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

2024-06-02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精选11篇)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 第1篇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以青年为主体,以创新为手段,以创效为目的,引导和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的群众性实践活动,是共青团组织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重要载体。为鼓励团员青年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尊重青年创新愿望、肯定青年创新成果,引导青年在创新创效活动的实践中成才建功,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特制订本制度。

一、激励原则

尊重首创精神的原则;以青年为主的原则;创新项目申报的原则;效益优先的原则。

二、奖项设置

设集体奖: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创效先进集体。

设创新成果奖: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奖。设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四个奖次。

三、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创效先进集体申报范围和条件

(一)申报范围:企业各级团组织、以青年为主的工程项目部、车间、职能部门等都可以按照条件申报。

(二)申报条件:

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以党政领导牵头,团组织具体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

⒉有活动规划和措施。每年都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的活动规划,并根据企业施工生产和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了阶段性工作规划。有活动措施和活动载体,组织团员青年经常性地开展活动。

⒊有工作制度。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和青年特点的工作制度,如,项目申报制度、评审制度、转化制度、奖励制度等,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些制度。

⒋宣传青年创新文化。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青年的创新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创新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倡导“创新人人可为、事事可以创新”的青年创新创效工作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团员青年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更多的青年参与活动,提高创新创效活动的覆盖率,营造创新氛围,形成创新合力。

⒌有活动成果。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取得实际成效,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奖申报范围和条件

(一)申报范围: 项目完成人或课题组主要成员必须是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包括在企业从事劳务的农民工青年。

(二)申报条件:

⒈实用技术创新项目限定在工程技术领域,至少应经过一年以上的实际应用,且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具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强的实用性,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⒉企业管理创新项目是指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理论,在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提出的具有改进、创新因素,有明显作用和效果的办法和措施。

⒊在“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方面取得突出效果,提高了岗位效率和产品质量。

⒋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在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有所成果。

⒌项目权属必须清楚,如出现权属纠纷,不参加评选。

五、考核评比

⒈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先进集体和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奖的评审,将采取评委会评审的方法,依据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产生,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办法。

⒉集团公司团委牵头,联合企业有关职能部门,每两年评比一次。

六、奖励

1、对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先进集体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牌,并作为“总公司五四红旗团委”评选的一项重要依据。

2、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奖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证书,颁发一次性奖励,同时对项目完成人授予“总公司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对优秀获奖项目将由总公司团委推荐,参加“中铁工程科技进步奖”和“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的评选。

七、本制度解释权在总公司团委。附件:

1、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奖申报表

2、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创效先进集体申报表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 第2篇

一、典型带动,项目攻关,营造创新创效良好氛围

**团委将创新创效活动作为**团组织的核心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组织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开展项目攻关为切入点,树立创新创效的青年典型,确立建功成才的正确导向,营造被企业认可、受青年欢迎的创新创效活动氛围。

1、寻题攻关,个人建功

在**青年中流行这样一句话,“项目不是‘等’来的,是‘找’来的”。**青年就是在一次一次寻找中,与课题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把握好了三点:一是青年骨干提出的课题必须符合生产实际,同时还要具可操作性。我们要求基层团组织在立项时要从解决企业急需、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出发,课题的选择定位为“小、实、新”,使攻关的课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生产的“瓶颈”问题,为企业创造新的效益。二是在各二级单位团委成立青年科技者协会,对立项的课题定期进行跟踪、指导和考核。这样,不仅使课题的参与者有了压力,而且有了动力,进而保证了课题的有效运行。三是公司团委每两年组织评审一次,并在召开的“青年创新创效表彰会”上,发布并奖励优秀青年创新成果,评出青年科技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和创新论文优秀奖,并按有关规定给予重奖,极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在**,课题攻关已成为青年技术人员发挥作用,建功成才的有效途径。如热电厂电气车间验电发生器的使用情况不是很理想,团组织在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中经过实施立项后,重点锁定验电发生器的试验,一举攻克了这一“瓶颈”难题,填补了该厂工艺的空白,使之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培训交流,推动转化

我们作为“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全国百家试点单位之一,把单一的技术比武的模式改为技术培训与技术比武相结合的模式。以往开展技术比武轰轰烈烈,各单位往往派某个专业的技术尖子参赛,虽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往往成了精英赛,大部分青年游离于活动之外。而开展青年职工技术培训则着眼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更加切合青年成长成才的普遍需求。近年来,**团委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联合组织部等部门举办了多形式、多主题的培训活动。一是针对新入厂的“新手”开展导师带徒帮教培训。二是针对提高企业的技术骨干的岗位技术,举行各种专业擂台赛,如开展了化工分析、钳工、铆工、电工等四个工种的青工技能擂台赛。三是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开展的系统技术培训,如热电厂开办的“大专班”,电化厂开办的“周末课堂”。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进一步开发了企业的青年人力资源,增强了青工学习科学技术的动力,一大批青工在学习实践中锻炼成长为技术尖子、行家里手。206月份,公司团委组队参加团中央举办的全国首届“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团体第十名的好成绩。

3、论坛发布,成果共享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青年人越来越表现出对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的强烈需求。为了迎合青年的这种需求,我们把以往开展的一般的知识讲座改为了“青年创新论坛”活动,并且在资源配置上从以往的仅局限于公司内部变为放眼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大大提高了论坛活动的科技含量。多年来,我们根据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需求将论坛对应分三级,一级论坛是公司级的论坛主要外请与行业相关或者对青年的创造性思维有帮助的教授、行业相关的专家授课,近年来先后请了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晓波教授、浙大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劲教授、省经贸委基地办主任凌云等为青年上课、交流,主要以引导青年的创新意识为主,

活动总结

二级论坛是各单位的论坛主要针对本单位的行业特点,请本单位技术总工等讲课。三级论坛是车间的小论坛以攻关研讨为主,主要针对具体项目。各级论坛为青工们介绍企业技术、科研等各方面的前沿动态,使青年了解行业技术未来发展的脉搏和方向,有利于青工对成功的创新成果的进一步完善,使其在创新中少走弯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创新论坛上的交流,促进了成果共享,产生了“11>2”的最佳效应。

二、全员参与,岗位创造,掀起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的热潮

创新创效活动是一种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活动的主体是所有的青工,活动的着眼点在于推动青工立足本职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是成才的途径,创效是建功的.核心,**青年建功成才必须在创新创效的实践中才能实现。

1、“用心干好”,开展岗位创新立功竞赛活动

“用心干好”是**青年的基本工作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青年立足岗位精心操作,大胆创新,追求完美。合成氨厂团委通过开展“青工创记录”竞赛活动,热电厂团委开展了“万步操作无差错”竞赛活动,切实加强了青工业务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在**青年中形成了人人用心干好岗位工作的良好局面,奠定了创新创效的群众基础。

2、“以软补硬”,开展总结操作法活动

**团委把引导生产一线有志向、有头脑、技术精、善思考的优秀青年总结创新操作法,作为在一线青工中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突破口。在各级团组织带领下,青工针对本岗位设备和工艺的具体情况,反复研究,不断实践,总结出了一批成形的青年操作法,如电化厂团委总结出了“孔冬梅操作法”,优化了岗位操作。操作法的摸索有效弥补了工艺等方面的不足,创新了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过程控制水平,保证了产品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3、“积少成多”,全面开展青年改进活动

**团委积极引导一线青年从小改小革做起,开动脑筋,大胆创新,以小的积累来孕育大的创造,做到“西瓜”要抱,“芝麻”更要捡。电化厂离子膜烧碱团总支的青年改进活动,从车间管理人员到刚进厂的青工全部参与,形成了一支名副其实的改进大军。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改进。他们敢于对美国进口设备挑毛病、动手术,在小改小革上下功夫,通过月月考、天天跟踪的办法,对改进活动进行全过程跟踪记录。青年改进活动为青工立足岗位成才搭建了舞台,铺设了道路,使一大批青工在小改小革中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业务上得到了提高和锻炼,成为了技术和管理上的能工巧匠。几年来,全公司共完成群众性技术创新项目千余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三点体会

1、观念是创新的动力。观念是一切工作的先导。我们团委充分利用青年工作简报、创新创效大会、青年创新论坛等各种阵地,深入浅出地宣讲创新创效的意义,大张旗鼓地表彰创新创效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在青工中树立了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意识。

2、制度是创新的保障。要想将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建设完善活动的运行机制必不可少。创新创效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是关键。为加强对创新创效活动的组织领导,**团委形成层层党政挂帅,层层团组织负责,公司团委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为创新工作提供了保障。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 第3篇

关键词:供暖,创新,节能

为了使供暖制度合理化, 有效地节约能源, 使能源能够充分地被利用, 就要用科学的数据来指导供暖, 走科技供暖的道路。

哈尔滨市平房家属供暖区, 有三台无锡产DZL2.8-1.0-95/70AⅡ型锅炉, 供暖面积4.8万平方米。过去炉膛温度低, 锅炉出力不足, 产热量不足, 居民的室内温度低, 为了改善燃烧条件, 满足千家万户的取暖要求, 使锅炉经济合理地运行, 我们在此小区进行了科技供暖试点实验, 大胆走科学供暖的路子, 采用了五种供暖节能技术措施进行了实验。

1 把凭经验的“看天烧火”变为科学的运行调节, 在锅炉房安装仪表, 实行监测。

原始的供暖烧法是:天暖时少烧, 天冷时多烧, 多与少完全由司炉工掌握, 没有定量标准, 全凭个人经验估计。1995年夏季我们对新江桥小区投资改造和安装一些设备:外网的阀门全部改为调节阀, 并根据以往的供暖情况对外网进行了水平失调调节;在锅炉房的操作台上安装了温度表、压力表、智能监测仪, 在锅炉上安装了煤量表。另外, 我们选取了小区三个最远点即三个住户家做为测试点, 通过技术处理后在锅炉房操作台上方的温度表上能看到这三个点的温度, 以便用它来确定间歇供暖的调节。根据室外温度合理确定供暖期每日的锅炉运行参数, 作到既保暖又节煤是运行调节的任务, 把“看天烧火”变为科学的运行调节。以前, 司炉工根据天气确定起火次数和时间, 实行科技供暖后, 我们根据室外温度和运行参数, 用修正后的理论调节基本公式计算当日的用煤量, 并画出锅炉房运行曲线, 指导运行。例如:11月16日当天的室外温度为-8℃, 司炉工烧三遍火, 用煤6吨, 而用科学的理论调节公式:

B=G (i1-i2) /nQ, 其中B为当天的耗煤量, G为锅炉的容量, n为锅炉效率, i1为焓值, i2为室外温度, Q为燃料发热量, 所以:B=4000 (517+8) /0.7×5000=2940kg=3T,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当日只需3吨煤就能达到室内所须的温度, 比司炉工凭经验烧煤节省3吨煤。根据供暖期掌握的数据, 2005-2006年度供暖期根据科学数据烧炉截止到三月份节省燃料90吨。

2 在搞好外网初调节, 消除水平失调的基础上, 改变“大流量、小温差”不经济运行。

我们对此住宅楼外网安装了调节阀, 解决了因外网水平失调而造成的远近住户冷热不均的问题。但是, 在运行中发现循环泵水流量大, 耗电量大, 运行不经济。我们通过计算选择了“小流量, 大温差”的立式循环泵, 经过一个供暖期的运行发现循环泵的改造节省了电量、水量, 使目前住宅每平方米的流量, 二次水由3-5kg/h逐步降为2-3kg/h, 一次水由2-3kg/h降为1.3kg/h。下面的表格为改造循环泵前后节省电量的对比表: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节省电量是明显的。这就说明, 循环泵改为“小流量, 大温差”的节能立式泵是当今科技供暖应当采取的一种有效的节能措施, 应当全面推广应用。

3 采用连续供暖辅以间歇调节的运行机制, 改变锅炉低负荷不合理运行, 提高锅炉运行效率。

过去, 我们太平三分公司供暖运行基本上都采取间歇供暖的方式, 看天烧火, 根据天气确定起火次数,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是有几台炉起几台炉, 拼命追求上温, 待供回水温度上来后, 骤然停炉, 这样做不科学, 势必倒置浪费能源, 而且锅炉受热胀冷缩如此反复的影响, 势必减少其使用价值, 此外, 供暖设计是按连续供暖设计的, 而我市大多数单位采用间歇供暖, 形成室内温度是:供暖时热, 停气时冷, 住户难免因室内温度不稳定而感到不舒适。认识到间歇供暖的缺点后, 我分公司决定在本小区搞全天供暖辅以间歇调节的试点实验。当时, 我们没有经验, 凭摸索进行供暖, 在反复的实验中我发现初寒期和末寒期如果采用全天供暖反而浪费能源, 根据实验的经验我把供暖时间分为两大块, 往早上和晚上延长时间, 中间时间为间歇调节时间, 试运转几天后发现效果显著。严寒期我们采取全天供暖, 根据三个最远点的温度进行间歇供暖调节, 每天起炉时起两台炉, 当供回水温度达到一定的温度后停一台炉, 留一台炉进行全天连续供暖, 也就是将备用炉的供暖时间和煤耗加在运行炉上, 以便减少开炉次数和炉台数, 使热量充分循环到住户家中。此法虽然在锅炉运行时供、回水温度并不高, 居民室内的散热器并不甚烫手, 但耗热和供热都是连续的, 所以室内能保持恒温, 进而能够从中实现节能。通过2005-2006年供暖期的实验, 本小区与上一个供暖期相比, 从经济指标对比的情况看, 据统计: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全天连续供暖辅以间歇调节的效果是明显的。为使住宅供暖制度合理化, 保证供暖质量, 应杜绝供暖不足8小时的尖子火, 尽快改进昼夜供暖12小时, 间歇2~3次, 供暖质量不好又费煤的“现行间歇供暖”;不采用全冬不分阶段一律24小时连续供暖不利节煤的作法;提倡采用严寒期24小时连续供暖;初寒期、末寒期连续供暖辅以间歇调节, 既保暖又节煤的住宅合理供暖制度。

4“混合燃烧法”即“降低炉灰含碳量”是一种投入最小效果很好的节煤措施。

2005年末我参加研究了课题《混合燃烧法》。简单的说:就是把含碳量一般在15%左右的灰渣经过筛选与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所带来的细灰渣和新燃料按比例混合, 并加入适量的水, 投入锅炉中反复燃烧。其目的是使这部分在灰中含有的碳重新发出热能, 使热损失尽量减少, 从中实现节能。

在实验期间, 我们对煤灰的配比进行了多次实验, 最后选择了合理的配比数, 经过一个供暖期的运行我们三次对灰渣测试, 含碳量分别为10%、8%、11%, 比实验前的灰渣含碳量16%低很多, 并且节约能源120吨。可以看出, 混合燃烧法有其应用的价值和广泛的前景, 在节约能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 第4篇

摘 要:青年员工创新工作的管理与推动,是公司青工培养和成才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与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国网德州公司围绕“善小”铸就“美丽彩虹”主题实践,鼓励青年员工立足岗位,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开展“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的“微”创新创效活动,搭建了“微创新·青年梦”的青工培养创新创效平台。以“善小·微创新”为思想核心,以青年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对青年创新工作室进行项目化运作,为青年员工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服务公司发展、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微创新;培养;管理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 F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0-4-3

1 搭建“微创·新青年梦”创新创效平台的背景

1.1 青年群体是产生创新精神的主力军

青年是人生中最活跃,最有朝气,最富于创造精神的年龄阶段。德州公司及十个县公司共有青年员工3716人,占职工总数的26%左右,其中28岁及以下人员1791人。

受企业发展推动和新技术、新管理流程的推广应用影响,35岁以下青年员工承担了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新入职员工则主要分配在基层一线班组学习锻炼。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公司新入职青年员工队伍普遍呈现学历层次高、专业理论强,对新生事物和新环境具有强烈好奇心,具备较强的创新潜力等特点。

1.2 企业“微”创新环境不足

企业发展需要人才,青年渴望成才,迫切希望在企业发展中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现有平台缺少对青年员工“微”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微”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许多需要“微”完善、“微”提高的环节,青年员工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了创新的小想法,但是由于自身或班组的重视程度不足,使许多小创新,甚至有可能实现大革新的想法扼杀在了萌芽状态;第二,对创新成果的推广力不足。由于生产现场安全性要求以及公司對创新成果推广重视程度不足,对于已经形成实物的创新成果无法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将创新成果束之高阁,使员工的努力不能得以体现,打击了青年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1.3 现有青年成长成才平台存在一定缺陷

发现和培养青年员工中的优秀人才,推荐他们进入更重要的生产和工作岗位,是团章规定的基层团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和服务大局的重要结合点,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生长点,更是帮助青年实现成才梦想的关键。但是,目前公司专门应用于青年人才的培养、推荐制度还不健全,青年工作的各种载体对青年的推优荐才影响力不大,不能有效为领导层提供更全面的荐才信息,促青年成长成才载体与“推优荐才”存在脱钩现象,需要进一步搭建新的平台。

1.4 是青年员工队伍的自身需求

一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愿望强烈。大部分青年员工能认识到迅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实现从学院理论派到工作实践派转变的重要性,但在这一过程中缺乏激励引领机制。二是青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认识偏差,表现在工作中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对自己在一个行业、领域成长成才的过程缺乏清醒的认识。三是在工作和学习中功利性强,对于自身的高学历有着较强的自傲情绪,不能虚心实践,做事不够扎实,很多时候敷衍和应付岗位的工作,造成知识和技能提高较慢。

青年工作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公司青年成长成才培养机制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开发更适合当今青年员工的活动载体,优化青年管理工作模式,搭建更适宜当今青年员工成才发展的平台。从2012年年底开始,德州公司团委提出搭建“微创新·青年梦”的青年创新创效平台,并切实提高了青年员工岗位成才的积极性,为公司推荐青年人才奠定了基础。

2 内涵和做法

“微创新”:是指青年员工结合工作实际,从小处着眼,细节入手,开展的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青年梦”:是指青年努力实现成长成才的梦想。“微创新·青年梦”创新创效平台的实施原则:从小处着眼,细节入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青年创新体系模式如图1:

2.1 开展青年思想和工作调研,深入分析问题,形成“微创新·青年梦”创新创效平台体系

为深入了解和掌握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公司团委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座谈会的形式,对公司35周岁及以下青年员工进行了调研。

调查问卷共设55个问题,内容包括:青年理想信念状况、工作满意度及目标要求、学习和培训愿望、职业生涯设计需求、青年工作及团组织建设共五方面。活动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58份。问卷结果图2:

现场座谈会采用深入车间班组,通过与青年员工畅谈的方式,通过座谈了解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个人需要,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困惑。

通过调研对青年成长成才工作的研究分析,从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角度,逐步形成了青年“微创新”体系结构,该体系包含四个主要部分,即:围绕一个目标、创新四个方向、构建四个平台、创新七大业务。如图3所示:

2.2 以创立青年创新工作室为依托,汇集青年人才,推进青年“微创新”项目的孵化孕育

公司制定并出台《青年创新工作室实施方案》,按照“有带头人、有阵地、有活动、有特色、有制度、有成效”的工作思路,将那些“有想法”、“善思考”、“情投意合”的年轻人聚拢起来,成立创新团队,重点围绕电力生产的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安全创新和服务创新四个方面开展创新创效活动。

2.3 立足供电生产实践,寻找“微课题”,对生产过程360度“微创新”

通过对供电企业生产过程分析,生产薄弱点和工作创新点主要集中在各种安全隐患的排除、操作流程、管理薄弱环节、制度是否完善健全、设备是否精良、破解技术难题、流程优化、服务产品或服务模式的优化更新和信息化建设方面。依托青年创新工作室模式,在日常工作的细微处着眼,将创新“微课题”通过课题立项、课题开发、过程控制、课题验收、效果研究、应用方案研究、新技术应用、新工艺改进、管理流程优化9个步骤完成创新创效的整个过程。此时,需要让广大青年员工认识到,创新应从身边的问题出发,只要将“微课题”深入下去,同样可以发挥大能量,服务于公司发展和社会进步。

创新内容和创新方向包括:①安全“微”创新;②管理“微”创新;③技术“微”创新;④服务“微”创新。

2.4 结合岗位实际、注重创新管理方法,实现“微课题”全过程控制

这项工作包括成立“管理提升青年攻坚团队”,引领青年创新创效工作;青年“微课题”备案,实现项目过程控制。实施流程如图4:

2.5 以青年创新大赛为平台,激活创新思路,点燃创新激情

各青年创新工作室按计划完成创新项目的开发、总结和提炼。由公司培训中心、团委搭台,组织举办青年创新大赛,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

初赛以专家对项目结题报告评审为主,评委根据报送项目的纸质材料对项目打分,每个参赛项目由四名专家分别评价,分组规避评委所在单位或公司。初赛评审人员选自市县公司在供电生产一线工作多年,有着较为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

决赛采用PPT发布形式,由创新团队主创人员从项目的实施原因、创新点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展示。经过专家提问、评委打分完成对创新项目的评价。邀请市县公司负责科技和管理创新的领导以及各领域专家作评委,创新决赛评选出优秀创新项目、优秀创新团队和创新标兵。

大赛为创新项目评等,不同的等级设置不同积分,所有参与青年创新项目研究的青年员工采取累积创新积分的方法,为将来青年人才库设置奠定基础。特别优秀的创新成果,向公司党委申请“总经理奖优奖”,使“微创新”真正能在实际工作生产中发光发热。

2.6 以青年创新成果展示为抓手,促进成果转化,驱动公司创新发展

青年创新大赛同时举办青年创新实物展。将青年员工在工作实践中的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和形成的创新成果展现出来。其中《操作技能培训练习台》、《智能安全围栏的研制》等8项成果荣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创新展现场,与会人员纷纷表现出了对成果的极大兴趣,互相交流创新体验和成果转化事宜。成果展体现出互动性、先进性和启发性的特点,让观者亲身体会创新的能量与活力,从而推动公司各方面为企业创新服务,认清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更加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推动企业创新的不断升级。

除了现场展示青年员工的创新创效成果,德州公司还在微信公众平台“绿野先锋”上开辟“微创新·青年梦”创新成果展专栏,对获獎青年创新项目每天集中展示,向更大更广泛的范围宣传。

3 实施效果

“微创新”带来“微效益”,产生“微感动”,“微创新·青年梦”创新创效平台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参与创新创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青年员工学习创新、实践创新,实现从工作理念到工作方法、从管理手段到实现方式的全面创新,成为公司良性发展的有效推动力。效果具体包括:

3.1 创新创效平台的建立成为“青年梦”的助推器

创新创效平台运作以来,青年员工越来越重视专业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为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强劲的推动力。它有效引导了青年员工树立终身学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对“微问题”“发现-思考-交流-解决”的思维习惯,逐步将青年员工培养成为开放、高效、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3.2 创新创效平台的建立为“企业梦”做出积极贡献

以平台为依托,共成立工作室44个,青年“微创新”立项97项;创新大赛汇总参赛项目86项,共评选出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九个,其中8项成果已经获得国家专利。青年员工的创新热情空前高涨,公司上下形成了创新创效的良好氛围。青年创新比赛和成果展示过程中,展现出很多能产生较大效益的“微创新”项目,公司将投入更多资金支持深入开发,并加速成果转化。同时创新创效平台还涌现出了多个优秀青年创新团队和创新个人,实现了为企业“推优荐才”的目的。

3.3 创新创效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企业与员工共赢

把创效创效平台的建立与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活动有机衔接,加大了“号、手、队”活动的创新含量;将技术、能力作为评价考核标准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五大“青”字头工程齐头并进,推优条件环环相扣的良好势头。在“微创新·青年梦”创新创效平台创建中已初步形成了选题、立项、攻关、鉴定、推报、评审、表彰、奖励一体化。创新创效平台的建立,还以创新成果转化为目的,促使公司建立一套包括交流、政策、资金、激励等在内的完备机制,从而为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效益的最大化提供有力保障。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总结 第5篇

一、典型带动,项目攻关,营造创新创效良好氛围**团委将创新创效活动作为**团组织的核心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组织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开展项目攻关为切入点,树立创新创效的青年典型,确立建功成才的正确导向,营造被企业认可、受青年欢迎的创新创效活动氛围。

1、寻题攻关,个人建功

在**青年中流行这样一句话,“项目不是‘等’来的,是‘找’来的”。**青年就是在一次一次寻找中,与课题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把握好了三点:一是青年骨干提出的课题必须符合生产实际,同时还要具可操作性。我们要求基层团组织在立项时要从解决企业急需、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出发,课题的选择定位为“小、实、新”,使攻关的课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生产的“瓶颈”问题,为企业创造新的效益。二是在各二级单位团委成立青年科技者协会,对立项的课题定期进行跟踪、指导和考核。这样,不仅使课题的参与者有了压力,而且有了动力,进而保证了课题的有效运行。三是公司团委每两年组织评审一次,并在召开的“青年创新创效表彰会”上,发布并奖励优秀青年创新成果,评出青年科技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和创新论文优秀奖,并按有关规定给予重奖,极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在**,课题攻关已成为青年技术人员发挥作用,建功成才的有效途径。如热电厂电气车间验电发生器的使用情况不是很理想,团组织在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中经过实施立项后,重点锁定验电发生器的试验,一举攻克了这一“瓶颈”难题,填补了该厂工艺的空白,使之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培训交流,推动转化

我们作为“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全国百家试点单位之一,把单一的技术比武的模式改为技术培训与技术比武相结合的模式。以往开展技术比武轰轰烈烈,各单位往往派某个专业的技术尖子参赛,虽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往往成了精英赛,大部分青年游离于活动之外。而开展青年职工技术培训则着眼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更加切合青年成长成才的普遍需求。近年来,**团委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联合组织部等部门举办了多形式、多主题的培训活动。一是针对新入厂的“新手”开展导师带徒帮教培训。二是针对提高企业的技术骨干的岗位技术,举行各种专业擂台赛,如20xx年开展了化工分析、钳工、铆工、电工等四个工种的青工技能擂台赛。三是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开展的系统技术培训,如热电厂开办的“大专班”,电化厂开办的“周末课堂”。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进一步开发了企业的青年人力资源,增强了青工学习科学技术的动力,一大批青工在学习实践中锻炼成长为技术尖子、行家里手。20xx年6月份,公司团委组队参加团中央举办的全国首届“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团体第十名的好成绩。

3、论坛发布,成果共享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青年人越来越表现出对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的强烈需求。为了迎合青年的这种需求,我们把以往开展的一般的知识讲座改为了“青年创新论坛”活动,并且在资源配置上从以往的仅局限于公司内部变为放眼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大大提高了论坛活动的科技含量。多年来,我们根据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需求将论坛对应分三级,一级论坛是公司级的论坛主要外请与行业相关或者对青年的创造性思维有帮助的教授、行业相关的专家授课,近年来先后请了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晓波教授、浙大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劲教授、省经贸委基地办主任凌云等为青年上课、交流,主要以引导青年的创新意识为主。二级论坛是各单位的论坛主要针对本单位的行业特点,请本单位技术总工等讲课。三级论坛是车间的小论坛以攻关研讨为主,主要针对具体项目。各级论坛为青工们介绍企业技术、科研等各方面的前沿动态,使青年了解行业技术未来发展的脉搏和方向,有利于青工对成功的创新成果的进一步完善,使其在创新中少走弯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创新论坛上的交流,促进了成果共享,产生了“1 1>2”的最佳效应。

二、全员参与,岗位创造,掀起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的热潮

X电站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方案 第6篇

一、指导思想:以“创新提高,保障运行”为工作理念,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坚持从电站实际出发,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争创活动,切实增强团青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电站团青战斗堡垒作用,推动电站的工作持续发展,为科学发展石垭子电站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活动主题:技术创新、管理创效,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三、活动内容:

1、围绕电站设备,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设备完好率与高效率,提高设备维护水平,以确保机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促进安全生产。

2、围绕改进职工的操作技术,加强设备维修及维护操作方法的革新、发明,总结、创造,以促进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3、围绕我电站的生产顺畅进行,开展比武竞赛,以提高工作效率与准确度,从而推动电站发电量指标的完成。

4、围绕我电站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建议,积极为单位管理创新、技术改造和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献计献策,不断增强企业改革的科学性,推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化。

四、实施措施:

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发动职工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损耗、提高设备作业率等提合理化建议,确定技术攻关课题、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活动,对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的实施,可采取目标分解法落实班组或个人,通过分级治理得到实施、应用和推广。

具体要求:

1、每月每个团员青年提出1条合理化建议;

2、全面提升团员青年素质。通过团青的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比赛等多种形式,在职工中营造积极学习科学文化,努力提高职业技能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全体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

3、组织职工开展相应的岗位技能培训,并每季度进行一次相关内容考试;

4、做好对新入职青年大学生的培养工作,使其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

5、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职工学习适应岗位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鼓励团青“精一会二学三”,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优秀职工发展。

6、广泛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引导团青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岗位做起,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开发和推广职工在节能、降耗、增效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 第7篇

活动的实施意见

(2001年6月6日)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自开展以来,在各级团组织、经贸委、专利管理机关和科协等部门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和通力配合下,已在广大企业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动员组织广大青年职工为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共青团中央、国家经贸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决定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深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开发青年职工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组织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创造性劳动、推动企业面向市场提供创新型产品(服务)为基本立足点,以实施强力推进、深化活动内涵、坚实人才基础、完善工作机制为手段,组织引导广大青年职工在群众性创新实践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二、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再经过三年的努力,使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在85%以上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60%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1000万青年职工中展开,以人均创效1000元为目标,实现创效100亿元,通过创新创效实践,使青年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主要措施

1、强力推进。一是分行业推进。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优势、政策优势、组织优势以及行业中重点企业的示范作用,直接牵动大型企业,借助行业力量抓好典型树立、经验推广、评选表彰、政策出台等工作环节。二是分区域推进。建立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等7个区域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协调小组,定期开展区域性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洽谈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三是分所有制推进。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注重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活动的经验,形成创新创效活动新的生长点。四是分创新类别推进。根据技术、管理、营销、服务等创新领域特点,认真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加以推广。

2、深化内涵。把“项目化运作”作为深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重要抓手,切实规范和完善创新的过程。主要抓好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制定工作目标。结合企业、青年的特点和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化运作”工作目标,并

予以量化分解。二是申报创新课题。通过发放“青年项目书”等方式,发动青年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查找技术、管理、营销、服务等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向活动组织机构申报创新课题。三是进行项目招标。在青年职工申报创新课题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所需、青年所能的攻关项目,对青年职工公开招标,由项目负责人与企业签订攻关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是开展项目攻关。协调成立多层次、多类型的青年科技攻关协会或科技攻关小组,组织青年职工以完成攻关课题为目标,开展创新攻关。企业在加强项目管理的同时,要通过建立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基金、成立青年创新项目导师团等方式,为青年职工提供技术、信息、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五是促进成果转化。通过举办青年科技节、青年创新成果展等方式,强化中介服务,优化创新过程,努力缩短创新成果实现商业化应用的过程和时间,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六是探索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机制,使创新创效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3、坚实基础。以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为着力点,把增强青年创新意识、提高青年创新能力作为深化活动的基础工作来抓,通过开展创造性劳动大讨论、举办青年创新论坛、进行科技知识普及和培训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青年职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青年职工队伍。各地区、各企业要

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要求,在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力争三年内国有大中型企业青年职工基本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要抓好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与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由适应型人才培养向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由岗位基本技能培训向新科技、新知识培训转变,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奠定人才基础。

4、完善机制。一是组织机制。各地区要建立健全由团委、经贸委、专利管理机关、科协等单位共同组成的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各企业要成立以党政领导牵头、团组织具体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活动组织领导机构。二是培养机制。把对青年职工的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培训体系之中,规范人才评价标准,建立青年人才库,注重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为构建企业创新体系提供人才储备。三是评价机制。各地区、各企业要成立主要由企业技术、管理、营销、服务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青年创新成果评价机构,强化创新成果评价工作的效益导向,制定以效益为根本评判标准的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考评办法,促进考评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四是激励机制。各地区、各行业要加大活动表彰力度,并争取出台地区性、行业性的奖励政策。各企业要制定实施有关推进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政策,并把活动纳入企业奖励体系之中,在学习深造、收入分配等方面向优秀

青年人才倾斜,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职工投身创新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有关要求

深化实施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今后一个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区、各企业要以务实的精神把活动抓紧抓好。

一要提高认识。要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在开放的市场格局下,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把握深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对于引导青年职工建功成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务求取得明显实效。

二要精心组织。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创造可供借鉴推广的新鲜经验。进一步健全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把深化实施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讲求实效。各地区、各企业要坚持“贵在创新、重在创效”的原则,普遍建立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业绩申报制度。企业在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要经相关部门鉴定、企业党政领导认可后逐级上报。各级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领导机构将以此作为评价下级组织工作的根本

标准。共青团中央、国家经贸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将在适当时机命名一批全国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示范基地。四要强化宣传。要通过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大力培育树立先进典型,形成积极的导向,进一步加深各方面对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认识,创造有利于活动开展的良好环境。

共青团中央

国家经贸委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 第8篇

关键词:国家电网,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思考

一、国家电网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现状

国家电网是关系到国际民生的重要国有企业,而且青年职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他们是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发展中创新创效的现实力量。但是现阶段国家电网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活动是以青年为主体进行,主要是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传播,科技的开发创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很多国家电网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从而使得国家电网的青年职工成为科技兴企战略实践中最活跃的一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比如,国家电网会定期举办青年技术轮胎活动、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用经验丰富的老职工来带新的青年职工,并通过开展设计活动方式,调动青年职工的创新热情,以为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专利,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国家电网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高精尖的高技能人才较少。现阶段国家电网的青年技工职工占了青年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具有高技能的人才数量就少之又少了,而高精尖人才的缺失也影响了国家电网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其次,国家电网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意识不够。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的国家电网中青年职工大都没有创新创效的意识,而且大都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现状,并没有强烈的创新创效动力,而这也影响了电网企业的创新创效质量。最后,国家电网内部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虽然国家电网内部都依照创新创效的活动要求,建立相应的活动组织结构、评价体系,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其工作机制大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比如,很多物质奖励、技术支持等关键问题并没有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开展。

二、推进国家电网青年职工创新创效的对策

(一)提高国家电网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意识

为了提高国家电网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意识,国家电网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培养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比如,国家电网可以以中国梦为主题,调动青年职工的爱国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作为国有企业,国家电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发展的希望在于创新,创新的主体是青年。也就是说,国家电网必须高度重视青年职工的培养,注意提高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意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采取多种对策来调动青年职工的工作热情,并能够有效的促进青年职工投身于创新工作实践中,从而不断提高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意识。

(二)深化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家电网内的员工组成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青年职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主体,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为此,在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活动开展中,应该注意抓住青年职工的身心特点,并从青年职工的素质和质量为着眼点,不断拓展和深化青年职工的创新创效内涵,一方面国家电网要加强青年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习成为青年职工的日常生活需求,并能够自觉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能够从新技能的学习中不断创新,成为企业创新创效的排头兵。另一方面国家电网可以对青年职工进行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意识培养,并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让他们能够将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三)增强青年职工创新创效的凝聚力

在国家电网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都具备了统一的价值理念、统一的发展战略、统一的企业标准、统一的行为规范、统一的公司品牌。而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用企业文化来凝聚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从而增强青年职工为企业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国家电网企业在引导青年职工创新创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宣传,并且能够结合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来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以为青年职工提供较为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引导青年职工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够珍惜自己的岗位,刻苦学习积累经验。

(四)搭建青年职工投身创新创效的平台

国家电网实施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就必须要结合青年职工的特点,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搭建一个好的平台,从而促进青年职工的更好的发展和成长,适应国家电网的发展需要。另外,针对青年职工接收新知识能力比较强的特点,企业内部可以开展技术比武、业务考核、工作轮岗等方式来培养青年人才,与此同时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通过宣传不同岗位上的技术能手、创新能手等,为国家电网企业营造较好竞争的环境。

三、结语

创新是一个企业快速发展的源泉。大力推进青年职工创新创效对促进电网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企业必须尊重青年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去积极大胆的创新,从而将创新创效与青年职工的成长相结合,从而促进国家电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磊.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创新与青年职工的成长[J].改革与开放,2013(04).

[2]汪良珠.造就青年职工就是开创企业未来[J].中国工程咨询,2012(04).

[3]汪忠.着力提高青年职工创新素质是推动创效活动健康发展的关键[J].石油政工研究,2000(06).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 第9篇

一、通过开展创建市级 “青年文明号”活动,组织和引导营业厅全体人员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增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高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风尚和企业窗口服务形象,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二、开展争创市级“青年文明号”活动,以青年为主体,以突出本行业特点为目标,推选出立足本职岗位,在文明服务中创造出突出成绩的青年集体。1、35岁以下青年占70%以上,主要负责人至少有一名年龄不超过35岁。

2、“青年文明号”的评选集体应为窗口单位,具有本

行业特点,心系用户,服务社会。

3、积极开展扶贫帮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其树立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思想;使孤寡老人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4、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的示范导向作用,强化信用意识,共建守信用,重信誉的良好氛围。

5、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

6、有创建“青年文明号”目标。

7、建章立制,有量化考核标准,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8、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9、“青年文明号”领头人政治性强、业务上精,能够

自觉带动青年争先创优。

10、制定岗位文明,岗位技能和岗位效益的创造目标和措施。

11、公开监督电话,设立意见簿。

12、讲正气,精诚团结,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强,内外团结协作,步调一致。

13、学习有计划,学习气氛浓厚,加强岗位培训,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熟练,工作效率高。

14、争创获得市级“青年文明号”。

15、要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使该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分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宣传准备阶段。

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使全体工作人员对此项活动给予高度重视,自觉热情参与,并通过宣传、动员、鼓动、使公司党委及各部门了解并大力支持。从本岗位出发,高标准、高起点制定出市级“青年文明号”的创评标准。按照,〈市级区青年文号管理办法〉所提出的要求,起草可行操作的业务量化标准,准备实施。

第二阶段:全面争创阶段。

严格按市级青年文明号的创建要求和营业厅实际情况开展的争创优秀班组活动,围绕创建工作,结合本行业及青年人特点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突出本岗位特点,为不断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和集体智慧,同心协力,拼搏开拓,全面落实每一阶段提出的各项措施和要求,实现达标。

第三阶段:申报考核。

按照创建、申报、评定的过程要求,逐级上报。经公司团委同意,向上级团组织申报市级“青年文明号”,并随时接受上级部门考核、检查、指导,力争挂牌。

要求营业厅全体成员广泛宣传,使大家具有创建的集体荣誉感。将创建“团员示范岗”工作与创建“青年文明号”集活动相结合,使二者相互补充,更加完善。

中国电信乌鲁木齐分公司北京路营业厅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 第10篇

西细庄矿 郭阳

2010年是蔚州公司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年,也是我矿各项工作创新创优的突破年。企业新一轮的创业和发展对共青团工作以及广大团员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机遇难得。广大团员青年要以企业发展为中心,以“保双五,夺双一”为目标,深入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不断提高青年职工的创新素质和技术水平,各级团组织也必须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以更高的标准,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作风,全力推进公司的创新发展。

一、创新形式,丰富青年安全工作内涵近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员工思想的不断变化,各项装备投入的不断增加,领导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足以证实抓好安全工作势在必行。工作中,我们感到团组织抓安全,必须要提高认识,充分认清抓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创新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扎实做好青工安全教育工作。要利用安全板报、标语、报刊、录像、网络等形式对青工进行宣传教育;以安全漫画、事故案例分析和事故大讨论等方式进行案例教育;以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进行直观教育,积极参与“延伸递进”活动,带头在青工中推广“手指口述法”。要认真实施岗员持证上岗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安全分析制度,定期上报青岗快报,做到青岗活动园地、岗员点名册、岗员汇报记录薄、岗员活动记录薄、安全建议记录薄齐全。要加大对青岗活动的考核、奖惩力度,通过签订责、权、利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包保合同,制定并兑现相应的奖惩措施,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各分岗每季度在本单位治理“三违”不少于1人次。同时,要认真做好“三违”帮教工作,设立专门记录和专项档案,落实帮教效果。要不断深化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工作,每个基层团支部,都要申创安全生产示范岗。要突出做好青年安全文化标识性建设,重点在井下、地面等工作危险和关键岗点,建立健全“送你一句话”、“共青团向您提示”、“青岗提醒”等标识性设施,使广大青工时刻感受到团的安全教育氛围,发挥教育阵地形象化、直观化的教育辐射效应。

二、加强员工培养,着力提升高素质青工队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要重点推进“青工技能培训计划”,认真开展技术比武、现场观摩、换岗训练、岗位练兵、“五小”竞赛等活动,通过抓技能培训、开展同专业交流,建立青工技能培训档案,试点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努力构建青工技能培训的工作体系。要开展导师带徒、拜师学技活动,组织“青工拜师学技结对仪式”,签订拜师合同,明确师徒职责,健全活动奖惩机制,加强对青工的“传帮带”,年底通过“徒弟比武”检验活动效果。基层团支部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岗位练兵,上级团组织应在年底前组织1次综合性青工技术比武,并积极组织优秀青工参加公司和集团公司的技术比武,要通过试点开展青工技能“登高”计划,沿着“普通工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这一轨迹对青工进

行跟踪培养,通过共同努力,确保内青工技术职称(中技工、高技工、技师)晋升人数不低于本单位职工技术职称晋升人数的20%。

三、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观摩活动,引导青年技术立身

带领团员青年立足岗位、立足现场,大力开展Qc小组、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活动,为每位青工提供岗位成才的机会。比如2005年8月以来,我矿进行了采煤方法的改革,投入了轻型悬移支架综采机械化新装备。新设备科技含量高,技术性能强,给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我们首先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先后派遣青年技术人员到北京、唐山、山东和生产厂家实地参观学习。然后是请进来,邀请有关技术专家和厂家高级技术人员,一道为员工实地讲解综采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和操作要领以及维修保养知识,使广大干部和青工对轻型悬移综采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保证了使用操作中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再如2008年,在我矿召开了电气设备防爆面磷化现场会,共有来自郑沟湾矿、南留庄矿、兴源矿、机电管理中心等单位30余人参加。现场会采取技术人员现场实际演示、讲解,其他人员现场操作纠正问题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参会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推进各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09年,以矿领导带头,成立了 “一号煤软岩治理”Qc小组,围绕我矿一号煤区域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活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该小组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2009煤炭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团员青年是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肩负着创新和发展的重任。特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激励制度 第11篇

浅议远洋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

冯海滨

面临经济全球化、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挑战和机遇,面临国际散货运输的管理体系和体制创新的不断变革,远洋运输企业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国际航运市场的主导地位就尤为迫切。经济的全球化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参与国际竞争的远洋运输企业必须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建立反应快捷的现代信息网,准确把握市场时机,实现信息技术与航运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青远公司从推进办公系统自动化到船岸联系的AMOS系统、财务SAP系统、卫星通讯系统的建立,正逐步迈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但在推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深刻融合的过程中,公司仍在航运经营理念、管理思想与方法、服务机制及技术创新上与一流的航运企业存在着差距。要真正取得参与市场竞争的“入场券”和“通行证”,就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航运经营机制的创新,推动客户服务网络的完善和服务质量、手段的不断提高,推动远洋运输船舶科技创新,充分实现内部资源共享,打造公司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做优航运主业。

一、充分认识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运输越来越高的准入门槛,公司面临着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上,与国际上的一流航运企业在同等到条件下开展竞争。这种国际市场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船舶运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品牌、营销渠道、服务质量、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竞争。在公司船队结构不理想,实现结构合理的调整过程是较为长期的情况下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生存并稳步健康发展必须具有反应快捷的神经网络系统——现代信息网络。

现代信息网是现代通信网、计算机网和信息资源网的统称;而信息资源网则是指信息有序的组织、完善的管理和有效的服务体系。把静态的、孤立的世界各地航运信息资源变为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这对当前面临全球竞争的远洋运输业来是更为迫切的任务。因为信息流本身就是网络化的、互动的,它伴随物流、人流而产生并为其服务。复杂而繁多的信息必须经过仔细的分析,并采用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来支持它的网络化流动,这就要求远洋运输企业必须加强

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载体更好地为公司决策者、航运运作、精细管理服务。作为远洋运输的载体,船舶与货主、代理、船东、租家和公司之间有频繁的信息交换,公司投入资金建立起与船舶、货主、租家、港口的现代通信——计算机网是很必要的,但这只是解决了物理平台的问题。重要的是,在物理平台之上解决好信息资源网的规划设计与实现问题,建立为远洋运输经营生产服务的集成化、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这种新的形势迫切要求公司在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船队结构状况、员工综合素质,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战略,建立灵敏的市场应变机制,及时捕捉航运及相关领域的信息,并根据此信息适时形成决策并付诸实施,采取新的竞争方式,才能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提升公司航运竞争力。

二、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远洋运输企业航运管理创新

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重视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从严治企、实现管理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增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信息化建设必须同管理创新和机制转变有机结合起来,企业信息化决不只是简单地应用计算机替代手工劳动,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去,而是要首先对传统落后的航运管理观念、滞后的船岸沟通、僵化臃肿的组织体制、反应迟钝的管理流程及人浮于事的工作氛围等管理各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因此必须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在管理创新和机制转变的基础上。

加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航运管理创新并不是毫无根据、不结合实际的创新,而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联系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在借鉴国际先进的一流航运企业的管理创新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我们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改变沿用多年的旧远洋运输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建立一种能够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要求的新管理模式和新的管理体制。在远洋运输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引导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综合性管理信息化系统贯穿企业运输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提高企业对国际航运市场运输经营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利用能力,为公司的租入船、买造船、货源、船员调配、航线安排等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再造业务流程,提升航运经营水平。同时综合性管理信息化系统在远洋运输企业的充分应用,它本身对管理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和各项管理业务的协同性的要求就很高。因此公司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实现管理科学、向经营管理要效益为宗旨,不断优化企业船舶运力、船员配置、营销网络等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透明度,加强内

部制衡,完善决策程序,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促进管理的不断创新。

三、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远洋运输企业服务的质量提高和服务手段的创新 航运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运输市场,航运企业在其运营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世界各地的航运企业及货主开展广泛地信息交换。多年的经营实践和市场竞争的法则,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服务手段的先进与落后,都直接影响公司的国际信誉,直接决定了市场份额和利润来源。因此公司要主动地加强与租家、货主、船舶代理、经纪人、港口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意图,研究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要求。在不违背市场原则和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对重点客户进行重点满足,加强商务管理。要建立覆盖国内外各销售网点的计算机网络,将船舶动态、客户需求、市场变化、港口信息等信息资源纳入计算机网络,即时进行监控、调度、响应和分析,从而推动客户管理和服务创新,争取双赢互惠。

在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的过程中,航运企业的特色必然要求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开展采用行业国际标准的电子商务活动,建立营销管理信息化系统。远洋运输企业的服务手段的创新主要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信息发布与客户服务机制建设、企业内部应用系统建设以及全新的市场运营机制建设等各个方面开展电子商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透明化、自由化的服务,以多种信息交换方式实现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为客户提供船期及运输时间、远程订舱、提单处理、货物跟踪、通知及付款等各类服务机制。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依靠企业内部的应用信息系统来支持,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的服务领域。在中远集团统一规划下,公司开展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多年,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因此要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不搞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各类条件和资源的重要作用,在电子商务这一新领域对企业应用系统进行全面整合,进而实现企业灵活机敏的信息网络的德建设。

四、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远洋运输生产的科技创新、降本增效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竞争模式,左右航运业竞争力与兴衰成败的已不再是粗放经营时期的单纯价格竞争,科技已成为促动航运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加入WTO之后,新一轮高知识技术含量的航运服务竞争已经拉开帷幕。目前,很多外资航运公司已在企业的综合物流、多式联运管理、单证流转等方面综合运用了电子数据交换(E 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智能运输系统(ITS)等先进技术,航运自动化和高效化给国内传统的航运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以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航运技术创新步伐,重视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作为大型专业化的散货船运输企业,公司应针对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的变化及船型结构特点,以船队的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增强广大船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引导一线工作人员在生产实践中汲取更多经验和知识,从扩大散货船运输能力、改变船舶用途和节约能源等方面对船舶进行技术改造,推动船舶管理的降本增效,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为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组织机制和人员构成上推进信息化建设要实施再造业务流程,优化公司的部门组织机构,不断减少管理层次,严格规章制度,分流富余人员,实现扁平化的管理结构,确保信息流转的快捷顺畅,进一步培养起一支精干、团结、有朝气、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五、信息化建设要建立企业内部单一的、可拓展的公共基础网络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内部单一的、可拓展的公共基础网络,将是公司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内部网络建设在实现信息查询和资源共享,为公司航运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资源空间和更人性化的服务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公司内部网络在重新架构上应增强网络的智能服务功能,加大多项查询、个人培训、在线服务等实用功能的运用,以鲜活特色突出公司网络的人性化的服务功能。基础网络的建设繁杂而专业技术性较强,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持,这就需要在公司主导的基础上,走联合开发的道路,与外界专业单位联合实施公共基础网络的架构,进行数据环境重构和应用软件的工程化开发。充分采用先进高效的方式,确保公司各种系统软件之间的兼容以及职能管理系统的相互对接和有效集成;运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等,实现数据全面整合和信息共享;运用先进的防火墙、过滤网等系统安全技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六、推进信息化建设要结合企业实际,增强时效性

推进信息化建设要紧密结合远洋运输企业的实际,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首先企业的各级领导负有把握着企业发展方向、确定发展战略以及广泛开拓市场的重任,同时也在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在信息化建设中自始至终地领导、关注、组织实施及协调信息化的各项建设工作。其次开展信息化建设在起步阶段就要找准工作切入点,紧紧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做文章。衡量一个远洋运输企业界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在于它采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手段,而在于它是否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运输生

产经营中各个环节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否显著改善各项主要的经营指标和创造多少利润,使企业在服务手段和质量更加适应国际运输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第三,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务求实效。要特别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不顾企业实际需要和条件,一味贪大求全、急于求成,甚至花大钱图虚名,把信息化作为展示企业实力和身价的“标签”;另一种是知难而退,裹足不前,不敢大胆触动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既得利益,被各种各样的困难所吓倒。检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和好坏的标准,不是看花了多少钱,干了多少年,而主要是看管理水平提高没有、竞争能力增强没有、经济效益增长没有。第四,要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搞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有资金投入。特别是船舶现代通讯系统的更新和卫星网络的建立,从培养广大职工的信息化意识入手,大力引进和培养既懂企业经营管理、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努力培育和建立自己的软件开发、应用和维护队伍。对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人才,要加大收入分配方面的激励。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全体船岸职工的信息化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上一篇:《劳动医院历史资料》读后感下一篇:有文采的运动会入场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