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村庄创建范文

2024-07-13

绿色村庄创建范文(精选9篇)

绿色村庄创建 第1篇

首都绿色村庄创建标准

摘自首绿办字[2009]15号文件

①村组织重视绿化美化建设,列入工作议事日程。

②广泛宣传,村民绿化意识强。群众参与义务植树和绿化美化的尽责率达到90%以上。

③村容整洁,绿化充分,实现村庄周围森林化,村内主干道林荫化,村民庭院花园化。

④村庄绿化要突出特色,以乔灌木为主,选择深受群众欢迎,生长快、易管护、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进行绿化,庭院绿化可与本地经济作物种植相结合,有条件的村要建设村级公园。

⑤山区村村域林木绿化率达到50%以上,村内绿地率达到30%以上,规划宜林荒山基本实现绿化。平原村村域林木绿化率达到25%以上,村内绿地率达到30%以上,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5%以上,荒滩、荒地基本实现绿化。

⑥重视绿化成果的保护与管理,养护措施、资金和人员落实到位,未出现侵占、损毁林木绿地、盗砍滥伐林木案件和责任火灾,对林木有害生物做到有效防治。

⑦完成市、区县、乡镇下达的绿化造林工程任务。

⑧无违反绿化、园林、林业有关法律、法规的事件发生。

绿色村庄创建 第2篇

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半溪村隶属于***县**乡。位于***县北部,**乡的南部。东连廖家、练畲村,位于建文县9公里处,西接城郊乡夏家村,南与城郊乡连屋村毗邻,北毗下沙村,距县城9公里;至乡所在地5公里。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现全村人口达932人210户,全部居住在闽江源沿河两岸。有耕地面积1560亩,山林面积5995亩。本村地理位置优越,接近县城,交通便利。2010年全村实现村财收入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28元,工农业总产值实现712万元。近年来,荣获“县先进基层组织”荣誉称号。

二、创建过程

(一)加强领导,严格落实创建责任

乡党委、政府始终对半溪村创建绿色村庄工作非常重视,自我村被确立为2010三明市绿色村庄创建单位,村里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为创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营造全民创建氛围

为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半溪村始终把强化宣传、增强全民创建热情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广播、会议、宣传标语、发放资料等一切可利用的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全民参与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增强宣传效果,村里组织了送文明、送科技、送卫生活动,发放文明生态示范村宣传资料290份。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参与创建、保护环境已成为广大干群的自觉意识,为整个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加大投入,努力提升创建质量

近年来,半溪村不断加大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费投入,在保证人力、物力、经费等基本支出的同时,努力克服村财紧张的状况,整合各方资源、采取多种途径,落实创建资金,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保监管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创建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一是投入资金提高环境质量。投资8万余元建成公厕2座,辖区内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投入6万元建成垃圾池5个、配备垃圾桶20余个、购买1辆简易垃圾运输车、2辆小推车等环卫设施。垃圾集中运往垃圾中转站,再统一运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实现了垃圾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深入开展绿化美化村庄、创建绿色家园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非规划地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以绿化促美化,以美化促文明。2007年以来,全民义务植树参加人数达到850人次,新植树木3千,种植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比率达40%,户均每年种植植树6株。

近年来,全村山上造林390亩,宜林荒山绿化率达95%。二是大力推广和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通过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建设,极大减少农户对薪碳材的使用,有效促进了森林保护和生态功能的进一步优化。目前全村已建成沼气池63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6户,使用液化气用户210户,全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1%。

三是抓好烟田稻草回填溶田工作。采取疏堵结合、稻草回填溶田与综合利用并举的办法,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在农户中积极采取稻草还田、腐熟堆沤还田和农膜回收等多种措施提高农业综合利用率,全村实现农膜回收率达95.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

(五)抓好整治,营造整洁优美环境

半溪村将创建工作与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工作有 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把村庄整治工作作为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依靠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作用,狠抓落实,确保工程顺利完成。一是整治环境卫生。以“三清六改”为抓手,切实加强村容管理和清洁保洁工作,每天上午8:00之前聘请保洁员负责主要村道的打扫工作,确保主要村道保洁8小时以上,全面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二是加大新村建设力度。近年来,全村拆除旧房65幢、破旧栏舍80个,建新房75户,砖混结构住房占全村95%,完成5000米主干道水泥路面硬化,清理村庄排水沟1500余米。通过开展环境大整治,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为村民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空间。

绿色村庄创建 第3篇

5年实现村庄绿量明显增加, 10年实现乡村环境显著改善。

环境优美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村庄的绿化程度, 不仅代表着当地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强弱, 还代表着村庄发展水平, 更代表着一个村庄的人文、历史内涵, 代表着村庄的生机和活力。绿化好村庄, 才是永不磨灭的绿色丰碑。

(一)

绿化已成农村环境改善的短板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 农民的居住环境已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绿化面积也在不断增大。就像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 农村绿化同样具有很大的规模, 因此在试行方案规划及具体操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

譬如, 用以绿化的植物缺乏保护屏障、绿化工程风格单一、植被种类单一。很多乡村只是简单种植大量的杨树柳树, 显然对当地绿化没有太大的改观, 也浪费了许多的地理资源, 难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绿化道路, 更有甚者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而领导与村民对绿化认识不统一又是一大难点。虽然乡村绿化是对农村环境进行合理的整理及改善, 但是对许多村民来讲, 一旦进行规划改变, 生活的方式将被打乱, 习惯受到干扰, 这样就使得一部分村民和村干部缺乏完成绿化工程的热情。而后续的绿化优劣性也并没有专业的检验方法, 更导致村民们认为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的绿化工程纯属浪费。

此外, 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时间毕竟不是很长, 并没有足够的乡村绿化经验可以借鉴, 大多数乡村只能依照城市绿化的标准来建设绿化。甚至有些村庄一味追求城市的绿化风格, 盲目攀比, 引进名贵植物、建设奢侈雕像, 使绿化仅仅成为门面工程, 并没有与群众相结合, 村民的喜好、需要都没有被全面地纳入考虑范畴, 违背了绿化的核心目标, 使得很多工作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以上种种问题, 导致了我国村庄绿化整体水平不高, 已成为农村环境改善的短板之一。为整体提升村庄绿化水平,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意见》, 开展绿色村庄创建活动。这同时也是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和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的积极响应。

(二)

明确具体指标

根据《意见》,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绿色村庄的基本要求, 制订本地区绿色村庄标准并指导市县实施。绿色村庄标准要结合本地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分类确定, 明确不同类型村庄绿化覆盖率以及村内道路两边、坑塘河道两边、公共场所、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村庄周边绿化等具体指标。

通过创建绿色村庄, 到2020年, 实现全国村庄绿量明显增加, 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70%以上的行政村、以北地区6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到2025年, 全国大部分村庄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 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因地制宜、统筹推进

《意见》要求,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体要求, 将绿色村庄创建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重点。绿色村庄由村委会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推荐、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审核、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认定, 并于每年10月底前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形成政府引导、村委会为主、多部门合作的推进机制, 动员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 建立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农民个人种植、社会捐赠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机制, 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工作, 整体提升村庄绿化水平, 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 将创建与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美化和农民增收相结合;坚持尊重自然、突出本土特色, 充分利用村庄闲置空地, 结合废弃棚圈和旱厕等整治, 运用乡土树种和生态方法营造乡村景观;坚持创新机制、建管并举, 建立有效的建设和管护机制。

实行村民绿化包干

目前, 多数省份没有专门的村庄绿化补助资金。实施绿色村庄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村委会和村民, 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此, 《意见》明确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推动和指导本地区绿色村庄创建工作。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会同林业、农业等部门组织实施, 制订支持措施, 开展日常检查和宣传动员工作。村委会是绿色村庄创建的责任主体, 负责带领村民投工投劳, 开展房前屋后、村内道路、公共场所等区域的绿化工作, 建立“谁种植、谁受益”的激励机制, 引导村民成为种绿、护绿的主要力量。

建立长效机制

绿色村庄创建工作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意见》提出, 动员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等团体单位到村庄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通过捐赠、冠名植树、营造纪念林等方式, 鼓励社会各界支持村庄绿化。同时, 绿色村庄“三分在建、七分在管”, 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村集体管护、承包管护、专人管护相结合的绿化村庄管护机制, 确保绿化成果保持下去。重点是发挥村集体和村民的力量, 让他们成为爱绿、种绿、护绿的主体。也鼓励村集体与一些专业的园林绿化企业签订管护协议, 引进资金和技术下乡参与管护。

(三)

加大投资, 以人为本

有了《意见》护航, 绿色村庄创建是否就能一帆风顺呢?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负责人介绍, 从31个省 (区、市) 和350个县 (市、区)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的意见反馈情况来看, 各地普遍反映村庄绿化工作虽然单一, 但牵涉部门较多, 推进这项工作, 往往需要林业、财政、水利、交通等部门的积极配合。目前这些部门均有一定的资金可以用于村庄绿化。如林业部门每年有苗木下乡补贴, 财政部门的“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可以支持开展绿化, 水利、交通部门的河道和道路建设资金少量可以用于绿化。为此, 《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林业、农业等部门组织实施。

有关专家指出, 目前, 除北京、山西、辽宁等14个省市外, 多数省份没有专门的村庄绿化补助资金。而农村绿化工程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不仅要与环境、经济、发展和生态相结合、相适应, 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大力支持。只有保证农村绿化工程建设的资金链稳定, 才可以营造出和谐的环境。

在此之前, 所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充分调动实施绿色村庄建设的主要力量 (村委会和村民) 的积极性。简单而言, 就是以人为本, 以当地村民为中心。增加既是当地村民, 又是绿化工程参与者的人的满足感和舒适感, 并在绿化工程中加入人文地理、历史风俗、科学技术等等元素, 引用的植物也应符合当地的审美观念, 植被也应因地制宜, 才能在满足人们视觉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 建设出以人为本的绿色村庄。

保护为先, 改造并重

结合河北省张家口市近年来村庄绿化的经验, 张家口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增军对村庄绿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建设标准、目标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供了诸多见解:

统筹规划, 整体发展。绿化规划要立足实际, 与当地的城镇体系规划, 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等其他专项规划相衔接, 统筹安排绿化用地。力求规划总体协调、布局合理, 整体发展。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 综合考虑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及民风民俗, 科学制定适合不同村庄特点的绿化规划设计方案, 突出特色、注重实效, 因地制宜, 分类、分村指导。

改善生态, 发展经济。综合考虑近远期绿化效果、四季景观及防护功能的需要, 在树种选择上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 引进树种为辅, 合理搭配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树种, 增加经济树种及乔灌花结合型绿地的配置比例, 构建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 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 展现农村特有的绿化景观。

一个被绿色浸润的村庄 第4篇

绿色浸透了山川

现在的田坝“名不副实”,是有坝无田,犁头、耙子、水车等耕作农具成了供人观赏的古董。抑或说二十年前“有名无实”。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田坝十年九旱,“只见雨季水汪汪,不见秋天稻花香”,日子穷得叮当响。几个“不安分”的农民,打起了不种庄稼的如意算盘。孙德礼、陈世友,前任县委书记王贵,县长廖海泉,聚力推动,活脱脱推出个“绿色经典”。全村35平方公里土地上,现在百分之九十被“绿被子”盖得严严实实,想要点沙尘、雾霾,简直是一种“奢望”。外来的客人说:“田坝的空气是甜的,这里的人们好幸福”。无论你是“东张西望”还是“仰视俯看”,真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山上、山下、田野、牧坡,满目葱茏。“林中有茶,茶中有树,林茶相间,相得益彰”。一遇天气变化,云雾缭绕,烟雨朦胧,整个山头、村庄犹如仙山琼阁。这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环境,土壤里“硒、锌同具,独一无二。”难怪中国茶界泰斗,唯一的院士陈宗懋说:“这是上帝赐予凤冈的金不换。”现任县委书记覃儒方豪情满怀地描绘:“站在仙人岭上往下看,阡陌沃野,绿浪滔天,站在大坝子上往上看,青山如黛,层峦叠翠。一点不夸张地说。田坝村是个绿色浸透的村庄,春天的翠绿,夏天的墨绿,秋天的碧绿,就算冬天也是饱经风霜的苍绿。”而这个绿色世界并非自然天成,而是田坝人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当年,孙德礼辞掉乡干部的“铁饭碗”,回家在仙人岭上植树造林。先后种下台湾杉、火炬松、墨西哥柏、日本香柏等数十种树,共造林两万多亩,因此获得“全国绿化先进个人”,田坝村也获得“全国绿化百强村”。再后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他们抓住机遇大干“退耕还茶”,同时把部分疏次林改造成茶园。党总支书记朱燕霞说;“我们现在正在干的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茶旅一体休闲区。”幸福不是毛毛雨,正是田坝人用韧性、汗水和智慧,终于换来今天的绿色王国,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富的根基。

绿色改变了观念

覃儒方有句“名言”:“茶叶改变凤冈。”是的,凤冈在变,人民的生活品质在变,村容村貌在变,对外交往的知名度、美誉度都在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观念在变,田坝村就是凤冈的一个缩影。说起观念的改变,田坝人有三级跳。第一跳,跳出必须种水稻的圈子,趟出一条“水路不通走旱路”的路子。一万多亩水田全部改种旱作,种烤烟,种玉米,种药材。田坝村不种田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能改变没水的环境,不如顺应不要水的生产方式,放弃种水稻,跳出水田天地宽。第二跳,跳出只能种粮的圈子,走出一条粮农蜕变成茶农的路子。当初选择种茶并不容易,那时茶叶真的不赚钱,五、六元,最多十来元一斤。茶叶头年种下,三年才能见效,属于农作物中的长线产品。但是陈世友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田坝人,他在与湄潭茶叶科研所的朋友交往中认识了茶,了解了茶,爱上了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一闯真就闯出了天外天。田坝村的茶,从最初的几亩、几十亩、几百亩、几千亩,到现在的两万八千亩,人均也有了3亩茶。据茶界的行家估计和推算,这个水平在中国可称第一村,至少在贵州是第一位的。所以他们理直气壮地打出了“西部茶海之心”的广告语。第三跳,跳出“就茶抓茶”的圈子,走“茶旅一体化”路子。田坝人因茶而致富,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依托茶海,做起了旅游文章。当我们乘车盘旋而上,来到仙人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茶圣广场。只见茶圣陆羽仙风道骨,神情专注,背靠郁郁葱葱的仙人岭,面对绿浪翻滚的大坝子,轻捋髯须,手捧茶经,好像口中念念有词,“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穿过茶岭,来到仙人湖畔,真是“湖不在深,有龙则灵”。有湖以来,从未干涸。不仅带来水的灵气,还给山下茶树、牲畜提供营养。再移步仙人岭观景台,登上气势恢弘的仿古建筑,极目远眺,心胸豁然开朗。只见群山环绕,一坝落中,正如台前对联所云:万般美景眼前迷,一廊风月心中海。返身看看林中茶几,山中石刻,令人流连,乐不思归。有诗曰:“岭外音书宽心梦,云中仙子添新愁,飘飘渺渺为何物,仙人岭上万仙游”。再从山另一侧返回,你会领略到印度天然茶吧、德礼茶轩、迎仙阁、万卷书、茶经廊、孙氏祠堂等人文典化。再回到粉墙黛瓦、湖影婆娑、小桥流水的村落,不时见到古朴典雅,多姿多彩的茶庄,更加心旷神怡。据乡干部介绍,村里还修建了居高临下,四面通透,功能完善的游客接待中心。全村也打造出集吃、住、游、购、娱一体的浪竹、紫薇堂、映山红等二十多家茶庄。接待能力超千人,最多的可接待上百人,收入过百万。有的游客又吃、又住、又游,走时还要带上几万元茶礼。特别是陈氏茶庄,利用一个小小院落,居然做出十八微缩景观,“茶庄龙门,精巧别致;生态茶案,道法自然;古藤兰园,生机盎然;迎客茶壶,佳茗飘香;微型民俗博物馆,时光倒流几十年。”田坝的旅游产业,也算是“无中生有”,利用自然山水,依托万顷茶海,再融入本地花灯、民俗、茶叶传统制作、茶歌、茶舞、茶道表演,硬是做出AAA级景区。他们自得其乐,邀天下来客乐而乐,是真乐也。听他们娓娓道来,哪像个土生土长的茶农,分明是旅行社“老忽悠”。

绿色鼓圆了荷包

在田坝村,除山清水秀,茶香扑鼻,空气甜润,民居漂亮外,还有就是“数得钱响”。人均收入,全村早已超过万元,邻近县乡干部都说:“田坝村茶农的荷包鼓得圆圆的”。全村仅茶青收入就有1亿多元,还有81家大小不一的茶叶加工企业。国家级龙头企业两家,省级龙头企业七家,市县级企业就更多了。不仅本村人人乐业安居,还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农民要想当工人,乡村企业的发展很重要。再看看整齐干净的小街,应有尽有的商铺、KTV包房、酒吧、图书室、卫生所,这不就是城镇化吗?农民变居民,何必要进城。我们再看看这些茶叶的品牌,既响亮又文雅,“绿宝石”、“红宝石”,不仅茶味清爽浓郁,一看包装就爱不释手。“春江花月夜”,勾起你对名词、名曲的回忆。如泡上一杯,手持杯盖,轻轻一拨,香气袭人。伴丝竹之声,与友人促膝长谈,其情依依,其心爽爽,其趣妙妙,其乐融融,胜过神仙。还有琳琅满目的“寸心草”、“仙人岭”、“浪竹”、“黔韵福”、“野鹿盖”、“黔雨枝”等,这些企业催生了一批农民企业家,固定资产达到2000万到5000万元的不在少数。农民的财富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佐证,全村有车辆426辆,最多一家就有10辆。

田坝人荷包鼓起来还不算,每年3-9月的采茶季节,人不分男女,年龄不分老少,住所不分村里村外,都得上山采茶、加工、营销。连读书儿童,多数都有自己的存折,自己挣钱供自己读书,真是“富人的孩子也早当家”。村民吴正芹,因身体较差,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孩子陈金、陈参的读书费用,全靠孩子们自己采茶解决。邻乡西河的吴卉、苏昌联到田坝采茶,年收入两万多,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搭乘田坝的“茶车”,也能奔上小康。据孙德礼介绍,他每年支付的茶青采摘款600多万元,解决60个劳动力就业,人均都超过万元。加上其他季节管护茶园、养猪、种地的收入,在田坝村打工的实现人均收入过万元,一样过上红火的小康日子。

时至申时,村落里噼里啪啦炸响鞭炮,黔北有的人家正月十四过大年。我们坐在“室外千山绿,屋里一壶清”的浪竹茶庄,不一会,庄主陈世友家人就在电磁炉上摆开宴席,十几个色味俱佳,纯天然的菜肴,加上茅台酒浓郁的芬芳,主人的盛情难却,当我们主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时,心中无比惬意。茶友老陈无限感慨:“我们田坝人能过上如此美好的小日子,除了我们自己努力,说到底是党的政策好啊!为其他村也过上好日子干杯!”

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工作简报 第5篇

简报一:

近日,省住建厅认真落实住建部关于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工作指导意见,并提出贯彻执行的具体要求。

——高度重视绿色村庄创建工作。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改善人居环境总体要求,将绿色村庄创建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来抓,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工作,整体提升村庄绿化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明确工作目标和基本要求。我省绿色村庄创建的目标是: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绿色村庄的基本要求是,村内道路、坑塘河道和公共场所普遍绿化;农户房前屋后和庭院基本实现绿化;村庄周边普遍有绿化林带,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绿树围合;古树名木实现调查、建档和保护;建立有效的种绿、护绿机制。

——开展省级绿色村庄创建示范工作。各设区市和省直试点县(市)建设局(建委)要严格按照《江西省绿色村庄创建标准》要求,认真组织所辖县(市、区)做好申报推进工作。各地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美丽宜居村庄、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示范、传统村落保护、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推荐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申报,并对各地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报送省住建厅。

简报二:

据住建部官网消息,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关于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应不低于30%,以北地区一般不低于20%。到2025年全国大部分村庄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

《意见》明确村委会是绿色村庄创建的责任主体,负责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开展房前屋后、村内道路、公共场所等区域的绿化,组织村民按照谁的地谁负责、谁种谁受益的方法实行绿化包干,引导村民成为种绿、护绿的主要力量。

以下为《意见》全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市农委、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天津市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和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村庄绿化水平,现就绿色村庄创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思路和指导原则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体要求,将绿色村庄创建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重点,形成政府引导、村委会为主、多部门合作的推进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建立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农民个人种植、社会捐赠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机制,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工作,整体提升村庄绿化水平,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绿色村庄创建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将绿色村庄创建与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美化和农民增收相结合;坚持尊重自然、突出本土特色,充分利用村庄闲置空地,结合废弃棚圈和旱厕等整治,运用乡土树种和生态方法营造乡村景观;坚持创新机制、建管并举,建立有效的建设和管护机制。

二、工作目标和基本要求

绿色村庄创建工作的目标是,到实现全国村庄绿量明显增加,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70%以上的行政村(含所有自然村组,以下同)、以北地区6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本意见提出的绿色村庄基本要求;到2025年全国大部分村庄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绿色村庄的基本要求是,村内道路、坑塘河道和公共场所普遍绿化;农户房前屋后和庭院基本实现绿化;村庄周边普遍有绿化林带,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绿树围合;古树名木实现调查、建档和保护;建立有效的种绿、护绿机制;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应不低于30%,以北地区一般不低于20%。

三、制定绿色村庄标准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上述绿色村庄的.基本要求,制定本地区绿色村庄标准并指导市县实施。绿色村庄标准要结合本地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分类确定,明确不同类型村庄绿化覆盖率以及村内道路两边、坑塘河道两边、公共场所、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村庄周边绿化等具体指标。

四、明确责任主体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推动和指导本地区绿色村庄创建工作。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会同林业、农业等部门组织实施,制定支持措施,开展日常检查和宣传动员。村委会是绿色村庄创建的责任主体,负责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开展房前屋后、村内道路、公共场所等区域的绿化,组织村民按照谁的地谁负责、谁种谁受益的方法实行绿化包干,引导村民成为种绿、护绿的主要力量。

五、建立长效机制

支持学校、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等团体单位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通过冠名植树、营造纪念林等方式参与村庄绿化。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资助绿、送苗进村、认建认养等方式支持绿色村庄建设。推动建立村集体管护、承包管护、专人管护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管护机制。村委会要与管护主体签订管护协议,明晰村内各类绿化用地的管护权,明确管护和收益的关系,落实管护责任。鼓励村民和专业绿化单位参与管护。

六、公布名单

绿色村庄由村委会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推荐、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审核、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认定。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每年10月底前将通过省级认定的绿色村庄名单报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每年公布绿色村庄名单,并通报表扬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市、区)。

简报三:

《山西省绿色村庄申报与评定办法》和《山西省绿色村庄评定标准》已经印发,标志着我省绿色村庄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创建方案提出,至20,长治、晋城、临汾、运城市实现70%以上村庄达到绿色村庄,太原、晋中、阳泉市65%以上村庄达到绿色村庄,吕梁、大同、朔州、忻州市60%以上村庄达到绿色村庄。

绿色村庄创建 第6篇

虎头村位于铜川市印台区同官路北侧,全村辖三个村民小组315户1092人。现有土地2332亩,耕地面积588亩,全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房屋租赁、第三产业、服务业及外出打工,是典型的城中村。2007年2009,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铜川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印台区委区政府、铜川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省级卫生村”、“铜川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区级文明村”、“区级先锋支部”、“铜川市平安建设示范村”,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卫生村创建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我村绿色村庄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中精力,加强领导,制定创建规划

我村自今年年初申报创建“绿色村庄”以来,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村两委会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并把此项工作列入我村的中心工作。成立虎头绿色村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乔玉良担任,副组长村主任张万龙担任,组员由村内干部组成。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提高干部、群众整体素质,增强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真正使他们得到实惠,建立创建“绿色村庄”长效机制,工作求真务实,使群众满意。

二、大力宣传,积极营造创建气氛

创建“绿色村庄”不是几个人可以创建起来的,而是需要全村人的投入和支持。村民是我村创建“绿色村庄”的基础,全面发动村民参加创建活动才能保质保量,顺利创建“绿色村庄”。在整个创建中,我村始终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张贴宣传标语100多张、悬挂横幅十余条,并利用墙报经常性宣传教育,做到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不断加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卫生意识,积极配合村上工作,从而保证了整个创建工作的有序实施。

三、抓住重点,全面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我村通过实施“绿色村庄”创建规划,对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升级,为人民群众创建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是抓巷道路硬化。投资26.4万元,对同官六巷、七巷和14条支巷道进行硬化,共硬化巷道1400米,修建虎头村上河护坡工程280立方,刷新门面房和巷道墙体11000平方米,在主巷道设了以青少年修养创卫常识和党建、廉政、综治及计生知识等内容的宣传文化长廊350米。

二是抓卫生整治。拆除临时建筑55户,400平方,清理176户,门前三堆200余吨,整治乱搭乱建7处,新建虎头村三类公厕1个,60平方米,20立方米化粪池,8米深水井一口,设有10个蹲位,实行了垃圾袋装化管理,在村巷道放置了10个果皮箱。同时购买2辆环卫车等设施,对巷道和沙堤进行全天保洁和垃圾集中收集,要求垃圾必须日产日结,落实了10名专职保洁员,每天早晚7时定期全体干部检查卫生,使虎头村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有效地遏制。

三是抓路灯亮化。在主巷道安装路灯10个,为群众生活提供了方便。

四是抓天然气入户工程。在教场地区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共实施126户,受益村民达500余人,解决了村民日常生活,美化了人居环境。

村庄创建生态文明村庄自查报告 第7篇

自查报告

我村现有耕地2100亩,全村总户数680户,总人口2400人,人均收入7200元,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80人。近年来,我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积极推进我村新型农村建设,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村庄建设的各项要求,积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文化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连续三年我村被评为济宁市模范村庄,并屡次获得济宁市文明村庄、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现将我村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科学规划,认真执行运作

我村按照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庄的要求,根据我村实际情况,制定了《**村发展规划》、《财务管理制度》、《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10多项制度,把创建文明村工作纳入总体规划,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第一目标,加强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建设。我村将各种制度张贴上墙,利用广播、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制度的内容,尤其是创建生态文明村庄的意义。在工作中我们做到统一思想和认识,明确

目标和任务,切实做到了工作科学规划,组织措施得力,同时积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形成了干群和谐为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基础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为打造环境优美宜居的新农村,提升我村的整体形象,我村先后对村内主干道路和主要分支道路进行了水泥路面硬化工作,现在全村道路硬化率到了80%以上,硬化路面总长度达到2400米。同时,架设路灯32盏,路两旁栽植了绿化树木,有效的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出资建设自来水井、铺设自来水管道,现全村都已经用上了自来水。建设标准化村级办公场所一处,更好的服务群众。高标准建设村级卫生室一处,现有20多个床位,基本满足了群众的医疗需求,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村内建设垃圾池28处,垃圾填埋场1处,配有6名专职保洁员,每人配臵保洁三轮车,同时2辆清运车每天将村内的垃圾运送至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全村太阳能普及率达到了60%,液化石油气使用率达到80%,有效改善了原来“脏、乱、差”的面貌。

三、优化产业结构,广辟致富门路

我村“两委”一班人,选准路子,因势利导,统一规划了 600亩土地,集中进行土地流转,连片集中发展核桃种植产业,村成立核桃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注册凫山牌薄皮核桃商标,统一包装进行销售,每亩的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畜禽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下一步,我们还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有力时机,扩大核桃种植面积,进一步形成我村的品牌和优势产业。

四、推进规范管理,让群众更加满意。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政务实行全部公开。对全村的村务和财务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每月在公开栏中进行公开,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每项款项都是透明的,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让老百姓清除、明白。加强财务、村务管理,做到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作用,发挥党员的职能,村上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争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此外,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每年年底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对村务公开工作进 行评议,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保证了公开质量,真正做到让群众全程参与、100%满意。

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倡树文明新风。我村以建设生态文化为出发点,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投资6万多元,建设了3500多平方米的体育广场,配备有篮球场和多种健身器材。加强群众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建设,文化大院内有棋牌室、台球室、电子阅览室等场所,农村书屋现有图书5000多册,满足了群众的文化和娱乐需求。为加强村民道德

绿色村庄创建 第8篇

根据指导意见,对绿色村庄的基本要求是:村内道路、坑塘河道和公共场所普遍绿化;农户房前屋后和庭院基本实现绿化;村庄周边普遍有绿化林带,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绿树围合;古树名木实现调查、建档和保护;建立有效的种绿、护绿机制;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应不低于30%,以北地区一般不低于20%。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绿色村庄的基本要求,制订本地区绿色村庄标准并指导市县实施。绿色村庄标准要结合本地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分类确定,明确不同类型村庄绿化覆盖率以及村内道路两边、坑塘河道两边、公共场所、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村庄周边绿化等具体指标。

绿色革命与村庄共同体幻象 第9篇

《弱者的武器》研究的是马来西亚一个叫塞达卡的小村庄。马来西亚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典型国家,小农农业和水稻生产的需要,无论在殖民地时代还是后殖民地时代从来都没有被优先考虑过,国家开始重视水稻生产的动力仅仅来源于政治竞争的需要。从一九五七年国家独立到一九七五年,国家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财政支出实际增长了六倍多,大部分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上。国家水稻政策试图直接提高水稻种植者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其核心是通过在吉打州和吉兰丹州实施农田水利灌溉项目,推行种植双季稻。双季稻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结果使水稻产量比过去提高了二点五倍,平均收入实际上也增加了一半以上。对这一水稻产量在短期内急剧提高的过程,官方和知识分子的术语称之为“绿色革命”,而塞达卡村民则习惯于称之为“双耕”。这场绿色革命或双耕带来的好处主要流向了拥有土地和资本的大农户,贫穷的小农略有收益,能收获足够吃的粮食,但严重缺乏现金收入。好景不长,一九七四至一九七九年,各类农民收入包括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都出现下降。从一九六七到一九七九年,塞达卡村人口增加了近三分之一,而土地面积却减少了将近10%,其结果是大农户的数量在下降,小农户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但两者的平均耕种土地面积都有所下降。而耕种面积的减少又抵消了双耕所带来的大部分潜在利润。总之,村庄内收入分配状况比绿色革命以前更加不平等,村庄内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一九六七到一九七九年的绿色革命中,小农场的数量不断上升的结果是佃农快速的消灭:佃农在一九五五年是塞达卡所在的穆达地区占主要部分,到一九七六年,下降到只占四分之一以下。佃农处于前后夹击的困境中:一是双季稻的引入导致的产量提高以及机械化使地主收回土地自耕变得有利可图;二是人口的增长也使得地主收回出租土地分给子孙。因此,小农激增而佃农被解雇。此外,租佃形式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两个变化:一是每季收租的时间和方式由收获之后交定额实物租变为每季耕种之前交现金租;二是土地租期越来越长,大多长至十或十二季(五到六年),且全部租金要一次付清,这种长期一次付清的现金租越来越成为地主筹集资金的方式。小佃农因此事实上被排挤出了租佃市场。而双耕的推广,使稻田价格上涨了大约五倍。佃农再也买不起土地了,传统的向上流动的渠道就此完全堵死。双耕还推动了机械化的飞速发展,结果是村庄中贫苦村民原先与富有土地阶级之间存在于租佃关系的耕种——租金以及临时工作——工资中的相互依存关系,现在则由于机械化而被排斥、被边缘化了。

《弱者的武器》描述的正是经历了绿色革命这一重大事件的塞达卡村庄内的阶级关系的变迁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感受与评价,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作为行动者的村民本身。因此,斯科特采用的是将行动者置于分析中心的现象学或常人方法学的研究路径。理由有二:其一,新马的结构主义学派忽略行动者,而直接从支配性生产方式、剩余占有的方式等推导结论,但忽略人类行动者经验的做法无异于使理论吞食自己的尾巴;其二,阶级分析法并不能穷尽社会行动的整个解释空间,在这个农民村庄中更是如此,在这里阶级面临亲属关系、村庄内关系、党派与宗派关系、仪式关系等作为人类认同的核心事物的强有力竞争。在某种意义上,绿色革命背景下塞达卡村庄内阶级关系的演进过程就是村庄共同体幻象的破灭过程。

塞达卡是吉打平原上典型的单一种植稻米的村庄,村民生活的场景仅仅在很小的程度上是由他们自己造成。斯科特将其生活场景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典型的后殖民主义国家和经济的宏大背景,这是很少被小行动者注意到的既定事物,同时这种背景也被视为是“自然”事实,犹如塞达卡村的黏土和雨季。第二是中间背景,即一九六七至一九七九年的经济和社会事实,最明显的标志是双耕引入之后,土地所有制、收入、就业、人口流动、社会分层以及整个地区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小行动者能感受到、但也很难改变这一背景。最后是流变不居的前景,即塞达卡村发生的剧烈变化,这是小行动者参与其间并能加以影响的,斯科特所着力分析的正是这一前景。

塞达卡村是个小村庄,一九七九年时有七十四户,三百六十人,全村呈直线沿灌溉渠散落在长约一里的土路上。村头有一个大门,阻止卡车进入村庄,所谓大门是一块横跨在土路上、用铰链和链条固定并加锁的大木头。村里公共活动中心是祈祷室,坐落于村庄正中位置,土路的尽头,聚居着村里的穷人。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塞达卡村民并不非常明确村庄的具体边界,但在道义与经济意义上,他们非常清楚村庄的边界所在。塞达卡村庄成员之间有诸多的道义经济的方式,在绿色革命之前,这些道义经济方式曾将村庄组成了一个有效的共同体。在塞达卡村庄范围内,传统上有三种馈赠仪式性礼物的主要形式:私人扎卡特馈赠、赛得卡救济和所有村民都参加的筵席。私人扎卡特馈赠是非强制性的村庄内富人对于穷人的宗教或者基于佃种、雇工和亲邻关系的一种稻谷馈赠,这部分馈赠的稻谷总量约等于村庄总收获量的2.5%,穷人收到扎卡特的多少取决于其声誉、庄稼长势以及他们为富人所做的工作量;赛得卡救济则与收获无关,也并不总是以稻谷形式给予,与赛得卡救济相类似的还有德尔马救济,两者唯一不同的是,后者通常是出于慈善目的挨家挨户地收集钱物,主要用于帮助村庄内贫穷家庭支付丧葬费用;筵席是村庄内仪式生活的主要基础,由一个家庭因为家庭内的重大事件,诸如婚礼、搬家、庆生等而邀请村民参加,并提供一顿饭菜。富人和穷人都会发起筵席,但村民期望富人更经常、大方地举办筵席,如果举办者家境一般,村民会承担一部分花费。穷人之所以也愿意举办筵席,是因为这有助于他们在村庄共同体内确定成员资格及地位。所有村民通常都被邀请参加村庄的宗教活动和大型筵席,而通过这些礼物馈赠和筵席仪式,村庄内的富人和穷人联结在了一起,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实际上,私人扎卡特馈赠可以理解为村庄共同体内富裕村民向其所雇佣的贫穷村民支付的预付工资、赛得卡救济和德尔马救济可以视为某种共同体成员的应尽义务,而筵席则是共同体成员确立其成员地位与声誉的仪式。

塞达卡村作为共同体是被村民从感情和行动上加以确认的。佃农之间并不以高价互相竞争租入土地,理由是每天他们都打照面,抹不开面子。与此类似,村庄共同体内的诸多关系影响了租佃市场价格。地主和佃农有亲属关系、或者处于同一村庄时,地租一般都低于市场价格,而在这两者中,同一村庄关系似乎还优先于亲属关系。斯科特注意到,一个佃农承租同村地主土地的平均租金低于他向外村亲戚承租土地的平均租金;佃农承租村内地主土地有四分之三可以在收获后再支付地租,而从外村亲戚租种土地的佃农则只有不到一半可以得到这种优惠。斯科特因此断言,村庄在适中但显著的意义上是一个共同体。

一九七六年以前,几乎村庄内所有人都从双耕中得到了好处,但在此之后,村庄共同体的欢愉幻象破灭了,而且幻象的破灭是有选择性的,主要影响着村里的穷人。按人均收入计算,塞达卡村有30%的家庭,即二十二户在马来西亚政府公布的贫困线以下,他们是村庄内最穷的人。双耕引入的联合收割机与先前已经存在的拖拉机一起,替代了大部分人力工作,水稻种植的耕地、插秧、收割和脱粒的四个阶段中,只有插秧是唯一没有被机械化的田间劳作。机械化所带来的影响,受损失的几乎无一例外是为村里富人帮工为生的穷人。据估计,仅联合收割机就减少了薪资劳动收入的44%,每季稻每里郎(面积单位)土地的劳动投入平均下降了17%,这一数据大致说明了以短工获取收入的贫苦农民因为机械化所带来的收入损失。但这一数据还遮蔽了更实质的内容: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的所有者几乎都是塞达卡村外的经营者。显然,原本属于村庄内穷人的收入,现在由于机械化而被转移到了村庄外部。

对村庄内的穷人来说,更为可怕的是需要一次性付清地租的长期租佃也逐渐盛行起来,他们因为付不起高额地租,被确定无疑地逐渐排除出了村庄内租佃市场。塞达卡村不少穷人原先租种村内亲戚和地主的土地,现在则大多都丧失了租佃的土地:儿子不再能租母亲的土地耕种,姐妹不再能租兄弟的土地耕种,穷人不再能租村内富人的土地耕种。村庄的一些土地被地主租给村外的付得起地租的富人耕种,而到后来,更长期租佃的租金总额之高甚至远远超出了村庄内最富有的地主的支付能力,结果是村庄里越来越多的土地被村外的富人所租种。对此,塞达卡村民有一种明确的说法:“钱财正在远离村庄。”

绿色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原先的村庄共同体的做法正在被抛弃。机械化之后,由于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所以原先属于穷人的收割水稻的工作则变成了富人的专利。富人在地租协议谈判中的地位也提升了,预付地租开始流行,原来相当流行的收成不好时重新商议地租的可能被排除了,在双耕以前,没有商议余地的地租是比较少的,而到了一九七九年,这已经非常普遍。慈善活动的衰弱也始于双耕,到一九七九年,私人扎卡特馈赠很少有了,而赛得卡救济几乎完全消失,筵席也在一九七二年一度掀起风潮后迅速急剧减少。而这一切的背后并非是因为村民的收入下降了,而是因为村庄共同体已经濒临解体,村庄内传统的富人与穷人相互依存的关系已被双耕打破,所有这些维护村庄共同体的方式也就不再是必须的了。对于富人的做法,穷人给予了村庄共同体式的谴责:村庄外的陌生人虽然抢走了他们租种的土地,但他们并不谴责陌生人,他们谴责的是将土地出租给陌生人的村庄内地主。这种谴责背后的逻辑是,对于村庄内的穷人来说,陌生人没有义务,而村庄内的地主在直接的物质利益之外还负有共同体的义务。

村庄共同体幻象既已破灭,社会冲突接踵而来。其中最典型也最有影响的是有关村庄大门的争论。村庄大门可以说是村庄共同体封闭经济体系的典型象征,大多数村庄都有大门。塞达卡村庄大门到一九七九年已经有十五年的历史,大门是上锁的,上写“稻谷卡车、其他卡车以及拖拉机禁止入内”, 主要是阻止稻谷经销商的卡车进入村里,以保证出卖劳动力的村民能得到将整麻袋的稻谷拖运到大门外面的干道上的酬劳。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门是村庄共同体强迫富人帮助穷人的义务,以维护村庄成员的生计。但在一九八○年三月,大门被一个富裕农场主法齐勒打开,允许村外两个稻谷经销商的卡车开进村庄里装运稻谷,这引起轩然大波。法齐勒收获后的稻谷需要拖运到大门外的主干路上,与村庄运送稻谷小组接洽时,双方在运送价格上僵持不下,使稻谷迟迟不能运走,天又要下雨了,法齐勒就打开了村庄大门。村民非常愤怒,因为运送稻谷到主干路上的工作及其酬劳是天然属于本村人的,而法齐勒的行为是公然向保护村民正在消失的工资酬劳来源的村庄权利挑战。最后,村庄发展委员会决议在大门被破坏的适当位置重建新大门。大门虽然重建了,但村庄共同体的最后的象征性底线早已被突破了,大门之外的理性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早已渗透进塞达卡的每个角落。

上一篇:独白_400字_小学作文下一篇:2022会计电算化网络题补充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