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6-27

琵琶行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4篇)

琵琶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篇

近给学生讲述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课堂通过作者与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的对比,从而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课堂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琵琶女“老大”时才要嫁作商人妇?她觉得嫁给商人幸福吗?我以为这不算个问题,可是我的不经意一提,却发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同学说:商人走南闯北,居无定所,琵琶女嫁给商人生活漂泊,所以伤感。有的同学说:商人有钱,再加上经常出门在外,容易拈花惹草,琵琶女不放心啊。有的同学说:商人重利轻别离,不懂感情,琵琶女的感情得不到慰藉。同学们的回答只涉及后一问,而未涉及前一问。同时,这些回答除了最后一位外,都是按照对现代生活的理解来回答的。可见,离开诗的具体情境,不了解历史环境,是不能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出发,否则,就不能得出客观的历史的正确的结论来。琵琶女年长色衰,当然只能下嫁,所以,嫁给商人就是下嫁了。因为,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经商者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经商是人们瞧不起的职业,商人受到社会的鄙视。琵琶女年长色衰,失去了让五陵年少喜欢的资本,不能不委屈下嫁给商人,这让曾经荣耀一时的琵琶女怎么能够不伤心悲凉呢?商人又是一个重利轻别离的人,这让感情丰富的琵琶女怎么能够不“梦啼妆泪红阑干”呢?

课堂讲解时,我顺便提及了泰国人妖,他们年轻时竭尽所有去装扮自己、表现自己,从而获得物质方面的满足,可是,难道他们不知道长此以往向体内注射激素必然导致自己不长命的道理么?当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的时候,长远的个人安危哪里还能顾得着呢?

或许,我们从中又能悟到某些生命之道。明白并顿悟了“向死而生”的道理,或许我们所有人都该惜缘、惜福,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

琵琶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2篇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在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民乐,让学生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让学生描述音乐感受,在民乐曲当中开始我的`教学过程。

一、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品味本诗的意境,我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音乐的美好意境。其次,让学生自己主动鉴赏,学生都喜欢哪些句子,描出在哪里。当然,如果学生对本段诵读没有完成好,此环节就显得很矫揉造作,为了赶时间,学生发言大多停留在字面意思的分析而无升华部分,我的点评也只是蜻蜓点水,一笔点过。我在此环节处理很粗糙,

二、为了完成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的教学重点,我决定让学生重点分析诗人写作是应用的手法,从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琵琶行》一课的教学重点我完成的很牵强,这是我以后应该注意的地方,所谓公开课也是检验自己教学能力的一次机会,且不可急于求成

三、另外,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描写背后的情感,学生很容易的找出诗人情感在诗中的体现。这样,我和学生从音乐描写的意境、手法、情感对课文进行了三重解读之后,进行延伸拓展,师生共同品味,在比较阅读中巩固艺术手法。

四、最后,我拿出10分左右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实战演练,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将自己的感受流入笔端。在一段优美的《草原之夜》乐曲中结束课程。

附原文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琵琶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3篇

一、教学准备

通过对诗歌多次的鉴赏, 总结出在讲授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诗歌当中关于音乐描写的部分。首先, 在讲授前要制作与此诗相匹配的课件, 这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其次, 要用一堂课的时间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他的诗歌的特点, 让学生朗读诗歌, 简要了解诗歌的内容, 目的是为第二堂课诗歌的鉴赏做好充分的铺垫;最后, 事先要设计优美的导语, 把学生带入幽雅的意境之中。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之下, 让学生们感觉到似乎来到了浔阳江畔, 一起感受了这个凄美的故事。

二、教学过程

正式上诗歌鉴赏课时, 先找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诗歌的内容。对上堂课的内容做了简单的复习。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诗歌当中的情感, 可以让同学讨论诗人和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总结有如下两点:“1.都来自京都 (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京城:在中国文人那里, 无不具有一种深刻的生命意识, 他们不仅重视生命的心理时间, 而且重视生命的现实时间, 诗人远离了熟悉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政治活动中心, 贬所任官有职无权, 大好的生命浪费在穷山恶水之中, 前景渺茫, 努力的挣扎如石沉大海取而代之的是惊心的白发和衰老的心境, 对于生命的沉沦, 怎能不痛心疾首, 怎能不生发出生命荒原的人生苦叹。2.二者的经历坎坷 (暮去朝来颜色故/直言相谏遭贬谪) 。白居易经历长达六年的贬谪生涯, 元和十年八月贬江州。十四年春离开江州赴忠州, 十五年夏返朝, 历时六年, 正如诗人自己所云:“我身何所似, 似彼孤生蓬。”这是一种被抛弃后的痛苦情感的潜流, 一种孤独屈辱悲伤和近乎绝望的苦闷, 是生命价值落差下的泣血心灵的深深颤栗。给贬谪诗人的人生造成了创伤深痛的心理烙印, 岂能轻易忘记, 诗中云“江州司马青衫湿”。

正式鉴赏诗歌, 首先要找一名朗诵比较好的同学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有感情的朗诵关于音乐描写的部分。教师可以适当的点评音乐不仅是凄伤入心的语脚, 更是一种震忭不宁的心情, 音乐如散乱的玉珠, 更是人生事件的集结, 急促忙乱的滑落。

乐为心声, 诗者云:“可使寸寸折, 不能绕指柔”不欲碌碌自滞, 刚直狷介不得通, 现实中折断羽翼时的凝滞不前, 怎不让人欲语凝噎。另外, “所谓‘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无声是音乐中情感的最高境界, 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不是‘有’, 而是‘无’, 同时无声也是一种思考。”而且, 这是一种生命踔厉风发的滟潋精采, 生命最后一刻不顾一切的融我投入。如同当年项羽垓下突围的悲壮场面。那是对生命的最后一个寄托, 至少他是一个英雄。有感于现实的凄清悲怆却逃避, 不愿正视现实残酷的温情有如一件华美的外衣。最后, “江水荡涤一切, 永远无情, 秋月白水, 秋的萧瑟之中又有了月白的风消凄冷, 更给人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

接下来对诗歌当中个别句子鉴赏:诗者曰“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前部分已经体会到了“言与声”现在要鉴赏的是“情与义”。“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学生对这部分的鉴赏只要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理由即可。

进行迁移训练, 首选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要给学生简单的总结李诗着重强调音乐惊天地, 泣鬼神的效果, 借助于具体的艺术形象, 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 用四个神话传说, 大胆的想象, 极力的夸张, 浓艳的色彩, 再现了箜篌美妙的音乐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通过幻想境界的反应, 侧面烘托箜篌声。

最后可以在一副楹联中结束此课:“枫叶四弦秋, 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 句流江上别离情。”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体现“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精神。此课对于教师来讲,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第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通过白居易与琵琶女命运与心境的对比, 以此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体会贬谪诗人悲苦的心境与盛年不在韶华已逝用世之心不得实现的凄苦。

对此, 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文本, “琶女的弹奏和讲述触动了诗人最深处情怀, 为什么呢因为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他们的相似之处具体有哪些呢”通过这个问题, 为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文本提供了一个阶梯。将琵琶女与诗人命运的对比分析过程中, 对于“京城官员外放”的文化现象进行了阐释, 使学生可以理解白居易的遭遇之悲苦。同时, 通过“白居易贬谪时间长达6年”的考据, 引导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白居易这个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之人的爱恨悲凉, 从而使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人生体验, 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第二, 课堂设计要合理, 重点要突出。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关于音乐的描写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并且能进一步总结音乐描写中运用的方法。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品读音乐的描写, 通过对形象、音韵、手法的鉴赏, 读出了诗歌“以音乐写情怀”的内涵。不仅读出了“天涯沦落之恨”, 也读出了高山流水之慰。同时。对音乐描写方法的归纳, 也没有使学生的发言流于表面, 很注重方法的引导和归纳。

第三, 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的产生。

首先, 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对于诗歌教学, 诵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诵读中可以品味、鉴赏、体会诗人的情感。而能否在诵读中恰倒好处的把握情感, 也是教师应该注意并加以指导的。不能匆匆带过, 如果学生没能读好, 应该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再读;其次, 教师语言不能过多。例如, 学生鉴赏“相逢何必曾相识”时, 教师不应该用过多语言讲授, 而应该多留时间让学生在读中品读品悟, 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得更深刻;最后, 每名学生都应该充分诵读。对于诗歌教学, 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诵读时间, 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古体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一些传世佳作, 由于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和神韵。而本文中的教学, 通过对诗歌的音乐鉴赏, 更新了中学诗歌教学的观念、方法, 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思维特征, 这对当前的教学改革诗有所裨益的。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对诗歌具有想象、鉴赏、运用与表达的能力, 通过总结对《琵琶行》的教学, 反思教学过程, 提出对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建议, 希望能对教师的诗歌鉴赏教学能力有所裨益。

《琵琶行》教学反思 第4篇

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而他的《琵琶行》就是一首因事兴感之作。在对本诗的教学中,我摒弃了以往的先介绍背景作者,后分析内容,归纳主题,分析艺术特色等传统教学模式,而是结合课后练习,大胆设计教学程序,结果,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情感教育,教学效果良好。

在实施教学的每个课时,我先向学生明确交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一、了解创作背景(文中小序),补充作者被贬原因

小序虽是文言,但注释较详,学生疏通文意时无多大障碍。从序中得知,诗人权高位显,多次上书言事,剖析朝政,得罪了权贵,被贬九江,诗人的政治热情大大减退,内心压抑苦闷。深秋之时,送客别离之际,闻水上琵琶之声,又偶遇琵琶女,遂成一篇千古名作。由此,将学生带入“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情画意之中。

二、重诵读,让学生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这首诗的思路很明晰:送客——听乐——琵琶女自诉身世—— 诗人独白。教学时,我有意让学生诵读一段、讨论一段,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诗文七字句的形式,概括文意。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我适时点拨,使学生准确归纳出了各文段的内容。即: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的故事情节。

三、欣赏音乐描写,解读琵琶之声(此为教学中最成功的案例)

音乐描写贯穿全诗,诗情随着乐律而变化。诗中琵琶女的演奏,一共出现了三次。我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描写音乐的句子,体会音乐表达的语言。

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师:这是第一次写琵琶声,吸引了主客,凝住了时空。侧面烘托了音乐之美,表现了琵琶女的寂寞和诗人、客人的离愁别绪。

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

师:第二次琵琶声,是全诗精彩之处,突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震撼人心的力量,并运用大量拟声词和恰当的比喻使诗歌语言充满感人的艺术魅力。音乐或繁密、或幽咽、或激越、或婉转。(讲解此节时,我让学生欣赏古典琵琶名曲《汉宫秋月》,使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生:“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

师:这是诗人第三次写琵琶声,音乐繁管急弦,凄切哀婉。而诗人也由琵琶女的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 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 的经历,让诗人和琵琶女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落寞人对落寞人,断肠人对断肠人。

四、努力方向

1、落实课前预习。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生字词、课文情节结构等。

2、设计问题应“就文提问”,披文入情,不宜太高太难,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实话实说,有话可说。

3、对诗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多诵读诗歌,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背诵任务。

琵琶行教学反思 第5篇

课堂教学会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基础上,有一个知识延伸。《琵琶行》交待了琵琶女沦落天涯的原因,却没有交待作者沦落天涯的原因。另外,白居易的沦落天涯之恨,为何会通过一个迟暮美人来抒发?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究方向,以此来对某种常见的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进行分类、总结学习。

整个教学思路是:从(个性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识却不曾相逢——不曾相识不成逢,最后回到(共性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由个性到共性,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闭环。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适用性,因此在分析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时,采用了“解字释义”与“结合具体诗句”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且通过PPT,将相关问题具体化、形象化;通过板书,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展示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一些教学操作与预先的教学预期出现出入。

一个是好的方面。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打开了一个新的教学思路,触发了新的教学灵感。

但是很多教学操作是不符合教学预期的。

首先,从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来看,一些知识点在讲授的过程中,前后顺序在逻辑上并不是太合适。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赏析、内涵探究与鉴赏方法总结,它们之间的顺序出现了问题。在拓展引申方面,有些知识内容太过于深入,学生不能理解。比如,有关士大夫政治理想的内容,过于宽泛。有些知识点所举的例子并不恰当,比如列举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时,李商隐这个例子并不是太合适。最后把有关李商隐的例子,转变成了最后的课外练习题。有关屈原“香草美人”的描述,也出现不恰当的地方。这些都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的。

其次,某些知识环节并不能很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来,显得牵强附会。比如,最开始的导入设计是以南宋洪迈的观点“琵琶女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开始的,但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并没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于是删除。再比如,由课本引申相应知识点的时候,引申出了意象的特征及变化,感觉有点火车跑偏,于是又删除。

第三,在欣赏探究诗句,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有些环节并没有达到预期。比如,在提问学生初读琵琶女的故事,有何感受时,学生的回答有的天马行空,有的拘泥成见,导致无法合理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因此,后来将相关问题的切入口变小。再比如,在最后引申探究到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特征时,因为延伸的内容比较多,与学生之间几乎是零互动,变成纯粹的讲授课了,因此考虑相关内容尽量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参与进来。

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好哪些知识点是需要着重的。知识点之间的前后顺序、逻辑关系一定要梳理到位。在讲授的过程中,所例举的事例一定要恰当,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板书将之具体化、形象化,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其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紧紧围绕学生展开,避免陷入纯粹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在引申相关课外知识点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琵琶行教学反思 第6篇

从授课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设想基本得到了一一体现,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总的来讲,本节课的主要收获有三点:

一、教学设计凸显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本课描写声音的表达技巧并运用这些技巧去赏析、表现声音,着眼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由赏析到运用,由课内到课外,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更是贯穿课堂始终。

二、主线鲜明,重点突出。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琵琶行》一课值得学习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诗歌语言、解读作品主旨等等,而本节课抓住这首诗出色描写音乐这个特色,确定学习作品描写音乐的表达技巧这个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心、口、手、耳、脑多种官能,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琵琶曲的美妙,通过探究、交流领悟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通过延伸练习和课堂微写作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赏析、表达。

三、注重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节课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凸显,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本节课的学生活动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将讲台下的活动与讲台上的活动相结合,灵活多样,追求实效。

虽然在准备阶段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细节,力求完美,但不完美是必然的,缺憾是难免的。回头自省,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诵读不够充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朗读对文本理解、情感熏陶的重要作用。虽然本节课设计了学生自读全文、齐读精彩段落、有感情美读个别语句等环节,但总体来说,诵读还不够充分,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诵读的指导有待加强。

二、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学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课堂评价语运用得当,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本节课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多是“很好”“非常好”之类的简单用语,缺乏变化和针对性。

琵琶行教学反思 第7篇

为此,本节课从课前的预习内容到课堂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诸如人物命运悲剧美的赏析及音乐美的鉴赏过程,全程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真正实现让学生们以“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文字音、作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都放到课前自主进行,课堂集中赏析人物命运的悲剧美和鉴赏音乐美,老师适当的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达到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

完整精致而有匠心的课程设计、多种阅读形式的阅读理念、自然流畅的课堂流程、及时专业的表扬点评、板书设计的美育熏陶等环节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本次授课的主要目标得到了很好实现。

《琵琶行》教学心得 第8篇

关键词:想象,模仿,参与课堂,诗与思

前言

我国古代诗词语言精练含蓄, 在有限的文字内, 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如何理会诗词意境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深掘诗词留白的想象空间,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品味诗词的语言, 感受诗词的情感、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怎样达到这一要求呢?直接的讲解诗词的知识不可行, 教师可以适时融入想象或模仿因素, 鼓励学生感受、描述别人做过的事情, 让学生从情绪上参与课堂, 借助想象让诗词作品里的情感如同学生身受。

一.思在诗的重要性。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思的人们与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家的看家人”。在一切语言艺术中, 诗是最为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 这使得哲学家海德格尔一生致力于“诗意地栖居”, 又说“必须有思, 诗者的话才能倾听”, 可见想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离开了思, 离开了想象, 诗歌就丢失了。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 作为人的一种思维能力, 反映在教学中, 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能够有个性、有创意地自由表达。记得在一次教学中, 讲到唐诗无意中提到王勃的《登鹳鹊楼》, 要求学生想象当时诗人的登高望远的心情。有的同学说诗人在登高之后看到太阳徐徐没入高山, 兴尽之后, 不免有悲来之感, 面对滔滔江水会有夫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时光飞逝而壮志未酬之感, “更上一层楼”是一种自我的鼓励与安慰。有的同学则说这首诗全是自信高昂的流露, 因为“白日依山尽”可以理解为日光出来了, 被大雾遮挡的高山逐渐清晰起来了, 流水之下有巍峨高山, 面对如此江山秀水怎么不叫人兴致顿起, 更上层楼, 这是个好男儿对未来前途的一片光明的自信。可见通过想象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激情, 还让多种不同的理解在一起碰撞。

想象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接受思想教育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 是学生接受知识, 理解教材的重要条件。中高年级学生, 一般能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 创造性地加进一些新的、别出心裁的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宽理解的自由度,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是一个自由的国度, 不要总是企图把学生往一个既定的方向引导, 多给他们一些思维的自由空间, 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以《琵琶行》的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想象, 让诗与思在教学中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一) 引导学生对琵琶女的猜测来激起学生对诗人身世的好奇。

《琵琶行》全篇记叙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时, 在一个萧瑟的秋夜, 送客浔阳江头, 偶逢琵琶女, 从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 顿时触发了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 悲怆之意油然而生, 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 尽情倾述悲愤之情, 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虽然是千古绝唱, 由于时间的久远, 空间的广漠, 学生常常有隔膜感, 很难对作品产生兴趣, 那么对语言所诠释出来的感情, 恐怕有一定的距离。往往开始时都不知如何下手, 情绪上等待着这种疑难的解答。如果单单依靠教师的讲述, 学生被动地接受, 势必课堂可能会很乏味, 学生的思维也会产生惰性。在课堂上,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如何吸引学生进入文章中来?首先从诗人入手, 这是文章进入学生视野的最新信息。

开始, 初次接触课文, 有的学生会想:诗人怎么会遇到琵琶女?是旧识, 还是他们事先约好?序中说“予出官二年, 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为什么诗人被贬官二年都能恬然自安, 而偶然遇到琵琶女, 一席话就让他有了迁谪意呢?有的说“诗人怎么会写诗给这位琵琶女”等等, 在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很多疑问。

这些疑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让他们产生联想, 根据序言和课文给出的注释, 学生基本就会明白:诗人白居易得罪权贵, 遭谗被贬为江州司马, 满怀抑郁, 无处宣泄。这时候引导学生讨论诗人的写作动机, 学生会依据现实生活, 产生很多理解。

有的学生说:一个人官场失意, 很落魄的时候, 心情肯定很郁闷, 这个时候会想应该如何去排遣这种苦闷, 喝酒吟诗;有的说:诗人会找朋友去谈心, 抒发自己的痛苦;有的说:通常的很多人会选择避开他熟悉的人, 逃离到一个陌生的世界, 寻找心灵的安慰等等。

经过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学生开始与作品有了感情, 这种感情会慢慢地渗透到作品的每个角落, 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 课堂也会变有趣味性。

(二) 开展对“天涯沦落人”的相遇进行想象。

教师因势利导, 从让学生动情的句子中引到“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评析, 并用“他们同在哪里?”等问题将思考引向深入。在初步把握这篇诗歌以后, 很多学生提出了疑问:这样一个才力高绝的琵琶女, 为什么会沦落江湖, 空船独守?一个是当时的伟大诗人, 一个只是天涯歌女, 他们的相逢怎么会有如此精彩的作品产生。

学生他们有自己的理解, 有的说:很多人会在情绪低落时, 用音乐来抚慰自己, 用酒来消除忧愁, 恰好诗人送客的地方有了音乐, 煽情而又悲伤, 一下子就攥住他的心。

有的说: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 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 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

因此, 诗人同情琵琶女悲惨的遭遇, 同时也是在感伤自己, 借此抒发自己的迁谪之意和政治沦落之情, 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 诗人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

二.开展角色模仿, 力求与诗人情怀产生共鸣。

心理学家提示:模仿是人的天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能融入个人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 最终能实现质的飞跃———创新。因而, 教师充分利用课文的吸引性, 激发学生有欲望模仿,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文的优美, 触动学生心灵和情感, 调动学生审美情趣和生活体验。教师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诗意的美”, 产生全身心的感知和共鸣, 才能唤起他们对诗歌的热爱。要想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预期设定的情感, 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 形式上模仿, 内容上创新, 思想上升华, 才能完成。否则, 即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 学生理解得也比较肤浅。

《琵琶行》这篇作品, 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诗人的坎坷失意与琵琶女的苦难身世, 产生悲怜与同情, 甚至让他们对这种情感在他们内心不断激荡与震颤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模仿, 力求与诗人情怀产生共鸣。如何模仿?鼓励学生利用原文的诗句, 让学生的心灵与创作者的心灵发生一次撞击, 在撞击中去神交去感动去洗涤去熔化。

我问:有人说艺术具有宣泄痛苦、缓解伤痛、净化心灵的作用。“它使孤独的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 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为什么座中泣下最多的江州司马, 听得双颊流泪, 全身流汗, 想象下为何会产生如此情景。

有的学生说:那是因为诗人回忆眼前的生存困境和昔日辉煌际遇的强大反差, 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觉得自己如今就是一歌女, 谪居天涯, 年事又高, 所以不觉就有想哭之感。

有的则说:应该是诗人看到琵琶女, 听她的身世哀怨, 对比自己, 心生出对比自己不幸的人更多的同情, 以致座中泣下最多。

有的说:是因为艺术的力量, 乐音触动了诗人的那根敏感的神经, 那种无法遏止的悲苦, 一下子宣泄出来。本来作者被贬官之初的忧愤不平平复之后就随遇而安了, 可碰到琵琶女后, 欣赏了演奏的美妙音乐, 了解她悲凉的身世, 又勾起了作者的忧愤悲伤的情绪, 产生了“迁谪意”, 如今的泣下最多更是泣出最多的不平, 这就是艺术的净化作用。

综合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 发现学生在课堂中, 喜欢参加对自己来说有意义或完整的学习活动, 教师融入想象或模仿因素, 会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展现出千姿百态的语文课堂, 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心灵深处的图画, 只要我们去发掘、去引导, 定能像诗人荷尔德林所说, 充满劳绩地思、说会让诗意栖居在读者, 在学生的心灵里。

参考文献

[1]Thomas L.Good Jere E.Brophy.透视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王益编.教师应用心理学.湖南大学出版社。

琵琶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9篇

对这两篇文章的语言艺术魅力和神奇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做出更深入的创新解读。所以只能从文章用语的一些细微之处引导学生去体会,去解读,管中窥豹,以见全文的艺术魅力。

一、《蜀道难》 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中“古木”的理解

从全文看,这句话是在前文从写蜀道之高来写蜀道难行的基础上,以蜀道景物之凄清来烘托蜀道之难行的。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中“古木”一词,意蕴颇丰。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时间上感知“古木”之“古”,让学生解读出它的“沧桑”,这古木是蜀道之难行的见证者。正如“今月曾经照古人”,此古木还可能是蜀道开凿时的见证者,这“古木”恰似一位遒劲的老人,既经历时间的沧桑,也见证蜀道景物的凄凉,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古木”的形象上去感知,让学生解读出古树的高大与繁茂,而穿行于繁茂的古木之下,自然光线昏暗,这就为蜀道景物的特点作了有力的烘托,那幽暗、阴森、凄冷之气自现。还有一方面,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从古木一般所处的位置感知,让学生解读出古木所包孕的“偏僻”“荒凉”“静寂无人”等信息。联系鸟儿,饰以“悲”字,原本没有感情的鸟儿也为“古木”而生悲,为蜀道上景物如此凄清而悲号,不能忍受如此凄清之景,真所谓“物尤如此,人何以堪”,作者将蜀道之景写得如此凄清,只为劝诫朋友,以见出朋友情深。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从音韵上解读,“但见悲鸟号古木”的“木”字仄声,与“雄飞雌从绕林间”的“间”字平声,形成平仄,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增添了诗歌的语言艺术魅力。

二、《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夜”的理解

从内容上看,“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话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离别时典型的秋天景色。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浔阳江头夜送客”中“夜”字的妙处。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夜”字感知光线,学生很容易解读出“夜”的“昏暗”,将“夜”字放在“送客”之前,正值离别,这景之“昏暗”与离别之心之黯淡是如此合拍。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夜”字感知离别的“时间”,让学生解读出离别时间之“晚”。古人离别一般都在早晨,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即“即将天明”之时。杜牧的《赠别》中“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垂泪到天明”也可知他和情人分别在“天明”。还有柳三变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也道出他和情人分别在“晓”。而今白居易和朋友分别,却是在“夜”,到“夜”才将朋友送别,可见出分别的时间应该从早拖到了晚,作者没有从分别的情意、神态或动作去写,只从时间写,而那分别时留恋难舍之情的深和浓可以想见。

三、《琵琶行》中“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中“欲语迟”的理解

从内容上看,这两句话讲的主客与琵琶女的问答情境,一个是寻声而问,一个是欲答而语迟。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欲语迟”的情蕴。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女性夜深被邀而表现出的“欲语迟”去解读。学生可以解读出这里有女性特有的矜持与羞涩,深夜独处,突然被陌生男人邀请,女性本能的矜持与羞涩表现出“欲语迟”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琵琶女梦啼少年事独自夜弹舟中而此刻突然被邀的“欲语迟”去解读。学生可以解读出这“欲语迟”有琵琶女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此时的哭泣之态或悲伤之意,也有自己的悲苦心情不愿被人打扰的情绪在其中。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邀请对象是男性而“欲语迟”去解读。学生可以体会出琵琶女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观念,独守空船不便与陌生男人交谈,怕引起他人非议。更有怕被男人伤害的心理,她年少时被男人伤害,成为别人的牺牲品,嫁人后成为男人家庭的牺牲品,有家之名而无家之实,故而“欲语迟”。还有,可以从作为邀请者的作者来自京城,自然口音有京城味去解读琵琶女的“欲语迟”。学生可以体味出“迟而欲语”之意,琵琶女沦落他乡而月夜孤舟独处,飘零之感、寂寞之情自浓。穷乡僻壤偶遇来自京城之人,自有他乡遇故知之感。

《琵琶行》教学反思 第10篇

1 首先是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

2 再让学生找出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主旨的句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有了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解释“沦落”的意思,并找出沦落人指的是谁,即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3 既然琵琶女是一个沦落人,你找一找表现琵琶女沦落的段落,即第三自然段。在感知着一段落时,先让学生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并让另外一名同学点评一下该同学读的好不好。最主要的是读出感情这一点做得怎么样,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思考你眼中的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她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再让学生去读一读,品一品。

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这样自主生成的问题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当然主要还离不开琵琶女的形象这一核心问题,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4 琵琶女和白居易,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民间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他们同在哪里?

5 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①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②一个是名满京都的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③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通过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来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琵琶女弹奏完后,为什么满座重闻皆掩泣?触发了人们对于自己坎坷命运的反思,进入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领域,从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跨越千年而不朽。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中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这两句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体验,又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成为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传诵不朽的千古名句。

6 是什么把琵琶女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音乐。

7 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音乐的?然学生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谈一谈精彩在何处?

抓住比喻的修辞 空白的手法(或侧面描写) 情感的渗透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音乐是沟通的桥梁,它把琵琶女与诗人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上的知己,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可以写对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为“一曲琵琶传千古”拟写上联。同学们读了这首时候有

很多的理解与感悟,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8 重读课文,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受来。自由的读、大声的读、有感情的读。

概括一下就是:沦落----沦落人-----琵琶女、诗人-----分别赏析------同在何处、有何相似点-----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音乐------对音乐的描写(比喻、情感、空白)让学生分析精彩的段落,谈一谈、议一议。

二 反思失误:

1 读得不够;诗歌是朗诵的艺术,多读才能体味出诗中的内涵。开头可以让学生先伴随着音乐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在分析完琵琶女的形象后读一读感悟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分析完诗人的经历后可以读一读体味诗人的情感;最后读一读全文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

《琵琶行》教学反思 第11篇

提问前几天所学的杜甫诗三首,绝大多数同学掌握得较好,少数几个同学没有记熟。

同学们通过学习资料简要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写这首琵琶行的背景。简要介绍歌行体。同学们思考并翻译小序,分组讨论小序在文章中的作用并找出小序中的句子与原文相对应的段落。分析第一段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本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在于:通过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节奏较为紧密。

值得注意的是:小组讨论的时间有点长;有些同学的参与度不高;当堂检测的效果不好;还是没有完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讲授的内容依然有点多。

琵琶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2篇

核心提示:今天上《琵琶行》,在德起那里学到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先让学生找到诗歌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然后问学生有几个沦落人,一为歌女,一为白居易,然后问他们分别是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沦落,学生...

今天上《琵琶行》,在德起那里学到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先让学生找到诗歌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然后问学生有几个沦落人,一为歌女,一为白居易,然后问他们分别是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沦落,学生找到第三和第四段,分别去读,设计问题,读出了怎样的.琵琶女,读出了怎样的白居易,在琵琶女这里,同学们可以看到她的少年欢乐与晚景凄凉,但对于她的不幸命运认识不够深刻,她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即使五陵年少争缠头,也只是看中了她的美貌,对她并无丝毫尊重,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看重的是利,琵琶女看重的是情,二人又怎会心灵相通呢?琵琶女凄凉的身世令人慨叹同情。梁老师也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何说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少年时不应充满欢乐吗,可那又是不是真的欢乐呢?

理解白居易的沦落时插入背景介绍,可以让学生跟深刻的理解他的痛苦,见到琵琶女的惊喜。

提问:是什么让他们的心灵得以相通呢?自然是那音乐了。与同学们共同欣赏经典音乐描写。但是要知道,赏音乐是为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服务的。

琵琶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3篇

白居易的《琵琶行》以琵琶女的演奏为题材, 形象细腻地描绘了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 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家喻户晓。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虽然也是描写音乐的诗歌, 二者题材相同, 但是由于诗人的构思不同, 写法两样, 意境风格也就迥然各别了。

这两首诗的区别首先在于塑造艺术形象的材料是不同的。在《琵琶行》里, 描绘琵琶女动人的演奏, 用“嘈嘈急雨”、“切切私语”、“间关莺语”、“幽咽泉流”等一连串形象的比喻。这些比喻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从而可知, 诗人白居易形象思维活动是在现实生活土壤之中, 人们熟悉的事物范围之内。因而他的诗比喻亲切, 易懂,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生动感人。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却用神话的材料来描绘动听的音乐。诗中“江娥啼竹素女愁”、“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都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情景。诗人以他联翩的浮想, 神话的色彩, 新奇的意境引人入胜。同样是描写曲调由低到高的骤变, 《琵琶行》用“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来比喻, 《箜篌引》则从“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来描写。同样描写感人的艺术效果, 《琵琶行》里的“东船西舫悄无人, 唯见江心秋月白”是写眼前的实景, 曲终乐止, 朗月在天, 美妙的演奏吸引了多少江上的船只, 感动了多少船上的听众!而《箜篌引》里的“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则是写被箜篌曲调余韵所深深激动的诗人, 乘着幻想的翅膀, 飞向遥远的天空, 仿佛看见月里吴刚也被这动人的音乐所陶醉, 忘记清霄露冷, 倚桂树而不眠。

其次, 在诗的结构和表现方法上, 两诗也各有其特点。《琵琶行》是一篇有头有尾的长篇叙事诗。诗人先写江边送客与琵琶女相见, 再写琵琶女精彩的演奏, 最后写琵琶女诉说身世和他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写琵琶女的演奏也是先从调弦定音写起, 接着是“低眉信手续续弹”, “大弦小弦错杂弹”, 最后“曲终收拨当心划”, 把演奏的全过程, 曲调的变化, 演奏者的神态, 音乐的效果, 顺次作了叙述描写。在这首诗中, 人物和音乐形象的描绘, 是在纡徐宛转的画卷里平铺开来, 层次清楚, 脉络分明。丰富的想象和写实的手法紧密结合, 充分展示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感人至深的琵琶音乐之美。而《李凭箜篌引》的写法就完全两样了。全诗共十句, 除了“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两句, 把时间、地点、人物和演奏的乐器作了必要的介绍而外, 主要的篇幅都用来写音乐的演奏和艺术效果。在这首诗中, 尽管全诗的结构诗人安排得很巧妙, 也是脉络贯注, 内在联系很紧, 然而由于没有叙述和说明的语言作为连结的纽带, 诗中的画面, 往往象草蛇灰线, 跳跃式地展现在读者画前。在表现方式上, 大胆的、出人意表的奇异想象在诗人形象思维中不断涌现, 一幅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画面接连展现在读者面前, 把李凭弹奏的箜篌之魅力描写得淋漓尽致。例如“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 上句是写大弦高弹时清脆激越的声响, 下句是写小弦低弹时幽咽和缓的曲调。也就是《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意思。然而并未写出“大弦”“小弦”, 只用奇特的想象来描写这曲调的高低。象玉石碎裂, 象凤凰鸣叫, 象莲花在哭, 象兰花在笑。谁曾听见过花的哭泣和欢笑呢?然而诗人不妨这样想象。接着诗人的想象又变换了。这种音乐能使长安十二门前的冷光为之消融, 能使天上的玉皇为之感动。想象到这里, 作者突然写出来了这样惊人的诗句:“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不是已经写到音乐感动了天上的玉皇吗, 作者就更进而幻想箜篌的声音震动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把补天石震动破了, 引得秋雨从天空降落。要有何等大胆的想象何等的魄力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写到这里, 可以说这首诗已经达到了它的高潮, 好象难以为继了。作者却又幻想好象梦入神山去教神妪弹箜篌, 弹得鱼为之跳, 蛟为之舞, 弹得月亮里的吴刚也倚着桂树倾听 (姚文燮《昌谷集注》引《余冬序录》:“吴刚字质, 谪月中砍桂树”) , 不想睡眠, 一直到深夜的露水打湿了月亮里的玉兔。

摘要:《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同为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典范之作。《琵琶行》是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之作, 《李凭箜篌引》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者色彩不同, 风格迥异, 但却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描写了唐代音乐之美, 给读者带来了无比美好的艺术享受。

《琵琶行》教学设计 第14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2)了解、运用意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抓住意象,感受悲凉的意境,深刻体味诗人郁结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情感的逐层递进,深刻理解诗歌的丰富情感。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语]唐朝有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唐宣宗李忱,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诗是这样写的(投影诗歌)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显然诗中提到的诗人是——白居易,诗中提到的两篇代表作是《琵琶行》《长恨歌》。这首皇帝赞颂胡儿能吟的《琵琶行》大家也认真学习过,你曾因怎样的感动记住了哪些典型形象、典型音乐、典型境界、典型氛围、典型感情?

[情感一探]白居易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显然,同学们记住了言(语句)、声(音乐)、实(主题)而最重要的根(情)却印象不深,让我们从诗的角度再次品味作者的情感。

1.镜头再现《琵琶行》中的经典诗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在诗歌中景物、人物有自己的术语——意象。请学生自己选取典型意象:

枫叶,毛泽东吟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的豪迈诗篇,足见枫叶的火热。唐诗中这种暖色调的枫叶常常传达出的是悲凉,如张继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象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刚开是紫色的,快凋谢的时候是白色。随风摆动,最能表现飘逸感和对故土不舍的深情,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

秋风,瑟瑟,凄凉、孤寂,愁绪悲伤,秋风秋雨愁煞人。

琵琶,《礼记·乐记》载“丝声哀”,“鼓鼙之声欢”,意思是说琴瑟等丝弦类乐器声音哀婉,鼓声欢快。《宋书·乐志》引傅玄《琵琶赋》:“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欲从方俗语,故名曰琵琶。”可见,琵琶是在公主和亲时,供远行公主抒发情怀之用,那么,它所弹奏出的当是深深的幽怨、无奈,是浓浓的离愁别绪,是对未来的惆怅迷惘。琵琶与生俱来的这种情感底色,自然也遗传给了后世。纵观历史,琵琶往往是红颜们悲剧的见证,多了些哀声。

2.用心感知诗中色彩

俄罗斯画家列宾说过“色彩即感情”的话。颜色有冷色调与暖色调之分,客观的色调之有“冷”与“暖”,可见掺入了人的感觉。冷色调以白色为最,暖色调以红色为最。《琵琶行》中就似无心地用到了一红一白两极色调。

“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是红色的,荻花是白色的,这一红一白两极色调构成的境界便具有了极大的张力。暖色调的红色枫叶成了反其意而用之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冷色调,枫叶、荻花构筑了一种凄清迷离的别离氛围。琵琶女年轻时红极一时,“一曲红绡不知数”“血色罗裙翻酒污”,而“血色”即红色,但血色又显然有红色之外的意味,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回看血泪相和流”,血与泪并提,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琵琶女在“红”的背后有不为人知、难以言表的辛酸的“泪”,倒有些冷的意味。其中“白色”的意象明显占着绝对主导的地位,江水、月亮被写到三次,它们是再平常不过的景物,常让人熟视无睹,它们得以出现在人们的现实视野中,多半是在漂泊无依、孤独无聊、思人无奈的时刻,因此透过江水与月亮的意象,还能让人感受到主体的心绪状态,可谓一举两得。而且就连描写音乐的语言中冷色调的词语也占有绝对的比重,如“雨”“珠”“玉”“冰”“水”等,大量冷色调意象的运用,为全诗涂上了一层浓郁的悲凉意绪,而这来自于白居易此时的悲凉心绪。

小结:诗人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寥落悲怆、凄清苍茫的意境,淡淡的忧愁。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情感二探]白居易曾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琵琶弹奏本身讲究神韵,要求幻化出诗韵、情韵、画韵、意韵、心韵、气韵、乐韵。我们来看一下最出彩的音乐部分: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音乐中大量使用的两种技巧探究

直接描写——以议评声,以喻摹声,以形绘声。

间接描写——以景托声,以人衬声。

2.这段音乐激发你怎样的内心感受

琵琶声传逾千载,歌女乐天花开败,酒不醉人人醉曲,司马泪和一月白。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也是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被撕裂,是愤激的哀号,像腾格尔唱《天堂》一样强烈的反差。他本来应该是个王国中的宠儿,结果现在却成了尘世的弃子。对于琵琶女来说,这场音乐盛宴不仅是一次技艺的炫耀,还是一段幸福的回忆,“间关莺语花底滑”使笔者想起了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她穿着礼裙戴着项链,旋转旋转。

小结: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从音乐中,我们分明听到了轻快、忧愁、苦闷、难扼的愤懑,为什么呢?

诗人以“独在异乡为迁客”的失意落魄之形神,送客于秋夜,凄清愁悲,其郁闷怨恨之情自当如江潮涌雪,荡漾不息,但序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以怨隐恨藏的平静口吻,如实道出不期横遭贬黜的时间与贬所,而“贬谪”之因由却讳言不记,可见“志在兼济”的诗人的怨苦痛深与万般无奈,却隐忍不发,其妙意深藏,全在有苦不诉,含恨不申的“淡化”之中。

[情感三探]借助音乐,白居易放声痛哭,并留下了永垂的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辨析琵琶女和白居易的异同

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落泊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

他们都经历由繁华的京城到僻远的江州的过程,有相同的漂泊感。

他们都遭遇人生中的不幸,有相同的沧桑感。

他们都无力主宰个人命运,有相同的失落感。

琵琶女经历了人生变故,琴技越来越成熟,感情越来越深沉,却再也没有人欣赏她的琴声;白居易在贬谪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社会现实,考虑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却不能施展才华。

2.探究主题,感悟情感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白居易——一个上层的精英知识分子,琵琶女——一个底层的落泊歌女虽地位悬殊,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品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两种内容不同但形式相似的命运撞击出了强烈的火花。这火花,既温暖了彼此孤寂的灵魂,也同时照亮了那个时代——白居易的遭遇折射的是朝廷的腐败,而琵琶女的身世反映的则是底层的困苦,两种命运的叠加便是时代的镜子。

这就是中国士大夫的悲哀,是一种彻底的宣泄,更可悲的是,这份悲哀,无处诉说,也无法言说。

结束语

如今再读《琵琶行》,发现那字里行间全是苦泪,音乐,不过是个载体罢了,那音乐,就是不平之气,就是抑郁激愤,甚至是血泪控诉,是无言悲泣。两人的沟通跨越了时空,让历史为人类树立了一种悲剧,震撼永恒的时空。

上一篇:在街道科级中层干部竞聘动员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盐酸贮存使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