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工作思路范文

2024-06-06

植保工作思路范文(精选8篇)

植保工作思路 第1篇

农业局植保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2015年,在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全市植保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力攻坚,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重点工作

1、农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控工作特别是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307.49万亩次,防治面积4150.29万亩次。经防治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86.81万吨。实际损失粮食19.4万吨,占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量(527万吨)的3.68%,确保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2、积极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今年省下达全市小麦“一喷三防”补助项目面积489万亩,补助金额2206万元。按照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的要求,我站于5月9~10日对补助物资进行采购。共采购物资892.8202吨,其中杀虫剂397.3188吨,金额1105.6万元,品种为吡虫啉、高氯氧乐果、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乐果、氧乐敌、马拉硫磷;杀菌剂157.0399吨,金额660.4万元,品种三唑酮、丙环唑、多抗霉素、腈菌唑、烯唑醇、多菌灵;叶面肥338.4615吨,金额440万元,品种为磷酸二氢钾。

此项工作从省厅安排部署到补贴物资发放到麦农手中只有9天时间,时间急,任务重,压力大。张明局长亲自向市政府领导汇报此项工作,争取领导支持。在张局长的指导和协调下,在局主管领导的参与下,我市从5月8日到10日共用3天时间完成了采购方案制定、采购公告发布、聘请专家、企业报名、企业资质审查、竞争谈判、确定供货企业、签订供货合同等项工作,顺利地完成了采购任务。从采购到发放各个环节都比较迅速及时,补助物资于5月15-16日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促进了全市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实现全市小麦安全生产发挥了应有作用。此项工作在全省第一个完成,得到省里的肯定。

3、依法开展农业植物检疫工作。为控制检疫性农业有害生物传播和危害,确保全市农业生产安全,2015年植保站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执法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产地检疫程序,严格产地检疫申报手续;严把农作物种子和农产品调运检疫关,使检疫性农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办理小麦产地检疫72批次,产检面积10992亩,生产合格种子3615900公斤,其中市站57批次,5500亩,生产合格的种子2198150公斤;实施调运检疫601批次,共检疫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种子1625245公斤,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3067772株,其中市站小麦65批次、264365公斤,玉米17批次、15285公斤,棉花2批次、800公斤,蔬菜2批次、14公斤。另外,组织全市植保系统对种子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春、秋季两次检疫联查,在检查活动中做到全面检查,不留死角,保证全市农业生产未受到检疫性病虫害的威胁。

4、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扎实推进。2015年全市建立不同组织形式的基层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298个,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植保专业化组织175个,从业人员达到3707人,持证上岗的1609人;高效植保机械总装备数量达4063台,拥大型(日作业>150亩)的机械施药机械455台。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日作业能力12.9万亩,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面积达275.6万亩次,覆盖面积170.36万亩,其中小麦“一喷三防”30.36万亩,麦田杂草防除130万亩,蝗虫防治10万亩。此项工作纵向比,植保专业化服务日作业能力有2011年的3.9万亩提高到2015年的12.9万亩,增长230.76%,有较大提高,横向比,与邯郸、邢台、沧州、石家庄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组织数量少,大型植保施药机械少,日作业能力小。此项工作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XX市普惠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有专防队员35人,大型植保机械11台,小型植保机械100台,日作业能力3500亩。同时还能提供耕、播、收等机械化服务。该社是我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典型。

5、绿色防控技术得到示范推广。2015年全市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2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67万亩,蔬菜33万亩。主要工作:抓好示范区建设。在3个省级蔬菜生产示XX县(XX市、XX县、XX县),18个部级蔬菜标准园、9个省级蔬菜产业园全部建立了绿色防控示范区。在粮食生产核心区涉及的13个县市均建立2000亩的核心示范区。蔬菜上大力推广了防虫网物理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技术;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害虫技术;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小菜蛾、甜菜夜蛾技术;色板诱杀蓟马、粉虱、蚜虫技术等。同时加大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的推广应用,科学使用低毒化学农药(XX市为国家级蔬菜绿色防控示XX县)。小麦、玉米上主要采用隐蔽用药技术。XX市为全国蔬菜绿色防控示XX县。示范基地为XX市高官庄润雅蔬菜园区。该园区占地面积1270万亩,有温室260栋,大棚100个,生产瓜果蔬菜16类。(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

6、认真开展玉米中后期“一喷多效”集成技术示范。今年在XX县、XX市实施面积各1万亩。在实施过程中明确示范区域、明确实施主体、明确试验示范设计、明确调查内容、明确调查方法,进行实地测产。在10月7日、8日分别到XX县和XX市进行实地测产,在今年夏玉米病虫害整体发生较轻的情况下,与对照比亩增产5%左右。

7、进行试验、开展调查。在XX县进行了冬小麦病虫草防治与未防治试验,求证小麦病虫草为害损失。试验证明在小麦生产管理中,开展病虫草防治是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科学防治的小麦产量、千粒重分别为497公斤、39.96克,未防治的分别为60公斤、31.06克,两者相比,未防治的产量和千粒重分别减少87.68%和22.27%;未防治小麦蚜虫的产量和千粒重分别减少20.46%和13.5%;未除草的产量和千粒重分别减少52.5%和11.46%。开展了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成本调查。在全市17个县(市)对2010年至2014年每个农药实际使用量(折百含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为:2010年大田作物亩农药使用量、亩成本分别为101.15克、15.38元,果蔬作物分别为206.13克、30.26元;2011年大田作物亩农药使用量、亩成本分别为104.38克、16.86元,果蔬作物分别为324.47克、29.14元;2012年大田作物亩农药使用量、亩成本分别为106.74克、16.61元,果蔬作物分别为296.81克、29.75元;2013年大田作物亩农药使用量、亩成本分别为105.81克、16.84元,果蔬作物分别为325.18克、31.84元;2014年大田作物亩农药使用量、亩成本分别为83.77克、14.37元,果蔬作物分别为272.65克、18.95元。

从以上统计数字看,2010年到2014年农药使用量呈下降趋势,得益于农药科技水平的提高、先进植保机械的应用和综合防治措施的推广。但2011年、2012年及2013年农药使用量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2011年玉米二点委夜蛾严重发生、2012年三代粘虫爆发、2013年二点委夜蛾和三代粘虫先后较重发生。

二、主要措施

1、全面部署,提早安排。为做好全年工作,力争工作的主动性,对各项工作提早安排部署,召开专门会议5次,下发各种工作方案和通知30余个。3月初印发了《2015年XX市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意见》,3月11日发布201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趋势预报。为做好今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及时转发省站《2015年小麦“一喷三防”物化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发布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建议。为有效控制玉米病虫害,6月中旬印发《2015年XX市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意见》,有效地实现了植保防灾减灾,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

2、准确监测,及时预报。为及时准确掌握全市主要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我站严格按照部、省测报调查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病虫监测预报工作,特别是重点抓好小麦吸浆虫、蚜虫、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散黑穗、东亚飞蝗、棉铃虫、盲蝽象、玉米螟、粘虫等重大病虫及二点委夜蛾等新发病虫的监测预报。实行周报制度,专人负责,及时、准确报送病虫信息。在做好田间调查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的基础上,及时发布病虫预报,指导全市防治工作的开展。全市累计发布病虫预报48期,按时上报省站小麦病虫害周报、小麦吸浆虫日报和物化补贴日报等158期,有力指导和推动全市病虫防治工作的开展。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中、短期准确率达到90%以上。针对今年7-8份的气候条件适宜粘虫发生,加之今年部分夏玉米田除草效果不好,预计今年三代粘虫可能在局部区域严重发生,7月初就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重点监测三代粘虫,避免造成严重损失。XX县植保站8月5日调查上报,全县玉米田粘虫发生面积4500亩左右,其中部分地块发生严重,面积1200亩左右,单株幼虫平均10头以上,最高的单株幼虫30头以上。8月6日,市植保站一行4人深入到粘虫发生地块实地调查虫情,指导农民开展防治,截止到8月8日XX县防治完毕,对玉米未造成大的危害。8月7日以农业局名义下发《关于做好三代粘虫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市迅速组织开展拉网式虫情普查,增加监测频次,扩大监测范围,在杂草较多地块进行重点调查,确保不留死角。同时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防控技术培训活动。充分利用现场指导、印发明白纸、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粘虫的识别特征、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必要性,提高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指导农民科学选用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等有效农药品种,准确掌握用药浓度和剂量,尽量避免高温时段施药,做到安全防护、科学施药、保证效果。

3、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的任务要求和安排部署,我市为按时将小麦“一喷三防”补贴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市局及时成立了小麦“一喷三防”领导小组,指导各县(市、区)小麦“一喷三防”物资分配和喷防工作;二是严密监测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病虫信息,指导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和农民适时防治,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三是强化督导检查,针对补贴物资的分配、发放、登记造册、上墙公示、技术宣传、指导情况、统防统治等工作深入到乡、村,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一喷三防”工作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举办各种形式的“一喷三防”培训班60场次,印发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要点、麦田恶性杂草雀麦防治技术要点、小麦“一喷三防”补贴物资使用技术等明白纸240万余份,在关键期举办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电视讲座43期,同时各村还利用高音喇叭每天广播防治技术,各县(市)开通植保技术咨询服务热线电话,昼夜有人值班,确保顺利开展“一喷三防”工作。为控制病虫害,抵御干热风,预防了小麦早衰,实现小麦丰收做出了贡献。

4、整合资源,统防统治。按照资金渠道、性质和用途不变的原则,积极整合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农技推广、植保工程、粮食生产大县奖励资金等方面的资金,支持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专业化防治,有利于解决一家一户防虫治病技术难到位问题,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今年,争取上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资金119万元,用于支持安新、涿州、博野、望都四个县(市)的小麦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工作。

5、技术集成,绿色防控。重点在全市3个省级蔬菜生产示XX县,18个部级蔬菜标准园、9个省级蔬菜产业园大力实施以抗性品种、微滴灌技术、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地膜全覆盖、po涂层棚膜、温湿度调控、夏季遮阴等调节改善小气候条件、加强和完善栽培管理等农业和物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的使用,在病虫发生防治适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结合交替轮换用药,控制用药量、用药次数,落实用药安全隔离期等措施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粮食生产核心区的13个县,通过示范推广抗性品种、进行种子处理、“一喷三防”、封杀结合除草、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科学合理用药、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技术结合农艺防控措施,确保绿色防控取得实效。

三、2016年工作思路

1、总体思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抓公益(监测预报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发生情况、发生动态),搞示范(植保新技新产品、新药械试验示范),严执法(植物检疫),防灾害(指导开展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和重大病虫害防控),求突破(社会化植保服务组织建设及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开展),促协同(争取XX市植保站支持,建设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基地),保安全(农产品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2、任务目标:对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病虫草害实施全程监测预报,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中、短期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主要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种子繁育基地产地检疫率100%,种子等繁殖材料调出施检率100%;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蔬菜控制在10%以下。

3、重点工作:一是搞好以粮食作物为重点的病虫草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充分发挥全市植保服务体系的作用,重点监测对粮食、蔬菜危害较重,突发性、爆发性、流行性强和常发性的蝗虫;小麦吸浆虫、蚜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黑穗病;玉米棉铃虫、粘虫、玉米螟、大小斑病、褐斑病、茎腐病;蔬菜西红柿黄花曲叶病毒、灰霉病、疫病、西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粉虱类、小菜蛾等病虫。二是搞好重点病虫害防控。重点搞好东亚飞蝗和土蝗地面防控;麦田化学除草;小麦吸浆虫防治、小麦蚜虫防治、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玉米田化学除草、玉米苗期灰飞虱、蓟马、地老虎、棉铃虫的防治、大喇叭口期灌心防治玉米螟;及时防治蔬菜美洲斑潜蝇、烟粉虱、灰霉病、叶霉病、疫病等。三是抓好示范园区建设。搞植保示范园区建设,要和粮食高产创建、蔬菜标准园建设相结合,重点搞好专业化防治、大型施药机械、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使用的展示工作。加大先进植保技术推广力度,提高防治效果。四是搞好技术宣传和培训。印发植保防治技术宣传材料,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植保技术,提高植保防治技术的入户率。

4、主要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对2016年植保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2016年植保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确保植保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二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各县(市、区)要明确责任,把任务目标分解到人,确保各项植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三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对植保的投入。各县(市、区)搞好信息反馈,做好政府参谋,充分发挥公共植保职能,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保障植保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广泛宣传,深入基层,搞好服务。加大植保先进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植保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做好技术指导,为农民搞好植保技术服务,提高全市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安全。

植保工作思路 第2篇

xx县地理位置情况在淮安市属特殊区域,全县境地理地貌和小气候情况较为复杂,既有平原,又有丘陵山区,还有滨湖滨淮地区,洪泽沿岸湿地,宜蝗区范围东至观音三河大桥附近,西至与泗洪县交界双沟下草湾附近,长度达80余公里,淮河穿境30余公里,全县境内有大中型水库212座。区域地貌总特点是山多、水多、草多和荒山、荒滩、湿地、水位田等宜蝗面积大,xx县蝗区面积合计达39.5万亩,淮安第一。

一、20xx年xx县夏、秋蝗的发生防治情况

1、夏蝗发生防治面积:20xx年4月20日调查,共查样点36个,有卵样点数1个,总卵块数1块,平均卵块密度每平方米0.028块,夏蝗出土始盛期5月1日,出土高峰期5月8日,三龄蝗蝻高峰期5月16-17日。全县夏蝗发生总面积8-10万亩,达标面积0.4万亩。防治面积达28万余亩,其中化学防治兼治10万亩,生物生态防治10万亩,化学防治8万亩,20xx年夏蝗达中等发生水平。

2、土蝗发生情况:全县土蝗发生面积约78万亩,一般密度0.2头/平方米,最高密度达11头/平方米。

3、秋蝗发生防治情况:20xx年6月28-30日调查,共随机取样点80个,挖查实面积达3.5亩,有蝗点数12个,其中残蝗数量6-10头/亩面积0.62万亩,6头以下38.88万亩。秋蝗发生面积39.5万亩,达标面积2.6万亩,今年秋蝗7月20日初孵,7月25日卵孵盛期,三龄蝗蝻高峰期发生在8月7日,最终秋蝗防治面积统计26万亩次。20xx年秋蝗为偏轻发生。20xx年秋残蝗9月下旬调查,取样点50个,有蝗点数4个,每亩6-10头面积0.1万亩,每亩6头以下面积39.4万亩。预计20xx年夏蝗仍为中等以下发生水平。

二、蝗区监测治理及对策

xx县长期以来,宜蝗区面积保持在35万-40万亩上下,特别还有2万余亩滩涂生长着芦苇,风险较高。为此xx县一直保留治蝗工作小组,由县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业务副局长为具体工作副组长,植保站配有专职治蝗员一名,与相关农技站长共同组成治蝗工作领导小组。前几年因农技站下放到各乡镇,此项工作中断了一段时间,幸好也没有发生什么事,现在又重新和各乡镇农技站建立了业务联系。在于乡镇农技站关系中断时期由县植保站负责,聘请有20几年治蝗经验老治蝗员刘福洋同志协助我站工作,他个人常驻蝗区,专人监测蝗虫发生、发育动态,随时了解洪泽湖和淮河水位情况及蝗区面积变化情况。一般情况正常报,特殊情况及时报。

xx年在治蝗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搞好监测汇报工作:刘福洋同志可以和植保站24小时不间断联系,进行信息交换交流,以便准确及时的向市站汇报蝗虫发生动态和防治情况,发生趋势和存在问题。适时开展调查和指导工作,现在蝗虫密度不高,如没有可靠信息来源,很可能查不到,认为没有蝗虫发生。

2.大张旗鼓搞好宣传发动:一是利用媒体,在蝗虫防治的主要时期,在县电视台的【农村纵横】栏目,开展电视讲座,讲授蝗虫的发生知识,防治要领。二时利用各乡镇农资经销商,由相关乡镇的农药经销商代为向农户发放技术资料,指导群众专治或兼治蝗虫。三是利用水稻病虫高发期,组织科技宣传大蓬车下乡镇赶集直接向农民散发资料。xx年植保站共散发明白纸22万份,其中有2万份与蝗虫防治有关系。

3.利用电信局电信平台向移动手机用户发送信息,提供防治时间、防治办法等及时信息。

4.向县政府领导和农业局领导经常性建议,每年在洪泽湖边放养大量鸭苗,利用生物取食来控制蝗虫发生密度。xx年我县洪泽湖边,淮河滩上放养鸭子总量达到200万只。

三、存在问题:

目前治蝗是一项长期艰巨、责任大和要有专人看守的工作。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专职监测人员报酬有困难,工作经费希缺也逐渐影响到工作质量。需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来维持这项工作。

四、20xx年工作打算

1.继续派人留守,做到有备无患,轻发生当作大发生对待。

2.专人负责,专人看守,及时汇报。

植保工作思路 第3篇

一、发展历程

1. 大力宣传发动, 营造良好氛围

有偿服务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在汾阳市是一项新的工作, 广大农民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近年来, 我们结合春季培训、科技入户以及电视栏目进行宣传, 让农民认识到统防统治的好处, 能有效避免一家一户防治难, 防治成本高, 农药污染严重, 中毒人数多等不良现象, 能提高防治效果, 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在农业局开设专栏专板宣传报道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工作进展、成效及经验, 为植保专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2. 组建专业服务队, 充实专业队员

按照政府扶持, 农民自主, 市场运作的思路, 以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为运行机制, 以植保站为技术依托, 结合实际, 选择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和独立经营能力的人员扶持为植保专业服务队队长。从2007年组建2个专业服务队开始, 2008年组建了4个专业服务队, 2009年组建了5个专业服务队, 截至2010年底共有11个专业服务队, 每队有队员5~10人, 共有专业人员70余名。主要服务内容除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外还开展喷雾器维修, 机械设备及配件销售, 植保防治咨询与技术服务等。

3. 搞示范, 树样板, 推进统防统治服务有序发展

2008年, 我们结合农村技术承包项目, 对项目区0.67万hm2玉米田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年进入7月份后持续高温干旱, 玉米红蜘蛛发生快, 来势猛, 由于组织及时, 防治早, 使项目区玉米红蜘蛛未扩散蔓延, 与非项目区玉米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产量比非项目区增产60 kg/0.067 hm2。

4. 规范管理, 发展有序

在推进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过程中, 既要调动专业化组织的积极性, 又要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 因此必须对专业化服务组织加强管理,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一是专业服务队挂牌要经农业局批准;二是专业服务队成员必须经市植保部门培训, 合格后发给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三是制定了《汾阳市专业服务队统防统治管理暂行办法》、《专业化统防统治安全操作规程》、《专业服务队组建协议》等, 对专业服务队及各成员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职责义务, 规范服务行为, 保证服务质量, 措施落实到位, 保障农民权益。

5. 规范服务模式, 确定收费标准

各专业化服务队实行分片服务, 当遇到病虫害应急防治或大的农事作业, 由市植保站统一调整, 协调配合。不同作物, 不同时期的病虫害防治有不同的收费标准, 各专业服务队不能超越规定的收费范围。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也保证了专业服务队的有序发展。

6. 建立服务可追溯制度

各专业化服务队建立成员档案和服务档案, 并报市植保站备案, 专业服务队在开展服务前必须与农户签订服务协议, 填写服务档案, 对所使用的农药进行登记造册, 对每次病虫防治的时间、防治对象、用药情况等详细记录, 建立台账。

7. 试验推广新型植保机械

至2010年底, 11个专业服务队拥有东方红机动喷雾器33台 (植保站扶持) ;卫士牌机动喷雾器43台 (服务队自己购买) ;自制改造三轮车喷雾机6台;改进播种机自带喷雾器2台。植保专业化服务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二、成效显著

1. 提高作业效率, 改善防治效果

有市植保站作技术后盾, 病虫统防统治能做到防治及时, 用药合理, 方法得当, 各项防治技术应用到位, 防治效果得到保证, 也避免了虫害迁飞逃串, 减少了农药的残留与浪费, 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据调查, 常规手动喷雾器每天可完成病虫防治作业面积0.33~0.53 hm2, 专业服务队的机动喷雾器每天可防治2~2.6 hm2, 改制三轮喷雾器每天可防治6.67~8 hm2, 大大提高了防治作业效率。由于防治及时, 技术到位, 病虫害能得到有效控制, 各统防统治田块防治质量均超常规, 既有效又彻底。

2. 科学使用农药, 降低防治成本

病虫统防统治用药严格按照市植保站病虫情报上推荐的农药品种合理配方施用, 防治时间准确, 防治药剂对路, 避免了乱用药与错用药, 病虫防治次数减少, 农药使用量大幅下降。2010年春季, 植保站推广玉米专用除草剂1.05万hm2, 专业服务队完成0.467万hm2。每0.067hm2比农民常规防治节约用药20 m L, 减少成本0.4元, 0.467万hm2共降低成本2.8万元。

3.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由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大, 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 留守农村种地人群主要为妇女、老人, 科学种田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防治过程中存在着盲目用药、农药包装物随手乱扔、残留药液乱倒的现象, 降低了农产品品质, 污染了环境, 对施药人员也不安全。而专业服务队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在整个防治过程中, 严格把好农药使用的各个关卡, 做好农药进出台帐、田间用药档案, 药剂保管、存放、使用规范, 保证了农药的安全使用, 避免了人员中毒事件的发生, 避免了各种药害的产生, 降低了农药残留量, 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保证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三、存在问题

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3年来, 取得了一定成绩, 得到了农民的认可与支持, 然而, 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刚刚起步, 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按照“政府引导, 农民自主, 市场运作”的思路, 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为运行机制组建而成的植保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就当前阶段而言, 存在着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缺陷。目前, 植保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范围仅限于玉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作物病、虫、草害的统防统治服务, 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为按服务面积收取的作业服务费。由于粮食生产效益较低, 为了不增加农民负担, 作业服务费收取尽可能偏低, 因此服务组织的盈利能力十分有限。经费的短缺, 成为植保专业社会化服务健康发展与正常开展的制约瓶颈。植保器械等易耗品更新购置、聘用更多具有专业植保知识的技术人才、服务人员, 专业技能的培训等都将成为植保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顺利发展的制约因素。

2. 评估机制欠缺

一方面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如防治适期遇连续阴雨或遭遇到流行性病害或突发性病虫害, 会给防治工作增加难度或降低防治效果, 并且增加了防治成本;另一方面, 农民对达标防治认识不清, 对防治效果的期望值过高, 部分农户认为“我付钱你防治”, 田间不应有病虫出现, 对服务组织和防治作业人员工作带来较大压力。目前, 汾阳市还没有病虫统防统治责任评估机构, 也没有具体的损失评估和防效评估标准, 解决出现的纠纷缺乏依据。

3. 专业队员缺乏

随着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统防统治服务面积扩大, 需要一批具备专业技能的植保员来落实统防统治专业技术。目前技术人员缺乏, 特别是村一级植保技术员几乎没有,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4. 作物生育期全程跟踪服务为空白

目前的统防统治还停留在阶段上, 突发上。近几年的统防统治工作都是某一阶段或某一对象的阶段性病、虫、草害防治, 还没有一例对作物整个生长季节进行全程承包的防治服务。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

1. 制定规划, 明确目标

认真总结近年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工作经验, 制定适合汾阳市植保专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规划和促进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具体措施。

2. 加大投入, 争取扶持

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 建议设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项补贴, 重点对植保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及相关组织管理的补贴, 加快推动植保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 促进和提高植保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 使之能有更多精力和能力投入于植保社会化服务。

3. 加强监管, 突出服务

进一步建立健全植保专业化服务的管理机制, 加强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管理, 规范服务组织的运行行为;强化对植保专业化服务的指导与培训, 及时向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布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要点, 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及时开展统防统治。

4. 完善制度, 提供保障

探索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认定标准和行业准入考核办法, 对服务中防治是否达标等争议问题, 制订各类病虫害防治效果认定标准, 探索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药害等鉴定机制、防治效果纠纷仲裁机制, 及时解决专业化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引进保险机制, 对病虫防治中发生的意外, 通过保险来化解服务组织的作业风险, 保障农民利益。

5. 开展防效评估, 推进全程承包服务

植保工作思路 第4篇

[关键词] 专业机防队;现状;思路

建立植保专业机防队,是对区域性重大病虫打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突击战和重大疫情阻截战的迫切需要,它具有组织有序、行动统一、反应快速、灵活机动、技术先进的特点,同时又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生产成本乃至减缓环境污染、减轻劳动强度。又是确保农产品质量、保障人畜和作物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迫切需要。

一、陆良县植保专业机防队建设的现状

2008年陆良县紧紧抓住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体系建设的机遇和现代烟草农业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契机,成立了首支陆良县植保专业机防队和陆良县现代烟草植保社会化服务机防队。从此,拉开了陆良县有害生物应急防治体系建设的序幕,大力发展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通过“植保技术 + 社会化服务组织”,揭开了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的新篇章。

1.机防数量

目前全县拥有机动喷雾器184台,其中:泰山-F6 100台、华辉动力3HH-25K 45台、华盛泰山3WZ-6 6台、华盛泰山3WZ-4 6台、普兰迪7台,东风小四轮拖拉机4台,佳多车载高效喷雾机2台,日本小松喷雾机20台,药液配制小四轮箱式车1台。

2.运行模式

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2008年以来,陆良县依照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现状、产业布局、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对病虫害实行专业化防治的迫切要求,逐步走出了具有陆良特色的专业化防治的运行模式。

(1)应急机动型。利用云南省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体系建设机遇,装备的100台泰山-26机动喷雾器,配有作业防护服100套,共分4个作业组,每组配25台机动喷雾器,机手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每一个机组配5名供水配药员,同时每组由县植保站等相关部门配5名骨干机手。承担突发性、流行性、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并于当年为全省春播现场会提供现场防治作业。

(2)现代烟草植保社会化服务专业型。这是一支现代烟草植保社会化服务专业队伍,服务对象为现代烟草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治。依托现代烟草植保社会化服务的信息快捷、资金充余的平台,由县烟草公司出资,县植保站出技术。按照现代烟草植保社会化服务挑选具有初中以上文凭,年青力壮的农村青年经严格考试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二是装备了机动喷雾机110台,其中有日本小松喷雾机10台,东风小四轮拖拉机4台,佳多车载高效喷雾机2台,车载机动药液配制箱1台。三是按照“六严禁”(即机动喷雾器的使用六严禁:严禁使用纯汽油,严禁高速停机,严禁不停机加油,严禁机器长时间低速运转,严禁不规范起动机器,严禁在机房、加油时抽烟、打打火机)、“七不准”(即田间作业时七不准:不系、戴防护服不准开机作业,喷农药时不吃零食,喷农药时、中途休息时不准抽烟,不准裸背(穿背心)赤足作业,喷药时不将喷管对着人喷,输液管阻塞时不准用嘴吹、吸,不准逆风作业)、“四保证”(即机器保养四个保证:保证所有机械不带病作业,保证大故障不过夜,小故障及时挑除,保证机器不清洁不过夜,保证工具、机件不丢失、不损坏)、“二做到”(即做到不用热水洗嗽;做到“三先”即先嗽口、先洗脸、先洗手,再吃饭、再抽烟)进行严格管理,为现代烟草的健康提供优质服务,经过三年的不断完善,已逐步成为陆良县专业化防治的一张名片,不但为现代烟草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而且多次承担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烟草总公司在陆良召开的全国现代烟草建设现场会的病虫害防治现场展示。

(3)高产创建保障型。在举办水稻高产创建的中枢镇、三岔河镇组建了两支专为高产创建病虫害防治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机防队,配有机手50人,配备机动喷雾机50台及相关配套设备。

(4)农业龙头企业独立型。由企业出资,购置了所需的机动喷雾机、防护设备,县植保站负责由企业内部职工组成的机手培训,持证上岗,为本企业病虫害防治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5)种植大户自需型。近年来陆良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清、措施实、步伐快、效益好,以红提葡萄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在农民腰包不断鼓起的前提下,对病虫害的防治手段正向高效、环保、省工节本的方向迈进,也催生了种粮大户、蔬菜种植大户、水果生产大户植保专业化防治的进程。这些大户紧抓植保机械下乡补助机遇,购置适宜于自己的植保器械,组成家庭式、大户型的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

一个以应急防治为龙头、专业化防治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为关键、乡镇农科站机防队为基础、大户型为示范的覆盖全县,粮、经作物兼顾,全方位立体专业化防治体系已初具雏形,并呈现出体系不断完善、规模不断壮大、投入不断增加、速度不断加快、效益不断显现的好势头。

3.收费形式

经过三年的努力,植保专业化防治正处在加快发展、总结、完善、规范阶段,服务收费还在探索,就目前而言,现代烟草植保社会化服务,农药由烟草公司根据植保部门提供的田间病虫信息统一提供对口农药,服务费按每亩防治1次2元计付;应急防治、高产创建由专项经费提供;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由企业、农户自己解决。

二、专业化防治的成效

1.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的病虫防治无人打药的问题。

2.提高了防治效果,通过专业化防治,克服了单个农户防治不及时,延误防治最佳时期的现象。

3.降低了防治成本。实行专业化防治避免了乱用药、多用药的现象出现,2008年烟草植保社会化服务的调查,实行专业化防治,虫害每亩成本15元,比农户自己防治每亩20元降低5元,病害每亩50元,比农户自主防治每亩100元降低50元。

4.保证了用药安全,缓解了环境污染、减少中毒,保障了人的安全。

5.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三、存在问题

1.没有专项经费做支撑。

2.靠项目支撑的多,承包防治、农户自己出钱的少。

3.专业队伍管理、运行机制尚在探索之中,总结完善队伍管理、运行机制,逐步走出一条以项目为依托、承包防治为目标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确保专业防治队伍发展壮大的重中之重。

四、对策措施

为把中央提出的“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要求落实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进程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领导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把推进重大植物专业化防治,实现“虫口夺粮”的大事列入议程,加强领导,重点扶持,积极推进。

2.加大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中央及省市的项目支撑。二是每年从有关高产创建项目中划出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专业化防治。

3.有序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化防治组织。

4.做好服务

一是对从事专业化防治的机手、配药员要强化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二是及时向专业化防治组织发布病虫发生信息。三是做好跟踪服务。

5.强化管理

植保工作总结 第5篇

赵美文

2011年九连植保工作在团党委,农业科,连队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加强测报,强化植保工作的落实,开展了以棉铃虫为“重点”的“四虫二病”的防治工作。今年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频繁,特别是棉铃虫,棉叶螨偏重发生年份,植保工作一直是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之内,为九连棉花丰产丰收做到应有的贡献。

一、农业生产概况:

全连总耕地面积:5202.19亩。其中棉花4746.31亩(包括退耕还林1160.11亩,直播建园1120亩),枣园160亩,两用地45亩,果园250.88亩。

1.综合防治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

(1)农业防治:冬灌面积5202.19亩,推广无根条田,3120亩,棉田总面积62%。

(2)化学防治:

拌种:棉种采用种衣剂进行包色,包衣面积达100%。化学除草面积9354.04亩次。其中播前施田补土封闭面积4746.31亩,结合棉田灌水滴灌面积4746.31亩。

全年棉苗期喷施保护第三次,其中4月28日一次,5月7日一次,5月16日一次。无头棉控制在3%以下。

(3)棉铃虫的防治:

第一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5月26-28日,大田平均卵量4.8粒,化防面积3228亩。

第二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6月22-7月1日,大田平均卵量28.8粒、化防面积4746.31亩。

第三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8月5日-6日大田平均卵量11.4粒、化防面积2986亩。

(4)棉蚜的防治:3月20日发动全连职工对自己的花卉、温室、大棚采用呋喃丹进行春季灭蚜工作。5月-7月化防面积2326亩。

(5)棉叶螨的防治:全连6月19-8月30日一直都是点片发生,今年的叶螨发生很严重,每个田号,每一条都有发生,主要采取点片挑治,后期釆用喷枪连续三次进行洗刷。使用克螨特等药剂,把叶螨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6)棉花枯黄萎病:我连于5月5日开始进行以预防为主采用中科棉抗、萎必克+天丰素、金绿康、土菌杀等药.500-800倍液进行三次喷雾,有效地控制了棉花的枯黄萎病的发生与蔓延。

2.其它措施

播种后三天内在棉田种植玉米诱集,种植面积4746.31亩。有效诱杀棉蛉成虫,起到了良好的捕杀效果。

第一代棉铃虫发生阶段,5月10日在棉田四周摆放杨树枝把4800把,第二代摆放杨树枝把6286把,第三代摆放杨树枝把4600把。安放高压汞灯4盏,截止8月20日全连共捕蛾124628头。

二.防治效果

通过点片挑治有效控制棉叶螨的蔓延危害,棉铃虫防治效果明显.棉蚜控制在点片阶段。

经调查棉铃害率平均为0.02%,棉蚜仅限于点片发生,基本上没有形成危害.黄枯萎病一直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控制了它的蔓延。

三.今年植保工作的主要特点

1.领导重视,投入增加:

我连领导十分重视植保工作,始终把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棉蚜、棉铃虫、棉叶螨、枯黄萎病防治工作放在今年棉花丰产丰收和各项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大会小会强调,增强干部职工综合植保意识。同时加大投入,今年共投入资金1200元。

2.组织落实,全民动员:

我连以连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团给我连配了一名技术员,形成了自上而下比较安全的植保机构。特别在棉蛉蛾高峰期技术员一天一调查,在关键时刻应广泛发动职工,全力以赴,歼灭害虫。

3.加强测报,强化各种防治措施:

我连设立了一个专人管理的测报点,做到有记录,每天上报不过夜对棉田进行定期普查,在严格掌握防治指标的前提下指导化防。严禁盲目化防不搞普遍防治,实行点片挑治或分区划片进行重点防治。对各项防治措施采取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定时、定效果,强化各种防治措施。

四、存在的问题:

1.职工的基本素质低,不懂得怎样科学的防治棉花的病虫害,盲目自以为事乱施药

2.连队缺少预测工具,对大田虫害防冶时间不太很准。

五、2011年植保工作计划和建议

1.继续抓好药剂拌种工作,提高拌种质量。

2.望团引进抗病的新品种。

3.望团建立一个中心测报站。

4提高连队植保员的业务水平。

5.积极加强调查研究,探寻新形式下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6.综合防治要规模化、规范化、统一化,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1.9.28

四十一团九连2011年植保工作总结

四十一团九连赵美文

植保工作总结 第6篇

环境生态安全的关系,立足本职,当好参谋,发扬成功点,克服薄弱点,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做好主要病虫防控技术工作

1、条纹叶枯病:随着灰飞虱越冬基数提高,条纹叶枯病在水稻上危害不断加重,同时在水稻穗期还造成黑穗,严重影响水稻生产,针对这一情况,在0九年的防治策略上,继续做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秧田药控为关键,物理防治为补充,麦、秧、稻系列防治相配套的综防技术,在实际操作上,重点是压低虫量基数,注重秧田防控,关注小麦后期病虫兼治及外围虫源,其次是适当调整播期,提倡轻型栽培来避开成虫高峰迁入危害。

2、褐飞虱继续贯彻“治上控下”的防治策略,(因为1、水稻苗期生长最小,用药省。2、水稻生长活力强,对药剂内吸传导作用强。3、虫态上代比下代整齐,防效好)在用药原则上,从原来高毒、高残向高效、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从常规单一使用向交替使用,复配使用方向发展,解决农产品残素与抗性问题。

3、纵卷叶螟,立足速战速决,严格控制在孵化盛期至一龄期施药,白叶率控制在水平以下

4、蔬菜主要害虫,针对性害虫是烟粉虱,围绕烟粉虱的防控工作要求,以治早治小的.为前题,残体处理为基础,物理防治为补充,药剂防治作保障的综防策略,在生产实践中绝对要注意安全间夹期,要求做到安全上市放心食用。

二、优化病虫草药剂防治技术

1、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从单纯的防病为主,转变为病虫兼治的配套技,通过杀菌杀虫剂复配处理,既控制了恶菌病和干尖线虫病,又兼治了灰飞虱和稻蓟马。

2、稻麦田杂草防除技术从传统的播栽期一次性封闭处理,转变为封、杀、补相配套技术,以此缓解了因栽培条件变化、草相变化而造成的草害加剧的矛盾。

植保工作半年总结 第7篇

病虫发生概况:

1,二化螟:发生面积8万亩,占早稻总面积的50%,枯鞘丛率一般1—6%,最高20%,枯心株率一般0.5—1.2%,轻去年,重于常年。在防治上重点抓了超级“送嫁药”和大田的喷药防治,由于防治及时得力,二化螟为害已基本得到了控制。

2,稻瘟病:发生面积3000亩,占早稻总面积的1.88%,病叶率一般1%,严重田块一般15—30%,高的达90%以上,叶瘟轻于去年,重于常年,穗瘟重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占早稻种植面积的12.5%,其中:成灾面积1600亩,占种植面积的1%,绝收面积400亩,占种植面积的0.25%,发生面积之大,发病品种之多(几乎所有品种都能见到不同程度的穗瘟),发病程度之重,是近来罕见。面对穗瘟发生的严峻形势,全区上下积极投入到防病灭虫主战场,全区开展稻瘟病防治面积达19万亩次,挽回粮食产量944万公斤。把穗瘟损失控制到了最低程度。

3,稻飞虱:发生面积11万亩,占早稻面积的70%,今年我区稻飞虱迁入时间早,虫量大,范围广,与去年相似,重于常年,全区已全面进行了一至二次防治,已防治田块现虫量一般300—600只/百丛,未防治或防治不力田百丛虫量一般—3000只,高的达6000—8000只。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严重的“穿顶”现象,现还在进一步调查观察中。

4,稻纵卷叶螟:一代发生面积4万亩,占早稻种植面积的30%,二代发生面积8万亩,占50%,卷叶率一般1—3%,最高达11.9%卷叶丛率高达80%,重于去年和常年。

5,纹枯病:由于5月份以来长期降雨,晒田不力,田间阴蔽,高温高湿,导致今年早稻纹枯病重发生,重于去年和常年,发病面积11万亩,占70%,病丛率一般50—70%,最高达100%,有的已危害剑叶,造成白穗。

针对今年病虫发生的严峻形势,各乡镇街道,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和局领导高度重视,经全区植保人员及全体农技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早稻病虫防治前阶段的大胜利,全区病虫害发生面积44.3万亩,防治面积达65万亩,防治效果达90%以上,全区未出现因病虫害造成大面积减产绝收的现象。

病虫防治工作回顾

1,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准确。根据近年来气候异常,病虫害明显加重,特别是稻飞虱,稻瘟病,二化螟等病虫发生期明显提前,发生量明显加重,发生面明显扩大的特点,区植保站和乡镇农技站植保人员克服人员少,条件差,设备无,经费缺等困难,自觉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超前,准确的预报。到目前为止,已编写病虫情报11期,印发情报50000份,病虫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把病虫危害控制到了最低程度。

2,领导重视,宣传到位。区委,区政府狠抓了早稻扩种保面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病虫灾害的预防工作。区委易柱安副书记,区政府李家祥副区长就病虫害防治工作多次作出指导和强调,特别是今年早稻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发生严重时,区农业局6月5日召开了“全区早稻病虫防治工作紧急会议”,在会上易柱安副书记反复强调区农业局,植保站和各乡镇政府农技站一定要抓好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工作,确保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李家祥副区长多次深入乡镇田间地头督查病虫防治工作。各乡镇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治效果。区植保站和各乡镇农技站的全体农技人员包片包村深入田间地头,不畏风雨,不怕烈日,牺牲节假,定时定期搞调查,指导农民搞好病虫防治。在早稻破口抽穗关键时期,区农业局,植保站为了防止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暴发成灾,印发了第九期病虫情报近4万份,发至全区每家农户,把防治技术宣传到户,真正做到家喻户晓,通过技术宣传到位,群众明明白白用药,认认真真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的灾害性暴发,全区早稻病虫防治面积达90%以上,防治效果达95%以上,使大灾之年,不减产,为全区早稻稳产,增产发挥了主导作用。

三,病虫防治工作的不足

早稻病虫测报防治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乡镇和村委会对病虫防治工作还不够重视,乡,村两级植保体系还不够健全,村级基本断层,成为病虫防治的瓶颈。二是病虫防治经费紧缺,工作难开展,植保技术人员下乡搞调查,下乡补助差旅费难解决,印发病虫情报缺资金,导致下乡调查少,病虫情报印发量少,覆盖面不足,错过防治适期或打错药,乱打药的现象仍较普遍。三是乡镇站所的改革,管理机制的更迭,个别乡镇植保业务无人搞,病虫监测不力,情报不及时发送,影响防治效果,相当部分乡镇农技站植保员不按要求汇报,或汇报不及时,内容不规范。按全省统一规定每周搞一次定期调查,汇报一次。到目前为止收到了比较规范的汇报较少,有些乡镇农技站基本上是很少下去搞调查,调查也是不规范,病虫情报下达不上传,病虫调查信息传递差,有我负政府与局无关之势。四是由于农药市场经营渠道复杂,监管难度大,假劣或不对路农药严重影响病虫防治效果。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全区植保系统的技术人员一定要提高认识,爱岗敬业,增强服务意识,继续抓好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的监测预报工作。

2,健全植保体系建设,成立区,乡,村,组四级植保网络组织,强化区,乡两级植保体系建设,区植保站争取配备2—3名植保员,每个乡站争取配备一名专职植保员,健全村,组级每村(配备一名查虫员,每组配备一名示范户),村,组级主要是负责病虫情报的传递,及张贴抄写和带头示范防治。

3,争取领导重视,争取财政支持,增拨植保工作专项经费,努力改善全区植保工作条件,区植保站为了工作正常开展,争取购建一盏智能测报灯,一台电脑,一台传真机,一部摄像机,使植保信息快速传递,病虫标本及时拍录存档。

4,继续抓好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工作。扩大病虫情报的覆盖面,扩大宣传范畴,提高防治效果。

罡杨镇植保工作现状及对策 第8篇

1 植保工作新形势

按照小康社会的发展形式, 在技术体系上对植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实行可持续农业与质量效益农业。植保工作既要兼顾增产、人畜安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又要兼顾当前与长远。植保工作要有更高的综合度和更强的总体性、系统性。

要充分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 病虫草鼠发生危害的新变化。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多元化, 尤其是设施农业、规模种植、立体种植的发展, 使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加, 危害面积扩大, 受害程度加重。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提高农产品质量势在必行。病虫害防治是植保中心工作, 提到病虫害防治, 首先想到农药。农药是农业生产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资料, 但从其诞生之日起, 就是一把双刃剑, 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 对人类和自然生态及其他生物都带来极大的威胁和损伤。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 趋利避害,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2 植保工作发展思路

2.1 树立“公共植保”理念, 推进重大病虫害防治

“公共植保”, 即植保信息和技术服务是公益性行为, 重大生物灾害预防治理是政府行为。罡杨镇以种植为主,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但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相对其他产业较落后, 对重大生物灾害单靠一个部门和一家一户很难防控, 必须纳入政府行为范畴, 为农民免费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技术服务, 动用行政资源, 进行全社会动员, 才能有效控制重大生物灾害。

2.2 坚持“绿色、和谐植保”理念,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病虫害防治上坚持绿色植保、和谐植保, 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不但防治技术要有效可行, 而且还要对环境安全,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 对天敌安全,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即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使用量, 控制农药污染, 维护农业生态环境, 最大限度的保护天敌生物, 科学用药控制药害和人畜中毒事件的发生。2007、2008年稻纵卷叶螟发生严重, 选用生物农药“苦参碱”进行防治, 不但达到90%防效, 而且保护了天敌, 减少化学农药污染。在防治技术上要优先选择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措施等绿色技术, 在使用农药上, 优先选择生物源农药和低毒化学药剂, 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 使用时严格按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 并尽量降低剂量和使用次数, 按照科学的施药方法施用, 从而控制农药残留, 发展绿色农业。

2.3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提高防治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做好病虫害的监测预报, 注重预防性技术的应用, 并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互补性防治技术, 可以切实提高防治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提前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从根本上减少农药投入, 减少危害, 降低损失,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措施

3.1 开展抓点示范和宣传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介广泛宣传[3], 到村进行植保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同时植保工作者也要在学习上狠下功夫, 多渠道吸收新技术、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增强为农服务的本领, 适应小康社会农业发展的需求。

3.2 加强病虫监测, 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完善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 同时坚持深入田间, 认真搞好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 及时掌握田间病虫草害发生发展动态, 给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力争少用药、用准药。

3.3 探索防治专业队管理模式, 解决群众防虫治病难问题

成立植保专业防治合作社, 按照农业部门的病虫防治意见, 进行统防统治, 统防统治面积达90%以上, 全年节约农药成本1 008元/hm2。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合作社在对突发性、灾害性病虫害的封锁控制中日益凸现出巨大作用, 植保工作者必须不断总结, 继续完善, 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3.4 做好病虫防控, 积极开展防治技术研究

罡杨镇种植虽然以稻麦为主, 但生产上出现新问题、新难点多, 在认真搞好病虫草系统测报的基础上[4], 注重调查研究, 针对新问题、新难点及时参与攻关, 解决新问题, 不断探索新农药、新技术, 降低用药成本, 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政兵, 欧高财, 王继东, 等.新形势下植保工作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 2009, 40 (9) :1163-1165.

[2]黄建平.新形势下植保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 (8) :78-79.

[3]汤少云, 刘万里, 徐建武, 等.推动植保工作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J].湖北植保, 2010 (2) :52-54.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参与实践下一篇:学弈文言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