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2024-05-29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精选14篇)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第1篇

《祖父的园子》一文是萧红的《呼兰河传》中对故乡回忆录中的精彩片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我决定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她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以激发兴趣。

课前我找到了《呼兰河传》节选的文章以备用。铃声响过,让学生谈谈预习感受并激情导入:有人说,萧红是一朵盛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无论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她的笔写着她的字,大气的文字。(随即让学生自由谈对萧红的了解。)命运如此悲惨,那么她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呢?接着引学生入情入境去品读文本,孩子们和我同时被萧红在祖父园子中的自由、快乐所吸引。顺利地朗读、感悟、融入真情,再现文章的生命……引导想象:“我就变成……啦!我想…就……”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孩子们一个个美妙的幻想被充分激发出来。

学文快结束时,我进行了延伸练笔:“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园子里玩着,闹着,玩累了就在园子里的那棵大榆树下睡着了,一觉醒来……”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萧红在祖父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按照作者的表达方式来续写。孩子们热情参与,融入了自己的童年体验和感受,一篇篇生动的续写提升了文本,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再欣赏《呼兰河传》中的精彩描绘,对比之中找到了自身与作者的差距,顺势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积累,充实文笔,学生感受深刻。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第2篇

1、速读课文,捕捉文章重点信息;运用摘录法、圈划法,归纳、提炼文本重点信息,学会长文短读。

2、借助视像化、体验式朗读,感受萧红文字的独特魅力,体会侧面描写、借景抒情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初步体味萧红文字独特的“阳光味道”,激发进一步阅读萧红文字的兴趣与热情。

3、通过“眼中园——心中园——梦中园”的全新解读,建构自由明亮的儿童精神家园。

【预设流程】

板块一:浏览课文,鸟瞰园子

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通过速读、默读进行学习。

2、借助脚注,弄明白课文的来龙去脉;补充:《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传体小说;一般来说,自传体小说中的“我”指作者本人。

3、速读课文,寻找文中对园子直接描写的段落,并从这些段落中,找出关键词语,概括这是怎样的园子。

板块二:眼中之园,样样都有

1、交流第一段。这一段你圈出了哪几个字,来概括这个园子?

2、这园子里都有些什么呢?(学生圈划园子里的事物,交流)

3、课文开门见山就说“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可是读完整个第一段,不见作者对一朵花的具体描写。花在哪儿呢?(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从哪里读懂了这是个“大花园”。)

4、引导关注“满身带着金粉”、“满身绒毛”、“胖乎乎”、“园滚滚”、“小毛球”,思考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和“花园”有什么关系?(感受侧面描写的精妙)

板块三:心中之园,一切自由

1、这园子,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继续交流。

2、交流17自然段,摘录关键词词语,概括这个园子。

3、圈出自由之物。

4.、视像化朗读,感受园子里万事万物的自由(阅读策略之二)。

5、引导学生发现反复的写法;通过对比品读,研究“就”字所传递的率性、自由的味道。

6、这园子里,仅仅是这些事物是自由的吗?仿段练习。(练写——交流)

( )了,就像( )似的。

( )愿意( )就 ( )。

7、深入思考:这园子里的花、鸟、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能告诉萧红自由吗?(不会)那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为了表达萧红心中的自由)

8、回读前文,想一想,萧红在这个园子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哪些事情?最能表现她的自由的你认为是哪一件事情?(自学——讨论——交流,师生提炼: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绑蚂蚱、浇水、睡觉……)

9、是啊,真因为有了这样一位慈爱的爷爷,萧红在园子里才这样自由自在。(师生引读祖孙形影不离地生活在园子里的句子。)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仿句:祖父,我()

10、小结,回应:作者写园子里一切事物的自由自在,其实是写自己心中的自由自在啊!这园子,是眼中“样样都有”的花园,也是心中“一切自由”的乐园啊!(板书:眼中园:样样都有;心中园:一切自由)

11、拓展阅读《我和祖父的另一个世界》,感受萧红的童年生命的自由。

板块四:梦中之园:光芒四射

1、确实,这是一个无比自由的园子。让我们也一起到这个园子里去好好地玩玩吧。这里,一切都是自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生对话:

想栽花,就( )

想种菜,就( )

……

想睡觉,就( )

2、疯够了,玩累了,让我们美美地躺在树阴下睡一觉吧!(模拟进入梦境)。

3、学生描述虚拟梦境。

4、介绍萧红身世:18岁的时候,祖父永远地离开人世;19岁,萧红被迫离家出走;直到1942年,萧红因为医生的误诊,死于香港……整整啊,萧红都没能再看一眼她魂牵梦绕的园子。她只能,在梦里,一次次又一次地与这园子里的一切重逢——(屏幕出现重点段提示语,学生尝试背诵:花开了……。鸟飞了……,……)

5、其实,萧红记忆中的这院子里的一切事物,不仅仅是自由的,更是无比地明亮的。屏幕呈现16自然段——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的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小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6、齐读后追问:那为什么在作者的记忆里,这园子总是那么明亮,那么光芒四射?(完善板书:梦中园:光芒四射)

7、师补充:在萧红的文学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写到太阳。而且,萧红笔下的太阳,总是那么明亮、温暖,那么光芒四射。(屏幕阅读《小学生萧红读本》中,关于太阳的几处描写。)

8、总结升华:太阳带给人光亮、温暖,萧红的很多文字,也因为太阳而明亮。萧红的人生是不幸的,但有了祖父这一轮明亮的太阳,她的文字和人生就有了光亮。

拥有太阳,生命就有了自由和光亮!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第3篇

生:作家。

师:而且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女作家。《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就是节选自她的一部长篇小说———

生:《呼兰河传》。

师:呼兰河是萧红的故乡, 在现在我国的东北。《呼兰河传》这部小说, 写的是萧红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在这部书当中, 萧红用很多饱蘸了感情的笔墨写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故乡的人和事。其中, 有一个人, 作者用的笔墨最多。这个人是谁呢?

生:她的祖父。

师:你们猜出来了, 肯定是跟她最紧密的人。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齐读)

师:刚才, 我看到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有的同学在阅读中针对个别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了一下, 还有的同学向闫老师提了一些问题。闫老师也询问了几个同学问题, 我发现我的问题都没有把你们问倒。比如说, 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啊, 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全部都是对我摇头的。但是你们知道吗, 有一个同学发现了文章的一处细节, 他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请他把刚才的问题提出来, 让他把答案解释一下, 好吗?

生:好。

师:来, 这位同学。

生:听明白了!

师:我不用多说了, 她已经解释得那么清楚了。大家刚才有问题提出来了, 闫老师此时也有一个问题要提示一下大家。请同学们再来把课文默读一遍, 这次有一个要求, 要思考在萧红的笔下, 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所谓默读就是用眼睛去扫视, 嘴巴不能动, 手也不能去指。

(生默读)

师:很多同学已经好了, 默读非常有利于我们边读边思考。对于我们五六年级的同学来说, 默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本领。接下来, 我就请同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你认为, 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这位同学———

生1:我觉得这个园子是一个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的园子。

师:你一下子有两个发现, 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 还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其他同学跟她有一样的吗?如果有一样的, 举手示意一下。还有好几个。这样, 你把“生机勃勃”写在黑板上, 这位同学, 你把“自由自在”写在黑板上。因为你俩的意见是一致的, 就写在这里, 要写得整齐。这是她的阅读感受, 其他同学呢?

生2: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园子。

师:刚才有同学写了“生机勃勃”, 你换了一个说法, “生机盎然”, 不大一样, 会写吗?

生2:会。

师:写上。还有谁?这位同学。

生3: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自由的、随意的园子。

师:和刚才同学写的“自由自在”意思差不多, 是吧?

生3:是。

师:“随意”和“自由自在”意思差不多, 我们就先不写了, 好吧?还有吗?

生4:我认为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师:充满爱的园子, 是吗?请把“爱”写上去。其他同学?

生5: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欢声笑语的园子。

师:充满了欢声笑语, 你写上吧。还有吗?

生6: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仙境一般的园子。

师:像仙境一般, 对吧?把“仙境”写上。

生7: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园子。

师:鸟语花香, 和别人不一样, 写上吧。

师: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园子。我相信, 同学们可能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走进祖父的园子去细细欣赏了。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 在这篇文章中, 自然段是非常多的, 课文的篇幅比较长, 但是你能不能找到, 其中有一个段落作者用的笔墨最多, 篇幅最长, 是哪一个自然段?能找到吗?找到的同学举手, 来。

生:第13自然段。

师:对, 就是课文的第13自然段。我相信, 如果我们从课文篇幅最长的自然段入手, 就一定能够找到文本背后的意义, 找到作者情感深处的意义。那我们就来看第13自然段, 谁来读一读?不过, 这一段有点挑战, 因为里面有几个字比较容易读错, 谁先来试试?你来试试, 好吗?

生:“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黄瓜愿意开一谎花, 就开一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结一个黄瓜。”

师:我在这里要打断这位同学了, 尽管她读得那么流畅, 但是有一个音, “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结一个黄瓜”中的“结”, 这是一个多音字, 发现了吗?课文当中, 多音字还是挺多的。当我们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是“结果”的时候, 就读一声, 其他的情况, 比如说团结、蝴蝶结, 就读二声。在这里要注意, 你再读一遍, 好吗?从这句开始。

生:“黄瓜愿意开一谎花, 就开一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结一个黄瓜……只是天空蓝悠悠的, 又高又远。”

师:我还有一个疑问, 我想请同学们给我解释一下, “黄瓜愿意开一谎花, 就开一谎花”, 谎花是什么意思啊?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生:谎花就是不结果的花。

师:说得多清楚呀!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 原来谎花就是那些不结果的花, 有的花是结果的, 有的花是———

生:不结果的。

师:很好, 谢谢这位同学, 用这么言简意赅的话语解释了问题。同学们, 再仔细看一下, 在这段话当中, 虽然它的篇幅比较长, 但是有一个词, 却是这段话的灵魂, 抓住了这个词, 实际上就抓住了这段的主要意思, 这个词你发现了吗?

生:是“自由”这个词。

师:是“自由”这个词, 同学们同意他吗?

生:同意!

师:是的, 是“自由”这个词, 找到这个词了吗?

生:找到了。

师: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了吗?

生:找到了。

师:如果说“自由”是这段话的中心词, 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这段话的———

生:中心句。

师:是的, 这段话就是围绕着这句话的意思来写的。一切都是围绕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你看, 在这一段的描写当中, 在萧红的笔下, 都有什么是自由的呢?她都写了谁的自由?你说说看。

生:鸟、虫子、矮瓜、黄瓜。

众生:倭瓜!

师:把我们都逗笑了。课堂需要欢声笑语。倭瓜!

生:黄瓜、玉米、蝴蝶。

师:你看, 一下子, 他把作者笔下那些自由的昆虫啊、鸟啊、植物啊, 全都说出来了。而且还很幽默。同学们, 在作者的笔下, 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由、快乐, 你们羡慕它们吗?

生:羡慕!

师:那么这样, 我们就从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这四种当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我们变成它们, 怎么样?

生:好。

师:好, 五秒钟, 请大家定主意。

(生讨论)

师:来, 我统计一下, 愿意做倭瓜的同学举手。我发现有的同学犹豫了一下, 又放下了。有两个大倭瓜, 确实够大的, 好, 请放下。我们班有两个大倭瓜, 那么有几根黄瓜呢?谁愿意做黄瓜?三根, 好的。做玉米的呢?玉米比较多!好, 这么多的玉米, 还真符合闫老师的需要, 大丰收了。请放手。有谁想做蝴蝶呢?也有七八个同学要做蝴蝶。同学们, 这样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角色了, 可是现在我们这个课堂上, 还有一个人没变。

生:闫老师。

师:那么, 你们想让我变成什么呢?

生:玉米、倭瓜……

师:这样吧, 你们争来争去也争不出结果来, 谁表现得最自由、最快乐, 我就加入谁的队伍。你是倭瓜, 如果你表现得倭瓜最自由、最快乐, 我就加入你们的队伍, 变成我们班的第三个大倭瓜, 行吗?

生:行!

师:好, 那你站起来, 读一读描写倭瓜的句子。如果你表现得最自由、最快乐, 我就变倭瓜了。大家听好了。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师:哎呀!他一下子就有些说服我了。你看, 尽管他的头都没有抬起来, 但他的语调告诉我,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是不是这样的?

生:是。

师:好, 他表现得真的是够自由、够快乐, 我就加入倭瓜的队伍了。

师:来, 黄瓜, 看你们的了。我记得我们班有三根黄瓜。我要找一根小一点的黄瓜。

生:“黄瓜愿意开一谎花, 就开一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结一个黄瓜。”

师:我愿意开一谎花, 就开一谎花, 真的吗?

生:真的。

师:我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结一个黄瓜, 是吗?

生:是的。

师:我如果一个都不结, 一朵花都不开, 可以吗?

生:也可以!

师:我真的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 不好意思, 我现在又想变黄瓜了。再来看玉米。

生:“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 也没有人管。”

师:玉米的这种自由和快乐, 可是我没想到的。我想问一问, 我如果真的变成玉米, 加入你的队伍, 我真的是可以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生:是的!

师:我还不够高吗? (生笑) 我已经够高了, 是吧!但是, 我还不满足, 我还想长上天去, 行吗?

生:行!

师:行啊!哎呀, 长上天去,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啊?高高在上, 居高临下。我被她打动了。好, 那你就再告诉我一遍, 我就打定主意了。

生:“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 也没有人管。”

师:是啊!长到天上去的感觉一下子就打动了我。但是, 我还不能够马上就打定主意, 尽管玉米很有说服力, 我还要看一看。蝴蝶, 就看你们的了!好, 我先请一个比较大的蝴蝶。

生:“蝴蝶随意地飞, 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 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

师:哎呀!描写蝴蝶的句子完了吗?你的表现自由, 还没有表现得足够充分。

生:“它们是从谁家来的, 又飞到谁家去, 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师:语调多么坚决呀!一下子就让我知道蝴蝶的这种自由了。来, 我有问题要问你, 我如果真的变成蝴蝶的话, 我真的可以像你刚才所说的随意地飞?

生:可以。

师:我一会儿想飞上墙头。

生:可以。

师:我一会儿又想从墙头上飞下来。

生:也可以。

师:我一会儿想变成一只白蝴蝶。

生:更可以。

师:我一会儿想变成一只黄蝴蝶。

生:当然可以。

师:我一会儿想飞到他家, 一会儿又想飞到你家。

生:可以。

师:啊!他不断地变换着语调、语气和话语说服我变成蝴蝶, 是吗?蝴蝶真的够自由、够快乐。我不得不说, 他的打动能力很强。但是, 你们很美好, 很自由, 你们知道现在世界上最纠结的那个人是谁了吗?

生:闫老师。

师:是呀, 你们都表现得如此自由、如此快乐, 我都不知道该变成什么了?这样好不好, 我一会儿变成倭瓜, 一会儿变成黄瓜, 一会儿变成玉米, 一会儿变成蝴蝶, 行吗?

生:行!

师:你们如此慷慨大方, 行!为什么可以?为什么行?难道仅仅是因为你们是慷慨的吗?

生:因为在园子中任何东西都是自由的。

师:是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 闫老师也是自由的。同学们, 的确, 正如萧红所说, 在祖父的园子里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都是———

生:快乐的。

师:但是有一个问题, 我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这一段话当中, 萧红仅仅是写了花、鸟、虫子、倭瓜、黄瓜它们的自由和快乐吗?

生:不是!

师:还写了谁的自由和快乐?这个问题有一点小小的挑战。你说。

生:还写了作者自己的自由和快乐。

师:是, 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还写了作者本人的自由和快乐。在这一段当中, 我们还感觉到在字里行间有萧红本人的自由和快乐。但是, 接下来闫老师还有一个问题, 萧红有没有在这段话当中或者在文章的其他地方直接站出来说“我很自由, 我很快乐”?

生:没有。

师:但是我们依然像刚才那样感受到了自由和快乐, 她究竟在这段中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这种自由和快乐呢?

生:我认为作者是用了以物托情法。

师:以物托情?你给我解释一下。

生:就是用一样好的事物来托自己的心情。

师:寄托是吧?

生:对。

师:比如说她用了什么好的事物呢?

生:用了倭瓜、黄瓜等事物的自由来寄托自己的自由。

师:你一下子就发现了这段话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知道吗?就是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个同学把它称作“以物托情”, 在文学创作上我们有一个专门的说法, 叫———

生:借物抒情。

师: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在这一段话中它叫寓情于景。当然, 同学们所说的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物托情意思都是一样的。

师:好, 他发现了寓情于景这个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 其他同学有更多的发现吗?

生:这段话还有列举法。

师:列举了什么呢?

生:列举了黄瓜、倭瓜、蝴蝶等事物。

师:就是刚才说的通过描写这些景物表达感情, 是吧?实际上, 你的意思和刚才的同学的意思是一致的。有新的发现吗?你来。

生:这里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这可是一个新的发现。你能跟我们说说, 为什么是拟人呢?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这里运用了人的动作。

师:哦, 愿意怎样就怎样, 好像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有了人的———

生:动作。

师:不光是人的动作, 还有了人的感情, 愿意怎样就怎样, 是吧?而且, 我们还发现, 虫子叫了就像是虫子在说话似的, 这里也是———

生:拟人。

师:是的, 这个同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就是在这段中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还有吗?

生:我觉得应该有排比。

师:还有排比呀!哇, 又有新的发现了。那你给我们解释一下, 哪里是排比?

生:作者对我们说, 有倭瓜、黄瓜、玉米, 还有蝴蝶等, 她分别列举了这些事物的自由。

师:你发现了吗?他们都用了一个相同的词———

生:愿意。

师:同学们, 当两个以上的句子, 用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句子, 组合在一起的时候, 这样的一组句子, 我们就把它叫作———

生:排比句。

师:其实, 这个同学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句子。如果你再来看, 这一段当中, 用排比的可不止这一个地方啊!

生:“花开了, 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师:你这一补充, 我们就全都明白了。同学们, 你们真了不起, 你们不仅发现了寓情于景, 还发现了夸张、拟人、排比。我相信, 如果给同学们更多的时间, 你们一定会有更加丰富的发现, 一定会呈现出更多的阅读收获。接下来, 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这一次我们一起来读, 闫老师读前面的几句话, 同学们一起来读后面的几句话。

师:“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都是自由的。”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只是天空蓝悠悠的, 又高又远。”

师:在这蓝悠悠的、又高又远的天空下, 祖父的园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那样自由, 那样快乐。我们不禁要问,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这么美好?究竟是什么, 让她所见的都是这样的自由, 这样的快乐?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 就看你能不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不着急, 思考几秒钟, 是什么?我请同学说一说。

生:应该是从侧面体现出的祖父对她的关心和爱护。

师:我明白了, 你是想说是祖父的关心和爱护让她眼中的世界这么美好, 是这个意思吗?你们同意她的看法吗?

生:同意。

师:嗯!你的手举得很高, 有想补充的地方吗?

生:应该是祖父对他的爱, 和她做错事时对她的宽容, 才会让她眼中的世界这么美好。

师:是啊!我听了你们的答案后, 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正是祖父的爱、祖父的包容, 让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这么———

生:美好。

师: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爱。如果没有爱呢?这个世界还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在《呼兰河传》这部小说当中, 萧红还描写了另外一个女孩悲惨的命运。这个女孩只有12岁, 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大, 她在这么小的年纪, 就被送到一户人家当牛做马。这户人家非常残忍, 又非常的愚昧。女孩来到了他们家, 只短短几个月的工夫, 就被这户人家活活地折磨致死。多少年以后,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时, 她还记得女孩临死前的那个夜晚。

师:“星星、月亮铺满了黑天。冰天雪地里, 正是个冬天。学校的墙根, 风刮的窗棂, 鸡在栅栏里睡觉, 狗在窝里边睡觉, 猪在栏里睡觉, 全呼兰河都睡着了。”同学们, 如果说在萧红笔下祖父的园子里, 透过那些美丽的景物的描写我们感受到的是自由、是快乐, 但是在这样的描写当中, 你还能感受到那种自由和快乐吗?

生:不能。

师:那么, 此时此刻你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生:我感到旁边很冷, 身上没有一点温暖。

师:是啊, 你感到了彻骨的寒冷。你呢?

生:我感到了无尽的悲伤。

师:无尽的悲伤, 为女孩的悲惨命运而感到悲伤。

生:我感受到了这些动物是被约束着的。

师:是的, 没有自由。

生:我感受到了人间的凄凉。

师:是啊, 人间的凄凉, 没有一点温暖, 没有一点爱。这是女孩的悲惨命运, 也是萧红写作的那个年代孩子们的命运。的确, 透过这样的描写, 我们感受到的是悲伤, 是凄凉, 是作家内心的悲愤和无声的呐喊。当这个世界充满爱的时候,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美好;而当没有爱的时候, 这个世界就变了模样了, 是吗?

生:是!

师:你想想, 与这个女孩相比, 萧红是非常幸运的, 因为她拥有祖父的爱。如果同学们再来看看课文的话, 你会发现, 在祖父的呵护、包容下, 童年时代的萧红曾经在园子里做过许许多多好玩的事情, 你能跟我们讲讲吗?她都做过哪些特别好玩的事情?你说。

生:她把韭菜当作草给割了, 把狗尾草当作麦穗给留了下来。

师:她很淘气、很顽皮。还有吗?还做过哪些好玩的事情?

生:当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 她把祖父种的种子给踢飞了。

师:是的, 她不是在干活, 她是在玩, 在做游戏。还做过哪些好玩的事情呢?

生:当祖父在浇花的时候, 她抢过水瓢往天空中一扬, 喊道:“下雨了!下雨了!”

师:她是在玩下雨的游戏。这不是在干活, 而是在玩, 在很开心地玩儿啊。同学们, 你们发现了吗?当她玩得这么开心, 她表现得这么淘气的时候, 祖父有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呢?

生:没有。

师:正如刚才这位同学所说, 祖父对她是那样的宽容, 那样的呵护, 能够包容她所有的事情、错误, 这一切都是因为祖父爱她。同学们, 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萧红写祖父的园子, 其实她真正想写的是什么呢?

生:祖父对她的爱。

师:你们说得对, 就是祖父曾经给予她的———

生:爱。

师:如果我再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 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如果让你从刚才我们学过的这些词当中选出一个最关键的词, 你选择哪一个词呢?

生:我会选择“爱”这个字。

师:正因为有了爱, 所以祖父的园子就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 就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 就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园子、充满欢声笑语的园子、仙境般的园子、鸟语花香的园子,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爱”。《呼兰河传》这本小说, 创作于1940年的香港, 这部小说写完之后一年多, 萧红便在贫病当中离开了人世。再也没有回到她的故乡, 再也没能回到那个带给她多少快乐、多少自由、多少爱的祖父的园子。但是, 这个世界上的有些东西, 并不会随着生命的死亡而消失。像现在, 我们仍在这儿读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 并为她的文字而深深地感动。其实, 还有一棵似乎永远不会结果的樱桃树, 童年时代的萧红就曾经奔跑在这棵樱桃树下, 找樱桃, 一边找, 还一边在大声地喊, 问祖父———

生:“爷爷, 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

师:祖父老远地回答着, “因为没有开花就不结樱桃。”再问!

生:“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

师:祖父说, “因为你嘴馋, 它就不开花。”你相信吗?

生:不相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类型:新课

教材选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8个生字,读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由的把课文读懂。

以读促悟,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文中的关键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在孩童的眼中,一切都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设计:

一 .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上篇课文中的“小英子”在对童年生活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的看到了她对童年魂牵梦莹。对早早走远的童年的依依留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作者对她美好童年的回忆。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她那“自由的,快乐的,充满梦幻色彩的”童年。

二 .明确阅读要求:

看课文前的提示语,想一想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是什么。(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的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默读课文,说说“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怎样呢?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三 .依据阅读提示,自读自悟,同学交流。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查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自行解决。

默读课文,想一想,“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樣的?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同学之间,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学生回答,师生归纳。(“我”在园中的心情是自由的,快乐的)

四 .读评结合,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的自由,快乐的心情。

默读乐文,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问句,句子中体会作者的什么心情?

学生试着把有关的问句画出来。

指名读,请学生评价。

(从对昆虫的描述中体会到的:昆虫的色彩美“白,黄,红,金,绿。”昆虫的可爱“胖呼呼,圆滚滚,毛茸茸。”“我”和 “爷爷”在园中劳动“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等,都能体会到作者的自由和快乐。)

五 .读思结合,走进文本,体会不能忘怀的童年。

针对提出不同的问题,默读思考,准备交流。

小组内讨论交流。

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引导点拨。(“我”有个慈爱的祖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祖父允许胡闹,对“我”倾注的爱心和耐心,真是一个慈祥的祖父。)

(我有一个自由的心灵,因为在“我”眼中:花儿,鸟儿,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自由的,想怎样就怎样,无拘无束,无忧无虑,自在快乐。)

六 .拓展延伸,升华文本。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第5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个生字,会写

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掌握多音字“晃”。

2.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的生活,感受“我”与祖父的心情与“我们”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

会认

个生字,会写

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掌握多音字“晃”。

教学难点

:

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的生活,感受“我”与祖父的心情与“我们”之间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引出课题

1.介绍作者,引发兴趣。

师:有这样一位作家,她是中国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

世纪

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是谁?她就是萧红,黑龙江呼兰区人。l940

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引出课题,猜测内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祖父的园子》就选自《呼兰河传》。

板书课题、作者,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用自己的方式自学生字词;

(2)读通句子,遇到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利用形声字构字方法纠正难词发音。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辨别多音字“晃”:

[huàng]摇动;摆动:摇头晃脑。

[huǎng](光芒)闪耀:明晃晃。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日光明晃晃)

识记所有生字并开火车检测。

3.学写生字。

学生自主练习写生字并组词,同桌互阅,教师指导难字书写。

预设:

“蝴、蝶、蚂、蚱”都是什么偏旁的字?为什么?(它们都是虫字旁的字,因为蝴蝶、蚂蚱都是昆虫)

“拔”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朋友拔萝卜,出了一点汗)

“承”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中间是“了”,不要多加一点;注意笔顺先写中间,再写两边)

4.小组读课文。

分小组读课文,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流利,小组互评。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板书:园子里的生活)

(二)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我”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认谷穗;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浇菜泼水;歇凉睡觉等)

2.其中详写的是哪件事?

(“铲地认谷穗”)

3.自由读这一部分,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①“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天真可爱;把“韭菜”割掉,把“狗尾草”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

②从祖父拔锄头杆给“我”铲地,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疼爱,鼓励“我”尝试,让“我”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从“我”把韭菜当野草割掉而“祖父”也不生气,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宽容;从祖父耐心地笑着教“我”区别谷穗和狗尾草,可以看出祖父的慈祥与独特的教育方式,把知识寓于生活,用实践与体验教“我”生活常识,即使“我并不细看”,也无心“学习”,祖父也不急不躁,安心等待“我”成长)

(板书:祖父 慈祥、宽容,教育方式独特)

4.分角色读这一部分,体会祖父与“我”浓浓的亲情。(板书:祖孙情)

5.除了这件事,你还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情最有趣?说说你的感受。

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爱模仿祖父的行为,举止天真、幼稚、可爱等。

②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见异思迁”,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非常喜爱园中的一切;“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③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

(板书:“我” 自由快乐、天真好奇)

6.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过程中相机归纳: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子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了下来,写出了“我”的天真、顽皮,写出了真情实感。

四、发挥想象,写话训练

如果你也生活在这样的园子里,你想和“祖父”一起做什么?请写下来吧!注意把动作、语言写具体。

板书设计

2 祖父的园子

萧 红

祖父:慈祥、宽容,教育方式独特

园子里的生活

祖孙情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第6篇

1.结合预习,能认读“倭瓜、蚂蚱”等生字词,读通课文。

2.走进文本,感受祖父的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爱,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反复”等表达方法。

3.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学会反思自身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走进文本,感受祖父的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爱,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反复”等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qq农场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辨音

2、标注自然段序号,了解特殊段落。

幻灯片出示相应段落

3.整体感知

师:通过预习,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词语概括的说说。

指名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预习,是教师们的常规做法。授课教师有选择、有重点地从“读音”及“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等方面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考查,既更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又有机地融入了新知识的教学。]

二、探究文本,感悟特点

师:那么,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请你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一些句子,然后把这些词语写到句子的旁边,做批注。

生自主画句子。

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相机教学:

(一)感受园子的美丽

(二)感受作者的自由和快乐

(三)感受祖父的爱

三、照应课前,拓展反思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课前聊到了qq农场,你觉得这两座园子相比,你更喜欢哪座园子?为什么?

2、总结全课。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第7篇

由于是借班上课,在课前谈话时占去了上课的时间,上课中,学生活动时间较长,这都影响了进度,导致课尾的匆匆收场,以至于没有计论好:为什么在17自然段没有一处是写“我”的自由、快乐,却能让人清楚地感觉到自由和快乐?这一问题虽然有一部分同学从感性中理解,但还应让学生有一个理性思维,明白这种“借物言志”的写法。学生交流这一段的学习所得时,提到了“愿意”这个关键词,老师还应让全体抓住它,放大它,通过自由读来体会它的意义。在组织上文的学习汇报时,虽然没有发现学生划出“瞎闹”、“乱闹”等词,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在这一自然段中它们最不能少,从而培养学生去粗取精的阅读能力,这更是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所为、大有作为”的地方,略读可以减掉一些,但这里须加强一下,合理运用好时间便能够做到。

在布置学生写“广告语”时,如果引导其力争在写话中运用上“愿意”、“瞎闹”、“乱闹”等词语,不仅深化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解,还能获得真正的意义延伸。教学本该如此,在败笔与遗憾中生长教学智慧!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第8篇

一、个性的阅读在捕捉中———追求真感受

师:我们先来看看园子里有什么? (生自由读)

生: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师:你读得很好。这些是昆虫。都什么样子?

生:蝴蝶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 蜜蜂满身绒毛, 嗡嗡地飞着, 落到一朵花上, 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师:这多像一幅画啊。其中还有一只可爱的峰子, 作者怎么写的?

生:胖圆圆的。

生:满身绒毛, 小毛球似的, 嗡嗡嗡地。

师:嗯。这段文字真好, 有声音, 有色彩, 还有动作, 像电影一样好看, 大家仔细读读感觉一下。 (生个性朗读)

赏析:

文本教学不能拘泥于某一种范式, 要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 实现个性的发展。毕竟, 文本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种角度和思路, 学生可以从多远的视角来感知和体验。在这节课中教师启发大家把自己的感觉找出来, 想象画面, 读出园子里的色彩美, 形态美, 声音美。学生通过读, 释放自己的感觉, 闪射属于自己的光彩, 这个时候, 朗读才具有了自我, 才是属于自己的。通过疏导和启发, 最终达到和学生的共鸣, 让文本语言释放本身的灵气和光彩, 学生不但能够突破自我的差异, 达到多元化的共鸣交流, 同时还能加深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受, 使得课堂附加值大大增加。

二、人文的流淌在文字中———交流真情感

师:课文第3~12自然段写了萧红一天中做的七件事, 重点写了三件事。做了哪三件事?

生:下种, 铲地, 浇水。

师:大家读读看。

生:种小白菜的时候, 我就跟在后边, 把那下了种的土窝, 用脚一个个地溜平……有时不但菜种没被土盖上, 反而被我踢飞了。

生:祖父铲地, 我也铲地……其实哪里是铲, 也不过是趴在地上, 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

生:祖父浇菜, 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 而是拿着水瓢……下雨了!

师:读得真好。你说的我明白了, 萧红干的一件事就是把菜种子当石头踢飞了。另外做了什么事儿?

生: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生:把浇菜的水当人工降雨了。

师:嗯。说得不错。这个萧红和祖父, 还真是有趣。我们来扮演一下, 感觉下俩人的对话。 (师生对读)

师:萧红做的这些事儿, 她说是在瞎闹。我们看看瞎闹什么意思? (出示释义:胡闹, 没有成效地乱做) 。

生:瞎闹是没有成效地乱做。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并不是故意做坏, 而是很淘气, 总想着跟大人学样子。

师:对啊。就是淘气。淘气没有错啊, 淘气的男孩是好的, 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这话不是我说的, 是冰心奶奶说的。 (生笑)

赏析:

不难看出,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退到了幕后, 只是作为一个引领者, 简单轻松地推动学生进入特定的氛围之中, 这个时候, 师生共融于文本之中, 而生生也在文本的陶醉之中。文本、教师、学生, 三方达到了一种和谐共鸣的状态, 彼此展开一场活色生香的旅行, 进行着真实而精彩的体验。本课教师能够抓住萧红的瞎闹, 在祖父园子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并通过师生和生生分角色的演练朗读, 来让学生深入体会淘气的感觉, 用童言和童心让学生体验孩子真实、可爱, 在富有人文性的启发引导中, 学生轻松愉悦, 体验到文字的快乐, 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感染。

三、激情的歌唱在共鸣中———实现真体验

师:萧红说自己是自由自在的。你从哪些文字里能看出来?

生:一切都活了,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师:还有吗?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师:读得真好, 你说哪些词最能说明自由?

生:愿意。

师:这个词用了几次?说明什么?

生:六次, 说明作者很喜欢自由自在。

师:是不是很自由?假如你是萧红, 你愿意上天, 祖父会怎么做?

生:让她去。

师:嗯。甚至都给她做一个电梯。大家好好读这段: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一切都活了…… (生自由读)

师:现在你也有一个这样的园子。把你的自由唱出来。按照萧红的感觉, 来吧。

出示: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 园子里有 () , 花开了, 就像 () 似的。鸟飞了, 就像 () 似的。虫子叫了, 就像 () 似的。这个园子是一个乐园, 我愿意 () 就 () , 我愿意 () 就 () ……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学生自由填词)

赏析: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第9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 、入情入境地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鼓励学生在前两课同类题材的学习基础上,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并注意与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吸取别人的合理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教学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

1.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2.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他的有关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童年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A.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B.“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③小结:“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④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C.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①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②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③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D.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表达特点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第10篇

一、教学效果

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引导交流作者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收获

整个过程有两个地方感觉学生讲得很好:

(一)抓住词语感受喜欢。

文中许多ABB式的词语,如“胖乎乎、圆滚滚、蓝悠悠”都很优美,体现了作者别样的情感,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都体会到了,有学生说这样的蜜蜂抱在手里一定很有趣;有学生说用这样的表达显得特别亲切,小蜜蜂就像作者的小伙伴,胖乎乎的。在讲到“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时,学生讲到作者以童年的角度去看,在她眼里这树像在童话中一样,会叫,会冒烟,还会发光,在她看来一切是那么美好。真的为学生的答案喝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想法感悟作者,感悟文字。

(二)在联想中感受自由。

文中的作者字里行间体现出生活是无拘无束的,是丰富多彩的,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浇菜……对于学生来讲,这些既是新鲜的,又是有趣的,他们一定只从书本中看到过,可能只听长辈讲过,现在作者的童年带他们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特别新奇,让他们想象作者可能还在园子里做什么,学生一个个都举起了手,热烈地说着他们喜欢做的事情:爬树、挖坑、种豆、摇果子、摘花、撒花……正因为学生对文字产生了共鸣,他们尽情地展开了思维的翅膀,尽情地说着自己喜欢事情。再让他们读课文的时候已经能带上自己的感受。

三、不足之处

课下,认真反思这堂课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没有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总是一步一步牵着学,对学生不放心。其次,学生活动的面儿小,站起来发言的总是个别同学。再次,文章语言优美,文中出现了许多ABB式的词,如:胖乎乎、圆滚滚等,应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让学生积累下来,而我根本就没提到。

四、改进措施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第11篇

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作者萧红在二十九岁回忆故乡的园子时,仍备感亲切与温暖,那园子是她一生难以忘怀的最温馨的家。教学中我紧扣“园子”展开教学,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萧红童年时代的那个动人的生活环境。学习第二自然段,重在体会园子的特点:样样都有,同时感觉作者对童年生活环境的怀念和喜爱之情。学习植物自由生长一段,重在感觉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感觉园子的活泼和灵动。

通过学习,学生进入情境,趣味盎然。学习祖孙俩在园中发生的趣事后,在学生情绪达到高潮,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再次读这一段,感觉另一番情致,是境由心生。最后通过朗读语段,和补充材料,引导体会萧红梦中的园子,深深体会萧红对祖父的怀念之情。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第12篇

一、注重训练学生默读。根据“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这一要求,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根据需要搜索信息。对于这样的长篇,默读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理解感悟,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阅读的方法,最终达到能自主阅读和理解感悟的目的。在课堂中,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深入阅读和感悟,深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多种读书方式穿插进行,在课堂上,学生时而浏览课文,时而默读片段,时而在我的引领下深情朗诵,通过个别读、范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把教学推向了高潮。

四、为了将学生引进文学的乐园,在教学中适时插入《呼兰河传》结尾中的章节,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同时也弥补了课文的空白。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中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还是教师引导得较多。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第13篇

按照时间顺序, 我们首先“观看”的是这节课的第一板块, 我把它简称为“默词”。

语文课“默词”是最为普通也是最为正常的教学环节。放在第一板块, 其主要功能是为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习课文扫清障碍。这一切似乎都很平常和正常。然而, 我们观看“默词”这一板块, 却发现了平常中的“不平常”, 正常中的“不正常”, 使整个教学别有情趣和内涵。

一是根据课文内容的要求, 设计了三组词让学生默写。

第一组是“昆虫” (4词) , 第二组是农作物 (5词) , 第三组是干农活 (5词) 。这三类词是课文中出现最多的词, 以分类的方式进行“归类性”的默词, 体现了他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清晰性”, 即在语文教学的第一板块就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把“词”还原于句、篇、文的语境, 认识到个别词在文本中的归属和联系。“分类”本身就是一种方法, 分类的过程就包含着分类方法的指导, 自然地使学生的“默词”从单纯的“识记”层面进入到“理解”层面, 因而不同于一般的“默词”。

二是根据儿童“喜新”的特点, 对默词进行了变式设计和处理。

变式一是昆虫一组的默词, 与其他两组一样也应默写5词, 但留下一词让学生自己选择并扩写, 于是选择何词及如何解释, 给学生留下了自我表现的空间, 也成为悬念和看点。变式二是教师要求学生默写“草帽”一词, 但草帽无法归入前三类, 于是就留下一个更大的悬念, 考验着学生是否归类不清、归类不准。当然教师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归类很清很准, 事实也是如此, 教师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最终把“帽”这个不得不讲的字, 写在了三类词组的边上。变式二主导着这一板块的教学, 这一设计显得学生非常聪明, 教师却很“愚钝”, 师生“位置”的变化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也明显提升了“默词”过程本身的趣味和好玩, 实在是一高招。教学不可能脱离常态。如语文教学不可能离开听说读写, 但如何听说读写, 却表现着教师的眼光和水平。薛法根是常态教学下变式设计和变式处理的高手, 我们在每节课中都领教了他这种寓于常态却又能适度偏离常态的有趣和机敏。

三是根据教学中儿童的“即时表现”, 发现并点明具有语文意义的“要点”。

如何默词, 薛法根强调教师只念一遍, 所以要求学生用心和专心。发现一个学生的方法并概括为“抓住要点”, 称之为“听记诀窍”;默词结束后评价一学生的字工工整整, 就像人长得漂漂亮亮, 得出“字就是人的第二张脸”的结论;引导学生概括第三组词的特点:动词、做什么 (种庄稼) 、动作主体 (祖父) , 还原到文本语境中的“做农活”。三个“要点”突显出来:一是默词有方法 (记要点) , 二是默词有标准 (工整) , 三是默完要思考 (词性) 。当然, 教师在布置默词之前就可以明确说出这三点, 但这就完全不是薛法根式的小学语文教学了。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现场表现出发, 发现和点明对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要点”, 才是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功力。这种功力不是体现在教学情境之外, 而是体现在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之中, 这种功力不是与学生无关, 而是与小学生的特质和现场表现紧密相关。在这一情境中, 学生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表现, 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发现和概括性的点拨, 成为教学中自然闪耀的明显亮点。

运用分类的方式默词, 运用变式进行默词, 在默词的过程中总结和概括默词的要点, 使教学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充满了语言教学的情趣和智慧, 于是学生就能够在常态的学习下学得开心、学得智慧、学得有品位。更重要的是, “默词”让我们对薛法根的教学作品形成了两点印象:一是对文字的教学情有独钟, 二是对文字教学下足了功夫。记住这两点印象, 对我们顺利地进入他的语文教学世界会很有帮助。

按照这节课的自然顺序, 板块三、板块四“位于”这节课六大板块的中部。板块三、板块四的“功用”就在于“启二开五”, 即将板块二揭示的重点段落的主题具体“化”为文字的学习, 薛法根有一个说法叫作“化结构”, 即将结构具体化为语言文字的学习, 同时为板块五“用结构”奠定基础。因此, 板块三、板块四的教学和学习至关重要, 它是还原文本、在文本语境中进行语言文字学习的主体部分, 同时也是学生和教师表现得最精彩的部分, 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去品味和欣赏这两个部分的教学。

海德格尔在论述艺术作品的本源时说:作品建立世界。薛法根通过板块三、板块四为我们建立了怎样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语文教学世界?

一是保持在语言文字中的自持世界。

板块三、板块四的教学初始, 都是以教师主导性的问题为起点的。在板块三的教学中, 教师说:“作者是怎样把园子的丰富多彩描述出来的?”担心学生不理解, 为保险起见, 又加上一句:“是通过哪些词语、句子体现出来的?”担心不够操作化, 再明确要求:“读读这两个段落, 看看哪些词语、句子写得特别, 轻声读一读, 用心去发现一下。”在板块四的教学中, 教师说:“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什么呢?”担心学生跑偏, 立即回到课文中的描写:祖父如何……我如何……教师的主导性问题, 将学生的视线和感知完全聚焦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上, 即词语和句子上。教学中, 学生的读书、体验和表达, 教师的讲解、点拨和概括, 都“放置”在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和理解上, 都有力地保持在这一视线聚焦的轨道上, 很少偏离。板块三最为典型, 锁定了四个语言片段的学习:一是“花开、鸟飞、虫鸣”三个排比句, 二是“愿意……就……”的句式, 三是“谎花”这一词语, 四是好看与不好看的蝴蝶“比较”的写法。最后概括出:“她的喜爱就藏在字里行间。”

于是, 我们可以断言, 薛法根的语文教学, 就是语言文字的教学。《祖父的园子》这一教学作品, 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保持、维系在语言文字中的世界, 而这个世界的“基底”就是以词语和句子构筑起来的语言文字世界。这个世界是可以也能够自持、自足、自立的, 对语文教学来说, 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既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根本的, 不多也不少, 恰如其分。

二是“自由”发现和探索语言的对话世界。

板块三、板块四作为“化结构”的典范, 为我们提供了观赏薛法根教学作品中教学对话的特质。这种特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是建立在“保持在语言文字的自持世界”基础上, 师生对话的主体是围绕着、紧扣着、展开着文本语言文字的对话, 并锁定在这一界线和范围内, 而很少在非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费时间。其次, 是建立在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发现、感悟和探索基础上的对话。如板块三中蝴蝶不好看也要写出来, 学生发现是为了与大红蝴蝶作比较, 教师立即概括说:有大有小, 有好看不好看, 这才叫丰富多彩。板块四中学生发现“我”在下种、铲地、浇水等行为方面跟着祖父学却又完全不同于祖父时, 教师点出意思相反的词语所具有的“转折”性。第三, 是教师主导下以多样的语言表述世界、以美的语言表述美的对话。板块三中, 学生感悟到昆虫的五颜六色, 叫的声音好听, 样子动人可爱时, 教师概括说:这叫“生机、美丽、动人”, 把抽象的书面语言融入了语言教学的具象之中, 使学生能够体悟这“生机、美丽、动人”的丰富多彩。板块四中, 学习了“祖父怎样我也怎样”后, 学生概括出我与祖父的关系“好”和“友好”, 教师说:今后我们用词不要总用“好”, 好不好?学生很开心地换词, 教师又说:现在不只用“好”了, 那就好了。不仅教会学生多样化地、审美地运用语言, 而且将一个“好”字, 恰到好处地反复运用并使之“活”了。

如果我们广泛地把一切教学定位于一种师生对话, 那么薛法根的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定位于语言文字的对话, 定位于学生自由发现和探索语言文字的对话, 定位于引导学生用丰富的语言和美的语言表达世界的对话。无疑, 这里展现给我们的“位置”十分清晰, 一种具有语文特质和儿童特点的语文教学的对话世界。如何理解这里的“自由”?是探索文本语言文字“可能性”的自由, 即在语言文字所敞开的空间里发现和探索的自由, 而绝不是“外溢”到文本之外、语言之外,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教学和学习的自由。

三是自然质朴中发自内心深处的欢乐世界。

《祖父的园子》作为教学作品所提供的另一特征是建构了一个欢乐的语文教学世界。说“欢乐”的而不说“快乐”的, 是因为语言文字 (就像音乐的音符一样) 更为抽象, 由此所形成的欢乐, 显然更为精神性而更少感官性。但我并不否认:任何欢乐都是通过感官表现出来的, 如笑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 即使是微笑。我想在经历这节课的过程中, 孩子们所体验到的精神欢乐与感官快乐应该是一致的。统计结果表明, 这节课“生笑”“众笑”“生大笑”“众大笑”共计16次, 自发掌声5次。

由此我可以确定三点:首先, 这节课为我们建构了语言学习的欢乐世界。但是且慢, 教学需要欢乐吗?当然需要!尤其是当某些教师把教学作为折磨儿童的手段, 而儿童把学习当作痛苦的时候。绝大多数欢乐是释放性的, 是增值的, 是能够开发人健康、向上、积极的本性的, 而大多数痛苦是损害性的, 是变相地消磨、挫伤人的, 只有少数痛苦经过艰难的“反刍”才能增值。其次, 将16次笑声和5次掌声还原到教学情境中去仔细分析, 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都是教学进程中自然闪现的笑声和掌声, 都是师生对话所产生的内在感悟、智慧碰撞和心理愉悦, 而不是外加的和强加的。读《祖父的园子》的课例, 我的笑点与孩子的笑点几乎完全重合, 就证实了这一点。同时, 也证实了孩子虽然只是孩子, 但具有精神幽默和审美幽默的人类智慧基因。第三, 笑声和掌声的分布具有与教学需要相一致的结构性, 而不是乱笑、乱鼓掌。第一板块的4次笑声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欢乐的开始, 使学生能够快乐地进入学习。第二板块的学习着眼于通过朗读把握重点段落的大意, 所以应该是沉思的、宁静的, 但教师可爱的表现 (自相矛盾) 意外地引发了1次笑声。从第三板块到第五板块笑声、掌声不断增多, 到第五板块达到欢乐的高潮, 学生的仿写丰富多彩, 妙趣横生, 儿童味十足。第六板块归于宁静, 一种通过“解题”将欢乐储存起来, 蕴积深厚的思考的宁静, 从而将一节课收拢结束。

海德格尔在论述艺术作品的本源时指出, 好的作品是对“原料”的增益过程, 如好的绘画使颜料闪光, 好的雕刻使大理石闪光, 好的音乐使音符闪光, 好的诗歌使语言闪光。我要说, 《祖父的园子》作为教学作品, 通过语言教学的欢乐世界使师生共同闪耀发光。

从观看和欣赏的角度, 结构和板块是一节课整体的、外在的框架。海德格尔曾经说:探究就是一种“位置”的意识、发现、追问、思索。结构本身已经是一种确定的“位置”, 将不同的因素 (要素) 固定在某个位置上, 以形成整体。不同的结构形成不同的整体, 产生不同的功能, 形成不同的意义。问题是《祖父的园子》给我们提供了何种不同的结构, 并提供了何种不同的意义?

从“时间顺序”的角度看, 《祖父的园子》划分为六大板块或组块, 以一种特别的结构或程序向前推进。第一板块我概括为“黙词”, 主要目的是为文本学习扫清障碍, 很自然也很平稳, 没有特别之处, 也是多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所普遍采用的开头方式, 当然相同的结构也有不同的上法, 此节课上得极为精彩, 已如前述。第二板块我称之为“概括”, 即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 立马让学生说出本段的中心词, 其实也是全文的中心词, 俗称概括“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若按时间顺序, 一般在学习完全文后进行, 但教师提前进行了。第三板块我称之为“发现”, 即通过“文字” (“词汇”和“句子”) 的学习和体验, 具体化地感受重点段落的表达和意义, 是第二板块学习的继续和深化。第四板块我称之为“体验”, 即通过对非重点段落的学习, 以作者及祖父的所作所为作为比较, 体验文字中所流露和表现出的作者的自由和快乐, 是第三板块的继续和深化。第五板块我称之为“仿写”, 即在对文本文字学习的基础上, 采用模仿写作的方式由学生自由而自主地进行语言表达。第六板块我称之为“解题”, 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说明《祖父的园子》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这通常是教学开始时教师的讲解, 在薛法根这里放到了教学的结束阶段, 而且以此为结束。

通过上述描述, 我们可以发现这节课的“时间结构”与众不同之处为二:

一是板块的层层叠加、逐步深入。

即课堂教学结构的主体部分不是独立的并列的关系, 而是层层叠加、逐步深入的关系。《祖父的园子》这节课的主体部分是第二~五板块。第二板块是总体把握, 第三板块从第二板块来, 又深化了第二板块;第四板块从第三板块来, 又从另一角度深化了第三板块。第五板块“仿写”为二、三、四板块的深化和运用。采取了从整体到局部, 再回到整体的结构方式, 而不是通常的从局部入手延伸和扩展到整体的方式。

二是常规顺序颠倒、头尾换位。

应该出现在开头部分的出现在了结尾, 即以第六板块“解题”作为结尾。应该出现在结尾的出现在了开头, 如过早进行段落大意的概括, 即第二板块出现在第三板块、第四板块之前。如果我们还可以把第一种顺序颠倒作为一种个人喜好的话, 因为把第六板块作为序言放在第一板块“默词”的前面, 并不影响全课整体结构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那么, 我们绝不能把第二种顺序颠倒作为可有可无的, 因为正是由于第二板块作为首先定位, 才可能出现这节课的“层层叠加”式的课堂教学结构。

与众不同是创新, 但是为何要创新?这样的创新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的创新是否符合规律?薛法根曾经说, 小学语文教学有两个黑箱, 一是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是黑箱, 需要通过语文教给孩子的东西附加得太多, 越多越乱, 越多越不清晰;二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规律是黑箱, 学生言语智慧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和机理不明。二者又是紧密相关并互相界定和限制的, 譬如后者限定了前者:因为是小学语文, 因为是小学生学习语文, 所以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想教多少就教多少, 而要把他们能够接受并且是语言学习中的核心东西教给他们并使之终身受用。因而, 他要通过组块的方式来一并解决这两个问题, 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清晰起来。

从理论的角度看, 薛法根反复说明组块与结构的不同, 即我们通常理解的“结构”为线性的联系, 各要素之间是独立的、并列的、循序的, 强调“组块”为“非线性”的联系, 是交互的、互渗的, 我把它概括为是“叠加”的, 在不断堆积的过程中不断深化, 通过不断循环和不断反复以突出某个要素, 这个要素就是薛法根所说的语文教学的要点:语言文字, 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促进儿童的言语智能的发展。从操作的角度看, 他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体现了三个基本环节:一是“现结构”, 呈现或发现结构性的概括;二是“化结构”, 将呈现或发现的结构性概括具体化为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三是“用结构”, 让学生用言语表达或书面表达的方式进行语言的训练和运用。这样构成一个完整的、逐步深入的操作程序, 从而将“文字教学”落到实处, 以发展和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形成和提升。

显然, 这里的板块或组块仍然具有课堂教学的结构性的意义:各个板块连接为一个顺序渐进的课堂教学整体。但这里的板块或组块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结构, 而是具有薛法根独特理解的“结构”:将小学语文定位于语言文字的学习, 促进学生言语智能形成, 以“现结构”“化结构”“用结构”为基本操作程序的结构。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样一种结构绝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结构, 而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结构, 是一种能够具体化为课堂教学的程序性的结构, 是为教学服务并有利于教学充分展开的结构, 是一种既适合于语言文字教学又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的“适切性”的结构。

由此, 我们能够确认薛法根《祖父的园子》这一教学作品为我们提供的结构变化, 根本上表明了一种语文教学“位置”的变化, 而这一重新定位体现的是“意义”的变化:将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点、聚焦点、保持点定位于语言文字的学习, 通过语文教学为学生建立一个以语言文字为基底的世界, 而这一世界是具有充分的自持性、自足性和自立性的空间, 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由发现的美丽世界。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说:对一件事物的“充分经验”和“心领神会”, 被这件事物打动了心、抓住了心, 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 可用“欣赏”一词来表达。“欣赏”使事物价值增高, 不欣赏使事物贬值。

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成果, 一般称之为作品。我把薛法根的教学称之为“作品”, 包含着我对他的“欣赏”:不仅因为他的教学中内蕴着一种独特的趣味, 一种独特的情致, 一种独特的美感, 更因为这种趣味、情致和美感与一种独特的思考融合在一起, 共同建构起一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自持世界”:能够将语言学习保持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教学。在这个世界中, 每一个儿童都能够进入语文而体验语文、欣赏语文而思考语文、表现语文而创造语文。我最为欣赏的是:儿童被“引入”语言学习的过程和状态, 在语文中“欣赏”, 在语文中“陶醉”, 在语文中“欢乐”, 也在语文中“闪耀”。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第14篇

1. 读题,回忆课文内容: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在园子里的生活。(板书:我)

2. 课文中,“我”的童年生活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是——(板书:自由)

3. 明确本课任务:课文除了第13自然段写到“自由”两个字,其他地方并没有出现,但字里行间却处处流淌着自由。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语言文字,寻找自由,体验自由和表达自由。

【评析】课文重点写了“我”在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这是初读课文后学生可以感知的。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教师就紧紧扣住这条情感线索,找到能统领全文的切入点展开教学,这就是阅读教学的秘妙所在。

二、 寻找“自由”

1. 锁定句子,示范概括。

(1) 看第3自然段的“当祖父下种,……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2) 一生读,大家思考:“我”的自由自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3) 学生交流: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教师评点:自由表现在可以不讲究方法。

(4) 学生交流: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教师评点:自由表现在可以不考虑后果。

(5) 概括主要事情:祖父在下种,“我”照理应该是在溜窝,(板书:溜)而现在却是不讲究方法、不考虑后果地瞎闹,那就是在“乱溜”。 (在“溜”前板书:乱)

(6)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处自由,“我”的做法叫“乱溜”。

【评析】教师的示范概括可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仿。这与一般的感悟式教学方法不同,学生的思维就应该在这样的一次次的概括中得到训练。

2. 学生自读,寻找“自由”。提出自读要求:自由地读读课文写“我”在园子里生活的部分,找到具体反映我生活自由自在的语句,也像老师这样给它概括一下。(提醒学生像这样的细节至少有六处)

3.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顺序:这几个“乱”的顺序能不能打乱?(学生找理由:①按儿童生活习惯来说,玩累了再睡;②按作物生长规律来说,先下种,再铲地,到慢慢地作物长大;③“我”的自由度也是越来越大,从无意、到三心二意、到故意胡作非为)

4. 教师小结:作者写“我”在园子里的生活看似散乱,实则有序。文章就是这样有条有理、有详有略地写出了“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从无意而为,因能力有限而做出的乱溜窝、乱铲地、乱认物;到三心二意地乱吃、乱追;再到故意而做的乱浇、乱睡等等,用文章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乱闹”。(板书:乱闹)这就是一种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儿童生活。

【评析】萧红的小说写得如散文。文章看似散乱,实则有序。学生通过教师的追问“顺序能不能打乱”,关注了课文是怎么写的,有效地落实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目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三、 体验“自由”

1. 体验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课堂上最好的办法就是朗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向往的两到三处反映“我”自由自在生活的细节,读一读。

2. 朗读展示时进行朗读指导。

(1) 出示“乱铲”部分:“也不过爬在地上……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2)指导学生将六个名称:苗、草、韭菜、野草、狗尾草、谷穗读得清清楚楚;

(3) 指导学生关注“爬”,将“爬”和原著中的“趴”比较,有动态和静态的区别,“爬”更表现出自由和调皮。

3. 教师小结:“我”在园子里的生活就是这样无拘无束,令人向往。

【评析】这个板块的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以赏读、品读、美读为主,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自由”。

4. 品读第13自然段词句,探究写法,表达“自由”。

(1) 在这园子里,人是自由的,物也是自由的。默读第13自然段,圈圈画画:哪些字词、哪些句式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物的“自由”。

① “愿意……就……,愿意……就……”

②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③ “……随意地……一会……一会……”

(2) 小结:作者就是用这样的句式写出了园子里物的“随意”,由着自己的意愿,做得了自己的主。

(3) 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读中感受妙处,读中发现句式在整齐中还有变化(最后一个用的是“愿意……也……”),读中感受园子里的作物是多么的自由欢畅。

(4) 作者在叙述“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时,为什么还要插入一段对园子里景物的描写呢?(写物的自由,为的是衬托人的自由;因为人是自由的,所以眼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祖父任由物自生自灭,可见 “我”这个孙女也是绝对自由的)

(5) 教师小结:因为“我”心自由,所以“我”眼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评析】教师让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感受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魅力,并能进行仿说练习,既是句式的内化,又巧妙地总结了“我”在园子里的自由生活。

四、 审视课题,明中心

1. 这个园子给了“我”自由、快乐,是“我”童年生活的乐园,更是“我”自由精神的乐园。那课题应该写成“我的园子”,编者为什么要以“我和祖父的园子”为题呢?

(1) 书中写“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我”和祖父形影不离。

(2) 我的自由和快乐都是祖父给的。(这里学生关注:在园子里,祖父对我的永远只有一种表情——笑)

2. 祖父是那样的疼爱我,甚至于溺爱;他是那样的宽容我,近似于纵容。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在眷恋她的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吗?

3. 学生归纳:她还是在怀念她的祖父,怀念给了她自由与快乐的祖父,怀念慈爱、宽容的祖父。

4. 出示课文的第一句,学生齐读:“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5. 教师小结:平淡的文字却饱含深刻的意蕴,不写祖母,不写父母,唯独想念的是给她爱、给她自由的祖父。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位祖父,才有了这样的一个园子;有了这样一位祖父、这样一个园子,才有了我自由自在的童年。

6. 现在我们明白了课文的题目为什么是《我和祖父的园子》吗?(学生齐读课题)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题目,每一次的追问都是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让学生再从文本中走个来回,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快乐自由的源泉。作者表达的是对童年自由自在生活的深深眷恋,这眷恋中流淌着对祖父的怀念。课文“为什么写”的问题在这一环节迎刃而解。

五、 课堂练笔,表达“自由”

这样的生活令人向往,也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让我们拿起笔来,表达自己心中的自由吧。参照第13自然段,借用课文中的一些特别的句式,来写一写自己曾经拥有的自由生活或向往的自由生活。

上一篇:职业生涯人物人物访谈总结报告下一篇:六年级下学期末学生评语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