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2024-07-21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精选8篇)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第1篇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战愈演愈烈。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求人才保证,是新的时代赋予中国的一道考题。2010年,中国着手解答这道考题。中央审时度势,确立“新人才观”,在5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全面阐述了中国的“新人才观”;6月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出的首份人才发展规划,全面贯彻了“新人才观”。分析人士认为,“新人才观”和首份人才发展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思想”和“系统规划”。随着它们在实践中的逐步展开,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生动局面必将出现,国家发展和竞争的新优势必将形成,“世界人才强国”的新目标必将实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习近平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培养和集聚了宏大人才队伍。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贯彻落实好这个纲要,对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胡锦涛强调,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胡锦涛强调,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我们要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国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实现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胡锦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坚持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要坚持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人才。三要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工作发展、制约人才发挥作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人才事业发展增添蓬勃活力和强大动力。四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人才工作全过程,教育和引导各类人才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和引导各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鼓励各类人才坚持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恪守科学精神、大胆探索创造,倾心本职岗位、注重工作实效,淡泊个人名利、无私奉献才能,建设一支饱含爱国热情、勇于追求真理、具有务实作风、善于团结协作、积极改革创新、争创一流业绩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五要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做好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相结合,加强人才和人才开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

胡锦涛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要教育和引导青年人才自觉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真诚奉献的人生理想,在投身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中建功

立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和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指出,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善于用战略思维、开放视野、发展观点谋划和推动人才工作,落实人才培养使用重大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深入研究人才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人才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做好人才服务各项工作,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坚持用事业聚才育才,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要关心人才学习和生活,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要通过大力表彰和广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甘于奉献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已经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即将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一定意义上讲,属于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温家宝强调,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善于发现人才,用人所长,不能求全责备,让各类人才和全体劳动者、建设者才尽其用、各得其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让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人才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

温家宝指出,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为人才的成长服好务。一要大胆使用和吸引人才。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战略性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大胆引进和使用海外高水平拔尖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或以多种方式为国家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国内人才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要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三要更加关心和爱护人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鼓励创新、探索和超越,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宽容失败。关心和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习近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向前迈进、人才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胡锦涛、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交流了做好人才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找准了进一步搞好人才工作的着力点和有效抓手,增强了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紧紧围绕建设人才强国这个战略目标,努力使人才工作

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深刻认识、自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把握客观性,避免片面性,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坚持重在使用,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要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改进党管人才方法,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各地区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科学制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抓紧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出席会议的领导同志还有:王刚、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徐才厚、郭伯雄、***、何勇、令计划、王沪宁、马凯、孟建柱、曹建明。

大会向“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代表颁发证书,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负责同志,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人民团体负责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有关负责同志,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高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设分会场。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第2篇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是科学人才观最基本的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经取代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与物质资源的有限性相比,人才资源的开发潜力是无限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有助于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利用与配置效率,带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因此,人才不仅是社会生产的第一要素、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资本。确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的理念,还要准确把握科学人才观的特征:第一,人才的实践性。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锻炼人才和培养人才,把实践作为检验和评判人才的根本标准。第二,人才的发展性。科学的人才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密切相连,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和协调。第三,人才的平等性。科学的人才观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公开、公平竞争的平台。第四,人才的群众性。科学的人才观坚信人才来自于人民群众,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但人才资源不是自动形成的,需要建设和开发。能否大力建设和开发人才资源,直接关系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以绍兴县为例,全县面积仅为1177平方公里,素有“七山二水一分亩”之说,是典型的资源小县,但改革开放以来,先行一步的绍兴人凭借对市场经济的独特理解,运用灵活的创业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的创业氛围,迅速成长为全国经济强县、纺织大县。近几年来,绍兴县人才发展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服务载体,拓 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人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县人才总量达到9.04万人,占人口总比的9.04%。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人才总量的17.1%,中高级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31.3%。已有省“151”人才培养对象20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5名,硕士及副高以上人才3000余人,纺织主体产业及装备制造、汽车汽配、皮革塑料、新型建材、金属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团队正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绍兴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动力略显不足,发展速度、结构调整、产业提升等压力不断加大,究其原因,特别是对照科学人才观的基本要求,就在于人才发展的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三个缺陷:一是资源开发的体制性缺陷,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尚未完全确立,全社会人才投入仍显不足,各类中介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要素配置的结构性缺陷,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相对不足,引领产业创新的战略型、领军型人才尤为紧缺。三是创新驱动的机制性缺陷,公共科研服务平台相对较少,用人主体人才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绍兴县的成绩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表明,发展靠人才支撑,成绩靠人才创造,特别是在当前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更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第一推动力。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绍兴县必须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开发人才第一资源,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县之路,以人才资源为核心动力和增长引擎,为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最坚实、最持续和最有活力的支撑。

如何发挥人才作为绍兴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作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首先,要突出人才发展的战略性。注重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形势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实现人才分布高密度、人才素质高水准、人才结构高对应、人才流动高活 力、人才产出高效率为追求,优先谋划,适度前瞻。其次,要突出人才发展的科学性。注重基础研究,切实抓好现状调查、分析研究、目标定位、思路形成等前期工作;注重统一协调,使人才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融合,同步推进。第三,要突出人才发展的针对性。立足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才制宜,切实增强人才发展战略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匹配。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绍兴县人才发展还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一是加快高端人才引进步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促进创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完善人才创新培养体系,依托高校院所在重点行业、大型企业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基地,为企业定向培养创新型人才。三是激活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广泛开展人才引育、技术攻关和项目合作,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技术转移和人才共享。四是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鼓励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新、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

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 第3篇

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 以人才资源为依托, 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人才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速度和质量的第一要素, 能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各类优秀人才也就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当代中国正在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这需要攻克一道道难关, 根本出路就是把人才作为最为宝贵的资源, 依靠人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而竞争的核心在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谁拥有大批高素质人才, 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资源中, 人才资源具有根本性, 它不仅决定着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 而且具有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无限可开发性。因此, 在对各种资源进行配置时, 第一重要的是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 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人才资源是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电子计算机、核能、航天、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而这一切都是与相关领域的人才资源开发和使用分不开的。当今时代,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给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巨大影响, 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这既是各类人才创造的结果, 又呼唤培养造就更多的人才。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也必须大力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引擎作用。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 第4篇

关键词:人才;科学发展;第一资源

中图分类号:C9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6-02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这是科学人才观的核心理念。当今时代,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在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今天,人才资源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动力源泉,谁掌握了人才竞争这个关键,谁就能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必须坚持用科学途径育才,用科学机制引才,用科学方法用才,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我认为,在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迎来了人才发展的新突破。目前应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及时抓住人才优先发展的机遇,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更好地认识人才、集聚人才、使用人才。要认真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充分吸收国际人才发展的先进思想理念,不断创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深刻认识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多种资源,人力资源是我国最丰富、最可开发、最有潜力的资源。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最可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决定着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具有其它资源无法比拟的无限可开发性,在所有的社会资源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符合国际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客观趋势,是资源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基础,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

二、以人才发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

1.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加紧培养和造就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出大本钱,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培养一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锻炼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成就人才。

2.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吸引和凝聚人才。人类历史发展要靠人才,构建和谐社会要靠人才,有人才,才有创新,有发展,才有强大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抛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一点就是靠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吸引凝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要缩小差距、应对挑战,更应提高生产力,更应重视人才,人才多,技术就高,发展就快。

3.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广泛激励人才。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抱负、发挥才智的机制和环境。要拿出改革创新精神,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要有广阔的视野,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和选拔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要有博大的胸怀,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关心、爱护、理解、信赖人才,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他们充满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建设高素质人才工作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4.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建设高素质人才工作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工作队伍。要选好配强人才工作力量,把那些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勇于创新、作风过硬的同志充实到人才工作队伍中来。要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人才工作者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尤其要加强政策理论和专业培训,培养人才工作的行家里手。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关心广大人才工作者,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调动他们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工作、共同推动人才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社会团体和欧美同学会等组织要加强与人才的联系,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各类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团结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人才。各类行业协会、人才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要为各类人才搞好服务。

从我国自身发展看,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急需人才资源的开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廉价资源、人口红利和低成本劳动力的拉动,但这些要素现在已难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靠科技创新作为主要驱动,走上内生增长的轨道。这需要人才作为转型发展的支撑。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因素,而人既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也是拉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大量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涌现,科学发展才可能获得内在持久的动力。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第5篇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来谈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命 第6篇

——冷库改造有感

5月初,我们商丘公司对在用的冷库进行了改造,我做为经办人一直跟踪冷库改造的全过程。在改造的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公司对在库药品质量的重视和对人民健康的高度责任感。

为了确保冷库的正常运行和在库药品质量,公司决定对在用的冷库进行改造,以保证在库药品储存时的质量,我做为商丘公司质量主管直接参与了此次冷库的改造工作。因为我们商丘公司的冷库是水循环制冷,因此要保证冷库的正常运行,水源和电源都必须同时具备,为此我们进行了自备井安装和备用发电机组的购置。另外,为保证冷库运行异常能够及时发现,还特意安装了冷库异常电子报警系统。

在我进入国药控股商丘有限公司参加培训时,领导及讲师都讲到国药控股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为全国人民的健康担负着重要职责,公司的使命就是搭建药品安全供应保障体系。当时在培训时感触并不深,认为很多企业都会大力宣扬自己积极的一面,通过这次冷库改造,我深刻体会到国药控股承诺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责任有多大。在别的公司认为是浪费、是无所谓的小事情,国药控股看到的却是责任和义务,并且不惜成本的去担负这份责任和义务,为确保冷库的安全,商丘公司26平方米冷库的改造就投入了几万元的费用,可见国药控股在药品质量安全方面所下的决心和为实现人民群众安全用药所付出的努力。

通过这次冷库的改造,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国药控股“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企业理念的深层含义和将药品质量视为企业第一生命的质量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供药品的安全有效,才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添砖加瓦,真正实现以药品质量安全为前提的供应保障体系建设。

国药控股商丘有限公司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7篇

09道桥隧 许巍 20090710151

摘要: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后不仅仅指经济而言,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人的素质等诸多方面的要素。发展也不仅仅指经济发展,它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内容,也就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任何具体的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有机统一,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机结合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发展,执政兴国,经济的发展,全面发展

坚持发展,历来是我们党全力关注和努力实践的核心问题。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重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前提和基础。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他还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称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一)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尤其要集中力量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继续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才能显示出更加蓬勃旺盛的生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有更加可靠的保障。

(二)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我国国力和地位的需要。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科技和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优先已成世界潮流。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实力。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又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竞争中占有优势的压力。从国际比较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已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即使我们始终保持一个较快而又稳定的速度,要追上它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密切,既要利用机遇,又要防范风险。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面前,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二、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然,也就应该是执政党执政兴国所要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党之所以能肩负起领导国家建设的责任,归根结底,是因为党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和规律,带领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所以,党的所思、所言、所作、所为,一切都要遵从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都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既然当代中国最关键的问题和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那么,作为长期执政并肩负领导国家建设责任的党来说,就应该把发展作为执政当中最关注的课题、最主要的任务、最优先的日程,竭尽全力处理好,解决好。党执政的中心和关键,就是运用自己掌握的国家权力,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纲领、政策、措施,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发展,实现发展。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坚持还是不坚持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党怎样执政、执政干什么、怎样执好政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三大任务,各有自己的内涵和要求,同时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其中,现代化建设是核心。它既是关键性、全局性的任务,又能对其他任务起促进和保证作用。所以,实现三大任务,仍然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发展来解决或带动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新世纪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从执政的角度来说,就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两者的含义和要求是一致的。把“主题”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好,我们才能开创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三、全面把握第一要务的内涵和要求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好,还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内涵、要求和实现途径等等。

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包括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等等各方面内容在内的全面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以及社会关系的完善上。经济发展应该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所以,邓小平从来也没有说中国的发展只能、或仅仅是经济的单一发展。他的一连串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当代世界,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

发展,应该是包括经济和社会在内、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所以,江泽民同志说:“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讲的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包括精神文明的发展。”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既要求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抓紧抓好,同时,也要求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抓紧抓好。就像弹钢琴,十个指头都要张弛有序。不能一个指头用力,也不能握成一个拳头全部用力。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并不等于其他任务就无关紧要了。比如说,改革、稳定,与发展一起,构成当代中国发展全局的三只大棋子。它们的关系和状态如何,决定着中国的大走势、大格局。发展是主题,改革是途径,稳定是保证,三者缺一不可。发展,要通过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以后才能得到更大的实现。不改革,就难以发展,甚至不能发展。改革,往往伴随着利益的调整。如何处理好人们的利益关系,从而保持社会稳定,就成为改革能否进行、发展能否实现的重要条件。没有稳定,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所以,十五大强调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

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 第8篇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必须始终尊重人才。人类历史发展要靠人才, 构建和谐社会要靠人才, 有人才, 才有创新, 有发展, 才有强大竞争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之所以能抛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重要的一点就是靠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吸引凝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较大的差距, 要缩小差距、应对挑战更应提高生产力, 更应重视人才, 人才多, 技术就高, 发展就快。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必须优先布局人才。以色列面积狭小, 资源短缺, 但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位居世界之首, 因此始终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对于我国来说, 只有把人才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资源的首要位置, 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根本动力, 才能尽快把沉重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要优先开发人才资源, 确立人才资源相对其他资源的优先开发地位,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要优先调整人才结构, 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及早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要优先保证人才投资, 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 推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资人才资源开发, 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力度;要优先创新人才制度, 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设计, 改革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必须加紧造就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出大本钱, 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当前要尽快培养一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例如精通国际语言和事务的高科技人才、国际金融和贸易人才、跨国经营人才、工商管理和高级行政管理人才等等, 带动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要统筹抓好基层人才队伍, 形成急需人才跟得上、后备人才后劲足的良好局面。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英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在全社会形成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锻炼人才, 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成就人才。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必须广泛激励人才。“良禽择木而栖”, 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 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抱负、发挥才智的机制和环境。要拿出改革创新精神, 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要有广阔的视野, 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和选拔机制, 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 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要有博大的胸怀, 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 关心、爱护、理解、信赖人才, 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使他们充满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得到社会尊重的荣誉感。

上一篇:海员基本知识问答下一篇:关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