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子的人生哲学

2024-08-18

谈老子的人生哲学(精选8篇)

谈老子的人生哲学 第1篇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理论代表,老子及其著作《道德经》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且流传海外,受到西方学人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展开,学术界关于老子及其著作的研究有升温的趋势,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非常值得高兴。然而,老子哲学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他为什么能够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其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是什么?如果我们稍微展开一点地省思,那就会感到,由老子所创造的恢宏博大的理论体系依然充满奥秘。

勿庸置疑,老子思想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和社会历史条件。长期以来,诸多学者花费了很多精力进行追溯、剖析。在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之后,人们比较习惯于从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的模块上来认识和概括老子的哲学思想,笔者在以往也是这样做的。经过一番迂回曲折的“精神苦旅”之后,笔者觉得老子哲学思想并非是靠那么四大模块就能够概括得了的;要认识老子哲学思想内涵、理论特色以及精神价值,必须回归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广阔文化背景来探讨,尤其不能忽略祭祀文化背景。故而,本文拟就老子思想与祭祀文化的关系问题略抒管见。

一、老子著述的祭祀文化背景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学术界在以往研究和介绍老子思想的时候往往不太愿意涉及祭祀问题,甚至是有意淡化或者回避这个问题。不过,如果要客观而全面地把握老子哲学思想,祭祀问题不仅无法回避,而且还是揭开老子哲学思想奥秘的一把钥匙,因为在老子所生活的时代中祭祀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从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出发来解读老子哲学思想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事实上,我们只要读一读《道德经》文本,就会看到老子是把祭祀作为客观的文化现象予以陈述的。该书第五十四章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老子在这里虽然不是专门介绍祭祀的过程,也没有直接论述祭祀的作用,但却以肯定的语气表达了“祭祀”的历史延续性。汉代著名的道家学者河上公对此这样解释:“善以道立身立国者,不可得引而拔之;善以道抱精神者,终不可拔引解脱;为人子孙,能修道如是,长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庙不绝。”(河上公:《道德真经注》卷三,《道藏》第12册第15页)河上公笔下的“子孙”系泛称,其后接着的“长生不死”也是从子孙绵延的意义上讲的;因为子孙“绵延”,所以能够世世代代祭祀先祖,宗庙的香火得以持续不断。笔者以为,河上公的解释是基本符合老子原义的。根据河上公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讲的 “祭祀”实际上是其“修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不论是“善建”还是“善抱”都是以“道”为指归的。

老子从“修道论”的立场陈述祭祀,这不是偶然的。稽考一下祭祀的内涵与起源,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什么是“祭祀”呢?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称,祭者,“祀也,从示,以手持肉”,表示该字的上半部形态有如手指撑开拿着肉,以飨神明。紧接着,许慎又解释“祀”字为“祭无巳也,从示,巳声”。文中的 “巳”为十二地支之一。在上古物候学中,“巳”与四月相配,表示物生之盛,既盛则有终,终则反始,尽则复生,生生不息,所以谓之“无巳”,也就是没有穷尽的意思。

基于字源的理解,再结合其他历史文献的资料,可以看出祭祀有三个方面的特质:

首先,祭祀是先民向神明表达敬意并且力图与神明沟通的一种宗教仪式。因为“以手持肉”,高高拱起,这种动作已经具备了对象化崇拜的程序特质。根据前人的考证,凡是含有“示”元素的字都与神坛相联系,这意味着“祭祀”是以神坛的存在为前提的,不论这种神坛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显示了上古先民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意识。既然有了神坛,又有敬献神明的“肉”,作为仪式的“以手持肉”的动作就不是单一的,而是系列性的,几个动作串联起来,构成了飨神的程序,这就是崇拜仪式。上古先民敬奉神明,这并非只是单向的情感抒发和礼仪表达,而是同时希望得到神明的佑助,许慎《说文解字》称:“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文中所谓“二”于上古时期即是“上”字,代表天帝,故而“示”也就是表征天帝的旨意。天帝如何告知下界的人们呢?这就是通过日月星的兆象。如果说先民们“以手持肉”以敬奉神明,寄托着人对神的景仰情感和某种祈求,那么上天显示日月星的兆象,则表征着神明对人的启迪,彼此精神往来,体现了“双向交通”的理趣。

其次,祭祀是以返本归根为主要精神的社会聚合活动。就广义而言,祭祀的对象虽然很多,但如果从根本上看,则应该承认祖灵崇拜是核心的内容,因为祭祀之“祀” 本来就蕴涵着以图腾为标志的祖灵崇拜影像。作为形声字,“祀”的右边“巳”在十二地支中排行第六,这恰好与十二生肖中的“蛇”对应。在最初,“巳”当是 “蛇”的象形,所以许慎《说文解字》说:“四月[气巳出,阴气巳臧,万物见,成ㄕ茫故巳为它,象形。”文中的“它”本来就表征“蛇”。段玉裁指出, “巳”不可像,故以蛇象之。有趣的是,地下发掘的诸多画像砖所见伏羲、女娲交尾图像基本上都是人首蛇身,表明上古先民曾经以蛇作为祖灵。由此而衍生的祭祀活动寄托着认祖归宗的精神,这种认祖归宗同时也是对上天的皈依,因为先民们以为祖灵本是来自天上,最终又回归天界,所以对祖灵的祭祀,也就象征着“人天关系”的确认。作为一种返本归根的宗教礼仪,祭祀是先民们的社会团聚的基本方式,对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复次,祭祀是伴随着预测与决断的符号宣示系统。在上古时期,祭祀不仅具有宗教属性,而且具有政治属性。一方面,祭祀是以神明作为崇拜对象的礼仪活动;另一方面,祭祀又是通过神谕来号令民众的社会政治行为。在祭祀过程中,除了向神明表达景仰的情感、与神盟约之外,还通过象征法度对事态进行预测和最后决断。关于此,从甲骨文的“唯”字就能够得到佐证。就形态来看,“唯”字左边的“口”是一个器皿的形状,右边的“隹”是鸟的形状。古人早有以鸟“占卜”神意的传统, “隹”作为特别的“鸟”,具有神的使者的表征意涵。《诗经》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即反映了上古先民把鸟作为“神使”的观念。通过“鸟占”,获得神意,就把那些记录“神意”的咒辞,置于器皿形态的“口”中,作为人与神“感通”的盟誓凭证。直到今天,民间流传的“扶鸾”形式也依然把“鸟”作为“神使”,可见这种传统是根深蒂固的。上古先民之所以通过动物象征来转达神谕,是因为重要事项之开展往往没有把握,于是就把最后的决断交给神明来处理。这说明,祭祀并非单纯地向神明表达景仰,而是包含相当丰富的内容。

作为一种对先民生活具有深刻影响的礼仪活动,祭祀不仅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而且涉及广泛领域。《礼记祭法》称:“有虞氏E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E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E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E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U犊。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该篇所出现的“E”、“郊”、“燔柴”、“瘗埋”、“少牢”、“王宫”、“夜明”、“幽宗”、“雩宗”、“坎坛”等都是具体的祭祀礼仪。《祭法》一方面追溯祭祀的历史,另一方面则阐述了不同对象的不同祭祀礼仪,反映了上古社会祭祀的广泛性、等级性、时节性。从这样的背景出发,我们研读《道德经》也就不难理解老子为什么把修道论与祭祀问题联系起来的因缘了。

二、从名称语境看老子对祭祀文化的哲学升华

老子《道德经》除了直接言说“祭祀”之外,还有许多篇章或明或暗地牵涉祭祀活动。该书有时将祭祀活动的某种仪式拿来作为自己说理的比喻或象征,有时则在阐发思想时顺理成章地论及祭祀的物件、情景等。当然,老子《道德经》并非是为了告诉人们关于祭祀的过程或者具体实施方式,而是借助祭祀来阐发思想,故而《道德经》虽然受到上古祭祀文化的影响,但又超越了上古的祭祀文化。如果从《道德经》使用的名称概念出发,体悟其语境,深入分析其前后关系,就能够把握其升华的观念脉络。

《道德经》第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文中的“太牢”是上古祭祀的一种重要规格。帝王祭祀社稷时先将所用牺牲饲养于牢中,等到一定时日再行祭,故而有“牢”的名称;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分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太牢”的祭品包括牛、羊、豕三牲;“少牢”只有羊、豕,而没有牛。从《尚书》、《礼记》等文献的记载看,“太牢”之祭是非常隆重的,参加的人很多,《道德经》中的“熙熙”正是用以形容此等热闹景象的。不过,老子在这里并不是赞美“太牢”的盛况,而是通过对比来表征纯朴俭约的大道品质。在陈述了“如享太牢”的情景之后,老子紧接着笔锋一转,描述了自我的心境:“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一个“独”字反映了老子不盲目从众的心态,而“婴儿”则象征着还纯返朴的境地。为了说明这种境地,老子用“未孩”两字来补充,“孩”表示幼童,“未孩”就是尚未达到幼童的状态,那是很稚嫩的,但老子欣赏的就是这种稚嫩,因为“未孩”的婴儿天真无邪,所以成为老子理想人格的象征。由“太牢”的类比到“婴儿”的形容,这既显示了老子观念具有深厚的祭祀文化基础,又体现出独立思考的个性,所以他在《道德经》第二十章的末尾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老子所讲的“母”乃是“道”的象征,或者说是“道”的名称转换。这样一来,老子也就从祭祀文化的语境向上升华,创造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哲学语境。因为他不像“享太牢”的一般人那样以丰盛筵席为满足,而是以“食母”为贵,这就超越了世俗的观念,让人感受到哲学家特有的精神气质。

老子的哲学家精神气质不仅可以从“太牢”的语境升华中得到见证,而且可以从“刍狗”说辞的解读中获得彰显。《道德经》第五章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本章所谓“刍狗”也是上古祭祀的名称之一。向来,许多“老学”研究专家把“刍狗”解释为用草扎成的狗,专用于祭祀之中,以为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这种说法的经典依据最早见于《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该篇所谓“陈”就是陈列的意思,引申之则为献祭。作者首先描绘了人们为了祭祀而精心准备“刍狗”的情形,接着陈述献祭之后“刍狗”的境况,这为老子《道德经》关于“刍狗”的意象作了注脚。在老子心目中,“刍狗”于献祭前受到装扮,于献祭之后受到冷落,这是自然历史命运的表现,故而不必欢喜,也不必悲伤。老子巧妙地运用“刍狗”意象,一方面表征了天地公正不偏的法则,另一方面则衬托了圣人效法天地、行事无私的品格。虽然其出发点是祭祀时的“刍狗”议题,但其落脚点则是圣人政治哲学。

老子《道德经》的圣人政治哲学与上古祭祀文化存在密切关系,这并非孤立的现象。倘若我们再分析书中那些论兵的段落,那就不仅可以进一步证明这种关系的紧要性,而且可以感受到老子圣人政治哲学思想的批判性和深邃性。《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把祭祀与兵事相提并论,反映了上古社会浓厚的宗教气氛和军事活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情形,我们在老子《道德经》中也能够体悟到,该书第三十一章说:“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文中的“偏将军”与“上将军”都是上古社会军队编制的名称,而“丧礼”则是祭祀的一种仪式。老子言及“上将军居右”的位置时指出“以丧礼处之”,表明了这个位置本来就象征着凶险。此等象征意涵在《诗经》中也可以找到佐证。《诗经小雅裳裳者华》云:“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诗中的“左”、“右”、“宜”、“有”都是上古祭祀活动的特有名称。“左”字下方的“工”是祭祀时行巫术的工具,而“右”字下方的“口”则表征祭祀时行巫术的器皿,尸祝在祭祀时左手拿着沟通天地的“工”形用具,右手操持表征祝告词的“口”型器皿,可见 “左右”最初本具有祭祀的意蕴。至于“宜”,在金文中本是表示“军社”的祭祀。《礼记王制》有所谓“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的说法,可见“宜” 是军事行动开始时于社坛中举行祭祀典礼。与“宜”相对衬,“有”也是一种祭祀方式。从篆书来看,“有”的上方是人手的形状,下方是“肉”的样子,上下结合,类似于“祭”字的上部,可以看作“祭”的变形。由此可以推断,《诗经小雅裳裳者华》乃是以对仗的方式描述了上古祭祀的两大类型,该篇之所以在陈述 “右”的祭祀类型时不称“宜”而称“有”,是因为古人把“丧戎”看作悲哀而不应该提倡的事情。《道德经》第三十一章的思路与此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老子并不停留于祭祀的具体事项描摹,而是进一步拓展视野,从社会整体生存立场审视用兵的问题,他将批判的锋芒直指“用兵”,旗帜鲜明地指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有道者之所以不以兵“强天下”,是因为用兵打仗的最终结果就是“凶年”的出现。老子充分意识到老百姓在战争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因此,他告诫掌握权力的人必须对战争持谨慎的态度,即便是打了胜仗也应该“以丧礼处之”。这一方面透露了上古社会有关战争的祭祀礼仪信息,另一方面则表现了老子召唤和平、与民休息的愿望,其字里行间闪烁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光辉。

作为一部经过历史洗礼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对于祭祀文化的升华,还表现于“道”、“观”等概念内涵的独特性与深刻性。如果追溯此类概念范畴的由来,稽考其内涵的转变,那就不仅可以发现老子哲学体系的深厚文化根基,而且能够领略其高屋建瓴的思想境界。

[浅谈老子道德经哲学]

谈老子的人生哲学 第2篇

摘 要:在中国,老子第一个构建了系统完整的哲学体系。老子哲学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他提出一切事物的运动都遵循“道”,事物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和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老子提出了“重生”、“寡欲”、“纯任自然”的养生之道,“守柔”、“不争”、“功成不居”的处世之道,在今天仍有宝贵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命;矛盾;自然

一、生命为本,重于外物

老子有很强的生命意识,具有丰富的重生思想,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念。老子企慕长生,向往生命的无限与永恒,它以自觉的.生命意识为基础,建构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生命哲学体系。老子认为世上之人,长寿的占十分之三,短命的占十分之三,还有一些人本来可以长寿却自寻了短命,也占了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自寻短命呢?老子回答是“以其生生之厚”,即奉养过度了,这是不善于养护生命的表现和结果。只有极少数人(约占十分之一)善于养护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了解真正的养生之道。

老子指出,人们首先要分清“内”和“外”的关系,这是养生之道的核心。“内”就是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外”就是身外的名与利。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名声和生命比起来哪一样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在这些问题上,世俗之人最容易犯糊涂,往往轻身而逐名利,贪得而不顾危亡。在老子看来,只有生命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功名利禄、声色厚味都是身外之物。世俗之人由于分不清内外,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享受,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欲望,结果残害了身体,损折了生命。

二、养生之道,在于善于处理矛盾

(1)“反者道之动”、“祸兮福所倚”的人生智慧

老子认为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相反对立的形态所构成。《道德经》列举了许多相对的词语:有与无,美与恶,难与易,前与后,虚与实,强与弱,内与外,得与失,浊与清,直与曲,大与小,轻与重,雄与雌,白与黑,长与短,高与下,吉与凶等等。万物固然相反对立,但也相辅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进而指出事物不断朝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即祸福相倚相伏,祸中有福的因,福而又潜伏了祸的果。老子的人生智慧启示我们: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不能够静态的片面的看待事物,而过早地给事物下定论,幸福时不要忘了失意时。

(2)居卑不争、以柔克刚、功成身退的竞争之道

老子有感于世人一味逞强好胜、不肯谦让而引起无数的纷争,遂提出柔退不争的处世之道。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什么要这样呢?老子回答说,因为“柔弱胜刚强”。如果人们皆能甘守柔弱而不恃刚逞强,则大多数的纷争自然就不会发生,已经发生的纷争自然也会得到消解,社会自然就可以和谐稳定了。老子告诫人们要“谦下”。谦下的具体要求是就是不自我表现(不自见),不自以为是(不自是),不自我夸耀(不自伐),不自我骄矜(不自矜)。老子还主张“不争”,即不与人争,不争先,“不敢为天下先”,他告诫人们:不要事事认为我的看法比别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认为一切我都看的很准。处处与人争先,就要处处吃亏,向所有的人挑战,就会被所有的人反对。实际上,真的天下第一的人,往往会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表现出谦虚。老子十分推崇水的品质,认为水集中了“柔弱”、“谦下”、“不争”等美德于一身。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是道。”“上善”之人处世好像个水一样。水是最自然的,最接近于大道,人类应该向水学习,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却不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老子主张与人为善。

谈老子的人生哲学 第3篇

老子哲学从本质上说, 与儒家思想一样是关注现实人生的。在春秋末期那个纷乱复杂、动荡不安的社会里, 老子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在他的学说里不可能不关注现实中的人生问题:人应该怎样立身处世?应当怎样生活?怎样与人相处?老子经过对自然、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建构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 其中包含了作为人类行为准则的处世之道。虽然时过境迁, 但老子的人生处世哲学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身重于物

如何对待名与利, 这是人生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古往今来, 不知有多少人把功名利禄视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但老子不这样看, 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贷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这是说, 名利和生命对于人来说, 生命更重要, 如果为了名利而丧生, 那就是舍本逐末了。老子的这种人生哲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要轻视身外之物;二是要淡化做官心理, 提醒人们从“名缰利索”中解脱出来,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二、少私寡欲

老子反对纵欲, 也反对禁欲, 主张“少私寡欲”。根据这一原则, 老子提出了四条重要的处世之道:一是“治人事天莫若啬”;二是“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三是“功遂身退”;四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显然, 这四条处世原则在今天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例如“啬”乃节俭之意, 老子认为啬德既是治人的根本大道, 又有利于“治天”, 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不管是过去或现在, 老子的这种“崇俭”思想都是极为可取的, 这早已凝固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 我们仍然应当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三、柔弱胜强

在社会上, 一般人都懂得“刚强胜柔弱”的道理, 而老子则以他超群的智慧, 深刻地揭示了“柔弱胜强”的人生真谛。依据这一原则, 老子总结出了三条重要的处世之道:一曰“不敢为天下先”, 二曰“不争之德”, 三曰“知雄守雌”。在第一、二点中, 尽管有可能导引出不讲原则、混世的弊端, 但其中又隐含着不争名利, 戒骄戒躁的思想, 这是正确的。而“知雄守雌”的处世之道则深刻地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 有更深远的意义。老子根据“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的思想出发, 认为柔弱的方面会向刚强的一方面转化, 最终战胜刚强, 这一思想反映了老子善于从负面看问题的高明之处。在此基础上, 老子又进一步提出了“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将欲弱之, 必固强之;将欲去之, 必固举之;将欲夺之, 必固予之”的策略思想。对这种思想, 毛泽东同志曾有精彩的发挥:“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 常有这样的情形, 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 这是‘将欲夺之, 必固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 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 加恢复土地, 再加扩大土地, 这是赚钱生意。”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老子“将欲夺之, 必固予之”原则的精辟分析和生动说明, 虽然讲的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土地丧失问题, 但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生活辩证法。

四、上德若谷

从这一原则可导引出“以德报怨”“宠辱不惊”“人贵有自知之明”等处世之道。这些思想在今天都是有价值的, 例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便主张在人民内部实行“以德报怨”, 指出“对于自己的同志和兄弟能够‘以德报怨’, 帮助同志改过, 毫无报复之心”。而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宠辱不惊”, 就能虚怀若谷, 无私, 忘我, 置荣辱、祸福、生死于度外。

当然, 《道德经》毕竟是先秦时期的著作, 其思想不可能不存在历史的局限, 当我们今天对它重新审视时, 里面肯定会存在一些过时了的、落后的东西, 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赋予《道德经》时代的新意, 另一方面又要剔除某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总而言之, 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指导意义这一无可置疑的事实, 使我们能够有充分的理由对老学的未来保持高度的信心。

摘要:老子思想在中国文化结构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现代价值也是当今老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就老子思想的现代性、《道德经》中蕴含的人生处世哲学等方面来分析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人生处世,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熊铁基等著.二十世纪中国老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年1月1日版.[1]熊铁基等著.二十世纪中国老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年1月1日版.

[2]老子等著.道德经[M].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年6月版.[2]老子等著.道德经[M].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年6月版.

浅谈老子的哲学思想 第4篇

老子的哲学思想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是一个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它属于唯物主义,有人认为它属于唯心主义。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唯一根源,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道德经》的开篇老子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释义:道,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名,可以叫得出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说老子哲学是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主要是对“道”的不同看法。说它属于唯心主义的是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主观精神的东西,而说它属于唯物主义的则认为“道”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笔者认为,实际上老子哲学本身具有不清楚的地方,其中既有唯物主义的一面,又有唯心主义的一面,因而对老子哲学应具体分析,要防止把老子哲学现代化和绝对化。老子哲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十分突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两处引用了老子的名言。一处在高中二年级上册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的第一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二章,原文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释义: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示,高和下互相补充,合音和单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应)这说明老子已经看到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即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老子不仅看到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而且还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在第五十八章中写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释义:灾祸啊,是幸福的依身之地;幸福啊,是灾祸的藏身之所。谁知道它们变化的究竟呢?难道没有个定准吗?正会倒转作邪,善会倒转成恶。)。另一处在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的第二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释义:合围的大树,是由细小的萌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筐土筑起的;千里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六十四章,说明老子看到了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看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这一观点在第六十三章中也有表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释义:考虑难办的事要从简易处着眼,实现大的目标要从细微处入手,天下的难事都必定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都必定从细微处做起。)

《道德经》中虽然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它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如:在第二十六章中老子写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释义:重是轻的基础,安静是躁动的主宰。)老子认为,在静与动的对立关系中,动是暂时的、相对的、次要的方面,而静才是永恒的、绝对的、主要的方面。这显然违背了唯物辩证法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的原理,反映出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不彻底性。在第八十章中,老子写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盛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释义:国家狭小而人民稀少,即使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却并不应用;让人民看重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舟船车辆,却不需要乘坐;虽然有铠甲兵器,却没有方阵列它。让人民又回到上古结绳以记事的时代。人民吃得很香甜,穿着很漂亮,安其居所,乐其习俗。邻国之间举目可望,鸡鸣狗叫声彼此可闻,人民却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希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可见老子回避矛盾的消极态度。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老子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唯心主义的思想,他轻视实践,否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论老子哲学的“无” 第5篇

论老子哲学的“无”

老子对其“道”有着一以贯之的思路,即道是对生命本真存在的.体悟。“无”在老子道论中具有核心地位,“无”是道的超验性的指称。因此,道之“生”,并非宇宙论的化生,而是出于生命的体验,其本质就在于“无”之生,是“无”之心体对万物的当下成就。以“无”为本体的“无―有”一体化运作形成道的内在结构,“无”在“言”出“有”中踏入了超验性与经验性的两难境地,而“有”对“无”的当下回归使物我保其真性。在这个结构中,“真”是“无”的内涵,“虚”与“静”构成了“无”的动力机制。

作 者:王晖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刊 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026(1)分类号:B223.1关键词:道 无 有 生 真 虚 静

体悟《老子的人生智慧》 第6篇

班级:

学号:

姓名:

体悟《老子的人生智慧》

一个学期的爱课程学习,不仅让我更近距离地接触到老子的世界,还从张雷老师的口述之中明白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老子的思想武装自己!老子先生的观点是博大精深的,从古至今都有人研究着,应用着老子的思想智慧,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应该从老子先圣的智慧中获得哪些东西呢?

从宏观上来看,老子的人生智慧可归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即自然精神,批判原则、辩证原则、适度原则、柔弱原则与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个人的身心之和。

自然精神。老子常常强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老子强调“见素抱朴”,不强求改变,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因势利导,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批判原则。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他认为,“有

课程名称:老子的人生智慧

班级:

学号:

姓名:

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其实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老子对儒家很不以为然。儒家主要讲礼仪,老子对礼评价最低,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变易原则,也就是辩证原则。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许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

课程名称:老子的人生智慧

班级:

学号:

姓名:

少固有的美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去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适度原则。儒家叫中庸,道家没有这个词。老子说少私寡欲,“私”少一点,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别过分。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我们常常说,做好人难,因为好人要求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要做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到单位要做好上级、好下级、好同事,在社会上要做好公民,跟朋友交往要做好朋友„„这么一来就完了,活得非常累。坏人呢,要升官就跑官买官,要发财就坑蒙拐骗,集中精力投机钻营,真可能如愿以偿。结果应了那句非常有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柔弱原则。老子认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你越不争,你得到的东西就越多,就是要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当

课程名称:老子的人生智慧

班级:

学号:

姓名:

他没有太强大实力的时候,他韬光养晦,很会装孙子。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人们也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概括出了很多格言。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枪打出头鸟”、“真正有能耐不在于你敢做敢为,而在于你不敢做不敢为”等等。

一种理想。道家讲三个和: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个人的身心之和。这“三和”亦有三特点,一是包容性。和谐首先要有宽大的胸怀。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之道,常善之物故无弃物,常善之人,故无弃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没有用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用的。“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和谐首先是包容。二是差异性。世间万物,千奇百怪,什么形态都有。要承认差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幸福是一种很自我的感受,没有统一的衡量尺度,不能强求一律。当官的不见

课程名称:老子的人生智慧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幸福,当官太忙了;大学教授整天到晚填报表、写论文,也不幸福。我看最幸福的是北京的那些老大爷,每天二两二锅头、一碟花生米,逛逛公园遛遛鸟,自得其乐。承认、尊重差异性是和谐的第二个层次。最后一个是平衡性,也是“和”的核心层次。差异是应该承认的,不能强求一律,但差异太大了也会出问题。所以老子说,天之道“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强调一种包含了超越、制衡的动态平衡。抑制权力过大或贫富差距过大符合上天之道。老子认为,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和合理,但是却要做到相对的公平和公正。

通过上述,笔者对老子的思想做了一个简单地概述,下面就说说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在老子的思想里面汲取哪些营养。

第一是学习做人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句话告诉我们认识别人不容易,认识自己更困难,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

课程名称:老子的人生智慧

班级:

学号:

姓名:

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要经常反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对待别人,这才是明智之人。战胜自己要有坚强的意志,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更重要。知足者常乐,过分的追求只会令人更痛苦。人要有自强不息之志,同时不能失掉做人的底线。真正的长寿是活在人们心中的人,唯有为社会做出贡献、努力去帮助人的人才能如此。

第二是学习说话的智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话不在多,而在精。别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别人不懂,滔滔不绝,这样给别人夸夸其谈的印象。聪明的人少说多做,反而显得有城府、有涵养,有功劳。所以有时沉默是金

第三是学习处事的智慧。“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生活中的我们要注重细节,为人处事,不能轻易

课程名称:老子的人生智慧

班级:

学号:

姓名:

答应别人,答应的事就要做到,不能做轻诺寡信之人。对事情,要宁可想得复杂些,遇到困难就有心理准备。做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好环节,重视细节,要大事细办,轻事重办,熟事生办,缓事急办,急事稳办,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为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

第四是学习安时处顺,豁达乐观的态度。率性而行这一思想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大学生活的多元化倾向,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但需要指出的是,率性而行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前提下发展自我,否则很容易会陷入极端个人主义。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及竞争激烈的现状,也要求人才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如何在逆境中自处,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是大学生所面临的一系列很现实的问题。在社会竞争中,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胜则趾高气扬,败则垂头丧气的人是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

课程名称:老子的人生智慧

班级:

学号:

姓名:

质,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需要我们共同解决的问题。而道家所倡导的安时处顺、豁达乐观的人生观,恰好为这一命题提供思想营养

第五是要张驰有度,劳逸结合。大学是一个人处于朝气蓬勃的时期,情感丰富是大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共同的心理特征。但是,一任情感奔腾倾泻,而不以理性对其加以节制,就有丧失理智,行事走向极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牢记物极必反的警语,掌握和谐有度、适可而止的原则。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劳逸结合的处事方法。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此类情绪一旦处理不慎,就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生理上的疾病。而劳逸结合,提倡的是学习(工作)与休息的合理交替,从生理上来说,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处事效率,从心理上来说,也能适当的缓解紧张、抑郁的情绪,让主体得到一定的放松。故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大学生都应学会劳逸结合,在不过度放纵的前提下,定时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休憩。

课程名称:老子的人生智慧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六是以退为进,克己谦让。大学生时期正是学知识、打基础的阶段,退守苦学才是关键。因此应该抓紧宝贵的四年时间,充分利用大学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扎扎实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也许不会在短期内速见成效,但却为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同时,吸取道家“谦让”的处世之道,能帮助我们更明智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更豁达地对待个人利益。

第七点是要勤俭节约,理性消费。道家崇俭抑奢的原则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现实生活中,有少数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已经程度不一地受到奢侈消费、腐败现象和堕落行为等的伤害,他们脱离自身经济能力,在价值观念上发生错位,以奢华摆阔为荣耀,以节俭朴素为寒酸,有些人甚至因此而荒废了学业。这是一种十分不理智的做法。要知道,奢侈消费所带来幸福感是短暂的,物欲的满足解决不了精神上的饥荒。因为感官享受只是低层次的需要,而要满足自尊、自我实现高层次的需要,课程名称:老子的人生智慧

班级:

学号:

姓名:

行为主体必须向外付出,必须进行创造性活动,才能令人精神充实。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懂得勤俭节约,理性消费,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注意力放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以及对社会的付出和贡献上。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聪明 第7篇

1.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以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颐侵溃肥涤幸恢忠看嬖凇!妒の婪纭防镉幸黄翱紭剧保懊婕妇涫牵骸翱紭勗诮В度酥怼!蹦歉鍪焙蛎挥锌ɡ璒K和KTV,一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年龄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他的理想、倾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碰到了很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略冬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安闲地过日子。孔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年龄战国事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进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沿化了。被边沿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往”。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实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考博英语词汇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往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分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他往当楚国的宰相,他不愿意往。大官更不好当,权力大意味着风险也大。“伴君如伴虎”,说完就完了。庄子想当不大不小的中号官,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他没有这种机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当了。这样,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僚,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不当官后的庄子,生活很潇洒,他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游世,就是游戏人间。原则是不要往评价当局,不要往冒犯大人物,表面上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心理和他们拉开间隔,愤世嫉俗、指点山河是不可以的。

道家的诞生既有历史的传统,又有时代文化的要求。那些有文化又失意的贵族,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上探讨自然规律,反思社会现象、追寻人生的意义,对生存方式有了特别的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而其精华内容就保存在老子和庄子那里。

应该说他们自己还有一点个人的私衷,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书和思想流传下往,就是说,希看用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熟悉往指导大家如何生活。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这是道家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道家的分化。和任何学派一样,道家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老子之后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南道,其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把老子关于自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保存下来。这是道家的原生形态。《汉书·艺文志》所说的道家就是这部分道荚冬所谓“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像老子、庄子那样生活,他们有另外的追求,这就形成了北道,在北方地区流行。北道后来又慢慢变成了汉代的黄老哲学,黄帝是外王、老子是内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里有几句话点明了北道(黄老)的特征,即“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就是说把儒家和法家的核心内容拿过来,然后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最后达到“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一看就不是正宗的道荚冬而是戴着道家帽子和面具的法荚冬所以司马迁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同一个传里。

2.老子

历史上有三个老子,这也表明老子太玄妙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司马迁对老子已经讲不清楚了,他在《老子列传》里面写了三个老子:第一个就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聃是大耳朵的意思,所谓老聃即是长着大耳朵的老家伙。

第二个是老莱子,是楚国的大隐士,《二十四孝》里面就有他。他活了一百多岁,很孝敬,尽管自己也七老八十了,但依旧穿婴儿的衣服摇着玩具让父母兴奋,所谓彩衣娱亲。他也是老子。

第三个老子是战国时候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他把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以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老子的生平和《老子》这本书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考博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两个大学者打擂台,一是胡适,另外一个是梁启超。胡适说老子是年龄时代的人,《老子》一书也诞生于年龄时代。梁启超说太史儋才是老子。双方都拥有大批的粉丝。支持胡适观点的有任继愈、郭沫若等;支持梁启超观点的有范文澜、冯友兰等。当时要是有电视,他们肯定比现在的易中天、余秋雨还要火。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相当于今天一篇很短的文章,论文都算不上。先秦时期在简帛上书写,材料珍贵,作者必须斟字酌句,惜墨如金,写出来的东西就比较出色。现在的人用电脑,快是快了,多更多了,水平能拿上台面的却少而又少。大家你抄卧冬我抄你,没有什么原创性。

这五千字很了不起,想要读懂也很不轻易。比如说老子讲了句很有名的话:“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什么意思?这是形容词意动的用法,就是“以……为……”。不管你吃麦当劳还是吃面条饺子,都吃得香,这是“甘其食”。不管你穿西装还是中山装,都觉得舒服,这是“美其服”。可有位先生却将这话理解为吃可口的饭菜,穿漂亮的衣服,正好和老子的思想相反。还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解释为: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能够说出来的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这句话也可以标点和理解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有正的一面,道又有非的一面,合起来才是永恒的道(常道)。名的正面加名的反面,才是常名。这样的解释应该说也通。《道德经》五千字,固然谁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和理解,但是也不能乱读。

3.《老子》

老子最反对强求一律,但现在为了讲课方便,姑且把《老子》里面的内容分成四大块。

第一是道的题目。道到底是什么?老子以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kaoyan.china-b.com、总动力。老子夸大道是永恒的、无穷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的。老子讲得很明确,道是硬想出来的名字加上往的,说不清楚,只是为了讲方便,我委曲将它称之为道。但是,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道的来历,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躲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人的生老病死,起作用的都是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年龄战国事中国哲学的高峰时期、思想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假如说孔子讲仁义是人的发现,法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术的成熟,那么,“道”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标志着哲学的突破。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之前是没有哲学的。就算有哲学,也都带有原始宗教色彩,比如说天人感应等等,只有“道”标志中国哲学的真正出现。

第二是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在老子看来,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对立同一的。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难就没有易,而这种对立存在是变化的,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走向反面。这里讲的就是变化。

第三是“无为而无不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统治者喜欢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考研被统治者更能从中汲取柔弱胜刚强的生存聪明。老子喜欢用水来做比喻,“天下莫柔于水”,水是最柔软温顺的东西,但是“克坚强者莫之能胜”,是最厉害的。

第四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老子以为,老百姓之所以难治理,是由于上面的统治者太有为了。太有为,有时就难免胡作非为妄自乱为,于是就建立种种很复杂的制度、措施,可是仍然什么也弄不好。在老子看来,清心寡欲,一切无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措施也不用,吃什么、住哪里都满足,最后达到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现在我们都住在高楼大厦里,邻居谁也不熟悉。鸡犬之声固然闻不到,老死不相往来看来是可以做到的。

二、老子的人生聪明

我想可以将老子的人生聪明回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一个精神就是自然精神。这个自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大自然,更不是具体的事物。老子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你就允从这种自然的状态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你不要强迫往改变它、改造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你也不要强求人家整洁划一,不要以你自己想法和行为方式往规范、改造别人。

1.自然精神

老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老子以为,天地一旦有仁义之心,就会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圣人也会以仁义道德的标准往要求别人,这是很不应该的。牛羊吃草,人吃它们的肉,表面上看很残忍,但是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的本性,自然的生物链,若要打破这个生物链,打破这个平衡,就会造成秩序的混乱。还有,孝敬父母、关怀下一代是人的本性,你用不着过分夸大这种孝、慈,甚至重新搞一套,这样给人增加负担实在是多此一举。

老子夸大“见素抱朴”,不强求改变,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因势利导,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老子还反对过分夸大模式,以为这违反事物发展的本性。我们现在就有一个强行定下来的目标——建设好大学。有个口号是十年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可是,现在北大、清华让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仅仅在招生环节上一挑战,都有变成国内二流之虞,还说什么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不是自己封的,不是订了目标说什么时候做成就一定能做成的。现在,我们还爱把学术研究叫工程,清史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等等,都是设计好了你往做,不是按照科研自身的规律来做。说到科研,我有三年时间一篇文章都没有写,都在读书找资料,但是以后三年我写了很多文章并且都发表了。你说这样的考核怎么做bo.china-b.com?按前三年的情况,我考核分歧格,教授就下岗了,或者降为副教授了。你说这样能搞出真正优秀的科研成果来吗?所以现在很多真正有水平的教授不愿意做“工程”,这违反教学规律。我们总是在口头上说尊重辩证法,但是真做起事情来最不尊重辩证法。所以,我觉得老子的自然精神很重要,他的所有理论和观点都是从自然精神中派生出来的。

2.四项原则

第一是批判原则。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很重要,没有批判的能力,社会就不能发展。老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也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以为,“有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实在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

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要讲究技巧,煎鱼时不能随便翻,把鱼都翻烂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老子最讨厌流行的说法和漂亮名词,对儒家也很不以为然。儒家主要讲礼义,老子对礼评价最低,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略冬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聪明,也出现了虚伪;***、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可以举一个例子。东汉时期提倡孝,每个皇上的谥号都要有孝。但是统治者提倡的名教、道学,到后来往往成了伪名教、假道学,孝道表演得最动人的人实际上并不孝。而窃冬还有更夸张的事情:有一个人偷人家的东西,被人家捉住后以为要被痛扁一顿。没想到丢东西的那个人却说,老兄,你偷的未几,你没有发现我们家还有很多好东西,现在我给你送过来了。这样沽名钓誉也太恶心了,可是那个人居然还成了典型,成为了东汉王朝上下学习的榜样。由于这样被偷了还要再送小偷东西的道德境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因此要大力表彰。这样的名教、道学就很糟糕。

我们现在的社会上有一些现象,按照老子的批判精神也应该被质疑和否定。比如宣传一个人热爱工作、投身事业是应该的,社会需要弘扬这种风气。但是一定不能过分。假如一个人的父亲死了,他不奔丧;老婆生孩子,也说工作忙离不开,这就很不恰当了。一个不关爱父母也不爱惜妻子的人,他对工作的爱就可能是装出来的。我们有理由质疑,连基本的人情都没有的人,能对事业工作真正负责吗?社会正气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情的,不是虚假的“有为”。老子的批判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

第二个是变易原则,也就是辩证原则。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着好的一面,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弊。

“因祸得福,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比如洋务运动。我们斗不过人荚冬就学人家的船坚炮利,可是不学他们的近代制度和近代思想,就是张之洞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海战证实光学技术是不行的。甲午海战中我们的军舰比日本多,炮的口径比他们的大,但日本的军舰速度比较快,炮也射得快,双方各有上风。这样,打下来应该是平手吧。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军舰一艘都没有给打沉。战前日本人的观察结论就是中国的军队是可以被打败的。凭什么?凭一个细节:中***队不打仗的时候军舰上面都挂着大裤衩,这说明军队没有真正备战的意识。从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军队的面貌,细节决定成败。

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很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少固有的美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题目,不能由于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往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第三是适度原则。儒家叫中庸,道家没有这个词。老子说少私寡欲,“私”少一点,欲看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别过分。这就需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中国文化有一个责备的传统,什么都要责备,要做到圆满。药里面有十全大补酒,九全就不行;宴席是满汉全席,全是好东西;竞争上要通吃不漏;人才上要责备责备。实在,一味责备会有很多弊端,会有所顾忌、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还会有责备之毁。老子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和纠正这种思想上的误区。

我们经常说,做好人难,由于好人要责备。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要做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到单位要做好上级、好下级、好同事,在社会上要做好公民,跟朋友交往要做好朋友……这么一来就完了,活得非常累。坏人呢,要升官就跑官买官,要发财就坑蒙拐骗,集中精力投机钻营,真可能如愿以偿。结果应了那句非常有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在日常生活中,老子的哲学也经常被用上。有句广告词的创意来自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很有趣:“多则惑,少则明,简约而不简单,利郎商务男装。”老子还说,缺的东西、少的东西往往是完整的;表面上弯曲的,实际上是直的;空的东西,实际上是满的;旧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新的。女同道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些买了三年的衣服,再穿出往就过期了,是旧的了;倘若再放一段时间,没准又变时髦,成新的了。我曾劝一位比较勤劳节俭,把易拉罐、汽水瓶都收起来的女同道说:这个东西不能收,你要学学老子,捡褴褛的人就是靠这些东西生活着,假如他们捡不到东西,维持不了生计,走投无路的话,可能就会往抢劫。

第四个柔弱原则。这个原则非常重要。老子以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你越不争,你得到的东西就越多,就是要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的开国天子刘秀。当他没有太强大实力的时候,他韬光养晦,很会装孙子。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人们也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概括出了很多格言。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枪打出头鸟”、“真正有能耐不在于你敢做敢为,而在于你不敢做不敢为”等等。

道家、儒家都讲和,传统文化里的***是我们今天建设***文化、***社会的重要资源。但我觉得道家比儒家还要高明。道家讲三个和: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个人的身心之和。三个“和”有三个特点:

一是包容性。***首先要有宽大的胸怀。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之道,常善之物故无弃物,常善之人,故无弃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没有用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用的。“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首先是包容。

二是差异性。世间万物,千奇百怪,什么形态都有。要承认差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幸福是一种很自我的感受,没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不能强求一律。当官的不见得幸福,当官太忙了;大学教授整天到晚填报表、写论文,也不幸福。我看最幸福的是北京的那些老大爷,天天二两二锅头、一碟花生米,走走公园遛遛鸟,自得其乐。承认、尊重差异性是***的第二个层次。

最后一个是平衡性,也是“和”的核心层次。差异是应该承认的,不能强求一律,但差异太大了也会出题目。所以老子说,天之道“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夸大一种包含了超越、制衡的动态平衡。抑制权力过大或贫富差距过大符合上天之道。老子以为,固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和公道,但是却要做到相对的公平和公正。

浅谈老子的女性哲学思想 第8篇

一、女性哲学思想在《道德经》中的体现

(一) 对母性生殖的崇拜

“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 (王弼著《老子》第六章) 《说文》注:“牝, 畜母也。”此处的“牝”字, 高亨注为母体之意。道是老子思想哲学的根基, 以道做天地万物之母体, 可见老子的生殖崇拜更重于雌性。“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 明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 (一章) 《说文》训:“始, 女之初也。”《尔雅》训:“胎, 始也。”“始”字是指女子刚刚怀孕之时, 而“母”字依旧是指母体。从两个例子中看出老子喜欢运用女性的生殖和身体比喻道和天地万物自然的关系, 不比其父, 只言母体, 足以看出老子对母体崇拜的意识特征。

除此以外老子还直接运用“母”等字眼直接比喻道, 如二十章中提到:“我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 我愚人之心也哉。”老子在散文论述中仅仅类比“母”可见其浓烈的女性生殖崇拜意识, 类似的例子不再赘述。

(二) 老子思想中带有女性特质的思想主张

1. 守柔贵雌

老子首推雌性之柔, “专气致柔, 能婴儿乎?……天门开阖, 能为雌乎?” (十章) 在本章中, 老子指出要集中精气, 行为柔弱, 在眼睛、耳朵、口鼻一张一合中像个婴儿和雌性一样退让不争, 坚持以柔克刚。女子似水的比喻随处可见, 且老子崇尚水的智慧:“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 弱之胜强。” (七十八章) 此外, 老子甚至以是生是死来强调柔弱处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七十六章) 。正如古话常言: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如若在某方面过于强势, 并不会一定如己所愿, 甚至会背道而驰。

由人生观扩展到政治论, 老子提到:“以道佐人主者, 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柔弱胜刚强才是王道。《老子》的贵柔思想在某些领域某些事件上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如果被反复强调, 绝对阐述, 足见其思想的片面性, 是陷入自己哲学体系的表现。

2. 尚静守谦

宁静也是老子追崇的境界, 正如老子所言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二十六章) 就像分量轻的东西要依附于重者, 静就是躁的主宰者。重女倾向更加明显的还有“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 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 以静为下。”对于此处的“牝”和“牡”, 高亨先生在《老子注释》中直接解释为女性和男性, 而以女性的谦卑安静之性, 来作比大国在对外斗争中应该采取的策略。

二、老子产生女性哲学思想的原因

存在即合理, 在《老子》一书中透露出的老子重视女性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就像伏羲部落的图腾是母虎一样, 女性在那个生产力水平低, 人口稀少的时代, 因为孕育而被众生敬仰, 涵养后代, 哺育众生, 只知其母, 不知其父的现象为数不少, 当然这也是文明尚未开化的体现之一。老子在这种惯有思想的影响下, 将这种生殖崇拜, 鬼女重雌思想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老子作“周守藏史之史”, 亲自掌管图书使得老子有机会接触各类古书, 比如重弱轻强, 把上阴卦多设置为吉卦, 上阳卦作为凶卦的《易经》。但是好景不长, 周景王死后, 其子争位, 引起国家内乱, 其中王子朝带着东周王国的图书逃往楚国, 作为送给楚王的礼物。正是这个时候, 老子的官职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老子便去往秦国, 而后写下“五千言”。

目睹十几年众王纷争, 尔虞我诈, 互相残杀的惨象也是老子秉承带有女性特质思想的原因。周景帝的三个儿子互相蚕食, 斗争长达十几年, 这种奴隶主贵族争权夺利、藐视生命的行径使得老子坚定地赞成退让、谦卑之道, 以柔胜强。

三、带有女性哲学思想的现实性意义

首先, 《老子》本身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性, 藏匿在女性思维中的人生论, 政治论, 宇宙论构成老子的美学特性, 是中国思想史乃至全人类思想发展历程中不可忽略的一家。其次, 退让, 顺应母体“道”、无为的哲学对于我们当下处世也有应用意义。在“头顶雾霾天”的时代, 将环保事业提上日程, 并且脚踏实地, 不存侥幸心理地贯彻实施环保措施何尝不需要老子的退让思想, 并非向之前以大力气干预自然本身的良性循环, 一味地追求人类自我实利。最后, 守静的思想何尝不是一方治疗这个浮躁社会, 浮躁人心的一剂良药, 守得心静, 不流俗地泯于社会主流, 这也是老子思想中的人生智慧。

从某种程度上讲, 老子是女性文学的先驱, 从女性哲学的视角研究老子不失为一种研究新视角。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老子思想的文化特质, 解析其中女性哲学内蕴, 吸纳老子思想体系智慧, 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老子其人, 《老子》其书, 继而完成文化传承和立足当下做好自己的大任务。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女性哲学思想在《老子》中的体现, 分析老子重阴思想的缘由, 以及探析这种思想体系的现实意义。这对于更全面真实地了解老子所在时代思维, 老子思想智慧本身以及老子哲学的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子,女性哲学,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个人低碳环保建议书下一篇:关于诚信服务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