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党章的历程一有感

2024-06-15

观党章的历程一有感(精选11篇)

观党章的历程一有感 第1篇

《党章的历程》观后感

本学期,我由班级选举,进入党校学习,在党校学习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我党从成立之初的50多个党员前辈,发展到如今的8000多万的党员同志的执政党的艰苦历程,也更坚定了我入党的信念。上周六,我们在党校的组织下,统一进行了《党章的历程》的视频观看,我将对此发表我个人的感受。

《党章的历程》详细而深刻地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过程。从二大制定的第一部正式章程算起,到党的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先后15次修改党章。每次对党章的修改和完善,都反映了我们党对党的建设规律进行探索的情况,记录着党的历史发展进程。

虽然视频还没有看全,但我深刻感受到党对党章的制定是谨慎而不断发展的。我以两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历史会议为例: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隆重召开,七大党章首次增写总纲部分,阐明了党的性质、纲领、宗旨、作风、群众路线,从而使党章具备了完整的理论形态;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我国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加明确。

通过学习《党章的历程》,我更充分地认识到党辉煌的来之不易,同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做到:首先,认真学习党章,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的坚定性;然后,我们要坚决执行党章,进一步增强自我改造的主动性;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勤政廉洁,克己奉公,不以权、以职谋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我要时刻勉励自己,坚定入党信念,艰苦奋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观党章的历程一有感 第2篇

得益于很多外国记者来华采访和一些剩余的资料,我们有幸了解到党的发展情况。通过观看教育影片《党章的历程一》,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

从中可以看出中共的发展历程是非常艰辛的,在上海兴业路76号,也就是在当时的法租界,中共一大就召开了,当时只有十二名党员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参加大会,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八岁,就是这样一群有志青年一起商讨中国的未来。后来有法国人搜捕,一大不得不中途暂停,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上才开完整个会议。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

虽然中共的发展历程很艰辛,不过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在奋斗历程中,也有很多外国人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说那些外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还有那些关心共产主义发展的,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共开了7次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第一天的会议(马林后来又出席了第六次会议)。他们代表共产国际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马林还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情况,接着拟定了会议日程。

观党章的历程一有感 第3篇

1 当代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

1.1 运动员积极主动、顽强拼搏的比赛作风

“积极主动”,反映了运动员的胆识过人。其实,胆识在武术或技击的训练中历来都受到行家们的重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强调:“谚曰‘艺高人胆大’,是艺高止可添壮有胆之人,非懦弱胆小之人,苟熟一枝而即单打也。惟素负有胆之气,使其再加力大,丰伟、伶俐,而复习以武艺,此为锦上添花,又求之不可得者也。”形意拳歌诀云:“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民国期间,武术家王芗斋先生为了加强习武者的胆识和精神,创立了实战性极强的意拳,并在其《拳道中枢》谈到:“今夫本拳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炼。”李小龙更是将胆识的重要性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他说:“一个搏击者必须经常保持心灵单纯,他的心目只存有一个目标———如何搏击。”心灵的单纯,即是忘却恐惧、忘却疼痛,甚至死亡,心中只有搏击。

并不是具有了“胆识”,就能在散打比赛中表现出果敢与大胆。在散打比赛开展初期,甚至到上个世纪末,运动员大都喜欢防守反击的战术打法,甚至有些场次运动员双方都不愿进攻或者说不敢进攻,因而比赛经常会出现长时间对峙甚至冷场的状况。所以散打竞赛规则也不断改进,以鼓励积极或抑制消极。例如现在的规则对消极的惩处有:消极搂抱,消极8秒、消极3秒,如一方出现上述情况,将会受到判罚为另一方加上1分。另外,规则还取消了“双方运动员在互踢互打中互不得分”的条款,取而代之的是“双方运动员在互踢互打中只要击中对方的得分部位则视为有效击中”。这些条款无疑是在鼓励进攻,同时也对运动员的胆识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现在的散打比赛擂台上,大多运动员一上擂台就能表现出敢打敢拼的比赛作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对手都毫不示弱,果断地出拳出腿,勇于与对手进行对攻或对拼,比赛自然显得激烈、刺激、好看。

1.2 运动员掌握技术的全面性与特长性

现代散打运动是中国武术与现代竞技体育相结合的产物,但当散打登上体育竞技的舞台,当散打运动员双手戴上拳击手套,为了保护运动员的生命安全而规定禁用技法以及禁击部位时,散打技术仅剩下拳法、腿法和摔法了。再加上散打比赛开展之初,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使用技术单调:拳法(直、摆、勾)腿法(鞭、踹、蹬)。当时人们戏称散打为,“拳击+腿”。

为了弘扬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散打运动一直鼓励新技术的产生,散打竞赛规则始终规定:散打技术是除禁用方法外的各武术流派的攻防招法。其中2000年的散打竞赛规则更是加大了新技术和高难技术的得分力度。其规定:用转身后摆腿击中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4分;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即刻站立者,得4分;使用腾空腿法击中对方躯干,而自己站立者,得4分。

数十年散打运动的不懈探索与发展,不但造就了中国诸多功夫明星,也丰富了散打运动的攻防技法。原来在散打比赛中很少见到的“下劈腿”、“后旋踢”、“腾空后蹬腿”、“劈砸拳”以及多种新的快摔技术在现在的擂台之上频频出现。而散打技术的丰富也为散打运动的多种战术和立体进攻奠定了基础,所以散打战术打法也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

在散打运动开展之初,有不少运动员是从摔跤项目或其他项目转到散打项目来的,因而那时的大部分运动员的技术相对单调,运动员仅靠一两招拿手技术取得优异的成绩,也不足为奇。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散打运动员习武年龄的低龄化,习武年限的长期化,赛场上靠“一招鲜,吃遍天”的例子已不复存在。30年散打运动的磨砺使得现在要成为优秀的散打运动员不但要精通拳法、腿法,更要擅长摔法。散打运动技术从整体来说包括踢、打、摔三大类,它们既可以相互制约(比如用腿法阻击对手近身的拳法攻击,用接腿摔法破坏对手的腿法进攻等),也可以组合起来使进攻更加犀利,以给对手以立体性的攻击。在临场比赛中,运动员会面对各种不同打法的对手,技术的全面有利于适应不同类型打法的对手,技术全面还可以形成自己多种进攻手段(组合技术),并根据场上情况采用恰当的战术方法来制胜对手。另外,现在的优秀散打运动员除了技术全面之外还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比如:我国著名散打运动员柳海龙的劈挂腿,王涛的砍式鞭腿,宝力高的贴身快摔等。这些拿手绝活在比赛中不但成为他们的杀手锏、拿分制胜的利器,同时还能给对手以威慑。所以,对于运动员特长技术的学习,就需要我们的教练员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武术中有益的技术,并积极地学习世界各地先进的搏击技巧,结合运动员自身的特点以形成自己的技术特征。

1.3 强调多变,要求运动员具备多种战术打法

俗话说:“水无常态,兵无常势”。随着现代散打运动技术的丰富,随着人们对散打运动认识的深入,30年的发展使得现在散打运动的战术打法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从战术的外在表现形式上有:主动进攻战术、防守反击战术、抑长制短战术、佯攻战术、游击战术、高分战术、重创战术、突袭战术、边角战术、下台战术等。从战术行动上可分为:进攻、防守、防守反击、进攻后防守、防守反击后防守、进攻后防守反击、进攻后防守反击后防守等7种。这些战术打法和战术行动,需要运动员逐一掌握,并做到在赛场上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灵活多变,让对手摸不透自己的打法规律,抓不住自己的漏洞,也才能做到“出其不意”地取得比赛的胜利。那种原来单一的战术已不能适应现代散打比赛的要求,我们的教练员应该多研究、学习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规律,创造出更为丰富有效的战术打法。

1.4 强调准确,突出运动员的得分能力

判罚运动员的胜负,多数情况下是以运动员得分的多少来判定的。散打比赛规则将人体分为得分部位、禁击部位和不得分部位。得分部位是用拳法或腿法击中之,自己就可以得分;禁击部位是为了保护运动员,不能击打的人体部位。如果击中则会受到判罚;不得分部位是可以击打,但不得分。另外,用拳法和腿法击中相同的得分部位而得分是不相同的。例如:用拳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得1分,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得2分。

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会始终强调运动员技术的准确性,这里的准确包含两种含义:(1)力点的准确,即打击对方时的着力点要准确。力点准确可以使自己的打击更有具有威力,为自己的得分打下基础,同时也可以避免自己受伤。(2)打击部位的准确,即要求运动员拳、腿的进攻要击中对方的得分部位,否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3)运动员计算自己跟对手之间的得分情况要准确。现在高水平的比赛,运动员之间的水平都十分接近,运动员必须在心里计算好自己跟对手的得分情况,再根据自己得分情况采取不同的战术策略。

2 当代散打运动存在的问题

30载不懈的发展,散打运动始终成为国人喜爱和关注的体育项目,散打运动也始终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面对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现状,每个武术工作者、每个武术爱好者都会为此感到欣慰。但是当我们用精益求精的眼光看待散打运动的发展时,有些问题或隐患我们就必须要谈了。

首先,现在国内散打运动的开展模式滞后于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已经30多年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武术散打竞赛还是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赛模式,即政府出资办比赛,举办方为比赛而比赛,一场比赛接着一场比赛,犹如走马灯一般,匆匆而过,让观众无法欣赏到精彩的比赛。我国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武术散打运动员,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并有众多的武术爱好者。曾记得本世纪初蜚声中外的“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商业化的比赛机制,吸引了世人的眼球,也造就了一批散打明星,同时也奠定了散打运动在世界搏击运动中的地位。商业化的武术散打比赛不仅可以推广武术散打运动,展现中华武术的魅力,满足普通群众欣赏武术散打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散打运动的推广和快速发展注入了催化剂。因此,推广商业化的散打比赛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其次,现行比赛规则的保守性与要求体现中华武术全面性的矛盾。散打比赛规则始终规定:“除禁用方法之外,各武术门派的武术技法都可以使用”。但散打运动是一项搏斗运动,它的比赛激烈,甚至残酷。保护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成为比赛组织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和责任。为了比赛的安全,散打规则要求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具(护头、护齿、护胸、护裆、拳套等),而运动员一旦穿上了护具,也会致使诸多传统技法无法运用或者使用效果不佳。例如:靠法,武术中讲:“远踢、近打、贴身靠摔”。但在散打比赛中,由于比赛双方都穿戴着护胸,如单纯地使用靠法就像隔靴搔痒,因此,现在的散打比赛鲜有靠法的使用。另外,散打比赛规则将膝法列为禁用方法,但国外空手道、自由搏击都已开放了膝法,甚至国内某些商业散打比赛也允许膝法的运用。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考虑对现行散打规则的拓宽,在当前的情况下,武术谚语有:“肩、肘、腕、胯、膝,拳打脚又踢”。30年散打运动的探索,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的散打技术始终限制在手法(拳法)、腿法和摔法,这也影响着我们散打技术的丰富。

另外,散打竞赛规则是散打运动技术的发展航标,因为它衡量着一项技术在比赛中的价值。有些技术在原来的比赛中有很大价值,而因为规则的改动使得现在的价值不大,甚至没有价值。比如:原用低鞭腿击中对方小腿可以得1分,现在则不得分。如果现在运动员在赛场上再用低鞭腿踢击对方小腿部意义已经不大了,而且也容易被对手反击。所以,只有散打竞赛规则不断拓宽,其技术才能不断丰富,也才能表现出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

第三,注重对运动员散打智能的培养。人们称“散打运动是勇敢者的游戏”,但是单凭勇气是很难在现代的散打比赛中是取得胜利的,因为散打本身是比赛双方斗智斗勇的活动。作为一名散打运动员,在临场比赛中需要对场上的形势作出准确预判,需要揣摩对手的心理和意图,以及在场上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技战术应用等策略,这些都是运动员散打智能的表现。散打智能,指的是运动员在以操作思维为主的一般智力的基础上,在参加专项训练和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专项信息加工速度、认知策略和反应认知方式的心智活动。人们常用“声东击西”、“指上打下”来形容一个人武艺高超。优秀运动员,并不是仅仅因为他们的拳脚多么快速,多么具有杀伤力,而是因为他们具备高人一筹的散打智能。散打智能是衡量一名散打运动员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对运动员散打智能的培养绝不可忽视,使之贯穿于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之中,在青少年阶段既让他们懂得各种散打技术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 结语

面对20年来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去取得的成就,面对我国武术散打现在良好的发展趋势,我们每个武术工作者都会为之自豪、欣慰。这里不仅有国家政府的大力的扶持,也是全体武术人为之奋斗的成果。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高枕无忧,必须看到在良好发展态势里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必须看到我们的武术散打运动与国内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状况所存在的差距。百尺竿头,脚踏实地,才能创造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的更为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叶伟.散打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观党章的历程一有感 第4篇

[关键词]党章;党的基层组织;历程;原因

[中图分类号] D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1-0039-02

党的组织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党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基层单位中设立的党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和党的领导机关联系广大党员与群众的桥梁,是党在基层组织中领导党员和带领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在中共召开的一大至十八大期间,先后制定、修订通过了17部党章。这17部党章,不仅见证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历史,而且深刻地表现了党章自身的发展和特点。党的基层组织随着党章的变化与发展,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从探索到成熟、逐步完善,再到巩固和发展。

(一)探索时期。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纲领规定:“凡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地方,应成立委员会”[1],但是并没有规定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一大后,随着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发展,全国党员与党的地方组织增加,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这使得党对中国国情与民主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迫切地需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正确方针,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第一部党章在第四条对党的基层组织做了初步的规定:农村、工厂、铁路、矿山、兵营、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隶属地方支部”。[2]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对成立“组”的人数进行了修改,改为:“凡有党员五人至十人均得成立一个小组”。[3]最早将党的基层组织由党的小组改为党的支部,并将支部规定为党的基本组织是中共四大的党章。1925年,中共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提出了:“我们党的基本组织,应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4]四大以后,大革命进入高潮,党的组织空前发展,党员人数急剧增加。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区,如云南、广西、安徽、福建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党组织。因此,1927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第一次把支部单列一章,第一次规定了党支部的六项基本任务。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众所周知,七大的党章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最好的党章,是我们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在七大的党章中,第一次把党的基层组织从党的支部扩展到党的总支部和基层党委。

(二)逐步完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八大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一次盛会。八大通过的党章, 第一次运用“党的基层组织”的概念取代了以往“党的基本组织”和“党的基础组织”的用词,并专设“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一条,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形式为: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基层党委员会三级,并新增四条基层党组织的任务。“文革”时期,在“左倾”错误的指导下,党章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受到严重破坏。党的建设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严重偏差,党的建设进入曲折阶段。九大、十大及定制于1977年的十一大受“左”的思想影响较为严重。这几部党章,取消了设立基层党组织的人数原则;党组织的设置根据革命斗争需要设立总支部或者基层委员会;删除了基层党组织的会议制度;基层党组织任务主要以阶级斗争为纲等等。

(三)巩固与发展时期。拨乱反正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十二大的党章,摒弃了九大、十大、十一大的弊端,继承和发展了七大、八大党章的优点,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基本要求和组织原则。十二大以后的党章则更为细致和科学。例如,十四大党章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首次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党支部,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明确了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基层的任务与作用。十五大党章强调了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性,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础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进入新世纪,新的社会形势,使党章又有了新的变化。根据社会的发展,十六大党章增写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和作用等内容。十七大党章则增写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内容,有利于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基层党组织落实各自责任,形成管理合力。十八大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新要求。党章中党的基层组织部分第三十一条第一项增写了积极创先争优的内容。增写这个内容,有利于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第二项第一句也进行了修改。修改为: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样的修改,有利于落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观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环境变迁的推动。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修订。党的基层组织也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1978年,中国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党章关于党的基层组织的修订就有相关内容的体现。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在社区的覆盖面等内容的增写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出现的新形势。

(二)党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党成立的95年里,中国共产党历经了只有数十人的小党,到大国的执政党,其自身的发展是非常显著的。因而,党对自身基层组织的要求在各个时期也是不同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就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革命斗争的胜利,担负着领导革命的使命,集中最大力量打倒敌人。所以五大、六大党章关于党的基层组织的职权主要强调基层组织对上级的服从。八大党章是党执政时期的第一部党章。建国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第一要务是满足群众利益的需要。因此,中共八大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民同党和党的领导机关密切联系起来,应该经常注意并且向上级组织反映群众的情绪和要求,关心和尽力改善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的生活。

总而言之,党的基层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整个肌体最基本的细胞,党组织的基础,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党章中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内容的修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档案文献选编[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3.

[2][3]本书编委会编.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1921-2012[Z].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2:53.65.

[4]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一大到十八大(上) [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300.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观党章的历程一有感 第5篇

尊敬的党组织:

《伟大的历程》真切而又充分的反映了自1978年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后的巨大变化。三十年前的中国,国力衰微,经济落后,科技发展缓慢,人民过着空前水深火热的生活,人多物资少。三十年后的中国,中华大地呈现一片繁荣,国家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在实现共产主义的大道上昂首阔步。

其实让我感悟最多的是《伟大的历程》的复兴伟业这一部分,也许因为是经历过,觉得更加真实。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国家用行动证明了多难兴邦。当南方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困住了回家的人们,信息渠道中断带给人们孤独与茫然时,是中央领导同志赶赴一线指挥抗灾的行踪和人民子弟兵与冰雪搏斗的壮举给成千上万的灾区群众带去了必胜的信心。当5•12汶川大地震震垮了一个个家,震掉了人们脸上的笑容时,也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是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险从不放弃的寻找,带给了压在破碎的石板下的灾民生存的希望。地震虽然让一个个小家倒下了,却让中国这个大家庭更加凝聚,更加坚强。无数次看着电视屏幕上抗震救灾的感动画面,无数次听到中央领导同志身赴灾区,无数次听到被救后的灾民说“谢谢”“我知道你们会来救我的”……无数次看到报纸上更新的死亡数量,总是沉默,然后泪流满面。也许正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的国家足以强大到让我们深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总可以度过。

08奥运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在世界眼里是一个奇迹,这是一个刚刚经历过灾难的民族,却奇迹般的用坚强的意志抹去哀伤,举办了一届规模空前宏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再者,神舟7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穿着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飞天”航天服进行太空漫步,突破和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的关键技术,首次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那一刻,世界都在仰望中国距离,世界也都在等待中国时间。

现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来袭,在第二次金融峰会上,胡锦涛强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带给中国面对各种挑战的信心与勇气,我相信在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必将度过这次金融危机,从而是经济更健康稳步发展。

浏览本文章的人还查看了入党思想汇报栏目如下文章

学习十六大代表先进事迹有感

观党章的历程一有感 第6篇

伟大创举——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有感

12月01日,我们十六期入党积极分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光辉历程

伟大创举——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面对一幅幅纪录长征之路的画面,我们无不感慨万千,对红军和长征精神充满了敬仰和赞叹,同时对战争的残酷、人生的悲壮,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东北三省后,不断向关内入侵,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向全国发出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广泛动员和组织抗日救亡运动。然而,国民党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集数十万大军,连续不断地向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发动“围剿”。特别是从1933年9月起,他们调集上百万军队,对中央苏区及其他苏区发动第五次大规模军事“围剿”,企图彻底消灭红军。当时,由于“左”倾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肩负起领导抗日民族战争的历史任务,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即长征。

长征路上,红军不仅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种种磨难。红军战士们团结一致、生死与共,以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翻越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滩,表现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在长征途中四度赤水河、强渡嘉陵江、翻越夹金山、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一些军事史上的奇迹!当中四度赤水河堪称神来之笔,也是毛泽东军事指挥最得意之举!

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红军老战士座谈会上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指“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些精辟概括,是长征精神的真实写照。虽然长征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全中国过程中的一段光辉奋斗历程已经过去,但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永远发挥作用的精神财富,作为老一辈革命家和中国工农红军留给后继者的宝贵遗产,将长久地发挥作用。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高度凝结,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党章的历程 第7篇

《党章历程》详细而深刻地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过程,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端正了入党态度,坚定了入党信念。

作为党的根本大法,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八十多年间的修改与补充,体现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回眸十六部党章,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在探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心路历程的缩影。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回顾八十多年党章的历程,是确保执政党“百年大计”的必须;对于中华民族来讲,中国共产党章程在与时俱进的历程中体现出的党意民心,也是确保民族不断走向兴旺发达,国家不断走向繁荣昌盛的宝贵精神财富。

党章的制定是谨慎而不断发展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回首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90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风风雨雨。90年的历程、90年的奋斗,党在起起伏伏中茁壮成长;90年的历程、90年的艰辛,党在跌跌撞撞中引领中国走向光明、迈向繁荣!党章是随着我们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逐渐成熟而不断完善的,它反映着党的理论的发展,反映这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反映着当的成熟程度。90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已经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任务能够完成,经济社会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关键在党。

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要继续站在时代的前沿,带领人民胜利前进,总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三个代表思想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的基本要求,这与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同时,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争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胜利的基本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党章的历程学习心得感想 第8篇

89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诞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纲领--《中国共产党纲领》。它的诞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宣告了党要通过武装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直至消灭阶级;它的诞生,为苦苦挣扎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劳苦大众点燃了共产主义的火种,并激起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地赢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信心。

回首历史,89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风风雨雨。99的历程、的奋斗,党在起起伏伏中茁壮成长;99年的历程、99年的艰辛,党在跌跌撞撞中引领中国走向光明、迈向繁荣!我们不能忘记,是中国共产党

《党章的历程》观后感 第9篇

《党章的历程》观后感

2010 年5 月20 日,人文党支部组织我们观看了《党章的历程》纪录片。《党章的历程》 共六集:开天辟地、胜利旗帜、执政初探、新的历程、世纪交响、发展之道。《党章的历程》 详细而深刻地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过程,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对中国共 产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该纪录片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以及取得的一些可喜的成绩。如2007 年的非典疫情,2008 年春节期间罕见的特大雪灾和汶川特大地震,每一次的磨难, 每一次的灾难,都对全中国人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每一次的灾难又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 代价的,越是有什么大困难,全中国人民就越团结,越愈发充满信心,我们的伟大领导人在 灾难面前也表现非常人的镇定与自信。多难兴邦,没有什么能难倒中国人民!在由美国引起 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中国也积极地表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了全世界媒体多的 好评,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树立了一个新的形象。作为党的根本大法,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八十多年间的修改与补充,体现中国共产党从幼 年走向成熟。回眸十六部党章,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在探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心路历程的缩影。党章的制定是谨慎而不断发展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 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 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 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 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 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未来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必须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要继续站在时代的前沿,带领人民胜利前进,总结起来,就是必 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三个代表思想从根本 上进一步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 产党人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的基本要求,这与坚持 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同时,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 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 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争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胜利的基本要求,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后人,努力 缔造辉煌,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把我国 变成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

荣,国富民强的和谐社会。

党章的历程观后感 第10篇

《党章的历程》是一部深刻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过程的纪录片,由开天辟地、胜利旗帜、执政初探、新的历程、世纪交响、发展之道六部分组成。通过这次党校组织的观看后,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集中体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重要主张,规定党内的重要制度和体制制度,对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章,把制定、修改和完善党章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党章的制定是谨慎而不断发展的。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的表现,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想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当正确的思想被正确的运用于实际中时,可以产生无情的力量。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又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后来又 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不断在思想上创新,不断进步,一步步越来越强大和成熟。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建设历程 第11篇

(党课讲稿)

党章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章的建设,认真总结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及时体现到党章中,充分发挥党章对于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党章有党章的学问,党章有党章的结构,党章也有其艰难曲折的发展历史。通过多年参加党支部《党章》的学习整理,我们把党章建设分为四大部分:

1、建党初期党章部分(1-6大,受共产国际指导的时期)

2、七大党章部分(7-8大,中共首次独立制定党章)

3、九大党章部分(9-11大,受极左思想影响的时期)

4、十二大党章部分(12-19大,规范党章,与时俱进期)

一大:提出党的政治主张 一大通过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转到浙江嘉兴城南南湖)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故事【红船上的党纲】

一大出席代表13人,分别是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代表全国57名党员,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大会主持人张国焘】

通过了一个870字、内容简略的《》【党纲原文】。提出了党的政治主张。就是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张国焘起草党纲,在红船上部分通过】 对一大的总结“为万事开头难”

二大:规定了党内的纪律规范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党的二大通过的《》,是我们党第一部正式党章,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基本完成。二大党章把“纪律”单独列为一章,详细规定了党内的纪律规范,以及对违纪党员的纪律处分。

三大:严格党员发展程序

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房子(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党的三大通过的《》,把入党介绍人从原来的一人增加为二人,第一次规定了党员候补期,这对于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高党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三大中央局执行委员长陈独秀。

四大:重视党支部的作用

1925年1月,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绿地公园内召开,党的四大通过的《》,第一次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党支部。这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注意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四大党章首次把中央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改为总书记。

五大:提出党的组织原则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中国第一红街”——武昌都府堤20号,也是中共创始人之一陈潭秋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召开。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

由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通过的《》,是唯一的不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这部党章共12章85条,是我们党历史上条目最多的党章,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在党章史上提出了很多个第一。

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员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

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

第一次将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省委、市委或县委、区委)和基层组织三个层次,并明确规定了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任务;

第一次规定设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务委员会;

第一次规定选举产生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这一早期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团(即党组)的设置及其职责;

第一次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单独列为一章。

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六大:对民主集中制的完善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中,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市南部郊外五一村公园街18号召开六大。一座旧式贵族庄园里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

【六大为何在莫斯科召开】四个字总结“白色恐怖”【六大前后】

六大通过的党章具体规定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三条原则,这对于完善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治局书记向忠发。【向忠发简介】

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前夕,党的七大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在长期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中央政治局书记毛泽东。

【党的六大于1928年召开,七大于1945年召开,两次党代会相隔17年之久,主要原因是:

1、党和人民军队一直处于极其严酷恶劣的战争环境之下,党必须集中全力领导和全民族抗日战争。

2、战争使根据地被分割、交通不便,许多党的高级干部都在第一线战斗,很难集中起来开会。

3、同时,全党对于重大是非问题还没有形成一致看法。直到1945年整风运动结束后,以上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党的七大才得以顺利召开。】

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了,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概括和论述,为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大党章最重要的内容是:第一次增写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总纲,明确阐述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和特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等,极大地增强了党章的理论性和指导性;第一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四项义务和四项权利;第一次把“四个服从”载入党章。

【七大八大独立建党】

八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

八大党章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新特点,明确提出了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成果。

八大党章的主要内容:一是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 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执政党工作重心的转变。二是提出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传统。三是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原则。四是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十项义务和七项权利。九大: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气氛所笼罩。它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有失误的。十大: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击,被排斥在九届中央委员会之外的老干部,如邓小平、王稼祥、乌兰夫、李井泉、谭震林、廖承志等被选为中央委员。虽然江青集团的骨干分子更多地进入新的中央委员会,但一批众望所归的老同志入选,毕竟反映了党内健康力量的增强。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

党章修改。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了失误,党的自身建设也遭到挫折。在这20年当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三部党章,即九大党章、十大党章和十一大党章。这些党章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制定出来的,不可避免带有“左”的痕迹。

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九、十、十一大总结为“多难兴党”

十二大: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和两年徘徊之后,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制定的十二大党章,最具特色之处是:

在总纲中体现了新形势新任务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在上第一次增加了禁止个人崇拜的内容;增加了“党的干部”一章,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探索。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

十三大:突出改革和制度建设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三大通过的《》,是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用部分条文修正的形式对党章进行修改。修正案共10条,总共有13处增删改动,着重体现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方面,表明党的建设正在走上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十三大的修改主要是: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候选人名单采用差额选举;规定党组织讨论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增写了的职权等。

十四大:第一次郑重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郑重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阐述了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地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北京召开。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只有7处150个字的修改。这部改动最小却意义重大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心愿。十三、十四、四五大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14日北京召开。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章的修改:对党的性质作了新的表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实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了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等新的要求;增写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可以申请入党的内容;增写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十六字原则;增写了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对纪检机关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进行了新的阐述;新增了党徽党旗一章。十七大:

2007年10月15至2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载入党章,并把它贯穿始终,是十七大党章最具特色之处。

把科学发展观这一最重要、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载入党章,使党章具有更深厚的理论底蕴。

十六、十七大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 十八大: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代表名额2270名。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首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这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同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这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

二是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一致建议,在党章中对这个根本成就作完整表述。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对于深化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有重要意义。

三是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建议,在党章中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内容的分量。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有重要意义。

四是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

这方面的一个重大修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适应这一修改,党章修正案专门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阐述,包括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工作着力点。这样修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党章修正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内容也进行了充实。

五是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根据近些年来党的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形势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章修正案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增写的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六是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条作了一些修改。

十八大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

十二——十八大总结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十九大:

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17次修改党章,本次共修改107处,其中总纲部分修改58处,条文部分修改49处。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大会要求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

大会同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全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大会强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这个文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入党章

大会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大会同意在党章中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4.党章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相应修改

大会认为,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党章据此作出相应修改,为我们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更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指引。

5.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写入党章

把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推动全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科学判断和战略部署上来,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写入党章

大会同意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党章。

7.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写入党章

大会同意,把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切实保证人民解放军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

8.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写入党章

大会同意,把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等要求写入党章,把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等内容写入党章,把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基本要求之一写入党章。

9.“党是领导一切的”写入党章

大会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大会同意把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增强全党党的意识,实现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10.实现巡视全覆盖、推进“两学一做”写入党章

大会认为,总结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同总纲部分修改相衔接,对党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十分必要。

实现巡视全覆盖,开展中央单位巡视、市县巡察,是巡视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明确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明确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军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反映了军队改革后的中央军委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现实需要,等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成果的集中反映。把这些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全党把握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利于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中国共产党章程诞生于红船,经过79年的乘风破浪,不断壮大现在已经成为一艘航空母舰,屹立于世界东方。愿我们所有党员象船员一样能够自觉遵守党章,更加坚定党的信念,让这艘船行得更远。

张优民 2018年10月31日

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

(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

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4.联合第三国际。

三、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坚决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断绝一切联系。

四、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但在加入我党之前,必须断绝同反对我党纲领之任何党派的关系。

五、介绍党员的手续如下:被介绍人应由当地委员会审查;审查期限至多两个月。审查后经多数党员同意,方可承认申请人为党员,如该地区已成立执行委员会,应由该委员会批准。

六、在公开时机未成熟前,党的主张以至党员身分都应保守秘密。

七、有五名党员的地方可建立地方委员会。八、一个地方的委员会成员,经当地书记介绍,可转至另一个地方的委员会。

九、不到十人的地方委员会,只设书记一人管理事务;超过十人者,应设财务委员一人,组织委员一人,宣传委员一人;超过三十人者,应组织执行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章程另订。

十、各地在党员增加的情况下,应根据职业的不同,利用工人、农民、兵士和学生组织,在党外进行活动。这些组织必须受党的地方执行委员会指导。

十一、(英文版原注)①

十二、地方委员会的财政、出版和政策都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

十三、在党员人数超过五百,或已成立五个以上地方执行委员会时,应选择一适当地点成立由全国代表会议选出之十名委员组成之中央执行委员会。如果上述条件尚不具备,应组织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以应需要。有关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详细规章另订。

十四、除为现行法律所迫或征得党的同意外,任何党员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但士兵、警察、文职雇员不受此限。②

十五、本纲领需经全国代表大会三分之二的代表通过修正案时方可修改。

①英文版原注:陈的稿本上没有第十一条,可能是他在打次页时遗漏了,也可能是由于他把第十条以后的号码排错了。

上一篇:如何申请信用卡快速下一篇:种植红提的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