把他们的活动结果呈现给大家,引导幼儿说出他们是怎么排的,按什么规律,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强调按规律排。

3、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大小、长短、宽窄等多种特征排序。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序,有规律的排序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4、结束语:

今天我们帮助小矮人为白雪公主装饰了房间,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一定高兴,小朋友高不高兴呀?我们不仅帮助了别人,还发现了有规律排序的秘密,真值得高兴。

三、延伸活动: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 第11篇

1、认识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能在日常生活种中找到这几种图形。

活动准备:

1、圆、正方、三角等基本图形若干。

2、三种图形积木。

3、《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找图形。

逐一出示几组用基本图形拼成的图案,帮助幼儿指认其中的基本图形,并正确地说出他们的名字。

2、游戏:看谁找的快。

(1)教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赛,教师说出一种图形名称后看谁找的快,累计几次后找的比较快的人则胜出。

(2)能力强的一组幼儿可以适当加快速度,增加一些难度。

3、图形物品大集合。

中班《有趣的图形》数学活动教案 第12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2.找出由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构成的事物,并能够找出事物中存在的图形。

3.萌发对图形能够组合成不同事物的乐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大小图片若干,PPT课件,由小棒组合成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图形基本特征

1、认识正方形

教师出示小棒拼成的正方形图片,让幼儿观察正方形有几条边,再观察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是不是一样长?(教师出示小棒拼成的正方形,让幼儿数一数每一条边是有几根小棒拼成的,再得出结论四条边一样长)

教师总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并且四条边是一样长的。

2、认识长方形

教师出示小棒拼成的长方形图片,让幼儿观察长方形有几条边,再观察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是不是一样长?(教师出示小棒拼成的正方形,让幼儿数一数每一条边是由几根小棒拼成的,再得出结论长方形有4条边,并且相对的两条边相等)教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现在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并且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图形,有几条边,并且几条边的长度怎么样。

3、认识三角形

教师:小小的盒里还有什么图形呢,再请一个小朋友摸一摸(教师请一个小朋友摸出三角形且请他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且询问其他小朋友该幼儿说的对不对,有什么不同意见)

教师:三角形有三条边(教师顺着三角形的边一条条的摸)

4、认识圆形

教师:老师的魔法盒里还有一个图形,我们摸出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图形(教师从袋子里掏出圆形)圆形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圆形有没有边

幼儿讨论圆形有没有边,教师引导幼儿圆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二)、寻找隐藏在图片中和周围环境中的图形

教师:图形宝宝不见了,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找找看图形宝宝在哪里(教师打开PPT课件,展示儿童简笔画如小鱼、小鸡、花等)

幼儿根据教师呈现的PPT上的图片找出图形藏在图片的哪个部位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你们都能把图形找出来了,那你们能不能找找看我们身边有没有这些图形(教师启发幼儿寻找,比如窗户是长方形、镜子是正方形等,教师可以让幼儿放学后回家找一找家里有没有这些图形)

(三)、拼有趣的图形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图形拼出来的,教师呈现PPT,让幼儿观察哪几样图形拼成了什么?刚才是老师拼的图形,现在要请我们班的宝宝们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拼出其他更漂亮的图形。现在我们用这些图形来拼你想拼的图案吧(教师分发准备好的图形,教师指导幼儿拼图案,比如用长方形跟几个三角形拼成一棵雪松等

(四)活动延伸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五性” 第13篇

一、活动过程要渗透思想性

小学数学活动课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利用教材中可挖掘的思想教育的素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圆的知识”以后,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这样渗透德育内容:2000多年前,我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其意思是说一个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3倍。大约1500年前,我国的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全世界第一位把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面6位的历史伟人,比西方至少要早一千年。在活动过程中把这些内容渗透给学生,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可以形成以古人为榜样,学好知识,发扬传统,为继续建设好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品质。

二、活动过程要确保自主性

自主性是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核心。自主性就是把数学课外活动学习内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在活动中使每个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表现。确保自主性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老师的作用表现为:学生在自身探索之中,遇到困难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见解。学生能做到的,教师不要动手,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要代言。由于活动的最根本特点是活动性,所以学生的思维也表现出扩散性,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与教师的思维的矛盾。作为教师,要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三、活动过程要具有趣味性

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数学活动课的重要目标之一,课前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确定数学活动内容,关于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内容的拟定、活动形式的选择、情境的创设以及效果评价都应力求有趣、新颖,内容生动,有吸引力,达到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在活动过程中寓学于乐、寓智于趣,让学生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如趣解智题、数学小游戏、智力比赛等活动的开设,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竞争、敢于竞争、乐于竞争,以培养学生忠诚、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四、活动过程要注意拓展性

活动课应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出发,与数学课堂教学互相配合,不要受课堂教学的束缚。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奇伟的想象给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当学生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知识后,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拼拼、摆摆、想想、算算等动手操作和计算过程中,发现“当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时,长和宽越接近的长方形,其面积就大”的规律,从而拓展到“和相等的两组数,它们的差越小积越大”的新知识,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渗透了函数思想。根据这一规律,我们还可以继续拓展:即已知甲和乙都是大于零的整数,并且甲和乙的和是10。如果甲和乙相乘,得到的乘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五、活动过程要体现开放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做到形式的开放。活动中设计的题型要开放,解答方式也要开放。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解答,只要合理,教师都应该认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以“小数减法”为主要内容的数学活动课上,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商店里的圆珠笔每支2.55元、书包每个30.6元、钢笔每支14.4元、小刀每把0.75元、日记本每本6.5元。如果你身上带的人民币只有50元、20元、10元、1元、5角、1角、5分各一张(或一枚),而且每次只能购买一样商品,请你认真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尝试解决买什么物品,应付出多少钱,又应该找回多少钱?因为这些活动的内容都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相关,提供的材料又很多,对此学生兴趣很高,组内各抒己见,都自由地列式进行计算。根据学生汇报不同的购买方案,把具有代表性的计算展示到黑板上,再接着引导学生讨论,自主判断,如有错误互相纠正,甚至是辩论,从而巩固了小数减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宝宝 第14篇

大班幼儿对数字非常感兴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字组合,如电话号码、车牌号。教师紧密联系生活,通过给教师选车牌,要求幼儿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给数字宝宝排序;单数、双数分类;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感知数字的有趣。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数字的不同用途。

2.学会按大小排序,按单双数分类。

3.通过数字的组合,从游戏中体验快乐,爱上数字。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1~8”的数字卡片。

2.制作车牌号及活动可插式车牌。

3.PPT展示各种汽车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数字”引出课题

1.导入:“老师请了数字宝宝,有几个数字宝宝藏起来了。请你们来猜猜它们是数字几?(有的数字藏上半部分,有的藏下半部分)。现在,请她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站好队。”

2.提问:你们在哪见过数字?(幼儿:电话号码、鞋码、商品的价格等)

教师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她们的用处可大啦。

(评析:遮挡数字的部分特征,让孩子猜,和孩子说一说在哪见过数字,很有趣味性,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二、出示车牌号,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两个车牌:让孩子观察,解释:皖是安徽省;D代表淮南市;再观察车牌有几个数字,比较两个车牌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第三个车牌号,和孩子一起按照数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好队,变成了两个新的车牌号。

(评析:汽车进入大部分家庭,孩子对车牌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环节让孩子观察两个车牌号码的不同,孩子知道,数字换一个位置就可以变成另一个车牌;再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数字排队,又变成了两个车牌号;领会数字的有趣变化。)

三、用8个数字排车牌

1.幼儿用8个数字宝宝中的任意5个数字排车牌。

(评析:本环节孩子自己操作,先从8个数字中选5个数字随意排。再让孩子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然后加深难度。)

2.按老师的要求组合车牌号码。

(1)单双数分类。

师:你们听,车管所的阿姨说,现在的车牌号第一个数字只能是“8”,“8”是双数,排一个车牌号,以“8”开头。

(2)再用四个双数和一个单数按照要求排车牌,教师巡视检查。

(3)展示孩子排的车牌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自己喜欢的一个单数排到四个双数中的合适位置。(幼儿操作,教师拿着车牌卡片袋,把幼儿排好的数字插进去,选4个车牌号码进行展示。)

(4)教师带幼儿验证车牌号是否符合规则:皖D87642、皖D86542、皖D86432、皖D86421,及时表扬动脑筋的小朋友。

(5)教师操作课件选车牌号。

(评析:本环节先让孩子把单数、双数分开,逐步按要求,组合车牌号,首先第一个数字要是“8”,其他数字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出现问题了,1~8数字中,只有四个双数,可车牌号有五个数字,选择权交给了孩子,让他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数,还要按照从大到小放在相应的位置。给老师设计车牌,通过电脑选车牌都让孩子激动不已,希望能选中自己排的车牌。孩子认真操作,积极性很高。)

四、延伸部分

猜价格,送礼物(孩子们喜欢的学习用具及零食)比如:水彩笔的价格是比5大,比7小,猜猜是几元?

上一篇:时间,生命的作文750字下一篇:双11告别单身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