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从现在开始

2024-05-21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从现在开始(精选9篇)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从现在开始 第1篇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从现在开始

洋溢

和谐企业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企业生存状态,是一种融洽有效的组织氛围。在和谐的企业文化中,员工感到心灵充实,感到积极上进,与人相处充满建设性,愿意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在我们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中,第一个内容就是“和谐”,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培植和谐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和谐车间、和谐班组、和谐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现在和未来意义是深远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企业文化”,又如何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呢?

和谐企业文化的定位

简单来说,和谐是指整个运营状态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与相互协调,使整个企业生机勃勃。和谐企业的本质概括为“文化和谐、利益和谐、能力和谐;文化和谐是基础,利益和谐是关键,能力和谐是保证”。一个和谐企业,就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个分子公司之间,都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祥和融洽、稳定有序的状态当中。其中也包括与客户、合作伙伴、政府、社会公众等外部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和谐。其中,最重要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或者说是组织心理环境和气候的融洽。企业内部各种群体之间既有分工、目标和个性上的不同,又有着共同认可的企业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良性的互动,这就构成了和谐的企业文化。

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关键在于处理好企业内外各种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以好的机制营造好的氛围。

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企业的生存发展依托于社会,只有与外部社会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取与平衡的共生共融关系,才能不断销售产品和服务,并整合输入各种资源,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客户,企业要坚持诚信,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对于供应商、经销商、银行、证券公司等合作伙伴,要紧密协作、互惠互利,结成利益共同体;对于竞争对手,要坚持公平竞争准则,在竞争中有合作;对于政府,企业要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个人和所属企业的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关键在于让个人与企业达成新的心理契约。这一心理契约的内核则是职业伦理。员工既不是主人翁,也不是打工仔,而是身兼“老板”和“打工仔”双重身份,以职业为事业,打工意识和主人翁思想和谐统一的“职业人”。这样,在企业里营造起职业化氛围,让员工认识到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职业的需要,必须按照职业的操守来做。无论是经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明确自己岗位的责、权、利,各司其责,而不能在岗位上为个人谋求不正当的利益,更不能侵犯企业的利益。

因此,企业本着按能力任职,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建立起以任职资格为核心的用工制度,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并用共同目标来统率全体员工,倡导职业伦理,设立管理层和普通员工间的沟通渠道,形成组织和个人之间共同信守的心理契约,便为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和谐奠定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组织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是构建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部门间关系

企业部门间关系和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效率。而由于各部门有着不同的工作目标,不同的思考和做事习惯,又经常要相互配合做事,这使得部门间的冲突容易发生。建立起良好的部门间关系,把冲突限定在建设性冲突的范围之内,消除本位主义,共同围绕企业最终创造价值的目标来做事,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环节。

在许多企业里,由于部门业绩考核的分割,一些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最大化出发,势必引发和其它部门间的冲突。另外,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为职责规定不明确,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或者竞相插手,从而引发冲突,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都是与和谐企业文化背道而驰的。

实际上,部门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流程的建立和完善,理顺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形成以价值创造主链条为中心的横向关系和协调机制,避免以部门本位为核心的组织心理。什么是价值创造主链条?就是从市场开发到原料采购、生产运作到产品销售、货款回收,这样一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部门是围绕主流程的快速流动来服务的。

上下级关系

上下级关系是企业中联系最密切的关系。人际冲突司空见惯,上级要批评说服下级,难免会造成关系紧张,下属不悦。冲突处理得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令员工心情舒畅,甘于奉献;反之会激发较严重的对立情绪,挫伤上级和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在当前我国企业中,上下级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仍然较多的存在。究其原因,除了极个别下属确实心态不正常,难于管理之外,大多数情况是由于上级倾向于用强制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待下级,在对下属的错误批评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且不给下属申诉辩白的机会,导致下属感觉被轻视而产生怨恨;另外,上级在分派任务和分配奖金时若给下属以不公正的感觉,也会导致冷漠甚至直接冲突。因此,解决上下级关系对立的办法是,第一,以公正公开的分配程序,使下属员工感到公平;其二,培养领导能力,更多的用专家权威、人格魅力来影响员工行为,而不是依靠职位权威去发号施令。

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 05000920号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从现在开始 第2篇

摘要:高校中,和谐的宿舍氛围是校园安全稳定的基础,宿舍人际关系也是高校大学生面对的最直接、最普遍、最易产生问题的人际关系。本文以社会心理学中舒茨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高校应该在关注学生家庭背景、重视高校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丰富宿舍文化活动四个方面入手,满足学生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三个维度的人际需要,为高校和谐宿舍的建构提供一定的心理学理论指导。

关键词: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宿舍人际;高校宿舍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直接、最普遍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9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加之处于生理上的青春期后期,存在着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勇于尝试但抗压、受挫能力差、自我意识增强、交往需要与戒备心理冲突的特点。特定成长环境和心理发展特点,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高校中因宿舍人际冲突而导致的命案、血案日趋明显和增多。因此,构建和谐宿舍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一、现状分析

(一)网络时代引发人际疏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和沟通方式,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众多“宅人”、“低头族”的出现,宿舍同学无交流、各自低头玩手机。过度依赖网络社交而在现实中却人际疏离的情况在大学生中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二)独生一代多见自我意识偏差

90后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成长环境的优越导致当代大学生对宿舍的.硬件环境也要求较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年轻的90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几代人有很大不同,追求享受怕吃苦,追求独特标新立异。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90后大学生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自我中心、缺乏包容、抗压能力差的问题日趋突显。

(三)特殊成长时期导致情绪波动大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是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大学生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和生活空间的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急剧延伸,致使其情绪情感越发的丰富和深刻。同时由于其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的成熟,情绪容易受到周遭变化的影响,起伏和波动较大。对情绪管理的不成熟导致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出现过激反应和不当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造成更加严重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后果。

二、理论基础

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即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一)包容需要

包容需要中有两种倾向,主动包容和被动包容。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即主动包容型。如果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即被动包容型。同时,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个体的包容需要就会在主动包容和被动包容中取得平衡。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二)支配需要

支配需要中有两种倾向主动支配和被动支配。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主动支配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他们喜欢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喜欢为别人做出决定。服从型(被动支配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同时,个体在早期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

(三)情感需要

情感需要中有两种倾向主动情感型和被动情感型。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强烈地寻求爱,并总是在任何方面都试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过分希望自己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即主动情感型。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他们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在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总是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即被动情感型。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三、指导策略

(一)关注学生家庭背景,区分需求

由舒茨理论可以看出,个体人际的三个维度的不同倾向需求与个体早期的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体的成长经验多来源于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个体自出生以来,第一份人际关系即亲自关系。因此,自大学生入学起,高校就应当对大学生的家庭背景作出了解。要在了解特殊家庭大学生不同人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疏导。

(二)重视高校德育教育,培养包容

道德感的产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大学生的德育不仅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在宿舍人际关系中,要充分发挥德育中的包容教育,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发现差异、接受差异,对于持有不同思想、观念、信念、情感、态度、判断以及不同生活习惯的舍友给予包容和接纳,将“我”的视角转向“我们”的胸怀。适度的包容,承认差异的存在可以使主动包容型的大学生不至丧失个性,更重要的是使被动包容型的大学生接受“和而不同”的观念。

(三)引导学生自我管理,适度支配

部分专制型在大学生宿舍管理中常会处处领导和命令别人,如果宿舍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专制型的学生,则宿舍矛盾定会一触即发,遇到问题也会互不相让。同时,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阶段也是独立意识不断增长的阶段,大学生对于规章、制度的要求不再单一的默认为遵守和服从,而是会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提出质疑和主张。在宿舍管理中引入学生主体,让宿舍中的每个成员参与到宿舍的管理中来,通过谈心谈话制定《宿舍公约》,合理的发挥宿舍中每个人的权利制定出大家共同遵从的制度,一方面满足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支配需要,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

(四)丰富宿舍文化活动,激发情感

网络时代的发展,导致大学生面之间的日常了解程度甚至不如通过QQ、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了解的深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多是在网上发抱怨,并没有充分地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在高校中广泛地开展增加大学生宿舍情感交流、提升宿舍凝聚力的宿舍文化活动,使主动情感型大学生有表达渠道、被动情感型大学生广泛接纳情感,从而达到相互平衡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何饶依.90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5.

[2]张丽君.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10):15-46.

[3]申.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12):32.

[4]郭千钰.和谐及其实现的社会心理学实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0).

[5]张炯炯.基于人际需求的三维理论看“90后”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J].才智,2013(10).

构建和谐企业从善待员工开始 第3篇

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某些企业经营者只是片面地要求员工对待顾客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而对待自己的员工却如同“严冬般的冷酷”。例如, 不按《劳动法》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给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手续;故意将员工的基本工资压低, 以延长劳动时间作为盘剥员工的手段。此外, 有些企业还制定出诸多苛刻的律条对员工进行严厉的约束和管制;一些管理人员平时稍有不顺心就拿员工当出气筒, 对员工动辄指责辱骂, 甚至随心所欲地撤职开除, 故意扣发员工工资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在这样的企业里, 员工被视为一群廉价的劳动力, 是依附于老板才能生存的打工仔, 员工的地位极为低下。由于员工的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 不但引发了劳资双方尖锐的矛盾, 导致员工流失等诸多问题, 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社会形象等带来了负面影响。

可以说这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不能善待自己的员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企业的财富来源于顾客, 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所以, 强调顾客是企业的上帝是无可厚非的。但事实上, 顾客是靠员工来创造的!对此, 我们可以从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中找到依据。“顾客让渡价值”是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总成本是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顾客总价值是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 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其中, 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产生的价值。服务价值是指伴随产品实体的出售, 企业向顾客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人员价值是指企业员工的经营思想、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质量、经营作风、应变能力等所产生的价值。形象价值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不难看出, 在顾客总价值的构成中, 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都是通过企业员工的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的, 员工价值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对顾客总价值产生直接的影响。很明显, 一个综合素质较高又具有顾客导向经营思想的工作人员, 会比知识水平低、业务能力差、经营思想不端正的工作人员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从而创造更多的满意的顾客, 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广阔的市场。所以, 员工直接决定着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与质量, 决定着顾客得到总价值量的大小从而决定着企业的客源量和市场的份额。

因此, 在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 企业经营管理者首先要重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把员工摆在的正确的位置上。

第—,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必须通过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满足顾客需要从而取得盈利, 这是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的性质决定的。企业既有经营者又有生产者, 员工是构成企业人力资本的主体成分。只有经营者与员工处在和谐统一之中, 员工才有高涨的工作热情, 才会关心企业, 为企业的开拓和发展尽职尽责。

第二, 员工处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前沿阵地”, 是企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效益, 员工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 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员工对企业、对顾客的影响作用是管理者不能替代的。员工也是企业的主人, 不只是服从者和被支配者, 经营管理者要在情感上向员工倾斜, 这是建设和谐企业, 确保企业财富不断涌流的基本条件。

第三, 员工是有思想, 有智慧、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都有自尊心,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当员工的人格得到尊重时, 他会对你产生一种知遇之恩, 这种情感会变成一股强大的内动力激发他奋发努力、积极工作, 提高效率。正如有些员工所说:“老板把我当人看, 我把自己当牛看;老板把我当牛看, 我把自己当人看。”不难想象, 如果经营管理者只是把员工当作被支配的对象, 员工的独立人格和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满足, 他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就会本能地去维护自己的尊严, 就会消极地对待工作从而造成“在职失业”现象, 更为严重的他还会把对经营管理者的怨恨转移到顾客身上, 到头来受影响和损失的将是整个企业的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员工的切身利益。

第四, 员工是企业决策的最终执行者和实践者。“众人拾柴火焰高”,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为企业创造一个人气旺盛的和谐环境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这是完成企业经营计划任务的前提条件, 是企业达到“内求团结, 外求发展”总体目标的需要。如果没有员工群体的积极性, 经营管理者就会变成孤家寡人, 其决策再正确, 主意再高明也只是纸上谈兵。

第五, 员工是管理者的直接服务对象。管理者除了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外, 更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工作就是满腔热情地为员工做好各项服务, 当好员工的“后勤部长”。从这个意义上说, 员工是管理者服务的对象, 顾客是员工的服务对象。员工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首要公众。管理者对待员工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员工对待顾客的态度, 员工得到管理者什么样的待遇, 员工就会给予顾客什么样的待遇;管理者把员工看作上帝, 员工才把顾客视为上帝。这是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 其结果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要看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员工的所作所为。要是管理者心目中没有员工, 员工心目中自然也没有管理者、没有企业、没有顾客。如此一来, “顾客就是上帝”将是一句空话!

第六, 现代社会需要柔性管理。有人认为:“君就是君, 臣就是臣。老板就是老板, 打工仔就是打工仔, 君臣有别。”某些企业主就是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管理员工的, 他们对自己采取强硬态度和严酷作风来管理员工的做法感觉十分良好。但他们哪里知道, 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 他们不但伤害了员工的人格和尊严, 也使企业管理的总体绩效大打折扣。从表面看来, 对员工采用严格、苛刻甚至残酷的管理手段, 虽然能够迫使员工服从与就范, 但是, 企业得到的并非是最理想的经营管理效果, 员工失去的也不是他的全部利益。

为了使员工安于工作, 乐于工作, 忠于企业, 心悦诚服,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有远见的企业经营管理者, 要认清形势, 更新观念, 把善待员工看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要务。

首先, 要在潜意识里把员工视为自己的“上帝”, 了解员工的思想和心理, 想办法赢得员工的心, 从而更为有效地赢得员工的忠诚、责任、智慧和价值。

其次, 要把职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 对员工采取多一些“人性化”的管理, 承认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效果, 确保员工个人的尊严和待遇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使员工的才能、专长得以正常的发挥。

再次, 要确立经营管理者与员工的平等关系。管理者不能总是把员工视为“打工仔”, 动不动就用权力或金钱来驯服员工, 而应通过制定激励、监督、考评机制奖勤罚懒, 营造出一个让员工发奋向上的公平竞争的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从感恩教育开始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校园;感恩教育

一、感恩的含义及基本范畴

(一)感恩的含义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意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题,是一个人正常的、被世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思想感情状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的地位。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可以说,感恩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全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主题。

(二)感恩的基本内容

感恩是道德情感中最基础的情感,感恩的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包罗万象。最基础的感恩应源于一个人对自己与父母、师长、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

1.父母的养育之恩

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人世间,养育我们成人。而更伟大的是他们从不希望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把温暖洒向人间,从不言回报一样,因此必须要一辈子感恩父母。无论家庭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每个人都是被父母含辛茹苦养大的。一个人如果对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知回报,何谈良知和社会责任。

2.师长的教诲之恩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老师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生。所以要知道感恩学校,是学校培养了我们。更要知道感恩老师,是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把我们领进了知识的殿堂,提高了我们的能力。在学校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使我们能够为社会发挥自己的才干。

3.社会的帮助之恩

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中,都从这个大环境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社会有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如果没有社会成员之间的施恩和感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我们要感恩同学和伙伴,是同龄人的团体给予了我们温暖与安慰,带给了我们欢笑和友情;要感恩朋友,是朋友给我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我们同欢笑、共患难;还要感恩一切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

二、大学生感恩缺失的现象

(一)淡忘父母养育之恩

在大学中,淡忘父母养育之恩的例子屡见不鲜。大学是教育消费的较高阶段,由于大学生经济上还不能自立,其学费及日常消费主要依靠父母家庭供给,多数学生从内心深处也知道要体谅父母工作、劳动的艰辛,也渴望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但在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却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淡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有认识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还有一些大学生利用父母的血汗钱去上网打游戏,耽误了自己的学业,辜负了父母的期待。2006 年5 月,一项在河南工大等4 所高校同时进行,共有200 名大学生参加的“你对父母了解有多少”的校园调查显示,仅有1/10 的大学生能够说出父母生日,近1/3 的大学生打算和父母共度自己的生日,近半数大学生至今没做过令父母感动的事情。“2004年11 月初,南京大学校园里贴出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的来信,在信中父亲控诉儿子对父母除了索取还是索取,从不体谅父母,为了多要钱、物甚至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父亲质问自己的大学生儿子:‘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这件事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种种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缺乏感恩之心。

(二)淡视师长培育之恩

在高校里不尊重老师,随意缺课,上课时不守纪律,说话、睡觉、打电话、谈情说爱,课间不擦黑板;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全然没有了对老师的尊敬。从学生课堂的态度到平时对老师的谈论、品头论足折射出现今大学生心中了无对老师的尊敬感。有的学生甚至还对老师的个人隐私津津乐道,完全没有了师道的尊严,足见对老师感恩心理的缺失。

近年来,有不少贫困大学生依靠国家助学贷款读大学,但其中一些学生毕业后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偿还;有些学生对学校催要贷款表示不满甚至因此憎恨母校。更有些学生利用母校对贫困学生可以缓交学费的政策,恶意欠费,而把钱用来盲目攀比、超前消费,甚至挥霍一空。有些大学生毕业后留在母校工作,在母校的帮助下出国修完了硕士、博士学位后却不愿意回母校工作。这些现象也充分说明大学生对学校及师长的培育之恩缺乏感恩之心。

(三)忘却社会救助之恩

由于社会上功利观念的盛行,在部分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社会救助和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的,漠视宝贵的仁爱和友情,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高校里的一股暗流。2003 年11 月,一则“月月领取救助款,从不写信给恩人,这些大学生要补道德课”的消息报道说,自1996 年夏开始,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圆梦大学的逾千名学子,至今已有近400 人完成学业,但当中不到一成的学生与资助者有过信件往来,表达过感激之情,而写过两封信的不足10 人。2005 年7 月,媒体刊登了深圳歌手丛飞患癌住院的消息,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热切讨论。丛飞用义演所得的300 多万元钱,资助了178 名贫困学生,自己却因晚期胃癌,欠下了17 万元的债。病中的丛飞得到社会许多的关爱,但也遭遇了冷酷。一直在照看丛飞的林燕告诉记者,丛飞患病住院后,曾受他资助的、现已在深圳工作的那些大学生没有一个人来看过他。一位毕业后成为大学教师的大学生,在网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被列到了丛飞资助过的名单里,打电话质问丛飞:“你把我的名字说出来,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使我很没面子,我现在已是一名大学教师了。”诸多事例表明现今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缺乏感恩之心。

三、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多数出生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他们所接触和感受到的多是经济社会中如何实现个人的存在价值,而对“知恩图报”等中国的传统美德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经常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的行为倾向,把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感恩教育有助于唤起大学生的感恩心,融化他们的冷漠心、自我心和自私心,培养他们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性和与人为善、宽容豁达的胸襟气度。“感恩教育作为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和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境界和品位有着重要

意义。”大学生通过每天的观察、反思,发现别人的优点,加强自省自律,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对于培育他们自身的健康心态、完善人格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应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来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并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以促使他们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

(二)有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当前,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改进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实现德育目标。历史和实践证明: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也不可僵化呆板,否则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传统德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取得的效果不佳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单一的价值观以及其由外及内的“外塑”倾向。而感恩教育,基于对个体道德的理解,人性的尊重,把握主体内心情感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创设了一条由内到外的“内省”模式,具有极大的情感性和切实的实效性。因此,进行感恩教育,有助于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模式。

(三)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感恩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父母的养育、亲友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国家的培养以及在困难时的社会救助等等。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责任,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我们应该通过感恩教育,让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树立起知恩图报的道德风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说:“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

四、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以学校为载体进行感恩渗透教育

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在思想政治课及其他专业课教育过程中,以及在生活中进行渗透性的感恩教育,如在教材里编入一些感恩题材的课文,组织学生观看感恩题材的影视节目,如《暖春》、《孝子》、《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开展关于感恩与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举办感恩题材的作文竞赛等,以此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并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践行感恩理念。

(二)在社会实践中锻造学生的感恩人格

培养学生的感恩人格还要在社会实践上下功夫,“社会实践是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没有经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漂亮,都会失去分量,不会为人所承认。”将感恩融入社会实践,通过社区服务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大学生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

(三)营造感恩教育的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等校园宣传阵地,通过感恩故事讲演、感恩格言搜索等方式宣传感恩案例,从一声“谢谢”开始,从细节抓起,从身边抓起,使感恩充填整个校园。通过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所蕴藏的潜移默化的重要育人功能,最终使学生成为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乔学琴,任霞.浅议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和对策[J]. 探索,2008(, 3).

[2]邓小英,伍学滨,邓金梅. 大学生感恩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的探析[J].科技信息2008,(35).

[3]郑学刚,周洁论.高校感恩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

[4]李仕武.加强感恩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企业家天地2009,(2).

从现在开始反思 第5篇

本课教学中,我们多次创设了情境,把孩子们当成小动物,融入到童话的情景之中,比如:小松鼠,你刚才发表了什么意见?小鸟,你呢?你是——,你有什么意见?白天大家睡不着;夜里不能睡,一天下来,大伙儿连连打哈欠,两天,三天,一星期七天过去了,小兔,你怎么样?斑马,你呢?小动物们,你们习惯的方式是什么?小鹿,你说吧!小羊,你呢?

教师由“教师角色”转换成“狮子大王”角色,学生由“学生角色”转换成自己喜爱的动物王国里多种动物角色,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与教材间的距离。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点起学生主动参与欲望,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教师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是一名出色的演员。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使学生在情感驱动下,积极投入自己的体验,获得独有创意的感受。

“议论纷纷,叫苦连天”是本课重点词语,如果一味地靠教师讲解,就显得枯燥无味,巧妙地融词义理解和情感体验于一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词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角色转换,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

努力和改进方向:

1、优化课前准备,首先“吃透”教材,现行的语文教材是以人文性、文学性、时代性、基础性、兴趣性为原则编写的,内容非常丰富,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把握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其次“吃透”学生,只有对学生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2、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景,巧设提问等。

《从现在开始》说课 第6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是实验小学的。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的内容(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及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从现在开始》一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该组课文时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展开的。文章借森林里竞选“万兽之王”一事,告诉人们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和谐社会当以人为本,《从现在开始》一文把现代人社会生活以人为本的准则渗透到了小学生的学习中。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鼓励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识字,结合语句理解词意是突破方法。)

难点:初步体会小猴子是因为尊重他人才当上了“新首领”。

3、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以及本组课文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根据我班的具体情况,我在第一课时所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在阅读中认识9个生字,学写3个汉字(现、轮、路)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轮流”等词语的意思;积累“ 极了”这类语言;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体会“!”、“。”的表达效果。

(3)、初步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尊重他人。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点拨法。给学生创设情境学习理解生字词,比如理解“轮流”一词,我让男生、女生轮流朗读课件出示的两个句子,让他们在情境中理解“轮流”。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从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激趣导入、认读词句(8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童话故事的年龄特点,导入新课时我采用直接从课题入手,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然后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同时认识“始”,教学生字“现”,做到识字教学不脱离课题。

本课的很多生字其实都是学生经常见到的,在教学时不必一一的教,把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更多的还给学生。所以我设计了分享预习这一环节,问学生预习时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用一个字小结学习方法(标、点、读、背、写„„),这体现了学习策略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读准课题,识写生字(4分钟)1.认识“始”字。(识字教学不脱离课题)2.教学“现”字。

3.分享预习方法:你们是怎么预习的?(生:读课文、查字典学生字„„)这些都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提示学生用一个字小结学习方法。(标、点、读、背、写„„)(这是学习策略的教学)

通过“我会认”认读课文中的词语以及课文中的句子检查课前的预习,同时适时的指导读音、理解个别词语。比如:我让男生、女生轮流朗读这句子或词语后,即时告诉学生这就是“轮流”,就是你做完我做,我做完你做的意思。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了理解词语,使学生在鲜明的情境中加深了记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读生字词,读通句子(4分钟)1.谁会读这些词语呀?(开火车轮读。)(课件出示: “我会认”)

“万兽之王、轮流、星期、第一个、上任、习惯、方式、笑眯眯、郑重。”

2.(指名读)谁来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视时指导易错读音)3.这几个词藏到句子中,你还能读正确吗?你猜猜看什么叫轮流?我们男生、女生轮流朗读这两个句子(在情境中理解“轮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初读是儿童第一次感知教材。情境教学在起始阶段,我根据教材特点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这一动机。为此我设计了:)

(一)倾听范读,尝试评价(3分钟)1.师范读课文。

2.谁来说说小鹿姐姐读得怎样?(让学生参与评价)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4分钟)

1.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哪些动物来竞选,最后,谁成为新首领?

2.指名回答:猫头鹰、袋鼠、小猴子(师简笔画或图片)

三、再读文本、积累语言(20分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积累语言。我通过“我会读”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尊重他人。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我出示“我会读”课件后,先让学生默读这几句话,说说发现了

什么,找出标点!。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学生要学习默读。让学生找出感叹号和句号,并指导朗读,因为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的孩子要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一)细读句子、揣摩语气 1.课件出示:“我会读”

“猫头鹰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袋鼠激动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小猴子只说了一句:“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2.你们默读,看看发现了什么?(标点符号!。)3.你读给大家听听好吗?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然后找学生来读一读,并说出为什么这么读,让其他学生评一评读的怎么样。采用生生评价,新课标指出:要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引号前面的提示语也很有意思,大家再读一读,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神气极了)

5.你什么时候最神气?(今天我做了一件好事得到了表扬神气极了)你也神气地读一读吧。

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帮助他们理解“神气极了”。当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后,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读,想通过读抒

发自己的情感。及时引导学生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其心理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需要。

(二)练习说话、积累语言

1.除了“神气极了、可怕极了”,你还想到“ 极了”(课件出示:神气极了

可怕极了 极了)

(这个设计体现读、练结合,恰当的语言训练,也是学生抒发情感的极好形式。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由于情境教学的运用,促进与形象的结合,所以在情境中有意识的扩充词汇,对丰富学生的词汇十分有益。)

2.(课件出示:“袋鼠要求大家都跳着走路,大家 极了!”)3.(课件出示:“小猴子让大家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大家大家 极了。!)

4.(课件出示:“,大家 极了 ”)(注意读出。和!的不同语气)

(这个是语文实践的又一体现,把刚刚训练过的词组运用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检测学生还会不会运用。老师是引领者,引导学生把零碎的知识整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识写结合、巧记生字(5分钟)

(这一环节是“我会写”主要是指导写“轮 路”两个字,重在

教给学生学习识字的方法。“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等)

(课件出示:“我会写” “轮 路”)1.孩子们,猜猜看,这两个字“轮、路”它们跟什么有关系呢?你怎么记住它们?谁来说说?

2.这两个字分别可以组什么词?

3.如果让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写这两个字,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呢?

(让学生也来当一回小老师,真正体现学生时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4.指导书写两个生字。(视时提醒孩子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保证学生写字的时间,新课标指出:每节课要有10分钟的时间写字。)

时间充裕时,加入以下内容:“之”和“第”的书写教学,我是把识字教学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始终。)

1.“之”的书写,要注意:点不能太小;横撇的撇一定要写直;捺要写平。“看清楚了吗?来,你们写一下。注意最后一笔捺。2.“第”字的竹字头要写小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

五、归纳总结,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表现真不错,下课后请你们再细细品味这个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这是为下节课理解课文从整体上再次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学习

得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求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从现在开始

猫头鹰(图)!袋鼠(图)!

猴子(图)。万兽之王

轮 路 之 第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第一课时进行了说明。

《从现在开始》教案 第7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轮,期,第,任”等8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之、令、布、直” 等10个生字,要求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情境中理解“万兽之王、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的意思。

情感目标:初步体会做什么事不能光考虑自己的习惯,还要尊重别人的习惯,懂得彼此相互尊重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认识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理解文章讲的道理,懂得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的重要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王国去参观参观。来看看有没有大家喜欢的小动物吧!(出示课件:各小动物画面)

2.过渡:动物王国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他们最喜欢跟认真学习,团结合作,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交朋友了。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有关小动物的一篇课文,让我们来看看美丽的森林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句子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1)师:同学们自读课文,不过要先得听清楚我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可以请求树叶朋友的帮忙,不会读的地方也可以请老师,请同学们帮忙。

(2)师:读得多用心啊!我想考考你们森林的大王叫什么啊?——万兽之王,万兽之王是谁呀?——狮子,现在啊!狮子大王派秘书给我们送来了几个难读的句子,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出示句子:狮子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齐读)

出示句子: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齐读)

(3)师:这里有好几个生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万兽之王 轮流 星期 第一个 上任习惯 笑眯眯 方式 郑重 带拼音齐读,点名读,分小组读。

(4)师:你知道在我们学习中,什么事情大家也是轮流做的?(做一日班长、做值日生等)

2.教学生字: “第、任”,“第”往往和数字朋友手拉手连在一起,比如,第一,第二;“任”除了说上任,还有每天见面的“班主任”。3.读读课文

(1)师:长长的句子都读会了,读课文一定也没问题。我们再通通畅畅地读读课文吧,这次不出声,用默读的方法读一读。画一画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师:课文中出现了那些小动物呀?狮子、猫头鹰、袋鼠、小猴子。(贴图)

(3)师:故事又是怎样的呢?谁能说说?

狮子请动物们轮流当“万兽之王”,先请(猫头鹰)当国王,接着请(袋鼠)当国王,最后请(小猴子)当国王。

三、教学生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后,开火车读生字。指定一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学生扩词。

(2)说说你的发现,让学生把生字进行归类,提高识字能力。(3)让学生自己互相考考,生字是否都认识了。2.指导记忆字形、书写生字

师:动物王国的门已打开。看,生字朋友们向我们走来。聪明的小朋友怎么记住它们呢?(课件示“我会写”的九个字)

3.学生自由讨论,学习生字。学生自由说自己习惯,喜欢的识字方法。

比较法记“今”和“令”,“真”和“直”。换偏旁记“第”(将“弟”的八字头换成竹字头)。拆部件法记“期”(左其右月),“路”(左足右各),联想记忆法记“布”(毛巾与布有关)。4.师重点指导:

今──令

这两个字的字形多像啊,就像一对双胞胎。“今”是妹妹,“令”是姐姐,姐姐喜欢跳舞,看、它穿着红色的舞鞋。

儿歌:少点今,多点令,请你一定要记清。

5.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之”字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之”(注意平捺),生在课文后面的“我会写”栏目里,写两个“之”字。

(2)生再书写其他的生字,先描红,再书写两个,注意笔顺和结构,写的汉字要工整,规范。

6.师巡视指导,将有代表性的字用展示平台展示出来。评价,指正。强调(第:九笔竖折折钩 期:左右里面各两横 ;轮:右边不能写成仓; 直:里面三横。)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读课文

(1)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生: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每个动物轮流当一个星期的“万兽之王”。

师:真厉害,我们的狮子大王可要发话了,他宣布了什么命令?

出示句子: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2)师: 万兽之王是什么意思呢?

生:大王、首领,全部的动物都要听他的命令,一万只野兽的大王,哇!那一定很(威风、神气,严肃。)

(3)师:哪个小朋友能学学狮子王。国王说话是怎么样的?

出示句子:“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指名读男生——女生——齐读)

五、作业布置

1.把本课的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三个。

2.熟记本课词语,小组之间好好地读课文,准备下一节课来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的内容。

六、过渡

想知道后面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吗?最后谁当上了“万兽之王”?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生词

万兽之王 轮流 星期 第一个 上任习惯 笑眯眯 方式 郑重

带拼音齐读,点名读,开火车读。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读音标准,声音响亮。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过渡:(出示:猫头鹰画面)第一个上任的是谁?(生:猫头鹰)2.师:瞧,猫头鹰在干什么啊?

生:坐上椅子(大王的宝座)在发布命令呢。3.读读课文

(1)师:是呀,猫头鹰大王可给咱们颁布命令了。

出示句子: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2)师:你觉得他宣布命令的时候怎么样?出示图片 生:张开翅膀,挺起胸膛,眼睛瞪得大大的,头抬得高高的。(3)师:是啊,真是——神气极了!

师:你还从哪里看出猫头鹰“神气极了”? “立刻下令” 师: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4)师:神气的猫头鹰,快下令吧!(再指名读——齐读)谁来学学猫头鹰神气的样子,登上宝座,来发布命令吧!

(5)评价:多得意的猫头鹰啊!瞧你神气活现的样子。我们来用“神气极了”做说话练习,看看哪个小朋友说的最精彩。

六一儿童节时,你高兴极了 看了个恐怖故事时,你会害怕极了

(6)开火车练习,比比哪列火车开得长,要求不重复,不出错。4.回答问题

(1)师:听了猫头鹰的命令,你看小动物怎么样了? 生:张大着嘴,一脸为难的样子。

(2)师:你们有什么意见,快跟周围的伙伴说说。小组讨论。(3)师:刚才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心中的愤怒或意见,这就叫做── “议论纷纷”。5.回答问题

(1)师:那你们刚才都在议论什么,跟猫头鹰大王说说好吗?

出示:小鸟,你在议论什么?

(2)师:——猫头鹰大王,我们小鸟一到晚上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们不想在晚上做事。

(3)师:白兔,你又议论什么?„„ 6.想象、体验:

师:是啊,很多动物都认为不行,可是能不执行命令吗?为什么?(因为猫头鹰是万兽之王)

出示句子: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指名读----(1)理解“不得不服从”,理解“只好”。

师:你为什么把“不得不服从”读得特别响?(因为小动物们都是被逼迫的,要读的重一点,体现小动物们的无奈)

(2)还有哪个词可以看出动物们很无奈,没有选择的余地?(3)师:知道“熬夜”吗?,哎,你们都“熬夜”一个星期了,一个星期下来,你们真是吃尽了苦头。现在阿,狮子大王暗中派我来调查民情了,能告诉我你此刻的感受吗?你愿不愿接受采访阿?你想对猫头鹰说些什么阿?能选一个或几个说说吗?(精疲力尽、熊猫眼、苦不堪言„„)

(4)师小结:从大家的话中我听出来了,猫头鹰的命令让你们整整一个星期都处在痛苦之中,已经忍受不了了,所以就不断地叫苦,这个情形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叫什么?—— 叫苦连天。(合作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出示:袋鼠大王画面)难熬的一个星期终于过去了,第二个星期袋鼠上任了。

(1)师:看哪,袋鼠坐在大王的位置上发号施令呢!其它的小动物有什么变化?

生:小松鼠瞪大眼睛,只冒冷汗,笨重的大熊也慌了,满头大汗的。动作呢?跳起来了呢。

(2)师:对啊,新首领上任没有变轻松反而更累了。(3)师:是什么命令让它们如此惊慌失措?

出示句子:他激动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齐读)

(4)评价:我听出来了“跳着你读重了”。

2.师:哎!大王都发布命令了,你们听了什么感受? ——熊:我那么笨重,我哪能跳得动啊!—— 师:大象呢?更跳不起来了。师:怪不得直摇头。3.引导想象、说话:

(1)师:你们都跳了一个星期了,你们跳得感觉怎么样? 生:我跳了一个星期,累得————。

(2)师:能用上老师给你的这些词语(气喘吁吁、喘着粗气、满头大汗、汗流浃背、腿脚酸麻等等。)

(3)师:真是度日如年啊!我很同情你们的遭遇,希望你们早日摆脱困境。

(4)过渡:小猴子又会怎么样下令呢?最后谁当上了“万兽之王” 呢。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读课文

(1)师:大家经过两周的折腾,真是害怕下一任大王又会像前面两个大王一样只顾自己过得舒适,不为大家着想啊!

(2)猴大王上任了,读读大家担心的句子,应该用什么语气读呢?大家现在就自己读一下,动脑筋想一想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啊?

2.小猴子的命令

(1)但是结果呢,谁知,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

出示句子: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2)指导朗读猴子大王说的那句话。读出猴子的机灵,干脆,和气。3.师:话音刚落,大伙儿立刻就欢呼了起来,大家来一起欢呼一下吧。采访一下,小松鼠,这下你放心了吧。小马,你怎么这么开心呢? 师:小鹿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们都会开心什么?要身临其境的去体会)„„

生:因为大家终于可以不那么累了,不用在树上荡来荡去。4.总结本段

(1)师:猴子给我们当大王大家同意吗?小动物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2)师 :那我们一起来把猴子大王上任的这一段好好读一读吧。(3)请大家说一说,假如你是某种小动物,你喜欢怎样的生活? 5.读读写写: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 喊起来 可怕极了 跑来跑去 立刻 欢呼起来 ____极了 __来__去 立刻 ________

五、最后总结 1.读读课文

(1)师:狮子大王又宣布了什么事?请你自己读最后一段。学生读,老师指导:狮子大王是怎么宣布的?(笑眯眯、郑重)请你笑眯眯地、郑重地宣布这个决定。

出示句子: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齐读句子)

(2)师质疑:狮子大王说话不算数,不是说每个动物轮流当一个星期吗?怎么现在又说不用往下轮了呢?

(3)师:想想为什么小猴子能够当上万兽之王呢?(小猴子懂得尊重别人,已经做的最好了,得到了大家的拥护)

2.狮子大王的这个决定你们满意吗?(满意)那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猴子大王戴上皇冠吧。在猴子头上贴上皇冠。

3.师:这下好了,小动物们又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幸福快乐地过日子了。

4.大家想不想完整地表演一下这个小故事?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个小故事(请学生台上表演。)

六、作业布置

1.小小演员:和你的小伙伴,把这个故事,在班上演一演。2.故事大王:把这个故事讲给亲人或朋友听一听。

板书设计: 从现在开始

狮子 轮流当‘万兽之王’

猫头鹰 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袋鼠 跳着走路

小猴子 照自己的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从现在开始相信 第8篇

在新西兰遇见了一个可爱的导游先生, 他的名字叫Liam。他是一位非常热情又非常细心的多动症“患者”, 常常在哼唱小曲, 敲打手指头、挤左眼等小动作更是停不了的。我们完完全全信任他, 把所有的行程完全交给他安排, 同时也在出现天气或者航班等麻烦的时候听从他的摆布, 让他不断冒出的新点子带给我们惊喜。

老外和我们有很多不同的思维方式, 以我泱泱大国的风范, 当然有些事情觉得我们的方式比较OK, 可是他们也有些事情让我特别赞赏和羡慕。比如说有一天我们去一家书

在一座大山里, 住着一群蜜蜂和一户居民。蜜蜂每天都出去辛勤地采蜜, 然后让农户拿去卖钱。当然农户也给蜜蜂做了一个舒适温暖的家, 双方和平共处, 相安无事。但一只蚊子的到来, 打破了这种宁静。那是蜜蜂们外出时发现的, 一只奄奄一息的蚊子在地上躺着,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蜜蜂们才把饿晕的蚊子背回家。

悉心调养后, 蚊子慢慢恢复了活力。但是蜜蜂们很快发现, 不少兄妹醒来身上都有个小疙瘩, 大家以为这是劳累所致, 也没多加注意。店逛逛, Liam买了一本厚厚的书, 说第二天是他妈妈的生日, 要给妈妈一份礼物。逛完书店我们一起打车去奥克兰最著名也是号称南半球最高建筑的Sky city (天空塔) 参观, 我一路都在感叹这份生日礼物实在是很雅致, 下车却突然发现Liam甩着两手十分悠闲, 书啊外套啊什么的都没拿。我着急忙慌地提醒他:“Liam!你的书呢?外套呢?忘在出租车上了?”

Liam安详地说:“哦。我让司机帮我放回酒店前台了。”

“什么?”我当场做狂晕倒状, “还可以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我的好奇的同胞不依不饶地继续问:“能相信他吗?你们认识?”

Liam继续安详地回答说:“不认识啊, 不认识就不能相信吗?”

“那去酒店这一段的车费你怎么给呢?”

“我刷了卡了, 他自己会扣啊。”

“啊!他不会多扣你的钱吗?”

这时的Liam还不知悔改, 摆出很诧异的表情, 一副觉得我们说的这些情况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样子。看来他是经常这么做的, 这还真不一样。如果是在咱们这儿, 你要是把手里一堆的东西交给出租司机让他给你接着送到什么地方去, 司机肯定会特别诧异地看着你, 问你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我想应该是他们行业的经营信用度非常受重视, 如果存在欺诈行为就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惩罚。尽管有着主观和客观的差别, 我还是很向往这种彼此信任的交往方式, 不仅仅是那样的话生活会多很多便利的缘故, 更重要的是, 彼此信任的关系里, 你尊重了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尊重, 这样的感觉真好啊。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从现在开始 第9篇

影响基层单位、一个系统乃至一个地区构建和谐档案工作的因素很多,其中做好交接是要素之一。2007年4月,国家档案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对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监督、指导的意见》,其中提到“基层单位的档案人员普遍身兼数职,而且调动较为频繁,这给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但深有同感,而且在缓解档案人员“身兼数职、调动频繁”的状况方面十分乏力。因此,如何将由此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就成为当务之急,而其中解决好交接问题更是首当其冲,因为工作交接不力已经令很多新任档案人员饱受其苦,令单位的档案工作深受其害,更使构建和谐的档案工作成为空谈。

一、基层单位档案人员调整和工作交接状况

以北京市崇文区为例,2006年11月和2007年4月,崇文区档案局先后两次调查区属单位档案人员状况,结果表明,半年之内,全区110个单位中有20个单位更换了档案人员,有的单位不只调整了一次,其中一个单位竟然四次换人。从第二次调查看,全部档案人员中连续从事档案工作不满三年的有55人,相对专职的只有12人,兼职档案员中以档案工作为主的也不多。虽然《北京市实施〈档案法〉办法》规定了“各单位应当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但是,面对很多单位频繁换人的局面,档案局显得束手无策,这就使规范档案工作交接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的指导和检查工作表明,档案交接手续不正式、不严密,监交工作不严格甚至不进行监交的情况在基层单位普遍存在,致使新任档案人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掌握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如找不到档案工作制度,不清楚各门类档案的数量,不了解各年代档案在库内、柜内的分布,不掌握前任档案员有多少没有完成的工作,不知道全宗卷、编研材料为何物,个别单位甚至找不到档案柜钥匙,档案工作长期不能纳入正轨。更严重的是:新任档案人员一接手就感到一头雾水,在凌乱的局面中艰难起步,很容易挫伤工作积极性;档案工作前后脱节,出现工作贻误时难以尽快补救;一些单位原本较好的工作基础也由于多次换人且交接不力被“一代一代”地磨灭;档案局检查时,发现档案去向不明等严重问题时难以确定直接责任人员,无法追究责任。另一方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随时准备对新任档案人员进行个别培训,反复指导频繁换人的单位夯实工作基础。这使其陷入被动应付甚至疲于奔命的状态,大大减少了调查、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人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档案事业整体发展计划的执行,进而对整个地区建设和谐档案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交接不力的原因来自领导和新老档案人员等多个方面:①领导不重视,认为档案工作交接仅仅是新老档案人员之间的事,往往一声令下,档案人员立刻调整到新的岗位,并要求两三天内与接管人员交接完毕,新老档案人员只得仓促交接,并且没有安排专人负责监交;②有的领导虽然重视交接工作,但是对其专业性和复杂性不够了解,因而提不出具体要求,更没有规定具体的交接手续;③有的档案人员带着情绪离岗或转岗,或者对“枯燥”的档案工作早已心猿意马,听到调整岗位的消息急于“甩包袱”,与新任人员草草交接;④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实际上是对前一阶段档案工作的全面检验,而一些单位的档案工作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档案人员不敢或无法办理正式交接手续;⑤由于档案人员主观原因或单位换人过于频繁,档案人员自身对本单位档案工作全貌和档案工作头绪尚不清楚,没有能力办理严谨的交接手续;⑥一些人从心理上不愿意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成效与接任自己的人分享,因而交接时有意回避重要和关键问题;⑦个别档案人员因病或紧急抽调到其他岗位等特殊情况,无法办理交接手续;⑧新任档案人员毫无经验,对应当收什么、点什么、查什么一无所知,前人怎么交,自己就只能怎么接,看不出问题,更提不出问题。

二、规范基层单位档案工作交接的具体建议

造成档案工作交接不力的种种表面原因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缺乏制度保障,缺乏良性运行的工作机制,缺乏规范的手续、有效的引导和检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对自身工作查漏补缺,在监督指导上有所作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转换思路,从加强制度保障入手

工作交接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一般不外乎财、物交接和工作经验、方法的交接,其中财、物交接是实实在在的,往往成为交接的主要内容。如果把“财”的交接具体化为会计工作交接,那么我国《会计法》对此做出了专门规定,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工作交接的责任、准备工作、正式手续和监交要求等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相比之下,作为“物”的“档案”的交接在《档案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虽然规定了“机关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但是过于笼统。

由于缺少具有操作性的规定,长期以来,严格进行档案工作交接基本处于各单位自发状态,交接效果的好坏主要依靠档案人员的自觉。事实上只有少数单位由于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基础扎实、人员得力,交接后工作平稳过渡。多数单位调整人员后档案工作虽未空岗,但实际工作难以衔接,一连几度换人的单位的档案工作则遭受“重创”。档案局如果还是提出“要做好交接工作”的宏观要求显然不能解决来自领导和档案人员主观方面的各种问题。因此,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转换思路,从被动依靠各单位自觉做好交接工作转变为主动用成文的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修改工作已被国家档案局正式提上日程,建议增加对做好档案工作交接的规定,使这项看似简单、琐碎,其实关乎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有法可依。同时,地方档案局应制定本地区档案工作交接的具体办法,使主观上愿意或不愿意严格进行交接工作的单位和人员都能够在具体操作上有所遵循,做到手续严谨,责任明确,从而保证档案工作的连续性,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二)明确职责,建立良性运行的工作机制

第一,单位档案人员调动工作、离职、转岗、临时借调外单位工作或连续休假超过三个月的,都应当在离开本岗位之前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其中档案人员临时被抽调或休假时,个别单位不安排临时代管人员,严重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应特别强调这种情况不但要有人代管,时间较长的还应进行正式交接。

第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各单位领导认识到档案工作交接责任重大,手续繁杂,促使其为顺利交接提供必要条件,如:有准备、有计划地调换档案人员,保证档案工作不出现“空岗”、“断档”现象;将做好交接工作列入档案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根据本单位档案数量为交接双方安排充分时间;对于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档案人员,不调整岗位,不予办理人事调动和工资转移等手续。

第三,交接双方均应有相对合理而明确的职责分工。

移交人员应完成的工作主要有:核实档案柜签,清查柜内档案,使移交的档案分门别类,排列有序;催还借出档案,暂时不能归还的注明情况;对档案工作制度、检索工具、现存和移出档案的数量等情况逐项列表;核对全宗卷目录,整理好全宗卷内文件及需要移交的其他材料;档案数量与目录记载不相符的,档案工作存在其他明显问题的注明情况和原因;有尚未完成的档案工作,应请示领导明确下一步工作的完成人员。

接管人员则应做好接交工作:学习有关文件,了解档案交接工作规定和基本的档案业务知识,了解本单位基本的历史沿革、主要职能和内部机构设置等情况;对移交人员开列的表格、单据和其他交接材料逐项核对,逐柜逐卷(件)核查档案数量,对不明事项向移交人员或有关领导问明情况,必要时做书面记录;抽查电子档案和机读目录是否可读;学习档案管理软件或数据库、档案安全保管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向监交人员报告接交的具体情况。

当移交人员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办理移交手续时,接管人员应在到岗后立即清点核对检索工具和档案数量等重要项目,存在疑问的向移交人员或有关领导问明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经有关领导审查签字。

第四,任何行业中进行财、物交接,监交工作都必不可少。档案交接也应该安排专人负责监交。一般来说,档案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应由档案工作所在部门负责人监交,而档案人员同时为部门负责人的,应由本单位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监交。监交人员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监督交接双方认真办理交接手续并进行审查,防止交接工作敷衍了事或流于形式,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

(三)细化手续,加强监督和检查

国家关于档案交接手续方面的规定只有《档案交接文据格式》(GB/T 13968—92),用于档案室、档案馆移交和接收档案,不适用于单位内部人员交接。为使档案工作交接制度得到真正落实,使档案局的监督检查工作能够有据可查,使执法机关发现档案丢失等违法行为时便于调查取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必要统一并规范本地区档案人员工作交接的文据格式。

交接文据可以包括如下表格:①交接总体情况登记表,记录移交人员、接管人员和监交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档案工作制度、检索工具、现存及移出档案、全宗卷、基础登记、档案库、柜钥匙等核对和交接的基本情况;②档案工作制度一览表;③档案检索工具一览表;④现存和移出档案数量统计表;⑤未完成工作登记表。特殊情况在表中不便于填写时应另附详细说明。每页交接文据都应有移交人员、接管人员和监交人员的签字。交接文据应一式三份,一份交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上级档案业务主管部门,一份存本单位文书档案,一份存全宗卷。

各单位调换档案人员应在双方交接之前通知同级档案局或上级单位档案业务主管部门,档案局或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前往监督检查。对于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办理档案工作交接手续或在交接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单位或者个人应进行通报,造成档案损失的依法对个人或者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四)有效引导,编发简明学习材料

从目前情况看,档案工作领域尚未实现先持证后上岗,绝大多数档案人员是先被安排到档案工作岗位,再参加培训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因此,几乎每名档案人员接手时都对档案工作一无所知。即使交接制度制定得再细致,手续规定得再严密,接管人员如果对档案工作中常识性的概念不了解,也难以完成各项清点核对工作。档案专业书籍(包括岗位培训教材)虽然不少,但是篇幅较长,档案人员不可能在交接前的短暂时间内完成自学,即使翻看了,恐怕也难得要领。因此,有必要专门为新任档案人员顺利交接编写“入门概念和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和尽量短的篇幅解释交接工作中必然遇到的专业问题,如全宗、全宗号、全宗卷、档案门类、检索工具、档号、集中统一管理、各门类档案归档时间、编研材料、常规档案工作等等。

另一方面,工作交接中前任向后任介绍基本情况、传授工作经验和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前任的一句话、一个提醒往往能让后任少走不少弯路。但是这方面的交接主要依靠移交人员的主观愿望和能力,难以用制度去约束,用手续去落实。而移交人员出于各种原因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并不多,接管人员又往往提不出问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结合档案室的工作特点,替新任档案员提些问题,如:本单位保管了几个全宗的档案?哪些门类的档案?检索工具有多少种,分别有多少册?室藏档案数量是多少?档案起始时间与本单位成立时间是否一致?本单位曾移出了哪些档案?现存档案与移出档案之和是否等于应该归档的全部档案? 尚有哪些应该归档而未归档的文件?本单位档案有多少个存放地点?档案库、柜的钥匙有多少套,由谁保管?档案利用情况如何?编写了哪些参考资料?近两年本单位为档案工作大约投入了多少经费,用于哪些方面?近年来收到了哪些需长期执行的档案业务文件?本单位档案工作或档案人员获得过哪些奖励?接受了哪些检查或评审?档案工作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这样的问题可以编成“工作交接应问应知”,帮助新任档案员从前任那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和经验,尽快熟悉本岗位工作。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工作交接做到组织上有保证,制度上有规定,职责上有分工,手续上有记载,工作上有监督,操作上有引导,使各单位档案工作交接成为对前段工作认真盘点、查漏补缺的过程,从“越交越乱”变为“越交越清”,最终使工作交接在建设和谐档案工作的过程中不再成为障碍,而是成为档案工作向前迈进的新起点。

上一篇:电视节目评论——《东方时空》节目分析下一篇:投资合作意向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