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2024-06-20

论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精选9篇)

论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第1篇

论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不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要有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具生活性和时代性;可以提高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键词:生活性

史论结合 主体性

多媒体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教学活动整体进步的意义更加重要,多媒体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而多媒体教学,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具有很大优势,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谈一谈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具生活性和时代性。历史新课改的理念之一是“在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从这一理念可以看出它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讲“过去的史”,还要与学生生活、社会现实相联系,这实质就体现了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和时代性。传统教学中单凭教师一张嘴、一只粉笔是很难实现这一要求,而多媒体教学相对与传统教学而言,教学内容的传输速度快,在教学中就可以补充相关的信息、资料、图片等,增加课堂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学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而历史是过去的事情,仅让学生明白过去的史实,死记硬背,学生学起来毫无兴趣、枯燥无味,也与当前课改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收集、展示与教学内容相符且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热点的材料、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的习惯与能力。例如:在讲高中历史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学习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时,课本仅仅用一小段话进行简单概括且一点都没涉及到消极影响。从简单的几句话学生很难体会到她的巨大作用,同时没提到消极影响,这与我们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不符。针对这种情况,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1978-2011年全国GDP及其增速图、1978-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图、韶关市曲江区1980-2012年的GDP及其增速图、1978年与2012年韶关市曲江区交通路线变化图、现今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城区的高楼、大超市图等让学生感受改革带来的成就;出示“吊白块、苏丹红、防腐剂的添加、毒奶粉、地沟油、毒银翘片等图片或资料让学生讨论改革带来弊端,通过以上材料的展示和讨论,使学生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现实的习惯与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新课标指导下的高考意旨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关注考生的知识积累转向关注考生的学习能力,即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注重四项能力考查:历史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历史思辩能力。这四项能力如何考查?从这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看主要是以材料为切入口进行考查,就是历史大纲所强调的“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从以上可以看出“材料第一,史论结合”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材料式教学或学习,收集整理一些文献摘录、历史故事、历史报刊、图表数据、历史地图、诗歌、影视作品等不同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史论结合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1《开创外交新局面》中的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一目时,为了能使学生全面掌握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我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再补充一些典型有说服的材料:

材料一: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材料三: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

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老师出示的史料进行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找出了多个原因,并且深刻认识到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共同要求,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提高了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和分析历史事件的理论和方法。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高中历史材料式教学法得以很好的进行,它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课本为唯一的依托纲本,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历史学科要求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能力,顺应了新课改高考的要求。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在传统考试模式下考试是注重考知识的积累,导致老师满堂灌,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模 式的改变,是学生成为主体有了可能。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讲高中历史必修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时,本课内容丰富,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在课前收集古代到现今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导入时叫学生自主展示他们的课前预习成果。从学生提供的信息(古代是“南方舟楫,北方马车”,而现在,人们出行方便,自行车、摩托车是最基本的代步工具;飞机、火车都可以乘坐,私家车越来越多)导入新课。然后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问题让学生分组探究:1.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公路交通在民国时期发展缓慢,而到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的原因各是什么?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好办法?

在学生主体探究、教师的指导、点拨及大量图片资料的播放过程中,通过第1题(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第1题的第2问(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发生了变化的原因)和第2题(公路交通在民国时期发展缓慢,而到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的原因各是什么?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比、概括的能力。通过第3题(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好办法?)的探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所以我认为,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学习方法以及独立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进行教学,能突破时间、空间、抽象的限制,能丰富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和时代性,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李学农主编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武汉化工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彭军)

论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第2篇

新沂市王庄中学

王爱国

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历史学科教学的趋势之一,实践证明: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显著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就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太平天国运动”这堂课内容含量比较大,在实行新课标前的历史教材中,分布在两节内容里,如果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时间里,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想给学生讲透、讲明白,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我们备课组是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去做的,哪些该重点讲、哪些该略讲,但是课堂效果从学生的反映看是不成功的。因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非常单薄,一些该略讲的知识点学生根本不知道或印象不深,或者一些知识缺乏必要的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再加上传统课堂教学容量有限,一些班级的学生明显表现不适应。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历史备课组克服种种困难(农村中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有限,教师很少有电脑,特别是手提电脑),抓住空隙时间(其他各科也在抢时间)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上课。“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我们在一些班级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一节课内就轻松自如地完成了原来需要两课时的内容,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基本史实掌握的牢固程度以及它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失败的根本原因的理解,都远远超过了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效果。之后,我们只要有机会就运用多媒体教学,我们所用的课件有的是我们在网上下载的,有的是我们利用Powerpoint制作,以帮助我们的教学,在运用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它的优势。我们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性。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选材、精心设计,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的课件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同时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良性刺激,这有利于优化组织课堂教学。

二、艺术性。我们利用的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虽然没有三维动画那样形 象逼真,但是我们尽量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也已经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会尽力把课件制作得精美一些,学习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课件,使其艺术性进一步显现出来。

三、辅助性。多媒体很好的起到了辅助教师教、辅助学生学的作用。小黑板是传统课堂上补充材料的最好的教具,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新课标历史教学中靠小黑板补充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四、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体的一大优势。我们认为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师生可以在网上检索和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课件或资料,根据学生实际任意优化课堂教学,等等这些优势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做到的。

五、愉悦性。教师通过制作课件或利用其他课件进行修改,从中感受课堂创新的喜悦,学生从声像并茂的课件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事实上,学生很喜欢上运用多媒体的历史课。

六、实效性。现代教育技术既可以强化素质教育,也可以强化应试教育。当前新课标历史教育主要强化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常规考试依然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新教材设计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许多知识点的拓展靠传统课堂是无法完成的,新课标要求的教学内容很难顺利实现。另外学生课前课后预习和复习中自主查阅资料来补充课堂的不足,往往在学校重视语数外和物化的大背景下是不现实的,而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却解决了这一问题。

总之,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趋势。教育革命是极大地变革传统教育模式以明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过程。事实证明: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后,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评价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而且随着教育条件的不断的改善,在农村中学中这种趋势也渐趋明显,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已经被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利用和推广多媒体教学都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农村中学尤为突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多媒体教学设备由于价格昂贵,很难普及。一些学校经济状况稍微好些的,可能有三四口多媒体教室,经济稍差的只有一两口甚至没有,这样很难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这样大多数教师只好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但是,事实证明这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后课堂教学的需要。

第二、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多媒体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技术。如果没有相关的电脑知识,运用起来就会感觉很吃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除了必要的电脑知识,还要学会课件的制作,制作出好的课件更是不容易。据调查农村中学教师不会运用电脑的人数仍占一定比例,不会课件制作的更是多数。

第三、课件制作缺乏水平,多是粗制滥造。有的教师为了扩大教学容量,节省教学时间,大量的加入练习题,又搞起了题海战术,后果可想而知。有的胡乱找一些电影等课件素材,缺乏必要的筛选,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第四、交互性功能尚未发挥。多媒体课件教学,仅仅一节课时间是很难达到理想教学目标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完全可以课后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复习,效果会更好。学生无论需要哪一个课件,哪一部分内容,只要一按鼠标,计算机就会把他需要的内容送到他的面前。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当前尚不可能。

等等以上四个问题如何解决呢?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第一、政府和学校需要加大投入(政府主要对公立学校的投入)。在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电脑网络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城镇家庭正渐趋普及,虽然农村家庭还远远未达到这种水平,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象手机一样普及开来。学校作为教育前沿,必须首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多媒体教学设备购置上要肯投入,增加多媒体教室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私立学校也要自觉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另外,各校应该增加电脑设备,并设置必要的电子阅览室以供学生查阅资料之用,这样也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功能的发挥。

第二、采取多种形式对一线教师进行多媒体知识及课件制作的培训。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如果教师对这方面知识欠缺,必然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质量。当前政府和学校应重视对农村中学教师这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市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组织一批优秀的教师开发课件,把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物化在多媒体课件中,并且制作成光盘,随之进行推广和交流,以不断提升我市教师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同时,有条件的教师要 注意自学,自学与培训相结合,以切实提高教师自身在这方面的素质。

第三、精选课件素材,杜绝粗制滥造。历史课件制作的各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历史教师的自身知识、修养、能力、个性创造力,反映了教师对历史教学过程的创造和追求。同时,多媒体历史教学也的确为教师提供了广大的创造空间,但是选材上要慎重,由于历史教学的特点,很多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背景的历史电影,他们是否可以作为课件素材,这是需要教师慎重斟酌的。另外如对于习题的精选、结构的设计等都应重视。

三、小结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它既能为素质教育服务,也能为应试教育服务。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正在促进这样的过程:教师以传播知识为主到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会推广到教育的各个角落,真正发挥它的优势。面对教育科学飞速发展和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历史教学这个古老而富有活力的教育领域,正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运用而发生前着所未有的变革,这代表着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论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第3篇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学生的学习过程, 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和诱导下, 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相互交流, 从而学会学习并建立新的认识结构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 运用显示图片、视频、材料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能给学生以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 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兴趣等多种作用, 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能感染学生, 使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启发学生的思维, 引起学生的联想,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讲《红军的长征》一节时, 先播放歌曲《十送红军》, 往往能扣人心弦, 一下子把学生的意识拉到长征途中, 真切地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通过视频讲遵义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时, 课堂上一下子掌声雷动。最后, 长征胜利了, 播放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 使其回味长征的艰险, 感受长征红军自强不息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脑、动心的情感教学, 能使师生全身心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既有利于学生情感世界的养成, 也有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成长。即有利于创造有生命的历史课堂教学。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 教师以讲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成为知识的堆积对象。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亲身参与, 使全体学生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焕发起信心和兴趣, 培养其获取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在制作、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在此认识基础上去完成, 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例, 课件的设计除容量大外, 还应注重其内含史实的逻辑性及对教材的超越。教材的合理处理能使学生拥有一定的时

三、在实际生活中获得逆向思维的启示

教书育人。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 更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怎样生活……培养他们的生活智慧和艺术。让学生把学习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带到生活中去, 使他们更客观、理智地看待问题, 不走极端路线。

逆向思维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 是对常规的挑战。它能够克服思维定势, 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而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 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 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 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其实,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 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 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 往往能出人意料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古时候“司马光砸缸”的这个故事, 一般的常规想法就是“救人离水”, 但是小司马光等人能力不够, 于是小司马光运用逆向思维, 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 救出小伙伴。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 其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 也只是蒙混过关, 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 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 并精于修饰, 将间和想象的空间, 如课堂教学中: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可联系已有知识及书本信息进行解疑, 课件强调其中的逻辑关系, 面对屏幕战争的过程由战线的延伸, 学生依据节选影片的播放和对教材的了解讲述二个阶段、四次战役的名称、产生的后果及相关知识点, 并以表格形式加以完成, 针对《马关条约》签订的危害, 让学生分组讨论, 辅以动画,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并针对整个教学内容谈体会和认识。整节课的设计要将课件的优势与学生的参与有机地结合。假如单纯地追求信息的大容量、画面的生动性, 把多媒体软件看成单纯地录像机、投影机、板书的结合体, 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优势, 而学生也会陷入扑面而来的信息潮流之中, 失去理性思维的能力, 成为被动学习者, 这是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容易进入的误区。

三、有利于加大课堂密度, 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时空跨度大 (中外、横向、纵向) , 内容涵盖面广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 , 头绪繁杂 (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等) 。一节课40—45分钟, 传统教学往往教师只能忙于讲、写、画, 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释疑和对重、难点巩固训练, 如何让历史教学跨越时空, 提高效率呢?即应有效地增大课堂信息容量。而在有限的时间里, 扩大信息量, 完成教学目的, 是多媒体教学的独到之处, 它能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和写板书的时间, 还更多时间给学生, 使复杂的、抽象的问题变得清晰易懂,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加快了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做到每节课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这也减轻了师生课后的负担, 让其多获取课外知识, 提升能力。如讲近代中国的探索史时, 可用图表或线索的形成理出, 并制成课件, 讲解时边讲边逐步演示,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新中国。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既学习了知识, 又培养了能力, 最终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创设教育情境, 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

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寓真理于生动的形象中, 而且可以将过去已逝的历史事件艺术加工再现在学生面前, 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 让学生由境入情, 情境交融, 以情感人, 感情上产生强烈共鸣, 从而达到学生道德情感内化、激发强烈历史使命感的教学目标,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 针对一些以往学生已经熟知的或其他学科亦有讲述的德育素材, 教师在通过历史教学予以体现时, 更要注重采用多媒体技术, 在给学生耳目一新感觉的过程中, 渗透历史教育的情感色彩, 以收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教育效果。达到了教学、德育的双重功效。

总之, 在现代教育中, 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风采闪亮登场于课堂教学中, 成为越来越多教师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 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将其引进课堂, 改革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 让其发挥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踏踏实实地贯彻素质教育。

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 “凤尾裙”销路顿开, 该时装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 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 商家运用逆向思维, 试制成功无跟袜, 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四、作业辅导及考查, 以巩固对逆向思维的理解和掌握

要让学生真正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 除了课堂上的分析、引导、启发外, 还要坚持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布置作业、考试检查, 经常地得到锻炼, 体会逆向思维解题的奇妙, 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指导学生善于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 不仅要知道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 还要经常地从各个方面强化逆向思维, 而不同的方面又可运用不同的方法, 因此要注意逆向思维各个方面的巩固。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编排顺、逆双向配对的练习题供学生训练。

论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第4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教学;教学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勃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逐渐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有许多的优点比如: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形象直观等等。正因为这样被教师广泛的采用,尤其是初中的历史老师。多媒体教学形象化了久远的历史人物,趣味化了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明晰化了深奥难懂的历史哲理。

优势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才有去探知它的欲望,才能学好这个科目。在传统的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是教师在单调讲解历史,学生在盲目的当着听众,然后学生产生了听觉疲劳,失去了兴趣在课堂上打盹,老师越讲越没劲。长期以往学生自动把历史课程划归为呆板无聊睡觉课的代名词,完全失去了历史本身所带有的精彩。而多媒体教学恰恰弥补了传统课堂所缺乏的生动与逼真,很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多媒体教学下的课堂,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顺应老师课件的内容不断地去思考、回忆、探究。即使一些觉得无趣的同学看到生动的图片,动画也会逐渐深入其中。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不需要你再如何的教学,他们会自然而然的自己去探知。

优势二:优化教学资源

历史学科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资料的依赖,因为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生活在现代的孩子们很难身临其境去体会到当时的那种境况。对于历史发生了什么我们只能从资料的记载上去学习理解,一切以史料为标准,所以历史研究的一个前提是详尽地占有资料。而多媒体教学恰恰可以把历史场景还原,提供大量的图表文献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丰富性。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合理的编排内容,把图表、文献资料、视频等有条理的编辑,根据学生的水平逐步讲解从而使学生系统的理解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达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优势三:增加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

单纯的照着课本讲授历史知识,难免显的空洞无内容,这样教师的需要补充大量的课外历史资料一充实课堂知识,但是短短的45分钟的时间让老师详尽的讲述又显得捉襟见肘。而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提高了讲课的效率,增加了讲课的内容。例如:在讲解《西欧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这一篇时,安排的教学时间为一个课时,在上课前我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图片和世界名画《如西斯廷圣母》、《最后的晚餐》等等,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同时拓宽了同学的视野。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好的实施了素质教育。

优势四:加深知识要点的理解,突破知识难点

综合性的历史学科涵盖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丰富的内容。知识点复杂繁多,时间也容易记混记错。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围绕主要的内容,精心选材安排,或以时间为线索或以故事发生为线索层层深入,设计丝丝入扣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记忆。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难懂的或者难以记忆的知识,如果知识简单的讲一遍,学生很难掌握,这时候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做成动态的图像视频,化难为易,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突破这个难点的掌握。

优势五:利于实施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单凭老师的课堂讲解,学生很难身临其境的感受,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把一个个历史人物或事件生动化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升华为一种道德观、人生观。在讲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一篇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落后必定挨打的深刻历史教训,我广泛收集图片资料视频,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还配备了悲愤的解说,加入了低沉的音乐向大家展示了当时的情景。短短几分钟的展示,学生们个个都义愤填膺,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这种将爱国思想潜移默化的加入到教学中要比你将百遍我们要爱国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等等都要管用。因为这是从他们心灵的深处去感知他们,让他们明白今天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几代人的鲜血上的,从而树立自己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还需要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讲解一堂完美的历史课。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广阔的舞台,这需要我们教师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适当的、适度的、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深谙教材,因材施教不断创新。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相信初中历史教学一定会流光溢彩生机无限。

参考文献:

[1]李秀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平台,2010,09(10):34-36

[2]候录芳.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J].学周刊:B,2012,02(05):96-98

多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优势 第5篇

内容摘要:多媒体课件是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所以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优化教学,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无疑是挖掘诗歌意境、体味诗歌情感的一种有效途径。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更好地完成诗词的审美教育,同时也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关键词:多媒体 古诗词 教学 优势

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废劳和紧张。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文字、图画、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多感官刺激,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去想象、联想、感知诗中的描绘的画面。教师也要通过音乐伴奏、赏读诗句,表情朗读等电教手段引发想象,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生活经历的储备,启发学生想象,从而优化语文教学课堂。

一、多媒体播放的音乐让学生走进诗歌意境

优美的音乐可以淘冶人的性情,激发人的情感,使人产生联想。在教古诗词时,根据诗词的内容、情感,配上符合感情基调的音乐教学生朗读,能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愉悦。古诗词是十分讲究音韵的文体,诗歌与音乐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渊源,为了让学生真正领悟古诗词的情韵,增强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可以借助音乐把他们带到诗词所创设的意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例如,我在上北朝民歌《敕勒歌》时,为了使学生领悟到这首民歌的大意,领悟到大草原的美好风光,我一边播放《草原牧歌》改编的轻音乐,在银幕上投放绿草如茵,牛羊满地的草原风光幻灯片,一边让学生和着音乐充满感情地朗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在学生对诗歌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配乐录音朗诵,一边想象大草原的奇

丽风光,然后,把诗中描写的景物和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绘制一幅“草原风光图”,下课后,学生们纷纷交来了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想象各异,情境有别,但都能基本反映诗歌的意义。实践证明,运用音乐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多媒体可以展现诗词画面让学生感悟意境

别林斯基说:“诗歌不能容忍无形态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必须使思想渗透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这正是中国历代诗人、词人所追的艺术境界。一首首好诗、好词创造了我国古诗词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诗中有画”,即使是很富有哲理的诗,也是思想包盈于形象之中,智慧闪烁于形象之上,我们不妨以此特色设置教学情景,师生亲自动手,用丰富的色形,优美的线条、整合的画面,将无形的诗词形象变幻成有形的视觉形象,在愉快的情境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里,领悟文字的内涵,体会意境的高妙。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在开讲时,可先以亲切柔和的语调描述银幕上的画面:“有一个如画的地方,一抹斜阳将余挥播撒在清澈的湖面上,湖中藕花盛开,绿叶如盖;湖面小舟飘荡,鸥鹭飞翔;湖边垂柳倒映,亭台静卧;有一个年轻、快乐的女子,和她的伙伴们在此嬉戏玩耍,举杯畅谈„„轻缓、动情的导语,可将学生带进诗的意境,使他们仿佛看到了摇曳多姿的绿荷,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莲香,听到了欢快划动的桨声。

三、多媒体可激发学生用心体会诗情

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了声、光、电、影等多种高科技手段,能够将静止、抽象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载体,将老师难以表达的意象、意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体会和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以诗人自己为代表的一代青年,诗人通过选取平凡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和祖国的血肉联系,真挚、委婉地抒发了对祖**亲的拳拳深情,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中华儿女对祖**亲不可遏止的爱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文中由“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可借助名家配乐朗诵体会,四组表达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的意象群,可用一系列相关画面展现。授课时,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导入,同时打出课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学生很快进入作品的氛围当中。在讲课过程中,将四组意象群的画面依次再现于屏幕:“贫穷、落后的祖**亲的形象,就像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上的驳船;希望渺茫的祖国,就像飞天袖间的花朵;从苦难中奋起的祖国,犹如雪被下古莲的胚芽、雪白的起跑线和正在喷薄的黎明;和我不可分割的祖国„„,随着画面的展开同时播放配乐诗朗诵,呈现电视诗歌的效果。学生听得到、看得到,触景生情,感受到女诗人对祖国的爱,感受到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对祖**亲的爱。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再略加点拨,学生就能化难为简了。

四、多媒体可让学生更好理解诗歌的背景

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作为当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彼时彼地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者。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采用多媒体先播放“安史之乱”的史实音像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形象地感知唐朝天宝年间,玄宗骄奢,不理政事;奸臣当道,权倾天下的社会现实。亲眼看到安禄山起兵反唐,潼关失陷,尸横遍野,长安混乱,百姓逃散,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之后,教师可补充描述道:“乱世之中的诗人,一路西行,颠沛辗转,来到成都,一时无处栖身,只好求助亲友在成都的浣花溪边搭起一座茅屋,暂避风雨。不想,到了八月间,一场秋风,无情地卷走了屋顶上的茅草,接着一场大雨,瓢泼如注,诗人彻夜难眠,凄苦之中,感慨万分,写下了这篇不朽之作。”设置这样的背景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产生与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为学好此诗开了个好头。

参考文献: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第6篇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造优化的教学情境

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这样良性循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加强。在化学教学中,主要从科学史实、化学家的贡献、小故事、图片以及剪辑影片、动画等方面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适时播放,丰富了表达方式,同时让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劳动或危险操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心理,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避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倾向,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灵活使用课件,使化学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

多媒体课件在物质微观结构的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的演示方面的直观性为我们在教学中架起了微观和宏观的桥梁,对于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用图形、图像、动画、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如有机化学中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其命名的教学,因学生初学,概念生疏头绪多,又缺乏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黑板上的平面板书无论如何也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利用多媒体可以从容不迫地把一种烷烃的结构进行多种不同的展示: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变换角度旋转,对比与复原,关键部位放大,正误对照剖析等,逼真的主体画面,清晰的比较鉴别,精练的规律归纳,将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适时运用课件,模拟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出化学反应的结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反应装置规模小而教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感官刺激强度不足。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宜在课堂上演示;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这些在传统化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解决。

错误的实验操作引发危险后果。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此操作一旦失误,轻则使仪器炸裂,重则会引起爆炸,造成事故。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过程后,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提高实验成功率,而且通过反复演示,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水平和能力。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第7篇

摘 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我国面向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随着计算机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迈入教学领域,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电化教学的主力军,将会在教学中发挥日益重大的作用。计算机和交互式白板辅助教学,给数学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以往不易讲清的数学概念,适当使用教学课件,帮助创设教学情景,就很容易使学生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辅助教学; 教学改革; 交互式

Multimedia advantages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Li Zhi-gang

Abstract: The spee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students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educational reform based on new trends.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that students learn mathematics content, should help students to actively observe, experiment, speculation, verification, mathematical reasoning and exchange activitie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expressions to be different to meet the diverse learning needs. With the computer and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in the field, this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as the main force of power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in the teaching role.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and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o provide mathematics teaching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Difficult to make clear to the past, mathematical concepts, the appropriate use of courseware to help create teaching situations, it is easy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multimedia; assisted i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Interactive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我国面向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推广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迈入了教学领域,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电化教学的主力军,将会在教学中发挥日益重大的作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与数学教学结合,不仅代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一次革新,建立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一、现代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在课堂里传授的数学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但我们的学生是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青少年,教师往往很难体察一个初学者在接触一个新概念、新知识可能产生的种种错误和误解,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学生的客观实际,从而产生教和学的矛盾。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错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既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又缺乏供学生发现探索的良好环境,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情况。教师讲得“苦”,学生学得“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这样也就很难“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势必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原有的教育、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实现。从传统的教学媒介物:黑板、粉笔演变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和交互式白板向学生提供高清晰度的富于动画效果的彩色图象,实现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发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因此,与传统教法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效率。

数学的概念公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教学方法因之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决定了长期以来教学方法的单调划一。如何协调教学活动和数象抽象性间的联系呢?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提供了丰富而动感的图象、图形,展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数学世界,恍如变数学为游戏天地,生动、直观、形象,改变学生心目中的对于数学抽象、枯燥的定位。活泼有趣的学习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促成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通过程序调动,借此形成演示情境,向学生展示各种现实中的数学现象与数学应用,活生生的画面展现各种概念公式的内涵,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变抽象复杂为具体简单,让学生借此进入最佳思维状态,这与过去单凭教师一张嘴来调度学生的联想,引导学生思路,无疑增添了一位形象教学的得力助手。例如在讲三角函数周期性时,辅以屏幕上动态曲线的演示,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这样说,计算机的辅助,为启发式教学注入新活力。对学习主体的.学生而言,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兴奋状态,产生了情境效应。对教学主导作用的老师来说,可充分利用计算机在搭配、布局、材料上的优势,精选范例,组织材料,使教学准备阶段日趋和谐统一。多媒体教学,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单位时间内的容量增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理解和练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计算机和交互式白板辅助教学,给数学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以往不易讲清的数学概念,适当使用教学课件,帮助创设教学情景,就很容易使学生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之一。而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抽象性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仅凭教师口头讲解,难以彻底解决问题。以立体几何为例,作为从公理出发的纯演绎系统,在现有教学模式下,一般学生很容易用静止的观点去剖析空间图形的几何性质,而计算机的参与教学,提供给学生相当数量的感性材料,更方便引导学生观察空间图形的变换规律,把空间想象力引入动态世界。又比如,高中数学中的三角部分有关公式比较多,公式应用的方式和时机也有很多变化,学生每每学到综合利用三角公式去化简、求值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为了让他们弄清公式间的关系,理顺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在上《三角函数的求值和化简》一课时,我用Powerpoint 和Authorware把公式形成网络,并对每一组公式设置一个按钮,按照它们发生的顺序,一一提问并展现给学生,最终形成一个公式的网状结构,使学生对公式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这样记起来,省时准确,一旦忘记,还可以由其中的一个原始公式进行推导。同时,因为每一组公式都设置一个按钮,在解题中需要时,点击即可显示出来,这样就提高了每一组公式出现的频率,使学生记忆公式的时间大大减少,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素质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就数学来说,一个很突出的方面是应用意识的培养。长时期以来,为了应对高考,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大搞“题型教学”,将学生深埋于“题海”之中,而偏离了学习数学的初衷――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长此以往,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能力下降。同时,目前学校教育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很难有足够的机会去参与有利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社会实践。计算机的“视频功能”把“现实生活”搬进了课堂,反复播放各种场景,让学生在不同的现实场景中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尽管这些现实场景由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但学生遇到类似的实际问题时,很容易把课堂用计算机模拟训练的实践能力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提高。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改革前景一片光明

实践证明,计算机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传统的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改革课堂教学,实现教法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有极大的潜力,它是现代教学形式的一般表现,它不仅能通过声、光、图象、色彩的多种表现形式;同时在课堂上适时地使用白板的遮罩功能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页面快照等功能来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利用电子白板中前置、后置、对象移动、翻转、透明度等功能来诠释教学中的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先进教学形式的使用,会自然地调动起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掌握科学知识以及现代化设备的愿望。这是对学生追求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素质的一种培养。计算机和交互式白板辅助教学,为数学教学开创了新天地,当然计算机和交互式白板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取代师生间的交流,不能取代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合理地运用这种现代教学手段,将会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广阔的天地,为培养学生数学的各种能力提供更多的条件。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06-03

论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第8篇

一、多媒体技术的情境创设优势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可将图形、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制作成Power Point,Authorware,Flash以及微视频等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编辑再现或模拟历史场景,让教材内容由平面、呆板、枯燥变得立体、鲜活、生动。这样一来,课堂充满情趣,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是传统教学不可企及的。例如,在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相关章节时,教材所提供的文字表述无法反映当时的历史盛况,教师的口头描述也不能弥补教材平面描述的不足,采用多媒体技术 ( 现场视频场景、影视资料、图文编配、动画等形式 ),可以全方位再现当天15:00 ~ 21:00天安门广场、城楼、群众游行路线等各方位的场景,包括毛泽东主席具有历史标志意义的庄严宣布、群众响彻天地的欢呼,尤其可以生动地再现每个人在游行时所表现出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幸福、自豪之情。这种极富感染力的情境再现,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的体验历史、感受历史、品味历史,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营造氛围、烘托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例如,在进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相关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图文呈现或影视资料节选的形式,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当时在清政府统治下,“国穷民弱”的悲惨程度以及西方列强蚕食鲸吞的累累罪行,引发学生思考。在学习结束的时候,教师可给学生播放歌曲《大中国》,配合歌曲MV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富民强的画面,师生高声伴唱,唱出心中的激愤、唱出振兴中华的豪情,同样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迅速提升。

二、多媒体技术的形象、直观、生动优势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历史知识具有“一过性”特点,与现实和学生的思维距离较大。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直接观察和认识历史塑造出有价值的形象,让学生进行直接的感知和理解。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纸”出现的历史进程:石头→青铜→竹简→丝帛→纸张,“纸”对人类社会文明推动的作用,设计成Power Point( 或Flash或微视频 ) 课件,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对不同时期的纸张、文化发展状况有较为形象的了解。这是传统教学简单利用零散实物、仿制品、图片展开教学所不能企及的效果。

此外,多媒体技术不单能以静态展示的形式呈现画面,还能以动态的手法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例如,在讲授“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古丝绸之路”等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他们行进的路线、行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动画的形式 ( 也可借助影视资料 ) 进行动态演示,使呆板、枯燥的认知记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主动探究,从而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使教学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的大容量、高效率优势

众所周知,多媒体教育装备可以储存众多繁复的数据信息,同时具备极强的兼容性,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传递文本、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简便快捷的执行多项任务指令,快速地从不同角度单向或多向刺激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通过多渠道传递信息,加快课堂教学的进程,有的软件还可对课堂活动进行全程录制、回放,为学生温故知新提供支持。这样,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感知度、分辨率、吸收率,优化理解、记忆效果,促进学生由知识向应用能力转化,大幅提升课堂效率。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将事先设计、编辑好的练习或讲评内容“瞬间”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自主练习和探究;对学生课堂练习的结果,可以利用实物展台进行有的放矢的课堂评价。不仅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还能让学生通过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的点评,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此外,多媒体的二维画面技术极大地便利了结构型板书的设计与呈现。这种技术让教师可以突破黑板板面大小的制约、节省手写板书的时间,使板书变得更加优美、富于逻辑性,尤其便于师生共同勾画思维导图,让知识间的逻辑结构和关联性得到清晰地展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时间脉络。

四、结束语

论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第9篇

运用多媒体,有效调动多种感官

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多媒体方面,更具特殊意义。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再强,总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动手效果好。运用多媒体,可使原本单调枯燥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键盘、鼠标的触击更能使学生获得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而战争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更是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日本投降的全过程,仅仅让他们侧耳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思维只是跟着听觉在行动,没有与视觉、触觉有机结合在一起。没有观察、缺乏想象的思维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操作计算机,选择所需了解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片段进行思考、研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面;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以及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朗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借助于观察、想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向更高阶段发展。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说到底就是一种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中心位置,而学生只能被动听讲。目前,教师大都注重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责任感,这就是一种独立性。只有具备这种独立性,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多媒体正是学生由听讲者变成参与者的真正媒介,其原因如下。

其一,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同,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学生的数量可多可少,教学内容是预先制定的,上课时间可以自选决定。这样的分层教学,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其二,从表面看,多媒体的运用似乎剥夺了学生举手发问的权利。而实际上,多媒体教学设计了中断功能,以便学生随时可以中断程序进行请教。学生有时需要重复某一章节,或转入程序的另一部分,都可应用自如。另外,多媒体中含有自动引导工具,能增强学生对课件的控制能力。

学生在学习上享有独立性,那么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就会充分地显示出来。因为,多媒体将教师的教学策略与音频、视频、字符、叙述、游戏、地图和其他各种介质元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可由学生控制的学习工具,学生可以得到某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诸多信息。因此,无论学生点选哪一个功能按钮,他们都能得到相应的知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采取的模式,然后重建自己的学习序列。这些序列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学到比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东西。信息量的扩大,以及对各种信息之间联系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信息内容互相渗透,在此基础上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一种创造性。

运用多媒体,延长历史知识的存储期限

教学中的多媒体具有极长的存储期限。众所周知,中学教科书的某些内容几乎是一成不变、可以长年使用的。例如,有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图片、图解、表格甚至与教科书配套的一些录像资料等媒体信息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只不过在文字的表述与评价上会出现差异。因此,相同的媒体信息就可以存储在光盘中,只需要备有学习工具即可长年使用。信息系统一旦建成,就可以在教学中一直使用。这样,教师的备课效率就可大大提高,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备课时间去学习、研究新的科学知识,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又如,从习惯上讲,如果教师调换工作,其经验和信息也就随之而去。借助多媒体,这些经验和信息就可以得到永久性的保存。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对历史教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由于知识存储期限的延长,使教师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加上多媒体中除内容、字典、复习外,还有相应的测试题,如单元、同步练习,期中、期末、综合测试等,以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这样,教师就只需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接触每一个学生,去参与学校大事。教师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学生思想、行为、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教师将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上一篇:五上第三单元习作教案下一篇:尤其的近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