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龙舟作文

2024-06-25

粽子·龙舟作文(精选13篇)

粽子·龙舟作文 第1篇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每年端午节这天,在集美的龙舟池都会举行一场划龙舟比赛。许多人们都会聚集在旁边围观,热闹非凡,有的还拍照当纪念。

回到家里,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这个风俗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就让我来告诉您吧!

相传,这些风俗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是两千两百多年前的楚国三闾大夫、诗人,由于奸臣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的抗秦主张,反而放逐了他。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的国都。屈原闻讯悲痛欲绝,农历五月五日他怀石投入汩罗江优秀,以身殉国。人们从四面八方划着船赶来抢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给鱼虾吃,免得伤害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历的传说。

其实,早在屈原之前,就有类似的风俗了。因为爱国诗人屈原的品德高尚,诗篇感人,人们敬重他,便把这些活动和屈原联系起来。从此这传说很快传遍南北各地,到了宋代,朝廷正式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粽子·龙舟作文 第2篇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时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乡下。那时的端午节使我难以忘怀。

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总会让我乖乖坐在床边,给我讲一些过节的规矩,例如“不许乱说话““不许偷吃冷粽子”“不许与小伙伴打闹”“不许玩水”……我总是批频频地点头。外婆就让我早早睡下,好让明天能有个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外婆已把厨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绑着几捆桂叶和桂绳,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几个小碟,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红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外婆忙碌着。

乡下的灶台是两边的,一边用来烧水,一边用来煮菜煮饭,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净的鸭蛋放入大锅里,用木瓢从另一个热水锅里舀几瓢水放入大锅中,然后还细心地放入一小勺的盐,接着就往灶里添了几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边,开始给我编络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长期劳动已经粗糙的像树皮一般了,但却不失灵巧,三下五除二一个用红绳编成的络子就编成了。

此时,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捞起一个最大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净,装进络子里,挂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龙舟赛了。

外婆总是把我送到大门口,嘱咐着要我快些回来吃粽子。我总是一溜烟就消失了。

小伙伴们此时都差不多到齐了,由邻家的大姐姐当头,领着我们这一群小毛孩到河边看赛龙舟。由于河道较小,所以就只有两条的龙舟,每条龙舟都有***个人,***个人划桨,1个人打鼓喊口号,“一、二、嘿呦,一、二、快快、”***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两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驶去。

可是,小孩子会知道看什么呢?我们只不过图个热闹罢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会儿,便觉得无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则不然,他们总喜欢沿着岸边追着龙舟跑,由于划桨的人力度较大,几乎每个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溅着的痕迹。

锣响了,大概是舟到终点了吧,刚好东西也吃完了,站起身,与伙伴们拉着手高高兴兴回家去。

太阳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厨房里已经飘出了桂叶的清香了,我就连忙蹿进厨房里,去挑已出锅的个大的粽子。一般我都会坐在门槛上把那个粽子吃得干干净净,偶尔会剩下几颗糯米粒给鸡吃,看着大公鸡的贪吃样,我也被逗乐了……

尽管如今过端午节,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编络子给我,尽管母亲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外婆逊色,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怀念儿时的端午节啊!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也是我喜欢的节日之一。

早上起床,我睡意朦胧地问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今天吃粽子。”一想到粽子,我就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他就是今天跳河的,老百姓爱戴屈原,就把饭团撒入河中,让鱼吃的饱饱的,不让它们吃屈原的遗体。

妈妈把粽叶和肉的放在了车上,出门的时候,我好奇的问妈妈:“妈妈,这个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要挂在门上呢?”妈妈回答我的问题:“这个是艾草,今天五月初五,蛇、蚊子、苍蝇等从今天开始活跃,这个艾草是来赶走它们的。”原来,端午节也有这个传统啊!

在回外婆家的时候,车好多,很堵,可能是端午节大家都回娘家吧!

到了外婆家,外婆看到我说:“小宝宝来了,来,我们正在包粽子。”“好的,我也想包。”我激动的说。

“好的,你和外公外婆包粽子吧。”妈妈对我说。

我立刻去卫生间洗手,看外公包粽子。

我也像外公一样拿着粽,卷一个三角,里面放上糯米,放一半糯米后,再放一点肉馅,再放一点糯米,把它包起来。

不!这个一点都不像粽子,只像大包,没事!“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再一次包,不错!不是很像样,至少比上一次好了。

我包了三个肉粽,我包的速度很慢,当我包第三个的时候,外公外婆已经包好了。

啊!端午节!我爱端午节,这一个端午节,意义非凡啊!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是人们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举行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玩,到了奶奶家,发现奶奶正准备包粽子,我高兴极了,对奶奶说:“奶奶,让我也尝试一下,看能不能包成粽子。”奶奶说:“好,赶快去洗下小手,来帮奶奶包粽子。”我洗干净手后,去包粽子,奶奶把从超市买来的粽叶、糯米、红枣、红豆、绳子等都准备好了。奶奶首先把粽叶放在热水里侵泡,使粽叶变柔软,这样能更好的包粽子,使糯米不易掉出来。粽叶准备好后,奶奶开始逐步教我包粽子,奶奶先拿出两张粽叶,把它卷成圆锥形,然后放上糯米、红豆和切好的红枣片,折好后,用绳子捆结实,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虽然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是看到自己第一次包成功的粽子,我还是很开心。

粽子全部包好后,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锅里煮,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我找到自己包的粽子,吃了一口,太好吃了!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以前,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粽子。于是我们班级也举行了包粽子活动。

六月十三日下午,我们班的爸爸妈妈们带来了包粽子的材料:有干竹叶、棉线、糯米、红枣、红豆等。包粽子之前张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粽子的来历。开始包了,王贤炳妈妈先做示范教我们怎样包粽子,先用干竹叶头对头,然后倒入糯米、红枣、红豆,再用棉线缠起来,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就包成了。看看其他同学包的一个比一个认真,一会儿全班同学都包好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高兴地笑了。

这个端午节过得真有趣,我们既学会了包粽子,又尝到了美味,更关键的是小小的粽子让我感觉到了祖国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我更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包粽子中国有一个传统佳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每到这一天,人们喜气洋洋。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聚在一起包粽子。

过了一个小时之后,我们也把粽子包完了,开始煮了,奶奶弄好后,一会儿,我家粽子也煮熟了,奶奶把锅里的粽子拿出来,我就先吃了一个,哦,真好吃,真香呀,味道美极了。接着奶奶也吃里一个,奶奶也高兴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再来一个。”接着,奶奶把全部的粽子煮熟后,让我去给爸爸,我的妈妈,哥哥,弟弟,舅舅送点,他们吃后都说:“真好吃,真好吃呀!”我和奶奶高兴极了,为自己包的粽子高兴。端午佳节可真开心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要来了。为了纪念屈原,有的地方赛龙舟。我们河南有包粽子的习俗,我们家也不例外。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忙着洗粽子叶、泡花生、糯米,我问:“今天包粽子么?”“是啊!下午才包”奶奶说“那为什么这时候泡啊?”我说“因为提前把粽子泡四个小时,容易熟,粽子软,口感好。”奶奶说。

下午奶奶开始包了,我搬个小凳子在一旁看着,奶奶一边包给我讲:“先把粽子叶折成三角形的斗装,为了米不洒出来,先放花生再放米然后放枣,上面盖一层米,把余下的叶子盖过来包着下面的米,把尾部折过来,缠上线,一个粽子诞生了。

看着容易,做着难。奶奶包一个成一个、我包一个、撒一个。我不灰心,接着包。一次又一次我终于包成了一个没有型的粽子,”不错,煮熟就能吃。“奶奶说。我一连包了十几个,样子还不错。

划龙舟·吃粽子·避五毒 第3篇

划龙舟

所谓龙舟,就是龙形的船,是一种以龙为标志的竞赛船只。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其起源很早,在春秋时的铜钺上已有划龙舟的形象,在战国的铜鼓上也有龙舟竞渡的画面,说明划龙舟远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

龙舟的特征表现在龙头龙尾上,此外还有各种装饰,如舟上有神楼、神位、旗帜、彩灯、大鼓、铜锣,等等。每逢端午节时,事先要修龙舟,训练水手。比赛前,先请龙、祭龙,然后进行竞渡。

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其中竞渡最为热烈,招魂最为感人。

唐代诗人刘禹锡《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髻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该诗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诗中把胜者的欢欣庆贺和败者的沮丧表现得淋漓尽致。比赛后兴奋的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划龙舟的主要目的:一是祈求农业丰收。《浙江通志》引《西吴里语》:“居民各棹彩舟于溪上竞渡,宜田桑。”二是驱除瘟疫。《长沙府志》卷十四:“端午……坊市造龙舟,竞渡夺标,俗以为禳疫。”有的地方还以龙舟送鬼,即驱邪避瘟疫。在广东民间流行一种纸符,上面写有“天生火官除百害,八卦水神灭凶灾”,就是为划龙舟时用的,目的是祛灾求吉。

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其做法是把粽叶即大竹叶泡湿,糯米发开,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牛角状、三角形状或四角形状,蒸煮熟后食用。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传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据说在端午这天,向江中投放粽子给蛟龙吃,蛟龙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其实吃粽子怀念屈原是比较晚的事情,在此之前粽子是一种夏至食品,同时用以祭祀水神或龙,后来才把纪念屈原附会上去,并流传至今。

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古人认为鸡蛋有健身之效,早晨小孩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把鸡蛋送到小孩嘴边。

雄黄酒是给酒内加入药物雄黄而制成,其中含有三硫化二砷。清代顾禄《清嘉录》卷五:“研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驱毒虫。”民间认为把雄黄酒涂在额上、耳朵上,能防虫健身。

浙江奉化民间认为端午节前后的药材治病最灵,必须多多采集,送给老人,故称该节为送药节。东北少数民族在端午节的早晨出去采菖蒲、艾蒿,还前往水域捕捉青蛙,然后往蛙口内填一块墨,使青蛙干燥。一旦发现有人患浮肿病,就用蛙墨涂抹患处,传说必须是在端午节时制作的才有效。

端午节采药、酿酒,都是同克制五毒分不开的,它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医药的进步。

避五毒

所谓“五毒”,就是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或者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的统称。因为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热,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容易发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民间认为这一月多灾多难,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

概括起来,端午节人们防五毒的风俗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佩戴避邪植物。起初是插菖蒲、艾草。民间多自采自用,城里则有人沿街叫卖菖蒲和艾草。后来又增加了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与菖蒲、艾草合称天中五瑞,可与五毒相克。

其次,端午节买五虎花,佩挂护身灵物,这些饰物又称香包。有些地区用雄黄酒在小孩额上画王字,取避邪之意。有些地方还专门缝制五毒衣、五毒背心,让小孩子穿上护身。此外,还有贴永安符、举行钟馗赛会的。有关民间防五毒的剪纸也很多,如倒栽葫芦、艾草菖蒲剑葫芦、老虎镇五毒等。

第三,游天坛风俗。这主要流行于旧北京地区。刘侗、于奕正合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曰避毒也。”

粽子·龙舟作文 第4篇

“嘭嘭嘭——”

在一声声吆喝中,余英溪畔人山人海,小记者带着相机,努力升起脖子想看看水中那一道道橙色的长影,龙舟来了!人群更热闹了。只见一条条橙色的龙舟朝这里驶来,在水中划出一丝丝波痕,黄色的彩带挥舞着,船头有人在敲着鼓,一股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涌了出来。

一共是十五个人一艘,听说还是群老奶奶呢,小记者听身旁的叔叔说,惊讶极了,连年轻人都嫌累的赛龙舟,到了这群老奶奶手里却易如反掌,十分有节奏感,小记者不禁从心底里佩服她们,不禁按下了快门。

粽子·龙舟作文 第5篇

关于端午节作文500字:赛龙舟第一次包粽子

关于端午节作文500字:赛龙舟第一次包粽子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当然是包粽子、吃粽子和赛龙舟了.包粽子肯定同学们都不会包吧!我也不会包,今天我就要和妈妈、奶奶他们一起包粽子.早晨,爸爸到街上去把粽叶买回来,我和妈妈他们把糯米准备好.妈妈就开始教我了.我先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两张粽叶,把粽叶向中折出一个圆角,左手捏紧,最后,再用事先撕好的粽叶条向粽子的两头各绕两匝紧.一个好看的粽子便包好了.于是,我又别出心裁地给它做上记号.我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几个粽子,但怎么也没有妈妈包得美观结实.我想:虽然我这次没包好,但下一次一定会包好的.粽子煮好后,我就连忙挑我包的粽子.虽然这几个粽子都被开了花,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是我劳动的果实,所以我吃起来特别香.

关于端午节龙舟粽子的古诗 第6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端午节龙舟粽子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己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贺新郎·端午》

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南乡子·端午》

宋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客舍宛如村。

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临江仙

作者: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屈原塔

作者: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粽子·龙舟作文 第7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等,其最初的来源自古都是一桩争论不休的公案。图片来自网络我们通常认为端午节的起源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但是,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等同学可能会表示不服,毕竟在我国江浙一带不少地区,端午节最初署名权妥妥属于他们。一些历史学家也困惑于此,做了相应考证,翻出不少典藏古籍。比如著名学者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认为,端午节起源来自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持蓄兰沐浴说的学者认为,端午节最初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在《九歌·云中君》当中也为此说站台,“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当然,对我们这些愿意安安静静吃一个粽子的吃货而言,这些纷繁复杂的争论都不重要。美食的诱惑往往掩盖了端午节本身具有的文化传承的魅力,也遮蔽了我们欣赏其他国家和地区端午节文化的眼睛。严肃地讲,端午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与春节、中秋等节日一样,被播撒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并随着不同地域历史的变迁及文化沿袭的差异,造成了各个国家地区欢度端午节时所举行的活动也各有千秋。端午申遗**2005年11月25日,韩国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一度引发中国国内民众的民意强烈反弹。韩国端午祭申遗一声炮响,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传承保护的压力,中国各地也加快了端午节申遗的步伐。很快,受文化部委托,有湖北省出面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相应的申报材料,其中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作为中国申遗“端午习俗”组成部分。最后,2009年10月4日,中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也为这次纷繁依旧的争论画上一个句号。这场端午节考据纷争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按照专家的说法,以节日习俗而言,端午节虽然发源地在中国,但是在长期的流传和国际交流中,它被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所吸纳,并置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各国、各民族独特的节日习俗。但是客观地讲,韩国端午祭申遗的成功的确刺激到了国人的神经,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新思考。

韩国学者为了证明二者不同,强调韩国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地区特有的一种祭祀,原型应追溯于当地萨满文化。学者同时对江陵端午祭进行了梳理,指出祭祀仪式一般分“儒教式祭仪”和“巫俗祭仪”两种。儒教式祭仪以奉读汉文祝祷词的形式进行,祝祭的内容涉及除祸招福、健康安宁、治愈疾病、农渔丰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后,开始伴随歌舞戏剧表演进行的“巫俗祭仪”,直至深夜。祭祀期间除指定的祭礼、巫祭、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儿童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外,还有众多的民俗活动(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等),庆祝活动(如烟火游戏、端午放灯等),夜间活动(如国乐表演、伽琴并唱等)。但是抛开那些情绪化的纷争,看看中韩两国端午文化本质,仍旧能发现不少藕断丝连的文化联系。韩国的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对“端午”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一样的。例如,韩国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韩国特有的词是称“端午”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端午祭的时间恰与中国端午节重合。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

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中韩两国的端午文化在漫长的岁月当中发展出了不同样态,展现出了异曲同工的文化魅力。脱离当时具体情景,回头再看,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文化自信,能够以更加宽容的姿态看待这种文化定义上的纷争。端午节也可以萌萌哒相比之下,日本的端午节则脱离了悲凉的祭祀,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儿童节。

在日本,端午节又被称为男孩节,是在其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的。公元 834 年的《令义解》确定五月五日为节日。并在日本文献《续日本后纪》里初次明确记载端午节,在仁明天皇承和六年(公元839年)五月写着:“乙酉,是端午之节也。天皇御武德殿,观骑射。”不过,端午节在日本最早是属于“贵族俱乐部”享受的一个节日。进入江户时代以后,端午节“飞入寻常百姓家”,皇室、幕府、武士、庶民百姓都过这个节日了。

日本人过端午的主要活动是吃粽子和柏叶饼,喝菖蒲酒,其目的都是为了辟邪。日语中“菖蒲”和“尚武”是谐音,端午节也就渐渐成为尚武的节日,备受武士阶层的推崇。当时,家中有七岁以下男孩的,过端午节的时候都在户外立幡,装饰甲胄人形,后来又用鲤鱼旗代替了幡,借此希望男孩子有出息,能发迹,将来做到“鲤鱼跳龙门”。就这样,端午节演变成祝贺男孩诞生并祈求男孩健康成长的节日。1948年7月,日本制定了《关于国民节日的法律》,将端午节的名字改为“子供”(儿童节),成为现代日本的11个法定节日之一。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民间庆祝活动,祈祷男孩子健康成长。这一更改也催生出了日本的“五一黄金周”:五月初有4个公休日,包括4月29日昭和日(即天皇诞生日),5月3日宪法纪念日,5月4日“绿日”(即环保日),还有就是5月5日儿童节。加上之间的双休日可以调休,一般能有七八天的假期。“五一黄金周”里,有孩子的日本家庭一般会选择以亲子游的方式来度过。

有意思的是,日本端午节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气氛刚好相反。在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多带有女性阴柔的色彩。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是出嫁女归宁的节日。《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古人认为,双五在八卦中为“比和”之象,大吉,利出行。出嫁的女人纷纷回娘家省亲,福州部分地区还保有着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讨要夏衣的风俗,娘家就将准备好的夏衣送给回娘家的女儿。

但是在吃粽子这一问题上,中日两国的吃货们保持高度的一致。日本的粽子是平安时代从中国传入的,当时的粽子只在皇宫中举行端午节时作为供品,后来逐渐在民间得以普及。不过,日本的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仅仅是一种节日美食。日本的粽子皮有白茅、竹叶、蒿叶等,因此日语里又称粽子为“茅卷”。此外,善于调制美食的日本人还发展出端午吃柏饼的风俗。柏饼实际上取自槲树新芽。槲树新芽不出、旧芽不落,因此常常被看作是家族兴旺的象征。被玩坏的端午龙舟比赛相比日韩两个邻邦对于端午文化的内核传承和外在改造,远离东亚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则把庆祝的重点放在一项节日独有的运动上——赛龙舟。对于不少富有运动细胞的“歪果仁”而言,端午节赛龙舟早已脱离本身节日含义,成为一项娱乐性较强的趣味运动。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玩起端午赛龙舟已经是一把熟练好手。1989年,龙舟活动传入德国,并在汉堡举行首届“龙舟节”,粗粗算来至今已经有30年历史。1991年后,龙舟比赛改在德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举行,并一直延续至今,每年都有数百名选手参加。为了保证公平,比赛所用龙舟均由主办方提供,每支龙舟可容纳20人,选手允许使用自带划桨。选手多以各式各样的不同类型“有特点”服饰登场,不仅淡化了彼此之间比赛竞争气息,而且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和趣味。

相比德国人的娱乐化,美国人对于端午龙舟的认真劲儿却能让很多国人汗颜。波士顿龙舟节是北美地区最早创建的龙舟节,迄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龙舟赛每年都在波士顿与剑桥的查尔斯河举行,吸引了数万名观众前来观看助战。龙舟赛按照中国传统习俗,龙在12时点睛之后腾飞升起,而为点睛仪式增添声势的则是中国舞和腰鼓舞。

在加州南部,长滩世界杯龙舟赛堪称美国最具运动竞赛性的龙舟赛。活动在海洋运动场进行,这里曾举办过1936年洛杉矶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划船比赛。这项赛事创办于1997年,是北美洲地区龙舟文化的先驱。十多年来,参赛的龙舟队伍由早期的35支队伍增加到近200支,平均每年增加十余支队伍,有来自洛杉矶本地的许多队伍,也有来自温哥华、多伦多、新泽西、凤凰城、旧金山、圣地亚哥等地区的强队组团参赛。主办者还在现场积极推广中国传统民俗技艺和民间艺术,比如武术、杂技、舞蹈、音乐、中国书法、水墨画、剪纸和中国结,立体化地展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总之,端午节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走向海外的端午节,因吸收了不同文化土壤的养分,而生长出多样化的新鲜形式。被歪果仁玩转的端午节,借助各种形式,传承的不仅仅只是一种旧有的文化样态,更多的是散发出中华文化的迷人魅力。

关于龙舟作文 第8篇

篇一:赛龙舟

能去看龙舟赛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在去年龙舟赛时,我因为没能去看而懊悔了一年。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湛江又要举行龙舟赛,我可不能再错过这个大好时机。

今天一早,我赶紧来到金沙湾观海长廊。那里早已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龙旗飘扬。我抬头一望,到处都悬挂着“湛江第三届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呀!气势还挺大嘛!九根旗杆矗立在海边,九面国旗迎风招展,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真不愧是国际性比赛。最令我高兴的是,中国的国旗威严地飘扬在九面国旗的正中间。

不一会儿,比赛开始了。先是进行女队比赛。只听见“砰”的一声枪响。六条龙舟就迅速地出发了。大家都很努力地划,争先恐后地向终点冲刺,最后,澳大利亚女队获得了第一名。

我的心掠过一丝失望:为什么不是中国队获胜呢?我眉头皱成一团。不过,我很快发现为什么澳大利亚女队能获胜,是因为她们船桨划动的弧度比较大。我为这个发现而高兴,我也希望接下来比赛,中国队向澳大利亚队学习。

女队比赛完了,该男队出场了。

六条龙舟在海面上一字排开,运动员们个个精神抖擞,似乎浑身上下都是力量,需要爆发出来。随着一颗红色信号弹冲上天空,六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了海湾,向对岸狂奔而去。开始,六条龙舟你追我赶,不相上下。瞬间,澳大利亚男队脱颖而出,冲到了最前面。紧跟其后的是美国队,中国队紧贴在美国队身后。海中央水花翻腾,像是一条条蛟龙从海底冲到了海面,很是壮观。

六条龙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金沙湾的海水里争先恐后地遨游。过半时,美国队超过了澳大利亚队,冲在了最前面。五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六条龙舟继续狂奔。这时,赛场上突然播放起了成龙和周华健的《真心英雄》,雄壮的歌声在为队员们加油鼓劲。随着强劲的歌声,海湾里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尖叫声一浪高过一浪。我盯睛一看,中国队超越了澳大利亚队,紧紧咬着美国队不放,暂列第二位。

这时,只见中国队东山再起。二十名划船手,一起高喊:一、二、三、划,一、二、三、划,……。铿锵有力的号声回荡在海湾的上空。伴随着有节奏的喊声,船手们双手紧握船桨,抡起胳膊,咬紧牙关,满脸涨得通红,不停地使劲划着,船桨不停地在水面翻滚,胳膊不停地在船身两侧旋转,像是两排快速旋转的飞轮,击打出千姿百态的水花。擂鼓的龙头,双手有力地敲打着大鼓,他好像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干脆站了起了,甩动着粗壮的臂膀,更加卖力地给船手们鼓劲。头扎红头巾的龙尾,弓着腰,猫着背,双眼注视着前方,双手不停地调整着航向,双脚不停地跺着,嘴里也在大声地喊着:一、二、三、划,一、二、三、划,……。

六米、五米、四米,终点越来越近了。美国队和中国队已经纠缠到了一起,一会儿你在前,一会儿我在前。中国队的船手们大吼一声,拿出了看家本领,身体一齐向前倾,双腿一齐向前蹬,双手一齐向后划。顿时,龙船像是上了发条的飞船一样,猛地向终点直奔而去。随着观众的呐喊声,中国龙船在最后三米终于超越美国队,把美国队甩在了身后,顺利地冲到了终点。沸腾的海湾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场上一片欢腾,船上的所有成员举起双手,向观众挥舞致谢。此时,呐喊声、欢呼声、音乐声、锣声、鼓声,汇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听见播音员清脆地播放着比赛的成绩:湛江第三届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男子组季军澳大利亚队、亚军美国队、冠军中国队。海湾又是一片欢呼声。

欣赏完精彩的国际龙舟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龙舟赛是一个集体项目,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向着目标奋勇前进,才能取得胜利;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如此。

篇二:赛龙舟

时间过得真快,立夏一过,天气马上热起来了,而今年的端午节也踏着舞步轻快地来了。

走过乡村,每家每户忙碌着,欢声笑语。一阵水汽从锅里漫开,那种醇醇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嗯,清香、诱人,那是粽香,浓浓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粽叶儿的清香。

来到城镇,蓄满水的河道上,有节奏的哨声、鼓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十几条龙舟荡漾在碧波里。龙舟上,十几个青壮汉子,挥舞着手中的浆,喊着号声,奋力向前进发。

众所皆知,端午的由来,起源于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近两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见龙舟,又祭屈原。

篇三:端午节赛龙舟

我居住的城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秀丽的开平市。每当到了六月初五时,我们这个城市就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节日——“端午节”。每到了这一天,我们这个城市就会显得格外的热闹,那个时候,我别提有多兴奋了。

“端午节”这三个字,使我感到非常的疑惑,为什么会有“端午节呢”?“端午节”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于是,我便翻开那本厚厚的历史书,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让我找到了“端午节”的来历。传说我国的一位诗人——屈原,因受不住官僚的压迫,情急之下投河自尽。屈原死后,人们非常想念屈原,为了悼念他,于是人们屈原死的这一天命为“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包粽子,以防鱼儿吃了屈原,也方便屈原吃粽子。后来,人们又设计了“龙船”,在这一天,每一个地方都会举行龙舟赛,警告着小鱼,“海龙王来了”,以便把这些鱼儿都给赶跑。让它们不敢吃屈原,当地人还有赛龙舟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首的习俗。而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在这一天,我们除了包粽子、吃粽子,还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虽然说悼念屈原这个说法很迷信,但是仍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承继着这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一天,我和我的爸爸准备好了所有物品,便千里迢迢的来到潭江桥去看比赛。河面上早有好几艘龙舟,围栏旁早已站满了许许多多的观众,人山人海,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出了一个好的位置。不久,那场龙舟赛便拉开了帷幕。

首先出场的是一号龙舟,接着,后面好几艘龙舟也跟着涌了上来,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队员们个个都飞快的向前飞去,指导员拼命地打着鼓,为队员们呐喊加油。队员们也拼命地划着双桨,一刻也停不下来,船后面溅起着一阵阵雪白的浪花,而我们也跟着那一艘艘龙舟追去。场面颇为壮观,好不威风,热闹极了。而此时正值炎炎夏日,队员们都很辛苦,豆丁大的汗珠落在了每个人的身上,落在了我们的潭江水上。我静下心来,默默地为队员们呐喊加油。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转眼间,比赛就进入了高潮——快要结束了。我平静的心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心想:到底是谁胜利者呢?一号?二号?三号?……小鸟、小狗、蝴蝶啊……霎时间吸引了过来,看来连它们的心也开始在研究谁是胜利者,也来为我们的选手们打气来了。而队员们疯狂地向前冲去,眼看快要到终点了,围观者们终于憋不住了,大声呐喊:“加油,加油!”我也情不自禁跟着他们喊。比赛接近了尾声了,大家都死死的盯着终点,要看看这场比赛谁才是胜利者,在万分之际,胜利者到了,“呼”!每一个人都松了一口气,比赛终于结束了。胜利者们都围着自己的队员疯狂地跳来跳去的。大家散了,我们随之也跟着散了,我的心渐渐的平复了下来。

赛龙舟比赛作文 第9篇

只见龙舟的领队站在龙舟的前头,全神贯注地敲击着一面鼓,咚、咚的击鼓声很有节奏。龙舟的尾部有一个人在打锣,哐、哐的敲锣声与鼓有很和谐。划龙舟的选手们全力以赴地划着浆,哗、哗的划水声也很有节奏。各艘龙舟你追我赶,看上去真是令人振奋,非常热闹。

据民间传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公元前277年,秦国的大军兵临城下,76岁的屈原自知已无力挽救楚国的危机,于是,抱着一块大石头,投入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人们得知屈原投江的消息后,连忙乘着龙舟,在江面上争先恐后地全力追赶,生怕江水把屈原冲走。但是,他们四处打捞,就是找不到屈原。

赛龙舟比赛作文 第10篇

你们知道我国第一个龙舟之乡是哪里吗?告诉你们吧,就是我们东莞市沙田镇。每一年的农历5月12日,淡水湖两岸人山人海,彩旗飘飘,锣鼓喧天,好一派节日的热闹气氛啊!

看,十几条传统龙舟和小龙舟在淡水湖上一字排开,船身都涂了红漆,龙头都张着骑角,睁着双眼,栩栩如生。龙舟上的健儿们都穿着鲜艳的背心,戴着太阳帽,显得格外精神。这时,只听见“砰”的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行。岸上的观众欢呼雀跃,呐喊助威。龙舟在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落后。距离终点近了,二十米,十米、一米……最后先锋队夺冠了,观众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时,响起了刘和刚叔叔的歌声《沙田龙舟歌》人们更加欢腾了!

回到家里,吃着香喷喷的龙舟饭,我问妈妈:“为什么运动员们的动作这样整齐有力呢?”妈妈说:“是龙舟精神!”“什么是龙舟精神?”,妈妈说:“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力争上游,奋勇争先!”我想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是应该好好学习发扬这种精神吗?作为沙田人,我为家乡的龙舟骄傲和自豪!

龙舟赛作文 第11篇

端午节那天,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插着鲜艳的彩旗。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潮水般地涌向了河两岸。此时,人声鼎沸,彩旗飘扬,好一派热闹的节日氛围。

看,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十几条龙舟头咬着尾,尾接着头。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汇成一曲动人的交响乐。每条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长得栩栩如生,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龙舟上的人们穿着红背心,头上扎着白毛巾,个个如同出征的战士,格外精神。

“轰隆隆”,礼炮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驰。岸上的人们欢呼雀跃,击掌喝彩。龙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那奋勇争先的场面激荡人心。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蒲葵扇,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使出浑身解数,鼓动队员向前奋进。

我站在岸边观看龙舟赛,内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浪,时起时伏,龙舟上的“战士”不负众望,他们沉着、镇定,拼命地划着。有一条龙舟遥遥领先,成了群龙之首,最终夺魁。顿时,岸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龙舟赛作文 第12篇

听爸爸说,这个习俗还有来历呢。传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屈原是一位爱国者,也是一位好官,老百姓很拥护他,但是君臣们不赏识他,还陷害他。屈原觉得自己实现不了治国的理想,所以选择了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这样年复一年,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每年端午节,我都要观看这精彩的龙舟赛。湖两岸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观众。

“轰隆隆”礼炮打响了,一条条龙舟如飞箭般地在水面上滑行。岸上的人们欢呼鼓舞、击掌喝彩。龙舟你追我赶,谁也不甘心落后。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都站在船头有节奏的用力击鼓,引领龙舟飞速前进。划桨健儿们更是使出全身力气,船桨在他们手中上下飞舞着,动作整齐一致,场面十分壮观。

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对于选手们来说,可以算是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观众们都屏住气,全场几乎没有呼吸声,只有船上指挥员的擂鼓声。红队依旧领先,排在后面的蓝队使出吃奶的力气奋力向前划去,一口气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岸上的观众也为他们助兴,高呼“加油,加油!”眼看蓝队就要追上红队,这是裁判员鸣哨了,比赛也结束了。最终,红队获得了冠军,蓝队获得了亚军。观众们再次沸腾起来,对蓝队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给予鼓励。

龙舟赛作文 第13篇

还记得去年的端午节,风和日丽,正是赛龙舟的好时节,爸爸带我去西溪湿地看龙舟比赛。刚到场地就看到围观的人很多,我们也挤了进去。

看!江上有4条龙舟,上面坐满了人,头上缠着红巾,每条龙舟前端都有一个敲鼓的人。看着每个选手都精神饱满,迫不及待的准备开始比赛,我想谁会拿第一呢?随着一声嘹亮的哨响,龙舟赛开始了。只听见“咚咚,咚咚!”的敲鼓声,它是那么地震耳欲聋,振奋人心,敲鼓的人敲得越快,划得人就划得越快;敲的人越竭尽全力,划的人就越拼命的摇摆着手臂,嘴里不停地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木浆在水里不停的前后摆动,不时溅起银光闪闪的水花。一条条龙舟伴随着鼓声,越来越快!它们如同几条真正的巨龙,要飞向广阔无比的天空。

江上的划手们不停地摆动手臂,似乎驾起龙舟要“飞”到终点。它们跟着鼓手的节奏,鼓点一落就用力,一敲一划,一敲一划,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速前进,鼓声不停的在呐喊,远看着离终点越来越近,我紧紧拉着爸爸的手,忍不住在岸边给他们加油。四条龙舟的实力真是旗鼓相当,不分上下啊!快了,快了,马上到终点了!四条龙舟就像争夺金珠一般,不停地向前飞!

冲线了,冲线了,获胜的“龙”像获得金珠一样,不停地欢呼着!我也一蹦三尺高。对手相互祝福,在这欢喜的日子里,没有扫兴的气氛。

上一篇:狐狸分奶酪评课稿下一篇:工信局人才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