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2024-07-26

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精选6篇)

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第1篇

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 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近年来,我市交通运输系统积极推进干部作风和勤政廉政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交通干部作风主流是好的,‘为民、务实、敬业、清廉’是交通干部队伍的主旋律‛,同时我市交通系统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交通干部队伍能否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良好的作风,关系到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大局,新形势下,加强交通系统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建设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为此我们交通运输纪检组就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和治理对策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当前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学习风气不浓,不能学以致用。有的单位领导干部不注重学习,忙于事务不愿挤出时间学习;有的为了学习而学习,用学习装点门面,以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政治学习;有的学习不系统,不善于带着问题学,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有的不学法律法规、不学规章制度,不钻研业务,知识的综合性、连通性差,业务不精,工作浮在面上。

二是大局意识淡泊,组织观念不强。有的领导干部缺乏交通‚一盘棋‛的整体意识,‚交通人‛、‚大交通‛的理念淡泊;有的只强调局部利益,不从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与和谐统一的全局来考虑问题;交通局机关与下属单位的领导关系,局与局、局与所的协作共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弱化;有的领导干部对上级的指示精神和要求不认真领会,只根据局部情况和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搞擦边贯彻,走样贯彻;总体上来说交通系统抓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交通运输市场管理、抓大物流客流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这些表现和问题如继续存在将会削弱党政的权威,将影响我们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三是班子不团结,难以形成合力。个别单位领导班子不和谐,班子成员缺乏相互信任,不能很好团结共事;个别班子缺乏主心骨,看似你好我好,核心难以形成,班子整体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有些班子、有些领导遇事不沟通、大事不商量,缺乏工作和情感的尊重信任;个别领导干部不讲正气、不讲团结、不讲民主,作风霸道,惟我独尊。

四是处事不公正,执法不严格。有的人搞庸俗关系学,办事讲义气不讲原则,只关心自己的事,对群众的事不热心、不放在心上;对‚熟人‛、‚能人‛‚要人‛和自己的亲朋好友的事急办快办。而对基层干部职工、困难职工、特别边远的和少数民族群众较多的单位的事,想的不多,关心的不够,解决的不及时;少数执法人员执法不严,依法不准,有时办人情案,个别执法人员还存在吃拿卡要的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反映。

五是奢侈浪费,不廉洁从政。有的领导干部贪图享乐,讲排场、比阔气,生活条件追求奢华,甚至腐败堕落;个别领导干部为政不廉,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甚至搞钱权交易;有的项目亲戚朋友一帮,拼凑机械设备搞土方,虚报工程量清单,大捞黑心钱;有的工程无合同,不少工程无验收,无视国家投资和质量大计;有的花国家的工程款大手大脚、无序设计变更、无度增大投资,工程款一超再超;有的工程拆迁搞大包干,花国家的钱害己又害人;部分单位、部分项目资金未审计,支出不恰当,行政成本过高,令人担心;少数人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该去的场合敢去,不该要的东西敢要,不该办的事敢办;在少数领导干部不注意节俭、铺张浪费、用公款大吃大喝;个别人生活作风上不检点,在职工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上述这些问题和表现,虽然只存在于交通系统个别单位和少数领导干部中,有些是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但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和典型性,其消极影响不可估量,如果不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听任这些不良风气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领导干部的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破坏交通运输行业的团结和谐,阻碍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存在问题的产生根源

交通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建设和管理门类广、环节多,不少重点岗位权力相对集中,容易滋生腐败。纵观各类腐败案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产生:

(一)思想上拒腐防变的防线筑得不牢。腐败问题的滋生,主要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改造而导致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蜕化变质。

(二)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缺位或流于形式,监督工作不力,一些领导干部经不住诱惑,利用管理上的漏洞违纪违法。

(三)督办落实不够,执行力不强。对上级文件精神落实不够,督办检查不够,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产生问题的根源,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增强领导干部作风和勤政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常抓不懈,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寓于交通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

三、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加强教育管理。‚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支配行动‛。人的行为如何与其本身所具备的素质高低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抓源头,首先是教育人,要对交通运输行业的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窗口服务人员加强教育。这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强宗旨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执法理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关、权力观、利益观;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执法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职业责任意识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从长期性和文化的层次来说,廉政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人们行为的功能,因此,引进直至创造自身廉政文化是解决自我教育和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1、引进廉政文化,努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的普及教育创建活动,加强社会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褒扬高尚品德,鞭挞不良行为,使广大职工自觉追求真善美,启迪思想,陶冶情操,让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和提高,加强群众性的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政文化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

2、把握廉政文化内涵,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典型。廉政文化必须与当前时代特征相结合才更具影响力。要通过嫁接先进典型(如刚毅精神),总结、发现、挖掘和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行业特色的廉政典型。

3、弘扬先进典型,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廉政文化。引进廉政文化,培育自身廉政先进典型,其落脚点还是在于创造自身特色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更贴近我们工作生活实际,更有效指导实践。要挖掘身边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身边廉政典型的引导作用,形成崇廉、支廉、尊廉、超廉的良好风气,促进了长期自我教育机制的形成。

(三)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管长远的,靠制度管人、约束人,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干部廉洁自律的一项根本措施。要建立健全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对权力的合理配臵、分解、限制和监督,解决权力制衡问题;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保证各项权力的正确行使;推行和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增强透明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行政权力,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四)加强廉政工程建设监督。交通重点工程具有项目种类多、程序环节多、建设周期长、投资主体多元化、参建单位多样化等特点。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工程建设规律的探索和研究,逐步构建与工程建设点、线、面特点相适应的监督机制。一要进一步拓展监督领域。继续坚持和完善重点工程项目纪检监察派驻制,强化面对面、全过程的监督。继续扩大农村公路建设纪检监察巡查效应,把巡查的范围拓展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和农村客运站建设之中,着力构建农村交通建设大巡查工作格局。二要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要按照交通重点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梳理出权力运行和腐败易发的重点部位,从工程规划到项目审批,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要制定严密的监管机制。要突出抓好招投标、设计变更、转包分包、资金拨付、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特别要加强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坚决防止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三要加强对参建各方的监督。凡是在钟祥交通建设市场上从业的单位和个人,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也不管是哪个行业的,统统纳入廉政监督的范围。要利用党建现场统管的机制优势,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和示范岗的作用。要利用信用体系监管的平台,加强对投标人履约行为的监督,凡是有违约行为的,要降低其信用等级,直至驱逐出钟祥市场。要加强对投标人和中标单位的教育和培训,引导他们真正靠一流的业绩和良好的信誉在钟祥交通建设市场上站稳脚跟。为实现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第2篇

问题及其对策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是预防腐败的有力措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部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方面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一、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领导干部在职务消费上出现不廉洁的问题较多。当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他们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职务),异化为牟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将权力私有化、商品化、特殊化、家长化。

(二)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私利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几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大量涉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例表明,不少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非法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违法犯罪的手段、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夫妻联手”捞钱,走起了“夫人路线”,丈夫当官掌实权,妻子在家受贿忙,夫妻同流合污,心照不宣;有的领导干部“父子同谋”,直接挪用公款为子女提供资金支持,还利用职权授意有求于己的个人或单位,照顾子女公司的业务;有的则直接插手土地流转、工程发包、大宗物资采购和从事中介等经济活动,以老子的权力作后盾,其子女从事着无本万利的生意。有的领导干部不但平时疏于对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的管理,而且对“身边人”的违纪违法行为视而不见,采取放任、纵容甚至庇护的错误做法,为身边的秘书、司机等充当“保护伞”,相互依赖,巧取豪夺。有的领导干部在子女或亲戚的工作安排、提干等方面,互相照应,“礼尚往来”,你安排我儿子,我安排你女儿,互惠互利,皆大欢喜,最后都成了“赢家”。

(三)领导干部收受“红包”和有价证券的行为屡禁不止。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对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的问题都开展了专项清理,应该说成效是明显的。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6年底我市共清理各类礼金及有价证券64.83万元,并没收了一些商场的刷卡机和代币券(卡),共收到上缴礼金7.03万元。

从全市情况看,开展专项清理工作时间不长,阶段性成果比较明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近年开展的工作来看,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喜庆收受礼金及逢年过节收受“红包”的事仍然存在,他们把权力异化为捞钱的工具。

(四)干部人事上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近年来,虽然中央和地方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有的地方主要领导干部违背党的干部政策,在选人用人上不看政绩看关系,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选人用人上个人说了算,或以打招呼替代组织推荐,或不按规定程序办事,或以势压人,把个人意见凌驾于组织之上。“一把手”在干部人事问题上的不讲公正和独断专行,导致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的发生。

二、领导干部为政不廉的主要原因

领导干部中在廉洁自律方面之所以出现不少的问题,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共性原因:

一是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廉洁奉公思想不端正,忘记了党的宗旨,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模糊,奉献精神衰退,享乐主义膨胀。从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在职务消费上出现不廉洁的案子来分析,问题就出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上,对个人要求不严,为了自己的享乐而毫无顾忌大肆攫取。比如,有的领导干部现有住房已够标准,为了享受,欺骗组织多处占房。有的领导干部组织上给他配备了标准的公务用车,但他就是要讲排场比派头,超标为自己配备小汽车。还有的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身为领导干部吃点、喝点、拿点不要紧,上升不到腐败问题。”而事实告诉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甚至犯罪,往往是从吃点、喝点、收点、要点等小事开始的。思想防线一但突破,胃口就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壮,久而久之,就会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这样的教训值得深刻汲取。

二是制度不完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从查处的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领导干部违纪,除了其本人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制度不完善所至的。比如我们在治理“官本位”的问题上,方法不多,制度不严,致使有些领导干部受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意识影响较深,自己一旦升迁就玩起了“夫荣妻贵”、“光宗耀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官不为财,请我都不来”等腐朽思想的那一套。于是,他们平时忙于日常应酬,放松学习,丧失信念,心里失衡,特

权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萌生作祟。部分意志薄弱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政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为满足超前的高消费,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巧取豪夺,大捞黑钱。其自身违纪违法的同时,也影响和带坏了家庭成员及身边工作人员。

三是监督不力。监督机制软化,监督不力,使廉洁自律方面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纠正。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权力在运作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以致独断专横,忘乎所以,不守纪律,廉洁自律方面的制度形同虚设。比如有的领导干部直接插手建设工程,搞暗箱操作,收受贿赂,俭取钱财,下面的干部照着领导的“套路”干起了违法乱纪的事。这样一来,就使得群众的民主政治观念淡化,畏惧监督;班子成员内部求和,回避监督;制约机制不全,缺乏监督;具体情况复杂,难以监督。

四是惩处力度不大。主要表现为对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缺乏系统的规范,尤其是在惩处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方面的力度不大,有些领导干部的不廉洁行为尽管被立案查处,但由于种种原因,一般都从轻发落。从各地的实践看,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上出了问题,多是采取治病救人,既往不咎,诫勉谈话的办法,这样就导致有些人胆大枉为。一些为政不廉行为属“一对一”活动,不易发现,往往到严重违纪违法方才暴露出来。

三、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对策

从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来看,我们感到要治理和解决当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加强教育,注重预防。一是加强对干部的学习教育,不仅加强法纪法规条文的学习,还要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二是利用警示训诫的方法对领导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进行提醒教育;三是积极开展一系列如“四廉洁”务实、家庭助廉等正面教育活动,在全市积极开展 “勤廉兼优干部”评选活动,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够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对送来的“红包”能果断拒绝,使领导干部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

(二)要深化改革,体制创新。通过完善配套制度,严肃政纪,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的落实。一是对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实行货币化管理改革。随着源头治理腐败工程的整体推进,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如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福利待遇、各种补贴实行货币化改革,按照领导干部的职位、职级核定标准,实行包干使用,杜绝转嫁负担给基层单位的行为。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家庭廉洁承诺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管理。三是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按照“废、改、立”的要求,全面清理现有的法规制度,制定一套完备的廉政法规,增强可操作性。四是要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激励机制,不断促进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廉为荣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要严格党纪法规,强化监督制约。通过强化监督来促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首先,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的监督,产生腐败最关键在于“一把手”。因此,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地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把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作为党内监督的重点,使“一把手”时刻处在有效的监督之中,解决好监督中的“盲点”,有效防止领导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其次,要充分发挥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作用。因为同一级班子成员之间互相了解多,知内情,最具有发言权的是班子成员,最好的监督也是班子成员,也能做到针对性和预防性。要做到这些,关键是上级领导要经常督促检查下级班子成员,使他们经常对照廉洁自律规定进行检查、反省,做到班子成员之间对存在的问题互相提醒,互相支持,互相制约,相互监督。再次,要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除了涉及党内秘密之外,其它都必须予以公开,如:发展思路、目标、举措、群众关注的重大决策,政府的收入支出,重大资金支出,工程建设等,确保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落到实处,让领导干部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要从惩治入手,加大治理力度。领导干部出现腐败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利益的驱动。我们要加大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惩治力度,一方面积极开展专项清理活动,对在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决不手软。另一方面,加大案件查处工作力度,对于那些一意孤行,非要违反廉洁自律各项制度的,要严格按照党纪国法追究责任。通过案件查办,不断加大腐败成本,达到遏制腐败的目的。

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第3篇

(一) 政治理想信念产生动摇, 缺乏学习进取精神。

个别党员干部对社会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看到的消极面多一些, 对社会发展前进方向产生失望情绪, 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出现的淡薄心理, 遇到问题和困难便丧失了正确的方向;有的立场不坚定, 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不清是非, 对不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事情乱发牢骚, 无大局意识, 缺乏一定的是非鉴别能力;有的只重视工作业务知识学习, 轻视政治理论学习, 有时组织开展政治学习, 也是走形式, “左耳进, 右耳出”, 学习结束后啥也不知道;有的党员干部拉帮结派, “拜把子”, 把同志关系变成“兄弟”、“哥们”关系, 对领导称“老板”、“老大”、“大官”, 同级之间称“哥们”、“兄弟”, 丧失了政治原则。

(二) 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缺乏大局意识。

有的领导干部组织纪律观念缺位, 认为制度规定是约束职工群众的, 对自身无约束力, 特别是一些制度规定起草者, 不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 而是考虑自身利益多一些, 失去公平合理性, 有时在征求意见时出现夭折, 有的在执行中引起民怨;有的干部无大局观念, 在执行上级决策和政策上, 从部门小团体利益出发, 对己有利的积极执行, 对己无利的搞“擦边球”, 消极应付。有的领导干部独断专行, 搞“家长制”一言堂, 不按程序办事, 挫伤了其他成员的积极性, 影响和谐团结。

(三) 工作作风华而不实, 缺少服务意识。

有的党员干部对待来访群众, “官味十足”, 居高临下, 不能认真、耐心听取群众反映问题, 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大道理讲的“头头是道”, “空话”、“套话”满天飞, 但不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的领导干部工作浮夸, 讲设想、工作打算能说会道, 但抓落实虎头蛇尾, 对上级会议精神、工作要求, 仅停留在开会安排、发文布置上, 而不去督促、检查、落实;有的党员干部为基层职工群众服务意识差, 不能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搞形式主义。

(四) 不按党员标准严于律己, 丧失原则性。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按制度办事, 拿党性原则送人情, 还美其名曰为讲究“灵活性”, 损害了党纪、法规、制度、规定的严肃性。有的存在吃、拿、卡、要行为, 对来办事人员索要好处费, 不给好处不办事, 给了好处乱办事, 以公权力谋取私利, 不按廉洁从业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用人上搞不正之风, 任人唯亲, 不按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选拔使用干部, 而是按是否为同学、老乡、战友、亲戚等标准选人用人, 丧失了党性原则, 同时也挫伤了大家工作积极性。

(五) 生活追求贪图享受, 缺少艰苦朴素精神。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人生追求偏离正确方向, 不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而是追逐奢靡之风、贪图生活享受, 不讲奉献精神, 甚至用公款大吃大喝, 腐化堕落。有的党员干部相互之间不是比贡献、比成绩, 而是比阔气、比排场, 并美之曰是“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乐趣”。有的利用婚丧嫁娶、过生日、迁新居以及子女升学、参军等机会, 请贴“满天飞”, 大操大办, 借机敛财, 滋长了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

(六) 党性修养不高, 奉行当“老好人”思想。

有的党员干部不重视党性修养和党纪条规的学习, 工作中只讲感情、人情, 不讲党性、原则, 遇到问题和不同意见, 不是以党纪法规制度规定为标准办事, 而是怕得罪人, 当“好好先生”。有的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走过场, 奉行“你不批评我、我不批评你”、“你说我好、我也说你好”的好人主义, 就是提出批评他人, 也是“不痛不痒”。

二、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一) 抓学习, 提高思想认识。

认识上有一定的高度, 工作上才有一定力度, 因此, 加强学习是提高认识的有效途径, 也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基础。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同时, 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二是加强本职工作业务学习。要结合本职业务工作特点, 学习各项业务技能, 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的能力。三是要善于借鉴经验。对同行单位、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性实践, 要善于学习、借鉴, 促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四是要健立学习制度, 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注重学习效果, 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参加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 自觉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狠抓落实的风气。

(二) 抓干部, 选好用好干部。

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素质高的干部具有好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 因此, 考察提拔选好干部是解决领导干部作风良好发展的关健。一是要切实认真执行《干部应用条例》, 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严格考察程序, 认真征求群众意见, 防止“带病”提拨。二是选择具有求真务实作风的干部。务必选好用好那些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干部, 选好用好那些一心一意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干部, 选好用好那些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干部。要选“吃亏”型的干部, 要选象河南《村官李天成》吃亏歌中所写能吃亏、肯吃亏、常吃亏、多吃亏型的干部。三是要建立起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监督运行机制, 对拟任用干部岗位、干部考察、征求群众意见、公示聘任等全过程进行公开、监督, 以确保“选好人、用准人”。

(三) 抓监督, 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

监督是方向的“校正器”, 离开监督, 方向就可能偏离, 因此, 监督的作用不可无。一是要加强自我监督, 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是决定性的, 如果离开自我监督, 再好的制度也起不到作用。二是要拓宽监督渠道, 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网络监督等结合起来, 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 将领导干部的行为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约束之下。三是要完善和建立监督制度, 根据实际,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 同时, 要将党内各项监督制度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起来, 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定期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健全廉政档案;加强对领导干部任中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四是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和厂务公开, 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动态监督和测评反馈机制, 及时了解、全面掌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

(四) 抓宣传, 发挥宣传引导作用。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党员领导干部要处处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一是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事事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在作风建设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自觉维护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要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引。坚持用身边的优秀党员和先进典型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示范引导, 大力表彰先进事迹和优秀党员干部, 形成争当先进、业创一流、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良好作风。同时, 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 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 追有目标, 在先进典型的带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下自觉锤炼自己的作风。

(五) 抓考核, 督促制度落实。

再好的制度不执行, 等于没有制度, 而制度执行效果如何, 就需要进行检查考核来促进落实。一是领导干部自觉增强责任意识, 既要在自身作风建设方面当好榜样、做出表率, 又要负起分管范围内作风建设的责任。二是健全完善干部考察、考核制度, 把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形成领导干部讲作风、重作风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纪律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纪委监察部门、组织干部部门的职能作用, 进一步加大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执纪检查力度。对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 特别是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的典型案件, 从严从快查处。对因领导责任不落实、工作责任不落实而发生重大问题的, 严肃追究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责任, 决不姑息迁就、搞“下不为例”。

当前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4篇

一、当前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在各级党委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并采取很多有力措施的情况下,干部作风相对以往有明显改进,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从有些干部的实际表现和纪委等部门通报的情况看,还有些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着与党性、党规要求和党的优良传统不相一致的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某些方面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有些方面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学风不端正现象

有一些单位和少数同志认识模糊、学风不够端正。一是“厌学”情绪明显,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认为党章党规是老生常谈,系列讲话亦学过多遍,对进一步地深入学习没有兴趣,甚至牢骚满腹;二是“应付”式学习常见,学习方式单一。往往一人照本宣科,听众茫然静坐;开展学习讨论时,大多人云亦云扯闲篇。三是学习要求不高,学习时间缩水。对学习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讲话,只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求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学习纪律松弛,“门外招招手、门内点点头,请假五分钟,一去不回头。”

(二)违反规定公款吃喝隐形化现象

一是场所转移。一些干部为了逃避被举报和检查,将公款招待由大宾馆、大饭店转移到农家乐或城市郊区一些比较隐蔽的场所;二是化整为零。有些单位将大额消费化整为零,采用拆分开具发票的方式降低消费金额;三是不留真名。有些单位在结账时只留人名不留单位,抹去公款吃喝的痕迹,致使查无实据、难以定性。

(三)违反规定车辆使用不规范现象

一是公车私用。有些单位在重要节点检查时,将公车封存,但检查过后,又公车私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二是超额补贴油费。有些单位,特别是乡镇,工作量大,要经常下村,公车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有的以私车办公事为借口,超额为私车补助油料费。

(四)违反规定操办婚丧嫁娶现象

一是参加宴请的人员范围超出规定,不仅有直系亲属、亲朋好友,还包括同学、朋友、同事。二是筵席规模超出规定并采取手段掩人耳目。有的干部分批宴请、在宴请宾朋時化整为零,今天在A酒家安排朋友,明天在B酒家安排同事。三是制造假象规避风险。有的干部在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时,不设礼桌和礼单,也不招待吃饭,给人一个看似不收礼不招待的假象,但暗地里通过其他渠道收受礼金。

(五)农村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现象

一是利用职权截留、私分、挪用、非法占有土地补偿款;二是违反“一事一议”制度,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事情,农民群众没机会参与,完全是少数人的主意,如不经村民讨论通过,私自以低价出租、转让、发包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鱼塘等集体资产;三是私分国家下拨的救灾救济款、扶贫优抚款等资金。

(六)从严治党形势下的为官不为现象

一是怕出事不干事。有些干部在遇到重大、疑难或棘手事件时,怕失误挫折,怕出问题,怕担责任,于是为了个人平安,矛盾面前忙躲闪,困难面前绕道走。二是没好处不干事。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深入反腐倡廉建设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措施相继出台与落实,一些干部感到当官太辛苦,付出又太多,却一点好处都没有,每个月的工资就那么点,开始懒政怠政不作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不干事”。三是图省事不实干。有的干部沉迷于机关办公,不愿意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习惯于动口不动手,搞文牍主义、繁杂公文。每天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看文件上,靠打电话了解情况,听取汇报,处理问题。还有些干部习惯于简单省事的“命令—服从”式的管理模式,动辄诉诸强制的管理,管理措施僵化生硬,不考虑社会效果,不考虑群众感受,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二、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的对策建议

当前的干部作风问题虽然只是少数人的表现,但其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很严重。如果这些作风问题不能得到正视与纠正,不仅影响党群关系,影响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而且会滋生演化出一些其它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纵观当前干部作风问题的产生,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在的因素;有个人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有人的思想观念因素,也有干部管理的制度因素。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干部作风的进一步改进,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思想引导与制度约束相结合

一般地说,开展学习教育与提升思想观念是改进作风的首要措施。从理论上讲,作风是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开展学习教育提升思想观念是改进作风的前提基础与必要铺垫,这是不可否认的,也是要长期坚持的。但从实践中看,开展学习教育提升思想观念对作风改进的作用是有限的。虽然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但当前的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对干部思想观念的提升不明显,而且人的思想观念因不断地受到外界各种思想的影响和物质利益等因素的冲击,往往处于不稳定的动态变化之中。这样以来,如果仅靠提升思想观念来改进作风,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这方面邓小平也曾指出,“精神这个东西,对少数人可以,对多数人不行;短期内可以,长期不行”。

从作风的形成来看,作风不仅是思想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经过不断重现、反复强化而形成的行为习惯。对于这种习惯,主体在心理、思维、行为上都很已适应,改变起来难度很大。列宁说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实中一些不好的作风,大家都认为要克服、要转变,但真的要转变时,很多人在心理、思维、行为上都不适应,结果是不了了之,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也说明,改进作风,改变行为习惯,仅靠思想引导的力量往往是不行的。党的实践经验证明,改变人的行为习惯,改进作风,必须在思想引导的基础上依靠制度的力量,如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党内作风就有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制度以其权威性、强制性规范人的行为,经过不断重复、反复强化,制度规则就会转化为人的行为习惯,就会改变旧作风、养成新作风。

(二)改进作风的制度设计要科学

制度内容,要严密具体,不能只作原则性要求、一般化号召。人的行为习惯、作风表现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习惯和作风。制度的内容设计要坚持问题导向,每个行业每个部门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最终形成具体细致的制度规定,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没有笼统的原则性话语,每一条都规定得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实施起来效果就很显著。

制度内容,要理性科学,宽严适当,要体现党的性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但不能走极端,避免片面化、绝对化。比如在反对铺张浪费方面,我们要求开会不挂横幅标语、不摆鲜花,但也有人说连茶水都不要管,这未免太极端。

制度内容,要有实施机制。制度本身不会自动实施,要真正运行起来,要有一套实施机制。实施机制包括实施主体、实施程序、监督措施、检查考核办法等等。没有实施机制的制度是不完善、不健全的。在实践中,很多制度难以执行、没有效果,原因就在于只有“文本规则”,没有相应的实施机制。

(三)强化党员干部作风督查发现机制

优良作风的形成不仅依靠个体的自觉,也依靠组织的有效监督。客观地讲,当前关于干部作风的制度已建立了很多,但实践效果不很理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执行不力、落实不够。古人讲:世上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从这个角度讲,完善干部作风的督查发现机制是促进作风转变的重要环节。实践启示,改进干部作风,必须进一步完善作风督查发现机制。一是实行干部作风投诉受理制度。可依托纪检部门、机关党委等机构,逐级建立投诉中心,受理群众反映的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态度恶劣、办事推拖、损公肥私等问题,促使干部改进作风。二是完善随机察访制。借鉴一些地区的成功做法,即组织由民主党派、党外代表人士、新闻媒体记者等构成的监督员队伍,不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明察暗访,并对一些典型事件公开曝光,达到改进作风的目的。这种明察暗访要做到常态化,并注意保持连续性。三是推行定期评议制。在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本着发现问题、改进作风的目的,采用自评、网上评、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对干部作风进行考核评议。

(四)强化问责警示,健全违规惩戒机制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势下,一些干部作风问题依然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干部对党的作风要求和党纪规定缺乏敬畏意识,认为作风问题不同于腐败问题,是小问题,认为作风问题只要不被暗访到,就没有问题,被问责的可能性很小。一些干部之所以会有这种意识,主要源于作风问题对应的条规制度柔性有余、刚性不足,问责、惩戒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导致作风存在问题的干部被问责不及时、不到位、不公开,制度刚性约束力被消弱,进而又影响到了制度的有效贯彻。对这类问题必须要强化问责警示,建立健全违规惩戒机制。在违规惩戒的对象上,要突出重点,重点定位在顶风违纪、工作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等作风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对一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干部要进行必要的惩戒处理;在违规惩戒的方式上,要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可采用书面检查、经济处罚、诫勉谈话、取消评先评优资格、通报批评、调离岗位、暂停职务等方式,也可通过新闻媒体通报等形式定期公布违规行为和违规人员;在违规惩戒的效果上,要注重将苗头性的违规行为处理在萌芽状态,要营造出违规必被问责、必受惩戒的氛围。

(五)抓好领导干部這个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制度规范。古人云“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不做,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在制度规定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要遵循,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能有“例外”。在制度实施中,只要有一个“例外”,接着就会有两个、三个例外以至更多的例外,时间长了,不遵循制度的现象就会普遍化,最终制度就失去作用,这在制度学理论中叫做“篱笆效应”。在作风问题上,要一视同仁,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权,有“特权”必有“例外”。

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领导干部要予以及时纠正。任何制度的实施,都可能发生偏离、违反制度的行为,这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问题在于这些行为发生之后,要及时纠正,不能让这些行为泛滥,否则最终会导致制度失效。在实践中,存在着对党员干部管理监督跟不上的现象,注重使用,轻视管理,对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往往是不出问题不教育,不造成影响不谈话。对作风上出现问题的干部,在教育时往往是一般问题点到为止、问题严重组织调整,缺乏从根本上解决的措施,致使有些干部屡教不改,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类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领导干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对于身边的不良作风问题,一旦发生,不管什么人,都要予以批评,及时纠正。要实行问责倒查追究,除问责当事人外,还要对其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问责,用问责提高执行力、用问责促进干部负责。

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第5篇

xx县、乡党委政府换届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最大的特点就是雷厉风行,言必责实。从近段时间县纪委监察局对县直部门、单位和乡镇干部作风督查看,我县干部的工作作风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县委已经下发了多次督查通报,但是在反复的督促检查之后,一些领导干部仍在驾驶公车及公车私用,一些

干部在上班时间仍外出吃早餐,个别单位所负责的卫生区域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机关效能建设和城乡清洁工程,在反复开会、反复强调、反复督查,不断警告的情况下仍然出现那么多问题,说明一些部门和干部作风仍不过硬,实干的风气没有形成,有不少同志仍然习惯于按照原来的方式、程序、作风办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行政效能,影响干群关系,影响投资环境,损害政府形象,制约经济发展。组织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调查研究活动,以找出解决存在突出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当前少数领导干部作风不正的突出表现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开始重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改进政风行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行政效能得到增强。但从调查研究和各方面提供的材料看,当前干部的工作作风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是缺乏干事创业激情,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问题。一些干部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进取之心、缺少发展冲劲,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不能坚持调研,不能坚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二是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少数干部在工作中缺乏服务意识,对待群众态度冷漠,对待工作又推又拖;有的部门执法随意性较大,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三是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少数部门没有认真履行部门应该履行的职能,没有尽到部门应尽的责任。有的单位办事程序复杂、手续繁琐,甚至还有“吃、拿、卡、要”的现象,有些事说是不用审批,但明放暗不放;有的虽已下放,但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事项。少数乡镇机关干部没有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还有的人不求谋事,只求谋人,工作效率不高,没有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负责任,给整体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是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有些部门和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习惯于轻车熟路办事情,不善于调查研究,不与时俱进,不了解新情况,不解决新问题,办事僵化,缺乏生机。在工作中,有的干部总是跳不出原来的框框,迈不开步子,上级布置什么,就照葫芦画瓢,工作碰到新情况、新问题,就抓耳挠腮,一筹莫展,找不到切入点。

五是纪律意识不强的问题。一些干部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在状态,甚至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一些干部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溜岗缺位、办事拖拉,作风疲沓、效率低下;一些部门管理混乱、纪律松驰、监管不力;一些干部开会无故缺席或随意顶替,开会期间交头接耳,接打电话发短信;有的干部甚至参与赌博,自损名节,严重败坏了党员干部形象。一些部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我行我素;一些部门本位主义严重、部门利益至上,对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群众敷衍塞责,导致一些很好的政策和工作部署落空,甚至南辕北辙,把本来可以办成的好事办坏。

二、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要注重从思想上抓落实,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机关行政效能的高低取决于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能够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机关效能建设首先是干部队伍的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干部队伍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要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想、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意识;克服慢慢来、等条件成熟再做的思想,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克服无过即功、无所作为思想,树立无功即过、有为才有位的意识;克服以口才论人才、以过程论英雄的思想,树立既看过程更看结果的意识;克服“拖、拿、卡、要”的思想,树立勤政、清廉、为民意识;克服小富即安、不进则满的小农思想,树立大发展快发展的进取意识;克服言行不

一、表面文章、好大喜功的思想,树立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推功揽过的意识;克服从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不可侵犯的思想,树立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大局意识。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切实把作风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倡导“八个良好风气”的重要论述,切实提高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自身职责,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做到认识上不断提高,思想上永不松懈。

其次,要注重从领导层上抓落实,切实搞好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往往上行下效,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干部队伍的中坚,加强作风建设,首先要抓好各级党政主

要领导这个重点。“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党政主要领导自身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干部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工作的成效。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从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抓起,加强教育、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各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切实带好头,作出表率,凡是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主要领导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从县

级领导到基层干部,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好。

第三,要注重从创新载体上抓落实,健全效能建设监督检查和评优奖先机制。要建立绩效考评奖惩机制,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工作人员的重要依据,与干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奖励惩处挂钩。要充分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把机关工作人员在效能建设中的表现作为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大张旗鼓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要让广大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个实践问题,群众看干部的作风,既听其言,更观其行。要在实践中创新作风建设的载体,特别是把作风建设和做好“和谐效能发展”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要把作风建设和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结合起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作风转变体现到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实事上,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作风建设的成效。要根据自治区的统一安排,把作风建设和“选派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干部作风的转变。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精心开展作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地整改,努力使干部作风得到明显改进。

交通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第6篇

中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1、在学风上存在虚浮应付,流于形式。一些干部不重视自身的学习,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去学习。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不能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认识和处理问题。有的干部缺乏应有的本

职业务知识,缺乏市场经济、农业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不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开拓创新能力不足,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无法正确把握,新办法不多,难以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更难以依法行政。政协联络员工作职责有待明确,所调查的12个乡镇政协联络员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工作业务是什么。有的干部手中拿的是高级计算机等级证书,却字也不会打,有的连开机还不会。据调查,95以上干部的学历文凭同干部个人的实际能力与知识结构不相符合。

2、在干部驻村上,制度没有落到实处。个别乡镇干部上班仍然存在“走读”现象,认为国务院规定8小时工作制,下班后只要手机不关机,有事能马上联系,及时赶到,不影响工作就行。相当一部分干部蹲村极少,存在“走村”现象。现在交通方便,有些干部即便到村里也是报报到,转一圈就回到了乡镇,几乎都不在村里留过宿,没有充分接触广大村组干部和群众,与群众交心少,对群众的感情不深,“四同”形同虚设。有相当部分干部连村主干都不认识,开展工作满足于当“邮递员”、传话筒,开开会,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认为把工作落实了。有的干部所包联的村,用“摇控”指挥,群众长期见不到人影。个别乡镇主要领导更是没有给干部下工作任务,只是对着上级文件,按着“摇控器”,坐镇指挥调度。对上级领导和部门来检查,每次却绞尽脑汁汇报好的,负债也要尽力陪好,用好酒好烟招待,谁都不得罪,想的是讨好升迁,不是重大事情干脆不下乡,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在服务职能上,思想没有实现转变。有的干部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方式来做农村工作,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地存着,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总结别人经验,自己又创造不出经验,动辄耍态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现在大部分乡镇干部除了抓计划生育外,就认为无权、无钱、无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肯做。对群众缺乏深厚感情,指导工作指手划脚、指责训斥,无耐心,不做细致工作,不懂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高在上,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有的干部虽然下了基层,却是走近的,看好的,访富的,停留在听听汇报,走走形式上,没有真正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没有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号召多,应付多,做表面文章多,下功夫真抓落实少。一些干部办事扯皮、拖拉,“三乱”现象仍没有根除,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度、法律贯彻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办事讲关系,处事不公正,遇到矛盾往下压,遇到困难绕道走,承诺的事情不兑现,严重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有些干部违反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4、在干部管理上,存在重罚轻管现象。调查显示,大部分乡镇在干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经济制裁,轻教育引导的现象,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乡镇考核干部政绩的标准体系还很不健全,常常关注的是计划生育有没有问题、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出不出事,上级通报了没有,完全忽视了干部自身建设情况,使政府内部管理成了制度的盲区。大部分乡镇都相应建立了的各项工作制度,最注重的是经济制裁制度。在落实制度上,尤其在落实经济制裁制度时,不管清红皂白,就是一刀切,很多时候在无意中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有个干部,在一个周末被安排值班,可家人生病到吉首住院,他不得不请假,结果他只好按制度规定交60元罚金。乡镇缺乏对干部正确的教育引导,正确应用激励机制,只注重工作结果,不注重与干部交流思想,了解干部真实想法,指导干部怎样开展农村工作,较少和干部交心谈想法,谈看法。乡镇大部分干部只是被动地执行领导的命令,从而形成只要事办了,事办得好不好并不重要,进而导致各项工作只是浮在表面上,也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敷衍应付了事,这就让一些干部养成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消极应付,平庸渡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有些干部说:“我们即使做的再好、再突出,只不过为领导争了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领导可以往上升迁,我们留下来为下任领导继续革命,我们图的是什么呢?”,这样,一些干部总是精神不振,事业心不强,工作得过且过,自由主义严重;一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推崇农村工作、基层工作是“三分道理,七分蛮”,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当前农村乡镇工作所面临的困惑

1、县直部门利益严重,摊派或变相摊派太多,乡镇经济难以承担。残疾人就业保险、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失业保险及报刊杂志等都要乡镇财政承担,而年初县财政又没有预算。如去年医保中心要竿子坪政府单位交生育保险6600元,如不交,就扣医疗卡,且老干部住院不报帐。同时还交了残疾人保险6600元,竿子坪政府一年就要交13000多元。两林、腊尔山政府干部还没见到医疗卡的样子。,此

外,还有防洪救灾等不知名目的捐赠,财政直接扣工资,每个月工资被扣多少,扣什么却不知道。干部培训太多,费用不少,少则百元,多则几百元,可是要求不严,作用不大。如此种种,干部颇有微词,很多乡镇连办公经费都难以保证。如木里乡书记、乡长到吉首为村民办事,从早上起,直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到一个快餐店吃了个5元便餐,剩点酸菜还打包留到第二天早上和馒头一起吃。

2、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急待解决。很多乡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电、路、房问题,尤其是并镇后的乡镇干部住房问题特别突出,三拱桥、吉信、木里、腊尔山等乡镇还是3~4个干部共挤住一间房,或干部在外租房的现象已经不是个案。腊尔山和木里还没有通上自来水,每天干部的饮用水都是靠肩挑背驮,木里乡镇食堂大师傅,为保证干部的按时开餐,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挑水,起迟了,就得让老百姓先挑,这样干部就不可能按时吃上早餐了。腊尔山还有部分干部挤在一栋危房里过,天晴月光洒进床上,雨天雨水流到床上。农村不通公路或通了简易的公路,路况极差,不是农民买不起好车,是不敢买好车,这样一则导致交通危隐患,危险性更大;二则也加大了计划生育的难度,农村不通公路,出门就是山,农民生活生产劳动都少不了强壮的劳动力。竿子坪红狮村群众说:“干部讲我们思想封建——重男轻女,你们看看,我们这村里出门就是山,抬脚就是坡,没个儿子,谁能挑起一百四五的担子呀?!”水、电、路不仅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咽喉。当前,“三农”问题最主要还是水、电、路这三项基础设施建设。

3、各种工作指令性太多。如发动栽种烟叶时,就明文规定了各乡镇必须完成任务多少多少亩。个别乡镇为了完成上级的各项任务,只有向干部集资办事,山江镇有年每人拿8000元用于发动烟叶生产。原板畔乡纪检书记龙万贵(现任木里乡政协联络员),为支持原板畔乡政府2005年发动烟叶生产,拿出自己省吃俭用一生的积蓄15000元借给政府。可时至今日,仍尚未归还。

4、乡镇的责任太重,但没有相应的职权。“一票否决”就有五项,有些乡镇主要领导讲:我们的工作就像走钢丝,时时提心掉胆。而乡镇只有义务,没有职权。如交通问题,国土问题等,他们只有摸底、汇报的权力,没有执法的权力,而一出旦问题又要追究他们的责任。因此,乡镇干部不得不身兼数职,工作起来却又力不从心,其效果可想而知。

5、个别上级领导、部门态度生硬。个别上级领导和个别部门领导讲话不注意场合,挫伤干部的积极性,使乡镇干部有些伤心。有乡镇反映,不管是进城办事还是领导下乡督查调研工作,个别上级领导只认乡镇长、书记,其他副职根本不认,并当着乡镇一副职干部的面说:“工会主席算什么领导?”这样粗俗的言语很伤乡镇干部的自尊心。有些部门办事拖拉,本来极简单的事也不及时给办。有个乡镇干部到某局办事,忘带一份文件的复印件,请求借一下复印,办事员就是不肯借,害得这个乡镇干部为了办一件小事前后跑了两天时间。

6、乡镇干部没有住房公积金,退休安家费仅有1200元,导致乡镇干部退休不退房,这也是造成乡镇干部住房紧张的一个原因。有个乡镇干部退休后,领导动员他退出公房让年轻干部,他说:“国家给的我退休1200元安家费,我拿什么买房建房?要盖房子,银行又不肯贷款,我搬出去只有淋雨!”。

7、产业开发盲目性。竿子坪乡红狮村村民反映说,他们在政府干部和扶贫开发办的支持下,搞产业开发7、8年,拿的是好田好地,精心培管,可是结果都失败了,不但没有什么收益,还把老本搭了进去。1997年全村种植了450亩湘柚,4、5年还不挂果,结果经查,是品种搞错了;1998年开发了400亩金花梨,结果卖不出价钱烂在树上;1999年开发了500亩纽荷尔脐橙,结果却是大黄品种。这种不负责任的盲目性产业开发,不从实际出发,调的苗品种不纯,结果变成了坑农害农。

对 策

转变乡镇职能,改进乡镇干部作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上去推进、去审视、去思考,务必把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合理流动、教育管理作为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农村发展的治本之策。

1、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为干部“解套”。要加强乡镇干部为农民服务意识教育,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主动为民服务,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所盼,解群众所忧,谋群众所需;始终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为决策第一信号和依据;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进行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教育,引导乡镇干部转变思想,开拓进取,拓宽视野,敢闯敢干,自觉为乡镇分忧解难,让更多有头脑、懂经营、善管理的干部到民营经济工作,创办、领办农科示范园,到村和社区任职,积极主动为乡镇政府“消肿”,置身于市场经济中谋求发展。

2、在强化培训上下功夫,使干部“强身”。增强服务功能,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强化乡镇干部培训。根据现阶段农村工作需要和干部自身需求,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以增收农民收入为重点,大力开展乡镇干部技能转型培训。围绕农村政策,先进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以短、专、快的专题培训为重要形式。切实增强针对性,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人才少,就培训什么人才”。切实提高乡镇干部指导农民致富的服务本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

3、在干部交流上下功夫,让干部“活血”。制定出台对乡镇干部交流的具体措施,对交流的条件、去向、程序作出明确规定,采取横向交流、回避交流、警示交流等方式,对在同一乡镇连续工作一定年限的干部,有亲情关系且机关影响团结和管理的干部,优秀年轻干部重点进行交流,对表现优秀、政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态度不端正,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考核基本称职的干部,安排到边远艰苦乡镇进行锻炼;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考核不称职的干部实行待岗处理,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4、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帮干部“降压”。关心重视选拔优秀的乡镇干部到领导岗位。把乡镇干部住房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落到实处。要正确处理压担子、给任务与教方法的关系,对工作不力的要批评教育,对工作遇到的困难,要主动帮助乡镇干部解决。对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要切实尽快解决好。对乡镇干部在艰苦条件下,为民服务、为民增收,兢兢业业、扎实工作,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给予公正的评价,为乡镇干部营造在艰苦条件下畅心的工作环境。

上一篇:法治理念教育考试复习重点下一篇:你好你好用英文怎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