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失重的教学设计

2024-05-12

超重和失重的教学设计(精选9篇)

超重和失重的教学设计 第1篇

课题

超重和失重

1课时

教材分析

从在教材中的地位来看,超重和失重既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应用,又为后面理解航天器中失重现象打下基础。超重和失重中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和拉力的计算,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一个方面。

学情分析

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对物体受力分析及应用牛顿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疑惑,一是物体必生超重或失重时,物体所受重力是否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的超重或失重是决定于速度还是加速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会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分析解释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只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有关。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它的影响是人类进行太空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采用探究实验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本质。

教学难点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有关的超重和失重问题 掌握超重失重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实验,学生互动实验)、讨论法、探究法、比较法,教学用具

超重和失重演示仪、弹簧秤、钩码、细线、下面扎孔的矿泉水瓶、录像资料

教学程序

学生参与体会,观察现象,导入新课学生实验分析探讨什么是超重和失重及产生条件学生探究得到完全失重及产生条件课堂讨论,拓展本节知识自设实验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十几个人乘电梯上楼,走进电梯时电梯没有显示超载,但电梯刚向上启动时报警器却响了起来。难道人所受到的重力会因为电梯的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吗? 学生产生疑问:这与我们在第二章学到的物体的重力在同一地点是一个定值是不一致的,由此切入本节主题超重和失重。二活动探究,新课教学

实验设计:如图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用手提着弹簧测力计,使物体上下做多种方式的运动。观察并记录

弹簧秤示数

加速度的方向

静止

由静止到向上运动

由向上到静止运动

由静止到向下运动

由向下到静止运动

实验分析:

1.由静止到向上运动,由向下到静止运动

现象:弹簧秤的示数增大,弹簧对钩码的拉力增大 分析:这两个现象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解析吗?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结论:超重现象

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 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重的现象

判定超重:向上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或者减速下降)

公式感悟:

F=m(g+a)=mg′,g′叫做等效重力加速度,g′>g。站在电梯里的人在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人对电梯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就好象是重力加速度g增大一样。物重并没有变化,本质是弹力变化

2.由向上到静止运动, 由静止到向下运动

现象: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弹簧对钩码的拉力减小 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结论:失重现象 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 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重的现象 重力没有变化,本质是弹力变化了

判定失重:向下的加速度(减速上升或者加速下降)3.拓展

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压 力

(或拉力)小于物重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当a=g时,F=0,叫做完全失重 超重失重现象分析拓展:

要注意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并不意味着物体一定在竖直方向运动。如果物体向斜上方(或向斜下方)做加速运动有超重(或失重)现象发生吗? 三巩固知识,自设实验

在矿泉水瓶下面扎一些小孔,装上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如果让瓶自由下落,水会怎样喷?先让学生猜想可能发生的现象,再观察现象。抛出后水处于失重状态,对瓶无压力,水不喷。四.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问题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理解到的超重和失重知识去解决式解释这些现象。

多媒体演示

生活中乘电梯现象 因此过程比较短,所以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老师引导学生动手

多媒体展示太空中的完全失重状态 学生分层教学思考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设实验。可利用多媒体把实验过程慢放(课前准备)多媒体投影

巩固练习

1.质量为m的物体用弹簧秤悬在升降机的顶棚上,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弹簧秤读数最小:

A: 升降机匀速上升

B: 升降机匀加速上升,且

C: 升降机匀减速上升,且

D: 升降机匀加速下降,且

2.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00千克质量杠铃,在a=g/2加速上升的电梯中能举起多大质量的杠铃?

课堂小结

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物体实际重力不变 超重和失重与速度方向无关,只与加速度方向有关 超重条件:加速度向上; 失重条件:加速度向下。

课后作业

1.学了超重失重的知识后,大家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量时,除了要注意弹簧秤的量程以及校正调零之还要注意什么呢?

2.上网查阅神州六号飞船上航天员应该怎样吃饭喝? 3.完成课后练习与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方式感受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学生是否能够从已有的牛顿定律知识从理论上了解超重和失重的本质。

学生是否把学到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的理解应用到具体生产和生活中去并且解释和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超重和失重的教学设计 第2篇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 孔林军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讲述超重和失重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并且将其应用在具体问题中:如电梯中的超失重和体重秤上的超失重等。

超重和失重的基本定义为:视重大于重力时为超重;视重小于重力时为失重;超失重时物体重力并不改变。

对超重和失重理解可以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角度理解。运动学角度:当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动力学角度: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前者为表象,后者为本质,两者为递进关系。

超重和失重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因此讲解本部分内容时应尽量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过程应多安排些学生的动手实验机会,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同时也应安排些思考和探讨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超失重的理解。

【学生情况分析】

1.自然状况:学生为高一年级一个普通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处于年级中等水平,但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思维较活跃;

2.知识基础:前面学生已经学习并较好掌握了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知识,这为超重和失重学习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超重与失重现象;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 3.运用超重与失重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1.体会应用实验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 2.体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种我们身边实验的教学,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学重难点】

1.理解超重与失重现象的力学本质; 2.了解完全失重现象;

3.运用超重与失重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思想】

1.以随堂演示小实验和学生实验探究为核心(1)感受超失重;(2)实验研究超失重

(3)实验探究完全失重;(4)观察水瓶的完全失重现象。2.以递进式的问题为引导(1)什么是超失重现象?

(2)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超失重现象?(3)超失重现象的力学本质是什么?(4)什么是完全失重?其力学本质是什么? 【教学器材】

天平,沙漏,纸带,摄像头,钩码,体重秤,水瓶,两本书 【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问题1.我们一般可以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学生答:……………….演示实验一:天平测量黑箱(内部为沙漏)先正向朝上测量,在翻转测量------现象不平衡

一、超重和失重现象 课堂实践:

(1)用手托住钩码,并保持静止,感受钩码的重力大小。

(2)手从静止开始突然向上运动,再从静止开始突然向下运动,过程中有何感受?(3)用纸带将钩码系住,手提另一端,加速上提 现象断裂

课堂思考:真的是钩码的重力变化了吗?没有,根据G=mg可知重力不变。

那么,过程中什么量发生了变化?钩码对手的压力和钩码对纸带的拉力发生了变化。定义:什么是视重,什么是实重

例1.如图所示,升降机内质量为1kg的小球用轻弹簧秤系住,悬在升降机内,当升降机以a=5m/s2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少?

拓展:

若升降机以a=5m/s2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时,弹簧秤的示数又为多少? 教师学生总结:

超重现象的定义、条件、本质 生活中的应用:测体重人迅速站起

例2.如图所示,升降机内质量为1kg的小球用轻弹簧秤系住,悬在升降机内,当升降机以a=5m/s2加速度匀加速下升时,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少?

拓展:

若升降机以a=5m/s2加速度匀减速上降时,弹簧秤的示数又为多少? 教师学生总结:

失重现象的定义、条件、本质 生活中的应用:测体重人迅速蹲下

例3.如图所示,升降机内质量为1kg的小球用轻弹簧秤系住,悬在升降机内,当以a=g匀加速下降时,则弹簧秤示数为多少?

教师学生总结:

完全失重现象的定义、条件、本质

生活中的应用一:漏水的瓶子的自由落体,上抛运动,平抛运动 生活中的应用二:相互插在一起的书本在桌面上双手拉和自由落体时拉的区别

四、运用超重和失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请为我国的航天员设计超重和完全失重环境,让他们进行超重和失重的训练。

2.在娱乐场所中很多的超重和失重有关的项目

【教学反思】 1.设计好实验是前提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概念和规律的建立都需要有一个实验操作的过程,所以做好实验是学好物理知识的前提。本节课中设计有随堂小实验,学生实验,课中教师演示实验,从各个层面帮助学生理解超失重知识。

2.关注实验的操作和分析是重点

物理实验过程不能是简单放任过程,而应该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各项细节,以及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都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而采取的实验策略;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而进行的实验调整,实验操作完成后的数据分析与处理等等。

3.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灵活的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我们的物理课堂需要科学探究,但不是生搬硬套的科学探究完整流程,而是灵活的采用科学探究的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如本节课中有的实验只需要简单体会一下即可,而有的实验需要精心设计和测量,并要有一定的猜想与假设。

同时科学探究不等于科学实验,没有物理实验也可以进行科学探究,那是思维探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探究方式,且很多时候更适合与高中学生。如本节课中从力学本质上对超失重的分析就属于思维上的科学探究。

4.科学实验探究能否高效

这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物理实验的进行会延缓课堂的进程和容量,使课堂效率降低,如何解决好这样的问题呢?我自己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增加课前的培训,磨刀不负砍柴功,让学生事先熟悉实验器材与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可以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由于耽误不必要的时间;

(2)实验前先明确实验目的,并且做适当的实验引导,如本节课中提出几个实验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目的性就得到加强,实验效率也得以提高;

案例:失重和超重 第3篇

从载人飞船上天,失重和超重就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自过山车、蹦极运动、云霄飞车等游乐项目问世,失重和超重已经成为很多人亲身的体验。2013年6月20日中国首次天地授课,“失重”这个名词为更多人所了解。其实,这是一个平时人人都遇到过的问题,比如,体检时测体重,摇摇摆摆的体重计指针就是这个问题的实际反映。

教师很容易把这个问题变成习题课,但我认为应该把这堂课设计成探究课,让学生去感受方法,去创新实验。可以说,这个课题就是一个从兴趣、好奇到探究的典型案例。

[趣味导入引人入胜]

设问:你在测体重时,是否观察到指针的不稳定?什么时候稳定?为什么?

视频:放着物理书的台秤自由落体,高速镜头的拍摄让我们可以看到,台秤的读数为零了。难道这时候物理书就不受重力了吗?

[多层探究深化理解](略)

探究一: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观察和分析。

探究二:超重、失重现象的动力学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支持力大小。

探究三:完全失重时现象观察。钻有小孔的装水可乐瓶,在自由落体或竖直上抛时水不再喷出——完全失重。

[评价出新思维升华]

课堂评价设计一:教师演示,两个铁块之间放一张餐巾纸,抽出时纸被拉断了,要求学生想出一个办法使抽出餐巾纸时纸不会被拉断。

该评价设计是想改变常见的做题评价,而用实验设计进行评价,也可以看出学生对新课的理解程度。

学生们分析纸断的原因:受摩擦力影响,要拉出纸,所用力至少要等于摩擦力;如果超过了纸的承受能力,纸就会断,因此要减小拉力,减小滑动摩擦力。

学生们设想了让两铁块自由落体,使之处于完全失重,压力消失,在该过程中抽纸的方法。最后,师生共同成功完成了这个实验,肯定了学生的设计是可行的。

课堂评价设计二:教师拿出一个用线系着的钩码,要求想办法使线断掉。

学生们经过讨论和尝试也成功完成了实验。

超重和失重的教学设计 第4篇

1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超重和失重”这一生活化物理情境的探究,进一步深化和活化有关牛顿运动定律的有关认知。相关教学目标可以这样来界定:(1)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求学生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从动力学的角度解释两种现象的原因,并能运用力学规律处理超重和失重的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求让学生结合有关实验的体验,总结归纳超失重现象的有关规律,并从中对有关物理方法和科学思维进行体会;(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要求学生获取科学探究以及团队协作的情感体验,并从中品味到物理探究的乐趣

2教学过程设计

2.1生动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视频播放】视频1.游乐场中“过山车”项目进行中,乘客各种嗨翻天的尖叫和表情;视频2.电影《火星救援》中最后的高潮片断:马特达蒙乘坐“敞篷”火箭升空,火星轨道上其他宇航员以太空行走的方式进行营救。

师:过山车又叫“云霄飞车”,惊险刺激,我们在座的同学是否有关体验呢?火箭升空时,宇航员为什么会因为加速度太大而发生晕厥呢?在轨道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自由漂浮呢?相信你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会对上述问题有新的认识。首先,先请你回答一个问题,这两段视频资料涉及怎样一些共同的物理现象?

生:超重和失重。

【课题呈现】超重和失重的本质是什么?相关规律又如何?

2.2层层铺垫,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问题分解】教师引导式提问:围绕超重和失重这一课题,你认为应该要对哪些问题进行研究呢?学生展开讨论并对问题进行了分解。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习惯积极预设学生对探究目标的分解情况:(1)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如何界定?(2)超重和失重发生时,重力真的发生了变化吗?(3)超重和失重的产生条件?

【探究铺垫】引导学生对重力有关认识进行回顾并介绍辅助概念:视重。

师:无论是否是发生超重或者失重,我们都需要先处理三个问题,重力因何而发生?重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测定某物体的重力?

生: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重力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重力可以用弹簧秤或台秤测量。

师:如图1所示的弹簧秤和台秤测量的是什么力?是直接对重力进行测量吗?

生:弹簧秤测量的是它与重物之间的拉力,而台秤测量的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因此,它们对重力的测量都是间接测量。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的重力与弹簧所提供的拉力(或台秤的支持力)等大反向。

教师总结并引发思考:上述情境中,我们将“弹簧秤的拉力大小或台秤的支持力大小”定义为“视重”,即看上去的重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的时候,视重与实际重力相等。那么,如果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视重与实际重力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如果物体处于非平衡态,视重和重力不相等。

【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同学之间相互配合,一学生将弹簧提着钩码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另一学生观察这一过程中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实验细节:初始状态系统静止时,弹簧秤指针位置稳定,与以前所学相符,即示数为钩码的重力;弹簧秤上升过程中,指针先向下后向上,说明拉力的大小先变大后减小;弹簧秤下降过程中,指针先向上后向下,说明拉力的大小先变小后变大。

师:实验过程中,钩码的重力有没有变?弹簧秤的示数还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生:钩码的实际重力没有发生改变,弹簧秤的示数表示视重的大小。

师:也就是说刚才的实验过程中,视重有所波动,而实际重力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对上述视重大小变化的情况进行分类,视重大于实际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视重小于实际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对超重和失重这两个词中的“超”和“失”二字,你有何认识?请彼此讨论,交流你们的看法。

学生相互讨论,教师适时介入各组讨论,以了解学生基于超重、失重以及视重等概念的理解情况,并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

师:请回忆一下之前的实验场景,你能说说哪些情况下发生了超重现象?3L有哪些情况下发生了失重呢?

生:弹簧秤提着钩码上升的过程中发生超重现象;向下运动时发生失重现象。

师:再好好想想,刚才的实验中,上升阶段只有超重吗?下降过程中也只有失重吗?

这是学生最容易发生误解的地方,教师务必让学生自我总结,及时将相关错误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引起他们认知上的顿悟。

生:上升过程中,弹簧秤示数先变大后变小,即先超重后失重;下降阶段,弹簧秤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即先失重后超重。

师:正确。超失重现象与上升或下降没有关系,那么具体说来和什么有关呢?动力学中联系运动和受力的桥梁是哪一个物理量?是加速度。我们通过下面的表格来整理加速度与超失重的相互关系,看看它们之间有何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1,并要求学生完善超重和失重的现象归纳,并总结现象发生的条件。生:结合表格可知,当加速度向上时,物体发生超重;当加速度向下时,物体发生失重。

2.3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认知提升

【理论验证】

师:您能结合运动状态进一步分析钩码受力特点吗?

师:失重情形中有一种特例,即a=g时,F=0,这一现象称为完全失重。

【深化认识】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电梯向上启动时,物体处于超重情形;电梯向上减速时,物体处于失重;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对应超重过程;火箭进入轨道后,宇航员飘来飘去的场景其实是一种完全失重,当然这一现象的解释还需后续阶段的学习。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超失重的概念以及规律,并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交流科学方法的运用与收获,最后布置作业。

3几点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基础和认知习惯,在充分激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引领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概念的总结和规律的发现,让学生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当中,有效体现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探究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设计在积极全面预设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同时,也留有灵活生成的空间,实际教学过程学生反响很好,效果显著。从这节课的设计,笔者总结出要想较好地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设汁和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分析学情和教材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高中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也是实现“深度学习”不可缺失的前提,如何制定目标呢?笔者认为与教材与考试的要求相比,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显得更为重要,在制订目标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理解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确保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生主观兴趣上想完成的,客观学习能力上是能够完成的,学习目标上应该完成的,这样才能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展开。在考虑学生具体学情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不同知识的学习要求必须具体。

(2)注重物理实验情境的创设

《超重和失重》一节的教学设计 第5篇

——————写给三年前的反思、今天的感悟 深圳市福田中学李春来

*** 教了许多年的书了,但当再次教授同一节课时,感觉还是新的。虽然曾认真地去对待每一次课,但一节节课下来,有遗憾,有欣喜,有满意,也有自认不足,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不断的去思、去改,从不断的创新中体会做老师的乐趣。一、三年来的遗憾

2002年我完成了《超重和失重》一节课的教学,但直至昨日心中一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遗憾,虽说当时我也同样曾认真挖掘教材、准备实验、设计例题(((((((((,但还是感觉生硬、不畅,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的领会)与预先设想相差甚远。可惜那时只兼任一个班的教学,没有机会去改变教学策略、再设计教学方案的机会。本学期再次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我下决心要好好的研究一番,上出一节自己满意的课。三年前,给我印象最深的“失败”有三点:

1.演示实验不成功。当初教师用“超重、失重演示仪”演示,让学生观察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加速时弹簧秤的示数与实际重量的大小关系,但实验现象持续时间短,学生看不清弹簧秤的读数,另外弹簧秤指针指示的读数也不稳定,实际上结论是老师公布给学生的。

2.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概念。演示实验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加速时的受力情况,得到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从而得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但师生没有共同研究“物体在向下减速或向上减速时”的情况,学生对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超重和失重现象感到很茫然。最终,是在老师一再强调或重复这一结论的情况下记住的,以后的作业中表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3.当时是把《超重和失重现象》一节当作一个新知识来设计和教学的。总想把知识讲解、例题板演、课堂练习在45分钟内一并完成,实践表明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学没有抓住重点,结果就是老师感觉课堂内完不成自己预定的教学任务。

现在看来,练习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超重和失重)才是本节课的真正目的,而不是记住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概念和产生的条件。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概念与产生的条件”的得出应该是应用“牛二”后的必然结果。二、三年后的同一节课 1.学生情况分析 刚刚学过“牛二”,学生对非平衡状态下物体的受力分析不是很熟练,对于“牛二”的应用能力还显得稚嫩,很难单纯从理论上自主得出超、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超重的条件是a向上,失重的条件是a向下,而与速度方向无关)。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较三年前的学生有较大的提高。

学生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概念时会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容易把生活中的“超重”与物理学上的超重混为一谈。如典型的例子,“乘坐飞机时允许免费携带20公斤的行李,而旅客带了40公斤,超重了!” 2.教学策略

①课初尽量使学生暴漏出“前概念”,以概念辨析的方式引入新课。课本(粤教版必修1)中是这样引入课题的:“生活中偶然会碰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多人同乘一台电梯,当电梯静止时,超重报警器装置并没有响。可是当电梯刚向上启动时,报警装置却响起来了,运行一段时间后,报警装置又不响了。难道人的体重会随着电梯的运行而发生变化吗?” 经常乘坐电梯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这个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中所包含物理原理的思考,应该说是一个好的引入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经常乘坐电梯或没有乘坐过电梯,不一定都有这样的体会;二是学生对于这个引入,从表面现象出发很容易解释为“电梯定员13人,如果乘坐18人很明显超出了电梯的安全承受范围,实重大于允许重量,就是超重了!”这样就达不到引入课题,继续探究的目的了。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词语“超重、失重”,只不过心中的理解与物理学上的概念不同罢了。我采取这样的引入方式,“什么是超重?什么是失重?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给学生机会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播放录象“在上升的电梯中与在地面上静止时分别称量物体重力”,“为什么读数不同?”逐渐深入。

②以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为切入点,让物理学习更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观察上升的电梯中与静止在地面上称物体重力得到读数的区别;让学生利用弹簧秤和钩码自主探究物体向下运动时有没有超重、失重现象,解释为什么自由下落的矿泉水瓶(开口、装水、侧壁开口)没有水柱喷出等。

③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与实验器材的有机结合。利用电脑和投影仪播放在上升的电梯中称物体重力的录象,放映完全失重状态下的宇宙飞船内的情况是有必要的。而利用弹簧秤和钩码自主探究,观察体重计示数变化和矿泉水瓶喷水现象一定要学生亲自进行操作。

④课堂流程避开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应用解题(小结的应试模式,采取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力学及运动学特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总结现象(讨论并得出结论(生活现象(解释原因(科技中的应用(课堂小结的思路,以练习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为目的,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为落脚点,学以致用。本节课的教学围绕四个层面展开探究:

第一,生活经验以及实验发现:在电梯中测物体重力与在地面上测同一物体重力的异同。第二,为什么会出现超重和失重现象?

第三,探究:什么时候出现超重现象,什么时候出现失重现象。

第四,利用超重和失重规律解释相关的生活现象,了解其在科技方面的应用。

3、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用具 教学目标:

⑴知识和技能:①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②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产生的原因;③知道完全失重现象。

⑵过程和方法:①观察并感受超重和失重现象;②经历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产生条件的过程,尝试解释与超重和失重有关的生活现象。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活动,锻炼动手能力,增强用物理原理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①观察并感受超重和失重现象;②经历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产生条件的过程。教学难点: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和失重现象;总结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力学和运动学特征。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等多媒体设备、弹簧秤及钩码(每两位学生一套)、医用体重计一台、矿泉水瓶二个(装满水)

三、教学实录(引入课题)

用投影仪投影出一张powerpoint幻灯片,内容是宇航员太空漫步、本节课题。教师:在生活中我们曾经听到过或使用过词汇“超重、失重”,那么什么是超重?什么是失重?举例来说一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学生:a.电梯定员13人,如果乘坐18人很明显超出了电梯的安全承受范围,总重量大于允许重量,就是超重了!

b.飞机上允许免费携带20公斤的行李,如果某人带了40公斤,就是超重了!c.在月球上的人重力小于地球上的重力,人失重了。d.物体运动得越快重力就会越小,失重了。e.向下运动的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f.宇宙飞船里的人和物体。(这里学生没有说明“宇宙飞船绕地球做稳定的圆周运动”这一前提。)(评析:学生受生活中的前概念或伪概念影响,对物理学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解释是不正确的或不完全正确的。)(新课教学)

教师播放在地面上静止时与在电梯中(加速上升、匀速、减速上升)称量物体重力的录象片,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问题一,四种情况下台秤的示数分别是多少?有何异同?

问题二,台秤称量的是物体的重力还是质量?为什么读数的单位是kg? 问题三,台秤能够称量物体重力的原理是什么?正确称量物体重力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读数一样,而加速上升时读数大(是不是物体重力增大了),减速上升时读数小(是不是物体重力减小了)?

学生:静止或匀速运动时读数3.8kg, 加速上升时读数4.4kg, 减速上升时读数3.2kg。物体的重力没有变化,但说不清楚为什么。

教师提示:秤显示出的读数是物体对秤盘的压力。

(学生自己动手分析四种情况下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出秤盘对物体的支持力表达式。)学生:得出的结论如下 静止或匀速时:,视重等于物体的实重,如图1所示。加速上升时:,视重大于物体的实重,如图2所示。减速上升时:,视重小于物体的实重,如图3所示。师生小结: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重力的现象。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重力的现象。教师:问题四,在电梯里如果用绳子拉住重物竖直向上加速或竖直向上减速运动时有超重或失重现象发生吗?

学生:有,与在台秤上称量物体的重力效果一样,绳的拉力相当于秤的支持力。教师:问题五,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有没有超重、失重现象呢?(学生利用桌面上课前分发好的弹簧秤和钩码进行探究,二人一组。)

(学生交流结果,尝试受力分析,解释其力学原理,在练习本或黑板上演算。)学生:得出的结论如下 静止或匀速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物体的实重,如图4所示。减速下降时:,弹簧秤的示数大于物体的实重,如图5所示。加速下降时:,弹簧秤的示数小于物体的实重,如图6所示。师生小结:

1.力学特征: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2.运动学特征:

超重:物体具有方向向上的加速度。失重:物体具有方向向下的加速度。教师:(教师用投影仪给出五个易混淆的问题)1.超重和失重现象只能出现在电梯中;

2.超重和失重现象一定出现在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中;

3.如图7所示情况下地面对物体的的支持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4.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小了;

5.已知物体竖直方向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你知道物体的视重增加或减小了多少吗?(学生辨析、讨论,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分析课初同学们提出的关于超重或失重的说法(即a、b、c、d、e、f五点)是否正确.

学生提出问题:如果物体的加速度不是竖直方向,而是斜向上或斜向下,有超重或失重现象吗?

(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水平)师生讨论后的结论:只要有方向向上的分加速度就出现超重现象;只要有方向向下的分加速度就出现失重现象。)

教师:问题六,失重现象中如果且方向向下,那么绳对物体的拉力等于多少? 学生分析:、,所以。

师生小结: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是失重现象中的极限,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教师:介绍神舟六号飞船内完全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的生活;介绍重力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投影出相应的图片:人漂浮在宇宙飞船内、人“站”着睡觉、球形液体金属、含均匀气泡的钢板等。)

(学生参与做两个小实验,尝试解释与超重和失重有关的生活现象。)

实验1:矿泉水瓶(开口、装满水、侧壁底端开口)静止时有水喷出,矿泉水瓶自由下落时没有水柱喷出,为什么? 实验2:观察学生站在医用体重计上快速下蹲或快速站起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怎样变化?为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教师指导,得出结论。)(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作业:1.看课本,弄清楚什么是“微重力状态”,设想如果地球上的人和物体处于失重(或完全失重)状态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写一篇小小说;

2.思考课本(粤教版)96页的“讨论和交流”、97页的“实践与拓展”;

超重和失重优秀教学设计 第6篇

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并理解实质重力并没有改变 能够分析解决有关超重、失重的生活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超、失重的实质

难点:生活实际问题的解释

三、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1.课堂准备:

(1)磅秤准备

(2)一个凳子放在讲台

(3)分发仪器,注意拧紧瓶口

(4)教学实验视频

2.导入新课:

(1)播放实验视频,通过电梯上下过程中体重秤示数的变化,引入超重、失重现象

(2)分组小实验:体验失重、超重现象

实验用具:钩码、弹簧秤

实验过程:将弹簧秤悬挂钩码,上拉一段位移,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

3.新课讲解

(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现象。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现象。

成因分析:

(2)超重、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实际上没有改变。

小实验:分别加减速蹲起,观察体重秤上示数变化

现象:

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失重 总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超重

(3)完全失重: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时,物体对支持物、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

4.课堂实验

(1)物体叠放在一起,让其一起下落,观察它们会不会分离

(2)在水瓶侧面打孔,灌满水,拧开瓶盖使其下落,观察喷水口现象

(3)将书本隔页重合,向两侧拉书发现无法拉开

对于以上实验,让学生分别分析原因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效果相对较好,让学生在实验体验与总结规律中掌握超重和失重,应对新课讲解的第二部分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更高效的接受新知识。

“超重和失重”教学案例与评析 第7篇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和完全失重现象。(2)理解产生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原因。(3)能够对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超重与失重的F-t图象进行分析。(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看录像、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的过程,观察并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2)经历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原因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体会到牛顿运动定律在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中的重要作用,产生探究的成就感。(2)通过运用超重和失重知识解释身边物理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认识到掌握物理规律是有价值的。(3)通过观看有关杨利伟的升空录像片断,激发学生爱国、爱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 1.概念理解

情景引入: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开场白:同学们也看过神舟五号升空的实况,都听说过超重和失重这两个名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超重和失重。

概念提出: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物体放在静止的台秤上,观察台秤的读数,该读数为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值,称为视重,此时的视重等于物体的重量;电梯起动的过程,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如果是在电梯中用弹簧秤挂一个重物,电梯开始起动的过程,同样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也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就此提出概念“这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2.实验观察

(1)让学生手托自己的词典,上下运动体验词典对手的压力,先缓慢上下运动体验压力再突然上下运动体验压力(2)让学生用自制的弹簧秤挂钩码,手提弹簧秤上下运动,观察弹簧秤的读数或感受手指受到的拉力。交流“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老师在众多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老师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了引导探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3.结果外推

演示实验: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自由下落过程中上面的水对孔口的水没有产生压力的作用,产生了失重现象。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称为 完全失重现象。下落过程考虑到空气的阻力,只是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这种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称为 微重力状态。

学生体验: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同时屏幕打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的思考问题。瓶子抛出,上升和下落的过程水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知识应用: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 焦点预测 】

本节课的亮点来自学生对超重和失重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超重与失重是不是惯性?体检时站在台秤上看到指针摆来摆去是不是超重和失重?从过山车上下滑感觉到身体轻飘飘的,是不是失重?也许还会有学生提出:直升机竖直下落人会不会飘起来?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诸如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捕获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并正确引导,不断鼓励,最终总结出要探究的关键性问题。

二、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

(一)评教学设计

1、执教者经新课程实施前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新课程的有关理论,加上其本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力投入,及时更新了教育理念,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和进行教学反思,对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有比较深刻的见解。

在本节课中执教者能根据教学实际客观地制定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重视,目标的设定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2、执教者以目前使用广东的教材为蓝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大胆的筛选和改进。较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课堂内容容量大,经重组后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究。整节课以设计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设计的11个问题有较合理的梯度,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体验和探究。执教者较有效地组织教学,抓住了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这个关键点,突破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的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3、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既能有序地独立自主探究,又能合作讨论,充分交流。

个人认为所选用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符合新课程理念,合理实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4、执教者在教学前做了较为充分准备,教学资源收集了多个渠道的信息源: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录像、教材配套课件、网络资源等。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用了学生自己制作的弹簧秤,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

(二)评教与学的环境与氛围

虽然听课的人比较多,但授课教师镇定自若,以亲切自然的笑容,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材料,为课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关系和谐、民主。

(三)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符合本学科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特征和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抓住关键点。例如: „.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内容的呈现自然流畅,利用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渐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控有度。

(四)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式的选择注重教学实际,实用有效,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教学环节合理,课堂内容容量大,思维训练充分。教学手段运用比较恰当有效。

(五)评教学管理

授课教师能根据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学生情绪、态度等进行调控,及时有效。

(六)评教学效果

本节课达到了基本的预期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学到了知识和方法,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以我的观察,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评教学特色、风格和教学创新

对“超重和失重”实验的演示 第8篇

一、演示装

如图1所示,用一个矿泉水瓶,在其底部开一个直径2cm的小孔(作通气和注水孔),把一块橡皮膜(最好选用 避孕套)扎在瓶口上,橡皮膜宜扎的稍松弛些,在瓶内装入适量水后,橡皮膜成一个水球.实验时,通过观察水球的大小的 变化来研 究水的超 重、失重现象.

二、演示方法

1.超重现象:通过瓶底的小孔向瓶内注入半瓶水,使扎在瓶口处的橡皮膜尚未形成水球,让学生观察.然后,手提瓶子加速上升,可看到橡皮膜突然形成水球(非常明显),加速度大的话,橡皮膜将 会破裂,这说明瓶 内的水对 橡皮膜的作用力增大了,水在这种状态时,就是超重状态.

2.失重现象:向瓶内注半瓶多水,使扎在瓶口出的橡皮膜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球(图示),并让学生观察水球的大小.然后,让水瓶从3m高的天花板处自由落下,落入到装有半桶水的桶里(桶内的水对橡皮膜有缓冲 保护作用,可防止橡 皮膜破裂),在下落的过程中,可观察到水球 变小(消失),这说明瓶 内的水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对 橡皮膜没 有压力作 用,水在这种 状态时,就是失重状态.

为了增加演示瓶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时间,让学生能在更长的时间里观察到失重现象,可在教室 外进行失 重演示.其方法是让演示瓶从3楼以上的走廊上自由下落,学生在走廊或地面上观察演示现象.室外演示 时要注意 地面上的 行人安全,应在演示瓶下落的地方设置警戒区,预防瓶落伤人.

太空中的“失重”和“超重” 第9篇

奇妙的失重世界

我们知道,物体的重量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产生的,这时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需要指出的是:物体的“质量”是固定数值,不会随位置而改变,而物体的“重量”数值则会有所变化。同一物体在地球赤道上的重量比在两极要小一些;在同一地方离开地面越高,则重量越轻,每升高1千米,重量大约减轻万分之三。如果物体升高到6400千米(这个数值相当于地球半径)时,物体的重量只有原来的1/4,如果继续升高则地球对物体的引力越来越小,最后将失去了重量,这一系列的变化就是失重现象。

除了高度影响重量外,运动速度也能改变重量。坐电梯时,当开始快速下降时,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启动速度越快,感觉越强烈。如果你站在电梯中的台秤上,就可以发现:体重数值变小了!这也是一种失重现象。设想电梯钢索断裂而自由下落(当然实际不会发生),你会发现:台秤上显示你的体重数值等于0,这时就是“完全失重”了。

圆周运动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游乐场的高速“过山车”以及各种航天器都是利用这个原理。当飞行速度达到7.9千米/秒,就会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围绕地球运动而不掉下来。这时地球的引力正好等于航天器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这个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

“失重空间”打造“太空合金”

失重也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人们可以利用太空中的失重条件,生产在地球上无法获得的新型产品。目前,这样的工厂已经涉及到制药、冶金、电子和机械制造等领域,而且正在向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在太空中,由于排除了重力的作用,人们就可以提取在地面上无法提取的疫苗和干扰素。一些合金,例如铝钨合金,在地面上受到重力影响,始终没有取得成功。其原因就因为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金属材料,很难进行化合。铝是轻金属,熔点仅有660℃,沸点也只有2467℃;钨是重金属,熔点高达3380℃,是地球上最难熔化的金属之一。若要把铝和钨放在一起熔炼,钨还呈现固体形态时,铝就早已气化了。即使把它们分别熔化,也不能融合在一起,而是呈现不同的层次。如果把这两种金属转移到失重空间进行冶炼,固体钨在铝液中均匀融解。熔化的金属经过冷却后,便得到带有孔隙的海绵状的铝钨合金。失重空间里还能得到高纯度半导体材料和理想圆度的轴承滚珠。

不可忽视的超重现象

在坐电梯加速上升时,你会感到血液向下涌去,有一种受到压力的感觉。如果这时你站在台秤上,就会发现你的体重数值会有所增加,这就是所谓的超重现象。

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超重现象主要发生在航天器的发射和返回阶段中。巨型三级火箭要把航天器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在加速过程中,载人航天器中的设备和航天员,都会产生超重现象。同样道理,载人航天器在返回地面时,需要从第一宇宙速度急速降低,这时宇航员又一次进入超重状态。

宇航员必须接受严格的超重训练,在正常环境中,我们承受一个G的重力,在这里用G表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米/秒2。宇航员一般要进行承受3G~4G,最高8G的“超重”训练。利用大型离心机,甚至可以达到10G的效果。

早期运载火箭每级发动机燃烧时间比较短,所达到的加速度峰值较高,是7G~9G的数值,对于航天器设备带来损坏,宇航员也难以承受。后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发射和返回时的超重现象有所减轻,一般不超过5G的数值。尤其是航天飞机条件更好了,不但经过特殊训练的宇航员完全可以适应,一般健康的人也可以乘坐。

兄弟行星的重力

如果宇航器在到达卫星轨道的“第一宇宙速度”以后,它的速度继续加快,当达到11.2千米/秒时,地球的引力就拉不住它了,宇航器就可以脱离地球,这时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自从1961年以来,人类已经多次发射无人宇宙飞船,探测了金星、火星、水星和木星等。不久的将来,人类还要亲自登门“拜访”这些兄弟行星。

前面提到,100多千克的宇航服,在月球上仅有近20千克重,那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但是,如果穿这件宇航服,到了兄弟行星上面,将会有多重呢?科学家经过仔细测量研究,主要是根据行星的质量及球体半径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了我们这些数据:在地球上1千克重的物体,到了水星仅有0.37千克重;到了金星有0.88千克重;到了火星有0.38千克重;到了木星有2.64千克重;到了土星有1.15千克重;到了天王星有1.17千克重;到了海王星有1.18千克重;而到了冥王星时,仅有0.05千克重了。

可见,即使我们前去拜访重力较小的水星或火星,这件宇航服也有近40于克重,象个沉重的包袱,绝不会像在月球上那样轻松了。因此科学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研制高性能而重量轻的“火星服”,标准是在地球上的重量不能超过45千克重。

如果冒险前去木星探险,那可了不得啦!这件“登月宇航服”就会把宇航员压垮(它将变成将近300千克重),而且宇航员本身的体重也会变重,如果80千克的体重,在木星上面就会变成200多千克重的“巨胖”。这是一个宇宙航行探险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还有的读者会问:太阳上的重力是多少呢?太阳是整个太阳系的中心,表面温度就达6000℃,因此任何航天器都到不了那里。根据研究计算,太阳表面的重力很大,地球上1千克重的物体在太阳表面是28千克重!

太空站的“人造重力”

有人也许会认为:还是失重好!轻飘飘跟神仙似的。其实不对,我们长期生长在地球上,已经适应有引力的生活。如果在太空站长期处于失重状态,将会产生骨骼损耗及免疫系统失调等一系列问题,有损人体健康。

现在国际太空“空间站”上,已经有多名宇航员在工作,美国航空航天局目前用于减轻零重力对人体影响的方法,主要是内服药物和进行适应性锻炼,还有身穿“抗荷服”,这是一种可充气的紧身裤,在裤内有很多侧管,管内充气时可以压迫下肢的静脉,防止血液潴留,促使全身血液循环。但是,目前还不知道应用上述措施是否能顺利完成持续一年以上的火星探险任务。因此科学家必须考虑在太空站制造“人造重力”的问题。

制造“人造重力”,从理论上说并不复杂,就是旋转——让空间站和飞向火星的飞船绕自身轴‘旋转起来。这时宇航员有被向外甩出的趋势,而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内壁阻挡着他,宇航员就对内壁有了压力,与在地球上有“重力”的感觉相近,这就是制造“人造重力”的简单原理。

科学家计算后描述,一个直径450米的圆柱型空间站,如果一分钟绕轴自转两周,在内壁产生的“人造重力”几乎与地球相似。如果这个空间站有1千米高,那么内壁面积可超过1平方千米,能够容纳1万人居住。

如果一个直径1800米的球型太空“空间站”,每分钟绕轴心自转1周;你居住在内壁“赤道”地区,那里的“人造重力”也会和地球差不多;倘若你到了空间站北纬60度的地方,你会吃惊地发现体重减轻了一半;假如你到了北纬80度,就仿佛到了月球,体重只有1/6啦!一跺脚就登上高台;要是到了太空站的“北极”,引力等于零,你又要尝到“飘飘欲仙”失重的滋味了。

宇航时代的重力之谜十分复杂,对于人类飞向太空又极其重要,这个课题还等待我们继续深入地进行研究呢!(文章代码:200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超重和失重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超重与失重的教学反思01-03

超重和肥胖范文05-21

《失重的荣誉》读后感08-24

失重的荣誉感受体会10-23

失重的荣誉读后感汇编04-09

超重患者06-14

超重结构08-29

超重或肥胖05-07

肥胖与超重05-14

儿童超重肥胖06-10

上一篇:个人总结(一年总结)下一篇:广告部业务经理工作总结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