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期刊论文格式

2024-07-22

发表期刊论文格式(精选6篇)

发表期刊论文格式 第1篇

(一)题名(Title,Topic)

1.1.准确得体

2.2.简短精炼

3.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4.4.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

(三)摘要(Abstract)

(四)关键词(Key words)

(五)引言(Introduction)

(六)正文(Main body)

(七)参考文献

(八)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九)内容的格式要求

说明

(一)题名(Title,Topic)

1.1.准确得体

2.2.简短精炼

3.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4.4.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

(三)摘要(Abstract)

(四)关键词(Key words)

(五)引言(Introduction)

(六)正文(Main body)

(七)参考文献

(八)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 九)内容的格式要求

[编辑本段]说明当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之后,如何将其展现于众人面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例,给大家介绍科研的一个重要部分论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项。当然,要写出一篇好的论文,绝不是单单这么一个简要的介绍就够了,还需自己多写、多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及到学术论文的写作领域,那么怎样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是怎样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对您论文写作有所帮助。[编辑本段](一)题名(Title,Topic)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发表期刊论文格式 第2篇

1、论文标题

回答本文关于什么?最佳文题的标准是用最少的必要的术语去准确描述论文的内容。基本写作要求是准确、简洁和有效。论文的标题必须确切地概括论文的论点或中心内容,做到文题相符,含义明确。标题必须意思清楚、言简意赅地概括反映论文所讨论的内容。一则好的标题应该确切、鲜明、扼要地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使读者在未看论文的摘要和正文之前即能迅速准确地判明论文的基本内容,从而做出是否阅读摘要和正文的判断。

此外,标题应反映论文所属的学科,题目大小要合乎分寸,切忌华而不实。不要使用过于笼统、夸张或是太大的题目,使人看了不知道究竟是研究的什么问题。醒目的标题,其含义能让人一望即知,而且能立刻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科技论文的标题因为要反映出论文的中心内容或论文的基本观点,所以通常不可能写得像文艺作品的标题那样简短,但是也必须尽可能地写得简练些,不要写得太长,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应避免繁琐、累赘和过于平淡无味。另外,也要注意在题目中突出新的观点来,使人看了标题知道文章有新见解。要说明一点,论文的标题与论题并不是同一概念。论题是文章的基本观点,标题是文章的题目。但是有些论文的标题和文章的论题是相同的,即标题反映了论题;有的则没有反映。

尽量在标题中使用论文中的关键词语,一方面有助于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可增加论文的被检次数,从而可能增加被引次数,因为用机器检索时,机器只显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而不是整个标题。就此而言,标题中关键词语的使用问题应该引起论文作者的高度重视。如果想在标题中表达较多的内容,例如,既想概括地表达出文章的论述范围,又想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者对某一问题的评论,这时标题就会写得太长,而且一个标题也难以表达两层意思。解决的办法是在主标题下加一副标题。主标题概括地表述论文的主题或讨论范围,副标题作为主标题意思的补充和引申。这种加副标题的做法,在论文特别是在中文论文写作中也是经常使用的,但有的期刊明确不要加副标题,所以在投稿前需看该期刊的投稿须知。另外,尽量避免在标题中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公式等,以防止出现误解。

2、作者及单位

回答谁参与了本研究的设计、工作及论文的撰写,一般以对文章贡献大小排列。作者单位一般要求写至二级,如XX大学Xx学院。作者简介应按所投期刊要求撰写。基金项目名称要准确,并注明编号。

作者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第一作者,其次是通讯作者,如果通讯作者在该领域为大家公认的名人,则有利于稿件通过编辑的初审关,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通讯作者可以是第二作者,也可以放在最后,但如果通讯作者不是第一作者的你,则在稿件中的联系方式要为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一般来说,导师充当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有些期刊当稿件被录用并在稿件修

改时,允许改动作者顺序,虽然你已经签了版权合同,当然,这个改动以不引起版权纠纷为好。

3、摘要

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以写成指示性或报道一指示性文摘。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摘要是论文要点的浓缩。因此,应在文章各主要部分完成后再写,这样有利于文章要点的提炼。优秀的摘要应能有效地抓住读者的兴趣。如果不是综述性文章,文章的英文摘要可以按照报道性文摘去写,即按objee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和Conelusions(结论)逐一阐述论文的梗概。时态主要是以一般现在时为主,也使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从理论上讲:一般现在时用于通过科学实验取得的研究结果、结论,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般过去时用于在一定范围内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的规律性认识,这种认识也许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完成时用于表明过程的延续性,虽某事件(或过程)发生在过去,但强调对现实所产生的影响。上述三个时态是撰写摘要时常用的时态,有时很难区分它们在含义上的严格差异。目前,英文摘要仍以被动语态为多。使用第一人称时,用凡指的we,theaUthor,theauthors,不用工。

4、关键词

关键词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尽量少用不规范的主题词或新造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一篇论文可选取3一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关键词可以从论文标题中,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选。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关键词,可以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论文所涉及的概念深度。

5、引言

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引言作为学术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文字介绍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读者了解该文的概貌,起导读的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的。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结果、意义和前景,不要展开讨论。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

编辑对引言的一般意见为引言是否充分反映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是否阐述了该项研究的必要性。

引言的具体要求:(a)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b)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标出文献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c)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应注意分寸,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实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求”、“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d)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但也应避免引言与结论雷同;(e)简短的引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和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f)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明局限性要客观。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且文章摊子不要铺的太大。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g)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一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一般以两三百字左右为宜。

6、材料与方法

这部分主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即用什么做研究(即研究所用的材料)和怎样做研究(从事研究所用的方法)应尽可能按实验研究的先后顺序描述,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如果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前人的,或者即使有所改进,也必须标注参考文献。另外,还要叙述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测试什么参数、测量量程或范围等。

7、结果

结果是论文的核心,主要回答发生了什么。数据可用图、表或文字表达,但三者间应尽量少重复;在文字部分叙述主要结果和意义,用图或表给出较详细的数据。量和单位必须注意采用国际标准,注意大小写、正斜体。

8、讨论

回答所获得的结果是否为前言中提出的关键问题的答案,结果怎样支持答案。集中讨论与本研究结果有关的问题,突出本研究的创新及重要性,并与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给出结果所支持的结论。讨论的每个部分应有一个主题,并根据其逻辑顺序确定层次。且讨论内容应该为自己研究独特的东西,和别人相同或相似的一笔带过,不要深入讨论。另外讨论的数据来源应该和结论中的数据一致,并一一对应,前后呼应,互相衬托。

9、结论

结论也叫结束语,是文章的总结,要回答研究出什么,需要简洁地指出:由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例外或本论文尚难解决的问题;与以前已发表论文的异同;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结论不是摘要简单地复述。

10、致谢

对提供了基金和物质的帮助者必须表示感谢,但仅列出对本工作提供特殊的实质性贡献者的姓名;同时必须得到被致谢者的同意。

11、参考文献

与本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有关的其它相关的研究,著录要求是:准确、完整、规范,并必须在文章引用处注明。

文字编排要求:

论文整体编排上,页面设置默认格式,行间距1.2倍左右,整洁大方,疏密得当。具体要求:

1、标题:黑体,三号,居中

2、署名:单位与姓名之间空一字,宋体,小四号,与标题间距一行

3、摘要:与署名间距一行,首行缩进四字,“摘要”二字之间空一字,黑体,五号,后跟冒号;摘要内容楷体,五号,换行后文字缩进两字

4、关键词:首字与“摘要”对齐,黑体,五号,后跟冒号;关键词3或5个为宜,楷体,五号

5、正文:(1)与“关键词”间距一行;(2)宋体,小四号;(3)每段首行空两字;(4)文科各级目录方式:“

一、”“

(一)”“

1、”“(1)”;(5)理科各级目录方式:“1.”“1.1”“1.1.1”;正文中如果直接引用一个或几个段落、一个或几个案例,一般独立成段,段落开头空四格,换行空两格,五号楷体字为宜。

6、注释或参考文献:与正文至少间距一行,“注释”或“参考文献”用黑体,五号,后跟冒号;在正文中须标出“[1]”、“[2]”……,然后在注释或参考文献后对应注明“[1]”、“[2]”……做注释或参考文献时须完整,不得残缺不全;注释或参考文献内容用宋体,五号。请详看第7条目。

7、做注释或参考文献,第一种:传统形式

引自期刊:

[1]作者:《题名》,《刊名》,××××年第×期,第×页。

引自专著:

[2]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及××××年×版,第×页

引自报纸:

发表期刊论文格式 第3篇

“科研论文的研究是衡量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科研论文的发表及发展状况是科学研究的集中表现,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载体”[1],体育科研对体育各项运动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指导性作用。

蹦床自2000年被列为第27届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后,中国在2002年才成立蹦床国家队,因有良好的体操竞技基础,使蹦床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竞争奥运奖牌的优势项目之一。而对该阶段中文期刊发表蹦床科研论文的数量、内容、研究方法、作者署名等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人们及时了解我国目前竞技蹦床科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特征,并可为蹦床科研工作者积极促进我国蹦床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而确立新的研究方向及内容等,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为此,本文拟就2000~2013年中文期刊发表蹦床论文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与特征等,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文期刊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刊登的蹦床科研论文(共计73种期刊285篇论文)。其中,13种核心期刊载文107篇(占统计总量的37.54%);非核心类的7种“体育学院院报”和3种“国家级”体育期刊合计38篇(占13.33%);16种省级“体育科技”75篇(占26.32%);20种综合类大学(或学院)学报38篇(占13.33%);其他14种综合类省级期刊27篇(占9.48%)。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阅读与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文献和资料,详细了解2000年以来中文期刊发表蹦床论文的状况与信息。

2.2.2 专家咨询访谈法

对统计过程中研究内容的划分及分类等问题,进行专家访问与咨询。

2.2.3 数理统计法

以“蹦床”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分类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2000年1月~2013年12月公开发表的蹦床研究文献。并对检索、筛选到的论文总数量、不同研究内容及使用的研究方法、独立(或第一)署名作者的职称及单位等情况,分别进行统计、比较与分析。

其中,重复发表论文,以刊出时间早的统计:同一作者出现两个署名单位以“第一单位”统计;因“心理训练”、“训练理论与方法”、“保护与帮助”及“运动监控”等内容的研发论文分别与“运动训练与管理”有相同之处,均以“运动训练与管理”统计;“比较法”和“逻辑推理法”与“理论分析法”有相同之处均以“理论分析法”统计;而“观察法”和“录像观察法”则均以“观察法”统计。

2.2.4 逻辑推理法

依据统计结果和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对2000~2013年中文期刊所发表的蹦床论文现状及发展的趋向性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归纳与概括,并针对中国蹦床科研论文研究的内容分布现状等,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3.1 蹦床科研论文研发总数量及发展特征

分析表1:中文期刊在2000~2013年共刊登了285篇蹦床研究论文,总数量相对竞技体操较少[2]。究其原因,主要是蹦床刚列入奥运比赛项目,科研工作起步晚、蹦床科研工作者及比赛少所致[3,4]。分析还发现:除2000年和2013年分别为“1997~2000奥运周期”的举办年及“2013~2016奥运周期”的起始年总数分别发表了9篇(占论文总数量的3.16%)和20篇(占7.16%)的论文外,在2001~2004、2005~2008和2009~2012三个奥运周期内分别发表的论文总数,分别为62篇(合计占论文总数量的21.75%)、93篇(占32.63%)和101篇(35.44%),总体论文发表的总数变化不大,虽有起伏但发展态势总体倾向增多(图1);同时发现,论文发表数量的变化还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每个奥运周期的起始年(2001年、2005年和2009年)研发论文的总数量,除2009年相对2010稍高外,其余均比“同周期”的第2~4年总数量少,而在每个奥运周期的第二年(2002和2006年)或第三年(2011年)达到最多,且在随后的第三年(2003和2007年)或奥运举办年(2012年)则开始呈现降低。这结合奥运周期蹦床比赛的特点进行深度分析可发现;研究人员对重大比赛的关注度高,获取信息及时且渠道比较畅通[5],应是导致这一特征呈现的主要原因。

3.2 蹦床科研论文研发内容及分布特征

分析上述论文研发内容(表1)发现:2000至2013年中文期刊刊登的论文内容,总体可归纳为20个方面。其中,排前10位的分别是:技战术及赛事分析(72篇,占论文发表量总数的25.26%)、运动训练与管理(62篇,占论文发表量总数的21.75%。其中,“技术训练与管理”33篇占11.58%,,“心理训练”和“运动监控”分别为11篇占3.86%和9篇占3.16%,而“训练理论方法”和“保护帮助”分别仅占1.75%和1.40%)、发展趋势与对策(34篇,占11.93%)、技术训练与管理(33篇,占11.58%)、理论研究(26篇,占9.12%)、比较研究(23篇,占8.02%)、运动损伤与康复(12篇,占4.21%)、动作编排(11篇,占3.86%)、规则探讨(9篇占3.16%,)和后备人才(8篇占2.81%,)及生理生化(6篇占2.11%);剩余10个方面(第11~20)分别在4~1篇之间,合计占7.72%(共22篇)。同时还发现,连续三个奥运周期(2001~2014、2005~2008和2009~2012)研发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分别是10种(第1~7种、第13、17和第19种)、17种(第1~11种、第13~18种)和17种(第1~12种和第14~16种),总体倾向拓宽。其中,除第18和第19种分别仅在2001~2004和2005~2008年奥运周期内各出现了1篇便随后消失、第15种分别在2005~2008年和2009~2012年各有1篇论文、第16种分别在2005~2008和2013~2016年各有1篇论文外,从“2001~2014”发展至“2009~2012”奥运周期论文研发内容的发展:“保留”了7种(第1~7种)、“新增加”了7种(第8~13种、第20种)、“抛弃”了3种(第14种、第17和18种)。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被“保留”的内容均是排前7位的研究内容;“新增加”的内容除第12和第20两种都是2009~2012内开始拓展的内容外,其余五种内容全部始于2005~2012奥运周期;而被“抛弃”的内容除第18种仅在2001年出现了1篇后便消失外,剩余全部终止于2006年以前。这结合前述不同奥运周期各年度发表论文的特点而做综合分析可发现:目前有关蹦床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技术与赛事分析、运动训练与管理、发展趋势与对策、理论及比较研究、运动损伤与康复、动作编排、规则探讨、运动监控、后备人才和生理生化等方面。其中,针对蹦床大赛的分析、结合新规则的成套动作编排、发展趋势及应对对策的探讨,以及中、外选手技术实力比较、后备人才的培养等,仍将是蹦床科研工作者今后继续研究的热点;相比之下,由于有关蹦床选材、蹦床教学、动作创新,以及蹦床横跨学科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适时也将会成为科研者所青睐光顾的领域。

3.3 论文署名情况

分析表2发现:独立署名的论文148篇(占刊发论文总数量的51.93%)、合撰署名的论文137篇(占48.07%),总体以独立署名的比例稍高。但发现自2001至2012年三个奥运周期所使用的独立署名和合撰署名的论文总数量,分别为125篇(占43.86%)和131篇(占45.69%),总体却以合撰署名的数量和比例稍高,且连续三个奥运会周期(2001~2004、2005~2008及2009~2012)分别以独立和合撰署名的论文总数的发展态势,均趋向增高,但尤以独立署名的比例增长幅度较大。这说明自2000年以来,中国蹦床科研已被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所重视,在个体化研究得到突出强化的同时,合作化研究也得到逐步加强,并表现出超越个体化研究的发展势头。因此,随着蹦床研究课题的不断深入及广度的拓展、研究经费和论文发表费用的不断提高及科研人员合作意识的进一步加强[4,5],未来蹦床科研论文的合撰程度还将会进一步提高。

而署名单位自2000年发展至2013年:独立和合撰的单位均仅限于高校、运动队、体育科研所三类单位。其中,以高校的单位署名篇数最多(合计215篇,占75.44%),其次分别是运动队(合计54篇,占18.94%)和体育科研所(合计16篇,占5.62%)。可见:高校、运动队、体育科研所三类单位的蹦床科研人员,是中国目前蹦床科研队伍的全部。其中,高校科研人员则是蹦床科研队伍的主力军。而加强科研经费在高校的投入,重视蹦床课题研发项目与高校的合作,应是提高我国蹦床科研成果效率而发展的主要方向。另外,统计中还发现,在2000~2013年中文期刊发表的285篇蹦床科研论文中,署名第一作者(或独立)的以高校教师和教练员为主,并以中级职称的教师和教练员发表论文最多,副高级次之。究其原因,主要是科研人员存在晋职动机,且职能部门既存在职称评聘工作的公式化(N篇论文就是一个教授),又缺乏对岗位业绩的考核,从而使晋升副高级的中级及晋升高级的副高级职务的人数在增多的同时,也促使升至正高后的科研人员降低了科研主动性所致[6]。由此不难发现:中级及副高级职称的署名作者,应是目前中国蹦床科研论文研发的主流力量。而在加大对主流力量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以积极完善岗位业绩考核制度,来充分调动及提高正高等职称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积极性,应是中国职能部门所要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5 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分析表3可看出;2000~2013年发表的论文共使用了9种研究方法。总体以第1~4种使用频率最高均在百余人次以上(尤以第1种比率最大。其余依次分别是第2、第3和第4种);其次是第5和第6种;而剩余三种(第7~9种)研究方法则使用频率比例最小,分别仅有10人次(占1.52%)、11人次(占11.67%)和1人次(占0.15%);分析还发现:除2000年和2013年均使用了第1~6种研究方法,且2013年还增加了第7和第8两种新研究方法外,从2001~2012年的三个奥运周期:分别采用了6种(第1~6种)、8种(第1~8种)和9种(第1~9种)方法,总体研究方法的使用种类趋向增多,且三个奥运周期研发的论文,均采用了第1~6种方法。其中,由“2001~2004”发展到“2005~2008”新增加了2种(第7种和第8种),而由“2005~2008”发展到“2009~2012”则新增加了1种(第9种)。这结合“单一研究方法的缺陷和局限性,往往会造成科研论文质量的降低,而研究方法越多越能体现科研论文的高质量”[3,7]的研究方法使用特点而分析可发现:综合运用多种科研方法是进行蹦床科研研究的必要手段,蹦床科研方法的使用,已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未来随着计算机和数学理论在竞赛管理及技术教学中的广泛普及与运用,蹦床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将会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其中,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观察法,是目前蹦床科研论文使用频率最高的研究方法,因而也理应是今后撰写蹦床科研论文的首选研究方法;而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还将是众多科研工作者撰写蹦床科研论文而青睐优先筛选的科研方法。

4 结论与建议

1.在奥运周期起始年发表论文较少、第二(或第三)年达到最多,在第三(或第四)年呈现降低,是2000~2013年中文期刊发表蹦床论文呈现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而在强化个体化研究的同时逐步加强合作化研究,则还是蹦床科研论文作者署名表现的主要发展特征。随着蹦床研究课题的不断深入及广度的拓展、研究经费和论文发表费用的不断提高及科研人员合作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合撰程度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2.2000~2013年中文期刊蹦床论文内容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技战术及赛事分析、运动训练与管理、发展趋势与对策、理论研究、比较研究、运动损伤与康复、动作编排、规则探讨、后备人才、生理生化等方面。其中,针对蹦床大赛的透析性分析、新规则下的成套动作编排、发展趋势及应对对策的探讨,以及中外选手实力比较、后备人才培养将是研究热点;而蹦床教学、动作创新及跨学科的交叉研究等,也将会适时出现。

3.蹦床科研论文研究方法的使用,已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而随着计算机和数学理论在竞赛管理及技术教学中的广泛普及与运用,蹦床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必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其中,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仍将是蹦床科研论文使用最多的方法,而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及录像观察法等方法,以及理论分析法、比较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也将是蹦床科研工作者撰写论文而青睐优先筛选的科研方法。

4.高校、运动队和体育科研所,是蹦床科研人员的集结地,且以高校集结的人员最多。其中,中级和副高级职称人员,是中国目前研发蹦床科研论文的主流力量。因此,重视蹦床课题研发项目与高校的合作,并加强科研经费在高校的投入,应是提高蹦床科研成果效率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在加大对主流力量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以积极完善岗位业绩考核制度来充分调动正高级等职称人员的科研工作积极性,还应是中国职能部门所要积极解决的重要问题。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及逻辑推理等方法,对20002013年73种中文期刊发表的285篇蹦床科研论文的现状及趋向性发展特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论文内容分布主要集中在技术与赛事分析、发展趋势与对策、运动训练与管理、理论及比较研究、运动损伤与康复、动作编排、规则探讨等方面;研究方法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高校、运动队和体育科研所是蹦床科研人员的集结地,其中,中级和副高级职称人员是研发蹦床论文的主流力量;而奥运周期起始年论文较少、第二(或第三)年达到最多,并在第三(或第四)年呈现降低及在强化个体化研究的同时逐步加强合作化研究,是目前中文期刊发表蹦床论文所分别呈现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和作者署名特征。

关键词:蹦床,科研论文,中文期刊,20002013年,奥运周期,趋向特征

参考文献

[1]刘莉,杨健.对我国游泳项目在13种核心期刊上刊登的体育科研论文载文统计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5):127-131.

[2]吕洪波.土丽.2000年以来我国竞技体操科研论文状况的趋向性分析[J].科技信息2008,(22):209-210.

[3]李绪稳,雷强,瑾杰,等.我国蹦床科研论文现状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8,(4).

[4]朱礼金,周曰智,王润超.1998年以来我国蹦床运动科学研究现状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2):60-61,70.

[5]曲鲁平,刘文宝.1997~2006年我国部分期刊体操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90-93.

[6]贾鹏,陆海林,王荣珂.1999~2008年我国体操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4):126-129.

发表期刊论文格式 第4篇

【关键词】在线出版;学术出版;学术期刊

【作者单位】黄国春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国际STM学术期刊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出版,据DOAJ统计,到2014年,以e-only数字形式开放获取出版的期刊已经超过10000种[1]。学术数字化出版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中国的学术数字出版平台迟迟未见出现,这既有技术原因,也有着学术出版体制、学术评价机制等深刻与复杂的原因。但无论如何,任何困难也挡不住中国学者对数字学术出版的期盼。

一、中国学术出版数字化从艰难中走向前台

中国学术出版数字化的推进步履维艰,传统纸质学术期刊仍处于强势地位。原因有三:一是学术期刊垄断学术资源,学者争相向“核心期刊”投稿。新媒体无法与之争夺学术稿源与受众;二是中国学术期刊体制特殊。学术新媒体难以获得“刊号”等出生证;三是学术评价机制的不合理。学术期刊是学术评价的前提,所有评价机构的定量评价都是基于“刊”的[2]。这三个原因确实切中要害,也是学术出版数字化进程难以推进的关键所在。

中国学术出版数字化的推进步履维艰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学术期刊多数是附属于研究机构、大学或政府部门,在行政上、经济上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位。这与国外的学术期刊作为独立机构或出版集团的一部分有着本质的不同。2012年7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试图把学术期刊编辑部“转企”或合并到出版集团 [3],以期实现学术出版的集团化、集约化和数字化发展,但因忽视了学术期刊非独立性的体制问题,引起了学术期刊的很大抵触,结果无法实施下去。

但中国并没有因此停住迈向学术传播数字化的脚步,学术数字出版领域出现了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多种数字化学术传播平台。在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学术期刊依靠纸本传播信息的渠道早已名存实亡,今天的学术期刊无一不依靠互联网来进行传播,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但这些数字化学术传播平台只是学术期刊纸本的网上浏览器,并不具备数字出版功能。中国的数字化在线学术出版平台还亟须建立。

二、学术数字出版平台的模样

桑海博士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在线学术平台》[4]中对未来的“在线学术平台”进行了构想:学者注册为平台用户,向网络平台投稿,通过平台编辑人员初审后发给评审专家,通过同行评审的稿件发至作者投向的期刊,限期选用。若作者选择“OA(开放获取)出版”,未被期刊录用的稿件将在OA平台发表,发表的文章注册DOI号。论文在平台以专栏化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这个在线学术平台的形成有几个条件:①有众多的学术期刊加盟;②建立各学科的评审专家库;③OA出版的文章注册DOI号。这个平台在不改变纸本期刊结构的基础上与网络两条腿走路,网上投稿审稿,纸本出版与网上发表可同时进行。这个平台之所以纸网条腿走路,一是纸本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目前仍无法撼动;二是向数字出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三是用纸本的学术把关人为数字出版开路。

在線学术平台的数字出版模式是OA出版,即纸本期刊没有选用通过评审的稿件时,在作者选择的前提下,可以在网上开放获取。平台并没提及Online First(优先在线出版),而真正的数字出版应该是e-only的。OA是在纸本之余的在线出版。而Online First则不同,论文通过评审后优先在线出版,纸本期刊再从中选择印刷出版。论文经过二次筛选、二次评审,更突出纸本的精品地位和评价作用。为了体现学术研究的多样性、层次性,平台应该扩大优先在线出版的容量,让更多论文Online First发表,注册DOI。数字出版平台以学术交流和传播为中心,大量的在线优先发表论文增大了纸本选择的空间,纸本期刊从中自由选择,再进行专家评审出版。无论是优先在线出版或是纸本出版,论文全部进入在线平台数据库开放获取。平台提供用户评价功能,用户可对论文进行在线评议和评分,系统计算引用量和影响因子。

桑海文中没有提及在线学术平台的数字出版格式。从目前来看,国际STM数字出版平台普遍采用基于Web平台的XML、HTML5或RichHtml格式文档[5],如SpringerLink、Elsevier等。而国内的学术网络传播平台普遍采用适合印刷的PDF格式。采用XML格式的好处是可以多媒体出版,可以容纳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元素,XML文档可标记、注释、编辑、链接和搜索,为语义出版提供条件[6]。文中的数据、公式可计算,程序代码可运行,XML文档还可容易地转换成其他格式的文档。

三、数字学术出版带来的影响

从国际上看,数字出版给学术出版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中国学术出版的影响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是可以预见的。

1.DOI成为学术论文的身份证

国际出版界广泛采用DOI(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在学术出版领域被称为“学术论文的身份证、出生证”[7]。国际DOI基金会(IDF)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作为中文DOI码的注册机构(RA),为中文学术出版界提供中文学术内容(包括期刊、图书、科学数据等)的DOI注册、解析等服务。出版机构或信息服务机构给在线发布的论文注册DOI编码。截止到2015年8月,DOI注册量1.17亿,点击量每月最高超过3亿次。2015 年 5 月 15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015 年 12 月 1 日正式实施。规则新增DOI作为电子图书、电子学位论文、电子期刊和电子资源的标识符,意味着中国将DOI纳入国家标准管理范围。

2.扩大投稿渠道与选稿范围,有效阻止学术不端

纸本出版形式中,作者要选择将论文投向某一期刊,而且不能一稿多投。数字出版形式中,数百上千的期刊加盟到一个数字出版平台上,作者只要将论文投入一个在线平台,那么平台上所有期刊都有机会参与选择论文。投稿方式由论文选期刊变成期刊选论文,论文与期刊从一对一变成多对多关系,从而提高论文对期刊的适配度和命中率。DOI提供论文的惟一标识和永久性的内容链接,可联网查询。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数据、文献和注释的论文很容易在数据出版平台入口被堵住,无法进入传播平台,從而有效阻止学术不端行为。

3.数字出版为建立新的学术评价机制带来可能

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评价性质的纸本学术期刊还会保留,但学术评价机制不能把数量庞大的数字出版论文长久排除在外。基于纸本“三大核心”的学术评价机制颇受争议。数字出版出现之后,以刊评文、以量评文的学术评价体系会受到以质量评文、以文比文评价体系的严重挑战。一是DOI可以提供准确的论文访问量、引用量的统计,为学术评价提供准确的计量依据;二是数据出版平台可以提供学术批评功能,注册学者可以在具体某一篇论文的“学术批评”栏提出学术批评,指出其学术缺陷或赞扬学术成就,批评的依据直接链接到DOI。

四、数字出版将迎来学术出版的大众化时代

数字学术出版平台的出现,扩大了学术成果的出版渠道,学术成果呈现可以多样化,对广大学者来说,这将是一缕明亮的曙光。尽管在线学术出版平台只是比现有的纸本出版多了一条出版通道,但数字出版将大大地改变以往期刊的出版概念,没有了定期出版和定量出版的限制,论文可以随时在线发表,且数量不限。这样必然会出现数字出版的论文比纸本出版的论文多出几个数量级的现象。只要有研究价值、创新价值,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论文都可以在线发表并进入传播平台。数量庞大的e-only论文按学科门类在网络传播,为学者阅读、检索和引用提供了便利。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期刊观念将逐渐被淡化,纸本期刊若无不可替代的功用,有可能会被数字出版湮没。

[1] The Gold Open Access Landscape 2011-2014 Wed, 09 Dec 2015 at 08:40 http://wwwdoaj.org/.

[2]朱剑.学术新媒体:缘何难以脱颖而出[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3]仲伟民. 缘于体制:社科期刊十个被颠倒的关系 [J].南京大学学报,2013.

[4]桑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在线学术平台[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2015(3).

[5]彭希珺,张晓林.国际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2013(6).

[6]翁彦琴,彭希珺.爱思唯尔语义出版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0).

期刊论文发表 第5篇

当前呼吁调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民众,很喜欢引证日本战后的人口发展经验及当代日本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而绝口不提国土面积与中国几乎相等的美国。

这似乎容易理解。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国力上的相形见绌、人均财富上的捉襟见肘,让人很难回避中国人口过多的事实。

但日本不同。

日本以三十七万平方公里弹丸之地,拥一亿两千八百万人口之众,在相对的意义上,说日本其实比中国人口更多也毋庸置疑。

而当今日本千方百计地鼓励国民生育,以挽救超低的生育水平,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继续强硬推行计划生育。

因此,中国民众把日本当作一面镜子来杯葛国内的计划生育政策,乃是俯拾即是的现象。

自然也有人更愿意拿美国甚至澳大利亚作为参照,支持中央政府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但很快被斥责为中国人口发展不能也不可能做遥不可及的“美国梦”,澳大利亚更因为人口稀少制约国际影响力而被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认为不足为师。

从引证之学与辩论之术来看,反对与支持两方这样一来便沦为各执一词,形同鸡对鸭讲,谁也说服不了谁。

假如基于中国国情继续推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是理性的,那么无论比较美国还是参考日本,都应该衍生出相同的支援性结论。

所以,站在力挺计划生育的一方,哪怕日本这面镜子不尽如人意,也不能拒绝。

相反,倒要看一看,人口问题上日本这面镜子到底照出了什么!

战后日本出现了两次人口增长高峰:第一次是一九四七至一九四九年持续三年的婴儿潮,共出生八百零六万人,总人口增至八千一百七十七万人,出生率由一九四五年的23.2‰急速上升到30‰—34.3‰。

WWw.11665.CoM这个时期出生的人被称为“团块世代”,而这个团块世代中的女性到一九七一至一九七三年进入适婚年龄,又形成了战后第二次生育高峰。

经过两次人口增长高峰,到一九七三年日本总人口终于突破一亿关口。

经历了战乱之苦,新中国甫定同样迎来了人口增长高峰。

与日本相比,生育率水平不相伯仲,但中国出现了三次人口高峰,而且每次高峰的持续时间要远远超过日本,分别持续了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七年的八年、一九六二至一九七零年的八年及一九八一至一九九零年的九年。

日本战后二次人口增长高峰使总人口增加了51.22%(一九四五——一九七三年),而新中国三次人口增长高峰使总人口飙升了109.29%(一九四九——一九九零年)。

面对战后出乎意料的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中日两国政府都先后做出了反应。

但日本政府反应迅速,在第一次婴儿潮来临的第二年即一九四八年,日本政府便出台了《优生保护法》,实行少生优育。

等到政府二十几年后才开始限制生育时,日本人口形势已是时过境迁,人口生育率在七十年代中期甚至下降到了人口更替水平以下。

政府在见识了整个第一次人口高峰的凌厉之势后,对人口问题虽有警觉,但随即被浮夸与冒进之风所冲淡。

一九五七年提出“新人口论”、主张限制生育的马寅初还被打成了右派。

直至经历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整个人口形势变得危如累卵,中央政府再也不能坐视不理,这才在一九七三年出台“晚、稀、少”的人口政策。

可是人口基数已大,限制措施为时已晚。

接下来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虽大幅下降,但年均新增人口依然高企。

最终政府不得不在一九八三年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并将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

战后中日两国的人口增长和有意识的人口控制,虽有很大差别但终究还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那么,战后两国的经济社会景象以及人口与经济之间的态势,却是天壤之别。

战后日本在物质资本几乎荡然无存的情况下,经过到五十年代中期的经济恢复,再用不到二十年时间,就由一个令人唾弃的列强帝国,一跃而成为叫整个世界惊羡的工业强国。

一九六八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同样面对满目疮痍的经济基础,在经过短暂的国民经济恢复后,亦试图鼓足干劲搞建设,但随后演变成内部阶级斗争,“反右”与十年内乱将国民经济重新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战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演变的泾渭分明,彻底改变了两国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日本,先是五十年代的节制生育降低了人口生育水平,到了七十年代人口再生产已经无需政策节制,发达的经济基础与崭新的文化环境形成了自发的生育约束机制,以至于日本政府开始面对超低生育水平所带来的新人口问题。

反观中国,在国民经济每况愈下的同时,当国民的基本权利只剩下生育自由时,无度的人口繁殖反过来成为社会发展难以承受的巨大负担,计划生育前甚至采取了把城市青年赶到农村去的“上山下乡”运动方式,来解决城市人口的就业问题。

如今,很多人不理解,日本人口那么多,人口密度那么大,还要鼓励生育,而中国人口虽多,但国土幅员辽阔,经济资源固然不能与俄罗斯、美国相比,但比日本还是绰绰有余,况且经过四十年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发展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之列,何以泱泱大国非得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对此,笔者有如下浅见:

第一,日本比中国更有能力负担较多的人口。

二零一二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四万五千七百七十四美元,中国五千四百三十二美元,日本人均财富是中国的8.43倍。

如果日本人宁愿承受与中国国民一样的生活水平,它的总人口可以膨胀到十亿;反过来说,中国人口继续不加节制地增加下去,只会令国民的生活状况愈加窘迫,也会令目前由于人口过多而加剧的人与资源、人与财富、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更加紧张,酿成更大更多的社会发展问题。

日本资源匮乏,但日本人凭借一技之长足以从地球上任何国家那里获取它所需要的经济资源,反躬自问,我们目前尚没有那种力量。

出于民族情绪而抵制日货之所以难以奏效,盖由于日本技术已渗透到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况且抵制所谓之“日货”,不仅包含着日本人骄傲的技术利得,也浸润着中国劳工的血汗。

第二,日本面临劳动人口枯竭的危机,而中国长时期内劳动力供给仍然过剩。

日本战后在短暂的人口增长高峰后,七十年代中期人口发展出现逆转,人口出生率下降之快,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生育率锐减使得每年新生儿数量有可能少于死亡人数,人口“少子化”呈明显趋势。

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政府出台鼓励与奖励妇女生育的政策,以便保障经济系统必要的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劳动人口的供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日本的经济成就从来没有仰仗过“人口红利”,战后日本崛起之际,正是第一次婴儿潮抚育之时,而第二次婴儿潮尚未来临。

即便按较窄的口径计算,目前中国二十至五十九岁年龄组劳动人口为八亿三千九百万,三十年内仍将维持在七亿至八亿之间,在数量上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

这还未考虑生产力水平因素,除非生产力水平踏步不前,正常情形下随着生产力水平特别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人口中还将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根本不会缺乏劳动力,劳动力人口总体上仍然是严重过剩的,就业压力还将长期存在。

在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情况下,劳动人口总量当然会逐渐减少,人们因此担心“人口红利”的消失,却没有认识到,中国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是必然要消失的,这并非节制生育之过,而是技术创新上不思进取、单靠消耗资源与廉价劳动力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结果。

第三,日本鼓励生育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而中国不节制生育却只会加剧老龄化的社会负担。

日本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发达国家之一。

由于日本人平均寿命大大超过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及眼下超低的生育水平,日本人口老龄化趋势变得愈发明显。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研究所的预测,二零五零年日本老年人口比例将高达35.7%。

日本虽然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但因为人口增殖的自我约束,能起到多大作用亦未可知。

但以日本强大的创富能力、以完善的社会养老与福利保障体系相匹配,就算将来三人行必有老者,也构不成日本人口毁灭性的灾难。

人口老龄化是发达国家人口发展的普遍现象,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有“跨越式老龄化”的显著特征,就是在中国尚未成为发达国家,但又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比发达国家较早出现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

中国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确系计划生育所致。

其一,这是“人口过多”和“人口老龄化”之间,两害权衡取其轻,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总人口必须接受的一个结果。

其二,只要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老龄化率虽然提高,但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逐渐减少,因而养老总负担反而减轻了。

其三,只要提高生产力水平,建立全民覆盖的社会化养老制度,佐之以延迟退休等措施,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是不可克服的社会难题。

试图通过多生人口来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无异于饮鸩止渴。

第四,日本人口发展具有自发的节制机制,而中国人口自我约束的能力微弱,一旦放开生育,后果不堪设想。

中日两国的人口问题,表面上有相似之处,比如少子化、老龄化,但彼此之间的基本区别在于:一个是高度工业化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一个则是初步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日本总人口虽然不少,但人口总量尚不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最重要的是人口再生产具备了自我约束的机制,即使政府鼓励生育也不致总人口膨胀到失控的地步。

中国的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说,既不是过去生的太多,也不是现在生的太少,而始终是人口太多。

人口超载始终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虽然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大中城市人口已经呈现类似发达国家生育率自发降低的迹象,但总体而言,中国人口再生产还缺乏可以信赖的自我约束机制。

目前要求中央政府放松生育限制的呼声强烈,把脉群情,中国人的生育渴望感同身受。

全国各地生殖中心的生意火爆,不少人试图通过生物技术达到一胎多育的目的。

如此情形,一旦放开生育,后果不堪设想。

唯面对日本时,我们可以说中国人口并不算多。

这差不

多就是人们愿意拿日本当镜子的心思所在。

本文履行着论辩规则,只字不涉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但谁也不能否认,中日两国的人口还是有别的。

中日两国人口之别,不在数量上,不在人口的“口”上,却在人口的“人”上。

二十世纪中叶,中国人与日本人曾一起站在时代的起跑线上。

日本经济在战后奇迹般地崛起,理由千万条,从人口学上看,自明治五年(一八七二)颁布《学制令》以来,日本人口发展尤重“人”的开化、教育和教养,故如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说,日本战败后虽然物质财富灰飞烟灭,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6篇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范文

1摘要:为了保证基站设备的正常运转,提升网络指标,需要对这些基站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来进行维护。本文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现网基站的维护流程,内容涉及到日常的巡检工作、故障的处理工作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 基站,维护,巡检,故障处理

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基站设备从原来简单的模拟设备升级到现在复杂的数字化设备,但是无论是原来简单的模拟设备还是现在复杂的数字化设备都不是免维护的,都有一定的故障率,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将会严重的影响网络指标。为了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升网络指标,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基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

基站维护流程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巡检工作,要求:按时,按计划实施;第二、故障处理,要求:及时,快速,有效;第三、安全管理,要求:以预防为主;第四、资料管理,要求:细致,保密;第五、工程随工,要求:负责,细心;第六、投诉处理,要求:耐心。现对以上六方面进行逐一的介绍。

一、巡检工作

每一个月的基站巡检工作能够及时的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具体的检查范围包括:基站主设备、基站交直流配电设备、基站蓄电池、基站空调、基站动力环境监控设备、基站传输设备、基站天馈线系统、基站机房安全设施。检查项目包括:工作电压、工作电流、有无告警、运转情况、设备连线情况、环境卫生,以及基站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具体包括:

1、基站主设备,检查各模块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对有告警的用OMT软件查出并及时的处理,各模块之间的连线机柜顶部馈线传输线接地线是否连接紧固,测量机柜系统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值内,更换防尘网,对设备进行清理。

2、基站交直流配电设备,基站交直流配电系统为整个基站提供电能,如果交直流系统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基站退服。日常巡检时主要测量动力引入三相交流电压、开关电源三相相线电流、中性线电流、直流输出电压、直流输出电流等;导线、熔断有无过热现象、关开电源有无告警、一次下电二次下电电压、蓄电池组参数是否正确等;零线地线连接是否正确,接地线可靠,地阻小于5欧姆,交流配电箱空气开关及电缆连接良好,不存在安全隐患。交流配电箱内防雷器无损坏,防雷空开合上,浮充电压和负载电流正常,交流配电屏指示灯、告警信号正常。交流电压供电回路的接点、空气开关、熔丝、闸刀等有无温度过高现象。变压器是否有漏油现象,跌落式开关是否良好。

3、基站蓄电池,基站蓄电池主要是在市电中断的情况下在短时期的为基站主设备提供电能。如果蓄电池性能减退时不能为主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在发电不及时的情况下直接导致退服,所以在日常巡检时主要测量蓄电池组的单体电压、馈电母线电流、软连线压降、连接体处有无松动腐蚀现象、电池壳体无渗漏和变形极柱、安全阀周围无酸雾酸液逸出、定期紧固电池连接条、清理灰尘,并做电池容量测试,掌握蓄电池的健康情况。

4、基站空调,基站主设备和蓄电池对环境温度要求都很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直接导致基站退服,而且高温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有致命的影响。根据维护经验,基站因空调故障而导退服占退服总数的25%,所以应对基站空调的维护给予重视。日常巡检时主要测量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制冷剂有无泄露、清理防尘网、检查冷凝器、定时清洗冷凝器、排水管通畅、无漏水现象以及自起动是否正常等。

5、基站动力环境监控设备,监控设备负责采集基站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烟感、水浸等信息量,及时的反馈给监控,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日常巡检时重点检查,各传感器是否正常,可以人为产生告警,检查告警能否正常上传,并和机房校对数据。

6、基站传输设备,传输设备也是重点检查项目之一,日常巡检检查设备有无告警,如果有告警要各机房进行确认,并及时的进行处理。清理设备防尘网、光缆、传输线、光纤、接地线走线整齐、捆绑有序、标签完好、有效、防静电手环可用等。

7、基站天馈线系统,检测天线馈线是否无松动、接地是否良好、标签有无脱落、分集接收和驻波比是否在正常数值范围内,对超出范围值的天馈系统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8、基站机房安全设施,基站周围无杂草、易燃物、楼面/墙体无开裂、门窗无破损、钥匙可用、防盗设施完整可用、基站地面无渗漏、塌陷、地漏或空调排水顺畅、洞孔封堵严密,照明、灭火设备可用。对地网设施被损、线缆布线凌乱、接头松动,电源线过载发热、标志标签不全或脱落的进行整改。

以上的各项测量数据要认真的做好相应的记录,并编辑成数据库,可定期的进行分析,及时侦测故障,做到防范于未然。

二、故障处理

一般的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类:基站硬件故障、基站软件故障、交流引入故障(短路、断路、更换开关、熔丝、更改室内外走线、停电后恢复供电等)、直流故障(更换开关、熔丝,更换整流模块,更换监控模块,修改开关电源参数等)、蓄电池故障、空调故障、基站传输排障、基站动力环境监控设备故障。

当基站出现故障退服时:首先考虑电源、传输及温度问题,通过监控查看基站交流、直流电压(退服前最后上传数据),电源部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交流电压无:首先,与当地电业部门、电工确认是否停电,若未停,判断电表是否欠费(磁卡或电子计费类电表);其次,可能是自用变压器或市电引入部分及交流配电部分有问题,携带发电机进行发电,并联系电工配合处理;若是打雷导致交流空开跳闸或防雷模块损坏,到基站闭合开关,更换模块,并测试基站地阻值,正常单站地阻值应小于5欧姆。

2、交流电压正常,直流电压低:一般为开关电源整流模块部分问题,携带相应型号备件到基站进行更换。

传输断:导致传输断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供电、光路、电路。检查传输障碍时,要做到谨慎、细致、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观察、不要轻易动手。传输问题并不仅仅影响一个基站。看好并确认标签,不要动与本次障碍无关的设备和线路;轻拿轻放,光纤非常脆弱,不要弯折,开关综合柜门时,不要用力撞击,防止振动导致其它线路连接松动,将障碍扩大。现在用的传输不论是光路还是电路都使用一收、一发两条传输线。日常最简便的就是用发光二极管来判断电路的“收”、“发”。二极管发光的就是“发”。在排除供电原因后,根据传输拓扑结构,看是单个基站传输断还是相关联的基站传输都断,若是单个站断,检查本站及上端站传输设备的工作状态;相关联的多个基站传输断,一般为光缆问题或两端节点站问题。请传输值班人员配合在传输网管上查看光端机是否有光R-LOSS告警,有告警并且当地或上端站未停电,一般为光缆故障。排除光路问题后,检查电路即我们平时说的2M。首先在DDF架对交换侧进行环回,即用终端塞对光端机出来的2M信号分别进行环、断,询问机房传输状态,若正常,说明故障点在基站侧;若原来的状态未改变,说明故障点不在本基站侧,可能是传输机房跳线或电路状态被改变所导致。基站内问题可以逐段排查。

温度导致掉站:环境温度超出安全范围(0-55C),RBS2202机柜在ECU下方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当局部温度超出安全范围,设备自动保护,TRU退服。冬季的应急措施是先用电吹风对传感器加热,对ECU复位,恢复基站运行,再采取升温和保温措施,出入时关严门,避免冷风直接吹到机柜。夏季开门通风降温,解决空调问题。

基站告警:与BSC联系确定告警类别及告警代码。根据告警代码分析障碍原因。出发前需要根据告警来准备相应的备件和工具,避免由于没有备件而导致障碍处理超时。经常遇到的告警主要有:分集接收或驻波比告警;RU硬件故障;IDB数据库问题;温度超出安全范围(0-55C)[正常范围5-45C]。

分集接收或驻波比告警:对分集接收和驻波比告警的处理方法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分集接收是接收路径上发生的问题,驻波比是发射路径上发生的问题。

分集接收丢失告警可能是TRU、CDU、CDU至TRU的射频连线或天馈线故障引起的。现网运行的基站天馈线接错的可能性不大,用OMT读取告警,使用Site Master进行测量,可以检查CDU前1/2馈线至天线段是否有问题,当驻波比值大于1.4,通过故障定位查出故障点,根据距离判断故障点,一般小于6米时是室内接头问题,主要检查柜顶接头和室内尾纤与7/8馈线接头、CDU至TRU的 射频连线主要检查接口是否松动、连接是否正确。对TRU或DXU复位后,分集接收告警会消失,这并不表示故障解决了,半小时或一两天后还会出现。分集接收告警是当告警计数器达到门限值后才提示,所以必须要找到原因并彻底解决。

TRU故障:一般的TRU出现故障很容易处理,因为我们可很方便地利用BSC或OMT终端来查看TRU的告警代码,从而判断故障原因。例如一载频出现TX NOT ENABLE故障,我们可以根据告警代码来查 看是TRU问题还是天线问题。但有时候TRU出现的故障基站软件本身检测不出来,例如曾遇到过一个TRU的TX不能工作,但没有告警代码,检查基站硬件和BSC参数无误,更换TRU后故障排除。

另外,有很多故障并非基站硬件故障,而是因为BSC的参数设置不对。如果参数设置错误,发射机也将无法工作,所以,基站维护人员一定要掌握必要的BSC知识,这样对故障的判断才能迅速、准确。

基站内出现的告警可能会各种各样,掌握了基础知识,处理起来就避免了盲目性。障碍处理的能力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增长的,处理障碍时注意对现场现象的观察,如各部件指示灯的状态,同时对OMT读出的告警LOG进行保存。不仅便于日后的分析,遇到困难还可以让技术支持得到更详细的数据。

处理障碍时必须注意障碍历时,带齐工具和备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基站,用最短的时间、在最小的影响范围内来解决故障。保持稳定的情绪、冷静思考。如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及时寻求支援,电话中把问题、现象、处理过程描述清楚,注意条理,把最急于解决的事情说清,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

如果出现与本专业无关的现象,应该立即向有关部门及监控中心、BSC汇报,以保证在短时间让其它专业人员到达现场。故障排除后将处理结果反馈到监控中心,并及时做好记录。

三、安全管理

以预防为主,对现存的危险和能预知的危险要及时处理,例如(及时的铲除基站周围的杂草,防止火灾。检查交流市电引入,馈线引入部分防水,避免,雨水入户造成设备短路。定期测量基站地阻,检查防雷接地系统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规避危险。

四、资料管理

当安装工程或扩容工程结束时须及时的对基站设备进行登记,登记包括:基站主设备、基站电源设备、基站传输设备、天馈系统、基站环境监控设备等,将所记录的数据编辑成基站数据库,为日后故障处理和扩容做准备。

五、工程随工

基站工程人员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入基站,对工程中所要设计的部分过行重点的检查并做好相关主记录,对施工中不涉及的部分杜绝施工人员乱动,当工程需要停站时要向监控中心提出申请,当工程结束时督促施工人员清理现场,保持卫生并保证基站运行良好。施工完毕后对设备进行登记,人员撤离后锁好门窗,并通知机房,填写随工记录单。

六、投诉处理

到达现场后,检查设备进行情况,如设备运转正常,配合网优人员进行网络优化,用测试手机进行信号测试,直至客户撤销投诉。

七、结束语

维护行业是一个比教特殊的行业,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如(传输、电源、无线等),而且日常琐事也较多,所以维护人员不光需要有过硬的技术和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范文

2摘要:建筑作为一个高能耗的行业,势必要走在节能的最前沿。而我国寒冷地区采暖能耗占全国年总能耗的比例相当大,降低寒冷地区的建筑物能耗成为了寒冷地区节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我国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能耗现状,指出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能耗主要是围护结构的散热量,并提出了从建筑规划的节能设计、外墙、窗体、和屋面的节能设计方面来进行寒冷地区建筑的节能设计。

关键词: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途径,能源

一、我国寒冷地区建筑能耗现状

据资料显示,我国新增采暖能耗以每年6×109kg标准煤的速度在增长。我国北方城镇采暖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6%,但北方集中采暖地区的房屋建筑的建筑面积约占全国采暖房屋面积的50%,且每年有3~6个月的采暖期。在80年代末期,寒冷地区采暖能耗占到当时全国年总能耗的11.5%,占采暖地区全社会能耗的20%以上,在一些严寒地区城镇建筑能耗则高达当地社会总能耗的50%以上。因此,我国建筑节能中心工作首先是围绕着降低北方寒冷地区城镇的采暖能耗展开的。寒冷地区的建筑能耗主要是以供热为主,所以,建筑节能绝大部分是供热节能。

二、建筑物能耗消耗的途径

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能耗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传导和冷风渗透,建筑围护结构的散热量,往往要占采暖热耗的1/3以上,如果建筑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便可减少冬季室内传出室外的热量和夏季室外传入室内的热量,从而减少为维持室内舒适热环境提供的采暖和制冷能量。

建筑节能按围护结构界面划分主要包括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和屋面节能。如何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节约能源,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保证人们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是建筑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

三、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

笔者认为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之初进行节能控制;二是要发展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做好屋面保温隔热防止室内外热交换,从而减少建筑能耗;三是要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选择适宜的朝向及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下面将详细论述。

(一)建筑的规划节能设计

现在说建筑节能,人们往往只考虑建筑的构造、材料、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而忽略了建筑规划设计创作阶段的节能控制。我们应该在设计之初将建筑设计创作与规划、构造、材料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全面提高住宅建筑的节能效果和建筑品质。

1、住宅选址与规划布局

国内住宅建筑多以小区形式出现,住宅建筑选址的好坏、规划的合理性是决定住宅节能设计的先决条件。住宅小区选址应根据地形特点,选择避风向阳的朝南坡地或平原,避开迎风的水域岸边或容易形成风道的山谷、山顶等,因为冬季冷气流在凹地里易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

2、道路设计与小区通风

为使建筑单体争取更好的朝向,我们在设计初通常将小区道路的布局与用地结合布置。除施工便利、方便使用,道路也是整个小区的通风道。道路设计时应便于组织小区通风,并与城市、小区绿化空间结合,把新鲜空气引入小区,从而提高居住区内的小气候环境质量。

3、景观绿化设计

小区环境绿化要突出居住条件的均好性和共享性,为居民提供户外休闲、观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空间。景观绿化可以有效降低气温、调节湿度、防风抗风、改善通风质量,从而抑制热岛效应,改善住宅建筑外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绿化应以绿植物为主,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绿化系统,形成良好适应气候特点的植物群落。

4、雨水收集利用。

在现代住宅的节能设计中,应建立雨水收集与中水利用系统,并使其用量达到总用水量的30%。一般住宅小区,屋面与路面面积之和约占地面面积40%,做好屋面和路面收集将是雨水收集的重要部分。屋面雨水收集主要是通过水落管将雨水收集引流,进入小区内中水处理系统。小区路面通常采用铺贴渗水砖和设置路面排水沟,这样雨水可以通过渗水砖和水沟进入小区的中水系统中,为小区的绿化灌溉和中水使用提供水源。

(二)建筑外围体系节能设计

建筑物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量构成,其数值约占总耗热量的1/3以上,所以改善围护体系节能对于提高住宅节能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住宅建筑围护体系的节能设计重点在其外墙、门窗和屋面三大部分。

1、外墙保温设计

(1)外墙节能构造

目前外墙节能的主要方式是采取复合墙,即在墙体不同部位设置高效保温隔热层,形成外墙内保温、外墙夹心保温、外墙外保温3种复合墙体。

(2)外墙内部保温

外墙内保温是用保温材料置于外墙的内侧,它的优点在于:对饰面和保温材料的防水、耐候性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不高;内保温材料被楼板所分隔,仅在一个层高范围内施工,不需搭设脚手架,施工方便。

(3)外墙夹心保温

外墙夹心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外墙的中间部位,内外侧墙均可采用传统的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这些传统材料的防水、耐候等性能均较好,对内侧墙和保温材料形成有效的保护,对保温材料的选材要求不高,聚苯乙烯、玻璃棉、岩棉等保温材料均可使用。夹心保温墙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要求不十分高,不影响冬期施工,近年来在严寒地区得到一定的应用。

(4)外墙外保温

由于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也在日益加强,其中以外墙外保温的发展最为迅速。外保温墙体适用于有采暖和空调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建筑,又可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其对主体结构具有保护作用,有效避免了室外气候变化引起墙体内部温度变化,使结构主体寿命延长;有利于消除或减弱冷、热桥的影响;可避免室温发现较大波动;对原有建筑改造时,减少对室内的干扰;不占用室内空间,在二次装修时,避免对保温层进行破坏;增加了立面装饰效果;适用范围广泛,综合效益显著。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国内已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推广应用中已取得了成效。因此应成为日后寒冷地区外墙保温的首选设计。

2、窗体节能设计

窗户是建筑外围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外围护结构中能量损失最大的部位。一般住宅的外窗(包括阳台门)面积约占建筑面积的20%左右,其中通过外窗传热散失的能量约占建筑能耗的28%左右,通过外窗透气散失的能量占建筑能耗的27%左右。

(1)合理选择玻璃类型

玻璃是窗户中面积最大的组件.改进这部分的热工性能对整个窗户的节能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窗户玻璃材料发生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从透明玻璃到有色玻璃、镀膜玻璃,从单层玻璃到双层玻璃以及中空、真空玻璃。使用节能型窗玻璃,是提高整个窗户保温性能的一大重要措施。目前节能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的节能型玻璃有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等功能性玻璃。

(2)提高外窗气密性

如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如毛毡)、弹性密闭型材料(如聚乙烯泡沫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等密封。框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以及高低缝、回风槽等。

(3)选择节能的窗型

目前常用的窗型有外平开窗、左右推拉窗、固定窗、亮窗和上下悬窗,还有内开下悬翻转窗、上下提拉窗等。固定窗如果安装合理是气密性最好的,且造价低,但是在要求有良好通风的地方不能使用,故一般用于工业建筑中。安装了密封条的外平开窗、下悬翻转窗有适度的气密性,在开启时还有良好的通风性能,但开启时需占用空间。平开窗由上部固定扇和下部推拉扇组成,平开窗能移动的窗扇越少气密性相对越好。平开窗在窗扇关闭后,窗扇和窗框之间压条压得较紧,很难形成对流,节能优势明显。

3、屋面的节能设计

从保温原理来说,热气流是向上运动的,而冷气流则向下运动,屋顶可截住热气流使热量不散出室外,屋顶作为建筑的主要围护构件比其他界面更要起到保温、隔热作用,是建筑节能的主要部位之一。

屋面节能措施应主要选择密度大,传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不宜选择吸水率大的保温材料,以防止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北方地区经常采用的水泥珍珠岩、加气混凝土砌块及水泥聚乙烯苯板等保温材料上铺防水层方法,经过多年使用效果很好。

结语

节能降耗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寒冷地区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加强外围结构的保温设计,应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并改进建筑构造。使中国建筑业不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创造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上一篇:如何更好地销售自己下一篇:高岚小学年度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