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医疗差错事故预案及防范措施

2024-06-08

放射科医疗差错事故预案及防范措施(精选12篇)

放射科医疗差错事故预案及防范措施 第1篇

放射科医疗差错事故预案及防范措施

为了加强对放射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争议,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并结合放射科的特点,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识放射科工作特点

1、放射科工作量大,检查设备和种类多,各类检查和报告均限时完成,容易忽视检查和诊断细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技术和诊断缺陷,甚至误漏诊。

2、各种检查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禁忌症患者易因工作疏忽接受检查。

3、各类造影、增强所使用的碘剂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4、不少放射检查需要预约进行,有些检查预约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

5、放射检查是整个诊疗工作的一部分,与其他环节相互影响。其他环节的问题也可能引起对放射检查的不理解或不满。

二、放射科常见的医疗事故争议

1、窗口的服务态度;

2、各类检查的误漏诊;

3、未能按限时要求检查或出报告;

4、同一病人前后报告不一致;

5、碘过敏反应。

三、放射科医疗事故争议的防范措施

1、科主任以身作则,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严格履行职责,遵守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制定诊疗方案,对疑难病例及时组织会诊。

2、各专业组长做好本组内各方面的工作,对本组下级医师做好指导工作,遇到疑难病人及时提请全科讨论。

3、严格技术操作常规,牢固树立无菌消毒观念,熟练无菌技术,经常监督、检查,做到一丝不苟。

4、密切科室间的协作关系,放射科业务涉及全院各临床科室,及时与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工作,及时得到我科的一些缺陷,同时积极予以处理。

放射科医疗差错防范细则

随着放射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的规模越来越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对放射科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而,如何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已是科室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每一名放射科医师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一名放射科医师,防范医疗差错和事故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首先,科室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常规。科室的规章制度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行政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后勤支持制度等。具体而言,行政管理制度又包括考勤制度、科会制度、休假制度、科室文明建设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对科室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起到了保障作用,对规范医疗行为、避免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也起了制约作用。

1.考勤制度: 上班时间必须坚守各自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凡需短时离开者,院内留行踪,院外必须向当班的组长或技士长请假并征得同意后方能离开,保证患者能随时找到相应的医师。放射科作为临床科室的“眼睛”,担负着大量急诊患者的影像诊断工作。按规定,为了对急诊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影像诊断,放射科急诊报告必须在30min内完成。放射科急诊值班人员如果延误患者的检查时间,不仅导致患者治疗上的延误,还会引起医患纠纷。

所以规定参加急诊值班的医务人员必须24 h不离岗位。

为了减少误诊、漏诊,使急诊疑难病例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科室建立各种应急制度与方案等,以防万一;特别是遇到突发重大事件,科室具有后备应急支援梯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及时处理急诊患者。

2.科务会议制度: 规定科室的每一个成员必须参加定期举行的科务会议,学习、贯彻、落实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交流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心得体会,从而有效地规范科室内全体成员的医疗行为。

3.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包括二级阅片制度,所有诊断报告应经有影像诊断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审核之后方能发出,作为保证报告准确性和减少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科室的咨询制度,确保每天在第一线有足够的咨询力量,及时解决各种疑难的诊断问题。急诊是漏、误诊事件的高发区,为减少急诊漏、误诊事件,急诊读片报告制度规定,急诊摄片应由1名高年资医师进行读片,审核诊断报告,及时发现急诊的漏、误诊事件,在第一时刻发出急诊遗漏的诊断更正报告,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

4.辐射防护制度:

是放射科的规章制度之一,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如做检查时,照射野应尽可能地缩小在检查范围。不受检部位(尤其是敏感器官)用防护衣掩盖,尽可能减少曝光量,使患者照射剂量减到最低程度。患者家属不得进人机房,遇到特殊情况,如患者需要扶持等,进人机房的家属也必须做好防护措施。这些制度既保护了患者,也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影像检查应严格遵守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早孕患者应尽量避免X线照射;需使用含碘对比剂的患者,在造影前须了解其有无对比剂过敏或尿毒症等,并行采取必要的过敏防范措施。医院需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告知患者检查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行食道、胃肠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前也必须了解有关禁忌证,如胃肠道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等。需注射山蓑若碱(654-2)的低张造影患者,必须排除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疾病。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才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实际工作中,放射科很多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低级错误引起的,如摄片搞错部位、左右方向颠倒,搞错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等。然而,常规中规定摄片前必须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和摄片部位等;报告中首先要求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的准确性。严格按照操作常规、按工作流程进行,这些差错都是可以避免的。放射科医师每天要处理上百份诊断报告,写错1、2个名字或性别似乎不可避免、情有可原,但是对患者来讲,这份报告是其唯一的检查结果,如果一份报告上连名字、性别或年龄都不正确,患者很可能对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产生疑问,常常不能原谅这些低级错误。事实和经验证明,只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流程来约束和规范医疗行为,才能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

放射诊断中避免及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这体现在检查、诊断和随访等各个环节中。首先,在检查时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放射科是按照申请单完成各种检查的,而申请单来自于临床各科各种年资的医师。如何正确领会临床医师的医嘱,做好准确的检查,帮助临床医师达到诊断的目的,对放射科来说至关重要,也是避免纠纷和差错的途径。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也是避免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影像诊断的正确性离不开临床病史的提供。所以放射科医师要提高诊断水平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放射科医师不是算命先生,没有完善的病史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有时1个特殊病史的提供立刻使我们茅塞顿开,明确诊断。放射科医师要学会询问病史,学会与临床医师沟通,才能提高诊断水平,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诊断结果中该明确的要明确,不能明确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临床参考。要提醒临床医师影像随访的重要性,很多疾病随着病程的变化其影像表现也在不断变化。比如有些骨折在初期X线片上不一定能发现明确的骨折线,但2周后X线摄片即能明确诊断。所以骨科医师必须结合临床体征给出正确的医嘱,告知患者随诊,这样就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又比如超急性脑梗死在CT甚至MRI平扫上完全可以是阴性表现,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申请特殊的检查方法或及时随访,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避免医疗事故。

综上所述,放射科做好与临床的沟通,不仅放射科医师要增长临床知识,提高诊断水平,临床医师也要提高业务能力,重视影像诊断报告。只有两者沟通好才能使影像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正确的线索,避免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检查,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分析常见的引起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原因,我们发现不外乎以下几点:①违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②与临床沟通不够;③诊断水平有限:这不仅包括放射科的影像诊断水平,也包括临床的诊断水平,临床医师既不能过分依赖影像诊断报告,也不能不重视或忽视影像诊断报告,只有两者的诊断水平都提高了,医疗差错和事故才会真正减少乃至杜绝。

放射科医疗差错事故预案及防范措施 第2篇

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一、目的

1、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特制定〈〈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2、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

二、防范预案

1、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遵守“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各种医疗活动有序进行。

2、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室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密切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5、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1(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和睦者;(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6)对交代病情表示难以理解者;

(7)有发生院内感染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12)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13)患者选医师诊疗者;(14)特殊身份的患者。

6、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需用高值药品时要征得病人的同意,禁止 2 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9、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各部门要服从院感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10、输血时必须进行HIV、HCV、HbsAg及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后患者血样及血袋“小样”7 日后方可销毁。

11、各医技科室在做有创检查时,必须配备抢救设备,在接到急诊检查申请后必须尽快安排检查。急诊化验必须在接到标本后30min内出具结果(个别检查项目除外),急诊X线、CT、超声、心电等检查必须及时完成,并立即发出报告。药剂科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抢救药品及时到位。

12、病历书写要严格按照省卫生厅下发的〈〈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书写,严禁涂改、粘贴、刮擦、伪造、隐匿和销毁病历。

住院病历:

(1)首页的填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及《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填写。各病区主治医师必须及时检查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住院医师病历质量。

(2)科主任对病历终末书写质量负责,上级医师对运行各环节病历书写和管理质量负责。

(3)各科室必须认真对待医务室、护理部签发的不合格病历通知 3 书,3日内对病历进行完善,填写整改意见答复表,以书面形式上交医务室、护理部。

(4)住院病历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

(5)主治医师必须在24h内对新入院患者进行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查房意见。

(6)急诊患者入院2日之内、门诊患者入院3日之内必须有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查房,并将查房记录载入病历。

(7)住院病历的其他内容参照《病历书写规范》执行。(8)主治医师对于终末病历的签字必须在患者出院的同时完成。(9)科主任的终末病历签字必须在患者出院3日之内完成。(10)死亡病历讨论必须在一周之内完成。

(11)手术记录必须在手术后24小时之内完成,术者必须亲自书写,特殊情况时可由第一助手书写,术者必须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12)抢救记录如未能及时书写完善,须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3)各种检验报告、影像、病理报告及各种签字单等资料必须妥善保存,不得遗失。借阅时必须登记备案,阅后及时返还。

(14)严禁患者及家属未经许可随意翻阅病历。(15)禁止病区医师私自借出和复印病历。(16)妥善保管住院病历,严防丢失。门诊病历:

4(1)必须包含主诉、病史、体检、辅助检查、诊断、处理等内容。(2)处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3)门诊病历交由患者妥善保管。

(4)门诊医护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私自扣留患者病历,以防丢失。

13、收治病人

(1)收治病人落实急诊优先、专病专治的原则。禁止科室之间盲目抢收病人造成延误诊断治疗和医疗纠纷。

(2)对于慢性病和危重患者,各科必须以病情和患者利益为出发点,不得以种种借口拒收患者。

(3)凡有空床的专业或病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他科借床。(4)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签署《住院知情同意书》和委托书,负责代理患者履行在院期间的知情权及选择权。

14、三级查房及会诊

(1)三级查房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措施,各级医师必须严格执行。

(2)对于普通患者,住院医师每日查房2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1次,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

(3)对于重点(危重)患者,必须及时查房和巡视。

(4)对于危重患者和病情复杂的病例,以及具有潜在医疗纠纷的患者,必须及时报告医务室,组织院内会诊,必要时请院外专家会诊。

(5)收治14岁以下患者术前必须请儿科会诊。(6)急诊值班医师必须是高年资住院医师。(7)急会诊必须在10分钟内到位。

15、术前讨论:

(1)住院期间的大、中手术病例必须经过术前讨论(急诊、抢救手术病例除外),病历中要有详细记录,术者必须参加。

(2)禁止以术前讨论代替三级查房。

16、患者的知情同意内容如下:

(1)住院病人的主管医师、主治医师及相应的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疾病的诊断、拟实施的检查、治疗措施、预后、难以避免的治疗矛盾、并发症,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毒副作用;

(2)检查、治疗措施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为矫正不良后果可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住院治疗中必用药物的毒副作用。

(3)手术中需留置体内材料。(4)医疗费用中自付费用情况。

(5)手术、麻醉及其他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6)手术过程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一致病灶。(7)术中需切除术前未曾向患者交代的器官组织时。(8)危重患者因特殊检查需进行搬动有可能造成危险时。(9)输血、造影、介入、射频、气管切开、化疗、放射治疗等。(10)其他需患者或家属了解的内容。

上述第3~10条均应有文字记载以及患者或受托人签字。

三、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医疗差错事故,需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同时报告院医政管理人员,白天为院医务室,夜间和节假日为院总值班人员,不得隐瞒。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进一步损害,全力挽救患者生命。由护理因素导致的差错事故,除 6 按上述程序上报外,同时按照护理体系逐级上报。

2、由医务室组织科室负责人查找原因。

3、应组织多科会诊,参加会诊人员为当班最高级别医师。

4、科主任与医务室共同决定接待病人家属的人员,指定专人进行病情解释。确定经治医师和科室负责人为差错、事故或纠纷第一责任人,其他任何医务人员不得擅自参与处理。

5、医务室结合情况决定封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所规定的病历内容。

6、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引起的不良后果,在职能部门人员、患者或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立即对实物进行封存,实物由医院保管。

7、如患者死亡,应动员家属进行尸解,并在病历中记录。

8、如患者需转科治疗,各科室必须竭力协作。

9、当事科室须在24小时内就事实经过写出书面报告,同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上报医务室。

10、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私自减免患者住院费用。

四、附则

1、本预案由医务室负责解释。各科室根据本预案制定适合本科室的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放射科医疗差错事故预案及防范措施 第3篇

1 接错病人, 错放手术间, 开错手术部位

1.1 原因分析

接病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或为聋哑人、小儿、昏迷病人, 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极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对胸腔、脑、肾、颈及上下肢体对称器官、斜疝等极易开错手术部位。

1.2 防范措施

应认真做好“五查十对”工作。①入室前查:接病人时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查对;入室后查:巡回护士拿病历仔细核对;麻醉前查:巡回护士同麻醉师拿病历仔细核对病人及手术部位;安置体位前查:由巡回护士同手术医生再次确认病人并在手术部位做标记;消毒皮肤前查:由手术医生确认病人及手术部位无误。②应核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间号。

2 病人准备不充分, 延误手术

2.1 原因分析

术前访视工作不细, 假牙及金属物品未取, 禁食禁饮时间不够;术前医嘱只有病房护士签名而未执行到位, 入室前未能仔细核对与手术相关事项匆匆接入室。

2.2 防范措施

术前访视病人时嘱病人取下假牙及金属配饰, 勿带与手术无关的物品入室, 指导病人禁食禁饮;入室前认真查看术前用药、过敏试验、饮食准备、备皮情况、管道准备和固定情况、各种特殊准备以及检查单、化验单、配血报告、手术知情同意书是否签字, 确认无误到位;清点查看登记手术所需物品, 如病历、CT片、特殊药物;对于术前准备不充分而无法补救的不得接病人入室。

3 器械、物品准备不全或与手术不符

3.1 原因分析

器械性能不佳、数目不全、与手术所需不符、物品不全、仪器使用失灵。

3.2 防范措施

病人入室前由巡回护士认真检查手术间各种设施及术中所需物品, 如无影灯、电凝、吸引器、各种摆放手术体位用品及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等;保证性能良好、安全、运转正常[1]。器械准备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准备器械, 仔细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2]。病人入室前由洗手护士再次检查器械准备情况。对重大、新开展手术的特殊器械手术前1 d应经手术医生亲自查看认可。在进行重要手术步骤前术者先检查器械是否合适, 定期对器械进行检修保养。手术室常规准备不同种类的急诊手术器械以及常用手术器械单包以备急用。

4 器械、物品清点有误, 异物遗留病人体内

4.1 原因分析

术前、关闭体腔伤口前后器械、物品有误, 操作不当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 器械完整性被疏忽, 配件短缺或术前疏忽检查, 导致心中无数, 术中物品保护不当, 寻找困难延误手术。

4.2 防范措施

术前巡回护士清理手术间一切易混物品。做到“六数、五核对、三人签字”, 每次至少核对2遍。切皮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缝合伤口前、缝合伤口后由巡回护士、洗手护士、第二助手共同清点核对器械、缝针、线卷、纱布、纱垫及术中所需物品。有巡回护士认真记录在器械配合单上并签字, 手术结束洗手护士、第二助手及时补充签字。洗手护士管理好手术台上易失物品, 如纱布、缝针、小型器械物品, 及时清理伤口周围线头和暂不用的器械, 随时清点纱布、缝针等, 做到传递收回心中有数。巡回护士及时找回保管好丢落在手术台下的器械物品。未经巡回护士许可任何人不得拿走和增添手术间物品。严格做到数目不符不缝合, 严防遗留在病人体内。

5 仪器使用不当造成病人身体受损

5.1 原因分析

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当, 造成肢体压伤和神经损伤;高频电刀使用不当导致病人触电、电灼伤。

5.2 防范措施

巡回护士应熟练掌握气压止血带使用方法。正确选择符合规范的止血带。正确放置止血带的位置, 绑扎部位采用止血带保护垫。止血带压力、使用时间、间隔时间规范。使用止血带应严格掌握时间、压力并正确记录。定期对止血带的性能进行检修。使用高频电刀时应严格遵守电刀使用操作规程。使用前检查电刀的安全性。使用电刀前取下病人身上的金属饰品, 用布垫保护好病人的身体, 防止病人的身体接触到手术床的金属处。电极板放置平坦, 并充分紧密与病人皮肤接触, 固定与病人肌肉丰富处, 一般先大腿、小腿或臀部。最好使用一次性电极板, 在有效期内使用, 不得重复使用。使用电刀时“输出”旋钮从“0”位逐渐开到适当位置, 停止使用时回归“0”位。使用电刀时功率不要太大。脚踏板、电刀头勿使其进水, 电极板勿放在可能被浸湿的部位, 床单保持平坦干燥, 以防触电、烧伤。电刀头不用时洗手护士把其包放好, 以免烧伤病人。带有心脏起搏仪的病人一般不得使用电刀。术中注意查看, 以防电极板移动烧伤病人, 严格执行床旁交班。定期对电刀进行检修, 保证其安全运转。

6 用药错误和输错血

6.1 原因分析

药品摆放混乱、标志不清导致误用, 口头医嘱执行有误误用药物, 同时取用多个病人血液, 查对不严致输错血、用错药。

6.2 防范措施

术中用药一定要标志清楚, 勿与麻醉药品相混。执行口头医嘱时, 巡回护士复述一遍, 医生或麻醉师认可后方可使用并补充记录。任何药物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手术台上用药由洗手护士或手术医生核对无误后使用, 台上应用2种以上药物时应做好标记, 严防用错。用过的药瓶、安瓿瓶放在固定位置, 手术结束病人安全返回病房后方可弃去。取血时1次只能取1个病人的血。取血时和输血前需拿病历、血型单、交叉配血单、血袋经2名医护人员 (取血时由取血护士与血库人员, 输血前由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 认真查对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采血日期、袋号, 检查血液有无变质、凝血或溶血, 血袋有无裂痕, 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后再次核对, 并观察有无反应。不同供血者, 输血期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更换输血器。用过的血袋放置在4 ℃冰箱保留24 h后毁形弃去。

7 病理标本遗失或混淆

7.1 原因分析

术中未妥善保管, 特别是实习、进修人员上台的;手术结束未及时固定、登记、交接, 特别是连台手术;1次取下多个病理标本。

7.2 防范措施

术中所取下的一切组织, 由洗手护士妥善保管, 无洗手护士上台时, 由巡回护士监管。手术结束洗手护士或巡回护士立即将标本放入固定液中固定, 并标明病人姓名、科室、床号、手术部位、标本名称, 交送检人员保管, 并记录双签字。送检人员及时送检, 并与病理科工作人员建立交接登记。如取病理标本较多时, 应按顺序排放, 做好标记与医生共同核对。

8 错用非无菌物品

8.1 原因分析

无菌物品摆放、管理混乱, 使用时查对不严。

8.2 防范措施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 有区别及标志, 严防混淆。无菌物品应有专人保管, 负责并签字, 定期检查核对。未灭菌物品一律不得放入物品间和手术间。使用时由执行护士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标志或日期不清及过期潮湿的禁用。

9 导管脱落、贵重物品丢失

9.1 原因分析

搬移、护送病人途中疏忽导管管理, 与病房护士交接不细致。

9.2 防范措施

搬移、护送病人途中注意保持各种管道通畅, 固定良好, 胸腔引流管应用血管钳夹紧, 引流瓶低于手术车。术中保管好病人病历、CT片等重要物品。与病房护士面对面交接各种导管情况及清点登记重要物品, 并双签字。

摘要:从各个薄弱环节总结手术室易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手术室,基层,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钱蒨健, 王维.手术室护理概论[J].上海护理, 2005 (3) :73.

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第4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05-01

护理差错事故属于护理工作的缺陷之一,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主要因素,关系到病人疾苦和生命安安危的大事。因此防范医疗事故加强责任心,是医护人员共同责任。

1 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

1.1 是护理部未定期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或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1.2 是护士长把关不严。

1.3 护士长责任心不強,业务水平不高。查对执行不到位。

2 防范措施

针对发生原因结合我院实际采取的措施是:

2.1 护理部制定管理目标,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0”,并奖优罚。

2.2 各科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当时人登记发生差错的经过、原因后果、并上报护理部、护士长定期组织讨论、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护理部及时参加科室讨论。

2.3 根据差错的性质,做出相应的惩罚,与晋升、晋级挂钩、在护士长例会通报、提出防范措施。

2.4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每月安排讲座两次、树立对技术和钻研业务的责任感。

2.5 加强对全院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自我约束机制。

2.6 狠抓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的训练与考核,树立良好的作风。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及业务水平。

3 护士长严把关

3.1 把好护理人员的思想情绪关,新护士的入科关。

3.2 把好治疗室、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关。对药品器械做到四定。(定人保管、定时核对、定点摆放、定量按期消毒、更换补充)。四分开(内服与外用药分开、静滴与外用液体分开、静脉与肌肉注射液分开、药盒内外药品的计量一致、标签醒目)。支持完整的消毒隔离制度,急救药品完好率100%,器械消毒合格率100%。

3.3 把好危重病人和手术病人的护理关,及时发现病情,不失抢救时机,预防并发症。

3.4 把好病人思想情绪关,做好心理护理,以防并发症发生。

3.5 把好正确执行医嘱关,做到每班查对,每人查对,护士长每天总查对。

3.6 把好护理交接班关,做到工作不完成不交接,重病护理不周不交接,药品器械不全不交接,工作环境不洁不交接,工作人员着装不整不交接。

3.7 护士必须做到一爱、二严、三及时、四问、五想、六实:

3.7.1 “爱”热爱护理专业,刻苦钻研业务,忠于职守严于慎独,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3.7.2 “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7.3 “及时”观察及病情报告及时,执行医嘱及抢救及时,各项护理及配合检查及时。

3.7.4 “问”工作中有疑必问,绝不含糊,不清楚必问,不懂必问,不会必问。

3.7.5 “想”想一想病人的病情,想一想操作规程,想一想差错产生的原因,想一想药物核对是否正确,想一想医嘱执行是否正确。

3.7.6 “实”出现差错时实事求是,护理文件书写客观、准确、及时实际,各项工作踏踏实实,上报各项工作符合实际,健康宣教实际到位,观察病情结合实际。

放射科医疗差错事故预案及防范措施 第5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和预防医疗纠纷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切为患者的服务意识。严格遵守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二、工作措施

1、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各科室要组 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执业注册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诊疗、护理常规。

2、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3、认真执行和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

4、强化业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三基三严”培训、规范医疗文书书写。全程医疗监督。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5、加强实习进修人员的管理,切实做好带教与培训工作。

6、严格依法执业,规范行医。认真执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等,完善诊疗科目,杜绝超范围执业现象。

7、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重视患者投诉,及时化解矛盾,对医疗纠纷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积极整改。

8、当发生可能引起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同时上报科主任和医教科,相关人员要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放射科医疗差错事故预案及防范措施 第6篇

为了保证医疗安全,有效地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在提高诊断技术的同时,加强对本科医疗活动的监督管理,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防患于未然,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一、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科内医疗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科室内医疗质量监控办法和工作制度,建立科内工作质量监控指标和评价方法。

2、研究提高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和诊断报告。

3、每月对科内医疗安全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总结和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4、负责接待患者的来访和投诉,对患者的投诉和科内发生的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进行认真地调查和处理。

二、医疗差错防范措施

1、加强各项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经常教育科内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增强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意识。

2、加强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开展科内业务讲课,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和会诊,追踪随访病人的手术、病理结果,不断提高诊断技术水平,提高诊断符合率。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检查病人前认真核对,检查病人时仔细认真,防止差错病人、写错报告,减少漏诊、误诊。

4、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设立差错事故登记本,指定专人负责。

5、发生医疗纠纷或差错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要向职能科室汇报,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带来的危害,并做好家属的接待工作,妥善处理。

服务差错及医疗事故防范制度 第7篇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组织保证

医务科为医院举办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社康部负责接受患者对社康中心医疗服务的投诉及向其提供咨询服务,负责社康中心医疗质量的日常管理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做好医疗安全责任书签订工作;医院党委负责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承担防范医疗事故的工作。

二、加强培训,知法守法,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法律支持

医院为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医疗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医疗安全主题教育。并定期召开全院性安全教育会议,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卫生管理知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工作人员懂得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学习,规范服务,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制度保证

为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诊治技能。医院应定期举行三基训练及考核,并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及学历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医疗服务中,要做到规范服务,严格执行医院绿色通道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并按规定妥善保管病历资料,落实医疗安全制度和缺陷、事故、纠纷登记报告制度。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咨询,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发生医疗争议时应按规定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从而达到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四、健全组织、督促检查,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科学决策

药品调剂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与处理 第8篇

药品调剂工作是患者就医的最后一道环节, 差错一旦发生, 不但会延误疾病诊疗, 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也会对医院以及社区造成不良影响。2007年卫生部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为临床药品调剂以及处方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的当今社会里, 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 笔者对药房调剂差错事故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预防对策, 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1差错事故分类

1.1 医师处方的因素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以下简称“药师”) 审核、调配、核对, 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医师处方常见的处方错误有: (1) 处方信息不全或错误:现在医院多使用电子处方和机打处方, 打印的字迹不清晰, 在医师疲劳或忙乱的因素作用下, 可能填错或选错; (2) 药品名称、规格及剂型错误:医师对于临床药品商品名、化学名、规格及剂型的不熟悉, 如硝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 (控释片) 的混淆; (3) 用法、用量错误; (4) 禁忌证错误。处方错误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医师对药品的适用证和禁忌证不熟悉;笔误或者机打手误导致。

1.2 护理调剂的因素

护理工作是住院患者药品调剂的重要环节, 护士对从药房领回的药品核查不严格或者因药物配伍禁忌, 会使药效降低或出现理化反应[1], 如发生沉淀、浑浊、分层等, 轻则出现药品浪费, 重则出现不良反应, 危及患者生命, 甚至导致医患纠纷。现在住院处处方多实行划价制度, 在取药中出现少数药品短缺造成处方漏记等现象, 有的则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破损、遗失。在这些情况下, 护士对药品审核不严, 医嘱执行有误时, 容易发生医嘱执行有误和药品的错发。护理中调剂的差错大致分为两类:护理人员对药物配伍禁忌的不了解以及临床中对药品的核查不严格;配药时个别护士缺乏责任心, 抽吸不彻底, 粉剂溶解不完全, 残余药量较多, 造成药品浪费及患者经济损失, 影响疗效。

1.3 药房调剂的因素

药房是药品调剂的最后一个环节, 无论在门诊还是住院都需要经过药房发放药品。因此, 在药品调剂中, 药房的责任重大。目前, 在药房药品调剂事故中, 多数是由于管理制度和药师责任心不足导致的。客观因素上, 药品外包装相似且摆放位置相邻, 导致拿取时发生混淆;主观因素上, 药师没有严格执行“四查十对”、没有认真审核处方等导致差错发生, 有些特殊说明的药品没有在药袋上书写医嘱特殊说明, 甚者没有仔细审核患者基本信息, 导致药品误发。

2防范措施

2.1 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各级监管

建立和健全药剂科规章制度, 组织药品调剂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注重职业道德的培训, 以提高和培养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以及对工作的自觉性。差错的发生多为个人工作失误, 在医院这样多级流程的工作中, 完善的制度和监管可以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如医师的三级查房诊疗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和药房管理制度, 将各级医务人员的责任、义务明确划分, 通过各个流程各级人员的互相管理和监督, 将药品调剂事故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

2.2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高素质的医务人员是避免药品调剂事故的根本方法。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 必须从职业道德、法制观点、业务素质、语言技巧等全面入手、全面提高。医师方面:提高专业素质, 努力吸取最新的医药知识, 为患者提供个体化[2]的给药方案;护士方面:全面掌握各类药剂配伍的禁忌关系, 严格配药配液的操作过程;药师方面:定期学习新进药品说明书, 严格遵守药品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审核药品生产日期, 清查药品是否过期、变质等问题。

3差错发生后的应对措施

医疗机构不但要尽量避免药品调剂差错, 而且当差错发生后需要积极地解决和应对[3]。针对不同的差错, 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 如药品发放错误、药品过期或医嘱使用方法错误, 可以通过接诊医师以及接诊记录中患者的电话联系患者或家属, 及时追回药物;护理配药的差错, 一旦发现应及时停止医嘱执行, 留院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如发现异常, 立即采取对症治疗和处理[4]。

针对现有药品调剂差错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 找出尽量避免的措施和方法, 同时积极学习药品调剂相关法律, 从各个方面避免药品调剂差错或事故的发生, 对保护医务人员以及加强医院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宁.应重视注射用药静脉给药配置[J].实用医技杂志, 2003.

[2]唐蕾, 戴建子, 陈孝, 等.开展药物咨询工作, 全面提高药学服务质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 25 (12) :1168-1170.

[3]徐蔚芝.药品调剂差错事故的预防和处理[J].护理研究, 2005, 19 (12) :1091-1092.

放射科医疗差错防范细则 第9篇

随着放射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的规模越来越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对放射科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而,如何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已是科室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每一名放射科医师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首先,科室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常规。科室的规章制度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行政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后勤支持制度等。具体而言,行政管理制度又包括考勤制度、科会制度、休假制度、科室文明建设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对科室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起到了保障作用,对规范医疗行为、避免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也起了制约作用。

1.考勤制度:

上班时间必须坚守各自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凡需短时离开者,院内留行踪,院外必须向当班的组长或技士长请假并征得同意后方能离开,保证患者能随时找到相应的医师。放射科作为临床科室的“眼睛”,担负着大量急诊患者的影像诊断工作。按规定,为了对急诊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影像诊断,放射科急诊报告必须在30min内完成。放射科急诊值班人员如果延误患者的检查时间,不仅导致患者治疗上的延误,还会引起医患纠纷。

所以规定参加急诊值班的医务人员必须24 h不离岗位。

为了减少误诊、漏诊,使急诊疑难病例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科室建立各种应急制度与方案等,以防万一;特别是遇到突发重大事件,科室具有后备应急支援梯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及时处理急诊患者。

2.科务会议制度:

规定科室的每一个成员必须参加定期举行的科务会议,学习、贯彻、落实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交流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心得体会,从而有效地规范科室内全体成员的医疗行为。

3.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包括二级阅片制度,所有诊断报告应经有影像诊断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审核之后方能发出,作为保证报告准确性和减少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科室的咨询制度,确保每天在第一线有足够的咨询力量,及时解决各种疑难的诊断问题。急诊是漏、误诊事件的高发区,为减少急诊漏、误诊事件,急诊读片报告制度规定,急诊摄片应由1名高年资医师进行读片,审核诊断报告,及时发现急诊的漏、误诊事件,在第一时刻发出急诊遗漏的诊断更正报告,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

4.辐射防护制度:

是放射科的规章制度之一,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如做检查时,照射野应尽可能地缩小在检查范围。不受检部位(尤其是敏感器官)用防护衣掩盖,尽可能减少曝光量,使患者照射剂量减到最低程度。患者家属不得进人机房,遇到特殊情况,如患者需要扶持等,进人机房的家属也必须做好防护措施。这些制度既保护了患者,也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影像检查应严格遵守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早孕患者应尽量避免X线照射;需使用含碘对比剂的患者,在造影前须了解其有无对比剂过敏或尿毒症等,并行采取必要的过敏防范措施。医院需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告知患者检查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行食道、胃肠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前也必须了解有关禁忌证,如胃肠道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等。需注射山蓑若碱(654-2)的低张造影患者,必须排除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疾病。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才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实际工作中,放射科很多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低级错误引起的,如摄片搞错部位、左右方向颠倒,搞错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等。然而,常规中规定摄片前必须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和摄片部位等;报告中首先要求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的准确性。严格按照操作常规、按工作流程进行,这些差错都是可以避免的。放射科医师每天要处理上百份诊断报告,写错1、2个名字或性别似乎不可避免、情有可原,但是对患者来讲,这份报告是其唯一的检查结果,如果一份报告上连名字、性别或年龄都不正确,患者很可能对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产生疑问,常常不能原谅这些低级错误。事实和经验证明,只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流程来约束和规范医疗行为,才能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

放射诊断中避免及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这体现在检查、诊断和随访等各个环节中。首先,在检查时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放射科是按照申请单完成各种检查的,而申请单来自于临床各科各种年资的医师。如何正确领会临床医师的医嘱,做好准确的检查,帮助临床医师达到诊断的目的,对放射科来说至关重要,也是避免纠纷和差错的途径。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也是避免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影像诊断的正确性离不开临床病史的提供。所以放射科医师要提高诊断水平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放射科医师不是算命先生,没有完善的病史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有时1个特殊病史的提供立刻使我们茅塞顿开,明确诊断。放射科医师要学会询问病史,学会与临床医师沟通,才能提高诊断水平,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诊断结果中该明确的要明确,不能明确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临床参考。要提醒临床医师影像随访的重要性,很多疾病随着病程的变化其影像表现也在不断变化。比如有些骨折在初期X线片上不一定能发现明确的骨折线,但2周后X线摄片即能明确诊断。所以骨科医师必须结合临床体征给出正确的医嘱,告知患者随诊,这样就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又比如超急性脑梗死在CT甚至MRI平扫上完全可以是阴性表现,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申请特殊的检查方法或及时随访,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避免医疗事故。

产房差错事故防范预案 第10篇

为保障医疗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特制定防范预案:

一、差错事故防范工作领导小组

差错事故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由科护士长及质控人员组成。

二、工作机制

1、科护士长全面负责.质控护士分管质量的日常监管管理. 2、护士长负责科室人员的医学继续教育和医疗技术培训工作. 3、科室质控人员必须主动抓好上述工作,并将其落实到分管质控人员及责任人。

三、差错事故防范办法

1、健全护理质量控制网络,实施层级管理和动态监测。

2、每月对科室实施质量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责任个人进行奖惩。

3、根据本科室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应医疗安全防范措施。

4、每月召开医疗安全教育总结会议。对临床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反馈到科室,并提出整改意见。

5.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落实医患关系沟通制度,实行优质服务。

四、差错事故处理办法

1、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在24小时内向分管院长及医务科汇报。积极配合共同负责医疗事故处理工作

2、科室和医务科应立即封存各种医疗文书资料及现场证物,严禁涂改、伪造、隐瞒、销毁。

3、护士长负责组织对事件的调查,认真耐心听取病员、家属的意见,并听取当事人的申述,核对事实。

4、病员及家属对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的,可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

6、凡属医疗事故者,按院方管理方案执行.7、科主任,护士长及当事人,应协助医务科做好医疗事件的调查和解释工作。

放射科医疗差错事故预案及防范措施 第11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废弃物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疗废弃物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1

为防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由于医疗废物遗撒、流失、泄漏、扩散导致的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以及市,区环保部门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的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指挥本单位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作出决策。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二、日常管理机构

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长具体负责,成员由医务科、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医教部、护理部、保卫科人员组成。在应急状态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承担业务指导与组织协调,对应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督导。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承担相关文件的起草和文件发布工作。合理调配医院资源等。

三、预防控制措施

1.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医务科,院感办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抽查,院感办坚持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2.强化培训,提高责任感: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宣传教育,定期考核,开展经常性演练等,以提高全院职工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3.控制措施

(1)发现包装袋破损发生泄漏时,应及时增加包装袋层数,若是漏入储存桶内,必须到规定的地方对储存桶清洗并进行消毒处理,若是漏入运送车内,必须将车推到规定的地方清洗并进行消毒处理。

(2)发现储存桶破损或车厢破损,应立即更换或修补。

(3)发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应立即增加包装层数或更换容器。

(4)发现医疗废物撒漏到地面,应先清除撒漏物,然后对地面进行清洁消毒。

(5)在进行泄漏事故处理时,严禁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6)若发生运送车翻倒,医疗废物大量泄漏现象,应及时通知周围人员远离,控制污染区域,以免扩大污染,并及时清除,清洁、消毒,事后应对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7)运送车上要有备用医疗废物储存桶、包装袋、及包扎带、消毒和清洁工具。

(8)医疗废物运输单位有备用运输车辆。

(9)工作人员应在加强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事故处理。

(10)对事故进行登记和报告制度。

4.报告流程

(1)发现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扩散和严重遗撒事故时,要立即报告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医务科、院感办。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立即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院感办、医务科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3)保卫科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锁,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止扩大污染。

(4)医务科、院感办立即组织人力对污染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7)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汇医资料,并完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四、处罚原则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医疗废弃物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2

1.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应急指挥室成员。

2.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成员职责。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应急指挥室成员: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各组组长:负责灭火、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全场职工: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事故发生后,等待急救队或外界的援助会使微小事故变成大灾难,指挥部应经常组织应急救援演练,让每个职工都应按应急预案要求接受应急基本培训,使其在发生事故时能采取正确及时的行动。

3.污染事故现场防范措施

对已确定的风险源和污染隐患,首先从设计、安全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防范措施,这是减少环境风险的基础。然后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1)对已确定的风险源和污染隐患,企业在考虑厂内职工和厂外敏感目标的安全的前提下,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和防火、安全方面的规定确定厂区的总平面布置:

①将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生产装置区分离设置

②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与生产设备保持适当距离。

③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与集中办公区分离。置在非主导风向。

④临时存放处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1/5。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2)设置1000m3事故池。危险废物进入水体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对泄漏源进行保护,同时将含有危险废物的废水导入事故池。

(3)警示标识

在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设置明显警示标识。由风险区所在车间安全负责人负责日常管理和检查。

(4)事故排水应急措施

企业设置应急事故池1000m3。为了控制和减少事故情况下毒物和污染物从排水系统进入环境,本项目的污水、清净下水、雨水排水系统等在排出装置前设立闸门,对清净下水、雨水排放管前设立缓冲池和切换设施,事故时切换至事故池收集处理,杜绝事故废水直接进入地表水体。在危险废物临时储存设施设置地面围堰,将含有危险废物的废水全部收集至事故池。

危险废物进入厂内污水管网后,首先切断污染源,根据泄漏点区域及时收集或回收污染物料,关闭雨水和清下水外排阀,含汞废水进入本厂事故池,经活性炭过滤器吸附,监测达标后再排入厂内污水设施。

4.水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危险废物进入厂内污水管网后,首先切断污染源,根据泄漏点区域及时收集或回收污染物料,关闭雨水和清下水外排阀,含汞废水进入本厂事故池,在分析事故废水含汞浓度后,经活性炭过滤器吸附,监测达标后再排入厂内污水设施。

废水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在危险废物进入厂内污水管处,离危险废物临时储存设施最近管网阴井、出现超标的雨水排放口、污水调节池或污水处理装置的尾水排放口中,视事故不同情况,分别设置事故废水监测点和监测因子。

5.应急预案的分级与响应

5.1应急预案的分级

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建立分级的应急预案是必要的,应急预案分级体系与事故分级对应也包括3级:

Ⅰ级(厂外级)应急预案

Ⅱ级(厂级)应急预案

Ⅲ级(车间级)应急预案

分级的依据主要是事故的大小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5.2事故分级

根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需要,将事故分为I、II、III级。

(1)一级事故:是指后果特别重大,且发生后能持续一段时间,事故控制及其对生产、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依靠厂内自身力量不能控制,需要地方救援力量才能控制的事故。

(2)二级事故:是指后果重大或特别重大,且发生后能持续一段时间,事故控制及其对生产、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依靠车间内自身力量不能控制,需要厂部或相关方面救援力量才能控制的`事故。

(3)三级事故:是指依靠车间或现场就能控制,不需要救援的事故。

5.3应急响应

5.3.1在发生危险废物进入水体等环境污染事故后,发生事故的岗位带班长要按照车间事故预案的要求,立即上报车间调度和公司调度,同时组织当班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将危险废物转移到安全区域。

5.3.2公司调度接到报告后,立即要求化验人员对危险废物泄漏的区域进行分析化验,同时要求污水处理设施当班人员根据化验结果及时将含x废水导入事故池。

5.3.3污水处理设施当班人员根据化验人员化验事故池中含汞浓度,用活性炭过滤器吸附其中的x,达标后,再将事故池中废水排入厂内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处理。

5.3.4如果出现暴雨等自然灾害,发生危险废物进入水体事故,企业应急指挥部要及时通报污水处理厂,以便污水处理厂采取应对措施。

企业平时应备足备齐各项应急物资和制订周密的对策方案,在不可抗拒事故(暴雨、洪水等)发生时,采取疏导和构筑围堤等方式,防止企业产生的污水逆流影响京杭运河。

6.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火警:119

治安:110

急救电话:120

电力公司:

消防中队: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联系电话:

医疗废弃物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3

为了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防止医疗废弃物意外泄露后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以及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医院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各科室负责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工作职责:负责全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果断做出决策。解决防范和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二、防范制措施

(一)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由医院废物领导小组对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培训,提高责任感

加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宣传教育。开展经常性演练等,以提高医院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的能力。

(三)建立医院突发医疗废弃物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1、各科室发生医疗废物处置事件后,应立即报告院长,由办公室在48小时内报告县卫生局、环境保护局。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个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市环境保护局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2、任何科室和个人对突发医疗废物处置事件不许隐瞒、缓报和谎报。

3、医院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医院突发医疗物处置事件应急处理程序、措施

(一)接到突发医疗废物事件情况后,应迅速组织相关人员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二)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对泄露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三)发生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由污染轻区域向污染重区域进行。

(四)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戴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

可能污染身体时,应穿防渗的隔离衣。

(五)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方可进行工作。

(六)如果有人员被艾滋病污染的医疗废物伤害,专家组应根据程度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手术室中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第12篇

1 防范措施

1.1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制度是工作的法规,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2]。因此,手术室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如接送病人制度、交接班制度、标本留取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查对制度等。由于各个医院手术室人数、质量及设施各不相同,制定的规章制度可能有差异,但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安全的总要求是一致的。

1.2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1.2.1 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空气消毒监控每日清晨由夜班护士术前半小时开启层流空气净化系统;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以减少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数。加强对医生、护士、进修生、实习生无菌操作的监督,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切口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1.2.2 严格查对制度

依据“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严格执行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安全核查工作,并要求“Time out”的有效实施,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或手术方式错误的发生。手术过程中对用药做好三查七对,术中口头医嘱的执行需口头复述,双人核对,并保留各种药物安瓿、输液瓶、输血袋至手术结束后再处理,防止医嘱用药执行错误发生。

1.2.3 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

首先规范器械敷料登记表格,手术包内各种手术器械、敷料应有规定的数目。手术物品的清点要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参与,在关闭体腔或伤口前,手术护士要保证物品数目正确。护士在手术中原则上不得替换,特殊原因中途需换班时要仔细交接班,必须认真清点药物、液体、清点物品的数目,交班无误签名后方可离开。并细致交待手术病人情况及手术进展情况,并提醒注意其他重要事项。

1.2.4 认真履行标本留取制度

手术切取的标本对病人的诊断至关重要,故术中取下的标本必须妥善保管好。手术结束后,护士根据标本的大小放入专用病理标本盒或袋内,并注入固定液后封口。如果是多个部位的要分别放置,并标明部位。将标签贴于标本盛器外,核对手术医生填写的“病理标本送检单”是否完整无误,登记病人姓名、标本名称及时送病理科。

1.3 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目前高频电刀已普遍应用于手术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性能是否完好,负极板应平整置于肌肉丰富、毛发稀少处,应完全接触皮肤。患者皮肤不应接触金属材料,以防发生旁路电灼伤。酒精消毒后应待其挥发或擦干后方能使用电刀,否则酒精燃烧易灼伤皮肤[3]。手术结束巡回护士及时查看粘贴负极位置的皮肤状况,关注皮肤护理工作,确保病人的皮肤完整性。另外,现代手术室仪器设备多又复杂,要实现专科化管理,及时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保证仪器设备运转正常,以满足手术安全需求。

1.4 明确各班职责,合理安排工作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的各项职责如巡回护士职责、洗手护士职责等。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并认真履行职责。合理安排工作手术室护士必须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并按规定注册。手术室的工作应按照护士的工作年限、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应安排经验丰富、高年资的护士配合。对新毕业的护士培养要严格按照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实习学生按教学大纲进行,并由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带教,实习生不能独立工作

1.5 及时、全面、如实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的医疗文件。如果一旦出现医疗护理纠纷,手术护理记录单是医疗证据之一。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并妥善保存。

1.6 尊重手术患者的隐私,加强手术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

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不要大声说笑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更不能谈论病人的隐私。在手术中注意保护性医疗,对于手术病人家属询问手术进展情况及诊断性质时,剖宫产手术病人家属询问小孩性别时,如你对情况不了解,不要随便回答,以避免纠纷的发生,做到自我防范。

1.7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手术护士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

要防止手术中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必须不断提高每个手术护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内容为消毒隔离、专科手术配合、医院感染、技术规范、卫生法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由护士长和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轮流主讲,鼓励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术。

2 体会

手术室工作量大、时间长、专业性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潜在护理风险,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差错事故,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4]。我们通过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明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落实制度有效执行,同时加强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的培训,有效地消除了手术安全隐患,使医院的各类手术得到顺利进行,无手术室护理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和护理安全。

摘要:防止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方法 通过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各班职责,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Kohn LT,Corrigan JM.Donaldson MS.To Erris Human:Buildinga Safer Health Syste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289-306.

[2]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75.

[3]冯宝琴,谭惠霞.加强手术安全护理,防范手术病人潜在性损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lo(12):28.

上一篇:个人简历信息不需要写太细下一篇:教师工作会议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