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方法指导

2024-06-28

初中学习方法指导(精选10篇)

初中学习方法指导 第1篇

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必经之路,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显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学习内容的变化要求初中生做到:

1、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免造成学习上的忙乱。

2、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会记听课笔记。

3、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大加深,要求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对学习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做到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

如何尽快适应初中学习

“入学时进了全年级前30名,其中考试后退到200多名,准是没有认真学习”。前几天,各中学其中考试成绩一下来,一位家长看到上初一的孩子来了个“开门黑”,便一筹莫展,学校举办家长会,家长感觉没有面子,也不愿参加。石家庄市20中教学主任鄢桂凤老师介绍,初一上学期能否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一学生考试成绩下降,在很大原因上是还没有适应初中学习,应该积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初一上学期,家长应配合孩子实现二个方面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科目相对较少,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以语文为例,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基本掌握,考试就不成问题,但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增多,考试题更为灵活,讲究活学活用,学生必须改变以往写完作业万事大吉的做法,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除了老师所留的作业,还应该多做参考资料,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由依赖性学习向主动、独立性学习转变。

订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自觉遵守,保证作息有规律。

三种学习方法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

一、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三、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

所以上面讲的学习的三个学习习惯实质上是三种思维习惯。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如何思考。

三种学习境界

一、第一层为苦学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二、第二层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三、第三层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中,第一层居多,第二层为少数,第三层次更少。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轻松松中学好各门功课。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些最基本的方面。可想而知,一个连课都听不懂的人要想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则无从谈起。所以,要提高学习能力,必须以听课为重,提高听课水平,在预习和上课阶段,让你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然后利用复习,将学习的要点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应用能力,从而由征服一门学科到到征服所有不擅长的学科,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提高听课水平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看法,所谓的上课就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课,如果真是如此,那你也不必事先预习功课了,只要把老师的讲过的内容像鹦鹉学舌那样重复几遍,不就能圆满完成任务了吗?

实际上,中小学的课程(尤其是中学)并不好对付,在毫无准备(预习)的情况下听老师讲课,顶多只能懂些“鸡毛蒜皮”的东西,想要做到彻底理解,几乎不可能。

真正所谓的“上课”,就是把自己事先做过或思考过,但又不怎么理解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去求得解答的线索,然后再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这样你必须做好预习和复习。

2、预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预习三部曲)

(1)、预习第一阶段

先把教科书通读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上课时就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了解为止

(2)、预习第二阶段

研究课本后的问题或习题,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

(3)、预习第三阶段

利用参考材料,将没有学过的内容(后几课)做一番预习,能做到这一部,不仅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而且预习的功夫也会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当然在预习阶段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你得立刻回过头来复习以前的部分,所以“预习”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复习”因素,兼有双重功能。正如有人曾说过的“七分预习,三分复习”。

3、复习的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

(1)、复习第一阶段把课堂上学过的内容重温一遍、实际上,这是最愚笨的方法,很多人都是这样:“点到为止”,不求甚解,但总比一点都不复习好得多。

(2)、复习第二阶段 把课堂上学过的重点摘出来,整理在笔记本上,这并不需要太多时间。

(3)、复习第三阶段

做练习(这是加强应用能力的问题)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习能力,必须以听课为重,在预习和上课阶段,让你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然后利用复习,将学习的要点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应用能力。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一、集中精神学习

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学习效率会相当差,我们在精神散漫无法读书的时候,往往会归咎于环境不适合,我们常可听到这样的抱怨:“没有一间象样的书房,想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说:“附近噪音太大,所以看书的效率就很差”。等等,并且强调:“如果住在一个环境幽静,没有人车的地方,学习效率不知会提高多少倍!”乍听起来,这种想法似乎很有些道理,但隔绝了外界的刺激,我们就能精神集中吗?

科学实验表明,周围的环境隔绝,刺激太少,太过于限定性的话,很难有正常的精神活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找出妨碍精神集中的干扰因素,并能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排队使精神的集中力能持续下去。

(1)、排除干扰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在看书的时候,有人在附近讲话,虽然只是悄悄话,却会使你看不下去书,然而在火车上,虽然车子在隆隆的向前开,你却很容易就能集中精力看书,可见周围的音量的高低,强弱与对精神集中的妨碍度并不成正比,反而是其他的因素影响较大,此外,感冒了身体不舒服,或其它烦恼事,都会影响精神集中,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消除和避免这些因素。如果一本正经谈集中力,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一种特殊能力,其实不然,只要你多用心想办法除去会妨碍“集中精神”的因素,就可以办得到,你只要当前的问题的重点抓住并加以适当的处理,使身心保持最佳状态,集中就可以提高很多。如果你还是觉得精神不能集中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目前所处的情况,找出其中的原因,当你能够觉察到“啊,我在这种状态容易分散注意力”的话,也就能想出对付的办法了。如果你觉得周围细小的声音干扰你,你或许可用尝试发出声音的学习方法来加以对抗。如果是声音与声音之比,因为远近的原理,远处的声音会让你觉得更小更不在乎这些。有的人面对各种的干扰,只要一做自己喜爱的习题,精神就会很集中。

(2)、暂抛开烦恼

一旦有了烦恼及杂念,就会妨碍集中精神及注意力,如果有了,就必须分析它并想出能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烦恼而能集中精力学习,那需要极大的耐力和意志力,在必须集中精神的时刻,把烦恼暂时忘掉。

一般说来,所谓烦恼,都是那些在脑海中绕来绕去的杂念:“如果真是那样该怎么办?哎呀!或许那样做也有问题„„”诸如此类的总是碰到这样的情形,可以用纸把它记下来,并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烦恼,慢慢思考,这些烦恼渐渐有了头绪,随即可以想出解决的方法,同样也把这些解决的方法记在纸上。

把烦恼写下来,你就能用比较客观的观点去正视它,自然情绪也会比较安定下来,也就比较能找出理想的方案了。即使不能立即找出理想的答案,但把它写下来也可改变一下你的情绪。不管怎样,把烦恼暂搁一旁,对于目前集中精力处理眼前之事会有极大的好处。

除了精神的健康外,一个人的身体也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患了感冒了或身体不适,这时候还勉强坐在书桌边学习的话,效果一定不太好,如果觉得疲倦的话,那就要休息一下,不要太执着于学习了,身体健康了,学习效果肯定会好些

3)、让注意力集中、持续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持续多久的注意力呢?有人实验过,小学生大概可以持续三十分钟,中学生大至是四十分分钟到五十分钟,成年人大概是一个半小时,这当然还要考虑到具体的个人当前的环境问题,以及工作内容等,这些情况不同,持续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每一个人最好都要了解一下自己的“集中限度”。如果集中限度只有七十分钟的话,这样可以在七十分钟后设定一段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使用这种间歇性的方法,比起长期不冷不热的在那熬要好多了。

如果有人说:“我老是注意力不集中!”不必担心,找一种能训练集中注意力的游戏玩一玩儿益智又有趣,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也正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

当一个人疲倦了的时候就必须转换一下状态,一个人站久了就想要做下来,累了就会想(睡,一个人的生理,是在紧张与松弛的节拍中取得平衡而发挥出本来的机能,一个人累了还在那儿强撑着,是没有意义的。

学习到了某个阶段而觉得疲劳时,这时就得马上休息一下,以便恢复,要是你不顾这些,继续用功,学习效率必然低落,如果说仍硬撑着,反而会搞坏身体,因此遇到这种情形,干脆改换一下情结,方法很多,并不一定要休息,你可以出外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可以找朋友玩玩儿,还可以找些内容不同的书看,这也是换换气氛,调节情结的一种手段。坐在书桌边久了,人就会疲劳,这也许是由于长时期向前倾斜坐着,胸部被压迫着,腰部也被固定着,身体有负担而产生的,血流不畅,筋肉疲劳,这时候就应该起来走走,转换一下姿势,做一做简单的运作,这对你恢复精力是大有益处的。

初中学习方法指导 第2篇

试卷答题的主要环节:

正式答题前(拿到试卷)---答题过程中---答题基本结束(检查阶段)

答题最终的目的:明白出题人的意图,有哪些什么考点,这些考点会设置什么陷阱,我们要做到心理有数,这样我们就站在了出题人的角度,想出错都很难了!

试卷答题优化方法的要点:

[圈地法]:顾名思义这不是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而是像圈地一样将分数一点点地圈到自己手中,这要求我们答题时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掌握程度,分层次地将分数一步步拿到手中。这也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考试难免紧张,其实有点紧张反而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如果一点紧张都没有反而不正常了。这里的分层次得分,要有一个舍弃的心理。舍弃并不是放弃,相反是为了更好的得分,比如我们做题大家通常的思路由选择题入手,我们在选择题中必然会设置一道中难档的题目,如果一味在这里耗费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

舍弃原则就是:先把它搁置,作后面的题目,将试卷中你会的题目都做完之后,返回来再去考虑这些搁置的题目,这便是一层或两层的“圈地运动”了。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 第3篇

关键词:课前预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一、做好课前预习, 为上好课做足准备

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 学生只有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才不会稀里糊涂地进课堂, 上课时才能有积极的学习状态, 才能跟上老师的步伐,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1.带着疑问进课堂。问题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疑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启发学生多提问, 并努力解决之。比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这节内容时, 学生通过预习就已经知道物质燃烧必需的三个条件, 所以对灭火的原理也就很容易理解, 但对生活中的灭火做法还会有疑问:用电器着火怎么办?大面积的书籍、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着火如何处理?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给他们做解释时, 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地去听和思考理解, 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2.课前可做好实验上的准备。对于一些家庭小实验, 学生可在上课前独立完成,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时, 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做家庭实验:用食用碱、鸡蛋壳或水垢等和食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并验证它的灭火性等。

特别对于需要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探究性实验, 他们在上课进行实验前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设计和修改, 以确定一个最佳方案在课堂上实施。

二、合作探究, 共同进步

(一) 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应大力提倡。

比如在学习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和灭火、金属的防锈、有关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计算等内容时, 教师应要求同学们进行充分地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所谓话不说不明, 理不辩不清,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合作探究,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都有帮助。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讨论交流, 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启迪、相互补充。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等;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等;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 让学生成为身临其境的研究者, 能引发学生去大胆猜想、分析、尝试, 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比如在教授《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这一节内容时, 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把上课地点放在实验室, 实验桌上摆放了一些药品和器材:蔗糖、食盐、熟石灰、硝酸钾、水、酒精、碘;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胶头滴管等。教师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他们经过积极思考、讨论, 然后完成探究实验, 最后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学生通过实验探究, 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除了得出书本上的实验结论外, 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亲自体验到熟石灰微溶于水;酒精、硝酸钾、蔗糖、食盐易溶于水, 尤其是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混合形成溶液;碘易溶于酒精, 不易溶于水;大多数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只有个别例外, 比如熟石灰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 所以它溶于水很容易形成饱和溶液, 而硝酸钾、蔗糖、食盐的饱和溶液就不太好配制;酒精与水的饱和溶液就没法配制。

合作探究很明显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强烈内在需求, 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和自我意识。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可以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总结归纳, 自主领悟

(一) 帮助学生把化学学习中的一些又多又难记的内容编成口诀

由于化学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 有的学生记忆起来可能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能把它们尽可能地编成口诀, 那么学生记起来就容易许多。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书写化学式和记忆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及常见的酸、碱、盐的溶解性, 我们就可以把化学式的书写原则等编成口诀。“化学式, 书写易, 化合价态先记忆。正价前, 负价后, 这项工作不能漏。标价数, 化最简, 十字交叉是关键。原子团是特殊体, 该加括号要牢记。”这样的口诀, 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 利于记忆,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 所以多年来一直被我们运用和推崇。

(二) 通过对比、联想和领悟, 进行归纳、总结, 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即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

搞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根本所在。只有找到了规律, 才能真正地领会知识, 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并进一步灵活运用之。

比如只有把分子、原子、离子与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之间的关系都搞清楚了, 才能对初中化学所涉及的无机物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对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才能真正理解, 对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才能判断准确, 从而进一步解决有关问题。再比如只有把物质的净化与提纯、检验与鉴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都理解透彻, 才能正确地处理有关问题。还有必须把溶液、溶质、溶剂及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等概念之间的关系都领会清楚, 才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重视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 并且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

重视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 并且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 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且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 进而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此种学习方法, 深受学生的喜爱, 也是新课程最提倡的。

(一) 重视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当然与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学密不可分。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联想, 找出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各门学科融会贯通, 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

如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 学生要联想到物理学中的三态变化和生物学中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 并能对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是化学变化作出正确的解释;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要联想到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当然物理学中的好多物理量在化学学习中也会用到, 如质量、密度、体积、压强及物质的结构等, 有些实验现象还要借助于物理知识才能解释。

再如在学习催化剂概念时, 可与生物学中的酶相联系, 明确酶就是一种催化剂;学习缓慢氧化时要联想到生物的呼吸作用, 知道它就是一种缓慢氧化;学习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化肥知识时, 也要联系生物学知识。

(二) 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所以化学学习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

生活中处处用化学:热水瓶中的水垢如何用化学方法除去?如何鉴别不同水质的好坏?如何鉴别金银饰品的真伪?如何鉴定各种金属制品的成分和质量的好坏?如何防止金属生锈和如何除锈?如何鉴别厨房中的纯碱、食盐和蔗糖 (不能品尝) ?如何检验奶粉的真假?如何鉴定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各种化肥的成分和肥效?如何检验塑料是否有毒?如何鉴别棉、毛和化纤制品?如何鉴别皮料的真假及好坏?

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时务必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实际相联系, 并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善于观察, 积极思考, 大胆创新, 在生活中感悟化学、应用化学, 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实用化,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提高综合素质

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 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为社会在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 所以学生仅仅学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 还要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网络学习, 以适应将来的工作、学习和发展。

学生只有参加社会实践 (包括调查活动) 和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 才能提高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及数据的能力。

比如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下列实践活动:调查本地的环境污染情况, 然后提出治理的初步意见;调查常用金属的种类、成分及用途等;了解金属防锈和除锈的常见方法及科学原理;调查石灰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等;调查常见衣服面料的种类、成分、舒适度等;了解各种塑料的成分、用途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

通过亲身实践, 学生自然就会把书本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 即发现并进一步解决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 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第4篇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与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化,是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概念的学法指导

数学概念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的基础。

1.指导学生按获得概念的基本形式去学习概念

获得概念的方式一是从大量具体例子出发,以归纳的方法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来得出概念;二是从已有的有关概念来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而获得新概念。教材中许多概念都是以这两种方式给出的。如有理数中的正数、负数等概念,就是从大量具体例子出发概括出其本质属性而得出其概念的。又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指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定义

对数学概念,要指导学生从正面提出问题,以求真正理解其内涵。

例如在介绍“平行线”的概念后,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在同一平面内”这一条件没有行吗?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多少种位置关系?

这样做一方面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另一方面可训练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注意一些数学术语和关键词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数学概念定义中语言表述的严谨、准确性。

二、例题的学法指导

(一)使学生了解例题的导向作用,并根据其作用进行学习

例题的导向作用:1.格式、规范示范作用;2.知识运用示范;3.解题途径、某种数学方法或数学思想的运用示范;4.揭示题目之间相互联系的示范。

学法指导的要点为:l.通过对例题的仿做,学会此类题的解题格式、步骤及表达方式;2.对某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加深理解和运用;3.学习例题给出的解题途径、数学方法或数学思想。例如,课本例题通常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或图示去分析阐述问题,如行程问题用图示的方法找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借助数轴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都是数学中重要的方法,学生应会运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4.领悟例题间的关系,重新梳理知识,重组记忆架构。如解方程xHa5=11和解方程0.5xHa0.5=10,这两个例题可视为是同类问题,学习中只需弄懂其中一例,就解决了一类。

(二)引导学生辩证地对待例题,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由于例题及解法要集中展现某一知识点的应用和某种解题方法,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辩证地对待例题,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

1.指导学生挖掘例题的多种解法。

2.把一些例题以练习的形式给学生做。把例题当作练习题来做有这样的好处:当学生完成后可对照例题,检查自己做得对与否,解题格式是否规范,步骤是否简捷,方法是否恰当,从中也可能得出另一种解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练习的学法指导

做练习,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运用中巩固,进而培养能力发展素质。教学中可实施以下的学法指导,改善上述状况。

1.题组练习。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将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设计和组织好题组,将重点、难点或主要方法集中表现出来,使学生的练习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并把做法介绍给学生。

2.指导学生选题,减轻作业量。除了教师布置的题目外,指导学生如何选做其它剩下的题目:①根据自身情况选题。课本内的题目大多数均分为:再现知识的练习、巩固知识的变式练习、应用知识的综合练习等层次。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题。如所学基础知识还未牢固,就不应选综合应用性较强的题目;②不必大量重复选同一类型的题目;③不选怪题或偏题。

3.向学生介绍解题常用的探索途径,减轻解题的阻力。如①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可画出相应图形帮助思考;②联想以前是否遇到过类似题目;③设法将题目与自己会解的某个题联系起来;④从课本或课外参考书中找一个类似题,研究分析其答案,从中找出解题的思路。

4.指导学生做好解题后的反思工作,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实际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解一题丢一题”的情况,这是因为题目一旦获解,就很自然产生感情上的满足,不重视解题后的反思,错过了提高的机会。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我们可以总结出各种解题方法,加深对教学概念的理解,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我们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引伸,进行推广,以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和创新精神。

各教学环节中的学法指导,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和主动学习的目的。从“学会”逐步走向“会学”,切实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第5篇

地图被称为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地图来学好地理。要读懂地图,首先要掌握必要的地图基础知识:识记不同的图例,会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会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会根据不同情况定方向,会看地势高低,会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数等。其次还要做到会获取地图信息:位置图、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示意图等。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第6篇

物理学是人类探讨大自然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初中物理知识至关重要,而要学好初中物理必需从日常身边的观察做起,

物理学讲究科学的探究方法,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会观察。例如就说我们吧:现在每个人都伸出自己的手握住自己的拳头,看看有多大,那么你的心脏就是多大。然后量一量拳头宽,大约就有10厘米左右。下面我们在把两臂伸开,两个手指尖的长度就是你的身高,中学生身高大约就在150—180厘米左右。你的拇指指甲宽度大约也就是1厘米吧!刚刚给大家谈到的就是从你身上就能找到许多物理知识,它就在你的身上,还有你的身边,它并不是很抽象不容易理解的学科,就看你是不是留意了。在有大家更要学会估测。

中考中经常考的题目是,你所在地区的.气温是多少?中考都是在6月21,22号这两天,正值夏季。所以你答题就围绕夏季的天气温度答就可以了,20-30℃之间,但是你写成零下多少肯定就不对了。那么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如何才能使物理成为我们的优势学科?这里虽然没有“点石成金”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有一些成功者的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初中物理学的内容,有一些跟小学《自然科学》里的部分内容很相近,但它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是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有关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等等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怎样才能学好这门学科呢?

对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总有这样的感受,也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和同学们认真研究。下面就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学习物理要由听懂变成会,就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多多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奥妙,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下面从听懂的基础再分几个步骤具体谈一下:

记忆:在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只要理解就行,其实记不住你就不会真正理解,说不准哪一次考试的哪一道题就因为你概念不准而失分。因此,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课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第7篇

重视课堂上的学习上课。

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好题本和错题集)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第8篇

一、自觉预习, 做好笔记

预习, 从能力看是训练自学能力, 从上课看是为上课做准备, 而从学习看是发挥自身潜力, 自我思维训练、生疑, 为上课自行产生定向探索和作出探索反射,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笔者要求学生自觉预习, 做好笔记。笔记十分重要, 它既是预习成果的书面形式, 又为教师检查提供了量的标准和质的暗示。笔记的内容与要求, 对初学者来说, 主要是按部就班。步骤是:1.初读题目, 体会并写出其含义。2.体会题目是用“物”或“事”或“人”或“观点”做的, 初步体会文体, 揣测假如自己写, 将写什么, 怎样写。在笔记上写明自己的看法及揣测。3.根据有关介绍或注释, 写出文章作者概况, 选自何处。4.写出新词意思 (可查字词典) , 抄下生字、多音字注意并自行拼读。5.初读课文, 写出时代背景, 主要内容 (记叙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先怎样、再怎样、最后怎样, 写人的主要写谁干什么、怎么样、其人如何, 说明文是介绍什么、其事物或事理有何特点功用, 等等, 议论文主要是作者发表了什么看法, 有什么主张, 等等) , 并写出中心思想、段落大意。6.写出你有哪些词、句不懂, 你对哪些段落或句子有疑问, 有什么疑问。7.你觉得本文在写法上、语言上有哪些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请写出来。8.初步完成练习题。9.课前演讲, 展示预习成果、见解。各步做完, 就算基本完成了预习任务, 初步达到了目的。

二、积极听课, 口手心到

积极听课, 笔者认为即主动听课, 而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否则, 即使通堂静若鸦雀效果也不佳。如何主动听课呢?笔者要求学生:1.老师板书的动手动心, 记下来, 同时思想上要参与板书活动, 思考要板书什么, 怎样板书, 为什么这样板书, 还可怎样板书, 整个思考过程时间很短, 像“过电影”似的完成。2.对于老师的提问, 动心动口。想一想这个问题自己在预习时想到过或思考过没有?该怎么回答?该怎样联系课文内论?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还有没有别的结论?自己有什么别的看法?还有什么不懂?要积极参与思考, 自行发言或听取别人发言, 并对别人的发言, 好的表示赞同, 有意见的提出异议, 从而巩固思维成果。重要的要记下来, 也可在课文上作眉注旁批, 勾画圈点。3.老师反复讲的、慢速讲的、高声讲的, 动心动手, 记下来。4.老师范读的, 动口动心动手。哪些读得重、读得轻, 哪些读得慢、读得快, 哪些是句间连读, 哪些是句内断读, 哪些读得喜悦、读得悲伤, 哪些读得平实或滑稽, 等等。

三、及时复习, 整理笔记

复习时, 笔者要求学生:1.听完课后, 一定要抽时间重读课文, 整理笔记。整理的方法有补充, 修正, 重新编写。2.复习时, 还可自编课文检测题, 供同桌之间、好友之间交换练习。3.及时记忆, 可用填空法、选择法、判断法、尝试记忆法、趣味记忆法等。

四、迁移阅读, 模仿写作

学完一两篇课文, 最好模仿写作:1.将所学课文与自读教材相应课文对照, 比较二文的异同。2.摘抄文章极其生动形象的描写、警策的议论, 过渡巧妙的句子, 全文中心句, 重点段落中心句, 等等, 思考它们与全文的关系, 并模仿写法写文章, 写段落。3.模仿文章的题目或人物或选材或篇章结构或中心思想, 写一篇作文。

五、编写提纲, 系统复习

学完一个单元或全书, 必须自觉地进行全面的有重点的系统性复习。笔者要求学生:1.分类列出提纲。汉字、词语、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作文题目及写法、重点段落分析, 可分章分节编写。2.列表填表, 即卡片式复习法。包括生字、多音字卡片, 词语卡片、文学常识卡片 (列出作家姓名、原名、字、号、籍贯、生卒年月、文学地位、文学作品及其贡献, 所选课文等) 、课文内容卡片 (列出文章题目、出处、时代背景、文章体裁、主要内容、主题或观点或特征与用途、写作特点, 等等) , 知识短文卡片、引用典故或句子之含义与出处卡片, 等等。3.设计试题, 反馈复习成果。自行设计考卷, 除熟悉题型外, 还将所学知识变成问题, 进行逆向思维, 同时查询资料, 探求信息, 训练知识的辐射、集中与加工的能力。4.同学间口头互测。将知识变成问题, 互问互答, 巩固记忆, 且通过论辩使知识精确化。

六、掌握构思技巧, 训练构思能力

学生构思作文的关键, 是老师要教给构思操作方法及标准与程序。

1.通过电影排列材料, 选择材料, 决定顺序与详略。

2.记叙文坐标构思法。通过坐标, 可选出适合自己写作的记叙内容, 其要素、其顺序明白可见, 调整顺序也简捷易行, 起草迅速。

3.记叙文填表构思法。如在表格顶部横向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详略等项目, 纵向设起因、时间、地点等项目, 根据写作要求的复杂程度, 可改设为“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发生”之前还可加“前奏”“序幕”之类, “发展”可加“继续发展”或“一起、一伏、二起、二伏、三起、三伏”之类, “结局”可加“尾声”之类。构思时在表中对应填写即可。

4.说明文提纲构思法、列表构思法。可将“说明对象、特征、性能、用途、发展、说明方法”等依序横向设在表格里, 构思时填写内容即可。根据训练要求说明对象还可加以变更。

5.议论文提纲构思法、列表构思法等。教师通过画表示范, 学生易学, 易操作, 它不仅使学生进行了简便易行、胸有成竹的构思, 而且增强了文体意识。

综上, 要使初中学生学好语文, 关键要搞好常规教学, 注重常规学习方法的指导, 使之形成习惯。有了这些习惯, 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授人以渔”, 能使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获得语文能力, 为此, 老师要加强初中语文学习方法、习惯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要自觉预习, 做好笔记;积极听课, 口手心到;及时复习, 整理笔记;编写提纲, 系统复习。引导学生练习作文时要迁移阅读, 模仿写作;掌握构思技巧, 训练构思能力;互改自改作文, 讲评做好笔记。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 第9篇

一、专心听讲

课堂专心听讲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我们学习要讲究效率,专心听讲就是最有效的学习,因为在课堂上,老师都会反复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而且老师的讲解一般都比课本更加详细、方法也可能比书上更好,老师还可能会补充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因此上课认真听十分钟,比我们课后自己看一个小时还要有效。

当然我们不是消极被动地听,而是主观上积极努力地听,要愿听,会听,会思考,会记录等。比如我们在听课时可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下课后再征求老师的意见,以便形成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老师在讲新课前,一般都用五分钟来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或者把今天要讲的材料引个头,概述讲课的目的,或者预习、概叙要阐述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很快地记下教师在最初五分钟里所讲的主要内容,那么,它将是最有价值的笔记的一部分,或许会提高整堂课的听课效率。而一堂课的最后五分钟也可能是很重要的,因为大部分教师会在这段时间总结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这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听讲,与老师一起复习,对笔记进行补缺补漏。

二、重视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人们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初三一学年中共有82个演示实验和10个分组实验。这些实验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我们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等能力,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培养我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看老师演示实验或者我们动手做实验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包括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观察中还要积极地思考,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如实填写实验报告。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三、灵活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易学难记,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同学们普遍反映化学课“学得会,记不住”。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学习中改进记忆方法,加强记忆方面的训练,提高记忆效果。学习化学是需要适当的记忆的,元素符号是需要记忆的,但不等于死记硬背,需要记忆的元素符号有20多个,可以分散记忆,先记几个常见的如:氢H,氧O,碳C,氯Cl,钠Na,镁Mg,铝Al,氦He,氖Ne,硫S,其余的以后学到了再背。化合价是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必须掌握。开始学习化合价时对最常用的元素化合价可以用“卡通人”的形式或顺口溜的形式背,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铜、钡、锌,铁,铝三价氯负一,氧、硫负二要记清。但是,光是死背是不行的,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应用,在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更牢、才能灵活运用。书写化学式时,应该依据化合价,以及数学规律来书写。在学习“水的电解”实验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对于这个实验现象同学们总是混淆,我们就用谐音“父亲”来记忆“负氢”。在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来记忆实验的操作顺序。

此外还可用图表记忆、对比记忆、、数字记忆、规律记忆、浓缩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把枯燥的化学知识趣味化,这样就能记得清,记得牢。

四、联系生活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及时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学习二氧化碳时,我们可上网查询有关“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学习酸的通性、pH值时,我们可以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再如,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知识进行非法活动,学会打假识假的经验和常识,如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用硫磺漂白银耳,用工业酒精兑制假酒,用洗衣粉和面炸油条油饼等事实,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五、加强计算

初中化学计算题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中考中化学计算只占百分之十,但是属于得分率较低的部分。初中化学计算包括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式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由于计算题的综合度比较大,在解题时或概念不清,或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或式量算错,或比例式列错,或在进行溶液计算时,公式记错以及数学计算本身的问题,在不同的步骤与阶段,发生不同的差错,因而使计算题得分率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做到仔细审题,透彻理解概念,找准关系,格式规范,强化计算,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订正,要真正搞懂。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步骤清晰,过程简捷,答案准确。解题的一般步骤为:一设(设未知数);二写(写出化学方程式中相关关系);三找(找出关系量);四列(列出算式);五求(求解结果);六答(回答解中问题);七验(验算解法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

六、学会归纳

在学习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在学习《绪言》部分(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化学)后,可整理一下常见的物理变化有哪些,常见的化学变化有哪些,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化学性质有哪些(局限于课文中)。在学习化学式前可把前面学习过的化学符号整理一下,以利于学习化学式的书写。在学习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后,可整理一下,原子有那些微粒构成,各有什么特性。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由于初中化学共介绍了五种混合物、四种单质、十六种化合物,同学会感到量多面广,难以掌握。我们在学习时要把这些分散杂乱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网络。要会根据自己的思考、理解,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要通过知识的反复运用,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第10篇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好数学,为将来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初中阶段对数学学习能力和方法的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小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可能不再适用,同学们必须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许多数学“尖子生”,他们在学习数学上往往都遵循以下几点: 1,聚精会神听课。

学习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课堂上听课效率的高低。要提高听课的效率,就要认真做好各种准备,就要心、眼、耳、手、脑、口、笔并用。第一、必须有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充足,饮食健康,这样才可以保证课堂上不走神。第二、课前准备要充分,课本等学习用具都要带齐。第三、课堂上,要“专心听、仔细看、善于想、敢于问、勤于解、重点记”。总之,学好数学课堂是关键。2,细心专注做题。

学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经之路,但必须摒弃“题海战术”。每天作业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在做作业的时侯,不可边听音乐边做题,或者边吃东西边做题,这样效率不高。所以,养成细心专注做题的习惯,才能对夺取数学的高分。

3,多思多问多讨论。

思考是构建成功最真实的劳动,只有“多思、勤思、反思”才能激发思维的亮点。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学会数学。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多思、多问、多讨论对学好数学相当有利。

4,阶段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是一个反馈学习情况的过程,对前一阶段时间学习的一个总结,不断的反思,构建数学知识的体系,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三种笔记很重要:第一,课堂笔记,记录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第二,选择一些有价值的题目,与同学老师交流,把交流的心得整理记录下来;第三,“错题本”,“温故而知新”,把曾经做错的题目记录下来,并记下正确的解法、错误原因以及自己的想法,把它当做一面“镜子”,留在复习应考之用,效果非常明显。

上一篇:保险内勤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全科护士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