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货业的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4-09-13

中国百货业的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分析(精选6篇)

中国百货业的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分析 第1篇

开放条件下中国百货业的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南京百货业的实证研究

提纲:

1.现状分析: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几个老牌的百货业(如新百、太平、金

鹰),了解它们的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分析南京市百货业的竞争格局和商业形态。

2.微观影响因素分析:从微观调查入手,分析消费市场、消费者购买行为、商家定位等方

面对百货业的影响。

3.宏观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百货业的演变反映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整个过

程,通过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百货业的历史变迁,了解百货业在产业形态、经营模式、企业竞争、国企改制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探讨影响中国百货业发展的制度因素。

4.趋势分析: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的分工、重组和变革,百

货业受到了来自大型超市、仓储式超市以及网上购物的影响和竞争,原有的市场竞争格局、组织形态、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和经济一体化给百货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而分析百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百货业的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分析 第2篇

1、演变历程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是宋 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演变规律

①、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

②、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③、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3、演变原因

①、思想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就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③、思想的统一性和凝聚性,正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也是推动中国统一形成与持续的主要动力。

④、儒家思想的坚忍包容、延绵不息、根深蒂固,造就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形象;礼让为先、睦邻友好、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也使中国在外交活动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达成了健康和谐的周边关系。

4、对儒家思想的评价

积极作用:

(1)、“仁”“德政”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2)、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凸现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其仁政爱民和任用贤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企业管理和教育中仍有很大价值。

(4)、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

(5)、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关系,但也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要素与内容,与时俱进,批判继承,理性扬弃。

消极作用:儒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扼杀人性,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钳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儒学是中国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

5、今天我们应这样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应当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秀部分,剔除其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举例:①、儒家提倡尊老、敬贤、尊师等,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

②、儒家提倡的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对今天我们的学习也颇有益处。

③、儒家提倡言必信,要求遵守社会公德等,也有助于克服当前政治生活中的某些消极因素。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中国百货业的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分析 第3篇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科技进步、经济过剩、竞争加剧等技术、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管理会计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企业会计信息对管理层决策的支持作用上来。管理会计更加重视规划与控制,其研究内容强调从流程管理的角度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实现资源节约。与此同时,全面质量管理、适时管理、流量管理等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促进了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因此,自西蒙Simmonds(1981)提出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以来,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战略管理会计展开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但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研究涉及的时间长、空间广、深度大,尚未形成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清晰的理论体系。

自1985 年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价值链分析的概念以来,学术界将价值链要素的管理思想逐渐内置于战略管理会计的理念和理论中,价值链分析方法为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和研究思路。价值链是“由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的价值创造动态过程”(Porter,1985),是“由供应商至用户的价值生产过程”(Shank、Govindarajan,1993),通过价值链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可以提升整体价值(阿诺尔多C.哈克斯等,1996;王满、王越,2015)。在不同视角下,产品生命周期包含了不同的内涵:生产者视角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形成产成品、包装和验收入库等过程,这个过程在企业内部由生产者完成,称为生产周期;企业视角的生命周期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三个阶段,即从产品生产到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称为企业产品生命周期;顾客视角的生命周期包括从产品研发、生产、营销、使用、回收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是完整意义上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因此,价值链分析成为战略管理会计实现价值增值、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目前从价值链分析角度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的研究,主要是阐述基础理论、描述决策方法,在理论层面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实践中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的企业也较少。根据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2006)的报告,全球范围内仅有19%的企业经常使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在我国的运用程度更低,国企6 家,私企34 家(CIMA,2009;毛洪涛、李诗依,2012)。但是,根据CIMA(2006)出具的报告可知,其重要性被认同的比例在企业界已达到49%。自2000 年以来,在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每一阶段,价值链分析都是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热议的焦点(王满、曹歌,2010)。可见,现阶段实务界对此应用尚不广泛的原因主要在于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且可操作性不强。事实上,企业界对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研究战略管理会计问题有着强烈的现实要求。因此,结合企业实践的要求和目前理论的不足,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梳理战略管理会计的演变过程以探求其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背景下亟待开展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战略管理会计和价值链的耦合性

从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发展过程看,“效率→效益→价值增值”的发展轨迹描绘了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战略管理会计,以“价值增值”主题为起点展开研究。管理会计自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为企业管理服务”的重任,卡普兰将其描述为“企业价值增值过程的辅助活动”。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可以提高企业各项价值作业活动的效率并加强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在实现管理会计职能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2004)。从这个视角来看,战略管理会计和价值链具有互动关系。战略管理会计产生于价值增值的需要,并随着价值链理论和内容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理论体系;与此同时,发展中的战略管理会计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企业价值作业的全部活动,并区别出其中的增值和非增值作业活动,从而通过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尽量减少甚至消除不利于价值增值的作业活动,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价值活动的效率,为优化企业价值链发挥其信息支持作用。

通过考察价值链分析的目的和手段可以发现,价值链分析架起了战略管理会计与价值链之间的桥梁。价值链分析强调价值增值,其主要目的就是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这和战略管理会计追求的目标一致;有了价值分析手段这一基础,价值链分析形成了自身的评价体系,而战略管理会计又为这一评价体系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略管理会计和价值链分析是方法和内容的关系。

从价值链分析的进一步发展来看,价值链概念自其被波特提出以来,被后继学者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内容已经被延伸到企业外部,而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内部价值链分析、纵向价值链分析和横向价值链分析是价值链分析的三项主要内容。战略管理会计逐渐将价值链思想纳入其理论与方法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分析工具加以运用。在此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价值增值只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基点,从战略的角度看,企业的战略目标应定位于发展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使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上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性能力(赵馨燕,2012)。它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培育出来的,而非一开始就拥有的,而在这个培育过程中,战略管理会计服务于技术的研发和核心产品的开发,其实践过程中的适时生产系统( JIT)、作业成本法(ABC)和平衡计分卡评价系统(BSC)都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会计在其产生与发展方面,和价值链分析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要求,在分析手段和实践过程等方面存在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战略管理会计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其企业管理的职能,实现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发展,从价值链分析寻找突破口是一条有效路径。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演变轨迹——基于价值链的分析

(一)内部价值链分析:战略管理会计的基础——作业成本管理

波特在1985年首次提出价值链概念时,将其描述为由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的价值创造动态过程。最初的研究仅限于企业内部,属于内部价值链分析。

内部价值链是以企业内部战略相关的流程和作业为载体形成的企业内部价值运动,涵盖研发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分为研发设计、业务流程和售后服务三个阶段。其中业务流程是内部价值链的中心环节,企业的作业活动集中于此。

内部价值链分析主要针对这些成本进行作业分析,通过对各项作业活动的成本动因进行辨识,将其中的非增值作业剥离出来,然后根据成本动因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减少或消除非增值作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作业效率,实现作业成本管理的优化。可见,内部价值链分析和作业成本管理具有互动性,内部价值链分析以作业成本管理为核心,作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作业链成为内部价值链分析中价值链流动的依赖路径,二者互动共生,在优化作业链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内部价值链通过优化作业成本管理,可以实现内部流程的优化,进而深层次地提高企业员工的学习与成长能力;而员工的学习与成长能力又反过来促进内部流程的优化,二者通过良性互动赢得顾客的满意和获得财务目标的实现。由此促成了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互动共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内部价值链沿着企业内部的作业链展开,与作业成本管理相结合,优化企业业务流程,促进企业员工及组织的学习与成长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基础内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内部价值链成本分析的关键在于非生产环节的研发设计阶段。根据成本决定理论,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其成本的80%已被锁定,生产阶段只能影响其成本的20%左右,虽然其成本的发生大部分在生产阶段(郑玲,2013)。因此,在产品的研发阶段,大部分的产品成本已经“固化”,成本结构已经形成。在这一阶段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既可以降低结构性成本,又可以削减执行性成本,实现成本的全面控制。

(二)纵向价值链分析:拓展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实现企业资源纵向整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买方市场特征的强化,顾客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了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要求,战略管理会计除了从内部价值链分析的角度优化企业内部流程外,还需要从协调与顾客、供应商的关系入手,促进三者联动能力的提升。由此,价值链分析从企业内部前向延伸至供应商、后向延伸至顾客,形成了纵向价值链。

纵向价值链主要反映从资源到产品的价值运动过程,其研究范围在内部价值链的基础上扩展到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和顾客,这样从供应商到核心企业,再到分销商以及最终用户,纵向形成了一个紧密关联的链条,将这个相互结盟的链条进行整合,可以挖掘企业潜力,寻求竞争优势。

从纵向价值链的角度进行成本分析,需要对企业与供应商、顾客之间的联结点上的成本进行纵向整合。即对上下游的成本价值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那些增值空间较大和较小的环节,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和安排,重新梳理价值链,对成本结构予以优化。

从纵向价值链内部进行考察,由于纵向价值链分析从企业内部向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到供应商和顾客,其研究范围相应由基于企业视角的生命周期扩展到基于顾客视角的生命周期;其成本识别不仅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还包括消费者购入及使用产品所发生的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其成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成本控制的内容得到扩充并需要调整,控制顾客总成本和满足顾客需求也进一步要求通过控制和降低顾客使用成本来实现。这是纵向价值链分析在成本拓展方面的研究内容。

根据系统论观点,只有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最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保持协调时,整个系统才是最有效的。纵向价值链分析将企业、供应商和顾客视为纵向价值链上的战略联盟,将其研究范围在空间上进行了纵深拓展。这样,战略管理会计可以对该联盟中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与销售渠道进行重组,优化其联盟结构,培育竞争优势。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进行良好沟通与整合,减少库存和仓储费用,从而减少潜在损失。企业还可以通过帮助供应商改善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降低原材料成本并提高质量,从而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在与顾客的联系方面,有了企业与顾客的战略结盟,企业可以方便地了解顾客对商品的诉求,从而可以根据顾客需求进行订制生产,减少营销成本和售后成本。

综上可见,企业通过纵向价值链分析,一方面可以识别价值链上不同企业的优势,在拥有互补战略环节的企业间缔结战略联盟,形成“增值伙伴关系”,在组织间(inter-organiza⁃tions)层面把握企业的成本结构并寻求成本控制和质量改善的节点;另一方面可以对纵向价值链上扩充了的成本内容(从生产者成本到消费者成本等)进行总体调节和控制,从整体上降低成本。从两个层面控制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对组织自身的不利影响,实现企业“成本最低、质量最高”的竞争优势,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决策和管理支持。

(三)横向价值链分析:强化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深度,确定竞争地位

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有两大主要贡献:其一,明确了成本分析以作业分析为主,一改以往对产品成本的料工费进行分析的传统方法;其二,扩展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将研究范围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上下游企业、顾客以及竞争对手等。前者通过经营活动将作业链和企业的内部价值链紧密联系起来,后者在空间上将研究范围扩展到组织间的纵向价值链分析,在深度上将研究范围扩展到行业间竞争对手的横向价值链分析。

横向价值链主要反映同类产品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价值运动过程。标杆(benchmarking)方法是识别同种产品在不同生产者中的价值构成采用的一种主要方法,据此可分析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识别其成本动因,分析企业与竞争对手各自的优劣势,确定各自的竞争地位和市场坐标,寻找差距,为制定差异化战略提供信息支持,使企业各项活动的决策适应企业战略的要求。

进行横向价值链分析,要充分考虑企业目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深入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特别是其成本信息,对其每一条价值链上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对其作业水平和增值水平进行比较,对各自的成本态势予以确认,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战略行动,消除成本劣势,保持和创造成本优势,进而调整成本结构或增强执行力度,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

通过横向价值链分析,将企业的价值链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比较,可以找出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节点并识别其增值作业和成本动因。基于横向价值链分析的战略管理会计可以勾画出竞争对手的概貌,了解企业成本的竞争态势,为制定企业战略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使企业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大、更持久的竞争力。

综上可见,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基本上沿着从内部价值链到纵向及横向价值链的轨迹展开。价值链分析的深入在时间、空间和深度上拓宽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边界、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构造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推动并强化了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持续发展——社会价值链分析

在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观念不断更新,“企业”的内涵随之也有了新的解读。发展到现阶段的企业被认为是“由股东、债权人、顾客、职工、政府和社区等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承担着多元受托责任,它不仅要为股东创造财富、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要履行其他社会责任(基斯沃德,2011)。于是,战略管理会计基于价值链的分析在从内部价值链扩展到纵向和横向价值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社会价值链。

社会价值链分析认为,作为社会细胞的企业,从生产资料的取得到最终产品的销售、使用和废弃,无不与外部物质世界紧密相联。社会价值链分析立足于环境保护,对企业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交换所形成的价值关系进行分析,从中选择最优的交换方式开展经营活动,以确保企业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价值链分析的主要贡献是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战略决策中,既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又注重社会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实现,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综合考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社会价值链分析的战略管理会计,其成本管理与控制一改以往以企业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最小化为决策依据的特点,将社会成本最小化作为其评价标准。其成本分析的范围由基于顾客视角的生命周期评价进一步扩展到基于社会视角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其内容涵盖了研发、生产、营销、使用、回收和弃置阶段的全部成本。其中,由企业承担的研发、生产和营销成本属于内部价值链范围的成本;由客户承担的使用成本则和上述成本一起构成纵向价值链范围的成本;由社会承担的成本包括回收和弃置成本,主要体现为回收、废弃和处置不当造成的环境损害成本,属于社会价值链范畴。所有上述成本一起构成社会价值链范围的成本内容,如图2所示:

基于社会价值链视角的战略管理会计,将产品销售完毕后的回收成本和弃置成本纳入研究范畴,突显了其对这两种成本的重视,强调对环境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包括股东、债权人、顾客、职工、政府和社区等在内的利益共同体的社会利益,从战略上强化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植。

事实上,将社会责任融入整个组织的一般范式已经形成,并已纳入了社会责任评价指南,具体包括理解组织的社会责任、全面融合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内外部沟通、社会责任评价和改进四大核心活动。这些内容需要纳入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为企业的使命予以重视。如何将上述内容融入战略管理会计框架进行深入研究是今后的重要课题。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战略管理会计从内部价值链分析扩展到纵向和横向价值链分析,再扩展到社会价值链分析,拓宽了企业组织的研究边界,扩展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研究视角更加全面,使战略管理会计研究不仅由组织内部价值链体系延长到组织间供应链体系,而且由组织财务责任体系拓展到组织的社会责任体系(王斌、顾惠忠,2014),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深度得以拓展、广度得以拓宽、内容更加丰富、视角更加广阔、测度更加全面。其研究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如图3所示:

五、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未来展望

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内容既包括企业内部运营情况和资源配置状况,还包括企业所在经营环境中的外部情况;既包括目前状况,也包括未来的发展方向。扩展到社会价值链层面进行研究,对于外部情况,除了要关注股东、债权人、竞争对手、供应商、顾客等的利益诉求外,还需要对政府部门、社区公众以及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法律监管政策的变化等予以关注。其研究内容丰富,必须有收集、整理并提供信息的技术平台做支撑。同时,基于社会价值链分析的战略管理会计必须考量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促进企业和社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展望未来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我们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社会层面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的研究

资源价值流转会计是在环境管理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是对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其以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宗旨,以综合提高经济效率、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为目标,通过对企业各项资源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位移进行价值的计量和控制,对其物质流和价值流进行优化,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与提升管理决策效率(郑玲,2013)。资源价值流转会计最初的研究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属于微观层面的研究。根据战略管理会计联盟、资源整合的要求,现有的研究范围逐步向供应链和工业园区进行扩展,后续的研究可以结合碳会计的研究成果在社会层面进行提高资源效率、减少环境影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体化研究,致力于我国碳排量的持续减少,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肖序、郑玲,2012)。

(二)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发展到现阶段的战略管理会计涉及复杂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过程,实务中对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的要求不断增强,信息使用者从对信息准确性、相关性等的要求向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决策支持性等方面的要求发展(Antho⁃ny et al.,2000)。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有信息技术平台做支撑。目前国内的会计信息系统有用友、金蝶等开发的ERP系统等,战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借鉴其研发思路并在其现有基础上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依托进行开发,建立社会价值链层面的集成数据库。

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集结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及时将处理后的信息按照业务流程反馈给各部门,降低企业整体的信息获取成本,实现严谨、精确的核算方法和低廉、高效的成本采集的统一,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通过战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企业不同部门之间、企业与其他外部利益共同体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平台,实现内部精细管理、外部即时互联,为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

中国百货业的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分析 第4篇

一、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理解为人才成长的类型形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培养模式具有更大的综合性, 因为人才成长类型的差异, 往往取决于学科、生源、培养条件、培养方式等诸种因素的特点及特定培养目标的制导 (1) 。所以, 教育学界一般将其定义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组合这种结构的方式, 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具体培养方式。其要素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学制、学科专业、课程安排、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 (2) 。

医学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医学人才培养既与其他学科人才培养有区别, 同时又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理解为在遵循医学学科特殊性的基础上, 通过高等医学教育机构, 在培养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各类需要的高等医学人才过程中所包含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目的、教育主体、教学方式、专业设置、课程等要素的结合及其综合方式。

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下若干重要的特征:

——职业导向的专业性。高等医学教育是要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 而医务领域尤其是医生这个职业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社会上很多职业实际上并不一定需要本专业的毕业生才能胜任, 然而, 没有经历过专门的医学专业训练的毕业生是没有资格从事医生这个职业的。这就决定了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牢牢把握人才培养对象今后的职业导向的要求, 亦即它的专业实践性的要求。

——学制多样化。高等医学教育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 现有3年制专科、5年制本科、7年制本硕连读、8年制医学博士生教育。8年制的实行中又有4+4、4+2+2等等形式, 这种学制的多样性在一般专业人才培养中并不多见。

——知识结构完整性。医学教育中专业目录设置虽有分类, 学校招生和培养也各有侧重, 但医学生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必须精通之外, 还需要涉猎其他相关医科知识。国际医学教育组织 (IIME) 在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 (CMB) 的资助下, 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其中就要求对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知识等有比较全面的掌握。

——独特的职业精神。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医学与人们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这对医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提到了其他职业领域所没有达到的高度。因此, 职业精神的塑造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要素。

二、我国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1.“跟师”式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在我国医学教育欠发达的早期, 医学传承主要是靠老一辈医生将实践中得出的经验进行总结, 口手相传给下一代学生的形式。这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几乎完全依靠经验运作, 其培养目标和规模都非常有限, 逐渐被历史淘汰。“跟师”式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值得肯定之处在于:重视实践经验, 在病例诊治中教授, 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值得一提的是, 近年来, “跟师学习”这一形式在不少中医院校被重新提出来, 并得到重视。

2.“实用规模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 医学学科迅速分化, 大量科学意义上的分支学科被逐步建立。医学教育规模和结构发展日趋完善, 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也走上了学校统一组织教学的轨道。我国高等西医教育是从鸦片战争国门被打开后, 伴随西医的传入而出现的, 除了当时大部分教会医学校, 全国各地还建立了一些公立或私立的医学院校。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对医学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 强调医学教育的实用性、普及化和规模化, 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幅度参照了前苏联的经验。原综合大学附属医学院系全部改为独立的医学院校, 并且为了满足当时对大量医学人才的需求, 新建了一批医学院校, 在仿照前苏联专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设置了更多的专业。这种传统的“实用规模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系统性、稳定性, 重视理论教学等特征。

这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并且长时间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对我国医卫人员供需紧张、卫生服务普及等问题的阶段性解决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整体性和学生的个体发展有很大的限制, 因为这种模式下的医学人才培养将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训练几乎完全割裂, 分成两个互不联系的阶段。医学生在前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中没有机会接触临床病例, 并由于教学内容是由各个科系自主安排, 各科系的医学生最终只能成为只懂本专业知识的医生, 对其他相关专业缺乏系统认识, 更不用说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或者成为全科医生了。

3.“综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20世纪80年代后,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 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遇到了医学学科发展和来自环境的挑战和困难, 医学科学的发展既综合又分化, 而且社会发展也要求医学人才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的能力, 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逐步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为此,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也进行了探索, 大趋势是整合学科体系, 理论与临床有机结合, 注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个体能力培养, 完善医保体系和相关教育, 对外开放并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到目前为止, 国内医学院校对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仍进行得如火如荼, 从5年制到7年制, 再到8年制, 各种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医学教育领域百花齐放, 不同地区、不同的医学院校, 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培养各个层次的医学人才。

三、国外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 美国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特点。

美国在其固有的教育体系中特别重视医学教育, 医学生培养年限一般为4年。高等医学培养模式有显著特点:一是其医学教育为本科后教育, 即在大学本科毕业后才能申请进入医学院校学习, 并需要通过入学考试。二是其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规格是培养研究型的医学人才, 实行精英教育, 招收和培养过程都非常严格, 已经毕业的医学生需要2-5年的毕业后教育才有资格从事医疗实践或相关研究工作, 比如家庭医生需要经过至少2年的住院培训, 一般在社区医疗单位服务;而神经外科医生则需要经过长达8年的专业培训, 专业训练结束后才能选择就业医院, 成为正式医生 (1) 。三是非常注重医学生的能力培养, 培养的重点由培养技能型转向能力型, 采取了开设人文科学课程, 将发展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作为改革目标之一等一系列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培养的措施。

2. 法国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法国高等医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时间分别为2年、4年, 属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第三阶段的学习年限根据各专业方向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 全科医生是3年, 专科医生需要4-5年。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 必须通过严格的统一考试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在此过程中, 统一考试是实施淘汰和专业类型分流的途径。整个医学生培养过程具有完整性和延续性。法国医学专业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医学生在基础学科学习中逐渐掌握未来工作的方法。医学生通过早期接触临床, 不仅为理论学习后的见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且对医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

面临医学进步和疾病复杂化的变化, 以及医学课程逐渐增多, 如何在教学期间处理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和知识量大的问题, 法国医学院校的做法是精选课程, 通过组织结构良好的教学知识典型概念来弥补知识总量的不足。同时, 重点培养医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学习、综合所学知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且对医学生的人文社会课程教学非常重视, 屡次修改和加强实施, 拓展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使医学生了解这些学科与医学卫生的关系, 能逐步掌握个体知识, 如心理学、卫生制度、社会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等领域的基本概念, 促使其在积极参与处理相关伦理问题的实践中深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3. 俄罗斯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

俄罗斯的高等医学人才培养历时较长, 近年来一直处于改革状态。由于历史原因, 既保留了前苏联医学生培养的部分要素, 又吸收了英美模式的经验。在俄罗斯, 医学专业本科生学制根据专业培养方向的需要来确定。临床医学、口腔学、预防医学等专业的学制一般为6年, 牙科、药理、心理学等专业的学制一般为5年, 护理学专业的学制为4年。俄罗斯在高等医学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 包括大课、实验课、专题讲座、讨论课等等;近年还效仿欧洲, 尝试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BL教学方式;而且注重临床实习并为学生创造大量实习机会, 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 能很快进入临床治疗角色。医学生一般从本科二年级开始接触临床实习, 四至六年级多数时间都在医院临床实习, 暑假期间学校还会安排医学生到国内各大医院进行见习。在俄罗斯, 不论是毕业本国医学院的大学生还是在国外医学院获得本科文凭的医学生都不具备独立行医的资格, 在医院只能做见习医生。毕业后必须接受1-2年的临床实习, 且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住院医师资格, 持有该证才能在医院独立行医。其中临床实习分为为期1年的“临床实习”和为期2年的“临床研究”, 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实习, 后者侧重研究, 并在获得“住院医师”资格证书后有资格继续攻读副博士学位。

4. 印度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印度医学教育始于19世纪20年代, 经历了英国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后, 继承了英国医学教育体系的框架。因此印度的教育体系具有两重性, 并且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医学教育体系之一。在印度, 申报医学院的基本条件是5年初等教育、5年中等教育和2年高级中等教育, 即“10+2”基础教育, 并且最后两年的高级中等教育课程中必须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 再进入医学院进行深造。这点类似于我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12年初、中等教育, 并且要求理科学生才能报考。不同的是, 在印度如果高级中等教育课程中没有学习医学院要求的课程, 可以申请接受为期1年的医学预科教育。医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可以申请继续深造, 即攻读硕士直至博士学位。值得提出的是, 印度的医学硕士学位授予量较少, 往往是医学博士的过渡性学位。印度的研究生教育有以下特点:导师与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1, 更加注重对本科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较早地引入公共卫生医学教育, 加大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

综上所述, 虽然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不同, 医学教育情况不同, 所表现出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但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内在的规律是一致的,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国家, 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即培养目标顺应社会环境的不同要求, 并指引培养方式。

四、对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演变轨迹及其发展趋势的几点认识

纵观我国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 横向比较国外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不同之中包含一定的具有共性的规律, 所有国家在各个不同阶段都会寻找、实践并验证出符合当时具体国情的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并且其发展趋势是趋于一致的。

1. 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是既定的, 体现了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一致性和对规律性要求的把握。

然而各个国家在各阶段根据培养目标的层次不同对此进行了不断调整, 如经济发展水平偏高的国家培养层次在整体上会趋高, 而那些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其培养模式自然会趋于多样化。

2. 各国对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 且趋于系统化。

即使后发展国家, 也在不断地吸取别国的先进经验, 对培养模式本质要求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除了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几个古典医学教育范型, 大部分国家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都经历了一个“移植——融合——创新”的过程。全球化进程使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经历了影响别国和被别国影响的过程, 但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都会经历曲折, 只有加以消化融合, 并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加以创新, 才可能得到长足发展。

3. 新环境下医学教育的目标要求教育理念更新。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文化、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形势的巨大变化, 原来的以疾病为主导的医学科学理念逐渐被颠覆, 取而代之的是走向健康为主导。伴随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口发展追求由数量向质量转变, 健康模式由疾病治疗向注重预防转变, 这使国内医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也将成为维持和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这要求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意识, 要求医学教育强调人才培养全面质量观, 并根据本国国情确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规格。

4. 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不同模式的多样化培养。

(1) 各国高等医学人才培养的层次都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日趋完善的过程, 包括学制的多样化、学位制度的完善、培养重心的转移。为适应各种层次不同需要, 高等医学人才的培养规格也随之发展, 各类医学生的学习年限因不同的要求而有所区别。随着世界经济水平和城市化发展, 医学院的培养重心也从最初大量基础的医卫人员培养慢慢转移到培养具备全面专业、心理、社会学知识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2) 随着高等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走出单一化的局限, 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多样化培养目标也成为一个趋势。培养模式多元化, 各个培养模式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8年医学博士生培养模式为例, 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基础、较强的临床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大的发展潜力、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 (1) 。不难看出, 其模式特征在于培养8年一贯制“高端”人才。

5. 更加注意完备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各个专业、学科交叉、渗透的结果。现代医学学科是由多门学科交叉融合而支撑, 如何处理好通科教育的“泛”和医学专业的“专”是一个新的问题。同时医学学科内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学习也是值得重视的。现代医学教育是由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组成的连续统一体。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阶段接受的是使其最终成为合格医生的专业基础教育, 毕业当时还不会是合格的医生, 其从事卫生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 必须经过毕业后的大量工作实践和严格规范化的专业培训才能逐渐掌握。

与此相关,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 加强人文教育,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也越来越被共同认可为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要:世界各国都对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投入了巨大的关注, 我国原国家教委也曾将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列为重点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对本国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演变的纵向分析, 以及对国外有代表性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横向比较, 以期找出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轨迹和逻辑要素, 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演变轨迹,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朱潮.中外医学教育史[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88.

[2]孟群.各国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制度[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

[3]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05.

[4]汪宁, 向丽华.俄罗斯教育改革评析[J].俄罗斯研究, 2005 (04) .

[5]http://www.indianmedicine.nic.in/hitml/ayurveda/ayurveda.htm, 2007-11.

[6]复旦大学.医学学科发展调研——人才培养单元[Z]//国外医学人才培养调研资料.2006-04.

中国百货业的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分析 第5篇

区域重心是指在区域经济社会空间里的某一点, 在该点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均衡。它可作为宏观分析的经济指标之一, 研究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方向、平衡等问题, 以及用来评估空间发展政策的效果[1]。美国学者弗·沃尔克早在1874年就已提出人口重心的概念, 国内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空间上的多种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的重心问题进行了研究[2,3,4,5,6,7,8,9,10,11,12,13]。广东是人口大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亟需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和进行有效的劳动力转移, 这要求我们了解广东省人口和就业的区域移动变化趋势。本文用人口重心和就业重心概念分析了广东省建国以来的空间演变轨迹, 并与经济重心的变化轨迹进行对比。

1 区域重心分析方法及数据来源

在研究中, 假设某一个区域由n个次一级区域i构成, 那么该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通常采用如下的计算方法来表示:

X=∑ (MiXi/∑Mi)

Y=∑ (MiYi/∑Mi)

其中X、Y分别表示某一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所在地理位置的经度值和纬度值;Xi、Yi分别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中心的经度值和纬度值;Mi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的某种属性的量值。实际问题的分析中, Xi、Yi一般选用次一级行政首府或中心城镇的地理坐标。

实际研究中, 不同年际间区域重心空间移动方向采用下述计算方法:

θs-k=nπ/2+DGREES{arctan[ (Ys-Yk) / (Xs-Xk) ]} (n=0、1、2)

其中θ表示不同年际间重心移动的角度 (-180°<θ<180°) , 以正东方向为0°, 逆时针旋转为正, 顺时针旋转为负。当0°<θ<90°时, 表示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当90°<θ<180°时, 表示重心向西北方向转移;当-90°<θ<0°时, 表示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当-180°<θ<-90°时, 表示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当θ=0°或±180°时, 表示重心向正东或正西方向转移;当θ=±90°时, 表示重心向正北或正南方向转移。

实际研究中, 不同年际间区域重心空间移动距离采用下述计算方法:

Ds-k=C[ (Ys-Yk) 2+ (Xs-Xk) 2]12

其中D表示两个不同年际间重心移动距离;s、k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年份; (Xs、Ys) 、 (Xk、Yk) 分别表示第s年和第k年的区域重心所在空间的地理坐标 (经度值和纬度值) ;C为常数, 取111.111, 是把地理坐标单位 (°) 转化来平面距离 (KM) 的系数;C (Xs-Yk) 、C (Ys-Yk) 分别表示区域某种属性重心从k年到s年在经度和纬度上移动的实际距离。

从重心计算公式来看, 决定重心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各相关点的空间位置和属性值。以经济重心为例, 若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变 (在研究阶段假设不变) , 那么直接影响经济重心的是经济属性值 (产出) 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任何一个地区经济属性值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到经济重心的变化。当某一地区经济属性值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大且增长快, 经济重心就会向该地区移动, 那么就指示了这一空间属性的不均衡分布, 或称“重心偏离”。偏离方向指向空间属性的“高密度”增长部位, 偏离的距离则指示了不均衡程度。相反, 假若经济空间重心向某一个方向移动, 则表明在这一个方向上经济属性发展速度更快, 经济属性实力增强更多。如果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 各地发展又是不均衡的, 那么经济重心永远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中。由经济重心的变动便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区域经济属性发展变化的轨迹及空间差异性。

本文用地区生产总值 (GDP) 、户籍人口数、社会从业人员数等数据来计算经济重心、人口重心与就业重心。所涉及的1952~1998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由《广东五十年1949~1999》获取, 1999~2006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由各年的《广东省统计年鉴》获取。

2 建国以来广东省人口重心与就业重心演变轨迹

2.1 人口重心演变轨迹

计算得到广东省人口重心的空间位置和移动距离与方向 (表1) , 描绘建国以来广东省人口重心的空间动态演变轨迹 (如图1) 。

资料来源:由《广东五十年1949~1999》及《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资料来源:同表1。

2.1.1 区位分析

自1952年以来, 广东省人口重心及其变动主要位于东莞市和深圳市交界 (分布点数为31个, 占总点数的88.6%) 。1992年人口重心落在广州市南沙区, 1999、2000年人口重心落在深圳市西北部, 2002年人口重心落在惠州市惠东北部。

2.1.2 轨迹分析

从建国以来广东省人口重心的空间动态演变轨迹, 可以发现人口重心的变动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 建国以来广东省人口重心一直位于113.29°以东, 23.1°以南。其在经度和纬度上均有一定的波动性, 在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各个方向上都有移动, 但其变动状况主要呈现向偏南方向移动的趋势。在近50年的移动过程中, 人口重心整体移动角度为-84.54° (东南) , 直线移动距离为7.319KM。这种情况表明, 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而形成的广东的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东部密集度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

(2) 人口重心向南的移动频率最高, 在建国以来的移动过程中, 偏南的移动为23次, 移动频率为70%, 人口重心的南移主要是人口流动的结果, 即北方地区的人口出现了南移的趋势。

(3) 从人口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的变化来看, 人口重心在纬度上的移动距离大于在经度上的移动距离。从建国以来的移动过程中, 经度上的直线移动距离为0.696KM, 纬度上的实际直线移动距离则为7.286KM, 这说明人口重心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要大于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

(4) 人口重心年际移动幅度并无太大的差异。剔除数据来源差异, 人口重心年际移动距离在0.75KM左右, 各年间差异不大①。

2.2 就业重心演变轨迹

根据计算所得的地理坐标, 运用相关软件描绘出建国以来广东就业重心的空间动态演变轨迹。如图2、表1所示:

2.2.1 区位分析

自1952年以来, 广东省就业重心及其变动主要位于东莞市和珠江口接壤处 (分布点数为27个, 占总点数的77.1%) 。就时间演替而言, 1978年以前广东省就业重心均落在广州市南沙区;1978年以后, 重心点几乎全部落在东莞市和珠江口接壤处 (占92.6%, 仅有两个点落在深圳市) 。

2.2.2 轨迹分析

从建国以来广东省就业重心的空间动态演变轨迹, 可以发现就业重心的变动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 1952~1983年间就业重心有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 1983年以后表现出了明显的稳定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虽然不同年度我国就业重心的具体移动方向有所不同, 在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各个方向上也都有移动, 但其变动状况仍主要呈现向东南方向移动趋势。在整体移动过程中, 就业重心整体移动角度为-2.095° (东南方向) , 直线移动距离为26.253KM。

(2) 我国就业重心向东向南移动的频率也较高。在建国以来的移动过程中, 偏东的移动为20次、偏南的移动均为17次, 移动频率为63%和53%。以较高的移动频率背离地理中心向东和向南移动,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 广东省东部和南部的就业人数较多。

(3) 从经度和纬度上的变化来看, 广东省就业重心在经度上的移动距离大于在纬度上的移动距离, 在建国以来的移动过程中, 就业重心在经度上的直线移动距离为26.235KM, 在纬度上的实际移动距离则为0.960KM。这表明, 广东省就业重心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要大于南北方向上的变化, 就业重心在南北方向上呈“回归” (1952、1989、1992、2004年就业重心纬度位置均是22.936°) 的态势。

(4) 就业重心的年际移动速度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在1985~2005年间的移动过程中, 就业重心的年平均移动距离为4.001KM, 但在某些年份的移动距离仍远远高于或低于该平均移动距离, 如1994~1995年间的移动幅度高达25.874KM, 1995~1996年间的移动幅度也高达25.215KM, 而在1970~1975年间却只有0.103KM。

3 广东省经济重心与人口就业重心演变轨迹比较分析

我们利用各市GDP数据, 计算了广东省经济重心的变化情况, 并把建国以来广东省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就业重心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对比, 如图3、4、5:

资料来源:由《广东五十年1949~1999》及《广东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

可以得出如下简要结论:

(1) 从整体移动方向来看, 建国以来, 广东省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就业重心演变轨迹最重要的共同特点, 是三者都呈现出了向偏南方向移动的特征。除去异常年份, 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三者的经度水平和纬度水平比较趋近, 基本一致。就业重心居于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之间。广东省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演变轨迹存在明显不同, 这是造成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1952~1986年, 广东省经济重心比人口重心和就业重心明显偏西, 可能是广东省东西部经济差距相对缩小的表现;广东省经济重心在近20年基本移动轨迹是向东南方向移动, 近几年开始向西北方向移动, 其与就业重心的演变轨迹基本相似。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为其他地区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 在吸纳其他地区人口流入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 加上农村人口比重长期超过城市人口比重从而使得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离。

资料来源:由《广东五十年1949~1999》及《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

资料来源:由《广东五十年1949~1999》及《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

(2) 广东省人口重心与就业重心的演变轨迹既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特点, 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两者最主要的共同点在于演变趋势比较接近, 都呈现出向偏南方向移动的特点。两者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①就业重心与人口重心相比偏南。②人口重心移动的幅度小于就业重心移动的幅度。就业重心之所以比人口重心偏南, 主要是因为东南部地区是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地区, 而且产业结构明显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高的特点,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就业重心偏南的情况表明, 按照户籍统计或年末人口数统计的部分北方地区人口实际是在南方地区就业并获得收入, 通过一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南部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就业机会。人口重心与就业重心的偏离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和高昂的人口迁移成本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 计划经济时期限制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的政策体系开始逐步松动, 以农民工进城务工为主体的劳动力逐步趋于活跃, 大量农民工开始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然而由于受户籍制度和迁移成本高昂的影响, 大量农民工尽管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城市就业, 但并没有能够携带家属成员进行家庭整体迁移。这样, 就造成了人口重心与就业重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离。

(3) 建国以来, 广东省经济重心的移动程度远远高于人口重心和就业重心, 而就业重心的移动程度又高于人口重心。这一现象表明, 从经济总量扩展到推动就业, 再到吸引其他地区的人口流入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建国以来, 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从而造成了人口与就业重心向偏南方向移动的特点。区域经济差距对人口流动与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程度不同, 这是造成就业重心的移动速度和程度会明显高于人口重心的重要因素。从整体演变轨迹看, 建国以来广东省就业重心的演变轨迹与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更为接近, 而人口重心的演变轨迹相对说来与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差异较大;从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看, 就业重心在经度和纬度方向均位于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之间, 较清楚地反映出了区域经济差距对人口流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相关理论研究指出: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就业效应首先是为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后才可能波及到其他地区, 这是经济重心与就业重心的移动程度存在着明显差异的原因。

4 结 论

建国以来, 与广东省几何中心比较, 人口重心和就业重心均表现出不均衡性, 区域差异总体上在扩大, 近年来稍有改善, 但南北不平衡性和东西差距仍然是困扰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省人口重心主要偏南方向移动, 就业重心主要向东南方向移动;人口南北移动距离大于东西移动距离, 在区域差异上表现为东西差距变化不明显, 南北差距在扩大;就业东西移动距离大于南北移动距离。

从整体演变轨迹看, 建国以来广东省就业重心的演变轨迹与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更为接近, 而人口重心的演变轨迹相对说来与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差异较大;从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看, 就业重心在经度和纬度方向均位于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之间, 较清楚地反映出了区域经济差距对人口流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摘要:本文引入重心的概念, 利用经济空间结构的重心计算方法, 采用建国以来广东省各地级市的户籍人口及社会从业人员、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 计算出其各年的重心坐标, 定量表示出广东省人口、就业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 分别从移动方向、距离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人口重心、就业重心等的动态变化特点, 并且探讨了各要素动态演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从整体演变轨迹看, 建国以来广东省人口重心偏南移动, 而就业重心东南移动;就业重心的演变轨迹与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更为接近, 而人口重心的演变轨迹相对说来与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差异较大;从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看, 就业重心在经度和纬度方向均位于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之间, 较清楚地反映出了区域经济差距对人口流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国百货业的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分析 第6篇

关键词:百货业,超级市场,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百货业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在相当长的一定时期内, 国内百货业在满足广大消费者基本消费需求,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百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障碍, 需要我们对百货业的存在价值、市场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 并根据目前百货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形势, 积极实施百货业振兴发展策略, 更好地发挥百货业为民服务的功能。

1 百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百货销售是大众消费品零售的重要业态形式, 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百货业都是以百货公司的形式出现,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发展初期, 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性质的百货公司, 都是地方经济稳定发展的增长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百货公司所销售的商品的品种越来越丰富, 品种越来越全, 服务层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 在各地百货业发展中出现了规模或大或小, 消费或高或低的百货企业。同时, 我国百货业也是支撑百姓日常消费最基础的行业, 大众所需的日常消耗品大部分是通过百货公司来满足, 百货业提供的商品品种、价格变化都牵动着百姓日常消费的神经。

可以说, 百货市场的供应与消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其业态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国民收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因此, 关注百货业的变迁, 深入分析和研究百货行业的发展, 对于国家经济发展, 对于满足大众消费者的日常基本消费,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百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很多企业涌入了中国, 在零售业诸如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零售业也闯入了中国的消费市场, 使得曾经一直占据着零售业霸主地位的百货业, 随着外资零售业的不断进军, 超级市场和专卖店的蒸蒸日上, 以及直销行业在市场的兴起, 已经远不如当年那么威风。无论是百货业在全国的开店速度、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 还是销售业绩都出现了不断下滑趋势, 很多曾经名声显赫的大型百货商场有的已经销声匿迹, 还有的相当一部分正在危急边缘不断挣扎。仔细分析, 中国百货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风云变化的市场环境对传统经济的挑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人们的购物方式、消费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消费不再拘于一定的形式, 购买商品也不再限于一种途径, 专卖店购买、批发市场购买、网上购买、电视购物等都成为现代人消费的重要选择途径。百货业作为一种传统的经济模式, 其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 管理模式不断升级换代, 百货业作为传统经济形态的一部分, 其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相对滞后, 不与时俱进必然会遭到社会的淘汰。

2.2 过度扩张, 竞争激烈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应该有自己的经济周期, 但是在发达国家进入经济萧条的时期, 我国也随后进入了经济萧条的状态, 这就意味着我国传统百货业自身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直以来, 百货业作为市场门槛比较低的行业, 众多商家看到百货业有利可图纷纷置办百货大楼, 而我国的法律又相对落后, 对于百货业的入行准则、行为准则并没有像日本或者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制定专门的法律, 因此, 百货业呈现无序过度的扩张态势。据统计, 百货店的商店个数从2002年的1550个发展到2005年的3438个, 从业人员从10.87万人到2005年的18.2万人, 这些数据显示的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百货业市场景象, 但蓬勃的背后隐藏着竞争激烈和经营滞后的危机。竞争过度集中, 市场过度饱和必然导致百货业元气大伤。

2.3 其他业态的崛起以及外资企业的冲击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超级市场、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直销、仓储式商场等多业态的迅速崛起, 传统百货业很难再一枝独秀。同时, 流通业的产权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实现了产权结构多元化。今天的市场已经是买方市场, 商品供过于求, 消费者处于交易的主导地位。百货业的传统优势也不复存在。另外, 外资企业不断渗透国内市场, 抢占先机也在很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百货业的生存发展。21世纪初, 世界排名前几十位的零售业大亨, 70%已经在中国开辟出了市场。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日本伊藤洋华堂等零售业巨头已经在中国市场发光发热。这些外资企业无论在资金、人才、管理理念还是营销方式上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遥遥领先, 我国百货业很难与之抗衡。

2.4 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落后

如果说外资企业和其他业态的兴起是外因, 那么我国百货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落后就是内因, 这也是我国百货业今非昔比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 大型百货商场的数量迅速递增, 管理者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商场的装潢、产品的陈列、营业面积上, 而没有注重对管理本身的挖掘和提升。在技术方面, 很多商场无法做到对资金和物流的有效监控, 因此对商场的库存和营运成本也难以很好的控制。在管理方面, 仍然延续进销一体, 三级核算的管理模式, 导致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利润低。

3 中国百货业发展的建议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中国百货业想要突出重围, 重振雄风继续占领市场高地, 就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创新, 然而这种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必须在学习外国先进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 才能获得成功。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重新定位, 树立现代百货新理念

百货业如果想要重新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由于店铺地段、采购成本、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制约, 百货业和标榜“天天平价”“买贵包退”的仓储式超市相比完全失去了价格优势。因此, 百货业单单依靠价格来吸引顾客已经行不通了, 百货业必须摆正心态, 认准自身的定位, 锁定目标群体, 重塑形象, 体现出自身的高端化、时尚化、专业化。百货业作为时尚的风向标, 站在潮流最前线, 应该将自己定位在都市, 这也是和一般零售业的重要区别所在。首先, 要体现高端化, 也就是说百货业必须贴近时代, 紧跟时代潮流, 环境设施、店内装潢都要不断推陈出新, 各种国际品牌、奢侈品都要囊括其中。时尚化是指百货业必须了解最新一季的产品是什么, 最新的搭配、最流行的趋势是什么, 要成为引领时尚的先锋。专业化, 要求百货商店反映都市新生活, 对我们日新月异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要有专业眼光和专业对策。

3.2 锁定消费群体, 有的放矢

我们都明白二八定律的道理。不同背景, 不同层次的人对百货商场的要求是不同的, 但是百货商场不可能去迎合所有人的口味, 只有抓住自己的目标顾客群, 针对他们的消费需求安排产品结构, 布置购物环境才能取得成功。因此每一个百货商场应该在正确认识自我之后, 清晰地了解目标群体, 再做出战略部署。例如, 上海的“太平洋百货”很明确的把消费群体锁定在工薪阶层, 其中七成是女性顾客, 七成是上海人, 七成是未婚。经过多年的努力, 上海太平洋百货已经发展的风生水起。

3.3 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更新管理理念

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 是百货业振兴的基础。传统百货业必须尽快改变当前进销一体传统经营管理模式, 逐步向以卖场和客户为核心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从低价格、不定期促销、独家采购向以现代营销组合、品牌战略化转变。现代百货还要充分运用互联网, 实行电子商务模式。现在很多百货商场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 官方网站在版面设计上、商品陈列上都做得非常到位, 不仅能让顾客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 立即产生购买欲望, 并且在网站上还可以发布新品登陆的信息和折扣时间, 还设有与顾客互动的版块, 和顾客亲密接触, 帮助顾客解决问题。因此, 建立全国乃至全球性网络交易的平台, 是百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 还可以将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管理方面, 通过电子技术交易平台商品的单品信息管理, 完成供货商的及时供货, 减少仓储滞留时间, 提高商品的营运效率。

3.4 更新业态模式, 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百货商店自身的情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新业态模式:如果是大型百货商场, 可以进行重组或者通过自身完善等方式来添加周边的配套设置, 把传统百货业发展成为集休闲、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购物广场。如果是中型百货商场, 可以全部或者部分改造成为超级市场或者大卖场。如果是小型百货商场, 不妨考虑转型为专卖店, 专门经营某一类品牌的商品。按照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 将大型百货商场打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购物广场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因此, 传统百货商场还是充满希望的, 完全可以运用原来的基础优势立足省会城市, 辐射周边城市, 整合资本建立中国急需而又缺乏的大型综合购物广场。

3.5 强强联手, 走连锁发展道路

面对外资企业的不断渗透并且来势汹汹, 我国传统百货业不能再单打独斗, 各自打扫门前雪, 而应该变单体经营方式向连锁经营方式转变, 通过资金重组、联合、兼并等方式强强联手, 与外资企业对抗。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法国百货业巨头拉法耶特的发展模式, 通过收购、兼并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20世纪70年代, 法拉耶特也试图进军远郊的商业中心, 与超级市场一决雌雄, 结果惨败而终。这次失败也让人们明白, 市中心才是百货商场的最佳位置, 从此法国的百货商场无一例外都分布在市中心, 并且以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扩张。而超级市场则多数分布在市郊区, 这样一来, 百货和超级都能够平衡发展, 良性竞争。法国百货业的发展历程, 无疑给我国百货业的管理者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总之, 中国的百货业虽然面临重重危机, 内忧外患, 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 以创新思维来调整百货业的战略部署, 转变经营思维, 正确定位, 充分运用科学管理模式和科学技术手段, 调整产权结构, 更新业态模式, 走国际化、时尚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灵活运用现代企业制度, 走连锁化经营道路, 必定得守得云开见月明, 重新赢来百货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广丰.大品牌.大未来珀莱雅绽放海洋之美——珀莱雅方玉友总经理在第八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节选) [J].中国化妆品 (行业) , 2010 (5) .

[2]徐雪勤.试述连锁百货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 (下半月) , 2010 (11) .

[3]丁磊.新世界百货执行董事:同质化百货业进入淘汰期[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6-29 (019) .

[4]颜菊阳.淘汰期即将来到百货业巨头提前策划门店革新[N].中国商报, 2010-08-03 (013) .

[5]秋影编译.NC百货一号店开启韩国百货业自营大幕[N].中国服饰报, 2010-07-16 (C40) .

上一篇: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科目下一篇:《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