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幼儿教学工作计划

2024-06-19

小学幼儿教学工作计划(精选9篇)

小学幼儿教学工作计划 第1篇

郝口小学附属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征程即将开启,一路走来,我们积累着经验,积聚着力量,叙写着逸夫幼儿园成长与发展的故事。全园教师在贯彻“以爱为源,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的办园理念中,在落实“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健康教育为本,以服务家长为本”的办园宗旨中,形成保教合力推动着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一切向好,一切向上!为了进一步巩固与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指南》为核心,依据幼儿园全园工作计划,立足常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凸显特色,努力让思想、环境、行为在实践动作中成为统一体,抓实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统筹做好工作安排,张驰有道,给予教师弹性空间,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善美的工作氛围,有质、有量、有序的推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二、学期工作目标

分析园所教育教学现状,结合发展需求,确定本学期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稳抓常规保质量,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

(二)重视反思研究,激活园本教研活力,创新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三)深入推进健康教育理念及特色,拓展特色内涵,推动特色发展。

(四)立足自培,加强外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习,构筑教师学习与发展的桥梁。

(五)启动“读书富脑”工程,营造阅读氛围,优化阅读环境,让校园处处弥漫书香气息。

(六)切实做好家长工作,努力营造家园合力的教育环境,促进多向互动,实现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发展。

三、主要工作及策略

(一)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

我们的工作有些是重复性的,有些是创造性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要有扎实的基础,不断提升的思想认识与专业技能,去撑起我们对品质的追求。1.关注班级常规建设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在年青教师占绝对比例的情况下,班级常规建设亦是艰难困惑的挑战。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细化一日工作流程,关注班级常规管理。如: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安排和实施情况调查、教育教学活动组织情况、幼儿安全教育情况、早操情况、入园离园接待家长情况等,以专题的辅导、对话交流、随机检查、指导等形式,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意识及班组成员的配合、协调能力,以良好的班级形象、优质的服务态度、全新的工作理念,服务于家长,服务于孩子。

2.规范备课制度。教研组长每月集体备课、整合教材时先进行教案检查,反馈与指导,及时指出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整改。在集体备课中组织教师整合教材,共同探讨、落实主题活动计划、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及教学方法。各教师认真备课,格式统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

3.建立健全保教管理人员每周“跟踪日”制度。业务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以跟班为主、推门听课为辅的形式,深入班级跟踪指导教师组织一日活动,帮助每个班级教师提炼总结本班管理的有益经验,并进行推广交流,整合集体的有益经验来提高全园教师科学、合理的组织一日活动的能力。4.室内、外区域双管齐下,抓过程落实与管理。以区域活动的创建、组织和指导为抓手,有效提高个别化教育及户外体育运动的质量。户外区域观摩以运动器械(购置、自制均可,适合孩子、孩子喜欢的创意器械)展示加固定区域展示(车区、大型建构区、创意涂鸦区、投掷区、沙土区、)加新设创意区域展示(走跑跳区、钻爬区、垂钓区等)进行;室内区域以角色区域和主题背景下的区域相结合进行创建。

5.调整、完善教学常规考核制度。通过日常检查、推门抽查、预约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指导和交流,指导教师既完成好规定动作,又激励教师创新自选动作。

(二)按需施培,择优选拔任用,提高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化水平。

本学期还将根据按需施培的原则,针对教师不同的个体需要,业务水平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参加工作时间长短等差异,进行分层引导,分层培养,采取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通过公开竞聘,实现优化组合。

(1)根据园内所设岗位,结合自身条件和自主发展意向申报岗位,结合平时成绩,通过竞聘与述职演说确定岗位。激活教师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优化保教质量。

(2)实行逐级选拔、认定。通过竞聘由业务保教选拔、认定教研组长;教研组长选拔、认定班主任;班主任选拔、认定配班教师和保育教师,践行行政放权与教师用权的选拔管理体制改革。

2.学培结合,重视教师培训、培养。

(1)根据按需施培的原则,制订培训征询表,对教师进行小菜单式的培训。(2)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有关幼教的理论知识。帮助教师由实践到理论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3)继续抓业务岗位练兵和专业培训,开展多元化的园本培训,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园本培训新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如:公开课、观摩课、自荐课、竞赛选拔课、同课异构等,在评课环节采用“自评—互评”的方法引导教师反思、质疑、探讨、分析,从而有目的的引导她们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策略的转变,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从“经验型教师”到“反思型教师”、“科研型教师”转变。

(4)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培训模式,结合个人特长与需求自主申报参培,不断给教师以新鲜信息的滋润,拓展思路,开阔眼界,使教师的思想更具前瞻性。

(5)启动“青蓝结对工程”,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搭建互学共进的平台。鼓励有经验的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子,实行“一对一,近距离”的“传帮带”活动,进行全程式的指导,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教研培训和互动交流。组织教师开展网上“专题搜索”、“专题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全员共享”长期运用的资源,并将网上收集的资源供教师们培训、教学。

(7)通过领域首席教师的评选认定,寻找专业发展路径,实现教育教学的自我拔高。促使骨干教师特色化,特色教师品牌化。以“教学有特长、追求有特色”的核心思想,使骨干、首席教师能成为在本园教师队伍中起带头示范、经验辐射的作用,成长为幼儿园的特色教师。

(8)结合各项会议,开展“会前三分钟” 活动。锻炼锻炼教师的组织、沟通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形式内容不限,可以是三分钟新闻早餐、三分钟游戏、三分钟说唱等。

(9)借鉴外部力量,推动自我发展。增强向姐妹园长、拉手结对园所的参观、交流、学习机会,认识自我发展的差异,不断改进工作,提升品质。

(10)通过各类社团活动,强化专业技能。社团活动内容要灵活安排,教研组长要提出具体执行办法。

(三)细化活动研究,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在过去的三年里,问题研究伴随着我们,可以说我们通过行动研究迈过了一个又一个面前的坎坷,解决着一个又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三年是一个里程碑,今后我们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样锁定在我们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常规工作的实践中。

1.确立重点研究问题。围绕本学期工作与现实需要,将活动研究初步聚焦在①区角活动创设及组织研究②幼儿活动常规与生活习惯培养研究③户外活动有效组织研究④缓解分离焦虑研究⑤有特殊需要幼儿的教育干预研究五方面。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发展情况或在一日活动组织中的优劣势,可积累相关素材,各教研组以不同的切入点进行研究。

2.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注重班级小课题研究与区域题研究的结合。

注重过程跟踪指导,围绕研究内容,过程中要定期不定期深入班级跟踪指导,及时与教师交流在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帮助教师提升理念、总结经验。同时,发挥集体智慧针对不同班级的不同研究策略提出整改建议,共同梳理、总结出较好的经验方法。3.关注领域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是幼儿发展的阵地,教师是驾驭课堂教学的主帅。而教研工作是幼儿园管理通过科学化手段,追求教育效果的载体。本学期我们以课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认真研究教材,对原有教学设计提出问题并修改,根据实际独立设计教学活动并交流;以领域教研带动教学,观摩研讨优秀领域教学活动,参与多种方式的领域研培等活动来开展集体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师实施教材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学期教学观摩形式将由大轮向小轮转换,优化听评课质量。

(四)深入推进健康教育理念及特色,拓展特色内涵,推动特色发展。

1.缩小健康教育观摩范围。以体育游戏教学观摩为切入点,提升领域教学水平和健康教育教学行为。

2.以“健康教育宣传月”为契机,深入推进健康教育理念和行为。充分利用课堂、多媒体及家园栏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健康及健康教育。教师、家长、幼儿共同营造健康生活、工作的氛围,欢享健康教育之果。

3.以“健康教育园本课程”开发与利用为突破口,彰显健康教育特色。全园发起,提高课程的执行力,保障每周一节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结合主题或者园本课程)努力将单领域的课程研究转化为以构建促进幼儿“健康生活”为基点,奠基幼儿“健康人格”为目标,成就“健康人生”为主旨的综合课程架构,形成环境有健康风格,校园有健康氛围,教师有健康技能,幼儿有健康情趣的特色。

4.提高幼儿课间操的的质量及户外活动组织。每周一下午的“户外大联欢”活动要抓落实、求实效。要求各班级要有具体的活动方案,杜绝活动的随意性,教研组长负责签到。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及活动量。

(五)启动读书富脑工作中,打造书香校园。努力构建书香校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按照“全员参与、以园为主、辐射家庭”的活动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引导教师、幼儿共同参与优化阅读环境,让校园处处弥漫书香气息,构建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具有浓郁校园文化氛围的学习型校园。

1.教师。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增强教师的人文底蕴,在育人的世界里“修身、养性”。我们要克服空间不足等困难,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全方位、多渠道开放图书室,让“沉淀”的图书“流动”起来,使之成为教师借书、读书的开放港湾。教师在每年初要根据读书活动方案制定好个人读书计划,要定期去阅览室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并做好笔记,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促进网络阅读,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书籍,业务领导要安排导读活动,积极开展“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的评优活动,2.幼儿。激发孩子早期阅读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香伴随孩子的美好人生。各班要规范、建好自己的图书角,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架,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班级积极开展、推广相关读书主题活动,如“亲子阅读”、“移动小书包”等活动。

3.园所。在校园中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形成良好阅读习惯,让校园处处充溢浓浓书香,充满文化风尚,让师幼时时感受书香气息,让办学品味在浓浓的书香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行政领导要牵头做好示范。

4.家长。让“书香活动”跨越幼儿园围墙,辐射家庭,引导家长一同参与读书,一同提高素质,从而推行“书香家庭”的建设。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八个字:“平等、诚心、自主、合作”,这八个字是我们走在一起的基础,也是逸夫人的精神起点。一年也好,十年也罢,只要在这个岗位的一天,就让我们用这种精神面对孩子,面对教育,面对我们所选择的生活。让我们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拥抱健康,快乐工作,扎下心做好扎根的事业!

郝口小学附属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幼儿教学工作计划 第2篇

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及成长情况,增进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与沟通,让家长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更好地达到家园配合。马角小学幼儿园于2011年11月24日,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

早上8:30分,家长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幼儿的户外运动和早操,然后全神贯注地参加了孩子所在班级的主题活动。主题活动中大大班开展了艺术综合活动《海底世界》;大班开展了数学综合活动《双数和单数》;中班开展了亲子活动《运西瓜》。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了一些易于孩子操作的教玩具,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合作、学习。短短的一个上午,家长们饶有兴致地观摩了孩子们的早操、学习、游戏活动。

由一个案例简析幼儿园教学小学化 第3篇

一、如何看待幼儿园教学小学化

在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中国教师》杂志社和学习型幼教组委会主办的“学习型幼教·第二届园长世纪论坛”上,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张文介绍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案例。

1968年, 美国内华达州一个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 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小女孩的妈妈非常吃惊, 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妈妈在表扬了女儿之后, 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这位母亲提起诉讼的理由是:她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 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 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女儿识读了26个字母, 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 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法庭最终裁决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认为, 该幼儿园的做法犹如剪去了伊迪丝一只想象的翅膀, 并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使孩子在智力的启蒙阶段不能在想象的天空中振翅翱翔。

这个案例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 幼儿在学校拥有玩的权利。或许正是这一规定, 使美国在科技方面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也使美国出现了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的富豪。

反观国内幼儿教育, 幼儿园变成了大量识字、大量读写算的场所。类似劳拉三世幼儿园限制孩子思维的非科学的教学方式比比皆是。一位家长无奈地说:“要上好大学必须上好中学, 要上好中学必须上好小学, 如此一来, 原本集中在小学六年级的竞争下移到了一、二年级, 甚至下移到了学龄前。”为了“赢在起跑线上”, 家长们竞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扩大生源, 也投家长所好, 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山东省菏泽市一位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也知道小学化教育方式不对, 但家长要求必须教识字、学拼音、学数学, 否则就转园, 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二、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表现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问题表现为:在教学内容上, 用小学课程中拼音、识字、百以内加减法等教学内容替换幼儿园的课程, 或者用所谓的“特色课程”充当幼儿园全部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 监督幼儿死记硬背, 实施知识强化学习, 甚至留家庭作业;在组织形式上, 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 开展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和竞赛;在办学形式上, 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 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 获取利润。

三、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弊端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 幼儿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这种倾向超越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 过早地增加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负担和压力;又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有悖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学前教育原则, 容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产生厌学、畏学等不良情绪, 进而提前干扰了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弊端如下。

一是危害幼儿身体发育。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 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大脑容易疲劳, 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 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 如表情呆板、反应迟钝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另外, 由于小学化教学过早地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 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 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的发育。

二是危害幼儿心理发展。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 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 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 他们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 做出的牺牲也就太大, 不仅智力水平跟不上, 而且由于学习过于吃力, 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 从而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影响幼儿全面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小学化教育, 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训练, 这种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发展的做法, 由于忽视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忽视了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均衡发展, 特别是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被削弱, 因此导致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四是干扰幼儿的未来学习。一些幼儿提前学完小学一年级课程, 他们入学后不用费力就能取得好成绩, 在学习上显得格外轻松。但由于重复教育, 使他们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把超前学习的那点“垫底”知识用完时, 面对新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不适应。可见, 采用揠苗助长的方法, 只会过早地把幼儿拉入应试教育的泥潭, 对幼儿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不利。

四、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应对策略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办教育, 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切实有效地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转变幼儿园办学指导思想。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要转变幼儿园园长、教师的教育观念, 全面提升幼教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其次, 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有效地掌握幼儿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以及如何开发幼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适宜方法;最后, 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 以游戏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 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进行“填鸭式”教学。

二是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很多,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有专家的调查显示:有的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读、写、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 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因此, 幼儿园要与家长密切联系, 采用多种形式定期向家长宣传幼教理论, 帮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家长学校系统地向家长传授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基础知识, 使家长能从理论上全面地了解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家长会, 向家长介绍大、中、小班的作息制度, 使家长意识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 要根据幼儿大脑容易兴奋、疲劳的特点, 注意动静交替、动静结合;要帮助家长理解科学的教育观念, 掌握科学的方法。

三是做好幼小衔接。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要加强对小学办学行为的管理和指导, 要积极为新入学儿童创造适应小学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严禁举行各种形式的入学面试或笔试。要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 不得随意增删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 更不得根据学生已掌握的课本知识程度分班。幼儿园也应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要指导家长参与其中, 帮助幼儿顺利入学。幼儿园可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幼小衔接”专题活动, 主要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五、国外幼儿园的教学借鉴

幼儿园教育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于1840年前后创立。后来出版了卢梭的《爱弥儿》, 主张幼儿要抛开课堂, 到大自然中让自己的手脚和眼睛当第一位老师, 从直接的经验中学习。接着,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幼儿应该通过直接与实物接触获得知识。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 就必须从实物开始。这样, 他创造了把实物抽象化为积木游戏的实体教学法, 他认为幼儿可以像科学家用原子来解释万物一样, 用积木等基本元素构成自己的世界。

始于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育, 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教育革命。其教学的有效性, 使幼儿园成为世界学前教育的主流。现代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不断证明, 孩子在这种由成人引导和组织的游戏中能够最有效地学习。他们能够自己发明场景和故事, 解决问题, 磨炼社会技能。那些在这种复杂的游戏中长大的孩子, 比起不太玩游戏的孩子, 有更好的社会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更丰富的想象力、更高的语言能力。

当前, 一些国外幼儿园的教学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美国的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东西。在美国的幼儿园里, 幼儿们通常会在早上围坐在一起, 由教师带他们做考勤和谈天气等。然后, 与大家分享他们在家里或上学路上的趣事。随后, 幼儿会学一些简单的数学, 比如数教室里有多少个窗户等。午饭过后是阅读时间, 教师会给幼儿读故事书, 然后让他们根据其中的人物或情节画画儿、做手工。

英国的幼儿园注重对幼儿兴趣和个性的培养。在英国幼儿园的课堂上, 教师很少用讲课的方法传授知识, 而是以小组活动和个别辅导为主,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做点心、玩电脑、学画画儿或者玩各种游戏, 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识、培养技能。在活动中, 教师从不强调答案的唯一性, 对幼儿提出的各种解释, 只要有合理因素, 或者有想象力, 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

法国的幼儿园将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把绘画和艺术活动引入教学是他们常用的方法。通过用不同的材料与工具画画儿、举办木偶戏表演、做角色装扮游戏等, 来发展幼儿的语言、情感表达、艺术表现和创造性等各种能力。科学技术活动是他们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 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制作、拼拆、修补等活动中, 了解事物的属性、特征, 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澳大利亚的幼儿园强调最重要的就是幼儿玩好。澳大利亚的幼儿园对儿童的培养非常人性化, 也非常自由。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幼儿在幼儿园里玩得开心, 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 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除了教师之外, 还有幼儿护理助理来协助教师工作, 负责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幼儿园通过游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来使幼儿认知这个世界。

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 第4篇

一、以幼儿为本,设置适合的教育内容和环境

(一)以幼儿为主设置教育主题活动

学龄前幼儿经历了小班、中班和大班的生活,“自我”意识增强,因此在设置教育主题活动中以尊重他们个性出发进行设置,如:“我是大的哥哥姐姐”、“我能行”、“我会做”,让幼儿对“自我”建立信心。如在“今天我是小班长”这个活动中,每天都会有一名幼儿帮助老师点名字、领操、喊口令,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包含了很多教育机遇,每个幼儿都很重视。每当有一名幼儿当了小班长,他会很自豪,其他小朋友会很羡慕,努力地想成为“小班长”。姗姗为了当小班长坚持上幼儿园不迟到;诺诺为了当小班长,原来不敢在小朋友前面喊口令就在自己家里先练习;馨予的动作不协调,为了当好小班长坚持在家里练习早操……就这样幼儿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学习、积极向上的气氛,自信心增强了,为进入小学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以幼儿为主进行环境的创设

学龄前幼儿不仅仅“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表现欲望都有所增强。因此在环境创设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在“我要上学了”这一主题创设中,首先让小朋友想象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你会在学校里做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有的画学校是一个大花园,有的画学校是一个大大的足球场,有的在操场上跳绳、有的在教室里看书,还有的在帮老师扫地……将幼儿的画剪成各种形状,布置在已经设计好的以学校大楼为背景的墙面上,让每个孩子对上学都充满了渴望!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增强了自信,同时幼儿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中受到教育,发挥了环境与教育的交互作用。

二、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为幼儿的一生打下坚实基础

《纲要》指出“基础教育再也不仅仅包括读书、写字、做题…,更加强调做人、做事,重视培养幼儿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交往,培养幼儿做事能力。”结合《纲要》的理论,我从学龄前幼儿年龄特点出发,改变以往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误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入手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要培养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1.从小事抓起,注重点滴积累:好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一日生活中,入厕,盥洗,餐点等环节都能体现幼儿生活自理水平,教师从小事入手,抓住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

2.坚持不懈,反复训练:美国专家研究指出,行为重复21次以后便会形成习惯,然后慢慢的形成趋向,最后成为性格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通过不断的强化,积累就能让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行为习惯。

(二)从培养幼儿的能力入手

1.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包括读书、写字、运算及美术、音乐等能力。那么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我们这里所强调的“能力”,比如具有读书的能力,而不是会读多少书;识字计算的能力而不是认识了多少千,会做多少道加减题。所以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要的是从幼儿学习特点出发,建立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

2.运动能力的培养:运动能力是能力培养中最基础的一项,幼儿的身体发展很快,在幼儿走、跑、跳、平衡、投掷、攀登等基本动作的发展上,提高幼儿身体协调能力。

3.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是在他们共同游戏、共同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因此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共同游戏的合作机会。

4.辨别是非的能力:学前幼儿辨别是非好坏已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在日常生活中,如有的幼儿出现诸如打小朋友或其他不好的行为,老师要引导幼儿对他的行为进行评价,是对还是错,让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5.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我们也常常会听到小朋友“老师×××欺负人?”、“老师×××拿我的笔了!”这样的声音,及时引导幼儿学会自己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

幼儿能力的培养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幼儿不仅仅学会写字、阅读、计算,而且具备了学习写字、阅读、计算的能力,他们重视自我,能和周围的伙伴、同学进行交流,懂得怎样与人交往,面对问题不是等待老师和成人去解决而是能够自己想办法解决,幼儿具备的这些能力会伴随他们进入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影响一生。

三、结合学前幼儿的学习特点,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

小学幼儿教学工作计划 第5篇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振兴我镇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我镇学校的实际,特制定2015年河唇镇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明确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划纲要,努力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有新突破、教育教学质量有新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有新加强、统筹管理有新进步、教育正气有新成效,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我镇教育的满意度,为镇初级中学输送优秀的小学毕业生。

二、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各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思路,增强创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对照标准找差距,明确指标要求,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查缺补漏,切实加强校园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各功能室及图书仪器设备的管理等。以创建和迎检工作为契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大力推进实现教育信息化。多渠道加大教育信 1

息化装备工程投入,中央、省下达改薄资金优先解决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学平台和学校网络建设,并确保各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用于信息化装备建设。按标准全面配齐中小学教学平台、计算机室、实验装备,实现教育信息化装备全覆盖。2015年底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指标分别要达到100%、100%、90%。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河唇镇中心小学为示范应用试点学校,进行网站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智慧校园探索,推进智慧教室、电子教材教学试验,采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微课等网络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与学活动,以信息化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加强德育工作领导,提高德育工作实效。1、继续贯彻德育为先,教学为主的方针,要求各校健全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机构,形成以德育领导小组为龙头,班主任为核心,各科任教师和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德育综合体系,同心协力地把学校德育工作做好。

2、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爱国、守

法、诚信、知礼”现代化公民教育,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实行德育目标管理,提高德育实效。

3、继续开展创“双优”活动,认真推广各校的成功经验,切实把该活动抓出成效,创建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

4、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德育主阵地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五、着力推动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参照《廉江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扩大总量、调整结构、健全机制和提升质量”为重点,继续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工程,进一步扩大资源,改善办园条件。规范幼儿园建设;加强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玩教具及设施的配备;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加认定5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强化幼儿园规范管理,加强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资源开发,着力推进幼儿园内涵发展,进一步纠正和克服“小学化”教育倾向,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资助政策。本学期开展幼儿教师基本功竞赛和专业培训活动,提升学前教育师资水平。

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根据湛江市教育局《湛江市中小学教学监管工作方案》,加大对各小学教学常规工

作的督查力度,实施“飞行检查”,促进各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校长要高度重视教学管理与指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必须任课、经常听课,多与教师交流,及时研究解决教学问题。小学校长每周任课不少于4节,所任课程应与个人专业职称一致或相近。小学校长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处主任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学校领导要分工负责联系学科教研组,指导研修活动开展,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与指导。建立教研组长工作例会制度,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研组长的管理、策划和指导能力。学校及科组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七、继续加强对教学质量检测。

1、认真落实《廉江市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条例》和《河唇镇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条例》,强化教学管理,定期组织学校领导交叉检查教学常规工作。

2、定期举行调研考试和学科竞赛,认真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努力促进各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半年,我镇将并举行语文作文、数学计算、英语书法竞赛,并积极配合市教育局组织好六年级学科竞赛、毕业调研考试工作;下半年,拟在期考前抽考一个年级,科比一个年级。

3、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形成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方式。我镇拟在上半年教学开放周选出几节优质课在中心校进行示范教学,组织各校对口教师听课;下半年举行一个科目的新课标最佳一节课比赛及新教师公开课教学。

4、中心指导组将明确定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研究教学(重点是研究新课改)、服务教学、参与教学,做教学的导航者,做到经常下校听课,指导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教学。同时经常检查各校的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5、各校领导要坐正教学指挥中心的位置,亲自担任主科教学,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与课改同行,在教学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本校全体老师的教学;各校教研组应转变教研方式,以课改为教研的重点,避免形式化,在新课改中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各校校长、教导主任应坚持做好教学管理,使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勤督促、勤检查,经常下班听课。

7、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抓好教育科研课题立项。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组织开展论文评选活动,认真选送优秀论文参加市的论文评比。

八.继续做好体卫艺工作。贯彻实施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和《广东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各中小学要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并关注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辅导室,每周定期对学生开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从源头上严把食品质量关,严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九、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深入实施强师工程,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继续实施教师到农村交流支教活动。努力培养造就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完善退休优秀教师“传帮带”体系,重视培养年青教师,认真做好教师培训规划,通过参加研修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短期集中培训、跟岗学习、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等方式,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十、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不得歧视、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从事有偿

家教,不得组织学生接受有偿家教。学校要将教师师德水平与绩效考核、评优晋级挂钩,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十一、规范和加强经费管理。各学校要严格遵照《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加大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力度,推动各校实行“阳光财务”。加强教育专项经费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学校财务审计制度。

十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学校要根据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律,制定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包括行政、教师、学生、德育、教学、安全、校园文化、体育卫生艺术、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十三、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廉江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大力推进学校安保工作改革,规范安保工作,提高安保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视频监控工作,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监控水平。不断加强各小学、幼儿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各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检查,扎实做好安全日常管理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努

力打造管理有序、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

十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行政务、校务公开制度,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加强教育内部监督审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加强学生用品市场的管理,坚决治理各校乱收费现象。

小学幼儿教学工作计划 第6篇

大班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对家长来说蕴含着新的希望,对老师来说,面临新的挑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幼儿的社会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本学期,我将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吸取经验,反省不足,在新的《纲要》和《学校幼儿园教研计划》的指导思想引导下,以儿童为本,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本班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幼儿90人,大部分幼儿经过一年半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和学习,在身体.认知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本班人数较多,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学期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与事物,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关爱周围环境与事物,认识周围对我们有帮助的人,了解他们的劳动。

2.引导幼儿学会关心社会事物,对社会怀有一份感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社会责任。

3.帮助幼儿了解公共场所中的行为规则,能分辨对错。4.激发幼儿对升入小学的向往之情,培养幼儿自理意识和任务意识,为顺利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5.初步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具体教学安排

本学期上课时间大约18周,每周两节课,除去节假日,社会领域有十二个单元次活动,初步安排每周两次社会领域活动。

五、具体措施

1.教师要增强社会性教育的意识,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观察.了解和掌握幼儿的行为,随时捕捉到有利的教育契机,建立有机整合的渠道。

2.抓住时机,创造条件,施加有效.有益的影响,将社会教育和谐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

小学幼儿教学工作计划 第7篇

(2015年第1期)

龙田镇中心小学 2015年1月7日

2014年秋季学期期末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检查情况

2015年1月5日至6日两天,龙田镇中心校凌泽奎校长组织各村小校长

对全镇小学及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本次检查情况较好,教师都非常重视,检查内容完整、全面,情况如下:

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有:计划、备课、听课、作业批改、培优辅差及教学反思、业务学习培训记录、班级管理、教师出勤、校园安全及食堂管理等。

在检查过程中,查看了教师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进度计划”、培优辅差情况、教研活动参与情况、业务学习培训情况等情况。作业批改进一步规范,在批改作业时,注重纠错订正,在作业评价方面大多数老师采用了“等次”、“等次+评语”、“评分”,有的低年级老师画图等来鼓励学生,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及时更改。部分学生书写比较认真,格式比较规范。教师批改比较细 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所有班级管理均有详实的《班级工作计划》,每到一校丁国祥副校长检查了各校校园安全和食堂管理等方面工作。

教育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份内的本职工作。通过本次教育教学常规的检查,一方面找出我们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样更能促进我们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幼儿教学工作计划 第8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游戏教学,“小学化”教学

一、学龄前教育的目的

在幼儿园教育之中,幼儿处于儿童时期,心智和大脑都未发育成熟,正处于身体发育心智健全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以尊重儿童天性、帮助大脑发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主,需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也需要对于儿童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关心他人、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做出引导提供帮助。考虑到儿童阶段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龄前教育应该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主,而不应该以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主。

二、游戏教学和“小学化”教学的对比

在当前的学龄前教育界中,由于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学龄前教育普遍得到了关注和重视,但是在方法和手段上往往存在着错误和偏差,主要表现为提前教授小学知识、以小学阶段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将这种“小学化”教学和游戏教学进行对比可以认识到“小学化”教学的不足。

1.教学目的不同

“小学化”教学是以提起教授小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保证幼儿能够充分适应小学教育为教育目的,使得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够轻松应付课业内容,并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保有优势,培养好胜心和自信心。相比于“小学化”教学来说,游戏教学有着更少的功利性,在追求目标上也更为长远。游戏教学并不寻求幼儿在小学起步阶段在学习成绩上的优势,反而更为注重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注重幼儿思维能力和好奇心的培养,力求在培养健全的人的基础上,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磨刀不误砍柴工”,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2.教学方法不同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学龄前教育也受其影响,更为重视重复训练和大量练习。再加上年龄局限了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得他们在学习小学知识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量重复练习并形成条件反射几乎成为“小学化”教学的必备。例如,在学习认识数的时候,幼儿被要求练习数数并进行简单的运算,往往由于年龄限制无法很好理解,将超出年龄的内容放于学龄前教育之中并不妥当。

但在学龄前教育的实践之中,适合的教学方法是保证学习效果的重要要求。而游戏教学充分尊重了幼儿的天性。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其天性,通过游戏掌握知识和技能是人类乃至其他动物在幼年期的本能。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并设计好游戏目的和游戏计划,能在寓教于乐之中引导幼儿掌握必备的技能,并对所需了解的基础知识充分理解和掌握。例如,以涂色游戏帮助幼儿认识色彩、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

3.教学效果不同

对于很多学龄前儿童来说,为了提前学习小学知识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实际上并无价值。因为一旦升上小学,幼儿伴随着年龄增长有着大脑的充分发育,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使得他们能够轻易地理解和掌握曾经困难的学习内容,曾经学习困难的内容在小学时就非常容易掌握。对于花费了大量精力在学龄前提前掌握了小学知识的儿童来说,由于他们掌握的知识会在小学阶段被其他同学轻松掌握,他们的自信心常常在这过程之中受到打击,怀疑自己是否是因为智商或是学习能力上的问题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理解。这种打击对每个儿童来说都是影响巨大但又是不必要的。考虑到“小学化”教学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好胜心和自信心,在教学效果上可谓南辕北辙。

而在游戏教学之中,幼儿并未被设置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强制的学习计划,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之中,儿童能够很自然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而不需承担学习压力和学习进度上的顾虑。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之中,儿童期的学生更容易专注于当前内容,也更容易培养对于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是可以相伴终生、终身受益的。

三、结语

当前的教育理念相比于曾经已经有了极大发展,相比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应该注意人生是一场长跑,一时的领先并无意义,当前的学龄前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跑得快而不是在起步阶段领先,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顺利完成人生这场测试。

参考文献

[1]向海英,林梅梅.玩与学的释义:来自实践的声音——一场关于幼儿园游戏的对话[J].学前教育研究,2007,(12).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的分析 第9篇

因此,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教育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和实现,同时关系到儿童身心是否健康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健康、快乐、自信、自主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一、正确认识小学与幼儿园的主要差异

第一,由学习环境的变化来看。幼儿园的教室环境,大多布置很多卡通玩偶、漂亮的花草而且富有童趣,不仅有十分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也要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课堂一般由枯燥的课本、黑板等基础教学设施构成,对幼儿的吸引力是不够的,由于小学低年级使用学校提供的运动器材机会比较少,这样会激不起幼儿的兴趣。

第二,其次,从学习方式的变化看。基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小学学习是义务教学,即使对要学的课程没有感兴趣,幼儿一样要按照国家统一实行的教学大纲来进行学习。

第三,从教学方法的不同方面。幼儿园的教学很直观,而且充满趣味,形式也比较多样化,是在游戏中学习和接受知识。许多孩子的知识是游戏和接触材料等,使用简单,容易学习。但在进入一年级,注重的是文化教育素养的规范、算术和一些其他的技能培训,这是孩子们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这些说明,幼儿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在这些方面的变化会给孩子带来各种影响,这样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生理学,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们准备好进入小学。

二、教师不断探索,全面熟悉

教师不但要对幼儿园大班的管理、教学、幼儿学习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和心理特征必须要有所了解和认知,并充分感知,为建设好幼儿园大班的过渡衔接做准备。

教师要熟悉教学和课堂教学材料的要求,了解教师的教学与学习情况,了解的深度和广度的知识,注意收集和研究学前儿童存在的问题。

三、教师做好教法、学法、教学管理的衔接

为小学学习更好地做好过渡、衔接的工作。同时满足幼儿进入小学以后避免学习新本领的障碍,可以较好地过渡和适应。应做到在幼儿园教学的基础上,让大班可以初步面向小学,注重衔接。

1、教法方面的改变。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是注重形象化,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大班课堂教学的方法,应建立在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课堂的实际情况,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些游戏元素逐渐减少,慢慢地转换为主体的研究,并调整作息时间,适当地增加上课的时间,充分为小学生活做准备。

2、学习方法上的转换。学习的效率直接由学习方法决定,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方法进入小学是不适用的。大班幼儿是没有作业,没有考试,让儿童感到轻松愉快,而进入小学,幼儿要面临较多的科目、考试以及作业,这样会使幼儿很难达到小学学习的要求。促进幼儿发展,培养适应能力是幼儿在学习方法的转换的重要部分,要让幼儿逐步从“学会”转换成“会学”,可以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幼儿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教学管理的衔接。科学制定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的学习生活制度,比如可以相对减少午睡的时间,增加上课的时间,每阶段逐步加强幼儿的教学活动。倾向小学化的环境布置,生活环境的布置也慢慢向小学靠近,改变课桌的排放,帮助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实现幼儿园和小学的时间和环境之间的平稳过渡。

四、教师进一步培养幼儿生活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

要从主要生活是“玩中学”的幼儿园,转换成一名进入小学的小学生,这期间必然需要一个调整期。每个孩子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习惯以及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都有所不同。幼儿的责任感的培养,帮助幼儿理解任务的意义,并且培养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技能;教师要进一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幼儿在复杂社会大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师重视做好家长工作为幼小衔接做准备

幼小衔接不能由幼儿园和小学包办包管,社会和家庭都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其中家长因素的作用特别不能忽视。通过家长了解目前幼儿的发展现状,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与幼儿园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为幼儿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主要差异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引导大班幼儿逐步完成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和生理上的过渡,在教师、幼儿自身以及家长共同努力下,合理的科学的适当的调整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教学环节,以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高中学霸时间安排计划表下一篇: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