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话稿

2024-06-06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话稿(精选15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话稿 第1篇

第三周德育主题教育讲话稿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德育教育的主题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有个传说:一次,鲁班教他的徒弟做圆台和方台,可是徒弟怎么都做不圆、造不方,于是,去请教师傅。鲁班笑而不语,拿出两样东西给这个徒弟。过了一会儿,徒弟拿出两件十分像样的木制品-------圆台和方台。原来那两件东西就是规和矩。规是圆规,用来画圆。矩相当于尺,可画出直线,量取长度,这就是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花开花落,大自然生生不息,用规则演绎着生命的轨迹。火车之所以能够奔驰千里,是因为它始终离不开轨道;风筝之所以能高高飞翔,是因为它总是情系于手中的线。然而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必须用一定的“规”和“矩”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更谈不上成功。作为小学生,我们的规和矩就是《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根据这两条规范制定的校纪校规。遵守这些规矩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

学习需要规范,成长也需要规范。同学们,我们是否都做到了:上课铃响立刻进教室;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睡觉,专心听讲;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不作弊,诚信考试;不抽烟,不喝酒;待人有礼,不讲脏话;课间文明休息,不大声喧哗与打闹;中午不带三五食品进教室吃;上完体育课,自觉收拾场地的纸削和喝完的水瓶,不乱丢垃圾;爱护课桌椅,不乱涂乱画,爱惜校内的公共物品等等。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品德才会日趋合格、完善。

风筝失去了线的牵制,不但没得到自由,反而栽得头破血流;野马失去缰绳的羁绊,看似可以驰骋闯荡,呼啸而去,但是暂时的放纵最终只能毁灭了自己并危及他人;列车偏离轨道,不但无缘于自由,反而导致脱轨的灾难。可见,无拘无束的、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告诫人们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安邦,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遵守校纪校规,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失去自由,而是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要懂得规矩,遵守纪律,做文明的学生,要学会用智慧的双眼,清醒的头脑,理智的行为,看学校,看社会,去做事,去为人。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坚持遵守学校纪律,为他人、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我们的班风才会更正,我们的学风才会更浓,我们的成绩才会更优秀,我们学校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话稿 第2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告诫人们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安邦,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日月交替,自然生生不息,用规则演绎着生命的轨迹。火车之所以能够奔驰千里,是因为它始终离不开两条铁轨;风筝之所以能高高飞翔,是因为它总是牵系着手中的线;宇宙间无数颗恒星亘古不变地灿烂,是因为它们都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铁的纪律,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样,学校的生命力则来自于严格的校规校纪。规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法规、校规、交通规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考试规定等等。对我们中学生而言,遵规守纪是每一个学生的职责,也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成长的需要。作为时代新人,我们崇尚自由,张扬个性,自许新新人类,寻求标新立异,高喊“不走寻常路”,但是自由更需要纪律的约束与规范。

有一则寓言故事,河水认为河岸限制了自由,一气之下冲出了河岸,涌上原野,吞没了房舍与庄稼,于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它自己也由于蒸发和大地吸收而干涸了。河水在河里能掀起巨浪,而它冲决河岸以后,不仅毁了自己还对人类造成了灾难。为什么寻求自由的河水最终又失去自由呢?那是因为他寻求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学习需要规范,成长也需要规范。但是,我们身边不守规矩的例子却俯手皆是:有的同学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乱丢垃圾,上课睡觉、吃零食,下课大声喧哗,打闹,自习课说话,迟到、旷课、上网吧等等,这些违规乱纪的现象轻则会使同学们成绩下降,重则会使人误入歧途,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断了线的风筝,不但没得到自由,反而栽得头破血流;脱了缰的野马,驰骋闯荡,呼啸而去,放纵的自由最终毁灭了自己并危及他人;失去钢轨的列车,不但无缘于自由,反而导致脱轨的灾难。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也有严格的校规校纪。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自觉严格地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与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相信有规矩,就一定可以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3篇

教书育人,育人为首

中学生正是人生观、道德观开始逐渐树立的时期,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更应该注重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以便帮助他们平稳地走向生活。所以,笔者认为必须把如何教育学生做人放在首位。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关键在于这个“做”字,即如何去做,做一个怎样的人。做人,至少要诚实、勇敢、有理想。对正在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做到诚实、勇敢、有理想,笔者认为有三方面的工作需做。

学会感恩。在笔者所带过的班里,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学会感恩他人,要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给予的关爱和帮助。这样,学生慢慢学会怎么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

懂得宽容。一个懂得宽容的人是善良的。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有各种小矛盾,让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才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一个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会越走越难走。

依靠自己。家长对孩子的“百般关照”,让孩子依赖性很强,遇到困难就想逃避。当学生把这种不良习惯带入学校,势必会把这种负面影响带到学习中。因此,当学生遇上困难时,笔者鼓励他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将这种习惯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发现亮点,挖掘潜能

有些班主任总喜欢把关注的目光停留在学生的缺点上,并试图去帮其纠正,长此以往,这只会触发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笔者认为,与其揪着学生的缺点不放,还不如挖掘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引导,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

有位学生李某和其他男孩子很不同:他内向、腼腆、孤僻、优柔寡断。可是他的学习成绩相当不错。在平时的接触中笔者发现,他很细心、观察力敏锐,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何才能让他改变孤僻的性格呢?笔者让他担任化学课代表,利用他观察力敏锐的特点,每当做实验的时候请他来当我的助手,并要求他把观察到的各种反应现象讲给其他学生听。刚开始,他总是很紧张,手忙脚乱、话不达义。笔者鼓励他:“没关系,慢慢来!”渐渐地他越来越自如、稳健了,有时候还对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用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

学习成绩是检验学生文化课知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可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除此之外还应考虑他们的心理素质、意志力以及开朗自信的性格。

师生互敬,平易近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被人们认为是知识、道德、权威的化身。但如果这个观念在教师心目中过度膨胀,则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二是无法正确面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

一位学生写了一篇《假如我是老师》的作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在耐心问清学生迟到的原因后再做处罚;假如我是老师,对学生犯下的错误我一定宽容处理,而不是小题大做;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偷偷看看那个被我罚站在教室外面的学生;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换一种说话方式来对待做错事的学生,因为他们也是有自尊的!”

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作为老师,应该以学生为镜,做到对镜观察,感知敏锐;对镜反思,学会沟通;对镜微笑,学会宽容。

提升素养,精抓教研

教师自身的良知、人格魅力以及教学能力在教育学生时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李叔同在任教浙江省第一师范音乐老师时,全体学生能因此一下子喜欢上音乐课并视其为主课,在他的课上不敢造次,不敢撒谎,缘于李叔同严谨的敬业治学态度、“一日三省”的律己要求和深厚的音乐素养。因此,为师者首先要善于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第4篇

在我国古代,规和矩都是数学工具。规就是画圆的圆规,矩就是折成直角的曲尺。在几何制图中,圆规、直尺是最基本的两种工具。那么规和矩最早又是谁发明的呢?

有人认为是鲁班发明了规矩。其实在比鲁班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早上几百年的商朝,就已经有关于规矩的记载了。之所以传说规矩是鲁班发明的,是因为它们也是木工的重要工具,所以人们就把发明它们的功劳归到了木匠的祖师爷鲁班身上了。可是这种说法已经被考古学家推翻了。

还有人认为是大禹发明了规矩。大禹生活的时代,黄河经常发大水,当时的首领舜就命令大禹来治水。据说,为了规划出正确的治水方案,大禹翻山越岭,考察了山川的形势。而他随身携带的测量工具,就是准绳和规矩。规和矩这两样工具在治水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三千年前的周朝,有一位叫商高的人,他知识渊博,并且精通数学。他在和当时的政治家周公旦讨论数学的时候,对用矩的道理进行了一次总结。

他说:“把矩平放在地上,可以定出绳子的垂直线;把矩竖立起来,可以测量高度;把矩平卧在地上,可以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矩旋转一周,就画成圆;两个矩合拢起来,就形成一个方形。”一个简简单单的矩竟然会有这么多的用途。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话稿 第5篇

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纪律不成校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纪律不成校园

从有了人类开始,纪律这个词就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这是因为纪律的重要!让我们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纪律和自由的解释。纪律: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自由: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可见,纪律是为维护正常程序而定的,自由也是要在纪律规定的范围内实行,没有纪律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可是我们有许多同学并不明白这一点,渴求没有纪律约束的自由,喜欢我行我素,喜欢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让我们来聚焦两个镜头吧:

1.下午五点二十,教室里,有的人若无其事的大声说话,有的人肆无忌惮的追逐打闹,那些已经完成作业想安静看会书的同学,自制力强的埋头做自己该做的,自制力差的就会有点不知所措的看着这些场景,想安排点背诵任务的老师呢?在门外站了两分钟又默默的走开。

2.晚上八点二十,宿舍楼,对于你们来说,一天的学习生活结束,班主任们也都拖着疲惫的身体上下楼层的督促你们就寝,可毕竟是三层楼呢,一个人再怎么迅速,也只能一个楼层一个楼层的查,而等待最后被查的同学,不是尽量快的躺在自己床上休息,而是抓住那仿佛能带给他无限乐趣的几分钟,疯狂的窜宿舍,在楼道里边推推搡搡边用力叫喊,直到有权威的声音出现盖过他们。有以上这些行为的同学,你自己是嗨了,可你想过其他人吗?那些渴望在课余时间努努力抓抓学习的同学,那些希望学习一天能早点上床睡觉的同学,还有那些和你一样已经忙碌了一天的老师们,他们的追求都在你无视学校纪律的自由行为中,变得苍白无力!

最近读到一本书,题为《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黄先生是一名留美教育管理学博士,他在此书中谈到了美国校园内的自由,但同时强调说在美国的校园虽然允许五花八门的观点存在,但是学生入学必须宣誓,宣誓遵守人手一册的校规,这些校规是学生想做得做,不想做也得做的、“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天条”。书中介绍,在美国,学生吸烟初犯将被罚星期六上学,再犯将三天不能上学,三次,将罚五天不能上学,四次将罚十天不能上学,并建议开除。对一些违反纪律的同学甚至可以罚禁吃午饭,美国的未成年学生不能购买、食用香烟酒类等违禁品,违者开除。再说英国,如果学生几次违反课堂纪律,影响教师上课,学校有权将其停课,由家长带回教育,直至改正,因为英国法律规定不能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影响全体同学正常听课的权利!

同学们,我无意比较各国教育政策的优劣,我只是想告诉你们,人必须懂得约束自己,必须遵守纪律!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绝对的自由,就像一个十字路口没有交通规则就会酿成惨剧一样,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在纪律的约束下成长最终必定会成为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

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坚持遵守学校纪律,为他人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的班集体才会越来越团结,我们的校园才会因你们每一个人的上进而锦上添花,成就一代代栋梁!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规矩方圆 第6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者,正圆之器;矩者,正方之器。”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告诫人们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安邦,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大江东流,日月交替,大自然生生不息,用规则演绎着生命的轨迹。火车之所以能够奔驰千里,是因为它始终离不开两条铁轨;风筝之所以能高高飞翔,是因为它总是情系着手中的线;宇宙间无数颗恒星亘古不变地灿烂,是因为它们都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铁的纪律,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样,学校的生命力则来自于严格的校纪校规。

规矩是人类自己制定的信条。规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法规、校规、交通规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考试规定等等。对我们中学生而言,遵规守纪是每一个学生的职责,也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成长的需要。作为时代新人,我们崇尚自由,张扬个性,自许新新人类,寻求标新立异,高喊“不走寻常路”,但是自由更需要纪律的约束与规范。

有一则寓言故事,名为《河水和河岸》,河水认为河岸限制了自由,一气之下冲出了河岸,涌上原野,吞没了房舍与庄稼,于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它自己也由于蒸发和大地吸收而干涸了。河水在河里能掀起巨浪,而它冲决河岸以后,不仅毁了自己还对人类造成了灾难。为什么寻求自由的河水最终又失去自由呢?那是因为他寻求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学习需要规范,成长也需要规范,但是,我们身边不守规矩的例子却俯手皆是:有的同学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乱丢垃圾,上课吃零食,下课大声喧哗,打闹,自习课说话,迟到、旷课、遛出校外上网吧、吹口哨、相互谩骂、讽刺打击同学,未经允许,擅自出入校园。这些违规乱纪的现象轻则会使同学们成绩下降,重则会使人误入歧途,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断了线的风筝,不但没得到自由,反而栽得头破血流;脱了缰的野马,驰骋闯荡,呼啸而去,放纵的自由最终毁灭了自己并危及他人;失去钢轨的列车,不但无缘于自由,反而导致脱轨的灾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7篇

在书上看到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不懂什么意思,就问妈妈。妈妈让我到电脑上搜索,电脑上好多的解释啊,我看了好多,明白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我还知道了,从国家的范围上说,规矩就是法律;从学校来说,规矩就是各种规章制度。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也应该知法、守法,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在家里,要尊敬长辈,不和长辈顶嘴,外出要告诉爸爸妈妈,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整理好自己的东西,不乱放衣服和玩具,要热情接待客人,见到邻居主动问好。

在校园里,遇到老师要热情问好,看到小同学摔倒了,要赶紧扶起他,看到有小朋友打架,要制止他们,并帮助他们解决矛盾,握手言和,看到地上有垃圾,要捡起垃圾扔到垃圾桶,看到水龙头哗哗的流水,要马上拧紧水龙头,节约用水。在教室里,要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认真完成作业,不乱扔垃圾,保持好教室的卫生。

在大街上,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不闯红灯,走路走人行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话稿 第8篇

一、体育课堂纪律差的原因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自身的原因。从幼儿园到小学,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蜕变, 从原来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到相对正规的环境, 从原来只要会玩到要学习方方面面的知识, 不管是心理还是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育课又是唯一在室外进行的课, 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在体育课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脑海里只有玩的念头。在课堂上, 他们很容易把注意力转向外部的、吸引他们的事情上来, 对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纪律当成“耳边风”, 不顾不管, 我行我素。

2.体育教师的原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一节课的好坏要看教师是如何组织引导的。而一些体育教师备课不够精心, 或备课流于形式;上课内容单一,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组织教学段不合理, 慵懒散漫;加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不受约束, 班级人数多, 教师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顾及到全方位。这样体育课就成了“放羊”式, 久而久之, 课堂纪律也就形同虚设, 在孩子幼小的心理形成了体育课就是“玩”的概念。

3.家庭教育的原因。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据多, 通常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倾其他们所有的爱, 使他们个个成为“小皇帝”、“小公主”。大人的“爱”给了他们无限的权力, 滋生了孩子的依赖和骄横心理, 形成了自私、偏激等性格, 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一哭二闹三耍赖。家庭的这种纵容的态度带到了课堂上, 影响了体育课堂纪律, 使课堂管理流于形式。

4.其他任课老师的原因。在上体育课前, 经常能听到一些主课任课老师诱导学生说:你们作业抓紧做好, 体育课的时候叫老师让你们玩一下, 否则体育课也不能去上了。这使学生产生体育课就是玩的观念。另外也跟一个班的纪律好坏有很大的关系, 纪律严的班级相对上体育课也轻松;反之, 班级纪律差, 体育课的效果就差。

二、改善体育课堂纪律差的措施

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体育课的纪律不理想,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为了保证体育课的课堂质量,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约定“小暗号”, 提高注意力。一年级的小学生模仿能力强, 教师可以和学生约定一些小暗号来提高学生的自觉安静意识, 不仅可以控制课堂纪律, 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耐心引导、积极强化才能使他们做到。

2.选举“小骨干”, 带头做榜样。选小组长可以从上课有打“小报告”习惯的学生中选择, 这类学生往往心里特别的“正派”, 一就是一, 不会向教师隐瞒或找借口;也可以选择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好的学生, 能给其他同学做榜样;还可以从这些学生中选出体育委员。选出小组长后, 要定期对各个组长进行考核, 对表现好的组长进行表扬和鼓励, 对不合格的组长进行必要的淘汰轮换, 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

3.教学多样化, 效果显而见。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而是学生锻炼身体的场地。虽然新课改以后不再规定每一节课的上课要求, 但基本的课堂常规还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一年级的小学生心理特征, 对故事感兴趣的, 可以采用以故事为主题的情境教学模式;对游戏感兴趣的, 可以让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体育课堂中, 学生还需要一个领头人, 在一些比赛中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这样课堂纪律就容易掌控。课堂纪律抓好了, 学生的习惯养成了, 教学也就事半功倍了。

4.树立小榜样, 携手共进步。一年级的学生都存在着争强好胜的心理,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好好引导他们。小孩子们都是非常希望自己就是最可爱的孩子, 是老师心目中的乖宝宝。多关注他们, 给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 把他们紧紧地吸引在你的身边再好不过。

5.口头要表扬, 物质也要奖。除了口头表扬以外还可以给予必要的奖励, 我的做法是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小卡片, 受到口头表扬的学生可以在下课后拿着卡片到体育委员那里盖一个印章, 学期末的时候印章最多的一些学生可以置换一定的物质奖品。

三、结论与建议

我认为孩子的学习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一年级小学生很多时候不是故意不听教师的话, 而是他们的注意力时间短,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一点耐心, 多一点劝导, 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次过错就骂或罚, 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应该经常教育, 让学生慢慢养成习惯。

参考文献

[1]谢东辉.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J].学术期刊, 2007 (36) .

[2]陆玉红.浅谈如何合理把握体育课堂纪律[J].新课程学习, 2010.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9篇

笨笨熊背着书包就往前面冲,可可猫,乖乖兔,精灵鼠等都背着书包静静地站在马路上等候。

乖乖兔:“笨笨熊,你不知道红灯已经亮了吗?小小老师早就告诉我们了:红灯停,绿灯行啊!”

笨笨熊回头看了一眼乖乖兔,说道:“管不了那么多了,我老爸告诉我:时间就是金钱啊。不然等下迟到了,又要给小小老师批评了。”

小布丁说完,走到对面的马路上看着乖乖兔他们得意的笑。可是后面的交警同志一把把他抱了起米。

笨笨熊一边挣扎着,一边叫道:“干什么,干什么啊!”

交警叔叔:“小朋友,你知不知道你刚才闯红灯了?”

笨笨熊一脸茫然地说道:“警察叔叔,我不知道啊。我只知道我老爸告诉我:时间就是金钱。我要是不闯红灯的话就要迟到了。”

交警叔叔笑了笑,说道:“时间是金钱是没错的,可是这世上有很多规则啊,我们必须好好地遵守啊!”

笨笨熊有点迷糊地看着交警叔叔,问道:“规则?”

这时候,乖乖兔他们全部都过来了。

交警叔叔看着笨笨熊,说道:“小朋友,你好好想一想,如果所有人都像你一样不守规则的话,那这个交通不是一片混乱,大家都走不了厂。”

可可猫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一张50元的钞票递给交警叔叔。

交警叔叔看着可可猫,苦笑着问道:“小朋友,你这是干什么啊?”

可可猫一脸天真的看着交警叔叔,说道:“我爸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都能让鬼推磨了,一定也可以让叔叔放

了笨笨熊。”

交警叔叔看着可可猫,苦笑着摇头说道:“看来你们都是一群小法盲啊!”

笨笨熊疑惑地看着交警叔叔,说道:“叔叔,什么是小法盲啊?”

交警叔叔看着笨笨熊,笑着拍着他的脑袋,谢道:“你们就是法律的小法盲啊!”

笨笨熊看着交警叔叔,反驳道:“叔叔,你说得不对,我们都已经识字了,我们不是文盲啊!”

交警看着笨笨熊摇头苦笑。

乖乖兔看着笨笨熊,说道:“笨笨熊,警察叔叔不是说我们不认识字,只是对法律不了解。”

笨笨熊听了乖乖兔的话,更加地茫然了:“法律,什么是法律啊?”

乖乖兔说道:“笨笨熊,法律就是制裁坏人的东西。”

笨笨熊听了乖乖兔的话,大叫起来说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法律就是警察叔叔的枪。”

交警叔叔听了笨笨熊的话,说道:“你说得不对。”

笨笨熊疑惑地问道:“警察叔叔的枪不是就是制裁犯人的吗?”

芝芝这时候听了笨笨熊的话,说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法律就是警察叔叔。”

交警叔叔说道:“也不对啊!”

大家看着警察叔叔一起问道:“那法律是什么啊?”

警察叔叔看着大家耐心地解释道:“法律和道德、纪律一样,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他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听了警察叔叔的话,大家更加的一头雾水了。

交警叔叔看著大家茫然的表情,说道:“不明白了吧,不明白了回去好好的问一问你们的老师,记住千万不要做小法盲啊。”

笨笨熊看着交警叔叔,说道:“叔叔,我爸爸说,文盲是最让人瞧不起的,我们一定不会做小法盲的。”

交警叔叔摸了摸笨笨熊的头,说道:“好,我等你变成一个懂法的聪明人。”

众人赶到学校,可还是迟到了,大家在校门口看到了小小老师那张恐怖的脸。

笨笨熊一群人被带到操场的一隅进行训话。

笨笨熊一抬眼就看到了操场上的小学生守则。

笨笨熊指着小学生守则问老师:“小小老师,那是不是法律啊?”

小小老师有些奇怪地问道:“什么法律啊?”

笨笨熊看着小小笔师,一本正经地说道:“交警叔叔告诉我,法律就是需要我们遵守的规矩。老师,您天天要我们遵守这些规矩,我想这就是法律吧?”

小小老师生气的说道:“这是纪律,不是法律!”

笨笨熊有些疑惑地嘀咕道:“有什么不一样啊?”

小小老师看着笨笨熊,说道:“这个纪律只是适用于你们小学生,不会适用我啊,可是法律会适用到全部的人。

笨笨熊听了小小老师的话,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了……只要能适用到小小老师的就是法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10篇

最近,我听了几节数学新课程实验教师上的探讨课,每堂课都让我感慨不已,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课堂气氛动感十足、充满童真童趣,孩子跃跃欲试、“小主人”的快乐、激动、收获洋溢在脸上,这些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风景,这就是新课程,就是新课程理念下带来的变化。但在欣喜之余,我也注意到了一些极不协调的细节,这些细节就像优美的乐曲中冒出几个杂音一样,影响了整体效果,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也足于显现深层次的问题。

有一节数学课,上的是“毫米、厘米、分米、米的认识”,老师安排了动手操作的环节,有让学生用手势“比一比”,用笔和直尺“画一画”,这些环节孩子们非常喜欢,大部分学生乐于其中,但在“比”和“画”当中,有几个学生显然是在“钻空子”,他们在“比”当中前后左右地“拉扯”学生,在“画”当中不是画线段,画起了动物。动手操作的时间成了个别孩子在课堂上“玩耍”的时空。

另有一节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颇有意思的数学题,然后请学生回答,孩子兴趣盎然,纷纷举手,老师请了一位名叫鸿鹭的孩子发言,许多孩子听了一半,小手又举得老高,嘴巴“我来,我来”叫着,结果鸿鹭的回答被冲淡了,孩子们或许认为鸿鹭回答错了,有的孩子或许很想发表自己跟鸿鹭不一样的看法。但他们似乎忽略了“要尊重别人,要倾听和分享别人的发言,在倾听当中进行思考、判断”这种既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别人的规则意识。

还有几节数学课,都有组织小组讨论,但讨论过程中,有几种情形却使“讨论”这一活泼的学习形式显得不相协调。一是有个别孩子利用讨论“大侃”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二是有个别不爱说话的孩子常常是以“静听”参与讨论,三是个别学生利用讨论做起了小动作,分散了注意力。总之有一些孩子没有积极参与讨论,而是游离于讨论之外,“合作学习”显然不够到位。

以上的三个例子,虽小,但却使我想到了一些非常深刻的问题:每一位孩子都真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了吗?都得到了发展了吗?课堂上孩子们看似在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是真的“自主、合作、探究”吗?这些应值得我们反思。

新的课程理念更加强调: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发展,让孩子的每一方面都有发展提高,因而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的规则,就像做游戏也要有规则一样,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而要真正实现新的课程理念,实验教师在鼓励指导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也必须及时建立一些配套的学习规则、学习要求,才能保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变味,不偏颇,不含糊,不错位。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自制力差,特别是一些注意力易分散、调皮的学生,没有一定的规章约束是不行的;同时,新的课程理念也强调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规则、学习制度的建立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因而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当中,也必须探讨在新的课程理念框架下如何构建新的学习规章,这显得相当重要。根据需要,可以相应地建立学习规则,如讨论活动常规,回答问题规则,动手操作要求,作业常规等,这些规则更多要从平时入手,督促每个学生自觉遵守,形成习惯。有些还必须反复要求、反复提醒、反复激励,并建立一定的工作机制,才能真正落实,因为我们面对是一群天真烂漫、好动、自制力差的孩子。

在学习常规的构建方面,有些老师的做法值得推崇。有一位老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三完”,即“听完(别人的发言必须静静地听完)、讲完(自己回答问题时要讲完整)、想完(在听别人回答问题时和自己探索问题时都要认真思考,要尽可能思考完整)。有些教师建立“四人小组讨论规则”,明确提出“四要”:每个人都要发言,每个人都要听,每个人都要做简要记录,每个人都要当主持人。

为保证这项规则的落实,老师们还开展了评选最佳四人小组的活动,还建立每一位小组成员轮流当主持人、当纪律委员的制度,使每一位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管理者。实践证明,这些学习规则的构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是可以借鉴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11篇

“规矩”本意是指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现被引申为标准法度。而法度对一个人而言甚至对一个社会而言都十分重要。

材料中的队员大都像山羊抵角一般,使对方落下桥,但其中一组队员转身换位,实现共赢。这种做法虽然让双方都到达了终点,但却违反了规则。试问如果人人都这么做,那么比赛还有什么意义呢?

规矩,对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史记·礼书》记载:“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

北宋名将岳飞之子岳云12岁参军作战,一次敌人溃逃,他趁胜追击,没注意地形,人马在进沟里。岳飞喝令按军法处置岳云,众将求情不允,责打百鞭。此后岳云刻苦训练,勇猛作战。1134年攻打随州时,挥舞铁鞭。首当其冲,第一个登城,擒获敌将。

相反,一个人如果丢了规矩,那么他必然失败。美国一企业家约翰是市内某公司的老主顾,他将车送至那里维修。取车时,负责接待的小姐说必须先付修理费,才可试车,是本店的规矩。约翰听到这话时,简直难以置信。小姐并非有意刁难,但却的确让人不快。事后他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给经销商,经销商弄清缘由后,马上向他道歉,并说会妥善处理这件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经销商再也没跟约翰做过一笔生意,并断言:约翰要不了多久,就会卷铺盖回家,因为他已经丢了规矩。果然,没过多久,约翰应为回扣问题被炒了鱿鱼。

规矩,对一个社会来说,更为重要。“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法”这是战国时期商鞅劝诫国君的话。可见,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法度的重要性。而此时的西方社会,此时已经出现了习惯法,之后渐渐出现了各种法典,汇聚成了现代法学瑰宝《查世丁尼法典》。而当时我国社会正处于人治社会,但也有各种法律,如《秦律》。中华民国成立后,我国由人治转向法治。然而,十年文革,民主法治遭到践踏,中国社会成了一个没有规矩的社会。此间,中国的经济倒退到了五六十年前的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民主法治重新建设起来,中国也在”规矩“下稳步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12篇

——五(2)班

一、活动主题: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二、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知道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核心,自觉的纪律,正确的舆论,以及团结,勤奋好学的风气。

三、活动过程和内容

女:观望苍穹,北雁南飞,定成一排人字,有规有矩,因此能抵南方而御寒; 男:察看后土,行蚁繁杂,蚂蚁严格分工,有规有矩,因而能化渺小为强力。

合:自古以来,“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这句话就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句话的深刻道理。

女:什么是规矩呢?

女:下面我们请()对规矩进行一个细致的介绍。

男:我们对“规矩”这个词有了一个初步理解。但有的同学觉得,遵守规矩实在是一件麻烦事、头疼事。在他的眼中,规矩是什么?

男:如果说自由是高翔蓝天的风筝,那么规矩便是手中那根线; 女:如果说自由是穿梭峡谷的河流,那么规矩就是流经的航道。男:从这个角度上说,规矩真的是束缚。女(点头表示同意):——是对自由的束缚。

男:可是,风筝在线轴的牵引下才能平稳的飞翔;

女:溪水在山谷的约束中才能自在地流淌;合:自由,需要适度。女:规矩制约的不仅是你,还有我、他,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

男:只有遵守规矩才能使每一个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它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在保护着我们。而遵守规矩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品行的表现。

女: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人人都自觉遵守规矩。男:可是,规矩究竟是一个什么玩意呢?

女:规矩自古有之。国家的制度是法——执法如山; 男:军队的纪律是令——军令如铁。

合:学校的原则是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就是制度、原则、纪律。女:谁来说说你对规矩的看法?

男:刚刚我们充分了解了规矩的内涵。但是,了解只是第一步。

女:遵守规矩,关乎生命。有时一个偶然的疏忽就会引发一场重大事故。男:请聆听故事《艰难的选择》。女:(等待一分钟)请大家说一说。

女:这个故事有些残酷,这个选择的确艰难。

男:有一句话说的好,规则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女:当规则与生命对抗的时候,对个人而言,生命是宝贵的; 男:但对社会而言,规则比生命更重要。合:遵守规则就是保护生命。

男:同学们,也许你的一个严守规矩的行为给别人留下了好印象,甚至也许你的循规蹈矩使你免于一次灾祸,拯救了你的生命。

女:规矩,它教导你如何规规矩矩的生活,教会你最基本的为人处世原则,让你学会尊重。男:然而它又不是铁面无私的,它默默地保护着每一个遵守它的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话稿 第13篇

一、转变观念, 践行规矩教育

在为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中, 大人们要改掉传统的错误观念。大人给孩子立规矩的方法各不相同, 传统观念主要崇尚严厉言辞外加棍棒的教育方式, 这表面似乎很见效, 孩子显得很服帖, 然而大人不当的言行, 在孩子心中会留下阴影和伤害, 孩子对此却又无从表达。但若对孩子迁就顺从, 又会导致孩子言行随意, 缺乏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不少家长和教师还是在实施“听话教育”, 就是要求孩子“听话”, 有些家长和教师甚至理直气壮地说:“孩子连大人的话都不听, 能算是守规矩吗?还是好孩子吗?”心理学家指出, 孩子的种种行为无论良好与否都与他所接受的奖励和惩罚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成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奖励和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或是惩罚了好行为。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是在错误的奖励中被塑造形成的。

给孩子“立规矩”吧, 很多时候怕影响孩子的发展,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吧, 又怕孩子变得“无法无天”。这可能是很多爸爸妈妈在这个问题上碰到的一个典型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 你要确定到底该给孩子多大的自由?这个度在哪里?立规矩又有哪些原则?我认为要孩子必须明白, 自由并不是无限的, 他必须接受并遵守一些规则。有些时候, 大人还是应该以坚定的态度给孩子指明“对”与“错”的界限, 这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 规矩并非一天就能够立好, 在践行规矩教育时当循序渐进。我们要从小培养, 特别是经过实践, 孩子才会养成懂规矩和守规矩的习惯。这样的孩子, 将来不仅能遵守社会公德, 而且“私德”水平也会比较高。反之, 如果孩子从小就不大懂得规矩, 不习惯于守规矩, 长大以后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的要求, 他的未来发展就会出现问题, 严重的连生存都有可能出现困难。这是因为, 对于不守规矩的孩子, 家长、学校和老师通常还能比较宽容, 但是社会却未必能容忍这种人。培养孩子守规矩, 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要经常积极提醒, 持之以恒, 使之成为自然遵守的好习惯。

二、认识给孩子立规矩的误区

在如何引导孩子守规矩的问题上, 目前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

1. 心态方面。

家长和教师首先要自信, 要相信孩子是优秀的, 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承担起来。该严格时就要严格, 但不必严厉;该宽容时要宽容, 但不要纵容。要有耐心, 不可急于求成。尤其在孩子长大以后才发现的不良习惯的纠正上更要有耐心, 还得针对具体问题想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埋怨指责通常没有用, 还可向有经验的家长或教师请教。如果几经教育仍收效甚微, 请不要放弃, 更不必自认倒霉, 但是每次教育时都要告诉他这种错误做法将会带来的后果, 因为有的错误是要等到现实真的惩罚了孩子之后, 他才会意识到, 这时家长或教师不应说“我早就说过你就是不听”甚至“活该”这样幸灾乐祸的话, 而要指导他总结教训。

2. 对待的态度方面。

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孩子将来比自己更有成就, 于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 尽力满足他的要求而不管这些要求是否合理和家长是否能承受。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不能容忍孩子受一点点的委屈, 还经常与别的家庭攀比, 于是他们更习惯于不用规矩约束孩子的言行, 从而给孩子造成一种表面宽松、实际却潜藏着一定程度危机的氛围。娇惯出来的孩子, 不仅独立生活能力差, 也不习惯于守规矩。所以我认为“小皇帝”是娇宠出来的, 而不是“一孩化”的必然结果。

3. 实践中的体现方面。

要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比较容易, 但是要他们知道哪些不能做往往比较困难, 因为有些道理对孩子来说过于深奥, 这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教训”来让他感知这样做的危险性。例如, 告诉孩子不能摸热水瓶或热水杯, 他们通常不信, 有时愈是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愈想去做。我一位朋友的做法是:在杯子里倒小半杯热水, 待到摸上去不会烫伤孩子的时候, 让他去摸一下, 只要使他的手感到疼痛再向他讲就能达到目的。

还有的规矩是不可能让孩子通过实践取得教训的, 不遵守后果十分严重。例如不能触摸电源, 不能将小螺钉放到嘴里, 过马路闯红灯, 到动物园跳到安全护栏里面, 对这些很危险的行为, 家长或教师采用强制手段制止非常必要。不过, 只要不是非制止不可的行为, 一般不要这样做。不一定所有错误都必须受到惩罚, 即使惩罚也要讲清楚道理, 讲道理也不必絮絮叨叨, 孩子的耳朵磨出了茧子, 他就听不进去家长的唠叨了。不要将有些错误的后果看得那么严重而不依不饶, 批评教育孩子时也要允许孩子申诉理由, 要允许他们犯错误, 更允许他们改正错误。

另外, 还有注意观察。首先要观察正面教育的效果, 及时发现孩子在懂规矩守规矩方面的进步, 并鼓励和表扬他们。其次要观察他们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不守规矩的苗头, 再想出解决的办法。观察要敏锐, 这样才有可能通过现象发现其中那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并有可能实事求是地预见某些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但是不要过敏, 不要过度紧张, 不要把孩子的一些令大人不那么满意的表现看得十分严重。大人尚且允许犯错误, 也允许改正错误, 何况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呢?

三、适时教育, 潜移默化

1. 规矩制定要合情合理。

规矩多了, 会限制了孩子的潜能和天性, 如果没有规矩, 又没有奖惩的标准, 所以我们一定要合情合理地制定规矩。

(1) 要分清哪些是必要的规矩。比如, 训练孩子遵守作息时间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时间观, 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还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待人接物、礼貌用语、劳动要求、自我服务等都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素质、责任心和有始有终等好品质。我们要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相应特点, 以保持合理的期望。

(2) 在原则上要注意。首先要口径一致, 那就是在给孩子做规矩时, 在场的都应保持态度一致, 规矩一做好, 所有人都应共同坚持。还要有始有终, 不能昨天坚持, 今天却因大人心情好了就算了, 也不能前面坚持很到位, 后面就做做样子。其次就是宽严适度, 规矩的尺度把握在大人手中, 在不同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规矩。再次就是多表扬, 执行时大人态度要严肃, 多讲道理, 多从正面进行鼓励。好的行为要鼓励, 遵守得好也要及时表扬, 给予适当奖励。

(3) 在制订规矩时要注意简单易懂, 让孩子容易遵守。孩子的理解能力没那么深, 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 复杂的规矩非但不能令他遵守, 反而会让他感到糊涂。成人要让孩子参与讨论, 只有把孩子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员, 并尊重他、关心他, 孩子才能懂得成人为自己制定规矩的良苦用心。这样孩子才能尊重、爱戴别人, 并对这些规矩心悦诚服地接受。

2. 立规矩要趁早。

毫无疑问, 孩子生来无法无天而且得寸进尺, 他们吃了一个冰淇淋就会要第二个, 看完一个动画片还想看下一个。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通常在孩子已经超越了所有的界限时, 才想起应该立下一些规矩, 而在此之前,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 他们已经给孩子太多的宽容。孩子在这个过程中, 已学会了和大人周旋的艺术。这个时候再给孩子立规矩, 大人会感受到很大的阻力。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不听话和随心所欲, 他们会很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所以, 不能等到最后一刻才想到要给孩子立规矩, 这项工作应该从孩子一岁的时候就开始, 让敏感的小宝宝在父母的表扬和不满之间感受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被禁止的。

3. 规矩随着年龄变。

不同的年龄阶段, 孩子会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处罚方式也应有所转变。因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

比如说, 一岁大的孩子好奇、好动, 精力充沛, 此时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任务是探索周围的世界。他们已开始认知语言, 但还不了解外界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 例如他们并不知道玻璃花瓶摔在地上会碎的, 他们没有控制行为和情绪的能力, 一旦想要什么东西就要马上得到。那大人就要合理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可以给孩子示范, 告诉他哪些行为是正确的, 但不必要求孩子一定做到。

对于三岁大的孩子来说, 这个年龄的自立形式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 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任务是学会更好地控制情绪。在成人的要求下, 孩子们也会愿意按大人说的去做一些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但是别指望孩子能够始终合作。孩子发脾气和哭闹会经常发生, 不过他能够慢慢地应付挫折了。大人应交给孩子一些“工作”去做。不要因为他没有坚持到底而惩罚他, 而是对他的每个努力都应该表现出赞赏。让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一下好的行为举止, 比如放一段音乐, 让孩子在音乐结束以前要做好饭前的准备工作:洗手、摆放好他的小碗和小勺、双手交叉不摸东西等着开饭。惩罚孩子的时间要短, 要想办法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从四岁起对孩子要严格一点, 可以给他讲解规矩的“为什么”, 就是将各种规矩的道理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讲给他听, 以使孩子逐渐明白这些规矩的合理性。好的教育应当是讲得出道理的, 而不是“就得这么做”。如果家长对于很多规矩讲不出道理, 最后就会回到祖祖辈辈教育孩子的老路上去, 最常见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打骂。总之, 大人比孩子经验多, 在教育上的失误主要不是孩子的错, 而是大人失策所致。

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 他们在四岁前还不了解规则和行为后果之间的联系, 从四岁起就可以加强纪律教育。对四岁及更大的孩子, 成人对他们最令人头疼的行为表现诸如和小朋友打架、说话粗鲁无礼等要心里有数, 要清清楚楚地告诉他们, 如果违反规则将有怎样的后果, 比如说短时期内不再享受某些“好处”, 如出外游玩, 请朋友上家里来, 或者在临睡前听故事。一旦孩子违规时, 立即贯彻行为后果。这个时候, 无需警告, 不用讨价还价, 如果小家伙认为有商量的余地, 他们可就不大会把你的规则当真了。

4. 成人要以身作则, 活用规矩。

(1) 界限与榜样。当我们开始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 我们应该告诉自己:孩子需要界限, 大人也需要, 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 成人也要严格遵守。比如, 要让孩子规律进食, 家长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 不挑食, 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 成人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 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2) 灵活运用。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 在孩子要求下可以偶然放宽政策, 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看一会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 这样会减轻压力, 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 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 有些事情甚至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成人苦口婆心讲半天, 也没有孩子自己体会破坏规矩后产生的后果有用。例如, 让他晚睡, 第二天起床时不叫醒他, 让他上学迟到一次。

(3) 转换角度。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 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为犯错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体会他的行为。例如家里来了客人时, 你的孩子经常很不礼貌地打断大人之间的谈话, 为此家长很恼火, 等客人走后严厉批评, 更有甚者当场就训斥, 而效果甚微。其实没有必要将这些事看得很严重, 有时孩子是因为大人说话音量大影响他看电视, 有时只不过就是为了引起大人注意。所以, 家长可以事先告诉孩子大人之间也有些事情要谈, 要他自己去玩一会儿。有时是一个大人陪客人谈话, 另一个大人陪孩子玩。就算是孩子打断大人的话, 也不一定真的是无理取闹, 他可能确实有事情要大人解决。就算是不懂礼貌, 也可以心平气和地先“照顾”他一会儿, 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通常很容易转移。事后也只需心平气和地告诉他好孩子要懂礼貌, 有事情要轻轻地说, 不要大声喊叫。另外, 孩子还小, 对孩子的规矩教育不要怕麻烦, 重复再重复也是儿童学习的必然过程。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不要时时处处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生怕有什么差池。大的规矩有了, 小处不妨宽松一些。

(4) 慎用惩罚手段。打孩子是万万要不得的, 暴力会摧毁孩子的自尊, 在孩子心里埋下恐惧、愤怒和仇恨的种子, 教导孩子决不可以运用暴力来解决。其他的惩罚手段也不可多用。尤其要注意的是, 行为和惩罚之间一定要有通顺的逻辑关系, 比如你要是把弓箭对着别人发射, 我就必须没收它, 不让你玩以免你伤害别人。做出这样的承诺之后, 一定要履行诺言, 而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让孩子觉得你只是在吓唬他, 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把你和你的话当回事了。

规矩就是规则, 我们的社会需要规则, 对孩子也需要订立规矩, 只有这样, 他们才会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2]幼儿园常规教育参考用书.北京市幼儿园品德教育教研组

[3]刘焱.幼儿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4]周兢.幼儿教育[M].江苏.江苏出版社.2006

[5]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7]琼·道格拉斯著.蔡美娟译.如何教养难带的孩子[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第14篇

关键词:新课程 音乐 课堂常规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20-01

中国有句古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假如我们把学习比作是一个游戏,则出现人们常说的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音乐课堂也是如此,但要强调的是,这里我们所谈到的课堂学习常规,不等同于课堂纪律,或者是课堂秩序,体现在音乐课堂就是各项音乐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课前准备,事倍功半

每节课一进教室,老师先检查课前准备:课本文具是否到位,是否按规定摆放(一年级只需要一本音乐书、二年级音乐书和收拾好的文具盒)。低年级的学生排队去音乐室时我让他们一手拿书一手与同伴牵起,免得空手跟别人打闹和走散。课前播放音乐,让学生养成聆听着音乐或歌曲自然走到位置轻轻坐下,并安静等待上课。

二、音乐讯号,快速反应

对学生进行站、坐以及开始和停止器乐演奏等的训练,同时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相关练习。例如:听到上行音阶起立,听到下行音阶坐下,听到铃鼓变成活动队形等,听到弹奏:ii76 | 55 5 | 66 54 | 33 3 | 2 5 |2 5 |54 32 |1 0 ||,结束小组活动等,在音乐指令中建立常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学会聆听,用心体会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必须尽早让学生养成专心聆听的好习惯。“聆听”是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即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聆听”音乐,它是审美艺术欣赏形式的必经之路。每当新学一首歌曲或是欣赏乐曲,我都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用心灵用大脑去聆听,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可以用想象、自我陶醉、肢体动作表现,但不可发出噪音,妨碍他人的听赏,在安静的氛围中感受乐曲的意境。

四、坐姿挺拔,歌声悦耳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唱歌习惯和技能的发展是所有音乐教育的一致目标。”状态决定声音,唱歌时不应该大声喊叫,要轻声悦耳,脸带微笑,声情并茂,和谐统一。正确的唱歌姿势,不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态的表现,而且还关系到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训练时,做到两眼平视有神,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宽,头自如,从内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满情意,发出圆润通畅自如的声音。

五、乐器使用,收放得当

器乐教学是团结协作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有机会为集体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还能获得知识,体会到合作的美妙。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为歌(乐)曲伴奏时必须合着节拍;与人合作表演时应该有较好的合作意识;收发打击乐器都必须轻轻的;演奏前,演奏完毕都不能随意发出噪音;老师示范是要注意观察;实物演奏前要进行徒手练习;演奏姿势要正确,聆听自己演奏的声音。

一、音乐组长,得利帮手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况且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很差,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小组长有以点带面的作用:带领本小组合作学习、表演、帮助后进生、落实学习任务,及时与老师反映本小组的学习情况等。

二、趣味评价,强化常规

有了课堂常规,还必须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的习惯,将课堂纪律完全建立在“习惯成自然”的基础上。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平时要勤说,一步步使学生走入正规,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好的习惯基础。教学中我常用提醒法、游戏法、竞赛法在快乐中正面引导学生巩固学习常规。

三、魅力微笑,师生和谐

教师常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中,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就能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知识的乳浆。“微笑”是教学的最佳境界。课堂上教师的“微笑”,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给学生充满自信的勇气;“微笑”可以室教师魅力无穷,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常规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是基础问题,它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日之功,需坚持长抓不懈,悉心指导,反复练习,循序渐进,才能变“被动做”为“主动做”。但是,常规只是一种手段,不要把常规当作的一味的约束学生的武器,教师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应该多鼓励,牢牢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让学生在生動、活泼、有序的氛围中真正的喜欢音乐,享受美感,陶冶情操,使我们的音乐课更加民主、开放、和谐,成就精彩、高效的音乐课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15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十分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十分糟糕的事。下方是企业中经常碰到的几种无序、混乱的状况:

1.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

在很多企业中,经常会遇到由于制度、管理安排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其实谁都没有真正负责。两个部门对工作却是纠缠不休,整天扯皮,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变成无序,造成极大浪费。

2.业务潜质低下造成的无序

素质低下、潜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也会造成工作上的无序。一种状况是就应承担某项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因潜质不够而导致工作混乱无序;另一种状况是当出现部门和人员变更时,工作交接不力,协作不到位,原来构成的工作流程经常被推翻,人为地增加了从“无序”恢复到“有序”的时刻。

3.业务流程的无序

由于大多数企业采用较多的是直线职能制的纵向部门设置,会对横向的业务流程严重割裂,各部门大多思考一项工作在本部门能否得到认真贯彻,而很少思考如何协助相关部门顺利实施。通常思考以本部门为中心,而较少以工作为中心,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从而导致流程的混乱,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需要反复协调,加大管理成本。

4.协调不力造成的无序

某些工作应由哪个部门负责没有明确界定,处于部门间的断层,相互间的工作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彼此都在观望,认为就应由对方部门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原来的小问题也被拖成了大问题。

对于协调不力,又可分成下方几种状况:

——上级的指示贯彻协调不力

对上级的工作指示及相关会议布置的工作没有传达,即使传达了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协调来组织落实,构成口号接力,工作在本部门出现停滞,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构成工作盲区。

——信息传递的协调不力

信息流转到某个部门出现了停滞,使就应得到这些信息的相关部门掌握不到,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信息没有分类汇总,停滞在分散之中;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分析、核实和利用,依旧停滞在原始状态中;信息不准确,造成生产盲目、物资供应混乱、计划的频繁调整、没有效益的加班及库存的增加。更有甚者,把信息视为本部门或个人私有,有意不再传递,则影响更大。

——业务流程的协调不力

绝大多数的管理活动不是一个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需要两个以上部门相互配合,按横向的业务流程来完成。但是由于纵向部门设置对业务流程的割裂,会构成一些断点,如果不能及时搞好协调,业务流程就不能顺利运行,会造成后续流程停滞,构成损失,即使想方设法绕过去,也会造成效率降低,还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协调不力是管理工作最大的浪费之一,它使整个组织不能构成凝聚力,缺乏团体意识、协调精神,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5.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

随心所欲,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当成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不以身作则,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造成无章无序的管理,影响了其他员工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影响了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这五种状况的无序出现的频次多了,就会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就应分析造成无序的原因,发奋抓住主要矛盾,思考在这种无序状态中,如何透过有效的方法,使无序变为相对有序,从而整合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学习总结(2):

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它方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理的道德行为规矩,它才能正常运转。规矩,时时刻刻影响着咱们的生活,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风雪卷袭中国时,中国人不能没有了规矩!你想想,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如果没有规矩,岂不乱套?一个军队,如果不按规矩去行事,那还不如一盘散沙,更谈何战斗力?当社会没有了规矩,咱们怎样去享受生活,钟爱生活?

世界杯吹响了号角,整个世界都已经为之沸腾。的法国与意大利的巅峰之战实在是振奋人心,但是结果又是出乎人意料的`、、、、、、当齐达内用他的光头顶入第一个球时,全场都在为他欢呼起来了,此时,他就是英雄。10分钟后,法国队又进了一球。全场的法国队球迷都在欢呼,欢呼!

但是就在这时,齐达内的“名牌光头”撞向了意大利的一名球员,大家呆住了,全场也静了下来。裁判出示了红牌,判齐达内故意撞人。齐达内低着头,他知道红牌意示着什么。他离开了足球场。法国队也正因齐达内的离开,全场士气受到打击,最终无缘大力神杯。事后,咱们知道齐达内之因此故意撞人,是正因对方用粗言秽语在骂他。但是红牌已出,这是世界杯的规矩,齐达内故意撞人,务必下场。

规矩,它不会对任何人做出让步;规矩,它不需要正因个人的改变而改变;规矩,它不会正因风吹而动摇。

规矩,之成方圆,为之规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矩是人民民主专政。一个国家,一个大国,如果没有规矩,何以在世界立足?人民需要在状况下享受权利,否则违法!当小偷把家里洗劫一空,咱们会将他们绳之以法;当外国无视规矩侵略咱们国家时,咱们会拿起武器作斗争。

这也是规矩,或者能够说是游戏规则。咱们需要遵循游戏规矩,不然就会“gameover”。

但是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守规矩了。在十字路口,他们为了自我的时刻不顾一切冲红灯,造成了事故的频繁发生;在商业战场上,他们为了自我的利益而不择手段,造成环境污染,“血流成河”……

咱们需要懂得规矩,遵循规矩。规矩是社会生活务必的标准,法则或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青春寄语)

规矩,之成方圆,为之规矩。

学习总结(3):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是人们在生活中归纳出来的一个十分实用的道理。它告诉咱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美国人的开车规定就印证了这一点:在美国,开车的规定是格外严格的。“行人优先、汽车让人”作为交通规则的基本原则,行人只要一走上人行横道,一切大小车辆务必停下来让路。不少汽车司机在碰到行人要过马路时,常常善意地停下来,挥手示意,请他们先走。在美国,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法律总是对行人更为有利。在大多数城市不准按喇叭,如果准许,只限必要时。例如,向横过马路而不知道已拦住你去路的人示警。你不能为了要车辆快驶些而按喇叭。听到了汽笛般巨大的警告音响,或看到警车或消防车闪亮的红光,驾车者务必驶到右边停车。即使驾驶者享有前行的绿灯,他仍应停车让警车或消防车安全地驶过。司机在街上看到接送学生的黄色校车时应格外谨慎,如果校车停下,司机务必停车,让孩子们先过马路。在繁忙的公路上,例如,在高速公路和快车道上不可停车。如果你发现了问题,或者想查阅地图,要把车驶到路旁。停车的时候,要细心看标志。每个城市有自身的停车规则。这些规则在同一城市的不一样地区,一天的不一样时刻,一周的不一样日子,都有变更。市内和城与城之间,速度极限变动甚大,应严格执行。司机不能酒后驾驶车辆,在车上和司机身上不能携带开过封的酒瓶子。

美国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肇事者实行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和处理办法。如果有人违反交通规则,在限期内到法院交纳保证金。法院向违章者带给三种选取办法,其一是到违章者学校领悟8小时交通规则(一年内只能上一次);其二是交付罚款,作违章记录;其三是付保证金,等候法庭判决,或被赦免,或被判付罚款。……

正正因有了这些严格的规定,才使美国成为地球人心目中的完美之地、富裕之地。可见规矩的重要。看到那里,我想起了一个关于香椿树的真实的故事:

在一家院里有棵香椿树,前后院十几户人家。谁家摘了,不独食,挨户送一些。

这一年又到了采摘香椿的季节。王家老大摘了头茬,按例分送,无话。摘过头茬的香椿,本该养它五七天,待新的一茬出齐后再搞。并且每一次都不可摘净。因此王家老大摘过后,树上依然有香椿。不料第二天老二便上了树。有人见了,仰头劝:“老二呀,你哥昨日才摘过,摘得太频了留神它不长了。”“没事,这还多着呢,长老了多可惜!”老二不听劝,仍自摘。他哥哥也叫:“咱家还没吃完呢,你下来拿。”“那点儿?不够!我要吃。”老大听兄弟如此说,没再吱声;劝的人讨个没趣,悻悻走开。老二摘了不少香椿,用书包盛了,自我吃去了。院里人们一片叶子也没分到手。

人们无法制裁老二,便把一股愤懑不平之气倾泻在树上。新叶初绽,未及长成,就有人迫不及待地上树采摘。你上我也上,各户“精英”在上方摘,各家老弱们在树下捡。谁也不再恪守旧习,谁也不肯把自家摘的香椿再分送别人。就是一时吃不了,也宁肯去送给亲戚兄弟姐妹同事同学,而不肯舍一片叶子给邻居。多年以来维系邻里间和睦相处的好风气一夕之间便土崩瓦解!没有爆发公开的冲突,龃龉却像瘟疫一样封闭了各家的门户。关起门来,自家人议论张家的贪、李家的奸。那先前的气氛荡然无存了。

看了这个故事,大家知道规矩的厉害了吧!如果没有规矩的话,造成的后果会不堪设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国家都制定了法律的原因了。

生活是条五彩路,规则就像交通标志一样,透过图形、符号、颜色、文字,向行人传递特定信息。咱们的成长离不开规则,咱们要了解规则,运用规则,遵守规则,成为礼貌社会的小主人。以身作则,建立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

学习总结(4):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题记

尝有人不解《周易》何意而问易玄。易玄概而括之曰:“周者,圆周也,无规矩不成方圆也,乃规律之要义;易者,变易也,变化也,上日下月,日月交替,阴阳之道也。周易周易,斯乃规律变化之谓也。

规矩者,方圆之器也,矩以制方,规以制圆,依规矩而方圆乃成。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这是古人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比如就象巧锤自我制作画圆和方形的工具留给后人才使之后的工匠们知道圆就应怎样画,方形该怎样做。古人也把它叫做规矩绳墨,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校不可一日无纪。

青少年时期,有大家都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自由,的同学认为:“多了约束便没了个性,一味地遵规守纪,一味地听老师的话,就像条条可怜虫一样作茧自缚,最终只会抑郁而死。咱们需要展现自我的风采,展现自我的才华,展现自我的见解。咱们不是蒸笼里的包子,更加不是饭碗里的米粒,咱们形如空气中漂浮着的微小颗粒,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发展。

咱们明白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习并领悟创新,从不一样的角度思考问题,倘若一个人安于平庸,甘于落后,画地为牢而不自知,那么他将失去向上的动力,失去开创完美明天的创造力,等待他的结果只有淘汰。如果一味循规蹈矩而不敢创新,怎样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牛顿的经典力学。

从学校角度来讲,纪律是为了维护学校利益并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学生遵守的规章、条文。早上去学校,如果迟到了,进教室前要喊:报告。征得老师同意后才进去。上课期间,口渴了想喝水,最好等到下课。课间休息十分钟,这样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让学生舒活舒活筋骨,清醒清醒头脑这些合理的行为规范,学生有遵守的必要。有的同学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乱丢垃圾,,自习课说话,迟到、旷课、遛出校外上网吧、校外群殴,未经允许,擅自出入校园。这些违规乱纪的现象轻则会使同学们成绩下降,重则会使人误入歧途。如果学校没有校规,时刻长了,学生会构成自由散漫的怀习惯,自我肩负的职责感也会逐渐减弱。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能够创造群众的美。”只有按照规定来做,才拥有和谐的群众。

上一篇:吹笛少年作文600字下一篇:急促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