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预算绩效考核总结

2024-07-12

经费预算绩效考核总结(精选6篇)

经费预算绩效考核总结 第1篇

金台区金河镇宝陵小学

2015年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绩效考核半年总结

半年来,我校财务管理工作做到了分工明确、效率优先的原则,按照相关要求,结合我校财务工作实际,确定重点,认真组织开展了学校财务内审自查工作,现将半年来经费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我校建有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内控制度健全,资金和资产等管理办法健全有效,会计核算制度严格,各项收支活动真实、合法、有效,能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无人为调节收支科目、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等问题,年度预算编制完整可行,预算执行结果良好。

其次,我校无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应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及时能足额上交财政专户,无隐瞒、截留、转移、坐收坐支、私存私放等现象。按规定,我校无收费项目,也没有自定收费项目,更无超标准、超范围、无证收费。我校的财务票据凭证保存完整,建立有专门的档案资料,支出发票报销严格按财务规定逐级审核、审批,各财务管理人员都能严格把好每一关,凡是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一律不予报销,特别是在学校基本建设项目等开支较大的方面,每一笔开支都严格检查,核实报销内容、金额,无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等现象的发生,能坚持做到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用在刀刃上。我校没有独立的银行账户,也不存在“小金库”等现象,任何开支都能遵照上级报账程序。财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的核算、处置合理规范。

再次,我校的各项支出核算和管理严格规范,没有混收混支、结余资金长期挂账等问题;能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财政制度规定使用资金,无擅自提高标准、自定项目和扩大范围发放奖金、补贴的现象;无违规报销内容、金额与实际不符的发票,也没有使用不合规票据,虚列支出;能严格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日常公务支出中办公费、维修(护)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差旅费等列支真实有效且符合规定;职工工会经费的提取、使用符合规定范围。

最后,我校专项资金使用一直坚持专款专用,做到专款使用的合规性、及时性和效益性,资金使用合规有效,会计核算严格规范,无长期滞留、挤占挪用及闲置浪费专项资金的现象。对重点资金的项目设立、资金申请、管理使用以及会计核算、监管制度等环节能坚持逐项进行核查。

金台区金河镇宝陵小学 陈启斌

2015年7月1日

经费预算绩效考核总结 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专项经费 绩效考核

一、前言

事业单位的经费最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及地方资金扶持,而专项经费则是专门用于某项特定业务的经费,其用途具有专门性、唯一性、不可转移性。而随着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不断开展,专项经费已经成为许多事业单位的主要经费类型。因此,加强专项经费的管理,尤其是专项经费的使用绩效就成为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就目前的管理实际来看,专项经费在很多时候并未得到专款专用,随意挪用、无故侵占的问题仍然时有发生。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专项业务的开展质量,更加危害到单位的内部管理及社会形象及声誉。

二、事业单位专项经费管理现状

虽然近年来国家针对事业单位专项经费的管理出台了许多加强监督及约束的法律法规,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对于存在着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专项经费的使用不科学、不合理,执行结果与预算内容相去甚远。与此同时,在专项经费的使用过程中也缺乏科学的申报、结余操作,从而让专项经费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不仅未能促进事业单位业务发展,反而成为了一个管理重灾区。为此,加强事业单位的专项经费绩效考核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就成为迫在眉睫的紧要工作。

三、事业单位专项经费绩效考核关键点

事业单位有别于一般生产经营性企业,其经费管理并不具有趋利性,因此在经费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方面。

首先,关注资金使用效益。虽然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机构,并不同于一般企业那样有通过绩效考核提升效益的需要。但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及地方财政,资金数额也相对有限,提升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益,使之发挥出最大化经济价值也是事业单位经费绩效考核的关键一环。

其次,关注社会效益。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性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履行各种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所以,关注社会效益是管理的必然,也应该是经费绩效考核的重点。所以在绩效考核体系建设过程中不能忽略对社会反馈及社会成就的评价与考核。

再次,关注自身建设。事业单位是一个有形的机构,其责任是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而想要切实履行好各项职能,首先就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及内部管理。所以,加强专项经费绩效考核体系建设还应该将改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提升运作质量以及提升单位总体竞争实力作为重点进行考虑。

四、事业单位专项经费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专项经费管理是事业单位经费管理的重头戏,为了提升专项经费绩效,有必要进行绩效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建设。

(一)搭建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框架

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需要重视其科学性与完备性,从而实现考核过程公平公正、考核结果切实可用。在考核体系框架搭建方面,首先要区分评价对象。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部门(单位)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根据对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计划。在专项经费评价上,重点评价一定金额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过去许多时候的绩效考核评价之所以无法起到实际作用,除了操作不规范和粗糙之外,没有区别的“一刀切”也是重要原因。区分对象,能够从评价对象出发,结合部门功能及管理需求进行评价内容设置,实现考核体系的合理性提升。其次,要确定评价主体,过去许多时候的绩效考核工作虽然是以被考核人员及部门为对象,但在考核过程中却是由考核人员占据主导地位,缺少与被考核对象的交流互动,更加未能将被考核对象的更多情况列为考核参考,从而让考核结果产生了一些主观性错误。所以,在专项经费绩效考核体系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被考核对象主体地位,并围绕着被考核主体,本着公平、公正、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考核目标、考核标准及考核范围的制定,提升绩效考核实际质量。再次,要正确选择考核方法。过去的绩效考核方法都过于千篇一律,无论职能为何的部门都采用同一套方法进行考核,从而不利于考核评价结果的真实与公正。绩效考核的方法多种多样,选用上也应当坚持定量优先、简便有效的原则。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考核。发挥出绩效考核的真正作用。再次,提升数据信息真实性,避免考核结果失去公允。传统的绩效考核往往只从具体考核环节出发进行信息收集,而考核工作虽然已经尽可能的实现内容的全面与科学,但仍然会因为考核时间的选择、考核内容的选择以及被考核人员及部门在不同工作阶段所存在的差异性而让考核结果并不能真正实现全面与完整,仍然会存在一些有失公允或结果呈现不够全面准确的地方。为了提升公允性与全面性,我们应该在具体考核工作开展的同时加强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调查以及社会问卷与走访,并通过对考核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其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的专业度和分析能力,实现绩效考核评价的公正。

(二)加强人员队伍教育培养

人员队伍的教育及培养不仅仅应该存在于考核队伍的专业技能与素质提升方面,同时还应该在整个事业单位内部全面提升工作人员在专项经费绩效考核方面的专业化程度。加强考核人员队伍的教育培养,首先,要加大组织学习力度,加强对专项经费绩效考核专门知识的学习,并积极学习先进的考核方法与评价方法,确保其工作的科学性与较强专业性。同时,还要加强经费绩效考核理论与事业单位自身情况的有机结合,避免因为盲目学习所谓成功经验而陷入形而上学与教条主义误区,让考核工作脱离单位实际。在单位内部人员教育培养方面,首先要重视专项经费绩效考核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同时还要重视该工作与他们自身本职工作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够让工作人员更深刻的了解到绩效考核与自身工作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才能够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更好的参与到绩效考核当中来,从被动应付变为主动响应,提升绩效考核的积极性与配合度。

(三)重视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绩效考核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有共性指标,也有个性指标。在绩效指标确定上,应当遵循“五大原则”――一是相关性原则,指标的选择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恰当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是重要性原则,应当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考核要求的核心指标;三是可比性原则,对同类评价对象要设定共性的绩效考核指标,以便于考核结果可以相互比较;四是系统性原则,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专项经费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五是经济性原则,指标的选择确定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根据前面提及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应重视的关键点,我们应该在将整个事业单位专项经费考核指标分门别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化并突出每个部分的自身特点,从而实现考核的公正、可观、科学、严谨。首先,要重视资金使用在预期目标上的达成率,以实现对预算编制准确性的衡量与控制,从而准确把握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其次,在社会效益凸显方面,要特别重视社会影响力及实际价值创造上的指标制定。同时,还要通过走访调查、街头问卷等形式积极了解社会满意度,以实现专项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的无形价值提升。再次,在自身建设及管理方面,要重视项目建设的目标达成率、变动率、预算执行百分比以及资金使用周期等几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制定。通过这几个指标的制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对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及使用、人力安排及岗位调配等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便于进行后期的调整和强化。与此同时,单位的人才储备比例以及科研能力提升率也应该作为专项经费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这两项指标的考核及结果分析,我们能够直观的看到专项经费在提升单位综合竞争力及未来发展潜力方面的实际作用。

(四)绩效考核贯穿预算全过程

纵观我们国家的预算绩效管理,就是要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这种大背景要求下,事业单位专项经费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亦是如此。在专项经费绩效管理上,将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考核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考核的全过程,以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五)绩效考核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及责任追究

财政部门反馈回来的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对于事业单位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支出责任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应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安排以后预算的重要依据,优化资源配置。对绩效考核结果中提到的单位扣分、需整改的问题,严肃对待,责任追究到相关负责人,限期坚决整改到位。

(六)关注专项经费绩效考核体系信息化建设

事业单位应当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在专项经费管理领域,尽快实施信息化。同时,在实施专项经费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将专项经费财务管理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流程和措施嵌入到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保护专项经费的使用安全。

五、结束语

经费预算绩效考核总结 第3篇

1、指向明确

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使用对象比较明确,细化程度比较高。 如果将项目经费的使用纳入到科学的预算体系之下,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中,其经济成本和军事效益的对比会比较明显。 项目经费的指向明确,为有效地衡量它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条件。

2、时效性强

时效性是项目经费的另一个特点。 所谓时效性是指, 项目经费从产生效力到形成效益的时间是规定的、是可以预期的。 时间节点,是评判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重要周期, 只是由于各个项目经费具体情况的不同,经费的时效性有长有短,有的短短几个月、有的长达数年。

3、经费额度不确定

一般来讲,项目经费和伙食费、公杂费、装备维修费等其它划拨标准比较明晰的经费不同, 即使对于编制实力、 地理位置、遂行任务相近的部队,它们之间同一项项目经费的划拨额度都有可能不同,这是它与其它经费明显的不同之处。 也就是说,除了以上三个因素,还有很多其它因素都可以影响项目经费的额度, 比如部队相关的家底情况、 上级机关的支持力度等。

二、当前军队项目经费预算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不严谨

预算编制不严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不与单位所承担的军事任务和实际需求相联系,而往往与单位的级别和编制实力挂钩,更有甚者,将领导意志或编制者的个人偏好体现在预算编制中;二是由于错误观念的影响,导致有的单位将军事工程、项目经费作为政绩工程,盲目追求预算的最大化,甚至不惜跑关系、找门路,千方百计影响预算编制者的决策;三是项目经费在预算外流转,没有按要求严格纳入到单位的年度预算。

2、预算执行不规范

当前,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 两张皮”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有些单位预算意识差,对预算的法规性认识不深,预算只是浮于表面;有的单位超预算使用经费,在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再向上级申请补充项目经费;也有的单位在经费结余的情况下突击花钱,经费浪费严重;有的单位专款专用落实不好,项目经费挪作它用现象突出,影响经费使用效益。

3、预算监督缺失

预算监督缺失表现在,一是监督主体缺失,在现行财务管理体制中,财务部门既负责预算编制,又负责预算监督, 这种左手管理右手的内部监督体制无疑是不合理的。 二是监督的覆盖面比较窄。 财务工作的监督与其它工作一样,需要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配合,目前对于预算的监督仅仅停留在项目经费完工之时的监督,缺乏事前、事中监督,同时,有关奖惩监督也不够有力。

三、实行军队项目经费绩效预算的必要性

1、适应国内外公共财政发展趋势

绩效预算是根据单位( 政府或公司) 的事业、工程计划 ( 或规划) ,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费用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率先实行了绩效预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谨、高效、科学的预算体系,在预算主体设置、预算编制程序和预算评估体系方面为国家公共财政管理树立了标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的财政预算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特别是在2003年财政部下发了《 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标志着我国公共财政绩效预算改革拉开了序幕。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政府绩效预算在总体框架设计、绩效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的动态反馈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军队经费作为公共财政预算经费在军事领域的延续,无论从国际潮流还是国内趋势上看,都必然要走绩效管理之路。 而项目经费作为军费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应当推行经费绩效预算管理。

2、提升军费使用效率的客观需要

目前,我军的项目经费预算客观上存在着预算投向不尽合理、预算执行缺乏监管、预算与军队建设的规划缺乏连接互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军费的使用效率。 在我国军费资源总体不足、多样化军事任务繁重、军费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升项目经费预算的质量、 充分挖掘军队经费的效能,在项目经费预算领域运用产出和结果理论,引入绩效管理方法对于提高项目经费使用效率、完成“ 能打仗、打胜仗”后勤保障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3、完善军费管理体系的必要措施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和军费总量的不断增加,军队项目经费在军费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大,在军费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但当下,项目经费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还不高,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死角、盲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军费管理,预算是“ 源头”,只有把这个“ 源头”搞好了,才会有后面的“ 一汪清水”。 因此,我们抓好了项目经费的预算管理, 对于我军提升项目经费的管理水平、完善军费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4、推动新时期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不可否认,在军队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的缺失和少数单位、个人不按章办事,导致挪用,虚报经费时有发生,有的还比较严重,不仅浪费了军队资源,而且还破坏了部队风气、滋生了腐败。 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主席的中央军委大力推行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而绩效预算所具有的阳光预算理念和问责机制有助于军队项目经费科学、合法地运行。 可以说,通过绩效预算,形成一系列精细、科学、规范、公开的制度机制,最终在军队项目经费预算领域形成反腐倡廉、 追责问责的常态化机制,为军队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增加一把利器。

四、推进军队项目经费绩效预算的设想

1、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从上世纪50年代实行绩效预算起, 美国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100多项法律制度,不论是宏观上的《 政府绩效与成果法案》 ,还是指导具体实施的《 管理议程》 ,对绩效预算改革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这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 具体到军队项目经费绩效预算上,必须要以国家和军队的法律法规为指导,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当前,军队仅仅出台了《 关于开展事业经费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 等效力比较低的规章制度,在法律法规的完善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国家的《 预算法》 、《 审计法》 对于绩效预算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 军队单独出台制度规定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措施

绩效预算的实施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 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改变固有观念,树立成本效益观念。 要使每一份钱都产生效益,为军队的战斗力建设贡献力量。 二是要建立奖惩机制,制度经济学认为,一项制度如果没有奖励和惩罚,那么它将是没有效力的。 传统的预算由于没有真正地建立起奖励和惩罚机制,项目经费资金不足与浪费现象并存。 应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奖惩制度, 根据评估情况, 将来年单位拨款和个人评功评奖挂钩,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给予处分。 三是改革会计制度。 现行的会计基础是现收现付制, 这是与传统预算制度相适应的。 但是在绩效预算实行时,这种以款项实际收付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成本的摊销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因此如果实行项目经费绩效预算,最起码要在项目经费核算领域采用权责发生制。 四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要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制度框架和内涵及科学管理方法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人才。

3、以任务为牵引编制项目经费绩效预算

要改变以往根据部队级别和编制实力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的思路,结合部队受予的任务的性质、规模、重要程度综合考虑。 同时,要坚决防止好大喜功、面子大于里子的工程项目经费。 比如,办公大楼动辄玻璃幕墙、信息化系统建设动辄高配置、部队营房动则花园式,这种经费投入大、与战斗力建设关系小的工程要坚决杜绝,做到该倾斜的坚决倾斜,该控制的一定要控制。 要强化业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话语权,由于财务部门的专业限制,预算编制决策者不一定了解相关项目经费的专业背景和军事效能。 最后, 必须说明的是,既然是绩效预算除了军事效益外,还要兼顾经济效益,如果在两者之间无法取得平衡,还是要以军事效益为主。

4、建立完善预算执行全程监督制度机制

利用审计部门独立于后勤系统的东风,以审计部门为主体,创新监督方式,扩展监督范围,重点做好预算的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将预算执行全过程纳入到监督之下。 首先,要强化以审计部门为主体的外部监督,审计的本质属性分别是独立性和专业性,由于审计部门相对独立且业务性强,所以在预算的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审计部门要做到:及时进行必要的外部审计,最终要形成审计报告;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合理渠道及时反应给党委和上级财务部门。 其次,要明确为党委为主体的内部监督,要尽力避免内部监督主体单一的状况,防止财务部门既是预算执行责任方,同时又是预算内部监督单一责任人。 再次,要强化财务部门的监督责任,主要是改进相关会计信息质量,及时可靠提供项目经费支出和成本的具体信息,主动报告有关非货币资金资源的信息,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最后,要鼓励大众监督,要在遵守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做好公示制度,尊重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广大官兵监督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并畅通大家反映意见的渠道。

5、建立灵活动态的预算评估反馈机制

经费预算绩效考核总结 第4篇

焦点1

预算绩效问责

要通过问责来强化各部门的绩效理念和支出责任,尽快形成“谁办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机制。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

>>北京市人大:预算绩效乃行政问责核心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世雄表示,为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推进和落实,政府应尽快研究建立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以绩效为核心确定资金的投向和数量,对部门预算和项目预算的编制形成约束,将绩效管理结果作为下一年预算编制、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绩效管理结果好的部门项目,取消无绩效和低绩效项目。同时,市人大将促进政府加大预算绩效问责力度,加快制定预算管理问责办法,建立和完善绩效问责机制,把预算绩效问责作为行政问责的核心。

吴世雄说,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过失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未达到相关要求,以致财政资金配置和执行绩效未能达到预算目标或规定标准的部门、单位及其责任人员,将实行绩效问责。对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视情节给予行政记过以至撤职处分。

北京市政府:问责强化各部门绩效责任

北京常务副市长吉林表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绩效管理的进程、方向以及实际效果,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通过结果应用,促进各部门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的行政效果和公信力。

在审计层面,吉林表示要重点关注公共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绩效,选择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专项资金或专题开展审计监督,敢于揭露损失、浪费严重或效率低下以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促进提高公共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时还要重点关注政府部门自身管理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揭露和发现政府自身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绩效缺陷,深入分析产生问题和产生缺陷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政府不断改进管理,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绩效建设责任。

专家:设立评估指标是问责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教授李保仁表示,现在争资金、争项目、讲排场却不讲效率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需要政府带头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理念,克服社会上存在的不讲绩效的思想,树立“要钱讲效、花钱问责”的理念。李保仁认为,设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才能使绩效管理、绩效审计和各方面的监督有依据,“现在你说你的,他说他的,应该有一个标准,大家形成共识,这样绩效问责制才有基础。”

焦点2

预算情况公开

今年我们已经公开了58个部门的预算,基本涵盖了除涉外部门之外的政府组成部分和直属机构。

——吉林

北京市人大:“三公”经费将会适时公开

吴世雄表示,北京市将按中央要求,把政府所有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运营、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等方面的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特别是各部门的行政经费,包括出国出境、出差、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等支出,都要详细公开。财政部门将尽快提出公开的时间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级财政决算时,北京市党政机关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公费出国、公款招待、公车消费)情况将纳入报告内容,并适时向社会公开。

北京市政府:多个因素导致预算公开难

吉林表示,随着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在要求了解财政资金具体使用方向和内容的同时,也希望能够知晓财政资金的实际产出和使用效率。目前,北京市已经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大力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今年已经公开58个部门的预算。

吉林表示,虽然这几年政府推进预算公开的步伐比较快,但距社会各界的迫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其中既有思想认识不到位、公开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也有政府预算体系不完整、预算管理相关配套改革不到位等原因。同时,也有预算资金使用绩效难以评价和度量的因素。

“有的资金分配出去之后,效率、效益到底怎么样无从知晓。”吉林说,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预算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专家:公开就是最为有效的监督

预算绩效考核自查报告 第5篇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项目,是党和政府的惠民工程,是落实“预防为主,普及健康”卫生方针的大事,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艾滋病及母婴艾滋病传播防治、结核病防治、传染性疾病防控、职业病监测、卫生应急、食品安全保障、健康教育、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

(二)项目指标完成情况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项目实施进展良好,达到了项目预期的目标。免疫规划建卡建证率全年完成100%,疫苗接种98.58%;艾滋病防治哨点监测完成率100%,密切接触者HIV抗体检测率90%;结核病防治病原学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96%,肺结核可疑者免费检查率87%;重点传染病监测采样分析620个,职业病监测检查1500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205个。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20xx年上级下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总额204.99万元,其中免疫规划5万,艾滋病防治37.94万(其中16.04万用于妇幼母婴艾滋病防治),慢性病防治1.2万,结核病防治19.23万;其中因素法分配141.62万,包括职业病防治15.8032万,传染病防控与卫生应急30.4237万,健康教育与食品安全17.3931万,计生事业经费6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2万,卫生监督10万。各项资金均已足额按时下拨至各项目单位。

(二)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1、免疫规划: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加强疫苗冷链运转,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组织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全年共接种疫苗185982剂次。开展了疫苗的普种和免疫效果监测工作,强化入学入托儿童接种证查验。

2、艾滋病防治:宣传艾滋病知识,门诊长期开设,对城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IV、丙肝、梅毒检测,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5%上;顺利完成了哨点监测项目,全区完成HIV抗体检测75967人份。孕产妇免费“艾梅乙”检测10162例,检测率100%;发现艾滋病感染患者6例,均给予了免费的干预治疗。

3、结核病防治:免费拍摄胸片、查痰2952人,登记治疗肺结核病人456人,深入乡村督导102次,督导肺结核病人659人次。对发现的43名学生肺结核患者采取了规范管理与处置。

4、慢性病防治:开展了慢性病基线调查,对死因报告人员、肿瘤登记人员、心脑血管事件报告人员进行了培训。

5、职业病防控:对66家企业的6125名员工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702人;检出疑似尘肺病18人,建议调离粉尘作业岗位,到上级机构诊断复查。

6、传染病防控: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进行了4期培训。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全年共报告传染病8156例,预警213次,处置聚集性疫情2起。未出现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率100%。

7、城乡饮用水监测与食品安全:及时对外环境、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风险调查、生活饮用水等4382个样品进行了检测。

8、健康教育:电视台签约宣传,印发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血防、职业病、艾滋病、精神卫生、慢性病等宣传册,设置了两个宣传栏,每2个月更换一次内容。

9、免费孕前优检:20xx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5500对,实际完成检查人数5502对,目标人群覆盖率100.36%。集中健康教育3000人次,优生咨询11004人次,提供评估5502对,其中高危诊断2475人次,早孕随访(4次/年)5061人次,妊娠结局随访4511人次。

(三)项目管理情况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领导重视,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项目管理方案,牢固绩效理念,强化支出责任。将年度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基层项目实施单位,各部门及乡镇通力协作,确保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2、强化专项资金制度建设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资金拨付程序规范,其原定用途与预算批复用途相符,符合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专账核算,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现象。

3、提升项目资金监管能力

定期开展督查,及时掌握项目进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每季度召开工作调度会议,进行工作测评,督查和测评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每年多次迎接市卫计委、市财政局的专项经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三、项目绩效情况

着力抓好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全面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治管”三位一体防治服务体系。保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的接种率,开展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控,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检测的可及性,提高预防知识水平,营造关怀和反对歧视的社会环境;全力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扩大抗病毒治疗的覆盖面;突出患者发现报告、病原学阳性率、治疗规范率和成功率等关键指标,进一步降低结核病发病和死亡水平;按质按量完成流感监测、重点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等项目任务。

项目服务规范性及质量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老百姓逐步树立了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检查发现了一些早期疾病,为患者的及时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树立了政府良好形象,群众受益程度日趋增加,全区群众幸福感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绩效目标不够细化量化,导致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和效果。

(二)宣传发动力度不大,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理解不够透彻。

(三)公卫专职人员较少,服务能力偏低,工作经费比较紧张,仪器设备配备不足,工作开展难度大。

五、整改措施

(一)努力抓好绩效目标管理工作

在申报专项资金时应编制科学合理的项目绩效目标,进一步做到绩效目标明确、细化、量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的主动性

加强宣传力度,采取宣传栏、标语、讲座、咨询等方式,让群众了解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内涵;加强政府在宣传中的主导作用,消除居民的抵触情绪。

(三)增加公卫人数,提高公卫人员的待遇和服务能力

预算绩效考核自查报告 第6篇

一、已开展整改工作情况

(一)制定《奖补申报指南》,加速奖补发放进度

为减少社区(集团公司)因不了解申报流程或相关材料要求而导致申请不通过情况的发生,我单位在原有文件基础上制定了一份《奖补申报指南》(详见附件1),对申报主体及条件、申报材料、申报时间、申报流程、申报受理咨询电话等方面均进行具体说明。特别针对设备安装位置、安装照片拍摄要求、发票内容填写等前期奖补审核过程中需注意事项作详细补充,明确规定需提交文件的具体要求,充分提升政策实施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在指南中提供消防队和消安委咨询电话专线,以便及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给予反馈。

(二)强化资料管理工作,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加强资料规范管理意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注意保留和整理完整原始凭证及其他相关材料,以便备查。具体如下:

1.针对存在的各类资料内容不全、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我单位分三个大类规范、整合各项资料,以便及时备查。一是原始凭证类,包括记账凭证、收据、付款凭证、发票、预算经费呈批表等文件;二是数据材料类,包括各社区(集团公司)提交奖补申请材料、奖补资金发放至社区(集团公司)明细清单、社区(集团公司)奖补资金发放至群众明细清单等文件;三是文件材料类,包括政策制定依据、政策申报文件、政策批复文件、政策调整文件等。

2.针对奖补资金发放至社区(集团公司)明细清单填写不规范的问题,我单位根据申请验收台账内容制定了对应的奖补资金明细表模板(详见附件2),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填写过程中不得修改表头内容和顺序,提高奖补发放的规范性。

二、计划整改措施

(一)完善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在下年度填写绩效目标申报表时,我单位将从指标设置的合理性、全面性、规范性等方面优化绩效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1.提升数量指标设置的全面性。可设置专项奖补资金发放率、“三小”场所火灾探测报警器安装完成率、出租屋火灾探测报警器安装完成率、“三小”场所简易喷淋头安装完成率、出租屋简易喷淋头安装完成率、安装喷淋头设施补贴完成率、安装烟感设施补贴完成率等数量指标,并根据填报时的工作开展情况适当制定可实现指标值,全方位考察设备安装和奖补发放情况。

2.提升质量指标和时效指标设置的可操作性。可设置补贴合规率、应补尽补率、政策知晓率、奖补资金发放足额率等质量指标;设置专项奖补资金发放及时率、火灾探测报警器安装按时完成率、简易喷淋头安装按时完成率等时效指标,并对各项指标内容或计算公式进行说明和解释,更加有效追踪奖补资金发放质量和时效。

3.提升效益指标设置的规范性。可设置“三小”场所、出租屋火灾风险防控提升度、“三小”场所、出租屋火灾事故发生数量降低率、“三小”场所、出租屋火灾事故伤亡人数降低率、补贴对象覆盖面等社会效益指标;设置社区(集团公司)满意度、群众满意度、群众投诉处理满意率等满意度指标,切实追踪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情况,并定期就奖补政策实施情况对社区、群众两大群体进行调研,了解公众需求,深化实施效果。

(二)规范政策执行过程监管

我单位将从消防基础设施现场安装建设情况、奖励标准目标口径、财务记录合规性等方面完善政策执行过程监管方案,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如下:

1.对设备安装工作加强监督。不定期对社区(集团公司)消防基础设施现场安装建设情况进行抽查,抽查问题包括:感烟报警器、喷淋头安装位置是否规范;安装位置是否因紧靠墙壁而减小了有效保护面积;是否严格按照安装规范在“三小”场所住人区域和出租屋楼梯间首层位置进行安装;喷淋头室内供水管是否违规采用PVC管等,对抽查存在问题的社区(集团公司)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并不定时复查。

2.明确目标数据口径。下发各社区(集团公司)烟感、喷淋头奖补申请年度目标值,督促社区(集团公司)根据年度目标值进行任务分解,按时按量追踪任务完成情况。

3.提升费用支出和财务记录合规性。收集社区(集团公司)奖补资金发放至群众的明细表,严格要求社区(集团公司)规范填写、记录、存档,并不定期进行抽查。同时,为加强奖补资金发放的后续落实情况,我单位拟对已收到奖补的社区进行调研,落实奖补资金去向,是否按要求发放到群众手中。此项工作落实到位后,将会提高广大群众安装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加快各项工作进展。

(三)加强奖补政策宣传力度

我单位将从社区(集团公司)层面和居民层面两方面优化奖补政策宣传方案,具体如下:

1.在社区(集团公司)层面,在原有以文件下发传达政策内容为主的基础上,完善线下会议、线上座谈等交流宣传方式。我单位拟于近期下发新制定的《奖补申报指南》,尽可能通过召开会议的形式对指南中各项要求作具体讲解及答疑交流,督促社区遵照申报程序,整理验收资料,提起验收申请,抓紧时间申报资金奖励,确保设施安装奖励资金及时兑现,提高广大群众安装消防基础设施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加速“以奖代补”奖励发放。

2.在居民层面,一是督促社区(集团公司)通过社区公众号、微信群通知、派发宣传单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定期宣传相关政策要求、政策进展、政策变动等内容。二是督促社区(集团公司)定期召开动员大会,细致讲解安装政策及奖补政策。三是督促社区(集团公司)对未落实安装的居民进行电话或短信的方式提醒。四是督促社区(集团公司)对存在困难的居民入户解答问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经费预算绩效考核总结】相关文章:

经费预算06-15

经费预算管理06-05

公用经费预算09-08

装备经费预算论文06-15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08-10

学校公用经费预算05-25

经费预算管理论文05-15

部门经费预算汇报07-03

工作经费预算方案07-14

工作经费预算报告07-15

上一篇:中学联欢晚会秩序册下一篇:在平凡的工作中体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