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2024-06-24

电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精选11篇)

电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1篇

电梯安装工程开工资料

1.2.3.4.5.6.7.工程开工报审表JL-A001(1张)开工申请报告(1张)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单(1张)施工组织方案报审表JL-A002(1张)电梯安装施工组织方案(1份)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JL-A003(1张)分包单位资质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张)

税务登记证(1张)

组织机构代码证(1张)

建筑企业资质证书(1张)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张)

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1张)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1张)

安全生产许可证(1张)

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1张)

开户许可证(1张)

安全员证(1张)

高级工程师证(1张)

安装人员操作证(4张)8.公司简介(1份)

9.主要工程设备选型报审表JL-A007(1张)10.电梯产品合格证(9张)11.型式试验合格证(8张)12.曳引机合格证(9张)

13.限速器安全钳调试证明书(27张)14.主要工程构配件报审表JL-A008(1张)

15.主要原材料及构配件出厂证明及实验单目录SG-010(1张)16.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1份)

单位工程竣工资料

1.单位工程竣工资料封面SG-015(1张)2.竣工资料目录表(2张)

3.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SG-018(1张)4.电梯安装工程分部工程报审表(1张)

5.电梯安装工程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2(1张)6.电梯安装工程子分部工程报审表(1张)

7.电梯安装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2(1张)8.电梯工程设备进场分项工程报审表(1张)

9.设备进场验收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4(1张)10.电梯安装工程设备进场质量验收记录SG-A096(9张)11.电梯工程土建交接分项工程报审表(1张)

12.土建交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4(1张)13.电梯工程土建交接质量验收记录SG-A097(9张)14.电梯工程驱动主机安装分项工程报审表(1张)

15.驱动主机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4(1张)

16.电梯工程驱动主机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A098(9张)17.电梯工程导轨安装分项工程报审表(1张)

18.导轨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4(1张)

19.电梯工程导轨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99(9张)20.电梯工程门系统安装分项工程报审表(1张)

21.电梯门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4(1张)22.电梯工程门系统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A100(9张)23.轿厢及对重安装分项工程报审表(1张)

24.电梯工程轿厢及对重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4(1张)25.电梯工程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A101(9张)26.电梯工程安全部件安装分项工程报审表(1张)

27.电梯安全部件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4(1张)28.电梯工程安全部件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A102(9张)

29.电梯工程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安装分项工程报审表(1张)

30.电梯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4(1张)31.电梯工程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A103(9张)32.电梯工程电气装置安装分项工程报审表(1张)

33.电梯电气装置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4(1张)34.电梯工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A104(9张)35.电梯工程整梯安装分项工程报审表(1张)

36.电梯整机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024(1张)37.电梯工程整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SG-A105(9张)

38.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SG-019续(1张)39.设备开箱检验记录报审表(1张)40.电梯设备开箱检验记录(9张)41.隐蔽工程报审表(1张)

42.隐蔽工程检验记录(9张)

43.接地电阻测试工程报审表(1张)44.接地电阻测试记录SG-A007(9张)45.绝缘电阻测试工程报审表(1张)46.绝缘电阻测试记录SG-A008(9张)47.电梯负荷试验工程报审表(1张)48.电梯负荷试验记录(9张)

49.电梯安全装置质量检查工程报审表(1张)50.电梯安全装置质量检查记录(9张)

51.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SG-020(1张)52.电梯安全装置检测工程报审表(1张)53.电梯安全装置检测报告(9张)54.电梯运行检验工程报审表(1张)55.电梯运行检验报告(9张)

56.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SG-021(1张)

电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2篇

一、编制依据:

本方案依据土建井道布置图、产品随机文件、国家有关电梯安装的技术文件、标准、规范(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有关电梯安装的若干规定(《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八分册等)而编制。

二、工程概论:

工程名称:光亮·阳光佳苑,工程地点:重庆合川三汇

开工日期2013年12月5日,竣工日期 2014年4月20日,工期165天。

本工程工序多,工艺较复杂,要求高,需搞好各方面关系,各有关单位要互相配合,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安装质量,按期交付高质量电梯。

三、技术总结:

1、工程施工期间妥善安排施工人员生活,进行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并认真阅读图纸及施工工艺说明,领会图纸精神,掌握施工工艺,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并及时拿出解决方案。

2、开箱点件:施工前,将设备整箱运到现场,通知厂家来人,并与建设单位交接清楚,做好开箱前的准备(工具、库房、人力),开箱时通知建设单位参加,开箱时按装箱单清点,同时收集好随机文件。若有缺件、错件、次品,则列出清单,添好欠品要求书并由建设单位、安装单位及厂家代表签名并反馈有关单位解决。

3、做好井道及机房复测记录:根据井道布置图检测井道深度、宽度及偏差,地坑深度、顶层高度、厅门高度、宽度及偏差,检查机房预留孔位置情况,若发现与图纸不符或偏差较大,要及时找有关单位解决。

4、安装时带班班长根据各安装工序的顺序妥善安排合理分工,提高工效,做好机械、电气安装的配合;及时了解任务完成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严格按图施工,确保每道工序符合规范要求。质量不合格应立即返工整改,并做好工序检测(自检、互检)记录。各个环节相互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最大的节约。最终使工程按时,顺利的结束,并报检检验合格。

安装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质检负责人:

电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3篇

1 安装技术要点

1.1 架设脚手架

脚手架的安装时电梯施工安装的第一个环节, 同时也是施工的基础所在, 如果基础打不好, 后期的施工建设质量也不能够得到保证。通常来说, 在架设脚手架时, 需要对周边的各类线路进行避让, 避让不合理的可以适当的调节线路安装例如电线和电话线等, 这些线路一旦与脚手架发生穿插, 极易导致严重的火灾事故;其次, 脚手架应该选择一个空间位置比较开阔的地区, 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进行施工, 不能影响建筑的其他门厅等的施工设计;第三, 脚手架在安装结束之后需要进行承载重力的实验, 具体的重力承载标准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 不能达标的必须重新施工架设。

1.2 样板架安装、挂基准线施工

1.2.1 基准线的确定。确定基准线时应考虑井道各方的尺寸, 尽量避免剔凿作业, 又要保证运动部件与墙的间隔符合要求。

1.2.2 基准线的稳固与校验。基准线必须要求稳固, 确定之后要经过同意的校验校验合格的才能最终确定为参考标线。

1.3 导轨支架和导轨安装

1.3.1 电梯的各项支架的安装, 需要严格按照图纸的尺寸来施工, 如

果尺寸不合理, 就会与建筑物出现一定的空隙, 不利于电梯的稳定, 或者预留空间偏小, 电梯无法进行安装。

1.3.2 导轨支架的安装。用膨胀螺栓固定导轨支架混凝土电梯井壁没有预埋铁的情况下, 多使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导轨支架的方法。

1.4 层门的安装

1.4.1 层门地坎。

(1) 根据电梯安装布置图, 并按木制样板架以悬挂的铅垂线为依据。 (2) 取出牛腿中预埋的木块, 校正位置后放地坎下脚, 然后用水泥埋设地坎, 铝合金型材门地坎不设下脚。 (3) 校正地坎的水平度不大于2‰, 保养3天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1.4.2 层门门框。

(1) 在井道壁预留孔中按规定位置, 埋设地脚螺栓, 保养后固定门框左右直档装上上坎架。 (2) 挂上层门门扇, 重复校正各部分位置, 调正门滑轮和门导靴, 使得层门在用手推动时, 不产生跳动、抖动, 噪声和冲击等现象。 (3) 各扇单门装好后, 拉动的力应小于300克, 且各门基本拉力相同。

1.4.3 调正层门间隙:

(1) 层门装好, 门的滚轮及其相对运动部件, 运动时应无卡阻现象。 (2) 开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隙, 应保证在5~10mm范围内。 (3) 层门与导轨底端面间隙为0.5mm。 (4) 门扇下端距地坎间隙为不大于6mm, 门垂度误差不大于0.5mm。

1.4.4 门锁。

门锁是电梯的一个紧急装置, 门锁既要保证危险情况下的正常开启, 同时还不至于在正常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受到人为的随意开启。同时, 门锁的位置需要保持在同一个方向, 同时需要在安装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清扫, 重点是杂物。最后, 安装之后的门锁必须经过检测, 检测合格的才能投入使用。

1.5 承重梁和曳引机的安装

1.5.1 承重梁安装。机房承重梁担负着电梯传动部分的全部动负荷和静负荷, 因此要可靠架设在坚固的墙或横梁上。

1.5.2 导向轮的安装。

在机房楼板或承重梁上, 对准井道顶端样板架上的对重中心和轿厢中心各放一铅垂线, 在导向轮两个侧面, 根据导向轮宽度另放两根辅助铅垂线, 在同一平面内使两辅助铅垂线连接垂直两中心连线, 用以校正导向轮水平方向偏摆。

曳引机的安装。曳引机的安装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工作质量, 安装时必须严格把关。

1.6 轿厢安装

1.6.1 装导靴。 (1) 将导靴在上下梁连接紧固。 (2) 上下四只导靴应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 (3) 调整有簧导靴压力使其均匀。

1.6.2 安全钳安装。

安全钳分为瞬时式和渐进式两种。当电梯额定速度超过0.63m/s, 轿厢采用渐进式安全钳。当额定速度不超过0.63m/s。采用瞬时式安全钳。

1.6.3 装轿壁、轿顶板。

轿壁的安装基本遵循从四周向中心的顺序进行, 轿壁不是由一个整体的建材装修完成的, 所以, 在拼接时尤其要注意两块建材之间的缝隙, 做到无缝连接, 并对连接完毕的轿壁和轿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审核。

1.6.4 装轿顶轮。

根据钢丝绳绕法不同, 在上梁上装绳头板或轿顶轮在装顶轮时, 应调整其与轿架上梁之间的间隙。轿顶轮与上梁间的间隙相互差值不应超过1mm, 轿顶轮铅锤度不超过1mm。

1.7 钢丝绳安装

1.7.1 钢丝绳是实现电梯提拽的主要构件, 因此, 钢丝绳的安装尤其要进行及时的质量检测, 检测不合格的钢丝绳安装需要整体重新安装。

钢丝绳的型号选择应该与电梯的负载能力相互吻合, 并根据电梯的构造确定合理的长度。

1.7.2 在进行绳子截断作业时, 需要先用汽油将绳子进行擦拭, 在擦

拭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绳子的情况进行整体检查, 检查主要包括有无弯曲部位, 有无打结处等, 该项工作必须要求细致而全面, 任何一个绳子的打结都可能留下重担的安全隐患。

1.7.3 钢丝绳应该是整股的, 不仅能够保证钢丝绳的耐拉力, 同时还

可以避免分股缠绕脚手架的情况, 尤其是钢丝绳的截口处, 更应该保证各股之间的紧凑, 避免出现分开松散的现象。

1.7.4 为了保证钢丝绳连接处的安全性, 需要采用多股回环, 并统一

打结的处理方式, 使钢丝绳能够形成一个整体, 尽量消除接口处的安全隐患。

1.7.5 挂钢丝绳, 将绳从轿厢顶起通过机房楼板绕过曳引轮导向轮, 至对重上端, 两端连接牢靠。

1.7.6 钢丝绳挂好用井道顶的葫芦提起轿厢, 拆除托轿厢的横梁, 将

轿厢缓慢放下, 放下后初步调整绳头组合螺母, 然后在电梯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调整钢丝绳, 使每根钢丝绳应均匀受力。其张力与平均值偏差均不大于5%, 且每个绳头锁紧螺母均应安装有锁紧销。

1.8 电气装置安装

由于电梯能够承担输送用户的作用, 所以为了保证电梯内部用户的安全性, 必须安装独立的电源装置和设备。电梯的电器安装与建筑物的整个电器设备分开, 互不干扰, 需要对电梯的电源提供24小时的备用电源。

2 结论

受到一些施工信誉没有保证的施工单位的影响, 使得我国整体的高层电梯安装工作信誉度下降。通过本文的叙述和分析, 我们能够明确, 只要严格按照高层建筑电梯安装的若干技术和政策规定进行性规范施工, 对每一环节都进行及时的质量监控, 电梯的质量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此外, 为了进一步的保证用户的基本利益和人身安全, 需要进行定期的电梯维护和管理。

摘要:电梯是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一个建设环节, 高层建筑内部电梯的质量安装轻则影响用户的出行便捷与否, 重则影响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 必须得到建筑施工的足够重视。下面将重点论述高层建筑电梯安装工程施工的若干项技术问题。

关于电梯控制技术和电梯特性研究 第4篇

关键词:电梯;控制技术;特性;研究

1 电梯控制技术

1.1交流交压变频控制技术

在现代的电力电压控制技术中,交流交压变频控制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变频控制优势而广泛应用于电梯控制运行中。交流交压变频调速控制技术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VVVF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调节和控制电梯运行速度的技术。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能够比较理想的实现电梯的平稳高速运行,并且其能源利用率高,可以使得电梯在正常运行下,节省大概45%左右的电能。另外,交流变压变频可以有效的排查和检测电梯故障,使得电梯的运行更加稳定安全。变压变频调速控制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如下:(1)变压控制系统中采用了3个二极管整流器模块,可以有效的控制电梯在电压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稳压调节,而由多重二极管构成的全波桥式整流模块,可以有效的控制电梯运行所用电压的交直流变换。另外,变压控制系统中采用的全波桥式整流,其耐压耐浪涌性强,电流电势一致性好,从而使得电压转换中的噪音小,效率高,因而电梯的运行效率更好。(2)在变压控制系统中还采用了8只功率集体管构成集成模块用于电压调频调速,该类模块上并联了一个反向二极管,如突然出现电梯运行电压过大或电梯运行故障时,反向二极管会阻隔电流的逆向流动或突然激增,从而保障即使电梯出现突发状况时电压电流也不会有振荡等。(3)变压变频控制系统是由主机系统和副机系统两部分构成的。其中主机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对副机系统反馈信号的控制,即当副机控制系统检测到电梯运行故障时则反馈信号给主机,而主机则根据检测信号的特点检测故障并排除相应的由电压电流引起的故障。副机系统则主要用于调节和控制电梯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和速度,因此主机系统和副机系统可以是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可以同时工作来控制电梯的运行速度和检测排除电梯相应的运行故障等。

1.2 远程监视控制技术

对于电梯的有效控制,还可以采用远程监视控制技术。远程监视控制技术主要是利用现在发展比较成熟完善的因特网和局域网技术,通过对电梯运行现场的各类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利用电脑进行一定的计算处理,然后通过局域网,实现对电梯运行的远程监测,诊断和控制。该类技术是通信技术,internet 技术和机械设备诊断控制的综合技术系统,统称为远程监控系统。对于实现电梯的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法,现在主要有电话网监控,无线网监控和专线网监控三种。目前综合考虑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成本等问题,各大城市使用的电梯远程监视控制系统技术主要采用电话网监视控制技术,即将电梯设备与普通电话线相连,其监控原理具体如下:(1)监视中心作为系统主机,是由一台或者多台电脑构成的,而电梯的控制部分则作为系统控制的从机。因此电话网监视控制就是在主机和从机之间连接一个公用电话网络,并且用调制解调器实现信号的转化。尽管从现场电梯设备的从机到整个控制监视中心的主机可能具有几千公里的距离,但是利用电话线进行连接,可以极大的降低系统监控的成本,提高电梯远程监视控制的经济效益。(2)通过电话网络连接,电梯的控制设备就具有了一定的智能功效,即运行的电梯设备具有了全自动电话机的所有功能,其可以通过电梯设备上的按键波打电话,或出现电梯事故而自动拨出求救信号等。例如,当电梯出现严重的事故,其相关设备会自动向监控中心拨号,发出警报或求救信息,而这时监控中心的相关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设备反馈相应的信号回来,进行远程分析和处理。

2 电梯的特性控制

从上面的电梯控制技术可以看出在一定的系统控制下,电梯运行可以更加的安全可靠,而这一切的前提主要是基于各种不同的电梯特性而实现的,因此,下面将重点分析和研究电梯的特性。

2.1 电梯理想的运行曲线

从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一般的人而言,其可以接受的最大的加速度大概在1.5m/s2 左右,而可以接受的最大的加速度变化率一般在3m/s3左右。而電梯运行的理想曲线根据人们可以接受的加速度的标准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种即正弦波形,三角形和梯形。在现实情况下,正弦波类型的加速度曲线比较难以实现,而三角形的加速度曲线在上升和下降的情况下其加速度的变化率较难控制,因此,这两种曲线一般比较少采用。而梯形曲线可以良好的实现电梯加速度变化不定的情况,因此梯形曲线被普遍采用,根据梯形加速度曲线的特性,电梯的理想运行曲线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要更好的实现电梯的运行控制,可以给电梯设备的控制系统输入体形曲线及其它关键参数等。这样可以使得电梯的运行速度的控制更加灵活方便,并具有自动优化减速曲线的功能,由其组成的调速系统的爬行时间少,平层距离短,其最高设计速度可达4m/s,采用独特的电脑监控软件,还可以实现串行接口实现输入/输出信号的无触点控制。

2.2 电梯的速度曲线

电梯运行的舒适性取决于其运行过程中加速度a和加速度变化率p的大小,过大的加速度或加速度变化率会造成乘客的不适感。能保证a、p最佳取值的电梯运行曲线称为电梯的理想运行曲线。电梯运行的理想曲线应是抛物线-直线综合速度曲线,电梯给定曲线是否理想,直接影响实际的运行曲线。

要实现理想的电梯速度曲线,可以采用的fx2-64mr plc 控制系统,并考虑输入输出点增加fx-8eyt、fx-16eyr、fx-8eyr三个扩展模块和fx2-40aw双绞线通信适配器,fx2-40aw用于系统串行通信。利用plc扩展功能模块d/a模块实现速度理想曲线输出,事先将数字化的理想速度曲线存入plc寄存器,程序运行时,通过查表方式写入d/a,由d/a转换成模拟量后可将速度理想曲线输出。

3 总结

电梯验收施工单位需提交的资料 第5篇

               

建设委员会质监站批发的“电梯运行证” 技术监督局批发的“电梯安全使用合格证” 电梯技术规格说明书

电梯出厂合格证及产地来源证 电梯装箱清单 电梯管理与使用手册 电梯一般安装标准 电梯操作说明书 电梯维修保养手册 电梯安装图样

电梯机械及电气控制图样 电梯备品备件清单 电梯操作培训手册

电梯承包商竣工调试及自查记录 电梯应急维修电话

电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6篇

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电梯安装工程(中间验收)交接检验记录 电梯安装工程竣工报验单.电梯安装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报验申请表.......................................1.9.4 电梯安装工程复工意见(通知)书

2.1.1 2.1.1

2.1.2

(无表式,A4幅面)

2.3.1 附:相关设计变更文件(无表式,A4 或折迭成A4幅面).................................(2.4.3 自动扶梯(人行道)机房,井道“土建”交验检测记录.................................(注:当有非单梯机房(井道)时,“交验检测记录”归入《分 部用册》内组卷

电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7篇

使用登记申请所需资料

1.安拆告知书(由具备相应安拆资质的安拆单位填报)。

2.使用登记申请表(由使用单位填报,封面盖公章),产权备案证明附后(加盖使用单位公章)。

3.安拆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审批表置于方案前、编制人职称证书附后。

4.安装验收资料(其中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的基础验收资料和基础图附后)。

5.安拆单位资质、安全许可证复印件。

6.安拆单位特种操作资格证(原件、复印件盖公章),设备使用单位特种操作资格证(原件、复印件盖公章)。

7.省产品备案证明。

8.设备产权备案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盖使用单位公章)。施工电梯应另外提供防坠器合格证(非首次使用的应提供防坠器检测报告及铭牌);电动吊篮应另外提供吊篮整机合格证、提升机合格证、安全锁合格证(安全锁如有超期,需提供检测报告及铭牌)。

9.《安装使用说明书》,安拆单位安全技术交底,使用单位安全技术交底。

10.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需提供设备检验检测报告;电动吊篮仅四方验收。

11.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施工电梯置于地下室顶板施工技术 第8篇

某工程拟采用施工电梯, 因现场有限, 现需将施工电梯基础置于地下室的混凝土顶板上。

1.1 施工电梯基本参数

施工电梯型号:SC200/200;吊笼形式:双吊笼;架设总高度:105 m;标准节长度:1.508 m;吊笼重 (双笼) :2×2 000 kg;外笼重:1 480 kg;轨道架总重:67×170 kg;对重重:2×1 000 kg;载重重 (双笼) :2×2 000 kg。

1.2 地基参数

承台下地基土类型:回填土夯实;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150 k Pa;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0.4。

1.3 基础参数

混凝土基础内配双层双向12 mm三级钢;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基础高度h:0.3 m;基础长度l:6 m;基础宽度b:4 m。

1.4 基础承载计算

1)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过程。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 取系数n=2.1, P=2.1G=480.27 k N。2) 地基承载力验算:Gk=25×4×6×0.40=240 k N。承台自重设计值G=180×1.2=288 k N。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373.17+288=661.17 k N。基础下地基土为回填土夯实,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150 k Pa。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为kc=0.4。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150.00×4×6×0.40=1 440 k N>F=661.17 k N。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考虑实际情况, 该处回填土密实度较高, 地基承载力远大于电梯基础设计要求, 故不再进行相关处理, 满足要求。

2 施工电梯基础 (位于地下车库混凝土顶板上)

据升降机说明要求, 地基承载力为0.15 MPa, 首层楼面设计活荷载10 k N/m2, 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要求及人货梯基础面积, 因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 故在地下车库顶板底部采用48×3.0钢管搭设一个6 000 mm×6 000 mm大的满堂红式脚手架进行加固地下室顶板, 以满足人货梯基础承载要求。根据设备基础图在该处楼面板面上另设置人货梯基础, 尺寸为4 400 mm×3 800 mm, 绑扎基础钢筋Φ12@200双向双层, 预埋人货梯底座, 浇筑厚300 mm的C30混凝土基础。基础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方可进行设备的安装, 基础表面平整, 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0 mm。

1) 升降机基础按长边与墙体平行方式布置, 离首层墙体2.3 m~2.7 m。2) 埋设避雷接地装置。3) 混凝土浇捣后对地脚螺栓进行校正。4) 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 进行人货梯安装。

3 施工电梯基础承台设计与验算

1) 升降机总自重计算。升降机搭设高度L=105 m左右, 共70节, 每节自重150 kg, 吊笼规格为3.2 m×1.5 m, 混凝土基础长4.4 m, 宽3.8 m, 厚0.3 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配筋为双层双向12@200。施工升降机的主要参数:吊笼重:2×2 000 kg;外笼重:1 480 kg;导轨架重:共需70节, 标准节每节重150 kg, 其他忽略 (70×150) kg;载重量:2×2 000 kg。施工升降机总自重:G=吊笼重量+外笼重量+导轨架总重量+载重重量=2×2 000+1 480+70×150+2×2 000=33.3 k N。

2) 基础承载P的计算:考虑了动载、自重的误差及风荷载对基础影响, 取系数n=2, 基础承载:P=G×2=33.3×2=66.6 k N。能承受的最大压力:Pmax=66.6 k N, 制作的基础符合升降机使用的要求。

基础验算: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20;轴心抗压强度:fc=11.9 N/mm2;轴心抗拉强度:ft=1.27 N/mm2;底面积:A=4.4×3.8=16.72 m2。基础自重:F=4.4×3.8×0.3×25=125.4 k N。地下室顶板承受总荷载:F=330.6+125.4=456 k N。均布荷载为:q=456/ (4.4×3.8) =27.27 k N/m2。其中电梯传下的分布荷载为:330.6/ (4.4×3.8) =19.77 k N/m2。

混凝土分布荷载:25×0.3=7.5 k N/m2 (地下室顶板设计承载已经考虑覆盖土情况, 垫层荷载作不考虑处理) 。

根据结构说明, 地下室顶板设计使用荷载标准值为10 k N/m2, 小于27.27 k N/m2, 需要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回顶。

在施工基础范围内采用φ48×3.0钢管架满堂红进行加固, 加固范围为:6.0 m×6.0 m。

钢管纵横间距均为0.5 m, 横杆步距为1.2 m, 钢管上方采用了可调支座顶, 顶托上方为两根φ48×3.0的钢管, 钢管上方横铺80 mm×80 mm木条, 离地面300 mm高处设扫地杆。

4 基础验收要求

1) 升降机的基础按说明书中标准要求制作和安装, 预埋框用水平仪来进行调平并与基础钢筋进行连接。2) 防雷接地装置埋设与主体结构接地装置连通。3) 预埋框的4个基准点平整度不小于L×1/1 000, L为两点间的距离。4) 基础验收的资料必须有技术负责人、监理公司认可。5) 当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并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 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产品。

5 安全措施

在第一次使用施工电梯前, 由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检查, 随时观测架体变形, 地下室顶板是否有开裂等影响结构的不安全因素, 发现隐患, 及时停止使用, 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使用。

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连接扣件是否松动;支撑体系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地下室顶板或相连构件是否有开裂等现象。

地下室顶板的堆载或活载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的10.0 k N/m2。

5.1 地下室回顶支撑安全技术措施

1) 回顶支撑架搭设前, 应按JGJ 128-2000建筑施工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J 43-2000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的要求搭设, 并向使用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2) 对钢管架、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 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架、配件。3) 搭设在脚手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4) 不配套的钢管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竖直脚手架支撑系统。5) 水平杆、剪刀撑的安装符合构造的有关要求。6) 可调的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被砂浆等污物填塞了螺纹。7) 模板的支撑和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验收, 合格后才准使用。8) 支撑架经工程负责人检查并确认不再需要时, 方可以拆除。

5.2 安全防护

1) 电梯安装完毕在正式投入使用前, 在首层一定高度地方搭设防护棚, 应按高处作业规范要求进行。2) 电梯的底笼周围2.5 m范围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各停靠层的过道口、运输通道应平整和牢固。3) 通道口处, 应安装牢固可靠的栏杆和安全门, 并应随时关好。采用定型防护门, 门关设置在门外侧, 为避免楼层内的人伸头观望或伸手开门, 要求在钢筋网架门上覆一层网眼小于50 mm的菱形网片。其他周边各处, 应用栏杆和立网等材料封闭。

6 危险源辨识及应急措施

本工程施工电梯基础可能存在基础倾覆 (附墙未按使用说明的要求设置) 、基础断裂或悬空 (不同基底的沉降差) 、地下室顶板开裂 (地下室顶板未回顶或回顶不充分) 等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需采取以下措施:

德国电梯新技术 第9篇

磁浮技术服务电梯

这种被称为Multi的新型电梯系统其技术来源于曾被寄望于联通德国各大城市的磁悬浮列车。这种新技术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毫无疑问,面对越长越高的建筑,传统电梯技术已经达到极限——钢缆会因自重而断裂。新技术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和理论计算上,尚没进行任何载人测试。

类似翻斗提升机

在了解Multi技术前,有几个问题需要提前说明。比如Multi系统的电梯轿厢会在运行中稍作停顿,尔后一个交换器机关就会启动,将轿厢的垂直运动转变为水平移动。这种电梯的革命性突破在于,你几乎可以在一个电梯井中安装任意数量的轿厢,这种设计有些类似早已被禁止且几乎绝迹的翻斗提升机。

在纽约或亚洲大城市,摩天大楼的电梯轿厢动辄可以装下三五十人,而Multi的轿厢只能装八个人。轿厢本身也很轻,采用碳纤维加强的复合材料制造,优点是无需花费巨资研究大推力提升系统,多轿厢设计又缩短了等候电梯的时间。

(www.sueddeutsche.de)

(责任编辑:徐春芳)

电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10篇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根据《国际危规》的要求,危险货物必须按照《国际危规》标准,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所有标志均须满足经至少__个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脱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

A.2 B.3 C.4 D.5

2、根据《安全生产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以下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类型的是()。

A.起重机械

B.压力容器

C.锅炉

D.压力管道

3、气体灭火剂的使用始于__。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4、关于一般现浇楼板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说法正确的是__。

A.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B.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楼板底模

C.拆梁底模→拆梁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柱侧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

D.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

5、__是变配电站的核心设备。

A.电力电容器

B.电力变压器

C.高压开关

D.高压负荷开关

6、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建设中的()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

A.救援队伍

B.管理机构

C.功能部门

D.应急指挥

7、在石门向煤层至少打__个测压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并在打钻过程中采样,测定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瓦斯放散初速度,按综合指标进行预测。A.2 B.3 C.4 D.5

8、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__项。

A.18 B.19 C.20 D.21

9、变配电站室内各通道应符合要求。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__m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

A.5 B.6 C.7 D.8

10、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__,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A.斜射

B.向底部射

C.向周边射

D.吊射

11、重视和保护从业人员的__,是贯穿《安全生产法》的主线。

A.名誉权

B.控告权

C.生命权

D.健康权

12、应急预案应进行合理的策划,做到__,反映本地区的重大事故风险,并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

A.整体协调

B.措施到位

C.领导有力

D.重点突出

13、__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部分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A.类比

B.系统安全分析

C.对照、经验

D.直观经验分析

14、起重机械中起着省力和支撑钢丝绳并为其导向的作用的是__。

A.卷倘

B.滑轮

C.吊钩

D.制动器

15、常用的职业卫生统计指标有发病(中毒)率、患病率、病死率和__。A.职业病普查率

B.疑似职业病发生率

C.粗死亡率

D.职业卫生合格率

16、__适用于挖掘湿度小的黏性土及挖土深度小于3m的基坑支护。

A.间断式水平支撑

B.断续式水平支撑

C.锚拉支撑

D.地下连续墙支护

17、在煤矿安全监察中,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察是()监察。

A.专项

B.常规

C.定期

D.重点

18、某工厂发生火灾事故,经评估,事故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工人的伤亡情况为死亡0人,重伤10人,轻伤18人。则评估的该事故的严重度为()万元。

A.226.30 B.326.30 C.386 D.500

19、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注册安全工程师的配备,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员__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A.10% B.20% C.30% D.50% 20、某铁矿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时,应提交必要的文件资料。下列资料中,不在提交范围的是__。

A.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申请报告或申请表

B.安全预评价报告

C.建设项目设计安全专篇

D.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重大事故应当逐级上报至__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22、《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__天的产假。

A.30 B.60 C.90 D.120

23、设计温度,系指容器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在相应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__温度,其值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

A.外部

B.允许使用温度

C.金属

D.介质

24、法可以分为综合性法与单行法,是从__来划分的。

A.法的不同层级上

B.从同一层级的法的效力上

C.法的内容

D.法的形式上

25、()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A.事件树

B.故障树

C.因果关系树

D.安全树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对安全设备的管理__环节都要达标。

A.策划

B.设计

C.安装

D.改造

E.报废

2、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以__。

A.警告

B.罚款

C.15日以下拘留

D.记过

E.降级

3、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__。

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

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同的__等计划同时编制。

A.生产

B.技术 C.财务

D.供销

E.项目

5、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能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应该__。

A.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并处罚金

B.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C.有违法行为,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罚款

D.责令限期提供必需的资金

E.直接给予经济处罚

6、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在新从业人员人厂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__。

A.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方法

B.本单位职工奖惩制度

C.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事故案例

E.生产设备、安全装置使用方法

7、煤矿事故中有下列__情形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A.不按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煤矿事故的

B.采取威胁、强迫等手段迫使遇难人员家属同意私下了结的C.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

D.拒绝接受调查取证、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E.伪造、故意破坏煤矿事故现场的

8、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典型的危险工况有__。

A.意外启动

B.速度变化失控

C.运动不能停止

D.运动机械零件或工件脱落飞出

E.安全装置的功能受阻

9、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__。

A.粉尘

B.病毒

C.劳动制度

D.辐射

E.振动

10、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__。

A.经验检查法

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E.事故树分析法

1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前期预防的具体规定有__。

A.关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及对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的规定

B.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的规定

C.关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的规定

D.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规定

E.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备案制度的规定

12、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包括__。

A.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预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

B.文字应简洁、准确

C.提出的资料清楚可靠

D.论点鲜明

E.利于阅读和审查

13、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和__。

A.公共关系

B.应急人员安全

C.消防和抢险

D.泄漏物控制

E.应急场面清除

14、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__职责。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决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15、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__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B.有关部门

C.用人单位

D.公安部门

E.国家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及当地劳动部门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

16、根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系统中危险源控制的观点,正确的是__。

A.不可能消除一切危险源

B.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C.系统进入运行阶段后,再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D.应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而不是仅消除选定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

E.可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17、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__等。

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

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E.职工的实际生活状况

18、我国规定安全电压工频有效值的额定值为__V。

A.50 B.42 C.36 D.24 E.12

19、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包括__。

A.加强执法监督,由国家对煤矿安全实行监察

B.实行政企分开,按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改革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

C.把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分开,实行垂直管理

D.加强“预防为主”的监察原则

E.强化有效安全管理

20、《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规定了生产性粉尘按危害程度分级,分级指标为粉尘中__。

A.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工人接尘时肺的总通气量

C.游离的石棉尘含量

D.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E.粉尘分散度的标准

21、乙炔发生站内发生火灾,严禁使用__灭火器扑救电石着火。

A.二氧化碳

B.干粉

C.泡沫

D.水

E.固态

22、下列选项中,属于渗透检测特点的内容包括__等。

A.形状复杂的缺陷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显示的痕迹

B.不需要大型设备,携带式喷灌着色渗透检测不需水、电,现场检测十分方便

C.检测程序少、速度快

D.检测灵敏度较磁粉检测低

E.材料较便宜,成本低

2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__。

A.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B.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C.特种设备的日常维修记录

D.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E.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24、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__和事故调查等。

A.现场清理

B.人员清点和撤离

C.警戒解除

D.善后处理

E.事故处理

2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立法的目的是__。

A.保障矿山生产安全

B.防止矿山事故

C.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

电梯工程施工职责 第11篇

质量方针

安全第一 质量为本 管理严谨 持续改进

质量目标

为实现本公司质量方针,本公司总的质量目标为: 1)用户满意度达90%以上,用户投诉处理率达100%;

2)安装工程验收时,一次验收合格率达90%以上;维修定检验收时,无A、B类不合格项,且整改后合格率达100%。3)安全责任事故为零。

总经理职责

1、负责领导本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对本公司的安装、维修质量和安全负全责。

2、批准和颁布本《手册》,为质量保证体系配备足够的资源。

3、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各部门主管领导、各专业质控负责人,并授予足够的权限。

4、负责主持管理评审。

质量保证工程师职责

1、协助总经理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2、负责本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各系统的工作,对各系统工作按照《手册》的规定进行监督和检查。

3、组织贯彻、执行有关电梯的法规、技术标准规定。

4、严格不合格品控制,建立健全公司内外质量反馈和处理体系。

5、定期组织质量分析、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6、坚持“质量为本”的原则,行使质量否决权,保障和支持质量保证体系工作人员的工作,有越级向上级行政主管、安全监察机构反映质量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7、领导各专业责任人开展工作,对各责任人之间有争议的问题做出裁决。

8、负责许可证的管理、换证申请、更名及备案等相关工作,“换证申请”应在“安装、维修许可证” 在有效期满6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书面换证申请。

9、负责与质量体系相关事宜的对外联系。技术负责人职责

1、对公司电梯安装、维修中技术工作负全责。

2、负责批准公司技术文件、作业文件。

3、负责技术标准的搜集,并对公司所使用的技术标准的有效性负责;负责公司内部技术标准的宣贯。

4、负责批准材料代用。

设计工艺责任人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设计工艺质量控制,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

2、参与制(修)订质量体系文件工作,并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制。

3、负责对外来图纸的审查工作。

4、审核相关技术文件、作业文件。

5、负责组织安装、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对工艺质量的监督。

6、负责解决安装、维修过程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

7、负责在安装、维修前进行技术交底和工艺纪律的检查、考核。

焊接责任人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贯彻执行焊接的法规、标准。根据本单位焊接工作的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电梯改造过程焊接作业指导书并监督其贯彻执行。

2、参加编制、修订、贯彻公司焊接质量控制系统的有关内容和管理制度。

3、负责焊工技术培训和考试工作。

4、监督检查焊接系统的质量控制工作,负责完善本单位焊接质量保证,提高焊接技术水平。

5、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汇报工作,衔接并协调焊接质量控制系统与电梯改造过程质量控制系统的管理工作。

材料责任人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电梯法规、标准,并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报告工作。

2、参加编制、修订、并负责贯彻《手册》中材料质量控制系统的有关文件。

3、审核订货技术条件及材料代用,主持合格供方的评价工作。

4、审签材料、零部件质量证明书,材料、零部件检验记录。

5、负责对材料系统质量控制职能人员进行培训。

6、对材料系统所控制的质量活动出现不符合时,负责组织原因分析并制订整改计划。

7、对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材料的采购、验收、保管和发放的质量控制负责。

8、对材料、零部件入库验收资料(含材料报告)审核,对合格材料、零部件批准入库,有权拒绝不合格材料、零部件入库和用于电梯安装、维修上。

9、监督检查材料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对出现不符合或有争议的问题作出决定,并制定整改措施。

10、监督检查、指导材料保管员、材料检验员、采购员的工作。

检验责任人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主持检验质量控制系统的各项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规、条例、规程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负责组织编制电梯安装、维修检验规程。

3、对公司采购产品从材料、零部件入公司检验、工序检验,并对安装、维修最终检验质量负责。

4、对安装、维修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按质量体系规定的程序组织处理,做到违章违法必究。不合格产品不准进行安装、维修,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转入下一道工序。行使质量否决权,保障支持检验人员工作,有越级向质量监察机构反映产品质量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5、负责审核产品安全质量技术资料或签发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

6、负责安装、维修过程关键工序的现场监督检查。

7、负责对质量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检验技术、质量控制方面的业务培训。

8、定期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报告检验质量控制系统工作。计量负责人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根据计量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要求,建立健全计量质量控制系统,参加电梯质量保证体系的相关活动,定期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报告工作。

2、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负责制订计量控制系统的质量体系文件,并符合法规标准要求。

3、负责计量质量控制系统贯彻执行《手册》及程序文件的规定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4、严格计量检定(校准)的管理,按期进行送检,确保对计量器具的控制。

5、负责计量管理,建立必要的计量规章制度,明确计量质控系统各级人员的职责、定期组织对计量工作质量分析、质量考核。

设备责任人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设备质量控制系统。定期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报告工作。

2、组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3、积极推广先进设备的应用,提高确保产品质量的能力。

4、组织制定公司设备更新改造计划,负责新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及鉴定工作。

5、组织重大设备安全事故的技术调查和分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6、对公司设备的完好负责,满足电梯安装、维修的需要。

7、监督检查设备档案建档和保管,负责设备报废的鉴别、审核工作。1.3.10.8负责组织系统内有关责任人员的培训工作。安装调试责任人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电梯法规、标准,并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报告工作。

2、负责对合同中安装周期进行评审。

3、负责编制施工方案。

4、负责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开工告知。

5、负责对安装、维修过程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6、负责安装完毕后的调试工作。

安全负责人职责职责

1、负责组织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负责对施工队进行安全交底;并按《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队进行安全检查;

3、负责安全设施的控制,为各施工队配备安全设施、劳保用品及各种安全标识牌;

上一篇:“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Word 文档下一篇:大1班半日活动方案