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影评范文

2024-06-03

末代皇帝影评范文(精选12篇)

末代皇帝影评 第1篇

无奈的人生

——看《末代皇帝》有感

生活是一道门,当我们出生时,就已经被锁在里面了。溥仪一次次地去把那门叫开,但一次次的被拒绝。

其实,他的一生,是一次次想努力走出门而又无可奈何走回去的过程。电影中处处透露出他的无力感和无奈,从开始时被迫成为皇帝,到选妃选后,再到奶妈去留,再到“被离婚”,再到被立为傀儡,再到婉容被引诱吸毒、被带走,再到……他想要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却一次次的被逼得走投无路。到了最后被劳改后,想要在文革中救一下好老师“监狱长”都做不到。无力、无奈的感觉充斥着影片的始终。想说一下婉容,那个开始时特可爱,后来特可怜的女人。日本战败投降后,在溥仪准备逃跑时,被送走的她回来了,那一幕,我很难忘却。十几年未见了,心中的她终于回来了:她,也再次见到了一生钟爱的他。因吸食鸦片而枯瘦如柴的她不愿见到他,甚至要装作无视他。溥仪想要再去望她一眼,帮她理一下头发,给她说句“多年没见,你老多了”都没有机会。蓦然间,我想起了他俩刚结婚的那一夜,想起了那个可爱的女孩。突然发现,能和心爱的人平平静静地活到老是一种多大的幸福啊!这是许多人朝思暮想而又难以实现的美梦,这也是许多人难以体会的。

再说一下老年溥仪回宫吧。溥仪——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他的晚年,要回一次皇宫——故宫(也许只有对溥仪来说,故宫才是真正的“故宫”),却需要买票。我感到一份悲凉,青年离家白首回,而回家看看却是需要买票才能进门,这是人生中多大的悲哀啊!溥仪走在他的家里,走在他的童年里,或许在品味着他的一生,也或许仅仅是心情复杂地走着。当他走进了太和殿,又看到那张曾令无数人眼红的龙椅时,他笑了,笑得那样真,那样质朴,似乎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他一生的回应。也许这位老人想到了登基时站在龙椅上的胡闹,又或许是看透了龙椅背后的风风雨雨。他显得那样的洞悉明了,显得那样的淡看风雨红尘。在这个无人的宫殿中,在这个再也没有亲人的世界上,回到童年的世界里,回到童时的房间里,找回丢失很久的回忆,也许是件很美的事。真的很美,但在溥仪这儿,却真的很伤、很凉。

当那个门卫的儿子出现后,问溥仪拿什么来证明自己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一种凄凉就再次涌上心头。我是皇帝,哪需要什么理由?我就是!但是,如今却需要来证明!楚王台榭空山丘!历史啊,时间啊,难道你们就真的这么无情,要把我的一切都要掩盖、淹没吗?为了给那小孩一个证明,溥仪在龙椅下面拿出了登基那天得到的装蝈蝈的小罐。而那只蝈蝈,却又像穿越历史时空一样爬出了小罐。

蝈蝈啊,也许你在小罐之中只是茫然度日,不知过去了多久的时日。你只知道大约过去了很长的时间,你可知道,你的主人已经经历了一生的风雨,半世的沧桑。对溥仪来说,与其当个人,来过他这样无奈的一生,或许他更愿当一个蝈蝈。其实,许多人亦是如此。

最后,再添上我的一首杂诗吧。诗名呢,就叫《偶感·观溥仪回宫》吧!此诗所描绘的溥仪,纯属个人理解中那个的溥仪。仅供参考,聊以解慰。

《偶感·观溥仪回宫》

一十六年此门中,嫔娥婢奴躬身迎。四十二载城墙后,树倒猢散冷且清。一生风雨多变幻,半世沧桑几人经。无语笑眼望龙椅,天子应叹未为虫。

注:

④ 一十六年:1908-1924年,溥溥仪在皇宫中待了十六年。四十二载:1924-1966年,溥仪在外飘荡了四十二年,1966年回故宫。“天子应叹未为虫”:亦作“悔做天子愿为虫” 虫:指那只蝈蝈。它活过了五十八个年头,却没有那么多的无奈,也没有那么多的痛苦。

末代皇帝影评 第2篇

一部由法国,意大利,中国,英国,香港四国合拍的电影,导演是意大利人贝托鲁奇,令人惊奇的是它是首部在大陆获得拍摄的电影,是政府允许的,创建于1987年。那时作者还未出生,而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于1976年,片中主要人物,主角溥仪在现实逝世于1967年,出版过着作《我的前半生》。片中全片采用英文对白,那么由此可想剧本当然是由导演的国外团队编写。片中也有日本人,中国人使用本国语言。不过不都涉及在影片重要的角色之上,那么这样来说剧本也会涉及到别国的文学影响,只不过不太重要。它是一部很综合的电影,由西方人主导,历史戏剧观的角度拍摄并且制作的。并不是中国人,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讲述,而是第三者他人对这段历史的看法。相对来说是比前者客观,公正的,有说服力,也会有他国的政治思想观念,对待人物的观念,简化了中国对于皇室,对于政治事实主观的描述,对正视人物的歪曲的纠正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那么这样来说片中的溥仪是很普通人的视角,淡化了很复杂的因政治缺乏的人性感,人性观。是有着正常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道德价值取向等观念,由一个复杂的历史政治人物,因他国的介入由此简化了实在一个普通人的人物命运,对于事实事物的选择,更能的凸显一个因上时代的变化,因家庭出身等等原因产生的个人的不幸,而对于共同历史来说又是万幸的,由于他的下台,结束了长达208年满清专制的统治,由于他的离开结束了长达5000年中国封建的社会制度,而由此走向了现代化。

令作者影响之深的是导演背景的音乐与镜头的运用十分的打动人,经典的片中台词“Open the door”一共出现了3次以上,实在让人联想起由当时慈禧太后统治的旧时代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而极具讽刺的是溥仪的家人死于吸食鸦片,而鸦片正视当时英法等国,敲开旧时中国的很重要的敲门砖。科技思想的落后终于促使我们“Open the door”了。不在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就像片中经典的段落溥仪趴在古老的故宫地砖上,听到陈旧的厚实的城墙外,喊杀打的声音,仿佛那时的旧中国被厚厚的城墙所隔离,与外部世界断开了联系了,外界发生的任何事物与我们好像没有任何的联系,英法等西方国家已经经过过工业革命,文艺复兴,不断的推翻重来推翻重来,而这边中国还在置办慈禧的六十大寿而大费国力……实在让人啼笑皆非。等待被日本人,英法国人的大舰大炮兵临城下时才猛然醒来。溥仪1908年接手慈禧,他父亲是清光绪弟,于1927年正式下台。而于后一直生活在紫禁城故宫,后被民国军队赶出此地……

总之这部电影很让人再次想起那段不堪的历史,片中溥仪提到的台词“他们就好像唱戏一样,在戏台一样,我也不知道怎么会成这样,”这是对他老师说道的,他看到那些他的仆人,后解放后溥仪成战犯,关押10年释放后回到北京,他遇见了关押他的所长,他的同胞弟弟,被当时的文革批判,打倒,指控关押。让人可笑的是那时的红卫兵,念叨的“什么造反有理”还有那些片中女战士在跳舞歌颂“新中国,革命”等等,让作者实在是不得不想起溥仪的台词“他们好像是唱戏一样,戏班子的”对于现实的描述,对于封建的遗留!让人可怕,憎恨。那时不尊重任何人,不尊重任何事物,……宪法有用吗?就像溥仪最后的那段他走到那个上面,把别人送给他的那个小盒子交到那个带着红领巾的少年手中一样,小少年在看守着这一切,如同“新的中国”一样年轻,无畏,不顾道德法??

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再也对国内,或是其他讲诉民国的电影再次索然无味了……它实在是太优秀了,本片获得了奥斯卡9项奖项。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它!那时的西方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之间的对立,矛盾,让人不得不想起今天的种种的来源,今天世界中国文化的产生,未来历史,科技思想的进步……改变不再只是割掉隔断那个陈旧的长长的让人耻辱的辫子,还有心中的辫子什么时候才能断开呢?是要对于愚昧无知的完全摒弃……对于今时今日,世界的,智慧的,先进的。要加于重视!盲目愚昧封建让人可怕,陈旧落后让人心酸退避。当有一天明白这一切时,任何人都是不得不叹息的……

末代皇帝的命运 第3篇

夏桀饿死夏朝的启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他的父亲禹因治水有功, 只是被部族推举为带有不固定性的首领, 到了启才确立了国号“夏”且有血缘承袭性的王。

夏禹的第十四代孙子叫夏桀。此人是个十足的混蛋。单就一件事就可看出:他为了修建以玉为主体建筑的宫室, 就占地十里, 高十丈, 费时七年。如此昏庸, 安得不亡!

被夏禹赐封商地的头领叫契, 第十四代的孙子叫汤, 颇有德才。曾被夏桀投进监狱, 后来逃掉了, 自然要搞垮桀。桀竟然只带了他的小姨子妹喜, 最后双双饿死在安徽省的南巢山中。

商纣自焚商汤颇有作为, 但毕竟只属于个人行为。而商朝的第三十个王即商纣王 (亦称帝辛) , 就十分荒唐了。

纣青年时代是个了不起的人。不仅力大, 模样漂亮, 而且颇有功绩。尤其是攻打东夷, 开发中国的东南地区, 都有过不寻常的贡献。但此人后来的行为, 是人人都熟悉的。除了沉溺于酒色之外, 还“发明”了剖心、挖肝、炮烙等酷刑。最后, 落得穿上他的“宝玉衣”, 大吃大喝一场自焚在鹿台上。一个年轻时代曾经大有作为的“王”, 何以最后有如此归宿?我看不要只想到偶然, 要从必然中去找原因。

秦二世被杀正式以“皇帝”自称是从秦朝开始的。秦始皇的“始”字, 大有“以我为始, 承袭万年”之意。可惜, 秦朝建国只有十五年就被推翻了。秦始皇的次子胡亥在太监赵高的摆弄下当了皇帝, 并治死了其兄扶苏。随后, 赵高又派心腹杀掉了胡亥, 假意立了胡亥的侄儿子婴为皇帝。但赵高发现了子婴的不驯, 又派人把他骗进宫中杀死。

秦始皇被后来的某些偏爱此人的人仰慕为第一流的政治家, 但此人非但称帝时间不长, 而且连累二子一孙惨死。导演此悲剧的, 竟然是一个下九流式的人物赵高。看来在皇帝的“个人意志”之外, 还有超乎“人为意愿”的历史时势在起作用。

汉献帝“禅让”刘邦取代秦而建立了汉, 此后汉延续了近四百三十年, 大不易也。这中间, 出的乱子也不少。除了先后两个外戚集团 (分别以吕后、梁冀、何进为首) 掌权, 王莽篡政, 宦官操纵之外, 单是皇帝不足几岁十几岁就死了的也有一大串。

不过, 最终成了汉朝末代皇帝, 且又忍下了一把鼻涕一把泪还要强作“禅让”之态的是汉献帝。

到了汉献帝时, 皇帝早已不是唱出《大风歌》的刘邦那种威风模样, 而是听命于各种社会势力的软蛋, 看来, 任何人做的皇帝梦 (特别是秦始皇、汉高祖等做的万世永昌之梦) , 最终都会美梦演化为噩梦, 而又必然以末代子孙的惨剧作为终结。

杨广被绞死将南北朝混乱局面做了结束的隋文帝杨坚绝对是高品位的政治家, 在世界史上也有一定地位。他制定的《隋律》, 特别是从严治理皇族、从宽对待百姓的条令很得人心。但最为悲哀的是, 他的儿子杨广却干出了弑父之事。

杨广即隋炀帝不是笨蛋, 在未做皇帝时确曾有过战功, 而且诗文也写得不错。但一成了皇帝, 就像许多同类皇帝一样, 以荒淫无道为当然。而且, 明知不会有好下场也要继续干坏事。某次照镜子时, 指着自己的头说:“这样的好头颈, 不知该谁来砍它?”

他是被绞死的。

隋文帝那样贤明, 却死在儿子手上;隋炀帝年轻时曾经有过作为, 但当了皇帝后旋即恶贯满盈, 颇短命, 说到根上, 只是源于“帝制”二字。

大唐的断种李世民 (即唐太宗) 英雄一世, 唐朝在二百七十九年内衍生了二十个皇帝, 最后被朱晃 (也称朱温、朱全忠) 将唐朝的末代皇帝昭宣帝赶了下来, 随后用酒毒死。继之立国号为梁。

朱晃还在名叫朱全忠的时候, 就嗜杀成性, 他在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时, 路上将昭宗的二百个随从人员全部杀死。随后, 又将昭宗杀死。为了骗人, 又假意立了十三岁的唐系太子李祚当了皇帝, 即昭宣帝。朱全忠几乎天天杀人, 借个酒宴或说句玩笑话就可笑嘻嘻地杀死几十人。

昭宣帝被迫将帝位“禅让”给他, 他将昭宣帝贬为济阴王, 派人毒死了昭宣帝, 谥为“哀帝”。

唐太宗的功绩至今还被世人 (尤其是文人) 颂扬着, 但一经联想到他后世子孙的命运也无异于一种讽刺。

徽、钦为奴在历史上的一大串卑贱皇帝中, 宋徽宗、宋钦宗父子是最卑贱的, 不仅丢了帝位, 还双双给金国人做了奴隶。

宋徽宗莫说没有当皇帝的资格, 连当父亲的资格也没有。金军杀来, 他自己先吓破了胆, 假意写了罪己诏之后, 把儿子推了上去做皇帝, 自己做了太上皇。而他的儿子宋钦宗像他父亲一样是个胆小鬼, 借口“烧香”逃到南方去了。

金军在向宋朝索要了大量物资之后, 还要求宋钦宗亲到金营, 随即又扣留了宋钦宗。几天后, 金太宗又索性废掉了这两个父子皇帝, 并掠走了皇族和手工业匠人三千多人, 押往金国做奴隶。只有宋徽宗的一个儿子赵构在外, 这便是南宋的宋高宗。宋太祖赵匡胤在地下若有知, 想起这样的儿孙, 肯定也会愤怒的。

成吉思汗的后裔本名叫铁木真的成吉思汗, 以蒙古的野蛮式铁骑征服了许多地方, 并做了“元太祖”。他死后的一百四十年中, 传了十四代皇帝, 平均十年一个。末代皇帝元顺帝, 最终成了丧家之犬。

关于成吉思汗的“英雄业绩”, 被正史和野史频频吹捧, 但像任何铁定的历史法则一样, 他的末代子孙注定退化平庸。末代皇帝元顺帝, 本来已经昏聩, 当朱元璋率军即将打来的时候, 他仍在过着荒淫的生活。有人示意他退让, 让太子掌权, 他便把此人杀了。当朱元璋的军队真的打来时, 他没有别的本事, 只会逃跑。

元朝以骑射的强项入主中原, 以丧家之犬式的溃逃做结束, 此中大有规律可寻。这个规律至少包括:皇权绝不会长命。

明末的亡国之君明朝末年, 人们只记起崇祯皇帝杀妃灭女兼自杀的事, 以为他是明朝的末代之君。其实在他死后, 还有一个逃到江南的小朝廷存在。在那里做皇帝的万历皇帝的孙子朱由崧, 名为“福王”。那里有五十万军队, 且又有史可法、左良玉等志士, 但这个福王不仅宠信马士英等奸佞, 而且继续安于吃喝玩乐。某次, 要文人为他宫廷里写个楹联, 中选的竟是这一副:“万事不如杯在手, 人生几见月当头。”尽管有史可法抗清的殉难之举, 但福王仍没忘记找来一伙梨园弟子与他饮酒、唱戏共同取乐。清军一到, 他却抢先逃跑了。大奸臣马士英降了清。这两个人, 都被清军杀死, 真活该!

光绪被囚之所以不把溥仪称为末代皇帝, 而把光绪称为末代皇帝, 是因为清朝真正落到必亡地步, 是基于光绪。

光绪皇帝的悲剧是多元的。他幻想变法, 一方面希望变法只限于“上层变法”, 而一方面又迷信个别官吏的偶然性举措。偏偏就是袁世凯之流的个别官吏出卖了他, 落得被囚而死。

长春末代皇帝的末代皇城 第4篇

冬日的长春,太阳穿过堆烟般地千丝万缕,终于变成了皑皑白色,那动人的故事便和这座城市一起昨日重现,水乳交融。

我爱这座城市。

第一次感觉到雪的兰心蕙质,竞酝酿出如此动人的城市;第一次发现雪的神秘故事,白色后竞隐藏着如此血色的历史;第一次觉察到如此亲切的雪,它会用自己甘甜的乳汁滋养出如此热情的人民。

雪越下越深,雕塑公园里充斥着冷清的气氛。旁边的梅树以一种萧然枯索的样子呆呆地凝望着。唉,这美丽的木棉都已经枯败了,人生的木棉又能开几次呢?想到这,不免有些伤感。讲解员带我们走进了雕塑馆。暗黄的灯光用自己的光泽照着一件件作品。非洲斑马如同一块巨大的巧克力蛋糕一样整齐地排在一起,非洲老夫妇有趣地凝望着对方,似乎想说点什么,一群小黑人滑着小船,使劲前进,那吃力的表情耐人寻味。最打动我的是墙上千奇百怪的面具,夸张吓人,眼睛深凹,却充满苦难地张着嘴……

到了长春,滑雪自然是不可缺少的。来到莲花山滑雪场。高耸的雪山,无比妖娆。从高峰上疾驰下来,呼啸而过的是耳边凛冽的风,我轻盈地在雪地上勾描自己的雪谱。“嘿,滑得不错!”同行的大叔说。我开心一笑,继续舞动,那冰晶白色却唰唰地刷到人眼里去。滑到精疲力竭时,我便笨笨地向前走一会儿,欣赏如画的美景。

到了长春如果只去一个地方,那必然是伪满皇宫博物院。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进一步有一步的喜悦。站在伪满皇宫博物院的门口,又叹又赞。似乎在这里,我更了解溥仪的秘密。清末的记忆基因缓缓重合,在解说员甜美的声音中,我更寻到了一个似李煜般愁苦的君主。国家的虚无,简单的登基,日寇的骗局。他便慢慢地沦落了。将自己瘦弱的身躯塞进小汽车,任荒凉的紫禁城独自凭栏自哀。为何伤心事总是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也许,旅行的意义就是要找回自己。茫茫山水间,我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单纯质朴。阳光,肆意阑珊。氤氲在空气中的,或许是那动人的故事。

《末代皇帝》观后感 第5篇

历 史 的 命 运

——有感于《末代皇帝—溥仪》

从来都不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像他那样曲折,而他,一直都是命运的玩偶,直至暮年,才有了重生的机会,看其一生,仿佛自己也历尽了沧桑,心里竟然涌上了阵阵的愁绪„„

看着影片里面的角色叽里咕噜的用英语讲述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也许那些故事已经泛黄,但是没想到被拍出来却又是如此的震撼,震撼于一个外国人竟然可以如此深刻的剖析一个中国的角色,对于一个人物的把握可以如此的到位。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导演贝托鲁奇对溥仪是充满同情的,但他的同情是艺术化的,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了解,这部影片并没有过多的涉及政治的解读,而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解剖,贝托鲁奇曾经说:“这些人物虽是可憎的,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并不谅解他,可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

165分钟内不断闪回叙述了溥仪61年的人生,其实更多是叙述了中国那61年动荡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下的所有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似乎显得更清晰些。要说艺术原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末代皇帝》是一典范。贝托鲁奇版《末代皇帝》可能和“史实”和“传说”都无关,他眼中的溥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无法摆脱被囚禁命运的生命个体,成份复杂、面目模糊的一个可以和观众进行心灵沟通的人。

从片名来看,“末代皇帝”,仅仅末代一次就让人大致的可以预测一个悲剧的诞生,唏嘘的同时也产生了探索这位末代皇帝的兴趣。历史的车轮从来都不会为一个人而停留,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抵制其前进,无法把握历史奔跑的方向。而这个末代皇帝溥仪貌似威仪天下,手握天下人的生死大权,却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他和我们一样,只不过是历史马车上的一名可怜乘客。甚至比一般的乘客更可怜,因为他的前半生都是被囚禁起来的,没有自由的人,是一种何等的悲哀。

紫禁城那么小,小到永远是斑驳的朱红的墙,辉煌的金銮殿,蓝的天,白云略天而去。紫禁城那么大,大得推开一扇门,还有一扇门。这个地方,困住了溥仪一生的美丽,誓言,梦想,信仰。

一个天真无暇的孩子已被送进一片千疮百孔的禁宫中,在目睹慈禧驾崩全过程后全然不知此时残酷的现实,依然天真地走到已是摄政王的阿玛前,问他是否可以回家了,阿玛无任何言语,却是向他深深一拜,瞬时间,一切不言而喻。孩子的地位立刻变得何等的尊贵,何等的独特,何等的不逢时代!一个政治牺牲品就这样诞生在即将崩塌的王朝中。由此便可想象,孩子将来的成长过程是多么扭曲。黄昏的紫禁城,似乎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语一个末代皇帝的悲剧的开始。

万年皇帝,带给他的究竟是什么,还记得在他母亲死的那天,十三岁的溥仪平静的说“我母亲今天死了吧”。然后他推着自行车走遍皇宫的每一个门,朱红庞大的门。门外是匆忙的市集,褴褛的乞丐,玩耍的孩子。他想出去,门却在恭敬的侍卫手上怦然关闭。门外有他的母亲,他的模糊的短暂童年,有他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世界。他绝望,叫着:“open the door”。第二次喊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年后了,另一个牢笼关住了他,那就是满洲国,在世人的唾骂声中,他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当染上毒瘾的婉容在黯然被日本人送出总督府的时候,雪地上,溥仪一路狂奔,那是不是他一生所爱的女人,已经不重要,只是,那是一辈子爱他的人,唯一的,仅有的,所有的。同样朱红伟岸的门,应声合上。“open the door”溥中国文化概论

《末代皇帝》观后感

仪喃喃着。命运是不公平的,生旦净丑,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命运又是绝对公平的,每个人扮演角色时候都是被动的。

童年时候,他想做个快乐的孩子,人们却强迫他坐在皇位上,从此与骨肉亲情绝缘。少年时候,他想做个真正的皇帝,却只是成为一个符号象征,豪情壮志成为一江春水。青年时候,他想创立一个国家,变革中却被敌人蒙骗成为傀儡,沦成为民族的罪人。中年之后,他以为自己是个罪犯,以为难逃一死而割脉,却柳暗花明重获自由。一次又一次,他被命运戏弄,身不由己。溥仪曾经讲过一句话,我这一生啊就是高墙,在宫内,一生下来是王府,三岁就进宫当皇帝,一眼看到的就是高墙,紫禁城的高墙。但是紫禁城的高墙,仅仅束缚了溥仪的身体自由,可是腐朽的不合时宜的皇权意识却筑起围困他一生的高墙。正是这种自我围困,使得溥仪答应日本人去做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成为民族罪人。这样的自我围困,不仅没有满足溥仪做皇帝的意淫,更摧毁了溥仪作为普通人的幸福生活。溥仪的一生,是自我囚徒的一生。

但是,他的身不由己没有被大家所看到。国人总是喜欢用一种鄙夷的眼神去看待溥仪,冠在他身上的名字很多,却没有一个是好的,“卖国贼”“傀儡”“汉奸”“民族耻辱”„可是有谁真的去了解这个末代皇帝的身不由己,高高的围墙横在他的周围,造成了他的无知,也造就了他的悲剧,身为“囚徒”,他的雄心壮志也被那高高的墙壁渐渐的磨平,直至什么都没有了„摆脱了一身的束缚,最终脱离了“囚徒”的身份,虽成为一介平民,但是却拥有了心灵的宁静,这或许才是他最想要的吧。

“„„溥仪已成为历史,他象征着一种观念,即通过教育,-个人能得到彻底改变。” 贝尔托鲁齐曾说。是的,在那个红色风暴的社会,连交通也变成了绿灯停红灯行,改造溥仪的共产党人最终同样被共产党人“改造”着,一切都逃不过历史的变迁,一切都是历史的一个轮回。

在这部电影中,溥仪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他是难以诠释的符号,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命运的傀儡,历史的玩物。贝托鲁齐身为一个艺术家,凭藉自己的良心和真诚呈现给大家一个最生活化得溥仪,虽不能完全有助于我们去深刻理解溥仪这个在中国显赫一时的政治人物,但至少给予了我们某种启迪,溥仪的一生无疑是悲剧性的。贝托鲁齐从艺术的角度窥见的那个溥仪与现实中真实的溥仪虽然有一定的距离,但溥仪的一生却是同中国**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溥仪从政治傀儡被改造人后,亲眼目睹过去那些改造他的人如今被视为“牛鬼蛇神”从人的地位上驱赶下来,这是历史对人的命运的一次嘲弄。

电影最后,溥仪独自登上太和殿,告诉在故宫门卫的儿子说:“我是中国的皇帝”。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从宝座的座垫下掏出了50年前从陈宝琛那里取来的蝈蝈笼子。在红红的夕照下,一只蝈蝈从笼子里爬了出来,这个活生生的历史见证者就这样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看到这,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愁,继而就释怀了,导演独具匠心在此设立了一个隐喻,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溥仪就是那只蝈蝈,本该在原野里,却被圈养在笼子里。蝈蝈是人的玩物,而溥仪是历史的玩物。

世界那么小,小到我们就像生活在巨大的玻璃缸里,透明的世界,我们彼此遇见。世界那么大,大得有些地方,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到达,这就是命运。

从紫禁城到天津,再到满洲国,再到监狱。被历史牵绊着的,就是这个万年皇帝。历史的背后,是我们碌碌的背影。我们坚信我们在创造历史,其实,我们一直在沿着历史给予我们的轨迹向前走,无法抵抗。我们总以为我们看清了历史,其实,我们只是在门内无助得向外张望。身在历史中,我们无法知晓什么。溥仪投靠日本人,是因为国民党背信弃义地掘了满洲的皇陵,慈禧的尸体被撕成几块,脖子上的项链做了宋美龄的结婚礼物。而他的决定背后,是日军哈尔滨的细菌试验厂。这是他所不知道的。在监狱中的溥仪,看着记录片,惊愕的缓缓站起。溥仪在满洲,也是坚决的回绝过日本人的无理要求,他在国会上愤怒的说,满中国文化概论

《末代皇帝》观后感

洲国和日本一样是平等的,只是没人听他,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所以,我们知道的,永远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相。

历史是很玄妙的东西,我们在门内,时间在门外流过,不留任何痕迹。我们一直在向门外张望,希望能看到永恒,结果,什么都无法预知。我们只是在盲目的行走,无法主宰什么。

《末代皇帝》观后感 第6篇

离别和欺骗,是我认为溥仪人生中的两个关键词。离别是可以感知得到的,尽管每次都赶不上;但欺骗却只在暗地里贯穿着他的一生。溥仪在儿时就被困在一个对他来说是真实存在过的乌托邦,众人都愿做围墙里的表演者,满足小皇帝的一切要求。他们为了继续活在大清王朝的世界里,或是为了留在宫里谋取贪污利润,而对溥仪隐瞒外面的世界。直到溥仪终于发现墙外的异样,又同时经历了奶妈的离开,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处于一个巨大的谎言里,被困在自己原本引以为傲的虚假王国,但那时他还太小,没法认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溥仪在长大后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世界和自己万人之上的地位带来的责任,他想改革或者逃离,做能配得上皇帝称号的人。可他虽不昏庸,但确实无能。无能使他再一次落入日本人真诚表象的陷阱,身在局中还自以为可以利用别人重建自己的帝国。我能理解他的行为,如果你没有价值,就不会被利用。二者似乎是共生共存关系,可我依然不想被利用,也不想成为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作为处于当时社会中的最高地位的人,能接收到的信息面极其狭窄。那些狡诈的人总是带着一副真诚外表,在猎物已经陷于牢笼中才露出真实面目。

溥仪作为战犯被关进监狱里后,前半生的经历激起了他对世界的怀疑。他不相信同监房里的那些人会悔改,他们的服从只是为了避免惩罚;他认为曾经的仆人是被狱长派来监视他的,自己正在被软禁。他拒绝招供或是悔改,因为认为自己唯一的错误就是被人欺骗而开始了长达半生的傀儡生活。他只不过是又落入了新一个当权者的手里,这次他决定要保持怀疑,绝不再像自己的前半生一样轻信别人的一面之词。但直到在幕布前看到二战的纪录片时,溥仪才刚看到完整的世界,然后悔过,狱长成了他尊敬的人。他有了新的世界观。

只要曾被欺骗过,身后就会跟着欺骗的影子。“吃一堑长一智”对于敏感多疑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你害怕再次遭受欺骗,然后开始猜忌一切值得猜忌的事,患得患失,忽略真正的重点和他人埋好的陷阱,然后再次被人欺骗,循环往复,直到变得极端偏执。我似乎就已经在这条路上走远了,看到溥仪说想要利用日本人时、看到他质问狱长时,我就像看到了自己。当人恐惧周围的一切时,别人的真诚也被我怀疑,别人的恶意也被我忽略。

《末代皇帝》观后感 第7篇

从紫禁城到天津,再到满洲国,再到监狱。溥仪的一生,被历史牵绊着的,就是这个万年皇帝。溥仪充满悲剧感的,仅仅末代一词足以让人唏嘘不止。面对历史的车轮,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抵制其前进,无法把握历史奔跑的方向。皇帝貌似威仪天下,手握天下人的生死大权,却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他和我们一样,只不过是历史马车上的一名可怜乘客,甚至比起我们,他显得是那么的悲惨。

童年时候,溥仪想做个快乐的孩子,人们却强迫他坐在皇位上。少年时候,他想做个真正的皇帝,却被告知自己只是一个符号象征。青年时候,他想创立一个国家,却成为民族的罪人。中年之后,他以为自己是个罪犯,却被赋予平民的身份。一次又一次,他被命运戏弄,由不得自己。紫禁城的高墙束缚了傅仪的身体自由,也困住了溥仪一生的美丽,誓言,梦想,信仰。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只是曾经最孤独的孩子,后来最孤独的皇帝,最后是最孤独的老人。他注定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属于历史。

我们,没有傅仪一样的身份束缚,没有傅仪一样所属年代的捆绑,我们是幸运的。拥有的幸运经不起我们的挥霍,人生几十年,走好自己的路就要有自己的思考,有坚定的意志,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追求,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更不能糊里糊涂地度过自己的人生。人生不能虚度,自己要对得起自己。

电影末代皇帝的启示 第8篇

一、 选择了历史题材

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末代皇帝》 毫无疑问是一片历史巨作。正如1987 年导演贝托卢奇接受法国《首映》杂志的采访时曾说“这是一段令人着迷的故事。”更是直接印证了历史题材的魅力所在。国外的优秀影片 《埃及艳后》、《勇敢的心》、《启示录》等, 全部选择了经典的历史题材。无疑是影片成功的基础。电影《末代皇帝》的成功也是如此。清朝末期的历史错综复杂, 当时的满族对外承受着外来的侵略, 对内则面对着国内各族人民的反抗。可谓是内忧外患这一处境使得当时的满族, 其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必定有其特殊性。随后清朝的灭亡再到新中国的成立, 虽然影片的焦点一直聚焦在溥仪一个人的身上, 但半个世纪的经历, 恰恰也是中国历史变革最大的一个时期。足够使一部电影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电影的创作不可避免的要融入导演的个人意识与艺术化的处理, 不能原封不动的展现原有的历史事件, 但这段历史给电影《末代皇帝》的创作带来丰富的选择与取舍。

二、 场景及细节的刻画

《末代皇帝》 是第一部允许进入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影片在场景和细节刻画上更加接近当时的历史, 对称式的建筑、青砖红瓦的宫墙、光影斑驳的殿宇, 突显了满族皇权至上的民族思想。这些场景为影片增加了历史的厚度与真实感。例如慈禧老佛爷所处的空间, 光线透过窗户投射在烟雾弥漫的殿堂里, 四周摆满了佛像, 慈禧身旁奇异服饰的人们, 影片通过这样的一个空间布置, 将满族受佛教、蒙、藏等文化影响的丧俗观念表现了出来。增添了影片的沉重与压抑。这些场景不仅拉近了我们和影片的距离, 更将我们带回了曾经的史。

在细节的刻画上, 影片中满族服饰的使用极为精准, 清时皇帝的服饰分为三大类即礼服、吉服、便服。影片中小皇帝登基时使用的礼服、平日所穿的便服、与婉容大婚时所穿的吉服, 都一一的展现在了镜头之前。同时小皇帝的登基、诏书的宣读、百官的跪拜仪式、大婚时选妃的过程等。都将这一时期满族的皇家文化完整的融入了影片中。倍增了影片的艺术魅力。

三、民族化的声音配乐

《末代皇帝》的配乐被推崇为近20年来最佳电影配乐之一并不是夸大其词。全片以管弦乐为主同时融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 将溥仪传奇的一生与悲惨的遭遇表现的很贴切。 (1)

影片中经典的配乐有很多, 为了使配乐与影片完美的结合。三位主创日本的坂本龙一、英国的戴维·伯恩以及我国的作曲家苏聪在创作电影配乐时查找了大量的满族资料使自己创作的配乐符合影片的同时更加突出民族化。

《Mina Title Theme》 作为影片的开篇, 几声中国鼓的鼓点过后, 引出了叮咚作响的马林巴, 打击乐成了全曲的背景, 而后是旋律简单的小提琴, 别有一番民族韵味。 (2) 《Where is Armo》 是幼年溥仪寻找阿嬷时的音乐。小皇帝意识到自己的亲人被带走, 哭着跑着去找自己的奶娘。小提琴中夹杂着悲伤地二胡音色。渲染了影片中溥仪和奶娘悲伤地情绪。同时使影片的剧情更加的紧凑。这些民族化的声乐配乐使《末代皇帝》在视听上更加精彩。

四、巧妙地叙事结构

电影《末代皇帝》虽然是以溥仪个体作为影片的发现线索, 却没有选择线性的叙事结构, 导演打破了传统的电影发展模式。即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一常规顺序来设计影片。而是使用的类似于插叙的手法, 将不同的时空进行打乱, 将看似不连贯的生活画面重新组合在一起。使得影片在观看上极具新鲜感。例如影片从开始灰暗的监狱开始, 到溥仪自杀鲜血染红了画面, 镜头直接跳转到了溥仪幼年时期的紫禁城。直观的给了观影者沉重的对比感受。这一手法可以让观影者更好的品读导演所要表述的影片寓意, 同时给了观影者丰富的思考空间。

结语

末代皇帝是一部历史巨作。不同人对影片的解读也有所不同。不可否认《末代皇帝》在影片的历史上也有失实之处。但影片本身浓厚的民族气息、精准的细节把控、完美的声音配乐、巧妙的叙事结构, 是值得我们今后在电影创作的道路上学习与借鉴的榜样。

摘要:电影《末代皇帝》作为是一部出色的影视作品, 值得我们进行学习与借鉴。本文认为影片在剧本选材、场景设计、声音配乐、叙事结构这四个方有其独到之处, 并结合影片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电影,末代皇帝,启示

参考文献

[1].费·托宾·罗尼/徐建生:《评末代皇帝》, 《电影艺术》, 1989年12期.

[2].白晶玉, 胡吉星:《东方主义视角下的末代皇帝》, 《电影文学》, 2011年03期.

末代皇帝投稿记 第9篇

到十三、四岁以后,溥仪看了大量的“闲书”,如明、清以来的笔记、野史,清末民初出版的历史演义、公案小说以及《红楼梦》、《西厢记》、《金瓶梅》等古典文学作品,增长了不少见识。因此,他就仿照这些作品,按照自己的幻想,编造了不少传奇故事,并自绘插图,自编自看。

十五岁那年,溥仪从他的祖宗康熙、乾隆的诗文集中体会到,作为一个皇帝,虽不靠文章治天下,但如能舞文弄墨,增加几分风雅,亦可提高自己的威望。从此,溥仪不满足于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了,而对向报刊投稿发生了兴趣。在两年中,他用化名多次向报刊投稿,可是编辑先生并不买这位“真龙天子”的账,稿件寄出去后,如泥牛入海,影踪全无。多次投稿碰壁,溥仪不禁“龙颜大怒”,下决心要报复、捉弄编辑一下,最终想出了一条“妙计”,把一篇题为《鹦鹉》的“新作”,用“邓炯麟。的笔名,寄给一家小报——《游戏日报》。果然马到成功,皇帝的“诗作”终于“破天荒”地见报了,溥仪惊喜若狂。接着又寄出《浮月》、《荷月》两首“七言诗”,亦被该报采用了。据说,《游戏日报》编辑曾多次设法打听这位诗人是何许人也,但始终一无所获。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还把他的三首诗译成英文,收入自己的《紫禁城的黄昏》一书中,并在书中说:“这位化名邓炯麟的诗人作者,不是别人,而是清朝的皇帝,现在我将真相披露出来,可能中外人士都会为之惊讶的。”他还吹捧溥仪的所谓“非凡的诗人气质”。为此,溥仪特地为英文版《紫禁城的黄昏》作序。由此可见,庄士敦与溥仪对该书都是十分钟爱的。

最后,秘密终于被揭开了。溥仪在他写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透露,他当年给《游戏日报》投稿用的那几首诗,原来是抄袭明代一位诗人的作品。可见庄士敦和《游戏日报》编辑一样,都被溥仪的恶作劇蒙在鼓里。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 第10篇

溥仪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说:“每次结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订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绣给我留下的回忆,是整天吵吵闹闹,一点儿感情也没有。最终文绣在天津跟我离了婚,1953年在北京去世。但我见到他哥哥时,还是说过我对不起她。娶婉容,那是在相片上画了个圈儿,由此与她结了缘也结了怨!后来她惨死在狱中。以后娶谭玉玲,我对她很满意,但被日本人害死了。我虽然先后正式结婚3次,娶过4个妻子,但都不曾有过爱情和夫妻生活。她们是我房子中的摆设,是名义夫妻。她们的遭遇都悲惨可怜,都是牺牲品!最后结婚的李淑贤,是个医务工作者,同情我,也了解我,可是我年岁大了,不能尽丈夫的义务了。我对不起她呀!”

杜聿明说:“你是妨人精,妨老婆!”

溥仪说:“我命不好,运气也坏。我娶的李玉琴是东北人,大葱嘴,辣椒心,好厉害呀!”

杜聿明说:“这话可不对,沈醉娶的也是东北人,人家可是个贤惠善良人哪!要不你们看看这伙人,就数沈醉身体精神好,看沈醉笑的,眼睛都小了,哈……”

沈醉说:“本来我眼睛就不大。不过我老婆是个不错的人,我很满意,很感谢她……”

话题转向我,都问我如何嫁给吴祖光的。我说:“这可说来话长了。”我像讲故事一样地说给他们听。这天正是下雨停工,正好我们闲聊天,看管我们的人也停工不干活,找地方玩去了。大伙都津津有味地听我讲。皇帝听直了眼,好像很不理解。

我说:“我的婚姻是我自选的,也是我当面谈定的。是我先向他提出:我们结婚你愿意吗?”

皇帝好奇地说:“吴祖光怎么说?”

我说:“他说:我得考虑考虑。这可真把我气坏了!”

皇帝听呆了,说:“为什么?”

我说:“大概因为他没想到,没有精神准备吧。”

皇帝说:“真想不到。”

我说:“我也想不到他这么回答我。”

皇帝“放火”

记得皇帝、杜聿明、沈醉、杜建时和我,去一家纸厂拉大字报用纸和笔墨。因为写大字报的纸、笔都由公家给,可以随便领取,有不少人就拿公家纸、笔、墨随意糟蹋。

进大门地上就是大字报,满墙也是大字报。皇帝手里还抽着香烟,沈醉看见不敢说他,对皇帝做手势,用手指作熄灭烟头的动作,皇帝不理解,举着香烟来回晃悠。我挨着皇帝小声说:“把烟头熄灭了!快……”皇帝还不理解。这时来了一支男女队伍,穿得破破烂烂,都被剃了鬼头。造反派小将的口里不停地喊着:“让开、让开!”

看见这群人,皇帝吓坏了!双脚后退让路,吓得周身发抖,忘了手里夹着香烟了。造反派看见皇帝背着的.手里有烟,一把抢过来给扔了,正好掉在大字报上。一会儿地上冒烟了,造反派小将早押解队伍走远了。从门口刮进风来,门口、地上的大字报一张接一张,四角用砖压着,风一吹引着了大字报,瞬息之间,蹿出了火苗。立即有人大叫:“着火了!”有人忙提水桶泼水,大伙都撒开腿跑,皇帝不跑,闹了个从头到脚满身水。

为这事儿,皇帝写了半夜检查。有十几篇稿纸,交给了看管人。下午我和皇帝倒垃圾,看见皇帝写的检讨,被团成了团儿扔在垃圾筐里了,皇帝用手捡起来,打开看看说:“我写了半夜,主要说明我不是放火。他们连看也没有看,团成了团儿扔在垃圾筐里了!我还认认真真检查自己呐。”

皇帝拉架

我跟皇帝一前一后抬着大垃圾箱,皇帝在前,我在后头,他高我矮,他在前头走,我随着他。忽然他手向上抬高,我没有准备,一箱垃圾全翻在地上。我赶快抓起烂纸、烟头,向木箱里扔,两手不停地忙活着。

皇帝看见垃圾堆里有叠好的小衣裤,画了鼻子眼的小人头,便随手拣出来摆弄着,他问:“你说说这些当‘领导’的是办公吗?怎么还叠小袄、小裤玩?他们是在玩儿呀,还是办公呀?”皇帝正摆弄着这些小纸人时,造反派领导的妻子突然闯进院里,跳起双脚大骂:“你天天不回家,说是造反闹革命!原来是跟野鸡在一起!还说是一起闹革命!我跟你没有完!”这时我和皇帝赶忙收拾好,抬起垃圾箱正要往前走,那发疯的女人边骂边往里闯,狠狠一撞,竟把皇帝撞倒了。

被妻子大骂的造反派领导从屋里出来,一眼看见皇帝,便大声说:“你干什么?怎么弄了满地?!”

《末代皇帝》电影观后感 第11篇

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恍若南柯一梦,梦里时空交汇,撕扯着他的灵魂游离在一个被牛鬼蛇神占据着的光怪陆离的世界。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看过太多的观后感,都是在分析《末代皇帝》这部传记电影和历史映射出来的社会背景的关系,

我本身不是一个深通历史的人,所以我仅仅想说一说溥仪本身的故事。

看完影片后我最感叹的,莫过于溥仪丰富而充沛的一生。

是的,我愿意将这两个向上的形容词,用在他的身上。

我知道很多人在为溥仪悲哀的一生而感叹,大概是用了“悲哀”这个词吧,我忘记了,总归是略显悲剧的一生,一生都在拼命逃离,一生都在被迫接受,一生都在求而不得的境遇里徘徊游荡,最终归于平寂。这样看来,也确实难以逃得过“悲哀”二字吧。

我从悲哀中,重新赋予了他两个词。

丰富。充沛。

就像我之前看到过的一句评论:“他的人生光是凭我贫瘠的想象都可以预见的跌宕起伏”。谁也不能否认,时光和历史赋予他的印记,是我们所有人都无法通过亲身经历而获得的。

从封建时代,殖民时代,到日本侵略,最后到新中国觉醒的社会主义时代,时代在变迁,而他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的一生注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充满丰富的.变化,当然这种丰富变化的好坏自是另当别论了。

在时代变革的操控下,不管是为了成为真正的皇帝,亦或是能够获得心灵的自由,他都在人们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角落里,默默盘算着,像一只困兽般,将蓄谋已久的充沛精力,都用在时时为了冲破牢笼而跃跃欲试上面。

从最初懵懂无知的孩童,到最后迟暮白发的花农,从被迫接受到试图改变,在我读过太多的人物传记里,没有比他更丰富的人生经历了。

懵懂无知时成为时代的掌权者,禁锢在紫禁城中成为那个时代中看似权力最大但是却被束缚最紧的人,接受西方新式教育后想要获得自由想要变革却无力冲破紫禁城的渺小无力,伪满洲国时内心放大的野心推动着他最终成为傀儡皇帝,在接受改造的时候选择在厕所自杀时内心的惶恐和不适,文革时期看到帮助过自己的监狱长被批而惶恐不安,最终买了一张票,回了自己家的平静。

他所有的精力和力量,都化作时代的润滑剂,时代推着他踽踽前行,而他也在不断挣扎中,推着时代向前发展。

或许仍然是悲哀的一生,但是始终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丰富和充沛,吸引着无数人为他的经历而感叹,这大概就是末代皇帝最后的荣耀吧。

我用小四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杂乱的小记。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漂浮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

你并不知道生活在什么时候突然改变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浓稠的黑暗里去。你被失望拖进深渊,你被疾病拉近坟墓,你被挫折践踏的体无完肤,你被嘲笑、被讽刺、被讨厌、被怨恨、被放弃。

但是我们却总在内心里保留着希望保留着不甘心放弃跳动的心。

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的努力着。

这种不想放弃的心情,它们变成无边黑暗的小小星辰。

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看过很久的一部电影,一直都执着于一句话。

哪怕人生是一场悲剧,也要活得热烈而丰富。

于是有了溥仪悲哀而又丰富充沛的一生。

《末代皇帝》电影观后感 第12篇

终其一生,末代皇帝溥仪的命运都像这场追逐戏一样,无奈且徒劳。他不但无力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无法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当他年少时,他以为作为皇帝,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让其它人做什么,其它人就会做什么。但是,当阿嬷被送走时,他无法与她见上最后一面;当他的生母去世时,他被禁止离开紫禁城前去吊唁;当他想要清算紫禁城内太监官僚的贪污情况时,他们则联合起来把库房付之一炬;他三岁登基之后的第一次离开紫禁城,也是在军阀的枪炮逼迫下成行的;他以为日本人会帮助他建立一个独立平等的满洲国,没想到自己成为了日本侵华的傀儡与工具;当他反日的皇后(妻子)被日本人强行送走时,他能做的也只是不停地奔跑,然后面对紧闭的宫门与守卫的士兵。在奔跑的时候,他一定会想起几十年前,他正是像这样想要追上被送走的阿嬷;当面对紧闭的宫门时,他也一定会想起几十年前,他正是像这样被拦在紫禁城的宫门内,无法前去吊唁刚刚离世的母亲。

我非常喜欢像《末代皇帝》这种史诗般的电影,类似的电影还有《阿甘正传》《霸王别姬》《活着》等。在我看来,《末代皇帝》的结尾让人有一种时空交错的魔幻感,这让电影主题得到了升华。尤其是电影的最后,年老的溥仪在刑满释放后,自己购买门票进入紫禁城。他在太和殿中自己曾经坐过的龙椅后面,找到了一个旧时的小盒子。当盒子打开时,一只在他年幼登基时玩弄过的蛐蛐钻了出来。在我看来,这只蛐蛐正是溥仪的象征――他从登基时候开始,便被禁锢在「盒子」内;直到老年经过解放和改造之后,他才完成作为个人的「解放」。

上一篇:做贼心虚成语的典故及造句下一篇:我的“野蛮”老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