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第六课教案

2024-07-04

文化第六课教案(精选6篇)

文化第六课教案 第1篇

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六课 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包容性的含义

2.理解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3.运用相关材料分析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重点难点】中华文化基本特征

【教学课时】 2-3课时(含试卷讲评)【基本知识】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表现是什么?有何见证? 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2.为什么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什么?包容性的含义是什么?有何表现? 有何意义?

3.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怎样? 4.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在那些方面?

【知识关系】 关系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侧重点侧重于从纵向和动态,即从中华文化侧重于从横向和静态,即从中别 不同 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强调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化的特征,强调中华文化内涵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阔

表现不表现为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历程。汉具体表现在文化的独特性、区同 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域性和民族性三个方面

见证。联(1)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2)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系 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 中华文化

民族文化

区域文化

区别 概念 中华民族创造的区一个民族在历史和现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别于其他民族而独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具特色的文化形式 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地域特征的文化

明成果的总和

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具有独特具体的地域深 一,一般指具有历史传性;研究对象是特定范

统的、地域的、非主流围的族群和社区;民族

文化 性 联系 中华文 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的;从内部看:中华文化化与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呈现文化的“多元化” 域文化

中华文 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内部看:中化与民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族文化 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区域文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化与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族文化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1.(2011年高考广东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A.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懂,汉字可以。”这说明D.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3.(2012届盐城模拟)“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孔雀东南飞,织女会牛郎,深爱这土地,丝路到敦煌,先人是炎黄,子孙血一样„„”。一曲《龙文》打动人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更有涌动着的连绵不绝的中华文化血脉和融入其中的民族情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D.)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2届北京西城区期末)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D)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1年高考海南卷)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C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2年高考天津卷)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C)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7.(2012年高考安徽卷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D)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2011年高考江苏卷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C.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2届台州模拟)每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晚”都有一个民族歌舞大串联的节目,诸如《和谐大家园》《我和草原有个约会》《卓玛》《幸福生活亚克西》等。这表明(C)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B)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12届昆明模拟)温总理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文化。这深刻说明(A)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中华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中华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2.(2011.上海)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各参展国与国际组织在展馆设计和建筑上,创意独特,并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尼泊尔馆则截取了其首都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中,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非洲联合馆将带您进入充满神秘色彩的新奇而陌生的非洲大陆……这些展馆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有人欣赏了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之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华文化不愧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秀的文化。”结合材料,请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①上海世博会中国展馆的设计和建筑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确实应认同和尊重本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②各国展馆的设计和建筑集中展示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还应该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题中观点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3.(2011年高考福建卷)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答案】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文化第六课教案 第2篇

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2.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3.能力目标

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候,检查出勤情况

(二)复习

(三)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乘坐公交车、考试的图片,通过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思考设置的问题,据此导入新课。(图片内容见课件)学生观察体味、思考。

1.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么纪律?除此以外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学生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乘坐公交车要遵守相应的交通法规,外出游玩也要遵守相应的纪律。

引导学生明白,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2.纪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纪律保证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引入学习的第一部分)

(四)授新课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板书)

(一)纪律的定义(板书)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看多媒体课件。观察体味、思考

我们应遵守怎样的上课和开会纪律?你遵守纪律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挖掘学生日常生活情景,唤起内心对知识的感知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从而理解自觉遵守纪律要持之以恒,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反问: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就没有自由?(引入下一部分学习)

学生思考回答,并观看多媒体。

(二)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分析漫画《他敢剪吗?》,大家说他敢剪吗?他为什么不敢剪? 他不敢剪。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问题引入纪律和自由好比甲乙两方,它们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由离不开严明的纪律。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另一方面,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真正的自由是在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让学生开展讨论,充分理解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三)纪律的作用(板书)

观看多媒体:交通事故。学生观察体味、思考。不遵守交通规则,后果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了交通事故,案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出现混乱无序的状况,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社会成员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就无法保证所有人有序正常的生活,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规则来保证我们青少年学习与生活?(学生思考,引入下一部分学习)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板书)观看多媒体:与青少年相关的部分法律

1.法律的特征(板书)阅读教材案例,并思考。

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几名孩子的什么权利?违反了什么法律? 法律有什么特征?它和纪律有什么不同?(思考,不作答)

观看多媒体,第一张图展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是由全国人大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直接创制的法律。此外,《民法通则》、《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这一系列的法律也都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像这种国家制定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形式之一。国家创制法律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国家认可法律,即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这就是法律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观看多媒体,展示的是一次公判大会。

根据图片,说说要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哪些因素在起保障作用? 警察、军队、法庭、监狱等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起到保障作用,即国家强制力。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从而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说: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事实证明,依靠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总之,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这正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

观看多媒体,展示医院、街道等制定的相关规定。

这些相关规定是针对什么人制定的?这些规定和法律有什么不同?

医院制定的规则针对医生和患者,而街道制定的规则针对街道所管辖的范围人群。

使学生了解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显著特征。观看多媒体,说明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由此,归纳出法律的四个显著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板书)

观看法律与纪律关系比较图,明确法律和纪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两者都 要求人们遵守,但违纪不一定违法,而违法必违纪,两者是有区别的。3.法律的作用(板书)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一。观察体味、思考

(1)片中小偷实施了什么违法行为?应受到什么样的制裁?

(2)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小偷偷取公共财物属于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该案例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二。观察体味、思考 婚姻中出现了财产纠纷怎么办?

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关系中的经济纠纷也随之增强,依靠法律强有力的武器,就可以处理好这些纠纷。通过这个案例,了解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 纠纷或矛盾的作用。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三。观察体味、思考

根据国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营业性电子游乐场所在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案中网吧老板接待了未成年人进入,属于违法行为受到制裁。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保护着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引入下一部分内容)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板书)

青少年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意识,把“一荣一耻”成为自己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原则,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人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板书)(1)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守校规校纪,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

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细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始终。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五)课堂小结

按照本课时结构线索进行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六)课后作业

1.搜集整理和青少年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如何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2.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结合实际,每个同学列出一至两个要求自己改正的缺点错误,警示自己。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提高认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板书设计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1.纪律的定义 2.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3.纪律的作用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1.法律的特征 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3.法律的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六、教学反思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3)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4)理解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意义; 2.情感目标

遵纪守法,崇尚法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3.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依法治国

2)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教学难点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讲授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候,检查出勤情况

(二)复习

(三)导入新课

列举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1: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境内外势力的精心准备、策划下,暴徒们在有着两百多万人口的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大肆打砸

抢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为果断处置“7·5”事件,当地政府组织警力依法留置、审查打砸抢烧犯罪嫌疑人1 000余名。尽管“7·5”事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公安、司法机关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同样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没有受非理性因素影响而违反法律规定。案例2:

39岁的湖北京山县雁门口镇人佘祥林在背负“杀妻”之名服刑11年后,2005年4月初终于被中断刑期重获自由,(因为“被杀”的妻子张在玉又回到了家乡)并累计将获得70余万元国家赔偿。湖北法律专家指出,这个“离奇”的错案凸显出现行司法体制的一些漏洞,也势必促进司法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从而进一步促进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

(四)授新课

思考问题①:两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分析提示:案例一中公安、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处理乌鲁木齐七五暴力事件;案例二中主人公的11年冤狱反映出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漏洞,说明司法公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司法公正的重要性,公正是司法行为的灵魂,是司法的生命。

思考问题②:两个案例判罚的依据是什么?

分析提示:依据相关法律。不管是处理暴力犯罪事件,还是佘祥林的冤狱、国家赔偿都要根据相关法律进行。

思考问题③:冤案的发生是否意味着法律失去了它的效力?谈谈你的看法。分析提示:没有失去效力,正是因为相关法律的存在,才能严惩暴力犯罪分子,佘祥林才能获得70余万元的国家赔偿。而冤案的发生恰恰是执法机关没有严格执法的结果。

教师在引导分析时要明确指出法律存在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政府治理国家的方式是依法治国,引出本节内容。(使用案例时,授课教师可以丰富案例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什么是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讲解)

①治国的两种基本方式:法治与人治;

②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法律与制度,个人意志;

③什么是依法治国?

定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思考问题:怎样做到依法治国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过渡到下一内容)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中的“法”指的是法律与制度。依法治国离不开法律,依法治国是依照法律与制度治理国家。请学生回答问题,加深理解,引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回答问题①:列举你所知道的法律名称?

分析提示:教师可在学生列举后进行补充,此问题是让学生知道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与制度的约束,做到有法可依。回答问题②:如果违反了法律将会怎样?

分析提示: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担责任。如违反《民法》要承担民事责任,违法《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做到有法必依

回答问题③:谈谈你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解。分析提示:违法犯罪的人都逃不脱法律的制裁。

学生看书本73页的依法治国必须做到的六条内容,并要求学生把74页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用下划线划下来。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2.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治国方略,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之一。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本知识点可略讲)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2)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3)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案例:

从2003年至2007年,全国纪检司法机关共计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67万多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929人,其中省部级高官35人,尤其是陈良宇、杜世成、郑筱萸等高官严重腐败案件在全国引起极大震动。这组数字清楚地表明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力度在加大,任何腐败分子,无论职位多高,一旦违法,就严惩不怠,这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问题①:结合材料,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问题②:结合材料,说明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包括: ①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我国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3.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案例分析:

2005年10月10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华路上的白领大厦门前,一位农民工举着一块牌子,上面一行大字“急卖判决书”,下面一行稍小的字“653万元急卖550万元”。据媒体报道,这笔款子是开发商拖欠承建公司的工程款,法院判决后一直未能得到执行,承建公司因此无法向建筑农民工们兑现工资,无奈之

下农民工们打算自己亏出100万元换个现金救急。可是,与多数走此下策的债权人一样,他们至今尚未寻到买主。其实,公开叫卖(贱卖)判决书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近几年来,由于“执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百姓手持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当街叫卖的现象屡见于报端。

思考问题①:案例中的法院判决久久不执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分析提示:损害法律公信力,损害法律尊严,法院判决成“白条”。思考问题②:你如何理解法律权威和尊严?

分析提示: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任何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威严。思考问题③:国家和公民个人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分析提示:此问题的回答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国家角度和个人角度,而个人角度又可以具体为中职生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1)国家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措施①: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思考问题:怎样落实?

分析提示:加强立法工作,严格执法,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执政水平等; 措施②: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

包括:避免执法、司法腐败;避免冤假错案及不公正案件(佘祥林案)等(可以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的方式学习本知识点)2)中职生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②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③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朗读《普法歌》进行课堂小结:

人人要学法,法律用处大。社会各行业,处处需要它。做人要守法,约束你我他。办事懂规则,生活秩序化。用法护自己,理直胆气大。法前人平等,靠法走天下。胸中有良法,歪斜全不怕。正气大发扬,利民利国家。

(五)作业布置

撰写“学法、守法、用法大家谈”演讲稿,参与演讲活动。

文化第六课教案 第3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 中国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袁宝华,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陈锦华,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瑞祥,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 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 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冯并等出席了年会开幕式。

许嘉璐在讲话中说, 连续四年参加年会, 感觉一年更比一年好。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蓬勃展开, 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共识。根据古代经验和近代求解放规律,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时代特色文化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大约需要一个世纪的时间。文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的特点, 需要我们有个长期建设的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长, 文化建设也不会短期。新文化都是在旧文化基础上成长的, 有扬有弃。为什么提倡大庆精神?因为大庆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只是体现精神的具体行动会有变化。企业文化建设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平台, 在构建企业价值观体系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企业素质, 而且促进了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在工业化进程中, 企业家承担着构建国家新文化的重任, 这是从静态方面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从动态时间上说, 企业文化建设有着紧迫的意义, 我们现在每年以10%的速度往前走, 经济大步走, 而文化却相对容易慢, 两条腿快慢不合拍, 就容易使人摔倒。加强文化建设, 企业家承担着紧迫的责任, 承担着民族的重任。

陈兰通在会上宣布:国家电网公司等35家企业获“2007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 西门子 (中国) 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获“2007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奖, 宜宾天原集团总裁罗云等25人获“2007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论文”奖。

冯并在会上作了题为“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的主旨报告。

在年会论坛上, 首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姜兴宏用“首钢为首”、“守望家园”、“推沙造地”三个故事, 向全体与会者介绍了首钢自建厂以来88年的发展、壮大历程, 以及冶金史上罕见的千万吨级冶金企业搬迁到海边的惊人业绩与文化积淀,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胜利油田党委副书记李玉卿把“企业文化”理解为“文化企业”, 用“共同愿景目标、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行为规范、共同的行为习惯”四要素, 概括出胜利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企业联合会宣委会常务副秘书长祝慧烨在年会总结中说, 企业价值体系主要包括:企业信念、愿景和使命, 体现企业对自身存在终极意义和发展目的的思考;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是企业文化的双核, 是组织文化的内驱力;企业价值推论与分布, 演化成企业经营理念、管理准则, 分布到各个管理模块、业务模块;员工行为规范和形象文化, 体现为员工的行为作风、职业素养和企业形象;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 体现为企业对社会、对自然、对竞争对手及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价值体系建设是指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上, 整合应用文化这个特种资源, 让价值观在企业组织中有序渗透、聚拢、转化、强化、评估的过程, 是价值观的选择、认知、认同、共享的过程, 也是价值观管理的过程。

祝慧烨指出, 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文化资源是企业独特的和最有价值的一种战略资源, 企业的文化优势也构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现在,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制高点, 制定企业文化战略, 实施企业文化工程, 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不仅提高了企业管理效能, 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也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从2002年开始每年一届, 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 是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界与企业实践者的年度大会。作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风向标, 每届年会都针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展开实质性的探讨。表彰了一批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创建了十多家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并与学术理论界通力合作, 加强对企业的服务, 陆续推动了课题研究、现场培训、专业咨询、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 努力形成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文化第六课教案 第4篇

思考中卓越成长第六课,要求你为自己的成长建立一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为了你的成长及事业的一帆风顺,你需要其他人的支持与合作。没有别人的合作,你很难取得重大的成就。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你思考中卓越成长的加速器。

我们都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一定的东西,我们想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鼓励和赞赏;我们想从老师那里得到知识、理论和素养;我们想从朋友那里得到友情、忠诚和支持。这需要你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我愿意花比买天底下任何东西都要多的钱去买与人相处的能力。”著名的美国资本家、慈善家洛克菲勒说道。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必须理解并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自己重要,别人也非常重要,通过尊重别人,你会很容易获得得别人的尊重。尊重是发自内心的,与权利、地位无关。

关于人际关系,亨利·福特曾这样建议:“如果成功有任何秘诀的话,那就是要从别人和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没有它,

你很难处理好复杂敏感的人际关系。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很多人相信要说服别人接受一种观点只要两步就够了:其一是相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正确的;其二是用最多支持你观点的事实狂轰滥炸你的对手。

这种方法只会导致对抗、争论和不断僵化的形势,因为别人也从心眼里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而且从他的角度来看,他当然是对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只给了别人两种选择:投降或反抗。其中没有任何一种会带来双赢。

无论你是怎样正确,也不管你举出多少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你不愿意考虑别人的观点和信念,别人也绝不会举起双手赞同你。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正确的,至少希望自己所相信的东西不全都是错的。人们希望别人能接受和认同自己的表现、思想和观点。而且事实上也很少有人能在某件事情上完全正确,而别人完全错误。

事实上,只有当你找到别人观点的一些正确之处时,你才是正确的。换句话说,除非你向他们表明,他们的观点也有正确之处,否则他们不会听取任何建议。你退一步,他们也退一步。

当你说出别人在这个问题的某一方面正确时,你就开放了自己的大脑,设身处地理解别人为什么相信他所相信的东西。

当你真诚地这样做的时候,别人也就放开了大脑,开始考虑你的见解中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在这个过程,你们彼此相互理解,并开始了解对方为什么会那样想和那样做。

当两个人坦诚相见时,他们就已经开始理解对方了。相反,两个不懂得换位思考的人则会一直争论下去,直到面红耳赤也绝不罢休。

一个好的演讲人员绝不会从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开始,他所讲的,永远是听众愿意听的,能引起听众共鸣的东西;一个优秀的推销员也知道永远不能和顾客争论,即使他赢了争论,也肯定会失去定单。他知道必须从顾客角度着想,去体现顾客的重要,去满足顾客的需要,他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稳定客源。

赞扬总是受欢迎的,任何批评都应该另找安身之所。只有合作与理解才能使我们实现彼此的目标。

成功的人际关系是一门使他人自我感觉良好的艺术。当人们感到自己重要的时候,感到自己受到应有尊重的时候,他们更容易欣赏别人,更加宽容和友善。而且只有真正自我感觉重要的人才会与别人相处时慷慨大方,紧密合作。

愿意尊重别人的人,自己也会受到别人尊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自己也能得到别人帮助。爱默生说:“生活中最美妙的补偿就是当人们在诚心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得到帮助。”

同样道理,不说别人好话的人,别人通常也不会说他们的好话。只有当你设身处地的从别人和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

“人同此心,心同此欲”,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就能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交到更多的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你思考中卓越成长的加速器。

与自己一样重要把别人想得

高超的人际关系牵涉到增加对别人的重视,因为像你一样,他们值得你去尊重。这就是给予别人他们想要的尊重,换回你想要的合作。

当你增加别人的自尊时,你在对他们表示尊重,你希望他们作出最佳表现,从而帮助他们作出最大限度地成功。

有一点你需要了解的是,在给予别人方面,你实际上是一个百万富翁。你拥有别人梦寐以求的价值及不可触摸的财产,那就是:接纳、赞同、欣赏、尊重和鼓励。

正是通过给予别人这些东西的方式,我们达到承认别人重要性的目的。它不花我们一分钱而且永远也不会被用完,人人都有这份财产,因而人人都可以给予,关键是你愿不愿意,或者说你是否认识到这么做,对自己的重要性和对别人的重要性。

不幸的是,很少有人能理解这样一个事实:为了得到,你必须给予。人天生有一种倾向,那就是,总希望自己独占天下最美好的东西,不愿与人分享,也不愿给予,哪怕是上面所例举的那些你永远也用不完的财产。

与此同时,你却最大限度地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你所需要的东西,以满足自己难以压制的饥渴。为了克服这种倾向,你必须对“给予”这个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其一,得到的欲望是一种本能,而给予的欲望必须学习才能得到。

其二,并不是说给予者就是“好人”,得到者就是“坏人”。

其三,真正的给予者不会有意地去“得到”些什么东西,但他们会得到很多。

由此你会得到一个关于给予的正确概念:给予是一种双赢,你得到的永远和你给予的成正比。如果你对别人表示尊敬并承认他们的重要性,那么通常他们会对你有同样的表示;如果你对别人表示轻视或鄙夷,那么,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人们总会把你对他们的行为反用到你身上。

思考告诉我们,你就是你认为的那个人,但别人怎么看你也很重要。如果周围所有的人都当你不存在或完全忽视你,那很快,你就会开始怀疑你到底是谁了。另一方面,如果人们认为你很有价值而且很重要,并喜欢在你周围,那么这就会更加坚定你对自己的认可。

关于如何给予,如何双赢,如何建立高超的人际关系,以下是一些很好的建议:

1、要时时赞美:你要时刻寻找机会去表扬那些正在正确和努力做事的人!

2、要表现活力:与别人相处时,永远表现出热情,并学会用你的握手、微笑和话语表示你很高兴见到他们。

3、要表示兴趣:对别人正在做的事情表示兴趣,他也会对你这个人表示兴趣。如果有

可能,你还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时,一句鼓励的话能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4、要善于赞赏:通过赞赏别人做的事情,你其实是在赞赏他们的人格和身份。每个人

身上都有值得赞扬的地方,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喜欢奉承。”

5、要表示关心:清晨给你遇见的第一个人一个甜美的微笑,你会让他感到整个世界都在给他拥抱。一个善意的眼神,传达给别人的信息是:你很关心他。

6、要善于接纳:要接纳别人,让他们找回自己,自由公开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正是通过接纳,我们才能给予别人力量和鼓励,让他们变得更好。

7、要善于肯定:该表扬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表扬。赞扬的时候要大声,批评的时候要小

声。积极、肯定的的陈述能让别人充满信心并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8、要会做朋友:正如爱默生所说,“为了让别人成为你的朋友,你首先要成为别人的

朋友。”没有朋友的人不会在人们心中拥有一席之地。

要学会有效的倾听

有效的倾听是一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技能。当你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时,你在表示诚挚地赞扬。你在表明你认为他讲的很重要,值得你重视。有效的倾听会增加别人的价值并提升他们的自尊。

有效的倾听需要你具备很强的自制能力,因为你的大脑要比别人的嘴快得多。一般人一分钟只能讲125个字,而大脑每分钟能处理450-500个字。这就使得你可以在别人讲话的时候,用其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来考虑别的事情。当你试图一边听同时一边想时,结果是你可能什么也做不到。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想知道中国到底有没有能人,便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问题都回答不出来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是你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所需要的最基本素质。

一个优秀的倾听者有以下四个共同的特征:

特征一:倾听者想到了讲话者的前面。他或她试图猜测讲话者正准备讲些什么,并考虑从对方讲的东西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特征二:倾听者不断推论讲话者的逻辑,以判断讲话者所表达的观点是否合乎事实。

特征三:在适当的地方,倾听者会在心里总结讲话者所说过的一切。

特征四:一边听,倾听者一边还会推测讲话者的言外之意,或者讲话者是否有什么不小心遗漏的地方。

由于大脑具有比讲演者讲话更快的速度,所以你完全有时间轻而易举地完成这四项活动。

下面是一些基本技巧,对你培养有效倾听能力会有所帮助:

1、首先要使自己对正在讨论的话题感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你才会全神贯注地倾听。如果你实在对话题一点兴趣也没有,那你就假装自己对它有兴趣,几分钟以后,你就会真的对它产生兴趣了。

2、要培养自己的耐心,不要急于对别人所讲的话题过早下结论。如果你对别人所讲的话事先就有了定论,而且心理已经开始反驳他了,那么肯定会阻挠他和你进一步有效地交流。

3、即使你有不同意见,你必须先听完别人要讲的全部内容。没有哪个人会愿意跟粗暴打断自己讲话的人交朋友。

第六课教案 第5篇

第六课教案

Unit6 Famous stories Teaching aims: Express opinions, facts, and common observations. Compare personal characterisrtics. Relat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opinions. Language focus: I like Monkey King the best. He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character. She is more beautiful than Cinderella. Tasks: Write a paragraph about characters in famous stories. Listen and chant to practisse talking about personalities of characters. Step1: Pre-task stage Presentation 1. Bring in storybooks like Mulan, Journey to the West, Cinderella and Robin Hood to the class. 2. Hold the book Mulan and ask the students Who is this? 3. Ask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Mulan in English if possible. 4. Write the word smart, brave, hard-working on the board. Mulan is hard-working. She is brave and beautiful. Monkey King is brave and exciting. Cinderella is hard-working and beautiful. Robin Hood is very brave. 5.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us the storybooks they have read and the characters they know. 6. 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o role-play the dialogue. They should continue it using the word and picture cues at the bottom of the page. Homework:1 Copy the new words and Part A. Collect one storybook you like best and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characters. Step2: Presentation !. Tell the students about your favourite characters and describe them using the adjectives on page51. Snow White is the most character. Monkey King is the funniest character. Cinderella is the most hard-working character. Her mother and sisters were not good to her. Simba the Lion King is a young animal. His uncle is the most frightening character. 2.Write the words brave, hard-working, honest, kind, famous, interesting, funny, strong, exciting and beautiful. 3. Ask a student to pick a paper strip and ask them to talk about the character using the adjectives on the board without telling the class the name of the character. 4. Ask the class to guess who the character is. 5. Put the students into groups of four.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each other about their favourite characters. They make notes like those in section B1 on a piece of paper. 6. Collect the notes from all the groups and find out the most popular charactes in the class. Homework: 1.Copy the text of part B1. 2. Write down the characters you like best. Step3:Story Nuwa fixes the sky 1. Point to the pictures. Ask the students if they know the story of Nuwa mending the sky. Nuwa is a woman. She is very kind and brave. She is very smart. She is helpful. She is very beautiful. 2. Explain that it is Chinese mythology. It is said that Nuwa created 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3. Nuwa also saved human beings by filling the gap in the sky. 4. She hence stopped the flood. 5.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story. 6. Ask the students retell the story in English in their groups and write down the story in their books. Homework: 1.Copy the story. 2. Retell the story to each other.

爱祖国 第六册第六课 教案 第6篇

(2008-06-19 14:42:59)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常规教案

第1课时

课题:

6、爱祖国 教学目标:

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学唱《一个***女儿》。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学方法:听唱、表演、活动尝试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导: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导: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仔细听

(4)分段深入欣赏:

A、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指名说

指名说 仔细听 指名说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学生活动

课型: 综合

B、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

仔细听 C、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指名说 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A、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仔细听

B、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2、歌曲教学

(1)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

(2)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3)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4)学唱歌曲:

指名说

指名说 仔细听 指名说 指名说 自由完成 仔细听 指名说

A、由于此歌音域较广“--6”,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用

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

B、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

仔细听

(5)唱熟练、流畅后,可以边跳边唱。

集体交流

三、组织下课

第2课时

课题:

6、爱祖国 教学目标:

1、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歌曲,学会分析曲调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歌曲,学会分析曲调情绪。教学方法:听唱、表演、活动尝试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学生活动

课型: 综合

(1)谈话: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晚会的题标就是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旗颂”。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它火红炽烈,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

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

A、听赏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B、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并要求学生看着谱跟唱曲调。

(3)欣赏第一部分。 设问:

A、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国歌) B、“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从红旗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如有必要还可以听一次。

仔细听

(4)欣赏第二部分。 设问:

仔细听 齐唱 这部分主题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指名说 里?(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A、要求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是讲,还要唱。唱出两个相同曲调的不同表现(第一部分抒情歌唱性,第二部分进行曲风格,速度也加快了)。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启

发。

仔细听

B、分析两部分不同的情绪表现、发挥学生的想像进行形象比较。

C、有必要的适度播放第一、第二部分的“红旗”主题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

(6)完整地聆听全曲。

指名说

指名说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对比,要激发学生听全曲的欲望,并提出聆听的要求:

A、要保持安静地聆听音乐的环境。

B、对乐曲的演绎理解,可以各人用自己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进行,善于画画的,可

以边听边用简笔画来表现乐曲的意境;善于用动作表演的,可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段音乐的发展。当然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方式来表现。

(7)小结: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显示出我们

自由完成

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

三、组织下课

仔细听

第3课时

课题:

6、爱祖国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学重点: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难点: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学方法:听唱、表演、活动尝试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歌曲教学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学生活动

课型: 综合

(1)在抗日救亡歌曲中,冼星海还专为孩子们写了这类歌曲,《只怕不抵抗》就是

流传最广泛的一首,作于1937年。2.聆听范唱。设问:谁能把歌词内容记住?听后,说说歌词与歌曲的情绪。(2)板书歌词、再听一遍歌曲范唱。(3)学唱歌曲:

A、板书1—10小节歌谱,教师范唱曲与歌各一次。

指名说 仔细听

B、学生自学,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的同学听,并相互纠正。

C、教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并提问:

齐唱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

同桌学习

D、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

E、把第一、二乐段连起来完整的唱,并在歌谱需要唱的强的部位涂上实心黑圆点。

F、教师示范歌曲最后一句[5小节方法同(3)]。

仔细听 指名唱

G、学生自学全歌。要求:先学会唱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人的过程也集体学习是巩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最终达到能背唱。(5)表演歌曲:

A、认真地聆听范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

仔细听

B、有感情歌唱《只怕不抵抗》(背唱)。

C、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包括动作、伴奏等),教师巡视指导。 D、分组展示成果,评选二组歌表演A组与B组。

自学

齐唱

(6)综合表演:顺序可以由学生自编,但要包括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以突出单元

主题--爱祖国。如:顺序一:《只怕不抵抗》A组-《救国军歌》队列表演-《只

怕不抵抗》B组

顺序二:《只怕不抵抗》-《红旗颂》表演-《一个***女儿》。顺序三……顺序四……顺序五……

分组完成

(7)单元小结: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表达我们中华儿女对我们伟大祖国

最真挚的感情,最崇高的祝福。

2、欣赏歌曲

(1)初听《救国军歌》

集体表演

仔细听 齐唱 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师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的含

义。

(2)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3)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风格是进行曲队列歌曲。

(4)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练,在歌词第二

段时,可变化队列方向或变化队列。教师要指导学生,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

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5)教师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

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的救亡歌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三、组织下课

仔细听 指名说

上一篇:试论会计的管理职能下一篇:环评工作报告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