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数学班第一次作业

2024-05-19

国培数学班第一次作业(精选11篇)

国培数学班第一次作业 第1篇

1、通过培训要解决的问题: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和基础,而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当然也是教学中的最难点之一。但往往在我们教学时没有有效的解决这个难点的策略,而使解决问题的教学陷入困境。

2、问题生成的过程反思、原因: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大多还是采取先讲例题,然后训练,训练也是学生先做题,之后教师再讲,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学生普遍感到解决问题难学,教师感到解决问题难教。学生因此对解决问题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只能采用题海战术。首先,问题过于单一。其次,忽视语言教学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作用;第三,教学“类型化”现象严重,学生解答解决问题的过程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意识。正是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解决问题教学失去了活力,变得越来越费时费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郁闷困惑。

3、预期达到的目标: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解决问题的路径、计划与举措

①有些数学解决问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而如果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景,则可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解决问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这种问题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②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解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使解决问题的教学外显化,让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我们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

(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

有些学生的解题困难是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

1、摆脱定势

2、整体思想

3、移多补少

国培数学班第一次作业 第2篇

课堂上的不可测因素很多,预设实施中总会遇到意外,或者预设超越学生知识基础,学生力不从心;或者预设未曾顾及学生认识特点,学生不感兴趣;或者预设滞后学生实际水平,课堂教学缺乏张力。不管遇到上述什么情况,都需对预设进行调整,使预设切贴近实际,贴近课堂,贴近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因为体育课绝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师生的大脑及身体完全处于活动状态,活动的空间越大,组织教学就越复杂,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也就越多,对课中随时随地发生的生成性问题的科学、有效、及时的处理,能真正反映出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在动态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在重视教学预设性前的提下,更加关注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教师一堂课的成败,更是新课改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何为“预设性与生成性”

所谓预设性即课前的教学设计,就是针对体育教学进行的精心策划,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场地器材的选用和布置、教学环境的设置、师生关系等一系列课前教学准备活动。一般,教学设计主要是从“教师角度”来说的,它是教师在备课时重点考虑的内容。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这是一种后现代的课程与教学观。它强调教学要通过师生行为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课程进行“改造”、“动态生成”。这样,使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再是跑道(即规定好的目标与内容),而成为跑的过程本身。而教学则成为师生共同创造过程中的探险活动。

二、“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预设是基础,是教学的前期准备。生成是在预设的情景下突然发生的,不具备可预见性,它是对预设的一种补充、延伸或提升,有人称之为“实时生成”。过去我们教师备课时将一节课习惯地划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并刻板地对每个部分的学习内容、组织形式都按分、秒规定了活动内容、形式及具体要求。教师上课时就是严格执行教案的过程,对课的评价基本上就是:按时、按量、按要求完成各部分练习,学生动作整齐化一,课堂纪律好,教师组织调动井井有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按时间段完成预定的教案。于是,“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然而,体育课的教育教学情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多、过细、过于程式化的预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师生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师生作为活的个体所应有的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要求。师生在活动竞赛中随时应对着新的、不同的局面,产生不同的心境,在瞬间的选择与判断中体验合作与竞争,感受成功与挫败,享受体育的魅力,产生对体育的情感。于是,新课程要求我们在重视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把教学看成是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不同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解释经常出现的现象:同样一篇教案和教学设计、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相同资质的学生、素质大体相同的教师会上出效果截然不同的课。

三、如何处理好体育教学中的“预设性与生成性”

首先,应科学、全面、完整地认识“生成性”,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的“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精心预设,为生成启航。教师在备课即进行教学设计时,明确需要提前预设的内容。

再次,不拘预设,为生成导航。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体育课中必须实现生成的过程,做到优化预设,收获生成。比如:在一次学校公开课中上了一节小学二年级《立定跳远》课,为了渲染课堂气氛,也为了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教师课前在地上贴了一些诸如小兔、小青娃、小猴等动物的剪贴画。课开始后不久,老师让同学们学习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跳法。这时一个女生跑过来用微弱的声音说:“老师,我不喜欢这些小动物!”一语既出,全场哗然。只见朱老师楞了一下,随即蹲下身问“那,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小鹿!老师,我可以学小鹿跳吗?”学生的声音稍大了一点。“可以,你跳给老师看看,老师也跟你学一学!”“真的?”学生一下子蹦起来,一脸的灿烂、一脸的满足与骄傲。之后,老师还引导其他同学来尝试了小鹿跳,也有其他同学跟着自创了一些不同的跳法。由于教师及时、积极、有效的应对,使全班同学立即与这个原本陌生的外校教师亲切起来,整堂课学生不仅练习热情高,而且锻炼效果也很明显。因充分的预设而使生成更精彩。

国培数学班第一次作业 第3篇

关键词:聋生 小学数学 分层作业 实施步骤

聋童缺乏听力,主要靠眼睛来感知外面的世界。他们的形象思维优于正常儿童,抽象思维却发展缓慢,落后于同龄儿童。表现在学习上的特点是注意持续时间短,理解和记忆的能力也远远低于正常儿童。低年级的聋童上学前大多数没学过手语,与人正常交流非常困难。同时,传统的作业布置,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目标的差异性。分层作业是以学生为本,在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聋生小学数学分层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一、实施聋生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必要性

我班有一位喜欢挑战数学高难度题目的男生,他在上课时经常表现得心不在焉,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课本都不愿打开,在下面做小动作,有时甚至跟周围同学打闹,严重违反课堂纪律。我下课的时候找他聊过天,他告诉我,教材上的内容太简单了,他早已经会了,所以觉得上这样的课很无聊。他并没有撒谎,因为我发现虽然他没有专心听课,但课堂练习都完成得很好。我觉得他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每个班都有这种学生,认知能力强,比同龄人学得多、学得快,大众化的教材对他们来说显得过于简单;同样,也有学习落后的学困生,他们就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也换不来进步。长期这样下去,势必会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下降。

因此,我在数学布置作业时注意照顾到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这样,学困生可以经过勤奋努力尝到成功的滋味,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信心;优等生也满足了挑战自我的好胜心,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不敢松懈。分层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不同个体的需要,充分照顾不同个体的发展。

二、聋生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实施步骤

1.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

小学数学作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A.对反映数学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基础型习题,要求全体学生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学生做好;B.对反映课程标准较高要求的典型习题,要求中、高层次特别是中层的学生做好;C.对反映课程标准难点的灵活型习题或一部分较难的考研题,要求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尝试完成,当然也鼓励其他层次的学生量力而行去试一试。上面三个作业层次内容的比例大概控制在7∶2∶1,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为一部分同学的继续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2.小学数学作业的完成

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评自己处于哪个水平并选择与该水平相对应的作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然后教师做适当的调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因为只有干他所能干的、愿意干的、想干的事时,他才会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是教育呼唤的民主。

3.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

无论学习内容有多么新,学习方法有多么先进,如果在评价上采取老一套的方法,新内容和新方式的价值就根本体现不了。因此,老师批改数学作业要有耐心,注意指出运算和解题方法上的不足,还可以加上鼓励的评语和温馨小提示,而不是单纯对一个题目给出对错,更不是单纯给一个分数,分数对于数学分层作业来说是无意义的。

以前布置作业是全班都做同一个版本的作业,正确和错误一目了然,而且出错的题目因为比较集中,所以容易发现。现在一个班至少就有三个版本的作业,所以批改起来会更加繁琐,评讲起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实施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必然会加大老师的工作量,对老师提出了严峻的要求。

三、聋生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初步效果

在特殊学校的班级里,有的学生学前进行的康复补偿情况良好,学前教育也做得很到位,可以自如地跟老师交流无障碍,所以他们在上课时能很好地跟上老师的步伐,练习和作业也能完成得很好;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基本没有受过康复补偿和学前教育,连发出简单的音都很困难,对外界信息的闭塞直接影响他们对所授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消化,他们学得很吃力,也越来越自卑,长期如此,必然导致对数学厌烦。

为此,我在所教的两个班级中尝试分层布置作业,对作业量、作业难度和作业方式做了适当调整,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乐学、好学,尽自己的能力去学,只要跟自己比有进步就大力表扬,让每个学生都各有所得。这样,慢慢地我发现学生都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比以前认真多了,各层的作业也都完成得很好,还有的学生同时完成了三个层次的作业,欠交作业的情况也再也没有出现了。期末开家长会的时候,很多学生和家长拿着成绩单满意地笑了。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实施聋生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信心。

长期以来,教师的课外作业形式十分单调,书面练习几乎是唯一的形式;在内容上,拘泥于教材知识,机械而又封闭。这样既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又不利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外作业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多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和灵活性的内容,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从而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总之,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认识,教师应该突破以往的框架,在作业的设计上多花一番心思。还可以根据特殊学校的特点和学生个性发展状况,创造各种各样新的作业形式,这样势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最终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璇.分层作业的尝试.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02).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5.

[4]罗智慧.提高聋校语文教学效率途径的思考.特殊教育,1995,(01).

国培初中语文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4篇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发散自己的思维

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几年,感觉最突出的突出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张扬自己的个性语言魅力;抒写真实感性的内心世界;展现当代初中生的时代风貌。

多年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我自己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学生的作文只有歌颂哪些高尚的,我认为好的情感,我才认为那是好的作文,才能得高分。我并没有注重一些细节和我和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的差距。虽然此前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有过一些思考,但是并没有想更好的对策,我在这方面的引导不是很充分,有时作文教学陷入一种模式,因而没有理想的效果。

在这次学习中,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老师要教学生作文,老师必须首先走进学生的生活,切实了解学生的生活,把握他们的真实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写作的规律,不用自己的思路压制学生的张扬,构建作文教学的新模式,运用于教学中,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通过学习,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作文教学中的困难:

1、结合自己的体验,通过这次网上远程培训,网上专家答疑,同伴互助交流,认真感悟的作文教学模式。其中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来 辅助作文教学。

2、认真撰写研修日记,交流学习心得,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机会,请教专家,寻找新的教学思路。

3、利用寒暑假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想法,体会他们的情感,尽量多参加学生的活动,以消除和学生的代沟。

4、鼓励学生写周记和日记。

5、推荐名著阅读--------了解诺贝尔获得者莫言(《红高粱》、《透明的萝卜》)

6、让学生坚持读“杂书”,坚持摘抄。

7、总结反思,让学生写出体现真、善、美的好作文来。

国培第一阶段 研修作业 第5篇

我挚爱教育事业,有强烈责任心。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课堂上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下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平时与同伴团结协作,能主动关心他人,先人后己,能与时俱进,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性格开朗。不足之处:

1、个人教学风格不明显,需培养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拥有较强的、独立的教学能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下,在学科教学中还需抛弃模仿和惰性,发扬自身长处,寻找数学教学中的创新。

2、对新的教育理念转换较慢,教学过程的更新、转换等方面尚需主动组织学习。另外,自己总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每天都过得很忙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充电。

二、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分析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英语报》等报纸。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资源。关注专业网站上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搜索教学素材,更新教学理念。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和教研活动,开阔视野,追踪最新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理念,促进理论学习研讨与教学实践探索的融合,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推动在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

4、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尽量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充实和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很有必要。

三、本次研修内容的确定

1.认真听取专 家教授的讲座,踏踏实实地学习理论知识。

2.积极参与班级研讨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3.每天听课后做到及时反思,记录感悟的点点滴滴,认真完成作业。4.钻研教学专著,努力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读后反思。

5.填写好研修日志,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四、个人研修安排

第一阶段:自我诊断,围绕研修主题,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完成网络研修学习45分钟,制定本次研修计划。

第二阶段:完成网络研修学习30分钟,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参与坊主发起的线上研修,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三阶段:学案例。完成网络研修学习60分钟,在实践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有机融合

第四阶段:磨优课,完成网络研修 60分钟,进行小组研修。

第五阶段:出精品,完成30分钟的网络学习,并按要求提交作业,积极参加整理,总结工作。

第六阶段,展成果,整理完善本次国培所需资料,为本次研修画上完美的句号。

五、所需要的支持

1、向专家提问。

2、多与学员交流。

国培小学数学作业 第6篇

一.拼一拼

通过让学生先想想身边的事,然后说的浅显易懂。用大家熟悉的身边的事物来让大家认识新知识。在课的开始,为学生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做“拼图”游戏,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探索了找因数的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班内交流汇报。在这过程中,能让学生的语言得到相互交流、碰撞,他们的思维火花也就不断地被激发,这样,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二、试一试

学生经过了以上的认知过程,思考就有了载体。就牢固的掌握了本课知识,而且是愉悦地接受。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用小正方形个数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学生在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 的思想。

三、练一练

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国培数学班第一次作业 第7篇

关键词 作业批改 策略 教学效果

作业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一项常规性的实践活动。批改作业则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的过程。可以说,作业是师生之间对学习信息进行交流的一个窗口。在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找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知识性的缺陷进行弥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批改方式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作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而不是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一、实施分项评价

作业能够综合体现学生学习的多种指标,如果教师把目光紧紧盯在解答过程是否正确上,就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各种素质。要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对自己作业的优劣有着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采取等级式的分项评价策略,从三个方面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判:第一方面是“双基”评价,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是否具有合理依据,是否具有完整步骤,是否具有正确结果。第二方面是书面评价,主要关注文字是否工整、是否具有正确的符号(包括标点符号)和图形,书写是否规范,作业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第三方面是创新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简便、表达方式是否清晰、思考是否具有独创性、作业有没有完成。

二、实施激励评价

部分学生作业质量不高具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要改变这些学生的作业现状,不是短期就能搞定的事情。我们在评判学生作业的时候,要将客观公正评价和鼓励学生上进有机结合。经过努力,只要学生在作业的某方面有所进步,或在困难前敢于探索,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即使只做对了一小部分,我们也要抓住机会时提高对他们的评判等级,帮助他们体会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作业的快乐,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有一年,我所带班级中有一名学生的智力稍有欠缺,学习成绩比较差,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作业也很认真,但每次会做的还是很少。那天,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时,我发现他学得很认真,发言也非常积极,看到他这么积极地学习,我热情高涨,讲得眉飞色舞。更意想不到的是,那天的除法作业10题他破天荒的对了8题,这对他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于是,在对作业进行批判的时候,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红红的优秀,以示对他取得的成绩的认可和鼓励。

三、实施分次评价

学生获取知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在完成作业时难以一次性达到较高层次。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实施分次评价,进行反复批改,直到达到满意的等级为止。将学生作业发回以后,只要他们能及时查找不足,改正错误,或重新用更好的方法解答,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来的批改等级进行提高。我们还可以在批改时,给学生作业留一些有启发、针对性强、激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改正的实效性。

在完成简便计算17×99+17时,有一名学生解答为“17×99+17=1683+17=1700”,我没有将他的作业批判为错误,而是给了个中评,并在他的作业上“留言”:“结果正确,要是用上刚学过的简便计算就更好了,我想你能行的!”第二次交来的作业,他又补上了一种算法:“17×99+17=(17×100-17)+17=1683+17=1700”。于是,我再次“留言”:“不错,用上了简便方法,但不是最简便的,再想想!”同时,我在17的下边划了一道红线,提示他。果然,第三次他把正确的计算方法写了出来:“17×99+17=17×(99+1)=17×100=1700”。看到了我想要的结果,我毫不犹豫地为他写上了个大大的“优”。

四、实施当面批改

在批改作业时,教师不能把批改作业当作一项任务,而应该把批改作业当作一种享受,一种检验自己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带着对教育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去批改学生作业,在作业中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找不足,有效补救。同时能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弥补教学不足,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次我为学生设计了301-(5+6)×25的作业,一名学生这样解:“301-(5+6)×25=25+1=26.”当时,我对他的解法有点不解,就向他质疑,他说:“(5+6)×25是11个25,301是12个25加上1,那么这道题的结果就应该便是25+1=26。”这样的解法独树一帜。我肯定了他创造性的思路,并进行了鼓励,同时,我让他明白,要把自己的解题思路用步骤表示出來,让别人看懂才行。

国培数学班第一次作业 第8篇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老师教,课后批改作业;学生上课机械地听,下课后忙碌地做作业。学生天天做作业,老师天天批改作业,教师花费在批改作业的时间太多了,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为了应付老师“批改”,学生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草草了事,一大部分学生出现了抄袭、问答案或叫人代替做作业等不良现象。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批改量大,教师批改作业常常用“√”或“×”等符号简单代过,学生由这些符号就能知道哪道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信息,找同学或同桌抄答案应付了事。那么,如何让老师和学生从这艰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呢?对作业的布置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布置课前预习作业。预习作业的布置要以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尝试,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方法为主。布置课前作业时,教师不再指导学生先怎样想、再怎样做,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预习例题、理解例题,在理解例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数学规律的实践活动和创新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性、独立性、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体,整个过程是师生的有效互动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做预习作业时,遇到了难题,想法、体验、感受、见解,有许多话想说,因此,我在上课时,尽量安排8分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感受,体会和理解,交流学习方法。交流时让学生在小组上交流自己做作业的收获或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讨论在作业中所遇到的难题。而我深入学生中间或参与或点拨,在动态中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的话题。

二,布置弹性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等级,而课后作业针对三个等级也相应设计出弹性作业,分别是必做题、选择题、延伸题、附加题等。要求差等生只完成必做题,适当考虑选择题;中等生完成选择题,考虑延伸题;优等生完成延伸题,考虑附加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完成不同的作业。

三,布置开放性作业。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条件完备、答案固定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长期过分做封闭题,容易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往往形成定式思维,这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增强作业的开放性,适当设计一些开放题来充实作业题。由于开放题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应变性、发散性、独创性,在讨论推断可能正确答案和最优解法时,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复合思维,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个性素质和科学思维素质得以提高,从而形成学会求知的素质。

四,布置应用性作业。应用意识的薄弱,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回归生活、生产中的原型,给学生创设一个实际背景,让他们认真观察、收集数据,抽象图形,联想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抽象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和智力素质的形成。

五,布置典型性作业。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是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而作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题海战,造成题海战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率低,作业量多杂而质差,缺乏典型性。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足够类型、形式多样和适当数量的材料,为学生布置一些典型性的作业题,让学生练一题而通一类,比如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需要收集、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打破条件规范的框框;再如要求多个结论或多种解法的题目,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展、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问题,利用这些非常规的题目,作为常规题目的补充。

以下是我的整式乘法作业

I: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

预习作业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_,指数_______。

mn()2.a.a=a(a≠0,m,n都是整数)3.a()·a=a.(在括号内填数)

2m20034204.若10·10=102

3,则m=________。

5.x·x·xy=_________。6.2·8=2,则n=_________。

7.-a·(-a)=_________。3522n作业 必做题 一,计算

1. 102×10;

22.3×3×33

33. 100×104.(5.a2×102

111)×()2×()3 222·a6 ·b

3 ·(-a)·(-a)6.b57.-(-a)8.y2n·yn+1

选做题

1.a·a+a·a–a·a+a·a, 2.已知4×2×2a a+15n3n+2n+

42n+3

=2,且2a+b=8,求a的值,2n+

19b

3.已知n为正整数,试计算(-a)

×(-a)

3n+

2×(-a)。

II:14.1.2 幂的乘方14.1.3 积的乘方

预习作业

1.幂的乘方,底数不变,________.2.积的乖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_______,再把所得的幂相乖。3.计算

n(1)(a)

(2)3

(3)

a作业 必做题

332

5n+1

(4)

(6x2y5)2

教材P104

第1,2题

选做题 1.计算

(1)(x2)3(x4)3

(2)(a2)2a4(a2)4.2.用简便方法计算

(1)4

 0.25

;

8812 0122 011(2)3()

.3.若x2n2,求(3x3n)24(x2)2n的值.

III:14.1.4整式的乘法(第1课时。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作业

必做题

教材P104-105

第3,4题 选做题 1,计算(1)1x431y2(2xy2)(2x2y)(xy)3x2y2z

23(2)(a)2,已知ab21(2ab2)34ab2(7a5b4ab35)

22536,求ab(ababb)的值

3,已知:单项式

M、N满足2x(M3x)6x2y2N,求M、N。

IV:14.1.4 整式的乘法(第2课时。多项式相乘)

预习作业

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乖,先用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去乖以另一个多项式的_______,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计算(1)(2m-3)(3m+1)

(2)(6x-5)(x-4)

(3)(a-5)(a+2)

(4)(3a-2b)(b-3a)-(2a-b)(3a+b)

作业 必做题

教材P105第5、7、8、题.选做题

1.计算

(1)(a+2b)(a-2b)(a+4b).(2)(x-2)(x+2)-(x+1)(x-3)(3)(3y+2)(y-4)-3(y-2)(y-3)2.先化简,再求值: x(x-1)+2x(x+1)-(3x-1)(2x-5),其中x=2. 3.若(x+mx-8)(x-3x+n)的展开式中不含x和x项,求m和n的值

国培小学数学作业二 第9篇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人说“良好的学习兴趣就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一个对学习保持浓厚兴趣的人,他必定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方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平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数学学习中更需如此。试想,如果学生对学习不能保持兴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低,成绩下降。

一、加强直观教学,指导学具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较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而加强直观教学,指导学具操作,使学生手脑并用,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具,恰当﹑合理地进行直观操作,能让学生做的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

比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梯形,指导学生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然后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由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学生不难看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上底和下底之和,高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接下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老师指导学生在操作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使学生既顺利的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

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紧密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在结合生活实际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很注意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组织与指导他们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后,我让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再测量一下瓷砖的边长,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瓷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瓷砖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钱?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更重要的是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故设矛盾,创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说的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常为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悬念,有意地创造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一些“困惑”,从而在似懂非懂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渴望解决悬念的亢奋心理状态中,激发追根求源探索奥妙的兴趣。

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节时,新授前提出一个问题:“小红七岁,她哥哥小强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三个生日,谁知道小强几岁了?”同学们有的说:“三岁”,有的说:“不对,小强是哥哥,怎么才三岁呢?”矛盾产生了,解决矛盾的欲望出现了,学生个个乐滋滋地思考起来,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所以我们要经常在关键之处,有意图地创设一些矛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榜样教育中持趣

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插入一些数学家为了追求一个成功的实验或演算而废寝忘食的故事,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解决思想上怵头学习数学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保持兴趣。如陈景润如醉如痴地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而带病推理、演算,草稿纸成吨的故事;阿基米德为验证皇冠是否由纯金铸成,在浴室中侵跑而忘了洗澡的故事;牛顿、华罗庚的学术成就都不是靠天资,而是靠勤奋学习和肯钻研得来的。当然,如果就近以身边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选择在数学学科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介绍自己如何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刻苦努力使成绩很快提高的事迹,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效果更好。

五、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适当开展一些竞争性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热烈紧张,有利于激发求知兴趣和培养竞争意识。当学生们精神松弛之机我便常常酌情组织学生进行三至五分钟的小竞赛。可以各组选代表参赛,也可以是全组都参加的集体赛,或者是对一组小题的“接力赛”。当场评出名次。此外,“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争坐第一把交椅”等等,都能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以争高低的求知心理与学习兴趣。

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当学生一旦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时,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有的学生对“零做除数没有意义”提出疑问时,我在鼓励的同时让学生把下列的除式写成相

应的乘式:

①7÷0=();→→()×0=7 ②0÷0=();→→()×0=0

结果学生在老师启发下自己找到了根由:()内①是“不存在”;②是“不唯一,可以是任何自然数”,所以零做除数没有意义。可见当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应抓住有力时机,及时给予点拨、诱导、“架桥、铺垫”等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培数学班第一次作业 第10篇

作者:贾玲艳

[日期:2010-12-26]

自12月13日开班以来,我们国培新疆初数01班经历了前三个模块的学习。从记录来看,共有100名注册学员,而实际参加的为99名学员(缺席的为伍越老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个别老师报到较晚,导致部分作业没有按时提交。大部分的老师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现分别按模块顺序给大家做一总结。

第一模块,主要是熟悉学习环境和学习同伴

打破坚冰:大部分老师都能掌握发贴和邮件的方法,不足之处,绝大部分帖子的标题不符合要求(帖子标题应为:“我是XXX,来自XXX),少部分老师的帖子和邮件中没有加入附件,其效果就是在邮件和帖子中不能直接看到照片。在此模块中共设置8个精华贴,分别是:许艳、贾文强、蔡春艳、闫春玲、李玉玲、徐振、冯宁、金玲等8位老师,这些老师都能按要求完成帖子的设置,特此表扬。模块一至今未完成的有陈荣老师,帖子不符合要求。

第二模块,对话新课程修订标准

交流研讨:到了模块二的时候大多数老师都能积极参与发帖,因为大家仔细阅读了模块的学习要求,讨论帖的完成质量有所提高,大多数老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发表话题。存在问题:

1、个别老师主帖没有将两个讨论融合体现在一个帖子里。

2、个别老师回帖没有主题,只匆匆回复几句,质量不够高。

3、帖子的文题不符。

在此模块中共设置10个精华贴,分别是王桂霞、兰英、董丹、陈鹏飞、冯康珍、林健、刘俊红、刘素芬、王宏伟、彭守贵等10位老师,其帖子质量高,能结合教学实际,对其他教师有借鉴意义。但还有5位教师至今未发帖,分别是黎辉、张基敏、常咏梅、邵敏等老师。希望能引起重视。

第三模块:数与代数

测试:共有98名学员参加了测试,满分(30分)共68人,24分的20人,18分的3人,不及格的5人,还有2人至今打开但未完成测试(马生英、陈玉梅老师)。还有两位学员未参加测试。存在问题:个别老师匆忙提交测验,不注意审题。提醒大家,一定要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再测验,千万不要盲目提交。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至今已有94位老师上传了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很高,在这里对以下老师提出表扬:刘俊红、郁秋莲、孙守沛、井风云、武静、张延峰、冯宁、李梅梅、贾文强、高新梅、王宏伟、安蜀娟、丁培、闫春玲、李艳琴、孟宪民、徐秀兰、蔡春艳等老师,作业符合设计要求,课例生动具体。不足之处是有的教师没有看清题目要求,盲目去做,有个别的缺少自评。希望老师们在完成任务时一定看清要求,而且多看看公告里的内容,时常也可以查看自己的成绩,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任务哪里没完成。还有5位老师没有上传作业,他们是董丹、陆信芳、马生英、伍越、常咏梅、陈玉梅老师。希望这些老师要注意调整学习时间,按时完成作业。

班级讨论区:部分教师做的非常好,提出了时效性极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来谈,所以言之有物,很生动也很容易让人理解,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各位学员,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有的是实践经验,抽象的说教和理论我们可从很多渠道获得,但真正的理解是要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来完成的,这也是培训的一个很大的目的。

贾玲艳

国培数学班第一次作业 第11篇

冬去春来,历时八周的“国培计划(2012)------湖北省中小学新课标学科教师远程培训------沙市区小学数学班”培训结束了。这段时间以来,在中国教师研修网湖北项目组和省项目组的指导下,在沙市区教育局教师管理科和继续教育中心的指导和督促下,我们的整个学习过程紧张而忙碌,快乐而充实,同甘而共苦、最终人人都学有所获。

在这次国培中,身为指导老师的我在80位学员的配合下圆满的完成了班级的指导工作。现结合培训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工作总结: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我们沙市区小学数学班有参训学员80人,学员来自沙市区五个乡镇的11所小学的数学教师。学员参训率、合格率均达到100%,所有教师都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

二、班级学习情况:

1、学习准备工作

(1)制定学习方法

在培训开始前的启动仪式上面,我和另外两个班级的辅导教师制定了《国培计划(2012)------沙市区教师学习方法》,并在启动仪式上面进行解读。使老师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了为什么学,如何学,学什么等,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构建通讯网络

在培训开始前,积极组织我班学员进行登录。通过QQ群公告、班级公告、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向参培教师公告,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明确国培计划、日程安排等。我班学员的参训率很快就达到了100%。

(3)成立管理组织

班级建设是管好一个班级的首要任务。为了提高管理实效,我调选了几位精干的学员组建班委机构,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明确了班委的工作分工、工作职责,形成一支高效的班级管理团队。

(4)建立学习小组

建立了学习小组,即班级管理员/指导老师------学校分管领导-------学习小组长------学员。落实学习小组管理制,制定了小组长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人。

2、学习辅导工作

(1)加强自身学习

我的身份既是学员也是辅导老师,作为学员,能体会到学员学习的艰辛,作为辅导老师,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我知道只有弄清了五个模块上面的每一个模块的内容,把握了每一个模块的精髓,才能有效地辅导学员学习,才能为学员答疑解惑,才能有质有量地批改好每一本作业,才能保证学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了辅导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了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我认真学习每个模块的内容,认真研读各位教育专家的讲义,观看专家的课件和教学视频。五个模块的学习为我今后的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让我受益匪浅。

(2)抓学习管理

①明确学习要求

我给学员发考核细节和学员学习计划,让学员按照学习计划按时完成学习,并且我们要求学员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每天上网时间不少于1小时半小时;坚持每天发1条回帖;坚持每周做一次作业。

②全程跟踪管理

我几乎每天上网:主要是看通知、学专题、改作业、答疑解惑、编写简报、发布公告等。熟悉学习内容,掌握培训动态,了解学员学习情况,确定各阶段工作重点,对学员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跟踪,对学习表现突出的学员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及评比班级之最,同时督促通报跟进不足的学员。促使学员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和思考题,提交问题,发布资源和评论。

③及时发布学情。

以简报、短信、班级公告、QQ群公告等形式及时报道班级学习情况,保证学员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班级学习的进展状况,进行自我督促;作好培训过程中的相关报道和通讯,及时反馈着培训的各方面情况。

④抓典范引领

在培训中,我采用“典范引领,以点带面“的措施,于是我就大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学习积极分子的雁领群头作用。每一个专题学习结束,我都从作业完成最多的、发布话题做多的、话题回帖最多的、上传资源最多的、参与活动最多的、留言条数最多的等方面进行评先,并在班级简报上公布,使学员之间有了比较、有了学习的榜样,这样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极大的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⑤抓集体协作

集体携手,共同进步。我为了发挥学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也发扬集体教育的力量,由小组长督促小组成员学习,鼓励小组之间展开学习竞赛,促进了全体学员的共同进步。

(3)班级学习情况总结

学员总数:80人 登录人数:80人 参训率: 100 %

学习率:100% 培训简报:8个

话题(发起/参与): 270/541个 活动(参与): 416次

资源(上传): 308条 评论(看课/作业): 1370/334条

作业(总数/推荐/总结):333/0/79篇

三、培训辅导工作反思:

国培中的辅导工作过程,不仅使我丰富了理论知识,也增进了我对辅导教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反思存在的各种问题:

(1)自身的问题。由于自己担任一线教学工作,教学任务重,业务理论也不是很精通。因此在日常辅导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对每一个学员的作业精心的批改,只能进行较为简单的点评。对于专家在线视频答疑,也不能每次都按时参加。但是尽量完成辅导教师的各项任务。

(2)由于这是使用远程网络培训,不少教师年龄偏大,对网络学习不熟悉,很多学校电脑有限,或多或少影响了培训效果,这有待于继续改进。

(3)极少数教师和领导认识不到位,把培训作为一种负担和任务在完成,而不是作为学习的机会和方式进行学习。

上一篇:大学运动会稿下一篇:实习周记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