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古诗词荟萃

2024-06-11

五月的古诗词荟萃(精选8篇)

五月的古诗词荟萃 第1篇

关于五月的古诗词荟萃

五月十五日夜月

【唐】白居易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

忆长安·五月

【唐】严维

忆长安,五月时,君王避暑华池。进膳甘瓜朱李,

续命芳兰彩丝。竞处高明台榭,槐阴柳色通逵。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五月

【唐】李贺

雕玉押帘额,轻縠笼虚门。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纹。

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唐】李白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五月十五日夜月

【唐】陈子昂

寂寥守寒巷,幽独卧空林。松竹生虚白,阶庭横古今。

郁蒸炎夏晚,栋宇閟清阴。轩窗交紫霭,檐户对苍岑。

凤蕴仙人箓,鸾歌素女琴。忘机委人代,闭牖察天心。

蛱蝶怜红药,蜻蜓爱碧浔。坐观万象化,方见百年侵。

扰扰将何息,青青长苦吟。愿随白云驾,龙鹤相招寻。

五月的古诗词荟萃 第2篇

1、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唐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学生作文大全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宋杨万里《秋山》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排列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荟萃 第3篇

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有“十六字方针, 十个技巧”:

(1) “十六字方针”是解决排列组合题的基本规律, 即:分类相加, 分步相乘, 有序排列, 无序组合。

(2) “十个技巧”是速解排列组合题的捷径, 有“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选排问题分排法;定序问题倍缩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多元问题分类法;同元问题隔板法;分配问题逐分法;均恒问题对等法;复杂问题转化法。

1.“相邻问题”捆绑法:用1, 2, 3, 4, 5, 6组成六位数 (没有重复数字) , 要求任何相邻两个数字的奇偶性不同, 且1和2相邻, 这样的六位数的个数是_________ (用数字作答) 。 (08浙江理16/文17)

【解析】:依题先排除1和2的剩余4个元素有2A22·A22=8种方案, 再向这排好的4个元素中插入1和2捆绑的整体, 有A51种插法, ∴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2A22·A22·A51=40种。

2.“不邻问题”插空法:12名同学合影, 站成前排4人后排8人, 现摄影师要从后排8人中抽2人调整到前排, 若其他人的相对顺序不变, 则不同调整方法的总数是 ( ) 。 (08安徽理12文12)

A.C82A32 B.C82A66 C.C82A62 D.C82A52

【解析】:从后排8人中选2人共C82种选法, 这2人插入前排4人中且保证前排人的顺序不变, 则先从4人中的5个空挡插入一人, 有5种插法;余下的一人则要插入前排5人的空挡, 有6种插法, 故为A62。综上知选C。

3.选排问题分排法:从班委会5名成员中选出3名, 分别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与体育委员, 其中甲、乙二人不能担任文娱委员, 则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___。 (用数字作答) (07全国)

【解析】:法一:对该题分类可以有三种情况:

(1) 甲、乙没有被选中, 则把剩下的3人选出进行委派, 有A33=6种;

(2) 甲、乙中一人被选中并不能担任文娱委员, 再从剩下的3人中选出2人, 有C21A21A32=24种;

(3) 甲、乙都被选中, 剩下的3人中选1人, 有C31A22=6种。根据加法原理, 共有36种选法。

法二:该题也可以从另外角度来:只要从除甲、乙外的3人中选出1人担任文娱委员, 其他的职位没有要求, 有A31A42=36种。

4.定序问题倍缩法:由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 其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共有 (%) 个。 (96全国)

A.210 B.300 C.464 D.600

【解析】:对于部分元素定序排列问题, 可先把定序元素与其它元素一同进行全排列, 然后根据定序排列在整体排列中出现的概率, 即用定序排列数去均分总排列数获解。若不考虑附加条件, 组成的六位数有A51A55个。在这些六位数中, 只有个位数字小于和个位数字大于十位数字这两种情况, 而这两种情况在整体排列中出现的概率均为, 故所求六位数为A51A55=300个, 应选B。

5.定位问题优先法:在7名运动员中选4名运动员组成接力队, 参加4×100接力赛, 那么甲、乙两人都不跑中间两棒的安排方法共有多少种?

【解析】:先从5人中 (除甲乙) 任选2人跑中间棒, 再安排二人都跑前后棒, 共A52A52种方法。

6.多元问题分类法:某书店有11种杂志, 2元1本的8种, 1元1本的3种, 小张用10元钱买杂志 (每种至多买一本, 10元钱刚好用完) , 则不同买法的种数是_________。 (用数字作答) (07浙江理)

【解析】:买法分为两类: (1) 买5本2元1本的, 有C85=56种买法; (2) 买4本2元1本的和2本1元1本的, 有C84C32=210种买法, 根据加法原理, 共有266种不同的买法。

7.同元问题隔板法:把10本相同的书分给编号为1, 2, 3的三个学生阅览室, 要求每个阅览室分得书本数目不小于其编号数, 则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解析】:对于完全相同的元素进行分组时, 可用适当数目的“隔板”将其隔开。拿出三个名额, 分别给2、3两个阅览室1个、2个名额, 则问题转化为7个名额给3个阅览室, 每个阅览室至少一个名额, 其分配方法共有C62=15种。

8.分配问题逐分法:有甲、乙、丙三项任务, 甲需二人承担, 乙、丙各需一人承担, 从10人中选派四人承担三项任务, 不同的选法有几种?

【解析】:分配问题是指把元素按要求分成若干组, 可采取逐步定量分组求解。C210C81C71=2520种不同的选法。

9.均恒问题对等法:将9个 (甲、乙) 平均分成三组, 甲、乙分在同一组, 则不同分组方法的种数为 ( ) 。 (05江西)

A.70 B.140 C.280 D.840

【解析】:限制条件中是均恒对等的, 用对等法。注意分堆与到位的区别。此题属于局部均分问题, 在7人中选1人和甲乙组成一组, 剩下的6人均分成两组, 即=70。故选A。

10.复杂问题转化法:从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任取三个点为顶点作三角形, 其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 个。 (04湖南)

A.56 B.52 C.48 D.40

【解析】:几何图形问题是高考的常考点。求解时, 一要熟悉几何图形性质及点、线、面位置关系;二要按同一标准分类, 避免重复、遗漏;三若直接求解困难或头绪繁多时, 可从其反而去考虑, 将其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去解决。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取3个顶点可构成C83个三角形, 其中非直角三角形的有两类: (1) 上底面的每个顶点所在的侧面对角线与下底面相应的对角线构成1个正三角形, 上底面的4个顶点共4个非直角三角形; (2) 下底面的4个顶点所在的侧面对角线与上底面相应的结角线共构成4个非直角三角形。故所求直角三角形共有C83-4-4=48个, 选 (C) 。

排列组合问题题型多变, 解法灵活, 结果较大, 我们只要恰当地选择解决方法, 就可以迅速地达到化陌生为熟悉, 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摘要:排列与组合的应用题是历年高考常见题型。本文针对解决排列组合问题, 提出了“十六字方针, 十个技巧”, 并作了分析。

关键词:排列组合问题,“十六方针, 十个技巧”,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原创人教版高二数学.排列与组合.

北京诚轩五月春拍精品荟萃 第4篇

中国书画计五百件拍品,颇多近代巨匠铭心佳构,值得瞩目。徐悲鸿1932年巨制《雄狮》(图一)画幅逾十平尺,气势撼人,赠送原国民政府要员、亦为徐氏友人的朱家骅。画中一头健硕雄狮踞坐于嶙峋的山石上,回首目眺远方,似有所待,逆风拂动的长鬣用大笔纵横披捺,尽现其雄视天下之概;迥异于其后几年抗战时期以狮言志的深意,此作着力于表现其动物性,题诗亦历述狮性中天真烂漫一面,足见画家爱狮,亦颇通其性,故写来如有神助。《苇丛双豕》画赠好友舒新城的夫人刘济群,芦苇丛下黑白两猪,神情茫然无所事事,配以题诗,益觉诙谐可哂。

1944年潘天寿在重庆出任国立艺专校长,是年腊梅时节,绘《山斋晤谈》赠予同为画家的好友汪日章,表现高士隐居山林的散淡意境,个人面貌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是其艺术风格成熟时期山水的典范之作,见诸于多种重要出版物中。《雨中荷》源于1987年苏富比香港拍卖会,为画家最富代表性的指墨荷花,绘于豆浆纸上,效果氤氲,突出雨中荷花轻灵之姿。

齐白石力作纷陈。1948年所绘《红荷鱼影》(图二)尺幅逾恒,上密下疏的布局令画面饱含生趣,娇艳的红荷仿佛翠盖遮护的美人,一尾游鱼徜徉在荷茎、茨菰之间,空明白在;淋漓肆意的笔墨与精准的控制,显示出88岁老人创造力之旺盛与艺事之精进,压角印“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即是他自信的宣言。《烟帆海潮》(图三)应绘于上世纪20年代前期,乃画家自得之作,其后数幅山水均演变于此。为高足罗祥止所画的《藻间蟹趣》生动传神,作为临别赠物,可见师生情挚。

黄宾虹山水、花卉、书法均有重要作品参拍。绘于1947年的《江浔台阁石嵋蛲》题赠澳门同道冯印雪,浓重的墨色已是典型“黑宾虹”面目,而留白的江水、宫观与山路等穿插其间,深得阴阳之变。《萱花百合》为贺陶瓷专家孙会元宜和斋开业之作,是40年代黄宾虹极具代表性的花卉作品。黄氏92岁时为收藏巨擘、名医叶熙春所书《金文七言联》是其最晚年的书法作品,联语寓意吉祥,笔力千钧。

吴冠中《侗家村寨》(图四)得稿于1980年的贵州写生,画中山水环绕侗族村寨,构图独特,与是年同名油画布局、笔触均一脉相承,故知完成时间亦应相去不远,但此作比之油画精练概括,反映出这一时期画家融贯中西的探索。1994年11月26日至30日,此画曾在由文化部、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中展出。

陆俨少1965年的《就新册》八开,原为画家自藏,各开俱着意经营,将河山新貌融入传统山水,并借鉴西画的透视和色彩,构成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绘画语言,洵为其中年山水楷模。

齐白石、徐操、马晋等八位北方画坛大家1941年合作的《书画合璧格景扇》,以扇骨区分八格,每格正背面分别为各家最擅长之一字一画,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工虫靡不齐备,上款赵诚之为日伪时期活跃于北平的文化界人士,京华名家连手为之挥毫,实力与雅兴,罕见其匹。

其他20世纪名家亦精品繁多,不一而足。“三吴一冯”饮誉民国海上画坛,尤以山水造诣最著,《山水四屏》聚其40年代中期山水,各人依年齿长幼分绘四季,实属难得罕见。张大千《红衣达摩》绘于1981年重九日,为其晚年节庆时常作的佛教造像,气象清穆,颇显虔诚之心。溥心畲《碧湖遗韵图卷》袖珍小巧,以海印上人句入画,追忆故友,诗情画意,令人赞叹。

油画雕塑专场共推出拍品百件。杨飞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油画一向受到学院与市场的高度推崇,此次参拍的作品《妙龄女》(图五),创作于1995年,是其艺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既是对转型期的总结,也是画家创作迈入成熟期的标志。《妙龄女》曾收录在多本画集并参加历次重要个展,杨飞云纯熟精湛的写实技巧与“着力去表现生命力的纯净、健康和美好”的艺术理想,在此画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上世纪80年代末即名动一时的刘溢,旅居加拿大之后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近年又回到国人视野,以荒诞而写实的魔幻现实主义画风,在艺术市场引发热潮。《四季之冬》画于2001年,为“四季组图”之一,在刘溢绝大多数令人不安、带有强烈感官刺激和挑衅戏谑的作品中,本幅的静谧神秘、隐晦意涵更显难能可贵。事实上,《四季之冬》也是刘溢自己极为偏爱的作品,为继承2000年《冬》的创作意涵,进一步升华的再创作,此点也从侧面也反映出《四季之冬》的特殊性。

近两年席德进画作的市场升温,价格大幅上扬,尤其是仅占其作品总数量不到四成的油画,因绝大部分都已被美术馆典藏,难得现身拍场,获得藏家更高的关注,其中描绘台湾乡土生活的民居和乡民题材的油画作品,尤属席德进严格意义上的创作,体现了他艺术追求的赤诚。这类题材包括本幅1969年的《老妇坐像》在内,收录在《席德进纪念全集》的仅有六幅,多数已收藏在台湾各公立美术馆,藏家实不应错过此典藏良机。

林风眠的彩墨风景是他最具个人特色的创作题材,也最能体现其调和中西的艺术成就,此次有三幅作品参拍,且均来源清晰、传承有绪:《金秋》(图六)原为欧洲私人收藏,现藏者得自香港苏富比2000年春拍;《松》为现藏者购自台北佳士得2000年秋拍;另幅1977年赠予友人留念的《芦苇》,为林风眠少数署创作年款的画作。其中《金秋》近处的水面倒映着中景以柠黄提亮的树林,明丽澄澈,与一排道劲挺拔的松树和远处的层峦迭嶂相映成趣,远山用淡墨勾画出植被走势,笔触细腻丰富,风格极为少见。

庞熏栗画作绝大多数收藏在美术馆,市场稀见,本场有两幅上世纪40年代初期的精品。其一为绢本设色画《展姿》,以游丝描体现仕女的衣纹圆润流畅,舞姿翩若惊鸿,极富表现力和律动感,为庞氏的盛年创作;另一幅《溪山无尽图》题赠知名媒体人卜少夫,画风清润。40年代卜少夫曾任重庆《中央日报》副总编辑,1943年庞熏栗为成都个展所撰写的《自剖》一文即发表于该报,本幅创作大约亦在此一时段。

丁衍庸的《甲骨文字/兰》和《霸王别姬》分别创作于1964年和1973年,代表了其融合中国书画传统以汇通中西艺术的成就:双面油画借甲骨、金文等古文字体入画;《霸王别姬》则是他戏剧题材油画中,描绘人物最多、风格最丰富深入的作品,堪称翘楚。

瓷器工艺品专场近140件拍品,包括明清官窑瓷器、佛教造像、紫砂茶具、文房雅玩及玉器等各领域,其中不乏珍品。

清代官窑瓷器历来受到市场关注。一对清雍正斗彩暗八仙纹碗(图七),外壁以八仙手中执物代指八仙,与碗心所绘寿桃相呼应,寓有八仙祝寿之意,全器彩釉鲜亮妍美,尺寸比之常见者较大,颇为少见。清雍正窑变釉折沿尊,口沿向外翻折,腹部鼓出,不饰棱瓣,应为其后各朝经典品种石榴尊之母型,器形独特,通体施窑变釉,釉色流淌交融,美不胜收。清雍正青花缠枝莲纹双螭耳带盖扁瓶,腹部扁圆,颈部两侧饰对称螭耳,通体以青花为饰,颈、腹绘青花缠枝莲纹,具有浓烈的西洋装饰风格,画意生动鲜活,技法精湛,青花发色深沉典雅,相同造型者仅见于香港著名鉴赏家张宗宪旧藏的清乾隆粉彩福如东海带盖瓶,极为罕见难得。

元、明时期瓷器亦不遑多让。元龙泉窑翠青釉葵口洗,造型古朴典雅,仅口沿饰六瓣葵花形,通体釉色青翠莹润,布满冰裂纹开片,犹有宋代龙泉窑极盛期之风韵。明洪武龙泉窑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器形端庄挺拔,釉色润泽肥腴,腹部暗刻缠枝牡丹纹,纹饰及布局与同时期景德镇烧造的青花、釉里红品种相同,均属依官样烧制的御用瓷器品种,极为珍贵难得。明正德素三彩荷叶形洗,全器取荷叶为形,内外暗刻筋脉,底承四藕节形足,以黄、绿二彩为主色调,搭配蓝、紫彩点缀局部,色彩清新明艳,为明代中期成就卓著的创新品种,传世罕见,更显弥足珍贵。

工艺品部分琳琅满目。明中期铜泥金金刚萨堙(图八),体态端庄健美,衣饰风格华丽,具有典型西藏佛像特征,为明代造像之精品。明晚期用端式铜香熏,头、身、尾分体铸造,腹部中空为炉身,嘴部为逸香之孔,设计巧妙,形量硕大,颇为壮观。清早期双螭耳点金铜炉,器形亦大,肩部对称饰螭耳,通体点金,灿烂富贵。清早期沉香木雕山水图杯,以珍贵沉香木拼镶后精雕制成,外壁高浮雕山水图,刀法细致繁密,展现功力。明末清初陈辰制朱砂六瓣葵形旋纹壶(图九),器形古朴典雅,自盖钮向下饰六道葵形纹,形成旋转之势,壶底刻“雕云馆陈辰制”六字款,书法、结体反映出明末清初生涩古拙之笔墨风格,时代特点明显,是信而有征的早期茗壶,在紫砂传器中难得一见,极为名贵。

此次钱币邮品项目共三千余件拍品,分为三个专场。清代湖北“江汉关光绪二十九年有成号匠王明”五十两银锭,是清代大锭名品,传世极少,原光好品。189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银币(图十),又称“七三反版”,铸工精美,版底无瑕,通体五彩包浆;1897年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铝合金、库平三钱六分黄铜、库平一钱四分四厘铜镀银、库平七分二厘黄铜试铸样币,是目前所知惟一四枚全的奉天省样币,德国奥图·拜赫公司雕模试铸,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旧藏,铸造精细,品相难得,具有极高的收藏与史料价值。勋章专题可圈可点,清代第一版三等一级大型御赐双龙宝星勋章,附双夔龙纹原绶带,制式罕见;第二版一等三级御赐双龙宝星勋章正、副章各一枚,专赐各国世爵、宰相、头等公使,等级较高,均属中国早期勋章中的名品。

纸币专场中,宣统元年驻津吉林官银号拾元样票,保存完整,留传至今可谓吉光片羽;中央银行发行纸币样票专题,源自中央银行宁夏分行及宁夏四联支行存档,包括中央银行四川兑换券及辅币样票、中央银行法币制度时期发行的国币改法币券和法币券样票等六、七十种版次,是目前所见最完整、信息最丰富的纸币样票实物,实为凤毛麟角,极具史料研究价值。

邮品部分,1894年慈禧寿辰纪念初版邮票24分银十方连,为慈寿票中少见的高值大方连,保存良好;1897年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小字2分二十枚复组全格,颜色鲜艳,整体上中品,极为难得。新中国精品云集,如1965年纪11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运动会”邮票十一枚全二十五套、1974-1982年JT邮票四方连大全集二册等,品相完美,部分为海外回流。

此次舂拍再度推出艺术图书专场,共计两百件拍品。在瓷器工艺品类书籍部分,包括1925年初版限量编号《乔治·欧默福普洛斯所藏中国、朝鲜和波斯陶瓷图录》全套、1934年初版限量编号《大维德所藏中国陶瓷图录》、1928年初版《天龙山石佛集》、1944年山中商会纽约清库专场拍卖图录、1938年至1971年纽约帕克勃内专场拍卖图录160册等。在书画类书籍部分,各种早期出版的名家画册品类繁多,其中1926年高岛屋线装《缶庐近墨》、1950年代至2012年张大千画集七十余册、1957年至2010年齐白石画集近七十册、1979年至2009年吴冠中画集四十余册,其他名家如潘天寿、黄宾虹、傅抱石、溥心畲、李可染、徐悲鸿等亦有重要画册参拍,以及黄胄、范曾、周思聪等书画家签名题赠本。此外尚有《大成》杂志200册。

古诗词名句分类荟萃――战争 第5篇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诗词名句分类荟萃――战争

 

古诗词名句分类荟萃——冬 第6篇

冬天已经到来了,冬天是一个寒冷但又浪漫的季节,所以中国古今有不少描写冬天的诗句,而这些流传下来的有关冬天的诗,唐朝竟占了二分之一,这确实是一个奇特现象,或许是因为较多唐代诗人喜欢冬天吧。

唐朝诗人流传下来的描写冬天诗句: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唐·杜甫《野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唐·杜甫《阁夜》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唐·杜甫《兵车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小至》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唐·王维《老将行》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唐·刘驾《苦寒吟》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送李端》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白居易《长恨歌》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唐·崔涂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李商隐《幽居冬暮》

其他朝代及近代描写冬天的诗句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南北朝·范雪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寂寂栖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云凝止水鱼龙蛰,雪点遥峰草木荣。迥夜炉翻埃烬色,天河冰辗辘轳声。归飞未得东风力,魂断三山九万程。——翁洮《冬》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宋·周邦彦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宋·苏轼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玉:喻白雪。)——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昇《雪望》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清·纳兰性德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谚语

冬,四时尽也。——《说文》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古诗词名句分类荟萃――云 第7篇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小学生作文大全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5、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南朝吴均《山中杂诗》

荟萃人文与自然的莲池书院 第8篇

一、莲池书院的创建

书院是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 清代是书院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雍正十一年 (1733) 正月, 皇帝发布上谕, 令各省建立省级官办书院。直隶总督李卫见古莲花池“林泉幽邃, 云物苍然, 于士子读书为宜”, 便有在此建书院的打算。于是召集布政使王谟、按察使窦启英、清河道台彭家廉、保定知府朱寿图和清苑县知县徐德泰等人会商筹办。当年五月动工, 九月落成, 命名为“莲池书院”。作为直隶省的最高学府, 自开办伊始, 就得到朝廷和督抚大臣、地方官员的重视, 学者名流荟萃。夏文澜在乾隆初年任院长时, 直隶总督孙嘉淦、 清河道员鲁之裕、前吏部侍郎尹会一等人常应邀到书院讲学“, 称为极盛”。乾隆皇帝曾三次莅临书院视察课业, 乾隆十二年 (1747) , 他首次视察书院时题词“绪式濂溪”, 悬挂于万卷楼内;乾隆四十六年 (1781) , 他第三次视察时, 即景题诗给直隶总督方观承“:直省督勤书院规, 保阳独此号莲池, 风开首善为倡率, 文运方当春午时”, 大力褒扬他们办书院的成效;对院中的诸生, 乾隆帝亦赐诗嘉勉“:兹来阅诸生, 颇觉知趣向, 所期正学敦, 讵夸词藻畅。处为传道器, 出作济世匠, 棫朴方在此, 勖之毋或忘”[1]36, 这些诗文都被刻在古莲花池的御碑上, 以示“皇恩浩荡”。历任总督不仅常来巡视, 且选聘高师主院, 并追加经费, 使书院的教学质量居于全国前列。

二、清雅的书院景观

古莲花池是华北地区的著名园林之一, 是一座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林, 它清碧绝尘、楼台优雅、亭榭玲珑、风光绮丽, 被赞誉为胜甲畿南的“城市蓬莱”, 一度作为清代皇帝的行宫, 莲池书院即位于此处。 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底蕴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 莲花池不仅为保定名胜之巨擘, 且为北方文化之源泉。莲池书院掩映于山林之中和濠浦之畔“, 帘户疏越, 澄澜荡漾, 鱼泳鸟翔, 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光绪四年 (1878) , 莲池书院院长黄彭年的夫人刘氏曾绘制出工笔丹青画《莲池十二景图》, 请直隶总督李鸿章进呈慈禧太后。这些景致大都取自典故, 池中有景, 景中含诗, 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息。如进门之后迎面而来的假山, 取自苏东坡“春午发浓艳”的诗句, 命为春午坡;花南汧北草堂中的“花南汧北”意为花圃之南、水畔之北;高芬阁取《晋书》中“高芬远映”的词意;蕊藏精舍中的“蕊藏”出自佛典华严经中“花藏世界海”一说;篇留洞出自苏东坡“清篇留峡洞”的诗句;绎堂取自《礼记》的“绎者, 各绎己之志也”;濯锦亭取自杜甫诗句“濯锦江边未满园”中的濯锦为亭名;寒绿轩意取于欧阳修的“竹色君子赋, 猗猗寒更绿”。莲池书院还专门设有养仙鹤的鹤柴与养梅花鹿的鹿柴, 这些优美的景色足以使学子们荡涤心扉、 摒弃一切杂念, 从而完善自己的心性。总之, 其园林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时空意识、文化观念、审美情趣, 以及诗词书画等艺术精华, 达到一种深邃哲理与完美形式的和谐统一。

古莲池内遍植荷花, 入夏时芙蓉满放, 芬芳袭人, 士子们在学业之余可以怡取荷塘情趣, 玩味那“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古诗意境。院中苔石老苍, 格外闲雅, 且有多年古木, 极幽邃之至[2]107, 杈丫偃蹇, 遮天蔽日, 每当黄昏, 千百群鸦, 满园躁然, 殆聚蚊为雷者, 枝无余隙“, 院中执洒扫之役者, 每岁出卖鸦粪, 所获足以自给”[3]228, 真乃一大奇观。池北有古藤架长数丈, 荫蔽晴日, 每当天晴气朗, 院长常召集园内诸生, 于此处讲经史。伴有莲池诸景, 远近掩映成趣, 置身于此, 如在画中。景色宜人, 为各处书院所罕见, 以此园林美景, 供朝夕讲习之所, 亦士子之幸也。毕沅在此读书期间, 曾经留下一首《临漪亭》, 其中有“幽邃深我濠濮想, 旷远宛对萧湘图”、 “半床明月半床书, 春波一绿尽五湖”等句, 表现了当时学生生活的一个侧面:年轻的士子们, 除沉潜学问之外, 还有寄情山水、幻想隐逸的另一种情怀。书香, 已随历史远去;荷香, 却伴着盛夏袅袅复来。

莲池园内共收藏历代碑石140余通, 既有通常所见的竖形碑, 又有嵌在墙壁上的壁碑, 这些碑刻构成了醒目的人文景观。所藏碑刻以清代皇帝的御制碑、御碑诗为最多, 其次是修葺古莲池及修建莲池书院的碑记, 这是基本藏品。光绪十八年 (1882) , 莲池书院院长黄彭年将从涿州等地搜集到的金、辽、元六段经幢移入此处, 这是研究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和历史的重要文物。在所有的诗文碑刻中, 《莲池书院法帖》是其中书法艺术水平最高的碑刻丛帖。清道光十年 (1830) , 直隶总督那彦成视察莲池书院后, 将其家藏唐以来名贤墨迹和旧拓拿出来, 命人摹刻上石, 并将刻石原嵌于莲池书院南楼壁间。那彦成叙述了摹刻这套“石籍”的目的“:为前贤发其幽光, 即为后来导以先路, 地邻讲学。多士咸以观摩, 亦艺林翰墨佳话也。”[4]75书院学生通过欣赏、熏陶以及勤奋学习, 涌现了众多的书法好手。 《莲池书院法帖》包括唐褚遂良的《千字文》、颜真卿的《千福碑》、怀素的《自叙帖》、宋米芾的《虹县诗》、元赵孟頫的《蜀山图歌》、明董其昌的《云隐山房题记》《李白诗二首》《罗汉赞》等六家八种, 共计横石49石。这些格调高逸、技艺超群的法术瑰宝, 至今仍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观摩学习。

三、学术与教育的圣地

教学和学术研究是莲池书院主要的文化功能。院长是书院的主讲教师, 由直隶总督亲自聘任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和威望崇高的学者担任, 年薪白银800两。光绪年间院长黄彭年增辟学古堂后, 院长兼学古堂讲席, 年薪又增白银800两, 总计岁薪1600两, 在当时可算是丰厚的了。院长既是教学工作的主持者, 又是学术研究活动的指导者, 对于书院的发展命运起着关键的作用。莲池书院作为直隶省的学术研究中心, 的确可谓名流济济, 先后担任过院长的学术名家有张叙、汪师韩、章学诚、祁韵士、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等。

莲池书院在这些著名学者的主持下, 根据专长和治学方式的不同, 对教学活动有不同的侧重。如张叙生平深入研究理学, 名重于公卿;汪师韩以文章名播四方, 又工于诗;章学诚不喜欢章句之学, 而是酷爱史学, 主张“六经皆史”, 要求学生从系统地掌握经书的内容入手, 然后再去作诗文, 进而发挥经义和舒展怀抱, 还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摘录前人的“精字善句”, 作为文料备用[5]68;祁韵士治学, 也是从史部入手, 尤其是对边疆史地颇有研究;张裕钊作为书法名家和桐城派古文名家, 颇注重书法教育, 培养文学之士;最后一任院长吴汝纶主院十三年, 见识敏锐, 在书院倡导西学, 并购买大量西学书籍, 开办西文学堂和东文学堂。

四、不朽的书院文化

莲池书院具有融洽的师生关系, 从而构成了切磋学问的良好氛围。院长黄彭年曾为学生孙彦三写的哀辞中有“同道有朋兮, 风义相敦”[6]153之句, 显示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 而是以朋友的平等关系真诚对待学生。日本留学生宫岛大八与张裕钊师生情谊, 更是令人感动。张裕钊离开保定后, 宫到大八追随他先后至武昌之江汉书院、襄阳之鹿门书院, 后为办婚事暂时离开张裕钊, 当他三个月之后再回到襄阳时, 听说老师迫于生计, 不得不到西安住在其长子张沆的官舍中, 大八毅然决定溯汉沔过紫荆关而入陕西省, 在严冬时节翻越秦岭, 经历了数百里的艰辛路程, 总算才得与老师相见。大八从此成了老师家中一员, 日夜相随于老师笔墨之间, 如此过了一年有余, “张先生病笃于西安旅寓, 时宫岛先生护理医药, 以至殡葬诸端, 莫不尽力。师生之谊, 其笃如此, 是可风者”[7]。光绪二十八年 (1902) , 吴汝纶决意南归, 莲池书院学生四处活动, 设法挽留。吴汝纶北上京师时, 书院诸生, 依依难舍, 送至西郊。翌年孟春, 当吴汝纶病逝的消息传到保定时, 书院师生无不为之悲痛, 昔日弟子伤心远望, 涕泪交挥, 他们设位于吴先生旧时莅讲之堂, 哭而致祭。师生感情的融洽, 也促使同学之间的感情水乳交融。

中国书院延续千余年, 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书院内师生共处, 言传身教, 形成优秀的人才群落、地方的学术中心。书院藏书不仅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条件, 同时也起到了为地方文化服务的作用, 如莲池书院在清末就一度改为直隶图书馆。书院还整理地方文献史料, 出版地方史志和教学成果, 如莲池书院的《学古堂文集》以及书院师生参与编修的《畿辅通志》, 为地方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书院的会讲、讲会、文会、诗会等活动, 面向社会, 提供了地方文士结集活动的场所, 形成了地方文化活动中心, 拓展了书院教育的影响。 书院房舍建筑具有朴实、自然、含蓄的特色, 一如文人画的水墨写意, 呈现清新明快的格调, 斯文典雅的文化特色往往成为地方的标志性景观。

芳草斜阳外, 寂寞书院冷。自清末改制学堂、学校之后, 在“争毁书院, 争誉学校”声中, 书院被否定冷落。直到20世纪20年代, 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时, 发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 提出“书院与学校各有其可毁, 也各有其可誉”, 欲取二者之长, 创建“一个湖南全社会公共的学术机关”。文中还特别肯定了书院“师生的感情甚笃”, “精神往来, 自由研究”, “课堂简而研讨周”等优点;并称“故从 ‘研究的形式’一点来说, 书院比学校实在优胜得多”等等。此时, 一些教育专家也开始重新审视书院教育了“, 卓识之士, 渐知学校功课庞杂, 且过于机械, 一人之智力有限, 难以精工, 是以学鲜专门, 士乏良识”[8]24, 于是仿照英国大学和昔日书院制度, 在北大设立国学门, 清华设立国学研究院, 使学子“得有专门之研究, 思想有自由之发展”。书院与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学习方式等方面虽有差异, 但提倡学风、培植人才的教育宗旨却是相通的, 千余年的书院文化是一笔丰厚的民族遗产。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当人们不断感叹大学文化精神缺失、人格修养匮乏、学术氛围淡化、师生形同陌路时, 又重新把目光投向已经逝去的书院文化和书院精神。如何才能繁荣学术, 培养人才, 塑造精神, 引领文化, 使大学成为充满书香气息的心灵家园, 莲池书院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摘要:莲池书院是清代北方书院的翘楚, 秀丽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人文积淀融为一体, 它所承载的书院文化, 绵绵延续, 泽被后世。

关键词:莲池书院,学术圣地,人文景观,书院文化

参考文献

[1]孟繁森.古莲花池[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4.

[2]鱼住和晃.宫岛咏士[M].日本株式会社二支社, 1990.

[3]邢赞亭.莲池书院回忆录[J].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A].河北人民出版社.

[4]闫国华.莲池书院史略[J].保定莲池档案资料[A].保定市图书馆藏.

[5]河北省保定莲池书院管理处编.莲池书院[M].方志出版社, 1998.

[6]黄彭年.陶楼文钞[M].民国十二年章钰等刻本.

[7]启功, 上条信之.张裕钊宫岛大八师生纪念碑碑文.保定莲池管理处藏.

上一篇:高考壮行横幅标语下一篇:(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